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特种活性碳酸钙的制备

纳米特种活性碳酸钙的制备

一、纳米级和特型活性碳酸钙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徐彦威,姜绪宝,朱晓丽[1](2015)在《粉体碳酸钙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碳酸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无机工业原料,它廉价易得且用途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形貌分类及其表面改性。目前碳酸钙制备方法主要有复分解法和碳化法两种,粉体碳酸钙的形貌可以分为立方形、球形、针形、纺锤形、片形等,碳酸钙通过表面改性可以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不同行业,因此对碳酸钙粉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磊[2](2014)在《相转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备纳米轻质碳酸钙及其表面改性工艺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石灰石为原料,针对传统碳酸钙生产工艺中一些不足之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相转移—碳化法制备轻质碳酸钙,考察并确定了较适宜的轻质碳酸钙样品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其表面改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以石灰石煅烧后石灰的活性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考察并确定较适宜的煅烧工艺条件为:煅烧时间20min,煅烧温度900℃。此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显示:生石灰的活性度为8.63mL。2.以生石灰中Ca2+相转移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并确定较适宜的相转移反应工艺条件为:氧化钙与相转移剂A摩尔比1:1.5,氧化钙加入量0.05mol、相转移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0min。此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显示:Ca2+平均相转移率为99.02%。3.以轻质碳酸钙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并确定较适宜的碳化反应工艺条件为:Ca2+浓度0.5mol/L、碳化温度60℃、碳化时间2.5h,此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显示:碳酸钙的平均平均收率可达到96.34%。4.以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以改性后碳酸钙的吸油值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出较适宜的表面改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并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并确定较适宜的碳酸钙表面改性工艺条件为:表面改性剂添加量6.5%、pH值9、改性温度20℃、时间2h。此条件下重复实验结果显示:活性碳酸钙样品吸油值由91.25mL降低到61.03mL。

曾蓉[3](2013)在《电石渣制备活性碳酸钙晶须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石渣是生产乙炔气时产生的难以处理、污染环境的工业废渣,目前对其回收再利用率较低。新疆每年产高达500万吨的电石渣,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是聚氯乙烯行业面临的一个难题。纳米活性碳酸钙晶须是一种成本低、产率高、应用领域广的无机功能添加剂,用于橡胶、塑料和涂料等领域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还能提高产品的强度、韧性、耐磨和耐高温等性能。本论文以含有70%以上Ca(OH)2的工业废弃物电石渣为原料,与NH4Cl反应制备CaCl2和(NH4)2CO3,再以(NH4)2CO3和制备的CaCl2为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在超声辅助下,研究不同反应环境下溶剂极性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同时,实验中产生的副产物NH3和NH4Cl都能进行循环利用,达到了减少排放、减小污染的目的。在电石渣与NH4Cl反应制备CaCl2的实验中,考察了电石渣与NH4Cl摩尔比,加水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CaCl2产率和纯度的影响。经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电石渣(5g)与NH4Cl的摩尔比1:1.7,加水量30mL,反应时间40min,反应温度20℃,搅拌速度200r/min,生成CaCl2产率为90.26%,纯度为95.25%。在水体系中,考察了控制剂种类、反应液浓度、改性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优选出能将合成-改性同时反应制备活性碳酸钙晶须的硬脂酸钠作控制剂,经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液浓度0.15mol/L(对应CaCl2的体积为36mL),反应温度65℃,硬脂酸钠用量1.25%,滴加速度3mL/min,加水量60mL,超声功率250W,搅拌速度200r/min,陈化时间0h。通过验证实验,最终制得平均粒径为136nm,长径比17.37,活化度98.86%,吸油值43.75g/100g,表面光滑的碳酸钙晶须。在乙醇-水复合体系中,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液浓度、反应温度和硬脂酸钠用量等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经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反应液浓度0.05mol/L(对应CaCl2的体积为36mL),反应温度50℃,硬脂酸钠用量2%。最终制得平均粒径247nm,长径比17.86,活化度99.26%,吸油值41.6g/100g,与有机介质具有更高结合力,表面凹凸不平的碳酸钙晶须。

张南南[4](2012)在《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机理分析》文中指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在人工林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杉木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强度低、耐磨性低、密度低等缺点,直接影响了它的使用范围和产品质量,所以,对杉木进行功能性改良已成必然。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科学的发展也惠及到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由于无机纳米粒子具有其块体材料所没有的特点,并且杉木木材也具有容纳纳米粒子的内部结构,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无机纳米粒子与木材复合材料的研究,其物理性能以及硬度、表面耐磨性等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性价比较高的纳米CaCO3作为复合改性剂改性杉木素材,得到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结合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与机理分析,为无机纳米材料-木材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采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出改性后纳米CaCO3的粒径:得出温度80℃,主pH值9,搅拌时间30min,超声分散时间5min,偶联剂的用量占纳米CaCO3质量的3%时,测出的纳米粒子的粒径最小,分散效果最好;(2)通过对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偶联剂改性的纳米CaCO3粒子与杉木复合,所得的复合材料的径面与弦面硬度提高最明显,而原位复合改性所获得的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的最为明显;(3)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得出:原位复合法改性较复合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更小,达到纳米级的比例大,且分散液较为均匀;复合偶联剂改性所获得的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也比较小,也有很多处于纳米级,只是分散不够均匀,但复合偶联剂改性复合材料的方法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是一种很好地复合改性方法;(4)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结果,比较采用未改性纳米CaCO3粒子所获得的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单一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粒子所获得的复合材料、复合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粒子所获得的复合材料、不同浓度偶联剂改性的纳米CaCO3粒子所获得复合材料,得出用复合偶联剂改性,并且保持偶联剂用量为4%时所获得的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试件的晶体衍射强度最强,在此种条件下生成的晶体的晶型最接近标准的CaCO3粒子的晶型,说明纳米CaCO3粒子与杉木木材复合后,其本身的晶型并没有发生改变;(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检测分析,比较上述四种情形所获得的杉木-纳米CaCO3复合材料,结果也同样证明了:用到4%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粒子所获得复合材料,与杉木素材相比,其羟基峰改变最大,同时其他的特征峰变化也比较明显,因此,纳米CaCO3粒子与杉木的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地堆砌与填充,而是与杉木的结构基团发生了化学结合,从而引起了特征峰的位移发生改变;除此之外还能说明用4%偶联剂改性杉木得到的复合材料改性效果最好。

焦其帅,胡永琪,陈瑞珍,郝宏强,庞秀[5](2011)在《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在PVC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用市售改性剂对自制的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填充到聚氯乙烯(PVC)材料中,研究了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未填充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的PVC相比,添加5份改性针形碳酸钙的PV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10%、冲击强度提高了7%;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在PVC体系中分散均匀,冲击试样断面和拉伸试样断面均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肖艳杰[6](2008)在《降低碳酸钙吸油量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碳酸钙的吸油量是碳酸钙的一个重要指标,塑料中添加低吸油量的碳酸钙可以降低增塑剂的用量,还可以增大碳酸钙的添加量降低塑料产品的成本,提高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晶型控制、有机物改性等方法降低碳酸钙的吸油量,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向轻质碳酸钙中添加重质碳酸钙是目前工业生产采用的降低轻钙吸油量的方法,但由于研磨重钙尖锐的棱角和光滑的晶体解理面降低了轻钙填充制品的力学性能。本论文通过化学沉淀法对重质碳酸钙进行表面修饰,改变了重钙的表面结构,应用实验表明,表面修饰重质碳酸钙在PVC中填充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筛选出醋酸钠为最佳的晶型控制剂,采用“陈化——二次碳化法”即生浆陈化两天,在20℃下碳化至pH值为9,继续陈化两天,再将浆液碳化至中性,可以得到吸油量为70ml/100gCaCO3的碳酸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确定了硬脂酸、亚麻油改性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条件。硬脂酸作为改性剂的最佳改性温度为85℃,硬脂酸的用量为干基碳酸钙的2.5%,改性反应时间为5560min,氢氧化钠皂化硬脂酸用量为硬脂酸的10%;亚麻油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亚麻油用量为干基碳酸钙的2%,皂化亚麻油加碱量为15%、温度为25℃,改性反应时间为1h。上述工艺都可以使得碳酸钙的活化度到达99%以上、吸油量小于45ml/100gCaCO3。采用化学沉淀法对重质碳酸钙进行表面修饰,提高了重质碳酸钙填充塑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工艺条件:用10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将100g重质碳酸钙活化5min,然后加入1L浓度为34g/L的石灰乳中,调节温度为20℃进行碳化。表面修饰后的重钙在应用性能上可以与轻质碳酸钙媲美。

赵风云,赵华,胡永琪,李津津,刘润静,胡庆福[7](2007)在《针状纳米级碳酸钙生产过程基本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在碳化反应器中,以生石灰为原料,Ca(OH)2初始浓度8%~10%、碳化塔进口温度30~60℃、添加复合结晶导向剂(由柠檬酸、H2SO4、EDTA组成)的条件下制备出针形纳米碳酸钙,讨论了晶型导向剂加入量、碳化初始温度等对针状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1%~3%导向剂加入量为最佳;粒径随反应初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采用XRD、TEM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晶型结构为方解石型;同时探讨了结晶导向剂的作用机理。

王成毓[8](2007)在《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仿生合成及表征》文中认为本论文模拟生物矿化过程,以有机质控制碳酸钙的成核和生长,原位制备具有独特显微结构特点的功能性纳米碳酸钙,并使碳酸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纳米碳酸钙的性质、合成与表面修饰以及仿生矿化的原理、应用和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合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在第二章中,采用自制磷酸酯为有机质,仿生矿化原位合成疏水性纳米碳酸钙。在碳化法中,磷酸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磷酸酯钙在反应中控制晶体的成核生长,改变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复分解法中,有机质抑制了文石的生长。有机质与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酸酯钙,改变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在第三章中,采用油酸为有机质,仿生矿化原位合成疏水性纳米碳酸钙。在碳化法中,油酸对产物起颗粒尺寸控制剂和表面改性剂的双重作用。复分解法得到花状活性碳酸钙。由于制备的碳酸钙表面C=C双键的存在,不仅产品本身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而且可以与有机单体发生共聚。在尿素水解法中,制备出文石和球霰石两种碳酸钙中教不稳定的晶态结构。在第四章中,采用硬脂酸钠为有机质,仿生矿化原位合成疏水性纳米碳酸钙。在碳化法中,在自制的硬脂酸钠参与下得到纺锤形活性碳酸钙。复分解法得到片状文石型活性碳酸钙。在第五章中,选取十二烷基甜菜碱作为有机质,仿生矿化原位合成自分散性纳米碳酸钙,产品在不搅拌、不振动的条件下自动扩散到水中,并能稳定、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很长时间。甜菜碱具有发泡性,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在第六章中,聚丙烯酰胺有机质对产品的晶型、晶粒度和形貌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本论文获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碳酸钙的合成和表面修饰中引入新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同时对仿生矿化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王勇[9](2007)在《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纳米碳酸钙(nano-CaCO3)是指颗粒的特征维度尺寸在1~100nm之间的碳酸钙粉体,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和造纸等领域,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填料。本研究在小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晶型控制剂、控制反应条件实现了针形纳米碳酸钙的中试生产。生产出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大小分布均匀,一次平均粒径为20~90nm左右,长径比10~15,N2吸附测定比表面积为20~70m2/g。将制备得到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后,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制得聚丙烯(PP)/针形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以达到对聚丙烯增韧的目的。通过研究改性纳米碳酸钙加入量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关系发现:当改性针形纳米碳酸用量为聚丙烯体积的4.21%时,可以实现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同时增加,分别是纯聚丙烯的149%和439%;拉伸强度略有下降,下降了2.7%;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界面作用力参数的求解发现,改性后的纳米碳酸钙在实现降低表面能、有利于粒子分散的同时,也降低了与聚丙烯的界面作用力,但其作用力介于轻钙与未改性纳米碳酸钙之间。根据渗逾理论,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的基本条件是基体带厚度小于临界基体带厚度Lc≈0.034μm。从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SEM照片可以看出,当碳酸钙添加量适当时(4.21%),针形纳米碳酸钙可以均匀的分散在聚丙烯树脂中;当添加量较大时(9.60%),纳米碳酸钙团聚严重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较大。偏光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针形纳米碳酸钙在聚丙烯结晶的过程可以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使聚丙烯晶体细化、韧性增加;但当纳米碳酸钙加入量过大时,由于团聚严重使实际其成核作用的纳米碳酸钙减少,从而得到较大的聚丙烯球晶。XRD研究发现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的加入没有起到β成核剂的作用,复合材料中没有出现β型聚丙烯。

蒋惠亮,王明权,殷福珊,方银军[10](2007)在《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文中认为在172 d的贮存期内,对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经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经表面活性剂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应用于硬质PVC之后,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添加纳米碳酸钙的PVC,其力学性能优于添加普通活性轻钙的.添加量相同时,添加纳米碳酸钙的PVC的拉伸强度比添加普通活性轻钙的高10%15%;CaCO3质量分数<30%时,断裂伸长率提高一倍以上;冲击强度最大可提高2倍以上.如以同样的力学性能为指标,则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添加量可显着地提高.

二、纳米级和特型活性碳酸钙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级和特型活性碳酸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粉体碳酸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碳酸钙粉体的制备
2 碳酸钙粉体的形貌
    2.1 立方形
    2.2 球形
    2.3 针形
    2.4 纺锤形
    2.5 片形
3 碳酸钙粉体的改性
4 结论

(2)相转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备纳米轻质碳酸钙及其表面改性工艺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碳酸钙的性质与分类
        1.2.1 碳酸钙的性质
        1.2.2 碳酸钙的分类
    1.3 碳酸钙的应用
        1.3.1 橡胶行业
        1.3.2 塑料行业
        1.3.3 造纸工业
        1.3.4 涂料行业
        1.3.5 医药及食品行业中
    1.4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4.1 碳化法
        1.4.2 纯碱-氯化钙法
        1.4.3 苛化碱法
        1.4.4 联钙法
        1.4.5 苏尔维法
        1.4.6 微乳液法
        1.4.7 超声空化法
        1.4.8 其他方法
    1.5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5.1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的发展现状
        1.5.2 纳米碳酸钙的发展趋势
    1.6 纳米碳酸钙的分散和表面改性研究
        1.6.1 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解团聚及分散
        1.6.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1.7 相转移-碳化法的提出
    1.8 相转移-碳化法的优点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步骤
        2.2.1.1 石灰石的煅烧
        2.2.1.2 相转移反应
        2.2.1.3 碳化反应
        2.2.1.4 碳酸钙样品的分散和表面改性
        2.2.2 分析方法
        2.2.2.1 石灰活性度的测定
        2.2.2.2 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2.2.2.3 碳酸钙纯度的测定
        2.2.2.4 沉降体积的测定
        2.2.2.5 吸油值的测定
    2.3 样品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激光粒度分布仪
        2.3.4 红外光谱测试热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6 热重性能测试
第三章 相转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备纳米轻质碳酸钙
    3.1 石灰石煅烧工艺条件的确定
        3.1.1 煅烧时间
        3.1.2 煅烧温度的影响
        3.1.3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3.2 相转移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3.2.1 氧化钙与相转移剂 A 的摩尔比
        3.2.2 氧化钙加入量
        3.2.3 相转移反应时间
        3.2.4 相转移反应温度
        3.2.5 正交实验
        3.2.6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3.3 碳化反应工艺条件的确定
        3.3.1 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3.3.2 碳化反应温度
        3.3.3 碳化反应时间
        3.3.4 正交实验
        3.3.5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3.4 样品表征
        3.4.1 XRD 图
        3.4.2 TEM 和 FESEM 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碳酸钙的分散与表面改性
    4.1 分散剂的筛选与表征
        4.1.1 分散剂对沉降体积的影响
        4.1.2 粒径分布对比
        4.1.3 样品的 TEM 图
    4.2 表面改性剂的筛选
    4.3 单因素及正交实验
        4.3.1 表面改性剂添加量
        4.3.2 体系 PH 值
        4.3.3 反应时间
        4.3.4 反应温度
        4.3.5 正交实验
        4.3.6 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4.4 样品表征
        4.4.1 XRD
        4.4.2 红外光谱
        4.4.3 粒径分布
        4.4.4 TG 和 DTG
        4.4.5 FESEM 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电石渣制备活性碳酸钙晶须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电石渣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电石渣的综合利用情况
        1.2.1 制备化工产品
        1.2.2 生产建筑材料
        1.2.3 治理环境
        1.2.4 电石渣的其他利用途径
    1.3 晶须
    1.4 碳酸钙晶须概述
    1.5 碳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
        1.5.1 复分解法
        1.5.2 碳酸化法
        1.5.3 Ca(HCO3)2加热分解法
        1.5.4 尿素水解法
        1.5.5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
    1.6 碳酸钙晶须的应用
        1.6.1 增强塑料
        1.6.2 造纸填料
        1.6.3 摩擦材料
    1.7 碳酸钙晶须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1.8 超声及其原理
        1.8.1 超声概述
        1.8.2 超声原理
    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9.1 研究目的、意义
        1.9.2 研究内容
        1.9.3 工艺技术路线
第2章 电石渣制备高纯 CaCl2的工艺研究
    2.1 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
    2.2 实验部分
        2.2.1 电石渣的 TG-DSC 分析
        2.2.2 电石渣的 XRD 分析
        2.2.3 实验原理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石渣预处理
        2.3.2 电石渣预处理效果的比较
        2.3.3 电石渣与 NH4Cl 摩尔比对 CaCl2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2.3.4 加水量对 CaCl2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2.3.5 反应时间对 CaCl2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2.3.6 反应温度对 CaCl2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2.3.7 搅拌速度对 CaCl2产率和纯度的影响
        2.3.8 正交实验
    2.4 NH3的回收
    2.5 小结
第3章 水体系中活性碳酸钙晶须的制备研究
    3.1 试剂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控制剂对碳酸钙形貌和晶型的影响
        3.3.2 反应温度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3 硬脂酸钠用量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4 反应液浓度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5 滴加速度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6 加水量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7 超声功率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8 搅拌速度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9 陈化时间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3.10 正交实验
        3.3.11 产品表征
    3.4 NH4Cl 滤液的循环利用
        3.4.1 甲醛法滴定 NH+4浓度
        3.4.2 滤液中 NH+4的浓度
        3.4.3 NH4Cl 的循环利用
        3.4.4 NH4Cl 溶液的减压蒸馏
    3.5 小结
第4章 乙醇-水复合体系中碳酸钙晶须的制备研究
    4.1 试剂与仪器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乙醇体积分数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2 反应液浓度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3 反应温度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4 硬脂酸钠用量对碳酸钙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5 正交实验
        4.3.6 产品表征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杉木的概述
        1.1.2 杉木的缺点及改性研究
        1.1.3 纳米改性木材的研究进展
    1.2 纳米碳酸钙的特性及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主要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主要原料
        2.1.2 其它原料
        2.1.3 主要仪器
    2.2 原材料预处理
        2.2.1 杉木的预处理
        2.2.2 纳米碳酸钙粒子的预处理
    2.3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
        2.3.1 概述
        2.3.2 制备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纳米粒子激光粒度分析
        3.1.1 分析原理
        3.1.2 不同方法改性后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粒径分析
    3.2 纳米碳酸钙分散研究
        3.2.1 增大碳酸钙的表面带电量
        3.2.2 增大碳酸钙的空间位阻
        3.2.3 分散工艺研究
    3.3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增重率分析
    3.4.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弦向与径向硬度分析
        3.4.1 不同条件复合材料的弦向硬度分析
        3.4.2 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径向硬度分析
    3.5. 表面耐磨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4.1 扫描电镜分析
        4.4.1 特点及原理
        4.1.2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SEM图分析
    4.2 X射线衍射分析
        4.2.1 特点与原理
        4.2.2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XRD图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机理分析
    5.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1.1 特点及原理
        5.1.2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FTIR图谱分析
    5.2. 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机理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在PVC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PVC树脂, SG-5, 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活性碳酸钙, 市售;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1.3 样品制备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改性剂种类的筛选
    2.2 活性碳酸钙在PVC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3 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4 PVC/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3 结论

(6)降低碳酸钙吸油量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碳酸钙概述
        1-1-1 前言
        1-1-2 碳酸钙的晶型
        1-1-3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1-4 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剂
        1-1-5 碳酸钙的改性方法
    §1-2 本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实验系统
    §2-1 实验设备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石灰消化
        2-3-2 碳化反应
        2-3-3 产品分离
        2-3-4 表面改性
        2-3-5 吸油值测定
        2-3-6 活化率
        2-3-7 形貌观察
        2-3-8 红外表征
        2-3-9 水接触角的测量
        2-3-10 碳酸钙共混改性PVC 力学性能测试及试样的制备
第三章 低吸油量碳酸钙的制备
    §3-1 前言
    §3-2 晶型控制剂及工艺条件的优选
        3-2-1 晶型控制剂的初选
        3-2-2 初始碳化温度的影响
        3-2-3 晶型控制剂用量对吸油量的影响
        3-2-4 以醋酸钠为晶型控制剂的工艺条件优化
    §3-3 陈化法降低碳酸钙的吸油量
        3-3-1 陈化对吸油量的影响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机物改性降低碳酸钙的吸油量
    §4-1 硬脂酸改性碳酸钙
        4-1-1 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4-1-2 硬脂酸用量的确定
        4-1-3 氢氧化钠加入量对活化率的影响
        4-1-4 改性反应时间对活化率的影响
        4-1-5 硬脂酸改性效果评价
    §4-2 亚麻油改性碳酸钙
        4-2-1 亚麻油皂化对活化率的影响
        4-2-2 改性温度的确定
        4-2-3 亚麻油用量的确定
        4-2-4 亚麻油改性时间对活化率的影响
        4-2-5 亚麻油改性效果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化学沉淀法表面修饰重质碳酸钙实验研究
    §5-1 表面修饰重质碳酸钙实验
        5-1-1 重质碳酸钙的预处理
        5-1-2 温度对产品修饰的影响
        5-1-3 石灰乳浓度对修饰效果的影响
        5-1-4 表面修饰对重质碳酸钙白度的影响
        5-1-5 表面修饰重质碳酸钙在PVC 中的应用
    §5-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7)针状纳米级碳酸钙生产过程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晶导向剂的作用机理
    2.2 结晶导向剂作用下晶体的生长
    2.3 结晶导向剂加入量和碳化初始温度的影响
    2.4 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晶型
3 结论

(8)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仿生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纳米材料的定义和特性
    1.3 纳米碳酸钙性质以及制备方法
    1.4 碳酸钙表面修饰的分类
    1.5 碳酸钙表面修饰的方法
    1.6 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1.7 本论文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成果
    1.8 本论文采用的表征方式及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磷酸酯为有机质原位合成疏水性纳米碳酸钙
    2.1 引言
    2.2 碳化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2.3 复分解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2.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油酸为有机质原位合成疏水性纳米碳酸钙
    3.1 引言
    3.2 碳化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3.3 复分解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3.4 尿素水解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3.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以硬脂酸钠为有机质原位合成疏水性纳米碳酸钙
    4.1 引言
    4.2 碳化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4.3 复分解法原位合成碳酸钙
    4.4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以甜菜碱为有机质原位合成自分散性纳米碳酸钙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和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以聚丙烯酰胺为有机质原位合成碳酸钙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3 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9)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纳米碳酸钙概述
        1.1.1 纳米碳酸钙简介
        1.1.2 纳米碳酸钙的性质
        1.1.3 纳米碳酸钙的用途
        1.1.4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1.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1.2.1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剂及其机理
        1.2.2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方法
    1.3 纳米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丙烯概述
        1.3.1 聚丙烯简介
        1.3.2 聚丙烯改性研究现状
        1.3.3 聚丙烯增韧机理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2章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表征
    2.1 主要原料及设备
    2.2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2.3 纳米碳酸钙制备过程研究
    2.4 产品的表征
        2.4.1 纳米碳酸钙透射显微镜照片
        2.4.2 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测定
        2.4.3 使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纳米碳酸钙的粒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3.1 药品试剂
    3.2 仪器设备
    3.3 改性试验
        3.3.1 湿法改性试验装置
        3.3.2 干法改性实验装置
    3.4 改性纳米碳酸钙表征方法
        3.4.1 活化度的测定
        3.4.2 吸油值的测定
        3.4.3 红外光谱分析法
        3.4.4 差热-热重分析
    3.5 改性试验结果
        3.5.1 改性剂添加量的确定
        3.5.2 比表面积对改性剂添加量的影响
        3.5.3 湿法改性
        3.5.4 干法改性
        3.5.5 湿法/干法复合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PP/nano-CaCO_3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4.1 试验部分
        4.1.1 主要原料
        4.1.2 主要实验设备
        4.1.3 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4.1.4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样条制备
        4.1.5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样条力学性能测试
    4.2 碳酸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改性剂的筛选
        4.3.1 各种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4.3.2 力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针形纳米碳酸钙增韧机理研究
    5.1 试验部分
        5.1.1 主要实验设备
        5.1.2 形态结构分析
        5.1.3 结晶形态分析
        5.1.4 XRD分析
    5.2 试验结果及讨论
        5.2.1 纳米粒子表面性质分析
        5.2.2 复合材料断裂面的微观形态分析
        5.2.3 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分析
        5.2.4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
        1.2.1 贮存稳定性测试
        1.2.2 硬质PVC的机械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改性纳米碳酸钙的贮存稳定性考察
    2.2 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
    2.3 改性纳米碳酸钙在PVC中分散性的表征
3 结 论

四、纳米级和特型活性碳酸钙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粉体碳酸钙研究进展[J]. 徐彦威,姜绪宝,朱晓丽. 山东化工, 2015(04)
  • [2]相转移—碳化法由石灰石制备纳米轻质碳酸钙及其表面改性工艺条件研究[D]. 刘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3]电石渣制备活性碳酸钙晶须的工艺研究[D]. 曾蓉.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4]杉木—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机理分析[D]. 张南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5]改性针形纳米碳酸钙在PVC中的应用研究[J]. 焦其帅,胡永琪,陈瑞珍,郝宏强,庞秀. 中国塑料, 2011(09)
  • [6]降低碳酸钙吸油量的方法研究[D]. 肖艳杰.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 [7]针状纳米级碳酸钙生产过程基本特征[J]. 赵风云,赵华,胡永琪,李津津,刘润静,胡庆福. 化学世界, 2007(08)
  • [8]功能性纳米碳酸钙的仿生合成及表征[D]. 王成毓. 吉林大学, 2007(03)
  • [9]针形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 王勇. 河北科技大学, 2007(01)
  • [10]改性纳米碳酸钙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性能[J]. 蒋惠亮,王明权,殷福珊,方银军.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标签:;  ;  ;  ;  

纳米特种活性碳酸钙的制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