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金子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中国千金子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中国产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胜君[1](2020)在《山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特种质发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杏历史久远,分布广泛,多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种质资源异常丰富,为山杏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在对山杏分布区内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保存的基础上,对山杏遗传多样性及优特种质发掘进行研究,旨在为山杏种质资源鉴定、分类和评价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山杏资源利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杏无性系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小枝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叶片长度、核厚的Shannon指数最大,小枝长度、小枝粗度等指标与经纬度的变化极显着相关。不同种源间表型性状变异性差异显着,西伯利亚杏表型聚类结果为6类,野杏聚类结果为5类,表型聚类结果反映地理种源特点和表型性状特征。(2)完成山杏简化基因组测序及引物开发,建立并优化了山杏SSR-PCR反应体系。完成叶绿体基因组测序,注释131个基因,包括9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3个t RNA基因和8个r RNA基因。山杏无性系SSR标记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西伯利亚杏NA为7.382,NE为2.666,PIC为0.561;野杏NA为11.433,NE为4.433,PIC值为0.670。SSR标记聚类反映了个体在种源和种质特征上的差异,且与种源分类及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均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性。山杏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种源内,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源内。采用5对引物扩增谱带构建了山杏指纹图谱。(3)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可将西伯利亚杏和野杏划分为3个亚群体,均反映了不同无性系的遗传背景信息,体现了种源和表型特征的遗传多样性,且与种源分类、表型聚类及SSR标记聚类相关性均极显着。山杏SSR位点间存在着广泛的连锁不平衡,检测出15个位点与西伯利亚杏10个性状相关联,14个位点与野杏11个性状相关联。(4)按照20%的入选率共筛选出42个山杏无性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单仁重、单果重等22个性状可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山杏树体的主枝基角、单叶面积、花束状果枝数量、树冠长度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导因子,且主枝基角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筛选出6个无性系为优良丰产类型,5个无性系为花期抗霜冻类型,人工控制霜冻对冻害温度、单株产量及花器官抗冻性作了初步研究。

纵丹[2](2019)在《基于核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杨树,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树种,因具有生长迅速、易无性繁殖、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等特征,是重要的种植树种之一,同时由于其基因组相对较小,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基于传统的形态学特征,杨属被分为白杨派、青杨派、大叶杨派、黑杨派、胡杨派和墨杨派6个派。然而,由于杨树种间杂交现象频繁以及表型间形态差异较大,使杨树的系统发育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前期研究者分别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对杨属派间以及派内不同种间的系统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杨属的进化关系仍存在争议。此外,由于所用分子标记的信息量普遍不足或研究取样的不完整,使得近缘种或杂种之间的关系不能明确。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叶绿体基因组因具有结构简单、序列高度保守且为母系遗传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系统发育研究。此外随着毛果杨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单拷贝核基因已被开发用于杨属系统发育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将母系遗传的叶绿体全基因组与双亲遗传的核基因组结合,共同对杨树系统发育关系进行重建,并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分析:利用Illumina HiSeq X平台对25个杨树基因组DNA进行重测序,每个树种获得约15 G raw data。以毛果杨叶绿体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采用GetOrganelle成功组装得到25条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杨树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存在10个高聚集区:trnK intron+trnK-psbK,rpoB-petN,psbM-trnD,psbZ-trnfM,trnL-ndhJ和ndhC-trnV,ycf1,ndhF-ccsA,ccsA+ccsA-ndhD和rps15-ycf1。基于60个杨柳科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并结合40个杨树的18个形态特征构建杨属系统发育关系。ML及BI分析均支持杨属和柳属为单系起源,并将杨属树种分为5个Clades,Clade I包含3个树种:胡杨、灰胡杨和非洲杨;Clade II由13个树种组成:响叶杨、银白杨、新疆杨、山杨、河北杨、黑杨、琼岛杨、圆叶杨、清溪杨、欧洲山杨、欧洲山杨×银白杨、毛白杨以及窄冠毛白杨。Clade III含有10个树种:德钦杨、康定杨、大叶杨、长序杨、昌都杨、西南杨、小叶杨、川杨、藏川杨和滇杨;Clade IV由青杨、贡嘎杨、香杨、苦杨、三脉青杨、椅杨和乡城杨7个树种组成。Clade V包含窄叶杨、香脂杨、美洲黑杨、四季杨、弗氏杨、墨杨和毛果杨。此外,18个形态特征中,有6个特征支持基于分子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2)基于单拷贝核基因杨属系统发育分析:基于16个单拷贝核基因联合1个ITS片段对39个杨树系统发育关系重建,所有杨属树种形成一个单系分支,39个杨树分为4个Clades:墨杨最先从杨树中分离,其次为白杨派树种;Clade III由胡杨派树种组成;青杨派、大叶杨派和黑杨派组成Clade IV。(3)基于核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分析: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和17个核基因片段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均支持杨属为单系起源,且白杨派和胡杨派为独立分支。核基因树和叶绿体树中部分树种的关系存在不一致:(1)在叶绿体树中,墨杨与分布在北美的青杨派和黑杨派树种在一个分支,而在核基因树中,墨杨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最早从杨属中分化出来;(2)欧洲黑杨在叶绿体树中与白杨派树种聚在一起,而在核基因树中与青杨派表现出较近的关系;(3)叶绿体树中,青杨派、大叶杨派和黑杨派分为3个Clades,其中Clade IV和Clade V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核基因树中,青杨派、黑杨派和大叶杨派分布在同一个Clade。(4)毛白杨可能亲本:综合核基因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杨属系统发育分析,推测毛白杨可能是以银白杨为母本,欧洲山杨为父本形成的杂交树种。(5)西南地区杨树系统发育分析: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将西南地区杨树分为Clade III和Clade IV,Clade III中大叶杨派贡嘎杨和椅杨与青杨派乡城杨、三脉青杨、香杨、青杨和苦杨聚为一支,且乡城杨与三脉青杨关系最近;Clade IV中德钦杨与康定杨聚为一支,并与长序杨和西南杨呈姊妹组关系,滇杨和藏川杨聚在一起并位于Clade IV的基部位置。基于核基因联合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西南地区杨树位于D亚支(D1和D2),D1分支中藏川杨、乡城杨和德钦杨聚为一支且位于基部并与大叶杨派长序杨、大叶杨和贡嘎杨以及青杨派青杨和三脉青杨形成姊妹组关系;D2分支中,西南杨位于基部并与其余6个青杨派树种聚为一支,其中康定杨与小叶杨聚在一起,然后又与滇杨、昌都杨、川杨和缘毛杨形成姊妹种关系。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和17个核基因联合片段对康定杨、乡城杨、青杨、长序杨和西南杨系统发育关系比较显示,叶绿体树和核基因树均支持康定杨和西南杨、乡城杨与青杨亲缘关系更近。

张智明[3](2017)在《两种球兰(Hoya)自然杂交的分子鉴定》文中研究指明自然杂交在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自然杂交产生的杂种选育植物优良新品种。球兰属(Hoya R.Br.)是萝藦科(Asclepiadaceae)牛奶菜族(Marsdensieae),包括有200-300个种。球兰属植物在全国范围内球兰属植物自然分布有39种,其主要分布在广东、云南、广西等地区。本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现阶段球兰属植物研究多集中在组织培养、药学价值和形态学研究。尽管球兰属有如此多物种,并且不少物种间地理分布重叠,但目前尚未见球兰属自然杂交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分子方法对采集自四川的球兰sp1,一个疑似新种sp2及其疑似杂交种sp3进行鉴定。首先利用一个低拷贝核基因(Nic)和一个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L-trnF),对样品进行测序并进行单倍型分析;然后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这三个球兰属类群的遗传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低拷贝核基因(Nic)和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L-trnF)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球兰属类群在Nic基因上的变异位点数(S)为11,构成6个单倍型。sp1单倍型最多,拥有除H5外的5个单倍型;sp2具有两个单倍型,H1和H3;而sp3具有4个单倍型,H1,H3,H4和H5。因此单倍型H1与H3均为三个球兰属类群共享,H4为sp1与sp3共享。单倍型H5为sp3独有,单倍型H2和H6为sp1独有。尽管存在单倍型共享,不同类群之间的单倍型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L-trnF)数据显示:三个球兰属类群在该区域只有一个6 bp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产生了两个单倍型,并且这三个类群具有两种单倍型,并且单倍型频率在三个类群中比较接近。(2)10条ISSR引物从这三个球兰属类群中共扩增得到49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4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28.6%。通过POPGENE计算,得到遗传分化指数(gst)值为0.1175。通过NTSYS 2.10e对样品进行遗传相似系数分析,三个球兰属类群共60个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值为0。在遗传聚类分析构建出的聚类树状图中可以看出,当GS(Genetic Similarity)为0.34时,样品明显可分为两组,其中一类主要为sp1,也包括少量sp3个体,但不包括sp2的个体。数据表明sp1与sp2能够明显区分为两类别,结果与形态学差异几乎一致。我们的结果表明sp3确实是由sp1和sp2之间的杂交而来,提供了二者发生杂交的分子证据。并且,无论核基因还是叶绿体基因,这两个物种间存在频繁的杂种介导的渐渗发生。这一点从ISSR分子标记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在由sp2组成的第二大支中,有一些sp1的个体聚在其中,显然发生了由sp2向sp1的渐渗。

罗巧玲[4](2015)在《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托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麦积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自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对研究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并研究分析了药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中药学性能、区系组成以及重点调查药用植物的分布、蕴藏量、多样性指数和综合价值评价等,以期为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对普查采集标本进行鉴定,麦积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46科427属675种。其中有真菌14科17属22种,地衣2科2属3种,苔藓植物6科7属7种,蕨类植物12科19属29种,裸子植物5科8属13种,被子植物107科,374属601种。可见本区野生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而被子植物中又以双子叶植物植物占绝对优势,这些都与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相一致。(2)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多样。其中多年生草本占明显优势,占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8.44%;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和灌木,分别占总种数的16.89%和16.44%;再次为乔木,占总种数的8.74%;藤本占4.44%;真菌和地衣类占总种数的3.70%;半灌木最少,占1.33%。(3)研究区以全草入药的野生药用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29.78%;根及根茎类次之,占24.44%;居第三位的为以地上部分入药的植物,占13.89%;以花及花序入药的药用植物最少,只占总种数的1.63%。全区有81种植物其药用部位有毒,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12%。按毒性不同将其分为大毒、有毒和小毒3类。其中39种植物药用部位有小毒,39种有毒,3种有大毒,分别占总种数的5.78%、5.78%和0.44%。因此采集利用时需要加以识别,注意用药安全。(4)按中药性能统计,本区野生药用植物中寒性药(大寒、寒、微寒)最多,占全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0.96%;其次为平性药,占总种数的29.04%;温性药及凉性药也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20.59%、19.11%;热性药最少,仅占的0.30%。药味以苦味最多,占全区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1.33%;其次是甘味、辛味药,分别占总种数的28.30%、24.15%;酸味药和淡味药共39种,占5.78%;咸味药很少占0.30%;涩味药最少,只占0.16%。药用功效以清热类最多,占全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5.70%;其次为祛风湿类、补益类、活血化瘀类,分别占总种数的14.07%、10.81%和8.00%;泻下类、涌吐类药最少,都只占总种数的0.15%。(5)按照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系统,麦积区112科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8个变型。其中世界广布型有42科,占本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总科数的37.50%。热带分布科共37科,占总科数的33.04%,其中泛热带分布科占24.11%,是除世界广布型以外,包含科数最多的分布区类型,说明在科的水平上,本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区系与热带成分联系较为密切,而温带成分共33科,占29.46%,说明温带成分对本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属的水平上,本区382属野生药用种子植物物可划分为了14个分布区类型和16个分布区变型。除世界广布的49属外,热带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共有65属,占野生药用种子植物总属数的17.02%,温带分布类型及变型合计268属,占总属数的70.16%。其中,以温带分布型中的北温带成分最多有63属,占区系总属数的16.49%,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区的变型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有47属,占总属数的12.30%,第三是旧世界温带分布型有36属,占总属数的9.42%。第四为热带分布型中的泛热带分布有33属,占总属数的8.64%。属比科更能准确详细地反应一个地区的区系特征,因此可以说麦积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6)麦积区有82种野生药用植物为此次重点调查种,占全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总种数的12.15%。通过对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评价,发现其综合价值高和较高的种类共计79种,高达重点种数的96.34%。可见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点调查种类多,综合价值高的特点。(7)本区仅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的蕴藏量约62840t,经济量约40410t,年允收量达12320t。垫状卷柏、三叶木通、葛藤、漆树、杠柳、益母草、牛蒡、五味子等重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此外,因研究区大部分地区为林区或林缘区,其生境本身就是药用植物的适生区,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其相关产业。

杭欢[5](2009)在《一些重要苔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和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索引更新》文中提出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分布广泛,它既有独立生活、外形上具有茎叶分化的配子体,又有终生寄居于配子体上、分化亦相当复杂的孢子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信息是植物分类学、细胞学、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等的分析,能为苔藓植物分类学和细胞学提供原始数据,揭示该类群的染色体结构差异,并为讨论苔藓植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提供重要依据。比起有花植物,苔藓植物的染色体小,缢痕(着丝粒区)和次缢痕(指核仁组织区)不明显,这群植物又无有丝分裂非常活跃的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区,这给苔藓植物染色体形态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许多细胞学问题尚未解决。本论文研究了采自新加坡、浙江天目山、浙江凤阳山、福建南靖、四川二郎山和吉林长白山的苔类植物材料,应用改良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对隶属于7科10属的14种苔类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其中有3种苔类植物(Acrolejeunea pycnoclada(Taylor)Schiffn.,Archilejeunea planiuscula(Mitt.)Steph.,Schifferiolejeunea pulopenangensis(Gottsche)Gradst.)的染色体数目为世界首次报道,5种苔类植物(Jungermannia atrobrunnea Amakawa,Lejeunea anisophyllaMont.,Plagiochila parvifolia Lindenb.,Ptilidium ciliare(L.)Hamp.,Radula japonicaGottsche ex Steph.)的染色体数目为中国首次报道。同时对这14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通过对14种苔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发现染色体数目主要集中在n=8和n=9,相对较为保守,而核型分析、染色体大小、着丝点位置、最大染色体与最小染色体的比值表明,苔类植物染色体核型变化相对较大,染色体结构也出现多样性。了解不同类群之间染色体的差异在分类和进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意义。Firtsch(1991)发表了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索引,收集了1990年之前全世界发表的苔藓植物染色体数据,进一步推动了苔藓植物染色体的研究,但这一索引已经有18年没有更新,因此本文更新了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索引,并将最新的染色体数据输入到本实验室的之前建立的染色体数据库,构建了最新版的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据库。

南丽丽[6](2008)在《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牧草种质资源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的基本材料或基因库。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和资源圃,对收集到的种质经过试种、初步鉴定和繁种入库保存。采用作物种质资源学的理论和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的方法,对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评价,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入库保存材料丰富,有9593份种质材料,隶属于67科411属1000种。包含有地方种质资源、国外引进种质资源、国内普通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和育成种质资源。中心库中特有牧草种质资源33种,主要栽培牧草的野类型及野生近缘植物133种,经过国家审定登记的牧草品种114个,通过国家鉴定和筛选的优异牧草27份。2、入库种质材料中,国内牧草发芽率90%以上的材料所占的比重低于国外牧草;国外牧草资源间,国内各省份资源间存在较大差异。3、通过对不同牧草的生育天数和物候性状资料的分析,明确了各类牧草种质资源的生长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对千粒重的分析表明,不同科、种间千粒重有较大差异,且不同生境对千粒重有很大的影响。4、按照吴征镒世界种子植物科、属的划分,科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属可划分为15个类型9个变型,植物区系热带成分占很大比例,这与我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性质相符合。5、表型性状特征聚类,具有按地区聚类的倾向,反映出种质特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适应和相关性;来源相同或相近的同名种质间差异较小,反之则较大。因此,收集资源时应尽量减少同一地区重复性的收集,重点应放在不同地区上。6、中心库资源经济价值突出,有优等牧草199种,良等156种,中等183种,低等23种,劣等4种,有毒植物22种,有害植物10种;中心库食用植物29科73属114种,可分为淀粉植物、蔬菜类植物、果品植物、饮料植物、调料和油料植物;中心库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牧草57科207属310种,药用部位涉及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分,药用有效成分遍及植物化学成分中的各类有机化合物,主治13个方面的疾病;中心库中牧草的工用价值包括纤维植物和树脂、橡胶植物,境用植物包括改境植物、美化植物和种质植物。7、通过对牧草资源总量分布区域与入库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区域的比较,明确了今后应重点在西藏、内蒙、新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河南和湖南9省份重点搜集牧草种质资源,并对今后搜集与保存提出了建议;对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应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利用和有效保护。

郑敏[7](2007)在《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苔藓植物是一类由水生到陆生过渡的高等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单倍体)占优势,在植物系统演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信息是植物分类学、细胞学、遗传学研究的基础。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等的分析,能为苔藓植物分类学和细胞学提供原始数据,揭示该类群的染色体结构差异,并为讨论苔藓植物的分类和系统进化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因为苔藓植物个体非常小,没有有丝分裂非常活跃的根尖和茎尖分生组织,并且苔藓植物的染色体很小,缢痕和次级缢痕不明显。这给苔藓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使得许多苔藓植物细胞学问题悬而未决。目前全世界目前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但仅有不到10%的苔藓植物有染色体资料报道,在我国仅有157种苔藓植物有染色体报道(51种苔类,106种藓类),这仅占我国苔藓资源的4.7%。我国是苔藓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类植物有1200种,约100个我国特有种。因此开展我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在2003年12月-2007年2月之间通过在海南霸王岭、海南吊罗山、广西猫儿山、浙江天目山、浙江嵊州、陕西太白山以及新加坡采集和固定标本,笔者利用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对121种苔类植物(中国产115种,新加坡产10种)进行了染色体计数,首次报道57种苔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填补了6个属的染色体研究的空白(Colura管叶苔属,Lepidolejeunea指鳞苔属,Notoscyphus假蒴苞苔属,Podomitrium足带苔属,Schiffneriolejeunea希福尼鳞苔属,Tuyamaella鞍叶苔属)。对47种(16科29属)苔类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并将在维管植物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核型分析方法(核型分类和核型不对称系数)首次应用到苔藓植物的核型分析中,并探讨了这两种核型分析方法在苔藓植物核型分析中的参考价值。通过对121种苔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发现,苔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较为保守,多数为n=8,9,10;叶状体苔类植物中n=8,9,10都有发现。茎叶体苔类植物只有2个种染色体数目为n=10,其它大部分茎叶体苔类植物的染色体为n=8或n=9或n=8和n=9。同时发现具有两种染色体数目的种也占一定比例,但在在植物表型上未发现任何变异。对于这种种内多倍化和非整倍性现象与植物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比较121种苔类植物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并对苔类植物几个大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最新的分子证据显示的苔类植物分子系统树和苔类植物系统演化关系基本对应,因此笔者认为同其他高等植物类群一样,在苔类植物中随着进化水平的提升,染色体变小。了解不同类群之间染色体大小的差异在分类和进化研究上中是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47种苔类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染色体大小,着丝点位置,最大染色体与最小染色体的比值(Lt/St),核型类型和核型不对称性系数的结果均表明,苔类植物具有丰富的核型多样性。在苔类植物类群中,随着染色体绝对长度的减小,核型多样性也大大提高。依据所有出版的文献,笔者成功构建了首个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数据库,为国际苔藓植物染色体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扩大我国苔藓事业在国际苔藓学界的影响。染色体数目在本文中首次报道的种类如下:1.Acrolejeunea fertilis(Reinw.et al.)Schiffn.n=82.Archilejeunea amakawana Inoue尼川原鳞苔n=83.Archilejeunea polymorpha(Sande Lac.)B.M.Thiers&Gradst.变异原鳞苔n=94.Caudalejeunea recurvistipula(Gottsche)Schiffn.反齿尾鳞苔n=95.Cephaloziella spinicaulis Douin刺茎拟大萼苔n=96.Cheilolejeunea ceylanica(Gottsche)R.M.Schust.&Kachroo.锡兰唇鳞苔n=87.Cheilolejeunea intertexta(Lindenb.)Steph.圆叶唇鳞苔n=88.Cheilolejeunea meyeniana(Gottsche et al.)R.M.Schust.&Kachroo长瓣唇鳞苔(新拟)n=89.Cheilolejeunea osumiensis(S.Hatt.)Mizut.大隅唇鳞苔n=810.Cheilolejeunea trifaria(Reinw.el al)Mizut.阔叶唇鳞苔n=811.Cheilolejeunea verrucosa Steph.单疣唇鳞苔(新拟)n=812.Chiloscyphus muricatus(Lehm.)J.J.Engel&R.M.Schust.刺毛裂萼苔n=913.Cololejeunea cf.macounii(Spruce)A.Evans距齿疣鳞苔n=814.Cololejeunea ocellata(Horik.)Benedix列胞疣鳞苔n=815.Cololejeunea ocelloides(Horik.)Mizut.多胞疣鳞苔n=816.Colura inuii Horik.印氏管叶苔n=817.Colura tenuicornis(A.Evans)Steph.细角管叶苔n=918.Drepanolejeunea thwaitesiana(Mitt.)Steph.散生角鳞苔(新拟)n=819.Frullania davurica Hampe达乌里耳叶苔n=920.Frullania fengyangshanensis R.L.Zhu&M.L.So凤阳山耳叶苔n=♀,♂821.Heteroscyphus zollingeri(Gottsche)Schiffn.南亚异萼苔n=10+m22.Jungermannia truncata Nees截叶叶苔n=923.Lejeunea sordida(Nees)Nees大叶细鳞苔(新拟)n=♀9+m24.Lejeunea subacuta Mitt.落叶细鳞苔n=8,n=925.Lepidolejeunea bidentula(Steph.)R.M.Schust.指鳞苔n=926.Leucolejeunea paroica N.Kitag.性序白磷苔n=827.Leucolejeunea turgida(Mitt.)Verd.弯叶白鳞苔n=928.Lopholejeunea eulopha (Taylor)Schiffn.大叶冠鳞苔n=939.Lopholejeunea soae R.LZhu&Gradst.苏氏冠鳞苔n=830.Lopholejeunea subfusca(Nees)Schiffn.褐冠鳞苔n=831.Marsupella commutata(Limpr.)Bernet锐裂钱袋苔n=932.Metzgeria consanguinea Schiffn.狭尖叉苔n=833.Notoscyphus lutescens(Lehm.)Mitt.黄色假蒴苞苔n=934.Nowelliaaciliata(P.C.Chen & P.C.Wu)Mizut.无毛拳叶苔n=935.Plagiochila fordiana Steph.福氏羽苔n=8+m36.Plagiochila gracilis Lindenb.&Gottsche纤细羽苔n=8+m37.Plagiochila peculiaris Schiffn.奇异羽苔n=8+m38.Plagiochila salacensis Gottsche大叶羽苔n=8+m39.Plagiochila wightii Nees ex Lindenb.n=940.Pleurozia subinflata (Austin)Austin拟大紫叶苔n=8+m41.Podomitrium malaccense(Steph.)Campb.马来足带苔n=942.Porella campylophylla(Lehm.&Lindenb.)Trevis.多齿光萼苔n=843.Radula acuminata Steph.尖舌扁萼苔n=844.Radula acuta Mitt.n=845.Radula amoena Herzog美丽扁萼苔n=846.Radula anceps Sande Lac.齿边扁萼苔n=847.Radula cavifolia Hampe ex.Gottsche et al.大瓣扁萼苔n=848.Radula formosa(Meissn.)Nees台湾扁萼苔n=849.Radula gedena Gottsche ex Steph.异胞扁萼苔n=850.Radula inouei K.Yamada圆瓣扁萼苔n=851.Radula onraedtii K.Yamada锡兰扁萼苔n=852.Radu肠philippinensis K.Yamada菲律宾扁萼苔n=853.Riccardia elata(Steph.)Schiffn.宽翅片叶苔(新拟)n=9+m54.Riccardia graeffei(Steph.)Hewson格雷片叶苔(新拟)n=9+m55.Riccardia kodame Mizut.&S.Hatt.小片叶苔n=9+m56.Schiffneriolejeunea tumida(Nees&Mont.)Gradst.var.haskarliana(Gottsche)Gradst.&Terken希福尼鳞苔n=857.Tuyamaella molischii (Schiffn.)S.Hatt.鞍叶苔n=9,n=8

罗琦[8](2007)在《石蒜属植物鳞茎发育生理及盐胁迫下叶片生理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测定了石蒜属(Lycoris Herb.)内石蒜(L. radiata)、忽地笑(L. aurea)、中国石蒜(L. chinensis)、长筒石蒜(L. longituba)、换锦花(L. sprengeri)、鹿葱(L. squamigera)、安徽石蒜(L. anhuiensis)、乳白石蒜(L. albiflora)等8种植物在生长发育期中鳞茎的7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在NaCl胁迫下,测定了石蒜叶片9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石蒜属内石蒜、江苏石蒜(L. houdyshelii)、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鹿葱、安徽石蒜等7种植物叶片10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 SOD和POD都是植物活性氧清除系统重要的成员。在石蒜属植物的生长发育期间,SOD和POD的活性在花期有一个升高的过程,且春季出叶的种在3月,秋季出叶的种在10月均有一个升高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SOD和POD的活性随着石蒜属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变化而变化,POD活性变化表现出比SOD活性变化滞后的现象。2.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可反映出植物生长和生殖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测定的8种石蒜属植物鳞茎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3月至5月,鳞茎的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8月,鳞茎的蛋白质含量有短时升高。这可能与植物体花芽分化及开花过程相关的蛋白质表达有关。10月,秋季出叶的种类中鳞茎的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升高,可能与出叶相关的蛋白质表达有关。另外,测量的蛋白质指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不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3.可溶性糖和淀粉是石蒜属植物鳞茎主要的养分贮藏形式和养分转运形式,是鳞茎打破休眠开始萌发的能量与物质基础;还原性糖主要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植物体。测定的8种石蒜属植物,在3月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较低,是由于植物体处于花芽分化期,鳞茎是养分的“源”,淀粉是碳水化合物暂时的贮藏形式,养分以可溶性糖的形式不断地供给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春季出叶和秋季出叶的种类分别在5月和10月鳞茎的淀粉含量较高,均是由于叶光合作用产物转化成淀粉贮存于鳞茎的结果,鳞茎是养分贮存的“库”,地上部分的光合产物不断向鳞茎运转,在鳞茎中大部分以淀粉的形式积累。还原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不规则,可能是作为信号分子的关系。4.在不同浓度梯度NaCl胁迫下,研究石蒜叶形态、微形态变化和9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石蒜叶片的形态及微形态被影响的程度也增加,表现在叶片长度的变化及叶细胞的受损程度等方面。9个生理指标中,随NaCl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伸,SOD和POD活性,不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淀粉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还原性糖含量变化较不规则。5.在不同浓度梯度NaCl胁迫下,比较石蒜属7种植物的叶形态变化及10个生理指标变化的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对7种石蒜属植物均有胁迫作用,其中,1mol/LNaCl的浓度对7种石蒜的影响最大;换锦花、鹿葱和安徽石蒜为较耐盐种,而忽地笑为最不耐盐种。

陈士超[9](2005)在《世界菝葜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孢粉学、种皮微形态、形态性状分支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等多学科手段和方法,对世界菝葜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菝葜科的范畴,三个属间及属下组间和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菝葜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重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孢粉学 本文对菝葜科内各类群作了详细的孢粉学研究,对3个属125个种作了光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其中10个种做了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两大类型花粉及4种花粉型,第一类包括了菝葜属和肖菝葜属的所有种类,分为三种花粉型,均为球形无萌发孔,刺状或脑纹状外壁纹饰,外壁分为三层,厚度极薄。第二类仅含一种花粉型,为类菝葜属(Ripogonum)特有类型。这种类型为椭球形单沟网纹花粉,与菝葜科其余种类的花粉完全不同,支持将该属从菝葜科分出来,成立单独的科。肖菝葜属与菝葜属的花粉有明显的过渡类型,提出将肖菝葜属合并入菝葜属。本研究还拟定了花粉类型检索表,并对花粉类型的地理分布和演化趋势作了探讨。2.种皮微形态 首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菝葜科3个属50种4个变种的种子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菝葜科种子种皮微形态的变异式样丰富,包括粗脑纹型、脑纹型、网纹型、微网纹型、孔穴型等8种类型的种皮纹饰。Ripogonum属种子很大,种皮纹饰明显区别于其它所有种类,呈现出独有的粗脑纹型。肖菝葜属的种皮纹饰为脑纹型,和菝葜属多数种类相似,根据种皮特征无法将这两个属区分。菝葜属种皮纹饰分为7种类型,网纹型和脑纹型是主要类型。绝大多数菝葜组和圆锥菝葜组的种类为网纹型,草本组、土茯苓组和肖菝葜属多为脑纹型,推测它们可能具有较近缘的关系。3.分支分类学 对全世界范围分布的菝葜科(Smilacaceae)选出79个代表种(包括了全部的属

朱华[10](2004)在《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在整理大量文献、调查药材资源的基础上,以苔藓植物地钱中药用活性成分为目标,对广西产拳卷地钱(Marchantia convoluta Gaoet chang)进行了生药鉴别及化学成分的分析、提取、纯化、分离与生物活性研究,从苔藓植物拳卷地钱中提取分离了一类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系统地研究了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分离的工艺条件,所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通过HPLC、UV、IR、HNMR、MS、HPLC-MS等仪器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并提出了固相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模型。生物活性实验研究发现拳卷地钱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保护肝功能、抑菌、抗炎、利尿等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研制。为开发拳卷地钱新药提供了实验依据与基础。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1.样品调查及鉴别。根据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和生药鉴定,查明广西境内3种地钱属植物,分别是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拳卷地钱Marchantia convoluta以及粗裂地钱Marchantia paleacea,以拳卷地钱为主。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构造、理化鉴定和紫外光谱、指纹图谱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上述3种地钱的鉴别方法。通过系统预试验初步查明拳卷地钱所含化学成分类型,应用GC-MS技术分析其挥发油中成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其脂溶性部位得到β-谷甾醇和豆甾醇2个植物甾醇成分。 2.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采用改进的铝盐显色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钱中总黄酮含量,研究了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剂的加入量、显色时间等条件对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得到最佳测定条件:NaNO2-AlCl3为显色剂,显色时间15 min之内,测定波长525nm,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与吸光度符合校准曲线Y=-0.0153+0.03003X,加标回收率在97.61%~101.59%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达99.28%,精密度高(RSD=1.1%,n=5)。该法操作简便、快速,数据可靠,可以作为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3.总黄酮提取。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拳卷地钱中总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拳卷地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温度为70℃,时间0.5小时,提取次数3次,提取溶剂为80%的乙醇,料液比为1:15,提取率达1.90%。并将酶解法用于地钱总黄酮的提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当地钱用量为1g/20mL H2O时,提取介质中酶一1浓度为0.2mg/mL,酶解温度50℃,pH二4.5,酶解时间120min,总黄酮浸出率达1.96%。酶解法提取拳卷地钱总黄酮不用有机溶剂,节约成本;反应温度低,降低了生产能耗。 4.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分离鉴定。采用固相萃取法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的单体,高效液相色谱法跟踪测定纯度,理化方法结合UV、IR、HNMR、MS、HPLC一MS等仪器手段进行结构表征,从拳卷地钱中分离鉴定得到三个单体,分别为5一经基一7一甲氧基一2一甲基色原酮(I)、7一轻基黄酮(lI)和芹菜素一7一O一p一D一葡萄糖醛酸贰(m),以上单体均为首次从广西产拳卷地钱中分离得到;以芹菜素为例,建立了固相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模型,从固相萃取填料的选择、萃取溶剂的选择、萃取溶剂的比例、上柱方式、洗脱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最佳分离条件,探讨了固相萃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共性问题。 5.黄酮类化合物HPLC分析。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拳卷地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乙酸一甲醇一乙睛一磷酸一水为多元混合流动相,等度洗脱,在30 min内对地钱的黄酮提取物直接进行分离与测定,检测波长为350nm,流速0.60 mL/min,采用校准曲线法对实际样品中的芹菜素、棚皮素和木犀草素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79一101.13%,相对标准偏差0.“%一1.52%。该法可用于拳卷地钱黄酮提取物的精确分析。 6.总黄酮的生物活性实验研究。在抗乙肝病毒体外实验中,拳卷地钱总黄酮在5种不同药物浓度时对朋sAg和HBeA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拳卷地钱总黄酮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酷组能显着降低CCI;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并能升高TP和ALB含量。拳卷地钱总黄酮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的最低抑制菌浓度(MIC)分别为2.50、0.625、0.625、2.50、2.50、1 .25 mg/mL。拳卷地钱总黄酮高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郭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拳卷地钱总黄酮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中,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保肝降酶作用;并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以及对大鼠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7.总黄酮抗乙肝病毒的体外细胞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拳卷地钱总黄酮对HBsAg和HBeAg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抑制HBV一DNA复制和表达。5抖留mL、10林g/mL、20“g/mL、40“g/mL的拳卷地钱总黄酮用药3天后对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是100林g八nL拉米夫定抑制率的1.29倍、1.80倍、1.85倍、1.96倍和0.76倍、0.65倍、1.19倍、1.22倍。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抑制抗原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35 .45林留mL、28.77林g/mL、17.11林g/mL。高剂量拳卷地钱

二、中国产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产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特种质发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山杏概述
        1.1.1 山杏种类及分布
        1.1.2 山杏价值及开发潜力
    1.2 山杏及杏属种质资源研究
        1.2.1 形态学性状的多样性研究
        1.2.2 细胞学水平的多样性研究
        1.2.3 孢粉学形态的多样性研究
        1.2.4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多样性研究
    1.3 基因组测序及SSR分子标记在林木上的应用
        1.3.1 基因组测序技术
        1.3.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3.3 遗传图谱的构建
        1.3.4 亲缘关系研究
        1.3.5 群体结构研究
        1.3.6 连锁不平衡作图及性状关联分析
        1.3.7 表型性状定位
    1.4 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1.4.1 表型性状多样性综合评价
        1.4.2 丰产性综合评价
        1.4.3 花期抗冻性综合评价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山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及资源圃概况
        2.1.3 种源地概况
        2.1.4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性状频率分布
        2.2.2 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2.2.3 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2.2.4 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2.2.5 表型性状地理变异
        2.2.6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山杏基因组测序及SSR标记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简化基因组测序
        3.2.2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3.2.3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山杏种质资源SSR分子标记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提取
        4.2.2 引物筛选
        4.2.3 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4 基于SSR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
        4.2.5 地理种源与SSR标记的亲缘关系
        4.2.6 种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4.2.7 指纹图谱构建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山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SR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
        5.2.2 群体结构分析
        5.2.3 群体结构划分与地理种源、SSR标记聚类及表型性状聚类的相关性
        5.2.4 表型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山杏种质资源综合评价及优特种质发掘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山杏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6.2.2 山杏优良树形无性系丰产类型筛选
        6.2.3 山杏花器官抗冻无性系筛选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2)基于核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杨属树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1.2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1.3 分子系统学研究概述
        1.3.1 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
        1.3.2 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3.3 单拷贝核基因基本特征及应用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杨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提取及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组装与注释
        2.1.3 形态特征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组DNA检测及测序
        2.2.2 基因组测序及叶绿体基因组组装结果
        2.2.3 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2.2.4 杨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IR区的收缩与扩张
        2.2.5 杨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2.2.6 杨属树种高变区片段基本特征
        2.2.7 系统发育分析
        2.2.8 形态特征分析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序列杨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4 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3.2.2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3 小结
第四章 毛白杨与其可能亲本叶绿体基因组比较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1 密码子偏向性分析
        4.2.2 SSR与重复序列分析
        4.2.3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4.2.4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变异及蛋白编码基因选择压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比较
        4.3.2 IR区收缩与扩张
        4.3.3 密码子偏向性分析
        4.3.4 SSR及重复序列分析
        4.3.5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4.3.6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
        4.3.7 蛋白编码基因选择压分析
        4.3.8 白杨派树种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系统发育分析
    5.1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表型差异分析
        5.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
        5.2.1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组装与注释
        5.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3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西南地区五种杨树亲缘关系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与注释
    6.2 生物信息学分析
        6.2.1 密码子偏向性分析
        6.2.2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6.2.3 SSR与重复序列分析
        6.2.4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变异及蛋白编码基因选择压分析
        6.2.5 系统发育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比较分析
        6.3.2 IR区收缩与扩张
        6.3.3 密码子偏向性分析
        6.3.4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6.3.5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
        6.3.6 蛋白编码基因KA及 KS分析
        6.3.7 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比较分析
        6.3.8 西南地区五种杨树的亲缘关系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杨属不同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差异
    7.2 杨属系统发育关系
        7.2.1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关系
        7.2.2 基于单拷贝核基因序列杨属系统发育关系
        7.2.3 基于核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关系
    7.3 毛白杨杂种起源的可能亲本推测
    7.4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系统发育关系
        7.4.1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生长规律差异
        7.4.2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叶绿体基因组差异
        7.4.3 西南地区杨属树种系统发育关系
    7.5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西南地区五种杨树亲缘关系
        7.5.1 西南地区五种杨树叶绿体基因组差异
        7.5.2 蛋白编码基因适应性进化
        7.5.3 西南地区五种杨树亲缘关系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两种球兰(Hoya)自然杂交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球兰属植物研究概况
        1.1.1 球兰属植物分布及分类
        1.1.2 球兰属植物应用
    1.2 植物自然杂交研究进展
    1.3 DNA分子标记技术
        1.3.1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1.3.2 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 A)
        1.3.3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1.3.4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1.3.5 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1.3.6 cpDNA(chloroplast DNA)
        1.3.7 低拷贝核基因标记(Low copy nuclear gene)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球兰属叶片DNA的提取
        2.4.2 筛选核基因以及叶绿体基因
        2.4.3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检测与测序
        2.4.4 目的核基因片段的扩增与检测
        2.4.5 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
        2.4.6 ISSR标记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拷贝核基因NIC单倍型网络图分析
    3.2 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L-TRNF片段分析
    3.3 ISSR分析
        3.3.1 多态性分析
        3.3.2 相似系数分析
        3.3.3 遗传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SP1和SP2的遗传分化
    4.2 SP1和SP2自然杂交的分子证据
    4.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4)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1.1.1 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
        1.1.3 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2.1 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及利用
        1.2.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3 麦积区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动物资源
    2.8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
4 调查研究方法
    4.1 调查前准备工作
        4.1.1 物资准备
        4.1.2 技术准备
    4.2 野外现场调查
        4.2.1 踏查
        4.2.2 详查
    4.3 室内标本整理、鉴定
    4.4 数据分析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统计与分析
        5.1.1 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组成多样性分析
        5.1.2 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科、属多样性统计分析
        5.1.3 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统计分析
        5.1.4 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的多样性统计分析
        5.1.5 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中药性能的多样性统计分析
    5.2 麦积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5.2.1 科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5.2.2 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分析
        5.2.3 麦积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5.2.4 特有性分析
    5.3 麦积区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蕴藏量、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评价
        5.3.1 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及蕴藏量
        5.3.2 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5.3.3 重点调查野生药用植物综合价值评价
    5.4 此次调查与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的比较
6 结论、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Ⅰ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名录

(5)一些重要苔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和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索引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一些重要苔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
    1 前言
        1.1 国内外苔藓植物染色体研究概况
        1.2 染色体研究方法
        1.3 染色体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采集和鉴定
        2.2 染色体制片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Frullaniaceae耳叶苔科
        3.1.1 Frullania Fengyangshanensis
        3.2 Jungermanniaceae叶苔科
        3.2.1 Jungermannia atrobrunnea
        3.3 Lejeuneaceae细鳞苔科
        3.3.1 Acrolejeunea fertilis
        3.3.2 Acrolejeunea pycnoclada
        3.3.3 Archilejeunea planiuscula
        3.3.4 Lejeunea anisophylla
        3.3.5 Schiffneriolejeunea pulopenangensis
        3.4 Plagiochilaceae羽苔科
        3.4.1 Plagiochila fruticosa
        3.4.2 Plagiochila ovalifolia
        3.4.3 Plagiochia parvifolia
        3.4.4 Plagiochila sciophila
        3.5 Porellaceae光萼苔科
        3.5.1 Porella perrottetiana
        3.6 Ptilidiaceae毛叶苔科
        3.6.1 Ptilidium ciliare
        3.7 Radulaceae扁萼苔科
        3.7.1 Radula japonica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世界苔鲜植物染色体数目索引更新
    1 前言
    2 索引编写方法
        2.1 收集文献
        2.2 整理文献中苔藓植物染色体数据
        2.3 导入数据库
    3 索引目录
        3.1 Chromosome counts of liverworts and hormworts(1990-)
        3.2 Chromosome counts of mosses(1990-)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苔类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版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牧草种质资源及其研究概述
        1.2.1 概念
        1.2.2 牧草种质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1 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研究
        1.2.3.2 牧草种类丰富度的研究
        1.2.3.3 牧草分布及生境的研究
        1.2.3.4 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5 牧草育种研究
        1.2.3.6 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引种、评价、筛选、鉴定研究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基本情况
第三章 评价内容和方法
    3.1 评价内容
    3.2 评价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心库中牧草的种类组成、种质类型及不同时期采种的变化情况
    4.2 中心库中特有牧草种质资源及其它牧草种质资源
    4.3 中心库中牧草种子发芽率变化情况
    4.4 中心库牧草生长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
    4.5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差异性
    4.6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区系特征
    4.7 基于牧草表型性状特征的评价
    4.8 同名牧草种质资源特征评价
    4.9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评价
第五章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第七章 今后搜集与保存材料的建议
    7.1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强资金支持
    7.2 加大濒危的优良草类资源的搜集和保护力度
    7.3 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基础性工作的研究
    7.4 加强对地方品种的搜集和保存
    7.5 加快鉴定评价与筛选利用的步伐
    7.6 加强对牧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7.7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7.8 建立牧草种质资源核心库
    7.9 构建牧草种质资源核心库描述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
    一 前言
        (一) 国内外苔藓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概况
        (二) 苔藓植物染色体研究内容
        (三)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 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采集和固定
        (二) 染色体制片方法
        (三) 数据分析与处理
        (四) 标本鉴定
    三 结果与讨论
        (一) Aneuraceae绿片苔科
        (二) Calypogeiaceae护蒴苔科
        (三) Cephaloziaceae大萼苔科
        (四) Cephaloziellaceae拟大萼苔科
        (五) Frullaniaceae耳叶苔科
        (六) Geocalycaceae齿萼苔科
        (七) Gymnomitriaceae钱袋苔科
        (八) Haplomitriaceae裸蒴苔科
        (九) Herbertaceae剪叶苔科
        (十) Jackiellaceae甲壳苔科
        (十一) Jubulaceae毛耳苔科
        (十二) Jungermanniaceae叶苔科
        (十三) Leieuneaceae细鳞苔科
        (十四) Lepidolaenaceae多囊苔科
        (十五) Lepidoziaceae指叶苔科
        (十六) Lophoziaceae裂叶苔科
        (十七) Metzgeriaceae叉苔科
        (十八) Monosoleniaceae单月苔科
        (十九) Pallaviciniaceae带叶苔科
        (二十) Pelliaceae溪苔科
        (二十一) Plagiochilaceae羽苔科
        (二十二) Pleuroziaceae紫叶苔科
        (二十三) Porellaceae光萼苔科
        (二十四) Radulaceae扁萼苔科
        (二十五) Scapaniaceae合叶苔科
        (二十六) Trichocoleaceae绒苔科
    四 总结
        (一) 苔类植物染色体数目
        (二) 苔类植物核型多样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数据库
    一 前言
    二 数据库系统简介
        (一) 系统模式及平台
        (二) 数据整理
        (三) 数据格式
        (四) 系统功能
    三 数据库所有苔藓植物染色体数据的文献目录
附录
    附录1 47种苔类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参数
    附录2 苔类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版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石蒜属植物鳞茎发育生理及盐胁迫下叶片生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石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2 鳞茎类植物生理研究进展
    3 石蒜属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及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八种石蒜属植物鳞茎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NaCl 胁迫下石蒜叶片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七种石蒜属植物抗盐性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Explanation of plate
致谢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9)世界菝葜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历史与背景
    1.1 菝葜科植物的特点
    1.2 菝葜科的研究概况
        1.2.1 解剖学研究
        1.2.2 细胞学研究
        1.2.3 孢粉学研究
        1.2.4 植物化学研究
        1.2.5 地理分布与化石记录
    1.3 菝葜科范围的界定和系统位置
    1.4 菝葜科各属内组的划分
第二章 孢粉学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观察结果
        3.2.1 菝葜科花粉的一般特征
        3.2.2 花粉型形态特征
    3.3 讨论
        3.3.1 花粉类型的划分
        3.3.2 花粉类型的地理分布和演化趋势
        3.3.3 花粉形态的分类学意义
第三章 种皮微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菝葜科的种子特征
        2.2.2 菝葜属的种子特征
        2.2.3 肖菝葜属种子特征
        2.2.4 类菝葜属种子特征
    2.3 讨论
        2.3.1 菝葜科属间关系的探讨
        2.3.2 菝葜属属内关系的探讨
第四章 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选择与来源
        4.1.2 形态性状的选择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3 讨论
        4.3.1 类菝葜属的系统位置
        4.3.2 肖菝葜属的分类地位
        4.3.3 菝葜属内部的亲缘关系
        4.3.4 系统发育与地理分布
第五章 分子系统学
    5.1 基因片段的选择
        5.1.1 适合系统发育研究的基因片段和选择方法
        5.1.2 本研究中选择的片段
    5.2 系统发育分析建树方法
        5.2.1 距离法
        5.2.2 最大简约法
        5.2.3 最大似然法
    5.3 材料与方法
        5.3.1 材料
        5.3.2 实验方法
    5.4 序列处理和系统发育分析
    5.5 结果
        5.5.1 ITS序列
        5.5.2 rpL16序列
        5.5.3 matk序列
        5.5.4 联合序列分析
    5.6 讨论
        5.6.1 分子进化及不同序列间的系统发育信息分析
        5.6.2 菝葜科的系统发育
第六章 似然比检验和贝叶斯法在菝葜科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模型选择和系统树重建方法
    6.2 结果
        6.2.1 选择模型的种类和参数
        6.2.2 贝叶斯分析
    6.3 讨论
    6.4 菝葜科系统发育时间的推测
        6.4.1 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的选择
        6.4.2 系统发育树上分歧时间的估算
        6.4.3 菝葜科起源时间的分析结果
第七章 世界各国各地区菝葜种类统计
第八章 结果和结论
    7.1 菝葜科系统学的新证据
    7.2 菝葜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7.2.1 菝葜科的范围
        7.2.2 菝葜属与肖菝葜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7.2.3 菝葜属内的发育关系
    7.3 菝葜科的起源与分化特点
    7.4 属的分类学修订
    7.5 未来的研究目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地质年代尺度
    B.新生代和中生代的地质事件
本研究的创新点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致谢

(10)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钱本草考证
    1.2 地钱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 萜类化合物
        1.2.2 黄酮类化合物
        1.2.3 联苄类和双联苄类化合物
        1.2.4 菲类化合物
        1.2.5 其它化合物
    1.3 地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纯化研究
        1.4.1 有机溶剂提取
        1.4.2 热水提取法
        1.4.3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
        1.4.4 系统溶剂提取法
        1.4.5 超声提取法
        1.4.6 微波提取法
        1.4.7 酶解法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研究进展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6.1 镇痛作用
        1.6.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6.3 抗凝血作用
        1.6.4 利胆及肝脏保护作用
        1.6.5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
        1.6.6 抗肿瘤、抗癌作用
        1.6.7 对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1.6.8 其他
    1.7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1.7.1 功能性食品添中剂
        1.7.2 生物类黄酮功能食品
        1.7.3 产品真伪鉴别
        1.7.4 其它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地钱来源调查与理化鉴别研究
    2.1 地钱生药研究进展
        2.1.1 现代生药鉴别研究现状
        2.1.2 生药鉴别方法研究
        2.1.3 地钱原植物研究
    2.2 地钱基源及鉴别
        2.2.1 广西产地钱种类、分布和生境
        2.2.2 原植物鉴定
        2.2.3 药材性状鉴定
        2.2.4 显微鉴别
        2.2.5 理化鉴别
    2.3 拳卷地钱脂溶性成分探讨
        2.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3.2 成分预测
        2.3.3 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2.3.4 脂溶性部位化学成分探讨
    2.4 指纹图谱研究
        2.4.1 仪器、试剂及条件
        2.4.2 方法学考察
        2.4.3 指纹图谱建立
        2.4.4 结论
第三章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测定与提取
    3.1 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1.1 实验部分
        3.1.2 结果与讨论
        3.1.3 小结
    3.2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
        3.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3.2.2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3.2.3 小结
    3.3 酶法用于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
        3.3.1 酶-1的浓度对浸提的影响
        3.3.2 酶解温度对浸提的影响
        3.3.3 pH对浸提的影响
        3.3.4 酶解时间对浸提的影响
        3.3.5 小结
第四章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和分离
    4.1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物的制备
    4.2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
        4.2.1 硅藻土吸附-有机溶剂洗脱法纯化拳卷地钱黄酮提取物
        4.2.2 聚酰胺法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
        4.2.3 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法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
        4.2.4 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
        4.2.5 结果与讨论
        4.2.6 拳卷地钱总黄酮纯化产品的制备
    4.3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4.3.1 实验部分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小结
    4.4 固相萃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探讨
        4.4.1 固相萃取填料的选择
        4.4.2 装柱方式的选择
        4.4.3 样品的溶解
        4.4.4 萃取溶剂的选择
        4.4.5 固相萃取溶剂比例的选择
        4.4.6 萃取方式的选择
        4.4.7 小结
第五章 拳卷地钱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度测定和结构表征
    5.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5.1.1 实验部分
        5.1.2 结果与讨论
        5.1.3 小结
    5.2 拳卷地地钱中芹菜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3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
        5.2.4 结论
    5.3 拳卷地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5.3.1 实验仪器
        5.3.2 化合物1的结构表征
        5.3.3 化合物2的结构表征
        5.3.4 化合物3的结构表征
    5.4 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分析
        5.4.1 实验部分
        5.4.2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生物活性试验
    6.1 实验部分
        6.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6.1.2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
        6.2.1 拳卷地钱总黄酮体外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6.2.2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6.2.3 拳卷地钱总黄酮体外抗菌试验结果
        6.2.4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6.2.5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大鼠的利尿作用
    6.3 讨论
第七章 拳卷地钱总黄酮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实验研究
    7.1 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7.1.1 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7.1.2 型肝炎目前治疗药物
        7.1.3 目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存在的问题
        7.1.4 乙型肝炎药物实验研究方法
    7.2 实验研究
        7.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2 实验方法
        7.2.3 观察指标
        7.2.4 细胞复苏和培养
        7.2.5 细胞检测
        7.2.6 各试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四唑盐(MTT)比色试验}
        7.2.7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HBsAg,HBeAg的抑制试验
        7.2.8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2.2.15细胞内HBV-DNA的抑制试验
        7.2.9 斑点杂交及检测
        7.2.10 统计学处理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3.1 拳卷地钱总黄酮在2215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毒性
        7.3.2 拳卷地钱总黄酮对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7.3.3 拳卷地钱总黄酮在2215细胞培养中对细胞内HBV DNA的抑制作用
    7.4 讨论
        7.4.1 拳卷地钱总黄酮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7.4.2 细胞培养抗乙肝病毒实验
第八章 拳卷地钱注射液的开发与研究
    8.1 注射液发展基本状况
        8.1.1 国外注射液发展基本状况
        8.1.2 中药注射液剂的发展概况
        8.1.3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
        8.1.4 中药制剂精制方法的研究现状
        8.1.5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理论依据
        8.1.6 拳卷地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8.2.2 注射液的制备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注射用水
        8.3.2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增溶剂
        8.3.3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滤过及灌封
        8.3.4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热原的去除与灭菌
        8.3.5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稳定性
        8.3.6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8.3.7 拳卷地钱总黄酮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化合物鉴定所用的图谱
    2 科技查新报告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中国产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特种质发掘研究[D]. 董胜君.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
  • [2]基于核质基因组杨属系统发育研究[D]. 纵丹. 西南林业大学, 2019(08)
  • [3]两种球兰(Hoya)自然杂交的分子鉴定[D]. 张智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麦积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D]. 罗巧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5)
  • [5]一些重要苔类植物的染色体研究和世界苔藓植物染色体数目索引更新[D]. 杭欢.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6]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D]. 南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7]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D]. 郑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8]石蒜属植物鳞茎发育生理及盐胁迫下叶片生理变化研究[D]. 罗琦. 安徽师范大学, 2007(05)
  • [9]世界菝葜科系统发育研究[D]. 陈士超. 浙江大学, 2005(08)
  • [10]拳卷地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朱华. 中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中国千金子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