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

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

一、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宋慧[1](2010)在《不同小豆品种植株衰老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小豆既是医食同源的重要食物,又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作物,更是贫困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潜力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日趋突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小豆作物生产备受重视,产业的竞争力初露端倪。因此,探讨小豆生育特性,提高产量和品质成为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特色农业,搞活农村经济,加速农村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本研究以高产小豆品种(系)2000-75、冀红9218和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为材料,研究了小豆开花至成熟期主茎开花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酶促防御系统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根系活力等,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小豆从开花至成熟期,各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主茎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在同一生育阶段表现为第8叶>第7叶>第6叶>第5叶。不同基因型小豆品种间光合性能存在着显着差异。从开花到成熟,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低产品种(系),且高产品种(系)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较慢,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能力。(2)小豆开花后,随着生育开花节位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OD活性、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主茎开花节位叶片衰老缓慢,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SOD、CAT活性,籽粒产量高于低产品种。进而分析表明,小豆产量与生育后期各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活性的平均值呈极显着正相关。(3)小豆开花后,根系伤流强度随着花后衰老进程的推进呈明显衰退之势。小豆单株根系伤流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开花后28d左右,与地上部相比,衰老期推后7d左右。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小豆品种间根系伤流强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高产品种(系)2000-75和冀红9218根系伤流强度明显高于低产品种(系)红宝1号、湾选1号,完熟期,前者依然可以给地上部提供营养物质,满足地上部营养生长需要。地上部与地下根系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

李玉勤[2](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蒋慕东[3](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佘跃辉[4](2005)在《小豆种质资源研究》文中指出小豆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菜豆族(Phaseoleae)豇豆属(Vigna)中的一个栽培种,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小豆种子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并具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研究和评价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传播和进化,开展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指导制定小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保存措施、确定小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范围和保护地点,合理开发利用小豆种质资源,以及指导小豆优异种质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小豆种质资源材料为主,对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其主要结果如下: 1.对106份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豆栽培型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53。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方法,计算各材料间的欧氏平均遗传距离,其范围为0.175~2.945,平均值为1.369。基于形态性状,将106份小豆种质资源聚类并划分为五大类群。第一类群生育期较长,半蔓生型,植株较高,荚细长,单株结荚数和荚粒数最多,但百粒重低;第二类群生育期最长,荚短而较细,单株结荚数最少,单株产量最低;第三类群生育期较短,植株最矮,荚长而粗,单株结荚数和单荚粒数较多,百粒重最高,单株产量也较高,生长习性为直立型;第四类群生育期较长,生长习性以半蔓生型为主,植株仍较高,单株结荚数和百粒重较高,单株产量最高,粒色以红色为主;第五类群生育期最短,株高、单株结荚数和荚长介于第三类群与第四类群之间,单荚粒数较高,直立生长习性为主。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主成分明显,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共代表了小豆形态多样性的67.5%。可以根据主成分来评价小豆种质的优劣。 2.应用改良ASG法对12个小豆种质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3个小豆种质染色体进行了G-带带型的初步观察,结果表明,12份小豆种质间在染色体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其核型组成上有6种类型,分别为:2n=22=20m+2sm,2n=22=18m+4sm,2n=22=16m+6sm,2n=22=16m+6sm(2Sat),2n=22=14m+8sm,2n=22=14m+8sm(2Sat),核型类型上分为1A和2A两种类型。G-带带型分析表明,同源染色体的带纹数目、分布位置、染色深浅基本一致,可以较准确地进行染色体配对;非同源染色体的带型有明显差异,可以准确区分。不同种质间在G-带带型上存在多态性,反映了小豆各种质之间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揭示出小豆种在染色体结构上存在着多样性。改良ASG法G-带显带技术可以作为小豆种质细胞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3.利用RAPD标记对92份小豆种质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个RAPD随机引物共得到109条清晰可辩的扩增谱带,其中10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为92.7%,每个引物可扩增出5~15条多态性谱带,平均10.1条;种质间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75;RAPD标记揭示的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异幅度为0.073~0.803,平

张雄[5](2003)在《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农耕历史久远,是我国农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该区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特征,年降水量250~600mm,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域。由于降水数量欠缺,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大,加上严重的水土流失,旱灾已成为该区最大的自然灾害,常常困扰着旱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种植耐旱作物一直是旱区农业生产的固有措施,选择与旱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作物种群,籍助科技进步,充分挖掘并持续增进其降水生产潜力,是实现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杂粮耐旱耐瘠,适应性强,自古以来一直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作物生产中占居着主体地位,迄今为止,依然是不可或缺。同时,小杂粮营养丰富,医食同源,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和出口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小杂粮还是黄土高原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水土流失控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此,抓住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契机,顺应市场经济潮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杂粮生产,不断提高其生产水平,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将是黄土高原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全文共分8章。第一章是引言,在全面论述黄土高原旱区旱作农业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旱区扩大,旱情加剧的认识基础上,指出小杂粮作物在旱区的不可替代性;展示了小杂粮生产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明确了当前小杂粮科研应予注重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章分不同省区和作物对黄土高原旱区小杂粮生产态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区,论述了各区小杂粮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第三章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予以分析,指出在该区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应是作物生态适应性的主要衡量和评价指标,并对主要小杂粮作物的干旱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第四章结合田区试验,重点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热量生产潜力和降水生产潜力,揭示了小杂粮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第五章揭示了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必要性,探查了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就节水设施栽培技术对降水生产潜力的增进进行了量化研究,确立了相应的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第六章分析了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揭示了其产业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前景,针对小杂粮产业开发前景看好而开发现状不力的矛盾及其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战略对策。第七章界定了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实现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对策。第八章对研究主要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针对小杂粮生产发展现状,明确了提高小杂粮生产力是实现“三高”(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核心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现阶段小杂粮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2.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重点和难点所在,只有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二者是相辅相承,辨证统一的关系。 3.论述了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小杂粮的生产优势,表明了小杂粮在高原旱作农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战略地位,并特别指出,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小杂粮应被视为“生态作物”,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系统的研究黄土高原小杂粮的生产态势和地域分异及小杂粮作物在高原的生态适应性,为高原旱作农区重视和发展小杂粮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4.首次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该区主要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开发度仅为17.19%,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开发其降水生产潜力的前景非常巨大;全面探查了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并率先确立了相应的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其中依据宁南海原模型,提出了喷施化学抗旱抑蒸剂(FA)栽培条件下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概算公式,也属首次。 5.系统的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区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揭示了其产业开发的广阔前景:明确了小杂粮产业开发滞后的主要原因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战略对策,对实现旱区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首次界定了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现阶段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之路。创造性地构建了以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突出绿色产品产出,促进加工增值增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环境负效应为主要特征的实现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必要的保障措施和对策。

陈孟华,夏建红,吴光兄,林昌庭,叶君勇[6](2001)在《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文中指出小豆是传统的农作物,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殊的药用功能,是食品加工、医药等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市场上较为畅销,而且价格看好。要使小豆获得高产高效,在栽培上必须掌握“选用良种,合理间作,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等技术环节,才能使小豆获得较佳的种植效果。

韩芳,韦灯会,张新永,陈吉[7](2020)在《乌蒙山区接茬方式对土壤中量元素及3种作物产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可持续耕作模式及合理施肥策略提供参考,选择马铃薯、荞麦、赤小豆3种作物按照不同顺序接茬种植,每年对根际土壤进行3次样品采集,测定和分析中量元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硫含量及作物产量、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顺序的接茬种植方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硫含量在2年内的各月间呈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硫含量与pH、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也各不相同;马铃薯-荞麦接茬种植方式土壤的交换性钙含量增加,交换性镁含量保持稳定,有效硫含量稍降低,与其他处理相比,马铃薯-荞麦种植方式的产量提高17.83%~23.71%,淀粉含量提高5.11%~6.35%,蛋白质含量提高19.71%~22.11%。马铃薯-荞麦的接茬种植顺序最佳。

张西亮[8](2019)在《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小豆单作存在经济效益低,连作易患病虫害造成减产、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研究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农田小气候以及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河北省平原区的玉米-小豆间作最佳种植模式,为小豆与玉米间套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三分厂进行,以玉米品种农大372和小豆品种保红947为试验材料,设玉米-小豆2:4、3:3和4:2三种间作模式,以及玉米和小豆单作,共5个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小豆间作会使小豆株高增高,茎粗变细。在结荚期,玉米-小豆2:4、3:3和4:2间作模式小豆株高与单作小豆相比增加3.36%,9.56%和9.65%,小豆茎粗与单作小豆相比减少1.59%,1.24%和9.56%;在鼓粒成熟期,玉米-小豆2:4、3:3和4:2间作模式较单作小豆分别增加1.46%,2.97%和6.15%,茎粗较单作小豆分别减少1.05%,1.22%和10.65%。2玉米-小豆各间作模式下小豆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单作。随着间作玉米行数的增加,对小豆遮阴的加重,使小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在鼓粒成熟期,与2:4、4:2间作模式相比,单作模式小豆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5.62%,52.79%,但小豆单作比3:3间作小豆干物质积累减少5.84%。3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下小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各生育时期均低于单作小豆。在盛花期,单作小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单作小豆净光合速率比各间作小豆处理高约40.48%-79.32%,气孔导度较各间作小豆处理高48%-77.55%,蒸腾速率(Tr)较各间作处理高23.64%-37.03%,各处理之间差异极显着;但单作小豆胞间CO2浓度最小,与各间作处理小豆相比,单作小豆比各间作处理降低25.91%-40.27%。结荚期光合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荚期各光合指标与盛花期结果类似。4玉米-小豆间作会影响农田小气候,玉米-小豆间作能够降低小豆株间温度和增加相对株间湿度的。在2:4、3:3和4:2间作模式下,小豆株行间气温较单作小豆低1.1℃,2℃,2.7℃;各间作处理小豆株间相对湿度与单作小豆相比,分别高出1.77%,3.55%和5.54%;各间作处理小豆株间光照度与单作小豆相比,分别高出13.11%,30.19%和72.5%。5间作会影响小豆产量。间作模式下小豆产量均显着低于单作,不同间作小豆产量比单作分别下降41.52%,55.41%和82.82%。除4:2的土地当量比小于1之外,另外两种间作模式均大于1,合理的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6玉米和小豆间作模式的群体经济效益高于单作种植模式。玉米-小豆3:3间作的总产值最高为21555.45元/hm2,较小豆和玉米单作分别高4.36%和11.35%,玉米-小豆3:3间作的纯收入为19693.45元/hm2,较小豆单作和玉米单作分别高出10.23%和22.44%。玉米小豆3:3,2:4的土地当量为1.13和1.07,均高于玉米单作和小豆单作,两种模式使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13%和7%。本研究认为,玉米-小豆3:3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好,显着高于其他间作处理和单作处理。

刘支平,邢宝龙,杨芳[9](2018)在《晋绿9号艺机一体化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绿豆常年种植面积130余万亩,占全省杂粮作物中杂豆种植面积(约280万亩)的46%,在我省杂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极具开发推广潜力。随着山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谷"建设及雁门关农牧交错区的大力推进与稳步发展,绿豆作为杂豆中抗旱最强、广适较好、营养最全面、功能最特、在山西各区被广泛种植的小杂粮作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绿豆既是燕山-太行山晋北六县贫困区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作物,也是处于营养平衡膳食宝塔最低层的"三源、三养、三效"作物。绿豆全身都是宝,其籽粒药食同源、秸杆轮饲两用,根系固氮活土,幼苗培肥增绿。在山西晋北独特的地理、生态与旱作栽培条件下,大力发展山西晋北旱作绿豆的有机、艺机、功能化研发与集成示范,带动山西省绿豆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使山西晋北成为全国有机、特色、功能化绿豆的最重要原料出口供应地,对山西杂粮提质增效最具广阔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马爽[10](2015)在《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及水渍胁迫下化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黎小豆具有生长期短、抗逆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弥补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也是维持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确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和化控技术对其抗水渍胁迫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肥密和播深对黎小豆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水渍胁迫下初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简称S3307)和激动素(KT)对黎小豆的叶片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6月5日播种的黎小豆,其结荚节数、有效荚数、株粒数、株粒重以及产量均优于5月16日和5月26日,为黎小豆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最适播期。以N、P、K纯量分别为1.85kg/667m2、4.73kg/667m2、3.91kg/667m2,密度为22000株/667m2组合的结荚节数、有效荚数、株粒数,株粒重、产量表现最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黎小豆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量呈降低趋势,而上胚轴长度则呈增加趋势。播种后6-10d,2、4cm处理的子叶干重最高,8、10cm处理的茎干重始终高于其他处理。(2)在水渍胁迫下,S3307和KT处理增加了黎小豆株高、茎粗,KT处理增加了第6-14节的节间长度,S3307处理缩减了第1-5节的节间长度;调节剂处理极显着地增加了第13节的节间干重,并且增加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S3307和KT能够提高黎小豆植株的LAI和叶绿素含量。S3307增加了叶片的可溶性糖、PRO的含量和CAT活性,减少了MDA的积累。KT增加了叶片的可溶性糖、PRO的含量,极显着提高了水渍胁迫中期的CAT活性,并减少了前期和中期MDA的积累。在水渍胁迫下,S3307和KT能够降低底荚高度、增加黎小豆有效荚数、株粒数、株粒重,提高产量。S3307处理的产量比对照增加了36.30%,KT处理增加了12.77%。

二、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小豆品种植株衰老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豆生产与分布
        1.1.1 起源
        1.1.2 分布与生产
    1.2 小豆的营养与保健效用
        1.2.1 营养与食用价值
        1.2.2 药用价值
        1.2.3 加工利用现状
    1.3 小豆品种资源研究及品种改良
        1.3.1 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利用
        1.3.2 品种改良
    1.4 小豆生理特性研究
        1.4.1 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研究
        1.4.2 栽培技术研究
    1.5 植物衰老代谢生理研究进展
        1.5.1 植物器官的影响
        1.5.2 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含量
        1.5.3 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1.5.4 根系活力变化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不同品种(系)小豆叶片衰老和光合性能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2.2.2 小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2.2.3 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
        2.2.4 叶片气孔导度变化
        2.2.5 叶片胞间CO2 浓度变化
        2.2.6 叶片蒸腾速率变化
        2.2.7 叶片光合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品种(系)小豆植株衰老和活性氧代谢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设计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豆叶片SOD 活性的变化
        3.2.2 小豆叶片POD 活性的变化
        3.2.3 小豆叶片CAT 活性的变化
        3.2.4 小豆叶片MDA 含量的变化
        3.2.5 不同品种(系)小豆生育后期叶片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品种(系)小豆衰老和根系活力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品种(系)小豆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4.2.2 不同品种(系)小豆品种根系活力
        4.2.3 不同品种(系)小豆根系活力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小豆叶片衰老光合性能的特性
        5.1.2 小豆叶片衰老活性氧代谢特性
        5.1.3 小豆植株衰老根系活力特性
    5.2 讨论
        5.2.1 叶片光合性能与产量形成之间的相关性
        5.2.2 活性氧代谢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与英汉对照
致谢
作者简介

(2)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杂粮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1.2.1 研究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2.3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6 研究理论基础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1.6.2 区域分工理论
        1.6.3 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2.2.1 世界粮食危机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2.3.5 杂粮出口情况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2.4 谷子发展情况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2.4.4 谷子消费情况
        2.4.5 谷子出口情况
        2.4.6 谷子科研情况
        2.4.7 谷子发展趋势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2.5.8 缺乏政策支持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3.1.6 杂粮发展模式
        3.1.7 杂粮生产案例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3.2.3 谷子区划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4.1 研究基础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4.1.2 农户种粮行为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4.2.1 样本分布特征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1 理论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变量选取
        4.3.4 回归分析
    4.4 研究结论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5.3 案例分析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6.6.1 研究结论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7.2.4 深化市场开发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7.3.4 加强市场营销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小豆种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豆的起源、演化及分布
        1.1 小豆的起源和演化
        1.2 小豆的分布
        1.3 小豆的分类
        1.4 小豆的近缘种
    2 小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创新与利用
        2.1 小豆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2.2 小豆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2.2.1 小豆种质资源的分类
        2.2.2 小豆的生长发育规律
        2.2.3 小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2.2.4 小豆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2.2.5 小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
        2.2.6 野生型与半野生型小豆资源的特征特性
        2.3 小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2.3.1 小豆种质资源的创新
        2.3.2 小豆的育种
        2.3.3 小豆核心种质的构建
    3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3.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3.1.2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
        3.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3.2.1 形态学水平
        3.2.2 染色体水平
        3.2.3 蛋白质水平
        3.2.4 DNA分子标记
        3.3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3.4 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3.4.1 基于形态学标记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3.4.2 基于细胞学水平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3.4.3 基于蛋白质水平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3.4.4 基于 DNA分子水平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观察记载的性状和标准
        2.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3.2 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的分析与比较
        3.2.1 小豆种质资源不同性状的形态多样性比较
        3.2.2 不同地区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比较
        3.3 基于小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3.4 小豆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细胞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小豆根尖染色体的制备
        2.2.2 小豆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豆种质资源的核型类型
        3.2 小豆种质资源的 G-带带型
    4 讨论
        4.1 制备高质量小豆染色体标本的关键
        4.2 G-显带技术在小豆种质资源细胞遗传学研究上的有效性
        4.3 小豆种内染色体形态特征的差异
第四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RAPD鉴定与分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1.3 随机引物及序列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
        2.2.2 DNA提取、纯化和定量
        2.2.3 RAPD分析
        2.2.4 RAPD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RAPD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3.2 依据 RAPD标记的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基于 RAPD标记的小豆种质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小豆种质资源的 AFLP鉴定与分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接头、引物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及 DNA的制备
        2.2.2 AFLP分析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双酶切、DNA片段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的效果
        3.2 AFLP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3.3 基于 AFLP标记的小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基于 AFLP标记的小豆种质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第六章 小豆种质资源 RAMP鉴定和分类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1.3 引物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及 DNA的制备
        2.2.2 RAMP分析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引物的设计及筛选
        3.1.1 RAMP扩增引物的设计
        3.1.2 RAMP扩增引物的筛选
        3.2 小豆种质的 RAMP扩增片段多态性
        3.3 基于 RAMP标记的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基于 RAMP标记的小豆种质聚类分析
    4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我国小豆育种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5)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黄土高原--我国主要的旱作农区
        1.1.1 旱作农业--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1.2 旱区扩大,旱情加剧--黄土高原干旱发展趋势
        1.1.3 小杂粮--黄土高原旱作农区不可或缺的作物种群
    1.2 国内外小杂粮的生产及研究
        1.2.1 小杂粮分布与生产
        1.2.2 小杂粮出口和贸易
        1.2.3 小杂粮研究进展与方向选择
        1.2.4 小杂粮生产发展趋势
    1.3 本研究工作设计与思路
        1.3.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态势及地域分异
    2.1 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小杂粮重要的战略地位
        2.1.1 小杂粮生产力稳定,且可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
        2.1.2 小杂粮是高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2.1.3 小杂粮是高原旱作农区优化种植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物
        2.1.4 黄土高原是发展小杂粮生产的一方净土
    2.2 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作物生产态势及分布特点
        2.2.1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总体态势
        2.2.2 各相关省区小杂粮生产情况
        2.2.3 主要小杂粮作物分布和生产特点
    2.3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分区评述
第三章 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小杂粮的生态适应性
    3.1 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的生态环境
        3.1.1 坡耕地比例大,侵蚀强烈
        3.1.2 光热资源较好,水资源短缺
        3.1.3 作物种群多样,地域特色明显
        3.1.4 地域闭锁,扩大再生产能力低下
    3.2 作物对干旱的适应性及其农业意义
        3.2.1 作物抗旱性的概念
        3.2.2 作物适应干旱的途径和机制
        3.2.3 作物种群抗旱性差异及其在旱作农业中的应用
    3.3 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作物对干旱的适应性研究
        3.3.1 抗旱的生理生态基础
        3.3.2 生长与水热同季的高效用水性能
        3.3.3 稳定的生产力
    3.4 主要小杂粮对干旱适应性的综合评判
        3.4.1 主要小杂粮对干旱适应性的评价
        3.4.2 旱地小杂粮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的量化判定
第四章 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4.1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4.2 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研究概况
    4.3 黄土高原旱地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确定
        4.3.1 降水生产潜力的田区研究
        4.3.2 作物的高产记录值
        4.3.3 降水生产潜力的概算模式
    4.4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系统分析
        4.4.1 热量生产潜力
        4.4.2 降水生产潜力
        4.4.3 主要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
第五章 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的开发与增进
    5.1 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必要性
    5.2 小杂粮降水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制约因素
        5.2.1 降水资源对降水生产潜力的制约
        5.2.2 地力不足对降水生产潜力的制约
        5.2.3 坡耕地对降水生产潜力的制约
        5.2.4 粗放经营对降水生产潜力的制约
    5.3 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和增进的技术途径
        5.3.1 提高种群的内在生产力
        5.3.2 建设基本农田,控制坡耕地水分的径流输出
        5.3.3 抑制农田水分的无谓损耗
        5.3.4 实施农田水分的空间富集
        5.3.5 确立与降水分布相吻合的种植结构
第六章 黄土高原小杂粮竞争力分析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6.1 黄土高原小杂粮竞争力分析
        6.1.1 小杂粮的生产成本和效益
        6.1.2 小杂粮的品质优势
        6.1.3 小杂粮的价格优势
        6.1.4 国内外市场分析
    6.2 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6.2.1 种植分散、生产水平提高缓慢
        6.2.2 商品意识淡薄,产品的商品质量差
        6.2.3 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产销脱节
        6.2.4 产品档次低,出口市场狭窄
    6.3 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6.3.1 建立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发展规模效益
        6.3.2 增强特色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6.3.3 发展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6.3.4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小杂粮市场营销和网络体系
        6.3.5 大力扶持小杂粮储备体系建设
        6.3.6 用好用足WTO规则,加大对小杂粮产业的支持力度
第七章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与方略对策
    7.1 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前景
    7.2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构建
        7.2.1 建设基本农田,改善耕地质量
        7.2.2 保护性耕作技术
        7.2.3 良种繁育推广技术
        7.2.4 降水高效利用技术
        7.2.5 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
        7.2.6 合理轮作倒茬技术
        7.2.7 产后加工增值技术
    7.3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对策
        7.3.1 政府重视,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7.3.2 因地制宜,区域发展
        7.3.3 稳定小杂粮种植面积,提高单产
        7.3.4 籍助科技进步,促进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7.3.5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实现小杂粮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7)乌蒙山区接茬方式对土壤中量元素及3种作物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1.3.2土样的采集
        1.3.3 指标测定
        1.3.4 土壤中量元素有效态分级评价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接茬方式对土壤交换性钙的影响
    2.2 不同接茬方式对对土壤交换性镁的影响
    2.3 不同接茬方式对对土壤有效硫的影响
    2.4 不同接茬方式对作物产量及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8)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间作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1.2.2 间作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4 间作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1.2.5 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取样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基本农艺性状的测定
        2.5.2 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2.5.3 光合指标的测定
        2.5.4 农田小气候的测定
        2.5.5 产量构成指标的测定
        2.5.6 计算公式
        2.5.7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茎粗的影响
        3.1.3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主茎节数的影响
        3.1.4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叶片数的影响
        3.1.5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绿叶面积的影响
    3.2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4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3.4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下的农田小气候效应
        3.4.1 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株间气温的变化
        3.4.2 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株间相对湿度的变化
        3.4.3 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株间光照度的变化
    3.5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玉米和小豆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4.2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光合和小气候指标的影响
    4.3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晋绿9号艺机一体化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晋北绿豆生产状况
2 晋绿9号品种简介
    2.1 晋绿9号品种选育过程
    2.2 晋绿9号品种特点
    2.3 晋绿9号产量表现
    2.4 晋绿9号栽培要点
3 晋绿9号良繁程序及配套常规栽培技术措施
    3.1 良繁程序
    3.2 常规栽培技术措施
4 晋绿9号示范推广优势
    4.1 集成创新艺机一体化栽培技术
    4.2 主要技术要点
        4.2.1 播前准备
        4.2.1. 1 生产基地选择
        4.2.1. 2 播种机具选择
        4.2.1. 3 品种选择
        4.2.1. 4 整地与施肥
        4.2.1. 5 种子处理
        4.2.2 播种
        4.2.2. 1 播种时间5 cm地温稳定通过15℃以上播种。
        4.2.2. 2 播种方法
        4.2.2. 3 种植密度
        4.2.2. 4 播种量
        4.2.3 田间管理
        4.2.3. 1 查苗补苗
        4.2.3. 2 除草
        4.2.3. 3 中耕培土
        4.2.3. 4 追肥
        4.2.3. 5 灌水
        4.2.4 病虫害防治
        4.2.4. 1 防治原则
        4.2.4. 2 农业防治
        4.2.4. 3 物理和生物防治
        4.2.4. 4 药剂防治
        4.2.5 机械收获储藏
        4.2.5. 1 分段收获
        4.2.5. 2 联合收获
        4.2.5. 3 收获质量
5 晋绿9号艺机一体化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
    5.1 良繁与示范推广地点
    5.2 示范推广的具体方法
    5.3 实施技术路线
    5.4 流程
    5.5 示范推广规模
6 结论

(10)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及水渍胁迫下化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肥密对作物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2.2 不同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肥料
    2.2 试验设计
        2.2.1 播期试验
        2.2.2 肥密试验
        2.2.3 播深试验
    2.3 取样方法和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取样方法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播期对黎小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4.2 不同肥密对黎小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4.3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出苗率的影响
        2.4.4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长势及上胚轴长度的影响
        2.4.5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根长的影响
        2.4.6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7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植株蔗糖含量的影响
        2.4.8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4.9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植株淀粉含量的影响
        2.4.10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子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4.11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子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4.12 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化控技术对黎小豆抗水渍胁迫的影响
    3.1 供试材料
        3.1.1 供试品种
        3.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3.2 试验设计
    3.3 试验地降雨量情况
    3.4 取样方法
    3.5 测定项目及方法
    3.6 结果与分析
        3.6.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株高的影响
        3.6.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茎粗的影响
        3.6.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成熟期各节间长度和干重的影响
        3.6.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6.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6.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6.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3.6.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6.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6.10 调节剂对黎小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黎小豆生产技术研究
        4.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抗水渍胁迫研究
    4.2 讨论
        4.2.1 黎小豆生产技术研究
        4.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黎小豆抗水渍胁迫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小豆品种植株衰老生理特性研究[D]. 宋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2]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4]小豆种质资源研究[D]. 佘跃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5]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J]. 陈孟华,夏建红,吴光兄,林昌庭,叶君勇.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
  • [7]乌蒙山区接茬方式对土壤中量元素及3种作物产质量的影响[J]. 韩芳,韦灯会,张新永,陈吉.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9)
  • [8]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张西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9]晋绿9号艺机一体化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J]. 刘支平,邢宝龙,杨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8(11)
  • [10]黎小豆生产关键技术及水渍胁迫下化控效应研究[D]. 马爽.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