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

马场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

一、对马厂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光[1](2020)在《马必东区块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及传质过程》文中提出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利用可以降低煤炭开采事故、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危机等。本文以沁南马必东区块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测试手段,探究了主力产层物性特征;结合开发井排采动态,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马必东区块产能模型并模拟预测了煤层气井产气规律及敏感性因素;以物理模拟为手段,通过长岩心“串-并联”模拟实验,揭示了煤层气传质过程及其供气机理。马必东区块主力产层包括山西组3#和太原组15#煤层,属于中高灰分高阶煤,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碳酸盐、石英矿物次之;煤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原位试井渗透率普遍小于0.01mD;煤体结构是影响煤岩渗透率的关键因素。马必东区块煤层气井排采特点表现为单井产水量小、排水期较短、产气曲线呈单峰状等特征。结合多孔弹性理论及双重孔隙介质渗流理论,建立了流固耦合煤层气井产能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选取研究区典型物性参数,探究了煤岩初始渗透率、基质收缩系数、兰氏体积、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初始储层压力数值变化时对于煤层气压裂直井产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煤储层渗透率是影响研究区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地质因素。利用不同渗透率级别岩样“串/并联”物理模拟实验,查明了同一储层内部不同储渗空间配置关系对气井生产动态的影响。串联实验结果表明:当渗透率存在平面非均质性时,渗透率级差对气源端供气能力无明显影响,气井产量受到低渗区供气能力控制。并联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压裂缝是气水渗流的主要通道,近井地带的低渗区在生产早期对产能贡献极低,只有在一段时间生产后才可作为气体产出通道。

李勇[2](2019)在《东濮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其控烃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长期以来,人们对烃源岩的评价采用大平均的方法进行,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控油气作用研究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探讨了区内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及其控烃作用。东濮凹陷烃源岩非均质性显着:颜色、岩性多变,优质烃源岩主要为页岩-油页岩及部分深灰色泥岩;烃源岩与围岩组合型式多样,主要包括砂泥岩互层型、膏泥岩薄互层型和厚层膏盐岩与厚层块状泥岩互层3种。烃源岩质量与膏盐岩密切相关,含盐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优于无盐区,膏泥岩层系好于砂泥岩层系。膏盐岩上下烃源岩热演化存在差异,膏盐岩一方面能够促进盐上烃源岩的热演化,另一方面能够抑制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受控于多种因素,差异性构造运动与演化控制了暗色泥页岩的空间展布,气候引起的高频湖平面变化控制了烃源岩的岩性及其组合模式,古生产力和古氧相控制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具有很强的控油气作用:东濮油气主要分布在两个最大的生烃洼陷前梨园洼陷和海通集洼陷之间,西南洼尽管暗色泥岩厚度大,但烃源岩质量差,先天不足。在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相近及储层物性接近条件下,相对于中厚层、厚层储层,特薄层、薄层储层更易于被油气充满,油气富集程度更高。北部原油具有低Pr/Ph,高伽马蜡烷指数、高升藿烷指数的典型盐湖相原油特征,与南部淡水原油存在显着差异,文留地区浅层原油具有低重排甾烷、低甾烷异构化、低4-甲基甾烷的三低特征,深层原油则为高重排甾烷、高甾烷异构化、高4-甲基甾烷,原油性质的显着差异反映油源的非均质性。

胡博文[3](2017)在《马王庙马36井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以来,国内每年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占浅层、中孔、中渗、常压低饱和的构造油藏储量的比例呈现一上升的趋势。针对这种不断增长的趋势,不难看出,中渗透油田的开发对石油工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详细分析解决中渗透油藏目前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综合研究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方式,运用前人的成功经验,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使得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让大多数中渗透油田能更完善地开发,从而石油工业能够持续发展。本文以马王庙马36井区中高渗透构造油藏为研究背景,江汉油田目大部分已进入开发后期。因此,通过开展马36井区调注采变流场、挖潜创效技术研究,提出一套经济有效的挖潜创效技术对策,以应对当前的油价持续低迷的大局势,对改善开发效果具有较好的技术指导意义,为老区稳产拓宽思路和道路,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江汉油区长期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长远意义。就当下就全球油气的开采手段来说,最有效,同时也是使用最广泛的开采手段则是注水开采,注水开采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油气开采率,而且还能够有效保证油气的出油质量。除此之外,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注水法的石油开采量,业界大部分专家学者深入探究了注水的时机以及注水量的多少对于石油开采量的影响。俄罗斯着名石油勘测学家伊万洛夫认为应该尽可能早的在开采区域注入水,以保持地层的压力,进而便于油气的开采;而美国着名学者Simth则主张当地层压力处于临界值时,再向其中注水,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保持油气的纯度,并且还能够极大地缩减开采成本。后来又有科学家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总结:当油气存储量较少时,可以采取早期注水的方式进行开采,而当油气存储量较大时,则可以采取延时注水的方法进行开采。国外的油田开发中渗透构造油藏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超过40年。对马36井区分区块,分层进行水驱开发效果研究,井区出现注采井网不完善,平面矛盾突出,边部油井效率不高,含水和采出程度不匹配,层间矛盾突出,纵向上水淹不均匀等问题。以马36井区Ⅱ油组的地质特征和油藏动态分析作为基础,主要是对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和探讨,理清分布情况,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由于老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局部区域注采矛盾突出,当前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水驱效果不理想;(2)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由于整体储层物性较差,第5小层和第3小层要强于第4小层,并且油水井对应关系差,导致整体采出程度均不高,剩余油潜力主要集中在Ⅱ油组4层;(3)平面剩余油分布:(1)平面上注入水未波及到的地方剩余油富集;(2)平面上物性较差的部位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3)平面上井间分流线附近、井网控制较差以及油井基本不受效的区域也会分布剩余油;(4)剩余油富集区也分布在断层附近、注采不完善区域、没有水流的方向、主砂坝附近。依照上述成果对区块进行方案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完善注采井网,平面上调整注采结构,通过新井和转注等方式使产量和采收率增加,给油田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该项目对马36井区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江汉油田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价值。

曲付涛[4](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苏203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特征及其控气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研究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处理了区内600余口探井资料,对奥陶系马家沟组古今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进行了研究,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剖析烃源岩、储集层的分布及演化,圈闭的类型及形态以及运移的路径及方式等,进而总结分析构造演化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有以下成果及认识:石炭系沉积前,盆地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构造形态,近古隆起区域马家沟组中组合缺失,古隆起东侧自西向东地层逐渐增厚,盆地中部显示为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这种构造格局一直延续到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时,受印支运动影响,盆地内部北东向展布的隆凹相间格局完全消失,转而在研究区形成西、北、东三面相对抬升隆起,盆地内部形成向西南开口的凹陷,马五5底面最深处在延安一带。侏罗纪,主要表现为东西分异、其次为南北差异,从而形成了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构造面貌,盆地东部为相对较陡的斜坡,中西部为为凹陷。早白垩末期,盆地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面貌,但此时的斜坡和凹陷都变得较为宽缓,凹陷范围也变小,盆地整体面貌与现今相似。早白垩世末燕山晚期运动后,盆地东部抬升,剥蚀部分白垩纪、侏罗纪及三叠纪地层,并逐步形成现今地层东高西低,构造平缓的斜坡构造形态。构造的演化对气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要通过控制气源条件、储集层特征以及圈闭形成和运移路径来实现。加里东运动使马家沟组地层隆起剥蚀,白云岩储集层发育顺层溶蚀作用,形成较长距离的溶蚀孔洞缝,为天然气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晚石炭世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沉降,接受上古生界沉积,中组合地层得以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早白垩世沉积期,烃源岩达到生烃高峰期,燕山运动造成盆地反转,源储接触关系发生变化,由源上储下型变为源下储上型,天然气沿着溶蚀孔洞缝与晶间孔等形成较长距离的运移通道,在东侧上倾方向的岩性(相)变化处聚集成藏。

张庄[5](2016)在《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四川盆地多期构造演化、多源、多储、多期成藏等特点和川西前陆盆地沉积沉降速率与岩石致密化程度很高、储层非均质性强、成藏异常复杂、甜点预测难等难点,使得前期侏罗系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几个正向构造上。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川西坳陷侏罗系为重点,主要针对制约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气藏的成藏地质背景、成藏地质条件、成藏机理、成藏主控因素、富集规律、综合评价而开展。通过研究,认为川西坳陷周缘山系的幕式逆冲挤压活动控制着盆地沉积体系类型及层序充填特征,是一个“应力长期缓慢积累、短期瞬时释放”的脉冲式波动过程,从而导致湖平面(或基准面)以及可容空间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脉冲式波动的二元突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脉冲式波动”二元体系域层序结构,采用多属性物源分析的方法,明确了川西坳陷侏罗系具有“长短轴物源共存、近源远源汇砂、多沉积体系并存、砂体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广覆连片”的沉积特征;明确了川西坳陷侏罗系储层基本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建立了各层段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采用定量半定量的方法在侏罗系储层划分了7种类型成岩相,确定了不同层段成岩相的平面展布。深化了川西侏罗系相对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认识,提出了“物源、沉积成岩相、构造断层”三元控储模式,进一步细化了优质储层地质预测模型,实现了川西坳陷侏罗系储层的精细评价;在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源、相、位”三元控藏的基础上,开展了川西坳陷侏罗系不同形变区的典型气藏解剖,明确了不同形变区的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系统总结了川西坳陷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并在烃源岩埋藏史、储层致密化史、主要成藏期与构造演化史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成藏的关键时期,从而以“时间轴”为评价主线,确定了不同关键成藏期控藏的主要因素。以不同关键成藏期“源相位”三元控藏因素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圈闭层级的“源相位”三元动态评价,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评价选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精细的综合选区评价,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有利区带。

董玉婷[6](2016)在《萨南七东试验区葡I1-4砂组构造、砂体井震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开发中后期阶段的油田,落实微构造对后期的开发效果的改善,注采关系的调整都尤其重要。本次研究的萨南七东实验区已经进入后期高含水开发阶段,精细构造的研究工作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测井曲线优选处理,精细的制作了合成记录,并且精细准确的层位追踪,运用层间趋势方法,按照振幅、同相或连续性、波形相似性三个基本的原则,对萨南七东试验区主力油层4个小层9个时间单元进行准确的追踪和刻画。再运用观察法,相干体法、层面属性法等技术对大中断层进行识别和刻画,并且通过先观察浏览三维数据体切片再用波形差异体以及三维空间浏览的方法对微小断层进行了识别和刻画,并且结合测井曲线进行了断层位置的验证和校正,最终落实准确的断层位置和规模。并且通过速度场校正制作了葡萄花顶面等T0图和构造图。在构造图上识别出两个小断鼻。构造解释的成果,可以认清断层系统,不仅可以优化调整开发方案,指导补充调整井、高效井及大位移井部署,完善断层附近注采系统综合调整,过渡带外扩布井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等提供了有利依据,为高含水后期可持续开发、寻找受断层控制的可动剩余油富集区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实验区沉积相类型分析砂体展布研究,确定方案进行属性的提取和砂体的识别。主要采取切片法、多属性融合、相位转换、地震相分类、分频地层体切片等方法提取属性,最终砂体识别程度较好,主力油层砂体识别符合率达到80%以上,属性图的准确对后期进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地震保障。

袁冶[7](2015)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全球气候的格局关系紧密相连,这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柴达木盆地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可以直接受到由高原抬升作用中引发的气候环境变更效应,是研究隆升与气候格局转变的理想场所。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矿物与其气候背景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气候形成植物的孢粉被用来推断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是一个有效的研究手段。粘土矿物作为盆地主要沉积物,取样简单,近些年来被广泛用于第四纪的气候重建。笔者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1405钻孔第四纪沉积物的年代学、矿物组合、孢粉、磁化率及粘土矿物特征研究,综合研究区域已存在的研究资料,获得成果如下:1、野外和室内工作建立了45175 cal.a BP以来研究区湖相沉积的基本地层层序。通过14C测年,利用差分法计算建立了1405钻孔2.5-44m年龄柱。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确定了研究区1405钻孔沉积物中主要矿物组合及含量。首次于第四纪沉积物内发现有叶腊石、透闪石矿物。确定了石膏矿床层位:0-4m、20-23m、25-27m、30-35m 及 42-44m。CONISS聚类程序将1405钻孔分成三个矿物组合带:I带(38585~45175 cal.a BP), Ⅱ带(18739~38585 cal.a BP), Ⅲ带(15283~18739 cal.a BP)。这三个带代表研究区45175~15283 cal.a BP间经历了干冷--干冷湿润交替--千冷等三个气候阶段。聚类分析显示本地区孢粉分成了三个带:I带45175~37199 cal. a BP,强干旱环境为主;Ⅱ带37199~36224 cal. a BP,为少量时间段干旱,大部分为湿润气候;Ⅲ带35983~18373 cal.a BP,为干湿润气候交替环境。频率磁化率按<1,1-2,2-3,>3等范围,将本已经对象分成六个阶段,显示45269~13789 cal. a BP经历了干冷-干冷为主-干冷湿润交替-干冷为主(偏湿)-干冷为主-干冷气候等六个阶段。粘土矿物Ⅴ(Ch+Ⅰ)/Ⅴ(Kao+S)比值显示研究区有三个阶段气候干化事件:1)45000-40000 cal a BP; 2) 32000-30000 cal.a BP; 3) 25000-22000 cal a BP。2、本地区气候事件显示了与全球气候变化D-O、哈因里奇(H)事件良好的响应关系:45175-44339 cal. a BP,强干冷气候(H5)。41552-38904 cal. a BP,强干冷气候(H4)。32859-31412 cal. a BP,干冷气候(H3)。27885-23007 cal. a BP,干冷气候(H2、D-O)。 18739-15283 cal. a BP,强干冷气候(H1)。3、38735-38609cal.a BP时间段,孢粉、石膏、磁化率以及粘土矿物均发现异常,排除全球气候的影响外,该阶段极有可能是一次规模较大的高原隆升的结果。4、结合前人资料建立了柴达木盆地370 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共分十六个阶段:1)370.2-354.9ka.B.P,气候开始向寒冷转变,与古乡冰期前的间冰期晚期相对应。2)354.9-325.8ka.B.P,气候迅速向寒冷转变。进入古乡冰期I阶段。3)325.8-247.7ka.B.P,温暖湿润间冰期随后进入古乡冰期Ⅱ阶段。4)247.7-218.1ka.B.P,气候温干,对应古乡冰期Ⅱ阶段与Ⅲ阶段间的间冰期。5) 218.1-209.4ka.B.P,气温突降。与古乡冰期Ⅲ阶段相对应。6)209.4-164.9ka.B.P,为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古乡冰期Ⅲ阶段结束进入末次间冰期。7)45-40 ka B.P,所显示的干冷气候,与末次冰期中间段相匹配,基本和哈因里奇事件的H4,H5阶段相符。8)38-32 ka BP,出现气候温暖。9) 32-30 ka B.P,大环境为寒冷状态,对应末次冰期的中期,和哈因里奇事件H3阶段相符。10) 25-22 ka BP,也为寒冷性环境,对应末次冰期的中期,和哈因里奇事件H2阶段相符。11) 21-20.3ka B.P,气候湿润。12)20-13kaB.P,气候寒冷干燥。对应末次冰期的晚期,和哈因里奇事件H1阶段、以及D-O事件一致。13)13.0-8.6kaB.P,气候温湿。对应新仙女木事件(11.7a BP). 14) 8.6-8.1kaB.P,气候偏干冷。15) 8.1-2.1kaB.P,气候温湿。16)2.1~0.0kaB.P,气候干冷。1.5 ka B.P,有一次湿润事件。建立了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高精度古气候环境柱(见图7-1)。

周迅[8](2015)在《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文中指出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目前已处于典型的中—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开发过程中注水沿高渗带突进,水驱动用程度低,导致其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低。本文从微观地质特征与油水运动规律的关系,微观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等方面对该问题深入剖析。综合高压压汞、油水相渗、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探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进行储层物性下限和渗流区间的限定和划分,对微观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实验模拟,探讨目前注水开发条件下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和分布控制因素。主要研究成果有:(1)储层孔隙分布较为集中(120μm~140μm),属于较大孔隙—大孔隙;喉道半径平均值6.33μm,分布差异极大,微细喉道、细—中喉道、粗喉道三者均分,造成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高、渗流差异明显。粗孔喉对渗流影响大,决定了渗透率贡献主值。(2)孔隙组合类型可划分为粒间孔型(27%)、溶孔—粒间孔型(52%)和微孔型(21%)三种,总体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均值偏高(83.94%),但在油水相渗中出现差异性,溶孔—粒间孔型样品含水率增加缓慢,采收率下降慢。注水在水驱油实验中均匀推进;粒间孔型样品油相和水相能力的互换迅速,渗流空间不大,水驱油实验中注水指—网状推进,易形成优势通道。微孔型样品在含水率上升的情况下油相渗透率递减迅速,产油能力衰减很快,水驱实验驱替条件高。(3)沉积成岩作用对微观孔隙结构的改造,岩石润湿性和流体性质在油水渗流过程中的干扰,再加上温度、压力、注水方式等各种开发因素的影响,共同控制着研究区储层驱油效率、微观剩余油类型和分布的复杂变化。(4)储层不可动孔喉半径下限0.280μm;无效渗流区间0.280μm~0.741μm,受弯曲,狭小的喉道控制;正常渗流区间0.741μm~4.571μm,由孔隙和喉道共同控制,渗透率贡献率较低;主流渗流区间>4.571μm,总进汞量高,渗流能力强,其中7.968μm是研究区储层易发生水窜的优势渗流通道孔喉半径平均值。(5)储层综合分类与生产相结合:Ⅰ类(粒间孔型)储层孔喉半径非均质性强,初期产油量高,但目前大部分已被水淹;Ⅱ类(溶孔—粒间孔型)储层低含水稳产周期长,平面分布面积大、微观分布均匀,是进一步的有利开发目标;Ⅲ类(微孔型)储层微细喉道发育,孔隙结构相对较差,驱替条件相对较高,为劣势储层。

何江[9](2015)在《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评价预测 ——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文中认为海相白云岩沉积过程中,常与硫酸盐岩形成共生序列,在亚洲、北美、中东、澳大利亚、西欧、西伯利亚等地区广泛分布。当富含CO2等溶质的溶液沿上述可溶岩的渗透网络运移时,发生的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可形成有效油气储、渗系统,据统计,世界油气产量的1020%与其直接相关。但在地质历史中,因硫酸盐岩易溶且不易保存,实际研究中常被忽视,目前尚缺少以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为导向的储层精细解剖实例和经验。鄂尔多斯盆地中央气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4马五1亚段,沉积期发育为白云岩—硬石膏岩—石盐岩盆地,沉积后随华北地台一起抬升,经历了140余Ma表生成岩风化剥蚀期,巨厚的马六段石灰岩几乎被剥蚀殆尽,随后进入埋藏成岩阶段。马五段顶岩溶印迹主要发育于上部马五4马五1亚段的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建造内,各类溶蚀孔、洞发育,叠加印支期和燕山期裂隙,形成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的主要天然气储、产层。基于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建造及成因演化研究表明:目的层位主要沉积两类复合建造,一类为泥晶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组合,另一类为含硬石膏粉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不等厚互层组合,其中硬石膏柱状晶呈星散状存在,硬石膏小结核常见中高成核数+中核径、中高成核数+小核径、低成核数+大核径三种典型分布型式。上述硬石膏矿物均为局限(内)陆棚环境准同生期或早成岩浅埋藏期交代先期白云岩的产物,其数量多少取决于硬石膏开始析出时海水含盐度的高低,个体大小取决于海水中适合硬石膏生长的含盐度持续时间长短。此外,在马五2下部及马五3、马五4中段,还发育鸡雏状白云质硬石膏岩和石膏岩。基于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特征研究发现:(1)硫酸盐岩溶解更加有利于白云岩储层形成:其一,岩溶水沿纵向通道下渗到潜水面后,首先使硬石膏结核水化为石膏,体积可增大30%,挤压周围基岩,而石膏进一步溶解成溶模孔,又对基岩释压,这一反复过程使溶模孔间产生大量裂碎缝。硬石膏溶模孔、裂碎缝共同组成有利的孔隙网络。另一方面,硬石膏溶解过程析离出SO42-,进入岩溶水后,可促使孔隙网络周缘白云岩扩溶,导致孔隙网络逐渐延伸、贯通,有利于地下水的循环交替,进一步增强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作用。此外,需注意的是,部分硫酸盐岩溶解对于岩溶储层形成也具破坏作用,如鸡雏状硬石膏岩富集层位,石膏遇水大面积溶蚀易形成洞穴,造成顶板岩石卸压,进而破裂垮塌,堆积基本不具孔隙的塌积膏溶角砾岩。(2)上述复合古岩溶作用相互叠加,依据岩溶类型及强度差异,可形成各类岩溶改造岩及岩溶建造岩:岩溶改造岩分为溶蚀岩、变形岩和交代岩,岩溶建造岩常见残积岩、塌积岩和冲积岩、填积岩、淀积岩。(3)基于岩溶特征识别,结合古构造及古地质图分析,进一步对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进行恢复,自西向东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台地、岩溶盆地、岩溶台地与沟槽相间区块。各古地貌单元可识别出完整程度不一的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深部缓流带。基于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特征研究表明:储层发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特定环境中沉积的含膏白云岩及粉晶白云岩复合建造。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是表生环境中复合古岩溶型孔、洞、缝的发育和保存程度,其次为埋藏岩溶及构造裂缝的叠加、改善作用。结合储渗网络发育演化及孔隙结构,划分了裂缝-溶孔型,裂缝-孔隙-溶孔型和孔隙型三类主要储集类型,前者对储层贡献最大。储层物性较优的地层为马五1亚段、马五2亚段、马五4亚段。基于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评价研究发现:储层平面上常分布在岩溶台地,其古地貌平坦,慢速扩散型复合古岩溶作用发育,岩溶强度适中,岩溶溶蚀岩及伴生裂缝-溶孔型储层广泛发育和保存。岩溶高地及岩溶盆地以快速管道型复合古岩溶为主,岩溶强度高,岩溶建造岩大量发育,破坏了原有储层。岩溶台地中储层纵向上常位于水平潜流带-中等溶蚀亚带中,层状复合古岩溶形成大量硬石膏结核溶模孔,且沉淀、充填作用较弱。垂直渗流带次之,虽发育较高数量的半充填溶模孔,但常被来自风化壳顶部的铝土质泥岩再次充填。水平潜流带-强溶蚀亚带岩溶强度过高,原岩被大幅度破坏形成岩溶洞穴,充填的岩溶建造岩基本没有孔隙,深部缓流带岩溶水趋于过饱和,沉淀和充填作用极强。综合评价表明,优质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岩溶台地区域,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五13、马五12,其次为马五22、马五41、马五14和马五11小层。

何薛钢[10](2014)在《子北涧峪岔油田理138井区长6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子北油田理138井区,位于涧峪岔镇西南的刘家平村,主力油层长6油层组,该区从2008年起开发,目前共完钻各类井370余口。采用原始压力驱动,未进行注水开发。深刻表征长6储层,为未来进行注水开发将非常重要。本文在研究涧峪岔理138井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测井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油层电性、岩性、含油、标志层等将长6油层细分为4个亚层。分析认为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主要特征为西倾单斜背景上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一系列由东向西倾没的低幅鼻状隆起,这些鼻状隆起与研究区三角洲砂体有机配置形成了良好的鼻隆背斜型圈闭,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通过岩性、沉积物、成岩作用、沉积相分析等,认为该区属于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包括分流河道沉积及两侧的天然堤沉积,以及分流河道之间的漫滩沼泽微相等。该区延长组长6油藏主要发育为两种成藏模式:即区域构造背景下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模式和上倾尖灭油藏成藏模式。油藏受岩性—物性控制为主,局部具有因差异性压实作用导致的低幅度鼻状隆起,油藏驱动类型为弹性—溶解气驱,以油水同层和含油水层为主,油水界面不明显。

二、对马厂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马厂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马必东区块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及传质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1 煤层气流固耦合及渗流机理研究现状
        1.2.2 煤层气排采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计划安排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与计划安排
    1.4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2 马必东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煤系地层发育特征
    2.4 水文地质条件及煤层气保存特性
        2.4.1 马必东区块水文地质特性
        2.4.2 马必东区块煤层气保存条件特征
3 马必东区块煤储层特性综合表征
    3.1 工业分析、孔渗分析
    3.2 煤层含气性特征
    3.3 X-ray衍射及组成成分分析(XRD)
    3.4 低场核磁共振实验
    3.5 原位地应力条件下储层渗透率变化
4 马必东区块气井产能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4.1 马必东区块煤层气井产能分级及排采特征
    4.2 煤层气井产能模型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煤体变形控制方程
        4.2.3 煤层气流动控制方程
        4.2.4 煤储层孔渗演化方程
    4.3 模型验证
        4.3.1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4.3.2 单井历史拟合结果
    4.4 煤层气井产能敏感因素分析
        4.4.1 煤层气直井储层压力、渗透率分布规律
        4.4.2 气井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5 煤岩串并联实验模拟分析
    5.1 样品采集与制备
    5.2 实验设计与步骤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煤储层横向传质机理分析
        5.3.2 煤储层纵向传质机理分析
6 结论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2)东濮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其控烃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烃源岩的研究进展
        1.3.2 烃源岩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烃源岩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和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第4章 东濮凹陷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第5章 东濮凹陷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5.1 烃源岩的宏观非均质性特征
        5.1.1 烃源岩的岩性、颜色的非均质性
        5.1.2 烃源岩的岩性组合关系
        5.1.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非均质性
        5.1.4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非均质性
        5.1.5 烃源岩热演化与生烃史的差异性
    5.2 烃源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5.2.1 可溶有机质分布
        5.2.2 单体烃碳同位素
        5.2.3 有机质赋存状态
    5.3 控制烃源岩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5.3.1 差异性构造活动与演化控制了烃源岩空间展布
        5.3.2 高频湖平面变化控制了烃源岩的岩性及其组合
        5.3.3 古生产力和古氧相控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第6章 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烃作用
    6.1 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6.2 对储层含油气性的控制作用
    6.3 对油气化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马王庙马36井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油田地质概况
    2.1 工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地理位置
    2.3 储层特征
第3章 油藏开发特征
    3.1 油藏特征
    3.2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3.3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3.4 存在问题
第4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4.1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4.2 见水见效特征评价
    4.3 油层动用状况
    4.4 高含水期油藏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4.5 压力分析
    4.6 措施效果评价
    4.7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第5章 剩余油潜力研究
    5.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3 剩余油研究确定主要挖潜方向
    5.4 措施及建议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鄂尔多斯盆地苏203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特征及其控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盆地基底特征
        2.1.2 多旋回的盆地地质构造发展史
        2.1.3 多旋回的沉积建造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三章 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现今构造特征
    3.1 中央古隆起现今构造特征
    3.2 马家沟组中组合现今构造特征
第四章 马家沟组古构造特征
    4.1 古构造恢复方法
        4.1.1 泥岩压实曲线法
        4.1.2 地层趋势对比法
    4.2 马家沟组中组合构造演化史
    4.3 马五_5底面古构造形态恢复
        4.3.1 石炭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
        4.3.2 二叠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
        4.3.3 三叠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
        4.3.4 侏罗纪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
        4.3.5 早白垩世末期马五_5底面古构造特征
第五章 古今构造对马家沟组中组合天然气形成与分布的控制
    5.1 构造特征与气源的关系
        5.1.1 中组合天然气气源探讨
        5.1.2 构造对气源控制作用
    5.2 储层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5.2.1 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
        5.2.2 构造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5.3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5.3.1 侧向运移通道
        5.3.2 垂向运移通道
        5.3.3 构造对输导体系的控制作用
    5.4 构造演化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5.4.1 圈闭类型及气藏特征
        5.4.2 成藏地质作用过程分析
        5.4.3 构造演化对盖层、圈闭条件的控制作用
    5.5 构造对天然气成藏控制综合分析
        5.5.1 区域构造演化对气藏形成和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5.5.2 局部构造对气藏形成和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主要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5)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坳陷侏罗系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2.1 源
        2.1.1 烃源岩特征
        2.1.2 烃源岩热演化史
        2.1.3 烃源岩综合评价
    2.2 相
        2.2.1 层序充填特征
        2.2.2 物质充填特征
        2.2.3 储层特征
        2.2.4 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地质预测模型
        2.2.5 储层综合评价
    2.3 位
        2.3.1 构造、断裂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2.3.3 构造区带划分
        2.3.4 运聚、保存条件
第3章 川西坳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及成藏机理
    3.1 川西地区天然气地化特征
        3.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3.1.2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3.1.3 天然气轻烃特征
        3.1.4 天然气成因类型
    3.2 气源对比
        3.2.1 天然气轻烃对比
        3.2.2 天然气碳同位素
    3.3 含油气系统
        3.3.1 生储盖组合
        3.3.2 圈闭特征
        3.3.3 温压特征
        3.3.4 流体特征
    3.4 成藏机理
        3.4.1 天然气成藏动力
        3.4.2 天然气运移路径及运移机制
        3.4.3 天然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
第4章 典型气藏解剖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1 强形变区
        4.1.1 典型气藏解剖
        4.1.2 成藏主控因素
        4.1.3 成藏模式
    4.2 中形变区
        4.2.1 典型气藏解剖
        4.2.2 成藏主控因素
        4.2.3 成藏模式
    4.3 弱形变区
        4.3.1 典型气藏解剖
        4.3.2 成藏主控因素
        4.3.3 成藏模式
第5章 油气富集规律及综合评价
    5.1 中形变区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1.1 有效烃源岩断层发育区油气富集
        5.1.2 有利沉积相和成岩相带油气富集
        5.1.3 与烃源岩断层配置关系好的连通性储集砂体油气富集
        5.1.4 油气运移方向具有效封堵的储集砂体油气富集
    5.2 弱形变区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2.1 天然气近烃源灶富集
        5.2.2 有利相带下发育的储集砂体油气富集
        5.2.3 裂缝(微裂缝)发育区油气富集
    5.3 强形变区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3.1 保存条件良好区油气富集
        5.3.2 构造有利部位油气富集
    5.4 川西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4.1 源控条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5.4.2 相控条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5.4.3 位控条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5.5 富集区综合评价
        5.5.1 评价思路与流程
        5.5.2 综合评价
        5.5.3 评价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萨南七东试验区葡I1-4砂组构造、砂体井震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0.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研究现状
        0.2.2 地震属性的研究现状
        0.2.3 井震结合储层砂体预测的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4 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区构造特征
    1.3 研究区沉积特征
第二章 构造精细解释
    2.1 目的层层位解释
        2.1.1 地震资料分析
        2.1.2 地震合成记录的制作
        2.1.3 井震结合层位标定
        2.1.4 层位解释
    2.2 不同级别断层地震识别技术及特征
        2.2.1 大断层的识别
        2.2.2 小型断层的识别
        2.2.3 断层空间表征
        2.2.4 断层性质及参数
    2.3 层面构造特征分析
        2.3.1 速度场校正
        2.3.2 微构造分析
第三章 葡I1-4 砂组砂体特征研究
    3.1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3.1.1 沉积微相类型
        3.1.2 沉积微相特征
    3.2 平面微相分布
        3.2.1 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各时间单元平面微相分析
        3.2.2 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各时间单元平面微相分析
        3.2.3 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各时间单元平面微相分析
    3.3 砂体分布特征
第四章 地震砂体识别
    4.1 多地震属性提取与优选
        4.1.1 地震多属性融合
        4.1.2 地震相分类
        4.1.3 相位翻转法
        4.1.4 地震切片
        4.1.5 分频分析法
    4.2 井震结合砂体识别
    4.3 葡I1-4 沉积演化规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论文流程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2.3 论文编写流程
    §1.3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的创新点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
        1.4.2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1.4.3 柴达木盆地古气候环境研究
        1.4.4 第四纪沉积物与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研究现状
        1.4.5 中国更新世以来全球气候变化
        1.4.6 研究区其他工作现状
    §1.5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0 研究区自然地理、经济及交通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岩浆岩
        2.1.3 构造
        2.1.4 矿产
        2.1.5 构造演化
第三章 ZK1405钻孔沉积特征及年代学研究与矿物学特征
    §3.1 沉积特征
    §3.2 年代学特征
    §3.3 矿物学特征
第四章 孢粉特征
    §4.1 孢粉特征分析及环境指示意义
        4.1.1 孢粉研究的现状及方法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3 孢粉分析结果
        4.1.4 孢粉组合指示的气候变化特征
第五章 磁化率特征
    §5.1 磁化率与湖相古环境变化
    §5.2 样品采集与设备技术
    §5.3 昆特依地区磁化率变化特征
    §5.4 昆特依地区磁化率古气候指示意义
第六章 粘土矿物学特征
    §6.1 粘土矿物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
        6.1.1 粘土矿物特征
        6.1.2 粘土矿物特征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关系
        6.1.3 粘土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6.1.4 粘土矿物测试方法
    §6.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6.2.1 样品采集与选取
        6.2.2 样品制备与分析测定
        6.2.3 测试结构的数据处理
        6.2.4 沉积物中矿物的含量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指示意义
第七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古气候环境演化
    §7.1 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矿物组合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7.2 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第四纪湖泊沉积物孢粉与古气候环境
    §7.3 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磁化率与古气候环境
    §7.4 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粘土矿物与古气候环境
    §7.5 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古气候环境
    §7.6 冷湖地区4.5-1.5万年之间古气候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7.7 青藏高原隆升对冷湖地区气候影响
    §7.8 柴达木盆地370 KA.B.P至今古气候环境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观地质研究方法进展
        1.2.2 剩余油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实验分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基础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区域沉积成藏背景
        2.1.3 研究区地层及砂层特征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3 储层物性特征
        2.3.1 储层物性大小及相关性
        2.3.2 储层有效物性下限
第三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1 储层孔隙类型和分布特征
        3.1.1 孔隙类型
        3.1.2 图像孔隙分布
    3.2. 高压压汞孔隙结构研究
        3.2.1 孔喉连通性特征
        3.2.2 孔喉半径及分选特征
    3.3 恒速压汞孔隙结构研究
        3.3.1 进汞压力曲线特征
        3.3.2 孔隙、喉道及孔喉比特征
        3.3.3 物性与特征参数相关性评价
第四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4.1 核磁共振技术测试可动流体饱和度
        4.1.1 实验结果分析
        4.1.2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
    4.2 油水相渗实验
        4.2.1 实验结果分析
        4.2.2 水驱油实验特征
    4.3 渗流区间划分
        4.3.1 核磁共振确定可动孔喉下限
        4.3.2 压汞实验确定有效渗流区间及主渗流区间
        4.3.3 恒速压汞划分孔隙及喉道渗流区间
第五章 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5.1 微观剩余油的形成机理
        5.1.1 亲水毛细管
        5.1.2 亲油毛细管
    5.2 微观剩余油分布实验模拟
        5.2.1 实验简介
        5.2.2 水驱油驱替过程
        5.2.3 驱油效率分析
    5.3 微观剩余油类型
    5.4 微观剩余油控制因素
    5.5 储层微观地质综合评价
        5.5.1 储层微观地质综合分类
        5.5.2 储层微观地质分类与动态特征相互印证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评价预测 ——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岩溶及油气储层
        1.2.2 古岩溶及储层研究发展趋势
        1.2.3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
        1.2.4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1.5.1 白云岩储层中硫酸盐岩矿物的赋存型式与成因演化
        1.5.2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耦合关系
        1.5.3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垂向分带精细解剖
第2章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发育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发育演化史
    2.3 地层特征
        2.3.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
        2.3.2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地层特征
    2.4 沉积背景
        2.4.1 沉积环境与相
        2.4.2 沉积亚环境及沉积微环境的主要沉积微相
第3章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建造及成因演化
    3.1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建造
        3.1.1 泥粉晶白云岩复合建造
        3.1.2 含(膏)白云岩与白云岩复合建造
        3.1.3 白云质硬石膏岩与白云岩复合建造
    3.2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建造成因演化
        3.2.1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建造成因演化
        3.2.2 硬石膏柱状晶和小结核成因探讨
        3.2.3 硬石膏柱状晶和小结核演化规律
第4章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特征
    4.1 典型复合建造复合古岩溶特征
        4.1.1 含(膏)白云岩与白云岩复合建造复合古岩溶
        4.1.2 白云质硬石膏岩与白云岩复合建造复合古岩溶
    4.2 典型复合岩溶岩类型及特征
        4.2.1 岩溶建造岩
        4.2.2 岩溶改造岩
    4.3 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精细解剖
        4.3.1 马家沟组顶马五5亚段—马六段古地质图
        4.3.2 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恢复
    4.4 岩溶垂向分带精细解剖
        4.4.1 古岩溶垂向分带精细划分
        4.4.2 古岩溶垂向分带特征
    4.5 岩溶古地貌与岩溶垂向分带耦合关系
        4.5.1 岩溶高地复合古岩溶垂向分带
        4.5.2 岩溶台地复合岩溶垂向分带
        4.5.3 岩溶盆地复合岩溶垂向分带
第5章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特征
    5.1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5.1.1 原生(准同生)期孔隙
        5.1.2 表生成岩期孔隙
        5.1.3 埋藏成岩期孔隙
        5.1.4 构造裂隙
    5.2 储层孔隙演化
        5.2.1 储层孔隙演化过程
        5.2.2 储层孔隙演化结论
    5.3 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类型
        5.3.1 储层孔隙结构
        5.3.2 储层储集类型
        5.3.3 储层分类
    5.4 储层物性分布规律
        5.4.1 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气饱和度特征
        5.4.2 储层物性纵向及平面分布规律
第6章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评价预测
    6.1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6.1.1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建造为储层发育物质基础
        6.1.2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是优质储层形成关键
    6.2 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评价
        6.2.1 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6.2.2 主力储层分布及储层评价
        6.2.3 储层评价预测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图

(10)子北涧峪岔油田理138井区长6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地质概况
    2.3 勘探开发简况
    2.4 区域地层概况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储集层精细对比
    3.1 研究区长 6 地层特征
        3.1.1 选取资料
        3.1.2 建立标准剖面和骨架井网
        3.1.3 长 6 油层组特征
    3.2 地层划分结果
    3.3 构造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特征
    4.1 区域沉积背景
    4.2 主要相标志及其特征
        4.2.1 岩性标志
        4.2.2 沉积构造与结构
        4.2.3 粒度分布
    4.3 单井相分析
    4.4 连井剖面分析
    4.5 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1 长 611砂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2 长 621砂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3 长 631砂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4 长 612砂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5 长 622砂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5.6 长 63砂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1.1 岩性特征
        5.1.2 填隙物及胶结物
    5.2 孔隙特征
        5.2.1 孔隙类型
        5.2.2 孔隙结构特征
    5.3 储层物性特征及分布特征
        5.3.1 储层物性特征
        5.3.2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5.4 储层非均质性
        5.4.1 层内非均质性
        5.4.2 层间非均质性
        5.4.3 平面非均质性
    5.5 成岩作用
    5.6 流体性质
    5.7 敏感性
    5.8 岩石润湿性
    5.9 水驱油特征
    5.10 相渗特征
第六章 成藏模式及油气富集规律
    6.1 成藏模式研究
        6.1.1 成藏要素分析
        6.1.2 油气成藏模式
    6.2 油气富集规律
        6.2.1 沉积微相控制油气分布
        6.2.2 成岩作用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6.2.3 微裂缝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对马厂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必东区块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及传质过程[D]. 王伟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东濮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其控烃作用[D]. 李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3]马王庙马36井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胡博文. 长江大学, 2017(11)
  • [4]鄂尔多斯盆地苏203井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特征及其控气性研究[D]. 曲付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6)
  • [5]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D]. 张庄.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6]萨南七东试验区葡I1-4砂组构造、砂体井震综合研究[D]. 董玉婷.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7]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特征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高原隆升响应[D]. 袁冶.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2)
  • [8]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微观地质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D]. 周迅. 西北大学, 2015(11)
  • [9]白云岩与硫酸盐岩复合古岩溶型储层评价预测 ——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D]. 何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10]子北涧峪岔油田理138井区长6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 何薛钢.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标签:;  ;  ;  ;  

马场东翼构造储层再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