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造林沙地植被变化研究

造林造林沙地植被变化研究

一、沙地飞播造林植被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弓晓倩,姚林杰,张佳宁,刘庆福,苏妮尔,闫勇智,李奉时,王晓江,张庆[1](2022)在《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0、6、16、26和36年共5个飞播造林年限的土壤为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真菌,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探讨了土壤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除Simpson指数无明显变化外,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菌门和菌属种类以及特有的OTU数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CoA分析显示,不同年限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具有差异性,且飞播后期差异增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有硝态氮和有效磷。飞播造林有利于毛乌素沙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和多样性的增加,也有利于优势菌群出现,研究结果对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张雷[2](2021)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提出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并且沙漠化等生态灾害频发。为了防治沙漠化,人工植被建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毛乌素沙地经过40多年的治理,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柳、杨柴和柠条等人工灌木林,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进行了不同补植模式的应用实践。然而,什么样的恢复措施、什么样的补植模式才是好的生态恢复,仍然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人工建植的沙柳和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从林龄和微地形方面,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变化特征和演替方向,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并对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风蚀破口”的不同补植模式进行了评价,最终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本研究在丰富基于统计学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为指导我国沙区植被恢复和退化恢复植被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种群均在退化,其重要值也下降到造林34年和38年的0.8475和0.4994,群落向着油蒿群落正向演替,但是杨柴的演替速度更快些;群落演替后期草本层均出现了多年生禾草,群落趋于稳定。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群落特征指标值增加,但飞播杨柴的提升速度较沙柳造林慢。微地形研究表明,杨柴个体大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杨柴种群活力丘间低地最高,迎风坡次之,背风坡最差;演替进程上背风坡更快;此外,从立地条件来看,丘间低地的地上生物量、全氮和土壤含水量较高,迎风坡坡中的地上生物量和速效钾较高,背风坡坡上风蚀最大。(2)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等5个生态系统服务类别为准则层,构建了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防风固沙权重最大,为0.42,生物多样性次之,为0.25,再次是涵养水源,为0.17。(3)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分析显示,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增益显着;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调节在造林初期增益最快,且沙柳林增速快于杨柴林;土壤肥力调节在造林中段增益最为明显;涵养水源在沙柳林造林初期没有减损,而在杨柴林略有减损;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在造林初期防风固沙功能增效显着,并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后能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各阶段可分为4类生态系统服务簇:(1)植被提供服务匮乏型;(2)水土保持保护型;(3)植物土壤保育型;(4)多功能型。微地形方面,坡中相比坡上,固碳调节、土壤肥力调节处于增益状态;坡下相比坡中,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处于增益状态;丘间低地相比坡下,全部处于明显的增益状态。此外,丘间低地相比迎风坡和背风坡均呈明显的增益状态;背风坡相比迎风坡,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增益,其它减损。(4)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沙柳和杨柴人工灌木林评价分值增高,且分别在造林8年和30年后与油蒿群落的得分相近。微地形结果表明,丘间低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坡中,坡上和坡下略低,且迎风坡优于背风坡。对“风蚀破口”不同补植模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柳沙障的固碳能力、土壤肥力调节和防风固沙等效益恢复的最好,紫穗槐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好,樟子松人工林均最差;得分上,紫穗槐仅略低于沙柳沙障,可以继续推广,而相对于樟子松,乡土的沙柳更值得推广,该地区也更适合灌木林的营建。(5)裸沙地土壤肥力调节与涵养水源为协同关系,土壤肥力调节在权衡中相对其它服务收益是以损耗生物多样性为前提的。油蒿群落固碳调节与土壤肥力调节、涵养水源三者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在权衡中已达到相对饱和,均不再收益。随着林龄的增加,沙柳人工灌木林土壤肥力调节和涵养水源一直为协同关系,但仍以权衡为主,固碳调节在权衡中均不收益,生物多样性在权衡时收益开始增多并出现协同关系。随着林龄的增加,杨柴灌木林协同关系略有增加,但仍以权衡为主,规律基本一致,就是防风固沙均不收益,涵养水源均相对收益,只是权衡程度在降低,竞争在减小。微地形方面,协同关系的数量坡下>坡中>坡上和丘间低地,但防风固沙均不收益。不同坡向权衡和协同关系类似,只是背风坡权衡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此外,沙柳人工灌木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调节各自评估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杨柴人工灌木林所有多样性指数与单位面积生物量、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所有的指标与风蚀桩高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杨柴人工灌木林相比沙柳人工灌木林可以更快的演替到油蒿群落,但是飞播杨柴提升群落生态效益的速度较沙柳造林慢。沙柳和杨柴造林初期以生物多样性、固碳调节和防风固沙增益为主,但是并没有过多的消耗土壤含水量,中期以土壤肥力调节为主,且沙柳和杨柴分别在造林23年和14年以后可提供稳固的防风固沙功能。此外,微地形对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优化抚育时应根据功能需要分部位经营。整体上,人工促进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后选择物种时应更多的考虑乡土灌木树种。

刘庆福[3](2020)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地沙漠化是很多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其严重侵蚀了土地资源,并进一步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2017年于鄂尔多斯召开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发布的《鄂尔多斯宣言》指出,沙漠化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向社会提供供给和利益的能力。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是农、牧、林交错的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毛乌素沙地农牧业的发展、能源开发以及区域政策措施的实施等人为活动的增强,该地区近年来的沙漠化状况及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所以,探究该区域1986-2015年间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评估飞播恢复的效果可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结合71个野外植被调查样地的植被盖度实测数据检验了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并筛选出最适于该区域的指标,进而从沙地尺度和省域尺度对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7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进行了反演;并以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政策投入数据为基础对该时段的沙漠化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毛乌素沙地的32个飞播恢复样地植被和土壤样本调查数据,通过高通量测序和测试分析对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进行了分析,从植被、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对修复政策中的飞播恢复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明确了土壤多功能性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模式;最后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对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空间量化,并分析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通过文献总结所选取的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中,反映地表能量信息和植被信息的指标对沙漠化反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沙漠化差值指数DDI在反映地表辐射特征的同时又包含了植被的信息,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能够反映地表覆盖度、水热组合以及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是毛乌素沙地区域反演效果最优的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2)毛乌素沙地30年间整体的沙漠化空间格局动态为中东部地区呈逆转趋势,西部地区恢复与加剧交替出现。1986-2015年间沙地尺度的沙漠化进程呈先恶化后逆转趋势,1986至2005间持续加剧,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005年后沙漠化逐渐逆转,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显着减少,但直到2015年沙地尺度沙漠化状程度仍高于1986年;在省域尺度上沙漠化进程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沙漠化逆转最为明显的是陕西省的五个区县,2000年后持续逆转;内蒙古自治区自1986年以来逆转与加剧并存;宁夏自治区沙漠化整体呈先加剧后逆转趋势,在2005年沙漠化达到最强。(3)1986-2015年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从1986-2005年持续加剧,2005年后逐年逆转,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修复政策,而驱动沙漠化加剧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在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差异,沙漠化过程和驱动因素在省域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发现了生态修复政策在沙漠化逆转中的重要作用并量化了其贡献率,建议继续投资于生态恢复工程以使沙漠化持续逆转,并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可持续性。(4)飞播是毛乌素沙地对流动沙地进行植被恢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恢复措施,其使流动沙地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其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恢复响应迅速,植物多样性最先达到饱和,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的响应则具有滞后性;在30年恢复梯度上,植物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恢复有显着的间接作用,直接驱动因素主要为土壤细菌。建议未来的退化土地和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及政策中可以借鉴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在生态恢复中给予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同等的重视。(5)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NPP等调节服务间协同关系显着,在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等供给服务间同样具有显着的协同关系,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间也发现了净初级生产力和粮食产量两种服务间的协同关系;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净初级生产力均随着沙漠化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与沙漠化呈现不显着的单峰曲线关系。可能是两种供给服务由于通过人类活动的输入而实现,才导致了其与沙漠化的复杂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探讨了近几十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动态、驱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植被、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恢复,阐述了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沙漠化的加剧和逆转过程;明确了该过程中生态修复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同时发现了土壤微生物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并阐明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本文从宏观层面为沙漠化的监测提供手段,为拟定相应防范和治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从微观层面为沙漠化土地恢复提供新了的视角。希望可以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和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人类福祉,进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冯宝林[4](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指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5](2018)在《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文中提出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h. Et Mey.),又名细枝岩黄耆,沙漠中豆科大灌木,固沙先锋植物,种子可食,嫩枝叶是优良饲草,对沙区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理生态学研究揭示了花棒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机理,为其固沙造林和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年来,花棒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种子萌发方面,探明了果荚对"部分休眠"的物理限制作用、萌发所需环境条件、飞播及育苗的最佳时间;在生长发育发面,揭示了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策略、根际微生物及根瘤菌的促生作用;在耐逆性方面,发现了耐风蚀沙埋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C4途径生化亚型、耐旱光合生理及水分关系;在固沙造林方面,根据其生理生态学基础,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和适宜密度,建立了固沙造林的成功案例。然而,花棒造林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耐盐性不够强、有病虫危害、易烂根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应的生理机制和遗传育种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库,培育耐盐抗病虫害品种。花棒生理生态学进一步研究:比较不同沙区花棒的代谢组、转录组、基因组等组学特征,结合地理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揭示花棒在我国沙漠的进化历程。此外,花棒在沙区畜牧业、城镇园林绿化、食品与食用油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亦具有广阔前景。

慕宗杰[6](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3—2017年连续5年对1999年播区、2000年播区、2001年播区、2002年播区、2005年播区、2007年播区、2008年播区、2009年播区、2011年播区、2012年播区和2013年播区内的植被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选择未飞播的流动沙地作为对照样地(CK),并于2017年对这12个样地进行土壤采样,以研究其理化性质。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分析了飞播治理后飞播区植被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和植物间的关联程度;同时对同一时间不同生境内土壤及植被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摸清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植被变化规律,探讨人工植被恢复在沙地固定及土壤性质变化中的作用,从而为沙地植被恢复及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的植物群落分为乔灌层和草本层进行调查,乔灌层有17种植物,分属5科8属,其中,豆科、蔷薇科和菊科所占的比例为82.35%,且在植被恢复的910 a,迎风坡的物种数最高可达10种;草本层有95种植物,分属22科63属,其中,禾本科的物种数量最多,占18.95%,且在恢复的第9年时,沙丘顶部的物种数可达43种。(2)乔灌层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均呈现波动性增加的趋势,而草本层不同功能型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却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乔灌层中,榆科的高度、盖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草本层中,藜科、豆科和禾本科的高度、盖度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乔灌层中,迎风坡坡中的植物高度在恢复的第8年达到最大值;草本层中,迎风坡坡中的植物盖度在恢复的第9年达到最大值。(3)飞播植物中,塔落岩黄芪和白沙蒿在恢复初期生长迅速,其盖度在恢复2a时要明显高于恢复1 a;沙地榆的高度和盖度在恢复19 a中一直呈增加趋势;沙打旺在沙地中存在的时间较短,自恢复9 a以后就从飞播群落中完全衰退。原生植物中,褐沙蒿的高度和盖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砂珍棘豆的密度在恢复后期有了较明显的增加;兴安虫实、雾冰藜、狗尾草在恢复19 a中的出现频度较高。(4)乔灌层科和属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种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科和属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草本层科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波动性较大,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属和种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波动性较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性较小。(5)乔灌层群落中,科级水平上的群落相似性属于中等以上相似水平,群落结构差异较小;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3850.538和0.2250.409之间,属于中等不相似。草本层群落中,科的相似性系数在0.2111.000之间,属的相似性系数在0.1750.979之间,种的相似性系数在0.3330.537之间,其相似性较不均衡。(6)乔灌层中,灌木、半灌木和乔木关联度相等;而不同科之间,杨柳科、榆科、蔷薇科、豆科、菊科之间的关联度则存在着不对称性。草本层中,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之间,一、二年生豆科牧草,一、二年生禾草,一、二年生杂类草之间,以及不同科中的豆科与禾本科之间,均存在着不对称性。草本层各功能型对乔灌层各功能型的依赖程度要大于乔灌层各功能型对草本层各功能型的依赖程度。(7)乔灌层功能型植被的稳定程度要高于单一的灌木、半灌木和乔木,且灌木、半灌木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乔木;豆科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其他科;岩黄芪属在乔灌层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高于其他属;塔落岩黄芪、褐沙蒿和沙地榆在乔灌层中的绝对作用较高,而塔落岩黄芪、细枝岩黄芪和小叶锦鸡儿在乔灌层中的相对作用较高。草本层功能型植被的稳定程度低于一、二年生禾草,却高于其他功能型;禾本科在草本层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其他科;麻花头属与最优母序列的关联度最大;麻花头属、荨麻属、胡枝子属、虫实属和赖草属在草本层中的绝对作用较高,而麻花头属、虫实属、赖草属、荨麻属和胡枝子属在草本层中的相对作用较高。(8)灌木、半灌木与土壤pH值、全磷、全钾含量、粗砂粒、土壤水分、关联程度较大,而乔木则与土壤容重、粗砂粒、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土壤全磷含量的关联程度较大。多年生豆科牧草与土壤水分含量、pH值关联程度最大,多年生禾草、杂草和一、二年生禾草与土壤水分含量、全钾含量关联程度最大,一、二年生豆科牧草与粉粒和土壤全磷含量的关联程度最大,一、二年生杂类草与粗砂粒和土壤全钾含量的关联程度最大。

曹瑞[7](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演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对18年(1999-2015年)的飞播区的植被进行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飞播植被演替进程中,羊柴、白沙蒿、沙打旺、沙地榆四种飞播植物种种群的多度、盖度、高度、生物量四个数量特征指标,飞播区群落盖度、物种组成、生活型、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并以恢复力综合指数、光合功能型、群落结构变异性探讨演替进程中群落的稳定性,旨在揭示飞播措施下的植被恢复规律,为飞播区植被稳定性维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四种飞播植物种种群数量特征指标在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演替进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在演替进程中,飞播当年除外,羊柴高度在61-118cm之间,白沙蒿高度在53-81.33cm之间,沙打旺高度在25.89-78.33cm之间;羊柴多度、盖度、生物量于演替8a时分别达到峰值984万株/hm2、68.33%、422.78g/m2,之后均呈下降趋势,但种群能维持较长时间;白沙蒿、沙打旺多度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白沙蒿盖度和生物量在演替3a达到峰值10.17%和126.38g/m2,沙打旺盖度和生物量分别在演替4a和5a达到峰值12.67%和37.09g/m2,二者分别在演替11a、10a从群落中完全衰退出去;沙地榆盖度、高度、生物量呈缓慢的波动性增加,多度在演替1-5a呈增加趋势,在演替6-18a,基本恒定,对群落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2.植被盖度在演替1-8a由15%增至77%,9-18a逐渐趋于稳定,约为57%。在演替进程中,演替1-7a,群落植物种组成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演替8-18a以多年生草本为主,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植物种组成更加复杂化和多样性化,更利于群落的稳定。Partrick丰富度指数演替1-9a,由12增至55;演替10a之后,维持在30以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演替1-10a,由2.42增至3.92;演替11a之后,变化范围为3.14-3.90。在演替进程中,Pielou均匀度指数波动明显,但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在演替4a达到峰值1.17。3.演替2a时,恢复力综合指数最高为2.87,演替3-11a呈递减趋势;其中演替9-11a,受群落竞争影响,恢复力综合指数小于1;在演替12a之后,群落的恢复力综合指数均大于1,群落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3植物种数在演替1-10a由6变为35,演替11-18a有趋于恒定的趋势;C4植物种类在演替1-12a由2变为13,演替13-18a趋于恒定;C4/C3比从整体演替进程看,呈减小趋势。飞播后演替初期C4植物种群对沙丘的稳固起一定作用,C3植物对演替中后期群落的稳定意义较大。演替的进程中,演替时间相近群落间变异性系数,相对较小,群落间物种成分发生"渐变式"替代,在一定程度体现着群落相对稳定的发展。

王健[8](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文中指出浑善达克沙地的治理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植被恢复是防止其沙地扩张和缓解沙尘暴危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模式资料收集和植被恢复效益调查,总结出适合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立地类型的3种植被恢复模式:飞播模式、围封模式和设置生物沙障模式,对各模式下群落植被恢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地面积较为集中,植被盖度约为10%的平缓沙地或退化草场适合进行飞播造林。在飞播9a时群落物种数、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总体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种、200.39cm、81.33%、85.31株/m2和1051g/m2;多年生植物比例在9a时也达到最大值,为57.4%;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大,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稳定性增大。植被盖度在10%~15%的退化沙化草地适合进行围封模式。与对照区相比,群落的物种数、群落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12a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种、125.33cm、72.7%、196.92株/m2和315.24g/m2;多年生植物比例最大值也出现于围封12a,为60.4%;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植被盖度在10%以下的流动沙丘及风沙严重、植被稀少地带适合设置生物沙障。在设置沙障6a时,物种数、群落盖度和密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2种、53.3%和45株/m2;在10a时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73.37cm和581g/m2;多年生植物比例在6a时达最大,为45.5%;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优势现象较为明显。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不同恢复措施会取得良好的植被效益。沙区情况复杂,单独运用某一种模式不能很全面的治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多种模式搭配使用,可以快速达到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同时后期的管护对维持植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钱洲,俞元春,俞小鹏,高扞东,吕荣,张文英[9](2014)在《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植被恢复,土壤表层(0—10cm)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显着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初期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在土壤表层(0—10cm)中要强于中下层(10—40cm);土壤表层(0—10cm)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三种水解酶之间呈极显着相关(p<0.01)。表明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养分的改善相互促进,土壤酶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沙地表层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多糖的转化和有机磷的转化之间关系密切并且相互影响。

田海晨[10](2014)在《浑善达克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以正蓝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正蓝旗境内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不同飞播年限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法对群落变化进行调查,应用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等指标分析群落特征变化的规律。研究取得如下结论:(1)不同飞播年限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飞播5年后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已达21种,与流动沙丘的6种相比,植物群落种类的丰富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植物科属组成复杂化,群落物种的优势度发生明显变化。(2)在群落生活型结构上,随着飞播年限的延长,一年生植物的优势地位逐渐降低,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地位逐渐升高。(3)植被盖度随着飞播年限增加而增加,由2.06%(未治理)增加到75.58%(治理5年),沙地逐步稳定。(4)地上生物量(鲜重)随着飞播年限增加而增加,由9.8g·m-2(未治理)增加到1711.0g·m-2(治理5年)。(5)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随着飞播年限的延长逐渐增加,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相反趋势,且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具有显着正相关性。(6)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鲜重)的拟合关系显着,地上生物量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

二、沙地飞播造林植被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地飞播造林植被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土壤样品采集
    1.3 土壤养分测定
    1.4 土壤真菌分离和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2.2 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2.2.1 门水平
        2.2.2 属水平
    2.3 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OTU组成及PCoA分析
    2.4 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4 结 论

(2)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生态恢复概述
        1.2.1.1 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内涵
        1.2.1.2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2.1.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1.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1.2.3.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概述
        1.2.3.2 权衡与协同的类型
        1.2.3.3 权衡与协同的研究方法
        1.2.4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与恢复成效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的选择
        2.2.3 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1 遥感数据处理
        2.3.2 基本数据计算公式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4 数据标准化处理
        2.3.5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的计算
        2.3.6 综合评价
        2.3.7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量化方法
        2.3.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1 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1.1 沙柳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3.1.2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
        3.1.2.1 沙柳的生长特征
        3.1.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3.1.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3.1.2.4 土壤理化性质
        3.1.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3.1.2.6 物种重要值
    3.2 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变化
        3.2.1 杨柴灌木林的分布特征
        3.2.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
        3.2.2.1 杨柴的生长特征
        3.2.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3.2.2.3 地上生物量特征
        3.2.2.4 土壤理化性质
        3.2.2.5 风蚀桩高度变化
        3.2.2.6 物种重要值
    3.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3.3.1 微地形对杨柴生长特征的影响
        3.3.2 微地形对群落特征的影响
        3.3.3 微地形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分析
        4.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4.2.1.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4.2.1.2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4.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特征
        4.2.2.1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ESCI)损益分析
        4.2.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簇类型及随林龄增加的变化特征
        4.2.3 微地形对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的影响
        4.2.3.1 不同坡位、坡向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值
        4.2.3.2 生态系统服务随坡位下降的变化特征
        4.2.3.3 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坡向的损益分析
    4.3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4.3.1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评价
        4.3.2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评价
        4.3.3 飞播杨柴14 年后不同坡位、坡向评价
        4.3.4 “风蚀破口”中的不同补植模式评价
        4.3.4.1 不同补植模式下各指标实测值对比
        4.3.4.2 不同补植模式恢复成效评价结果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其相互关系
    5.1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5.1.1 裸沙地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2 油蒿群落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3 不同林龄沙柳人工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4 不同飞播年限杨柴灌木林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5.1.5 微地形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1.5.1 坡位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1.5.2 坡向对两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
    5.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5.2.1 沙柳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5.2.2 飞播杨柴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间相互关系
第六章 讨论
    6.1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的演替方向
    6.2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6.3 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随林龄增加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6.4 毛乌素沙地微地形对植被发育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5 人工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必要性和物种选择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论文选题来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科研工作

(3)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毛乌素沙地的历史变迁
        1.1.2 毛乌素沙地的研究历程
        1.1.3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及内涵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1.2.2 沙漠化进程的驱动因素
        1.2.3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恢复
        1.2.4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三节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地形地貌
    第三节 气候
    第四节 土壤
    第五节 植被
    第六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确定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第二节 数据分析
        3.2.1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计算
        3.2.2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精度验证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3.1 实测植被盖度的正态分布检验
        3.3.2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反演结果
        3.3.3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DCA排序分类
        3.3.4 指标反演结果与实测植被盖度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
        3.4.1 沙漠化监测指标分类的生态学含义
        3.4.2 沙漠化差值指数DDI为该区域最佳指标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4.1.1 数据获取
        4.1.2 各时期沙漠化反演
    第二节 研究结果
        4.2.1 沙漠化等级指数的精度验证
        4.2.2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空间格局变化
        4.2.3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进程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的驱动因素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5.1.1 数据获取
        5.1.2 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5.1.3 气驱动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第三节 讨论
        5.3.1 生态恢复政策是沙漠化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
        5.3.2 内蒙古、陕西、宁夏沙漠化驱动因素存在强烈异质性
        5.3.3 生态修复政策的前期不足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飞播恢复措施评价
    第一节 数据获取
        6.1.1 样地设置
        6.1.2 植物和土壤样本采集
        6.1.3 土壤养分指标的测定
        6.1.4 土壤微生物测序
        6.1.5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的计算
    第二节 数据分析
        6.2.1 植物、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分析
        6.2.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间的关系分析
        6.2.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分析
        6.2.4 土壤多功能性的直接驱动因素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6.3.1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
        6.3.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的关系
        6.3.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6.3.4 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微生物驱动因素分析
    第四节 讨论
        6.4.1 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对飞播恢复的响应不同
        6.4.2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6.4.3 细菌是直接驱动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7.1.1 数据获取
        7.1.2 生态系统服务量化
        7.1.3 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以及沙漠化对其影响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7.2.1 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
        7.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
        7.2.3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7.3.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7.3.2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4)“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二)榆林沙区概况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一)国家的政策
        (二)陕西省的政策
        (三)榆林市的政策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萌发
2 生长发育
3 耐逆性
4 固沙造林
5 展望

(6)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浑善达克沙地研究
        1.2.2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1.2.3 物种多样性研究
        1.2.4 植物种间关联性研究
        1.2.5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2.6 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1.3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立题依据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地形地貌
    2.4 土壤状况
    2.5 植被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调查方法
        3.4.1 资料收集
        3.4.2 野外调查
    3.5 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3.5.1 数量特征计算
        3.5.2 物种多样性测度
        3.5.3 灰色系统分析
        3.5.4 半方差函数的计算
        3.5.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6 统计分析软件
4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动态变化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物种组成
        4.2.2 高度变化
        4.2.3 盖度变化
        4.2.4 频度变化
        4.2.5 密度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α多样性分析
        5.2.2 β多样性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不同植物类群间的关系及其在飞播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6.1 研究方法
        6.1.1 植物不同组别相互关系分析
        6.1.2 不同分类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乔灌层、草本层功能型间的关系
        6.2.2 乔灌层、草本层植物科之间的关系
        6.2.3 乔灌层分类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6.2.4 草本层分类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6.2.5 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层阶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7 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7.2.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7.2.3 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7.2.4 植被及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
    7.3 讨论
    7.4 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1.2.1 国外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1.2.2 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1.3 植被演替研究
        1.3.1 飞播植被演替研究
        1.3.2 演替中群落稳定性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
    2.4 气候特征
    2.5 土壤
    2.6 植被
    2.7 社会经济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与野外调查
        3.2.2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飞播植物种种群的消长动态研究
        4.1.1 羊柴种群的消长动态
        4.1.2 白沙蒿种群的消长动态
        4.1.3 沙打旺种群的消长动态
        4.1.4 沙地榆种群的动态
    4.2 飞播区群落特征动态分析
        4.2.1 群落盖度的动态
        4.2.2 物种组成的动态
        4.2.3 生活型的动态
        4.2.4 物种多样性动态分析
    4.3 群落稳定性分析
        4.3.1 恢复力稳定性动态
        4.3.2 功能型动态
        4.3.3 群落结构变异性动态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演替过程中飞播物种的动态原因
        5.1.2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变化原因
        5.1.3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原因
        5.1.4 演替进程中相关分析
        5.1.5 年气候变化趋势对飞播区植被的影响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沙漠化防治进展
    1.3 浑善达克沙地防治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状况
    2.6 植被状况
    2.7 社会经济概况
    2.8 民族文化
    2.9 生态环境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样地设置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
        3.3.2 野外调查
    3.4 数据处理
4 浑善达克沙地3种典型治理模式及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4.1 飞播模式
        4.1.1 技术方法及措施
        4.1.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4.2 围封模式
        4.2.1 技术方法及措施
        4.2.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4.3 生物沙障
        4.3.1 技术方法及措施
        4.3.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飞播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5.1.2 围封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5.1.3 生物沙障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5.1.4 三种模式植被恢复效益比较分析
    5.2 结论
6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样方调查和样品采集
    2.3 土壤测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pH值和养分变化
    3.2 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变化
        3.2.1 脲酶
        3.2.2 蔗糖酶
        3.2.3 磷酸酶
        3.2.4 过氧化氢酶
    3.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pH值及养分的相关性
    3.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4 结论

(10)浑善达克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以正蓝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生态恢复的原理
    1.2 全球生态恢复的概况
        1.2.1 国外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1.2.2 国内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1.3 生态恢复过程中关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1.3.1 国外关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1.4 国内外关于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1.4.1 调查方法
        1.4.2 测度方法
    1.5 选题依据
    1.6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状况
        2.1.8 民族文化
        2.1.9 生态环境状况
    2.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2.2.1 样地选择
        2.2.2 群落调查
        2.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飞播年限群落物种组成变化
        3.1.1 群落物种组成
        3.1.2 群落物种重要值
        3.1.3 不同飞播年限主要飞播种的重要值变化
        3.1.4 群落生活型结构
        3.1.5 小结
    3.2 不同飞播年限植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3.2.1 α多样性
        3.2.2 α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
        3.2.3 小结
    3.3 不同飞播年限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3.3.1 植被盖度
        3.3.2 群落的地上生物量(鲜重)
        3.3.3 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地上生物量相关关系分析
        3.3.4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沙地飞播造林植被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造林年限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J]. 弓晓倩,姚林杰,张佳宁,刘庆福,苏妮尔,闫勇智,李奉时,王晓江,张庆. 生态学杂志, 2022
  • [2]毛乌素沙地人工灌木林群落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张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3]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刘庆福. 内蒙古大学, 2020
  • [4]“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J]. 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 西北农业学报, 2018(11)
  • [6]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恢复状况及土壤性状研究[D]. 慕宗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7]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演替研究[D]. 曹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8]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D]. 王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9]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J]. 钱洲,俞元春,俞小鹏,高扞东,吕荣,张文英.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6)
  • [10]浑善达克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以正蓝旗为例[D]. 田海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造林造林沙地植被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