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池沟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值研究

灯池沟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值研究

一、邓池沟泥石流某些特征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小玉[1](2021)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地球化学成分反演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地球化学勘查是利用地球化学数据和地球化学原理来研究某一地区地表或者地下情况的,但地球化学数据的收集非常的耗费人力与物力,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采集样品,其后还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过程也非常的繁琐。遥感地球化学结合了地球化学方法与遥感技术的长处,既有遥感获取数据时间空间上的优点,又结合了化学元素分布规律;因此本文构建了一种遥感地球化学反演模型。由于遥感数据存在数据量大且冗余数据过多,呈现相关性强且非线性的特征,所以需要对遥感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这里选择使用核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主成分分析使数据降维同时又不丢失主要信息,而核主成分分析通过核函数映射到更高维的空间能更好地处理非线性数据。同时,由于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的不连续性以及遥感数据波段间的非线性特征,在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选择蜂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支持向量机使用内积核函数向高维空间映射,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但参数的选择会对其性能造成较大影响,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由Karaboga等人在2005年受蜜蜂觅食行为启发提出,通过对蜂群采蜜活动的模拟,解决高维问题、多目标优化问题,快速得到局部最优解,该算法效率高,求解效果好;将它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相结合来优化模型参数,优化其性能。由此,本论文采用核主成分分析,与蜂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地球化学反演模型。本论文选择甘肃寨上-马坞地区作为研究区,选择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遥感数据选择多光谱的Landsat 8 OLI数据进行实验。用蜂群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地球化学数据与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与贝叶斯岭回归模型、普通线性回归模型、弹性网络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经过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总体得分最高。为了验证模型有效性,把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圈定的异常区与由原始数据圈定的异常区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纯由地化数据圈定对元素相对富集地区反应较好,而对低异常的矿(化)点指示效果一般,而由反演数据所圈定的异常对此有更好地呈现,有更好的指示效果。同时,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异常区域分布与强度,发现由反演数据所圈定的异常区基本包含由原始数据所圈定的异常区,并且矿点所处异常明显增强,说明人工蜂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够很好地建立地球化学数据与遥感数据间的联系,能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补充,也可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赵岩[2](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石流是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于不同发生频率的泥石流沟,中高频泥石流沟由于受重视程度较高,防灾措施相对完善,但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容易被忽视,特别是随着山区人口增加,这些沟沟口较平坦的地方成为居民的理想居住环境,然而一旦遭遇罕见暴雨激发泥石流,常造成严重的灾害。这类泥石流沟因其隐蔽性而常被忽视,相关研究薄弱,特别是在山区勘察困难的条件下,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其识别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数据建库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对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进行识别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地貌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控因子”,物质条件为“相对动态的控制因子”,激发条件为“相对随机的激发因子”。并基于地貌参数对泥石流沟发育阶段进行了定量划分。(2)基于空间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堆积扇遥感影像自动识别模型,在训练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3.8%,在检测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0.9%,并新发现泥石流沟20个。表明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总体识别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坡面泥石流的识别,是现有方法的重要补充。(3)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发生频率的预测模型,并发现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10分钟平均降水量,次之的是植被覆盖指数。总体上,在研究区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是激发条件,物质条件次之。模型预测的研究区泥石流发生频率分布图可为泥石流减灾做科学指导。(4)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构建了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模型,可对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识别。研究发现综合物质条件是低频泥石流沟的主要影响因子,低频泥石流沟主要发育在岩性较弱,滑坡较少,以及植被覆盖较高的地方。模型预测的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分布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提供支持。综上,通过建立的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方法和模型,深入了解了低频泥石流沟的发育条件,是对潜在低频泥石流灾害预防的有效对策。可以对研究区内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危险性评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巩云鹏[3](2018)在《青海乐都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乐都区地处黄土高原西端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沟壑纵横,放牧过度,水土流失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城市发展与环境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开展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析有助于协调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使人类工程活动在环境承受限度之内;同时对该区域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以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青海省1:5万乐都幅(J48E022002)为对象,在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对该区进行了基于RS、敏感性分析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评价,并对研究区综合规划给予工程适宜性建议。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资料分析与野外调查表明,研究区大地构造属祁连山地槽褶皱系的中间隆起带和拉脊山地向斜褶皱地带及湟水河谷凹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区内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原区三种类型;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发育有前第四纪地层(由老到新有:长城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三迭系、白垩系、第三系)与第四纪地层(包括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区内地下水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三类;区内外动力不良地质现象较为发育,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斜坡、滑坡、泥石流、崩塌。2、根据像元二分模型法的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可将该区植被覆盖程度分为植被、草地、裸地三类区域;根据地温反演结合水热蚀变因子OH-、Si以及地表温度因子综合反演结果,可将研究区按照温度从低到高分为9个层次。同时发现断裂构造均处于地温异常区域。3、选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城市氛围、工程地质分区、地质灾害、滨水环境、交通便捷、地温信息等9个一级指标,进行了基于AHP法的适宜性评价后,将研究区分为适宜居住区、较适宜居住区、一般适宜居住区、较不适宜居住区、不适宜居住区5类区域。适宜区面积约108.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1%;较适宜区面积约115.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7%;一般适宜区面积约104.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1%;较不适宜区面积约67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1%;不适宜区面积约20.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4、选取训练样本,根据Hopfield神经网络法进行回判和预判,其正确率分别达到78%,88.776%。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可将研究区适宜性程度分为5类区域。其中,适宜区(Ⅰ)面积7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8%;较适宜区(Ⅱ)面积193.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5%;一般适宜区(Ⅲ)面积96.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较不适宜区(Ⅳ)面积约3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不适宜区(Ⅴ)面积约20.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5、将基于AHP法与Hopfield神经网络法两种适宜性评价结果综合对比发现,AHP法的评价结果相对科学,且能反映不同因子辐射范围;Hopfield神经网络法基于联想记忆训练样本,是对单个单元进行的评价,将单元统计得到结论,方便将结果转化为城市规划的依据。为此最终依据两种方法结果,综合划分研究区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不适宜区3类区域,并给出了相应的规划利用建议。其中,适宜区面积152.3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6%;一般适宜区面积69.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6%;不适宜区面积194.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8%。6、根据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地质灾害、水文及生物多样性等六个因素,进行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析后,将研究区分为低敏感区、中敏感区、高敏感区。高敏感区占总敏感区域面积的21%,低敏感区占总敏感区域面积的33.9%,中敏感区占总敏感区域面积的45.1%。

马磊[4](2017)在《宝兴县横路上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四川省宝兴县横路上滑坡体于2007年开始蠕滑变形,滑坡体由Ⅰ号Ⅱ号滑坡体组成。Ⅰ号滑坡坡体物质主要为含碎石粉质粘土,滑体平均厚度12.31m,体积约为71.34万m3。Ⅱ号滑坡坡体物质主要为碎石土,该滑坡体的平均厚度为10.50m,估算体积约27.647×104m3。横路上滑坡体属中型中层推移式滑坡,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对滑坡区域内居民的生命及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需加强对横路上滑坡的成因机制和稳定性评价研究,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横路上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环境地质条件及野外调研、实验测试的基础上,探讨该滑坡体的成因机制,评价其稳定性,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通过本次工作,初步得出如下认识:1、横路上滑坡所在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其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孕育和发育,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区内人类工程活动频繁,能降低滑坡的稳定性,诱发滑坡。2、横路上滑坡由Ⅰ号滑坡体及Ⅱ号滑坡体组成。野外调研表明,Ⅰ号滑坡整体形状近似于“圈椅状”,主滑方向94°~104°,坡面面积约57.96×103m2。Ⅰ号滑坡坡体主要物质成分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Ⅰ号滑坡体平均厚度为12.31m,滑坡体体积约为71.34×104m3。Ⅱ号滑坡整体形状近似于“长舌状”,主滑方向94°,坡面面积约26.327×103m2。Ⅱ号滑坡坡体物质主要以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该滑坡体的平均厚度为10.50m,估算体积约27.647×104m3。3、定性分析表明,影响横路上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强降雨、地下水侵蚀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和地震等。由于前期降雨侵蚀、大地震的影响及人类工程的影响,滑坡体内的物质结构已经遭到破坏,已产生局部失稳,若遇强降雨或地震,该滑坡体具有整体失稳的可能性。4、选用折线法对存在隐患的滑动面的两大参数(稳定性和推力)进行分析,并评价。由结果可知:Ⅰ号滑坡在工况Ⅰ(自重)的条件下稳定性系数Fs≥1.23,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Ⅱ (自重+地下水)的条件下稳定性系数Fs≥1.26,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Ⅲ(自重+暴雨+地下水)的条件下稳定性系数1.03≤Fs<1.10,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基本稳定状态;在工况Ⅳ (自重+地震+地下水)的条件下稳定性系数1.06≤Fs<1.14,滑坡体为基本稳定。总体上,Ⅰ号滑坡为欠稳定~基本稳定。工况Ⅰ条件下,Ⅱ号滑坡的稳定性系数Fs=.27,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工况Ⅲ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系数Fs=1.05,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工况Ⅳ的条件下稳定性系数Fs=1.10,基本稳定状态。总体上,Ⅱ号滑坡处于整体基本稳定状态。5、依据实际情况,建议对于横路上滑坡治理采用抗滑桩+截排水+局部搬迁+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

杨银辉[5](2017)在《二滩水库泥沙淤积及库容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二滩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下游的攀枝花市境内,是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第一座水电站。二滩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1200m,相应库容约为58亿m3,死水位为1155m,相应调节库容约为33.7亿m3,大坝坝前的最大水深超过200m。二滩水库具有季调节性能,库区平面形态呈条带状,为峡谷河道型水库。泥沙淤积对水电站水库正常运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减少水库的调节库容、影响其综合利用效益的发挥;二是库尾的泥沙淤积会抬高尾水位,增加水库淹没和浸没损失等;三是变动回水区会使宽浅河段主河道摆动,影响航运效益的发挥;此外坝前泥沙堆淤,会增加大坝的泥沙压力,影响电站进水口的正常运行,同时使进入引水发电系统的泥沙大大增加,会加剧对引水建筑物和水轮机的磨损。因此,对二滩水库的泥沙淤积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详细掌握和分析二滩水库蓄水运行以来泥沙淤积的分布状况,为二滩水电站正常运行和优化调度提供可靠的库容特性,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在二滩水库库区地质调查和多次库区泥沙断面测量成果的基础上,以水库泥沙淤积及库容状况分析为研究课题。从二滩水库的泥沙淤积来源、水库淤积的实际情况、库容变化情况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通过对观测资料和现场调查资料的分析,掌握二滩水库库区泥沙淤积规律、状况和特性,分析泥沙淤积对水库运行方式和有效库容的影响,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泥沙淤积对水库调节库容的侵占,满足水库优化调度运行的需要,以利于长期发挥电站的综合效益。结合二滩水库库区调查的成果,探索雅砻江流域河流泥沙推移的基本规律,分析库区滑坡和泥石流发展对库区淤积的影响情况,提出如何采用有效的手段减少、减缓淤积,特别是减缓有效库容损失的方法,并结合雅砻江河流的基本特点,以及河床和水沙条件,总结水库长期正常运行的经验。为二滩水库今后的工程运行管理、水库调度、防洪度汛等提供有力依据,可为同类型高拱坝水库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由于笔者自身的水平有限,希望本文对同类型水库的泥沙淤积和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谢俊[6](2017)在《天全县城厢镇大沟泥石流综合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全县大沟泥石流位于雅安市天全县,为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过渡地段。其所处地貌为高中山峡谷地貌,构造侵蚀剥蚀强烈,常形成高切割地形和众多松散堆积物。大沟沟域内地形坡度较大地势陡峻,为泥石流物源的形成以及不良地质现象产生提高了基础,为泥石流物源汇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沟流域纵向长度5.34km,宽度3~10m,沟域面积4.4km2。沟域最高点与最低点高程分别为1220.5m和750m,其相对高差470.5m。大沟两岸岸坡以平缓斜坡为主,一般坡度6°~16°,两岸以灌、草为主植被较发育。"5.12"汶川地震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发育。"5.12"汶川地震及"4.20"庐山地震发生后,新的不良地质现象出现在大沟内,如滑坡、崩塌等,为大沟泥石流提供了松散固体物源。大沟每年雨季均会暴发不同规模的泥石流,沟道两岸部分农田被淹没,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根据大沟所处的地形地貌条件、泥石流的运动机制、不稳定的固体物源所处位置,将大沟流域划分成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和泥石流物源堆积区等三个区域。最高泥位低于距离大石桥桥梁涵洞顶部约0.5m。大沟流域下游为天全县老县城及规划区,人口密集,道路纵横,威胁财产达5000万元。大沟泥泥石流固体物源总储量约5.302万m3,动储量约为0.502万m3。根据其破坏性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沟泥石流属于暴雨诱发的混合型中频大型泥石流,通过调查,其成灾可能性较大。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得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并结合城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王骑虎[7](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成亮[8](2016)在《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城镇化冲击下的乡村聚落研究的必要性、主流视角遮蔽下的民族地区乡村研究的必要性、文化交织干预下的甘南藏区乡村研究的必要性三方面为研究背景,从甘南藏区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入手,基于城乡规划学研究角度从宏观到微观全景式剖析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探讨作为藏区城镇化前缘地区的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范式与路径启示,旨在对当前甘南藏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式进行提升与完善。宏观层面研究方面,以甘南藏区牧业、半农半牧业和农业三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地域单位为宏观层面的横向对比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区域格局特征为空间形态主要表现载体的乡村聚落区域空间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特殊区划、地质灾害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不同地域区域空间格局的异同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研究认为,除了自然条件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基础因素外,宗教文化因子和家庭生活水平因子也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宗教文化因子,具体来说是以寺院为代表的宗教活动空间所影响的人群集聚程度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微观层面研究方面,对甘南藏区一般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村庄及乡(镇)政府驻地村庄三种类型的乡村聚落进行内部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与总结,重点研究以空间组织特征为空间形态主要表现载体的乡村聚落内部空间模式及动力机制。提出三种类型乡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一般自然村为聚向均质型空间组织模式和外显偏离型空间组织模式。村委会所在地村庄为向心内生式空间组织模式和强化支配式空间组织模式。乡(镇)政府驻地村庄往往与寺院邻近,形成甘南藏区乡镇政府驻地与村庄及寺院结合的行政-服务-宗教功能共存的集聚复合空间,为均衡服务型空间组织模式和偏离并置型空间组织模式。进一步提出宗教信仰认同的向心力、居住生活延续的稳固力、社会组织变动的均衡力的三力驱动结构是甘南藏区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组织的动力机制。

宋瑶[9](2016)在《北京山区洪沟道特征及预警技术研究》文中指出7·21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体现出北京山区山洪预警的欠缺,威胁着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开展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技术相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沟道长度、流域面积、流域形状系数、地形起伏度、沟道比降、坡度和植被盖度等指标对北京山区小流域沟道的自然地理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了北部山区和西南山区的山洪沟道特征。继而,在山洪危险度评价和山洪预警模型构建两方面开展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技术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山洪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山区386条小流域进行山洪危险度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分级,绘制北京山区山洪危险度划分图。另外,针对北京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选用恰当的产流模型建立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模型,通过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量预报,预测是否可能会发生山洪灾害。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征指标的分析可知,较北部山区而言,西南山区小流域普遍规模较小,形状更近于圆形,比降、起伏度和坡度更大,植被覆盖度更小,体现出西南山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更高,但同时,在北部山区也存在一些山洪易发区。(2)本文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北京山区山洪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与历史实际山洪活动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后可知,该体系可以较为准确的体现各流域发生山洪灾害的难易程度,与历史资料吻合。(3)本文建立了基于垂向混合模型的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模型,通过实际降雨和洪水资料的应用和检验,确定本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出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并能正确判定流量是否会因为超越安全流量而发生山洪灾害。

袁蒲菁[10](2015)在《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文中指出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区内坡陡土薄,破碎的岩体、发育的大断裂、复杂的地质构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致使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使其成为陕西省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县(市)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时有发生,且分布广、危害严重,极大地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然成为限制柞水县当地经济长久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论文以柞水县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的方法及成果的深入学习研究,基于柞水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将Yah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再利用ArcGIS软件叠加进行风险评价分析。本次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柞水县地质灾害类型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柞水县发育有不同程度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且较为频繁;在空间上,主要发育在乾佑河、金钱河、社川河两岸和307省道柞水段沿线;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降水集中的年份。区内大多地质灾害易发生于断裂发育、地层软弱、岩体破碎坡度较大、降雨集中及人类活动影响大的区域。2、结合Yahhp层次分析的方法,通过和法进行权重计算,再利用ArcGIS软件提取的各个因子数据值后赋予权重并叠加计算,将柞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为高、中、低3个级别;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柞水县各个乡镇为评价单元,选取降半梯形分布来建立一元隶属函数,对柞水县人口、资源、物质、经济等综合后作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3、利用ArcGIS软件的Raster Calculator工具,通过“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经验模型,综合危险性与易损性的评价结果完成了风险评价。其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面积为653.0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7.60%,中风险区面积为625.18km2,占全县面积26.42%,低风险区面积为1087.93km2,占全县面积的45.98%。

二、邓池沟泥石流某些特征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池沟泥石流某些特征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地球化学成分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1.3.2 遥感地球化学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工作区范围
        2.1.2 交通与地理条件
    2.2 成矿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区域矿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遥感特征提取
    3.1 遥感数据介绍及预处理
    3.2 地球化学数据
    3.3 核主成分分析
        3.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3.3.2 核主成分分析原理
    3.4 遥感数据特征提取
        3.4.1 地球化学元素定位遥感数据
        3.4.2 基于地化数据的遥感特征提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表地球化学成分反演
    4.1 人工蜂群与支持向量机
        4.1.1 支持向量机原理
        4.1.2 人工蜂群算法原理
    4.2 基于蜂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地球化学反演
    4.3 研究区反演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学科概述
        1.2.2 泥石流发生频率与活动性
        1.2.3 泥石流识别、分类与人工智能
        1.2.4 研究区泥石流减灾措施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科学问题与论文创新
        1.4.1 科学问题
        1.4.2 论文创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植被土壤
    2.4 土地利用
    2.5 泥石流灾害
第三章 白龙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演化
    3.1 白龙江泥石流的现状与形成条件
        3.1.1 地貌条件
        3.1.2 物质条件
        3.1.3 激发条件
        3.1.4 三个条件的不同组合
    3.2 白龙江泥石流的历史演化
    3.3 白龙江石流的演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参数体系与数据库构建
    4.1 泥石流参数体系构建
        4.1.1 泥石流灾害数据与处理
        4.1.2 地貌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1.3 物质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1.4 激发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2 泥石流沟参数空间数据库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深度学习的泥石流堆积扇遥感自动识别
    5.1 泥石流堆积扇样本的目视解译
        5.1.1 泥石流堆积扇形状特征
        5.1.2 泥石流堆积扇演化特征
        5.1.3 泥石流堆积扇解译结果
    5.2 泥石流堆积扇训练样本数据生成
    5.3 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训练
    5.4 泥石流堆积扇模型评估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的泥石流发生频率预测
    6.1 参数选取
    6.2 数据处理
    6.3 初始模型
    6.4 参数优化
    6.5 模型评估
    6.6 模型预测
    6.7 参数重要性
    6.8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低频泥石流沟识别
    7.1 低频泥石流主控因素分析
    7.2 参数选择与数据探索
        7.2.1 参数选择
        7.2.2 数据质量
        7.2.3 数据探索
    7.3 数据准备与处理
        7.3.1 数据清洗
        7.3.2 特征选择
    7.4 训练模型与评估优化
        7.4.1 模型介绍
        7.4.2 评价参数
        7.4.3 情景设计
        7.4.4 模型建立
        7.4.5 模型评估与优化
        7.4.6 最终模型
    7.5 模型预测
    7.6 低频泥石流沟参数特征与模型实用性
        7.6.1 低频泥石流沟的物质条件特征
        7.6.2 低频泥石流沟的地貌条件特征
        7.6.3 最终模型的实用性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各类文献、资料记录白龙江流域泥石流事件汇总表
    2.缩写词对照表

(3)青海乐都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城市适宜性评价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环境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及社会条件
    2.2 工程地质条件
    2.3 水文地质条件
    2.4 不良地质现象成因及分布
    2.5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第三章 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3.1 地质环境适宜性及敏感性影响因素
    3.2 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
    3.3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析方法
第四章 遥感数据预处理
    4.1 遥感方法介绍
    4.2 建筑、高程、坡度信息
    4.3 植被信息
    4.4 地温信息
第五章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5.1 AHP适宜性评价
    5.2 Hopfield适宜性评价
    5.3 适宜性方法对比及结果优化分区
    5.4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析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4)宝兴县横路上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
        1.2.1 滑坡成因机制
        1.2.2 滑坡稳定性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环境地质背景
    2.1 气象及水文条件
        2.1.1 气象条件
        2.1.2 水文条件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地震等其他动力条件
        2.5.1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2 人类耕植活动的影响
第3章 滑坡体基本特征
    3.1 滑坡体形态特征及规模
    3.2 滑坡体边界条件
    3.3 滑坡体物质组成
    3.4 滑坡体变形破坏特征
    3.5 滑带土基本特征
    3.6 滑坡土物理力学特征
第4章 滑坡体成因机制研究
    4.1 滑坡形成条件分析
        4.1.1 地形地貌条件
        4.1.2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性质
        4.1.3 地质构造条件
        4.1.4 水文地质条件
    4.2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第5章 滑坡体稳定性研究
    5.1 定性分析
        5.1.1 降雨及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
        5.1.2 断裂及地震对滑坡的影响
        5.1.3 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的影响
    5.2 定量评价
        5.2.1 计算模型确定
        5.2.2 计算数据准备
        5.2.3 滑坡滑动模式推力及稳定系数计算成果
        5.2.4 治理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5.2.5 稳定性评价
        5.2.6 稳定性及发展趋势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二滩水库泥沙淤积及库容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水库泥沙淤积研究现状
    1.4 泥沙运动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
        1.4.1 水库异重流研究
        1.4.2 水库淤积形态研究
        1.4.3 水库排沙及运行方式研究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流域输沙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流域输沙
        2.2.1 流域产沙概况
        2.2.2 悬移质
        2.2.3 推移质
第3章 库区产沙分析
    3.1 库区滑坡分布与形成特征
        3.1.1 降雨与滑坡分布
        3.1.2 地貌特征与滑坡分布
        3.1.3 岩性条件与滑坡分布
        3.1.4 构造条件与滑坡分布
    3.2 库区泥石流的情况
    3.3 库区滑坡泥石流发展趋势
        3.3.1 滑坡活动规律及趋势
        3.3.2 泥石流活动规律及趋势
第4章 库容状况分析
    4.1 泥沙断面测量情况
    4.2 断面面积计算
    4.3 库容计算
    4.4 库容计算成果
    4.5 库容对比计算
第5章 水库泥沙淤积分析
    5.1 入库悬移质泥沙
    5.2 入库泥沙淤积情况
    5.3 泥沙淤积形态及淤积分布
    5.4 水库泥沙淤积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今后水库运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天全县城厢镇大沟泥石流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泥石流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与地震
        2.5.1 地质构造
        2.5.2 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3.1 地形地貌及沟床条件
        3.1.1 形成区地形地貌条件
        3.1.2 流通区地形地貌条件
        3.1.3 堆积区地形地貌条件
    3.2 物源条件
        3.2.1 沟域内松散物源类型
        3.2.2 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特征
    3.3 水源条件
第4章 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
    4.1 泥石流基本特征
        4.1.1 泥石流灾害史及灾情、危险性分析
        4.1.2 泥石流各区段冲淤特征
        4.1.3 泥石流发生频率、规模及易发程度
    4.2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值计算
        4.2.1 泥石流流体重度
        4.2.2 泥石流流量
        4.2.3 泥石流流速计算
        4.2.4 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
        4.2.5 泥石流整体冲压力
        4.2.6 泥石流弯道超高
第5章 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
    5.1 泥石流易发程度分析与评价
    5.2 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发展阶段
    5.3 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
第6章 泥石流防治工程对策研究
    6.1 防治工程方案设计原则
    6.2 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
    6.3 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6.4 典型结构设计
        6.4.1 谷坊坝设计计算
        6.4.2 防护堤设计计算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1.2.1 红层分布概况
        1.2.2 红层与工程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1.2.5 红层水理特性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1.3.1 土质边坡
        1.3.2 岩质边坡
        1.3.3 红层边坡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1.4.1 白垩系
        1.4.2 第三系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主要研究目的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2.1 引言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2.2.1 甘肃红层概况
        2.2.2 白垩系
        2.2.3 第三系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2.3.1 灾害概况
        2.3.2 灾害类型
        2.3.3 分布规律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2.4.1 路基病害
        2.4.2 路堑边坡病害
        2.4.3 桥梁病害
        2.4.4 隧道病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物质组成
        3.2.1 颗粒组成
        3.2.2 矿物组成
        3.2.3 化学成分
        3.2.4 微观结构
    3.3 物理性质
        3.3.1 白垩系
        3.3.2 第三系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3.4 力学性质
        3.4.1 白垩系
        3.4.2 古近系
        3.4.3 新近系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3.6 水理性质
        3.6.1 软化性
        3.6.2 膨胀性
        3.6.3 崩解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4.1 引言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4.2.1 白垩系
        4.2.2 古近系
        4.2.3 新近系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4.3.2 试验现场布置
        4.3.3 岩体变形试验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4.3.5 岩/岩直剪试验
        4.3.6 平硐声波测试
        4.3.7 试验成果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4.4.1 岩/岩与砼/岩
        4.4.2 岩体与岩石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5.1 引言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5.5.1 整体结构
        5.5.2 层状结构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6.1 引言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6.2.1 依托工程概况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6.3.2 边坡计算模型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6.3.5 拉张裂缝小结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6.4.2 抗剪强度特征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6.4.4 残余强度小结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6.5.1 计算模型
        6.5.2 计算方法
        6.5.3 计算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7.1 引言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7.2.1 模型构建
        7.2.2 模型求解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7.3.1 计算模型
        7.3.2 模型求解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7.4.1 工程简况
        7.4.2 工程地质条件
        7.4.3 边坡结构特征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8.1 引言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8.2.1 自然地理条件
        8.2.2 工程地质条件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8.3.2 岩体结构特征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8.5.1 基本原理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8.6.1 基本原理
        8.6.2 模型建立
        8.6.3 分析方法
        8.6.4 计算结果分析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8.8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8)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浪潮冲击下的乡村聚落研究的必要性
        1.1.2 主流视角遮蔽下的民族地区乡村聚落研究的必要性
        1.1.3 文化交织干预下的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研究的必要性
    1.2 基本概念
        1.2.1 甘南藏区
        1.2.2 乡村聚落
        1.2.3 空间模式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基础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基础理论
        2.1.1 人类聚居学理论
        2.1.2 乡村地理学理论
        2.1.3 乡村经济学理论
        2.1.4 乡村社会学理论
        2.1.5 文化人类学理论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乡村聚落研究综述
        2.2.2 甘南藏区研究综述
        2.2.3 总体评述
    2.3 本章小结
3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发育条件与现状特征
    3.1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的发育条件
        3.1.1 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3.1.2 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3.1.3 多式化的区域生产方式
    3.2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的现状特征
        3.2.1 牧区乡村聚落的现状与特征
        3.2.2 半农半牧区乡村聚落的现状与特征
        3.2.3 农区乡村聚落的现状与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的区域空间模式
    4.1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4.1.1 牧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4.1.2 半农半牧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4.1.3 农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4.2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区域空间模式的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5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的内部空间模式
    5.1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5.1.1 自然山水空间
        5.1.2 居住空间
        5.1.3 生产空间
        5.1.4 公共空间
    5.2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
        5.2.1 不同类型聚落空间组织模式
        5.2.2 乡村聚落空间组织的形态特征
    5.3 甘南藏区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组织的动力机制
        5.3.1 宗教信仰认同的向心力
        5.3.2 居住生活延续的稳固力
        5.3.3 社会组织变动的均衡力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思考与展望
    6.1 结论
    6.2 思考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论文研究基础资料附件

(9)北京山区洪沟道特征及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1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
        1.3.2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方法
        1.3.3 山洪预警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北京山区概况
        2.1.1 地形地质
        2.1.2 气象水文
        2.1.3 植被土壤
    2.2 典型小流域概况
        2.2.1 漫水河站以上流域
        2.2.2 蛇鱼川小流域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 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征分析
        3.1.2 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技术研究
    3.2 技术路线
4 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征分析
    4.1 山洪沟道特征指标及其获取
        4.1.1 沟道获取
        4.1.2 山洪沟道属性指标
        4.1.3 指标获取
    4.2 山洪沟道特征指标分析
        4.2.1 流域面积
        4.2.2 沟长
        4.2.3 沟道比降
        4.2.4 流域形状系数
        4.2.5 地形起伏度
        4.2.6 坡度
        4.2.7 植被覆盖度
5 北京山区山洪危险度评价
    5.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 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3 评价结果分析
6 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模型构建及检验
    6.1 模型构建
        6.1.1 模型简介
        6.1.2 产流模型
        6.1.3 汇流模型
        6.1.4 安全流量
    6.2 北京山区山洪预警模型验证
        6.2.1 数据获取
        6.2.2 洪水评价标准
        6.2.3 验证结果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北京山区山洪沟道属性指标表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柞水县地质环境背景及社会经济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层岩性
        2.1.5 地质构造
        2.1.6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2.1.7 岩土体类型及基本特征
        2.1.8 水文地质
        2.1.9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三章 柞水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3.1.1 地质灾害类型
        3.1.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
    4.1 地质灾害风险的基本概念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第五章 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1 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因素构成
    5.2 柞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5.2.1 评价因子的选取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3 评价指标的量化
        5.2.4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叠加计算
        5.2.5 危险性等级划分及区划
    5.3 柞水县地质灾害易损性分析
        5.3.1 易损性评价定义及流程
        5.3.2 易损性评价因子的选取
        5.3.3 易损性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5.3.4 易损性评价计算
    5.4 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5.4.1 风险性评价方法
        5.4.2 基于ArcGIS的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5.4.3 风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邓池沟泥石流某些特征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地球化学成分反演模型研究[D]. 任小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D]. 赵岩. 兰州大学, 2020(01)
  • [3]青海乐都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D]. 巩云鹏. 长安大学, 2018(01)
  • [4]宝兴县横路上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 马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5]二滩水库泥沙淤积及库容状况分析[D]. 杨银辉. 清华大学, 2017(02)
  • [6]天全县城厢镇大沟泥石流综合防治研究[D]. 谢俊.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8)
  • [7]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8]甘南藏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D]. 成亮.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9]北京山区洪沟道特征及预警技术研究[D]. 宋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10]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 袁蒲菁. 长安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灯池沟泥石流的一些特征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