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改性木材的超显微观察

微波改性木材的超显微观察

一、微波改性木材的超微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贺霞[1](2020)在《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特性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能的木材改性新技术,国内外研究重点集中在木材微波预处理工艺探索以及微波预处理材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等方面,而对木材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超宽频率范围内杨木介电特性,阐明高强度微波预处理对杨木温湿变化特性、宏-微观构造等影响规律,构建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杨木水分非均匀分布热迁移和微波爆破预处理模型,探明杨木单细胞微波爆破预处理临界条件,最终揭示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机理,以期为速生杨木高强微波预处理改性和高附加值功能木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揭示了超宽频率范围内杨木介电特性变化规律,构建了杨木介电常数、损耗因数与影响因子间的量化数学模型,确定了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试件的厚度范围:杨木介电常数和损耗因数随着含水率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升高而缓慢减小,当杨木含水率从0%增加到98.91%时,杨木介电常数最大可增加8.2倍,损耗因数最大可增加86.3倍;杨木介电特性存在各向异性,纵向介电常数和损耗因数大于横向,径向略大于弦向;含水率对杨木介电特性的影响最显着,温度次之,纹理方向最小;杨木介电特性数学模型拟合系数的平方都在0.90以上,能很好的模拟杨木不同纹理方向介电特性随含水率的变化;采用915 MHz和2450 MHz频率的微波对高含水率(100%左右)杨木进行预处理,试件厚度应分别控制在12 cm和4 cm以内。(2)探明了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条件对杨木温湿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并计算了杨木内部的微波场强:高强度微波预处理能使杨木温度迅速升高,最大升温速率可达3.03℃/s;杨木内部的温度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和复杂性,且不存在整体性固定分布模式的温度场;微波功率越大,升温速率越快,终了温度越高;微波辐射时间越长,恒温期越长,终了温度越高;初含水率越低、厚度越大,杨木内部温度分布越均匀;高强度微波预处理能显着降低杨木含水率,每千瓦微波能每小时能排除0.41.1 kg的水分,失水速率最大可达1.22%/s;提水率随着微波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初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杨木内部的微波场强与含水率和温度有关,微波场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3)探明了高强度微波预处理对杨木微观和宏观构造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过程中裂纹产生机理:微波预处理后,杨木横切面出现明显裂纹,且裂纹主要沿着木射线方向呈辐射状分布,裂纹长度、宽度不一;裂纹产生部位主要集中在木纤维间胞间层、导管与射线薄壁细胞胞间层、木纤维与射线薄壁细胞胞间层及导管、木纤维细胞壁的纹孔处;增大微波功率,延长微波时间,增加辐射次数是改善微波预处理材裂纹分布均匀性的有效措施;裂纹产生部位与细胞不同壁层的化学成分及微纤丝排列方向有关,木材胞间层木质素含量高、纤维含量少,纹孔周围细胞壁微纤丝角大,两者构成了细胞壁弱相结构,应力作用下易发生破坏;微波预处理过程中,细胞壁微纤丝角差异引起的干缩差异易形成细胞壁微裂纹。(4)表征了杨木孔隙率分布,构建了杨木微观密度和微观含水率定量表征方程、水分非均匀分布下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热迁移模型,探明了微波预处理过程中热量的传递规律:杨木早晚材孔隙率最大相差47.5%,杨木微观密度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微观含水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水分饱和度状态下,杨木微观含水率差异最大可达59%;基于非匀质构建的微波预处理热迁移模型可以较为准确表征杨木水分非均匀分布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影响,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内部温度差异高达98℃,饱和水蒸汽压差最大可达0.15 MPa,热量从含水率为20%-60%的区域向含水率较高(120%以上)区域和含水率较低区域(20%以下)迁移。(5)构建了杨木高强度微波爆破预处理预测模型,求解了微波爆破预处理临界压强和温度条件,揭示了微波爆破预处理机理:在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过程中,细胞壁处于三向应力状态(轴向应力、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其中轴向应力在壁厚方向处处相等,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沿壁厚非均匀分布,在内壁处达到最大值;杨木导管爆破的最小蒸汽压强和温度分别为0.32 MPa和133℃,射线薄壁细胞爆破的临界蒸汽压和温度分别为0.4 MPa和140.2℃,木纤维屈服的临界压强和爆破压强分别为1.19 MPa和2.3 MPa,对应的屈服温度和爆破温度分别为180℃和206℃;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引起的热应变与内部快速失水引起的湿应变,是造成杨木纹孔膜、胞间层、薄壁细胞等细胞组织挤压、拉伸,甚至破坏,实现杨木微波爆破的最主要原因;裂纹首先出现在纹孔膜和复合胞间层处,再相继出现在射线薄壁细胞、导管和木纤维细胞壁上,且裂纹由细胞壁内表面向外壁扩展。

翁翔[2](2020)在《微波处理对杉木干燥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干燥是实木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序。木材的干燥质量及效率直接决定着木制品的出材率及产品质量。低渗透性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存在干燥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容易产生干燥缺陷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高效利用。微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木材的渗透性,为难干木材的高效高质量干燥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以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心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微波处理工艺,分析微波处理材微观构造和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渗透性的影响,揭示微波处理中木材内部温度和压力、微观构造以及孔隙结构的变化对渗透性和干燥特性的影响机制。本文试验条件下(微波设备额定输出功率:20 k W;杉木锯材厚度:50 mm;初含水率范围:20%~60%)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杉木微波处理优化工艺及对干燥的影响。优化工艺为:初含水率55%,微波能量密度43 k Wh/m3。在该工艺条件下,杉木锯材的干燥速率和水分扩散系数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径切板平均干燥速率提高了8.66%,弦切板提高了16.56%,缩短了干燥时间,并且干燥前期的提速效果更明显。径切板在干燥后期的水分扩散系数提高了10.27%,弦切板提高了12.40%。同时,杉木锯材的干燥均匀性提高,处理径切板的厚度上含水率偏差较对照材减小了48.06%,残余应力指标降低了42.92%。处理弦切板的厚度上含水率偏差较对照材减小了31.79%,残余应力指标降低了48.59%。微波处理对杉木锯材干燥后的外观干燥质量影响不显着。(2)研究了不同强度微波处理对杉木微观构造的影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低强度(微波能量密度43 k Wh/m3)微波处理材管胞上的具缘纹孔膜被破坏,塞缘区域的微纤丝发生断裂,产生了裂纹,而纹孔塞则基本保持完好。交叉场纹孔口两端产生了微裂纹且延伸至管胞壁。射线薄壁细胞与相邻轴向管胞之间的胞间层开裂,使两者产生了分离,裂纹宽度一般为1μm~25μm。高强度(微波能量密度57 k Wh/m3)处理材微观构造的破坏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宽度可达100μm~130μm的宏观裂纹。在宏观裂纹断裂面上,管胞上的具缘纹孔膜大部分脱落,交叉场纹孔膜消失,射线薄壁细胞破坏严重,部分管胞壁出现断裂现象。高分辨率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结果显示:低强度微波处理材的管胞形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其横截面形状逐渐向圆形或椭圆形转化;高强度处理材管胞变形更明显,部分管胞壁破裂,破坏主要集中在管胞壁的中部区域,而细胞角隅处则基本保持完好。(3)研究了不同强度微波处理对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压汞法测试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以提高杉木的中孔孔径、平均孔径和压入汞体积,且强度越高提升效果越明显。在孔径分布方面,低强度和高强度微波处理均能够提高杉木纹孔膜上微孔的孔径大小(峰值分别从674.7 nm提高至831.8 nm和1047.6 nm)。两者中管胞直径范围内的孔隙数量也有明显增加。氮气吸附法的测试结果表明:低强度的微波处理可以使杉木微毛细管系统内部1.2 nm~3.7 nm孔径范围内的孔隙数量明显增多。高强度微波处理还可以使其中部分孔隙的孔径增大,并且产生了一些的新的孔隙,导致2.2 nm~10 nm范围内的孔隙数量增多。核磁共振低温冻融法的测试结果表明:低强度的微波处理可以使饱水状态下的细胞壁内部1.6 nm~2.7 nm孔径范围内的孔隙数量增多。高强度微波处理还可以使其中部分孔隙的孔径增大,使得高强度处理材在2.7 nm~8 nm范围内的孔隙数量增多。微波处理后杉木饱水状态下的细胞壁孔隙率略有提高,微波强度越高,提高幅度越大。(4)研究了不同工艺微波处理杉木内部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发现了温度和压力的饱和点对应关系。木材内部温度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在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变化特性存在两种类型。类型一包括快速升温阶段和快速降温阶段,类型二包括快速升温阶段、减速升温阶段(或稳定阶段)和缓慢降温阶段。在相同微波处理条件下,初含水率较低时,木材内部可以产生更高的温度和蒸汽压力,初含水率为35%时的温度和压力峰值最高。微波能量密度越高,木材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峰值越大。在微波处理杉木优化工艺条件下,木材内部的温度峰值和压力峰值可达110.3°C和144.6 k Pa。(5)综合微波处理中杉木内部温度、压力的变化及微观构造等变化,阐释了微波预处理的作用机制。增大木材内部蒸汽压力的峰值可以提高微观构造的破坏程度,进一步改变木材的孔隙结构,提高木材渗透性。但当木材初含水率较低或微波能量密度较高时,木材内部产生的蒸汽压力峰值过高,容易出现内裂。在微波处理杉木优化工艺条件下,杉木管胞上的具缘纹孔膜破裂,交叉场纹孔口两端开裂并延伸至细胞壁,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之间产生微裂纹。微观构造的变化造成纹孔膜上微孔孔径增大,峰值从674.7nm提高至831.8 nm,同时管胞直径范围内的孔隙数量增加。使得杉木锯材厚度方向上的气体渗透性较对照材分别提高了42.9%(径切板)和33.3%(弦切板),最终在不产生内裂的前提下改善了杉木锯材的干燥特性。

魏录录[3](2020)在《强化预处理改善杨木化机浆制浆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化学预浸渍是生产化机浆的主要特征,也是生产化机浆的关键工艺。制浆原料大多是商品木片,切片运输等耗时较长,木片受到风干作用,其化学组分和微观结构易发生变化,孔道堵塞,对药液的渗透性变差,严重影响浸渍软化效果。在制浆过程中,浸渍效果的好坏对磨浆能耗、纤维束含量及浆的品质等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实现木片良好的预浸软化是改善制浆性能的关键。论文以商品杨木为原料,研究对比了挤压预处理(单螺旋、双螺旋),微波辅助预处理等几种物理预处理方式以及生物酶法预处理方式等对木片浸渍性能的改善效果及其对制浆性能的影响关系,初步探讨了木片预处理作用机理。同时,探讨了生物酶用于木片预处理工段的可能性,优化了酶处理工艺条件,分析了酶法预处理与制浆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未挤压(对照样)、单螺旋挤压(MSD)、双螺旋挤压(TSPI)等预处理方式,对化学机械法制浆过程中磨浆能耗、制浆得率、纸浆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TSPI挤压所得物料的吸液量(5.20 g/g)是MSD挤压所得物料的吸液量的3.8倍;不同挤压方式制浆结果发现,经双螺杆挤压所得纸浆的耐破强度、抗张强度较单螺旋挤压及对照样所得纸浆有所提高,而撕裂强度上略有降低。单螺旋挤压所得纸浆抗张强度、撕裂强度、耐破强度上均略高于未挤压木片所得纸浆。在游离度均为250m L时,双螺杆挤压所得纸浆白度为65.48%ISO,较单螺旋提高9.14%ISO,较未挤压木片所得纸浆白度提高12.94%ISO。同时对挤压改善浸渍效果及纸浆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究,挤压程度越高,纸浆中纤维束含量越低,双螺杆挤压所得纤维束含量比MSD挤压所得纤维束含量降低约76%,并且,与MSD挤压及对照样相比,TSPI挤压后所得物料的堆积密度较小,孔隙率和孔径较大,有利于浸渍过程药液渗透速率的提高和浸渍的均匀性。微波预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浸渍条件下,经微波浸渍木片吸液量较水浴浸渍显着提高,微波处理5 min即可达到水浴处理45 min的吸液量,显着提高了浸渍效率。不同的浸渍方式对纸浆的白度、强度性能等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微波辅助化学浸渍所得到的纸浆经二段过氧化氢漂白白度最高可达68.4%ISO,较汽蒸预处理法提高3~6个百分点;抗张指数平均提高3 N·m/g,撕裂指数约提高0.2 m N·m2/g,耐破指数提高0.15k Pa·m2/g左右。微波处理的木片微观结构也有明显变化,纤维上纹孔膜大幅度出现裂痕,纤维和导管上纹孔膜也被冲破,木材内水分扩散孔道增加,有益于浸渍过程药液渗透速率的提高。利用生物技术处理纸浆,通过酶解作用改善纸浆性能是一个非常生态环保的方式。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对纤维质量、打浆能耗和保水值的影响。在酶处理最佳p H和温度的基础上,对酶用量和酶处理时间进行了优化,通过纸浆强度的比较得出了此工艺下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佳处理条件。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酶用量为60 IU/g,处理时间90min,此时纸张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抗张指数分别达到3.32 m N·m2/g、1.73k Pa·m2/g、34.3 N·m/g,相比于对照样分别提高14.5%、16.9%、12.1%。木聚糖酶预处理纸浆的最佳酶用量为20 IU/g,处理时间90min,此时的纸张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抗张指数分别达到3.1 m N·m2/g、1.66 k Pa·m2/g、33.5 N·m/g,相比于未经酶处理的对照样分别提高7.0%、12.2%、9.5%。经纤维素酶或者木聚糖酶等生物酶预处理,与对照样相比,纸浆中细小纤维含量减少,纤维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均有所增加,纤维的卷曲指数也有提高,纤维表面暴露出更多的羟基,从而提高纤维间结合力,有益于纸浆的强度性能。并且酶处理过程中纤维得到软化,可使磨浆能耗降低,纸浆的保水值也有一定提高。

肖辉[4](2017)在《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材微波处理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改善木材渗透和浸渍性能的新型技术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微波处理木材机理和工业化设备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使其在木材工业化生产中没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论文以樟子松为实验材料,首先对樟子松木材的解剖和介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了解不同含水率樟子松介电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木材厚度和木材在腔体中的位置条件下,木材断面的损耗功率密度,优化微波处理的均匀性。同时实时监测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不同部位的温度特性,分析了不同微波处理工艺参数下木材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对微波处理木材的浸注性、微观构造和孔隙率等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厚壁圆筒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射线薄壁细胞和管胞的破坏力,以期揭示微波处理木材的作用机理。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木材在连续隧道式微波处理设备中的损耗功率密度与其初含水率、在设备中的位置和木材厚度有关。不同含水率木材断面上的损耗功率密度分布规律基本相同,木材中心部位损耗功率密度最高,边部较低。木材在靠近微波源断面处,损耗功率密度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而下降;随着木材在腔体中高度的提高,最大的损耗功率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木材厚度的增加,木材断面的损耗功率密度先升高后降低。(2)在高强度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特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类型1可以分为,前期升温、短暂的恒温和后续快速升温3个阶段;类型2可分为快速升温和恒温分为2个阶段。木材的最高温度和升温速率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木材初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木材恒温段的持续时间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木材初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木材内部的最高温度和升温速度大小顺序为,上表面>中心点>下表面>端部;在木材厚度方向上,离微波溃口距离越近,木材的最高温度和升温速率越高。(3)微波处理能显着提高木材的浸渍特性,微波处理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吸收染液增重率影响显着,其中微波处理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微波功率;而在20-40%含水率范围内,吸收染液增重率受含水率影响不显着。当采用功率为20kW,处理时间90s的微波工艺处理木材时,处理材吸收染液增重率和染液在木材内部的渗透效果最好。(4)微波处理提高木材浸渍特性的机理为:高强度微波处理使木材的纹孔结构发生破坏,部分闭塞纹孔被破坏。同时樟子松部分树脂道被破坏,并在树脂道周围沿着木射线方向产生宏观裂纹。微波处理使木材部分纹孔膜上的微孔和细胞壁中的间隙发生破坏,从而导致处理材内部小于200nm范围的微孔数量减少,在此范围内的累积孔体积和累积孔面积较未处理材下降;同时树脂道、纹孔口和部分细胞壁的破坏,使处理材大于8μm范围内的大孔数量增大。(5)樟子松射线薄壁细胞破坏的内外压力差为0.38MPa,对应的木材内部饱和蒸汽的温度为146.3℃。樟子松早材内壁屈服的压力为1.28MPa,爆破压力为3.19MPa。对应的早材内壁屈服温度为185℃,使早材管胞爆破的温度为223℃。

张剑雄[5](2016)在《杨木微波处理中温度分布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文中指出本文以速生材杨木(Populus spp.)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模拟和实验上研究了微波电磁场与杨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理论模拟中,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三口馈入圆柱型谐振腔和一口馈入方型谐振腔,对圆柱型木材微波加热过程不同因素对温度均匀性产生的影响和微波在不同含水率木材穿透深度进行了研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一口馈入和两口馈入微波设备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木材温度分布规律,及对微波处理后的高含水率杨木进行解剖,对比微波未处理和处理后木材内部微观结构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三口馈入圆柱型谐振腔对木材理论模拟加热过程,木材尺寸大小、微波频率、加热时间、含水率均对木材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有显着的影响。圆柱型木材半径为谐振腔半径的0.8倍,木材长度超过波导高度2.4倍时,木材加热均匀性最佳,能量利用率最高。同时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木材含水率越高,加热后温度分布越均匀。(2)采用一口馈入和两口馈入微波设备对不同含水率杨木温度分布规律研究中,一口馈入谐振腔加热时,低含水率木材温度分布较均匀,二口馈入谐振腔时,则高含水率较均匀。相同条件下,二口馈入谐振腔较一口馈入谐振腔加热更均匀。(3)微波处理后和未处理的高含水率杨木内部结构解剖对比发现,经过3000W微波处理后木材内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导管挤压变形甚至断裂,内部纹孔结构均被打开,形成了松散的横纵相通的网络结构。(4)微波在不同含水率木材中的穿透深度对比发现,微波(2.45GHz)随着含水率从20%升高到100%时,对应的穿透深度由0.098m减小到0.03m。综上所述,在微波加热过程中,不同的微波谐振腔及微波频率适用于加热不同尺寸大小的杨木,多口馈入微波加热方式有助于提高杨木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高功率微波处理高含水率杨木后,木材内部微观结构被严重破坏。

张凡[6](2016)在《微波—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再生废润滑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工业快速增长,对机械润滑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废润滑油的再生研究不仅是废油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缓解石油资源紧缺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针以废润滑油吸附再生技术为基础,以来源广泛、廉价且具有多孔特性的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并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研究,使粉煤灰获得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暴露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文中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粉煤灰的各种改性方法及微波改性技术的应用领域,最终选取微波辅助三种无机酸改性粉煤灰,并考察了微波辅助三种无机酸改性粉煤灰的实验条件,并对改性后粉煤灰对废润滑油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采用BET和XRD对粉煤灰进行表征分析,由SPSS回归分析得出方程知,改性粉煤灰吸附废润滑油的能力大小与比表面积成正相关,与平均孔径呈负相关。综合各表征结果知,改性粉煤灰内部孔结构以介孔为主,改性粉煤灰主要晶相结构为石英石、莫来石、磁铁矿、赤铁矿等。且有XRD分析知,粉煤灰经过改性后物相结构变化不大,存在物相成分转换。经过改性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均有所增加。(2)本文选用微波辅助三种无机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经实验的三种无机酸改性粉煤灰最佳比例是:盐酸和硝酸与粉煤灰的用量是6mL/g,硫酸与粉煤灰的用量是4m L/g,同时微波改性粉煤灰的最佳条件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是10min。(3)微波改性、酸改性、先微波改性后酸改性、先酸改性后微波改性粉煤灰都是有效的改性方法,且微波改性联合酸改性优于仅酸改性;先微波改性后酸改性优于先酸改性后微波改性;且先微波后硫酸改性优于先微波后盐酸和硝酸改性。(4)采用三种改性后效果较好的粉煤灰用于废润滑油的吸附精制试验中,在相同的投加量条件下,比较得出微波改性后硫酸改性粉煤灰吸附精制废润滑油效果最好。对其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微波改性后硫酸改性粉煤灰吸附精制废润滑油的实验条件,如接触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同时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得知,微波辅助硫酸改性粉煤灰(先微波改性后硫酸改性)对废润滑油优化吸附条件:反应时间60min、吸附温度是90℃、吸附剂投加量是12%、搅拌速度为900r/min,且由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得知,接触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搅拌速度,最后为粉煤灰投加量和反应时间。

欧阳平,张凡,张贤明,陈凌,王家序[7](2016)在《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微波辅助改性材料在材料领域广泛应用。阐述了微波的特点及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目前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主要研究领域,指出其未来研究向微波辅助改性材料作用机理、设备以及与其它改性技术的联用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孙伟,穆晓凯,孙清超,黄明,李诗航,黄信[8](2015)在《微波干燥对蒿草茎秆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蒿草茎秆对木质材料的可替代性,研究自然状态及微波作用下蒿草茎秆的抗径向压缩及弯折性能,测试分析微波干燥前后材料微观结构变化。试验数据表明:微波干燥速度较快,在700 W干燥装置中,经420 s即可将40 g蒿草茎秆含水率从55%降低到10%以下,而自然干燥则需2.5 h才能完成,随着微波干燥时间延长,细胞壁的纹孔结构被破坏,纤维组织由密变稀,增加了茎秆中的孔隙度。微波干燥300 s后,蒿草茎秆的径向压缩载荷从550 N提高到630 N,可承受的最大弯曲载荷和抗弯强度分别为41 N和193.44 MPa,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约10 N,同时较自然干燥,茎秆直线度由1.1/210(mm/mm)变为0.4/210(mm/mm),且韧性明显改善,这主要因为微波干燥使蒿草茎秆内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释放了蒿草茎秆内部生长应力所致。研究结果为以蒿草茎秆为原料的一次性筷子的工业化加工提供了参考。

柴媛[9](2014)在《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机制与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速生杨树木材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木材高强微波预处理机理,构建杨木微波预处理理论预测模型,模拟了杨木临界微波预处理条件,并采用自主研制的木材高强微波预处理设备,系统研究了高强微波预处理对杨树木材干燥特性、和渗透性的影响规律。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理论分析了高强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树木材细胞壁的受力状况,构建了微波预处理理论预测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达到同样细胞壁伸长比的情况下,若细胞半径越大,则其所需要的细胞内压强越小;高强微波预处理所必需达到的最小细胞内压强等于杨树木材最大薄壁细胞发生破坏时所需要的最小“屈服”临界压强;要在薄壁细胞层次上对杨树木材进行微波预处理,其对应的临界温度和压强差分别为184℃和2.03MPa。(2)微波预处理过程中,微波馈入方式和谐振腔半径对木材内温度分布均匀性和微波能利用率影响显着;与单、双、四和六微波口馈入相比,采用三微波口馈入方式加热时,木材内横截面上温度分布最均匀,微波能利用效率最高,达到87.48%;随着微波谐振腔半径的增加,木材内温度变异系数和能量利用率整体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优化的谐振腔半径介于0.186-0.211m间;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沿着木材的长度方向(纵向),木材内与纵向垂直的各个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距离微波馈入口越远,木材内部横截面上的平均温度越低,即微波馈入口处木材的平均温度最高;在对木材进行高强微波预处理时,当木材厚度为2cm时,木材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最均匀,微波能利用效率最高。(3)高强微波预处理能显着提高杨树木材干燥速率,改善干燥质量。与未处理试件相比,当微波辐射功率为5kw、10kw、15kw、和18kw时,微波处理杨木后续干燥速率分别提高了8.32%、13.34%、18.53%和113.34%:与未处理试件相比,当辐射时间为30s、50s、65s、和80s时,微波处理杨木后续干燥速率分别提高了4.63%、17.33%、31.94%和66.74%;微波预处理对杨树木材后续干燥的变形(截面变形、扭曲值和挠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微波处理试材的各个变形值均低于未处理试件。(4)高强微波预处理能显着提高杨树木材的渗透性。当微波辐射功率介于10kw-15kw时,与未处理材相比,木材横向、弦向和纵向浸渍液吸收量分别可提高61.3%-73.8%、17.2%-43.3%和28.4%-38.7%,特别是当微波辐射功率在18kw时,木材浸渍吸收量的增加愈明显;当微波辐射时间介于50-65s时,与未处理材相比,木材横向、弦向和纵向的浸渍液吸收量分别可提高66.0%-19.2%、46.2%-52.2%和19.7%-34.4%,特别是当微波辐射时间在80s以上时,木材浸渍液吸收量的增加愈明显;微波预处理对杨树木材弦向渗透性的影响大于对其横向渗透性和轴向渗透性的影响。

何盛[10](2014)在《微波处理改善木材浸注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功能化是实现木材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主要采用加压浸渍的方式,将功能剂压入木材内部,达到木材的功能化处理目的。但对于难渗透木材仍存在处理时间长、浸渍深度不够等问题。微波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木材的液体浸注性能,为木材的功能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以杉木及樟子松木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用于制造加压浸渍及常压浸渍型功能材料的微波处理工艺,从微观构造、孔隙结构变化等角度揭示了微波处理材浸注性改善的机理。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通过测试微波处理杉木的力学性能及加压浸渍吸水率,确定杉木用于制造加压浸渍型功能木材的微波处理工艺。通过测试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的常压浸渍吸胶率,确定樟子松用于制造常压浸渍型功能木材的微波处理工艺。2)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微波处理材宏观裂纹产生位置,利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微波处理材微观结构破坏情况,分析宏观裂纹及微观结构破坏对处理材液体浸注性能的影响。3)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宏观裂纹特征信息,研究宏观裂纹状态与液体浸注性能的相关关系。4)通过压汞法和氮吸附法分析处理材微观孔隙结构变化,揭示微波处理木材液体浸注性能的改善机理。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杉木(尺寸:600mm×80mm×25mm)用于制造加压浸渍型功能木材时,较优的微波处理工艺为:微波体积功率219.78kW/m3、含水率范围40%60%、微波处理时间60s;樟子松(尺寸:600mm×80mm×25mm)用于制造常压浸渍型功能木材时,较优的微波处理工艺为:微波体积功率219.78kW/m3、含水率范围20%40%、微波处理时间90s。2.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微波处理材宏观裂纹产生的位置集中在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的胞间层及轴向管胞间的胞间层,裂纹沿处理材径向发展;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杉木及樟子松微波处理材中均可观察到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的胞间层处的微裂纹、轴向管胞胞间层处的裂纹、纹孔缘破坏及闭塞纹孔复位等现象;樟子松微波处理材中还可观察到交叉场纹孔区域产生破坏现象。微观构造破坏可以有效改善处理材液体浸注性能。3.通过图像类型转换、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及形态学处理操作,可以获得微波处理材宏观裂纹数量、长度、宽度及面积等特征信息,计算出处理材裂纹区域面积所占的百分数、裂纹总长度及裂纹平均宽度。4.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裂纹区域面积百分数与裂纹总长度与吸胶率(30min)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51和0.643,而裂纹平均宽度与吸胶率(30min)线性相关系数为0.27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波处理材吸胶率主要与裂纹区域面积百分数及裂纹总长度有关,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23.206+0.765x1+0.014x2。5.压汞法分析结果显示,经微波处理后,樟子松及杉木总孔体积、比表面积、中孔直径及孔隙率均有一定幅度增大。在具体的孔径分布方面,微波处理后樟子松及杉木木材管胞直径变化不大(樟子松微波处理材:6823.8nm左右,对照样:7082.3nm左右;杉木微波处理材:25908.4nm左右,对照样:25918.2nm左右)。处理材纹孔塞缘部位的小孔孔径增大(樟子松微波处理材:283.8nm左右,对照样:226.7nm左右;杉木微波处理材:921.1nm左右,对照样:480.2nm左右)。微波处理樟子松及杉木木材产生大量孔径小于13.7nm的微孔,使处理材比表面积大幅增加。微波处理材纹孔塞缘上小孔孔径及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大其液体浸注性能。6.氮吸附法分析结果显示,孔径分布范围18.59nm40.03nm内,杉木微波处理材孔的数量小于对照样;在孔径分布范围40.03nm343.3nm内,处理材孔的数量多于对照样。

二、微波改性木材的超微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改性木材的超微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特性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波与微波加热
    1.3 木材微波预处理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木材高强度微波预处理设备研制
    2.1 引言
    2.2 微波加热机理
        2.2.1 介质的极化
        2.2.2 微波对木材的加热作用
        2.2.3 木材微波加热发热量计算
    2.3 木材微波预处理及改性试验装置研制
        2.3.1 微波加热体系的构成
        2.3.2 木材微波处理专用设备
    2.4 本章小结
3 杨木介电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方法与步骤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含水率和微波频率对杨木介电特性的影响
        3.3.2 温度对杨木介电特性的影响
        3.3.3 纹理方向对杨木介电特性的影响
        3.3.4 杨木介电特性数学模型
        3.3.5 微波穿透深度
    3.4 本章小结
4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微波设备输出功率测定
        4.2.1 试验设备与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 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的温变特性
        4.3.1 辐射功率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温变特性的影响
        4.3.2 辐射时间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温变特性的影响
        4.3.3 初含水率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温变特性的影响
        4.3.4 试件厚度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温变特性的影响
    4.4 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的湿变特性
        4.4.1 辐射功率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湿变特性的影响
        4.4.2 辐射时间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湿变特性的影响
        4.4.3 初含水率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湿变特性的影响
        4.4.4 试件厚度对微波预处理过程中杨木湿变特性的影响
    4.5 微波预处理杨木的宏观微观结构
        4.5.1 微波预处理杨木的宏观结构
        4.5.2 微波预处理杨木的微观结构
        4.5.3 微波预处理杨木结构破坏机理
    4.6 杨木内部微波场强度数字模拟
        4.6.1 微波场反问题计算算法的问题描述
        4.6.2 遗传算法设计与实现
        4.6.3 理论模型试验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热迁移的非均质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参数表征
    5.3 杨木水分非均匀分布定量表征研究
        5.3.1 材料与设备
        5.3.2 方法与步骤
        5.3.3 结果与讨论
    5.4 杨木微波预处理非匀质传热模型构建
        5.4.1 物理假定
        5.4.2 数学模型构建
    5.5 杨木微波预处理传热模型验证
        5.5.1 材料与方法
        5.5.2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微观力学理论分析
    6.1 引言
    6.2 杨木细胞微观特性
    6.3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预测模型
        6.3.1 模型假设
        6.3.2 模型理论分析
    6.4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爆破临界值
        6.4.1 杨木导管爆破临界值
        6.4.2 杨木射线薄壁细胞爆破临界值
        6.4.3 杨木纤维爆破临界值
    6.5 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机理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微波处理对杉木干燥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微波处理工艺
        1.1.2 微波处理对木材干燥特性的影响
        1.1.3 微波处理对木材微观构造及渗透性的影响
        1.1.4 微波处理对木材孔隙结构的影响
        1.1.5 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压力变化特性
        1.1.6 研究现状评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杉木微波处理工艺及对干燥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微波处理杉木工艺优化
        2.2.2 微波处理对杉木锯材干燥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微波处理对杉木微观构造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2.2 高分辨率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
        3.2.3 微观构造变化对渗透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微波处理对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波处理对大毛细管系统孔隙结构的影响
        4.2.2 微波处理对微毛细管系统孔隙结构的影响
        4.2.3 微波处理对饱水状态下细胞壁孔隙结构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微波处理中杉木内部温度压力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微波处理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压力对应关系验证
        5.2.2 木材初含水率对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
        5.2.3 微波能量密度对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
        5.2.4 微波处理杉木过程中压力峰值变化规律以及对木材构造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强化预处理改善杨木化机浆制浆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化学机械法制浆技术的发展
        1.2.2 杨木化学机械浆的发展现状
        1.2.3 预处理技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挤压预处理改善浸渍效果及其对化机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药品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木片预处理
        2.3.2 浸渍
        2.3.3 化学机械法制浆
    2.4 分析方法
        2.4.1 浸渍性能分析
        2.4.2 磨浆比能耗的测定
        2.4.3 纸浆物理性能的测定
        2.4.4 制浆废水COD与SS污染发生量的检测
        2.4.5 挤压后浆料形态及结构检测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不同挤压预处理所得物料浸渍性能
        2.5.2 不同挤压预处理所得化机浆性能的比较
        2.5.3 挤压后浆料形态及结构
    2.6 本章小结
3 微波预处理改善浸渍效果及其对化机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药品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杨木木片的浸渍
        3.3.2 化学机械法制浆
    3.4 分析方法
        3.4.1 浸渍性能分析
        3.4.2 磨浆比能耗的测定
        3.4.3 纸浆物理性能的测定
        3.4.4 制浆废水COD与SS污染发生量的检测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微波辅助对物料浸渍性能的影响
        3.5.2 微波辅助浸渍对化机浆性能的影响
        3.5.3 微波处理前后木片微观结构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生物酶处理对化机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药品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酶活的测定
        4.3.2 化学机械法制浆
        4.3.3 酶处理及打浆
        4.3.4 抄纸及纸张物理性能的检测
    4.4 分析方法
        4.4.1 纤维质量分析
        4.4.2 保水值的测定
        4.4.3 纸张物理性能的检测
    4.5 结果与讨论
        4.5.1 酶处理对杨木APMP浆纤维质量的影响
        4.5.2 酶处理对杨木APMP浆打浆能耗和保水值的影响
        4.5.3 生物酶用量对杨木APMP纸张性能的影响
        4.5.4 生物酶处理时间对杨木APMP纸张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波特性及加热木材原理
        1.2.1 微波的特性
        1.2.2 高强度微波处理木材原理
    1.3 微波处理木材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樟子松木材解剖及介电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樟子松木材解剖特性
        2.3.2 樟子松木材介电特性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高强度微波处理木材内部损耗功率密度仿真模拟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和设备
        3.2.2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设备不同位置木材内部损耗功率密度分布
        3.3.2 木材含水率对损耗功率密度分布的影响
        3.3.3 木材在腔体中的高度对损耗功率密度分布的影响
        3.3.4 木材厚度对损耗功率密度分布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高强度微波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
        4.2.2 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含水率下木材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特性
        4.3.2 不同微波功率下木材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强度微波处理木材浸渍和孔隙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微波处理工艺木材浸渍特性研究
        5.3.2 微波处理材微观构造变化
        5.3.3 微波处理材孔隙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高强度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破坏力理论计算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模型假设
        6.2.3 理论基础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樟子松射线薄壁细胞爆破力分析
        6.3.2 樟子松管胞爆破力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导师简介
致谢

(5)杨木微波处理中温度分布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波特性
        1.1.1 微波热效应及加热原理
        1.1.2 微波与材料相互作用
    1.2 木质生物质材料
        1.2.1 树木与木材
        1.2.2 木材的结构
        1.2.3 木材分类及作用
        1.2.4 杨木
    1.3 木材微波干燥研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理论基础
    2.1 微波加热木材机理
    2.2 微波穿透深度
        2.2.1 麦克斯韦方程和朗伯定律
        2.2.2 木材干燥过程中微波穿透深度
    2.3 木材中的热质迁移模型
        2.3.1 热量迁移模型
        2.3.2 质迁移模型
    2.4 谐振腔电磁波模式
        2.4.1 电磁波模式分类
        2.4.2 谐振腔中平面波的反射和干涉理论基础
    2.5 有限元分析法
3 三口圆柱型谐振腔对木材干燥均匀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模型建立
        3.1.2 模拟计算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微波频率对温度均匀性的影响
        3.2.2 木材尺寸对微波加热均匀性的影响
        3.2.3 加热时间对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3.2.4 木材含水率对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木材微波处理中含水率对温度分布影响规律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一口微波馈入加热不同含水率木材温度分布规律
        4.2.2 两口微波馈入加热不同含水率木材温度分布规律
        4.2.3 一口和两口谐振腔微波加热木材水分蒸发时间对比
    4.3 本章小结
5. 微波功率对高含水率木材内部结构膨化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木材内部结构变化
        5.2.2 木材内部纹孔结构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微波在不同含水率木材内的穿透深度的研究
    6.1 实验方法
        6.1.1 理论模型
        6.1.2 参数设置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中心截面穿透深度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思路
    7.2 研究总结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微波—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再生废润滑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改性粉煤灰的研究及其应用
        1.2.1 物理改性
        1.2.2 化学改性
    1.3 微波辅助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
        1.3.1 微波的特点和机理
        1.3.2 微波辅助改性材料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1.3.3 微波辅助改性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4 改性粉煤灰处理废润滑油的净化机理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和内容
        2.3.1 油品主要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2.4 特征测试方法
        2.4.1 pH测定
        2.4.2 BET比表面积方法测试
        2.4.3 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第3章 微波辅助无机酸改性粉煤灰
    3.1 实验方法
        3.1.1 改性粉煤灰的制备
        3.1.2 改性后粉煤灰对废润滑油中酸性物质吸附研究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改性粉煤灰最佳改性条件的确定
        3.2.2 粉煤灰的表征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波辅助无机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处理废润滑油
    4.1 实验原料及方法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废润滑油的预处理实验
        4.2.2 废润滑油吸附精制试验
        4.2.3 改性粉煤灰吸附精制后润滑油的各项理化性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7)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机理
2 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应用
    2. 1 环境工程领域
        2.1.1微波直接辐射改性
        2.1.2微波辅助酸进行改性
        2.1.3微波辅助碱进行改性
        2.1.4微波辅助盐改性
    2. 2 粉体工程领域
    2. 3 食品工程领域
    2. 4 木材工程领域
3 结束语

(9)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机制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杨树木材材性研究现状
        1.2.1 解剖性质
        1.2.2 化学性质
        1.2.3 物理力学性质
    1.3 木材微波预处理技术及数学模拟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目标和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微波特性与木材微波预处理预测模型
    2.1 微波特性
        2.1.1 微波传输特性
        2.1.2 微波加热原理
        2.1.3 微波加热特性
        2.1.4 微波干燥原理与特性
    2.2 杨木微波预处理预测模型
        2.2.1 模型假设
        2.2.2 理论基础
        2.2.3 结果讨论
    2.3 杨木微观构造破坏
    2.4 本章小结
3 木材内温度分布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数字模拟
    3.1 圆柱形谐振腔加热木材内温度分布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数字模拟
        3.1.1 模型构建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方形谐振腔加热木材内温度分布与能量利用效率的数字模拟
        3.2.1 理论基础
        3.2.2 模型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微波预处理对杨木干燥特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装置
        4.2.3 试验步骤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波辐射强度对杨树木材干燥特性的影响
        4.3.2 微波辐射时间对杨树木材干燥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微波预处理对杨木渗透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装置
        5.2.3 试验方法与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波辐射强度对杨树木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
        5.3.2 微波辐射时间对杨树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微波处理改善木材浸注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波处理木材研究进展
        1.2.1 微波处理木材原理
        1.2.2 微波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
        1.2.3 微波处理在木材功能化改性中的应用
    1.3 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进展
        1.3.1 木材渗透性控制因素
        1.3.2 改善木材渗透性的方法
        1.3.3 微波处理木材的渗透性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 微波处理木材工艺研究
        1.5.2 微波处理木材微观结构观察
        1.5.3 微波处理木材宏观裂纹评价
        1.5.4 微波处理木材微观孔隙分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波处理木材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波处理效果
        2.3.2 加压浸渍型材料微波处理工艺
        2.3.3 常压浸渍型材料微波处理工艺
    2.4 结论
第三章 微波处理木材微观结构观察
    3.2 引言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体视显微镜观测结果
        3.3.2 扫描电镜观测结果
        3.3.3 透射电镜观测结果
        3.3.4 微观结构破坏产生机理分析
        3.3.5 微观结构破坏对液体浸注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波处理木材宏观裂纹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图像类型转换
        4.3.2 图像增强处理
        4.3.3 图像分割
        4.3.4 图像形态学处理
        4.3.5 处理材裂纹状态对浸注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处理木材微观孔隙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樟子松微观孔隙的压汞分析
        5.3.2 杉木微观孔隙的压汞分析
        5.3.3 氮吸附法分析微波处理杉木微观孔隙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微波处理木材工艺研究
        6.1.2 微波处理木材微观结构观察
        6.1.3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波处理木材宏观裂纹评价
        6.1.4 微波处理木材微观孔隙分析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微波改性木材的超微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特性与机理研究[D]. 贺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2]微波处理对杉木干燥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D]. 翁翔.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3]强化预处理改善杨木化机浆制浆性能的研究[D]. 魏录录.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机理研究[D]. 肖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5]杨木微波处理中温度分布及微观结构变化规律[D]. 张剑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6]微波—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再生废润滑油研究[D]. 张凡. 重庆工商大学, 2016(12)
  • [7]微波辅助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J]. 欧阳平,张凡,张贤明,陈凌,王家序. 应用化工, 2016(01)
  • [8]微波干燥对蒿草茎秆力学性能的影响[J]. 孙伟,穆晓凯,孙清超,黄明,李诗航,黄信.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0)
  • [9]杨木高强度微波预处理机制与特性研究[D]. 柴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10]微波处理改善木材浸注性及其机理研究[D]. 何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标签:;  ;  ;  ;  ;  

微波改性木材的超显微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