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研究

三相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研究

一、三相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兰艺凤[1](2020)在《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免标记多功能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构筑及其分析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小檗碱为荧光探针,引入核酸工具酶、纳米材料、杂交链反应等信号放大技术及分子逻辑门技术,构建了免标记的生物传感体系并将其应用于环境中多种物质的分析检测,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了核酸适配体的特征、筛选(SELEX)及其传感技术,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适配体传感体系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2.以小檗碱为荧光探针构建了基于酶辅助放大策略免标记的核酸适配体荧光传感体系并用于河豚毒素的分析检测,河豚毒素(TTX)可与其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并引起其构型由单链转换成颈环结构,基于小檗碱与单链寡核苷酸和颈环结构之间的作用差异可引起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加入核酸外切酶Ⅰ后,由于核酸外切酶Ⅰ可特异性剪切单链DNA,明显减小了检测体系的背景信号从而实现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河豚毒素,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得到河豚毒素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3nM6000 nM,方法的检出限为11.0 pM,远低于目前已报道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对酶辅助方法与免酶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免酶体系中,小檗碱/TTX-适配体/TTX体系的荧光强度与河豚毒素浓度在0 nM500nM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66 pM,经对比,酶辅助检测河豚毒素体系在线性范围和灵敏度方面均优于免酶体系。3.以二水合钼酸钠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水热自上而下方法合成MoS2纳米片,以小檗碱为荧光探针构建了基于MoS2纳米片辅助信号放大策略免标记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并将其用于荧光及荧光各向异性双信号输出检测小分子三磷酸腺苷(ATP)。ATP与其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后引起适配体链由自由卷曲态异构为G-四链体结构,小檗碱与单链寡核苷酸和G-四链体结构之间的作用差异引起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但由于小檗碱与ATP-核酸适配体非特异性结合引起的背景干扰较大,建立的小檗碱/ATP-适配体/ATP体系检测ATP灵敏度降低,在上述体系中加入MoS2纳米片后,可明显的减小背景干扰增大检测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以此构建了小檗碱/ATP-适配体/MoS2检测体系用于ATP的高选择性、高灵敏检测,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得到ATP的线性范围为0.1μM38.0μM(荧光法)与0.06μM45.0μM(荧光各向异性),检出限为42.0nM(荧光法)与20.8 nM(荧光各向异性),同时,加标回收实验表明ATP在血清样品中回收率为94.8%106.8%(荧光法)与93.2%108.5%(荧光各向异性)。4.构建了一种以小檗碱为荧光探针链杂交反应协同MoS2辅助信号放大策略的免标记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并将其用于卡那霉素超灵敏检测。在小檗碱/卡那霉素-适配体/MoS2体系中加入卡那霉素后,卡那霉素适配体转换为颈环双链结构并触发了链杂交反应,形成了一个长缺口的双链结构,该结构远离MoS2纳米片表面,体系表现出较强的荧光信号,在不存在卡那霉素的条件下,结合小檗碱的核酸适配体与MoS2纳米片的π-π堆积作用,使其被充分吸附在MoS2纳米片表面,猝灭了体系的荧光信号,基于卡那霉素加入前后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构建了该传感体系,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得到卡那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1 pM900 pM,检出限为0.06 pM,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卡那霉素在牛奶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96.9%106.7%。5.以小檗碱为荧光探针构建一种基于i-motif DNA结构调制三重信号输出的DNA逻辑门用于Ag+及半胱氨酸(Cys)的灵敏分析检测,该检测体系的建立是基于Ag+与Ag+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形成稳定的i-motif C-Ag+-C结构,在小檗碱/C-Ag+-C的体系中引入Cys后,由于Cys与Ag+可以形成稳定的Cys/Ag+络合物,导致Ag+从C-Ag+-C双链结构中游离出来体系的荧光猝灭,以Ag+和Cys为信号输入,荧光强度、荧光各向异性及荧光寿命为信号输出首次构建了简便、快速、灵敏的三重信号输出DNA逻辑门,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得到Ag+与Cys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μM264.5μM与0μM70μM,检出限分别为79 nM(3σ/κ)与30 nM(3σ/κ),同时,加标回收实验表明Ag+在水体和血清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94.2%105.3%。

祁桐[2](2020)在《纳米材料增强超微量液相分离法的生物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相分离法包括液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法,它是现代分析化学领域常用的快速、经济、便捷的分离分析手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超微量液相分离法逐渐成为分离分析方法的主流手段。超微量液相分离法包括单滴液相微萃取(浸没式和顶空式)和超微量液相色谱法。然而这些方法依然存在信号强度弱、灵敏度不高等缺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如光学性能、催化性能、磁性、吸附性能等,可用于增强超微量液相分离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使其能在分析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利用磁性纳米催化材料和双金属光学纳米材料显着增强了超微量液相分离法的多种性能,实现了对生物样品中有害挥发气体(H2S、甲醛)和核酸(DNA、micro RNA)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1)第3章采用双链特异性核酸切割酶(DSN)辅助目标循环扩增策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平台,实现了对多个micro RNA(mi RNA)选择性分离和灵敏定量,解决了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核酸检测时灵敏度低的问题。为了分离不同mi RNA的信号,将不同长度和碱基序列的DNA探针固定在磁珠上。经DSN循环扩增后,通过磁铁将被切割的DNA探针与磁珠-探针结合物进行磁性分离,降低背景信号并扩大线性范围。所建立的方法对mi RNA-122,mi RNA-155和mi RNA-21的检测限(LOD)分别为0.39 f M,0.30 f M,以及0.26 f M。最后,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健康人及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 RNA-122、mi RNA-155和mi RNA-21的同时检测,检测结果与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定量结果相当,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该课题通过磁性纳米材料与长短DNA链的结合使用,首次实现了HPLC平台(无MS/MS联用)对多种mi RNA的高灵敏检测。(2)第4章采用磁性三相单滴微萃取(MTP-SDME)技术实现了对核酸,即mi RNA(mi RNA-122)和乙型肝炎病毒(HBV-T)DNA的灵敏分析。该方法利用目标循环扩增策略,构建超支化磁性DNA/Fe3O4网状结构,因该网状结构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经MTP-SDME过程分离后可用于催化单滴萃取剂中的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反应,从而为核酸的定量提供了一个高度灵敏的信号。该方法对mi RNA-122的LOD为0.147 a M,线性范围在0.5 a M-1 p M之间;对HBV-T的LOD为0.34 a M,线性范围在1 a M-1 p M之间。此外,该方法还被用于检测肝癌患者血清样本中mi RNA-122和HBV的含量,检测结果与q RT-PCR定量结果相当,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课题首次设计并应用了MTP-SDME技术,结合磁性纳米网状催化材料,通过使用微量溶剂(6μL)在极短时间内(6 sec)实现了在传统核酸扩增方法学基础上信号的进一步放大。(3)第5章采用银@金核壳纳米三棱柱(Ag@Au-np)结合顶空-单滴微萃取(HS-SDME)技术实现了对H2S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灵敏检测。该方法将Ag@Au-np作为HS-SDME的萃取剂,利用Ag@Au-np被H2S刻蚀后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产生的紫外-可见(UV-vis)信号变化的原理来定量H2S浓度。在HS-SDME之后,通过UV-vis分光光度计和智能手机比色法(SNC)分别实现了对H2S的快速分析检测。金层的包覆不仅保证了纳米材料的高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对H2S的选择性。HS-SDME方法操作简单,只需一滴溶剂即可实现分析。这种HS-SDME-SNC方法在用于检测H2S时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M,LOD为65 n M。通过连续10天时间的追踪,测定了鸡蛋和牛奶中H2S,证实了HS-SDME-UV-vis/SNC方法的实用性。本课题首次实现了纳米材料、HS-SDME、SNC方法的联用,为后续的气体灵敏便携检测奠定了基础。(4)第6章采用Au-np/托伦试剂混合物(Au-np/TR)结合HS-SDME,以低成本、高效率实现了对甲醛的超微量灵敏检测。本方法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和SNC检测手段,基于检测萃取过程中甲醛与T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形成Au@Ag-np所引起UV-vis信号变化的原理,来定量甲醛浓度,具有便携式裸眼检测的巨大潜力。此外,使用SDME的顶空模式可以避免基质干扰效应。这种HS-SDME-SNC方法在用于检测甲醛时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M,LOD为30 n M。通过测定生物样品(章鱼和鸡肉)中的甲醛,验证了Au@Ag-np/TR-HS-SDME-SNC方法的实用性。该课题为第5章方向学应用的衍生,在材料的构筑方法和信号的产生的机理上做了进一步创新。

赵欣怡[3](2019)在《自闭症高风险基因chd8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文中认为自闭症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伴随胃肠功能紊乱,并且与自闭症严重程度相关,但关联两者的机制尚未阐明。CHD8是自闭症高风险基因之一,携带该基因突变的患者近90%患自闭症,其中近80%伴胃肠功能紊乱。以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在肠神经嵴细胞尚未迁移进入肠道时chd8就在发育中的肠道中有特异高表达,单细胞时期敲减chd8导致肠神经元减少,并且敲减chd8导致肠上皮发育异常。后期研究发现,单细胞时期敲减chd8导致肠蠕动的频率减慢,肠神经元与上皮细胞类型的分化受到差异性调节,同时中胚层来源的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探针也在原位杂交水平表达降低。由此推测chd8在肠上皮早期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从外胚层迁移来的肠神经嵴细胞和中胚层来源的平滑肌细胞募集到肠管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从而调节整体肠道的发育和功能,并可能进一步通过肠脑轴等因素影响胚胎整体发育。

周艺艺[4](2019)在《多孔三维基因芯片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诊断、个体化医疗、新药筛选及生物信息研究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固定生物分子的方法多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固定密度较低,被检测分子与探针分子难以有效接触,故需开发新的表面三维微阵列制备技术,以增加生物分子固定密度,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本论文以聚苯乙烯纳米粒子为组装基元,在玻片表面制备出了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的三维接枝层,进而固定DNA探针得到了三维基因芯片。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果:1.多孔三维反蛋白石结构凝胶基材的制备。首先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PSNs),然后在玻片表面通过重力沉降法得到具有蛋白石结构的组装层。以此为模板,通过紫外光引发单体自由基交联聚合得到填充PSNs的水凝胶层。考察了不同单体组成和反应时间对凝胶层结构和厚度的影响,通过去除PSNs模板,得到具有表面开孔结构的三维多孔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基材。2.以多孔三维水凝胶层为基材制备了 DNA微阵列,并用于靶基因的检测。首先通过戊二醛与PAM的反应将醛基引入水凝胶中,探究了戊二醛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DNA探针固定效率的影响,发现DNA探针在三维表面的固定效率可达68%,是二维平面的5倍。通过与互补DNA的成功杂交,证明了多孔三维水凝胶基材可用于基因芯片制备。

王宁宁[5](2019)在《新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细胞成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化学分子的超灵敏检测在食品安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反生物恐怖主义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荧光探针由于其制备简易、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及成像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分子传感和成像的有力工具之一。上转换材料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和双光子荧光分子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拥有光损伤小,背景自体荧光少、组织深度穿透等优点,这些优势的存在,让它们在生物医学和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上转换材料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UCNPs水分散性差、生物相容性低、设计识别位点难,而双光子有机小分子探针细胞膜穿透能力差、抗光漂白能力弱。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本论文将UCNPs与介孔二氧化硅(mSiO2)、β-环糊精(βCD)或双光子荧光分子与球形核酸(SNA)等分别结合在一起构建新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体内生物化学分子的成像及检测,具体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1.鉴于UCNPs独特的光学特性,本章设计了一种用于测定活细胞和组织内一氧化氮(NO)含量的比率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mSiO2包覆UCNPs大大提高了探针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采用βCD堵孔不仅提高探针生物相容性还基于尺寸效应明显提高探针的选择性。最后,该探针成功用于缓冲溶液、细胞、大鼠血清及组织中NO的检测。2.基于上一章的工作,本章设计了一种比率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细胞及组织中一氧化碳(CO)的检测及成像研究。该探针的mSiO2壳层内包覆CO识别分子(Pd-RdMs),并采用βCD堵孔提高探针的选择性和生物相容性。该探针除了能用于缓冲液中CO的分析检测,还可用于活细胞和组织中CO的测定及成像,并成功用于研究小鼠肝缺血再灌注(HIR)过程中奥曲肽(OCT)的保护作用。3.本章通过结合pH敏感的双光子荧光染料反式-4-[p-(N,N-二乙氨基)苯乙烯基]-N-甲基吡啶碘(DMI)与pH不敏感的UCNPs构建了一种新型双光子激发的荧光纳米pH探针(UCNP@DMI-mSiO2@βCD)。该探针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实现溶酶体中pH值的上转换比率成像,以及氧化还原性物质刺激后细胞内pH在活细胞和组织中的变化研究。4.鉴于双光子荧光染料独特的光谱性质,本章构建了一种双光子纳米探针,通过将双光子荧光染料乙基-4-[3,6-双(1-甲基-4-乙烯基异丁碘)-9H-氨基甲酸酯-9-基)](EBMVC)与表面自组装有DNA/RNA双链的SNA结合在一起来检测核糖核酸酶H(RNase H)活性。基于RNase H对DNA/RNA双链的水解特异性,该探针结合EBMVC独特的光谱优势和SNA独特的抗酶降解、核酸结合力增强和优异的细胞摄取能力被用于缓冲溶液、活细胞和组织中RNase H的检测。5.基于上一章的工作,本章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光子激发的纳米传感器,用于细胞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中DNase酶活性的双光子成像分析。该探针基于DNase酶水解DNA的机制实现对DNase酶活性的检测,成功用于细胞及组织中DNase酶活性的检测及成像分析,并首次利用DNases作为窗口来探讨OCT在HIR过程中的肝保护作用。6.本章构建了一种双光子激发的SNA脱氧核酶(DNAzyme)荧光纳米探针用于活细胞中miRNA的成像分析。基于DNAzyme循环切割底物链放大信号的机制,该探针结合EBMVC和SNA的优势实现对细胞内微量miRNA的级联放大检测和成像分析。

张文娜[6](2012)在《拟黑多刺蚁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的克隆及其mRNA水平在发育中的表达研究》文中认为多巴胺(dopamine, DA)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人类和动物脑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机体的运动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并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有关。多巴胺能神经元可摄取血液中的L-酪氨酸,后者在胞浆内被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催化生成L-多巴(L-dihydroxy phenylalanine, L-dopa),再经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 DDC)作用生成多巴胺。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多刺蚁属(Polyrhachis)。拟黑多刺蚁具有明确的社会性特征,如独特的品级分化、复杂的行为活动、分工明确等;是研究昆虫发育、行为调控机制等方面重要的资源昆虫。本实验以拟黑多刺蚁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及RACE技术从拟黑多刺蚁体内克隆获得TH和DDC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不同品级全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Y迷宫学习记忆训练前后工蚁脑部TH和DDCmRNA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研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不同品级脑部、行为训练前后工蚁脑部TH和DDC mRNA表达水平进行定位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拟黑多刺蚁TH cDNA序列全长2429bp,包含一个长度为1713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65.09kDa,等电点pI=5.26,5’端非编码区(5’-UTR)长度为357bp,3’-UTR为359bp。同源分析表明该蛋白与金小蜂、意大利蜜蜂、赤拟谷盗、家蚕等相似度都在70%左右,甚至与鱼类、哺乳类包括大鼠和人类在蛋白质序列上都有50%以上的相似性。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TH蛋白一级氨基酸序列包含的许多功能基序信息以及CD(conserved domain)保守区预测的功能区与其他物种THs蛋白序列都是高度保守的。因此,可以确定本实验克隆所得序列为拟黑多刺蚁TH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vTH并上传至GenBank,获得序列号AEC14314。2.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品级蚂蚁全身、不同品级蚂蚁脑部及Y迷宫训练前后工蚁脑部PvTH mRNA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PvTH在各个时期和各个品级中均有表达。对拟黑多刺蚁发育阶段研究表明,PvTH在蛹期表达量最高,四龄幼虫期最低。在成虫阶段,工蚁表达量最高,雌蚁最少,且表达量具有显着的差异。在三个品级蚂蚁脑部的比较中,工蚁表达量最低,雄蚁和雌蚁表达量都较高。这种表达的差异性可能与TH在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品级蚂蚁机体所发挥的作用有关。对Y迷宫训练前后工蚁脑部的表达量进行比较发现训练后工蚁脑部TH的表达量较未训练的高。这种表达的差异性可能与蚂蚁的学习行为有关。3.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PvTH mRNA采用地高辛标记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定位研究,结果发现在视叶、嗅叶及Keyron细胞等部位都有较强的阳性反应。雄蚁的视叶的阳性反应最强,雌蚁、雄蚁中央复合体阳性反应较强。工蚁嗅球和蕈形体表达水平相对较高。TH在不同品级蚂蚁脑部表达的差异性反映了TH可能在不同品级蚂蚁社会分工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有关。Y迷宫训练后,工蚁脑部视叶、嗅叶及中央复合体与未训练的工蚁脑部相比,均有较强的阳性表达。推测通过学习训练可能促进TH的量增加,而TH可能与蚂蚁的学习记忆有关。4.拟黑多刺蚁DDC cDNA序列全长1893bp,包含144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4.60kDa,等电点pi=6.38,5’UTR71bp,3’UTR379bp。同源分析表明该蛋白与意大利蜜蜂、金小蜂、赤拟谷盗等有75%左右的相似性。DDC蛋白一级氨基酸序列包含的许多功能基序信息及CD保守区预测的功能区与其他物种DDCs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因此确定本实验克隆所得序列为拟黑多刺蚁DDC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vDDC。上传至GenBank,获得序列号JN979785。5.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品级蚂蚁全身,不同品级脑部及Y迷宫训练前后工蚁脑部PvDDmRNA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表明,PvDDC在拟黑多刺蚁各时期和品级中均有表达。在发育阶段相对实时定量的研究中发现,蛹期表达量最高,卵最低。对成虫阶段PvDDC的定量分析发现,雄蚁表达量最高,工蚁较雄蚁低,雌蚁最少。推测其与不同品级和阶段虫体所需的DDC的量的差异性有关。三个品级脑部研究发现雄蚁和雌蚁表达量较高,工蚁最低。Y迷宫训练后工蚁脑部的表达量高于未训练的工蚁。推测DDC可能参与了蚂蚁的学习记忆。6.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DDC mRNA定位研究,结果表明DDC在拟黑多刺蚁脑部表达广泛,蕈形体、视叶和中央复合体中都有阳性反应。雄蚁视叶具有较高水平表达。工蚁嗅球内有相对较强的阳性反应。Y迷宫训练后定位研究表明,训练后工蚁脑部的DDC在蕈体冠、蕈体柄、视叶都有较未训练的工蚁较强的阳性反应。这可能与不同品级拟黑多刺蚁的行为有关,由此推测DDC可能参与了拟黑多刺蚁的学习记忆。本研究首次克隆获得膜翅目昆虫拟黑多刺蚁TH和DDC的全长cDNA序列,并上传GenBank;相对实时定量结果表明,PvTH和PvDDc mRNA在拟黑多刺蚁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及成虫脑部具有表达,说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昆虫的发育和学习行为相关。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发现这两个基因的mRNA在三个品级脑部有差异性表达,进一步证实其与昆虫学习行为、神经和机体发育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将为深入探讨昆虫TH和DDC的具体功能奠定基础。

陈瑛[7](2007)在《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基于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和理论,开展了大量以提高该工艺的产氢效率、完善工程控制对策、实现工业化生产为最终目的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筛选出若干株产乙醇杆菌,获得了大量工程控制数据,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的工程控制对策还有待完善,产氢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混合菌种乙醇型发酵产氢系统的生态学机制还未完全揭示,监测手段尚需完善。本论文就是以乙醇型发酵产氢系统为核心,对筛选出的产乙醇产氢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利用改进的FISH监测技术对混合菌种发酵产氢系统的细菌种群生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离出2株乙醇型发酵产氢菌株C12,C3。经生化和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了它们与本实验室原有菌株——哈尔滨产乙醇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B49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产氢影响因子,分析了它们的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关系,以及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的相似性,确定它们应同属于哈尔滨产乙醇杆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产乙醇杆菌属(Ethanoligenens)专一性16S rRNA寡核苷酸探针的研究。结果证明在16S rRNA基因序列中不存在产乙醇杆菌属的专一性寡核苷酸探针靶序列,应该在23S rRNA基因序列和16S-23S rRNA间隔区序列中寻找可能的片段。对已有的环境微生物FISH实验技术进行了改进。筛选出适合用于发酵产氢菌群动态监测的寡核苷酸探针Chis150,Ent183和HGC等,并确定了它们的最佳杂交条件。初步建立了以梭菌属、产乙醇杆菌属和肠杆菌科为监测对象的FISH监测系统。然后在对以往的FISH实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预试验的基础上,简化了操作步骤,优化了实验条件,降低了实验成本,使之更加适合于混合菌种发酵产氢系统的快速监测。应用改进的FISH技术,监测了连续流搅拌槽式(CSTR)发酵制氢反应器的启动阶段、乙醇型与丁酸型2种产氢发酵类型运行过程和发酵类型转化过程中的目标菌群动态,以及厌氧折流板式发酵产氢系统(ABR)中的目标菌群丰度等,并深入分析了种群生态对产氢速率、生物量和发酵产物的影响及其与发酵类型的关系。首次发现梭菌属、产乙醇杆菌属和肠杆菌科在决定产氢发酵类型方面有重要作用。乙醇型发酵以梭菌属和产乙醇杆菌属为优势种群,丁酸型发酵以肠杆菌为优势种群。指出在混合菌种发酵产氢系统启动期有机负荷和pH值共同影响发酵类型的形成,而运行期pH值是最重要的调控因子,并对工程控制对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邵军军,常惠芸,林彤,丛国正,独军政,谢庆阁[8](2006)在《用原位杂交对BHK-21细胞中的FMDV定位和检测》文中提出为了明确FMDV在细胞内的增殖部位,建立检测细胞内低拷贝FMDV的方法,对实验接种FMDV O/Akesu/58 (107TCID50)毒株的BHK-21细胞中2-10h不同时间段的病毒RNA进行检测和定位。选用FMDV VRNA非结构蛋白区3D保守序列作为寡核苷酸探针,采用尾段标记法以地高辛-11-dUTP标记,用原位杂交敏感加强型试剂盒检测杂交体。结果显示,从感染FMDV后2-10h内的BHK-21的细胞中检测出阳性染色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离子大多集中在核周围,随感染时间延长阳性染色信号增强。这说明用寡核苷酸探针与敏感加强型试剂盒结合对检测细胞内低拷贝的病毒粒子是可行的,同时也从分子水平上证明FMDV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和繁殖。

刘海智,陈素华,王昕荣,熊锦文,凌霞珍[9](2006)在《原位杂交检测豚鼠巨细胞病毒mRNA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

邢德峰[10](2006)在《产氢—产乙醇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具有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功效,已经成为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该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提高系统的产氢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仍然是生物制氢技术实现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利用活性污泥作为菌种发酵产氢时,反应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产氢效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阐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产氢效能的关系,确定重要的功能菌群,建立产氢群落的快速分子检测系统,实现高效产氢群落的定向构建和优化,对实现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的工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这些内容还没有被系统性地研究。目前所报道的产氢细菌都因不具备凝集能力,而造成大量流失,降低了系统的产氢效能。而通过载体固定化技术必然大幅度增加运行成本。所以,分离具有高效产氢并能形成颗粒生长的自凝集细菌,通过生物强化作用实现高效产氢群落结构的构建,对实现发酵法生物制氢工业化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目前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自凝集产氢细菌的分离和筛选,并结合DGGE、FISH、克隆文库、Real-time PCR、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重点探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产氢效能的关系,深入研究了乙醇型产氢发酵的形成机制,开发了产氢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了生物强化技术定向优化群落结构。论文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发现并建立了产乙醇杆菌属(Ethanoligenens)。根据系统进化关系、独特的化能异养特性、G+C(mol%)含量和生理生化特征,证实所分离的菌株YUAN-3T和菌株X-29代表了与最相近的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亚群现有属完全不同的一个新属。分类名为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gen. nov., sp. nov.,哈尔滨产乙醇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为模式种,菌株YUAN-3T(=JCM 12961T= CGMCC 1.5033T)为模式菌株。菌株YUAN-3T振荡培养时可形成凝集颗粒,直径一般为0.55mm,最大时可达到1.5cm,培养液澄清;最大比产氢率为2.81molH2/mol-glucose,最大产氢速率为27.6mmolH2/g-drycell·h;是目前唯一报道的自凝集产氢细菌。(2)揭示了不同产氢发酵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规律。DGGE分析

二、三相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相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免标记多功能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构筑及其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核酸适配体概述
        1.2.1 核酸适配体的特点
        1.2.2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
        1.2.3 适配体与靶标物结合机制
    1.3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传感技术
        1.3.1 适配体电化学传感技术
        1.3.2 适配体比色传感技术
        1.3.3 适配体荧光传感技术
    1.4 基于信号放大技术的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
        1.4.1 核酸酶放大技术
        1.4.2 基于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1.4.3 杂化链式反应及循环放大研究
        1.4.4 分子逻辑门技术
    1.5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酶辅助信号放大策略的河豚毒素免标记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核酸适配体溶液配制
        2.2.4 TTX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5 荧光测定
        2.2.6 实际样品处理
        2.2.7 河豚鱼肌肉样品中TTX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酶辅助免标记的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设计策略与可行性验证
        2.3.2 传感体系构筑
        2.3.3 结合常数
        2.3.4 核酸外切酶Ⅰ/小檗碱/TTX-核酸适配体体系检测TTX
        2.3.5 核酸外切酶Ⅰ辅助检测TTX荧光传感器的检测机理
        2.3.6 传感体系的选择性
        2.3.7 血清中TTX浓度的检测及回收率实验
        2.3.8 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河豚鱼肌肉样品中TTX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3.9 免酶传感体系构筑
        2.3.10 小檗碱/TTX-核酸适配体体系检测TTX
        2.3.11 传感体系的选择性
        2.3.12 血清中TTX浓度的检测及回收率实验
        2.3.13 TTX检测方法比较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MoS_2纳米片辅助信号放大策略免标记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构筑及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ATP-Apt溶液和人血清样品的制备
        3.2.4 MoS_2 纳米片的制备与表征
        3.2.5 荧光测定
        3.2.6 荧光各向异性(r)测量
        3.2.7 人血清中的ATP分析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MoS2纳米片辅助的信号放大设计策略及可行性验证
        3.3.2 传感体系构筑
        3.3.3 传感体系的分析特性研究
        3.3.4 ATP检测的特异性、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3.5 传感体系的分析应用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HCR协同MoS_2纳米片耦合信号放大策略免标记荧光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仪器
        4.2.3 制备H1-4 溶液和牛奶样品
        4.2.4 MoS_2 纳米片的制备
        4.2.5 荧光测定
        4.2.6 牛奶中卡那霉素的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HCR协同MoS_2纳米片信号放大设计策略和可行性验证
        4.3.2 传感体系构筑
        4.3.3 传感体系的分析特性研究
        4.3.4 方法特异性,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4.3.5 传感体系的分析应用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i-motif DNA调制多功能三相输出分子逻辑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仪器
        5.2.3 Ag~+-Apt与其互补链溶液、人血清样品制备
        5.2.4 Ag~+的检测步骤
        5.2.5 检测实际样品水和人血清样品中的Ag~+
        5.2.6 半胱氨酸的检测步骤
        5.2.7 圆二色谱的检测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设计方案及可行性
        5.3.2 传感体系构筑
        5.3.3 传感体系的分析特性研究
        5.3.4 Ag+检测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5.3.5 实际样品中传感体系的分析应用
        5.3.6 基于Ber/C-Ag~+-C复合物的半胱氨酸分析
        5.3.7 检测半胱氨酸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
        5.3.8 DNA逻辑门的构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纳米材料增强超微量液相分离法的生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超微量液相分离法
        1.2.1 液相微萃取法(LPME)
        1.2.2 液相色谱分离法(LC)
    1.3 纳米材料
        1.3.1 金/银纳米材料
        1.3.2 水滑石(LDH)
        1.3.3 磁性纳米材料
        1.3.4 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
        1.3.5 碳纳米材料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核酸分子的检测
        1.4.2 生物样品中可挥发性气体的检测
        1.4.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 实验涉及仪器和药品
        2.1.1 化学试剂和规格
        2.1.2 实验仪器
        2.1.3 核酸序列和缓冲溶液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2.3 能量散射X射线谱分析(EDX)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
        2.2.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
        2.2.8 智能手机微纳比色法分析(SNC)
第3章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长、短探针循环扩增技术对多种micro RNA同时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长、短探针-磁珠偶联物的制备及定量
        3.2.2 检测过程
        3.2.3 HPLC方法的开发与验证
        3.2.4 人血清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NA探针长度和碱基序列的影响
        3.3.2 方法机理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分析性能
        3.3.5 方法评估和实际样品分析
        3.3.6 方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磁性三相单滴微萃取结合超支化类过氧化物酶DNA/Fe_3O_4网状结构用于核酸的高灵敏度检测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磁性Fe_3O_4纳米片的合成
        4.2.2 Fe_3O_4纳米片的表面改性
        4.2.3 CHA与HCR进行自组装形成超支化DNA/Fe_3O_4网状结构
        4.2.4 三相单滴微萃取的检测过程
        4.2.5 CHA和超支化HCR体系凝胶电泳实验
        4.2.6 人血清样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方法机理
        4.3.2 材料的表征
        4.3.3 实验条件优化
        4.3.4 方法评估和实际样品分析
        4.3.5 方法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顶空单滴微萃取法结合智能手机微纳比色设备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硫化氢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Ag-np和Ag@Au-np的合成
        5.2.2 顶空单滴微萃取的检测过程
        5.2.3 新鲜牛奶和鸡蛋样品的制备
    5.3 结果和讨论
        5.3.1 材料的表征
        5.3.2 方法机理
        5.3.3 材料选择
        5.3.4 萃取条件优化
        5.3.5 方法评估和实际样品分析
        5.3.6 方法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顶空单滴微萃取技术结合Au纳米三棱柱和托伦试剂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甲醛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金纳米三棱柱的合成
        6.2.2 托伦试剂的制备
        6.2.3 顶空单滴微萃取的检测过程
        6.2.4 章鱼和鸡肉样本溶液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方法机理
        6.3.2 材料的表征
        6.3.3 萃取条件优化
        6.3.4 方法评估和实际样品分析
        6.3.5 方法比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3)自闭症高风险基因chd8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自闭症谱系障碍
        1.1.1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
        1.1.2 自闭症并发症之一:胃肠功能紊乱
    1.2 自闭症高风险基因CHD8及其研究现状
        1.2.1 CHD8简介
        1.2.2 CHD8与自闭症
    1.3 肠道
        1.3.1 斑马鱼肠道概述
        1.3.2 肠神经系统
        1.3.3 肠上皮
        1.3.4 肠脑轴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模式动物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斑马鱼的养殖
        2.2.2 非干扰式在体拍摄斑马鱼肠蠕动
        2.2.3 MO显微注射敲减实验
        2.2.4 斑马鱼总RNA的提取
        2.2.5 斑马鱼总cDNA的制备
        2.2.6 RNA探针引物设计与PCR
        2.2.7 DNA片段连接与转化
        2.2.8 细菌培养
        2.2.9 阳性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2.2.10 制备RNA探针
        2.2.11 斑马鱼整体胚胎原位杂交
        2.2.12 荧光定量PCR实验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chd8与肠道蠕动功能
    3.2 chd8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
        3.2.1 chd8对肠神经元前体的影响
        3.2.2 chd8对肠神经元亚型的影响
    3.3 chd8在肠上皮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3.3.1 chd8对早期分泌细胞的影响
        3.3.2 chd8 影响cdx1b在肠中的表达
        3.3.3 chd8对其他上皮细胞的影响
    3.4 chd8在肠平滑肌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4.1 chd8可能影响整体肠道微环境
    4.2 肠功能改善与ASD治疗的潜在联系
    4.3 展望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以斑马鱼为模型的肠道神经系统发育、功能与疾病研究
    参考文献

(4)多孔三维基因芯片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DNA芯片
        1.1.1 DNA芯片基材与表面化学修饰
        1.1.1.1 无机平面基材
        1.1.1.2 聚合物平面基材
        1.1.1.3 膜基材
        1.1.1.4 三维结构基材
        1.1.2 DNA探针固定化方法
        1.1.2.1 原位合成
        1.1.2.2 直接点样/喷样
        1.1.3 DNA探针固定机理
        1.1.3.1 物理吸附固定
        1.1.3.2 共价交联固定
        1.1.4 表面封闭
        1.1.5 杂交反应
        1.1.5.1 靶向DNA溶液浓度
        1.1.5.2 杂交反应条件
        1.1.5.3 DNA序列
        1.1.6 DNA芯片应用
        1.1.6.1 表达分析
        1.1.6.2 疾病监测
        1.1.6.3 多态性分析
    1.2 光聚合反应
    1.3 水凝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设备
    2.2 多孔三维结构基因芯片基材制备
        2.2.1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PSNs)
        2.2.2 表面双键化改性玻片制备
        2.2.3 蛋白石结构模板制备
        2.2.4 光聚合制备三维多孔水凝胶基材
        2.2.5 醛基化三维多孔水凝胶基材制备
    2.3 多孔三维结构基因芯片制备及检测
        2.3.1 DNA探针固定
        2.3.2 DNA杂交过程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多孔三维基因芯片基材制备
        3.1.1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
        3.1.2 表面双键化改性玻片的制备
        3.1.3 制备蛋白石结构模板
        3.1.3.1 垂直沉降法(包含倾斜沉降)制备蛋白石模板
        3.1.3.2 重力沉降法制备蛋白石结构模板
        3.1.4 光引发聚合多孔三维(反蛋白石)结构基材制备
        3.1.4.1 接枝时间
        3.1.4.2 单体种类
        3.1.4.3 旋涂方式
        3.1.4.4 前聚体溶液浓度
        3.1.5 水凝胶基材表面活化
    3.2 凝胶基材上DNA固化
        3.2.1 DNA探针在水凝胶基材上的固定
        3.2.1.1 戊二醛接枝条件影响
        3.2.1.2 DNA探针固定温度影响
        3.2.1.3 DNA探针固定浓度影响
        3.2.1.4 DNA探针固定基材结构影响
        3.2.2 靶向DNA与探针DNA的杂交反应
    3.3 结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筒介
导师简介
附件

(5)新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细胞成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上转换纳米颗粒
        1.2.1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基本概念
        1.2.2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策略
        1.2.3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策略
        1.2.4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应用
    1.3 双光子荧光材料
        1.3.1 双光子吸收的概述
        1.3.2 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应用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拟开展工作
第2章 新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一氧化氮的检测及成像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NO识别分子罗丹明B衍生物(RdMs)的合成
        2.2.3 单取代β-环糊精对甲苯磺酸酯(β-CD-OTs)的合成
        2.2.4 UCNPs的制备
        2.2.5 UCNP@RdMMSN@βCD的制备
        2.2.6 光谱数据的测定
        2.2.7 细胞培养
        2.2.8 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
        2.2.9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2.2.10 组织成像
        2.2.11 HIRI大鼠模型中NO的检测及成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UCNP@RdMMSN@βCD纳米复合探针的表征
        2.3.2 UCNP@RdMMSN@βCD的稳定性和细胞毒性
        2.3.3 UCNP@RdMMSN@βCD对 NO的响应考察
        2.3.4 UCNP@RdMMSN@βCD在细胞及组织中的成像研究
        2.3.5 UCNP@RdMMSN@βCD在 HIRI大鼠模型中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新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一氧化碳的检测及成像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3.2.2 CO识别分子(Pd-RdMs)的合成
        3.2.3 UCNP@mSiO_2@Pd-RdMs@βCD的制备
        3.2.4 光谱数据的测定
        3.2.5 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
        3.2.6 组织成像
        3.2.7 HIRI小鼠模型中CO的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CNP@mSiO_2@Pd-RdMs@βCD的制备及表征
        3.3.2 UCNP@mSiO_2@Pd-RdMs@βCD纳米探针的稳定性和传感性能考察
        3.3.3 UCNP@mSiO_2@Pd-RdMs@βCD细胞摄取能力和细胞毒性的考察
        3.3.4 UCNP@mSiO_2@Pd-RdMs@βCD对活体细胞和组织切片中CO的成像分析
        3.3.5 上转换纳米探针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3.3.6 UCNP@mSiO_2@Pd-RdMs@βCD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CO的成像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新型上转换比率型荧光pH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分析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4.2.2 UCNPs的制备
        4.2.3 UCNP@DMI-mSiO_2@βCD的制备
        4.2.4 光谱数据的测定
        4.2.5 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
        4.2.6 组织切片双光子共聚焦荧光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UCNP@DMI-mSiO_2@βCD纳米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4.3.2 UCNP@DMI-mSiO_2@βCD对 pH的光学检测
        4.3.3 UCNP@DMI-mSiO_2@βCD对细胞内pH的成像研究
        4.3.4 氧化还原物质对细胞或组织内pH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双光子球形核酸纳米探针用于核糖核酸酶H的检测及成像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5.2.2 双光子SNA探针的制备
        5.2.3 考察EBMVC与 DNA/RNA双链之间的结合常数
        5.2.4 考察EBMVC/DNA/RNA复合物对RNase H酶活性的影响
        5.2.5 双光子SNA探针的光谱实验
        5.2.6 双光子SNA探针的选择性
        5.2.7 双光子SNA探针的稳定性
        5.2.8 细胞成像
        5.2.9 流式细胞实验
        5.2.10 细胞裂解液中RNase H酶活性的测定
        5.2.11 肝组织中RNase H的成像分析
        5.2.12 HIRI大鼠模型的构建
        5.2.13 HIRI大鼠模型肝组织中RNase H的成像分析
        5.2.14 HIRI大鼠模型肝组织中RNase H的 ELISA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EBMVC的荧光性质及双光子球形核酸纳米探针的表征
        5.3.2 传感平台可行性的验证
        5.3.3 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和细胞摄取
        5.3.4 DNA/RNA SNA探针用于细胞及组织中RNase H酶活性的成像分析
        5.3.5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RNase H活性测定的探讨
    5.4 小结
第6章 双光子纳米探针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体系中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的检测及成像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6.2.2 双光子激发的纳米传感器AuNPs-dsDNA/EBMVC的制备
        6.2.3 考察EBMVC与 dsDNA双链之间的结合常数
        6.2.4 考察EBMVC/dsDNA复合物对DNase I酶活性的影响
        6.2.5 AuNPs-dsDNA/EBMVC纳米探针的光谱实验
        6.2.6 细胞毒性和细胞成像
        6.2.7 流式细胞实验
        6.2.8 HIRI大鼠模型肝组织中DNase的成像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EBMVC和 EBMVC/dsDNA复合物的性质表征
        6.3.2 AuNPs-dsDNA/EBMVC纳米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6.3.3 AuNPs-dsDNA/EBMVC纳米探针的优化
        6.3.4 AuNPs-dsDNA/EBMVC纳米探针在缓冲液中对DNase I的光学响应
        6.3.5 AuNPs-dsDNA/EBMVC纳米探针对细胞内DNase酶活性的成像研究
        6.3.6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DNase酶活性测定的探讨
    6.4 小结
第7章 双光子球形核酸酶纳米探针用于细胞内miRNA的检测及成像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7.2.2 凝胶电泳
        7.2.3 SNA纳米探针的制备
        7.2.4 体外荧光检测
        7.2.5 SNA纳米探针的稳定性考察
        7.2.6 荧光成像
        7.2.7 细胞摄取和共定位
        7.2.8 细胞内miR-21 的双光子成像分析
        7.2.9 流式细胞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脱氧核酶的优化
        7.3.2 SNA纳米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7.3.3 SNA纳米探针用于miRNA的体外检测
        7.3.4 细胞摄取和共定位实验
        7.3.5 细胞内miRNA的双光子成像分析
    7.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拟黑多刺蚁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的克隆及其mRNA水平在发育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多巴胺的概述
    1.2 酪氨酸羟化酶的研究进展
        1.2.1 酪氨酸羟化酶的概述
        1.2.2 哺乳动物酪氨酸羟化酶研究进展
        1.2.3 昆虫酪氨酸羟化酶研究进展
    1.3 多巴脱羧酶的研究进展
        1.3.1 多巴脱羧酶的概述
        1.3.2 哺乳动物多巴脱羧酶研究进展
        1.3.3 昆虫多巴脱羧酶研究进展
    1.4 拟黑多刺蚁概述
        1.4.1 拟黑多刺蚁的品级及分化
        1.4.2 拟黑多刺蚁的发育
        1.4.3 拟黑多刺蚁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1.4.4 拟黑多刺蚁的脑部结构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实时定量PCR
    1.7 原位杂交技术
    1.8 动物行为学相关概述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0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0.1 研究内容
        1.10.2 技术路线
第2章 拟黑多刺蚁TH和DDC的克隆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材料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
        2.1.3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方
    2.2 实验方法
        2.2.1 总RNA的提取
        2.2.2 总RNA质量鉴定
        2.2.3 第一条cDNA链的合成
        2.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5 拟黑多刺蚁TH全长cDNA序列扩增
        2.2.6 拟黑多刺蚁DDC全长cDNA序列扩增
        2.2.7 拟黑多刺蚁TH cDNA序列和DDC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的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总RNA的提取
        2.3.2 拟黑多刺蚁TH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
        2.3.3 拟黑多刺蚁TH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
        2.3.4 拟黑多刺蚁DDC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
        2.3.5 拟黑多刺蚁DDC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
    2.4 讨论
        2.4.1 总RNA的提取
        2.4.2 拟黑多刺蚁TH和DDC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
第3章 拟黑多刺蚁TH蛋白序列和DDC蛋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分析方法
        3.1.1 基本性质分析
        3.1.2 蛋白质功能预测
        3.1.3 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3.1.4 蛋白质三级结构分析
        3.1.5 分子进化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拟黑多刺蚁TH蛋白序列基本性质分析
        3.2.2 拟黑多刺蚁TH蛋白序列功能预测
        3.2.3 拟黑多刺蚁TH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3.2.4 拟黑多刺蚁TH蛋白三级结构分析
        3.2.5 拟黑多刺蚁TH蛋白系统发育分析
        3.2.6 拟黑多刺蚁DDC蛋白序列基本性质分析
        3.2.7 拟黑多刺蚁DDC蛋白功能预测
        3.2.8 拟黑多刺蚁DDC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3.2.9 拟黑多刺蚁DDC蛋白三级结构分析
        3.2.10 拟黑多刺蚁DDC蛋白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拟黑多刺蚁工蚁行为学训练
第5章 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拟黑多刺蚁TH和DDCmRNA水平的表达
    5.1 实验材料
        5.1.1 动物材料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幼虫龄期划分
        5.2.2 总RNA的提取及第一条cDNA链的制备
        5.2.3 实时定量PCR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拟黑多刺蚁TH实时定量结果与分析
        5.3.2 拟黑多刺蚁DDC实时定量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第6章 TH和DDC在拟黑多刺蚁脑部mRNA水平的定位研究
    6.1 材料
        6.1.1 实验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实验仪器设备
        6.1.4 常用溶液配方
        6.1.5 原位杂交探针
    6.2 实验方法
        6.2.1 取材和固定
        6.2.2 冰冻切片
        6.2.3 实验过程
    6.3 实验结果
        6.3.1 TH mRNA在拟黑多刺蚁脑中的定位表达
        6.3.2 DDC mRNA在拟黑多刺蚁脑中的定位表达
    6.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制氢概述
        1.1.1 光合法生物制氢研究
        1.1.2 发酵法生物制氢研究
    1.2 细菌生态学研究与FISH技术进展
        1.2.1 细菌生态学研究现状
        1.2.2 基于165 rDNA序列分析的菌群生态学研究
        1.2.3 FISH技术在菌群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目的、意义
        1.3.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与设备
        2.1.1 间歇培养实验装置
        2.1.2 生物反应装置、运行条件与运行监测
        2.1.3 其他仪器设备
    2.2 产氢菌株培养与鉴定
        2.2.1 产氢菌的分离纯化与筛选
        2.2.2 培养基
        2.2.3 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2.2.4 菌株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
        2.2.5 产氢性能分析
    2.3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2.3.1 探针的选择和制备
        2.3.2 FISH实验基本步骤
        2.3.3 FISH实验试剂的配置方法
第3章 发酵产氢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氢调控研究
    3.1 发酵产氢菌株的分离、筛选与纯化
    3.2 生物学特征
        3.2.1 培养特征
        3.2.2 形态学特征
        3.2.3 生理生化特征
        3.2.4 分子生物学特征
    3.3 产氢调控因子研究
        3.3.1 温度对产氢的影响
        3.3.2 碳源的影响
        3.3.3 pH值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酵产氢菌群生态FISH监测方法的建立与改良
    4.1 产乙醇杆菌属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
        4.1.1 设计原理
        4.1.2 靶序列的筛选
    4.2 发酵产氢系统目标监测菌群的确定与寡核苷酸探针的筛选
        4.2.1 目标菌群的确定
        4.2.2 寡核苷酸探针的筛选
    4.3 FISH实验技术的改良
        4.3.1 FISH实验的基本过程
        4.3.2 杂交样品准备步骤的改良
        4.3.3 预杂交步骤的简化
        4.3.4 杂交条件的优化
        4.3.5 洗脱方法的选择
        4.3.6 结果观察与分析手段的选择
        4.3.7 FISH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4.3.8 改良FISH技术实用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培养发酵产氢系统种群生态研究
    5.1 CSTR生物制氢反应器启动阶段目标菌群动态
        5.1.1 pH5 启动条件下的目标菌群动态
        5.1.2 不同启动负荷条件下的目标菌群动态
    5.2 CSTR反应器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种群生态比较研究
        5.2.1 启动调试过程中目标菌群的动态
        5.2.2 稳定运行期种群生态
        5.2.3 发酵类型转化实验中的目标菌群动态
    5.3 ABR型发酵制氢反应器启动末期种群生态研究
        5.3.1 理化指标监测结果
        5.3.2 FISH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原位杂交检测豚鼠巨细胞病毒mRNA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 材料和方法
    1.细胞与病毒:
    2.实验动物和标本采集:
    3.主要试剂:
    4.原位杂交检测:
二、结果
    1.原位杂交条件的优化:
    2.原位杂交的特异性:
    3.标本检测结果:
三、 讨论

(10)产氢—产乙醇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氢能与生物制氢技术
        1.2.1 氢的制取方法
        1.2.2 生物制氢技术
    1.3 发酵产氢微生物研究现状
        1.3.1 发酵产氢细菌及其产氢能力
        1.3.2 产氢代谢途径
        1.3.3 氢化酶与产氢代谢调控
    1.4 发酵法生物制氢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
        1.4.1 分子生态学研究手段
        1.4.2 发酵法生物制氢微生物群落
        1.4.3 发酵法生物制氢生物强化
    1.5 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面临的问题
        1.5.1 高効发酵产氢菌种
        1.5.2 发酵产氢理论的不完善
        1.5.3 大型发酵产氢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调控
        1.5.4 产氢系统的快速检测与预测系统
    1.6 本文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装置
        2.2.1 连续流生物反应器
        2.2.2 间歇试验装置
    2.3 实验方法
        2.3.1 间歇和连续流产氢
        2.3.2 化学分析方法
        2.3.3 产氢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2.3.4 细菌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
        2.3.5 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6 微生物群落动态和多样性分析
        2.3.7 产乙醇杆菌属特异检测
        2.3.8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第3章 产氢细菌新属的系统进化地位及其特征
    3.1 产氢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3.2 产氢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3.2.1 产氢细菌的形态特征
        3.2.2 产氢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3.2.3 产氢细菌的生长特性
        3.2.4 产氢细菌的细胞壁成分
        3.2.5 产氢细菌的疏水性和絮凝能力测定
    3.3 产氢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3.1 16S rRNA 与16S-23S rRNA ITS 基因扩增
        3.3.2 转化子鉴定及克隆测序
        3.3.3 16S rRNA 和16S-23S rRNA ITS 基因序列分析
    3.4 产氢细菌与相近种属的区分特征
    3.5 新属新种特征描述
        3.5.1 产乙醇杆菌属特征(Ethanoligenens gen. nov.)
        3.5.2 哈尔滨产乙醇杆菌种特征(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sp. nov.)
    3.6 产乙醇杆菌属发现的意义
        3.6.1 证实了乙醇型发酵产氢理论
        3.6.2 为阐述氢醇共生产代谢机制提供模式菌株
        3.6.3 为产氢细菌的遗传改良提供优良的出发菌株
        3.6.4 为揭示细菌自凝集机理提供模式菌株
        3.6.5 促进发酵法生物制氢的工业化进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产氢效能的影响
    4.1 DGGE 条件优化
        4.1.1 不同16S rRNA 靶序列对DGGE 分析的影响
        4.1.2 电泳时间对DGGE 分析的影响
    4.2 不同产氢发酵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4.2.1 反应器运行特性
        4.2.2 微生物群落动态
        4.2.3 微生物群落结构
        4.2.4 产氢产乙醇细菌分离
        4.2.5 乙醇脱氢酶(ADH)电泳分析
        4.2.6 生态位与产氢发酵类型调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乙醇型产氢发酵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5.1 反应器运行特性
    5.2 基于16S rRNA 基因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
        5.2.1 16S rRNA 基因DGGE 分析
        5.2.2 16S rRNA 克隆文库
    5.3 基于hydA 基因分析产氢细菌
        5.3.1 hydA RT-PCR 扩增
        5.3.2 hydA cDNA 的DGGE 分析
        5.3.3 hydA cDNA 克隆文库分析
    5.4 ADH 分析产乙醇细菌
    5.5 乙醇型产氢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物强化优化产氢微生物群落结构
    6.1 产乙醇杆菌属的快速检测
        6.1.1 基于16S rRNA 的产乙醇杆菌属特异检测
        6.1.2 基于hydA 的产乙醇杆菌属特异检测
    6.2 自凝集产氢细菌YUAN-3 连续流产氢
        6.2.1 菌株YUAN-3 的间歇培养产氢特性
        6.2.2 菌株YUAN-3 的连续流产氢特性
    6.3 自凝集产氢细菌YUAN-3 生物强化连续流产氢
        6.3.1 运行特性对比分析
        6.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6.3.3 投加细菌计数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三相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免标记多功能核酸适配体传感体系构筑及其分析应用[D]. 兰艺凤. 山西大学, 2020(12)
  • [2]纳米材料增强超微量液相分离法的生物分析研究[D]. 祁桐.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3]自闭症高风险基因chd8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D]. 赵欣怡. 南昌大学, 2019(06)
  • [4]多孔三维基因芯片制备及应用研究[D]. 周艺艺.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新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细胞成像分析研究[D]. 王宁宁. 湖南大学, 2019(07)
  • [6]拟黑多刺蚁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的克隆及其mRNA水平在发育中的表达研究[D]. 张文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7]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D]. 陈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1)
  • [8]用原位杂交对BHK-21细胞中的FMDV定位和检测[A]. 邵军军,常惠芸,林彤,丛国正,独军政,谢庆阁.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6
  • [9]原位杂交检测豚鼠巨细胞病毒mRNA方法的建立[J]. 刘海智,陈素华,王昕荣,熊锦文,凌霞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06)
  • [10]产氢—产乙醇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 邢德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三相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