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伪麻黄碱比旋度的研究

水杨酸伪麻黄碱比旋度的研究

一、水杨酸伪麻黄碱的比旋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成晴[1](2019)在《酶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α-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α-芳香酸类手性药物是一类重要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通常只有(S)-对映体有药理活性,而(R)-对映体几乎没有药理活性或具有毒副作用。单一对映体给药可以提高药效,减小毒副作用。目前,此类药物多以外消旋形式销售,因此,手性拆分α-芳香酸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酶催化水解方法对2-苯基丁酸、2-(3-氯苯基)丙酸和2-苯基丙酸三种对映体的拆分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构建了酶催化水解拆分2-苯基丁酸对映体的反应体系,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被筛选为最佳的酶,2-苯基丁酸己酯为最佳的底物。在体系中加入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使总转化率提高了1.5倍。考察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HE-β-CD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酶催化拆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底物浓度为30 mmol/L,酶浓度为50 mg/mL,HE-β-CD浓度为60 mmol/L,pH值为6.5,反应温度为83°C,反应时间为18小时。在最佳条件下产物的光学纯度和总转化率分别为96.05%和27.28%,与模型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7704%和6.156%。2.构建了酶催化水解拆分2-(3-氯苯基)丙酸对映体的反应体系,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被筛选为最佳的酶,2-(3-氯苯基)丙酸庚酯为最佳的底物。在体系中加入聚乙二醇(PEG 400)使总转化率提高了88%。考察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PEG 400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酶催化拆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酶浓度为15 mg/mL,底物浓度为20 mmol/L,PEG 400含量为30%,pH值为6.5,反应温度为70°C,反应时间为36小时,在此条件下产物的光学纯度和总转化率分别为99.02%和42.09%。同时,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确定该体系中的产物庚醇对酶产生抑制作用,并符合反竞争抑制机制。根据反应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并考虑水解反应的逆反应,得到了(S)-对映体水解反应的速率方程。利用Matlab程序对时间-浓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通过模型验证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3.构建了酶催化水解拆分2-苯基丙酸对映体的反应体系,洋葱假单胞菌脂肪酶被筛选为最佳的酶,2-苯基丙酸异丁酯为最佳的底物。考察了温度,pH值,酶浓度,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酶催化拆分的影响。基于界面反应机理并考虑水解反应的逆反应,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S)和(R)-对映体水解反应的速率方程。利用Matlab程序对时间-浓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通过模型模拟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酶浓度为20 mg/mL,底物浓度为30 mmol/L,反应温度为55°C,pH值为6.0,反应时间为26小时,在此条件下获得产物的光学纯度和(S)-对映体的转化率分别为99.59%和91.12%,与模型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0.0100%和1.166%。

马玲玲[2](2019)在《固体药物生产工艺中不稳定因素探讨》文中认为固体药物是临床上较长应用的药物制剂,在对固体药物进行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存在不稳定因素,使得药效发挥受到影响,难以保证用药的安全,严重地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首先对固体药物生产工艺展开概述,并分析与探讨固体药物生产工艺中的不稳定因素,希望能消除不稳定因素对固体药物质量与效果产生的影响,以提升药品稳定性与有效性。

刘蕗[3](2016)在《D-色氨酸合成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D-色氨酸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它还是一种有低过敏性和抗药性的优点的非蛋白活性的氨基酸,所以在饲料行业和医药行业都有很大的市场和应用价值。D-色氨酸的拆分和合成国外很早有报道,国内对其拆分和合成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研究出一条更经济和高效的制备D-色氨酸路线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以吲哚为起始原料,依次合成了芦竹碱、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3-吲哚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N-乙酰-DL色氨酸、DL-色氨酸,最后对DL-色氨酸拆分得到最终产物D-色氨酸,并对各个反应进行优化设计以便得到更优的反应参数。合成芦竹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吲哚):n(多聚甲醛):n(二甲胺水溶液):n(冰醋酸)=1.0:1.2:1.1:2.5时,在55℃反应3h得到的芦竹碱产率最高为98.0%。合成肟基丙二酸二乙酯(DEOM)的最佳工艺为:n(丙二酸二乙酯):n(NaNO2):n(水):n(冰醋酸)=1.0:1.25:0.3:1.75时,40℃反应6h得到的DEOM产率最高,是92.3%。合成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DEAM)的最佳工艺是:n (DEOM):n (冰醋酸):n(乙酸酐):n(锌粉)=1.0:3.0:3.0:2.8,在65℃反应4h得到的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产率最高为86.6%。合成3-吲哚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的最佳工艺为:n(芦竹碱):n(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n(氢氧化钾)=1.0:1.2:0.2在溶剂甲苯中100℃反应8h产率最高是93.7%。合成N-乙酰-DL色氨酸的最佳工艺为:3-吲哚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在乙醇溶剂中,用4%(W/W)的甲醇钠溶液在78℃水解6h得到的产率最高是87.5%。合成DL-色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100℃时,用10%(W/W)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水解8h,得到的产率最高,是96.5%。拆分DL-色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DL-色氨酸):n(D-樟脑磺酸)=l:1时,在70%(V/V)的甲醇水溶液中,常温水解5h,产物的产率为70.4%,光学纯度98.4%。水解D-色氨酸-D-樟脑磺酸的最佳工艺为:在水中用1mol/L的三乙胺中和D-色氨酸-D-樟脑磺酸至PH到5.9,再室温搅拌反应7h,产物产率为87.2%,光学纯度为97.4%。

马小雷[4](2014)在《熊去氧胆酸的分离与纯化》文中指出本文在电还原7-酮石胆酸转化为熊去氧胆酸粗品(熊去氧胆酸含量47%)的基础上,分别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硅烷化方法和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法等实现熊去氧胆酸的分离纯化。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熊去氧胆酸过程中,选用HZ-802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分离介质,实验确定HZ-802对熊去氧胆酸最大吸附量为90.7 mg/mL湿树脂,洗脱最优条件为:进样浓度100mg/mL,90%甲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0.8mL/min,层析柱高径比为30:1,pH 7.0。最终熊去氧胆酸回收率为78.4%,纯度为94.7%。在硅烷化方法分离纯化熊去氧胆酸过程中,确定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六甲基二硅胺烷为反应硅烷化试剂。在60℃,原料粗熊去氧胆酸、N,N-二甲基甲酰胺和六甲基二硅胺烷的比例为1:10:2(w/v/v),反应2 h后,硅烷化衍生物经水解干燥。最终熊去氧胆酸回收率和纯度最高分别为99.8%和99.5%。在碱性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熊去氧胆酸过程中,选用D201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分离介质。实验确定Langmuir等温方程式能够较好的描述熊去氧胆酸在D201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对动态离子交换柱过程的吸附、洗脱条件等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25℃下,粗熊去氧胆酸液浓度10 mg/mL,以0.05 MNaCl和0.1 MNaCl进行梯度洗脱,洗脱谏率为1.0 mL/min。最终熊去氧胆酸回收率为76.7%,纯度为83.2%。

王昭[5](2013)在《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系双子叶植物纲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别名臭梧桐、泡花桐、八角梧桐、追骨风、后庭花、香楸、泡火桐、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叶、凤眼子、楸叶常山、矮桐子、岩桐子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区以及菲律宾、日本和朝鲜半岛。因为原产于连云港海州地区,作常山用,故得名海州常山。后自《本草纲目拾遗》始赵学敏将其与虎耳草科四川产的常山(Dichroae febrifuga Loureiro)分开,另列一条。海州常山性辛、苦、甘、凉,入肝经、胆经、脾经,功能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等等。海州常山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而广泛地应用,常用其叶与嫩枝治疗各种疾病,并且疗效显着。鉴于海州常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海州常山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药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国外关于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研究等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研究的步伐正在加快。相对而言,国外的研究远远领先于中国的研究。虽然我国早在解放前就开始对海州常山开展了研究,并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但是之后的研究并不多且面窄,主要集中在其药理方面的研究,化学成分分析知之甚少,尤其是中等及偏小极性的化学成分,尚未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几大类,包括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和糖苷类等。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和苯丙素类等大极性部位。本文在前人对大青属药用植物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青属药用植物的提取工艺和化学成分分离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展开了研究,为更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海州常山提供依据。本文对海州常山的药用部位进行了提取分离,以75%乙醇渗漉提取,然后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别得到了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和Toyopearl HW40F对其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离纯化研究,从中得到了6种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UV、MS、1H-NMR、13C-NMR等数据分析,鉴定了5种单体化合物,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棕榈酸(pentadecanoic acid)、十八烷酸(stearic acid)和芹菜素(apigenin)。利用已得到单体和已知成分作为对照品,为建立不同产地海州常山的HPLC共有指纹图谱,最终全面建立海州常山的质量标准打下基础。

张俊生[6](2012)在《节节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抑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节草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具有降压、镇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节节草有效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的资料较少。本文以节节草为原料,分别对总黄酮、多糖及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并对该三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节节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不同时间、温度下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在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节节草粉末质量∶乙醇体积,g/mL)1∶30、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60℃的最佳条件下,节节草中总黄酮的得率为1.16%。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对植物油脂的抑制效果优于动物油脂。2、选用D-101树脂对总黄酮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对黄酮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二级速率方程表示。D-101树脂纯化节节草总黄酮的工艺参数为:黄酮质量浓度为2.00mg/mL、pH2.1、吸附料液比(树脂质量∶吸附液体积,g/mL)1∶20、静置时间60min、50.0mL95%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时,洗脱率达到99.01%。纯化后,黄酮质量分数从10.54%提高到60.01%。3、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料液比(节节草粉末质量∶水体积,g/mL)1∶25、超声温度65℃、超声波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1.01%。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节节草多糖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H为6.0时,料液比(树脂质量∶吸附液体积,g/mL)为1∶10、浓度为2.00mg/mL的多糖溶液吸附较好;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吸热、熵增加过程;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一级速率方程表示。4、提取节节草多糖并进行纯化,分别研究了多糖粗品及纯化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两种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及亚硝酸盐均具有清除能力,其效果与多糖浓度有一定关系,多糖粗品的清除能力强于纯化品,对油脂氧化有显着的抑制作用。5、探讨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进行体外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1.25%的盐酸为溶剂、料液比为1∶14(节节草粉末质量∶盐酸体积,g/mL)、在90℃的水浴中浸提3次,总生物碱提取率为9.53%。节节草总生物碱对奇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黑曲霉菌具有强的抑菌作用。

王金宏[7](2012)在《龙胆中植物多糖保肝、降血脂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糖是来自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微生物细胞中的天然大分子物质,一般多糖常由一百个以上甚至几千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维持生命所需的多种生理功能有关。研究发现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抗凝血、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中药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ushuriea Kitag)龙胆(Gentiana seabra By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entiana ri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龙胆中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用石油醚回流对龙胆药材粗粉进行脱脂,对脱脂后的药材粗粉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进行提取。然后采用seavge法除蛋白,除蛋白后的多糖分别用95%乙醇、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得到精制的龙胆中多糖类成分。对精制多糖进行降血脂、抗凝血以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实验考察了:1.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来研究龙胆中植物多糖的保肝作用。2.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营养性肥胖小鼠,谷氨酸钠所致肥胖小鼠的体重、血脂的影响,来研究龙胆中植物多糖的降血脂作用。3.考察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小鼠胸腺、脾腺重量的影响;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造免疫抑制模型,碳粒廓清法测定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研究龙胆中多糖对免疫低下的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血清溶血素,研究龙胆中多糖对免疫低下的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以龙胆为原料采用中药多糖类成分经典的提取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精制龙胆中多糖。并对所提取到的多糖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们所提取到的晶体是龙胆中的多糖类成分,并且其含量为106.42mg/g。由此,我们大概估算了一下要提取的原药材的质量,并进行大规模的提取精制,为以后的药效学研做好充足的准备。实验观察到龙胆中植物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可以显着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活性(AST),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龙胆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可以显着升高模型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龙胆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可以显着降低模型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活性,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结果表明龙胆中植物多糖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龙胆中植物多糖能显着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的水平,显着升高HDL-C水平;显着降低营养性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血清中的TC、TG、LDL-C的水平,但是对HDL-C水平却有升高作用;能显着降低由谷氨酸钠所致肥胖小鼠的体重以及血清中的TC、TG、LDL-C的水平,升高HDL-C水平,以上实验结果提示龙胆中植物多糖具有减肥、降血脂作用。龙胆多糖可不同程度地升高正常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廓清指数,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同时也能显着升高小鼠血清的半数溶血值,表明龙胆多糖可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与阳性对照相比较,龙胆多糖对机体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功能的促进作用与黄芪多糖无显着性差异。

原静[8](2011)在《古尼虫草多糖的化学修饰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尼虫草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生物活性。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硫酸酯化、羧甲基化等化学修饰提高其生物活性,为古尼虫草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前景。本文以虫草菌丝粉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得到了古尼虫草多糖,分别命名为PS50和PS70。采用浓硫酸法对PS50和PS70进行了硫酸酯化修饰,产物SPS50、SPS70得率分别为62%和41%。采用一氯乙酸法对PS50和PS70进行了羧甲基化修饰,产物CPS50、CPS70得率分别为66%和54%。SPS50、CPS50通过凝胶色谱层析分离纯化,纯度分别达到97%和86%。明胶比浊法测得SPS50的硫酸根取代度约为0.33,酸洗法测得CPS50的羧甲基根取代度约为0.15。PS50、SPS50、CPS50的比旋光度值经测定分别为+28.33°、-36.75°、+12.5°。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GC-MS等初步分析了化学修饰产物SPS50、CPS50的结构。本文测定了SPS50、CPS50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PS50与PS50体外抗氧化能力相当,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的清除能力。SPS50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低于PS5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PS50相当。通过MTT法测定了古尼虫草多糖修饰前后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PS50不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而SPS50具有一定的抑制K562肿瘤细胞增值作用,CPS50也具有一定的抑制K562肿瘤细胞增殖作用,但效果不显着。

叶露[9](2010)在《基于荷移反应的非紫外吸收药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荷转移络合物,简称荷移络合物,是指由电子相对丰富的分子-电子供体和电子相对缺乏的分子-电子受体之间通过电荷转移而形成的络合物。利用生成荷移络合物进行的光谱分析,称为荷移光谱分析。荷移光谱分析在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及药物分析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的定量分析方面。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电子供体(药物)和电子受体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具有特定颜色和最大吸收峰的特性,建立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含量。荷移光谱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应用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酸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其他药物的分析方面。本论文将荷移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非紫外吸收药物的含量测定,建立了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并将电荷转移理论引入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非紫外吸收药物含量的新方法。论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荷移络合物概念的提出,荷移络合物的形成,电子供体、电子受体的分类,以及荷移络合物的应用。第二至第四部分,通过对电子受体试剂的种类、荷移反应介质、缓冲溶液的pH及其用量、荷移反应温度及时间、电子受体试剂的用量等影响荷移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胍基丁胺的含量;荷移分光光度法和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以及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羧甲司坦的含量。并测定了各络合物的组成,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以及缔合常数,对荷移络合物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五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及展望。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测定非紫外吸收药物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含量。

杨东升[10](2009)在《“西陵知母”有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及知母多糖类成分研究》文中提出中药知母为百合科Liliaceae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是历届中国药典收载的临床常用重要中药,具有清热泻火的功能。河北易县知母是传统道地药材,被称为“西陵知母”。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知母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之过度的采挖利用,导致野生资源危机日趋严重。栽培知母在商品中的比例逐渐升高,而栽培知母与野生品相比,总体质量较低且不稳定。因此造成知母药材质量的混乱。而解决药材质量问题和资源危机的根本办法,就是是大力发展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人们公认的优质药材,独特的内在质量是其优良疗效的物质基础。所以阐明道地药材的质量内涵是揭示其优良疗效的核心问题,也是使道地药材发扬光大,长盛不衰的关键。本文在影响知母质量的众多因素中,选取栽培知母在不同采收期各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状况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其变化趋势和规律,同时又以中药知母多糖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新的研究方向,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于2008年在现有4年生知母地块中选定试验区采挖样品,分别以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AⅢ、芒果苷、新芒果苷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该样品在当年3-11月份之间知母中各类指标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其中菝葜皂苷元、知母皂苷AⅢ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方法用外标两点法计算含量进行检测,其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符合要求:对芒果苷、新芒果苷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的方法检测,建立回归方程得:新芒果苷y=2841.4x-24.044,r=0.9999;芒果苷y=3745.9x-156.08,r=0.999。表明新芒果苷在0.1047ug~1.2567ug,芒果苷在0.107ug~0.642u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符合要求。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返春后含量稍低,在4月份的时候含量最高,达到13.89mg/g,此后略有波动,但变化不大,9月份开始迅速下降,至11月份到达最低的7.02 mg/g。知母皂苷AⅢ含量在春季后逐渐增高,至六月达到全年的最高峰的13.47mg/g,然后快速下降,在8月降至接近全年的最低点的3.85mg/g,随后至9月略有回升,之后持续缓慢下降。而芒果苷和新芒果苷的含量在整个年度中的变化波动较大,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2)以地道药材“西陵知母”为研究对象,测得知母总多糖的含量为14.33%。知母粗多糖经HiTrap DEAE FF、Sephacryl S-300分离纯化后成功得到知母多糖样品4个,其中A-1和A-2为中性多糖,酸性多糖B-1和的B-2。对知母多糖A-1、B-1、B-2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毛细管电泳(CE)法进行了纯度鉴定,结果表明A-1、B-1、B-2均为单一成分。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了知母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测得A-1、B-1、B-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793min、19.492 min、21.814 min,计算分子量分别为201000、41100、10500。本文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多指标分析揭示栽培知母药材不同采收期各成分变化趋势(2)、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毛细管电泳(CE)法鉴定知母多糖的纯度(3)、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了知母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二、水杨酸伪麻黄碱的比旋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杨酸伪麻黄碱的比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酶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α-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
    1.2 手性药物
        1.2.1 手性药物及其分类
        1.2.2 手性药物的研究意义
        1.2.3 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手性拆分方法
        1.3.1 结晶拆分法
        1.3.2 化学拆分法
        1.3.3 膜拆分法
        1.3.4 色谱拆分法
        1.3.5 手性液-液萃取法
        1.3.6 生物拆分法
    1.4 脂肪酶
        1.4.1 脂肪酶简介
        1.4.2 脂肪酶的结构及催化特性
        1.4.3 脂肪酶的选择性
        1.4.4 提高脂肪酶拆分效率的方法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酶催化动力学拆分2-苯基丁酸对映体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脂肪酶、化学试剂和仪器
        2.2.2 PBA酯的合成
        2.2.3 脂肪酶催化水解PBA酯
        2.2.4 分析方法
        2.2.5 响应面实验设计(RSM)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体系构建
        2.3.1.1 脂肪酶的筛选
        2.3.1.2 底物结构的影响
        2.3.1.3 环糊精种类的影响
        2.3.2 RSM拟合度检验及方差分析
        2.3.3 因素交互作用
        2.3.3.1 pH和温度的影响
        2.3.3.2 底物和HE-β-CD浓度的影响
        2.3.3.3 底物和酶浓度的影响
        2.3.3.4 反应时间和酶浓度的影响
        2.3.4 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2.4 小结
第3章 酶催化动力学拆分2-(3-氯苯基)丙酸对映体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脂肪酶、化学试剂和仪器
        3.2.2 CPA酯的合成
        3.2.3 脂肪酶催化水解CPA酯
        3.2.4 分析方法
        3.2.5 初始速度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酶种类的筛选
        3.3.2 温度的影响
        3.3.3 pH值的影响
        3.3.4 底物结构的影响
        3.3.5 添加剂的影响
        3.3.6 PEG浓度的影响
        3.3.7 酶浓度的影响
        3.3.8 底物浓度的影响
        3.3.9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 动力学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酶催化动力学拆分2-苯基丙酸对映体的研究
    4.1 引言
    4.2 动力学模型
    4.3 实验部分
        4.3.1 脂肪酶、化学试剂和仪器
        4.3.2 PPA酯的合成
        4.3.3 脂肪酶催化水解PPA酯
        4.3.4 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反应体系构建
        4.4.1.1 酶种类的筛选
        4.4.1.2 底物结构的影响
        4.4.1.3 温度的影响
        4.4.1.4 pH值的影响
        4.4.1.5 酶浓度的影响
        4.4.2 动力学参数拟合
        4.4.3 模型验证
        4.4.4 模拟和优化
    4.5 模型的应用
    4.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固体药物生产工艺中不稳定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药物生产工艺的概述
2 固体药物生产工艺中不稳定因素分析
    2.1 物理因素
        2.1.1 光线
        2.1.2 水分
        2.1.3 温度
        2.1.4 药物间相互作用
    2.2 化学因素
    2.3 生物因素
3 结束语

(3)D-色氨酸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D-色氨酸的概述
        1.2.1 D-色氨酸的分布特点
        1.2.2 D-色氨酸的性质
        1.2.3 D-色氨酸的功能和应用
    1.3 D-色氨酸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1.4 D-色氨酸的制备方法综述
    1.5 DL-色氨酸的拆分与合成综述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分析方法
        2.3.1 氨基酸分析仪法
        2.3.2 化学分析法
        2.3.3 电致化学法
        2.3.4 分光光度法
        2.3.5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
        2.3.6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7 其他方法
第三章 DL-色氨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芦竹碱的合成
        3.1.1 反应机理
        3.1.2 实验方法及现象
        3.1.3 多聚甲醛对实验的影响
        3.1.4 二甲胺水溶液对实验的影响
        3.1.5 冰醋酸对实验的影响
        3.1.6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3.1.7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3.1.8 结论与分析
    3.2 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3.2.1 肟基丙二酸二乙醋的制备
        3.2.2 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脂的制备
        3.2.3 结论与分析
    3.3 3-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3.3.1 反应机理
        3.3.2 实验方法及现象
        3.3.3 碱的种类对实验的影响
        3.3.4 原料摩尔比对实验的影响
        3.3.5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3.3.6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3.3.7 结论与分析
    3.4 N-乙酰-DL-色氨酸的合成
        3.4.1 反应机理
        3.4.2 实验方法及现象
        3.4.3 碱的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3.4.4 碱的种类对实验的影响
        3.4.5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3.4.6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3.4.7 结论与分析
    3.5 DL-色氨酸的制备
        3.5.1 实验方法及现象
        3.5.2 碱的种类对实验的影响
        3.5.3 碱的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3.5.4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3.5.5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3.5.6 结论与分析
第四章 DL-色氨酸的拆分
    4.1 D-色氨酸·D-樟脑磺酸盐的制备
        4.1.1 实验方法和现象
        4.1.2 溶剂的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4.1.3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4.1.4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4.2 D-色氨酸的制备
        4.2.1 实验方法和现象
        4.2.2 水解所用碱的种类对实验的影响
        4.2.3 水解所用水的量对实验的影响
        4.2.4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4.2.5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4.3 结论与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熊去氧胆酸的分离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熊胆概述
    1.2 熊去氧胆酸简介
        1.2.1 熊去氧胆酸的物理性质
        1.2.2 熊去氧胆酸的化学性质
        1.2.3 熊去氧胆酸的研究进展
        1.2.4 熊去氧胆酸的作用
        1.2.5 熊去氧胆酸的医学应用
        1.2.6 熊去氧胆酸的制备途径
        1.2.7 熊去氧胆酸的分离纯化
        1.2.8 熊去氧胆酸的分析检测
    1.3 大孔吸附树脂法概述
        1.3.1 大孔吸附树脂作用原理
        1.3.2 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效果的因素
        1.3.3 大孔吸附树脂的相关应用
    1.4 硅烷化作用概述
        1.4.1 硅烷化作用原理
        1.4.2 硅烷化作用的应用
    1.5 离子交换树脂法概述
        1.5.1 离子交换树脂作用原理
        1.5.2 影响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效果的因素
        1.5.3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6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第二章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熊去氧胆酸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HZ-802大孔吸附树脂概述
    2.4 实验方法
        2.4.1 熊去氧胆酸、7-酮石胆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2.4.2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精密度
        2.4.3 熊去氧胆酸和7-酮石胆酸样品稳定性
        2.4.4 HZ-802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和再生
        2.4.5 HZ-802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能力的测定
        2.4.6 HZ-802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选择性
        2.4.7 HZ-802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法分离熊去氧胆酸
    2.5 检测方法
        2.5.1 薄板层析法
        2.5.2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2.5.3 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2.5.4 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ESI-TOF-MS)
    2.6 结果与讨论
        2.6.1 标准曲线
        2.6.2 高效液相色谱精密度
        2.6.3 熊去氧胆酸和7-酮石胆酸稳定性
        2.6.4 HZ-802静态吸附能力
        2.6.5 HZ-802的吸附选择性
        2.6.6 进样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6.7 洗脱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6.8 层析柱高径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6.9 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2.6.10 熊去氧胆酸回收率和纯度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烷化法分离纯化熊去氧胆酸
    3.1 实验试剂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硅烷化反应
        3.3.2 硅烷化试剂的选择
        3.3.3 差异性研究
        3.3.4 温度对硅烷化反应的影响
        3.3.5 物质间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3.3.6 产物的检测与表征
    3.4 实验结果
        3.4.1 硅烷化试剂的选择
        3.4.2 差异性研究
        3.4.3 温度对硅烷化的影响
        3.4.4 物质间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3.4.5 产物的检测与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熊去氧胆酸
    4.1 实验试剂
    4.2 实验仪器
    4.3 D201大孔强碱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4.4 实验方法
        4.4.1 D201碱性离子树脂预处理
        4.4.2 D201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4.4.3 洗脱剂的选择
        4.4.4 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分离熊去氧胆酸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吸附等温线
        4.5.2 吸附等温线拟合
        4.5.3 洗脱剂的选择
        4.5.4 进样速率的选择
        4.5.5 温度的选择
        4.5.6 D210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动态分离熊去氧胆酸
    4.6 实验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成果

(5)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释义
前言
1 综述
    1.1 海州常山的概述
        1.1.1 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研究
        1.1.2 海州常山的药理作用
        1.1.3 海州常山的临床应用
    1.2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方法
        1.2.1 传统提取技术
        1.2.2 现代提取技术
    1.3 化合物结构的研究方法
        1.3.1 理化鉴定方法
        1.3.2 波谱鉴定
2 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提取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药材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内容
        2.2.1 筛选实验药材
        2.2.2 化学成分提取分离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与讨论
3 海州常山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原药材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海州常山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
        3.2.1 薄层层析(TCL)板的制备及使用
        3.2.2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初步分离
        3.2.3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分离纯化
    3.3 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4 结束语
在校期间撰写与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节节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抑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节节草简介
        1.1.1 节节草的异名及分布
        1.1.2 节节草的形态特征
        1.1.3 节节草的化学成分
        1.1.4 节节草的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1.2.2 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性研究
    1.3 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多糖的提取方法进展
        1.3.2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1.3.3 植物多糖的检测
        1.3.4 植物多糖的应用前景
    1.4 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1.4.1 生物碱的分类
        1.4.2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进展
        1.4.3 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2章 节节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2.1 节节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结果与讨论
    2.2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节节草总黄酮的研究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试验方法
        2.2.3 结果与讨论
    2.3 节节草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2.3.1 材料与仪器
        2.3.2 实验方法
        2.3.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节节草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3.1 节节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2 大孔吸附树脂对节节草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3.2.1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节节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3.3.1 材料与仪器
        3.3.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节节草总生物碱的提取及抑菌性研究
    4.1 节节草总生物碱的提取
        4.1.1 材料和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与讨论
    4.2 节节草总生物碱的抑菌性研究
        4.2.1 材料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龙胆中植物多糖保肝、降血脂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龙胆的研究概况
        1.1.1 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1.1.2 龙胆的药理活性的研究
        1.1.3 龙胆的临床应用
    1.2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多糖的概述
        1.2.2 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1.2.3 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2.4 多糖的应用前景
        1.2.5 植物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
    1.3 植物多糖降血脂作用机制
        1.3.1 高血脂症的概念
        1.3.2 高血脂症的危害
        1.3.3 多糖对TC、TG、LDL-C、HDL-C的作用
    1.4 植物多糖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1.4.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4.2 其他作用
    1.5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1.6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
        1.6.2 研究的内容
2 龙胆中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2.2 材料
        2.2.3 龙胆中多糖成分的提取
        2.2.4 龙胆中多糖成分的分离
        2.2.5 龙胆多糖的DEAE-52柱层析
        2.2.6 定性反应
        2.2.7 对龙胆中多糖的初步解析
        2.2.8 苯酚-硫酸法定量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龙胆中植物多糖保肝作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
        3.2.2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SOD、MDA活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龙胆中植物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4.2.2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体重、血脂的影响
        4.2.3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谷氨酸钠所致肥胖小鼠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龙胆中植物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5.3.2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小鼠单核巨噬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5.3.3 龙胆中植物多糖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古尼虫草多糖的化学修饰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多糖
        1.1.1 多糖的分类与结构
        1.1.2 真菌多糖
        1.1.3 虫草多糖
        1.1.4 古尼虫草多糖
    1.2 多糖的化学修饰
        1.2.1 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方法
        1.2.2 多糖的羧甲基化修饰
        1.2.3 多糖的乙酰化修饰
        1.2.4 其他方法对多糖进行修饰
    1.3 多糖纯化及鉴定
        1.3.1 多糖的纯化方法
        1.3.2 多糖的纯度测定方法
        1.3.3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1.3.4 多糖的理化性质鉴定
        1.3.5 多糖的结构鉴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及药品
        2.1.2 试验仪器
        2.1.3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2.2 多糖的提取纯化
    2.3 古尼虫草多糖化学修饰
        2.3.1 古尼虫草多糖硫酸化修饰
        2.3.2 古尼虫草多糖羧甲基化修饰
        2.3.3 化学修饰多糖多糖得率计算
    2.4 化学修饰古尼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
    2.5 化学修饰古尼虫草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
        2.5.1 化学修饰古尼草多糖取代度测定方法
        2.5.2 化学修饰多糖比旋光度的测定
        2.5.3 全波长扫描分析方法
    2.6 化学修饰多糖的结构分析
        2.6.1 化学修饰多糖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2.6.2 化学修饰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方法
        2.6.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2.6.4 扫描电镜图谱分析
        2.6.5 原子力显微镜图谱分析
        2.6.6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HNMR,CNMR)
        2.6.7 GC-MS图谱分析
    2.7 化学修饰多糖活性研究
        2.7.1 化学修饰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2.7.2 化学修饰古尼虫草多糖抗K562人白血病肿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古尼虫草多糖的化学修饰
        3.1.1 古尼虫草多糖硫酸化修饰
        3.1.2 古尼虫草多糖羧甲基化修饰
    3.2 化学修饰古尼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
        3.2.1 硫酸化古尼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
        3.2.2 羧甲基化古尼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
    3.3 化学修饰多糖理化性质的分析
        3.3.1 化学修饰多糖取代度的测定
        3.3.2 化学修饰多糖比旋光度的测定
        3.3.3 化学修饰多糖全波长扫描的分析
    3.4 化学修饰古尼虫草多糖结构分析
        3.4.1 化学修饰多糖红外图谱分析
        3.4.2 化学修饰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3.4.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3.4.4 扫描电镜图谱分析
        3.4.5 原子力显微镜图谱分析
        3.4.6 化学修饰多糖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3.4.7 GC-MS图谱分析
    3.5 化学修饰多糖抗氧化活性分析
        3.5.1 化学修饰多糖清除O_2~-·活性的研究
        3.5.2 化学修饰多糖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5.3 Fenton法评价化学修饰多糖·OH自由基清除能力
    3.6 化学修饰多糖抗K562肿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3.6.1 MTT法检测三种多糖对K562肿瘤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
        3.6.2 SDS-PAGE检测与多糖培养K562肿瘤细胞中蛋白质变化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 致谢

(9)基于荷移反应的非紫外吸收药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荷移络合物简述
    1.2 荷移络合物的形成
    1.3 荷移络合物中的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的分类
    1.4 荷移络合物的应用
        1.4.1 荷移络合物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
        1.4.2 荷移络合物在药物定性分析方面的应用
        1.4.3 荷移络合物在药物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
    1.5 本课题选题及工作意义
第二章 硫酸胍基丁胺的含量测定
    2.1 引言
    2.2 硫酸胍基丁胺电子受体络合物紫外光谱行为研究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2.2.4 荷移反应条件的选择
        2.2.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2.2.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2.2.7 反应机理探讨
    2.3 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胍基丁胺的含量
        2.3.1 仪器与设备
        2.3.2 药品与试剂
        2.3.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2.3.4 荷移反应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2.3.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2.3.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2.3.7 反应机理探讨
        2.3.8 硫酸胍基丁胺原料药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测定
    3.1 引言
    3.2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3.2.4 荷移反应条件的选择
        3.2.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3.2.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3.2.7 反应机理探讨
        3.2.8 硫酸西索米星原料药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3 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
        3.3.1 仪器与设备
        3.3.2 药品与试剂
        3.3.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3.3.4 荷移反应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3.3.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3.3.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3.3.7 反应机理探讨
        3.3.8 硫酸西索米星原料药及注射剂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羧甲司坦的含量测定
    4.1 引言
    4.2 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羧甲司坦的含量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4.2.4 荷移反应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4.2.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4.2.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4.2.7 反应机理探讨
        4.2.8 羧甲司坦原料药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附图

(10)“西陵知母”有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及知母多糖类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文献综述
    1、知母药材和多糖的研究现状
        1.1、知母药材的研究概况
        1.1.1、本草学研究
        1.1.2、知母的形态特征
        1.1.3、药材质量研究
        1.1.4、知母各种成分的药理作用
        1.1.5、知母中各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概况
        1.2、多糖的研究现状
        1.2.1、多糖的化学研究现状
        1.2.2、多糖的药理和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1.2.3、知母多糖的研究现状
        1.3、拟解决问题及预期成果
        1.3.1、研究对象
        1.3.2、预期成果
第二章:"西陵知母"各类有效成分动态积累变化研究
    2、立题依据和实验设计
        2.1、立题依据
        2.2、实验设计
        2.2.1、研究材料
        2.2.2、取样时间
        2.2.3、取样方法和样品处理
    3、分析测试方法的建立
        3.1、菝葜皂苷元测定方法的建立
        3.1.1、仪器与试剂
        3.1.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1.3、样品处理方法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3.1.4、方法学考察
        3.2、知母皂苷AIII测定方法的建立
        3.2.1、仪器与试剂
        3.2.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2.3、样品处理方法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3.2.4、方法学考察
        3.3、芒果苷和新芒果苷测定方法的建立
        3.3.1、仪器与试剂
        3.3.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3.3、样品处理方法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3.3.4、方法学考察
    4、"西陵知母"各类有效成分动态积累变化结果
        4.1、菝葜皂苷元的变化动态
        4.2、知母皂苷AIII的变化动态
        4.3、新芒果苷和芒果苷的变化动态
    5、结果与讨论
        5.1、结果
        5.2、讨论
第三章:知母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6、立题依据和实验设计
        6.1、立题依据
        6.2、实验设计
        6.2.1、研究内容
        6.2.2、技术路线
        6.3、实验方法的建立
        6.3.1、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方法的建立
        6.3.2、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硫酸-苯酚法)的建立
    7、知母多糖的分离制备
        7.1、知母总多糖的制备
        7.1.1、仪器设备及试剂
        7.1.2、操作步骤
        7.2、知母总多糖的分级
        7.2.1、仪器设备
        7.2.2、操作步骤
        7.3、游离蛋白的去除
        7.3.1、仪器设备及试剂
        7.3.2、多糖中蛋白的去除
        7.4、知母多糖的分族
        7.4.1、仪器和实验试剂
        7.4.2、操作流程
        7.4.3、富集
        7.5、知母多糖的分离纯化
        7.5.1、仪器与试剂
        7.5.2、中性多糖A的分离纯化
        7.5.3、弱酸性多糖B的分离纯化
    8、知母多糖的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8.1、纯度鉴定
        8.1.1、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8.1.2、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8.1.3、毛细管电泳(CE)法
        8.2、分子量的测定
        8.2.1、仪器
        8.2.2、样品溶液的制备
        8.2.3、标准样品制备
        8.2.4、色谱条件
        8.2.5、标准曲线的绘制
        8.2.6、样品测定
    9、结果与讨论
        9.1、结果
        9.2、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水杨酸伪麻黄碱的比旋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酶催化水解动力学拆分α-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D]. 成晴. 湖南理工学院, 2019
  • [2]固体药物生产工艺中不稳定因素探讨[J]. 马玲玲.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3)
  • [3]D-色氨酸合成工艺的研究[D]. 刘蕗.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1)
  • [4]熊去氧胆酸的分离与纯化[D]. 马小雷.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5]海州常山的化学成分研究[D]. 王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6]节节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抑菌研究[D]. 张俊生. 吉首大学, 2012(02)
  • [7]龙胆中植物多糖保肝、降血脂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王金宏.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01)
  • [8]古尼虫草多糖的化学修饰与活性研究[D]. 原静.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4)
  • [9]基于荷移反应的非紫外吸收药物分析研究[D]. 叶露.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2)
  • [10]“西陵知母”有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及知母多糖类成分研究[D]. 杨东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水杨酸伪麻黄碱比旋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