一、糖尿病教育对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李宋倩[2](2021)在《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挑选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并且平均分成三个对照实验组,分别为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A组)、太极拳运动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人。C组的实验对象只通过正常服用药物进行相关治疗,A组和B组在正常服用药物治疗的基础添加上集中锻炼的研究变量。实验前后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动脉功能、心功能和抑郁量表SDS得分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变化,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血糖变化:组内比较:在经过时长为14周的运动干预后,有特定运动行为影响的实验组实验对象的FPG、FINs、IR和Hb Alc水平相比于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与运动干预前相比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特定运动行为干预的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相应的一系列比较,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FPG存在差异(P<0.05)。(2)血脂变化:组内比较:运动干预后两实验组受试者TC、TG、LDL-C和CETP水平较干预前皆明显下降(P<0.01),HDL-C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受试者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结合运动组相比于对照组各项指标都显示明显的差异(P<0.05),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和CETP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TC、LDL-C、HDL-C和CETP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动脉功能变化:组内比较:具有运动干预影响的两组实验受试者的ABI水平明显提升(P<0.05),SBP和DBP水平明显低于运动影响干预前的水平(P<0.05),对照组的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参数与干预前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具有运动影响干预的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BP和DBP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的SBP也是明显存在差异的(P<0.05)。(4)心功能变化:组内比较:具有运动干预影响的结合运动组的实验对象的SV、CO、CI和LVET水平相比于干预前的相应数据都具有明显的提高(P<0.01),HR、PEP、PEP/LVET、HFI和CHDI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1),太极拳组受试者在具有运动影响干预后,SV、CO和CI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HR、PEP、HFI和CHDI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受试者的各项对应指标在实验前后几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V、CI、HR、PEP/LVET和HFI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与对照组相比SV、CI和HFI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的SV、CI、HR和HFI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SDS得分变化:组内比较:运动干预后结合运动组受试者的SDS各维度及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1),太极拳组受试者的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抑郁心理障碍得分和SDS总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受试者的SDS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水平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结合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SDS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合运动组与太极拳组受试者在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和抑郁心理障碍三个维度及SDS总分方面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病情改善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太极拳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干预影响效果优于简单的太极拳运动。(2)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可以改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此外,太极拳与抗阻运动相结合的干预效果优于简单的太极拳运动。(3)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不同性别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无明显区别,在抑郁心理障碍维度上对女性患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郭锦[5](2021)在《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气阴两虚兼相火内扰型2型糖尿病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气阴两虚兼相火内扰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天王补心丹,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加味三才封髓丹,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指标的变化,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⑴两组在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病程、失眠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对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因子的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⑷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总分及单项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对总分及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急躁易怒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其余症状的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⑸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⑹中医症候疗效及失眠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失眠疗效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6.92%,失眠疗效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才封髓丹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兼相火内扰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天王补心丹,临床安全有效。
杨龑晓晓[6](2020)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中介作用探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其在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中介作用探讨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急速上升。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发布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罹患糖尿病人数达到4.63亿。根据最新的流调数据,依照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据WHO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约3.5亿。2019年,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我国首次全国性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在一生当中得过抑郁症的患者所占总人口比率)为6.8%。随着糖尿病以及抑郁症患病率的逐年增高以及其互为危险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共病抑郁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既往研究显示了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关联性,“神经营养假说”已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主流假说之一;另一方面,在细胞及动物实验中提示GDNF可促进胰腺细胞增殖,减少胰腺细胞的凋亡,改善细胞功能,提高糖耐量,改善胰岛素抵抗。然而尚缺乏临床研究以证实GDNF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GDNF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探讨其在糖尿病共病抑郁的中介作用,验证其为糖尿病和抑郁共病的桥梁假说,为糖尿病共病抑郁分子机制提出新的观点。对象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试验研究设计,病例组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纳入非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糖尿病前期(p-DM)及糖耐量正常者(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并比较组间差异:1.代谢指标: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血脂,包括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臀比(Waist hip rate,WHR)。2.血清GDNF浓度的测量。3.GDNF的SNP等位基因(Rs884344位点、Rs2075680位点及Rs3812047位点)分型测定。4.抑郁、生活质量量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 Qol 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EQ-5D))评估。运用回归模型探索GDNF、血糖、抑郁各自的影响因素;并运用Bootstrap法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GDNF在糖尿病及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188例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病例组72例,对照组116例(包括糖尿病前期44例以及糖耐量正常72例)。共18.6%的研究对象(N=35)存在抑郁症状。结果显示:1.病例组血清GDN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9.844±2.804pg/ml vs 11.338±3.858pg/ml,P=0.006);进一步分组显示,血清GDNF浓度在病例组、糖尿病前期组以及糖耐量正常组之间存在梯度差(11.706±3.918pg/ml vs 10.736±3.722pg/ml vs 9.884±2.804pg/ml,P=0.008),两两比较显示病例组与糖耐量正常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11),糖尿病前期组与病例组以及糖耐量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分别为0.146、0.431)。经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DNF浓度与空腹血糖成线性负相关(R=-0.241,P=0.001),与糖化血红蛋白成线性负相关(R=-0.217,P=0.003)。2.回归分析显示,抑郁以及低血清GDNF浓度为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患2型糖尿病或抑郁均影响了血清GDNF水平。低生活质量(低EQ-5D评分)、低血清GDNF浓度及患有糖尿病为抑郁危险因素。3.GDNF在血糖水平影响抑郁评分路径中的中介效应无统计学显着性(P=0.0579),在抑郁影响血糖代谢路径中存在中介效应(空腹血糖路径P=0.0035,糖化血红蛋白路径P=0.0091),且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约为17%(空腹血糖路径17.04%,糖化血红蛋白路径16.6%)。结论:1.糖尿病患者中的血清GDNF浓度明显低于非糖尿病人群,血清GDNF浓度在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以及糖耐量正常人群之间存在梯度差。2.GDNF分别与糖尿病和抑郁存在相互影响作用。3.GDNF在抑郁影响血糖代谢路径中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约为17%。第二部分GDNF中介作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验证及同伴支持对其的影响背景与目的:同伴支持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因其可接受性、高效性、经济性广泛用于心理疾病及心身疾病的治疗。为了研究同伴支持对2型糖尿病血糖代谢、GDNF浓度以及抑郁症状改善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设计,以同伴支持作为干预手段,动态观察干预前后代谢指标、GDNF浓度以及抑郁症状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GDNF在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纳入于南京市玄武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96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8个研究模块(其中熊猫社区与后宰门社区合并)进行整群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N=155)和对照组(N=141)的社区。干预组采用为期12个月的同伴支持+常规糖尿病教育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下的检测:1.代谢指标: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PP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包括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血压、身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2.血清GDNF浓度的测量。3.GDNF的SNP等位基因(Rs884344位点、Rs2075680位点及Rs3812047位点)分型测定。4.抑郁、生活质量及糖尿病相关痛苦量表(Diabetes-related Distress Scale,DDS)评估。结果:在基线时进行横断面研究显示:1.血清GDNF浓度在高血糖患者中(HbA1c≥7.0%)显着降低,合并抑郁(HbA1c≥7.0%且PHQ-9评分>4)的患者GDNF浓度进一步降低(P=0.000)。2.血清GDNF浓度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为线性负相关(P=0.000);与PHQ-9评分以及其中的情感维度评分呈显着负相关(P分别为0.023、0.031),同时与EQ-5D-5L评分呈负相关(P=0.006)。3.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抑郁症状、血糖水平为GDNF浓度的影响因素,低血清GDNF浓度及合并脑血管并发症为伴随抑郁的危险因素。4.GDNF在抑郁与血糖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经干预12月后,1.两组患者血清GDNF浓度均显着升高,其中干预组血清GDNF浓度由11.042±3.111pg/ml上升至11.698±2.740pg/m(P=0.013),对照组组血清GDNF浓度由10.689±2.381pg/ml上升至11.135±2.173pg/m(P=0.036)。调整基线水平后,组间血清GDNF浓度差异无显着性(P=0.103)。但亚组分析显示,在合并抑郁的患者中干预组血清GDNF浓度较对照组有显着差异(11.609±2.248pg/ml vs 10.405±2.353pg/ml,P=0.023)。2.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达标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分别为0.007、0.047、0.027)。其他代谢指标(餐后血糖、血脂、血压、身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及量表评估(PHQ-9,EQ-5D,DDS)未见明显差异。3.回归分析显示,血糖的改善、干预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眼病、干预前是否合并抑郁症状为患者血清GDNF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基线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干预后GDNF变化值、干预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眼病以及同伴支持干预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的影响因素;是否合并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眼病及糖尿病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抑郁缓解,但通过深入分析未确定其统计学显着性。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代谢水平与血清GDNF浓度呈线性负相关,GDNF在抑郁与血糖之间存在中介效应。2.同伴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患者血清GDNF浓度,但未显示对患者抑郁症状有明显缓解。3.血糖降低越多、干预前就有抑郁症状及糖尿病眼病的患者血清GDNF浓度提高越多。血清GDNF浓度升高越多对同伴支持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越大。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7](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陈文雅[8](2020)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60岁以上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临床特点。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伴发抑郁的危险体质,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运用临床调查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与中医体质量表的测评,采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得数据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1)单一体质中,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体质(P<0.05),阳虚质可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体质;兼夹体质中,气郁质与其他体质的兼夹数量最多。(2)血糖控制不良、高体重指数是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FPG、HbA1C、并发症数量与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患者具有血糖控制不良、体重指数高、并发症数量多以及女性多发的特点。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体质是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其中,气郁质与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联系更为密切。
孙岩[9](2020)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在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探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远期治疗效果,并研究其与单纯运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时的疗效差异,为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治疗中两组继续应用原降血糖药物治疗。在治疗后第2、4、8、12周时分别记录HAMD评分、SCL-90评分、GAF评分、GQOLI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TESS评分,并追踪随访2年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评分。对比实验两种治疗方法在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HAMD评分、SCL-90评分、GAF评分、GQOLI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TESS评分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资料无显着差异性(P>0.05)。干预后实验组治愈率为50%、显效率为28%、有效率为12%、总有效率为92%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0%、显效率20%、有效率10%和总有效率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HAMD评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P<0.001);实验组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HAMD评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HAMD评分(P<0.001),且显着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其他5项因子分随着时间的变化显着降低,其中对照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等4项因子分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因子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因子分(P<0.001);实验组中,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因子分都显着低于之前各时间点的因子分,且显着低于对照组各因子分(P<0.001)。对照组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GAF量表评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评分(P<0.001);实验组中,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量表评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评分(P<0.001);第8、12周末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量表评分差异显着(P<0.001)。对照组中,治疗第8、12周,每个时间点的GQOLI量表总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评分(P<0.001);实验组从治疗第4周末开始,每个时间点的GQOLI量表总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量表总分(P<0.001),且显着高于对照组的量表总分;其中,对照组的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各因子分,在治疗后第12周末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因子分;实验组在治疗后第8、12周末,每个时间点的因子分都显着高于之前各时间点的因子分(P<0.001),且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因子分(P<0.001)。在干预前,比较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2年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可有效、安全的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远期治疗效果较好,对预后和预防复发有积极作用,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有显着改善。
尹宁宁[10](2020)在《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生化指标和病人心理的干预治疗,以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为以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提供运动干预的实验理论与实践依据。推广传统体育养生理念,使其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新时代“体医融合”提供新的探讨路径。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组别:健身气功组、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干预时间为12周,健身气功组和太极拳组的患者每周干预5次,每次60分钟,患者从始至终在同一小组同一教练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健身气功组的干预内容为健身气功自编套路,太极拳组为陈氏18式太极拳,对照组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分为生理指标和心理问卷调查。生理指标为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和C肽水平。心理问卷调查为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结果:1)12周干预后,健身气功组、太极拳和对照组组内FBG和Hb A1C有所下降,但在干预前后组内及干预后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健身气功组C肽在干预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C肽在干预后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呈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健身气功组和太极拳组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干预后显着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干预前后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在干预后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健身气功组的抑郁指数在干预后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和对照组抑郁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抑郁指数在干预后呈现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够稳定降低患者的FBG和Hb A1C水平,太极拳能够显着降低患者C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2)健身气功和太极拳有利于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幸福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健身气功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具有更加显着的效果。3)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适宜的治疗方式,建议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进行推广。
二、糖尿病教育对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教育对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糖尿病概述 |
2.1.1 糖尿病简介 |
2.1.2 糖尿病发病现状 |
2.2 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
2.2.1 抑郁简介 |
2.2.2 抑郁症发病现状 |
2.2.3 2 型糖尿病与抑郁的关系 |
2.2.4 运动对抑郁的影响 |
2.2.5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 |
2.3 太极拳 |
2.3.1 太极拳的概念界定 |
2.3.2 太极拳对糖尿病的影响 |
2.3.3 太极拳对抑郁的影响 |
2.4 抗阻运动 |
2.4.1 抗阻运动的定义 |
2.4.2 抗阻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 |
2.4.3 抗阻运动对抑郁的影响 |
2.5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干预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筛选与分组 |
3.1.2 受试者基本情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心理量表测量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受试者血糖指标结果比较 |
4.2 受试者血脂指标结果比较 |
4.3 受试者动脉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
4.4 受试者心功能指标结果比较 |
4.5 受试者SDS各维度得分变化情况 |
4.6 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不同性别的受试者SDS维度变化 |
4.7 太极拳运动组不同性别的受试者SDS维度变化 |
5 讨论与分析 |
5.1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糖各项指标的影响 |
5.2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 |
5.3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动脉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 |
5.4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 |
5.5 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情绪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B PAR-Q体力活动适应能力问卷 |
附录C SDS抑郁自评量表 |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
附录E Pivot CPX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
附录F CVFD-II(F)型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气阴两虚兼相火内扰型2型糖尿病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基本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 质量控制 |
1.7 伦理学要求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的估计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及药物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统计学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治疗前疗效指标比较 |
3.3 治疗前后疗效指标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失眠的认识 |
4.2 中医学对2 型糖尿病失眠的认识 |
4.3 加味三才封髓丹的立法思想 |
4.4 加味三才封髓丹的来源 |
4.5 加味三才封髓丹的组方遣药分析 |
4.6 加味三才封髓丹现代药理研究 |
4.7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伴失眠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伴失眠的研究现状 |
1.1 失眠与2 型糖尿病的关系 |
1.2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失眠的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2 型糖尿病失眠的认识 |
2.1 病名的发展概况 |
2.2 病因的认识 |
2.3 病机的认识 |
2.4 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中介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文献综述一 GDNF研究进展及其与抑郁症的关系 |
文献综述二 糖尿病教育中的心理干预技术 |
第一部分 GDNF与2 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以及其对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中介作用探讨 |
1 背景与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GDNF中介作用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验证及同伴支持对其的影响 |
1 背景与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8)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二、研究工具 |
(一) 抑郁自测量表 |
(二) 中医体质测评 |
(三) 一般情况及临床信息调查表 |
三、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情况 |
(一) 人数构成 |
(二) 性别构成 |
(三) 年龄构成 |
(四) 文化水平 |
(五) 婚姻情况 |
二、抑郁组临床资料与SDS评分 |
(一) 抑郁组患者SDS评分 |
(二) FPG与SDS评分 |
(三) HbA1c与SDS评分 |
(四) BMI与SDS评分 |
(五) 病程与SDS评分 |
(六) 并发症数量与SDS评分 |
三、两组糖尿病临床资料结果 |
(一) FPG情况 |
(二) HbA1c情况 |
(三) BMI情况 |
(四) 糖尿病病程情况 |
(五) 并发症情况 |
(六) 用药方式 |
四、两组体质类型构成比较 |
(一) 单一中医体质分布 |
(二) 倾向是偏颇体质分布 |
(三) 兼夹两种中医体质分布 |
五、抑郁组单一体质分布及影响因素 |
(一) 体质与性别 |
(二) 体质与SDS评分 |
(三) 体质与FPG、HbAlc |
(四) 体质与BMI |
(五) 体质与并发症数量 |
(六) 体质与病程 |
分析和讨论 |
一、中医与消渴郁证 |
(一) 病名探讨 |
(二) 病因病机 |
二、体质与消渴郁证 |
(一) 老年人体质特点 |
(二) 糖尿病体质特点 |
(三) 抑郁体质特点 |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分析 |
(一) 抑郁与性别 |
(二) 抑郁与血糖控制 |
(三) 抑郁与并发症数量 |
(四) 抑郁与肥胖 |
(五) 抑郁与病程 |
(六) 抑郁与用药方式 |
四、老年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体质分析 |
(一) 单一体质分布的讨论 |
(二) 兼夹体质分布的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9)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入组标准 |
3 评估工具 |
3.1 HAMD24量表 |
3.2 SCL-90自评量表 |
3.3 TESS量表 |
3.4 GAF量表 |
3.5 GQOLI量表 |
4 研究方法 |
4.1 药物治疗方法 |
4.2 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
4.3 疗效评定方法 |
5 数据分析 |
实验结果 |
1 两组干预前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比较 |
2 两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 |
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评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AF和 GQOLI量表评分比较 |
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与分析 |
6.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 |
6.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
7 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 |
8 两组接受治疗的患者随访2年后HAMD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健康中国 2030”背景下“体医融合”亟待新的突破 |
二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日趋庞大 |
三 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2型糖尿病及治疗方法 |
一 2型糖尿病 |
二 治疗方法 |
第二节 健身气功与2型糖尿病干预 |
一 健身气功与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 |
二 健身气功与2型糖尿病 |
第三节 太极拳与2型糖尿病干预 |
一 太极拳与太极拳的健身机理 |
二 太极拳与2型糖尿病治疗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实验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数理统计法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患者的基线数据 |
一 实验流程 |
二 患者的基线数据 |
三 患者的身体参数与血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血糖生化指标的影响 |
一 干预前后受试者FBG水平的变化 |
二 干预前后受试者Hb A1C的变化 |
三 干预前后受试者C肽水平的变化 |
第三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心理状况的的影响 |
一 幸福感指数量表的结果及分析 |
二 抑郁量表的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
一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FBG的影响 |
二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Hb A1C的影响 |
三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C肽水平的影响 |
第二节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
一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于T2DM患者幸福感指数的影响 |
二 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T2DM患者抑郁状况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糖尿病教育对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太极拳与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对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李宋倩.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5]加味三才封髓丹治疗气阴两虚兼相火内扰型2型糖尿病失眠的临床研究[D]. 郭锦.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中介作用探讨[D]. 杨龑晓晓. 东南大学, 2020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8]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D]. 陈文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认知行为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疗效研究[D]. 孙岩. 青岛大学, 2020(01)
- [10]健身气功和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况的干预研究[D]. 尹宁宁.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