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

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

一、浅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1](2017)在《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中山是中国三个站在历史前列的伟人之一,是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在推进中国革命事业和探索革命后中国建设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廉政建设的想法和主张,将这一部分进行理论概括和思维总结后形成的廉政思想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孙中山廉政思想既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进行合理的扬弃又吸取当时西方较为先进的治国理念,研究和探讨孙中山廉政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传承,又可以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作用。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推进了古老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廉政思想既有符合世界潮流的先进性,又有中西合璧的独创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早已成为我党着重抓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此背景下探究历史上的孙中山廉政思想,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廉政思想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对于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党和政府的迫切希望。孙中山廉政思想中的先进成分可以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借鉴。无可否认的是,孙中山廉政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我们应当看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引以为鉴,吸取教训。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形成条件,本文认为孙中山廉政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和近代西方廉政思想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又与孙中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重要的联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实践,本文认为孙中山廉政思想中有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核心价值;以贤授官,唯才是举的基本原则;权能分治,民主监察的制约机制等基本内容,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历史作用。孙中山还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其廉政思想,身体力行,治国治党都始终坚持以公为先,通过五权宪法,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第四部分指出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探索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在借鉴孙中山廉政思想价值的同时,还应吸取其教训,以期为当代中国的廉政建设提供可资借鉴。

王丽平[2](2016)在《浅论孙中山中国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创新》文中提出近代,中国在谋求政治现代化过程中进行了艰辛探索,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思想成果,独创中华民族的治国方略,形成了以主权在民为核心的现代民主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直到今天对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主要一方面是受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影响,是对古代的民本思想、古代的监察制度以及科举考试制度批判继承。

薛子燕[3](2015)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文中指出1915—1924年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价值观问题的凸显,不仅最为鲜明的代表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精神内核与具体风貌,同时也体现了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哲学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梳理和考察,能够使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思想足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重建提供了值得挖掘和思考的丰富资源。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的形成、变动、更新,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和自身发展规律。从中国近代价值体系变迁的过程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观变迁是在新旧价值体系的冲突、嬗变和自我更新中完成的。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新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吸取西方价值理念和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资源,融贯一体、综合创新、终以确立。这些与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开展的范式、问题和内容都息息相关。在本论文中,以五章正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展开探讨。第一章是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说明。从历史背景看,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复辟帝制运动和军阀混战直接影响所致。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等重大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了一次次波澜。这些历史大变局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对于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西方思想资源的不断引入、教育体制的改革、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以及现代报刊业的发达,为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重建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途径。这些背景和条件使价值观变迁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其一是对于旧价值观的重新估定;其二是新价值观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由思想解放阶段进入到社会改造阶段;其三是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多元化,造成不同立场和思想派别的人们围绕新价值观的合理性展开争鸣和探讨。而在这种复杂的价值观变迁格局中,“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整个运动的思想基调,成为当时大多数人认可的理想追求。第二章以科学观念为考察重点,厘清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呈现的形态、特点和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科学作为实现救国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近代爱国人士的重视,不过“科学”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确立却经历了一个由器而道的演变过程。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观念的内涵得以不断泛化和扩大。它不仅仅代表西方的坚船利炮,或是科学宇宙论所讲的进化法则,还是由思想精英们所揭橥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内在解放力量蕴含于人们头脑当中,引导中国人的思考与活动。以《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为中心,自然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进行了广泛传播;以“整理国故”运动为中心,科学方法对于人文学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历史学科转型和历史方法论的自觉;以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为中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围绕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相激互动,使中国人对科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三章以民主观念为考察重点,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观念,由单纯的政治思想理念扩大为自由独立、个性解放和追求社会平等的普遍价值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首先将民主革命的任务引入社会文化领域和思想心理层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思想家们,沿着辛亥革命开辟的民权建设的道路,继续探索政治民主建设的新方案;以胡适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们,对于西方民主价值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阐发;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将民主理想与民主实践联系起来,从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反思中,提出无产阶级民主理论。这些内容,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深化的体现。第四章以社会主义观念为考察重点,剖析社会主义观念如何伴随新文化运动发展而盛行,成为人们寻求“中国向何处去”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新型社会和理想人格。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当时较为流行的三派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共享着相同的平等价值资源,提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救世方案。然而由于各自汲取的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差异和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导致它们对平等观念的追求大异其趣,尤其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理想的方式和道路问题上,存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造成不同社会主义思潮间的激烈竞争,促成新文化运动后期关于社会主义的三次大论战。论战的最终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取得胜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对于原先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进行重估和选择,将马克思主义视作观察国家命运、解决中国前途问题的新理想。第五章选取康有为和梁漱溟为代表,考察两位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价值更替之际对于传统的儒学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化,从不同的思想进路出发所作的探索。康有为鼓吹立孔教为国教运动,试图从儒学宗教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结果与袁世凯、张勋的复辟活动捆绑在一起而走向失败。梁漱溟则以建立文化儒学为思路,从儒学学术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开辟了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路径。上述五章表明,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激荡,“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由外来的观念实现了自身的本土化过程,成为了20世纪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展出了现代转化的方向。这些哲学领域中的价值观变革,重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逐渐形成一条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高逸馨[4](2014)在《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当代启示》文中提出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站在时代前列,顺应世界的潮流,顺应人民的要求,拯救人民于水火,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爱国志士;他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旗帜,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革命党人与爱国志士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帝制、保护革命果实,使“平等自由”、“主权在民”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他的民主政治观点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段时间,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逐步形成,思想指导革命实践,实践经验完善其民主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虽受其自身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影响,使得当时的民主政治建设受到阻碍,但仍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系统地梳理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形成条件,围绕其内涵和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以求得出对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首先,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加之中国的特殊国情,孙中山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却凌驾其之上,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资产阶级属性的民主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其次,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自由”、国家“民主”的平等国家。人民通过法律来实现自身的政治权力,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和“官老爷”在政治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人民通过立法和监督,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掌控和政府权力的限制。为了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孙中山从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国家管理的主体、客体、体制、范围、过程、手段等方面提出“权能分治”、“人民自治”、“人民公仆”、“五权宪法”、“分权制衡”的建国方略。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具有资本主义属性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具有历史进步性、独创性、法制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最后,通过对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全面的整合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且为国家设计了一幅看似完美的民主政治建设蓝图,但受当时社会特殊复杂的环境和自身阶级的局限影响,而未能完成。但其中关于国家建设的诸多观点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对我国现今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姜国梁[5](2013)在《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行宪国民大会是1948年南京政府为了实施宪政而召开的,台湾方面称为“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按照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大会代表之选举,以普通、平等、直接及无记名单记法投票行之。”1947年11月至1948年2月,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对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中国现代选举制度,探讨南京政府政治制度的走向,体察国民党统治末期的种种乱象,透视国民党统治必然崩溃的内在原因和历史必然性。本文旨在全面系统考察与分析南京政府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实际过程,从中分析这次选举在现代选举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这次选举所处的政治局势及选举对于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的作用与影响。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的意义、回顾学术界研究的动态、界定相关概念、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思路和结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选举的背景及历史条件”,分四节。第一节介绍了选举思想在中国的引进与介绍的情况。从林则徐在《四洲志》中提到英国由“各部落议举”之人组成的巴里满(议会)开始,魏源对英国、美国、瑞士等国的议会进行了进一步介绍,说明“大酋”和议会都是由选举产生的,汤震、何启、胡礼垣、薛福成、郑观应、陈炽等则主张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下议院实行选举制度。第二节介绍了中国现代选举制度的产生与演变的状况。中国现代选举制度自1905年商会选举开始,1908年咨议局选举进入到国家机构层面,中华民国建立后,先后进行了第一、二届国会选举,各地方参议会选举、总统副总统选举,南京政府进行了国民会议代表选举、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选举、制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地方参议会选举等,选举制度在不断的向前推进。第三节、第四节分别介绍了南京政府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和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时的政治局势,以为进一步考察论述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二、三、四章,主要是考察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全过程。第二章为“选举的法律法规及选举准备”,共分四节,第一节考察介绍了《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法律法规中的主要涉及的选举区域、选举权、现任官吏不得在其任所竞选国大代表、候选人提名、职业团体代表之选举和一些技术等六个问题进行了主要介绍。第二节考察分析了选举总事务所及各级选举机构的成立与过程、组成状况和相关工作情况。第三节考察分析了选民登记的过程和基本情况,既肯定了一些地方认真工作的过程,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节主要考察了代表名额分配的主要原则和具体分配数额。《国民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把名额分为“(一)各县市及同等区域选出之代表;(二)蒙古选出之代表;(三)西藏选出之代表;(四)各民族在边疆地区选出之代表;(五)侨民选出之代表;(六)内地生活习惯特殊国民选出之代表。”六种。第五节为“候选人提名与登记”,主要阐述了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的条件、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候选人提出的过程。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有两种提名办法,一是选民签署提名,二是政党提名。国民大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审核、登记过程中,签署代表候选人的提名工作平稳进行,政党提名候选人却屡有风波,主要是各政党候选人数额问题在国民党、青年党、民社党之间一起纠结着,后经过协商才获得妥协。三是党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名单是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的。第三章考察了投票的过程,分为四节。第一节为上海平津等地的选举过程,其方式是分设区域、职业妇女团体两种投票所,各种选举同时举行,选民根据其是区域选民还是团体选民分别到不同投票所投票。第二节是南京、重庆等地的选举,与上海、北平、天津的选举不同,南京、重庆等地的选举是把区域、妇女、职业团体安排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某一时段专门进行区域选举,某一时段专门进行妇女团体选举,某一时段专门进行职业团体选举。第三节是华侨及“绥靖”区的选举,华侨选举是由所在地的领事馆或者华侨团体组织的。“绥靖”区的选举则时间大大延后,并且多在异地举行,其进展情况非常复杂。第四章为“逼让风波及当选证的发放”,共分四节。第一节考察了签署提名代表和政党提名代表出现纠纷的原因和过程。主要是在选举过程中,许多民社党、青年党和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没有当选,而签署提名的国民党籍候选人却当选,于是出现了纠纷。第二节则主要是是考察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决定让签署提名当选的国民党籍代表退让,在让其主动退让不得的情况下,实行逼让的过程。国务会议通过《政党提名补充规定》,提出“一、凡中国国民党、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党员参加国大代表及立法委员竞选者,均须由各所属政党提名;二、用选民签署手续登记提名者,以无党派者为限。”并且付诸实施,遇到签署当选代表的强烈反弹。第三节主要是写签署当选代表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当选权益,实行了和平条件下最强烈的抗争方式,抬棺和绝食,从而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做出一定让步:除了应该让与友党的,国民党内互让的采取自愿方式,不自愿的则以开票结果为决定。第四节则是阐述了国民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糊里糊涂地解决此事,给政党提名没有当选的和签署提名当选的都发给当选证书,但签署提名当选的要填写不出席国民大会的自愿后才能发给当选证书。第四部分是第五章,从各个方面对此次选举进行多角度的剖析,既包括本次选举在制度上的推进,也深入探讨了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力求对这次选举在中国现代选举制度上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一个定位。我们认为,此次选举在制度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推进:第一,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原则的确立使现代选举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候选人产生原则第一次提出了选民签署提名的办法,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竞选;第三,竞选手段的现代化是此次选举突出的一个特点;第四是这次选举公布的法律法规远远多于以前的历次选举,从而使各项操作尽量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节主要阐述国民党对选举的控制。为了达到控制选举的目的,国民党采取了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由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未经正常提名的国民党党员一律不得参加竞选,并由各级党部出面进行劝阻,劝阻不成者则电同级选举事务所,要求其撤销此类竞选者的候选人登记资格;另一方面,则发动舆论攻势,劝导他们为了实现民主宪政作“无名英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使其对选举的控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第三节是揭示舞弊、贿选选举中存在的及其他问题。提出:国民党的要员们在上层利用“圈”的办法,通过控制候选人提名操控选举,下面的人没有这样的权力,但仍然有办法左右选举的局势和结果,这个办法就是控制选举权证和选票,为此而不惜执法违法,大面积出现了贿选、威胁,甚至直接截留选票的情况。为了深入了解此次选举在当时的影响,专设了一节,介绍当时舆论对本次选举的分析和评价。第五部分是结论,在前文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观点。综观此次选举的全过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内部充满了无法解决的矛盾:第一,是法律法规的的周详与实际运行极度混乱之间的矛盾;第二,是国民党的控制与失控的矛盾;第三,之所以出现上述两个矛盾,实质上是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与国民党现实政治需要的矛盾和国民党内部固有矛盾的反应。由于有了上述矛盾,所以这次选举出现了诸多问题,选举的结果是南京政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既然不能实行真正的选举,也就不能实行真正的宪政,也就无法加强其政权的合法性,树立戡乱的合法性,反而暴露了政治上崩坏,加剧了内部的矛盾。必须指出的是,这次选举中最能反映其违反时代潮流,违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在其选举本身,而是这次选举是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战争的状态下进行的,是国民党宣布中共、民盟是非法的前提下召开,因而,其战场上失败决定了其统治的崩溃,政治上的崩溃使这次选举成为一场闹剧。当然,就选举制度来说,此次选举仍然有许多可以总结和借鉴的地方。

宋飞[6](2013)在《创制权与复决权新论——兼谈中国特色的创制权与复决权之构建》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从孙中山思想中的创制权与复决权说起,引出创制权与复决权的联系与区别,接着站在比较法学的视角,分两个章节介绍了创制权与复决权在近现代各国法律中的规定以及创制权与复决权在现代台湾地区法律中的规定,然后浓墨重彩地点评创制权与复决权在中国大陆的运用和完善,最后结合现在热议的申纪兰现象展开议论,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创制权与复决权不仅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含义,同时也是防止政体变革之良方。

许丹[7](2013)在《孙中山民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文中研究说明对于西方近代民主,中国人大都将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与社会理想来追求。孙中山也正是如此。孙中山认为民主的本质即主权在民,民主的基本准则即自由、平等。他主张推翻清朝的腐败统治从而建立一个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的民主国家。与此同时,他还就如何在中国进行民主建设进行了探索。他主张在中国实行权能分治并且他还强调民主建设是循序渐进的。孙中山民主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形成是孙中山在充分吸收东西方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结果。因此它呈现出了注重民权生成性、注重经济分配的公平以及注重民族权利的特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形成有其必要性。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可以说是对以往民主思想的一个超越。但是就其理论自身而言,它又存在诸多不足。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意识形态批判的相关理论对孙中山民主思想进行分析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其精髓。孙中山民主思想本身具有的阶级性与文化性等决定了其在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实践。但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在新时期下,重温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任伟[8](2013)在《从法国大革命到美国的乡镇自治——以托克维尔的地方自由观为视角》文中提出民主究竟是治世良药,还是祸患之源?自其诞生之际争论就不绝于耳。当民主平等的思潮不可遏制地冲进旧的贵族体系,一种躁动在萌发,法国人期望通过一场彻底的大革命将法国带出僵直的政治体制。他们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推翻了旧的贵族体系,然而期望中的自由和平等并未如期而至,相反,各种动乱和纷争使有志之士开始探索国家的道路所在。托克维尔在考察了美国社会的政治体制之后,清醒地看到民主的潮流不可逆转,然而,民主社会自身也存在巨大的弊端。美国自治乡镇的权力架构,以及英国的自治传统、商业的特殊作用、宗教的洗礼等维护乡镇自治的因素,这些论述凸显出乡镇自治的重要作用:其构成了美国的政权基石,同时也成为美国政府权力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政治体制激发了人民自我管理与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也使人民受到良好的政治教育。

褚宸舸[9](2011)在《中国近代民主视阈中的国民大会》文中提出若干年前,史家唐德刚先生提出了着名的"历史三峡"比喻。[1]"历史三峡"说实际表达了所谓"转型期"的意义,也有当代学者将此现象表达为"非常时期"或"紧急权国家"。然而不论何种评说,都旨在说明我国近二百年来处于既不同于传统社会,又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殊状态之中。转型期的国情,既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思考和设计民主道路的前见,又是民主制度化所赖以产生的客观基础。转型期的变动性及其带来的焦虑,使制度设计者力图用制度的力量,尽快实现稳定。因此,转型期的

张波[10](2012)在《毛泽东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退散,回顾中国百年民主革命的历史有两个人是必须提到的,这就是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精神象征的毛泽东与孙中山,正是他们的高瞻远瞩才有今天中国民主事业的伟大成就。毛泽东与孙中山都留有大量着述,对二者的研究国内外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特别是在民主思想方面几乎涉及方方面面,然而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将毛泽东或孙中山作为个体进行的,但就笔者看来中国的民主进程表现为连续的渐进式的发展模式,因此毛泽东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应该是整个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部分,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只有将二者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加客观科学的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脉络。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才考虑写这篇文章的。本文主要以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以中国民主进程为轴心,侧重比较毛泽东与孙中山二者在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上的异同,以毛泽东继承和发展孙中山民主思想为重点,将孙中山与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放到整个中国的民主进程的大环境中去,以客观的视角还原中国迈向民族共和的艰辛过程,并结合孙中山与毛泽东探索民主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即将展开的制度改革与建设指明前进的方向。

二、浅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廉政
        1.3.2 廉政思想
        1.3.3 孙中山廉政思想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1.7 本文不足之处
2 孙中山廉政思想形成的条件
    2.1 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影响
        2.1.1 任人唯贤的选官思想
        2.1.2 监察思想
        2.1.3 重视官德修养
    2.2 近代西方廉政思想文化的影响
        2.2.1 自由民主的思想
        2.2.2 主权在民的核心价值
        2.2.3 分权制衡的原则
    2.3 孙中山个人经历对廉政思想的影响
        2.3.1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3.2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失望
        2.3.3 对世界潮流的把握
3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实践
    3.1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3.1.1 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思想
        3.1.2 以贤授官,唯才是举的选才思想
        3.1.3 权能分治,民主监察的制约思想
        3.1.4 法律为纲,以法促廉的法律保障思想
        3.1.5 遏制腐败,堵塞腐源的反腐思想
        3.1.6 建章立制,制度保廉的制度规范思想
    3.2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实践
        3.2.1 身体力行,一生廉洁
        3.2.2 治国治党,以公为先
        3.2.3 五权宪法,监督制约
4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评价
    4.1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历史作用
        4.1.1 实现了中西方廉政文化的融合
        4.1.2 相互制约,保证了有效监督
    4.2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4.2.1 没有稳定的环境保障实施
        4.2.2 政策没有持续实施
        4.2.3 权力制约的“五权分立”脱离中国国情
    4.3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4.3.1 借鉴孙中山廉政思想的有益成分
        4.3.2 吸取孙中山廉政思想的教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浅论孙中山中国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孙中山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二、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三、对于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政治现代化制度的指导思想今天仍然适用
    (二)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完善
    (三)利于公仆意识的强化

(3)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价值观问题
    第一节 何为价值观问题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形成、变动与更新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问题
        一、价值观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凸显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问题的来源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变动的基础
        四、新文化运动对价值观变迁的推动
        五、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研究结构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背景、特征与追求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
        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二、西方思潮的涌入与接受
        三、新知识阶层的孕育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特征
        一、总体重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二、急剧变化:五四运动深化了新价值观的内涵
        三、多元竞争:不同价值观的并存与竞争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主要追求
        一、科学观念
        二、民主观念
        三、社会主义观念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的凸显
    第一节 科学:从知识到价值
        一、中国近代科学概念的语义演变
        二、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三、陈独秀对科学观念的提倡
    第二节 《科学》月刊与科学社: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
        一、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对科学观念的宣传
        二、任鸿隽的科学思想与活动
    第三节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与人文学术
        一、“整理国故”的渊源与兴起
        二、科学与近代历史学科转型
        三、科学对历史方法的影响
    第四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激互动
        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背景及其阶段
        二、“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三、科学哲学化与哲学科学化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的深化
    第一节 民主:中国近代政治理想的探寻
        一、从“民本”到“民主”
        二、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特点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维度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民主理论建设
        一、孙中山的民权建设
        二、由“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第三节 民主主义内涵的展开
        一、民主与启蒙
        二、“自由的民主”与“平等的民主”
        三、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的深化
        一、社会民主
        二、经济民主
        三、平民主义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二、社会主义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三、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平等: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
        一、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
        二、中国近代平等观
        三、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凸显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理想乌托邦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无政府主义
        二、五四运动之后的无政府主义
    第四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及其主张
        二、“贫乏之可患甚于不均”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二、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三、马克思主义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评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困境
    第二节 康有为与孔教: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宗教化思路
        一、儒学宗教化思想的提出
        二、儒学宗教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 梁漱溟与文化儒学: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学术化思路
        一、反对宗教儒学
        二、文化儒学的提出
    第四节 两种路向的比较与评价
        一、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转化的相同之处
        二、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重建的不同路向
结语 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选择
    一、中国与世界:现代性文化的选择
    二、自觉与启蒙:价值观重建的主题
    三、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研究综述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国际条件
    (二)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国内条件
    (三)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产生的个人条件
二、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一)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内涵
    (二)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特征
三、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评价
    (一)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积极方面
    (二)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四、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自由平等”思想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二) “主权在民”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三) “五权宪法”思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四) 政党政治的观点对推进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 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第2章 选举的背景及历史条件
    2.1 议会制与选举制的引进与介绍
    2.2 中国现代选举制度的产生与演变
    2.3 南京政府政治制度的演变
    2.4 南京政府的宪政准备及“戡乱”
第3章 选举的法律法规及选举准备
    3.1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罢免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3.2 选举总事务所及各级选举机构的成立与工作
    3.3 选民登记
    3.4 代表名额分配
    3.5 候选人提名与登记
第4章 投票开票过程
    4.1 上海平津等地的选举
    4.2 南京、重庆等地的选举
    4.3 华侨及“绥靖”区的选举
第5章 逼让风波及当选证的发放
    5.1 问题的出现
    5.2 逼让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5.3 绝食抗争与诉讼
    5.4 未了的结局
第6章 选举制度的多角度评析
    6.1 选举制度的推进
    6.2 国民党的控制与影响
    6.3 舞弊、贿选及其他问题
    6.4 当时舆论视野下的选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孙中山民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内涵
    1.1 关于民主的本质
    1.2 关于民主建设
        1.2.1 民主革命思想
        1.2.2 民主制度思想
        1.2.3 民主经济思想
第二章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渊源与特点
    2.1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渊源
        2.1.1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西方渊源
        2.1.2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东方渊源
    2.2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特点
第三章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3.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孙中山民主思想形成的必然性进行分析
    3.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现实性进行批判
        3.2.1 从阶级性层面对孙中山民主思想进行批判
        3.2.2 从文化性层面对孙中山民主思想进行批判
第四章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启示
    4.1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现代意义
    4.2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从法国大革命到美国的乡镇自治——以托克维尔的地方自由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理论创新
    (四) 研究方法
一、大革命后的法国困境之探析
    (一) 大革命爆发前法国地方自由缺失的社会状况
        1. 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自治
        2. 中央集权取代地方自治的原因
    (二) 大革命后法国的中央集权加强及原因之探析
        1. 大革命并未使法国实现地方自治, 反而加强了法国的集权制度
        2. 大革命加强了法国集权制度的原因
二、美国的乡镇自治制度
    (一) 美国乡镇制度的表现形式
    (二) 美国乡镇自治的渊源———英国的自治传统
        1. 从宏观角度探析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
        2. 从微观角度探析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
    (三) 从早期殖民地的建立看美国乡镇自治的必然性
        1. 商业精神在美国乡镇自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 宗教如何在乡镇自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 人民主权学说对乡镇自治的维护
三、乡镇自由对于民主社会危机的拯救
    (一) 民主社会的危机
    (二) 乡镇自治对危机的拯救
        1. 强大的自治乡镇成了个人自由和中央政府之间的缓冲地带
        2. 公共意识的培养

(10)毛泽东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孙中山民主思想
    第一节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源起
        一、中国传统文化
        二、西方思想
        三、民主革命实践后的反思与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孙中山民主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自由观
        二、平等观
    第三节 孙中山民主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制度保障)——权力制衡思维下的宪政制度
        一、对西方分权思想的继承
        二、以法治国维度下的法律与国会
        三、孙中山对西方分权制度理论的丰富与提高
    第四节 孙中山民主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经济保障)
        一、平均地权
        二、节制资本
第二章 毛泽东民主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民主思想的源起
        一、中国传统文化
        二、西方思想
        三、实践出真知
        四、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继承
    第二节 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对于政治自由的思考
        二、反对自由主义
        三、平等
    第三节 毛泽东民主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一、民主集中制
        二、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节 毛泽东民主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
        一、土地制度
        二、公有制
第三章 毛泽东孙中山民主思想比较
    第一节 自由平等的差异
    第二节 权力的归属与划分
    第三节 实现经济平等的手段
    第四节 民主道路如何走
        一、以吏为师与群众路线
        二、军队与民主的关系
    第五节 对外关系的比较
第四章 孙中山毛泽东民主思想比较研究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民主观念的转变
    第二节 民主制度建设
    第三节 民主道路如何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四、浅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D]. 杨帆. 西华大学, 2017(03)
  • [2]浅论孙中山中国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创新[J]. 王丽平. 商业经济, 2016(08)
  • [3]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D]. 薛子燕. 武汉大学, 2015(01)
  • [4]孙中山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当代启示[D]. 高逸馨.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3)
  • [5]行宪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的历史考察[D]. 姜国梁. 吉林大学, 2013(04)
  • [6]创制权与复决权新论——兼谈中国特色的创制权与复决权之构建[A]. 宋飞. 第四届世界宪政论坛暨议会民主制度比较研究研讨会会议文集, 2013
  • [7]孙中山民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批判[D]. 许丹. 广西大学, 2013(03)
  • [8]从法国大革命到美国的乡镇自治——以托克维尔的地方自由观为视角[J]. 任伟. 经典中的法理, 2013(01)
  • [9]中国近代民主视阈中的国民大会[J]. 褚宸舸. 法律史评论, 2011(00)
  • [10]毛泽东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D]. 张波. 漳州师范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论孙中山的直接民主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