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娱乐”

数学教学中的“娱乐”

一、数学教学中的“再创造”(论文文献综述)

樊海丽[1](2021)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徐颖[2](2020)在《不确定性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确定性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属性,在与强大的数学确定性相遇时,常常被弱化与忽视,最终导致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窄化。基于此,以不确定性的视角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反思,试图唤起对不确定性的应有关注,重建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和谐与平衡,深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变革。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首先,阐释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确定性的合理性。通过对小学数学之源与之用、个体成长之序与生命之丰概述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确定性之规与不确定性之魅,并结合数学教育的“育人”追求,厘清不确定性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构成。其次,剖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不确定性的表征与价值。从个体发展与教学过程两个角度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不确定性的内涵,厘清其具体的未竟性、主观性、无序性三方面表征。并进一步论述不确定性价值所在,有利于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再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再深入、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基于表征与价值,构建出不确定性具体探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四方面(教师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馈)。再次,以不确定性视角探析被“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及其症因。发现被“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会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念的保守取向、教学内容的继承主导、教学过程的程序倾向、评价反馈的标准倚重。以不确定性为依托,尝试找出被“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症结所在,即二元思维造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功利追求导致的不确定性被忽视。与问题匹配的具体症结则是小学数学教师确定性意识的泛化、不确定性特质导致教与学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学对主体意义的轻视、小学数学评价对绝对权威的主导。最后,基于不确定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践行“教”与“育”并进、小学数学内容辩证地呈现确定性、小学数学教学生动凸显生命属性、小学数学评价多层次关照发展性四个大方面进行改进,尝试从中探寻不确定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发挥,以期弥合被“确定”造成的数学窄化,更好地辩证落实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数学素养的指向与追求,还原具有丰富性与生成性的数学课程教学生态。

向南南[3](2020)在《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激发人的创作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因斯坦[]1。数学的发展源于一个个有趣的、生动的、新奇的、探索性的数学史故事的持续积累,正是因为这些前世今生的数学史的不断推进才缔造了今天数学的伟大成就。作为数学发展历程的缩影,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数学史材料——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发挥教育功能”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从动具体的数学史情景中出发,人人都能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近些年,学界关于数学史融入数学的研究虽然不少,但是几乎没有数学教师坚持长期实行,而且方法缺少新颖。本研究正是基于一线数学教师实践中教学经验的视角,继续对这一研究进行探讨。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我所任教的修水英才高中的全体数学教师和部分艺术生进行实践研究,调查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现状,并对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提出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若干策略。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现状如何?(2)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原则有那些?(3)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课例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数学教师对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大部分数学教师仍存在轻实效而重形式的现象;(2)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主要有以下原则:(1)数学史融入前要预先确立先进的指导思想的原则;(2)数学史融入的趣味性原则;(3)数学史融入的联络性原则;(4)数学史融入过程要主次分明,目标一致的原则;(5)数学史融入的“再创造”原则。根据教学课例分析得出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主要有以下策略:(1)数学史的直接式融入法策略;(2)数学史的嵌入式融入法策略;(3)数学史的重构式融入法策略。

王佳心[4](2020)在《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史在人类文明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自19世纪起逐渐的被许多数学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圆锥曲线在新课程标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平面解析几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提倡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而圆锥曲线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必然蕴含着大量数学史内容。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调查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融入现状。选取某市五所高中高二年级的5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融入现状,并侧重对圆锥曲线数学史的考察。经过调查与分析可知,数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融入现状不容乐观。二、梳理圆锥曲线的数学史。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整理圆锥曲线的历史发展过程,确立具有教育价值的圆锥曲线历史资源,为开展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奠定基础。三、构建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模式,设计圆锥曲线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首先在发生教学法、再创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理论框架,并对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构建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模式。其次依据教学模式设计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教学案例。最后由一线教师在被测班级进行教学案例的实施。四、验证教学实施效果。在教学实施过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从知识、认知和情感三个层面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通过融入数学史的圆锥曲线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层面感受相对较深,其中情感层面的影响尤为突出。教学相长,教师从中能够获得专业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数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是值得推广、值得借鉴的。但要控制好“度”,要根据每个数学知识的特点,对数学素材进行筛选和加工,秉着改善教学的理念,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

杨培奇[5](2020)在《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文中认为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科学,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逻辑学科,同样是一种文化现象,新时期数学教育也肩负着新的教育任务。然而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数学知识难度陡增,表现形式更加抽象,学生渐渐丧失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唯结果论的教学下,知识的发生过程得不到重视,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认知上帮助学生的学习,正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理论蓬勃发展,数学史也逐渐展现出教育向的魅力。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肯定,2017年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给与了数学史充分的重视,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数学史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深化,正在成为数学教育的一股新力量。但观向今天的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史的融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本研究的第一章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在HPM理论的基础上,于新的教育背景下阐释了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与路径。第二章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从学生,教师,课堂三个角度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后,提出当前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三点问题,并结合实际进行问题归因。基于所提出的问题,第三章分别从教学指导,应试评价,教师素养三个角度提出了改进策略。最后第四章以部分改进策略为指导,进行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课例实践,根据教学反馈展开反思。通过现状调查发现,高中生是喜爱数学史的,教师认可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也愿意使用数学史进行教学,但仍存在数学史内容受到局限,融入数学史的教学目标偏移,以及数学史融入方式单一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可用于教学的数学史素材匮乏;教师对数学史的认识不足与教育理念的偏差;以及客观教育现实的影响。基于现存问题,研究提出了以下改进策略。一是从选取数学史材料,明确目标指向,教学实施设计三方面为教师运用数学史提供实践指导。二是在高考背景下促进数学史运用,一方面要发掘高考试题中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加大考试评价对数学史的考察力度。三是从高师培养、职后培训、更新观念、合作研究四个方面来提升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本研究从HPM理论出发,旨在调查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HPM实践研究做一次尝试,为一线教师运用数学史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汪颖[6](2020)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岳阳市四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同时也体现数学的实质。虽然近年来数学史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种呼声高应用少的现象,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尚未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且缺乏相关学术研究整合的指导。因此,如何高效恰当地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选取岳阳市四所小学作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分析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改进策略。研究发现,当前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数学史融入教学内容失当——数学史料来源单一,数学史料内容选择不全,数学史料难易程度控制不当;数学史融入教学环节的分布不合理——课尾加入数学史料占比高,将数学史料作为课后阅读作业占比高;数学史融入模式较简单——教师以口头叙述方式融入占比高,以抽象的附着式为主、未整合知识点。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认知缺位,教师自身数学史知识储备不充分,教师数学史融入教学实践能力不足,教师缺乏相关培训。最后,本研究提出以下改进策略:教师提高认识,夯实数学史知识;以研促教,科学融入数学史;备课时准备充足的数学史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融入数学史料;选择恰当的方式融入数学史料;积极开展数学史集体教研活动;强化评估,加强研究指导;加强培训力度,促进课例研究;明确教学评估,强化绩效考核;拓展研究角度,开发多元课例。

张艳丽[7](2020)在《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其创新意识发展的起始阶段,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为了了解目前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现状,对天津市八年级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行了调查。在仔细研究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合情推理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作了介绍,简单梳理了合情推理内涵的代表性观点后,将合情推理界定为: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其基本模式包括归纳、类比。主要研究问题有:(1)目前初中阶段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怎样?(2)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为了研究上述问题,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根据需要和现有理论查阅、梳理、分析已有相关文献,对研究的问题形成深层次的认识,确定好研究思路,结合教师意见、在专家指导下确立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评价表以及编制测试卷。并对天津市四所学校的八年级22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然后利用SPSS22.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发现:(1)初中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男女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测试卷得分无明显差异;(3)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测试成绩与学生的数学成绩呈正相关;(4)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发展不均衡,类比能力优于归纳能力;(5)初中生类比能力和归纳能力显着相关;(6)部分教师对合情推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在研究调查结论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对合情推理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若干策略:(1)研读数学课标教材,把握合情推理本质;(2)预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合情推理意识;(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造合情推理空间;(4)引导学生多向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思维;(5)注重知识探索过程,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王寒[8](2020)在《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成为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当今新时代,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所以与解决问题紧密相连的模型思想在各个行业领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模型思想是数学学科中的三大基本思想之一,在数学思想方法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培养、思维模式的发展以及现实生活中工作或研究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新的课程改革也将模型思想的培养视为重点项目。因此,本研究对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进行探究,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本研究在大量查阅相关理论着作与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型思想的具体含义,以及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思想等理论,对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特点、原则以及方式进行概述。其次,对“数与代数”板块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全面归纳可抽象为数学模型的相关知识点,发现其中大部分知识点都可以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对部分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呈现情况进行分析。随后,通过问卷、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从教师对模型思想的理解情况;对“数与代数”中模型思想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模型思想的落实情况等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次,归纳出当前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对模型思想缺乏了解;对“数与代数”内容中模型思想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忽略探究过程;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落实模型思想。然后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主要是教师对模型思想缺少重视;对本体性知识缺乏系统掌握;知识取向的传统教学观念难以改变以及对模型思想教学策略和方法缺乏了解等。最后,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有: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素养;全面梳理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巧设问题情境,发现数量关系;经历数学化过程,培养模型思想;自主合作探究,深化模型思维;及时总结反思,迁移应用模型等,部分策略论述中还结合了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李丹[9](2019)在《“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改变,山西省于2011年实施课程改革,提倡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当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是数学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能让师生了解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变化。由于“几何画板”是一款操作简易且具有丰富作图功能的信息教学工具,所以它常被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在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整合的相关文献和山西省课程改革要求的结合作用下,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及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数学“再创造”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两者都表明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整合是必需的。第二,利用几何画板和初中数学案例的整合设计,主要是从函数和几何两方面进行,目的是反映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第三,将案例通过D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试讲,让更多的数学教师感受几何画板对教学的影响。第四,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面对面访谈,了解几何画板对教学的影响及学生对几何画板应用于教学的期待和该校教师对几何画板与数学整合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几何画板精准作图和动态显示等功能,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了诸多积极的作用,如对于学生来说,精准的图形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图形,培养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数形结合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教师来说,方便解决抽象知识和动态知识,同时节省了课堂作图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思考时间。

符唯[10](2019)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长沙市五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史是数学学科文化品质的集中体现,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都有对“数学史”的相关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从文化育人的视角重新审视数学教学,倡导开展渗透文化的教学,无疑都凸显了实施数学史教学的必要性。然而,当下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如何解决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改善当下教师难教数学、学生难学数学的现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长沙市五所小学的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课堂,观察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情况,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史融入教学时出现了史料用错的情况,融入教学的史料类型方面,以故事类史料为主,史料类型较单一,教师对融入史料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这些问题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师融入的数学史料内容欠妥。另外,教师主要利用课堂剩余时间以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或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数学史料。这种附加式的数学史教学方式未能整合数学史与数学知识的教学,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是,学生缺少思考探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上的教学效果甚微。融入数学史料的内容欠妥、时机不当、方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这五所小学的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知识、数学史教学观念、数学史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查,结合实习期间的听课观察情况,经分析发现了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融入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匮乏、对数学史的内涵及教育价值认识片面、数学史教学素养不足等。为改进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教学现状,本人从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选择适当的史料、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提出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并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案例具体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为广大一线教师数学史融入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让学生获得更美好的数学教育。

二、数学教学中的“再创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教学中的“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2)不确定性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现实困顿: 数学教学对于形式化的依赖
        1.1.2 未来展望: 不确定的时代对数学的呼唤
        1.1.3 回溯初心: 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追寻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不确定性内涵及理论的研究
        1.2.2 关于知识不确定性的研究
        1.2.3 关于课程与教学不确定性的研究
        1.2.4 评述与展望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小学数学教学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概述
    2.1 确定性之规与不确定性之魅
        2.1.1 小学数学之源与数学之用
        2.1.2 个体成长之序与生命之丰
        2.1.3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同在
    2.2 一以贯之的数学“育人”追求
        2.2.1 数学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2.2.2 数学课程标准的圆融设计
        2.2.3 先行者的深度教学探索
第三章 小学数学教学不确定性的表征与价值
    3.1 小学数学教学不确定性的内涵
        3.1.1 个体学习的不确定性
        3.1.2 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
    3.2 小学数学教学不确定性的表征
        3.2.1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呈现的未竟性
        3.2.2 小学数学学习超越客观的主观性
        3.2.3 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之外的无序性
    3.3 小学数学教学不确定性的价值
        3.3.1 有利于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再认识
        3.3.2 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再深入
        3.3.3 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3.4 小学数学教学不确定性的探究视角
第四章 以不确定性探析被“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
    4.1 被“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具体表现
        4.1.1 小学数学教师观念的保守取向
        4.1.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主导
        4.1.3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程序倾向
        4.1.4 小学数学评价反馈的标准倚重
    4.2 被“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症因探寻
        4.2.1 小学数学教师确定性意识的泛化
        4.2.2 不确定性特质导致教与学的挑战
        4.2.3 小学数学教学对主体意义的轻视
        4.2.4 小学数学评价对绝对权威的主导
第五章 不确定性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
    5.1 小学数学教师践行“教”与“育”并进
        5.1.1 深入认识数学的育人核心
        5.1.2 加强教研能力注入可能性
    5.2 小学数学内容辩证地呈现确定性
        5.2.1 数学教材结论的延迟呈现
        5.2.2 凸显数学确定性成立条件
    5.3 小学数学教学生动凸显生命属性
        5.3.1 数学表达明晰心智图像
        5.3.2 拓展内容丰富数学体验
    5.4 小学数学评价多层次关照发展性
        5.4.1 过程评价鼓励个性化提问
        5.4.2 结果评价设计开放性问题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反思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数学史
        1.3.2 融入
        1.3.3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
    1.4 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外国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4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目的
        4.1.3 调查材料
    4.2 调查结果
        4.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5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5.1 理论基础
        5.1.1 历史发生理论
        5.1.2 建构主义
        5.1.3 “再创造”理论
    5.2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5.2.1 预先确立指导思想的原则
        5.2.2 趣味性原则
        5.2.3 联络性原则
        5.2.4 主次分明的原则
        5.2.5 “再创造”原则
    5.3 融入方法
        5.3.1 附加式
        5.3.2 嵌入式
        5.3.3 重构式
第6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教学课例
    6.1 研究课例1——对数函数
        6.1.1 课例描述
        6.1.2 课例反思
    6.2 研究课例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6.2.1 课例描述
        6.2.2 课例反思
第7章 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4)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现状
        1.4.2 国内现状
第2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发生教学法
    2.2 再创造理论
    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融入现状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 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3.2.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3.2.2 原有数学史认知水平分析
        3.2.3 数学史的兴趣与态度分析
        3.2.4 数学史的获取途径与处理方式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
    4.1 圆锥曲线的数学史简介
    4.2 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4.3 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设计案例
        4.3.1 椭圆的教学设计案例
        4.3.2 双曲线的教学设计案例
        4.3.3 抛物线的教学设计案例
第5章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5.1 教学实施效果调查的设计
    5.2 访谈结果与分析
        5.2.1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5.2.2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数学史
        二、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HPM理论研究综述
        二、HPM实践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路径
第一章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与路径
    第一节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与指向
        一、融入数学史教学的教育学阐释
        二、以史育人的数学史教育指向
    第二节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法路径
        一、理论指导
        二、数学史的运用方法
第二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三、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四、结果统计及问卷分析
    第二节 教师访谈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提纲
        四、访谈实录
        五、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课堂观察
        一、观察目的
        二、观察对象
        三、课堂片段实录
        四、课堂观察分析
    第四节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中使用的数学史内容受到局限
        二、融入数学史的教学目标偏移
        三、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单一
    第五节 现存问题的归因
        一、可用于教学的数学史素材匮乏
        二、教师对数学史的认识不足与教学理念的偏差
        三、客观教育现实的影响
第三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指导
        一、合理选取数学史材料
        二、明确数学史运用的目标指向
        三、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设计
    第二节 高考背景下对数学史运用的建议与促进
        一、发掘高考试题中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二、加强考试评价对数学史的考察力度
    第三节 提升数学教师的数学史素养
        一、改善高师数学系课程结构,重视高师数学史教育
        二、针对性开展培训与教研活动,提升职后教师的数学史素养
        三、数学教师要更新自身观念,加强对数学史的认识和学习
        四、依托HPM研究成果,鼓励HPM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合作
第四章 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课例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实践内容选取
    第二节 教学实践开展
        一、课程设计
        二、教学实录
    第三节 实践反馈与反思
        一、教学实践反馈
        二、教学实践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数学史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二 :访谈问题(教师)
致谢

(6)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岳阳市四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重要价值的研究
        二、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三、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应注意问题的研究
        四、述评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数学史融入教学内容失当
        一、数学史料来源单一
        二、数学史内容选择不全
        三、数学史料难易程度控制不当
    第二节 数学史融入教学环节的分布不合理
        一、课尾加入数学史料占比高
        二、数学史料作为课后阅读作业占比高
    第三节 数学史融入教学的模式较简单
        一、教师以口头叙述方式融入占比高
        二、以抽象的附着式为主,未整合知识点
第三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之原因分析
    第一节 教师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认知缺位
    第二节 教师自身数学史知识储备不充分
    第三节 教师数学史融入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第四节 教师缺乏相关培训
第四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教师提高认识,夯实数学史知识
        一、有意识提高自身数学史知识素养
        二、更新数学观,多元化评价学生
    第二节 以研促教,科学融入数学史
        一、备课时准备充足的数学史内容
        二、选择恰当的时机融入数学史料
        三、选择恰当的方式融入数学史料
        四、积极开展数学史集体教研活动
    第三节 强化评估,加强研究指导
        一、加强培训力度,促进课例研究
        二、明确教学评估,强化绩效考核
        三、拓展研究角度,开发多元课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2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史内容整理
致谢

(7)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1.1.2 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中学数学教学现实的需要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推理
        1.2.2 推理能力
        1.2.3 合情推理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思路
    1.7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合情推理的内涵及形式研究
        2.1.2 合情推理的教学模式研究
        2.1.3 合情推理的测验研究
        2.1.4 合情推理的培养策略研究
        2.1.5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2.2.2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2.1 调查对象
        3.2.2 访谈对象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
        3.4.1 文献分析法
        3.4.2 测验法
        3.4.3 访谈法
        3.4.4 统计分析法
    3.5 研究工具
        3.5.1 合情推理能力评价表
        3.5.2 合情推理能力测试卷
        3.5.3 访谈提纲
    3.6 调查的实施
    3.7 数据处理
第四章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1 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处于中下水平
    4.2 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与各变量的相关性
        4.2.1 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与性别无显着差异
        4.2.2 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
    4.3 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两个维度的具体情况
        4.3.1 初中生类比能力优于归纳能力
        4.3.2 初中生类比能力和归纳能力显着相关
    4.4 初中生合情推理测试题的答题情况分析
    4.5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5.1 教师对合情推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认识不够
        4.5.2 教师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途径不明确且重视程度不够
        4.5.3 教师未能深入的去收集合情推理培养的教学资料
        4.5.4 合情推理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基础有很大的联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5.1 研读数学课标教材,把握合情推理本质
    5.2 预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合情推理意识
    5.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造合情推理空间
    5.4 引导学生多向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5.5 注重知识探索过程,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思考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8)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核心概念界定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概述
    (一)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特点
    (二)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原则
    (三)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方式
二、“数与代数”内容中的数学模型及呈现情况
    (一)“数与代数”内容中的数学模型
    (二)“数与代数”内容中数学模型的呈现情况
三、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设计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三)课堂观察及其分析
四、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问题概述
    (二)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五、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二)全面梳理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三)巧设问题情境,发现数量关系
    (四)经历数学化过程,培养模型思想
    (五)自主合作探究,深化模型思维
    (六)及时总结反思,迁移应用模型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9)“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发展的必然需求
        1.1.2 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
        1.1.4 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优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几何画板支持数学教学的主要功能
        2.2.1 基本画图功能
        2.2.2 动态展示功能
        2.2.3 绘制函数图像功能
        2.2.4 实验探究功能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人本主义理论
        2.3.3 数学“再创造”学习理论
        2.3.4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3 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案例
    3.1 几何画板与函数综合题型教学整合案例
        3.1.1 学情分析
        3.1.2 教学内容分析
        3.1.3 教学目标分析
        3.1.4 教学过程设计
        3.1.5 教学反思
    3.2 几何画板与几何教学整合案例
        3.2.1 学情分析
        3.2.2 教学内容分析
        3.2.3 教学目标分析
        3.2.4 教学过程设计
        3.2.5 教学反思
    3.3 几何画板与数学整合的教师反馈分析
4 几何画板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效果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 研究对象
    4.4 学生调查效果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长沙市五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
        二、创新时代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
        三、小学数学忽视了数学史教学
        四、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数学史的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研究
        二、关于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
        四、研究的评价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数学史
        二、数学文化
        三、小学数学教学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融入数学史料的内容欠妥
        一、教学中融入的史料出现错误
        二、对融入史料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三、事实类史料融入居多,其他类史料较少
    第二节 融入数学史料的时机不当
        一、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讲解数学史料
        二、让学生课外时间阅读数学史料
    第三节 融入数学史料的方式单一
        一、以附加式方式为主,未与知识点整合
        二、教师以口头讲解为主,学生缺少思考探究
第二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匮乏
        一、职前教育中数学史掌握不足
        二、对教材中的数学史知识了解不够
        三、获取数学史资料的渠道有限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史及其教育价值认识片面
        一、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史认识片面
        二、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认识片面
        三、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史教学观念不认可
    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教学素养不足
        一、数学史融入教学的备课能力不足
        二、数学史融入教学的反思意识不强
第三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准备适当的数学史料
        一、多渠道搜集数学史料
        二、分析数学史中的数学文化
        三、挖掘隐性史料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师融入史料时选择恰当的时机
        一、在新课导入时融入数学史料
        二、在内化新知时融入数学史料
        三、在拓展提升时融入数学史料
        四、在总结归纳时融入数学史料
    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史融入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通过直接融入法加强数学史教学
        二、通过发生教学法加强数学史教学
第四章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案例——《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节 确定数学史教学目标
        一、梳理教学知识点的历史
        二、分析学生的数学史认知
        三、解读教材内容设计意图
    第二节 进行数学史教学设计
        一、设计数学史教学思路
        二、调整和补充教材例题
        三、确定史料及运用方式
    第三节 实施数学史课堂教学
        一、用字母表示具体的数
        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三、用字母表示一类数
    第四节 评价数学史教学效果
        一、评价学生的数学史学习情况
        二、评价教师的数学史教学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数学教学中的“再创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 樊海丽. 西南大学, 2021
  • [2]不确定性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D]. 徐颖. 江南大学, 2020(01)
  • [3]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D]. 向南南.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数学史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D]. 王佳心.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5]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 杨培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岳阳市四所小学为例[D]. 汪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初中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 张艳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基于模型思想的小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研究[D]. 王寒. 西南大学, 2020(01)
  • [9]“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研究[D]. 李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长沙市五所小学为例[D]. 符唯.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数学教学中的“娱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