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客车一氧化碳中毒调查报告

一起客车一氧化碳中毒调查报告

一、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萌[1](2020)在《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和难度最高的国家。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建设,高温、高寒、强风沙、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以及高应力、强岩溶等条件恶劣的地区铁路隧道修建越来越多,(尤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在其长期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威胁,一旦隧道发生重大病害或者结构失效,轻则导致行车中断,重则导致车毁人亡等重大事故,这必将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对运营期铁路隧道系统安全风险存在着对风险因素相互作用认识不足、评估方法定量层面少、评估结果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及铁路隧道事故案例调查,对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评估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六要素综合评估的运营期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风险评估方式,并揭示了大多数隧道运营事故的多风险因素作用方式。(2)建立了铁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运营期五类主要事故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图。其中,针对先验概率的获取难的问题,采用了从历史数据中获取先验概率的方法。并利用Noisy-Max/Min算法与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条件概率表;利用Netica软件实现了贝叶斯网络中节点双向概率的推理计算。(3)构建了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致因网络,提出了连通度、可达密度、异质风险平均最短路径、异质节点中心度以及事故节点中心度五个表征参数,通过对比新旧参数构建网络的可达密度值,验证了新参数用于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推演了可量化的风险后果计算公式。(4)以关角隧道为对象,对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综合实例验证。得到可量化的评估结果,进而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可量化的风险控制措施,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马召辉[2](2020)在《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烟气蔓延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川藏铁路兴建的大背景下,我国铁路隧道无论海拔高度还是长度都将创造新的记录,而相应高海拔特长隧道的列车火灾和防灾疏散救援研究并不充分,很多领域尚属空白。本文主要依托铁科院集团公司重大基金项目——铁路山岭隧道防灾疏散救援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19YJ027)以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DS,选用大涡模拟和混合分数模型,模拟研究了4种携火列车随机停车和14种紧急救援站定点停车等不同疏散工况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疏散安全性,分析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致灾因素和致灾机理,讨论了现行《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7(以下简称“规范”)部分关键设计参数在高海拔火灾烟气控制方面的适用性,主要结论如下:(1)调研分析了高海拔隧道火灾燃烧特性,梳理了烟气蔓延及烟气控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5种潜在致灾因素及其致灾警戒值,分析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致灾机理。模拟结果表明氧气浓度系高海拔铁路隧道区别于一般海拔隧道的火灾重要特征,建议在规范中将“氧气浓度”纳入高海拔隧道火灾致灾因素。(2)模拟分析了携火列车随机停在非救援站时的烟气蔓延规律及人员疏散安全性,无纵向通风条件下,海拔3500m较海拔500m各个时刻烟气蔓延长度和蔓延速率均增加,30s和270s时速率分别增加7.0%和0.3%,海拔3500m时火源会进入阴燃状态,对烟气竖向沉降影响较大,烟气层高度波动明显;施加纵向通风条件下,海拔3500m和海拔500m的纵向蔓延速率和竖向沉降情况几无差别。从疏散安全性考虑施加纵向风时,火源下游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大大减少,即疏散阶段应慎重施加纵向风。无纵向通风时横通道间距小于145m时全体人员可以安全疏散。(3)模拟分析了携火列车停靠在4种典型结构的紧急救援站时的烟气蔓延规律,不施加烟气控制工况条件下,海拔3500m时事故隧道烟气蔓延速率较快,救援站的联络烟道内烟气蔓延速率与范围相近;施加烟气控制条件下,即按照不同救援站型式进行通风排烟时,其烟气蔓延速率和范围差异较大。计算结果表明控烟效果最佳的结构型式是“加密横通道+主洞竖井型”,建议设计优先采用竖井集中式排烟模式。(4)分析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疏散安全性,结果表明横通道入口各致灾因素均未达到致灾警戒值,防护门处风速2.0m/s可保证横通道内为安全区域;建议对《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中的5.3.1节第3条中的“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进行修正,应提高补风量比例,具体比例有待深化研究。图116幅,表27个,参考文献97篇。

林国建,侯志伟,卢敏聪,陆昱养,张莹柱[3](2018)在《从疑似食物中毒到确诊CO中毒事件的调查》文中认为2016年12月20日上午11∶00,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市场监管局电话,称尹姓消费者投诉怀疑食用香肠导致家中4人发生中毒,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县疾控中心迅速组织人员会同县市场监管局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处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尹××家庭成员及病例搜索对象。病例定义:尹××家庭2016年12月19日出现恶心、呕吐之一及头晕、头痛症状之一的人员。

杨月莲,刘辉,孙延斌,时玉雯,胡光春[4](2013)在《一起发生在商务酒店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确定腹泻病暴发疫情的性质与发生原因。方法对2011年7月发生在济南市某商务酒店的一起腹泻病暴发事件进行调查。结果 2011年7月20日18:00至21日8:00,在济南市某商务酒店培训就餐的120人中有41人出现腹痛、腹泻,罹患率为37.14%,怀疑系食用20日午餐食品所致。从酒店厨房的1份菜板样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从3份接种有病人粪便标本的碱性蛋白胨水和4份病人粪便(肛拭)样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8株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均为阳性。结论这是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物及其污染来源未能查清。

郭志军[5](2011)在《燃料电池用碳气凝胶载铂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文中认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尤其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能源电池。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这其中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燃料电池存在的主要是问题是耐用性和价格,这两方面都与催化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是以制备新型载体为出发点,制备了一些新型催化剂,并展开了相关电催化研究。主要进展如下:1.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以碳酸钠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凝胶,经过酸化、溶剂置换、半密封式干燥和高温碳化得到了碳气凝胶。通过红外、拉曼、BET、TEM、XRD等检测技术分析了碳气凝胶的结构。碳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纳米网络结构的非晶型碳材料,由直径约为30-40nm的球状颗粒构成,平均孔径为18.2nm,且孔径分布较窄,比表面积高达634.7 m2/g。碳气凝胶有一定的石墨化。电化学测试表明碳气凝胶有着更加优良的电化学性质。2.采用碳气凝胶为载体,通过间歇式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制备得到了Pt/碳气凝胶催化剂。Pt粒子以圆形小颗粒均匀分布在碳气凝胶上,并且高度分散,基本上没有团聚,粒径多数分布在2.0-5.0nm之间,这也是Pt催化剂活性最高的颗粒粒径分布范围。Pt粒子以面心立方结构存在,且以Pt[111]面居多。电化学测试表明Pt/碳气凝胶催化剂有着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表明该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扩散控制的电化学反应过程。铂碳气凝胶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有着重要的意义。3.采用间歇式微波辐射加热多元醇法制备了一系列的不同原子比例的PtAu/碳气凝胶催化剂。PtAu/碳气凝胶系列催化剂中催化剂粒子在载体碳气凝胶上分布均匀、高度分散,粒径多分布2.0-5.0nm之间。催化剂中铂粒子以是以面心立方结构存在,该系列催化剂中XRD特征峰发生负向偏移,且随着Au含量的增加偏移量越大。电化学测试表明当原子比例nPt:nAu=2:1时PtAu/碳气凝胶催化剂对甲醇的催化氧化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最高。4.以碳气凝胶为催化剂载体,采用间歇式微波加热多元醇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例的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PtCo/碳气凝胶系列催化剂中催化剂粒子在载体碳气凝胶上分布均匀、高度分散,粒径多分布2.0-4.0nm之间。催化剂中铂粒子是以面心立方结构存在,XRD特征峰随着Co含量的增加发生的正向偏移增加。电化学测试表明Pt3Co1/碳气凝胶催化剂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该催化剂对燃料电池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

牛敬彬[6](2009)在《3.5KW PEMFC热电联供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一种高效的绿色能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其安装简单、高效洁净、功率密度大、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日益成为分布式电源系统最有前景的能源技术之一,从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3.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对该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反应气供给系统、水/热管理系统、控制及电源转换系统)进行了功能分析和系统设计。所设计的系统中,反应气供给系统由燃料(氢气)供给子系统及氧化剂(空气)供给子系统组成,水/热管理系统由加湿子系统及冷却子系统组成,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热电联供控制系统。随后文章具体介绍了空气流量自动调节系统,电池温度管理,以及热电联供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与设计。由于燃料电池堆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负载功率不断变化,为了降低风机本身功耗,并使外部冷却水的开关比例处于最佳状态,本文提出了平衡空气供给系统及电堆温度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空气流量、及电堆温度,从而保证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同时我们还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热电联供控制系统特别其中的燃料电池电堆电压监控子系统。本文采用合适的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3.5KW PEMF热电联供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形成了实用化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

张可[7](2008)在《潜浮式索张桥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km,南北最窄处宽约18km,是我国三大海峡之一,仅次于渤海海峡和台湾海峡。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十分重要,它是海南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维护我南海诸岛领土、领空、领海主权的战略通道;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能源、国防、科技、对外开放、综合利用等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是一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经济腾飞的重大工程。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各项跨海工程,通过对这些大型的跨海工程项目的介绍,讨论了现有的跨海通道形式——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以及现处于研究阶段的水下悬浮隧道。此后,本文以琼州海峡的具体实际情况为背景,结合水下悬浮隧道、沉管隧道和悬索桥的各自优点,并克服其不足,构建出了本文中新的跨海通道形式——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该桥型具有单孔跨径大(可达5000m)、不受恶劣气候影响、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广泛查阅各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琼州海峡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了琼州海峡的地形地貌、气象情况、地层、地质构造以及该地区的地震和火山等。在此基础之上,示出了多条可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选择的线路,为新桥型的选线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桥型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对其上、下部结构分别进行了讨论。上部结构中,主要对其主梁密封舱截面、桥梁支座、梁段的连接以及倒悬索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并对成桥状态下的大桥主梁密封舱截面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应力计算和分析,从而对主梁密封舱截面在成桥阶段的应力分布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由此得出有益于新桥型设计的结论;在下部结构中,经过对多种桥梁基础的研究,最后为新桥型选用了沉井基础、桩基础和设置基础,并针对本桥对各类基础做出了初步设计。紧接着,本文还对新桥型的施工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向大家陈述了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具体条件和施工能力的情况下修建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的方法。此外,本文还参照现有的长大隧道,对新桥型的通风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和防火救援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最后则阐述了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以及新桥型对于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的适用性。

牛牧晨[8](2008)在《铁路固体废弃物衍生燃料RDF的燃烧过程与污染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固体废弃物是指在铁路部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站、车、场生活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成为铁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不但造成大量有用资源的浪费流失,还严重影响铁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令人瞩目的铁路建设问题之一。RDF作为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已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研究和应用上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对于我国铁路垃圾的深入细致的有关RDF的研究还未展开,有关铁路垃圾的基本物性参数和燃烧特性还不完全。为实现我国铁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本研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铁路垃圾,采用热重分析、动力学分析和燃烧测试等方法,对我国铁路固体废弃物及其与煤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开展了铁路RDF燃烧的污染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铁路垃圾中生物性垃圾占50%以上,成分较城市垃圾简单,热值相对偏高。在煤中加入经过分选的铁路垃圾后,着火提前,可以获得更好的燃尽特性,同时,与煤混烧使发热量增加,提高了铁路垃圾的利用价值。将铁路垃圾与煤以适当的混合比例进行燃烧,能够控制由于单纯燃煤产生的较重的SO2污染和单纯焚烧垃圾产生的CO及烟尘污染。为了进一步防止焚烧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对炉内的腐蚀,研究采用垃圾分选和在RDF预处理中加入钙化物的方法,使氯化氢的排放浓度控制在污染排放限值以内。本研究将铁路垃圾制备成垃圾衍生燃料进行焚烧,为开展铁路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及处理措施规划和铁路垃圾能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9](2004)在《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一、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我国经济的持续腾飞,进一步带动了各领域的改革开放和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的现实表明,中国既难免遭遇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诸如工业事故、环境恶化、职业危害、资源匮乏等传统风险,更无法回避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化、信息安全、城市灾害、传染性疾病蔓延、食品安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等新的风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改革和发展

许春忠,苏洪国,马玉良[10](2000)在《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2.2 风险评估方法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1.2.3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事故统计与风险识别
    2.1 铁路隧道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2.1.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组成
        2.1.2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特征
        2.1.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研究方向
    2.2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事故统计分析与风险因素构成
        2.2.1 运营事故数据调查与统计
        2.2.2 运营事故数据统计分析
        2.2.3 运营风险因素构成
    2.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因素关联性分析
        2.3.1 风险因素耦合的定义
        2.3.2 风险因素耦合的类型
        2.3.3 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因素关联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评估
    3.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1 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3.1.2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2 贝叶斯网络概述
        3.2.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3.2.2 贝叶斯网络简介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评估
        3.3.1 网络节点及状态的确定
        3.3.2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3.3.3 根节点先验概率的计算
        3.3.4 非根节点的条件概率
        3.3.5 双向概率的推理计算模型
        3.3.6 风险概率等级的划分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后果评估
    4.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网络模型
        4.1.1 模型假设
        4.1.2 模型构建
        4.1.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致因网络
    4.2 铁路隧道运营事故网络模型的拓扑分析
        4.2.1 复杂网络传统表征参数
        4.2.2 铁路隧道运营事故网络新定义表征参数
        4.2.3 传统拓扑分析结果
        4.2.4 新定义参数拓扑分析结果
        4.2.5 拓扑分析结果的比较
    4.3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后果评估
        4.3.1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风险后果计算
        4.3.3 风险后果等级划分标准
        4.3.4 基于ALARP准则的风险评估矩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研究
    5.1 关角隧道风险评估流程
    5.2 关角隧道工程概况
        5.2.1 关角隧道自然特征概况
        5.2.2 关角隧道气象特征概况
    5.3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概率计算
        5.3.1 关角隧道历史数据采集
        5.3.2 非根节点条件概率的计算
        5.3.3 风险概率推理结果分析
    5.4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后果计算
        5.4.1 风险指标权重计算
        5.4.2 风险后果计算
    5.5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综合评估
        5.5.1 关角隧道运营期风险综合评估
        5.5.2 关角隧道运营期风险预报与防控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烟气蔓延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海拔对火灾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研究现状
        1.2.3 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研究基础
    2.1 铁路列车火灾热释放速率
    2.2 高海拔隧道火灾致灾因素分析
        2.2.1 热辐射
        2.2.2 烟气温度
        2.2.3 可视度
        2.2.4 氧气浓度
        2.2.5 CO浓度
    2.3 模拟软件选择
        2.3.1 大涡模拟方法
        2.3.2 FDS求解模型
        2.3.3 基本守恒方程
        2.3.4 Pyrosim程序简介
    2.4 本章小结
3 携火列车随机停车时的烟气蔓延规律与致灾机理研究
    3.1 计算工况
    3.2 建模与计算
        3.2.1 火源设置
        3.2.2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
    3.3 计算结果分析
        3.3.1 烟气蔓延与沉降
        3.3.2 隧道顶部烟气温度
        3.3.3 特征高度处温度
        3.3.4 特征高度处CO浓度
        3.3.5 特征高度处氧气浓度
        3.3.6 特征高度处可视度
    3.4 致灾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与致灾机理研究
    4.1 特长隧道紧急救援站结构型式
    4.2 计算工况
    4.3 建模与计算
        4.3.1 火源设置
        4.3.2 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
        4.3.3 边界条件
    4.4 不同型式的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4.4.1 烟气蔓延情况
        4.4.2 隧道顶部烟气温度
        4.4.3 特征高度处温度
        4.4.4 特征高度处CO浓度
        4.4.5 特征高度处氧气浓度
        4.4.6 特征高度处可视度
    4.5 致灾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人员疏散安全性与烟气控制方法研究
    5.1 随机停车模式的人员疏散安全性分析
    5.2 高海拔时间紧急救援站疏散安全性分析
    5.3 紧急救援站烟气控制方法
    5.4 通风参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从疑似食物中毒到确诊CO中毒事件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1.2.2 实验室检测
        1.2.3 环境卫生学调查及模拟试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流行病学调查
        2.2.1 临床表现
        2.2.2 时间分布
        2.2.3 人群分布
    2.3 食品卫生学调查
    2.4 实验室检测
    2.5 环境卫生学调查及模拟试验
3 讨论

(5)燃料电池用碳气凝胶载铂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燃料电池简介
        1.1.1 燃料电池的历史沿革
        1.1.2 燃料电池的原理
        1.1.3 燃料电池分类
        1.1.4 燃料电池应用
    1.2 燃料电池面临的技术挑战
    1.3 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催化剂金属研究进展
        1.3.2 催化剂载体研究进展
        1.3.3 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4 电催化机理研究
        1.4.1 电催化原理
        1.4.2 H_2的阳极氧化
        1.4.3 CH_3OH的阳极氧化
        1.4.4 O_2的阴极还原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及意义
2 实验设计与表征
    2.1 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2.2 常用实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物性表征
        2.3.2 电化学测试
3 新型载体碳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碳气凝胶的制备
        3.2.1 有机气凝胶的制备
        3.2.2 酸化和溶剂置换
        3.2.3 干燥和碳化
    3.3 碳气凝胶的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凝胶的表观形态
        3.4.2 红外和拉曼表征
        3.4.3 XRD表征
        3.4.4 TEM表征
        3.4.5 BET表征
        3.4.6 有机气凝胶干燥机理分析
        3.4.7 碳气凝胶形成机理探讨
        3.4.8 电化学表征
    3.5 小结
4 低负载铂碳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t/CA电催化剂的制备
        4.2.2 Pt/CA电催化剂电极的制备
        4.2.3 Pt/CA电催化剂的物性表征
        4.2.4 Pt/CA电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催化剂的TEM表征
        4.3.2 电催化剂的XRD表征
        4.3.3 乙二醇还原机理分析
        4.3.4 电催化剂的ICP表征
        4.3.5 电催化剂的EDX表征
        4.3.6 电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4.4 小结
5 高负载铂碳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高负载Pt/CA催化剂的制备
        5.2.2 高负载Pt/CA催化剂工作电极的制备
        5.2.3 高负载Pt/CA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表征
        5.2.4 高负载Pt/CA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电催化剂的透射电镜测试
        5.3.2 电催化剂的XRD表征
        5.3.3 催化剂的ICP测试
        5.3.4 催化剂的EDX表征结果
        5.3.5 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5.4 小结
6 PtAu/碳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PtAu/CA催化剂系列的制备
        6.2.2 PtAu/CA催化剂工作电极的制备
        6.2.3 PtAu/CA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表征
        6.2.4 PtAu/CA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tAu/CA催化剂透射电镜表征
        6.3.2 PtAu/CA催化剂XRD表征
        6.3.3 PtAu/CA催化剂电化学表征
    6.4 结论
7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的制备
        7.2.2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工作电极的制备
        7.2.3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物理表征
        7.2.4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电化学性质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的透射电镜表征
        7.3.2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表征
        7.3.3 PtCo/碳气凝胶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质表征
    7.4 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3.5KW PEMFC热电联供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概述
        1.1.1 研究燃料电池的意义
        1.1.2 燃料电池的原理及特点
        1.1.3 燃料电池的分类
        1.1.4 燃料电池目前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方向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原理与基本结构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点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
    1.3 PEMFC 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氢气的存储
        1.3.2 膜电极的研究和制备
        1.3.3 高效率的DC/DC、DC/AC 系统
        1.3.4 热电联供PEM 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主要技术问题
    1.5 本文纲要及文章结构性说明
    1.6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3.5KW PEMFC 热电联供系统设计
    2.1 燃料电池系统构成与技术要求
    2.2 气体供给系统
        2.2.1 氢源及供给系统
        2.2.2 空气供给系统
    2.3 水/热管理系统
        2.3.1 冷却系统
        2.3.2 加湿系统
    2.4 电力变换调整系统及控制系统设计
        2.4.1 电力变换调整系统设计
        2.4.2 控制系统设计
    2.5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空气流量自动调节系统研究与设计
    3.1 燃料电池系统模型
        3.1.1 燃料电池电堆模型
        3.1.2 电力变换调整系统模型
    3.2 PID 控制原理
        3.2.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3.2.2 模拟PID 调节器
        3.2.3 数字PID 控制器
        3.2.4 数字PID 控制的类型及参数选择
        3.2.5 串级控制
    3.3 基于负载的风机频率自动调节
    3.4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3.5KW 热电联供系统的温度管理研究与设计
    4.1 PEMFC 温度管理的重要意义
        4.1.1 保持PEMFC 内部热平衡的必要性
        4.1.2 PEMFC 热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目标
        4.1.3 PEMFC 热管理的要求
    4.2 燃料电池热交换器模型
    4.3 带死区的PEMFC 电堆温度PID 控制
        4.3.1 PEMFC 电堆温度控制
        4.3.2 带死区的PID 控制算法
        4.3.3 带死区的电堆温度PID 控制
    4.4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3.5KW PEMFC 热电联供控制系统设计
    5.1 PEMFC 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
        5.1.1 PEMFC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5.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取
        5.1.3 CAN 总线介绍
        5.1.4 CAN 总线的应用
    5.2 基于CAN 总线的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5.3 PEMFC 单体电压监测系统设计
        5.3.1 监测系统的整体设计
        5.3.2 检测系统的具体设计
    5.4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7)潜浮式索张桥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世界跨海工程介绍
        1.1.1 国外跨海工程介绍
        1.1.2 我国六大跨海工程现况
    1.2 国外跨海通道发展展望
    1.3 我国跨海通道发展展望
    1.4 现有跨海通道介绍
        1.4.1 跨海大桥
        1.4.2 海底隧道
        1.4.3 水下悬浮隧道
    1.5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
        1.5.1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简介
        1.5.2 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1.5.3 本桥梁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桥梁建设环境及选线研究
    2.1 经济环境
    2.2 海南岛的现状
    2.3 琼州海峡的自然条件
        2.3.1 琼州海峡地形地貌
        2.3.2 气象状况
        2.3.3 地层状况
        2.3.4 地质构造
        2.3.5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2.3.6 水文地质条件
        2.3.7 地震及火山
    2.4 桥梁选线研究
        2.4.1 概述
        2.4.2 桥梁的各条线位
第3章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设计与施工
    3.1 桥梁结构设计的初步分析
    3.2 荷载与随机荷载组合
    3.3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
        3.3.1 梁体密封舱及支座
        3.3.2 密封舱接头
        3.3.3 主缆和拉杆
    3.4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
        3.4.1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基础的选型研究
        3.4.2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基础设计方法及理论
        3.4.3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基础设计估算
    3.5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施工技术
        3.5.1 概述
        3.5.2 基础与桥墩施工
        3.5.3 索系与主梁施工
        3.5.4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的施工难点
第4章 主梁断面应力分析与形状设计优化
    4.1 平面应变问题
        4.1.1 问题的描述
        4.1.2 关于平面应变问题的分析
        4.1.3 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
    4.2 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应力计算分析
        4.2.1 实体模型的建立
        4.2.2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
        4.2.3 分析结论和截面优化
第5章 潜浮式倒悬索跨海大桥附属系统设计
    5.1 通风系统设计
        5.1.1 概述
        5.1.2 设计原则和方法
        5.1.3 设计实例
    5.2 照明系统设计
        5.2.1 概述
        5.2.2 视觉特点
        5.2.3 隧道照明设计的一般规定
        5.2.4 入口段照明
        5.2.5 中间段照明
        5.2.6 出口段照明
        5.2.7 过渡段照明
    5.3 火灾的防治及救援
        5.3.1 概述
        5.3.2 火灾的分类
        5.3.3 火灾发生原因
        5.3.4 火灾特点
        5.3.5 火灾的预防及救援措施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更大的桥梁单孔跨度
        6.2.2 比悬浮隧道更佳的稳定性
        6.2.3 比跨海桥梁更好的运营效果
        6.2.4 更少的深水基础,更稀疏的倒悬索系统
        6.2.5 较低的深水基础和桥梁墩柱的建筑高度
        6.2.6 地震作用和流固耦合问题
        6.2.7 桥梁防腐问题
        6.2.8 桥梁设计技术
        6.2.9 桥梁施工技术
        6.2.10 桥梁通风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铁路固体废弃物衍生燃料RDF的燃烧过程与污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固废问题及其处理现状
        1.1.1 我国固废产生现状
        1.1.2 国内外的固废处理现状
        1.1.3 我国铁路固废的处理现状
    1.2 垃圾衍生燃料(RDF)技术
        1.2.1 RDF技术概述
        1.2.2 RDF的分类与制造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我国铁路垃圾状况调研
    2.1 铁路垃圾特性
        2.1.1 铁路垃圾构成
        2.1.2 铁路垃圾的元素组成
        2.1.3 我国铁路垃圾的三组分分析
        2.1.4 铁路车站垃圾热值
    2.2 车站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2.3 西安站调研情况
    2.4 结论
3 燃烧热重及动力学分析
    3.1 实验
    3.2 热重分析
        3.2.1 铁路垃圾单个组分的燃烧过程分析
        3.2.2 铁路垃圾、煤粉及混合试样的燃烧过程分析
        3.2.3 着火特性分析
        3.2.4 燃尽特性分析
        3.2.5 燃烧速率与差热(DSC)曲线分析
    3.3 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3.1 动力学模型
        3.3.2 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4 结论
4 燃烧污染排放状况分析
    4.1 实验
        4.1.1 实验装置
        4.1.2 采样方法
    4.2 燃烧炉内温度分布
    4.3 燃烧产生的烟气分析
        4.3.1 烟气分析结果
        4.3.2 SO_2的生成特性分析
        4.3.3 CO的生成特性分析
        4.3.4 NO_x的生成特性分析
    4.4 燃烧产生的烟尘的生成特性分析
        4.4.1 烟尘颗粒的生成机理
        4.4.2 燃烧飞灰排放状况分析
    4.5 结论
5 氯化氢的生成特性及控制途径
    5.1 元素含量
    5.2 HCl的生成机理分析
        5.2.1 HCl的理化特性
        5.2.2 垃圾焚烧中HCl的生成机理
    5.3 HCl的生成特性分析
        5.3.1 垃圾的燃烧特性分析
        5.3.2 垃圾中可燃组分元素的物料平衡
        5.3.3 实验RDF中HCl的生成特性分析
    5.4 HCl的控制途径分析
        5.4.1 铁路垃圾收集阶段的控制途径
        5.4.2 RDF预处理中的控制途径
    5.5 实验
        5.5.1 采样方法及实验设备
        5.5.2 测定方法
        5.5.3 实验结果
    5.6 结论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个案调查及危害分析资料
    1.1 个案调查资料
    1.2 危害分析资料
2.卫生学调查资料
    2.1 发现中毒前情况的调查
    2.2 中毒原因调查分析
    2.3 中毒患者在车中的分布
3 实验室检测结果资料
    3.1 中毒患者血液中HbCO浓度检测
    3.2 对车内有害物质浓度检测
4 讨论
    4.1 CO对人体危害作用机制
    4.2 建议

四、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李萌.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3)
  • [2]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烟气蔓延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D]. 马召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从疑似食物中毒到确诊CO中毒事件的调查[J]. 林国建,侯志伟,卢敏聪,陆昱养,张莹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08)
  • [4]一起发生在商务酒店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J]. 杨月莲,刘辉,孙延斌,时玉雯,胡光春. 预防医学论坛, 2013(07)
  • [5]燃料电池用碳气凝胶载铂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D]. 郭志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6]3.5KW PEMFC热电联供系统研究与设计[D]. 牛敬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7]潜浮式索张桥的设计研究[D]. 张可.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8]铁路固体废弃物衍生燃料RDF的燃烧过程与污染特性研究[D]. 牛牧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9]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10]一起客车CO中毒调查报告[J]. 许春忠,苏洪国,马玉良.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0(06)

标签:;  ;  ;  

一起客车一氧化碳中毒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