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插管81例体会

腹膜透析插管81例体会

一、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臧秀娟[1](2020)在《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因具有病情危重、预后差、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美国2018年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的粗略估计,ESRD的发生率为388百万/年。然而,超过60%的新诊断的ESRD患者虽然规律地进行肾内科随访,但是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时也是没有计划的。在ESRD患者中,以无计划的方式开始透析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使得这些患者常需要进行紧急起始透析。紧急起始透析在全球范围内是一普遍而重要的问题,占起始透析患者的30-50%。目前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方式开始的血液透析治疗(Hemodialysis,HD)超过80%,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然而,使用CVC行紧急起始HD会增加患者出现菌血症、血栓、中心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几率,同时也会提高患者死亡率,不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欧洲最佳实践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EBPG)和国际腹膜透析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itoneal Dialysis,ISPD)指南推荐,导管插入至少应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开始前2周。然而,对于这些无计划的ESRD透析患者来说,等待两周的时间才开始PD治疗是不现实的。紧急起始腹膜透析(Urgent-start peritoneal dialysis,Urgent-start PD)是导管置入术后迅速启动PD的有效途径,可避免CVC导管相关并发症,简化治疗流程,改善ESRD患者预后。因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Urgent-start PD是安全有效的紧急透析模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以Urgent-start PD治疗ESRD患者的回顾性、前瞻性研究,拟探讨:1.Urgent-start PD作为ESRD患者紧急起始透析方式的安全性和疗效。对入选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科及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肾脏科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符合条件资料完整行PD治疗的ES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退出腹部透析、转移到其他中心、移植、死亡、失随访或研究终止日期。采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指标、透析开始前的临床生化指标和残余肾功能等;记录置管日期、开始腹透日期、转归情况、转归时间、转归原因、导管功能障碍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导管功能通畅率,术后1年腹膜炎发生情况、腹膜透析充分性情况等。2.紧急起始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对入选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科及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肾脏科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需要在14天内接受透析治疗且尚无永久透析通路需要紧急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将需行透析的ESRD患者分为Urgent-start PD组和Urgent-start HD组。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死亡、移植、失随访或研究终止日期。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并发症、透析开始前的残余肾功能和临床生化指标等。比较Urgent-start PD组和Urgent-start HD组患者置管30天内透析相关并发症、感染发生情况和患者生存率,比较两组患者卫生经济学评价。3.紧急起始自动化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过渡到长期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试验采用1:1的比例,对上海长征医院肾脏科及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肾脏科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所有需要在2周内接受透析治疗且尚无永久透析通路的ESRD患者,根据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将ESRD患者分为APD-CAPD组:PD置管,采用APD作为紧急起始方式,治疗2周后改为CAPD;HD-CAPD组:采用CVC置管行HD治疗,每周进行3次HD后,行PD置管,PD置管2周后开始CAPD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患者死亡、失随访或研究终止日期。统计APD-CAPD组和HD-CAP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并发症、透析开始前的残余肾功能和临床生化指标等。比较两组患者14天后过渡到维持性PD的技术存活率、感染发生率、患者存活率、残余肾功能情况。本课题验证了Urgent-start PD可以作为ESRD患者紧急起始替代治疗首选模式。1.对转诊晚等原因需要紧急透析的患者,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腹膜透析置管后短期内开始腹透治疗,以PD作为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导管失功的短期和长期发生率以及其他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非常低,导管通畅率高。Urgent-start PD不是腹膜透析患者技术失败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与导管失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糖尿病肾病和低白蛋白水平是腹壁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Urgent-start PD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具有可行性。2.PD作为ESRD患者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与Urgent-start HD相比较,在置管30天内透析相关并发症、感染并发症少,患者生存率高,卫生经济学有显着的成本节约。对2周内不同时间起始的PD患者,在腹膜炎发生、透析充分性方面无差异,Urgent-start PD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替代使用CVC行HD的紧急起始透析方式。3.需紧急透析的ESRD患者由紧急起始APD过渡到CAPD的紧急起始方式,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APD起始进行紧急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胡虹[2](2019)在《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以RA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取消“以药养医”政策的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收入受到影响,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民营医院市场占有率日渐提高也为广大公立医院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对公立医院而言,原有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医院对强化医疗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要求日益突出。为此,需要引入作业成本理论,为成本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 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 TDABC)是现代西方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对作业成本法的简化与延伸,以时间为动因,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分配,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本文通过对TDABC和医疗成本核算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根据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及管理中浮现的现实问题及局限性,构建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尝试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提供参考路径。本文首先对公立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现状及TDABC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对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搭建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及管理框架。在案例研究中,本文选择一所三级乙等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等过程将理论框架运用到该医院的肾内科手术室进行实际核算,并将该核算方法在具体应用时针对不同成本项目进行时间动因的多尺度选择,提高计算精度。最后通过成本信息分析和成本管理分析,证实TDABC运用在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成本法相比,TDABC能够更加合理的分配医疗项目成本,同时考虑了闲置产能的存在,使得项目成本计算更接近实际情况,并为医院合理分配资源,实施成本管控提供依据。为更好的解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各医疗机构增强成本意识,优化作业内容,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公立医院可在传统成本法基础之上,结合TDABC进行优势互补,构建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新成本核算流程。

陈毅华[3](2013)在《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受肾源的限制,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RRT)仍以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为主,而PD基于设备简单、自主性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残肾功能保护、较高的早期存活率、更低的交叉感染危险性以及花费较低廉等优势,逐渐被ESRD患者所接受。近30年来PD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在香港、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主要的RRT方法。PD是ESRD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自1923年德国医生Ganter首次将腹膜透析应用于人体治疗,PD历经技术改进。除非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外,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ontinuous cycling peritoneal dialysis,CCPD)、夜间间隙性腹膜透析(nocturnal 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NIPD)和潮式腹膜透析(tidal peritoneal dialysis, TPD)、尤其是自动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的开展,明显提高了腹膜透析的方便性并改善了透析效能。PD连接技术的改进及出口处护理等措施的重视,使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PD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及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得到普遍的认识和重视,PD人数持续增加。目前CAPD和APD已占了全球透析患者的15%左右。在墨西哥PD患者占总透析人数的95%,在中国香港占78%,在北美占30%~45%,在欧洲占25%~40%,中国大陆大约为10%。PD相关性腹膜炎和导管移位,发生率高,是目前影响PD成败的两大并发症。PD相关性腹膜炎是PD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腹膜炎还可导致蛋白丢失增加,严重者导致腹腔脓肿形成、败血症及腹膜粘连,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防治PD相关性腹膜炎已成为腹膜透析的重要课题。PD导管功能障碍是CAPD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是导致CAPD技术性失败的首要原因。它主要包括PD导管移位、透析液引流不畅等。大网膜包裹与PD导管移位、透析液引流不畅的发生关系密切。我国PD的发展趋势与国际上有共同之处。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PD治疗ESRD,70年代开展了CAPD治疗,80年代CAPD治疗在国内已初具规模,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O”管及透析的双联连接系统的改进,透析液生物相容性的提高,进一步推广了PD在国内的应用,PD在我国的开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世纪以来ESRD的RRT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已达6万人。我国PD患者的年增加率为20%,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7%。但受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等的影响,与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仍存在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登记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尽管2010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建立了首个全国肾脏病数据系统并陆续收集了270,000个肾脏病患者资料,但至今尚无精确的统计数据,国内公开发表的单个大型PD中心数据亦甚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以及目前各PD中心之间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PD治疗的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登记和统计。我们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和总结如下:1、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2、预防性大网膜部分切除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3、我PD中心6年腹膜透析数据与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比分析。研究目的1、了解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2、观察预防性切除部分大网膜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及术后腹腔出血、腹透液渗漏、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和透析效率的影响。3、通过与部分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腹膜透析中心对比,寻求差距,从而提高我院PD治疗和管理水平,以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方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中心进行CAPD治疗的236例(其中男137例,女9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分析。先回顾性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植管时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导致ESRD的原发病、植管时间、植管方式、麻醉方式、透析管类型、并发症、退出PD时间等资料,之后再将患者资料逐项登记,输入Microsoft Excel做数据处理。1、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6年间在我院腹膜透析置管行CAPD的尿毒症患者,将一年内发生两次或以上感染性腹膜炎定义为频发腹膜炎(1组),将一年内仅发生一次腹膜炎的病例(2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2、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置管、CAPD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30例大网膜部分切除者为观察组,同期行腹膜透析置管的另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分为大网膜部分切除组和对照组。大网膜部分切除组患者于腹膜透析置管时,切除部分大网膜;对照组予常规开放式手术置管。比较两组术后导管功能障碍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置管前及透析3-6月后血肌酐(Cr)、尿素(BUN)和二氧化碳总量(TCO2)差异。3、回顾性收集我中心腹膜透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腹膜透析起始时间、住址、联系方式、医疗费用支付类别、原发病、植管方式、透析管类型、并发症、退出PD时间等资料,计算漂管率、腹膜炎发生率、掉队率(DOR)、腹膜透析治疗时间(TOT)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它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腹膜透析中心比较。结果1、1组16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44例次,2组45例,发生感染性腹膜炎53例次。与2组相比,1组患者血压明显升高(P≤0.05),有水肿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血红蛋白(P≤0.05)和血浆白蛋白(P≤0.01)明显降低,病原学检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真菌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无效拔管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年龄、置管手术方式、腹膜炎发生距开始腹膜透析时间、腹膜炎发生诱因、伴有呼吸困难症状例次、血清肌酐、尿素、钙、无机磷、外周血白细胞、腹膜透出液白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血红蛋白<70g/L(OR0.135, P≤0.01)和血浆白蛋白<30g/L(OR0.181, P≤0.05)为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2、大网膜部分切除组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1),两组血性透出液(P=0.869)、腹透液渗漏(P=0.336)、腹膜炎(P=0.224)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置管前,观察组Cr (P=0.011)、BUN (P=0.012)明显高于对照组,TC02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96);透析后两组Cr(P=0.995)、BUN(P=0.226)、 TCO2(P=0.395)无明显差异;两组透析后Cr、BUN、TCO2较腹膜透析前均明显改善(P≤0.01)。3、新增PD患者数呈逐年上涨趋势;新增患者年龄47±16岁,60岁以下77.96%;自费病人67.37%,自费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肾炎(54.66%)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12.29%)位居第二,与亚太地区多数中心相似,但梗阻性肾病(11.02%)、慢性肾炎比率偏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10.17%)比率偏低;导管移位发生率(8.05%)和腹膜炎感染率(1:44.22病人月)均较低;患者1年、2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65%、51.59%和29.81%,低于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高于国内平均水平;DOR呈逐年下降趋势,TOT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二者分别为11.56%和23.61月。结论1、与发生单次腹膜炎的PD患者相比,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率较高,营养不良和容量负荷过重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些因素可能与患者拔管率高、预后差有关。较严重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积极治疗腹腔内源性感染可能有助于频发PD相关性腹膜炎的预防和控制。2、预防性切除部分大网膜可明显降低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但不降低腹膜透析效率,也不增加术后腹腔出血、腹透液渗漏和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3、我中心新增PD患者数呈逐年上涨趋势;新增PD患者较年轻;漂管率和腹膜炎感染率较低;慢性肾炎是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位居第二,梗阻性肾病位居第三;患者总体生存率(patient survival)远低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但仍然高于国内平均水平;TOT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DOR逐年下降。以上特点与我中心遵循“PD优先”原则、患者主要来源地区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部分患者在植管时预先采用了大网膜部分切除术、重视病人宣教与随访以及医疗保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逐年增加有关。但总体而言,我院腹膜透析患者治疗和管理质量仍需提高。

殷晓红,张晓辉,葛吉美[4](2007)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

叶朝阳,张玉强,张黎明,戎殳,陈静,马晓红,张斌,梅长林[5](2005)在《190例次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使用和退出原因 ,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 分析置管方法与血流通畅情况、随访留置导管的使用和并发症 ,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 ①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环导管术 1 90例次 (1 93根导管 ) ,其中 1 2例次为再次置管 ;经颈内静脉入路 1 4 9例次 ,成功率 97%,经锁骨下静脉 30例次 ,成功率 96 %,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 1 3例次 (成功率 81 %) ,上腔静脉置管成功率 99.5 %,1例经股静脉 ;②导管使用期限 :平均 (1 4 .3± 1 0 .5 )个月 ,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 :>84月 1例 ,>4 8月 4例 ,>36月 5例 ,≥ 2 4月 2 5例 ,≥ 1 2月 5 4例次 ,≥ 6个月 38例次 ,4 0例次 <6个月 (大部分在继续使用 ) ,2 3例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 96例次 ,约占 5 0 .5 %,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 (9.8±7.5 )个月 (3~ 4 6 )月 ;退出原因 :死亡 6 7例 ,其余为感染拔管、导管拔脱、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 ,91 .7%(88/ 96 )的导管功能良好 ;③导管透析充分性 :1 1 4例患者的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 70 %,平均Kt/V达到 1 .5 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 =(1 .5 0± 0 .33) (n =30 )比较差异无显着性 ;④右颈内和右锁骨下置管效果相似 ,左侧颈内和左锁骨下置管血流不畅发生率高 ;⑤感染 4 0例

张祖隆,俞雷[6](2000)在《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江亚芳,詹金锴,罗康民,张丽华,程晗秀[7](1983)在《腹膜透析的应用和临床疗效初步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院自1970年2月~1982年5月,为17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取得一定疗效。鉴于此法所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适合推广。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

杨国栋,姚新民[8](1983)在《全国首次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巡礼》文中研究指明 中华医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于1982年11月5日~10日在杭州联合召开了全国首次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会议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623篇论文,其中中西医结合论文占1/6。论文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现状。显示出

文澍[9](2020)在《向死而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叙事和意义赋予》文中指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是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属慢性疾病范畴,具有不可逆、终身性、病程长、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漫长的疾病治疗和适应过程其实也是患者不断和疾病较量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患者独特又现实的疾痛体验和疾痛经验。本论文围绕患者的疾痛体验和经验,探究他们到底经历着怎样的疾痛,这些疾痛又给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带来了何种改变,他们对这些改变的看法和理解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赋予这些疾痛和疾痛体验何种意义。具体来说,本研究以凯博文教授的“疾痛意义”为理论支撑,尝试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研和访谈,深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世界,倾听其疾痛叙事,探究其疾痛经验。第一部分从患者摇晃如摆渡般的身体状态入手,以身体状态的逐渐失控、重新控制和再度失控为时间线逻辑,来解读其疾痛意义系统的变化;第二部分通过描述其疾痛体验、疾病归因和疾痛隐喻,探究其复杂如缠丝般的治愈观念,建立其独特的个人苦难经历;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疾痛破坏了他们原来的生活世界,并对其自我认同造成困惑,为了适应新的生活节奏,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管理;第四部分从生死及健康认识、寻找人生价值和感恩前行中探寻他们赋予疾痛的最终意义,就是活在当下,展望未来,实现真正的向死而生。本研究得出了十四位患者的疾痛意义内涵,研究发现,患者适应疾痛的过程就是他们给疾痛赋予意义的过程。尽管疾病和疾痛给他们的身心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改变,但在严重的病残和死亡威胁面前,他们对生命和人生却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喻国安,余效辉,吕莺姿,祝清秀[10](2017)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原因、有效诊疗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患者的诊疗资料。记录入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病、细菌种类与腹膜炎的发生率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可评估患者腹膜炎的病因及最佳治疗方法。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但是体质量不正常者63例(占63%)、透析环境差者79例(占79%)、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69例(占69%)、营养状况较差者80例(占80%)、有糖尿病肾病史者58例(占58%)、透析超过2年者83例(占83%),且与同一影响因素的另组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G+球菌的检出率为42.0%,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为23.0%;G-杆菌的检出率为51.0%,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27.0%;真菌感染占7.0%。针对不同病原菌状况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是改善患者病情状况的关键措施。所有患者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占43.0%,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比例分别占24.0%和22.0%。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原发病展开治疗,是改善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患者个体因素、操作技术、透析环境等因素有明切关系,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高腹膜液标本检测技术及腹膜透析相关技术可以次优化腹膜透析效果,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此外,对患者的病原菌及原发病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是改善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

二、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1部分 紧急起始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1.1 引言
    1.2 对象与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部分 紧急起始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2.1 引言
    2.2 对象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部分 紧急起始自动化腹膜透析与紧急起始血液透析过渡到长期腹膜透析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3.1 引言
    3.2 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膜透析在紧急起始透析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以RA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医疗成本管理相关文献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相关文献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3 医疗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公立医院发展现状
    3.2 医疗成本核算现状
    3.3 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4 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管理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4 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分析及框架构建
    4.1 委托代理关系及相关管理问题分析
        4.1.1 委托代理理论
        4.1.2 医院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4.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4.1.4 医院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1.5 医院成本管理现有措施及局限性
    4.2 TDABC核算方法的引入及优势分析
        4.2.1 ABC概念及原理
        4.2.2 TDABC概念及原理
        4.2.3 TDABC的核算优势
        4.2.4 TDABC的管理优势
    4.3 基于TDABC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分析
    4.4 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框架构建
        4.4.1 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设计原则
        4.4.2 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核算框架设计
    4.5 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管理
        4.5.1 闲置产能管理
        4.5.2 作业优化管理
        4.5.3 成本考核管理
5 RA医院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简介
        5.1.1 RA医院概况
        5.1.2 项目选择依据
        5.1.3 TDABC在目标科室的适用性分析
    5.2 基于TDABC的RA医院医疗项目成本测算应用设计
        5.2.1 确定作业流程
        5.2.2 确认与计量资源耗用
        5.2.3 计算单位产能成本
        5.2.4 估算医疗项目单位作业时间
        5.2.5 确定医疗项目成本动因量
        5.2.6 计算成本动因率
        5.2.7 计算项目最终成本
    5.3 TDABC医疗项目成本信息分析
        5.3.1 与传统成本法对比分析
        5.3.2 项目收益分析
    5.4 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5.4.1 闲置产能管理分析
        5.4.2 作业优化管理分析
        5.4.3 成本考核管理分析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章
    预防性大网膜部分切除对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章
    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数据与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比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随访方法
        1.2.2 改进组具体实施方案
        1.2.2.1 随访时间
        1.2.2.2 随访方式
        1.2.2.3 随访内容
        1.2.3 评估方法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治疗转归比较
    2.2
    2.3 死亡原因比较
    2.4
3 讨论
    3.1 管理制度化、工作流程化
    3.2 建立腹膜透析患者质量管理体系
    3.3 加强护士在门诊随访中的作用
    3.4
    3.5 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5)190例次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涤纶环导管留置方法
    1.3 患者透析和护理方法
    1.4 并发症处理
    1.5 导管的拔除
    1.6 透析充分性评价
2 结果
    2.1 留置导管入路
    2.2 导管使用期限
    2.3 导管退出原因
    2.4 透析充分性情况
    2.5 不同部位导管功能分析
    2.6 导管感染
3 讨论
    3.1 正确选择留置导管径路, 把好手术关
    3.2 长期使用涤纶环留置导管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3.3 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和感染的防治
    3.4 使用长期导管患者的选择

(6)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向死而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叙事和意义赋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摆渡般的身体状态
    第一节 症状的出现和加剧:逐渐失控的身体状态
        一、主观感受的表层征兆
        二、客观检查的医学体征
    第二节 身体状态的控制:两种替代治疗方式
        一、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
        二、手术治疗:肾脏移植
    第三节 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再度失控的身体状态
        一、长年血透引发的并发症
        二、肾脏移植引发的并发症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缠丝般的治愈观念
    第一节 疾痛体验:产生对未知和死亡的惧感
        一、疾病认知的茫然心理
        二、必死性意识的侵入
    第二节 疾病归因:可控的个体和不可控的宿命
        一、内源性归因:形色各异的个体因素
        二、外源性归因:神秘的外部力量作用
    第三节 疾痛隐喻:疾病隐喻和道德隐喻
        一、作为隐喻的疾病
        二、疾病的道德隐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碎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
    第一节 人生进程的破坏
        一、终身伴随的时间禁制
        二、不断压缩的活动空间
        三、持续加剧的孤独感
    第二节 自我认同的困惑
        一、身体影响自我认同
        二、“病人”和“正常人”的身份转换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一、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
        二、一个观察实例:Y先生的自我管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意义赋予
    第一节 正视死亡,向死而生
    第二节 健康重要,身体第一位
    第三节 重振旗鼓,寻找人生价值
    第四节 常念感动,负恩前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10)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RP相关影响因素情况的临床分析
    2.2 患者病原菌状况分析
    2.3 患者原发病状况分析
3 讨论
    3.1 腹膜炎发生机制[4]
    3.2 腹膜炎相关影响因素
    3.3 腹膜炎诊疗方法

四、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紧急起始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 臧秀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
  • [2]基于TDABC的医疗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以RA医院为例[D]. 胡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单个中心6年腹膜透析回顾性分析[D]. 陈毅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4]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与管理[J]. 殷晓红,张晓辉,葛吉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7(04)
  • [5]190例次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回顾性分析[J]. 叶朝阳,张玉强,张黎明,戎殳,陈静,马晓红,张斌,梅长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05(03)
  • [6]81例次腹膜透析插管体会[J]. 张祖隆,俞雷.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0(01)
  • [7]腹膜透析的应用和临床疗效初步观察[J]. 江亚芳,詹金锴,罗康民,张丽华,程晗秀. 武汉医学, 1983(03)
  • [8]全国首次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巡礼[J]. 杨国栋,姚新民. 中国急救医学, 1983(01)
  • [9]向死而生: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痛叙事和意义赋予[D]. 文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诊疗分析[J]. 喻国安,余效辉,吕莺姿,祝清秀. 当代医学, 2017(30)

标签:;  ;  ;  ;  ;  

腹膜透析插管81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