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君先生与《大众文学》周刊

冯元君先生与《大众文学》周刊

一、冯沅君先生与《俗文学》周刊(论文文献综述)

王绚[1](2021)在《冯沅君及其“古剧”研究》文中认为

籍会英[2](2018)在《明清通俗小说中的时调小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小说羼杂诗词曲等韵文内容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小说作者于传统诗词之外,将当时流行的各种文体如戏曲、散曲、时调小曲等内容兼收并蓄,体现了小说“文备众体”的特点。然学界对小说穿插的韵文研究多集中在诗词方面,对时调小曲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将小说中穿插的时调小曲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小说征引时调小曲进行溯源;其次通对通俗小说中夹杂时调小曲的数量进行定量统计来说明小说插入时调小曲并非个别情况,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此外,小曲能够进入小说这种文体并以其数量可观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与文人对时调小曲的揶扬推崇、读者尚新尚奇的阅读心理和小曲本身的审美趣味有着密切联系。第二章主要是对小说中时调小曲的丰富内容进行爬梳并分类总结,时调小曲虽被穿插在小说中,但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并未因此受到削弱,举凡时政弊病、劝世教化、民风民俗、男女私情等内容均在表现之列。第三章依据小曲在小说中的不同位置来探究它在小说中所承担的功能,小曲在小说中的位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位于篇首,另一种是位于小说正文之中,以后者居多。处于正文之中的小曲或用于人物抒情,或用以叙事,从而构成小说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能够与散文叙事浑然相融的艺术境界。第四章通过介绍小说融合诗词韵文由“寄生”到“共生”的发展轨迹以探讨小说羼杂时调小曲的发展流变,并就晚清小说《风月梦》融合诗词和时调小曲的情况来说明小说融合时调小曲这一体式的成熟。

浦晗[3](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指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浦晗[4](2017)在《学案中遗漏的巨擘——宗志黄南戏研究考述》文中提出在近代戏曲学术史研究中,宗志黄其人与其研究,历来鲜有学者关注,所论多集中剧曲创作与戏曲改良方面的贡献,实际上,宗志黄在南戏研究领域也卓有建树,他的《宋元之南戏》一文展现出了相当高的研究水平与学术价值,却因为署名的讹误而长期被学界所遗忘。宗氏在南戏研究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有对其发源的探微,也有对其流变的揭橥。特别是在南戏辑佚上,宗氏早于赵、钱、冯三家,最早将《九宫正始》运用于南戏辑佚之中,是将宋元南戏剧目之数量提升至百种以上的第一人。

黄湾湾[5](2018)在《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文中认为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代知识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勇敢挣脱传统家庭的羁绊,寻求独立的自我,接受系统的中外教育,融汇中西文化,在学术研究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厚造诣。然而,女性自古以来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女教师在学术领域不被重视,关于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因此,本研究针对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展开探讨,以期彰显女性学术风采,丰富女性学术的研究资料。论文以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她们的学术信息以展现其学术整体概况,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学女教师进行深入探索,全面、具体地呈现她们的学术历程及学术特征,凸显大学女教师在近代学术研究领域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基于此,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剖析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伴随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子职业思想的渗入以及近代大学职能的转变,女教师凭借自身顽强不屈、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跻身于男性霸权的学术圈,逐渐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队伍。论文又从学科背景、学术成果、参与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等方面,概述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发展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林徽因的建筑学术风采。通过对林徽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探究冯沅君的文学学术风采。通过对冯沅君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俞庆棠的教育学术风采。通过对俞庆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民众教育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民国中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其对大学学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她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关家铮[6](2016)在《叶德均民俗学与俗文学研究述略》文中研究说明叶德均先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着述丰瞻,鲜明地代表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成就。由于其着述大部分发表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杭州、广州、福州和上海的小型期刊和报纸副刊上,而如今这些报刊或毁或佚,因此其成果对于今日学界而言,显得陌生和隔膜。对叶先生着述年表的整理以及对其学术研究的评述,对于我们了解这位杰出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加深中国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华丽[7](2014)在《抗战时期冯沅君在三台的个性书写》文中研究指明被誉为"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四川三台,隋唐时被称为梓州,宋、元、明时被称为潼川府。在"自古文人皆入蜀"的文学史上,三台是一个流寓文学比较繁荣的小城: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卢照邻,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张九龄、韩愈、刘禹锡、李商隐、苏轼、杨万里、李调元等都曾在此地留下许多珍贵的诗文墨迹。其中,杜甫于唐玄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流寓三台,

赵耀锋[8](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苗怀明[9](2013)在《摊卷坐枯株,忘我兼忘世——冯沅君和她的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冯沅君是20世纪少见的女性戏曲史家,她在中、法两国接受过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有着较高的起点。其戏曲研究受到王国维的影响较大,学风严谨,视野开阔,注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偏重实证式研究,在南戏曲文辑佚、古优及宋元演剧体制等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取得了不俗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的治学特色。

赵兴勤,赵韡[10](2012)在《冯沅君戏曲研究的方法、特点及镜鉴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冯沅君(1900.9.4—1974.6.17),原名冯恭兰,自改为淑兰,曾用笔名淦女士、易安、漱峦、大琦、吴仪等。河南唐河人。1917年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习中国古典文学。1932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历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天津)、金陵大学、复旦大学、中

二、冯沅君先生与《俗文学》周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冯沅君先生与《俗文学》周刊(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通俗小说中的时调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通俗小说羼杂时调小曲概述
    第一节 小曲进入小说溯源
    第二节 小说羼杂时调小曲原因
    第三节 小说穿插时调小曲的形式
第二章 小说中时调小曲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男女私情类
    第二节 社会类
    第三节 民俗风物类
    第四节 古事类
    第五节 其他
第三章 时调小曲在小说中的存在形态及其作用
    第一节 明清小说融入小曲形态
    第二节 小曲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四章 小说与时调小曲的相互影响及发展流变
    第一节 小说与时调小曲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时调小曲在小说中的发展流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4)学案中遗漏的巨擘——宗志黄南戏研究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系国忧民的创作情怀与以古通今的学术视野
二、旭初先生的回忆与一篇署错名的论文
三、《宋元之南戏》中的戏文辑佚
四、结语

(5)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的研究
        2.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的研究
        3. 关于当代大学女教师学术状况的研究
    (三) 概念界定
        1. 大学
        2. 学术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历史研究法
        3. 个案分析法
一、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
    (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
        1. 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
        2. 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催化
        3. 近代大学职能转变的促进
        4. 大学女教师主观意志的诉求
    (二)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概况
        1. 学科背景概况
        2. 学术成果概况
        3. 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概况
二、林徽因:灵性建筑,诗化学术
    (一) 走进林徽因
    (二) 林徽因的学术特征
        1.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学术
        2. 探索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
        3. 在建筑学术领域注入诗意
三、冯沅君:细腻文学,柔美学术
    (一) 走进冯沅君
    (二) 冯沅君的学术特征
        1. 细腻情感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丰富
        2. 关注细节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准确
        3. 中西比较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四、俞庆棠:心系民众,爱之学术
    (一) 走进俞庆棠
    (二) 俞庆棠的学术特征
        1. 带着母爱研究民众教育
        2. 在民众教育实验中进行学术研究
        3. 参考国外教育经验进行学术研究
五、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 学术贡献
        1. 打破了近代大学学科学术的性别隔阂
        2. 丰富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风格
        3. 拓宽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领域
    (二) 学术困境
        1. 学术与家庭难协调
        2. 学术与教学难兼顾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基本信息一览表
附录二: 民国时期主要大学女教师学术成果一览表
附录三: 民国部分大学女教师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主要情况
附录四: 1949年以前林徽因的建筑与相关艺术设计
附录五: 1949年10月以前林徽因发表的中国古建筑专着与论文
附录六: 1949年以前冯沅君发表的古典文学研究专着与论文
附录七: 1949年以前俞庆棠发表的民众教育研究专着与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抗战时期冯沅君在三台的个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写作:个人的心声
    (一) 新文学方面
    (二) 旧体诗词写作
二、学术书写:历史的印痕

(8)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第四章 唐诗史论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第一节 诗体论
    第二节 流派论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研究
    第二节 杜甫研究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第四节 李贺研究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结语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9)摊卷坐枯株,忘我兼忘世——冯沅君和她的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四、冯沅君先生与《俗文学》周刊(论文参考文献)

  • [1]冯沅君及其“古剧”研究[D]. 王绚. 上海戏剧学院, 2021
  • [2]明清通俗小说中的时调小曲研究[D]. 籍会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3]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4]学案中遗漏的巨擘——宗志黄南戏研究考述[J]. 浦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02)
  • [5]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D]. 黄湾湾.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6]叶德均民俗学与俗文学研究述略[J]. 关家铮. 民俗研究, 2016(05)
  • [7]抗战时期冯沅君在三台的个性书写[J]. 杨华丽. 新文学评论, 2014(02)
  • [8]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9]摊卷坐枯株,忘我兼忘世——冯沅君和她的戏曲研究[J]. 苗怀明.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 [10]冯沅君戏曲研究的方法、特点及镜鉴意义[J]. 赵兴勤,赵韡. 戏曲研究, 2012(01)

标签:;  ;  ;  ;  ;  

冯元君先生与《大众文学》周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