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预科中心

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预科中心

一、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澳大利亚大学预科课程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杨薇[1](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张光润[2](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吉艳艳[3](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胡中波[4](2016)在《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力图从中美关系的历史出发,探讨自近代以来每个时期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的互动情况。同时,考察影响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演进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经验或教训,从而为排除干扰,推进当今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以服务于实现“中国梦”和推动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以往研究成果的综述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文章结构、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所要开展的新尝试。第一章主要论述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美国传教士的在华文教活动与早期中美关系。本章从近代中美关系的发端开始谈起,历经中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等重大中美关系历史事件。论述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后,美国传教士随之来到中国,在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传教士在华开展文化、宗教、教育乃至政治等方面的活动,教育活动是他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着力论述中美关系最早如何开始?传教士在何种情况下来华?传教士如何将宗教和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活动?美国传教士在华兴办的教会教育对早期中美关系有何作用或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19世纪中叶至1881年的幼童留美与19世纪后期的中美关系。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洋务运动注重向英、法等西方先进列强学习科学技术,其中也包括向同属西方列强的美国学习。在容闳等人的积极促推下,在清政府出于国际关系大背景的考虑下,同时,在美国对中国派人留学美国的认可和支持下,中国官方举办幼童留美计划,开始了规模化的中美教育交流活动,中美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本章重点考察中美两国对推动幼童留美的考虑和动机,清政府选派幼童留美与当时的中美关系甚至国际关系的大背景有何关联?美国对中国派人留学美国是何态度?有何政策?存何动机?以及幼童留美计划后来对中国和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1881年至1911年的庚款留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美关系。庚子赔款后,美国将其得到的一部分庚子赔款退回中国,并指定用于兴办教育。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款支持下,中国国内兴起了留学美国运动,学习美国先进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科学与技术。庚款留美作为中美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联系人士。本章除考察中方的庚款留美考虑外,重点从美方角度考察美方为何愿意退还部分庚款并用来在中国支持办学和支持中国派人留学美国?美国的这项官方决定和行动决策动因何在?第四章主要论述1911年至1927年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时期,中美之间在教育交流上有一些重大活动。本章重点考察了中美双方对这些教育交流活动是如何考虑?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策?本章通过考察这些内容,反映此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关系。第五章主要论述1927年至1949年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初步统一。此后,围绕中国教育自主权的问题,中美在教育交流以及中美关系上都有所斗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美国在华教会教育不得不更加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抗战的爆发,对中美关系和中美教育交流都有影响,特别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对日作战,中美最终出于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略合作考虑结成国家同盟,并在美国基于战后全球安排的考虑下支持中国,形成中美特殊关系。此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也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战争结束以后,中美教育交流出现高潮。本章重点考察了这一时期中美开展教育交流的各自考虑以及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情况。第六章主要论述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在短暂观望后对新生中国采取长期敌对和封锁政策。同时,新中国在建国初也出于巩固新生政权等考虑实行“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国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完全封闭。教育交流方面,双方教育联系基本中断。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从两国关系及国际关系的大背景考虑,出于建构中美苏大三角抗衡苏联的需要考虑,调整中美关系,中美教育交流得以发展。本章重点考察了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和重启以及与中美关系变动的关系,论述了中美双方在这一段时间内对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有着什么样的战略考虑。第七章主要论述1979年至本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国内也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美教育交流出现大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虽然发展较快,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它的发展也受到美国意识形态考虑的阻碍,遭遇过重大挫折。不过,在中方的积极努力下,中方坚持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推动中美教育交流,中美教育交流在20世纪末重回发展正轨。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形成新的战略定位,中美教育交流再次出现大发展。随着中美经济、政治等战略合作对话机制的建立,中美人文(教育)交流的合作对话机制也相应建立。中美教育交流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中美教育交流日益向全面、双边、互动的方向迈进。本章重点考察了这时期在中美关系大背景下中美双方发展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动机。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及其启示。教育交流关系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教育交流关系的发展受到国家关系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教育交流关系反映着国家关系或紧密或封闭或平淡等的状态。但是,另一方面,教育交流也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和教育合作,培育构建两国关系的长久基础,有利于国家关系的持久向好和不断紧密。通过制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教育文化对外交流政策,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和推动新时期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贡献力量。文章附录了中美关系历史发展变化和中美教育交流历史发展变化的互动大事记以及中美关系史上与中美教育交流有关的重要文献及中国幼童留美、庚款留美等人员名单,为把握、理解和审视近代以来长时段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的互动关系提供概貌。

荆孝民[5](2016)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文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普通高中办学的愿景、课程、教学、师资、科研、德育、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和具体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课程被引入中国,普通高中在国际化教育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引进与整合不规范、教学内容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普通高中自身在课程目标、管理、结构和实施等方面也受到挑战。如何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教育实践,增强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实践为行动研究对象,以跨文化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追溯其办学发展历史,深入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支撑学校课程变革的诸要素,如理念与愿景、管理与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发展现状、实践结果的梳理,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作为背景,审视、发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高中教育国际化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素材,并为跨文化教育理论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学校教育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载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有适合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地施教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开放合作的办学平台与环境等作为基础与保障。从这四个维度对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对于改进课程与教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或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对于高中国际部还需进一步准确定位、规范运行;课程整合与教学组织需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多样需求和多元培养应给予更多关注;对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应落到实处;要重视并利用好国际化办学对于普通高中长远发展与规划的积极影响,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最后集中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与正确作为是国际化办学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明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共识为引领,通过英语学科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坚守教育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各项功能目标,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岳婷婷[6](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郭柳生[7](2015)在《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美国传教士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所遗留的《贝德士文献》(Bates ’ Paper)是中国基督教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中国基督徒名录》(Bates’List)作为文献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为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在修订和补充基督徒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和重新认知这个特殊群体,这对推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大有裨益。通过对中国基督徒精英的性别、家庭、地域、活动年代、所属教派、教育经历与职业选择等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这个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1)男女比例悬殊,精英信徒以男性为主;(2)主要出身城乡普通家庭,尤其是第一代基督徒几乎全部出身贫苦或耕读之家;(3)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地区,在地域上呈现从沿海--内陆--边疆依次递减的分布特点;(4)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及二十世纪前半期,1949年后受制于政治环境而归于沉寂;(5)在教派归属上,主要分布在圣公会、卫理会、长老会、公理会等英美差会,同时在本色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华基督教会日益显示重要地位;(6)大多数基督徒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又以教会大学毕业生居多,留学欧美、日本的高等学府的亦不在少数,知识素养普遍很高,是近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活跃于军政、文化教育、宗教、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司法、工程建筑等各界,并成为这些新兴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在当时条件下令人赞叹的成就,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对中国基督徒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片面的"吃教者"形象,而应站在本土视角和现代化视域下重新审视他们与近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修正或补充他们在近代社会上的群体面相,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新认知。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指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孟德楷[9](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吴瑕[10](2014)在《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效益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发展迅速。基于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给各留学生接收大国带来的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是“教育出口大国”,其海外学生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绿色出口主导产业之一,并且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有其独特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化,然而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保障机制以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效益,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以促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正文由5部分组成:第一章梳理了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起步时期、对外援助时期、教育贸易时期和国际化时期,以了解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背景。第二章分析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现状。从整体规模、生源地域、专业领域和留学层次,以及院校分布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用大量的图表数据进行描述,旨在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第三章进一步探究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效益。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发展不仅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政治、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第四章具体介绍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效益形成的环境。从大的国际背景到具体的移民政策、海外学生签证政策、奖学金政策、学费打工政策等,再到其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其外部环境都一一进行介绍,旨在了解其保障机制的特点和优越性,给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借鉴。第五章简要概述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于前四章的研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提出参考性建议,以达到促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澳大利亚大学预科课程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澳大利亚大学预科课程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四、文献综述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三)文献研究述评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世界体系理论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相关成果综述
    第三节 基本思路和文章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传教士在华文教活动和早期中美关系(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第一节 早期美国在华商业活动和传教士来华
        一、“中国皇后号”来华
        二、早期美国在华商业活动
        三、美国传教士跟随商业活动来华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华文教活动和早期中美关系三条约
        一、美国传教士在华文教活动
        二、传教士与包含文教条款的近代中美三条约
        三、三条约签订后美国传教士在华传教和教育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教会教育:早期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
        一、传教士兴办教会教育
        二、美国在华兴办教会教育的目的和实质
        三、教会教育与早期中美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幼童留美和19世纪后期的中美关系(19世纪中叶——1881)
    第一节 中国政府幼童留美计划和美国政策
        一、《蒲安臣条约》签订后的中美关系
        二、容闳的留学美国计划
        三、洋务派推动海外留学活动
        四、美国对接受中国幼童留学的基本考虑
    第二节 幼童留美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后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一、幼童留美的基本情况
        二、留美幼童对后来中国社会及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陈兰彬使团、中美关系的变动及幼童留美的结束
        一、陈兰彬使团
        二、美国排华浪潮冲击中美关系
        三、幼童留美的结束
    小结
第三章 庚款留美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美关系(1881——1911)
    第一节 19与20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
        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
        二、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三、冲突的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调整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止到20世纪初的中美教育交流
        一、幼童留美计划停止后中美教育交往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这一时期中国留美生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 庚款留美
        一、庚款留美的开始
        二、庚款留美的基本情况
        三、庚款留美事务管理
        四、庚款留美得以实行的原因
    第四节 庚款留美的长远影响
        一、庚款留美学者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庚款留美的代表性机构——清华学校
    小结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11——1927)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
        一、美国率先承认民国政府和美日在华竞争
        二、中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有限合作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教育自主权运动和教育改革
        一、中国教育自主权运动和美国态度
        二、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
        一、中国教育界访美考察
        二、庚款留美继续进行
        三、美国教育界来华活动
    小结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27——1949)
    第一节 1927-1937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的中美关系
        二、国民政府收回教育权背景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第二节 1937-1945年抗战时期的中美教育合作和中美关系
        一、抗战时期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和文化交流战略
        二、抗战时期的中美文教合作
        三、中基会的存废之争
    第三节 1945-1949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一、美国的战后全球战略和中美教育合作
        二、富布赖特项目
    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至70年代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49——1978)
    第一节 中美关系的转变和美国与中国大陆教育交流的中止
        一、新中国建国初的中美关系
        二、美国与中国大陆教育交流的中止
    第二节 建国初至60年代末期中美国家关系和教育关系
        一、建国初至60年代末的中美关系
        二、敌对和隔绝时期的的中美教育关系
    第三节 70年代初至建交前的中美关系和教育交流
        一、中美对外战略的调整和尼克松访华
        二、70年代的中美教育交流活动
        三、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小结
第七章 改革开放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1979——本世纪初)
    第一节 中美建交至冷战结束时期的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一、建交后的的中美关系和中美双方对教育交流的思考
        二、高层推动下蓬勃发展的中美教育交流
        三、中国大陆恢复富布赖特项目
    第二节 冷战结束至1997年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关系
        一、苏联东欧剧变、中国“六四”事件和中美关系逆转
        二、中美关系逆转下挫折的中美教育交流
        三、中方的努力和中美教育交流的回暖
    第三节 新世纪的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
        一、新世纪的中美战略关系和中美教育交流机制
        二、中美关系新战略定位下的中美教育交流
        三、新世纪中美教育合作的几个代表性案例
    小结
结语: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的互动及其启示
    一、国家关系制约教育交流
    二、教育交流促进国家关系
    三、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互动的启示
附录
论文中外人名索引、简释
近代以来中美教育交流与中美关系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5)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挑战
        3.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4.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应然性
    (二)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国际化
        2.课程国际化
        3.普通高中及其国际化教育实践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跨文化教育
        1.跨文化
        2.跨文化教育
        3.跨文化能力
        4.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四)相关研究综述
        1.关键词检索文献情况分析
        2.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3.关于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五)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3.研究的方法
        4.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理想与愿景
    (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理想
        1.培养国际人才,实现高中升学多元化
        2.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3.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形成与确立
        1.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的基本状况
        2.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跨文化教育表达
    (三)小结
三、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一)国外引进课程
        1.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
        2.引入我国高中的“国外课程”基本情况
        3.引入我国的部分“国外课程”的简介
    (二)西北师大附中的课程结构
        1.西北师大附中的生源构成、班级设置
        2.普通高中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
        3.高中国际部课程实施
        4.高中国际部其他课程
    (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1.研究性学习
        2.社团活动
        3.游学活动
        4.跨文化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5.延展课程之跨文化思考
    (四)小结
四、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一)国际部
        1.国际部产生与发展
        2.国际部对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二)国际化办学的项目与平台
        1.孔子课堂
        2.国际化办学的资源平台
    (三)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学组织
        1.“学科备课组”与“班级科任组”的活力
        2.探索跨文化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结形式
    (四)小结
五、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发展
    (一)自主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1.国际部教师的培养目标
        2.教师海外研修、培训
        3.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1.多元化评价与另类测量
        2.多元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德育GPA与动态、过程评价
        4.不一样的班级与成长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班德育
        1.德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3.开好主题班会,打造班级文化
    (五)小结
六、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1.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
        2.高中国际班办学的困境
        3.国际化与学校办学实际的统整
        4.办学现实的跨文化理性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的问题
        1.高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定位问题
        2.普通高中国际部的问题
        3.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关注和教育学生的问题
        5.跨文化教育思想在普通高中其他学科的适用问题
        6.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
        7.对于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影响力较弱问题
    (三)跨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改进措施
        1.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作为与正确作为
        2.普通高中对于育人价值取向的坚持与坚守
        3.学校管理者应该形成明晰的理念与共识
        4.跨文化教育促进英语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5.课程引进必须保障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价值观
        6.课程整合中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把握
        7.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国际课程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赴海外留学校友跨文化调查问卷
附录三:西北师大附中国际班学生海外大学升学指导课程大纲
附录四:西北师大附中School Profile 2016
附录五:一篇学生的对话
后记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1、贝德士及其《中国基督徒名录》的研究
        2、包克强关于民国基督徒精英的研究
        3、中国基督教史的量化研究
        4、海内外关于中国基督徒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研究困难
        1、创新点
        2、研究困难
第一章 贝德士与《中国基督徒名录》
    一、贝德士生平
    二、《中国基督徒名录》介绍
        (一) 《名录》的内容、来源
        (二) 《名录》的局限性与研究价值
    三、《名录》的人数界定与数据采集
        (一) 《名录》的实际辑录人数
        (二) 研究数据的采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督徒精英基本背景分析
    一、性别比例
    二、家庭出身
    三、地域分布
    四、活动年代
    五、所属教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督徒精英受教育情况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
    二、国内教育
        (一) 高等教育
        (二) 传统教育与近代初、中等教育
    三、留学教育
        (一) 留学国家
        (二) 留学教育:以美国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督徒精英的职业选择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职业分布
    二、基督徒教育工作者
    三、军政界基督徒精英
        (一) 早期基督徒革命者
        (二) 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基督徒官员
    四、神职人员与教会机构工作者
    五、其他基督徒精英: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等
        (一) 新闻出版界基督徒精英
        (二) 基督徒商人
        (三) 医疗卫生界基督徒精英
    本章小结
结语:重新认识中国基督徒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群体特征
    二、基督徒精英与中国现代化
    三、基督徒精英与中国基督教本色化
    四、历史的遗产:1949年以后的中国基督徒精英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基督徒名录》(中文修订版)
附录二:贝德士大事年记
后记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我国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 海外学生
        (二) 留学教育
        (三) 效益
第一章 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1904—1949)
    二、援助交流时期(1950—1984)
    三、服务贸易时期(1985—1991)
    四、国际化时期(1992至今)
第二章 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现状
    一、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的整体规模
    二、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的生源地域
    三、澳大利亚海外学生学习的专业领域及层次
    四、澳大利亚海外学生所在院校地区的分布
第三章 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效益
    一、经济效益
        (一) 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 间接的经济效益
    二、政治效益
        (一) 有利于扩大国际交往范围,改善国际关系
        (二) 有利于加强发展合作与对外交流,建立新型政治关系
    三、文化效益
    四、高等教育效益
        (一) 有利于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 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有利于高校学术水平的提升
第四章 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效益形成的环境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
    二、完善的政策体系
        (一) 移民政策
        (二) 签证政策
        (三) 奖学金政策
        (四) 学费和打工政策
        (五) 其它相关政策措施
    三、世界公认的质量保证
        (一) 学历质量的保证
        (二) 教育质量的保证
    四、优越的国家吸引力
第五章 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启示
    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
        (二)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问题
    二、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对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启示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
        (二) 加大宣传力度
        (三) 完善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
        (四) 提升课程设置水平,推进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五) 设立多种奖学金资助制度
        (六) 建立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澳大利亚大学预科课程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3]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D]. 胡中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D]. 荆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7]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D]. 郭柳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10]澳大利亚海外学生留学教育的效益研究[D]. 吴瑕.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参赞访问中国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预科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