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

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

一、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黄天明[1](2021)在《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北京东花市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老龄化高速发展态势,我国将健康老龄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城市居住社区中的室外健身场地作为老年人日常开展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老年人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而言可供分配的闲暇时间更多,是社区室外健身场地最主要的使用人群。当前,我国居住社区中的室外健身场地存在场地供给不足、场地可达性较差以及场地规划设计缺乏对老年群体的关注等问题,与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活动需求还有着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在我国的老旧小区中尤为突出。根据住建部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待改造的老旧小区总量达到30亿平方米,涉及居民上亿人。在此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活动特征来完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的规划配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视角,以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为例,对其下辖社区中的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研究区的慢行交通系统、室外健身场地、住区分布等物质空间数据,并通过问卷访谈、活动观测对老年人群体的活动特征进行分析。随后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IS和UNA工具对研究区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开展可达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场地数量低于生活圈配置标准、场地空间分布不均、场地供给与居民需求不匹配、地物阻隔使老人出行距离增加以及不同类型场地的可达性分异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基础研究和案例研究得到的经验,从场地选址布局、出行路径和场地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契合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最后将策略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东花市街道,结合其现状问题和场地可达性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更新改造方案。

冯欣[2](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宋晓娟[3](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认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余园[4](2021)在《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海关总署发布,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全年出口1.12万亿元,增长40.1%[1]。中国出口贸易实现逆势回升,出口份额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欧盟国家开始严格要求跨境电商企业合规缴纳售后增值税。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处理财税事务能力弱,需要有第三方财税服务商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A公司是一家为跨境电商业提供媒体咨询的互联网公司,它的决策者看到了财税服务业务的机遇,遂开展该业务。但是由于该公司的财税服务业务刚起步,还没有完善的营销手段,所以迫切需要开展对财税服务业务营销战略的研究。本文针对A公司的财税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综合运用了公司营销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挖掘公司营销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A公司的营销策略,以改进A公司的营销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7Ps服务营销理论、STP市场模型理论、PEST理论、波力五特模型理论、企业财务咨询理论进行梳理,为下文的研究奠定坚实地理论基础;2)对A公司的市场营销现状展开详细分析,运用PEST分析法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环境,同时运用波力五力模型分析A公司的竞争环境;3)运用问卷调查法,对A公司的现有企业用户和市场营销现状展开详细的调研分析,在调研结论上,找出营销问题,并分析其问题背后的原因;4)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A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提出具体的产品、价格、渠道、宣传、人员、过程、有形展示营销策略,同时提出品牌营销策略;5)在营销策略实施的基础上,提供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本文采取的营销策略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改进A公司的营销现状,提高市场规模占比以及市场份额行之有效的方式,为其它跨境服务商的营销策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由于A公司的财税服务业务刚起步,还存在某些不成熟、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营销策略。

李姣[5](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刘灿[6](2021)在《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更新策略研究 ——以卡迪夫市布特公园为例》文中提出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突至,短短几个月时间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形成大流行,疫情让城市陷入危机,社会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仍面临着季节性回流、外来输入传播的情况,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疫情仍在持续。疫情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对全世界范围居民的生活模式造成深远的影响,此时期访问公园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再度引起社会关注,未来的城市公园发展更新方向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的讨论热点。本文以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市为研究地点,以疫情时期公园的使用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当地疫情发展趋势展开了分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在疫情爆发初期,通过对当地公园管控方式、城市绿地供应情况的分析以及社区居民公园使用调查,强调了城市封锁时期公园生活对于民众的重要价值,同时确定了布特公园是疫情后最受欢迎的公园之一,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二阶段,疫情状况良好阶段,对卡迪夫市的布特公园(Bute Park)进行实地考察与游客行为观察,分析并讨论了疫情后布特公园中的游客行为种类与人流分布模式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疫情后的布特公园“游玩娱乐性”被大大削弱,而运动健身类行为、团体社交类行为增幅显着,公园的草坪区域、道路空间成为使用强度最高的区域。为了考察草坪空间的使用安全性,笔者依据社交安全距离准则建立了草坪区游客承载力评估模型,并结合行为观察结果讨论了影响此区域游客承载力的原因,为下文公园游客规模控制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紧接着依据各类道路空间中的游客行为分类以及占比情况,综合讨论了布特公园现有道路空间潜在使用风险。第三阶段,疫情严重时期,通过网络散发问卷对布特公园的使用者进行了公园满意度调查,讨论并分析了疫情后公园使用者对于布特公园的环境心理感知情况,总结了布特公园在疫情后体现出的优劣势,以及因疫情造成的使用者感知差异,结果发现,疫情后公园使用者对于公园的环境、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安全感营造与可访问性也是疫情后城市公园需关注的改进提升点。最后,本文最终研究成果是通过对前面三个阶段的调查分析结论进行综合阐述,提出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园的更新策略,包括对布特公园的空间设计改进策略、游客行为规划策略、管理运营策略等,且在一定范围内讨论了中国可以借鉴的点以及值得反思的点,比如说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公园建设方向与目标、未来疫情回归时期的公园管理方法等。

顾春燕[7](2021)在《PA公司IPO过程中的新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以SaaS安全管理平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仅用1年时间,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数量就上升到了 130家,融资额超2000亿元。科创版的开设,在优化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推动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从上市标准的选择来看,在已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选择上市标准一的企业超过85%,这就要求这些企业的市值不低于10亿,近2年保持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低于5000万。这对科创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不小的挑战,由此产生的面向创新技术类产品的营销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本文以PA公司IPO时期的新产品营销为背景,以PA公司的SaaS安全管理平台为例,运用TOE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3个维度,调研影响企业采购新技术产品的因素,结合STP理论和4R理论,通过文献参考法、问卷调研法、定性分析法等方式,对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营销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缺乏对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准确定位、缺乏SaaS生态体系建设、国内整体的SaaS环境还处在初级阶段等原因,导致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营销出现了现有客户不适用于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推广、生态能力是PA公司SaaS产品营销链路的短板、市场对SaaS产品安全性的认知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结合STP理论,帮助PA公司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并运用4R营销理论,帮助PA公司制定适合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营销策略,借助SaaS生态体系快速切入目标市场补足SaaS生态能力短板,通过内容与数字营销提升市场对SaaS产品安全性的认知,产品加社群加深与客户联系持续影响客户认知,并结合SaaS产品的特点,采用免费+收费的补贴组合策略促进销售转化。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营销策略的制定,可以为其他有IPO需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新技术产品推广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通过对有IPO需求的企业开展市场营销优化,助力更多创新企业成功上市,将有助于我国科创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质量、效率、动力上帮助推动经济发展。

赖歆[8](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规划重点由发展转为更新,作为广大市民的安身之所——社区,其更新成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心之一。传统的社区规划偏重于物质层面,“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更新常常忽略了不同地域社区需求的差异化,尤其当面对具有城市发展的缩影、凝聚上一辈人努力奋斗精神特征的老旧社区时,千篇一律的改造方式磨灭了历史留给我们的特殊印记,淡化了长久居住于此的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他们面对崭新但陌生的社区,本应该满足但似乎又无法感到满足。社区居民才是社区真正的主人,没有人比他们对自己的社区更加熟悉,所以面对老旧社区改造所出现的社区感缺失、更新模式化等问题,在更新过程中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对研究背景和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老旧社区、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及公众参与做了概念界定,并总结出影响社区环境更新的景观要素,以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相关理论两大部分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四个不同城市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出重庆市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批老旧社区进行社区环境景观以及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现状调研,总结社区环境问题与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提出适用于重庆的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以北碚区龙凤三村社区为例,对其进行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的具体实践研究,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第一,根据重庆工业城市的背景,选取修建于70-80年代,曾作为工厂职工宿舍而形成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的角度提取社区环境要素,其包含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居民行为、文化特色。依据这些要素对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征,发现这批老旧社区具备社区布局紧凑、建筑形式体现时代性、道路交通蜿蜒灵活、配套设施陈旧无法满足需求、公共空间层次丰富、社区内乔木茂密绿茵如盖、居民行为因社区内设施与空间的不同而表现差异较大、文化混杂的特征。同时对这一批老旧社区中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调研社区中6个社区公众参与程度处于“安抚”阶段,3个社区处于“通知”阶段,一个社区处于“同伴”阶段、居民满意度与社区更新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居民实际参与的阶段仅为管理运维阶段。第二,基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研究,结合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特征,得出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各阶段适用的方法:前期调研阶段——访谈法,具有开展时间自由、访谈内容灵活的优点;规划设计阶段——问卷调查法,具有耗费时间少、资金少,结果便于量化,方便分析的优点;管理运维阶段——社区陪伴活动,具有可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减少资金消耗,拉近邻里距离、便于营造社区感的优点。第三,提出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应遵从“以人为本、在地活化、民主决策和永续经营”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各阶段不同的方法,就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文化特色七大要素提出相应策略:优化社区布局,美化建筑立面,保障社区交通安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重构公共空间功能,提升绿化环境品质,凝练社区文化主题,并对这七项策略做出更详细的分项说明。第四,以龙凤三村为例,对公众参与前期调研到规划设计两个阶段的方法进行实践,构建适用于龙凤三村的社区更新流程,将传统社区更新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两种流程下得出的更新方案做对比,强调社区更新应优先解决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度高的问题,将安全性、便捷性前置,美观性适当后置,最后对社区更新管理运维阶段提出管理建议。

谈雅婷[9](2021)在《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无人机避障技术逐步成为无人机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研究无人机避障技术,主要针对两类障碍物,一类是可以建模的大型障碍物,通过无人机事先对环境采集,依据采集的视频素材进行环境建模,在无人机实际飞行过程中,采用路径规划算法进行避障。另一类是不能建模的小型障碍物,无人机利用双目测距进行实时障碍物判定,通过防撞策略躲避飞行途中遇到的小型障碍物。首先,针对大型障碍物,采用路径规划算法进行避障。由于传统路径规划算法通常只考虑最短路径,使得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不能始终保持安全距离,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此外,传统路径规划算法耗时较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安全距离的快速A*算法,该算法在环境建模时给障碍物邻域栅格赋予代价值,这样在计算路径时,除计算当前节点距起始节点的距离外还要计算障碍物邻域节点的代价值,以此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与障碍物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基于安全距离的快速A*算法采用堆数据结构存储待扩展节点,能够有效提升算法搜索节点速度,从而既保证路径安全又提高路径规划算法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既能保证规划路径的安全性又能提升算法搜索路径速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其次,针对于无法建模的小型障碍物,利用双目测距进行实时躲避。立体匹配是双目测距的关键步骤,传统立体匹配算法存在计算视差准确度低以及耗时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四路径自适应窗口census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比3*3窗口内中心像素梯度与窗口像素梯度中值,选取合适的窗口大小,进行匹配代价计算。然后缩减路径聚合数目,以提高算法计算速度,最后对初始视差图进行优化,提升视差计算精确度以及缩短算法耗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立体匹配算法能有效提升视差值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达到预期效果。综上,对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两类障碍物,都能有效规避,确保飞行安全。

郑屹[10](2021)在《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凯文·林奇的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内涵,以及其所关注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存在的偏差视角出发,将城市意象的感知过程归纳总结成为作为基础的客观环境表征,作为过程的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作为结果的主观环境感知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以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街道客观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街景大数据、机器学习、主观量化评价平台等方法,对南京市中心城区8720条街段的客观环境构成要素及表征,环境初级感知结果以及主观环境感知评价进行了量化解析,进而观察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感知模式及条件。本文所开展的城市意象研究,一方面将研究对象从单一的主观或者客观维度,转变为主客观相互关联、作用的双重维度。从人们观察客观环境,以及客观环境构成要素对人们视觉及进一步感知的影响出发,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两个维度对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及模式进行了探讨,总结归纳出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的内在形成逻辑及关系。另一方面,本文根据城市意象形成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具有的偏差特征,主客观偏差特征所反映出的环境构成要素与人们主观感知之间的作用关系,梳理并总结出了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感知条件。另外,根据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在整体空间层面所显现出的结构性偏差特征,本文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了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包含意象感知核心、节点、廊道、圈层及盲区在内的意象结构五元素。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建构了城市意象的形成模式。基于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观察行为,归纳并提出了由城市客观环境,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主观环境感知三个阶段构成的城市意象感知模式,并分别对应人们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同程度。同时,通过分析三个阶段之间所存在的主客观分异和偏差特征,进一步地总结和提出了城市意象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视觉观察、信息分析和认知理解三层级偏差关系,并基于此探讨了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形成条件。2.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探索了对城市意象主客观双维度的量化解析方法。本文以街景数据为统一基础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探索并尝试了对城市意象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双维度、同数据、大规模、随机化的量化解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意象研究领域中传统心智地图方法过于主观,样本量小,以及单纯依靠数据进行客观环境测度的单一维度分析方法,为城市意象以及城市规划中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探索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途径。3.重新梳理了意象结构五元素用于优化城市环境意象营造规划策略。根据在客观环境表征、环境初级感知以及主观环境感知三个阶段的城市意象形式模式,以及上述三个阶段的意象感知结果在整体空间层面所显现出的结构性偏差特征。本文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偏差视角,将城市意象在整体空间层面的结构性特征归纳为由意象感知核心、节点、廊道、圈层和盲区所构成的五元素体系,用于优化相关规划实践策略。

二、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北京东花市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体力活动需求上升
        1.1.2 城市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被纳入健康城市评价指标
        1.1.3 政策导向:政策大力推进健身场地的布局优化
        1.1.4 居民需求:老旧小区的健身场地供需矛盾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区
        1.4.2 社区生活圈
        1.4.3 老年人
        1.4.4 室外健身场地
        1.4.5 可达性
    1.5 研究综述
        1.5.1 生活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5.2 可达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5.3 室外健身场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5.4 综述总结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老年人日常活动特征
        2.1.1 老年人出行活动特征
        2.1.2 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特征
    2.2 老人体力活动相关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
        2.2.1 土地混合利用
        2.2.2 街道连通性
        2.2.3 可达性因素
        2.2.4 安全性因素
    2.3 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影响因素
        2.3.1 慢行交通系统
        2.3.2 场地选址布局
        2.3.3 住区分布
        2.3.4 场地环境
    2.4 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方法
        2.4.1 缓冲区分析法
        2.4.2 最小距离法
        2.4.3 城市空间网络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花市街道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及老年人活动特征现状调查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社区构成
        3.1.2 老年人口
    3.2 慢行交通系统现状
        3.2.1 整体概况
        3.2.2 步行网络
        3.2.3 骑行网络
    3.3 室外健身场地建设现状
        3.3.1 整体概况
        3.3.2 各类场地建设情况
        3.3.3 场地建设现状总结
    3.4 老年人活动特征调查
        3.4.1 调查策划
        3.4.2 调查实施
        3.4.3 老年人活动特征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花市街道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
    4.1 构建场地可达性评价体系
        4.1.1 建立GIS数据库
        4.1.2 设定出行极限距离临界值
        4.1.3 计算可达性
        4.1.4 确定评价指标
    4.2 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
        4.2.1 居住区公园可达性评价
        4.2.2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
        4.2.3 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可达性评价
        4.2.4 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可达性评价
    4.3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现状问题总结
        4.3.1 场地数量低于生活圈配置标准
        4.3.2 场地空间分布不均
        4.3.3 场地供给与居民需求不匹配
        4.3.4 地物阻隔使老人出行距离增加
        4.3.5 不同类型场地的可达性分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
    5.1 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场地可达性优化原则及思路
        5.1.1 优化原则
        5.1.2 优化思路
    5.2 形成步行可达、高效复合的布局模式
        5.2.1 建设与老人出行速度契合的健身圈
        5.2.2 引导场地与其他公共设施协同共建
        5.2.3 促进场地与住区分布的供需匹配
    5.3 构建便捷通达、舒适安全的出行路径
        5.3.1 增加慢行网络密度
        5.3.2 提升街道安全指数
    5.4 营造高品质、适老化的场地环境
        5.4.1 完善场地的配套设施
        5.4.2 加强场地适老化水平
        5.4.3 设计“老少同乐”空间
    5.5 东花市街道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
        5.5.1 挖潜闲置空间优化场地空间布局
        5.5.2 增强出行路径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5.5.3 提升场地环境品质和适老化水平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1.2.2 农业水价分担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名词解释
        2.1.1 农业水价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分工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3.4 改革成效
        3.4.1 节水成效显着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3.5.1 改革特征
        3.5.2 存在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4.1 指标识别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
        4.2.2 权重确定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3.1 指标评价标准
        4.3.2 模型构建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4.4.1 模型介绍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Mitchell评分法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5.2.1 利益关系
        5.2.2 利益诉求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5.3.1 指标体系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5.4.1 分担主体识别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2.1 评价体系构建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7.2.1 标准确定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7.3.1 合理定价机制
        7.3.2 政策倾斜机制
        7.3.3 农户参与机制
        7.3.4 社会参与机制
        7.3.5 保障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1.2.2 企业财务服务咨询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营销现状及环境分析
    2.1 A公司概况
    2.2 财税服务业务营销现状
        2.2.1 STP营销战略现状
        2.2.2 7Ps服务营销策略现状
    2.3 PEST宏观环境分析
    2.4 波特五力行业环境分析
        2.4.1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2.4.2 替代品的威胁
        2.4.3 供应商议价能力
        2.4.4 购买者议价能力
        2.4.5 同行业竞争能力
        2.4.6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小结
3 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调研及营销问题分析
    3.1 财税服务业务的调研
        3.1.1 调研问题界定
        3.1.2 问卷设计
        3.1.3 问卷样本
        3.1.4 调研问卷投放
        3.1.5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1.6 调研总结
    3.2 财税服务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2.1 市场定位不准确
        3.2.2 产品策略不聚焦
        3.2.3 渠道策略单一
        3.2.4 促销渠道策略不够专业
        3.2.5 服务过程不到位问题
        3.2.6 品牌营销薄弱问题
4 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实施
    4.1 STP市场营销战略
        4.1.1 市场细分
        4.1.2 目标市场
        4.1.3 市场定位
    4.2 7Ps服务营销策略
        4.2.1 产品策略
        4.2.2 价格策略
        4.2.3 渠道策略
        4.2.4 宣传策略
        4.2.5 过程策略
        4.2.6 有形展示策略
        4.2.7 人员策略
    4.3 品牌营销策略
5 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保障
    5.1 信息系统保障
        5.1.1 财税服务业务作业系统
        5.1.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5.2 人力资源保障
        5.2.1 组织结构
        5.2.2 部门职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跨境电商企业用户行为分析
致谢

(5)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更新策略研究 ——以卡迪夫市布特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冠流行引发全球城市危机
        1.1.2 疫情凸显城市公园绿地价值
        1.1.3 疫情引发公共绿地建设讨论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对象概述
        1.3.1 卡迪夫市概况
        1.3.2 卡迪夫市城市公园概况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疫情后国内城市规划工作关注重点
        2.1.1 健康城市理论得到社会共识
        2.1.2 “韧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目标
    2.2 疫情后国外关注热点
        2.2.1 绿地抗“疫”价值
        2.2.2 “大流行后”的绿地规划设计
    2.3 如何解释“后疫情时代”?
    2.4 从环境心理、行为学的角度来看疫情对公园活动的影响
        2.4.1 公园的人流分布
        2.4.2 公园使用者类型
        2.4.3 使用者行为的变化
        2.4.4 使用者的心理感知
    2.5 疫情后城市公园研究最新技术实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卡迪夫市社区公园及其使用者前期相关调查
    3.1 本章研究出发点
        3.1.1 疫情期中英公园管理差异
        3.1.2 卡迪夫市公园访问发现
    3.2 疫情后的卡迪夫市绿地分布与供应分析
    3.3 疫情后卡迪夫市居民出行意愿调查
    3.4 C&R和B&AW社区公园使用者问卷调查
        3.4.1 封城的消极健康影响
        3.4.2 访问公园的积极健康效益
        3.4.3 社区公园使用情况
    3.5 调查分析结果讨论
        3.5.1 疫情期公园管理方式差异原因分析
        3.5.2 疫情后受欢迎的公园特征讨论
    3.6 布特公园相关介绍
        3.6.1 布特公园历史发展
        3.6.2 布特公园区位
        3.6.3 公园内部功能分区
        3.6.4 公园内部交通
        3.6.5 公园典型空间图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布特公园使用者行为调查与研究
    4.1 疫情前后使用者行为与空间分布变化
        4.1.1 疫情后布特公园使用者行为概况
        4.1.2 疫情前后各类活动占比变化
        4.1.3 疫情前后主要游憩行为增减情况
        4.1.4 讨论
    4.2 行为总体核密度分析
        4.2.1 核密度分析过程与结果
        4.2.2 核密度分析结果讨论
        4.2.3 小结与思考
    4.3 阳光草坪空间游憩活动承载力评估
        4.3.1 基于安全社交距离的承载力模型构建
        4.3.2 安全游憩行为承载力计算过程与结果
        4.3.3 影响承载力的原因分析——基于观察结果
    4.4 运动场区使用情况调查
        4.4.1 运动场草坪承载力评估结果讨论
        4.4.2 行为观察与访谈结果
    4.5 道路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4.5.1 各类道路空间的使用强度比较
        4.5.2 各类道路空间使用者行为概况
        4.5.3 道路空间使用安全性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布特公园使用者心理感知调查与研究
    5.1 布特公园满意度评价因素集
        5.1.1 满意度指标初步确立
        5.1.2 满意度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
        5.1.3 重要性评价结果讨论
    5.2 满意度调查问卷确定
    5.3 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5.3.1 调查人群选择与调查目标
        5.3.2 受访者社会人口特征
        5.3.3 公园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5.4 布特公园满意度评价与分析
        5.4.1 满意度评价因子均数分析
        5.4.2 满意度评价因子显着性分析
        5.4.3 满意度评价因子差异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疫情背景下城市公园更新策略研究
    6.1 布特公园典型空间提升策略
        6.1.1 草坪空间提升策略
        6.1.2 体育运动场利用策略
        6.1.3 道路空间提升策略
    6.2 布特公园管理运营提升策略
        6.2.1 公园可访问性提升策略
        6.2.2 公园安全感营造策略
        6.2.3 健康改善项目和活动运营策略
    6.3 对中国未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及管理启示
        6.3.1 城市公园建设发展方向
        6.3.2 疫情时期公园开放原则
        6.3.3 公园环境设施质量升级
        6.3.4 公园管理运营效率提升
        6.3.5 后疫情时代的韧性社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各章概括与总结
    7.2 主要研究结论
        7.2.1 政策、管理层面
        7.2.2 使用者行为层面
        7.2.3 使用者心理层面
        7.2.4 技术方法创新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PA公司IPO过程中的新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以SaaS安全管理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2.1 文献综述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PA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2.1 PA公司简介及SaaS安全管理平台介绍
        2.1.1 PA公司介绍
        2.1.2 PA公司组织架构
        2.1.3 PA公司产品和技术体系
        2.1.4 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介绍
    2.2 PA公司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2.2.1 政治环境
        2.2.2 经济环境
        2.2.3 社会环境
        2.2.4 技术环境
    2.3 PA公司内部经营环境分析
        2.3.1 PA公司的优势
        2.3.2 PA公司的劣势
        2.3.3 PA公司的机遇
        2.3.4 PA公司的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A公司营销现状及SaaS安全管理平台营销问题分析
    3.1 影响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采的因素调研
        3.1.1 调研方案的设计用
        3.1.2 问卷实施及数据统计
        3.1.3 信度与效度检验
    3.2 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产品需求调研结果及营销问题
        3.2.1 调研结果综述
        3.2.2 现有目标客群不适用于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推广
        3.2.3 生态能力成为了PA公司营销链路的短板
        3.2.4 市场对SaaS产品安全性的认知较低
    3.3 SaaS安全管理平台营销问题产生的原因
        3.3.1 缺乏对SaaS安全管理平台的准确定位
        3.3.2 缺乏SaaS生态体系建设
        3.3.3 国内整体的SaaS环境还处在初级阶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4.1 IPO过程中PA公司的营销目标
        4.1.1 实现IPO的盈利目标
        4.1.2 确保盈利目标的销售目标
    4.2 SaaS安全管理平台目标市场分析
        4.2.1 关注SaaS安全性的产品定位
        4.2.2 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的SaaS产品和服务
    4.3 借力SaaS生态体系快速切入目标市场补足SaaS生态能力短板
    4.4 通过内容与数字营销提升市场对SaaS产品安全性的认知
        4.4.1 通过搜索引擎优化高频度曝光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
        4.4.2 内容营销持续影响客户对SaaS产品安全性的认知
        4.4.3 电子邮件营销(EDM)精准覆盖私域流量客户
        4.4.4 社交媒体营销强化与目标客户群的互动
    4.5 产品+社群加深与客户联系持续影响客户认知
        4.5.1 围绕产品建立起客户+伙伴的连接通道
        4.5.2 围绕社群持续输出SaaS安全管理平台产品的价值
        4.5.3 借助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衡量营销活动效果
    4.6 补贴组合策略促进销售转化
        4.6.1 限量免费,超量收费
        4.6.2 初级版免费,高级版收费
        4.6.3 限时免费,超时收费
        4.6.4 以增值服务的形式,打入SaaS生态伙伴的客户圈
    4.7 SaaS安全管理平台销售预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PA公司SaaS安全管理平台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
    5.1 实施步骤
        5.1.1 成立SaaS安全管理平台营销工作组
        5.1.2 对营销策略的执行组织讨论和论证
        5.1.3 全员营销强化营销策略的内外部宣传
        5.1.4 借助社会化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全渠道营销
        5.1.5 营销策略推广与总结反馈
    5.2 实施保障
        5.2.1 人力保障
        5.2.2 资金保障
        5.2.3 技术保障
        5.2.4 服务保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8)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增量规划到存量更新
        1.1.2 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
        1.1.3 老旧社区的更新契机
        1.1.4 老旧社区更新的新途径
    1.2 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2.1 国外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社区与老旧社区
        1.4.2 社区环境
        1.4.3 景观更新
        1.4.4 公众参与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第2章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基础
    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研究
        2.1.1 社区营造理论
        2.1.2 市民阶梯理论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2.1.4 社区自组织理论
    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与方法研究
        2.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
        2.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方法
    2.3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理论研究
        2.3.1 人居环境理论
        2.3.2 文化景观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小结
第3章 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典型案例研究
    3.1 英国卡迪夫伊利社区
        3.1.1 社区更新背景
        3.1.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1.3 启示
    3.2 厦门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
        3.2.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2.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2.3 启示
    3.3 上海莲花公寓社区微更新
        3.3.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3.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3.3 启示
    3.4 武汉水陆社区微改造
        3.4.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3.4.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3.4.3 启示
    3.5 小结
第4章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及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查
    4.1 重庆老旧社区形成原因与分布情况
    4.2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4.2.1 社区改造情况
        4.2.2 社区布局
        4.2.3 建筑形式
        4.2.4 道路交通
        4.2.5 配套设施
        4.2.6 公共空间
        4.2.7 绿化形式
        4.2.8 居民行为
        4.2.9 文化特色
    4.3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特征
        4.3.1 社区布局
        4.3.2 建筑形式
        4.3.3 道路交通
        4.3.4 配套设施
        4.3.5 公共空间
        4.3.6 绿化形式
        4.3.7 居民行为
        4.3.8 文化特色
    4.4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研
        4.4.1 参与程度
        4.4.2 参与方式
        4.4.3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
    4.5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总结
    4.6 小结
第5章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5.1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
        5.1.1 以人为本
        5.1.2 在地活化
        5.1.3 民主决策
        5.1.4 永续经营
    5.2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法
        5.2.1 访谈法——前期调研阶段
        5.2.2 问卷调查法——规划设计阶段
        5.2.3 社区陪伴活动——管理运维阶段
    5.3 优化社区布局
        5.3.1 建筑闲置空间再利用
        5.3.2 引入商住混合模式
    5.4 美化建筑立面
        5.4.1 墙体去污修缮
        5.4.2 立面装饰规范化
    5.5 保障社区交通安全
        5.5.1 人行交通安全维护
        5.5.2 规范化共享停车
        5.5.3 社区交通管理
    5.6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5.6.1 老旧设施换新
        5.6.2 配套设施补充
    5.7 重构公共空间功能
        5.7.1 制约“圈地”行为,归私于公
        5.7.2 增加活动、休憩场地
        5.7.3 现有空间功能复合式发展
    5.8 提升绿化环境品质
        5.8.1 选择性利用乡土植物
        5.8.2 丰富季相变化、增添质感
        5.8.3 绿化、美化“弱势”区域
    5.9 凝练社区文化主题
        5.9.1 文化元素再表达
        5.9.2 场所记忆重现
    5.10 小结
第6章 公众参与的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
    6.1 社区概况
    6.2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构建
        6.2.1 传统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6.2.2 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6.2.3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
    6.3 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6.3.1 社区布局
        6.3.2 建筑形式
        6.3.3 道路交通
        6.3.4 配套设施
        6.3.5 公共空间
        6.3.6 绿化形式
        6.3.7 居民行为
        6.3.8 文化特色
        6.3.9 现状总结
    6.4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向
        6.4.1 配套设施换新与增加
        6.4.2 公共空间翻新与再利用
        6.4.3 植物层次梳理与增绿添彩
        6.4.4 在地文化挖掘与重塑
    6.5 更新方案设计
        6.5.1 规划布局调整
        6.5.2 示范点更新
    6.6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
        6.6.1 问卷调查法
        6.6.2 访谈法
        6.6.3 居民更新意见总结
    6.7 更新方案修改
        6.7.1 规划布局再调整
        6.7.2 示范点更新措施调整
    6.8 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6.8.1 方案侧重点说明
        6.8.2 示范点方案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6.8.3 结果分析
    6.9 社区管理建议
        6.9.1 管理组织建议
        6.9.2 活动组织建议
    6.10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2.2 双目立体视觉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路径规划及双目视觉相关技术的研究
    2.1 路径规划基础理论
        2.1.1 环境地图建模技术分析
        2.1.2 路径规划算法分类
    2.2 双目视觉基础理论
        2.2.1 摄像机模型
        2.2.2 摄像机标定
        2.2.3 对极几何
        2.2.4 立体矫正
        2.2.5 视差测距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
    3.1 路径规划算法的分析
    3.2 SD-FA~*算法的提出
        3.2.1 环境建模
        3.2.2 代价函数的设计
        3.2.3 代价函数计算方法
        3.2.4 节点扩展及存储结构的设计
        3.2.5 算法步骤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
    4.1 立体匹配算法的分析
        4.1.1 立体匹配算法约束条件
        4.1.2 立体匹配分类
        4.1.3 常见立体匹配算法分析
    4.2 FAWC-SGM算法的提出
        4.2.1 图像预处理
        4.2.2 AWC匹配代价计算的设计
        4.2.3 四路径匹配代价聚合的设计
        4.2.4 视差计算
        4.2.5 视差优化
        4.2.6 算法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介绍
    5.2 路径规划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摄像机标定与校正
    5.4 立体匹配算法及测距实验结果分析
        5.4.1 立体匹配算法评估
        5.4.2 立体匹配实验结果与分析
        5.4.3 双目测距实验
    5.5 无人机实时障碍物判定及防撞策略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意象及其概念内涵
        1.1.1 意象与感知
        1.1.2 城市意象的概念内涵
    1.2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1.2.1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概述
        1.2.2 经典城市意象理论内容评析
        1.2.3 经典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评析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于客观环境感知的城市意象研究
        1.3.2 计算机科学理论驱动的城市意象研究
        1.3.3 图片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意象研究范式
        1.3.4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交互的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2.1 客观环境表征探析
        2.1.1 街道客观环境的可意象性
        2.1.2 基于街道的客观环境特征
        2.1.3 基于街道的环境感知条件
    2.2 环境初级感知探析
        2.2.1 基于观察的环境感知类型
        2.2.2 基于观察的环境感知内容
        2.2.3 基于观察的环境初级感知过程
    2.3 主观环境感知探析
        2.3.1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基础
        2.3.2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特征
        2.3.3 主客观交互下的环境感知偏差
    2.4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的意象感知模型
        2.4.1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感知模型
        2.4.2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研究逻辑
        2.4.3 基于主客观偏差视角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客观环境表征解析
    3.1 基于街道的客观环境表征解析方法
        3.1.1 街道环境基础测度数据采集
        3.1.2 街道客观环境量化测度方法
        3.1.3 街道环境量化测度流程
    3.2 基于街景数据的客观环境表征测度标签
        3.2.1 基于观察行为的环境构成要素测度标签
        3.2.2 基于视觉刺激的环境表征形式测度标签
    3.3 南京中心城区街道的环境构成要素特征
        3.3.1 街道客观环境构成要素统计特征
        3.3.2 街道客观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3.4 南京中心城区街道的环境表征形式特征
        3.4.1 街道客观环境表征形式统计特征
        3.4.2 街道客观环境表征形式空间分布结构特征
第四章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解析
    4.1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解析指标体系
        4.1.1 基于客观观察的街道环境生理感知测度指标
        4.1.2 基于主观感受的街道环境心理感知测度指标
        4.1.3 街道环境初级感知测度参数设置
    4.2 街道环境的初级生理感知特征
        4.2.1 主客观初级分异的街道环境安全性感知特征
        4.2.2 主客观交互强化的街道环境景观性感知特征
    4.3 街道环境的初级心理感知特征
        4.3.1 主客观交互进阶的街道环境色彩氛围感知特征
        4.3.2 主客观交互影响的街道环境社交氛围感知特征
    4.4 主客观交互的环境初级感知特征总结
        4.4.1 视觉刺激到主观响应的主客观交互进阶感知特征
        4.4.2 个体动机与需求驱动下的主客观交互偏差感知效应
第五章 个体量化评价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
    5.1 个体量化评价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方法
        5.1.1 个体动机与需求导向的主观环境感知评价标签
        5.1.2 基于街景数据的主观环境感知量化评价平台
        5.1.3 感知量化评价平台支持下的主观环境感知解析流程
    5.2 街道环境类型主观感知评价特征
        5.2.1 主客观正向关联的环境类型感知态势
        5.2.2 主客观偏差驱动的环境类型感知结构
    5.3 街道环境场景主观感知评价特征
        5.3.1 负面评价主导的主观场景感知态势
        5.3.2 个体需求和动机驱动下的主观场景感知结构
        5.3.3 主观环境感知与客观环境要素的关联作用关系
    5.4 需求与动机驱动下的主观环境感知特征总结
        5.4.1 基于环境个性、形式及意蕴的主观感知进阶特征
        5.4.2 动机与需求驱动下主观对客观环境信息的选择作用
第六章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
    6.1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形成模式
        6.1.1 环境感知基础:客观环境要素序列与整合形式
        6.1.2 环境初级感知:客观环境表征与主观基础需求
        6.1.3 主观环境感知:客观环境内涵与主观认知理解
    6.2 主观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形成条件
        6.2.1 客观环境要素对主观感知的驱动力
        6.2.2 环境信息负载对主观感知的刺激度
        6.2.3 感知个体对客观环境的主观判断力
    6.3 主客观偏差视角的意象结构五元素
        6.3.1 意象感知核心
        6.3.2 意象感知节点
        6.3.3 意象感知廊道
        6.3.4 意象感知圈层
        6.3.5 意象感知盲区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意象形成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的偏差关系
        7.1.2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三阶段形成模式
        7.1.3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城市意象的三项基础形成条件
        7.1.4 主客观偏差视角下的城市意象结构五元素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2.1 理论层面:从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建构了城市意象的形成模式
        7.2.2 方法层面: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实现了对城市意象主客观双维的量化解析
        7.2.3 实践层面:归纳梳理了意象结构五元素用于优化城市环境意象营造规划策略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7.3.1 研究维度的局限性:忽视了非物质性要素及其它环境方面对城市意象的影响
        7.3.2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街景数据对于反映城市真实客观环境存在缺陷
        7.3.3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颗粒度仍相对较粗
    7.4 研究展望:信息时代的城市意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基于Info GAN模型与Res Net有监督学习网络的建筑风貌识别说明
    附录二:街道客观环境感知意象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四、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北京东花市街道为例[D]. 黄天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4]A公司财税服务业务的营销策略研究[D]. 余园.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5]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6]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更新策略研究 ——以卡迪夫市布特公园为例[D]. 刘灿.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PA公司IPO过程中的新产品营销策略制定 ——以SaaS安全管理平台为例[D]. 顾春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2)
  • [8]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D]. 赖歆. 西南大学, 2021(01)
  • [9]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主避障技术的研究[D]. 谈雅婷.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10]基于街景大数据的城市意象形成模式研究 ——主观感知与客观环境偏差视角[D]. 郑屹. 东南大学, 2021

标签:;  ;  ;  ;  ;  

小型网站的安全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