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

一、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刘瑾[1](2021)在《农业政策性银行拓展农地信贷业务研究 ——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YN省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稀缺资源,是农业生产的要素,但我国农地业务在资金需求和信贷供给之间难以找寻平衡点,呈现供需失衡的状态。市场弱式有效情况下,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出谋划策、破解困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必须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1以农地为依托,围绕土地做文章,全面激活农地资源要素活力。此外,由于当前宏观环境、监管环境、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发行传统信贷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农地信贷业务中央有部署、资金有需求、项目有收益,拓展农地信贷业务,以土生金闯新路,也是当前农发行加快转型发展的形势所需、现实所要。为研究农发行YN分行如何更好地拓展农地信贷业务,本文从农地、农地信贷、农业政策新银行等概念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入手,借助STP理论、PEST分析、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国外农地信贷业务实践的分析,总结了国外农地信贷在政府扶持政策好、法律制度保障全、资金来源渠道广、国家重视程度高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农地信贷业务和农发行系统内农地业务,发现了国内农地信贷存在法律制度保障不够、相关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同时,从农发行系统内农地信贷案例中得到了启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农发行YN分行农地信贷为研究重点,系统阐述了农发行YN分行发展历程、经营情况、业务范围、农地信贷业务历史沿革和业务支持情况。通过PEST分析法,分析了农发行YN分行开办农地信贷业务面临的法律依据不充分、风险分摊难度大、矛盾问题突出等问题。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YN分行办理农地信贷业务中存在的获取关键指标上的信息不对称、指标交易情况上的信息不对称、信贷资金使用上的信息不对称、土地价值评估上的信息不对称、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和研究,是反思、是提示、是预警,有利于农发行YN分行在拓展农地业务时提前介入,制定合理策略;有利于其加强对外沟通,争取优惠政策;有利于其完善规章制度,降低风险成本;有利于其强化机制建设,提高发展能力。分析了存在问题后,本文又利用STP理论对农发行YN分行拓展支持农地信贷业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拓展农地信贷业务是其发挥职能作用、实现业务发展的需要,总结了其拓展农地业务的政策优势、职能优势、省情优势、机构优势、声誉优势。同时,为解决农发行YN分行农地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国家政策支持角度,提出了国家应在拓宽农发行的融资渠道、调整业务职能、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方面给予农发行政策支持,在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机制、高标准高要求做好乡村规划编制、激活农村集体土地交易市场方面进一步作为,为农发行发挥职能作用、拓展农地信贷业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提出农发行YN分行应结合实际,强化产品创新,新增耕地保护提升、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等贷款品种;强化业务跟进,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聚焦土地复垦项目,进一步加大农地信贷支持力度;强化制度建设,推动成立专项发展基金、优化营销宣传制度、建立“五个关口”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建立远程监管系统、与省级公司建立监管平台;强化管理技能,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专业营销团队、增加客户黏性、加强贷后管理,从而夯实其拓展农地信贷业务基础的意见建议。本文研究过程紧扣农发行YN分行拓展农地信贷业务的职责所在和现实所需,结合国内外农地信贷业务经验做法,围绕农发行YN分行在农地信贷业务现状、存在问题、主要优势等方面具体内容,提出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因为农地信贷业务尚未成熟,目前还处于摸索研究阶段。本文形成的结论,可以对农发行YN分行拓展支持农地业务提供很好的参考借鉴,对于其他有意向开展农地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灵敏[2](2021)在《农发行YC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宫旗[3](2020)在《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中国现存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他的主要宗旨与愿景是支持三农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然而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及农发行业务不断地拓展,已经远远地超过当初三农建设和粮食安全的服务范围。然而农发行既有的信贷政策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的发展的需求。同时过去几年信贷政策为了适应发展地需要,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一直在累加,存在着重复和分散地问题。因此农发行的需要进行变革,急切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信贷管理水平,来确保农发行各项业务的良性有序发展。农发行DL分行始建于1997年。农发行DL分行在建行20多年的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外部经济环境因素、银行经营环境因素,银行自身经营因素等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管理的不稳定的因素的增多。因此对农发行DL分行来说,要能够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着力于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效率,努力降低不良发生的可能,保证信贷业务都能够得到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了农发行DL分行在开展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面临且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通过研究论文的形式,以农发行DL分行为具体的案例,对其信贷政策和信贷风险防控手段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就需要调查和研究农发行DL分行的相关的信贷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研究农发行DL分行信贷业务运行情况和业务流程、走访相关的信贷业务客户情况、与其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对比等。其次根据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对该银行的信贷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同时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调查分析法,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和梳理,找出目前该银行在信贷业务在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然后根据这些不足和缺陷,我们还需要探讨他们所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国内外同业的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结合该银行自身的情况,我们希望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王双全[4](2019)在《“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乡村要素流失问题仍然明显,特别是资金要素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农村成为我国决战全面小康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资金要素短缺;而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必要抵押品的缺失,使得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资金无法有效地向农业农村流动和聚集,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突出,“金融抑制”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农村的变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土地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扩大了农村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功能,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能力,为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制度基础,为农村土地资产化、金融化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活了农村金融,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深入研究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农村金融困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进行了一系列从土地产权制度到金融制度的系统改革。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加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探索农业融资新途径,加强对农业经营者的信贷支持,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5年全国232个县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资产;2016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并行实施,充分发挥农地的经济功能。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三权分置”制度,分离和实现承包权的保障功能和经营权的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融资渠道,打开了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死结。因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资本化严重不足的土地要素,将农村土地要素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探索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以期为推进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系统的学术和现实指导,充分发挥土地的融资功能,解决农村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满足农业生产资金的多层次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本研究以“三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围绕优化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体系这一中心任务,结合12家金融机构和54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经济学理论及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在对农户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Probit模型,以土地确权颁证、农地流转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为核心变量,分析土地确权颁证、农地流转、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及土地确权与后两者交互项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同时利用IV-Probit对核心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第二,厘清金融机构与政府在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梳理金融机构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供给情况,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探究农户获得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找到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第三,在前文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与需求错位的表征及原因,构建供需错位识别机制,对样本中具备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农户进行筛选,识别出供需错位的农户,构建Probit模型对供需错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选取典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夯实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保障体系,加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支持体系;针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问题,优化供需匹配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环境。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权分置”改革是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农村经营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增加,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土地金融市场中来,农村的土地资源将进一步转化为资本,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据调研的543户农户数据显示,314户表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有需求,仅130户获得了金融机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供给。随着我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然而,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与模式的创新还处于初期摸索试点阶段,仍受到法律、产权及市场等多重制约,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市场供给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从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看,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土地确权颁证的前提下,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在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中起增强性的调节作用,但土地流转在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流转的实施,农民与集体的土地承包关系明晰化,土地流转会促进农地抵押市场,金融知识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以土地融资投入生产,进而催生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4.从供给的影响因素看,金融机构普遍看好农村土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土地财产权抵押条件尚未成熟,农村财产权抵押风险还较大,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体系还未健全,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较低。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发展前景及预期盈利空间能够正向影响金融机构供给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良好的土地政策环境、成熟的农地流转抵押市场、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土地的金融抵押品特性,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经营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政策风险,减少金融机构面对信贷违约的损失,这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从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来看,从需求侧看,农户文化水平低和金融知识水平不高是造成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关键因素,强化相关培训与宣传力度,提高农户金融知识水平,是放松农户信贷约束的关键之一;从供给侧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利率与农户预期利率不匹配导致供需错位,应进一步优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从外部环境因素上看,政策实施不到位是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土地金融市场发展依然是以政策引导为主,农户借贷行为内生性不足。因此,在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农户土地金融借贷的自发性和内生动力。本文创新之处或边际贡献在于:1.丰富了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内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地金融合约的机制设计,从经营权确权到抵押担保权的赋权,认为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使农地租佃市场的产权条件更加完备,增强了农地金融契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抵押信贷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2.弥补了当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零碎化的缺陷。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系统性探讨,并基于农户、机构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立足农户、金融机构两大决策主体的行为动机,结合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背景,探究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检验了农地抵押信贷的影响机制,发现土地确权颁证与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文考虑到两个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或者一个因素发挥作用要以另一个变量为条件或基础,将土地确权颁证与金融知识水平的交互项纳入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核心变量对农户需求的影响机理。

吕昊[5](2019)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从诞生以来,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粮棉油购销政策,坚守自身的服务农业发展的定位,全力保障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的供给,这对于农民的收入增加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作为一个政策性银行的市级分行,其经营业务多样化程度较高。由于经营业务的多样化使得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风险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而支农信贷在S分行的业务经营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论述,并且从相关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中找出适合于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 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保障措施,为其他政策性银行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信贷风险预警能力较弱,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滞后以及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发挥不充分等问题。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主要包括外部经营环境不成熟,内控制度缺乏有力保障,信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国家政策变动频繁以及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严重缺失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等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刘波[6](2019)在《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我国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非常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备受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程度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湖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和农业人口大省,从湖北省自身的体量来看,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基本生活面貌的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伴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加快,湖北省金融支持农业和投资运营体系就成为湖北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问题之一。农业发展银行的融资能力强,在湖北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较强的推动作用,在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参与主体角色,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产生实际的良性效果。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能力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和重视的研究焦点对象。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阐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背景,确定研究目标,论述农业发展银行和金融支持的概念;第二,以湖北省为例,探究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梳理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政策,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资金情况;第三,论述湖北省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服务绩效、服务能力分析、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第五,总结本次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通过专业知识的应用,分类分析,探讨为什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金融支持很难,在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采取何种措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与发展。

曾益应[7](2019)在《新常态下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研究 ——以农发行LA市分行为例》文中认为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中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家要增强信心,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的特征出发,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战略上要以平常心态对待。我国经济的“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时代与阶段,国际金融危机不是全部的因素,虽然我国经济出现了“新常态”,但经济发展一直在我国国家宏观政策容许的范围内,从本质上看,它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新常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经济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的发展;二是不断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服务型行业、消费需求将成为未来的主体,城乡间差距不断缩小,居民的收入不断上升,改革发展成果将逐步惠及广大民众;三是从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逐渐转变为创新型驱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仅有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在“新常态”下,探索一套适合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别是基层行的绩效管理制度,从而创新绩效管理,快速响应市场的需要,把农发行办成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重要保证。通过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特别是基层行绩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套适合政策性银行绩效管理的制度,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通过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通过个别访谈、问卷调查、阅读法规文件、查询数据,从农发行的外部环境、变革的动力、阻力方面对农发行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不断运用绩效管理和变革管理等相关理论,结合农发行现实的经营组织管理条件和特点,找出农发行变革绩效管理的对策。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选题的背景、介绍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说明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建立论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为绩效管理的有关理论论述及文献综述。主要目标是阐述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本课题研究目前的状况。第三章利用有关理论分析农发行绩效管理现状。通过举例分析农发行LA市分行的整体概况,剖析农发行LA市分行绩效管理现状,找出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存在的缺陷。第四章利用分析结论探讨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制度。包括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优点与积极面、不足等。第五章提出农发行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的策略。探讨农发行绩效管理制度建设面对的阻力,提出阻力变革的策略。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王喆[8](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策略案例分析》文中认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的新型城镇化历程,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城乡一体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的格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本文立足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八种主要类型特点,着眼我国现行城镇化建设主体的四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政企联动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及非营利社会组织建设模式,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进行策略分析,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论文介绍了农发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信贷探索的动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此背景下信贷管理策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论文对农发行基本信贷理论和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对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类型、城镇化建设主体的四种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运营体系与收益体系,并分析了农发行现行新型城镇化贷款体系与财政“三率”要求。然后,对农发行推进新型城镇化信贷的动因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分析,从历史进程动因、国家政策动因、自身发展动因三方面论述了农发行选择推进新型城镇化信贷的深层原因和理论依据。再次,通过分析农发行推进新型城镇化信贷管理的现状,结合农发行A市分行新型整体城镇化建设信贷项目实例,并对其进行信贷管理SWOT分析,找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的策略。即完善信贷产品体系、拓展信贷运营路径、精准风险防控方式、构建信贷管理模式、打造项目效益优势等五个方面。

尹正浩,马利,赵慧慧[9](2018)在《新时代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文中研究指明阜阳市分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抓住一条主线,发挥两大功能,坚持三项融入,做到四项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生命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农发行安徽省阜阳市分行结合实践,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以此统一共识,凝聚合力,推动农发行高质量发展。一、新形势下农发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一)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思想冲击和诱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

农发行辽宁省大连市分行课题组[10](2015)在《基层行践行农发行愿景的路径探究》文中认为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从成立至今,积极对其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广泛的探索,提出了"打造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愿景,确立了履职能力、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员工队伍"五个一流"的标准。农发行解学智董事长在2015年年中分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对现代化建设进程下农发行愿景的实现提出了要求,为新形势下农发行员工践行发展使命指明了方向。大连市分行通过对解董事长年中分行行长会议讲话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结合本行在愿景践行过程中的

二、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政策性银行拓展农地信贷业务研究 ——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YN省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对农地信贷的认识
        二、农地银行与农地信贷业务
        三、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地信贷业务定位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调查研究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地类信贷业务概述
        一、农地的概念
        二、农地信贷概述
        三、农发行农地信贷概述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概念和理论
        一、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概念
        三、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STP理论
        二、PEST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农地信贷业务实践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农地信贷实践及启示
        一、德国
        二、美国
        三、日本
        四、泰国
        五、启示
    第二节 国内农地信贷实践及启示
        一、贵州“湄潭实验”
        二、宁夏“平罗模式”
        三、宁夏“同心模式”
        四、辽宁“法库模式”
        五、启示
    第三节 农发行农地信贷实践及启示
        一、HN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二、HB矿废弃地复垦项目
        三、JS中期流动资金支持高效农业项目
        四、启示
第四章 农发行YN分行支持农地信贷业务概况
    第一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YN分行概况
        一、农发行YN分行发展历程
        二、农发行YN分行经营情况
        三、农发行YN分行业务范围
    第二节 农发行YN分行支持农地信贷业务情况
        一、农发行土地类信贷业务历史沿革
        二、农发行YN分行农地信贷业务情况
第五章 农发行YN分行支持农地信贷业务面临瓶颈和拓展必然
    第一节 农发行YN分行支持农地信贷业务存在问题
        一、以PEST分析法分析
        二、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
    第二节 农发行YN分行拓展支持农地信贷业务的必要性
        一、以STP理论分析
        二、以实际需要分析
    第三节 农发行YN分行拓展支持农地信贷业务的可行性
        一、政策优势
        二、职能优势
        三、省情优势
        四、机构优势
        五、声誉优势
第六章 农发行YN分行拓展农地信贷业务的建议和措施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对农发行的政策支持
        二、加大对农地业务的政策支持
    第二节 农发行YN分行层面的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产品创新
        二、强化业务跟进
        三、强化制度建设
        四、强化科技支撑
        五、强化管理技能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概述
    2.1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
        2.1.1 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概念
        2.1.2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
        2.1.3 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特征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2.1 资产、负债及综合管理理论
        2.2.2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2.2.3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3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3.1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3.1.1 农发行DL分行概况
        3.1.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3.1.3 农发行贷款类型
    3.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3.2.1 信贷管理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3.2.2 实施分层级信贷管理模式
        3.2.3 逐步完善信贷客户分类标准
        3.2.4 强化风险监测水平
        3.2.5 有效防控风险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4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风险识别与衡量分析
    4.1 农发行DL分行信贷管理风险识别
        4.1.1 农发行信贷风险一般性分析
        4.1.2 农发行DL分行风险识别概述
        4.1.3 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资产概况
        4.1.4 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4.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的问题分析及因素分析
        4.2.1 农发行DL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4.2.2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4.2.3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外部因素
5 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的控制措施
    5.1 夯实基础管理
        5.1.1 加强调查人员队伍建设
        5.1.2 强化内部控制建设
        5.1.3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5.2 加强风险掌控
        5.2.1 采用现代化风险测量方法
        5.2.2 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5.3 加强贷后管理
        5.3.1 强化贷后管理工作有效性
        5.3.2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5.4 优化信贷风险处置模式
        5.4.1 推动政府主导的风险化解模式
        5.4.2 落实与创新抵押物的有效处置
        5.4.3 创新和推进第三方代偿
        5.4.4 运用法律手段进行风险处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1.3.1 研究的创新
        1.3.2 研究的不足
2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金融
        2.1.2 金融产品
        2.1.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
    2.2 文献综述
        2.2.1 “三权分置”改革与土地金融的关系研究
        2.2.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2.2.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及影响因素研究
        2.2.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及影响因素研究
        2.2.5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优化研究
        2.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2 产权理论
        2.3.3 供求理论
        2.3.4 理论框架
3 “三权分置”改革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现状分析
    3.1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
        3.1.1 农地“三权分置”的历史演进
        3.1.2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现实意义
        3.1.3 “三权分置”改革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的意义
    3.2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实践
        3.2.1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与模式
        3.2.2 国内外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比较分析
        3.2.3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创新实践评价
    3.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分析
        3.3.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发展趋势
        3.3.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现状
        3.3.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存在的问题
    3.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分析
        3.4.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发展趋势
        3.4.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现状
        3.4.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动力机制
        4.1.1 内生动力:规模化生产需要
        4.1.2 外在拉力:“三权分置”改革的牵引
        4.1.3 市场合力:激活农村资产的需要
    4.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农户资金借贷需求与来源渠道
        4.2.3 农户农地抵押信贷需求意愿、类型和额度
    4.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研究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3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主体与功能
        5.1.1 供给主体—金融机构
        5.1.2 监管主体—政府
    5.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描述性分析
        5.2.1 四川省总体供给状况
        5.2.2 金融机构供给意愿
        5.2.3 农户供给获得情况
    5.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3.1 研究假设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3.5 内生性检验
    5.4 章节小结
6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表征及原因
        6.1.1 供需错位的表征
        6.1.2 供需错位的原因
    6.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供需错位的识别
        6.2.2 描述性统计
        6.2.3 研究方法
        6.2.4 变量选取
        6.2.5 实证结果分析
    6.3 章节小结
7 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典型案例分析
    7.1 温江区“花木捆绑”抵押贷款
        7.1.1 背景介绍
        7.1.2 具体做法
        7.1.3 实施成效
        7.1.4 案例启示
    7.2 郫都区花牌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
        7.2.1 背景介绍
        7.2.2 具体做法
        7.2.3 实施效果
        7.2.4 案例启示
    7.3 崇州市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助推“农业共营制”
        7.3.1 背景介绍
        7.3.2 具体做法
        7.3.3 实施效果
        7.3.4 案例启示
    7.4 章节小结
8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基本结论
    8.2 对策建议
        8.2.1 夯实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保障体系
        8.2.2 加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8.2.3 优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支撑体系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信贷风险的含义和类型
        2.1.1 信贷风险的含义
        2.1.2 信贷风险的类型
    2.2 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
        2.2.1 信贷风险成因理论分析
        2.2.2 全程风险管理理念
        2.2.3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2.2.4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
    2.3 农业发展银行与信贷风险
第3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3.1 S分行信贷业务概述
        3.1.1 S分行概况
        3.1.2 S分行信贷业务种类及主要客户
    3.2 S分行信贷业务基本流程
        3.2.1 贷前调查流程
        3.2.2 信贷审批流程
        3.2.3 贷后管理流程
    3.3 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3.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3.3.2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3.3.3 客户评级授信分类机制
        3.3.4 贷后风险监控机制
第4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4.1 S分行信贷风险基本概况
        4.1.1 S分行不良贷款概况
        4.1.2 S分行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4.2 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2.1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4.2.2 信贷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
        4.2.3 信贷风险识别预警能力较弱
        4.2.4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滞后
        4.2.5 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发挥不充分
    4.3 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4.3.1 外部经营环境不成熟
        4.3.2 内控制度缺乏有力保障
        4.3.3 信贷人员技能不完备
        4.3.4 国家政策变动频繁
        4.3.5 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严重缺失
第5章 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5.2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5.3 强化信贷风险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
    5.4 建立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5.5 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资源整合保障机制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界定和理论运用
        2.1.1 农业发展银行
        2.1.2 金融支持
        2.1.3 农村金融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 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以湖北省分行为例
    3.1 湖北分行简介
    3.2 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分析
    3.3 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金融支持政策
        3.3.1 新农村建设贷款政策
        3.3.2 水利建设贷款政策
        3.3.3 农村路网贷款政策
    3.4 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情况
        3.4.1 金融支持的现状
        3.4.2 金融支持的成效
4. 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绩效及问题
    4.1 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分析
        4.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和各项配套措施现状
        4.1.2 相关配套政策及其他外部环境的现状分析
    4.2 金融支持绩效
        4.2.1 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方面
        4.2.2 支持农村水利建设方面
        4.2.3 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
    4.3 金融支持的制约因素
        4.3.1 贷款主体、客体、政策环境等风险性较高
        4.3.2 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4.3.3 专项服务资金使用精准度较低、服务效果不佳
    4.4 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4.4.1 金融服务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待健全
        4.4.2 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缺失
        4.4.3 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与供给能力不足
        4.4.4 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环境差
        4.4.5 管理人员基本素养偏低
5. 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优化对策研究
    5.1 建立并健全金融服务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
        5.1.1 制定战略措施
        5.1.2 推进政府项目的营销工作
        5.1.3 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风险防范体制
    5.2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5.2.1 有效对接信贷政策制度和政府项目运作模式
        5.2.2 合理确贷款的比例和规模
        5.2.3 实行税收优惠并免征营业税
    5.3 强化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与供给能力
        5.3.1 创新担保抵押手段并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5.3.2 扩大业务范围和贷款比例
    5.4 优化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环境
        5.4.1 创新工作措施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5.4.2 推行营销办贷项目化管理和制度
        5.4.3 加强银企合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5 提升分行管理人员基本素养
        5.5.1 打造业务精良的信贷队伍
        5.5.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5.5.3 建立贷后评价制度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常态下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研究 ——以农发行LA市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绩效理论概述
    一、绩效管理概念
    二、绩效管理制度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四、绩效管理难点及对策
第三章 农发行适应“新常态”的管理要求
    一、农发行简介
    二、农发行进入“新常态”的依据
    三、农发行管理面临的新转变
第四章 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体系
    二、LA市分行组织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三、目前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建立“新常态”下有效的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体系
    一、改进现有绩效管理具有迫切性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路径
    三、有效的农发行绩效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第六章 “新常态”下有效的农发行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策略
    一、改革现有考评体系的阻力
    二、应对策略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策略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方法、框架与思路
    1.5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2 新型城镇化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发行职能及信贷管理的内涵
    2.2 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现状
    2.3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类型
    2.4 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分类与特点分析
    2.5 新型城镇的运营与收益体系
    2.6 农发行现行新型城镇化贷款体系与财政“三率”要求
3 农发行推进新型城镇化信贷的动因分析
    3.1 历史进程动因分析
    3.2 国家政策动因分析
    3.3 自身发展动因分析
4 农发行新型城镇化信贷管理案例分析
    4.1 农发行A市分行概况
    4.2 农发行A市分行新型城镇化信贷的情况分析
    4.3 农发行A市分行新型整体城镇化建设信贷项目实例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SWOT分析
    4.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策略
    5.1 完善信贷产品体系
    5.2 拓展信贷运营路径
    5.3 精准风险防控方式
    5.4 构建信贷监管模式
    5.5 打造项目效益优势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新时代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形势下农发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
    (一) 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思想冲击和诱惑。
    (二) 农发行改革发展带来挑战和困惑。
    (三) 现有激励约束机制带来员工自我发展矛盾和疑惑。
    (四) 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难以较好适应新时代要求。
二、阜阳市分行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 加强思想建设, 让新时代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 完善激励措施, 多渠道促进员工发展
    (三) 体现人文关怀, 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四) 党委以身作则, 发挥“头雁效应”
三、启示与建议
    (一) 加强学习, 抓住一条主线。
    (二) 注重引导, 发挥两大功能。
    (三) 以人为本, 坚持三项融入。
    (四) 与时俱进, 做到四个创新。

(10)基层行践行农发行愿景的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发行愿景的内涵
    (一)愿景的概念
    (二)农发行愿景的特征
        1. 政策性。
        2. 支农性。
        3. 创新性。
    (三)农发行愿景蕴含的重要意义
        1. 传递了农发行的战略使命。
        2. 概括了农发行的价值体系。
        3. 增强了员工的集体向心力。
二、农发行愿景践行现状
    (一)农发行愿景的发展历程
    (二)农发行愿景践行过程中的不足
        1. 发展上不平衡。
        2. 思想上不统一。
        3. 联动上不积极。
三、新形势下基层农发行愿景实现的途径
    (一)重视对战略愿景的宣传和引领
    (二)提升农发行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建立完善战略愿景践行的科技保障机制
    (四)鼓励员工树立发展个人愿景

四、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政策性银行拓展农地信贷业务研究 ——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YN省分行为例[D]. 刘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农发行YC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张灵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农发行DL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宫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D]. 王双全.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S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吕昊.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6]农业发展银行对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新常态下农发行市级分行绩效管理研究 ——以农发行LA市分行为例[D]. 曾益应. 安徽大学, 2019(02)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发行信贷管理策略案例分析[D]. 王喆.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9]新时代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 尹正浩,马利,赵慧慧.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8(10)
  • [10]基层行践行农发行愿景的路径探究[J]. 农发行辽宁省大连市分行课题组.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5(12)

标签:;  ;  ;  ;  ;  

浅谈新形势下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