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视角下电影节奏功能再论

文本分析视角下电影节奏功能再论

一、从文本分析的视角再论电影节奏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1](2021)在《论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文中认为电视剧是一门动态的视觉艺术,它以流动的影像作为叙事手段,不同导演的差异化创作赋予作品不同的特质。电影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黎自觉践行着“电视剧制作电影化”这一创作理念,将电影艺术的修辞策略和技术手法运用于电视剧的创作之中,张黎及其作品由此成为视觉文化语境下可贵的剖析范本。张黎对于影像系统的精心经营并没有遮盖对重大主题和人物命运的表达内容,他用影像带领观众走进尘封的悲壮历史,以理性的眼光反思社会顽疾所在。其着眼之高,视域之广,提升了电视剧文本的文化内涵、历史深度、艺术价值和研究层次,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富有引领意义的美学典范。在瞬息万变的视觉文化时代,考量大众审美的消费需求和电视剧艺术价值引领的双重诉求,总结出一定的视觉审美范式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关于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充分阐释张黎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其次,为电视剧视觉形象建构提供范例;最后,为当代电视剧创作在平衡“作者化”与大众审美趣味的探索中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张黎的艺术创作历程入手,全面论述张黎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精品创作实践;第二章以张黎导演电视剧的艺术文本为研究对象,从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深入地把握张黎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视觉文化、符号学、叙事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析张黎颇具实验性质的视觉形象建构和表达方式,并总结其中的内涵承载;第四章从张黎电视剧的先锋前卫与大众化转向的创作实践出发,为当下的电视剧创作中如何实现精英话语与通俗艺术的结合提供启发。

徐诗铭[2](2020)在《“软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界风起云涌,经过了前人的铺垫,这时期的电影理论和拍摄手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软性理论”为代表的电影家,在这段时间中创作了大量的“软性电影”,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电影的娱乐精神,注重电影的审美功能和娱乐目的。与电影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以“软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为切入点,综合电影叙事学、跨学科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包含电影人、电影作品及其接受和批评。第一章从文学、电影学两个领域论述了“软性电影”的起源,是下文对电影深入论述的一个铺垫。第二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软性电影”中涉及的女性形象的呈现进行梳理,包括少女、妻子与母亲以及职业女性三个大类,以此为基点,在第三章分析了“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思想内涵,从生理、社会、精神三个层面,分析电影中女性的性欲表达、女性的独立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这些女性意识的觉醒程度在电影中的呈现。第四章分析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建构与讨论,一方面是编剧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本身的女性观念,另一方面是电影上映后,评论界的各种声音也是社会上主流女性意识的体现。本文在对史料充分占有的基础上,分析当时“软性电影”的口碑、评论,考究彼时的观众对“软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接受程度。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站在后设的立场上,对“软性电影”进行重读。在学术上,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早期电影,这样能够将道义化的两极判断转换为对这些电影的风格进行多样化的分析,为研究大众公共领域敞开了多重大门。在商业上,能够对当下的商业大片有所规训,“软性电影”作为早期的商业电影的代表,为了追求商业价值,确实存在物化女性,将女性变成空洞的能指这一局限,并且这一缺点在今天的商业大片中逐渐走向失衡,从“软性电影”的实践经验出发,希望能够警示当下的商业电影在艺术与猎奇、艺术与娱乐之间寻求平衡,走向健康的发展。

郭萌[3](2019)在《直面戏剧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对存在困境的书写》文中认为马丁·麦克唐纳是英国着名的新生代导演,在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其凭借自编自导的电影《三块广告牌》获得了全球影视圈的追捧和青睐,戏剧创作出身的马丁·麦克唐纳将“直面戏剧”的创作手法也渗透到电影的创作中,旨在通过细枝末节的意象直视人类世界残酷真实的一面,赤裸裸的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种种存在困境,以警醒的方式提示着人们对自身存在状态的看见与思考。本文立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观念和特征,试图通过对马丁·麦克唐纳四部电影作品影像符码、叙事呈现的分析,探讨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作品中人物面对的存在困境内涵,进而探析马丁·麦克唐纳电影“直面戏剧”叙事背后更加深层的对于存在困境的反思及超越。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该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作品与存在主义的联系,马丁·麦克唐纳将“直面戏剧”的创作手法融入到自己的电影创作中,直面个体的意识活动和存在困境,这种人文关照和同样极为关注“个体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不谋而合。第三章从文本分析层面分析了马丁·麦克唐纳的电影作品是如何体现个体存在困境的,主要从极端化的影像符码、暴力化的人物塑造和浓缩化的情节设置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马丁·麦克唐纳对存在困境的毫无顾忌的“直面化”呈现,这种“直面戏剧”的艺术创作手法将个体存在困境的必然性、残酷性真实的倾泻而出,“强迫”观众去审视自身的存在状态,启发着观众的严肃思考。论文的第四章,立足于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主要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对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中人物具体的存在困境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中人物的主要存在困境体现在这三个方面:迷惘的身体困境、压抑的实困境以及荒诞的精神困境。这三种存在困境盘根交错,共同构成了人物个体立体化的存在困境内涵。第五章主要分析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在“直面戏剧”的表达背后所呈现的深厚的人文关怀,存在困境固然存在,但是马丁·麦克唐纳选择用“直面”的方式去超越困境,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和直面“存在”是马丁·麦克唐纳的创作特色和成就所在,并促使艺术家将创作视野聚焦个体存在意义的思索和追问。最后,本文进行了结论性的总结。马丁·麦克唐纳作为新锐导演,用其独特的“直面戏剧”的导演风格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困境残酷却又冷静的复原给观众,触及观众的敏感神经,引发其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和追问。马丁·麦克唐纳这种对审美主体人性化的关照、对艺术文化与哲思的探寻也能为其他艺术工作者在作品中展现审美主体生存状态的研巧上提供一定的影响和影射。

夏中[4](2019)在《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国产悬疑片的发展亦欣欣向荣,它不仅在电影市场上成绩斐然,且从不同的侧面深层探讨了社会及人性的复杂。新世纪以来,国产悬疑片用其特有的符号系统,集中展现了悬疑的设置和叙述符号的表达,并揭示了该类型电影的丰富内涵。在电影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下,以新世纪国产悬疑片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第一电影符号学叙述理论进行叙述符号的研究,并通过麦茨提出的理论“八大组合段”从整体上把握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的悬疑变奏。通过该方向的总结认为,新世纪国产悬疑片在叙述符号上,塑造了正义、邪恶、失语三个层面的关系,它具体展现了睿智正义的拯救者、人性异化的施害者、失语无力的受害者等三类人物形象符号,并通过剧情编排将悬疑在人物身上蔓延开来;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镜头组合项带领观众厘清影片中悬疑的变奏,如通过镜头的括号组合项来指示悬疑中的真相,用描写组合项来解释悬疑的缘起,再运用平行组合项表达多面叙事。此外,新世纪国产悬疑片通过其日渐成熟的悬念设置与复杂叙事,越来越得到观众认可。在这种叙述之下,悬疑片的表意特性得以展现。从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它塑造了一个多重奇观的“悬疑梦”来刺激观众的神经,以此达到观众心灵的满足与放松;又通过对现实图景多面向的描绘,犹如一面镜子投射出新时代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集体失语与个人英雄主义观等人性心理。如今,国产悬疑片虽在制作上越来越精心打磨,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但仍达不到国际水准。因此,追求更高的艺术与制作水准是永恒的发展方向。

黄冬群[5](2018)在《话语策略与中国镜像——话语分析审视下英美媒体对《战狼2》大热现象报道研究》文中提出英美媒体对《战狼2》大热现象的报道聚焦影片票房的成功,中国英雄的形象,中国动作电影的崛起,但褒奖的同时,通过精心选择的话语策略建构了一个被异化、漫画化的负面中国镜像。这体现了西方媒体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关注、肯定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西方中心主义通过对《战狼2》中国元素的否定叙事来实现对自我中心的表达和扞卫,体现了话语文本与社会权力关系、历史语境层面的内在联系。我国的自我阐述视角和西方的观察视角相碰撞,必然产生争论,但对差异的关注创造了对话的空间,是理解的开始。

徐颖颖[6](2018)在《亚历桑德罗·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研究》文中提出亚历桑德罗·佐渡洛夫斯基是当代最独特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始终忠于自己的个性“表达”,带有明显的作者印记,本文将从导演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经历中找寻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个人烙印,并探究电影所承载的主题内涵;另外,他的电影还充满了对人类内在灵魂和外在世界的终极探索,他在电影中常常借助简单的神话故事讲述复杂的内容,本文将从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叙事文本中窥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其影片叙事的构建上所形成的独创性,剖析其电影基于“神话而超越神话”的独特叙事模式;佐渡洛夫斯基的电影中充满了哲学反思,作为一位电影“哲人”的同时他又是一位形式主义大师,他用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震撼着他的观众,无时无刻不挑战着神话所带来他们的丰富想象力,本文将从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视听语言来分析其电影所带有的“民族志”式的狂放诗意。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分析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二、论述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三、阐述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内涵;四、通过佐渡洛夫斯基电影中的画面、声音和灵性表达来探讨其独特的电影风格。五、对论文的研究做最终总结,概括佐渡洛夫斯基电影中的可借鉴之处、研究的价值和文化意义。并对未来的科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陆艳君[7](2017)在《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电影这种艺术的媒介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因为人们不仅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还可以通过在电视上以及网络上观看电影。随着电影市场的资金的大量流入,电影创作者们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进行影片的前期制作与后期的宣传,以获得更好的票房收入,从而达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电影市场也将处于良性循环,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的电影市场环境给了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女性”这个话题,在全球化市场文化下变得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被很多导演搬上了荧幕,那些感人至深的关于女性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的内心。李玉是中国内地少有的知名女性导演之一,到目前为止,她执导的影片还只有几部,但她的每一部电影都以真实来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谱写了她们的生存状态。本文以李玉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李玉其人以及李玉的创作,结合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分析李玉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将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一是传统文化禁锢下的女性形象,二是市场经济文化压迫下的女性形象,三是自我反思与反抗的女性形象。分析了李玉电影中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使用的独特镜语,李玉电影在表现女性形象时代叙事策略,并探讨了李玉导演对于中国大陆电影以及中国女性电影的贡献及其定位。

杨天豪[8](2017)在《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文中提出电影产生不久就与小说结下了姻亲,小说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起伏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等为电影艺术的再创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所以,对小说改编的研究成为研究电影艺术的重要部分。就本文涉及的相关研究内容而言,我国新时期以来小说的电影改编,从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它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侧重点主要在成功的方面,而对其中存在的叙事困境进行较系统、全面、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还相对很少。但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界对小说的改编,还程度不同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不能忽视的客观现象。本文考虑的是,对改编中存在叙事问题做系统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准确、合理及富有创意的改编对电影生产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电影事业的全面繁荣、兴盛。只有找出问题并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寻求提升电影品质的良好途径,使电影业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从“叙事困境”出发研究电影改编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拓展电影学科研究的学术视野、丰富研究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推动电影学研究的深广发展。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依靠不同媒介完成表达的艺术形式,在对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进行研究时,既需看到二者之间的差异,也要看到它们的联系。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人物必须要在故事中表现;而电影虽然种类繁多,但也离不开叙事,人物命运、情节变化、矛盾冲突等等也必然要在叙事中得到体现。可见叙事是二者所共同倚重的,因此,本文在研究中会运用叙事学理论作必要的分析;同时,小说改编电影的过程是由文字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换,因而借鉴互文性理论的成果对本文而言也大有裨益。当然,本文的具体研究,还涉及到其他相关理论,如符号学、修辞学等理论,以期能从不同理论维度进行多向路的探讨。本文对新时期我国小说改编电影叙事问题的研究,宏观上从内容、形式、问题成因和解决途径三个板块展开,具体从主题、人物、故事、叙事策略、细节设置、情节衔接等方面切入,直至找出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内容探讨涉及主题、人物和故事。主题是电影的灵魂,远离价值主题的电影作再好的宣传也无法守住其灵魂,品质、格调低下的电影也难以表达电影艺术应有的精神。主题格调的降低不会产生具有正能量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常会显得表演虚假、性格模糊,形象塑造偏离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导演于是利用人们对畸形的好奇和对女性的“他者”欲望吸引票房。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利益驱使电影改编过分看重票房,进而催生出媚俗的故事,媚俗的改编常表现出对暴力的崇拜和对性的过度遐想与热情,并以赏玩姿态窥视男性和女性的痛苦与反抗。在形式方面,本文的研究既从原着与电影的叙事策略比较入手展开,也从改编完成后的电影作品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前者说,小说有长于抽象思维(语言文字的非具象性所致)的优势(如小说中多样化的修辞手法),而电影在这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这种差异在人物的塑造上也非常明显,小说中人物抽象的想象在电影中只能幻化为具体的影像(这无疑降低了一种抽象的审美韵味)。就后者看,主要问题表现在细节安排、情节衔接和节奏变化等方面的不足或失误,这使哪些原本思想和立意可能都很不错的电影,在整体上也不会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对上述问题的成因,本文以为,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语言差异、生产之别、接受差别、市场诱因、经济制约等是几种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点,本文试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措施。

杨程[9](2015)在《论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文中提出身体,是人存在的先决条件,是感知世界的物质基础,是有血有肉的有机体,更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随着人类社会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身体也逐步由幕后走向了台前,身体的重新发现与再认识也正是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而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新感觉派,其对身体的重视程度亦是之前的文学流派所难以比拟的。他们对身体欲望的倡导与赞扬,对身体审美价值的大力开掘,对女性身体的细致刻画历来为人所称道。鉴于此,本论文试图以身体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及西方新晋的身体理论,系统论述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笔下的“身”、“心”之辨、身体与疾病、性别、政治的关系以及身体的暴力审美等内容,全面分析新感觉派不同题材的小说、散文和日记中体现出的作者的身体审美意识,凸显新感觉派身体美学的独特性与丰富性。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身体在现代中国的源起:清末民初身体的重新发现与再认识。新感觉派对身体的重视有着复杂的背景与历史渊源,与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息息相关。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西方自然科学理论的涌入,中国传统的身体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龚自珍与魏源正视“情”与“欲”为肇始,中国的思想界逐步形成了以身为本位的身心一元论思想,尚独、尚私的理念蔚然成风,同时身体也由“虚”入“实”,成为有血有肉的物质实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心”的附庸。但是,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改造个人身体总是与强国保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身体几乎成为了一项政治任务。这就使身体刚从封建礼教的控制中解脱出来,旋即又陷入了被工具化的境地。个人的身体与国家的身体的纠缠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其中又包含着自下而上试图通过改造个人身体来拯救国家和自上而下依靠改变国家制度来解放个人身体这两部分。第二章,新感觉派的身心之辨:在压抑与放纵间的两极律动。一方面,新感觉派小说擅长描绘人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的实质就是身体对外部世界的直觉体验,新感觉派的作家们正是通过将身体体验放大和具型化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感。而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也大都秉持着身体至上的原则,以身体为准绳,顺从自己的欲望。另一方面,新感觉派的“重身主义”不仅没有消弭“心”的存在,相反,却从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心”的重要性。新感觉派作家对身体的态度呈现出既迷恋又厌恶的摇摆状态,他们既沉浸在物质享乐中难以自拔,又对“心”的迷失感到恐惧,他们的身体审美观在“灵”与“肉”间徘徊不定。在身与心的撕扯之中,新感觉派作家也在寻求着救赎之路,那就是——回归自然,在自然中身体的感受会被放大,而心灵也会得到暂时的安宁与平静。第三章,疾病与暴力:另类的身体审美。疾病与暴力,可以直接导致身体的衰残与毁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让人惟恐避之而不及的。然而在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中,以丑为美、以病为美、以死为美的作品屡见不鲜。熟稔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并对其趋之若鹜的新感觉派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也经常流露出对这种另类身体审美的推崇。首先,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都十分热衷于描写人物的病态心理和病态人物眼中的扭曲世界。其次,新感觉派作家又以病体为美,特别是穆时英用意识流的手法和大量新奇的比喻对病体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摹,使之在现代文学的疾病书写中显得另类而独特。再次,在新感觉派的笔下,还有一种极端的身体之美,那就是毁灭身体、残害身体的暴力美学,他们笔下的诸多人物都试图在毁灭他人身体的过程中寻求快感,只不过这种快感有时打着兄弟道义的幌子,有时又披着反抗压迫的外衣。第四章,个体与群体的博弈:尊崇个人身体,逃离宏大叙事。清末民初以来,个人身体时常被家国大义所裹挟,成为战争、革命或民族解放的附庸。新感觉派却对这种主流的身体叙事发起了挑战,当个人与国家发生矛盾时,他们的选择是:尊重个人身体,顺从个体欲望。首先,个体化的战争体验。在穆时英的《空闲少佐》与《我们这一代》这两篇同为描写“一·二八”事件的小说中,作者注重描绘的是战争中的个体体验,而非战争本身。其次,对左翼“革命加恋爱”小说的背反。新感觉派笔下的革命者缺乏革命的激情和改造社会的冲动,他们参加革命的原因是自身的欲望受到压抑,难以得到满足,主人公革命的决心总是被个人欲望所左右。再次,对历史的反转和对道义的消弭。施蛰存历史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家国大义与身体欲望的抉择时,虽然也曾经历过痛苦地挣扎与徘徊,但最终却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尊重身体欲望。第五章,都会中的“南北极”:“阶层化”的身体叙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社会财富的增加却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顶层、底层与“夹心层”的民众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体认知与身体诉求。对于以乞丐、失业工人、破产农民为代表的底层民众来说,他们的首要大事便是解决温饱问题,而食物匮乏所导致的饥饿感也每每成为他们革命与造反的原动力。对于以舞女、小职员、小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夹心层”而言,他们不得不以损耗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多处周旋、委曲求全,换取暂时的安稳,过着压抑、灰暗的生活。无论处于何种社会阶层的民众,他们的身体无一例外地都在烂熟的资本主义文明中被“物化”和“工具化”了,只不过物化和工具化的途径与方式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在男性威权统治下的女性而言,这种“物化”现象尤为严重。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对晚清五四以来的身体解放思潮既有承继又有突破,他们对个人身体欲望的肯定与重视以及对身体细腻、详尽的刻画更是同时代其他文学流派所难以比拟的。然而在中国社会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期,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的身上也难免带有转型期所特有的矛盾性:他们既追求物质享乐却又向往自然;既沉醉于“身”的快感却又难逃“心”的审判。他们在中西文化共同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又复杂、矛盾的身体观。

易晓莉[10](2014)在《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电影运动以来,台湾电影以冷峻的批判精神反思现实世界,并表现出强烈的作者风格。这使得台湾电影总体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对观众的审美接受而言,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这种显着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使台湾电影陷入长期的低迷。为了改变台湾电影这种持续困顿的局面,台湾电影界以及整个文化界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世纪台湾电影以新面貌昭示着台湾电影的生机和曙光。无论是题材选择、思想内涵还是审美形态,21世纪台湾电影在对电影文化传统的继承中更是鲜明地表现出和时代合拍的新特色,表现出电影人在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下对台湾电影发展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整体而言,21世纪台湾电影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既有艺术电影的小众化叙事,也有商业电影的大众化表达。不过,大多数21世纪台湾电影,都避免了或艺术或商业的极端,而是表现出两者的融合,展现出21世纪台湾电影的新面貌和新形态。本文试图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具体论述21世纪台湾电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以凸显和明晰其多元化的总体特征。本文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影片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女性意识、青春叙事、温情品质及其喜剧性这五个方面入手,围绕21世纪台湾电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形态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聚焦于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种种生存困境,并力图探究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所在,对其中表现出的现实主义情怀进行论述。本文认为,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困境和人性困境这么两种类型。残缺的家庭、狭小的社会空间、不确定的身份,这些都构成了人物的生存困境,展示了社会困境中的存在真相;而无望纠结的生存图景、生命本体的尴尬和无奈、失衡的精神世界,都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揭示了人性困境中的存在本质。对人物生存困境的表现和思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进一步深化了台湾电影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台湾电影的精神向度。第二章主要关注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人物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的分析,分别从自我意识的觉醒、去除依附性的独立女性、自信的形象展示以及自我的不断完善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本文认为,自我意识的觉醒、去除依附性是形成女性意识的一个基本前提,这对于女性获取经济、精神上的独立以及自身的尊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自己的人生充满自信,能够全面掌控和驾驭自己的情感、工作和生活,并且随着时间的历练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使自己不断变得睿智而强大,则是女性意识更高层面的体现,是女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商业社会的背景存在,致使女性成为商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被看的观赏价值全面遮蔽了女性本该有的丰富价值和人性内涵。因此,21世纪台湾电影中对女性意识的凸显和强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势必会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提供更多的参照和思考。第三章主要结合21世纪台湾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成长历程,挖掘其中表现出的青年文化及其精神理想。21世纪台湾电影的青春叙事,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一种是激昂,一种是感伤。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与不同的表达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对自我实现的精神理想的强调,对个性的坚持和对自由的向往,共同谱写了激昂的青春旋律;而青春的创伤性体验、艰难曲折的成长过程,则形成了一种感伤的基调。本文认为,这种多面向的青春表达,无论哪一个层面,都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大众文化背景对于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青春表达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第四章通过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各类情感表述,如乡情、亲情、爱情等,并结合影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综合评析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品质。本文认为,在商业社会的交换伦理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功利化,而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亲情乡情的凸显、动人的爱情表述都会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心灵的慰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影片中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和谐、爱与宽容的人性表达,都有着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不仅构成了影片的温情品质,更是使观影的过程好似一场文化的洗礼,既有情感的熏陶,又有思想的浸润。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本质,充分表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台湾本土化的一种凸显。第五章从惯用的喜剧手法和不同的喜剧审美范畴两方面入手,具体分析21世纪台湾电影的喜剧性。本文认为,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是21世纪台湾电影惯用的喜剧手法,而黑色幽默及癫狂的闹剧是21世纪台湾电影两种常见的喜剧类型。21世纪台湾电影中越来越多的喜剧元素,是台湾电影的巨大突破,使其远离“悲情”的标签,在题材选择和审美风格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更为贴近现代社会的观影需求。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台湾电影的发展走向提出看法和建议,以此期望台湾电影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面貌赢得更多的关注,并针对21世纪台湾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二、从文本分析的视角再论电影节奏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本分析的视角再论电影节奏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论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张黎艺术经历概述
    第一节 张黎的艺术创作历程
        一、从摄影师到导演
        二、张黎执导的电视剧
        三、张黎的艺术创作理念
    第二节 张黎的精品创作实践
        一、精工细作打磨艺术精品
        二、配置精英化的创作团队
        三、激发演员表演的创造力
第二章 张黎电视剧的创作主题与人物形象
    第一节 创作主题:理性自觉的历史投影与文化扫描
        一、“新历史主义”视阈中的历史反思
        二、革命之路的探寻与抉择
        三、创伤记忆和人性回望
        四、传统文化的当代思辨
        五、家国情怀的文化表述
        六、人世沧桑的悲悯审思
    第二节 人物形象:基于人性内涵的极致、复杂
        一、叛逆中成长的传奇英雄
        二、亦正亦邪的乱世枭雄
        三、偏执的理想主义者
        四、“蒜柱”式的大家长
        五、接近“神性”的女性形象
        六、见证时代悲欢的民众
第三章 张黎电视剧的视觉形象建构与内涵承载
    第一节 电视剧的视觉形象建构
        一、视觉形象的内涵和外延
        二、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和非纯粹性
    第二节 张黎电视剧视觉元素的意义建构
        一、光与影:明暗反差构筑特定情境
        二、黑与白:单色调传递心灵脉动
        三、超常规:电影化的镜头表达
        四、意识流:跳脱现实的心理描摹
        五、重细节:于画面细微处独赋匠意
    第三节 张黎电视剧视觉形象的内涵承载
        一、空间形象:特殊的“剧戏容积”
        二、视觉意象:承载符码意义
        三、人物塑造:艺术化的视觉呈现
第四章 张黎电视剧的先锋前卫与大众化转向
    第一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审美的碰撞抵牾
        一、大众的接受心理与期待视野
        二、精英创作的尴尬境地与转型
    第二节 寻找精英话语与通俗艺术的结合点
        一、影像的理性品格与流畅叙事
        二、雅俗的对峙、融合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黎作品年表及获奖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软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
第一章 “软性电影”的推手
    第一节 文坛:同源异流的新感觉派
        一、现代性的引入:新感觉派及代表作家
        二、颠覆性的女性:新感觉派的女性观念
    第二节 影坛:大力推介的刘呐鸥与艺华公司
        一、刘呐鸥与《现代电影》杂志
        二、艺华公司与其”软性电影”作品
第二章 “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人物呈现
    第一节 承载男性幻想的青春少女
        一、乡村少女
        二、都市少女
    第二节 突破枷锁的“贤妻良母”
    第三节 置身于都市的职业女性
        一、歌舞女郎
        二、女工
第三章 “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原欲释放
    第二节 独立意识
        一、主动成为单亲母亲
        二、从男权家庭中出走
    第三节 主体意识
        一、被拯救与拯救的反转
        二、欲望客体与欲望主体的转变
第四章 “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建构与讨论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建构:创作者的积极建构
        一、形象的改变:服饰与造型的呈现
        二、命运的犹疑:男权话语与女性意识的矛盾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讨论:受众的多方反馈
        一、左翼影评人的诘责
        二、软性影评人的辩护
第五章 “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价值重审
    第一节 “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进步性
        一、女性去标签化
        二、对两性冷静审视
    第二节 “软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局限性
        一、难逃被看的命运
        二、难逃被牺牲的命运
        三、形象理想化
    第三节 “软性电影”的商业价值
        一、商业价值的自觉性探索
        二、“易装美学”的再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软性电影”参考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直面戏剧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对存在困境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与存在主义
    2.1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与“直面戏剧”
        2.1.1 马丁·麦克唐纳:“神童剧作家”
        2.1.2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凝聚的“直面戏剧”
    2.2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中的存在之思
        2.2.1 电影中的存在主义
        2.2.2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与存在主义的不谋而合
第3章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对存在困境的“直面”呈现
    3.1 极端化的影像符码
        3.1.1 隐喻化的残酷意象
        3.1.2 低饱和度的“情绪化”色调
        3.1.3 割裂的封闭式空间
    3.2 暴力化的人物塑造
        3.2.1 暴力性动作的设置
        3.2.2 暴力性语言的设置
        3.2.3 撕裂性的心理体验
    3.3 戏剧化的情节设置
        3.3.1 “戏中戏”的叙事结构
        3.3.2 浓缩性的反转情节
第4章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对存在困境的内涵分析
    4.1 迷惘的身体困境
        4.1.1 扭曲的身体欲望:爱的缺失
        4.1.2 徒劳的身体反抗:逃离与死亡
    4.2 压抑的现实困境
        4.2.1 制度化的权力世界压制人
        4.2.2 失序的世界离散人
    4.3 荒诞的精神困境
        4.3.1 存在的孤独
        4.3.2 自由的选择
第5章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对存在困境的超越
    5.1 直面“真相”:从“他人即地狱”到“自我即地狱”
        5.1.1 自我对本体的焦虑
        5.1.2 自我对他人的冲击
    5.2 直面“人性”:从“二元论”到“成长论”
        5.2.1 超越善恶
        5.2.2 超越悲喜
    5.3 直面“存在”:从“对抗”到“接受”
        5.3.1 “非理性表达”与“理性探索”的异质同构
        5.3.2 艺术家社会职责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国产悬疑片发展与电影符号学理论概述
    2.1 国产悬疑片的涵义与发展现状
        2.1.1 国产悬疑片的涵义
        2.1.2 国产悬疑片的发展现状
    2.2 国产悬疑片与电影符号学的联结
        2.2.1 电影符号学的理论概观及意义
        2.2.2 国产悬疑片符号系统的演变
        2.2.3 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的符号类型
第3章 新世纪国产悬疑片叙述符号的建构
    3.1 架构三角对立的人物形象
        3.1.1 睿智正义的拯救者
        3.1.2 人性异化的施害者
        3.1.3 失语无力的受害者
    3.2 突出悬疑叙事效果的影像组合段
        3.2.1 指示悬疑真相的括号组合项
        3.2.2 解释悬疑缘起的描写组合项
        3.2.3 表达多面叙事的平行组合项
第4章 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的表意特性
    4.1 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的梦像意指
        4.1.1 悬疑奇观的多重刺激
        4.1.2 逃离现实的心灵寄托
    4.2 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的现实表征
        4.2.1 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
        4.2.2 社会问题的多面展现
        4.2.3 人性心理的深层挖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重点研究悬疑片一览表(2006——2019)
致谢

(5)话语策略与中国镜像——话语分析审视下英美媒体对《战狼2》大热现象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话语分析理论
二样本选择
三话语策略与中国镜像
    (一) 让人不安的票房奇迹
    (二) 亢奋的中国民众
    (三) 漫画化的中国英雄
    (四) 政治意识的渗透和官媒的控制
    (五) 霸道的中国军事外交态势
四阐释与解释
    (一) 中西方文化对英雄定义的不同解读
    (二) 自我形象与他者镜像的博弈
    (三) 政治意识思维的残留作用
五结语

(6)亚历桑德罗·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所选课题的题目及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情况:
    1.4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6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佐渡洛夫斯基创作背景与主题
    2.1 成长经历
    2.2 创作历程
    2.3 电影主题
第3章 佐渡洛夫斯基的电影叙事
    3.1 反神话文本
    3.2 现代性文本:心理结构、超验结构
        3.2.1 舞台化的呈现:人物的虚化、时间的模糊性、空间的假定性
        3.2.2 主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叙述者与主角的界限被粉碎
        3.2.3 记忆与幻想的重构:过往的修正
第4章 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视听语言
    4.1 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镜头与画面
        4.1.1 破碎的剪辑
        4.1.2 概念化的构图
        4.1.3 特殊的机位和视点
        4.1.4 长镜头的时空关系
    4.2 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色彩运用
        4.2.1 电影色彩的宏观基调
        4.2.2 电影色彩的细节处理
    4.3 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音乐与声音效果
        4.3.1 电影声效
        4.3.2 电影音乐
        4.3.3 电影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4.4 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的灵性表达
第5章 结语
    5.1 佐渡洛夫斯基电影之价值与意义归纳
    5.2 论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玉及其电影创作
第二章 传统文化禁锢下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健全人格的逐渐丧失
    第二节 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第三节 女性形象被固化的存在
    第四节 作为男权的附属品
第三章 市场经济文化压迫下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美丽的花瓶:男权世界中悦目的风景
    第二节 精神的缺失:物欲横流下空虚的灵魂
第四章 自我反思与反抗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个人情感表达与寻找身份认同
    第三节 女同性恋对父权制文化的颠覆
    第四节 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第五章 李玉电影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所运用的独特镜语
    第一节 富于象征意义的细节
    第二节 长镜头的运用
    第三节 方言的运用
第六章 李玉电影在表现女性形象时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电影叙事的时间策略与女性形象的表现
        一、李玉电影中的放映时间
        二、李玉电影中的虚构时间
        三、李玉电影中给观众的体验时间
    第二节 叙事的空间策略与女性形象的表现
        一、卧室
        二、厨房
        三、浴室
        四、学校
        五、酒吧
        六、洗脚房
    第三节 叙事的视角策略与女性形象的表现
        一、人称叙事
        二、非人称叙事视角
    第四节 叙事的结构策略与女性形象的表现
        一、因果式线性结构
        二、回环式套层结构
        三、交织式对比结构
第七章 李玉对于大陆、华语女性电影的贡献及其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改编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与视野
    三、新时期电影改编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四、论文写作思路
第一章 底本品格与主题转移
    第一节 原着低迷与改编曲解
    第二节 “灰色”青睐与删节反思
第二章 人物呈现与逻辑悖论
    第一节 “他者”置换与性格突变
    第二节 《高兴》式表演的艺术症候
第三章 故事噱头与创新瓶颈
    第一节 暴力和性的镜头呈现
    第二节 “菊豆”们的心理裂变
    第三节 题材重复与角色固化
第四章 叙事策略的审美弱化
    第一节 修辞韵味的影像流转
    第二节 人物刻画的影像弱势
    第三节 抽象表达技巧的影像钝化
第五章 叙事漏洞的形式拷问
    第一节 细节的“螺钉效应”
    第二节 情节衔接的困惑
    第三节 叙事节奏的失衡
第六章 改编的问题成因及解决途径
    第一节 异质联姻的市场化产物
    第二节 对症下药的影像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名录(部分)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论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身体的历史
    二、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现状、方法与价值
        (一) 关于自然身体的研究
        (二) 关于社会身体的研究
        (三) 新感觉派身体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 身体在现代中国的源起:清末民初身体的重新发现与再认识
    第一节 龚自珍与魏源——身体觉醒的先声
    第二节 身心一元论与身体实体化
        一、以身为本位的身心一元论的形成
        二、身体由“虚”入“实”的过程
    第三节 个人的身体与国家的身体
        一、从个人到国家——尚武、练兵与人种改良
        二、从国家到个人——破除礼教钳制,维护身体权利
第二章 新感觉派的身心之辨:在压抑与放纵间的两极律动
    第一节 身体至上、快乐万岁
        一、重视身体的主观感受
        二、身体至上、顺从欲望
    第二节 彷徨于无地的“心”
        一、在灵肉间摇摆的女体审美
        二、都市漫游者与舍身成道者
    第三节 在自然中寻求救赎
        一、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二、身体的“灵化”与“净化”
第三章 疾病与暴力:另类的身体审美
    第一节 “心魔”——病眼中的错位感受
        一、压抑下的病态性心理
        二、被害妄想与被爱妄想
    第二节 肺结核与病体之美
        一、作为“灵魂病”的肺结核
        二、作为欲望表征的肺结核
    第三节 暴力美学与身体的毁灭
        一、个体的暴力
        二、群体的暴力
第四章 个体与群体的博弈:尊崇个人身体,逃离宏大叙事
    第一节 个体化的战争体验
        一、尴尬的身体与对战争的质疑
        二、无力的个体与“英雄梦”的破灭
    第二节 新感觉派的“革命加恋爱”
        一、“恋爱加革命”
        二、底层的压抑、背叛与“革命”
    第三节 历史的反转与道义的消弭
        一、舌头、头颅与性欲望
        二、隐秘的心理与伪装的正义
第五章:都会中的“南北极”:“阶层化”的身体叙事
    第一节 底层叙事与饥饿政治学
        一、被压迫与被损害的
        二、从“反饥饿”到“反压迫”
    第二节 “夹心层”的灰色人生
        一、挣扎求生的无奈
        二、仰人鼻息的悲哀
    第三节 物化与工具化的身体
        一、被工具化、机械化的身体
        二、被物化和商品化的女性身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台湾电影发展总体脉络描述
    二 台湾电影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可行性
    四 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思路
第一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人物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社会困境中的存在真相
        一 残缺的家庭导致的生存困境
        二 狭小的社会空间中逼仄的生存图景
        三 不确定的身份导致的生存困惑
    第二节 人性困境中的存在本质
        一 无望纠结的后现代生存景观
        二 生命本体的存在困境
        三 失重的生活世界
第二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生成与焕发
        一 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 去除依附性的独立自觉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深层表达
        一 女性:自信、自主与自强
        二 不断完善的女性自我
第三章 21世纪台湾电影中的青春叙事
    第一节 激昂的青春旋律
        一 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理想
        二 个性的坚持和自由的向往
    第二节 感伤的青春低泣
        一 青春的创伤性体验
        二 艰难曲折的成长心路历程
第四章 21世纪台湾电影的温情品质
    第一节 温情的情感表达
        一 亲情乡情的凸显
        二 动人的爱情故事
    第二节 温情品质的传统文化底色
        一 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和谐
        二 爱与宽恕的人性表达
第五章 21世纪台湾电影的喜剧性
    第一节 21世纪台湾电影:惯用的喜剧手法
        一 温婉的讽刺和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二 情节受阻和情节陡转带来的喜剧效果
    第二节 不同审美范畴的喜剧意味
        一 黑色幽默
        二 癫狂的闹剧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电影文本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从文本分析的视角再论电影节奏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D]. 李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软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研究[D]. 徐诗铭. 扬州大学, 2020(05)
  • [3]直面戏剧 ——马丁·麦克唐纳电影对存在困境的书写[D]. 郭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的新世纪国产悬疑片研究[D]. 夏中. 湖南大学, 2019(07)
  • [5]话语策略与中国镜像——话语分析审视下英美媒体对《战狼2》大热现象报道研究[J]. 黄冬群. 红河学院学报, 2018(04)
  • [6]亚历桑德罗·佐渡洛夫斯基电影研究[D]. 徐颖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陆艳君.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新时期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困境研究[D]. 杨天豪. 兰州大学, 2017(12)
  • [9]论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D]. 杨程.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21世纪台湾电影:内涵与形态研究[D]. 易晓莉.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文本分析视角下电影节奏功能再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