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与分析

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与分析

一、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及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丁晓[2](2020)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综艺节目与青年亚文化的融合是网络综艺节目的一把“利剑”,青年亚文化是网络综艺节目对抗传统电视节目的文化“武器”,也是与其他网络综艺节目抗衡的秘密武器。青年亚文化不仅能够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提供新思路,迎合青年群体的观看习惯和情感需求吸引流量,还能适当缓解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青年亚文化若呈现不当,那便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内藏随时可能爆发的“安全”隐患。这不仅影响网络综艺节目的健康、良性发展,也会给青年群体带来负面的价值引导。因此,我们应对网络综艺节目加以审视,发现青年亚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避免狂欢现象愈演愈烈,走向娱乐至死的文化舞台。基于此目的,本文将网络综艺节目(2017-2019年)中的青年亚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为武器,结合新媒体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运用案例研究、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网络综艺节目中大行其道的青年亚文化进行研究。本文的论述共分为六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梳理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确定青年亚文化的涵义,理清网络综艺节目的产生与发展现状,探究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风格成因。研究发现青年亚文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社会解组和下层阶级想象性解决自我问题的结果。现今的青年亚文化褪去了尖锐的外壳,阶级性被磨灭,是具有一定“反叛”色彩的新潮生活方式或新兴社群。本文将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分为孕育期(2007-2013)、发展期(2014-2016)和稳健期(2017-)三个阶段,并对其各阶段的特点进行论述,总结出现今网络综艺节目的四点现状及趋势。一是深耕青年文化、偶像养成,网络综艺节目成为“造星”的最强流量人口;二是亲子类综艺减少,观察类综艺增多,音乐类综艺再度细分;三是衍生节目数量爆发;四是时长呈现增长趋势。最后,研究发现抵抗诉求的“协商式”表达和“边缘”群体的话语权呈现是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风格的主要成因。第二章选择了有较大关注度的三档网络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这!就是街舞》和《乐队的夏天》为研究对象。这三档节目分别展现了脱口秀、街舞和乐队三种年轻人酷爱的文化,内容设置各具特色却同样包含明显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利于探究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在主体呈现、视听语言风格及传播内容中的表现特征。研究发现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主体的风格化主要通过群体符号、个性装扮和戏谑开放的话语形式进行呈现。视听语言的亚文化风格表现为画面的戏仿及拼贴、场景设置的区隔化和话语的“反语言”实践。传播内容的抵抗式言说表现为节目对权威的反叛、对主流价值观的抵抗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第三章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及其他的数据资料对网络综艺节目的受众和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网络综艺节目的用户通过弹幕或社群进行互动,具有群体规模大、年轻化和分众化的特点。在传播影响分析中探究了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对用户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认知层的影响有以下三点:一是用户了解了更多的亚文化;二是将其看做烦闷生活的“解药”;三是认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影响不好甚至毫无意义。心理层的影响则表现为强化用户的自我认同感与群体归属感,满足用户的情感寄托、引发情感共鸣,帮助青年人想象性脱离集体困境。行为层的影响则表现为用户社交时会用网络综艺节目中的话语形式进行交流,用户参与网络综艺节目的宣发争夺话语权和用户开始喜欢并尝试学习小众文化。第四章依据二、三章的分析,探究当下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具有以下三点问题:一是价值引导偏离,表达内含语言暴力;二是用户观看的节目类型和节目的用户定位过于窄化;三是内容浮而不实,文化意义被消解。第五章针对第四章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养料,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尊重多元文化,传播正能量,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二是增强网络综艺节目的吸引力,挖掘多元类型的节目,创新节目形式,融合多圈层,拓宽节目的用户群;三是重视文化科普,容纳多种文化,深挖文化内核,正确“翻译”文化,丰富网络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本文客观的分析了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一方面,肯定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综艺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发现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传播的问题,警醒大众,并提出解决方法。这有利于网络综艺节目的长远发展及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多元文化的传播。

周素[3](2020)在《社会性别视野下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在读女性研究生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女性研究生在读占比高达51%。研究生就读期间正值女性婚恋黄金阶段,但学业、就业、婚恋多方压力使女研究生对人生颇感迷茫。作为女性中的高知群体,女研究生的婚恋观不只是关系到自身幸福,还对整个女性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探析女研究生婚恋问题,帮助女研究生树立正确婚恋观,能够有效的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度和幸福感。本研究以贵州四所高校全日制在读女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操作化为性别角色观,将婚恋观分为择偶标准,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三个维度,运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描述了女研究生婚恋观及性别角色观现状,对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及不同类型的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比较,总结出女研究生婚恋观特征,分析了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相关关系,并基于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的相关关系提出帮助女研究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逻辑进路。研究发现,当代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徘徊于“男强女弱”的传统婚恋观与“两性平等”的现代婚恋观。同时,研究还发现性别角色观与女研究生的婚恋观相关。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念越现代,其婚恋观越现代;性别角色观趋向于现代的女研究生在婚恋时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在两性关系上更加的推崇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反之,女研究生的性别角色观念越传统,其婚恋观则越传统,婚恋时更加认同传统婚恋观,推崇“男主女从”“夫贵妻荣”等传统婚恋观,且附属依赖性强,自我意识薄弱。本文就性别角色冲突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何缓解性别角色冲突的建议。首先,需宣扬两性平等的社会文化;其次,优化、完善男女平等的制度,创造伙伴型社会;再次,为缓解角色冲突,要从社会层面上我们应当建立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体系及有弹性的完善的福利政策,减轻妇女生育、抚养、家务等负担。同时提出我国需重视社会性别教育,社会性别范式传递也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环,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充分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消除传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本研究增加了社会性别理论本土化研究资料。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帮助女研究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提升女研究生幸福感,也促进了两性相互尊重,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做出微薄贡献。

张丽莉[4](2019)在《当代青年婚恋观的逻辑变迁》文中研究表明青年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婚恋观作为青年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之一,在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流意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之中,青年的婚恋观当然也不例外。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青年婚恋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能够从侧面体现出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体现出当今青年的价值诉求,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这段时间内青年婚恋观发生的一些变化。

段晓娟[5](2019)在《微时代明星婚恋对青年家庭伦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微型社交媒体日益成为青年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借助互联网手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成为青年生活的常态。微媒体的快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个体的交往范围,丰富个体交流的内容。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也常常在各种微媒体发布一些关于悲欢离合、柴米油盐的信息,尤其他们的婚恋状况,逐渐成为青年关注的焦点。当然,这既得益于青年社会认知心理的特殊需求,也离不开各种微媒体的推动。近几年出现的多起明星婚恋事件,几乎每一起都能引起一阵舆论狂潮。显然,这些明星婚恋中存在不少家庭伦理道德的典范,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仍然保持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家庭的百般呵护,堪称模范夫妻。但是,也有一些明星为追求名利,不惜触碰道德底线,任性放纵。性越轨、婚外恋、闪婚闪离等伦理失范行为不断上演,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影响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年产生恋爱动机多元化、择偶标准功利化、性爱观过于开放化、家庭责任观消退化等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应用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微时代明星婚恋对青年家庭伦理的影响状况,试图对明星婚恋中的不当行为进行伦理规范。倡导青年秉持善良、关爱、责任、忠诚的家庭伦理原则;坚持互相尊重、彼此真诚、共同守护、家国一体的伦理建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基础,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及家庭伦理观,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重新完善认知体系,进行角色定位与责任认同。同时,树立微媒体工作者的规矩意识、自律意识,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水平和媒体伦理素养;加强政府和社会的道德监督,严格媒体新闻发布的伦理审查程序;强化青年对优秀传统家庭美德的学习,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环境,从根本上加强改善青年家庭伦理道德。最后,对于一些脱离道德底线的伦理失范行为,应当通过伦理原则的指导,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进而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家庭伦理环境,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运行与发展。

李玉翠[6](2018)在《论《琅琊榜》的现代女性观》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中国女性的"他者"身份、从属地位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在父权制的影响下,女性作家、女性文学、女性意识普遍处于"失声"状态。五四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渐入人心,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并迅速扩大其影响人群。进入21世纪,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为女性意识的表达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女性文学与女性观也有了多种维度的

张媛媛[7](2018)在《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论其学识修养、思维观念、还是其精神品质,都令人为之叹为观止、肃然起敬。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先驱,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伦理思想既根植于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代,同时又反作用于那个时代,推动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李大钊的新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时代。笔者在研读《李大钊全集》的基础上,试图借助于史料分析、文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对李大钊的新伦理思想进行探究。论文的第一部分的目的在于梳理李大钊新伦理思想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理解其伦理思想的宏观基础与逻辑起点。通过阐述李大钊的生平和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理论基础等,阐释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给予李大钊的深刻影响。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心,以《李大钊全集》为中心,对李大钊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地挖掘、梳理和概括,具体的解读和阐释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批判以孔门旧伦理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揭示孔子之道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解读道德现象。其次,提出生死自然的生命观与“青春”奋斗的人生观,即认为“死”与“生”是一样的,二者皆为大自然中极为自然的现象,因此不必对“死”感到恐惧;在“青春”宇宙观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春”的人生观,告诫青年珍惜青春,把握“今”,活在当下,努力为实现“青春中华”而奋斗。再次,阐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尊劳主义的幸福观和崇尚劳动的“劳工神圣”的新伦理观。然后,倡导男女平权的妇女解放观,呼吁广大妇女挣脱精神枷锁,从经济上根本解决妇女一直受压迫的现状;婚姻家庭观是妇女解放观的具体表现和深化、发展,认为爱情和婚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婚姻家庭要以爱情为基础,倡导广大青年男女自由的恋爱结婚。最后,提出“物心两面,灵肉一致”的改造论,即坚持物质改造和精神改造同时进行,坚持用人道主义来改造人类精神,以社会主义来改造经济组织;同时李大钊身体力行,提倡道德同实践并重的教育观。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以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为透视点,阐述和揭示了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历史局限以及李大钊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品格;并且,努力挖掘和探讨李大钊的新伦理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整体审视李大钊的新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精神启示与借鉴意义,探讨其对于批判和传承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于构建当代中国的道德,以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的现实启示。

王林芳[8](2017)在《硕士研究生相亲过程中的主动加入与被动卷入——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相亲行动及其动机,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相亲、被动卷入相亲以及主动与被动兼有进行相亲的行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亲带来"安全感"的观点。

张瀛兮[9](2017)在《从家庭伦理剧看当代青年的婚恋伦理观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婚姻家庭质量是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标识,是人们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和显着表征。正确的婚恋伦理价值导向对于公民在私人生活领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追求和创造和谐文明美好的幸福生活,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电视文艺作品,反映现实生活,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是在马克思主义媒介观、职业精神使然。家庭伦理剧聚焦当代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人物命运和剧情发展演绎婚恋家庭伦理故事,以隽永的伦理意蕴和婚恋伦理价值导向,本文选作研究样本、在国内多家电视台轮番的《想明白了再结婚》更被誉为“爱情宝典”、“结婚指南”、“婚前必看”,俨然一部婚恋伦理观教育的通俗电视教材。以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播出平台的家庭伦理剧,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婚姻家庭问题这一当代中国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经敏感点,反映当代中国寻常巷陌、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主动迎合受众文化消费、艺术欣赏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其巨大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其伦理价值导向对观众的影响不可须臾小视。鉴于此,本文以《想明白了再结婚》为例,研究家庭伦理剧对当代青年婚恋伦理价值嬗变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实证分析法、比较法以及故事演绎法和伦理叙事法对检出的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作为研究样本的《想明白了再结婚》剧作进行多视角、综合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历史考察,对本文提出的伦理价值传播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系统阐释;本文提出并初步分析了影响电视剧传播力的因素,诸如题材与内容、创作主体与制作质量、传播平台及传播伦理导向,等等;对电视剧的导向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回顾和研究,提出家庭伦理剧可以作为婚恋伦理价值传播的有效载体,尤其是家庭伦理剧的导向在引导当代青年矫正婚恋伦理价值选择中出现的偏差、引导青年树立符合中华传统美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的婚恋伦理价值观等方面,大有可为。当代青年身处于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信息化大潮席卷全球的社会转型期,在婚恋伦理价值取向上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闪婚闪离的婚姻快餐化倾向,本文从以《想明白了再结婚》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内含丰富、思想深邃的电视伦理叙事中得到启示:婚恋不是儿戏、婚恋不是交易、婚恋不是一切、想明白了再结婚。本文研究认为,婚恋家庭问题事关个人幸福、社会和谐、百姓福祉,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代青年的婚恋伦理价值取向因为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出现了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倾向,包括电视剧工作者在内的有识之士应该加以引导和矫正;家庭伦理剧具有伦理价值导向功能,要充分发挥其内容及制作、伦理叙事以及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等方面优势,在引导当代青年确立正确的婚恋伦理价值导向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王璐璐[10](2016)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青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每个青年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这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目标是主观的价值取向,最终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观是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它是人生的标尺和航向,对个人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变革产生共振,在遵循一定规律基础上也发生着变化,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在文化发展的环境下把握价值观的演变是其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时代要求和民族振兴而生,统领各个社会群体的价值意志,大学生价值观作为其有机的组成,在整个文化环境的浸润和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生价值观体现了大学生群体特征和历史使命的精髓,是大学生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如何变迁?遵循什么规律变化?现状如何?怎样在处理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内容的进行凝练,并完成价值观教育机制的创新推进?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却也围绕着青年成长目标进行务实的思考,是指导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审视自我、坚定意志、落实行动的必经之路。价值观问题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对其分析理应置于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之下。文化生态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以文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是由主体、客体两部分组成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动态发展的文化链,由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规律、文化环境、文化资源、文化实践等要素组成,主张用生态学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平衡的观点看待文化的产生、演变以及与环境的关系,重视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对于人的素质品行的养成以及民族精神的筑造,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用文化生态的视角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不仅蕴含了生态文明的时代主题,而且通过对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关照各种环境要素的平衡发展,引导价值主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要求。借用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大学生价值观,要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厘清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涵义以及相互关系,找到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和现实依据,探讨文化生态视阈下进行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要将文化生态环境微缩和聚焦,着重进行高校文化生态研究,构建一个文化生态“场”,用系统学的角度,分析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一个受原生环境、现实环境、历史环境和国际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开放的系统模型,其中资源子系统、实践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价值子系统由外至内形成合力,作用于价值观主体,发挥系统凝聚、导向、熏陶和辐射的价值功能。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要回溯其在历史洪流中的演变,梳理阶段性的特征,并探究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政策颁布和文件规定上,逐步突显文化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增强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度,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了助推力。学术界的研究者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不同的划分阶段,进一步认证了文化生态环境对价值主体的作用力。大学生价值观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换,经历了价值观重诉、多元和整合等不同阶段,表现出了趋于稳定的价值观特征,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迈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价值观格局。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既有着群体特征基本一致的必然性,又存在个体经历和社会变革的偶然性,它与主体意识交互生长,又同社会变革相关共振,体现了价值观由自发到自觉的辩证上升过程。恩格斯对杜林“原则在先”曾进行批判,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去适应原则,原则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因此,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语义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层面,要通过实证分析掌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将价值观细分为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消费价值观、人际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恋爱价值观七个系类,分别对在校学生和教师群体进行调研,客观分析得出结论,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凝练和培育提供分析依据和材料支撑。对大学生价值观内容进行凝练要充分考虑高校复杂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反映多种文化冲突下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和主体诉求。在凝练原则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一元主导,体现社会化和个体化两种角色,处理好凝练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他律与自律的三种关系,力求体现价值观内容的共融性、承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在此基础上,提供较为全面、科学的提炼技术路径,以国学精神为基石,参考国家政策文件、国内外校训、已有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将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以“集束式”方式创新表达,体现了价值观结构体系,即确定“责任”为大学生价值观最核心、统领性的概念,延展出爱国、厚德、尚学、创新、求实、励行六个从属性的概念,演绎责任这一大学生价值观内核的丰富涵义。在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也取得了实质性进步,高校的德育氛围浓烈,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品行修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推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全员育人、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争取学生情感认同、创新方法手段、形成学生自觉自律等原则,创新培育机制研究。将价值观教育引导置于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架构下,统筹各方要素,实现育人的全员性、全方位性;在文化价值引领作用下,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加强学会做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重视网络德育、学科德育、开放德育和故事德育,做到价值观内容入脑入心;充分发掘高校文化生态系统的价值资源,注重文化制度建设,从教师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和规范健全三个方面完善激励机制,通过选树典型起到示范引领的关键作用,在文化实践的指导下,开展行动创新机制研究,打造知行合一的学习、实践体系,并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一切文献性质的捕捉和分析,都远远不及在实践和摸索中得到的真实而有效。对大学生价值观内容的构建和教育推进要提倡“躬行实践”的要求,让大学生在良好的高校文化生态环境中找寻到耦合价值观的资源和渠道,发挥实践在践行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及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2)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青年亚文化成为网络世界活跃的文化景观
        (二)网络综艺节目的井喷式发展
        (三)“网络综艺+青年亚文化”爆款频出
        (四)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呈现时有失范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访谈法
第一章 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概述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涵义
        一、青年亚文化的产生
        二、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 网络综艺节目的产生与发展
        一、网络综艺节目的界定
        二、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三、网络综艺节目的现状及趋势
    第三节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风格成因
        一、抵抗诉求的“协商式”表达
        二、“边缘”群体的话语权呈现
第二章 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表现特征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主体的风格化呈现
        一、群体符号的展现
        二、个性化的装扮
        三、戏谑开放的话语形式
    第二节 视听语言的亚文化风格打造
        一、画面的戏仿及拼贴式呈现
        二、场景设置的区隔化
        三、话语的“反语言”实践
    第三节 传播内容的“抵抗”与“反叛”
        一、对权威的反叛
        二、对主流价值观的抵抗
        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
第三章 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受众及影响分析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第二节 受众分析
        一、受众群体分析
        二、互动渠道分析
    第三节 影响分析
        一、对受众认知层面的影响
        二、对受众心理层面的影响
        三、对受众行为层面的影响
第四章 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传播内容不当
        一、价值引导偏离
        二、表达内含语言暴力
    第二节 传播“窄化”
        一、用户观看的节目类型窄化
        二、节目定位用户窄化
    第三节 文化意义被消解
        一、内容浮而不实
        二、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引导策略
    第一节 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养料,尊重多元文化
        二、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传播正能量
    第二节 增强网络综艺节目的吸引力
        一、挖掘多元类型,创新节目形式
        二、融合多个圈层,拓宽用户群
    第三节 丰富网络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
        一、重视文化科普,容纳多种文化
        二、深挖文化内核,正确“翻译”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社会性别视野下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婚恋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婚恋研究评述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视角
        (一)社会性别理论视角
        (二)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
    一、女研究生择偶标准现状
        (一)女研究生择偶标准描述及量化
        (二)不同类别女研究生择偶标准差异
        (三)女研究生择偶标准与男研究生差异
    二、女研究生爱情观现状
        (一)女研究生爱情观描述及量化
        (二)不同类别女研生爱情观差异
        (三)女研究生爱情观与男研究生差异
    三、女研究生婚姻家庭观现状
        (一)女研究生婚姻家庭观描述及量化
        (二)不同类别女研生婚姻家庭观差异
        (三)女研究生婚姻家庭观与男研究生差异
第四章 性别角色观现状及其与婚恋观关系
    一、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现状
        (一)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描述
        (二)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量化
    二、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的相关分析
        (一)性别角色观与择偶标准
        (二)性别角色观与爱情观
        (三)性别角色观与婚姻家庭观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一、基本发现
        (一)女研究生婚恋观特征
        (二)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关系
    二、探索讨论
        (一)婚恋对女研究生的意义
        (二)当前女性性别角色定位
        (三)如何加强社会性别教育
    三、本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4)当代青年婚恋观的逻辑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社会中青年主要的婚恋观
    (一)婚姻缔结条件。
    (二)男女双方的地位。
    (三)外部影响因素。
二、现代社会中青年主要的婚恋观
    (一)婚姻缔结条件。
    (二)男女双方的地位。
    (三)外部影响因素。
三、青年婚恋观逻辑变迁的影响
    (一)逻辑变迁的好处。
    (二)逻辑变迁的坏处。

(5)微时代明星婚恋对青年家庭伦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微时代明星婚恋与青年家庭伦理概述
    2.1 微时代的内涵
        2.1.1 微时代的内涵
        2.1.2 微时代的主要标志
    2.2 家庭伦理的内涵
        2.2.1 家庭伦理的内涵
        2.2.2 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
        2.2.3 家庭伦理的特点
    2.3 媒体伦理的内涵
        2.3.1 媒体伦理的内涵
        2.3.2 媒体伦理的发展
3 微时代明星婚恋现状与信息传播分析
    3.1 微时代明星婚恋现状
        3.1.1 性开放
        3.1.2 婚外恋
        3.1.3 闪婚闪离
        3.1.4 模范夫妻
    3.2 微时代明星婚恋信息传播的动因
        3.2.1 传播动因
        3.2.2 媒介动因
        3.2.3 自身动因
    3.3 微时代明星婚恋信息传播的途径
        3.3.1 互联网交互影响
        3.3.2 人际间的交流
        3.3.3 微媒体间接传播
4 微时代明星婚恋对青年家庭伦理的影响
    4.1 对青年家庭伦理的积极影响
    4.2 对青年三观的消极影响
        4.2.1 误导青年的世界观
        4.2.2 冲击青年的人生观
        4.2.3 扭曲青年的价值观
    4.3 对青年婚恋观的消极影响
        4.3.1 恋爱观
        4.3.2 择偶观
        4.3.3 性爱观
        4.3.4 婚姻观
        4.3.5 责任观
5 微时代青年应坚持的家庭伦理原则及伦理建构目标
    5.1 微时代青年应坚持的家庭伦理原则
        5.1.1 忠诚
        5.1.2 善良
        5.1.3 关爱
        5.1.4 责任
    5.2 微时代青年家庭伦理的建构目标
        5.2.1 相互尊重
        5.2.2 彼此真诚
        5.2.3 共同守护
        5.2.4 家国一体
6 微时代抵御明星婚恋对青年家庭伦理消极影响的对策
    6.1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助推青年三观及家庭伦理建设
        6.1.2 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增进青年责任感以及家庭伦理道德的认同
    6.2 构建完善的媒体伦理
        6.2.1 树立微媒体工作者规则意识,提高媒体伦理道德
        6.2.2 严格伦理审查,强化政府与社会的道德监督
    6.3 加强明星伦理道德建设
        6.3.1 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明星道德模范作用
        6.3.2 培养自律意识,不断提升明星的职业道德素养
    6.4 强化对青年的道德教育
        6.4.1 学习优秀家庭伦理精华,增强信息辨别意识和求证能力
        6.4.2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环境
    6.5 制定更加符合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规
        6.5.1 以更为完善的道德要求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6.5.2 以法律法规的制定助推青年家庭道德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6)论《琅琊榜》的现代女性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的女性主体观
二、自觉的男女平等观
三、互重的婚姻恋爱观
结语

(7)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批判孔门伦理,以唯物史观解读道德现象
    第二节 生死自然的生命观与“青春”奋斗的人生观
    第三节 尊劳主义的幸福观与“劳工神圣”的新伦理观
    第四节 男女平权的妇女解放观与以爱为根基的婚姻家庭观
    第五节“物心两面,灵肉一致”的改造论与道德同实践并重的教育观
第四章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意义及启示
    第一节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硕士研究生相亲过程中的主动加入与被动卷入——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二、相亲中的社会交换
     (一) 主动加入:以获取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二) 被动卷入: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
     (三) 主动被动相结合:内外报酬兼有的社会交换
三、相亲带来的“安全感”
四、总结

(9)从家庭伦理剧看当代青年的婚恋伦理观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一、问题的缘起
        1. 家庭伦理剧风生水起
        2. 婚恋家庭问题亟待关注
        3. 从传播伦理视角对婚恋观问题的研究缺失
    二、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1. 青年婚恋伦理价值观对婚姻家庭、社会和谐和文明的意义
        2. 电视剧的影响力、传播导向及其对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影响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
        2. 国外相关研究的情况
    四、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 文献调研法
        2. 实证分析法
        3. 故事演绎法
        4. 伦理叙事法
第二章 家庭伦理剧及《想明白了再结婚》的故事演绎
    一、关于家庭伦理剧
        1. 家庭伦理剧及其特点
        2. 家庭伦理剧现状及评价
    二、关于《想明白了再结婚》
        1. 《想》剧概况
        2. 《想》剧故事梗概
        3. “叙事”剧中人物
        4. 《想》剧主要人物关系及伦理冲突
第三章 婚姻、伦理价值传播与电视剧的导向
    一、婚姻家庭问题概说
        1. 婚姻的涵义
        2. 婚姻的法理解析
        3. 婚姻的心理分析
        4. 家庭伦理剧对出轨心理呈现的偏颇
        5. 婚姻与家庭幸福
    二、道德观与伦理价值传播
        1. 人类道德观的历史考察
        2. 黑格尔及德国古典哲学的道德观
        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
        4. 当代伦理价值观梳理及伦理价值概念体系的确立
    三、电视剧的伦理价值导向
        1. 习近平的媒介观对电视剧导向的启示
        2. 电视剧导向的现状和问题
        3. 端正电视剧导向的理论与实践
        4. 电视剧不良导向及其矫正
第四章 家庭伦理剧的伦理价值导向与传播
    一、家庭伦理剧的题材和内容
        1. 题材的伦理价值导向惯性
        2. 婚恋家庭伦理叙事的价值传承与升华
    二、家庭伦理剧的生产与制作
        1. 家庭伦理剧与伦理价值导向的涵养
        2. 《想》剧生产与伦理导向赋值
        3. 制作的审美追求与伦理价值导向
    三、家庭伦理剧的传播伦理价值导向
        1. 媚俗的“力量”
        2. 同质化的“怪圈”
        3. 过度商业化的驱动
        4. 泛意识形态教化
        5. 伦理价值导向混乱
        6. 传播策略的功利化倾向
第五章 《想明白了再结婚》的伦理启示
    一、《想》剧对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启示
        1. 婚恋不是儿戏
        2. 婚恋不是交易
        3. 婚恋不是一切
    二、《想》剧的婚恋家庭伦理启示
    三、《想》剧对电视剧的传播伦理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难点
    (一) 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问题
    一、主要概念的厘定
        (一) 文化
        (二) 生态
        (三) 文化生态
        (四) 高校文化生态
        (五) 价值观
        (六) 核心价值观
        (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及现实依据
        (一)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学理依据
        (二) 价值观与文化生态相关性的现实依据
    三、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一) 系统的基本内涵及构成
        (二) 系统要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三) 系统环境分析
        (四) 系统功能分析
        (五) 我国高校文化生态现状
第二章 文化生态系统形成对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生态系统开放的背景分析
        (一) 政策与实践:文化作用的社会认同
        (二) 学派争鸣: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论
    二、文化语境观照下,大学生价值观从一元到多元
        (一) 冲破一元化,价值观的重诉(1978年——1992年)
        (二) 理性而实际,价值观的多元(1992年—2006年)
        (三) 宏观上一致,价值观的整合(2006年—至今)
    三、文化发展规律下,大学生价值观从自发到自觉
        (一)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二)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共振性
        (四) 大学生价值观发展与主体意识的交互性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实证研究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准备
        (一) 问卷的设计
        (二) 问卷的编制
        (三) 问卷的研究对象
        (四) 问卷的调研方法
    三、调查分析
        (一) 学生调研数据统计
        (二) 教师调研数据统计
        (三) 学生与教师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四、调查结论
        (一) 客观题分析结论
        (二) 主观题分析结论
第四章 大学生价值观内容凝练
    一、凝练背景:以文化环境的变化为出发点
        (一) 从宏观角度看,文化冲突下的价值观引领
        (二) 从微观角度看,信仰缺失下的主体精神诉求
    二、凝练原则:以文化发展的顺应为切入点
        (一) 遵从一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平衡两种角色:社会化角色和个体化角色
        (三) 处理三组关系: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他律与自律
        (四) 体现四个特性:共融性、承启性、创新性、前瞻性
    三、凝练依据:以文化资源的探究为着力点
        (一)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基石
        (二) 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凝练的宝贵资源
        (三) 凝练大学生价值观的技术路径
    四、凝练内容:以文化理念的贯穿为落脚点
        (一) 统领性价值观释义
        (二) 从属性价值观释义
第五章 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
    一、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原则
        (一) 对现有培育机制研究的梳理
        (二)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文化生态系统建设同一性原则
        (三) 创新培育机制“五结合”原则
    二、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
        (一) 文化价值引领下的教育创新机制
        (二) 文化制度规范下的激励创新机制
        (三) 文化实践指导下的行为创新机制
        (四) 文化资源保障下的联动创新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
    (一) 中文书目部分
    (二) 中文论文部分
    (三) 中文其他资料
二、英文资料
    (一) 英文书目部分
    (二) 英文论文部分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附件

四、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及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网络综艺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传播研究[D]. 丁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社会性别视野下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D]. 周素.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1)
  • [4]当代青年婚恋观的逻辑变迁[J]. 张丽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7)
  • [5]微时代明星婚恋对青年家庭伦理的影响研究[D]. 段晓娟.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6]论《琅琊榜》的现代女性观[J]. 李玉翠. 网络文学评论, 2018(01)
  • [7]李大钊新伦理思想研究[D]. 张媛媛. 浙江财经大学, 2018(05)
  • [8]硕士研究生相亲过程中的主动加入与被动卷入——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J]. 王林芳. 现代交际, 2017(12)
  • [9]从家庭伦理剧看当代青年的婚恋伦理观嬗变[D]. 张瀛兮.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10]文化生态视域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 王璐璐. 山东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