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

浅谈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

一、浅淡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侯胜男[1](2020)在《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农村经济现代化转型,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乡村社会中开始出现文化断层、传统文化缺失、社会道德舆论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导致村民在乡村建设中参与度低,传统自治德治失灵。作为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地方志,它记载的乡土人情、乡风民风、历史古迹等比比皆是,且地方志本身就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主体功能,地方志工作是很好的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但是,现阶段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很多问题,如:地方志作为传统纸质媒介,形成周期长,传播范围窄,宣传方式单一,与乡村治理融合度不高;村史馆建设缺乏经验,出现同质化,独特性不强,渐渐被空置,难以发挥效用;加之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是经济职能部门,在与其他部门协同治理乡村方面往往不受重视,被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得不到较好的发展,难以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这些问题,皆是导致地方志在乡村治理中难以发挥作用的障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克服这些障碍,找到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方法,协同各方面力量,达到乡村善治的结果。但经过查找相关材料发现,现阶段对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较少,所得文献大都以乡村的地方志编修为研究重点,难以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对此,本文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现状进行分析,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对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更新角度的研究成果,以期达到指导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实践的效果。首先通过概念与理论研究,找出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契合点,并提出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意义。接着,以宁阳县为例,指出当地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展现以地方志文化推动乡村人文、历史建设的积极意义。最后总结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要通过促进地方志书编修、提高地方志与相关机构协同治理的能力、探索地方志工作机构通过村史馆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通过创新协同治理手段推动地方志与产业融合等方式,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推进基层民主,最终让乡村治理走向“善治”。

滕希望[2](2020)在《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文中指出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诸多文化类别都是在交流、碰撞中实现融合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即是文化融合的典型现象。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载体,其以多种形式存在、发展,呈现拳种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的特征,与中华文明同源同步,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样态。武术拳种呈现出地域特征的同时,也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融合。为了探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起源与形成,推进武术历史与文化研究,本文运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并选择兼具地方民俗特色和武术特征的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进行研究。海阳大秧歌是典型的武术与民俗活动融合的文化样式,但已有研究侧重其舞蹈、娱乐、表演功能及其在族群交往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忽略了对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学术探寻,而这种文化溯源,可提供武术文化的形成历史和学术依据。海阳大秧歌既属于民俗同时也具有武术活动的典型特征,其中“斗秧歌”是其武术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斗秧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主要动因就是武术技术的融入。研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现象,对于揭示武术在民俗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武术文化起源和多元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均具有学术价值。本文是以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及仪式展演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志报告。本研究从仪式展演入手,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口述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身体动作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现象进行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具体而言,主要从海阳大秧歌中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历史、拳坊在其中的作用、斗秧歌仪式三个方面对其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求武术融入民俗文化活动的原因与价值,并由此提出文化人类学解释,为武术文化形成提供学理依据。本文通过深度调研海阳大秧歌中的武舞融合与巫术祭祀仪式,证实海阳大秧歌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产物,具体表现为武舞融合与巫术的交融样态,其本质上是具有巫术祭祀功能的武舞。从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两个维度发现,海阳大秧歌的巫术祭祀仪式由祭祖与祭海仪式组成,武舞融合则包括对军事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两部分。其中,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象征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即推广礼乐以教化百姓、民间演武以保境安民。其一方面源于国家层面的“祀”与“戎”向下的强力推行,另一方面是民间地方对“祀”与“戎”的主动模仿,形成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武舞融合是武术与其他文化形态如巫术交融的重要形式,也是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延至当代仍是武术的活态文化样式。拳坊是海阳地区特有的地域武术文化景观,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海阳地域武术拳种如螳螂拳等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具有行业兼商业双重属性。以流传于海阳乡间的俗语“不喝两冬油,不能唱秧歌”为线索,研究发现,拳坊是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是武术文化转换的结果,从融合机制来看,是一种文化的涵化现象。拳坊具有一定的权力表征,带有权力的隐喻。根据“权力——知识”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权力——武术知识”的框架来解释师徒关系中的权力内容。拳坊的权力隐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货卖帝王家:向国家权力的主动依附;二是游离于庙堂与江湖:民间权力的在野;三是侠以武犯禁:压迫与反抗权力的隐喻。拳坊的权力隐喻也映射进海阳大秧歌中,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角色赋予的权力、制胜对方的权力、权力的复利效应。对海阳大秧歌中的民俗武术活动“斗秧歌”仪式进行考察,通过对“斗秧歌”的过程及民俗语境的分析。认为:海阳大秧歌吸收了古代军事武术中的兵法谋略与民间武术如螳螂拳、八卦掌等拳种的技术动作,族群生存斗争与比武较技是“斗秧歌”吸收武术元素的重要动因,其逻辑形式表现为礼法约束下由“文斗”到“武斗”的递进。“文斗”体现兵法谋略智慧,武术是“武斗”的主要支撑力量。“斗秧歌”受到礼法约束,以强化乡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礼法并施思想。剖析其民俗语境发现,“斗秧歌”是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同时也是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斗秧歌表现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即由斗秧歌必动武到不动武的变化;偶发的冲突仅限于集体情绪的宣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避免了肢体的暴力对抗。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对当代武术传承的启示:第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的现场直接展示武术文化,可以使观众近距离感受武术文化的魅力。在仪式性节日庆典中,民间武术不断呈现于观众面前,强化了武术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象。这种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互动的关系,推动了二者彼此的交相辉映。第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基点。文化生境是一种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海阳大秧歌就是在多重文化要素作用下的文化生境中形成的。以武术基本功为表演秧歌前提的规定,强调了武术与海阳大秧歌的密切关系。海阳乡土社会是二者融合的土壤,也是武术孕育的土壤和文化生境。第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是武术文化的显着特点,诸多传统文化事象从武术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造就其艺术风格。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也是武术与多元文化共生及融合的典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诠释,可揭示武术的多元价值与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了解民间武术在乡土社会的真实生存状态,也可为地域武术及村落武术研究等提供借鉴,并丰富武术文化理论体系。总之,深挖武术的民俗文化根源,将民俗武术活动展演作为弘扬武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武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豆[3](2020)在《1949-1999年中国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图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49—1999年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图式为主要研究对象,概括了八种代表性的图式,分析了这些图式在题材、主题与图像关系的处理、人物形象、构图、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表现模式与内涵。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红色文学书籍及其图式的概念,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容和方法,论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1949—1999年中国红色文学书籍的出版概况与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发展概况;第三章概括分析了1949—1999年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八种图式:革命历史与革命战争主题的战斗者图式、女战士图式、演讲者图式、读写图式;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新女性图式、工人图式、丰收图式、学文化图式;第四章阐述了1949—1999年红色文学书籍插图图式和同时期封面图像的相似性,以及红色文学书籍插图图式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本文认为,1949—1999年红色文学书籍的插图具有类型化的特征,其图式是对一定数量的,在题材与主题、人物形象、构图、表现形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插图基础上概括、抽象而成。这些插图图式体现了红色文学插图创作中一些常用的、固定化的表现模式和表达形式。对红色文学插图图式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宏观角度考察红色文学插图,认识红色文学插图创作中普遍性、代表性的特征。这些插图图式的表达形式与经验是新中国艺术创作经验与成果的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艺术的历史面貌。这些表达形式与经验应该在今天的红色主题创作、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等当代艺术中得到传承与借鉴。

张钰婷[4](2020)在《中西比较视域下弗朗索瓦·朱利安的文艺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朗索瓦·朱利安是法国当代着名哲学家及汉学家,他在古希腊和古中国,即希腊和先秦思想中稽古振今,指陈得失,探究使二者文化走向不同轨道的深层原因。朱利安将中国哲学当作一面镜子、一位他者,希望从中找到治疗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所带来现代性病症的良药。所以这里的“中国”或“中国哲学”是朱利安服务西方的“工具”,换而言之是他“想象的中国”,也许与我们真实传统的理解有偏差,但因他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从中华文明的成果中撷取西方“未思”之精华,为西方哲学研究注入新的蕴含,所以从这一层面上看,朱利安的研究对于中西学界反思自身传统及探求今日哲学研究路数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是对朱利安研究的再研究。之所以会选择语言、身体、他者三个主题对朱利安的文艺思想进行划分归类,是参考了杨大春在《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这本书,书中认为语言、身体、他者这三大主题恰好“合谋”瓦解了西方早期现代以内在性为指向的意识哲学、主体性形而上学,而弗朗索瓦·朱利安“迂回”中国,目的也正是瓦解西方的理性传统,因此在这里借用杨大春的思路。论文的正文内容分四章来呈现:第一章是朱利安对语言论的反思,着重解决朱利安是如何利用中国语言“本体论”的特点批判西方“语言工具论”的。在他看来,中国语言具有自足性的特点和间接表述的习惯。朱利安正是借用此点,尝试解决西方现代哲学中存在的语言问题。第二章讨论的是:在朱利安看来,中西在“身体”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认识。本章主要解决的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为什么没有“裸体”这一概念的出现,而西方在文艺中一直有“裸体”存在的历史,究其原因,西方因重视形式与存在的价值;而中国更重视体验与领悟的过程。第三章主要讨论朱利安如何利用“他者”这一概念来批判西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问题。朱利安提出在圣人思想中“无意”的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无我”的意思,主体的缺位,使得中心意识黯淡。同时,中国的圣人思想也具有“非客体性”的特点。这两点共同揭示出中国思想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模糊概念。第四章主要是探讨朱利安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通过对朱利安“迂回”的思想路径的探讨,揭示其思想的建构,还有这对中国及在中西文化交往中带来的意义。结语部分则是梳理并评议朱利安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存在的局限。西方进入后现代后,形而上学正在慢慢自我走向消解,为中西交流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可能性。在此环境下,朱利安主动从外部寻找帮助的做法,无疑向我们展现了中西比较诗学的新前景,但他个人的思想始终没有逃出现代性的框架。

兰中秀[5](2019)在《论纸质图书向电子图书转变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当前图书发展的形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电子书对于图书馆管理所形成的挑战,并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策略及建议。

毕净垠[6](2019)在《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世纪“国学热”的兴起以及政府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公众号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历经几年发展,功能日益完备,现已成为当代国民了解国学的重要平台。在国学公众号的流行态势下,其对国民价值观的影响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讲话中多次予以强调。国学公众号兼具传统文化内容与新媒体形式的双重特征,从其推送内容与传播形式中均可看出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从推送内容看,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均可在国学公众号推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国学公众号推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认同基础,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效果。从传播形式看,国学公众号的流行态势为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空间与可能。国学公众号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国学内容进行加工,通过丰富表现形式、深化接受程度、扩大传播范围,使得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影响。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公众号的正当加工后,会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涵养和促进的积极作用,产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敬业态度、砥砺诚信品质、形成友善之风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和经过不当加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会出现选材欠妥引发价值观混乱、加工不当弱化培育效果、资本逻辑支配下产生负面效应的情况,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在明确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后,账号运营者应采取措施扬长避短,使国学公众号在优化自身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职能的同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国学公众号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总体指导、深入挖掘国学资源、满足需求而不盲目迎合的原则,以保证方向正确、内容权威。运营团队应将以上原则融于具体优化措施之中,致力于打造专业团队、承载优质文化资源,分析读者需求、确保编辑方式得当,坚守文化担当、实现良性商业发展。只有从源头上规范国学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才能有效规避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促进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

刘莉[7](2019)在《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奢侈风气作为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反映了特定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物质享受、挥霍钱财的普遍心理和行为。奢侈风气自明代中期滋生并不断蔓延,其表现形式、程度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因而奢侈风气既具有普遍性,也存在特殊性。南北直隶地区在明代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对比南北直隶地区的奢侈风气有利于全面、深入的认识明代奢侈风气。奢侈风气滋生增长需要依靠一定的条件,通过对比两直隶地区的自然环境、发展基础、两京职能的差异以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对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产生的背景进行考察,可以得出两地奢侈风气产生于不同的环境,从而更好地把握两直隶奢侈风气的差异性。立足于奢侈风气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婚丧礼俗和衣食住用等方面入手,将南北直隶地区的奢侈风气进行梳理和比较,明确两直隶地区奢侈风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有利于对晚明奢侈风气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也影响着社会存在,奢侈风气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南北直隶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层面归纳奢侈风气对两直隶地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利于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晚明的奢侈风气。总之,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虽然在某些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其弊端远大于益处。

梁宏[8](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张勇丽[9](2019)在《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着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教势力、旗人英敛之与清末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客观全面认识在“天主教徒”和“满族人”等身份交织影响下的“新闻人”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在当时中国尤其是北方新闻业中的影响及历史贡献。内容主要涉及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研究、新闻活动研究、与天主教、清末政治和辛亥革命之关系研究、新闻思想研究等方面,在结语中对英敛之的历史地位作了归纳性阐释。第一部分探讨英敛之人生道路的三次转折:从底层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又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再从声名显赫的“舆论娇子”成为离世脱俗的“隐士”。三次人生转折与时代、社会和人物个性、人物出身、人物信仰紧密交织在一起,对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下层旗人的出身、生性好道的个性使其一直追寻挽回世道人心的办法,并因此与“博爱合群”的天主教结缘。成为天主教徒对英敛之一生影响重大;通过《益闻录》等天主教报刊开始涉足新闻界。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使英敛之意识到变法自强的重要性,决意通过办报继续戊戌政变后一度中断的变法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办《大公报》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部分探讨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选取清王朝政治改革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英敛之创办和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拒俄运动”、“抵制美约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态度和变化,呈现英敛之爱国主义和满族主义情绪的交织、矛盾和抉择。隐退之后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着重于借助报刊宣扬天主教、为天主教辩诬和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运动以及募捐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对英敛之新闻实践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以一生报刊实践践行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报刊理想和人生信条。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英敛之与清末政治(清末新政、君主立宪及君主)之关系。研究了英敛之推动清廷“预备立宪”以巩固清王朝统治而进行的舆论宣传,详细梳理了英敛之对清王朝统治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态度演变过程。认为英敛之虽对亲贵专政不满,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仍为保存清廷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摇旗呐喊,表现浓郁的宗族情结。在“族”“国”二选一困境中,英敛之顺应时势接受共和政体以保存国家,展现了宗族情绪和爱国主义双重价值夹缝中报人英敛之的矛盾、挣扎和最终选择,肯定了英敛之的爱国情怀。其次考察了英敛之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包括法国天主教和法国领事馆)的关系及其演变。考察了创办《大公报》时期英敛之对法国天主教势力的巧妙借助、《大公报》创刊初期双方短暂的“蜜月期”、报纸出版后不久英敛之即陷入与法国天主教势力的纠集矛盾,以及最后彻底摆脱法国天主教势力控制的详细过程,展示了晚清报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和洋人势力双重压力为实现“言论救国”的报刊理想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最后研究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及共和之关系,考察了英敛之对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权的关系和态度变化,呈现了英敛之在辛亥首义爆发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这一阶段态度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英敛之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英敛之新闻思想有三个来源的观点,以之为主线从新闻功能观、新闻自由观、新闻本体论、新闻编辑思想等方面探讨英敛之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归纳出英敛之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等新闻思想特征。通过对英敛之人生经历、新闻活动、新闻思想的全面梳理,本文认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是一个在外敌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是一个在封建专制环境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也是一个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更是一个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民主共和大势的明智新闻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应具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戴哲[10](2018)在《试论林白创作立场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林白是当代文学史上个性鲜明的作家。在进入2000年以后,她的创作显现出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就是她创作立场的转变。纵观林白的创作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创作立场有过两次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2000年左右,以《枕黄记》《万物花开》和《妇女闲聊录》为代表的自个人化写作立场向底层立场的转变。第二次是2007年至今,林白的创作立场由底层转向融合底层视角的个人化写作立场,这一阶段以《致一九七五》和《北去来辞》为代表。本论文以林白四十年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林白的创作立场转变作深入全面的剖析。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分别从林白创作立场转变的表现、原因及意义三个逻辑层面探讨。第一章探讨林白创作立场转变的表现,主要从转变前后的文本特征变化来加以说明。包括第一次创作立场转变前后,创作视角由内聚向外观的转化,叙述语言由诗性语言向民间语言的转变及叙事姿态由回望向“游戏化”姿态的调整;第二次创作立场转变后形成的第三种立场,这既有对早期个人化立场的某种回归,又融入了通过底层立场获得的广阔视野,呈现出一种复合状态。第二章是对林白创作立场转变原因的分析。突破自身创作困境的需要和现实生活提供的契机是促使其创作立场转变的内因;而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和文学变化的影响,则是促使她创作立场变化的外因。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深入阐释林白两次创作立场转变的意义,论证这种转变既是对她自身精神的救赎,又是对创作的深化,更是对当代文学创作向度的新拓展。总之,林白作为一位始终以深沉的生命意识关注生活的作家,她的作品并非刻意向任何创作理论或主流话语靠拢,而是遵循内心的感受,深入地展示个人生命经验和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其创作的精神内核始终是生命关怀。因而,她的创作立场转变没有终点,她的文学没有守成之地,始终处于一种变化之中。

二、浅淡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淡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
        2.1.1 地方志
        2.1.2 地方志工作
        2.1.3 村志
        2.1.4 乡村治理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协同治理
        2.2.2 善治理论
        2.2.3 共同体理论
3 宁阳县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
    3.1 宁阳县概况
        3.1.1 宁阳县基本情况
        3.1.2 宁阳县地方志工作机构概况
    3.2 历史上宁阳县地方志记载的乡村治理活动
        3.2.1 树碑立传,传袭乡村兴学重教的传统
        3.2.2 编修乡土教科书,启蒙村民
        3.2.3 记载乡村风俗,形成乡规民约
    3.3 新时代宁阳县地方志工作在乡村治理中的实践
        3.3.1 推进村志编修,为乡村建设留智
        3.3.2 建设历史文化展馆,留存乡土记忆
        3.3.3 协同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德治
        3.3.4 地方志倡树新乡贤,推进村民自治
        3.3.5 以地方志为依据,协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3.4 宁阳县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成效分析
        3.4.1 推动新型治理组织的产生
        3.4.2 促进新型文化的培育
        3.4.3 增进知识人才的凝聚
        3.4.4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
4 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问题及原因
    4.1 地方志书编修出版困难,难以发挥存史教化作用
        4.1.1 村两委认识不足,地方志工作机构协同编修志书难
        4.1.2 修志人员素质不平衡,造成志书文化价值低下
        4.1.3 村志出版周期过长,延缓乡村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4.2 地方志工作机构内外联动不足,协同推动治理难
        4.2.1 地方志工作内部协同治理体系不完善
        4.2.2 地方志工作机构没有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中
    4.3 通过村史馆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不成熟
        4.3.1 建设及维护中人财设施保障不足
        4.3.2 村史馆建成后空置,不能有效教化育人
        4.3.3 馆内展品不能很好的体现当地文化
    4.4 地方志工作推动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4.4.1 以地方志为媒介,能够推动的产业经济效益少
        4.4.2 乡村对地方志的开发水平较低
5 推动地方志工作在乡村治理中更好发挥功效的对策
    5.1 促进乡村地方志书编修
        5.1.1 增强村两委对编修村志重要性的认识
        5.1.2 组织修志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乡村德治的主体
        5.1.3 缩短志书出版周期,加速形成新时代价值观
    5.2 推进地方志工作机构内外联动,增强协同治理的能力
        5.2.1 构建自上而下的地方志工作体系
        5.2.2 将地方志工作机构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体系
    5.3 探索地方志工作通过村史馆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5.3.1 制定方案制度,规范村史馆建设运营
        5.3.2 开展推介活动,提升村史馆的利用率
        5.3.3 选择能够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的展品
        5.3.4 展厅设置要能引起村民情感共鸣
    5.4 提升地方志工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5.4.1 创造性转化地方志资源
        5.4.2 创新乡村对地方志的开发方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海阳大秧歌研究
        (二)民俗武术研究
        (三)人类学与武术文化研究
        (四)文化融合研究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说明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民族志报告与田野调查说明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海阳大秧歌的文化生境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的历史人文背景
        一、海阳的历史文化追溯
        二、海阳的传统文化习俗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的自然地理背景
        一、海阳市自然地理环境
        二、田野调查村落的背景
    第三节 海阳大秧歌的武舞文化土壤
        一、祭祀乐舞
        二、民间武术
    小结
第二章 海阳大秧歌的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
    第一节 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田野调查记录
        一、没有秧歌不叫年
        二、春节邂逅大秧歌
        三、逗秧歌展演
        四、海阳大秧歌的身体动作分析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一、武舞与巫术交融: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仪式与武舞融合的文化解读
        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民间下移:海阳大秧歌巫术祭祀与武舞融合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小结
第三章 拳坊: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第一节 拳坊的地域武术文化阐释
        一、拳坊的历史变迁
        二、拳坊是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 拳坊的权力隐喻及其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一、权力理论分析
        二、权力——知识结构中的武术
        三、拳坊的权力隐喻
        四、拳坊的权力隐喻在海阳大秧歌中的映射
    小结
第四章 斗秧歌:武术仪式展演的民俗舞台
    第一节 从文斗到武斗:礼法约束下斗秧歌的逻辑阐释
        一、斗秧歌之文斗:兵法谋虑运用的民间舞台
        二、斗秧歌之武斗:礼法制约下的克制性交手
    第二节 海阳大秧歌地方性知识:斗秧歌的民俗语境解读
        一、族群生存抗争的仪式手段
        二、护卫生存环境的民间演习
        三、展示个人魅力的艺术舞台
        四、地域武术传播的民俗载体
    第三节 由野蛮走向文明:时代变迁中的斗秧歌叙事
        一、斗秧歌必动武:关于斗秧歌的历史记忆
        二、斗秧歌不动武: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趋向
        三、集体情绪宣泄:斗秧歌中的限制性冲突
    小结
第五章 海阳大秧歌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对民间武术发展启示
    一、民俗活动是武术展演的平台,是武术民间与社会传播的路径
    二、乡土社会是武术孕育的文化生境,是武术文化保护的切入点
    三、武术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性,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致谢

(3)1949-1999年中国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色文学书籍与图式的概念
    1.2 来源与依据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2 文献综述总结
    1.5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基本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2 红色文学书籍与红色文学书籍插图
    2.1 1949-1999 年红色文学书籍的出版
        2.1.1 1949-1976 年红色文学书籍出版概况
        2.1.2 1977-1999 年红色文学书籍出版概况
    2.2 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发展
        2.2.1 1949-1999 年文学插图发展概况
        2.2.2 红色文学书籍插图概况
3 红色文学书籍的插图图式
    3.1 革命历史及革命战争题材书籍的插图图式
        3.1.1 战斗者图式
        3.1.2 女战士图式
        3.1.3 演讲者图式
        3.1.4 读写图式
    3.2 社会主义建设题材书籍的插图图式
        3.2.1 新女性图式
        3.2.2 工人图式
        3.2.3 丰收图式
        3.2.4 学文化图式
4 红色文学书籍插图图式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4.1 红色文学书籍的插图图式与封面图像图式
    4.2 红色文学插图图式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书目
附录 B 图片来源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中西比较视域下弗朗索瓦·朱利安的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关键词界定
        (一)中西比较
        (二)逻各斯
        (三)文艺思想
    五、中西比较下的朱利安文艺思想
第一章 语言论反思——以语言本体论批判语言工具论
    第一节 “圣人语言”的自足性
        一、“顺势而变”的要求
        二、激励与指示
    第二节 可言与不可言
        一、间接表述的策略
        二、如何指明难以言说之意
    第三节 文字的地位与言说的意义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自然流露
第二章 灵性化身体——以身体哲学批判意识哲学
    第一节 开显的身体与形式观念
        一、裸体的意义:揭示的价值
        二、裸体的意义:存在的价值
    第二节 体验的身体与领悟余韵
        一、重视体验的中国美学
        二、放弃形式的“中国式领悟”
        三、“淡”与余韵
第三章 他者的显现——以“圣人无意”批判主体性
    第一节 圣人思想中“无我”之境
        一、“圣人无意”的释义
        二、主体的缺位——中心意识的黯淡
    第二节 “去本体”
        一、智慧的非客体性
        二、非此非彼——“中”的智慧
        三、“之间”
第四章 朱利安的中西比较方法
    第一节 “绕道中国”迂回的思想路径
        一、作为思想路径的中国
        二、作为异域资源的中国
    第二节 他者的意义
        一、“异质性”考察给中国的启示
        二、全球化与中西文化交往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论纸质图书向电子图书转变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发展现状
2 电子图书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挑战
    2.1 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
    2.2 挑战图书馆馆藏功能
    2.3 影响图书馆服务方式
3 纸质图书向电子图书转变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3.1 权衡采购, 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
    3.2 整体升级, 改善图书馆借阅环境
    3.3 优化服务, 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6)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 学界研究述评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及难点
一、国学公众号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 国学公众号以其推送内容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二) 国学公众号以其传播形式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二、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一) 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二) 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三、运用国学公众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与措施
    (一) 运用国学公众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二) 运用国学公众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兴起的背景
    一、地域范围
        (一)南北直隶的地域范围
        (二)南北直隶的发展基础
    二、“两京制”及两京地位的变化和影响
        (一)“两京制”的形成
        (二)两京地位的变化及影响
    三、手工业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
        (一)手工业的发展
        (二)商业的繁荣
第三章 晚明南北直隶地区的奢侈风气及比较
    一、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的表现
        (一)婚丧礼俗的奢侈
        (二)衣食住用等日常生活的奢侈
    二、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比较
        (一)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的相似性
        (二)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的差异性
第四章 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的影响
    一、经济层面
        (一)增加从业机会,促进手工业技术进步
        (二)财富极大浪费,无益于经济良性发展
    二、政治层面
        (一)官员贪腐加剧,导致政治环境黑暗
        (二)人不畏法,致使政府管控力进一步减弱
    三、社会层面
        (一)挑战传统等级思想,促进社会层级变动
        (二)腐蚀人心,致使社会上下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第六节 创作反思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内地访疆画家
        二、内地驻疆画家
        三、新疆本土画家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内地访蒙画家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三、草原“群体”画家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一、早期访藏画家
        二、西藏外来画家
        三、西藏本土画家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一、霓裳之美
        二、景观之美
        三、歌舞传情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一、虔诚的信仰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三、母爱
        四、团结精神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第一节 宗教性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第二节 民族性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第三节 抒情性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二、抒情表达方式
    第四节 多元性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三、其他类型的美
结语
附录
    第一章 附图
    第二章 附图
    第三章 附图
    第四章 附图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英敛之的生平与经历研究
        二、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三、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从下层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
        一、家世并不显赫的满洲旗人
        二、历经艰辛后信奉天主教
        三、英敛之放弃儒释道皈依天主教的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
        一、与皇室“淑”女联姻
        二、恐因言获罪远避滇越
        三、庚子奇祸无完卵
        四、友人出资邀办报
    第三节 从名声显赫的“言论骄子”成为出世离俗的“隐士”
        一、民国初创与英敛之退隐
        二、英敛之退隐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第一节 报人生涯的开端
        一、诗文投稿《益闻录》初涉新闻界
        二、通过“提问”与《格致新报》初识
        三、撰写“论说”在维新报刊发声
    第二节 新闻生涯的峰巅:《大公报》十年
        一、《大公报》创办前天津的新闻环境
        二、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对社会关系的“借助”
        三、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社会运动
    第三节 退隐后借助新闻媒介的有关活动
        一、提倡创办天主教报刊
        二、利用《大公报》宣传天主教
        三、在报刊发声为天主教辩诬
        四、撰文鼓吹天主教“中国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敛之与天主教关系研究
    第一节 创办《大公报》中对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借助
        一、筹创《大公报》时期对天主教的“借助”
        二、天主教“多方”助力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动因剖析
    第二节 与法人在华天主教势力的短暂“蜜月期”
        一、在“教案”报道中“护教”
        二、宣扬天主教教义引导中国旧风俗改良
    第三节 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抵牾纠结”期
        一、天主教对英敛之及《大公报》的“两手”
        二、英敛之对抗天主教的“两手”
    第四节 摆脱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
        一、拒俄运动成为英敛之“亲日疏法”的导火索
        二、日俄战争期间《大公报》的舆论立场及馆址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敛之与清末政治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与“清末新政”关系之研究
        一、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生态
        二、致力开智化俗为推行新政奠定民智基础
    第二节 英敛之与“预备立宪”关系之研究
        一、《大公报》呼吁“预备立宪”的言论
        二、英敛之支持、监督清廷推行预备立宪的言论
        三、推动社会改革以适应“预备立宪”
    第三节 英敛之与清朝“君主”关系之研究
        一、真诚称颂“英明果敢”的光绪帝
        二、遵循前朝遗诏支持摄政王辅政
        三、失望于摄政王任用亲贵的辅政举措
        四、默认隆裕太后降“退位”旨以保国家和平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
    第一节 促成辛亥革命的三重势力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兼领导者
        二、立宪派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三、西方列强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间接推动力量
    第二节 英敛之对辛亥首义及共和态度之演变
        一、为清廷维稳献计做最后呐喊
        二、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三、关注君主民主立宪政体之解决
    第三节 英敛之对创设民国和南北和议态度的变化
        一、指责革命军在议和期间选举临时大总统是“行共和专制”
        二、批评孙(中山)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是“私相授受”
        三、批评朝廷与民军和谈拉锯是“各谋私利”
        四、顺应民心大势认同共和政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三个来源
        一、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理想的现代化转换
        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念的影响
        三、天主教“仁爱合群”观念的糅合
    第二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英敛之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二、英敛之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三、英敛之关于“新闻本体”的思想
        四、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
    第三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宗旨
        二、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
        三、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在列强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
    二、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
    三、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
    四、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大势的明智新闻人
附录·英敛之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试论林白创作立场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林白作品研究综述
    二、“创作立场”转变的界定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创作立场转变的表现
    第一节 由个人化立场向底层立场的转变
        一、林白叙事视角的转化
        二、叙事语言的转变
        三、叙事姿态的调整
    第二节 第三种立场的形成
        一、对个人化立场的回望
        二、对底层视野的融合
第二章 创作立场转变的原因
    第一节 突破困境的需要
        一、两种困境的存在
        二、突破困境的渴望
        三、突破困境的契机
    第二节 时代与文学的影响
        一、时代赋予的现实情怀
        二、个人化写作局限促使的转变
第三章 创作立场转变的意义
    第一节 精神的救赎与写作的深化
        一、精神的救赎
        二、创作的深化
    第二节 写作向度的拓展
        一、底层写作的新向度
        二、个人化写作的有益拓展
        三、单一文学范畴的消解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浅淡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志工作参与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以宁阳县为例[D]. 侯胜男.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2]武术与民俗文化融合研究 ——基于海阳大秧歌仪式展演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 滕希望.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3]1949-1999年中国红色文学书籍插图的图式研究[D]. 金豆.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4]中西比较视域下弗朗索瓦·朱利安的文艺思想研究[D]. 张钰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论纸质图书向电子图书转变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J]. 兰中秀.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13)
  • [6]国学公众号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毕净垠. 山东大学, 2019(09)
  • [7]晚明南北直隶地区奢侈风气比较研究[D]. 刘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8]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D]. 张勇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7)
  • [10]试论林白创作立场的转变[D]. 戴哲. 江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浅谈党校图书馆读者需求与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