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衢州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一、衢州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思敏[1](2021)在《“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品牌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还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帮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举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两山价值转换的创新性实践,其发展思路开始受到各地重视,建设者们开始根据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探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之路。浙江省衢州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拥有种类繁多、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农产品资源,具备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条件。2019年衢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积极开展“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重塑。本文将“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从品牌传播视角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主要研究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成果,明晰核心概念和选取支撑论文的关键理论。第二部分,根据衢州农业发展条件和品牌农业建设基础研究“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背景。从培育路径、运营模式、营销传播三个角度介绍“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品牌建设者(如政府、运营主体、授权企业)、品牌消费者双重视角出发探究目前“三衢味”品牌传播成效和问题。第四部分,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过前期的战略性规划,“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前的品牌认知度较高且获取一定的消费者信任度,增强衢州居民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度。通过政府的信誉背书获取品牌好感度,也达到了为旗下子品牌赋能的效果。第二,目前“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省外知名度较低,建设主体配合程度较低,母子品牌的凝聚力弱等问题。剖析原因可以发现,“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模式与内容单一,品牌建设主体的定位模糊,母子品牌运作存在一定矛盾。第三“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可以通过丰富传播策略,明确角色分工,调整战略思维,等优化措施构建出主体深度合作的模式,双赢的母子品牌关系,以期提高“三衢味”品牌辨识度。第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虽然热门,但不可盲目跟风。建设主体们需要因地制宜,寻找一条适宜当地的农业品牌化发展道路,避免走向缺少支撑性建设条件,“自说自话”的宣传视角以及过度依赖政府力量等误区。

曲梦娇[2](2020)在《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市化水平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2019年我国城镇化已达到60%,进入城市社会时代。城市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同时,人口急剧增加,资源也开始短缺,进而其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向乡村蔓延,发展过快导致城市扩张无序化、无节制化,城乡界限模糊,发展步调不一致,产生两极化。因此产生的城乡矛盾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今人们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市农业则是在此背景下顺应城市发展逐渐由城郊农业发展演变而来,都市农业的产生需要城市发展达到一定水准,借助城市发展自身的同时反作用于城市发展。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矛盾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场地位于城市边缘的黑庄户乡,现今黑庄户乡的发展与北京差距极大,人口多涌入城市,产业低级,与此同时黑庄户也是北京主副城市中心与二道郊野公园环的重要节点,因此黑庄户亟需产业升级,也需要腾退土地用于建设绿色空间以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在北京市总体规划、朝阳区规划以及黑庄户乡域规划,黑庄户规划有城市农业公园群,本研究场地属于其中之一。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对都市农业的概念与相关内涵、其发展现状与特点等进行学习,总结出将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简练提出都市农业景观的景观要素、应用方式,以及如何将都市农业通过景观手法应用于郊野公园的设计方法,用于指导本研究方案设计,作为本研究的实践验证。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苏越[4](2020)在《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保护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耕地非粮化是市场经济下农户的自发选择,也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某些非粮化类型会对耕地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盲目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亟需对耕地非粮化进行全面分析,为合理引导和管控提供依据。本文以“现状-机制-管控”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基于统计数据,宏观尺度上分析我国耕地非粮化的现状。然后以浙江省三个典型县市为例,基于2000-2018年地块尺度的遥感解译信息和国土调查成果,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扩张机制;借助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估比较了非粮化生产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综合效益的差异;最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现行耕地保护布局划定了不同功能分区,对耕地非粮化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统计数据,对2000-2017年全国以及浙江省非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变化不大,增加506千公顷;山东、河南、安徽等产粮大省的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下降9%、5%和6%,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增长了19%、13%和9%。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水果、花卉、苗木等的巨大市场需求和高额经济收益促使当地农民逐渐转向非粮生产。根据海关的粮食进出口数据,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主粮(大米、小麦、玉米)自给率为99%,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考虑到耕地非粮化局部扩张的态势,有必要对其空间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加强研究。(2)浙江省是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增长最为显着的地区,由2000年的35%增长至2017年的54%。主要非粮食作物类型中花卉苗木种植增幅最大,占比由2000年的2.59%增长至2017年的13.82%。从空间分布看,非粮食作物种植从经济最发达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开始,2010年后逐渐向浙中、浙西南地区发展。(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三个典型县市2000年、2010年、2018年地块尺度的耕地非粮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非粮化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1)2000-2018年间,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的耕地非粮化面积分别净增4773.78公顷、6367.86公顷和8581.97公顷,2018年其非粮化面积占各自耕地面积的12.40%,30.90%和27.54%。遥感影像解译的非粮化程度比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严重。遥感数据更为客观、全面地识别了更多的非粮化生产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揭示区域耕地非粮化现状上具有更大优势。(2)不同研究区的非粮化类型有所差异,这与当地的种养习俗、发展基础、耕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苗木种植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的非粮化类型。(3)多种非粮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差异,某种非粮化类型的集聚能进一步提高该非粮化类型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3)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00-2010、2010-2018三个研究区不同非粮化类型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耕作条件对非粮化扩张有显着影响。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2)优势非粮化类型扩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邻近效应,一方面是非粮化先行者取得高收益后租种周围耕地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先行者的高收益激发了周围农民的“非粮化”跟随。(3)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分析发现,基本农田制度未能起到控制非粮化扩张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耕地上的非农建设行为。(4)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园区等政策对某些非粮化扩张具有控制作用,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最为显着。2018年各研究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非粮化比例为7.30%-15.61%,低于基本农田范围内17.65%-28.44%。(4)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环境污染纳入能值分析,更客观全面的评估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表现和综合效益。(1)水稻单作是经济效益最低的生产类型,复合生产系统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2.32-2.35倍,非粮化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9.4-25.2倍,鸭养殖是利润最高的非粮化生产类型。经济收益的巨大差异是驱动非粮化扩张的内在原因。(2)能值分析结果表明,桐乡市目前的非粮化生产系统环境负载率高于其他生产系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的化肥、农药和饲料等数量过多所致。此外,苗木出土以及挖掘坑塘等非粮化生产会破坏土壤耕作层,给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带来很大困难。(3)从综合效益来看,而复合农业生产可以调和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多重目标的较好选择。但农户决策时更倾向于考虑短期的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非长远的整体的综合效益,因此需要合理的政策进行引导。(5)在耕地多功能评价基础上,结合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提出了非粮化三级五区的分区管控思路。第一级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该分区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最优的耕地。该区是粮食生产补贴重点投放区域,区内禁止一切非粮化生产,已经开展非粮化生产的地块必须限期恢复,通过遥感监测对非粮化易发地区加强监控。第二级包括生态农业区、复合农业区和休闲农业区,是基本农田范围内除粮食生产核心区外的耕地,重点保护耕地生产能力,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农业区主要位于生态较重要或敏感的区域,区内允许适度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等环境污染小的非粮化生产。复合农业区重点引导发展稻鱼共生等复合生产模式,推广绿色生产。休闲农业区内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发展蔬果采摘、花海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第三级为一般农田区,为基本农田外的耕地,该分区可以开展非粮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毛筱眉[5](2020)在《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五大战略总要求。传统村落是承载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文化信息含量最高的一处阵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传统村落面临着文化传承不够、发展受制约等多种问题。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清湖二村的现状及矛盾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保护利用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活态保护利用策略。共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界定清湖二村的研究范围和重点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国内外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相关研究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总结。第三章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的新要求,提出“原真性与现代性相融”、“整体性与区域性相协调”、“以人为本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等保护利用原则,并从空间格局活态保护、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产业活态发展等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第四章对清湖二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概况进行阐述,分析选址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价值等,提出村落在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问题,并着重分析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第五章主要为案例实践,根据上述提出的策略和方法,以江山市清湖二村为例,首先分析村落现状及矛盾问题、总结其特征和价值,结合第三章节提出有关清湖二村活态保护利用的方法和策略,制定了具体的方案。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顾浩军[6](2020)在《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水果种植业对于浙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加深,新时代背景下浙江省水果种植业面临新的发展瓶颈,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日趋紧张导致水果供给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水果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水果种植业传统的以要素投入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正在瓦解,转变水果生产方式、提高水果种植效率迫在眉睫,低效率的水果种植导致浙江水果种植业核心竞争力被削弱,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增强浙江水果种植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梳理归纳了水果种植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效率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了浙江水果种植业发展历程及新时代下浙江水果种植业发展的新问题;使用2000-2017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在随机前沿分析框架下测算了各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并比较分析了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状况;构建指标体系使用熵权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浙江水果种植业仍然面临水果种植结构失衡、低端果品产能过剩与高端果品供给不足并存、水果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水果种植技术滞后仍然制约着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提升;第二,从数值上看,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年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达到极值0.812后开始缓慢下降,2014年下降到极低值0.7312,2014年以后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开始回升,2017年上升到了考察期内的最高点0.8372;从区域比较上看,2003年以后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均超过了全国与东部平均水平,在东部地区基本维持在第4-5位,与东部地区最高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第三,整体上水果消费需求是与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关系最紧密的指标,在不考虑指标权重的情况下,水果人均占有量的灰色关联度水平排在所有指标中的第一位,干鲜果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排名第二,在考虑指标权重的情况下,国外水果需求总价值是对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影响最大的指标。总之,国内外水果需求规模的扩张,市场对水果供给质量要求的提高将对浙江水果种植业供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耕地资源与人力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不断流失的大背景下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培育水果种植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水果交易市场等渠道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未来浙江水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李晨露[7](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为了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一系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是当前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非农建设占用、撂荒和非粮化,景观破碎化严重等。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进行有效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永农保护存在的问题,对于落实优质耕地的永久性保护、维持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可以快速处理大量遥感影像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GEE由于其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集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农田、森林和水体等自然资源的长时序动态变化监测。因此,本文借助GEE平台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现状的动态性监测,掌握永久基本农田的利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永农保护问题,提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杭州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采用1114景Landsat 5 TM、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分别构建目标年份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份的影像堆栈,利用随机森林法生成了杭州市三期土地利用分类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在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结合谷歌影像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情况,评价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以期为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如下:(1)在GEE海量数据库和强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下,本文利用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Landsat系列数据,在分类过程中考虑了物候因素,在去云处理后创建了包含光谱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多维数据集,并运用机器学习分类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出了总体精度90%左右的2000、2010和2018年杭州市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2018年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和2017年永农划定成果中耕地面积相对误差13%左右。(2)通过对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和其耕地动态变化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耕地占比保持在70%以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态势,水体和林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在向林地和水体流出的同时,大量水体流入为耕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萧山大江东、余杭区、富春江沿岸等地区。但是耕地整体稳定性较高,三期都保持不变的耕地面积占永农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数量减少的耕地分布靠近东北平原地区,而数量小幅增加的则主要靠近山地丘陵,前者连续性较优于后者,潜在反映了耕地占补空间和质量不平衡问题。由于东北部平原水网地区如萧山区和余杭区的耕地连片度高,耕地重心偏东,总体呈“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尽管近二十年来,永农中耕地整体平整度提高,但是细碎耕地破碎化程度加重。对于萧山区、余杭区等平原地区的优质连片耕地要重点改善空间形态和规整程度,利用耕地整理、提质改造等手段提高耕地连片程度和生产能力,而杭州市外围区县通过工程提升耕地规整程度的潜力较大。(3)在GEE和谷歌历史影像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发现了杭州市永农保护现实性问题:1)存在农业结构调整利用耕地,包括坑塘养殖和苗木种植;2)生产条件、耕地质量和地理位置良好的农田存在闲置、撂荒现象,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3)建设占用耕地,包括非农建设和设施农用地等占用耕地。针对监测结果,为了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落实永农空间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提出了3点建议:1)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破坏耕地质量的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管控和刚性管控;2)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和监管政策;3)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孟紫琪[8](2020)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平衡性,导致全球生态状况发生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经济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我国大陆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集,结合生态等级指数评价法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1980-2015年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和植被的生态状况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究2种方法得出的生态状况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域116个地级城市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程(DEM)数据、距海距离数据、植被覆盖类型数据等,分析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梯度特征、海陆梯度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特征。结合气象数据(气温和降水)、社会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等多元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法探究生态状况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此外,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积极了解农业活动强度(如施肥、灌溉等)对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研究区域生态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资料反映的区域生态状况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等级指数由1980与1990年的4.60上升至2015年的4.61,生态等级指数为负向指标,即生态等级指数值越大其生态状况越差,因此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呈现基本稳定但有轻微恶化的趋势。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其生态等级指数空间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生态等级指数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模式。同时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海陆梯度特征明显,随着距海岸线越来越远,生态状况呈“高-低-高-低”的模式。生态等级指数的海陆梯度特征及高程分异特征主要是受到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城市多分布于南方,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和生态状况较差的类4、类5城市多分布于北方,如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等省份。(2)基于遥感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33.71%的区域面积呈显着绿化(植被恢复)趋势,8.88%的区域面积呈显着褐化(植被退化)趋势,且季节变化较大。与年际NDVI绿化速率0.0006/a(p<0.01)相比,研究区域内春季植被绿化速率较高为0.0021/a(p<0.01),这可能与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植被生长季的提前刺激了光合速率,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有关;而研究区域内夏季绿化速率最小为0.0006/a(p<0.01),而年尺度的NDVI是取一年内最大值计算,表明用最大值合成法合成的NDVI数据集可能不足以反映甚至低估区域植被的生长状况。在中低海拔地区,植被以绿化为主,这是由于植物体内氮沉降的加速促进了植被的生长;而褐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可能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高温加剧了水分对植物的胁迫。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生长也具有影响,气候因素对研究区域植被的绿化或褐化的影响较为有限。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与类2城市多分布于南方及辽宁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区域,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多分布于河北省的南部、山东省的中部和浙江省的北部。(3)通过对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和植被NDVI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生态等级指数进行正向化处理,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的NDVI值普遍高于正向标准化后的生态等级指数值,分布面积占比达97%;而生态等级指数值高于NDVI值的分布面积比例较小,仅为0%-1%,这反映了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和NDVI值表征的生态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生态等级指数赋值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南方地区生态状况优于北方,这与第一、第二部分对生态状况的分析相一致。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应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环境状况的协调发展。

詹迅乔[9](2020)在《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面小康离不开乡村振兴,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践形式,乡村旅游因其具有综合性、兼容性的产业特征,已然成为助推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衢州市拥有绝佳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四省通衢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与此同时,衢州市是《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规划》的核心示范区,开展对衢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因此,本文在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衢州市地理区位概况、旅游资源概况和各辖区旅游发展定位,通过对衢州市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旅游经营者的问卷调查,对相关政府管理人员的访谈,总结得出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制度不健全、规划不合理、农旅文旅产业不融合、基础设施不健全、专业人口缺口大等方面的问题。继而运用SWOT—PEST分析法,对衢州市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全方面的剖析。并通过与衢州市在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底蕴方面都较为接近的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知名地区婺源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者在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借鉴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从而得出对衢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据此,本文着力探寻适用于衢州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之路,针对性的提出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思路、总体目标、遵循原则和规划建议,并通过全面梳理整合衢州市内各辖区旅游资源,创新打造出五大不同主题的十四条衢州市精品乡村旅游产品线路。最后,通过对全文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出扩充政府政策供给,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创新经营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共治秩序;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实力三方面九条措施建议。

韩葳[10](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淄博休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农业部印发的《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通知指出,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收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2015年到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及要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和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等问题,特别是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的休闲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延伸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模式,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正呈现出了新业态、多样化、产业化发展的态势,休闲农业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淄博市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和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以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淄博市休闲农业的起步、发展历程、典型模式、发展现状与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淄博市2009年—2018年旅游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种植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农村制造业、邮政电信业、餐饮住宿业等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融合度测量,通过计算数据进行排列对比发现淄博市休闲农业存在着规划不科学、同质化严重,产业规模较小,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度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淄博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休闲农业发展应当突出地域特色,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保障,拓宽休闲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渠道和尽可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大对现代科技农业的扶持,发展高端精品休闲农业等。

二、衢州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衢州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研究
        1.2.2 关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2.2.3 品牌形象理论
        2.2.4 品牌架构理论
3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3.1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优势
        3.1.1 “三衢味”品牌建设条件
        3.1.2 衢州市品牌农业建设概况
    3.2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情况
        3.2.1 “三衢味”品牌培育路径
        3.2.2 “三衢味”品牌运营模式
        3.2.3 “三衢味”品牌传播模式
4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现状的实证研究
    4.1 “三衢味”品牌传播现状调查
        4.1.1 深度访谈研究
        4.1.2 问卷调查研究
    4.2 “三衢味”品牌传播效果
        4.2.1 品牌认知度增加与消费者信任度提升
        4.2.2 区域文化自信塑造与情感认同强化
        4.2.3 政府信誉背书与子品牌赋能
    4.3 “三衢味”品牌传播的主要问题
        4.3.1 “三衢味”省外知名度较低
        4.3.2 建设主体配合程度不高
        4.3.3 母子品牌的凝聚力弱
    4.4 “三衢味”品牌传播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宣传推广模式与内容单一
        4.4.2 多方传播主体定位不清
        4.4.3 母子品牌运作存在矛盾
5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的提升策略
    5.1 丰富传播策略,提高“三衢味”品牌辨识度
        5.1.1 建构超级符号“真”,讲好“三衢味”故事
        5.1.2 打造意见领袖,助推品牌价值认同
        5.1.3 重视感官传播,探索品牌形象年轻化
    5.2 明确角色分工,构建主体深度合作模式
        5.2.1 运营公司:商业传播与会员利益落实
        5.2.2 政府:传播监管与城市品牌协同
        5.2.3 授权企业:协作参与与品牌形象维护
    5.3 调整战略思维,探索双赢母子品牌关系
        5.3.1 重新定位母子品牌关系
        5.3.2 母子品牌互补避免零和博弈
    5.4 完善传播支持,营造积极品牌成长环境
        5.4.1 政策支持:培育综合性农业人才
        5.4.2 平台建设:寻求专业力量支持
        5.4.3 交流共享:探讨品牌传播新方向
6 总结
    6.1 小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采访提纲
附录二: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访谈记录表
附录三: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调查问卷
致谢

(2)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引发的城市问题使人居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1.1.2 城市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与生活追求的转变
        1.1.3 都市农业对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且为园林景观提供更多可能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都市农业相关概念
        2.1.1 都市农业
        2.1.2 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农区农业
        2.1.3 都市农业景观
        2.1.4 都市农业的特征与功能
    2.2 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
        2.2.1 国外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2.2.2 我国都市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展
        2.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都市农业带来的启示
    2.3 郊野公园相关概述
        2.3.1 郊野公园
        2.3.2 郊野公园的功能
    2.4 郊野公园发展概述
        2.4.1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2.4.2 国内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2.4.3 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小结
3 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3.1 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3.1.1 景观生态学
        3.1.2 有机疏散理论
        3.1.3 需求层次理论
        3.1.4 色彩心理学
        3.1.5 可持续景观理论
    3.2 都市农业景观的应用类型
        3.2.1 农业公园
        3.2.2 庭院园艺
        3.2.3 都市农业园区
        3.2.4 森林公园
        3.2.5 农业观光园
    3.3 郊野公园使用情况研究
        3.3.1 使用人群分析
        3.3.2 使用需求分析
    3.4 基于都市农业理念进行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意义
        3.4.1 郊野公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2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发展的优势
        3.4.3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3.4.4 都市农业理念运用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3.5 都市农业理念应用于郊野公园的发展前景
        3.5.1 经济角度
        3.5.2 社会角度
        3.5.3 生态角度
        3.5.4 城市角度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嘉北郊野公园
        4.1.1 项目背景
        4.1.2 规划设计分析
        4.1.3 可借鉴之处
    4.2 衢州鹿鸣公园
        4.2.1 项目背景
        4.2.2 规划设计分析
        4.2.3 可借鉴之处
    4.3 天津西青郊野公园
        4.3.1 项目背景
        4.3.2 规划设计分析
        4.3.3 可借鉴之处
    4.4 底特律都市农业广场(Lafayette Greens)
        4.4.1 项目背景
        4.4.2 规划设计分析
        4.4.3 可借鉴之处
    4.5 库肯霍夫公园
        4.5.1 项目背景
        4.5.2 规划设计分析
        4.5.3 可借鉴之处
    4.6 小结
5 基于都市农业理念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5.1 规划设计原则
        5.1.1 生态性原则
        5.1.2 地域性原则
        5.1.3 参与性原则
        5.1.4 景观连续性原则
        5.1.5 可持续性原则
    5.2 规划设计策略
        5.2.1 构建流畅的交通体系与完善的游览体系
        5.2.2 保留地域特色,延续场地记忆
        5.2.3 坚持生态优先,营造可持续景观
        5.2.4 复合场地功能,提高公众参与性
    5.3 规划选址与规模
        5.3.1 选址
        5.3.2 郊野公园规模与其设施的设置
    5.4 借鉴都市农业景观要素的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5.4.1 农田景观
        5.4.2 植物迷宫
        5.4.3 观光温室
        5.4.4 生态餐厅
        5.4.5 生态停车场
        5.4.6 可移动温室
        5.4.7 立体农业
        5.4.8 五彩果园
        5.4.9 垂钓园
    5.5 基于都市农业的郊野公园前期规划建设与后期管理
        5.5.1 前期规划建设
        5.5.2 后期管理
6 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鲁店公园设计方案
    6.1 背景与上位规划研究
        6.1.1 场地区位
        6.1.2 项目背景
        6.1.3 上位规划
        6.1.4 周边交通
        6.1.5 周边协作功能
    6.2 场地解读
        6.2.1 现状用地
        6.2.2 现状地形
        6.2.3 现状水系
        6.2.4 现状建筑
        6.2.5 现状植被情况
        6.2.6 场地文化
    6.3 设计愿景与策略
        6.3.1 设计定位
        6.3.2 设计愿景
        6.3.3 设计策略
        6.3.4 设计依据
    6.4 总体方案
        6.4.1 景观结构
        6.4.2 功能分区
        6.4.3 景点布局
    6.5 分区规划
        6.5.1 农林体验区
        6.5.2 休闲鱼塘区
        6.5.3 浪漫田园区
        6.5.4 滨湖游乐区
        6.5.5 森林游憩区
    6.6 专项设计
        6.6.0 交通设计
        6.6.1 铺装设计
        6.6.2 竖向设计
        6.6.3 水系设计
        6.6.4 都市农业景观设计
        6.6.5 植物种植设计
        6.6.6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
        6.6.7 配套设施设计
        6.6.8 照明设计
        6.6.9 智慧公园设计
        6.6.10 公园活动策划
    6.7 技术经济指标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
软件环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非粮化研究
        1.3.2 耕地保护机制及政策研究
        1.3.3 耕地多功能研究
        1.3.4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应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3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分析
    3.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
        3.1.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1.2 全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3.1.3 各省播种比例
    3.2 浙江省非粮食作物播种
        3.2.1 全省播种比例
        3.2.2 不同非粮食作物类型
        3.2.3 各市播种比例
    3.3 讨论与小结
4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4.1 耕地非粮化信息遥感提取
    4.2 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1 桐乡市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2 象山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3 平阳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3 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4.3.1 桐乡市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3.2 象山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平阳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耕地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
        4.4.2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4.4.3 不同研究区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4.4.4 不同政策对耕地非粮化的控制作用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耕地非粮化发展类型特征
        4.5.2 耕地非粮化空间集聚效应显着
        4.5.3 不同时间段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变化
        4.5.4 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4.5.5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5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综合效益分析
    5.1 研究系统和研究数据介绍
    5.2 经济效益分析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环境效益评估
        5.3.1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5.3.2 环境污染计算
        5.3.3 能量系统图
        5.3.4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5.3.5 能值指标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5.4.1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分析
        5.4.2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4.3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6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6.1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的意义
    6.2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分区划定
        6.2.1 生产功能评价
        6.2.2 生态功能评价
        6.2.3 休闲美学功能评价
        6.2.4 不同功能分区划定
    6.3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措施
        6.3.1 粮食生产核心区
        6.3.2 生态农业区
        6.3.3 复合农业区
        6.3.4 休闲农业区
        6.3.5 一般农田区
    6.4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
        7.1.2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规律
        7.1.3 耕地非粮化扩张机制
        7.1.4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7.1.5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5)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涉及的相关概念、定义解析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2.1.1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历程
        2.1.2 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2.2.1 传统村落保护历程
        2.2.2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3.1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要求
        3.1.1 生态宜居
        3.1.2 文化振兴
        3.1.3 产业振兴
        3.1.4 治理有效
    3.2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原则
        3.2.1 原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原则
        3.2.2 整体性与区域性相协调原则
        3.2.3 以人为本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
    3.3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内容和方法
        3.3.1 空间环境的活态保护
        3.3.2 历史建筑的活态利用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3.3.4 村庄产业的活态发展
4. 江山市清湖二村现状研究分析
    4.1 村落概况
        4.1.1 自然概况
        4.1.2 历史沿革
    4.2 清湖二村特色概述
        4.2.1 选址和空间格局
        4.2.2 建筑特征
        4.2.3 文化特征
    4.3 村落现状问题
        4.3.1 人居环境问题
        4.3.2 文化传承问题
        4.3.3 产业发展问题
        4.3.4 乡村治理问题
    4.4 村落保护利用主要矛盾
        4.4.1 村民诉求
        4.4.2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矛盾
        4.4.3 环境容量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
        4.4.4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效益的矛盾
5. 清湖二村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5.1 现状SWOT分析
        5.1.1 优势(strengths)
        5.1.2 劣势(weaknesses)
        5.1.3 机遇(opportunities)
        5.1.4 威胁(threats)
    5.2 清湖二村活态保护利用策略
        5.2.1 空间环境活态保护
        5.2.2 建筑的活态利用
        5.2.3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5.2.4 旅游产业活态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个人简介

(6)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水果种植生产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1.3 研究述评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水果种植业概念界定
        2.2.2 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概念界定
第三章 浙江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浙江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3.1.1 浙江水果种植业发展规模
        3.1.2 浙江水果种植业主要种植品类
        3.1.3 水果种植业格局
        3.1.4 水果加工业发展现状
        3.1.5 浙江水果市场需求分析
    3.2 浙江省水果种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水果种植技术滞后
        3.2.2 水果种植结构失衡
        3.2.3 低端果品产能过剩与高端果品供给不足并存
        3.2.4 果品质量有待提升
第四章 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产效率测算
        4.1.1 测算方法
        4.1.2 变量说明
        4.1.3 回归结果分析
        4.1.4 生产效率分析
    4.2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度的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1 计算方法
        4.2.2 指标选取
        4.2.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浙江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5.1 推动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
        5.1.1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5.1.2 提高水果种植技术
    5.2 发挥市场需求对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引导作用
        5.2.1 动态跟踪水果消费需求
        5.2.2 优化水果种植结构
    5.3 培育水果种植业龙头企业
    5.4 建立完善水果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Google Earth Engine
        2.1.2 永久基本农田
        2.1.3 耕地
    2.2 Google Earth Engine应用研究
        2.2.1 平台简介
        2.2.2 平台应用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2.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3.2 遥感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上的应用
    2.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2.4.1 国内外有关制度政策研究概况
        2.4.2 3S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2.5 研究评述
3.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3.1 杭州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土地利用概况
    3.2 永久基本农田概况
        3.2.1 数量和构成概况
        3.2.2 坡形结构概况
        3.2.3 破碎程度概况
    3.3 研究数据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及介绍
        3.3.2 数据预处理
        3.3.3 数据处理平台
4.基于GEE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检测
    4.1 思路和技术路线
    4.2 训练和验证数据集
    4.3 随机森林分类器
    4.4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4.4.1 精度验证
        4.4.2 分类结果
    4.5 变化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4.5.1 年际变化检测结果
        4.5.2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时空演变分析
    5.1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
        5.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组成变化
        5.1.2 土地利用类型流入流出分析
        5.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5.2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5.2.1 基于网格样方法的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
        5.2.2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2.3 耕地集中连片水平和集约化利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6.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监测研究
    6.1 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分布情况
        6.1.1 坡度情况分析
        6.1.2 交通情况分析
        6.1.3 质量等级情况分析
    6.2 “增加”耕地后续耕种情况监测
    6.3 “减少”耕地利用情况监测
        6.3.1 耕地撂荒情况分析
        6.3.2 农业结构调整为苗木种植情况分析
        6.3.3 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
    6.4 保护有效性监测评价和建议
        6.4.1 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和刚性管控
        6.4.2 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政策
        6.4.3 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取得新进展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状况评价
        1.2.2 基于植被条件的生态状况评价
        1.2.3 植被生态状况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2 遥感植被指数数据集
        2.2.3 地面气象站点数据
        2.2.4 植被类型数据
        2.2.5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2.2.6 社会经济数据
        2.2.7 农业活动强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态等级指数法
        2.3.2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2.3.3 偏相关分析
        2.3.4 K均值聚类分析
        2.3.5 条带分割法
        2.3.6 生态状况差异等级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3.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3.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时间变化特征
        3.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空间变化特征
        3.1.3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3.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分异
    3.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海陆梯度特征
第四章 基于植被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4.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4.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
        4.1.3 基于NDVI值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4.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类型及高程分异特征
    4.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异
        4.3.1 自然因子及人类活动因子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响应
        4.3.2 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及NDVI的生态状况对比分析
    5.1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表征生态状况的时空差异
    5.2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共同聚类分析
    5.3 基于生态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市划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发展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1.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3.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1.3.3 典型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特点研究
        1.3.4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1.3.5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1.3.6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结论对比
        1.3.7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写作思路
2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内容分类
        2.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2.1.2 乡村旅游的内容分类
    2.2 发展理念
        2.2.1 可持续发展理念
        2.2.2 创新发展理念
    2.3 理论基础
        2.3.1 供给与需求理论
        2.3.2 产业融合理论
        2.3.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1 衢州市地理区位概况
        3.1.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可依托资源概况
        3.1.3 衢州市各辖区旅游发展定位及简介
        3.1.4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3.1.5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3.1.6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作用
    3.2 衢州市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3.2.1 游客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2.2 旅游经营者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2.3 访谈结果分析
    3.3 衢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机制体系不健全,管理运营不顺畅
        3.3.2 景区规划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
        3.3.3 乡土文化被削弱,文旅融合程度低
        3.3.4 配套设施不健全,硬件保障不及时
        3.3.5 旅游服务不给力,专业人才缺口大
        3.3.6 推广宣传不广泛,基础管理待夯实
        3.3.7 发展思想不创新,核心竞争能力弱
4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PEST分析
    4.1 SWOT-PEST矩阵模型
    4.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PEST模型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遇分析
        4.2.4 威胁分析
    4.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SWOT-PEST矩阵
5 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5.1 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特点
    5.2 婺源与衢州乡村旅游发展对比分析
    5.3 婺源经验对衢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借鉴
        5.3.1 注重政府引导,科学编制规划
        5.3.2 引入社会资本,积极鼓励共建
        5.3.3 引入专业人才,创新产品开发
6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6.1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目标和遵循原则
        6.1.1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思路
        6.1.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目标
        6.1.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遵循原则
    6.2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议
        6.2.1 调查论证完善衢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6.2.2 因地制宜找准衢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定位
        6.2.3 理清思路明确衢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目的
    6.3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产品设计建议
        6.3.1 衢州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方向
        6.3.2 衢州市精品乡村旅游产品路线设计
    6.4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及运营保障建议
        6.4.1 扩充政府政策供给,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6.4.2 创新经营发展理念,构建市场共治秩序
        6.4.3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实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访谈问题设计
    附录二 衢州市乡村旅游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三 衢州市乡村旅游经营者调查问卷

(10)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淄博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关于产业的内涵及其分类
        2.1.2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
    2.2 休闲农业的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
第三章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3.1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3.1.1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3.1.2 淄博市农村产业融合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
        3.1.3 淄博市休闲农业市场需求调查分析
    3.2 淄博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地域分布
第四章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情况分析
    4.1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农村各产业融合的基本情况
    4.2 淄博市农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度分析
        4.2.1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4.2.2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度测量
        4.2.3 结论分析
    4.3 淄博市休闲农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休闲农业虽地处农村却脱离农业
        4.3.2 休闲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度低
        4.3.3 现阶段休闲农业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需要
        4.3.4 现代科技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转化率低
        4.3.5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不足
第五章 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5.1 合理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
    5.2 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5.3 加快农村各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3.1 加快休闲农业与农村第一产业融合
        5.3.2 促进休闲农业与农村第二产业融合
        5.3.3 推动休闲农业与农村第三产业融合
        5.3.4 全面推进休闲农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5.3.5 面对突发状况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淄博市休闲农业游客抽样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衢州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D]. 郑思敏. 东华大学, 2021(11)
  • [2]基于都市农业视角的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黑庄户鲁店公园为例[D]. 曲梦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7)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D]. 苏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5]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D]. 毛筱眉. 浙江大学, 2020(01)
  • [6]浙江省水果种植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D]. 顾浩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D]. 李晨露. 浙江大学, 2020(02)
  • [8]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D]. 孟紫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衢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詹迅乔.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淄博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 韩葳.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衢州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