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论期刊工作的创新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论期刊工作的创新

一、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期刊工作创新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邓碧云[2](2021)在《卓越中学地理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辛偲[3](2021)在《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级教学名师文本材料的分析》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学名师是高校优秀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专业成长经验是宝贵的教育财富,研究高校教学名师这一群体,发掘和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和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选择了70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解读他们的文本材料,构建高校教学名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其生成路径,探究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成长规律,以期为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可借鉴的启示和经验。本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展开介绍并作出述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本研究涉及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学学术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反思性实践理论。第三部分为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样本,并对高校教学名师的性别、地域、教龄、学科、学历、行政职务、海外经历和发表论文等个人背景信息作出量化的分析和讨论。第四部分为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结构分析及其生成路径分析,得出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师德风范四个方面;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的生成路径归纳为终身学习、教改研究、教研互动和实践反思。第五部分为影响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生成的因素分析,得出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高校教学名师的专业成长。内部因素既包括坚定的信念、真诚的爱心、执着的品质,也包括勇于创新、管理自我、勤于实践的行为特征;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撑、学校的支持和培养、关键他人的影响和帮助以及学生的反馈和激励。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分析讨论了名师成长过程中具有的长期性、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性以及具有的“马太效应”、复杂性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第七部分介绍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与建议,指出教师个人要树立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高校应完善教学的运行机制、规范教师管理制度和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政府应健全和落实相关教育政策、保障青年教师的待遇水平和引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刘刚[4](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郝嘉月[5](2021)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伴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转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体验在本科教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将学生体验嵌入本科教育的战略规划之中,围绕学生体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优化本科教育的决策与管理。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变革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将学生体验与本科教育高效整合,推动高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自21世纪以来,将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外部挑战转化为校内发展契机,基于学生体验对本科教育进行系统变革,实现了自身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卓越办学承诺。本研究以一般系统理论、戴明环理论和院校影响理论为支撑,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分为战略规划阶段、重点建设阶段、问责评估阶段与改进提升阶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进行系统探究。首先,回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外部推动因素、理论基础因素以及内部发展因素三方面,归纳其本科教育建设聚焦学生体验的动因;其次,梳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探究其中关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战略重点;再次,从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学位项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归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聚焦学生体验的特色化教育举措,探究其为优化学生体验而创设的学生支持机制、教师发展机制、问责评估机制与调查研究机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提升服务与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质量评估、强化院校研究工作、营造多元包容校园文化七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

王卫星[6](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刘聪[7](2020)在《《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研究(1933-1937)》文中指出《勤奋体育月报》于1933年10月由马崇淦创办,1937年停刊,由上海勤奋书局出版。这段时期正处于民国所谓的“黄金十年”阶段,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各种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勤奋体育月报》对中学体育极为关注,刊载了大量有关中小学体育教材、体育评论、体育书籍、上海学校的体育教育及欧美各国学校体育教育、农村体育教学等文章,更尤其着重探讨中学体育教育的理念、教法和教育改革等问题。同时,《勤奋体育月报》作为当时体育报刊中的典型代表,是各种民国体育刊物中发行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是体育期刊中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一,它记载了 20世纪30年代详细的体育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围绕《勤奋体育月报》这一体育专刊,以其发行的1933-1937年为研究区间,通过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完成对《勤奋体育月报》期刊民国中学体育内容的整体解析,通过刊物反映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发展问题,得出对当下学校体育事业的有益启示。论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首先,绪论部分对研究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等做具体说明。第二部分对《勤奋体育月报》的发刊状况详尽介绍。第三部分对《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认识,包括中学体育的主要内容、中学体育的情况、中学体育教材、体育师资、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等。第四部分根据《勤奋体育月报》的具体内容及观点提炼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体育救国的观点尤为明显、明确了教学目标、注重体育游戏的开发、“锦标主义”体育盛行等。第五部分根据研究凝练《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历史价值。一是它的历史影响,彰显爱国主义情怀、促进了近代体育理念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为近代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该刊物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对近代体育的影响。第六部分得出对于当代的启示。要想发展新时代特色体育,首先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中发扬爱国主义;以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对于智慧方面、道德方面、品性方面的培养,使其有健全的发展;以体育教育为基础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阐释实践新体育理念的价值和功效。

兰晶[8](2020)在《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是亿万中国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教师工作状态和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幸福。“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好。教师幸福感对学生幸福感、家长幸福感和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幸福感是关系学生发展、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重要问题,研究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马丁·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运用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研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方法。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以及核心概念的内涵,理清了研究思路;其次,对通过“中国知网”、“独秀”、“万方”、“超星”和“Springer”等中外数据库搜索到的关于教师幸福感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使本研究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第三,系统梳理了幸福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对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较详细地论述了马丁·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持续的幸福”和PERMA幸福模型,还将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其他幸福理论进行了比较。第四,基于塞利格曼的持续幸福理论,编制了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中小学教师PERMA幸福感问卷》,在14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教师在积极情绪、意义、投入、人际关系、成就和总体幸福感六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深入分析了引发这些问题的6个主要原因,即:1.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悲观性解释风格倾向阻碍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3.身体上的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心理上的投入;4.有待改进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5.职业认知冲突与低效能感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意义感形成;6.教师的功利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成就感。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主要基于塞利格曼的持续幸福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有效措施:一是提高对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都要为教师的幸福感创造条件;二是在学校建立乐观性解释风格,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三是改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质量;四是通过加强和改进人际关系,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五是发现意义,高境界生存与奋斗;六是创建尊师爱师助师文化,增进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七是开展教师幸福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存在的各不相同的幸福心理问题。

宫雪[9](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锦州市郑立凡老师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目前,相关研究者在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过程中,出现研究泛化、宏观、不具体、仅停留在教学经验层面、缺乏理论性的实践探索等问题。借此,通过对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剖析内在的成长规律。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叙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经过扎根理论将结论进行高度归纳分析。通过对郑老师的论文、教学随笔、示范课、教学成果及师生间的动人故事等一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对其专业成长中的关键性事件,采取三角互证的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呈现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从郑老师的专业成长故事、日常描摹、以及他者眼中的郑老师三方面着手,对郑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进行深度挖掘。接着,以郑老师“入格”处处留心皆学问、“立格”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越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到“无形之格”无法之法乃是至法这四阶段为切入点,对郑老师专业成长的“DNA”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深入地探讨。充分体现了郑立凡老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和对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是影响其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然后,从“理想信念是根本”的教育观、“仁爱之心是关键”的学生观、“道德情操是前提”的教师观、“扎实学识是基础”的教学观四个方面确证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特质”,充分展现了郑老师以“四有”教师为目标作学生“引路人”的教育理念。最后,从“这一番执着情怀”的教育信念、“且行且歌且珍惜”的职业感知、“韶华流年歌未央”的知识结构、“如歌岁月鼓人心”的实践反思四方面展开,体悟郑立凡老师从“匠师”成为“人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对当代小学教师的价值引领。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专业成长微观层面的研究,同时为一线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引领作用,并为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范式和模板。

田蕊[10](2020)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理念的深入贯彻,女性受教育水平显着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也日益彰显;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建设、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和工作权等,国内外妇女事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缩小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地位的性别差距、促进女性卓越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关键所在;而在促进女性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过程中,除了依靠政策、制度等外部社会力量外,作为型塑人格与培养价值理念的教育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13名企业管理层知识女性深度访谈,一方面,全面、生动地呈现了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动态复杂过程;另一方面,基于她们职业地位获得的经历,反观她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同时,鉴于教育对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具有连贯性,本研究很难割裂地分析某一种教育类型或教育活动对女性某一方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不同教育时空放在同一分析框架中,进一步将“教育意蕴”解构为三个层面,即教育的动力作用、阻力作用以及提升路径。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知识女性自身特质(Attribute),即“双性化”特征、坚韧性、自信心、进取心,和所具备的能力(Ability),即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力、对行动计划的执行力以及对自我提升的学习力,是她们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的内在保障。在追求职业地位过程中,知识女性会展开一系列积极行动(Action),包括物我互动——从容应对职场环境的“多重约束”、不甘于成为晋升“陪衬”、勇于尝试职场极限环境的挑战;人我互动——与领导之间“学会变通与坚持自我”的互动、与同事之间“获得工具理性与情感支持”的互动以及与下属之间“共促发展与相互支持”的互动;自我互动——冲破“玻璃天花板”、寻找“潜力发展区”与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最终,知识女性实现了不同层次的职业地位目标(Aim),即“小我型”职业地位(物质性和精神性)和“大我型”职业地位(集体性和社会性)。第二,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动力。本研究从动力来源、作用路径及作用结果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时空的教育对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动力作用,具体地:(1)在生活时空的家庭教育中,知识女性通过家庭环境氛围的浸染、父母的身体力行和严格训练,知识女性在模仿学习、自我内化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独特的性格品质、促进了情感的发展以及形成了基本的性别观念。(2)在学习时空的学校教育中,她们通过专业学习掌握基本的生存工具——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避免自己在课堂上被“边缘化”并帮助自己建立强大自信。(3)在职业时空的职后教育中,她们通过艰苦工作环境的磨炼学会职场生存,通过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促进自我突破与持续前进,通过支持性人脉网络获得经验积累和情感支持。第三,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阻力。本研究从教育的负向功能视角,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产生的阻碍作用。具体地:(1)带有性别标签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女性发展的低期待、对女性情感发展的忽视以及建立支配型亲子关系,限制了女性的发展、阻碍了女性积极情感的建立,同时,在无形中强化了她们的依赖性、弱化了独立性。(2)“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的学校教育中,两性之间“均衡与同一”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性别不平等,并通过隐性校园文化对女性的性别观念进行了再塑造,同时,导致女性在课堂教学中的边缘化处境。这样的学校教育氛围使得女性忽视了性别不平等、强化了女性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导致女性产生“习得性无助”。(3)性别差异“合理化”的职后教育中,企业文化依然存在对女性的“轻视”,两性员工之间的教育与培训资源分配不均衡,同时,女性员工普遍缺乏工作导师的指导。最终导致女性员工无法充分提升能力水平、难以融入工作组织中的人际网络、缺乏工作和情感支持。第四,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提升路径。本研究基于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教育动力和教育阻力,进一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两个层面,为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提升路径,以期更好地助力知识女性获得高层次职业地位。在教育理念方面:不同的教育时空应构建基于“新型两性关系”的现代社会性别观、以“女性全面而卓越发展”为核心的女性素质教育观以及基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女性理想信念观。在教育行动方面:(1)在生活时空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开展基于日常语言与行为互动的“濡化式”教育,促进女性现代社会性别观念和个人品质的形成。(2)在学习时空的学校教育中,基于秩序化学习时空,教师应将“现代社会性别观”融入课程设置,采用以“合作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法,并开展“关系性”教学实践;基于非秩序化学习时空,学校应为女性“参与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的组织工作、参加社区和社会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3)在职业时空的职后教育中,企业应将“现代社会性别观”融入企业文化,通过文化氛围的熏陶,实现对知识女性性别观念和职业情感的教育;通过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的考验与磨练,促进知识女性“品格的次级社会化”,并推动她们不断寻求自我突破与持续学习;企业还应促进女性员工与工作导师以及“女性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她们不断积累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以及持续获得情感支持。总之,知识女性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她们能够积极适应职场环境、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并不断寻求突破,这与她们成长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空的教育密不可分。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教育在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中的动力作用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教育提升路径,对有针对性地开展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期刊工作创新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期刊工作创新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二)不确定性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一)观念制度主义
        (二)话语制度主义
        (三)修辞制度主义
        (四)沟通制度主义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级教学名师文本材料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国家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视
        2.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高校教学名师引领
        3.我国对高校教学名师的研究有待加强
        4.基于导师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扎根理论
        4.归纳分析法
    (五)核心概念
        1.名师
        2.高校教学名师
        3.教师专业素养
一、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教学学术理论
    (三)成人学习理论
    (四)反思性实践理论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的设计思路
    (二)确立研究问题
    (三)选定研究样本
    (四)确定分析单元
    (五)建立分析类目与编码
    (六)数据分析
        1.性别分布
        2.地域分布
        3.教龄分布
        4.学科分布
        5.入职学历
        6.最高学历
        7.行政职务
        8.海外经历
        9.发表论文
三、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与生成路径分析
    (一)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结构分析
        1.教育理念
        2.专业知识
        3.专业能力
        4.师德风范
    (二)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的生成路径分析
        1.终身学习
        2.坚持教改研究
        3.科研与教学互动
        4.自我实践反思
四、影响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生成的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1.人格特质
        2.行为特质
    (二)外部因素
        1.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撑
        2.学校的支持和培养
        3.关键他人的影响和帮助
        4.学生的反馈和激励
五、结论与讨论
    (一)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特性
        1.长期性
        2.阶段性
        3.个体差异性
    (二)高校教学名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性
        1.复杂性规律
        2.“马太效应”规律
        3.“共生效应”规律
六、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与建议
    (一)个人层面
        1.树立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2.注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
    (二)学校层面
        1.完善教学运行机制
        2.规范教师管理制度
        3.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政府层面
        1.健全和落实相关教育政策
        2.保障青年教师的待遇水平
        3.引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4)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问题和局限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
        1.1.2 学生体验在世界各国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1.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我国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一流本科教育
        1.3.2 学生体验
    1.4 理论基础
        1.4.1 一般系统理论
        1.4.2 戴明环理论
        1.4.3 院校影响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研究文献述评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个案研究法
        1.6.3 历史研究法
        1.6.4 比较研究法
    1.7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思路
        1.7.3 创新点
第二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程与动因
    2.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史进程
        2.1.1 初步探索期(二战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
        2.1.2 全面兴起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2.1.3 深化推动期(20 世纪90 年代后期—21 世纪)
        2.1.4 创新发展期(21 世纪初期至今)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发展动因
        2.2.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推动
        2.2.2 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学生转向
        2.2.3 成果证据回应问责的必然趋势
        2.2.4 学生体验理论实践的研究支持
        2.2.5 学校实现卓越发展的内在诉求
第三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立足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战略规划
    3.1 战略规划的制定环境
    3.2 战略规划的重点选择
    3.3 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3.4 战略规划的使命愿景
    3.5 战略规划的实施举措
第四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照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关键环节
    4.1 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
        4.1.1 公平竞争的招生录取
        4.1.2 综合全面的入学审查
        4.1.3 多元异质的生源结构
    4.2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4.2.1 专博并重的课程结构
        4.2.2 创意新颖的课程类型
        4.2.3 学生民主的课程开发
    4.3 本科教育的专业学位
        4.3.1 研究旨趣的个人专业
        4.3.2 学科交叉的联合专业
        4.3.3 创新整合的同步学位
        4.3.4 跨校合作的联合学位
    4.4 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4.4.1 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4.4.2 科研参与的教学形式
        4.4.3 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优化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保障机制
    5.1 学生支持机制
        5.1.1 严谨包容的服务机构
        5.1.2 互助合作的学生社区
        5.1.3 类型多样的经济援助
    5.2 教师发展机制
        5.2.1 组织机构与发展平台
        5.2.2 教学培训与奖励项目
        5.2.3 多元主体的评估制度
    5.3 问责评估机制
        5.3.1 重视效能的自愿问责
        5.3.2 评估质量的专业审核
    5.4 调查研究机制
        5.4.1 学生体验的调查项目
        5.4.2 改进决策的院校研究
第六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与启示
    6.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
        6.1.1 将学生体验置于全校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6.1.2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优势互补
        6.1.3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6.1.4 通过高影响力实践活动提供优质学习机会
        6.1.5 依托机构联动保证服务与管理的高效实施
        6.1.6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6.1.7 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归属感
    6.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启示
        6.2.1 促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
        6.2.2 顶层规划制定本科教育的战略决策
        6.2.3 跨学科界限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6.2.4 改善服务与管理满足师生主体需求
        6.2.5 开展常态化评估调查保障教育质量
        6.2.6 强化院校研究以推动高校科学决策
        6.2.7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二)文献综述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2.研究内容
        3.研究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二)企业传播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一)包钢企业形象
    (二)包钢企业文化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1.发表论文
    2.科研项目情况
    3.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7)《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研究(193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步骤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步骤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创新点
第二章 《勤奋体育月报》的发刊概况
    2.1 《勤奋体育月报》发刊状况
        2.1.1 《勤奋体育月报》发行时间、期卷
        2.1.2 《勤奋体育月报》主创人、编辑、作者
        2.1.3 《勤奋体育月报》发展阶段
    2.2 宗旨和内容
        2.2.1 宗旨
        2.2.2 内容
    2.3 发行的影响及地位
第三章 《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的主要内容
    3.1 对于体育思想的讨论
        3.1.1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3.1.2 救亡图存的体育军事化思想
    3.2 中学体育的情况
        3.2.1 中学学制
        3.2.2 每周体育时间分配
        3.2.3 早操或课间操组织大纲及教材支配
        3.2.4 课外运动的组织与管理
        3.2.5 体育教学反思
    3.3 中学体育教材
        3.3.1 刊登大量的体育教材内容及教科书
        3.3.2 中学体育教材的实用效果
    3.4 体育师资的认识
        3.4.1 描述了体育师资的现状
        3.4.2 理想中的中学体育教师
    3.5 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
        3.5.1 重文轻武的观念根深蒂固
        3.5.2 学校当局漠视体育
第四章 《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特征
    4.1 体育救国的观念尤为明显
    4.2 明确了体育教学目标
    4.3 注重体育游戏的开发
    4.4 “锦标主义”体育盛行
第五章 《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价值
    5.1 彰显爱国主义情操
    5.2 促进了近代体育理念的传播
    5.3 推动了近代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
    5.4 为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 《勤奋体育月报》对当代体育工作的启示
    6.1 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中发扬爱国主义
    6.2 以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3 以体育教育为基础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6.4 阐释实践新体育理念的价值和功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幸福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教师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幸福
        (二)幸福感
        (三)教师幸福感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六、研究技术路线
        (一)概念辨析与理论梳理阶段
        (二)现状分析阶段
        (三)发现问题与策略提出阶段
第一章 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
    一、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习得性无助理论的提出
        (二)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乐观
        (三)创建积极心理学
        (四)把幸福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提出与完善
        (一)塞利格曼的幸福1.0理论
        (二)塞利格曼的幸福2.0理论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积极教育运动
    四、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其他幸福理论相比的优势与价值
        (一)塞利格曼幸福理论适应新时代中国人的幸福需求
        (二)塞利格曼幸福理论对以往西方幸福思想的超越
        (三)塞利格曼幸福理论与中国传统幸福观具有一定的适切性
        (四)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更具有整合性和持续性
        (五)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更具有操作性和研究价值
        (六)塞利格曼幸福理论在教育教学与管理方面具有指导性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设计
    一、中小教师幸福感问卷的项目编制
        (一)积极情绪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二)投入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三)关系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四)意义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五)成就维度的项目编制说明
    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初始问卷形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被试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过程
    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正式问卷的确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过程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过程与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
        (一)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对象
        (二)中小学教师PERMA幸福感访谈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一)自编中小学教师幸福问卷
        (二)自编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访谈提纲
    三、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理
        (一)数据处理与方法
        (二)资料整理方法
    四、统计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现状
        (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年级上差异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五)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六)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婚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七)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职称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八)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工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九)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担任行政职务变量差异分析
        (十)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担任班主任变量上差异分析
        (十一)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十二)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在学科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十三)中小学教师教授学生数量对幸福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十四)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十五)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比较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存在的问题
        (一)仍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教师感到不幸福
        (二)婚姻和家庭经济收入会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幸福感
        (三)教师缺少对幸福感的科学认识
    二、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年工资收入3-5万元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最低
        (二)教龄对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影响呈“U”型趋势
        (三)婚姻对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影响比较复杂
        (四)高中教师积极情绪得分最低
        (五)中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得分较低
    三、中小学教师投入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老教师不愿意尝试新的思想与技术
        (二)较低的工资收入制约着教师的工作投入
    四、中小学教师关系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龄增加对中小学教师人际关系呈负面影响
        (二)中小学教师与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紧张
        (三)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的矛盾较多
    五、中小学教师意义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工作境界有待提高
        (二)初高中教师的意义感较低
    六、中小学教师成就维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感到努力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二)部分教师职业成就体验较少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在政府关于教师的文件中对幸福感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学校关注学生的快乐,没有予以教师幸福同等的重视
        (三)家长只关心自家孩子的幸福,很少关心教师的幸福
        (四)社会在谈及教育时,只关心教育质量,却很少关心教师的幸福
    二、悲观性解释风格倾向阻碍中小学教师积极情绪的产生
        (一)中小学教师缺乏情绪管理意识与方法
        (二)中小学教师看待问题过于消极
        (三)消极的工作环境加深中小学教师消极认知的形成
    三、身体上的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心理上的投入
        (一)重复性的工作与生活的冲突造成教师投入较低
        (二)教师普遍体力投入多、智力和情感投入相对不足
    四、有待改进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
        (一)紧张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不和谐导致教师人际关系紧张
    五、职业认知冲突与低效能感严重影响中小学教师意义感形成
        (一)职业认知冲突导致教师对职业感到茫然
        (二)教师的职业效能感较低
    六、教师的功利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成就感
        (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将自己与学生的成就绝对化地联系起来
        (二)部分中小学教师缺少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第六章 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主要策略
    一、提高对教师幸福感重要性的认识,全社会都要为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创造条件
        (一)重视教师幸福是德政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为教师的幸福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
        (三)为教师幸福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在学校建立乐观解释性风格,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
        (一)教师要学习和掌握ABCDE情绪调节技术,增进积极情绪
        (二)教师要学会运用突出优势练习增进积极情绪管理
        (三)教师要运用“美好的一天”技术,增进每一天的快乐与幸福
    三、改善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师工作投入的质量
    四、通过加强和改进人际关系,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提升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
        (一)教师要掌握感恩拜访
        (二)校长和教师需要学习并经常使用有效赞美策略
        (三)以开放思维培育积极教育共同体
    五、发现意义,高境界生活与奋斗
        (一)教师应有较高的人生境界
        (二)教师要加强三件好事练习
        (三)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情意,在“每天更好一点”的修炼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境界
    六、创建尊师爱师助师文化,增进教师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七、开展教师幸福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幸福问题,促进其蓬勃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初测问卷
附录二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正式问卷
附录三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访谈提纲
附录四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锦州市郑立凡老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论文价值
    (五)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与进入现场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三)进入现场
    (四)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二、铺叙:小学语文卓越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历程
    (一)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的专业成长故事
        1.成长初阶——“四围稻香莫辜负”
        2.初为人师——“师风可学,学风可师”
        3.百炼成钢——“百合花开的生命密码”
        4.破茧成蝶——“五谷丰登”
    (二)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的日常描摹
        1.课上:“掷地有声”的语文课堂
        2.课下:“遇事和孩子们商量”
        3.日常:“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小主人”
    (三)他者眼中的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
        1.领导眼中:“榜样的力量”
        2.同事眼中:“譬如春雨,润育桃李”
        3.学生眼中:“慈祥的妈妈”
        4.家长眼中:“爱的桥梁”
三、探寻: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DNA”
    (一)入格——“处处留心皆学问”
        1.认识自我:拨动心灵的“琴弦”
        2.舍弃旧我:探寻“着魔”背后的秘密
        3.创造新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二)立格——“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幸遇伯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成于团队:“教育智慧再次升温”
        3.美于追求:“匠师”到“人师”的跃迁
    (三)越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超越课堂:“冬天是个魔术师”
        2.超越教材:“一堂不能定型的课”
        3.超越教师:“平等中的首席”
    (四)无形之格——“无法之法乃是至法”
        1.识字教学:“方法多样激兴趣”
        2.阅读教学:“亲子作业有成效”
        3.写作教学:功夫在“文”外
四.确证: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特质”
    (一)教育观——“理想信念是根本”
        1.重兴趣:“不用扬鞭自奋蹄”
        2.重能力:“教室后面的语言”
        3.重习惯:“教是为了不教”
    (二)学生观——“仁爱之心是关键”
        1.赏识之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2.童稚之心:“常伴童稚之心”
        3.民主之格:“个个都是小主人”
    (三)教师观——“道德情操是前提”
        1.为师:“有悦味儿”
        2.育人:“有情味儿”
        3.成长:“有相味儿”
    (四)教学观——“扎实学识是基础”
        1.保有教学原味儿:“自主学习是能力”
        2.调出教学鲜味儿:从“树木”见向“森林”
        3.留有教学余味儿:“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余”
五、体悟:小学语文卓越教师郑立凡老师专业成长的“示范效应”
    (一)教育信念——这“一番”执着情怀
        1.寻求自我:“守护最初的美好”
        2.充实自我:“用心栽花,花自开”
        3.超越自我:“收获花开之盛艳”
    (二)职业感知——且行且歌且珍惜
        1.师德为先:“心灵的滋养共生”
        2.师徒帮教:“化作春泥更护花”
        3.科研教学:“润物细无声”
    (三)知识结构——“韶华流年歌未央”
        1.终身学习:“铸师魂,增师能”
        2.课题研究:“让工作锦上添花”
        3.与书为伴:“汲取教育的生命动力”
    (四)实践反思——“如歌岁月鼓人心”
        1.精于反思:“成就教学之乐趣”
        2.妙于创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3.勤于笔耕:“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节选
附录3 访谈时间记录表
附录4 文本资料收集
附录5 课堂实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10)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内容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职业地位的研究
        二、关于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对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社会互动理论
        二、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功能主义视角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抽样
        三、数据搜集与分析
        四、研究伦理与效度
第三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4A”路径
    第一节 目标(Aim):获得多层次的职业地位
        一、“小我型”职业地位
        二、“大我型”职业地位
        三、“小我型”职业地位与“大我型”职业地位的关系
    第二节 行动(Action):物我互动、人我互动与自我互动
        一、物我互动:积极应对职场环境的挑战和阻力
        二、人我互动: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
        三、自我互动:在突破与超越中前行
    第三节 能力(Ability):知识女性的核心竞争力
        一、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
        二、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力
        三、对行动计划的执行力
        四、对自我提升的学习力
    第四节 特质(Attribute):知识女性的“魅力人格”
        一、“双性化”特征
        二、坚韧性
        三、自信心
        四、进取心
第四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动力
    第一节 生活时空:知识女性获得的家庭教育
        一、父母的“严格训练”塑造独特品格
        二、父母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
        三、家庭环境氛围:培养独立与提供支持的土壤
    第二节 学习时空:知识女性接受的学校教育
        一、掌握生存的基本工具——“扎实的专业知识”
        二、从零到“零”: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老师的关注拉了我一把!”
    第三节 职业时空:知识女性践行的职后教育
        一、职场环境的磨炼:学会职场生存
        二、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突破与前行并存
        三、支持性人际网络:经验积累与情感交流
第五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阻力
    第一节 生活时空:带有性别标签的家庭教育
        一、对女性发展的低期待
        二、对女性情感发展的忽视
        三、支配型亲子关系限制女性发展
    第二节 学习时空:“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的学校教育
        一、“均衡与同一”背后的性别不平等
        二、隐性校园文化对性别观念的再塑造
        三、课堂教学中女性的边缘化
    第三节 职业时空:性别差异“合理化”的职后教育
        一、企业文化中对女性的“轻视”
        二、继续教育与培训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三、缺乏工作导师的指导
第六章 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提升路径
    第一节 教育观念
        一、基于“新型两性关系”的现代社会性别观
        二、以“女性全面而卓越发展”为核心的女性素质教育观
        三、基于“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女性理想信念观
    第二节 教育行动
        一、生活时空:性别观念和个人品质初步形成的家庭教育
        二、学习时空:以“赋能”为基础的学校教育
        三、职业时空:品格次级社会化与职业地位获得的职后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致可能参加此项研究的知识女性的邀请信
附录B:个人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C:个人深度访谈的提纲
附录D:访谈协议
附录E:非参与式观察记录表
附录F:其他人员访谈的提纲
附录G:访谈资料一级编码(贴标签)结果汇总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期刊工作创新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卓越中学地理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研究[D]. 邓碧云. 西南大学, 2021
  • [3]高校教学名师专业素养及其生成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级教学名师文本材料的分析[D]. 辛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D]. 郝嘉月. 河北大学, 2021(02)
  • [6]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勤奋体育月报》视野下民国中学体育教育研究(1933-1937)[D]. 刘聪.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8]基于塞利格曼幸福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提升研究[D]. 兰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一位小学语文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 ——以锦州市郑立凡老师为研究对象[D]. 宫雪. 渤海大学, 2020(05)
  • [10]知识女性职业地位获得的教育意蕴 ——基于企业女性管理者的质性研究[D]. 田蕊. 天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论期刊工作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