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制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制

一、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帅[1](2020)在《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中,传统的U型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易生产价格低,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管内工质流动是由浮力和热虹吸产生的,换热效率较低。本文提出一种直通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属于强制对流的主动换热,热性能好,更具成本效益,同时管道中的主动流动有助于改善水质,在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直通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通过MATLAB软件模拟计算、FLUENT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根据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国家标准以及工作要求,参照传统U型全玻璃真空集热管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端均熔封,没有自由端的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为了保证集热器在工作时的安全性及寿命,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验证了直通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满足实用可行性的要求。(2)为了研究集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特性,利用有限元方法,以集热器单元为研究对象,以SOLTRACE模拟得到的吸热管能流密度为边界条件,通过ANSYS热仿真模拟得知:集热管速度场和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有左右对称分布的特点,吸热管壁面温度在轴向上逐步增大,而在径向上随圆周角增大而降低且逐渐趋于平缓,分别在圆周角θ=0°和θ=180°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且在圆周角0°~100°之间变化最大。吸热管外壁面温度受工质入口流速和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较大,传热工质流速小,工质在吸热管出口截面温度高,但外壁面最高温度和温差较大,因此合理控制工质入口流速很重要。(3)进一步研究集热器热性能,根据能量流动方式,建立单根集热管的一维传热模型,分析其传热过程,并推导集热管热损失系数UL、瞬时热效率η和进出口温差(To-Ti)等表征其热性能的参数表达式。借助MATLAB软件编程,采用假设温度法迭代求解,分析集热管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环境温度、风速及太阳辐射强度对集热器热性能影响较大,应充分利用气象参数提高集热器热性能;工质入口温度越高,热效率越低,进出口温差较小,工质入口温度等于环境温度时,瞬时效率为定值0.456;随工质流量增加,进出口温差先下降最终趋于平缓,因此实际应用中应选取合适的运行参数,使集热器热性能最佳。(4)搭建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实地测试平台,运用动态测试的方法采集数据,将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热仿真模拟与一维传热模拟误差分别在7.4%和11.80%以内,验证了理论建模的可靠性。通过对比试验得知,直通式集热管的瞬时热效率比传统一端封闭的集热管约高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2](2020)在《关于发布《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建科中心函[2020]10号有关单位:为提高工业化建筑部品和构配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水平,推动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工业化建筑发展,我中心联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产品征集工作。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编写完成了《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与构配件产品目录(第一批)》,共包括65类产品。经公示无异议,予以发布,供参考。为方便有关单位全面了解目录所列产品情况,我们将组织编写配套应用指南并适时发布。

于祖龙[3](2019)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面临高速发展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本文采用热平衡理论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及不同种类集热器的集热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集热器综合评价分析,提出集热器优化选用原则。采用比较试验法重点开展了太阳能集热器适用性研究,搭建了不同集热器适用性研究系统与平台,大量实验研究表明:1)通过黑铬、蓝膜、阳极氧化三类平板集热器吸热体材质的盐雾试验,进行耐腐蚀性研究,表明耐腐蚀性黑铬>阳极氧化>蓝膜;2)通过平板式分体太阳热水系统在不同集热角度下的日有用得热量试验,进行最佳安装倾角研究,表明壁挂式平板集热器的安装角度不宜超过75°,楼顶安装、全年运行的平板集热器倾角宜在45°~60°;通过横置式与纵置式真空管集热器倾角90°时日有用得热量试验,表明用于阳台栏板模块的真空管集热器宜采用水平横置结构;3)通过平板式、热管式、真空管式集热器的热性能试验,进行瞬时效率和热损失的研究,表明集热器瞬时效率平板式>热管式>真空管式,总热损系数平板式>真空管式>热管式;4)通过对受到不同污染影响的热水系统进行热性能试验,进行空气污染对系统性能影响的量化研究,表明太阳能系统在雨季能够保持理想的热效率,但在旱季及污染严重时期,建议定期清洗集热器表面以维持节能效果;5)通过对不同MAR(容水量与集热面积之比)系统的热性能试验,进行系统水量与集热面积优化研究,表明真空管式系统的最佳MAR为65kg/m2~70kg/m2,平板式系统最佳MAR为52kg/m2~56kg/m2。最后对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集成应用的设计原则和发展思路。

张艺[4](2019)在《太阳能-CO2热泵制热量调控及温度分层水箱联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采用清洁能源、多能协同、储能及多能互补融合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太阳能和空气能均是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开展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及温度分层水箱联合应用研究,旨在提升热水系统的热性能,进而提高太阳能和空气能的利用率。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实验研究,探究日太阳辐照量、集热系统水箱初始温度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的影响,探究热泵设定出水温度、气冷器进水温度对CO2空气源热泵系统热性能的影响,总结出太阳能热水系统和CO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随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其次引入温度分层水箱的概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水箱不同的高径比、水箱内有无内置换热盘管对储热水箱温度分层现象的影响;最后将不同结构的储热水箱与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进行联合应用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三者联合应用时,不同结构的储热水箱对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热性能的影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得出如下结论:(1)对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日太阳辐照量从5.13 MJ/m2增加到21.15 MJ/m2时,日有用得热量从12.14 MJ增加到44.18MJ,提升了263.92%,集热效率从0.48减小到0.43,减小了10.42%;当集热系统水箱初始温度从10.34℃增加到29.88℃时,日有用得热量从43.69MJ减小到35.16MJ,减小了19.52%,集热效率从0.45减小到0.37,减小了17.77%。由此可知,日太阳辐照量对集热系统的日得热量息息相关,而对集热系统的集热效率影响较小;集热系统水箱初始温度越低,集热系统的日得热量、集热效率就会越高。(2)对CO2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热泵设定出水温度从45℃增加到85℃时,系统制热量从3.81KW增加到4.09KW,提升了7.35%,系统COP从4.43减小到2.88,减小了34.99%。当气冷器进水温度从13.9℃增加到41.5℃时,系统制热量从4.62KW减小到3.43KW,减小了25.76%,系统COP从4.49减小到2.95,减小了34.30%,由此可知,热泵设定出水温度和气冷器进水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均大于系统制热量的影响。(3)利用Ansys Fluent对不同结构的温度分层水箱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水箱高径比分别为1、2、3时,在同一时间下,随着高径比的增加,水箱内部温度分层现象会越明显,水箱上下温差值会越大,因此水箱内部水的平均温度会越低,水箱内水的平均温升速率也就会越慢;内置换热盘管水箱与高径比为3的水箱相比时,由于改变了对水箱的加热方式,在同一时间下,水箱内部温度分层现象较为明显,但水箱内部水的平均温度会较低,因此水箱内部水的平均温升速率会较慢。当水箱高径比从1增加到3时,水箱中心轴线上端平均温度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上是一致,但水箱出口平均温度的温升速率随之减小,在同一时间下,高径比越大,则其水箱出口平均温度就越低;内置换热盘管水箱与高径比为3的水箱相比时,由于改变了对水箱的加热方式,其水箱中心轴线上端平均温度的温升速率和水箱出口平均温度的温升速率均小于高径比为3的水箱,在同一时间下,内置换热盘管水箱的出口平均温度较高径比为3水箱的低。(4)对不同结构的储热水箱与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联合应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高径比为3、内置换热盘管的水箱与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联合应用时,其水箱的供水温度虽比高径比为1、无内置换热盘管的水箱与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联合应用时的水箱供水温度低3℃左右,但却使其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口温度降低约7℃左右,系统得热量提升约900W左右,系统集热效率提升约48.6%,亦使其气冷器进水温度降低约4℃左右,系统制热量提升约700W左右,系统COP提升约15.1%左右。由此可知,采用高径比为3、内置换热盘管的水箱与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联合应用时,其对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效率的提升大于CO2空气源热泵系统COP的提升。同时在相同条件运行的情况下,采用高径比为3、内置换热盘管的水箱与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联合应用时,虽使得水箱供水温度有所下降,但却能明显提升二者系统的热性能,进而提升太阳能-CO2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热性能。

张晓辰[5](2019)在《昆明高层住宅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城市的发展导致用地紧张,昆明地区新建住宅以高层建筑为主。高层建筑屋顶可用于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有限,这个缺陷制约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高层住宅建筑的推广。为此,本研究提出使用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方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本文对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组成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系统构成,并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确定设计参数。然后,分别对组成组合式系统的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现场测试,再根据测试数据进行软件模拟的模型验证,经验证的模型可用于系统的全年工况分析。接下来,根据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年工况的模拟结果确定太阳能保证率和覆盖率。最后,对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能耗和经济分析以确定其经济性和节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保证率为56.3%;塔式高层住宅建筑至少有25%的住户可安装阳台壁式挂太阳能热水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合理供水范围为总共十四层的用户;在高层建筑中使用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太阳能覆盖率;建筑层数大于21层时,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比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更节能且经济。本研究证明了高层住宅建筑中使用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基于典型高层住宅建筑日照分析确定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户数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陈雪娇,高文峰,刘滔,林文贤,牛艳,段亚丹,张昱翀[6](2019)在《一种导流管式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对一种导流管式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晴天天气情况下的日得热量、平均日效率、系统平均热损因数、能效系数等热性能参数进行了热性能测试,并与传统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了导流管式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际运行特征及与传统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区别.实验结果表明:导流管式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相比传统的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热性能良好,得热量高,平均热损因数小,太阳能热转换率更高等优势.

牛艳,高文峰,刘滔,林文贤,陈雪娇,段亚丹,张昱翀[7](2019)在《夹套换热水箱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晴天天气条件下,对一款夹套换热水箱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实验,并与普通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得,夹套热水系统与普通热水系统相比,日有用得热量较低,平均热损因数高.由温度曲线可知,夹套热水系统水箱内水温分层比普通热水系统更为明显.

王波[8](2018)在《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光热产业是提供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产品或服务的新兴产业,既属于新能源产业,又属于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创新性,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总结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的影响和贡献,揭示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机制,探索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将为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示范。本文首先系统梳理技术创新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和新兴产业发展理论,构建了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分析框架,为文章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系统总结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创新要素对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贡献,为文章的后续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路径,揭示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机理,探索太阳能光热产业持续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的多维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评估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绩效。研究表明:(1)太阳能光热产业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中为数不多的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典型产业。太阳能光热产业从兴起到快速成长,再到转型升级,主要归因于创新驱动的结果,创新成为太阳能光热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内驱力,对该产业发展的贡献远大于劳动、资本等要素。创新不仅驱动了新兴产业在其早期发展阶段的快速成长,而且驱动新兴产业在其技术成熟和产能过剩时的转型升级。(2)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走了一条立足本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路径:即自主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性基础创新与面向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创新协同驱动产业发展。首先是打破国际通行的太阳能平板集热技术轨道,自主研发出玻璃真空管集热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性基础创新,并运用这一技术开发出适合我国广大农村低层建筑市场需求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实现面向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创新。随着广大农村市场的开拓,迅速实现太阳能集热技术产业化,这一技术创新引发市场创新,协同驱动了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形成和高速发展。然后是在单台热水器技术成熟、产能过剩时,又开发出适合城市高层建筑的太阳能光热系统集成技术,通过“农村包围城市”实现市场创新,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这条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既不同于Kim(1997)在研究韩国汽车产业时所提出的“模仿--创新”路径,也不同于Lee(2011,2017)在研究日韩钢铁产业时所提出的“技术跨越--产业追赶”路径,更不同于Hobday(1997)在研究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电子产业时所提出的“OEM-OBM-ODM”路径。(3)中国特色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实践,蕴藏着内在的规律性,其机理在于:技术创新通过变革产业组织、创新生产工艺、实现标准化等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品线和产业链等实现产品结构升级;通过节约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升级、满足个性化需求等获得高额利润。(4)实现太阳能光热产业持续创新驱动持续发展,就要进一步完善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即以富有企业家精神、敢于创新创业的民营企业为核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金融组织等多元创新主体联动机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中国强力政府推动下的制度创新,叠加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市场创新、文化创新、金融创新等多类创新对象协同机制;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等多层次创新系统融合机制。(5)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多维创新系统,必将进一步驱动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极大地促进产业发展绩效的提升。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有别于现有的后发国家产业追赶理论,本研究识别了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自主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基础创新与面向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创新协同驱动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揭示了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机理,设计了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系统高效运行的多元创新主体联动机制、多类创新对象协同机制、多层创新系统融合机制,构建了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是在全球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捕捉基于中国国情的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这表明,后发国家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机会窗口”的开启,针对本国国情,实现特色化的创新驱动发展。这一研究发现,是对后发国家产业追赶理论和低碳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研究对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与机制的揭示,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谢春欣[9](2018)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掺混现象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优势使得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成为农村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供暖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用于建筑供暖过程中因强制对流的存在会对热水器内温度场、流场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供能不稳等问题。为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流场和温度场,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的一座99m2单体建筑供暖系统中的第一组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际工况下测量并分析了储热水箱、真空管内的温度分布,储热水箱热损系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强制循环条件下1kg?s、2.85kg?s、4kg?s进口流量以及25°C、35°C进口温度对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储热水箱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雷诺数Re和瑞利数Ra判断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水箱部分和真空管部分内部流体的流态,经计算雷诺数Re=98622.7>4000,水箱内流动状态为湍流;Ra=5.32×106?T,而真空管内温差不可能大于50℃,因此Ra?109,无论何时真空管内流动状态必为层流。(2)实验结果显示,2018年2月6日为晴天并且环境风速小于1m?s,环境温度在-12.7℃2.7℃之间,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倾角为45°,进水口水的平均质量流量为2.85kg?s,真空管内轴向温度低于水箱温度,该情况下距真空管轴向出口端1.7m处水的温度随着时间一直在变化,24小时内基本均低于距真空管轴向出口端0.9m、0.4m处水温。但在12:00-18:00时间段内,由于太阳辐射增强了真空管内的对流换热,1.7m处温度与0.9m、0.4m处水温非常相近,而在其他时间段内,则低于0.9m、0.4m处的温度。由于太阳辐射增强了真空管与储热水箱内水的对流换热,水箱内温度存在分层现象,距水箱顶部0.1m、0.18m处的温度相近,并且在9:00—16:00时间段,真空管内温度与水箱0.10m、0.18m测点位置的温度相近,而0.28m处的温度较低。在没有太阳辐射的时候,由于水箱内的强制对流,并且水箱与真空管的对流换热减弱,因此水箱内温度分布较为均匀。(3)2018年02月06日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内真空管温度分层主要发生20:00-00:00及00:00-9:00,温度最大相差3.75℃,储热水箱内温度分层主要发生在9:00-18:00,温度最大相差8.0℃,两个部分温度分层时间基本相反。2018年02月07日17:20-18:00在太阳辐射和强制循环同时存在时间段内,真空管轴向温度分布较均匀,最大相差1.0℃,随着水箱进口温度的增加,水温逐渐升高,但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最大温差达到8.1℃。(4)通过计算,得到无太阳辐射时真空管内自然对流质量流量为0,非强制循环条件下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损系数平均值大小为2.14W?(m2?℃),强制循环情况下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损系数平均值大小为29.08 W?(m2?℃),两者相差约26.94W/(m2?°C),后者是前者的12.6倍。(5)通过将2018年02月06日17:20-18:00有强制循环但无太阳能辐射条件下对应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模拟结果和方法是正确的,进而对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内整体温度场和流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热水器入口流量为2.85kg?s时,在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台肩处以及真空管与储热水箱连接处会形成涡旋,在上台肩处由于主流惯性产生分流,形成比较大的涡旋,并在粘滞力的作用下带动涡旋旋转,而水箱连接处的涡旋强度在轴向先减弱后增强。(6)储热水箱进口温度为均为25°C,入口流量分别为1kg?s、2.85kg?s、4kg?s时,来流质量流量越大,速度降越慢,储热水箱内温降越快,掺混越剧烈;质量流量越大,储热水箱上台肩处涡流越大,能量损耗也越大。(7)质量流量为2.85kg?s,入口温度分别为25°C,35°C时,温度较低的流体能够更快的与储热水箱内流体掺混,但也使得水箱内流体温度降低的更快,从而增加对环境的散热量,降低供暖效率。本课题的创新点如下:(1)分析带有强制循环策略的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天24h内的温度场,并对强制对流情况下储热水箱热损系数与非强制对流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2)通过模拟分析真空管插入水箱内部时入口流量、温度对无太阳辐射、强制循环条件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内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揭示了储热水箱内部掺混的机理。

雷舒尧,李楠,李舒宏,冯义康[10](2018)在《不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能源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该文从环境影响和能源效益两个方面建立太阳能热水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评价指标和量化方法,分别对家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家用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集中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 m2轮廓采光面积,集中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节能潜力最大,在我国不同太阳辐照资源带使用的能源回收时间为0.91.8 a;其次是家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源回收时间为1.42.8 a;家用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环境影响负荷和总能耗值最大,能源回收时间为2.03.9 a。

二、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现状
        1.1.2 太阳能热利用
    1.2 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1.2.1 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1.2.2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1.2.3 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1.2.4 聚焦太阳能集热器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设计及可行性研究
    2.1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的设计
    2.2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安全可行性研究
        2.2.1 理论计算研究
        2.2.2 破碎实验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热仿真模拟研究
    3.1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热仿真模型
        3.1.1 ANSYS简介
        3.1.2 模型建立
        3.1.3 网格划分
        3.1.4 边界条件
    3.2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热仿真模拟分析
    3.3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温度场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3.3.1 工质流速对温度场的影响
        3.3.2 工质入口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3.3.3 直射辐照强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的传热性能研究
    4.1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能量分析
        4.1.1 一维传热模型
        4.1.2 传热过程分析
    4.2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热性能参数
        4.2.1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热损失系数
        4.2.2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瞬时热效率
        4.2.3 集热管的效率因子及热转移因子
        4.2.4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工质进出口温差
    4.3 基于MATLAB的集热管热性能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4.3.1 模型计算方法
        4.3.2 热损失模拟分析
        4.3.3 瞬时热效率模拟分析
        4.3.4 进出口温差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热性能实验研究
    5.1 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热性能实验研究
        5.1.1 实验方法
        5.1.2 实验平台的搭建
        5.1.3 实验器材
        5.1.4 实验数据测量及注意事项
        5.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直通式全玻璃集热管与传统U型集热管热性能实验对比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平台搭建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理论分析
    2.1 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原理
    2.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分析
    2.3 集热器适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测试研究
    3.1 平板集热器吸热体耐候性比较测试
    3.2 集热器安装角度的比较测试研究
    3.3 集热器热性能比较测试分析
    3.4 空气污染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的影响
    3.5 MAR日有用得热量优化研究
    3.6 测试数据综合分析
第4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分析
    4.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的主要类型
    4.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问题分析
    4.3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设计原则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太阳能-CO2热泵制热量调控及温度分层水箱联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现状
        1.2.2 CO_2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1.2.3 温度分层水箱研究现状
        1.2.4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阳能集热器、CO_2热泵和温度分层水箱原理简述
    2.1 太阳能集热器
        2.1.1 太阳能集热器类型及工作原理
        2.1.1.1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2.1.1.2 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
        2.1.2 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分析
        2.1.2.1 太阳能集热器的能量关系
        2.1.2.2 太阳能集热器的总热损失系数
    2.2 CO_2跨临界循环热泵
        2.2.1 CO_2跨临界循环的特点
        2.2.2 CO_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2.3 温度分层水箱
        2.3.1 水箱温度分层原理及作用
        2.3.2 水箱温度分层的实现方法
        2.3.2.1 减小水箱的进出口水流速
        2.3.2.2 改变水箱内水的流动方向
        2.3.2.3 改变水箱的加热方式
        2.3.2.4 增加水箱的高径比
        2.3.2.5 采用卧式分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3.1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实验研究
        3.1.1 实验装置
        3.1.2 实验参数及步骤
        3.1.2.1 实验变量参数范围的选取
        3.1.2.2 实验数值的选取
        3.1.2.3 实验步骤
        3.1.3 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指标
        3.1.4 实验结果分析
        3.1.4.1 日太阳辐照量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的影响
        3.1.4.2 集热系统水箱初始温度对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性能的影响
    3.2 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参数及工况
        3.2.3 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指标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2.4.1 热泵设定出水温度对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3.2.4.2 气冷器进水温度对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3.3.1 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实验研究结论
        3.3.2 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结论
第四章 温度分层水箱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模拟研究内容
    4.2 数学建模及理论分析
        4.2.1 基本假设
        4.2.2 求解控制方程
        4.2.3 求解模型
        4.2.4 换热盘管的传热数学模型
    4.3 物理建模及模拟设置
        4.3.1 模型建立
        4.3.2 网格划分
        4.3.3 模拟设置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不同结构的水箱瞬时温度分布云图
        4.4.2 不同结构的水箱中心轴线上端平均温度和出口平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CO_2空气源热泵联合温度分层水箱应用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内容
    5.3 实验过程
    5.4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与专利发表情况
致谢

(5)昆明高层住宅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
        1.1.2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1.1.3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势
        1.1.4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现状
    1.2 太阳能热水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研究
        1.2.2 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化研究
        1.2.3 太阳能热水系统保证率研究
    1.3 昆明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及研究现状
        1.3.1 昆明高层住宅现状与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可行性分析
        1.3.2 昆明地区气候特点及太阳能资源情况
        1.3.3 昆明市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现状
        1.3.4 昆明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概述
        1.4.1 研究意义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介绍
    2.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分类
        2.1.1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般分类
        2.1.2 太阳能热水系统按供热水范围的分类
    2.2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概述
    2.3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工作原理
        2.3.1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2.3.2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2.4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
        2.4.1 太阳能集热器分类
        2.4.2 太阳能集热器选型
    2.5 小结
第三章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研究方法
    3.1 系统研究相关指标
        3.1.1 太阳能保证率
        3.1.2 太阳能覆盖率
        3.1.3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
        3.1.4 系统年运行费用
    3.2 高层住宅建筑生活热水用水量调研
        3.2.1 调研数据及其分析
        3.2.2 用水量分布情况
    3.3 太阳能热水系统现场测试
        3.3.1 测试依据
        3.3.2 测试条件
        3.3.3 测试设备及参数
        3.3.4 测试数据的分析指标
    3.4 TRNSYS仿真模拟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4.1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介绍
        4.1.1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选型
        4.1.2 壁挂式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倾角
    4.2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现场测试
        4.2.1 测试地点选择
        4.2.2 测试对象介绍
        4.2.3 测试数据分析
    4.3 TRNSYS仿真模拟分析
        4.3.1 TRNSYS仿真模拟系统建立
        4.3.2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4.3.3 系统全年TRNSYS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4.3.4 考虑遮挡的系统性能分析
    4.4 高层住宅建筑可安装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户数分析
        4.4.1 建筑平面布置采取高层塔式住宅建筑的形式
        4.4.2 住宅小区选择平行行列式作为规划布局形式
        4.4.3 单体建筑之间的间距的确定
        4.4.4 日照分析模型及相关参数设置
        4.4.5 典型高层住宅建筑日照分析过程
        4.4.6 典型高层住宅建筑日照分析结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5.1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介绍
        5.1.1 太阳能集热子系统
        5.1.2 储水系统
        5.1.3 辅助加热子系统
        5.1.4 控制系统
        5.1.5 管路系统
    5.2 系统的相关参数设置
        5.2.1 各楼层设计居民日用水量
        5.2.2 各楼层设计小时热水用量
        5.2.3 设计冷水温度值
        5.2.4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
    5.3 太阳能热水系统现场实测及仿真模拟
        5.3.1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现场实测
        5.3.2 TRNSYS仿真模拟所用模型的介绍
        5.3.3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5.4 昆明地区高层住宅集中式太阳能系统全年仿真模拟
        5.4.1 十层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年仿真模拟
        5.4.2 十四层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年仿真模拟
        5.4.3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水范围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能耗及经济性分析
    6.1 高层住宅建筑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覆盖率推荐值
    6.2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能耗与经济性分析
        6.2.1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能耗对比分析
        6.2.2 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对比分析
    6.3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系统能耗及经济性分析
        6.3.1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能耗对比分析
        6.3.2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经济性对比分析
    6.4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能耗及经济性分析
        6.4.1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能耗对比分析
        6.4.2 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经济性对比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及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6)一种导流管式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介绍
2 系统试验方法
    2.1 测试装置
    2.2 试验方法
    2.3 测试步骤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热水系统得热量和平均日效率
    3.2 水箱水温分层情况
    3.3 两种热水系统的热损
    3.4 两种热水系统的能效系数
4 结论

(7)夹套换热水箱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结构
    2.2 实验测试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实验数据分析
    3.2 运行特性分析
        3.2.1 整体分析
        3.2.2 白天运行特性分析
        3.2.3 夜间运行特性分析
4 结论

(8)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2.2 关于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与路径研究
        1.2.3 关于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技术创新理论
        2.1.1 技术创新理论概念形成
        2.1.2 技术创新的类别及特征
        2.1.3 技术创新的动因
    2.2 创新驱动相关理论
        2.2.1 创新驱动的相关概念界定
        2.2.2 创新驱动的内涵
        2.2.3 创新驱动机制
        2.2.4 创新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贡献
        2.2.5 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轨道理论
    2.3 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2.3.1 新兴产业产生及成长特征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及特征
    2.4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2.4.1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2.4.2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体系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历程
        3.1.1 以清华大学太阳能光热技术发端的产业启动期
        3.1.2 以单体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扩散为主导的产业快速发展期
        3.1.3 以太阳能热水系统集成技术为代表的产业转型升级期
    3.2 基于新钻石模型的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2.1 技术创新
        3.2.2 要素条件
        3.2.3 需求条件
        3.2.4 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
        3.2.5 相关支持企业
        3.2.6 机遇
        3.2.7 制度
    3.3 创新要素对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驱动作用实证分析
        3.3.1 模型构建
        3.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3.3.3 实证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4.1 自主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基础创新
        4.1.1 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真空管集热主导技术自主研发
        4.1.2 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
        4.1.3 自主化关键技术突破的经济优势
    4.2 面向本土化市场的产品创新
        4.2.1 “面向农村市场”的产品创新
        4.2.2 农村市场饱和状况下“农村包围城市”的集成创新
        4.2.3 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互动
    4.3 太阳能光热产业与光伏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比较
        4.3.1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技术锁定”与外向型发展
        4.3.2 太阳能光热产业的“自主创新”与内生发展
        4.3.3 路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发展的机理
    5.1 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生产效率提升
        5.1.1 技术创新引发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
        5.1.2 技术创新促使产业工艺装备条件的改善
        5.1.3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标准化发展
    5.2 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5.2.1 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
        5.2.2 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产品线和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5.3 技术创新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利润率上升
        5.3.1 技术创新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
        5.3.2 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5.3.3 技术创新形成了产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5.3.4 技术创新拓展了海外盈利渠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6.1 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6.1.1 创新创业型民营企业是光热产业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
        6.1.2 政府公共研发创新与企业研发创新的联动
        6.1.3 多元创新主体联动驱动太阳能光热产业持续创新
    6.2 多类创新对象协同机制
        6.2.1 技术创新是太阳能光热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6.2.2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
        6.2.3 市场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
        6.2.4 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
        6.2.5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
    6.3 多层次创新系统融合机制
    6.4 创新系统多维协同驱动产业持续发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绩效
    7.1 创新驱动与发展绩效的关系
    7.2 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2.1 基础绩效指标的选取
        7.2.2 综合绩效指标的计算
    7.3 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经济绩效提升的实证分析——以上市公司为例
        7.3.1 研究假设、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7.3.2 实证检验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9)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掺混现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国内外现状
        1.2.1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分类
        1.2.2 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课题的启示
    1.4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节
第2章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研究方法
    2.1 试验研究方法
        2.1.1 试验方法及实验平台建立
        2.1.2 试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测量参数
    2.2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2.2.1 ANSYS软件简介
        2.2.2 CFD求解步骤
    2.3 流态判断及求解模型选择
    2.4 控制方程
    2.5 近壁区的流动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3.1 试验数据分析
        3.1.1 太阳能热水器内温度场分析
        3.1.2 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内自然对流质量流量分析
        3.1.3 太阳能热水器热损系数分析
    3.2 数值模拟
        3.2.1 二维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3.2.2 时间步长
        3.2.3 FLUENT计算参数设置
    3.3 实验验证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3.1 实验验证模拟结果
        3.3.2 实验验证模拟结果
        3.3.3 流量对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内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
        3.3.4 进口温度对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内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本文的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10)不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能源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1.1 评价目标
    1.2 系统边界及功能单位的确定
2 清单分析
3 环境影响评价
4 能源效益评价
5 结论

四、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热性能研究[D]. 李国帅. 东南大学, 2020(01)
  • [2]关于发布《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J].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04)
  • [3]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绿色建筑集成应用研究[D]. 于祖龙.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3)
  • [4]太阳能-CO2热泵制热量调控及温度分层水箱联合应用研究[D]. 张艺.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7)
  • [5]昆明高层住宅组合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性能与经济性研究[D]. 张晓辰.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一种导流管式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验研究[J]. 陈雪娇,高文峰,刘滔,林文贤,牛艳,段亚丹,张昱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7]夹套换热水箱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实验研究[J]. 牛艳,高文峰,刘滔,林文贤,陈雪娇,段亚丹,张昱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8]太阳能光热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研究[D]. 王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掺混现象分析研究[D]. 谢春欣.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9)
  • [10]不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能源效益分析[J]. 雷舒尧,李楠,李舒宏,冯义康. 太阳能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