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亚太呼吸医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

第七届亚太呼吸医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

一、亚太地区第七届呼吸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魏冉[1](2021)在《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文中提出联合国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投票成为考察会员国在国际事务立场相似性的重要途径。对联大投票的分析建立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规避了经验主义的主观因素及不可控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考察1991-2019年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情况,探究影响中国-东盟投票立场一致或相异的因素,分析二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国际议题合作,以便精进中国-东盟合作、增益中国-东盟关系,并对中国如何借助联合国大会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启示。在理论层面,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是否会遵守国际规范,而对规范的遵守又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偏好。笼统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一概而论只能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补充性解释,因此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作为自变量解释国家投票行为之时,必须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段与国际议题下展开,同时说明选择依据。投票立场出现差异是国家基于利益与规范对相对收益进行衡量的结果。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国家对某一决议或其映射的国际问题的利益认知出现根本性分歧;二是当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相斥时,国家在联大决议中坚持选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投票立场。简而言之,投票立场相异源于国家将维护利益置于遵守规范更优先的位置,投票立场代表了一国在特定情境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在经验层面,通过考察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三个主要议题领域的1104个决议发现,中国与东盟在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议题领域投票一致性最高;其次是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领域;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议题领域一致性最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将中国与东盟近30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趋势置于同时段内思考中国-东盟关系,可以发现:中国-东盟联大投票结果并未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东盟联大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体现出了双方包容互利的发展格局。研究还发现,美国因素拉低了中国与东盟的投票一致性。因此,中国应借助制度建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讲究道义等优势,采取相关措施弱化美国影响,加强东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立场上的协调与配合,提高中国-东盟联大投票一致性,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对于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战略压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玲潇[2](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王志朵[3](2021)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国际社会人口的交流与货物的流通越来越频繁,全球经济呈现增长的趋势,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断紧密,相互依赖的程度不变加深。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公共卫生安全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于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由于公共卫生安全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针对公共卫生问题展开国际合作时涉及国际制度,因此,在理解中国和东南亚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问题上,新自由制度主义能够提供有力的研究视角。东南亚国家由于地理、社会环境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等因素,在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上,有较强的合作现实需求,中国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方面也有合作需要,双方也因此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上达成了合作共识。在2003年至2012年这一期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10+1机制、东盟——中日韩10+3等多个平台,推动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合作机制的形成;2013年至今的这段时间内,双方又通过次区域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卫生发展高官会以及卫生部长会议等形式,进一步推动了双方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合作的发展。随着历史和现实的不断考验,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呈现出在制度机制层面上不断成熟,最后达成建设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共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有了长足进步,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中国通过对东南亚国家医疗基础设施的援助、援建,提升了相关国家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上的水平,同时,通过在与东南亚相邻区域内建设国际医院,进一步提升扩大了一些东南亚国家居民的医疗资源,这些措施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东南亚国家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水平;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还通过建设专项基金,以及加大公共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了东南亚地区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最后,中国还通过举办培训班、互派留学生等方式,为东南亚国家培养培育了大批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有效推动了当地医护水平整体提升。虽然在卫生合作领域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在制度安排上不够完善,某些机制职能重叠,合作主体单一,没有形成法制化、规范化的机制。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的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的经济差异大,对于公共卫生产品的投入比例较低。公共卫生安全是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部分,在合作意向上,受到主权的影响,缺乏合作的诚意,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仍有待提高。为了消除双方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合作的制约因素,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扩大合作机制化带来的成效,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应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双方要通过积极引领推动专业组织建设、健全合作相关的法律规范、引入非国家行为体参与等方式,完善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制度安排。其次,双方可以成立专门委员会管理用于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资金,并且提高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资金投入。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各国的合作意向,为此各国需要增强公共卫生安全的主体责任意识,增加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合作交流的频率,并在公共卫生合作领域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的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完善的过程,虽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一合作机制为国际社会的其它区域国家合作提供了蓝图。公共卫生治理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情,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于红丽[4](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5](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余英[6](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孙延瑞[7](2020)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追寻其作为中国舞蹈学术研究重要一脉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引领。笔者力图透析舞蹈研究所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影响,并在其发生发展的历程中探寻其对于中国舞蹈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义,以其学术建设发展历程反观舞蹈学科的发展规律。本文具体可分为四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主要是线性梳理舞蹈研究所自1973年-2000年间的学术发展历史。以每个时期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及机构建设三大版块贯穿始终,探求期间各个时期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规律、成果及问题。第四章宏观聚焦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历程,明确舞蹈研究所学术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以学术研究特色、领域、学术精神为视角,呈现出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的体系化、科学化进程,最终确立舞蹈研究所在舞蹈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孙佳[8](2018)在《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博物馆学是人们对多样性文化及其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努力成果,旨在对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原地的、整体的、活态的保护,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构建社区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主权,进而促进社区发展。从新博物馆学兴起到鼎盛再到裂变,不过短短数十年历史,我国历史街区的新博物馆实践探索也不过经历数年,新博物馆学是否能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目前还难以定论,但起码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方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实践探索,以至于至今仍未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新博物馆实践中问题重重。因此,本文将用两个章节的篇幅,在对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全面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以社会结构分析法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生态的失衡与本土意识的觉醒,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兴起,遗产运动的勃兴和以“物”为中心的博物馆学的后现代转向等五个方面深度分析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新博物馆学的理论渊源,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社会文化史理论、文化生态理论、人类学理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进而依据雨果·戴瓦兰等学者的理论,将新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裂变与再生时期。通过爬梳国际新博物馆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轨迹及各国的实践探索,从发展中总结其规律和经验,为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奠定基础。第二章根据新博物馆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各国新博物馆学实践,总结出新博物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集体记忆”“保护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与原则;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服务社区发展等目标与任务;以及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类型及方法。在总结新博物馆特征时,运用比较方法,通过将其与传统博物馆在产生模式、核心旨归、价值取向、场所精神、教育方法、运行机制、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炼出新博物馆之于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与内涵上的转向和衍变。第三章总结西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在理论面向、内容与方法上的耦合,从理论上明确新博物馆理念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最后对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欧洲、美洲及亚洲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鉴照我国新博物馆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第四章在对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探索的代际更迭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的特点。之后在对我国两个典型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在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畸变,以及导致矛盾与畸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下基础。第五章提出了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策略,包括从终身教育、社区参与、重建集体记忆、整体保护、完善制度等方面,最终实现还权于民,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实现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最后,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两种语境下对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华文[9](2017)在《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与基层社会(1937-1949)》文中认为民国后期的潮汕地区战事连绵不休,灾荒频繁剧烈,当地社会陷入秩序失范的困境之中。在乱世灾荒的时代环境与海内外潮人的故土家园情怀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呈现出与凶年灾祸不相吻合的时代及地域特征。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可分为民间的慈善赈济活动与官方的民生救助举措两大部分。其中,民间善举占据主导地位,而官方救助则相对逊色。民间善举的主体力量是海外潮侨与潮汕本地善堂善社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潮人团体,前者是潮汕慈善事业最主要的物质支援者,后者则是一线赈济与救助工作的实施者。至于官方救助举措上,则延续了以往政权的一些民生政策,虽无太大成效,但仍在抗战胜利后的善后救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而言,无论是民间慈善活动还是官方民生举措,其内容大致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赈灾救荒、施济饥贫;二是兴办慈善教育事业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三是容留并救助老幼病残废与孤寡鳏独贫等社会弱势人群;四是其他一些日常善举与公益惠民活动。在此期间,官民协作、共办慈善是当时潮汕慈善救助事业的一个普遍特征。同时,全面抗战时期,海内外潮人毁家纾难、捐输救国,实现了人道善心与民族情感的合二为一,这又是特殊时代环境作用的结果。另外,“神事”式善举的存在与发展也成为了潮汕慈善事业中一个值得多方探讨的问题。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数以万计的灾黎饥贫得以凭此度过劫难、延存性命,进而能够生有所依、死有所栖。而更重要的则在于,海内外潮人的慈善救助活动对于秩序失范的潮汕地域社会来说,起到了一种秩序修补的济世作用。然而,仅凭人道慈善之力,却终究未能将极度失范的潮汕社会重新拉回至正常化的发展轨道中,从而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潘玥,蔡宣皓[10](2017)在《简讯》文中研究指明国际报道1.40多个国家及多个国际组织达成阿布扎比声明2016年12月3日,在即将闭幕的阿布扎比国际会议上(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afegu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flict Areas)与会的四十多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基金会、博物馆和大学达成阿布扎比声明(Abu Dhabi Declaration)。鉴于现今武装冲突和恐怖组织日益威胁到世界各处的人们以及古老的文化遗产,需在武装冲突地区开展跨国合作,以期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声明宣布了"为遗产而团结"这一全球联盟

二、亚太地区第七届呼吸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太地区第七届呼吸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利益、规范与联大投票实践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国家利益
        二、国际规范
    第二节 联大投票实践中利益与规范的考量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的逻辑联结
        二、联大投票实践中的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及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利益互补:东盟与联合国
        一、东盟-联合国伙伴关系历程
        二、东盟在联合国的身份与作用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政治合作
        二、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安全合作
    第三节 联大投票表决原则与投票情况
        一、联合国大会的表决原则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说明
        三、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利益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联大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中的涉核决议
        二、中国与东盟在涉核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第二节 多领域合作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一、政治互信的持续增进
        二、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
        三、其他领域合作的现实选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际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强化主权的规范
        一、主权平等规范及相关决议
        二、民族自决与非殖民化原则及相关决议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相关决议
    第二节 限制主权的规范
        一、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人权及相关决议
        二、反对通过制裁解决争端及相关决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利益与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相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分歧
        一、涉及核问题决议中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歧
        二、涉及中东问题决议中的国家政治利益分歧
        三、涉及旅行自由权决议中的国家经济利益分歧
    第二节 利益与规范的冲突
        一、涉及批评他国人权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二、涉及禁止使用地雷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三、涉及暂停使用死刑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基于中国与东盟联大投票实践的思考
        一、“中国威胁论”与投票差异的非直接相关性
        二、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三、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投票一致性的影响
    第二节 深化中国-东盟国际议题合作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一、优化中国-东盟制度建设与合作
        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三、更加注重道义原则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节 概念界定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二、战略传播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结语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3)新自由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目标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梳理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 公共卫生与公共卫生安全
        (一)公共卫生概念的界定
        (二)公共卫生安全概念的界定
        (三)公共卫生安全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理论的梳理
        一 新自由制度主义兴起的背景
        (一)国际环境转变
        (二)对新现实主义的修正与补充
        二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主张
        (一)相互依赖
        (二)共同利益
        (三)国际机制
        三 新自由制度主义在本文的适用性
        (一)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
        (二)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与国际制度紧密相关
第二章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建立的背景
        一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 医疗基础设施薄弱
        三 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共同需要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2003-2012)
        一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建立健康亚太社区
        (二)成立亚太经合卫生工作组
        二 中国——东盟10+1 会议机制
        (一)举办定期会议
        (二)建立中国——东盟卫生部长会议
        三 东盟——中日韩10+3 会议机制
        (一)召开国际会议
        (二)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第三节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2013-至今)
        一 次区域公共卫生安全机制的建设
        二 中国—东盟卫生发展高会议机制的完善
        三 东盟10+1与10+3 卫生部长会议机制的推动
        四 建设专业性论坛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成效
        一 中国与东盟双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二 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多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成效
        一 技术方面的投入
        二 资金方面的投入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合作成效
        一 举办培训班
        二 交流合作项目增多
第四章 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机制化建设不足
        一 机制协调不完善,合作主体单一
        二 缺少具有约束性的机制
    第二节 公共卫生资金投入比例低
        一 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
        二 公共卫生资金投入比例程度较低
    第三节 合作基础相对薄弱
        一 合作意识不强,呈现“碎片化”模式
        二 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低
        三 受限于传统安全观的局限
第五章 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
        一 积极引领和推动专业组织的建设
        二 健全法律手段完善合作机制
        三 发挥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第二节 提高公共卫生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一 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管理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资金
        二 提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公共卫生技术的投入
    第三节 增强各国合作意向
        一 增强各国公共卫生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
        二 增加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合作交流的频率
        三 将人类命运共同意识贯穿公共卫生合作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一)巩固主导地位
        (二)拓展经济利益
        (三)扩展价值观念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一)综合国力
        (二)同盟体系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一)强化军事存在
        (二)提高作战能力
        (三)集中战略资源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一)修复信任关系
        (二)升级同盟体系
        (三)塑造伙伴网络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论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二、气候变化教育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二、实验时间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本章小节
结论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二、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7)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一、舞蹈研究所的发展背景
        二、舞蹈学科发展背景下的舞蹈研究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重要关系的界定
        一、学术传承
        二、舞蹈研究所教育功能的延伸
        三、下属机构及科研辅助部门的划定
第一章 主体自觉的学术开拓(1973-1980年)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符号意指
        一、学术共同体
        二、舞蹈信息资料库
        三、人才培养基地
        四、理论发声源
        五、文化交流平台
        六、非遗传统舞蹈保护研究平台
    第二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3-1975年)
    第三节 舞蹈研究组时期(1976-1977年)
    第四节 舞蹈研究室时期(1978-1979年)
第二章 学科视域的学术建设(1980-1987年)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宗旨及定位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国家文化建设路径的转变
        三、舞蹈学科建设的自省与自觉
    第二节 历史接续的路径与准则
        一、中体西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实践
        二、推陈出新:批判性否定的价值准则
    第三节 历史建构的维度
        一、教育功能的建立与教学模式的探索
        二、内部机构的建设与意义
第三章 跨学科的学术探索(1987-2000年)
    第一节 学科意识的建构与重构
        一、学科坚守:已知求未知
        二、学科跨越:未知见已知
    第二节 教育模式的再发展
        一、勇攀教育高塔:舞蹈学博士教育的开创
        二、时代赋予的使命:培养中国舞蹈学者的沃土
    第三节 机构界限的消融与关联
第四章 学术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特征
        一、人民性
        二、民族性
        三、科学性
        四、开放性
        五、群体性
        六、史论型
        七、连续性
    第二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的领域
        一、中国舞蹈史
        二、外国舞蹈研究
        三、舞蹈基础理论
        四、舞蹈应用理论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六、跨学科研究
        七、综合性文集
        八、译介类
        九、辞书典籍类
        十、传记类
    第三节 舞蹈研究所学术研究之精神
结语
附录 :舞蹈研究所大事记(1973年——2000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沦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及其发展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
        一、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
        一、新博物馆学的萌芽
        二、新博物馆学的形成
        三、新博物馆学的发展
        四、新博物馆学的裂变与再生
第二章 新博物馆学的内容及其特征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与社会发展
        二、力主对社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三、关注社区生活和社区记忆
        四、注重对多元文化的保护
        五、强调博物馆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新博物馆的要素、类型与方法
        一、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二、新博物馆的类型
        三、新博物馆的方法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征
        一、“底层性”的产生方式
        二、“人本性”的核心旨归
        三、“地方性”的叙事视角
        四、“活态性”的记忆场所
        五、“建构性”的教育方法
        六、“民主性”的文化政治
        七、“开放性”的运行机制
第三章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耦合与国际经验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趋势
        一、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耦合
        一、新博物馆学人本思想与后现代城市主义人文转向的耦合
        二、新博物馆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与方法的耦合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一、欧洲经验
        二、美洲经验
        三、亚洲经验
        四、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与矛盾畸变
    第一节 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及其特点
        一、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
        二、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二、黄山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第三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矛盾与畸变
        一、核心的偏移: 从遗产保护的工具到发展经济的手段
        二、主客体的错位: 居民“文化自治”与政府“文化代理”的悖论
        三、规范的失序: 专门立法的缺失和管理制度的混乱
        四、结构体系的失衡: 价值系统的变异与动力的缺失
        五、活态文化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长期被忽视
第五章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策略探讨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教育为先,提升社区居民文化自觉
        二、还权于民,丰富社区参与途径
        三、重建记忆,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
        四、整体保护,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
        五、完善制度,规范新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的发展前景
        一、发挥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继续推进历史街区新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余论
    一、历史街区新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二、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与基层社会(193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乱世暖流: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社会概况与民间慈善缘起
    第一节 烽火连天的年代
        一、连续不断的战事
        二、纷乱繁杂的政争
    第二节 灾害肆虐的社会
        一、自然灾害概况
        二、自然灾害特征
    第三节 民间善举的历史缘起与时代因应
        一、潮汕慈善事业的历史发展概况
        二、潮汕慈善事业兴盛的社会条件
第二章 遍及内外:施惠潮汕的民间慈善团体与慈善人物
    第一节 海内外潮人慈善团体
        一、国内潮人慈善团体
        二、海外潮人慈善团体
        三、潮人慈善团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海内外潮人慈善群像
        一、国内潮人慈善群像
        二、海外潮人慈善群像
第三章 家国天下:全面抗战时期潮汕地区的民间慈善与官方救济
    第一节 民间慈善救济活动
        一、战时灾荒救济
        二、慈善教育事业
        三、日常慈善公益活动
        四、海外潮人捐输救国
    第二节 政府的民生举措
        一、制定政策法规,设置救助机构
        二、赈灾救荒,施济饥贫
        三、官民协作,共施赈济
        四、教育与卫生工作
    第三节 抗战时期潮汕慈善救济事业的若干问题
        一、战时潮汕慈善救济事业的基本特征
        二、关于潮汕日伪政权赈济工作的思考
第四章 故土乡情:国共内战时期潮汕地区的民间慈善与官方救济
    第一节 海内外潮人的慈善救助活动
        一、赈灾救荒之举
        二、慈善教育事业
        三、其他一些慈善公益活动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民生赈济举措
        一、第六工作队在潮汕地区的善后救济工作
        二、地方当局的其他一些民生举措
第五章 秩序修补: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活动与基层社会秩序
    第一节 农耕国度: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状况述略
    第二节 慈善之桥?潮汕社会的失范状况与海外潮人的理想构架
        一、失范的潮汕本土社会
        二、海外潮人善行的理想与现实
    第三节 神事与慈善:海内外潮人善行背后的另一幅图景
        一、神事是潮人慈善活动的一部分
        二、神事是潮人善举过程中的一种仪式与规范
        三、神事式慈善救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余论 民国后期潮汕地区慈善救济事业的历史审视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简讯(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报道
    1.40多个国家及多个国际组织达成阿布扎比声明
    2.现代建筑遗产日本出云大社行政楼告急
    3.历史城市俄罗斯联邦维堡告急
    4.历史建筑华盛顿图书馆中或将开设苹果旗舰商店
    5.“流动的房屋”事务所完成法国科尔内耶教堂修复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永远的遗产地——从巴米扬到帕尔米拉, 通往世界遗产地心脏之路”展览
    7.摩苏尔开战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呼吁保护遗产与保护生命密不可分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加强遗产地与博物馆之间的相互支持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南亚丝绸之路提名世界遗产系列准备计划”2016年8月完成
    10.第26届CIPA国际会议2017年8月在渥太华召开
    11.ICOMOS保护与修复理论专业委员会“记忆的场所——保护与阐释”国际会议2017年3月在佛罗伦萨召开
    12.2017年东亚建筑史国际会议 (EAAC 2017) 启动征稿
中国动态
    1.中国建筑传媒奖揭晓
    2.湖南通道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在进行
    3.增城开发区考古发现商时期至明代墓群
    4.第八届“薪火相传”活动为传统村落守护者颁奖
    5.2016中国第七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落幕
    6.亚太地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论坛在京举行
    7.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8.2017“建成遗产:一种城乡演进的文化驱动力”国际学术研讨会启动征稿
    9.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国际会议召开
    10.上海建业里改造保护模式引发热议
    11.内蒙古考古发现仰韶中期“中心聚落”
    12.浙江苍南矾山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13.“VILLAGE VISION未来乡村”楼纳国际山地建筑艺术节于2017年1月举行
    14.贵州三门塘刘氏宗祠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
    15.着名古建筑学家柴泽俊先生逝世
    16.着名城市规划专家、古建筑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逝世

四、亚太地区第七届呼吸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D]. 魏冉. 外交学院, 2021(11)
  • [2]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新自由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研究[D]. 王志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5]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学术发展历程研究[D]. 孙延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孙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7)
  • [9]民国后期潮汕地区的慈善救济与基层社会(1937-1949)[D]. 李华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简讯[J]. 潘玥,蔡宣皓. 建筑遗产, 2017(01)

标签:;  ;  

第七届亚太呼吸医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