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智能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烤烟智能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烤烟烘烤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浩,孙光伟,陈振国,马俊桃,孙皓月,白森,刘爱君[1](2021)在《烟叶烘烤技术研究进展与智能烘烤技术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无数烟草研究人员的基础研究为烟草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宝贵经验,将烟叶烘烤由人的主导转为机器智能控制这一问题的研究条件已然成熟。本文阐述了当前鲜烟叶素质判断技术、烘烤工艺匹配技术以及自动化烘烤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设想了烟叶智能烘烤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旨在为实现烟叶烘烤智能化提供研究思路。

汪代斌,杨晔,陈益银,杨超,李钠钾,郑琳琳,王建安[2](2021)在《精益烟草下烟草烘烤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我国烟叶烘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生产后期各个环节中的"大数据运用+无人值守+智能控制"的烘烤发展方向。结合文献,归纳出下一步科研创新的研究重点,并对新形势下大数据的挖掘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仙立国[3](2021)在《新能源密集烤房性能及烟叶烘烤质量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烟叶烘烤的热能利用率,利用新能源,降低成本,减轻污染,并确保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烟农经济收益,本论文研究了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煤密集烤房的烤房性能、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生化变化、烤后烟质量差异,以及空气源热泵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对烤后烟质量的影响,以控温精准度、烘烤成本、色素降解、失水速度、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为主,分析了不同能源烤房对性能、生理生化及质量的影响,为探索性能及烘烤效果较好的能源烤房,以期为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烘烤要求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能源密集烤房性能研究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煤密集烤房的烤房性能存在显着差异。与燃煤密集烤房相比,空气源热泵密集烤房在空载条件下平均升温速度为1.30℃/min,分别提高了0.87℃/min、0.95℃/min,平均降温速度为0.42℃/min,分别快了0.06℃/min、0.07℃/min,荷载烘烤用时较短,烘烤过程中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控温性较好,水平面、垂直面温差较小,烘烤总成本、单位烤后烟成本均最低。综合性能各指标来看,空气源热泵密集烤房性能较好。(2)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煤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色素、水分、主要化学物质存在一定差异。与生物质、燃煤密集烤房相比,热泵烤房烟叶叶绿素分解较快,类胡萝卜素降解速度差异不大,类叶比上升速度较快;叶片、叶脉、总含水量下降速度均较快,叶片含水量下降至54℃末,叶脉、总含水量烘烤全过程缓慢下降;淀粉分解速度较快,还原糖、总糖合成较快,烟碱下降速度适宜,偏高于生物质、燃煤烤房。综合来看,空气源热泵烤房烟叶变黄与失水相协调,化学物质转化与合成在适宜范围内,利于提高烟叶质量。(3)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质量研究空气源热泵、生物质、燃煤密集烤房烤后烟叶质量存在一定差异。与生物质、燃煤烤房相比,热泵烤房烟叶收缩率较大,鲜干比较小,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高,均价较高,等级结构更均衡;烟叶外观颜色较好,均为橘,结构较疏松,油分为有,较多,总分较高;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均在适宜范围内,协调性尚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物、美拉德反应产物、新植二烯及致香物质总含量较高;香韵种类丰富度及彰显强度均有所增加,浓度、劲头适中,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较高,杂气、刺激性较低,感官质量最好。综合来看,空气源热泵密集烤房烤后烟叶质量较高。(4)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工艺烘烤质量研究以空气源热泵密集烤房为新能源代表,研究烘烤关键干湿球组合,确定较好烘烤工艺。不同烘烤工艺烤后烟叶质量存在显着差异。中温低湿(温湿度:38/35℃、42/36℃、48/37℃、54/39℃、68/41℃)工艺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均衡、外观质量较高,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协调性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感官质量较高,整体质量更均衡,中温高湿次之,中温中湿(对照)较差。

杨建春,刘余,张宗锦,曾宗粱,王辉,张波[4](2021)在《基于物联网协议的烤烟自控仪设备优化》文中认为针对空气源热泵、生物质颗粒燃烧机等新型密集烤房和燃煤烤房烘烤供热特点,结合烘烤过程中不同烘烤阶段风速的需求,采用变频控制、循环风机无级变频控制、助燃风机动态PID控制、冷风进风门提升控制仪对烤房内实时温度、湿度、风门开度、鼓风机控制、风机风速指标、图像和循环风机转速的精准自动控制,温湿度控制精度精度±1℃,并且有烘烤参数存储,加装无线智能模块,研究优化出新型精准自动化控制仪。采用基于DSP芯片为核心处理器的新型烤烟控制器,根据温度湿度变化的大惯性滞后响应特性。采用数据插值方式PID控制算法,在保证算法结果可靠前提下避免因温湿度响应滞后带来的频繁调节鼓风机和冷风风门进风量的问题。控制策略方面,根据烤房实际温湿度要求,控制鼓风机的启停及冷风风门以步进开闭方式,保证排湿控制的准确性,烤房内干球温度控制精度为±1℃以内。湿球温度控制精度为±0.3℃。

武圣江[5](2020)在《烤烟烘烤变黄期优质烟叶形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认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模式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目前,烤烟烘烤以及烟叶原料难以满足卷烟工业需求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变黄期是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生化变化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对烟叶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利用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变黄期优质烟叶形成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及分子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iTRAQ技术对烤烟高温烘烤过程中关键点(鲜烟叶、38℃和42℃)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定量分析,共鉴定出8903个可靠蛋白质和2034个丰度(表达)差异蛋白质(上调1150个和下调1074个)。烟叶变黄期丰度差异的蛋白质主要涉及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分子伴侣、一般功能预测、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能量生产与转化、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发生、氨基酸运输与代谢等。另外,光合作用、核糖体、代谢、碳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质和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通路是最显着的主要富集通路。烘烤中高温胁迫主要通过下调光合作用代谢通路和降解细胞成分来维持细胞活力和养分循环,从而加速烟叶衰老。糖和能量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代谢通路可能是烘烤高温下烟叶衰老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2、利用iTRAQ质谱技术从变黄期烟叶(0 h、48 h、72 h)中共鉴定出5931个蛋白质,不同比较组(48 h vs 0 h、72 h vs 0 h、72 h vs 48 h)分别具有674个、724个和95个丰度差异蛋白质。为了阐明变黄期烟叶质体色素代谢和颜色变化的分子机制,筛选了19个与类胡萝卜素代谢有关的丰度差异蛋白质和12个与叶绿素代谢相关的丰度差异蛋白质。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82种香气挥发性成分,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19种,叶绿素降解产物1种。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降解产物总量0-48 h降低,48-72 h增加。这些丰度差异蛋白质对类胡萝卜素代谢具有复杂的调控作用,对叶绿素生物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对叶绿素降解具有正调控作用,从而延缓了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降解,加速了叶绿素的降解,促进了叶片黄色的形成。其中,叶绿素酶(Chlase-1-X2)的上调表达可能是叶绿素代谢和颜色变化的关键蛋白质分子调控机制。3、利用TMT蛋白质组技术和质谱技术研究了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凋萎(发软/软化)机制。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柔软度值、细胞壁物质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但不同烘烤工艺条件下(H1,相对低湿处理/75%相对湿度;H2,中等湿度处理/85%相对湿度;H3,相对高湿度处理/95%相对湿度)烟叶水分含量、柔软度值差异较为显着,细胞壁物质含量差异相对较小。不同湿度处理,相对中湿条件下烟叶的柔软度变化居中,细胞壁物质降解量相对较多。相关分析表明,相比细胞壁物质,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与柔软度值的关系更密切。烟叶样品中共检测到11556个蛋白质,其中不同样品共有496个丰度差异蛋白质。为了阐明烟叶凋萎机理,筛选了27个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丰度差异蛋白质。其中,果胶乙酰酯酶、葡聚糖内切-1,3-β-葡萄糖苷酶、木葡聚糖内转葡糖苷酶/水解酶、α-木糖苷酶1-like蛋白质、预测的半乳糖醇-蔗糖半乳糖基转移酶、内切几丁质酶A、壳三糖酶-1-like蛋白质和细胞壁扩展蛋白质是烟叶采后凋萎的关键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果胶代谢、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代谢、半乳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以及细胞壁扩张。因此,脱水和细胞壁代谢是不同烘烤条件下烟叶凋萎的关键。4、利用类靶标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不同烘烤工艺条件下(H1、H2、H3)变黄期烟叶代谢物质的变化,共鉴定和定量480个代谢物,其中大部分差异代谢物在不同的比较组中(H3-72h vs H2-72h除外)显着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表明,氰氨基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代谢是多个比较组中显着富集的4条代谢途径。其中,6种氨基酸关键差异代谢物质在多个代谢途径中显着富集,即L-异亮氨酸、L-丝氨酸、L-苯丙氨酸、L-天冬酰胺、L-酪氨酸、缬氨酸。另外,共鉴定和定量19种氨基酸和45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不同烘烤工艺条件下,H2处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平均值最低。另外,2-羟基-D-谷氨酸和L-高胱氨酸可以作为变黄期烟叶代谢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总之,变黄期烘烤工艺处理及氨基酸代谢对烟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5、对不同湿度烘烤工艺处理(H1、H2、H3)不同比较组差异蛋白质和差异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比较组H1-72h vs H0、H2-72h vs H0、H3-72h vs H0、H2-72h vs H1-72h和H3-72h vs H1-72h大部分差异蛋白质与差异代谢物呈正相关,即差异蛋白质与差异代谢物表现出调控的一致性,而比较组H3-72h vs H2-72h大部分差异蛋白质和代谢物之间呈负相关,即差异蛋白质与差异代谢物表现出调控的非一致性。变黄期烟叶样品中有3个通路在3个比较组H1-72h vs H0、H2-72h vs H0和H3-72h vs H0中富集,即代谢通路、硫胺素代谢通路以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通路。比较组H2-72h vs H1-72h、H3-72h vs H1-72h、H3-72h vs H2-72h只有代谢通路在3个比较组中富集。综合来看,差异蛋白质和差异代谢物在代谢通路中的复杂调控是变黄期烟叶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烘烤变黄期是采后烟叶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利用蛋白质组学等技术从烟叶衰老、色素代谢与颜色调控、凋萎(发软)、氨基酸代谢等关键的生物学过程方面探讨了烟叶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升烟叶的黄、软、香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晗[6](2020)在《热泵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响应及烘烤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中烟100(CF965)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热泵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在烟叶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设定值的响应程度,主要是以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体现,并对比分析了两种烤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经济性状及耗能用工情况,而且还对热泵密集烤房风速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热泵密集烤房的优化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泵密集烤房在水平方向的干球温度分布均匀度低于燃煤密集烤房,且两种类型烤房的干球温度分布均为中后部高,前部低。热泵密集烤房在垂直方向的干球温度分布均匀度高于燃煤密集烤房,且两种类型烤房的干球温度分布均为下部最高,上部最低。热泵密集烤房的湿球温度分布均匀度高于燃煤密集烤房,两种类型烤房水平方向湿球温度分布都为后部最高,中部最低。热泵密集烤房在垂直方向湿球温度分布为上下部高,中部低,燃煤密集烤房在变黄前期下部湿球温度最高,上部湿球温度最低,在定色期至干筋期为上部湿球温度最高,下部最低。热泵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在烘烤过程中干球温度分布均匀度高于湿球温度分布;水平方向干湿球温度分布均匀度高于垂直方向干湿球温度分布;变黄期干湿球温度分布均匀度高于定色期和干筋期干湿球温度分布。(2)热泵密集烤房在烘烤过程中的干球温度响应度略小于燃煤密集烤房,湿球温度响应度大于燃煤密集烤房,热泵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在烘烤过程中干球温度响应度高于湿球温度响应度;中部干湿球温度响应度最高,上部、下部干湿球温度响应度相对较低;水平方向的干湿球温度响应度高于垂直方向的干湿球温度响应度;变黄期干湿球温度响应度高于定色期和干筋期干湿球温度响应度。热泵密集烤房干湿球温度与设定干湿球温度差值主要为负值,而燃煤密集烤房主要为正值。(3)热泵密集烤房有利于烟叶干物质的转化积累,烤后烟叶各项化学成分更协调,化学质量更高,能够提升烤后烟叶感官质量档次,增加烤后烟叶香气,降低烟叶刺激性,使吸味更加舒适,吃味更加醇和。热泵密集烤房还可以提高桔黄烟比例,降低微带青烟和杂色烟比例,增加烟叶的可用性,提高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增加烟叶收购均价,有利于促进烟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热泵密集烤房热泵密集烤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大大降低了烘烤总成本。(4)热泵密集烤房模拟结果表明:热空气首先从进风口进入烤房后,经过烤房底部的流体区域到达了烤房前部,然后再经过烟叶堆积区域向烤房上部移去,到达烤房顶部后热空气往回折返,斜向下穿过烟叶堆积区域往烤房后部移去,同时进入烟叶堆积区域的热空气还会往烤房两侧移动,直至充满整个烤房。烟叶堆积区域内风速均匀一致,烤房整体后部温度高于前部温度,上部温度高于下部温度,中间温度高于两侧温度。虽然烟叶堆积区域的风速场和温度场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较为均匀,能够保证整房烟叶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干燥,为烟叶烘烤创造了良好的烘烤环境。

赵新帅[7](2019)在《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行的密集烤房主要是采用开式排湿方式,因排湿气流中携带有大量的烟叶香气成分以及多种有益于提高烟叶烘烤品质的气体成分直接从排湿口排出,从而导致烟叶烘烤质量降低。此外,开式排湿还导致大量排湿气流余热的损失,同时排湿气流排向外界环境,对环境也造成污染。以此为背景,为探究提质增效、高效节能的烘烤设备及其除湿性能,本文建立一种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等方法,分析热泵除湿技术应用于密集烤房排湿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也为传统密集烤房的改造升级提供可选方案和试验依据。本文结合现行密集烤房结构形式及烟叶烘烤基础,比较现有几种除湿方法的优劣。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泵除湿技术更适用于密集烤房排湿回收利用。并对热泵除湿干燥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形式。该系统即能保留排湿气流中的致香物质,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除湿后的气流温度高于开式排湿进风空气温度,起到了余热回收利用的作用;根据初选热泵除湿设备的相关参数,利用Gambit建立物理模型,FLUENT进行数值模拟,Origin对模拟云图进行数据后处理,模拟计算出热泵除湿系统各工况下除湿量以及蒸发器进出口相关参数,并分析蒸发器内流动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最大模拟除湿量为26.32kg/h,能够满足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对除湿量的要求,系统除湿性能良好;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并对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系统的换热效率和析湿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准稳态工况下试验除湿量与模拟工况下模拟除湿量整体趋势相同,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均小于10%),且准稳态工况下最大试验除湿量达到了26.56kg/h。显热效率、潜热效率最大值分别为79.14%、45.54%,析湿系数约为2.062.31,系统整体换热性能良好。通过对比分析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型密集烤房和生物质型密集烤房的烘烤效果,并对热泵除湿系统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进行计算,评价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型密集烤房在烘烤成本、能耗、烤后干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评吸结果、等级结构等方面均优于生物质型密集烤房,并且动态投资回收期仅为4.3年,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杨文轩[8](2018)在《基于图像处理的烟叶烘干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目前国内较为普及的密集式烟叶烤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温度控制误差较大、烤烟成品优质率偏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烤房温湿度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偏低、烘烤过程过于依赖人工调控、系统集成化程度偏低等。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实时烤烟图像的特征值信息为参考,实现对烟叶状态的自动判断并对后续烘烤过程进行相应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烤烟图像的采集与处理、烟叶烤房温湿度控制算法研究、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烤烟图像的采集与处理:本设计根据烤房内部的真实环境与实际需要选定了图像采集系统的硬件设备型号,完成了图像采集系统的搭建;基于Opencv平台设计了烟叶实时图像处理程序,实现了叶肉与叶脉区域图像的分离、各区域图像特征值提取与特征值曲线绘制等功能。烟叶烤房温湿度控制算法的研究: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对密集式烤房系统的温度控制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烤房系统的物理特性与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提出使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作为烤房系统的温度控制算法。在Simulink软件中分别对两种控制算法进行额模型搭建与仿真比较,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在烤房温度控制上的优越性。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考虑到烤房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实际需要,本设计对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了选型与优化,其中包括:选用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作为烤房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选用PT-100温度传感器与EM235拓展模块作为控制系统的温湿度测量与信号转换设备;选用新型空气能热泵作为烤房系统的供热源等。最后,设计了上位机端的人机交互软件,实现了烤房内部实时信息显示与监控、烤房各项目标参数修改和自动报警等功能,综合提升了烤房控制系统的自动化与集成化水平。

王建安[9](2018)在《清洁能源智能供热对烤烟烘烤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烤烟农业生产的诸多流程中,烟叶的调制最为耗能。传统上,我国普遍采用燃煤供热烘烤烟叶,每年耗费煤炭约300400万吨,同时产生大量的CO2、烟尘和有毒气体。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燃煤烤烟所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越加凸显。然而,烤烟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现阶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目前烤烟种植无法取缔的情况下,为实现烟草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必要立足于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进行替代煤炭供热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种类繁多的清洁能源,本文借鉴国内外供热设备传热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固体燃料、醇基液体燃料、天然气气体燃料和太阳能四种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烟草专卖局418号密集烤房的加热室内底部的有效空间,从20132017年分别研发了几种结构不同的供热设备,并对原有燃煤的智能控制装置根据不同清洁能源的控热流程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改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规律研发的生物质燃烧/气化一体炉供热设备,固体燃料燃烧和气化气体燃烧区域分开,换热器采用4-3-4自左而右三列共11根散热管的纵列结构。为了有序地控制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燃烧和气化速率,采取进风闸板控制定量的助燃空气供给。供热时设备左侧剖面温度变化呈现有序的空间分布,存在2个最高温区域。(2)模仿醇基燃料在燃烧时的火焰喷射形状设计了梭圆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换热器采用6-6-1三横12根细和1根粗散热管,共计13根的横列结构。燃烧机由轻油燃烧机改装而成,智能控制装置根据烟叶烘烤的需要,自动切换燃烧机上配置的大小两个喷嘴(2.0 gal/h和0.8 gal/h);采用55 W透浦式的离心风机,结合机身底座上的进风口开启2/3能够较好地促进醇基燃料的燃烧。烘烤供热时,散热器的温度分布从梭圆型炉膛的中尾部到连接烟囱出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下集热分流柜体连接的底部6根管道温度达到最高值,超过540℃。(3)根据天然气燃料燃烧机的扁平鸭嘴形助燃空气出风的喷射形状,研发出由分体设计整体加工的凸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换热器采用6-6-6自下而上三横共18根换热管的横列结构。助燃的透浦式离心风机的功率为60 W(压力(hPa):32/40、风量(m3/min):6.5/7.8)。燃烧供热时存在1个最高温区域,出现在炉膛的后端和低棚散热管道的中前部。(4)在闲置的密集烤房的房顶修建了太阳能辅助供热优先的组合装置,可以和不同的热源组合成烤烟的供热设备。安装在密集烤房加热室内的小型离心风机(380 V、0.55 kW、2900 r/min、12472250 m3/h和901937 Pa)提供动力,通过连接收集器和加热室之间的管道,实现太阳能加热的热风流动到烤房内提供烟叶烘烤。烘烤期间内太阳能收集器内的最高温度可超过120℃,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全程可为烟叶烘烤供热。本设计的太阳能收集器的收集效率为63.93%,组合热泵供热供热时,每炕烟叶较燃煤供热节约16.38%的燃料消耗。以传统燃煤的供热方式为对照,从20132017年连续5年在全国7个省份的11个烟叶产区进行各类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的试验验证。(5)各类供热设备所控制密集烤房内温度的精度范围分别为:生物质,±0.8℃;醇基燃料,±0.5℃;天然气燃料,±0.5℃;太阳能组合热泵供热,±0.5℃;对照燃煤,±1.5℃。(6)相对于燃煤,生物质、醇基燃料和天然气燃料能够提高8.1014.05%的烤房系统热效率,烟囱尾气中的CO、NOx和SO2含量是对照燃煤的2%以下。综合烘烤经济分析,每kg干烟的烘烤费用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热泵供热、生物质燃料、煤、醇基燃料和天然气燃料。(7)相对于传统燃煤的供热设备,使用本文所设计的各类清洁能源供热设备,能够适当提高烤后烟叶的橘黄烟比例、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和评吸得分。为了评估不同供热设备的经济运行成本,对上述设计和制造的清洁能源供热设备进行了对比试验。(8)燃料类的供热设备属于投入型支出,每炉烟叶需要支出的总费用大小顺序分别是:热泵供热设备、天然气燃料供热设备、醇基燃料供热设备、燃煤供热设备和生物质燃料供热设备。本文设计的投资型的太阳能组合供热装置,在其使用寿命内是盈利的,建议首推这种能够与不同热源组合进行烘烤供热的方式。在组合不同热源的供热设备时,选择控制温度精度高的设备能够获得较好的烤烟效果。

胡小东,晏飞,邹聪明,胡坚,普国瑞,李俊,张映翠,王亚辉[10](2017)在《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中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阐述了太阳能、热泵技术、生物质能源和电能等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国内密集烤房烘烤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最后从加强烟草行业的政策支持、加大烤烟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和完善清洁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当前推进我国烟区清洁能源发展的建议。

二、烤烟烘烤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烤烟烘烤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烟叶烘烤技术研究进展与智能烘烤技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鲜烟叶素质评价
2 烘烤工艺匹配研究
3 烤房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
4 展望

(2)精益烟草下烟草烘烤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烘烤环节的现状
    1.1 多样的烘烤设备类型
    1.2 定性的成熟采收标准
    1.3 多种编烟和装烟方式并存
    1.4 灵活配套的烘烤技术
    1.5 烘烤管理的组织形式
2 烘烤环节的发展方向
    2.1 简易的快速量化的判断设备
    2.2 智能化密集烤房
    2.3 智能机械流动分级设备
3 烘烤环节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1 烟叶成熟代表成分的快速识别
    3.2 机械化的采收和装炕
    3.3 智能化烘烤装备的开发
4 建议
    4.1 大数据库的建立
    4.2 科研管理的创新

(3)新能源密集烤房性能及烟叶烘烤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密集烤房烘烤热源研究进展
        1.1.1 燃煤
        1.1.2 空气源热泵
        1.1.3 生物质
    1.2 新能源密集烤房性能研究进展
    1.3 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进展
    1.4 新能源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研究进展
    1.5 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工艺质量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新能源密集烤房性能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能源密集烤房空载条件下升温、降温速度情况
        2.2.2 新能源密集烤房荷载条件关键阶段稳温时间情况
        2.2.3 新能源密集烤房荷载条件下控温精准度情况
        2.2.4 新能源密集烤房空载、荷载条件下平面、垂直面温差
        2.2.5 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成本情况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新能源密集烤房中部烟叶色素含量变化
        3.2.2 新能源密集烤房中部烟叶水分含量变化
        3.2.3 新能源密集烤房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新能源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新能源密集烤房对烟叶收缩率、鲜干比的影响
        4.2.2 新能源密集烤房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4.2.3 新能源密集烤房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4.2.4 新能源密集烤房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4.2.5 新能源密集烤房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4.2.6 新能源密集烤房对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新能源密集烤房烘烤精准工艺对烤烟质量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等级结构、均价的影响
        5.2.2 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5.2.3 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5.2.4 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5.2.5 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基于物联网协议的烤烟自控仪设备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背景及问题
    1.1 新型自控仪的研制背景
    1.2 烤房现场的问题
2 确定自控仪运行指标
3 自控仪研制及优化过程
4 研制密集烤房远程精准检测系统
    4.1 烘烤大数据收集
    4.2 烤烟过程数据的保存和统计
    4.3 新型智能自控仪的远程监控
        4.3.1 远程数据监控
        4.3.2 远程视频监控
5 结语

(5)烤烟烘烤变黄期优质烟叶形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列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衰老机制与烟叶衰老研究进展
    1.2 植物颜色调控机制和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1.2.1 植物颜色调控机制及烘烤过程中烟叶颜色变化
        1.2.2 植物组织结构与烘烤过程中烟叶组织结构变化
    1.3 植物质体色素代谢及烘烤中烟叶质体色素研究进展
        1.3.1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及烘烤中烟叶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1.3.2 植物叶绿素代谢及烘烤中烟叶叶绿素研究进展
    1.4 植物凋萎机制及烘烤中烟叶凋萎(发软)研究进展
        1.4.1 植物凋萎机制与烟叶柔软性研究
        1.4.2 植物水分及脱水对烟叶凋萎(柔软性)的影响
        1.4.3 植物细胞壁代谢及其对烟叶品质及凋萎/柔软性的影响
    1.5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采后生理中的研究进展
        1.5.1 蛋白质组学
        1.5.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采后生理中的应用
    1.6 代谢组技术及其在烤烟烘烤中的研究进展
        1.6.1 代谢组学
        1.6.2 代谢组技术在烤烟烘烤环节的应用
    1.7 小结与展望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烘烤变黄期烟叶衰老的蛋白质分子机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烤房与烘烤操作
        2.1.3 取样与样品前处理
        2.1.4 生理指标测定
        2.1.5 蛋白质提取和浓度测定
        2.1.6 iTRAQ标记和SCX柱分离
        2.1.7 基于QE的液质联用分析
        2.1.8 生物信息分析
        2.1.9 PRM
        2.1.10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和生化分析
        2.2.2 iTRAQ基本数据分析和蛋白质鉴定
        2.2.3 烟叶丰度差异蛋白质鉴定
        2.2.4 烟叶丰度差异蛋白质聚类分析
        2.2.5 烟叶丰度差异蛋白质功能注释
        2.2.6 烟叶丰度差异蛋白质GO功能分类
        2.2.7 烟叶丰度差异蛋白质KEGG通路富集分析
        2.2.8 变黄期烟叶衰老模型
        2.2.9 PRM验证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烘烤变黄期烟叶色素降解与颜色调控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和取样
        3.1.2 烟叶颜色变化
        3.1.3 烟叶超微结构观察
        3.1.4 烟叶生理指标分析
        3.1.5 烟叶色素相关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分析
        3.1.6 烟叶蛋白质提取
        3.1.7 iTRAQ标记和SCX分馏
        3.1.8 LC-ESI-MS/MS分析
        3.1.9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
        3.1.10 生物信息分析和数据分析
        3.1.11 qRT-PCR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烘烤中烟叶表型变化
        3.2.2 烘烤中烟叶超微结构观察
        3.2.3 烘烤中烟叶色素含量变化
        3.2.4 烘烤中烟叶其他生理参数的变化
        3.2.5 烘烤中烟叶色素降解产物分析
        3.2.6 烟叶蛋白质组学轮廓分析
        3.2.7 差异蛋白质鉴定和功能分类
        3.2.8 质体色素代谢和颜色变化相关差异蛋白质的筛选
        3.2.9 iTRAQ数据验证
    3.3 讨论
        3.3.1 质体色素含量决定叶片颜色
        3.3.2 超微结构和生理参数对质体色素代谢和叶片颜色的影响
        3.3.3 丰度差异蛋白质对质体色素代谢和叶片颜色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烘烤变黄期烟叶凋萎(发软)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剂和仪器
        4.1.3 烟叶水分含量分析
        4.1.4 烟叶柔软度值测量
        4.1.5 细胞壁物质含量分析
        4.1.6 蛋白质提取和质检
        4.1.7 TMT标记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4.1.8 LC-MS/MS蛋白质组学分析
        4.1.9 数据库搜索和TMT定量
        4.1.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11 PRM
        4.1.12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和柔软度值变化
        4.2.2 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壁物质含量变化
        4.2.3 水分、细胞壁物质含量与柔软度值之间的关联分析
        4.2.4 蛋白质鉴定
        4.2.5 烟叶凋萎过程中的蛋白质表达谱
        4.2.6 与烟叶凋萎密切相关的DAPs的筛选
        4.2.7 PRM验证
    4.3 讨论
        4.3.1 脱水在烟叶凋萎中的作用
        4.3.2 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代谢在烟叶凋萎中的作用
        4.3.3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半乳糖代谢对烟叶凋萎的影响
        4.3.4 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在烟叶凋萎中的作用
        4.3.5 其他丰度差异蛋白质在烟叶凋萎中的作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烘烤变黄期烟叶类靶标代谢组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代谢物提取
        5.1.3 HPLC-MS/MS分析
        5.1.4 代谢物的鉴定和定量
        5.1.5 数据质控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样本相关性分析
        5.2.2 样品TIC重叠图
        5.2.3 总样品PCA分析
        5.2.4 代谢物鉴定
        5.2.5 代谢物功能注释
        5.2.6 差异代谢物筛选
        5.2.7 差异代谢物聚类和相关分析
        5.2.8 KEGG通路富集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烘烤变黄期烟叶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关联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蛋白质组数据
        6.1.2 代谢组数据
        6.1.3 差异蛋白质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6.1.4 差异蛋白质和差异代谢物的共有KEGG通路富集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差异蛋白质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6.2.2 差异蛋白质和差异代谢物的共有KEGG通路富集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F-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奖励
    F-2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F-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所做的学术报告

(6)热泵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响应及烘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外烤房研究进展
    1.2 国内烤房研究进展
        1.2.1 烘烤设备研究进展
        1.2.2 装烟方式研究进展
        1.2.3 烘烤工艺研究进展
        1.2.4 新能源烤房研究进展
    1.3 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试验地点
        2.1.2 供试烟叶
        2.1.3 供试烤房
        2.1.4 测试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测定
        2.3.2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2.3.3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
        2.3.4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
        2.3.5 烘烤成本
        2.3.6 热泵密集烤房模型的构建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热泵密集烤房和燃煤密集烤房干湿球温度分布及变化动态
        3.1.1 水平方向干球温度分布及变化动态
        3.1.2 垂直方向干球温度分布及变化动态
        3.1.3 水平方向湿球温度分布及变化动态
        3.1.4 垂直方向湿球温度分布及变化动态
    3.2 热泵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干湿球温度响应度
        3.2.1 水平方向干球温度响应度
        3.2.2 垂直方向干球温度响应度
        3.2.3 水平方向湿球温度响应度
        3.2.4 垂直方向湿球温度响应度
    3.3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对比分析
    3.4 烤后烟叶化学质量对比分析
    3.5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对比分析
    3.6 烘烤成本对比分析
    3.7 烟叶烘烤过程数值模拟结果
        3.7.1 风速场的分布
        3.7.2 温度场的分布
4 讨论
5 结论
    5.1 热泵密集烤房和燃煤密集烤房干湿球温度分布及变化动态
    5.2 热泵密集烤房与燃煤密集烤房干湿球温度响应度
    5.3 热泵密集烤房烘烤效果
    5.4 热泵密集烤房速度场和温度场模拟分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密集烤房国内外发展历程
        1.2.1 国外密集烤房发展历程
        1.2.2 国内密集烤房发展历程
    1.3 密集烤房烟叶烘烤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3.1 烟叶烘烤能源利用方面
        1.3.2 提高烟叶烘烤品质方面
    1.4 热泵除湿干燥技术国内外发展历程
        1.4.1 国外热泵除湿干燥技术发展历程
        1.4.2 国内热泵除湿干燥技术发展历程
    1.5 热泵除湿干燥技术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的确定
    2.1 现行密集烤房简介
        2.1.1 密集烤房的工作原理
        2.1.2 烟叶密集烘烤基础
    2.2 除湿技术
        2.2.1 液体吸收式除湿法
        2.2.2 固体吸附式除湿法
        2.2.3 膜法除湿
        2.2.4 冷却除湿法
        2.2.5 除湿方法的比较
    2.3 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简介
        2.3.1 热泵的分类
        2.3.2 热泵除湿干燥系统原理
        2.3.3 热泵除湿干燥系统的循环方式
    2.4 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基础
        3.1.1 热泵除湿设备的初步选型
        3.1.2 基本假设
        3.1.3 基本方程
        3.1.4 流动模型
    3.2 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3.2.1 物理模型
        3.2.2 模拟工况
        3.2.3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3.2.4 模型网格的划分
    3.3 边界条件设定和迭代计算
        3.3.1 边界条件设定
        3.3.2 迭代计算
    3.4 最大除湿工况模拟分析
    3.5 模拟工况仿真结果分析
        3.5.1 三个阶段除湿分析
        3.5.2 模拟性能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4.1 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系统
        4.1.1 热泵除湿系统装置
        4.1.2 现场试验平台的搭建
    4.2 数据采集系统
        4.2.1 数据采集仪器
        4.2.2 测试点布置
    4.3 试验概况
        4.3.1 试验条件
        4.3.2 试验方法
        4.3.3 试验参数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三段式”烘烤工艺各阶段除湿量分析
        4.4.2 试验除湿性能综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烘烤效果分析及经济效益评价
    5.1 试验概况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烘烤成本对比分析
        5.2.2 烘烤能耗对比分析
        5.2.3 烤后干烟叶外观质量对比分析
        5.2.4 烤后干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对比分析
        5.2.5 烤后干烟叶评吸对比分析
        5.2.6 烤后干烟叶等级结构对比分析
    5.3 经济效益评价
        5.3.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5.3.2 闭式热风循环热泵除湿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图像处理的烟叶烘干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烟叶烘烤与生产的发展现状
        1.2.1 烟叶的烘烤工艺
        1.2.2 烟叶烤房的类型
    1.3 主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1.3.1 生产质量不理想
        1.3.2 自动化与集成化水平偏低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1 烤烟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1.4.2 烟叶烤房自动控制算法设计
        1.4.3 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4.4 烤房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烤烟图像处理及信息提取
    2.1 烤烟图像处理的工作流程
    2.2 烤烟图像采集系统
    2.3 烤烟图像的颜色特征值
        2.3.1 烤烟图像的预处理
        2.3.2 烤烟图像不同区域的分割
        2.3.3 烤烟颜色特征值的提取与存储
    2.4 烟叶图像的纹理特征值
        2.4.1 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量
        2.4.2 纹理特征值的提取
    2.5 烤烟特征均值曲线的绘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烟叶烤房温湿度控制算法研究
    3.1 烟叶烤房系统的特点
    3.2 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研究与设计
        3.2.1 PID控制算法
        3.2.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
        3.2.3 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实现
    3.3 模糊自适应PID算法仿真验证
        3.3.1 模型搭建
        3.3.2 算法仿真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系统的功能分析与结构规划
        4.1.1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4.1.2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规划
    4.2 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选型
        4.2.1 PLC控制器的选型
        4.2.2 温度采集与传输模块硬件选型
        4.2.3 烤房热源的选型
    4.3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
        4.3.1 烤房温度值采集程序
        4.3.2 热泵与排湿门控制程序
        4.3.3 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子程序
        4.3.4 烤烟图像特征值控制子程序
        4.3.5 RS-485 通信方式
    4.4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4.4.1 烤烟视频显示与图像采集模块
        4.4.2 干湿球实时温度显示模块
        4.4.3 烤房参数显示及报警模块
        4.4.4 烤烟图像特征值显示界面
        4.4.5 烤房目标参数设置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致谢

(9)清洁能源智能供热对烤烟烘烤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烤房供热设备的研究进展
    2.1 国外烤房供热设备的发展
    2.2 我国烤房供热设备的发展
        2.2.1 普通供热设备的发展
        2.2.2 密集烤房供热设备的发展
    2.3 烟叶烘烤热源的研究进展
        2.3.1 传统能源的应用
        2.3.2 新能源的应用
    2.4 烤烟智能控制装置的研究进展
    2.5 结束语
第三章 设备研发的基础及原理
    3.1 依据
    3.2 密集烤房可利用的建筑空间结构
    3.3 密集烤房供热参数的参照
    3.4 新设备材料的比较选取
    3.5 新设备智能控制装置的共性参数设置
    3.6 其他原有设施和设备的沿用
    3.7 设备供热的参数计算
第四章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1 主要研究内容
        4.1.1 生物质固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4.1.2 醇基液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4.1.3 天然气气体燃料烘烤热的研发与应用
        4.1.4 太阳能辅助供热优先的组合供热设备研发与应用
        4.1.5 热泵供热的供热设备成熟技术的验证
        4.1.6 基于综合烘烤效应的上述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的评估
    4.2 试验设计及技术路线
        4.2.1 试验场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技术路线
    4.3 烟叶烘烤试验平台的设置
        4.3.1 烟叶的采收与整理
        4.3.2 烟叶调制过程中烤房内实时温度的监控
        4.3.3 烤后烟叶的分级及样品的选择
        4.3.4 烘烤时间和燃料的消耗统计
        4.3.5 烘烤操作的用工及费用统计
    4.4 其他测量(定)指标及方法
        4.4.1 常规化学成分检测
        4.4.2 中性致香物质定量检测
        4.4.3 感官质量评定
        4.4.4 烟囱排出成分检测
        4.4.5 供热设备典型外表面温度检测
        4.4.6 太阳能接收辐射量的测量
    4.5 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评估
        4.5.1 燃料类供热设备的评估方法
        4.5.2 太阳能温室设备的评估方法
    4.6 图表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五章 生物质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发及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5.1 引言
    5.2 供热设备的外形与构造
        5.2.1 设备的外形结构设计
        5.2.2 气化气体燃烧区
        5.2.3 固体燃料燃烧和气化区
        5.2.4 散热区域
        5.2.5 供热设备的操作流程
        5.2.6 设备制造的材料及规格
    5.3 材料与方法
        5.3.1 试验设计
        5.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供热设备供热时温度分布状况
        5.4.2 供热设备对烤房内温度精度的影响
        5.4.3 烟囱尾气成分分析
        5.4.4 飞尘颗粒生成的比较
        5.4.5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
        5.4.6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解析
        5.4.7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5.4.8 单料烟感官质量评定
    5.5 讨论
    5.6 小节
第六章 醇基液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制及对烟叶烘烤的研究
    6.1 引言
    6.2 供热设备的外形与构造
        6.2.1 设备整体结构的设计
        6.2.2 梭圆型燃烧联体炉的结构特征
        6.2.3 醇基液体燃料燃烧机设置参数
        6.2.4 设备制造的材质及规格
        6.2.5 智能控制装置的改进方案
        6.2.6 供热设备的操作流程
    6.3 材料与方法
        6.3.1 设备供热能力的检测
        6.3.2 燃烧机配套供风动力的测试
        6.3.3 其他检查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燃烧供风量与排出烟气组分的变化
        6.4.2 密集烤房升温速率的对比
        6.4.3 供热设备控温能力分析
        6.4.4 设备供热过程中温度分布概况
        6.4.5 烟囱排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6.4.6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分析
        6.4.7 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比较
        6.4.8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分析
        6.4.9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分析
        6.4.10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评价
    6.5 讨论
        6.5.1 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分析
        6.5.2 代替燃煤操作对烟叶烘烤减工降本的意义
    6.6 小结
第七章 天然气气体燃料供热设备的研制及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7.1 引言
    7.2 供热设备的外形与构造
        7.2.1 设备的整体外形设计
        7.2.2 凸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的结构特征
        7.2.3 天然气燃烧机的设置参数
        7.2.4 设备制造的材质及规格
        7.2.5 智能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案
        7.2.6 供热设备的操作流程
    7.3 材料与方法
        7.3.1 试验设置
        7.3.2 检测与分析项目
    7.4 结果与分析
        7.4.1 密集烤房控温精度的检测分析
        7.4.2 加热设备温度分布状况
        7.4.3 烘烤过程中烟囱排出气体成分变化
        7.4.4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的对比分析
        7.4.5 对烟尘颗粒生成物的影响
        7.4.6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比较
        7.4.7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
        7.4.8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7.4.9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分析
    7.5 讨论
        7.5.1 基础燃气管道铺设的配套问题
        7.5.2 天然气燃料代替煤的前景和意义
    7.6 小结
第八章 太阳能辅助热泵组合供热设备的研发及对烟叶烘烤的影响
    8.1 引言
    8.2 太阳能供热装置的外形与构造
        8.2.1 供热设备系统的工作原理
        8.2.2 太阳能供热装置的结构设计
        8.2.3 配套的热泵供热装置的参数
        8.2.4 智能控制装置的设计方案
        8.2.5 太阳能收集装置的材质及规格
        8.2.6 供热设备系统的操作流程
    8.3 材料与方法
        8.3.1 试验设置
        8.3.2 基础情况测试
        8.3.3 其他检测
    8.4 结果与分析
        8.4.1 接收器接收太阳能辐射的情况
        8.4.2 太阳能提供的热量与烟叶需求的匹配度
        8.4.3 密集烤房温控检测精度分析
        8.4.4 烘烤能耗及系统热效率的对比分析
        8.4.5 太阳能的收集效率
        8.4.6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比较
        8.4.7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
        8.4.8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对比
    8.5 讨论
        8.5.1 新设备技术与烟叶烘烤控制的精度改进
        8.5.2 我国太阳能应用于烟叶烘烤的前景
    8.6 小结
第九章 基于综合烘烤效应的不同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的研究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测定项目
        9.2.2 供热设备的评估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不同供热设备对烤房内温度控制精度的影响
        9.3.2 各类供热设备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9.3.3 烘烤过程中各项费用的统计分析
        9.3.4 燃料类供热设备的经济运行参数的评估
        9.3.5 太阳能烘烤装置经济效益的评估
    9.4 讨论
        9.4.1 如何提高太阳能在烟叶烘烤中利用的有效途径
        9.4.2 烟草烘烤如何合理地利用我国太阳能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录1 生物质燃料燃烧/气化一体炉供热设备
        1.1 设计的平面和立体效果图
        1.2 制造实物及安装设备
        1.3 烘烤过程中烟囱情况
        1.4 温度检测抽样点和使用arcgis10.0勾画设备温度误差估计图
        1.5 生物质燃料元素组成
        1.6 废渣情况
        1.7 烘烤出来的烟叶
        1.8 气体燃烧观察口视频截图
    附录2 醇基液体燃料梭圆型燃烧连体率供热设备
        2.1 燃烧机及配件
        2.2 梭圆型燃烧联体炉
        2.3 试验情况
        2.4 智能自控装置
    附录3 天然气燃气凸型燃烧连体炉供热设备
        3.1 凸型燃烧联体炉供热设备
        3.2 试验情况
    附录4 太阳能辅助其他燃料组合供热设备
        4.1 太阳能辅助其他燃料组合供热设备安装及成品
        4.2 离心风机及输送热风管道(红色)
        4.3 智能控制装置
    附录5 我国早期现存的密集烤房
        5.1 土木建造的密集烤房
        5.2 全资引进的密集烤房
        5.3 步进式连续烘烤的密集烤房
作者简介

(10)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太阳能在密集烤房上的应用
    1.1 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2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热泵在密集烤房上的应用
    2.1 热泵密集烤房
    2.2 热泵-太阳能密集烤房
    2.3 热泵-燃煤密集烤房
3 生物质能在密集烤房上的应用
    3.1 生物质气化
    3.2 生物质液化
    3.3 生物质固化
    3.4 生物质型煤
    3.5 其他生物质燃料
4 电能在密集烤房上的应用
5 推进清洁能源用于烤烟调制的建议
    5.1 加强烟草行业的政策支持
    5.2 加大烤烟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
    5.3 完善清洁能源服务体系建设

四、烤烟烘烤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烟叶烘烤技术研究进展与智能烘烤技术展望[J]. 李静浩,孙光伟,陈振国,马俊桃,孙皓月,白森,刘爱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2]精益烟草下烟草烘烤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方向[J]. 汪代斌,杨晔,陈益银,杨超,李钠钾,郑琳琳,王建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06)
  • [3]新能源密集烤房性能及烟叶烘烤质量研究[D]. 仙立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基于物联网协议的烤烟自控仪设备优化[J]. 杨建春,刘余,张宗锦,曾宗粱,王辉,张波. 新型工业化, 2021(05)
  • [5]烤烟烘烤变黄期优质烟叶形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武圣江. 贵州大学, 2020
  • [6]热泵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响应及烘烤效果研究[D]. 李晗.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7]闭式热风循环密集烤房热泵除湿系统性能研究[D]. 赵新帅.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基于图像处理的烟叶烘干控制系统设计[D]. 杨文轩.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9]清洁能源智能供热对烤烟烘烤效果的研究[D]. 王建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10]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胡小东,晏飞,邹聪明,胡坚,普国瑞,李俊,张映翠,王亚辉.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5)

标签:;  ;  ;  ;  ;  

烤烟智能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