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当前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变形水准测量及震源机制结果综合分析

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当前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变形水准测量及震源机制结果综合分析

一、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域现时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形变和水准等测量与震源机制结果的综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1](2021)在《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GPS技术应用于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历程,重点从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和地震研究等方面,介绍了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从地震预测研究、基础研究、GPS台网监测布局和GPS解算精度与时效4个方面,对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维[2](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李海君[3](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4](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李冉,陈群策,张重远,孟文,牛琳琳,邱君,陈利忠[5](2016)在《台湾海峡西岸地应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海峡西岸地区受到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具有复杂的应力场特征,但本地区现阶段地壳应力状态研究程度较低。为深入了解本区地应力特征,本文采用水压致裂法在福建平潭和广东饶平钻孔中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并结合其他实测及震源机制解资料,讨论了台湾海峡西岸构造应力场特征。结果显示平潭和饶平钻孔地应力优势作用方位分别为N19°W和N37°W;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的研究区应力场方向表现为从北向南由NNW方向转向EW方向的扇形分布。地应力状态的水平变化趋势,大致以沙县-南日岛断裂为界,北部为低应力区,南部为高应力区,且南部大致以九龙江下游断裂附近开始,呈现由北向南,地应力水平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南部分别选取平潭、泉州、饶平三个钻孔,利用库伦准则对断层活动性进行判断,认为海峡西岸北部地区应力水平较低,断层活动性较弱;泉州所在的海峡西岸中部地区应力已积累到较高的水平,断层失稳滑动的可能性比较大;饶平邻近区域在近期断层失稳滑动的可能性不高。

吴中海,赵根模,刘杰[6](2016)在《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成因及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未来强震趋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和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构造特点表明,此次大震是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主前缘逆冲断裂向欧亚板块进行低角度俯冲的结果。地震破裂从北西向东南方向传播,累计长度达170km,最大倾向滑移量57m。其发震断裂全新世活动强烈,历史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M≥7.5地震的原地复发平均间隔在500年左右,而在地震活跃阶段分段破裂的平均间隔只有10年左右,并且历史地震活动在最近1800年期间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从西向东迁移规律。历史地震活动过程揭示,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带上目前存在兴都库什、尼泊尔西部、锡金-不丹和印缅交界区4个地震空区段,特别是位于此次地震东部的两个空区,未来地震危险性较显着。由于印-欧大陆俯冲碰撞作用是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中国大陆强震频发的主要地质构造原因,这决定了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及邻区的大震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关联性,主要表现为大地震活跃阶段在时间上的交替出现和大地震沿垂直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纵向迁移过程。进一步结合青藏高原及邻区历史地震活动及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成果推断,在喜马拉雅地震带的新一轮活跃过程中,中国大陆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地震形势,尤其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晚第四纪活动性显着的区域性活动构造带或断裂带的潜在强震危险性比较突出,主要包括:藏南的近南北向裂谷带与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带,川滇地块中的安宁河-小江断裂带与大凉山断裂带、南汀河断裂带与畹町断裂带、澜沧-景洪断裂带和滇西北大理-丽江裂陷带,西北地区的西昆仑山前逆冲-褶皱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天山的主要逆冲-褶皱变形带等。但当前活动构造调查研究的不足限制了对区域大地震危险性做出更准确的地质评估,这也是目前城镇化与重大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瓶颈"所在。

陈长云[7](2014)在《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及其邻区块体运动及块体边界带形变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发生在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界NE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上。汶川地震震前巴颜喀拉块体相对四川盆地的东向运动速率比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速率高出近两倍,说明从巴颜喀拉块体中东部到四川盆地存在着明显的速度衰减。作为华南块体一部分的四川盆地非常稳定,速度的衰减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北西侧的巴颜喀拉块体东部,GPS资料与地震活动性揭示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向东运动的速度并非连续性的递减而是呈现分块运动的性质。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存在哪些次级块体?这些次级块体的形变运动特征如何?块体运动变形的动力来源?各活动块体的边界断裂运动、变形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如何?开展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构造变形场的定量研究将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可靠的依据,深化对大陆构造变形和高原隆升机制的认识,加深汶川地震孕育、发生机制的理解,为关于青藏高原变形特征的各种动力学模型和假说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与依据,同时为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定量的依据。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GPS资料的处理分析、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运动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场等资料以及F检验法,对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及邻区进行活动块体的划分。在活动块体划分结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各活动块体的运动特征和变形方式、块体边界断裂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以及块体运动、边界断裂带变形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论文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的划分与变形特征1)基于活动块体的基本概念及活动块体划分原则,综合研究区内主干活动断裂带和次级活动断裂带的空间展布、地震活动性等资料将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及邻区划分为4个一级块体,巴颜喀拉块体(I)、华南块体(II)、川滇块体(III)和西秦岭块体(IV)等。考虑一级块体内部次级断裂、深部地球物理场和地貌构造单元等的影响,利用GPS速度场资料、地球物理场异常资料以及区域地貌特征等,对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和西秦岭块体内部进行了再划分,结合F检验法将巴颜喀拉块体东部进一步划分为阿坝次级块体(I1)、马尔康次级块体(I2)和岷山次级块体(I3)等3个次级块体,将西秦岭块体划分为岷县次级块体(IV1)、礼县次级块体(IV2)等2个次级块体。2)、龙门山断裂带北西侧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可以划分为阿坝、马尔康和龙门山3个次级块体,各次级块体自西向东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到四川盆地向东运动速度的衰减不具有连续性,衰减主要发生在龙日坝断裂带和岷江断裂带上,其中以龙日坝断裂带对巴颜喀拉块体向东运动的分解作用最为明显,水平右旋分解非常明显约为4.8±1.6mm/a;岷江断裂带的分解作用相对较弱,仅仅约12mm/a。3)利用1999-2007震前GPS水平速度场资料对研究区活动块体的运动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各活动块体的整体运动包括向东或者南东方向平动和块体自身的旋转;利用震前GPS速度场资料,分别运用Delaunay三角形、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各次级活动块体内部的主压应变率场,主压应变率场所反映的各次级活动块体的变形特征揭示出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次级块体中岷县次级块体刚性特征最强,岷山次级块体、马尔康次级块体和阿坝次级块体的刚性程度自东向西越靠近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刚性特征越强。4)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及邻区各次级活动块体运动变形的长期作用力,在长期作用力的作用下,各次级活动块体持续向东或者南东运动。除长期作用力外,各次级活动块体还受到相邻活动的块体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各活动块体在向东或者南东方向运动的同时自身发生旋转运动。(2)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边界断裂变形特征1)利用GPS速度剖面的反正切拟合方法,根据速度残差最小的原则,获得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各次级活动块体边界断裂上的最优闭锁深度和变形宽度。东昆仑断裂带的闭锁深度在19.1±8.1km左右;龙门山断裂带的闭锁深度13.6±3.9km左右;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的闭锁深度为18.3±9.7km与区域主要断裂带的闭锁背景一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闭锁深度约19.8±9.2km。龙日坝断裂带的闭锁深度为15.8±5.0km,同样与区域闭锁背景基本一致。安宁河断裂带闭锁深度计算结果约33.2±15.8km,较区域小震震源深度深,可能与所用GPS站点横跨了安宁河断裂带东部的大凉山断裂带和马边断裂带有关,受大凉山断裂带和马边断裂带的共同作用,使得拟合的闭锁深度较实际值深,根据安宁河断裂带小震震源分布认为安宁河断裂带的闭锁深度应该介于1520km较为合理。岷江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的闭锁深度相对浅,前者为约8.3±3.6km,后者约为8.7±5.6km。总的来看,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边界的闭锁主要集中在820km的范围内。2)通过活动块体的欧拉参数、GPS速度剖面、速度剖面的反正切拟合以及跨断裂带基线分别对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各活动块体边界带的运动速率以及运动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所反映的最明显特征是: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的滑动速率要显着大于巴颜喀拉块体与华南块体的边界-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整个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均处于明显的挤压环境。汶川震后GPS(2009-2011)跨断层基线结果显示:各活动块体边界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在汶川地震前后基本一致。北西西走向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和迭部-白龙江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明显,兼有显着的挤压特征。岷江断裂带、虎牙断裂带、麻沿河断裂带以及礼县-罗家堡断裂带垂直于断裂带的挤压特性较为明显,断层的左旋走滑分量较小。青川-平武断裂带垂直断裂的挤压特征较为明显,且为右旋走滑运动。巴颜喀拉块体东部走向北西或北西西的边界断裂大多表现出左旋拉张的特性,走向北东的边界断裂带除成县-太白断裂带外,均表现出右旋走滑兼有挤压运动的活动特征。巴颜喀拉块体东部,龙日坝断裂带以东、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地区处于明显的挤压环境。3)由欧拉矢量、GPS速度剖面以及跨断层基线结果对比可知,三种方法所得到的边界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及平行断裂带走向的走向滑动速率是比较一致的,但是跨断层基线结果所反映的垂直于断裂走向的运动速率较大。分析发现,速率偏大的基线对中至少有一个为新建站点,新建站点的稳定性对基线的影响目前还很难研判,此外,垂直断裂运动速率较大是否受到汶川地震震后变形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3)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运动、边界带变形特征与汶川Ms8.0地震的发生1)在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岷山次级块体的刚性特征弱于马尔康次级块体、阿坝次级块体以及岷县次级块体,这一特征有利于应力及能量在岷山次级块体内部积累,块体内部发生的多次地震印证了这一推论的合理性,由于上地壳岩石在下地壳流的拖曳下持续向东运移,使得岷山次级块体内部的能量积累逐渐汇聚到其与华南块体的边界带-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2)龙门山断裂带被马尔康、龙门山和岷县3个次级块体分成南、中、北三段。龙门山断裂带中间段也即岷山次级块体与华南块体的边界带上的主压应变率要明显小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上的应变率,其北西侧变形幅度表现为从远离断裂带较大到靠近断裂带逐渐减小的特征,可能表明其在震前已经积累了较高的应变能,致使GPS无法观测到断裂带的显着变形,这一特征利于发生破裂滑动。汶川地震后地表破裂带和余震分布揭示的断裂带运动性质自南西向北东由以逆冲为主逐渐转为逆冲兼走滑的特征,可能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所受主压应力方向自南向北的变化有关。3)根据块体划分结果、块体运动及形变特征和区域GPS主压应变率场的变形特认为龙门山断裂带可以划分为南、中和北三段,根据块体变形强弱,认为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能量与应力积累要高于南、北两段;GPS主压应变率场的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中间段在震前已经积累了较高的应变能,而龙门山断裂带中段与南段交界处附近的主压应变轴的方向与断裂带走向垂直,使得该段走滑分量很小,断裂带以逆冲运动为主,可能使得应变能在此处积累量值最大,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应力水平超过摩擦极限时,此段易于发生错动,这一特征可能是汶川地震在该段发生的原因之一。

龚云[8](2012)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三维形变场监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福建地区属于华南褶皱系武夷-戴云隆折带,该地区紧连环太平洋地震带,属于中国地震活动较活跃的地区之一。从板块构造角度看,福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的东南缘,地处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碰撞带的内侧。因受到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亚欧板块运动的联合影响,在长期的构造演化环境下,福建地区的构造活动带不断变迁,地质构造活动极为复杂。特别是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受到来自几大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作用,如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这几大板块中,相互之间会因为不同的运动形式产生挤压作用、侧压作用和扩张等产生不同的板块作用。具体来说,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有来自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以及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所派生的向东侧压以及冲绳海沟的扩张等联合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快速发展,使得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观测、大信息量的获取、快速准实时的信息处理成为可能,从而为地球动力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新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地壳运动的三维形变监测方面,利用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IBL)、人卫测距技术(SLR)等现代大地测量手段,给出的对于地壳大范围长期变化、地壳运动时空密集的运动观测数据,这些形变数据都支持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具有定量的作用。利用大地测量手段获取大范围和时空密集的三维地壳形变场,对于地壳形变运动趋势的研究、深部动力学机制的推断是极为重要的。由于随着地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地壳板块构造运动的特征、断层活动特性、构造应力场特征、断裂发震危险性评价等深部机制的研究成为重点。因此,结合大范围和时空密集的三维地壳形变场,利用地球物理反演、三维数值模拟等方法,多角度、多学科、多领域的深入研究引发地壳运动的地球内部动力学机制是当前地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及热点。近年来,地质学家对福建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地区的运动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尤其对相邻板块碰撞机制、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构造深化规律和环境迁变这些运动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福建东南沿海地区运动性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对象在形变和相对运动、活动断裂地壳活动三者之间存在的动力关系。为该地区的地质学研究和地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凭证,为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指导,除此之外,还可以影响这个地区在数据模拟过程、运动动力学研究的进行。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发展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球科学理论、认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构造运动、论述该地区在东南沿海地区内部构造变形机制、讨论推测环境变迁、防灾减灾这些方面都有着很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本文以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三维形变场监测、特征分析以及其动力学机制为主要研究目标,在总结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断层活动特性、地质钻孔勘察、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利用GPS、水准、InSAR等大地测量技术手段,对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块体活动趋势、内部形变特征、应力应变关系等进行细致研究比较;综合利用大地测量反演、三维数值模拟等处理技术,对其细部、深部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综合区域外围的华南板块、台湾地区的地壳运动特征,提出合理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深部构造机理,针对上述的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结论如下:一、系统收集整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物理探测、地壳形变资料,详细掌握该地质单元的演化规律及构造背景,并对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动力背景进行初步研究。地质资料表明:大型断裂系统对于区内运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区内断裂构造是造成区内不均匀运动的重要原因。福建东南沿海的构造格局主要由北东向断裂带(长乐一诏安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和北西向断裂带(九龙江断裂带,晋江一永安断裂带,兴化湾断裂带和闽江断裂带)两组第四纪断裂带控制;在重心基准下(扣除块体内的整体运动),区内地壳形变运动比较小,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形变是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二、优化改造研究区域的现有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设计GPS及水准监测方案,对城市群、国家重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重点布设,为研究区域的地壳三维形变场及城市规划提供依据。本章主要介绍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现有水准、GPS监测网的成果,并对现今监测网络进行优化改造,并研究设计完善监测方案。大地测量数据表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现今表面运动的总体格局取决于周边大型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状态,从GPS资料分析处理结果来看,区内运动基本沿SE方向运动,且具有较强的整体一致性,同时又具分区变化特征,存在着差异运动。三、在传统大地测量手段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InSAR和D-InSAR技术获取大尺度、高精度垂直形变的技术可行性,论文重点探讨了SBAS-InSAR技术应用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群地面沉降形变监测,采用最小二乘和小基线集的多基线距D-InSAR方法,采用多平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处理,将InSAR干涉数据与水准测量数据相结合,描述了福州盆地、泉州盆地及漳州盆地的沉降速率及其特征。InSAR技术获取福州盆地处于沉降状态,厦漳地区处于抬升状态,泉州地区升降不明显,这一结果与精密水准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四、根据地球表面监测到的形迹资料对地球内部的空间变化以及地球内部介质物理状态进行反推,这就是大地测量反演问题,在地球科学的研究体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大地测量学和地震学、地球物理学紧密结合、相互联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其中联合反演是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的理想工具。论文结合多类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参数,选用OKADA位错模型,利用该区域的GPS、水准、及部分InSAR成果,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反演,重点对长乐-诏安断裂带断层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GPS、水准、InSAR等资料联合反演断层参数得出:断层运动速率较低,每年变化量仅1mm/a左右,从形成性质及特点来看,长安-诏安断裂带体现出以压性逆断为主要的运动方式,在形成受力方面成因相同,从运动速率来目的地,从南到北,速率依次变弱,南段层运动比北段大。五、通常在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反演领域进行运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有限元法,这种方法最根本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变分原理和部分插值计算法,它可以将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由难变易,变成一个线性方程的求解过程。论文结合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粘弹性本构关系,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应力应变场,进行了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利用三维粘弹性模型模拟:1)主压应力为主张应力的3~4倍,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为NW(NWW)-SE(SEE).在此应力场作用下, NE向断层呈压性运动, NW向断层呈张性运动。地壳运动速度和应力变化的规律,表明福建地区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特征:地震发生前后应力都会突然增加。积蓄弹性应变能。在地震发生时包括震后,应变能都会得到释放,最终基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2)长乐一诏安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和北西向断裂带(九龙江断裂带,晋江一永安断裂带,兴化湾断裂带和闽江断裂带)附近应力较为集中,现今构造运动活跃,影响着周围区域的形变特征。六、在获取了大地测量地壳运动监测的前提下,结合已经取得基础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地壳形变的变形特征,推断地壳变形的原因,找出产生地壳变形的力源,研究了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的动力学机制。区域构造动力学机制研究:控制东南部现代地壳应力场和地壳运动的主要力源是来自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以及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所派生的向东侧压以及冲绳海沟的扩张等联合作用,这说明对于福建东南沿海及邻区而言,其现今地壳运动及区内形变状态是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福建省地震学会[9](2012)在《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认为该文详细介绍了近40年来,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的概况。福建省地形变观测网是由全省GPS连续观测网、重力、水准、地磁流动观测网以及重力、倾斜与应变观测台站组成。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发展,福建省地壳形变台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从而推动了我省地壳形变的地震预测与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在推进全国地壳形变学科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张路[10](2008)在《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文中提出在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福建沿海现今的构造活动十分引人注目,很多学者对福建沿海的第四纪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包括:断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以及二者关系,沿海盆地的沉积、构造与地震活动性,沿海沉积与地壳升降和海平面变化关系等。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构造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北东向断裂带有政和—大埔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3条深大断裂带;北西向为韩江断裂带、九龙江断裂带、永安—晋江断裂带、兴化湾断裂带和闽江断裂带等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本区重要的深大断裂带,主要活动时期在更新世中期之前,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强度大为减弱。长乐—诏安断裂带现代的地震活动较频繁,但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空间密度和时间频度上,均要比滨海断裂带弱。滨海断裂带是一条海域深大断裂带,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地壳断裂,可能是新生代强烈沉陷的台湾海峡西边界断裂;它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地震发生带。在福建沿海地区北西向断裂是一组较新的、活动性强烈的左旋张性断裂带,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不及北东向断裂,但它们几乎切割错断了其它所有方向的断裂;该断裂组分布比较规则(方向一致、排列等距),且地震活动强度向南递增,强震一般发生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基岩以燕山期花岗岩、侏罗纪和白垩纪的陆相碎屑—火山碎屑建造为主,第四纪沉积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花岗岩基底的盆地、平原中。沿长乐—诏安断裂带分布有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动力变质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南部漳浦—龙海一带分布有新近纪以来的玄武岩,该火山在晚更新世有活动。福建沿海地区新生代沉积较浅,主要是第四纪沉积,更新统划分为下更新统天宝组、中更新统同安组、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和东山组,全新统主要为长乐组。该区第四纪沉积由长乐—诏安断裂带及北西向断裂控制,主要分布于福州盆地、长乐平原、莆田平原、泉州盆地、同安平原、漳州盆地和龙海平原等地区,这些盆地一般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和北两向断裂的交汇处。福建沿海地区尽管已取得了大量对第四纪盆地和构造的研究成果,但对盆地形成发展、大区域第四纪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模式深入研究较少。为深入探测和研究福建沿海的断裂及其活动性,近年来陆续开展了福州、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本文利用该项目获得的资料和福建沿海、台湾海峡以及更大区域资料,结合作者对几个城市断层的野外调查,对福建沿海第四纪盆地构造及其运动规律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获得该地区第四纪地壳运动、动力学成因更进一步认识,论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1.研究方法研究本区古海平面的标志层位,分析其测年和高程,对比盆地的海侵层位,确认盆地的构造沉降。论文在总结该区大量沉积和构造及其构造活动时空关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了解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盆地的沉积深度、时间及相关构造活动的对应演化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现有资料和盆地沉积特点,提出了利用钻孔资料进行沉积深度—时代(D-T)分析方法,从而更有效直观地判断第四纪盆地断层的活动性,分析盆地内不同位置、不同时期构造活动之幅度和强度的时空变化。2.盆地构造分析沿研究区的两组深大断裂分布的历史地震和多数现代小震说明了断裂的活动性,这些断裂的深部活动引发地表沉降,是盆地形成的重要成因。根据盆地地貌、海平面升降和海侵层位等特征,确认盆地的构造属性,阐明盆地形成的阶段性——从早期“断陷”到晚更新世以来“拗陷沉积”。根据闽南各城市活断层探测结果获得了市区及其附近地区大量钻探和年代学研究资料,本文利用盆地钻探获得的钻孔测年数据对各个钻孔进行沉积的深度—时代对比分析(D-T分析),进一步判断盆地的断层活动性和沉积规律,确认盆地构造的发展趋势。(1)盆地断层活断层探测及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几个北西向盆地(福州、漳州和泉州)内的断裂均为高倾角正断层,并且倾向盆地中心;盆地内北西向较活动的断裂位于盆地西南侧或中部盆地沉积最深处:福州盆地的闽侯—南屿断裂是福州盆地最具发生中等—中强地震潜势的相对危险断层,其次为五虎山北麓断裂,盆地内其余断层为一般危险性断层,盆地内2条相对危险断裂均位于盆地西南侧。泉州盆地的寺角—晋江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在更新世晚期;本文根据D-T沉积—构造分析认为紫帽山—乌石山断裂在更新世晚期有活动。寺角—晋江断裂在盆地中部最深处,紫帽山—乌石山断裂在盆地西南侧。其余断裂在第四纪早期或以前有活动。漳州盆地的古塘—大梅溪断裂和九龙江断裂北支最新活动时代可能在更新世晚期,是相对危险断裂,九龙江断裂北支是位于漳州市小区西南侧的北西向断裂;在珩坑—天宝小区西南侧的岱山岩—珩坑断裂要比珠坑断裂更活动一些。厦门岛的筼筜港断陷盆地内只有北东向筼筜港断裂可能有晚更新世活动,岛上其余断裂活动更早。(2)盆地沉积福建沿海几个盆地内的第四纪沉积较新,一般为更新世以来沉积,盆地的D-T沉积—构造分析发现,盆地沉积的中心都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趋势:福州盆地东北部可能在近千年来无沉积或有过剥蚀,在40~8ka时段高沉积速率位置向西转移,福州盆地的沉积中心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趋势。泉州盆地的东北部最早沉积(近80ka左右);30ka盆地中部开始沉积,并成为沉积中心;而在最近千年,盆地中部的沉积变为高速并成为最高速沉降区。自盆地形成开始,盆地的沉积中心就有从北东向盆地中部迁移的趋势。漳州盆地:珩坑—天宝小区的东北部沉积较早,但更新世晚期以来,东北部沉积深度和速率小于南西部,表明盆地中心有随时间向南西迁移的规律;同样,漳州市小区的沉积中心也有向南迁移的趋势。厦门岛筼筜港断陷盆地内的沉积有向南西迁移的趋势。通过上述盆地断裂和沉积的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福建东南沿海福州、泉州和漳州3个由北西向断裂控制的盆地中,北西向较活动断裂发育在盆地西南侧或中部最深处,盆地的沉积均有由北东向南西的迁移趋势,盆地有向南西方向掀斜的特征。3.区域构造运动模型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型建立在①几个北西向盆地内的断裂和沉积所表现的盆地向南西方向掀斜特征、②盆地第四纪沉积事件的时间序列和③该区地壳结构的分析基础上。福建沿海几个沉积盆地以及龙海平原、广东省沿海潮汕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钻探与年代学研究表明:滨海盆地第四纪起始沉积年代早于内陆盆地,厦门岛比龙海平原早,龙海平原比漳州盆地早;其它几个沉积事件也具有相同特征。在内陆,漳州盆地起始沉积最早,沿南西和向北东2个方向各盆地起始沉积时代均分别逐渐变新:其中厦门—漳州盆地形成的时代最早,福州盆地、珠江口盆地形成时代最晚。福建省沿海内陆盆地的其它几个沉积事件也有从漳州向北东变新的趋势。利用该区几条深部地震勘探结果建立的区域地壳结构模型表明:本区的地壳较薄,在上地壳底部存在低速层;低速层底面在滨海断裂带和台湾海峡明显上隆,在漳州—厦门一线沿九龙江断裂上隆,在泉州一带也有部分区域上隆;上地幔顶面的深度图像和低速层底面类似,沿北西向九龙江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的上隆更明显。通过各个盆地内部构造运动趋势研究,对比盆地之间的沉积序列,结合地壳结构分析,给出该区的构造运动模型:在第四纪早期或前第四纪,北东向的拉张作用使漳州南西侧深部的上地幔发生隆起,随后,伸展作用向北东扩展,伴随该区两组断裂的活动,陆续形成漳州、泉州和福州盆地;向南西扩发展同样陆续形成潮汕平原和珠江口盆地;该伸展作用的持续发展,形成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的构造格局。4.区域构造动力学分析本文由大区域到小区域逐步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第四纪运动方式,着眼于直接作用于该区的西菲律宾板块西缘的构造,论述沿海、台湾和菲律宾等海域的构造及其活动,结合南海板块对该区构造影响的讨论,给出如下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解释:对西太平洋洋盆的演化分析表明,中生代晚期库拉板块NNW向俯冲、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南北两洋脊先后俯冲到亚洲板块东南缘之下、新生代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菲律宾板块北西向俯冲等大事件,对闽台地区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讨论了巴士构造系的形成机理:菲律宾板块北西方向运动,北侧沿琉球沟弧盆系俯冲消亡,西侧在台湾纵谷以弧—陆碰撞带与欧亚板块左旋逆走滑断层接触,而与南中国海次板块以马尼拉海沟相邻,南中国海次板块在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作用于菲律宾板块。这两个板块的共同作用下,势必在台湾南端巴士海峡一带产生沿NWW—SEE一线的左旋拉伸,形成巴士构造系。分析表明:在菲律宾板块的北西向挤压作用下,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地区表现为隆升和北东向拉伸。菲律宾板块的运动在巴士构造系产生左旋拉张作用,巴士构造系在陆地的延伸位于漳州南西侧,它的活动引发地幔隆升,成为本区伸展构造运动的触发点。拉张作用从漳州—厦门一带分别向北东和南西扩展,引发福建东南沿海各个盆地的沉积和升降运动。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是韵律式的,它在巴士构造系引发的左旋拉张作用是多期的,福建东南沿海各个盆地的运动也是多期的。5.岩石圈的多层圈构造解释论文从岩石圈多层构造思想分析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伸张、破裂的成因,解释该区第四纪构造运动。岩石圈的上层(上地壳)为脆性、中脆性层,岩石在岩石圈上层受力时的主要变形方式是脆性破裂,断层破裂和地震多发生于此;岩石圈下层(下地壳和上地幔)是半延性、延性的塑性层,厚度要比上层大得多,是岩石圈主要的受力、传力层,它的主要变形方式是塑性蠕变。在巴士构造—漳州一线的岩石圈接受引张作用时,岩石圈变形所表现出的伸展作用从受力端向另一端传播,持续的引张力作用在该区形成等距的正断层组,可能是导致由九龙江断裂带向两侧第四纪盆地依次发展的深部构造原因。

二、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域现时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形变和水准等测量与震源机制结果的综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域现时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形变和水准等测量与震源机制结果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PS观测台网
    1.1 早期观测
    1.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1.3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1.4 GPS数据资源共享与发展
2 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2.1 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
        2.1.1 GPS数据处理软件
        2.1.2 GPS坐标时间序列
        2.1.3 GPS基线时间序列
    2.2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
        2.2.1 水平速度场
        2.2.2 垂向速度场
        2.2.3 应变率场
    2.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
    2.4 地震研究
        2.4.1 同震形变场
        2.4.2 高频GPS应用
        2.4.3 GPS震后形变监测
    2.5 广泛的影响
3 面临的问题
    3.1 地震监测预报难题尚未解决
    3.2 基础研究缺乏突破
    3.3 站点密度有待提高
    3.4 GPS解算精度和时效有待提高
4 发展方向
    4.1 强化地震预测研究目标导向
        (1)强化中长期地震预测,完善GPS在发震地点和震级预测的方法和应用。
        (2)加强GPS用于短临预测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3)强化断层滑动行为的精细化研究,分析地震危险性。
        (4)提高断层滑动瞬态变化过程的监测能力。
        (5)GPS分析研究要从地表到地下,从运动学到动力学转换。
        (6)加强GPS与InSAR、地震波等多元数据、多学科融合应用。
    4.2 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4.3 统筹数据资源,优化GPS监测布局
        (1)充分利用连续站资源,适当减少东部地区的流动观测。
        (2)加强西部地区观测密度。
        (3)构建活动块体边界带的综合观测体系。
        (4)加强地震重点危险区细部观测,获取精细变形特征。
        (5)在“十四五”期间,推进GPS台站加密建设。
    4.4 重视基础工作,加强GPS解算精度和时效
5 结语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2.1.4地壳介质特性
        2.1.5应力-应变环境
    2.2玉树地震
        2.2.1发震构造模型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2.2.3地壳介质特性
        2.2.4应力-应变环境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2.3.1发震构造模型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2.3.3地壳介质特性
        2.3.4应力-应变环境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3.2地震破裂空段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4.4晋南危险区(D4)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6讨论与结论

(5)台湾海峡西岸地应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2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结果
    2.1 平潭钻孔地应力测量结果
    2.2 饶平钻孔地应力测量结果
3 海峡西岸构造应力场特征分析
    3.1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
    3.2 水平主应力量值在水平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断层稳定性分析
    4.2 海峡西岸构造应力背景的讨论
5 结论

(6)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成因及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未来强震趋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尼泊尔地震的发震断层与控震构造
    1.1基本情况
    1.2余震分布与震源机制解
    1.3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基本结构与控震构造
    1.4震源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
2喜马拉雅主逆冲带的地震活动特点及其未来活动趋势
    2.1历史地震活动性
    2.2历史强震复发模型与迁移规律
        2.2.1强震复发的基本理论模型
        2.2.2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大震复发模型与复发周期
        2.2.3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强震迁移规律与未来危险性区段
3讨论
    3.1青藏高原及邻区的活动构造体系基本格局
        3.1.1印-欧碰撞主导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变形
        3.1.2青藏高原的最新地壳变形特征
    3.2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地震活动时空关联性
    3.3青藏高原及邻区可能的未来强震危险区带
        3.3.1警惕触发藏南地区强震活动
        3.3.2进一步重视西南地区的未来大地震危险性
        3.3.3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地区未来的强震危险性也不容忽视
4结论

(7)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及其邻区块体运动及块体边界带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区域构造背景及研究现状
    2.1 区域构造地质概况
    2.2 地球物理背景场特征
    2.3 主要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2.4 地震活动性特征
    2.5 结论
第三章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划分与形变特征
    3.1 引言
    3.2 活动块体的划分
        3.2.1 基于地震地质资料的活动块体划分
        3.2.2 基于 GPS 资料验证块体划分结果
        3.2.3 活动块体的独立性检验
    3.3 活动块体的运动变形特征
        3.3.1 活动块体的运动特征
        3.3.2 活动块体的变形特征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块体划分方法的讨论
        3.4.2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划分结果
        3.4.3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3.5 结论
第四章 巴颜喀拉块体东部活动块体边界断裂变形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与方法
    4.3 活动块体边界断裂形变特征
        4.3.1 边界断裂的闭锁深度与变形宽度
        4.3.2 边界断裂的滑动速率
    4.4 结论
第五章 块体运动、活动块体边界带变形特征与地震危险性
    5.1 引言
    5.2 活动块体运动、边界带形变特征与汶川地震的孕育发生
        5.2.1 研究区次级活动块体运动特征与汶川地震的孕育发生
        5.2.2 龙门山断裂带变形特征与汶川地震的孕育发生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的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工作

(8)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三维形变场监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质背景
    1.3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环境背景
    2.1 福建地区地质概况
    2.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2.3 新构造运动及主干断裂构造特征
        2.3.1 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
        2.3.2 新构造分区
        2.3.3 主干断裂构造特征
    2.4 区域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背景
        2.4.1 重力异常特征
        2.4.2 区域航磁特征
        2.4.3 区域地壳结构与莫霍面形态
    2.5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区域构造应力场
        2.5.1 地壳形变场特征
        2.5.2 区域构造应力场
第三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大地测量监测系统设计及实施
    3.1 福建省地壳形变观测台网建设
    3.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介绍
    3.3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监测成果介绍
    3.4 GPS 控制网优化
    3.5 监测方案
        3.5.1 监测目的
        3.5.2 GPS 监测实验方案
第四章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
    4.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概述
    4.2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原理
        4.2.1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4.2.2 差分干涉雷达技术
        4.2.3 D-InSAR 的关键算法
    4.3 基于相干目标的小基线集方法
        4.3.1 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基线距 D-InSAR 方法
        4.3.2 基于小基线集的多基线距 D-InSAR 方法
    4.4 福建地区的实际处理
        4.4.1 地理位置
        4.4.2 数据的选取
        4.4.3 数据的预处理
        4.4.4 数据的处理
        4.4.5 结果分析
    4.5 实验区域监测结论
第五章 多类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参数
    5.1 引言
    5.2 反演的一般理论模型
    5.3 位错模式理论
        5.3.1 位错引起的位移、应斜和应变
        5.3.2 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
    5.4 多类数据联合反演的目标函数
    5.5 最优解算法
        5.5.1 粒子群算法
        5.5.2 粒子群算法 Matlab 实现
    5.6 多类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参数
        5.6.1 区域的选取
        5.6.2 数据的选取
        5.6.3 联合反演的步骤
    5.7 长乐-诏安断裂断层参数反演结果及其分析
第六章 基于 GPS 速度场的粘弹性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6.1 引言
    6.2 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理论
        6.2.1 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思想及流程
        6.2.2 有限单元方法理论模型
        6.2.3 有限单元方法步骤
    6.3 几种本构模型
        6.3.1 线弹性材料
        6.3.2 粘弹性材料
    6.4 有限元粘弹性模拟分析
    6.5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6.5.1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现今速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6.5.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第七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7.1 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与内部形变
    7.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初始动力源
    7.3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成因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壳形变预报地震的科学思路
    1.1 大面积地形变与地质构造的一致性
    1.2 地形变异常的阶段性
    1.3 不同地区地形变异常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1.4 地形变短临前兆特征
2 地壳形变监测地震的基本方法
3 国内外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现状
    3.1 国外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现状
    3.2 国内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现状
        3.2.1 台网建设与观测技术
        3.2.2 天体起潮力位展开及固体潮理论研究
        3.2.3 中国地壳形变图像及其分析方法
        3.2.4 非线性理论在地壳形变异常分析中的应用
4 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现状
    4.1 福建省地形变观测台网
        4.1.1 GPS网
        4.1.2 流动GPS观测网
        4.1.3 流动重力观测网
        4.1.4 流动地磁观测网
        4.1.5 大面积水准观测网
        4.1.6 流动跨断层短水准观测
        4.1.7 跨断层综合观测
        4.1.8 数字化形变观测台站
    4.2 福建省地震地形变科学研究
        4.2.1 福建沿海地球动力学特征探讨
        4.2.2 地形变基础理论的译着
        4.2.3 地形变基础理论研究
        4.2.4 地形变数据处理及提取地震前兆信息研究
        4.2.5 综合研究
5 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观测环境保护
    5.2 外界干扰
    5.3 仪器老化
    5.4 人员培训
    5.5 地震预报要知难而进
6 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未来发展重点
    6.1 加强地形变预报地震机理的研究
        6.1.1 地形变异常产生的机理。
        6.1.2 地形变时空变化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6.1.3 地壳应力应变关系。
    6.2 开展多测项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6.3 开展福建沿海及海峡地壳运动模型与变形分析。
    6.4 福建沿海地壳垂直形变及其特征分析。
    6.5 福建沿海地球动力学特征探讨。
    6.6 台湾海峡两岸地壳相对运动速率及方向研究。

(10)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主要资料来源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研究基础与工作量
        1.4.1 研究基础
        1.4.2 论文相关工作
第二章 福建东南沿海区域构造格局
    2.1 华南地区大地构造
        2.1.1 传统构造学说
        2.1.2 现代构造学说
    2.2 福建区域地质概况
    2.3 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地震活动和第四纪盆地
        2.3.1 前第四纪区域地质
        2.3.2 第四纪区域地质
        2.3.3 区域地震活动性
        2.3.4 区域沉积盆地
    2.4 现代地壳结构和地壳运动
        2.4.1 地壳结构
        2.4.2 应力场
        2.4.3 地壳运动
    2.5 小结
第三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盆地构造
    3.1 资料来源
    3.2 福州盆地构造
        3.2.1 概述
        3.2.2 断裂构造
        3.2.3 第四纪沉积
        3.2.4 第四纪沉积环境
    3.3 泉州盆地构造
        3.3.1 概述
        3.3.2 断裂构造
        3.3.3 第四纪沉积
        3.3.4 第四纪沉积环境
        3.3.5 第四系三维构造格架
    3.4 漳州盆地构造
        3.4.1 概述
        3.4.2 断裂构造
        3.4.3 第四纪沉积
        3.4.4 第四纪沉积环境
        3.4.5 第四系三维构造格架
    3.5 厦门地区构造
        3.5.1 概述
        3.5.2 断裂构造
        3.5.3 第四纪沉积
        3.5.4 第四纪沉积环境
    3.6 小结
第四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盆地第四纪构造沉降
    4.1 伸展盆地
        4.1.1 盆地分类
        4.1.2 伸展盆地形成机制
        4.1.3 伸展盆地构造演化
    4.2 福建东南沿海的断裂活动与地表形变
        4.2.1 断层活动性的认知
        4.2.2 福建东南沿海的断裂
        4.2.3 断裂的地震活动性
        4.2.4 断层活动引发的地表形变
    4.3 福建东南沿海盆地沉积、构造运动与盆地属性
        4.3.1 地貌
        4.3.2 海平面变化与盆地沉降
        4.3.3 区域地壳运动及盆地演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福建沿海第四纪盆地沉积构造的深度─时间(D-T)分析
    5.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分析方法综述
    5.2 盆地沉积构造的深度─时间(D-T)分析方法
        5.2.1 盆地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D-T沉积─构造分析
        5.2.3 影响因素分析
    5.3 盆地的D-T沉积分析
        5.3.1 数据来源
        5.3.2 盆地沉积深度─时间(D-T)曲线模型的构建
        5.3.3 D-T沉积曲线的性质和含义
        5.3.4 D-T沉积曲线的应用
    5.4 福州盆地沉积D-T分析
        5.4.1 断层活动性识别
        5.4.2 盆地沉积变迁规律
    5.5 泉州盆地沉积D-T分析
        5.5.1 D-T沉积曲线
        5.5.2 断层活动性识别
        5.5.3 盆地沉降分析
    5.6 漳州盆地沉积D-T分析
        5.6.1 D-T沉积曲线
        5.6.2 断层活动性识别
        5.6.3 盆地沉降分析
    5.7 厦门岛沉积D-T分析
        5.7.1 D-T沉积曲线
        5.7.2 断层活动性分析
        5.7.3 厦门岛沉降分析
    5.8 盆地D-T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5.8.1 可进一步鉴定断层的活动性
        5.8.2 钻孔场地河漫滩和阶地的估计
        5.8.3 可提供沉积迁移的信息
        5.8.4 可判断盆地沉降和沉积速率的分布规律
        5.8.5 D-T方法的不足
    5.9 小结
第六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构造及运动模型
    6.1 盆地特征和序列沉积事件
        6.1.1 北西向盆地共同特征
        6.1.2 盆地沉积事件序列
    6.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结构
        6.2.1 深部探测剖面
        6.2.2 区域地壳结构模型
    6.3 构造运动模型的建立
    6.4 小结
第七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成因
    7.1 西太平洋板块及其边缘海的演化
        7.1.1 西太平洋板块的演化
        7.1.2 西太平洋的边缘海
    7.2 福建东南沿海构造格局的成因探讨
        7.2.1 两种大地构造体制及转化
        7.2.2 福建东南沿海的晚中生代岩浆岩带及变形带的形成
        7.2.3 南海北缘和南海盆地伸展
    7.3 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的第四纪地壳运动
        7.3.1 菲律宾板块的作用
        7.3.2 巴士构造系
        7.3.3 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的第四纪地壳运动
    7.4 第四纪地壳运动模型的岩石圈多层构造动力学分析
        7.4.1 第四纪地壳运动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7.4.2 第四纪区域动力学及其演化初探
        7.4.3 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塑性流动模型
        7.4.5 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地壳运动的解释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域现时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形变和水准等测量与震源机制结果的综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 地震研究, 2021(02)
  • [2]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3]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4]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02)
  • [5]台湾海峡西岸地应力特征研究[J]. 李冉,陈群策,张重远,孟文,牛琳琳,邱君,陈利忠. 地质学报, 2016(08)
  • [6]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构造成因及对青藏高原及邻区未来强震趋势的影响[J]. 吴中海,赵根模,刘杰. 地质学报, 2016(06)
  • [7]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及其邻区块体运动及块体边界带形变特征[D]. 陈长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4(06)
  • [8]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三维形变场监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D]. 龚云. 长安大学, 2012(07)
  • [9]福建省地震地形变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福建省地震学会. 海峡科学, 2012(01)
  • [10]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张路.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11)

标签:;  ;  ;  ;  ;  

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当前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变形水准测量及震源机制结果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