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内源性激素含量研究

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内源性激素含量研究

一、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内源激素含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恬逸[1](2020)在《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干旱胁迫响应及其矮化突变体变异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L.)Merr.],又名马尼拉草,作为生长力强,观赏性好,整体品质佳的优良暖季型草坪草,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应用。因其在养护管理时需要充足供水和定期修剪,花费大量的人工和成本,为了降低供水量和减少修剪频率,降低草坪养护管理成本,本研究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抗旱和矮化的沟叶结缕草。本研究以重要暖季型草坪草沟叶结缕草为材料,通过外源施加表油菜素内酯(EBL),探究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对沟叶结缕草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作用,不断优化完善长期离体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并维持其高效的再生能力。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筛选具有耐旱性的沟叶结缕草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并外源施加EBL研究BR提高沟叶结缕草逆境胁迫的作用机理。同时,以沟叶结缕草60Coγ辐射诱变的体细胞无性系矮化突变体为材料,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内源激素水平,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沟叶结缕草矮化突变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植物激素调控沟叶结缕草生长作用的潜在机制,筛选调控沟叶结缕草矮化的候选基因,为进行遗传工程改良,提高优良性状提供分子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激素BR能促进沟叶结缕草体细胞胚胎发生,外源施加EBL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再生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随着EBL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的生长态势先升高后降低,高浓度的EBL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再生有抑制作用。经过形态学和生理学对比分析,0.02μmol·L-1 EBL是外源处理的最优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和再生率有很大提升。2、干旱胁迫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不同浓度PEG胁迫下对体细胞无性系进行定向筛选,分别在5%PEG以及10%PEG处理中获得具有耐旱性的沟叶结缕草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3、植物激素BR能显着提高干旱胁迫下沟叶结缕草的抗旱性,外源EBL能显着缓解并促进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在干旱胁迫下的再生和生长能力,随着EBL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先升高后降低。0.05、0.1、0.5μmol·L-1的EBL分别对不同浓度PEG模拟的干旱胁迫下的愈伤组织再生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促进干旱胁迫下愈伤组织再生过程中的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以及降低MDA含量来调控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4、植物激素IAA和ABA可能通过合成、运输及代谢途径,调控60Coγ辐射诱变的沟叶结缕草体细胞无性系突变体矮化。矮化突变体在无性繁殖5年的过程中表型和生理指标维持长期稳定,表现出茎短、叶宽、低矮和叶色深绿的表型,在生理上,矮化突变体的表型变化与CAT、POD、SOD、MDA、木质素和叶绿素等生理反应有关。在测定的4种内源激素中,突变体的IAA和ABA含量均下降。通过对矮化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的转录组比较,发现36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62个上调,298个下调。内源激素水平和转录组数据表明,突变体的IAA和ABA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显着下降,IAA合成(Cytochrome P450)、IAA转运(PIN1)、ABA降解(Abscisic acid 8’-hydroxylase 2-like)、细胞壁发育(CESA1)和膨胀素同源基因等主要的DEGs均下调,表明它们是调控矮化突变体的表型的潜在机制。其中,IAA合成及运输、ABA代谢和膨胀素相关蛋白可能是造成该沟叶结缕草矮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0.02μmol·L-1 EBL是外源处理的最优浓度,能显着促进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再生,在5%PEG以及10%PEG处理中获得具有耐旱性的沟叶结缕草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EBL能通过增强干旱胁迫下沟叶结缕草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愈伤组织的抗旱性。IAA合成及运输、ABA代谢和膨胀素相关蛋白可能是造成沟叶结缕草矮化突变体矮化的主要原因。

甘露[2](2019)在《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差异分析及DXS1基因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作为温带地区应用最广泛的草坪草之一,具有抗寒、耐旱、绿色期长、坪观质量高等特点,但需要频繁修剪以维持较高的草坪质量。空间环境中的诱变因子能诱发植物种子产生不定向变异,可能会获得符合育种方向的优良性状。本研究中的草地早熟禾种子经过太空飞行后返回地面种植的后代植株中发现有株高降低、叶色变深等外观质量较好的的变异株系,符合草坪草优良品种的选育方向。本文以空间诱变草地早熟禾M4代的矮化突变体(dwarf mutant,A16)和野生型(wildtype,WT)为研究材料,比较两者在细胞遗传、生理表型、分子表达水平方面的差异,以及对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基因(DXS1)及其启动子进行功能研究,进而了解空间诱变矮化突变体的变异情况和空间诱变对相关基因的影响情况,既对培育草地早熟禾矮化品种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更好地利用空间诱变进行植物育种做出贡献。研究结果如下:(1)A16与WT在细胞遗传水平上的差异:空间环境对草地早熟禾叶片组织细胞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WT叶片上表皮细胞狭长而稀,倾向于横向伸展;而A16上表皮细胞明显呈梭形,短宽而多,倾向于径向伸展,而且A16的叶片气孔分布更密、气孔更小。此外,A16与WT转录组测序发现了 4203个差异表达基因,而且InDel多态性分析侧面表明了A16与WT的基因组/转录组之间存在大量随机的插入/缺失突变,说明空间环境对草地早熟禾的遗传物质产生变异作用。(2)A16与WT在生理表型水平上的差异:在株高方面,矮化突变体的株高调控可能与调控植物萜类物质合成的DXS1基因的下调表达、赤霉素合成通路上的GA3ox4基因下调表达、生长素合成通路的FMO基因和PIN5输出蛋白等基因的下调表达有关,而且A16中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均低于WT;在叶色方面,A16的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WT,且叶绿素a/b的比值比WT要低,叶色差异可能是由叶绿素合成基因UroS的上调表达以及降解基因CLH1基因的下调表达所造成的;在抗旱耐盐方面,综合胁迫处理后的生理生化的反应指标、内源ABA含量、抗逆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A16的抗旱性比野生型WT强,耐盐性方面两者没有显着差异;在抗病性方面,虽然PR1L、NPR1L抗病相关基因在A16中的表达量在病原菌诱导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病原菌侵染后,其转录水平均显着提高,且增幅显着大于WT,说明WT和A16在诱导抗病性方面存在差异。(3)DXS1基因在草地早熟禾中的功能研究表明:草地早熟禾DXS1(PpDXS1)基因含有一个2139 bp的ORF框,与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li)和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的DXS1蛋白的最为相似,且属于DXS基因家族的第一族;PpDXS1基因在草地早熟禾的叶片、叶鞘和根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GA3、ABA、JA和病原菌侵染的外施处理均能提高PpDXS1基因的表达。此外,PpDXS1在草地早熟禾中的反义表达使得转基因株系的株高、GAs和IAA含量显着降低,而ABA和叶绿素含量在某些株系(antiDXS1-102)中是增加的,随后对antiDXS1-102转基因株系和转空载的对照植株(CK)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与IPP/GGPP合成、GA和IAA生物合成和信号传递以及叶绿素相关的降解基因在antiDXS1-102植株中下调表达,而叶绿素和ABA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这与激素含量测定结果一致。(4)A16与WT的DXS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比较分析发现A16的PpDXS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个715bp的插入片段和一个500bp的缺失片段,推测空间环境诱导DXS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插入/缺失突变;启动子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在转基因表达的草地早熟禾中的活性分析表明A16的PpDXS1启动子序列的相对活性是低于WT的,且活性降低是由在A16中缺失的片段所造成的;而且与缺失区域G-box元件结合的G-box结合因子(G-box binding factor 1,GBF1)对启动子活性具有转录激活作用,在过表达GBF1基因的转基因草地早熟禾中PpDXS1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提高。因此,我们推测在A16的PpDXS1启动子区缺失的部分含有的G-box元件以及与之结合的GBF1蛋白的转录激活功能可能是A16的DXS1基因启动子活性降低的原因,也是被启动子调控的DXS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的原因。综上所述,空间诱变在细胞遗传、生理表型、分子表达等水平对草地早熟禾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包括株高、叶色、生理抗性、基因表达等方面;而且空间环境通过诱发PpDXS1基因启动子发生插入/缺失突变来影响其基因表达,进而调控了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王剑[3](2019)在《干旱胁迫抑制高羊茅分蘖发育的分子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分蘖是草坪草生长发育过程中从茎基部节上产生的不依赖于主茎的一种特殊分枝结构,直接影响草坪草耐践踏性和坪用价值,是草坪草重要性状之一。每个分蘖都能形成独立于主茎的根系,进而促进植物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促进植株个体发育,此外分蘖可以提高植株的占地能力,有效地抑制杂草危害,提高草坪草的抗性和适应性。分蘖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侧生分生组织形成后分蘖芽的起始及随后分蘖芽的伸长。而分蘖芽形成之后能否长成分蘖,主要受外界环境、内源激素、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分蘖的形成和生长对于干旱胁迫非常敏感,干旱胁迫显着抑制植株分蘖的发育,进而严重影响草坪质量,同时一些分蘖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对分蘖的遗传调控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干旱如何抑制草坪草分蘖发育进程及其遗传调控机制对于培育多分蘖草坪草新种质提高草坪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水培环境下添加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来研究干旱对高羊茅分蘖起始或伸长两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干旱是否介导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L)信号途径抑制分蘖发育。同时,通过干旱胁迫下分蘖节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获得两个干旱诱导的分蘖关键因子FaMAX2(more axillary growth 2)和 FaTB1(teosinte branched1),进一步通过对FaMAX2在水稻中异源表达来研究FaMAX2影响分蘖发育的功能和潜在机制。通过对FaTB1在高羊茅中过量表达以及酵母单杂和双杂交来研究其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1.为研究在多年生草坪草中干旱抑制分蘖发育是否与抑制了腋芽的起始或起始后的伸长生长,以及干旱抑制分蘖发育是否与SL含量的积累和信号转导相关。实验采用高羊茅没有腋芽产生和两个腋芽产生的幼苗进行20%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在胁迫期间,统计植株高度、叶片数、腋芽数、分蘖数和腋芽长度。结果发现干旱胁迫对腋芽起始和伸长生长两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伸长生长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qRT-PCR分析显示,干旱胁迫14天时,腋芽激活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腋芽休眠相关基因上调表达(FaTB1表达水平上调)。干旱胁迫下植株基部分蘖节(crown)中的SL含量升高。qRT-PCR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SL信号转导相关基因(FaMAX2)及其下游因子(FaTB1)表达水平上调。结合干旱胁迫下分蘖节转录组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分蘖节中FaMAX2和FaTB1表达显着上调,说明FaMAX2和FaTB1在干旱抑制腋芽的伸长生长过程起关键作用。2.为了研究高羊茅FaMAX2调控分蘖发育的功能,从高羊茅中克隆得到了FaMAX2基因序列,开放阅读框(ORF)为2160个核苷酸,编码720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发现,FaMAX2与黑麦草LpMAX2的进化关系最近,其次为水稻OsD3和二穗短柄草BdMAX2。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特定的F-box结构域(F-box)和富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repeat,LRR)。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瞬时转化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FaMAX2定位在细胞核。将FaMAX2在水稻中进行异源过表达对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水稻分蘖发育受到抑制,并且是通过抑制了水稻腋芽的伸长生长造成的。在转基因水稻中分析了芽激活与休眠、独脚金内酯合成与转导以及MAX2下游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转基因水稻中芽激活基因OsCDKB2-1和OsCycD2在部分株系中呈现出下调表达,芽休眠基因OsDRM1和OsARP呈现出上调表达,说明在过表达株系中产生的分蘖芽可能保持休眠状态而不能伸长生长造成分蘖减少的表型,同时独脚金内酯下游基因OsD53,OsIPA1和OsTB1呈上调表达,说明转基因株系抑制发育也与这些芽伸长生长关键因子相关。3.FaTB1编码一个TC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最早发现的玉米teosintebranched1(tb1)的同源基因,该基因是特异在腋芽中表达控制侧生分枝发育信号的关键整合因子。进化树分析发现高羊茅FaTB1与黑麦草LpTB1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二穗短柄草BdTB1,水稻OsTB1和玉米ZmTB1。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FaTB1含有单子叶植物中专有的SP结构域,以及典型的TCP结构域和TB1特有的R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FaTB1定位在细胞核中。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腋芽和基部分蘖节中的表达量最高。将FaTB1在高羊茅中进行过表达后,发现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相比分蘖显着减少,对转基因株系分蘖芽和分蘖的动态变化分析,发现FaTB1通过影响腋芽的伸长生长而不是影响了腋芽的起始来抑制分蘖发育。研究发现转基因株系基部分蘖节中ABA的含量升高以及ABA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同时转基因株系中芽休眠基因上调表达,芽激活基因下调表达,说明转基因株系抑制分蘖芽的伸长生长可能与ABA含量升高导致的腋芽休眠相关。在高羊茅中通过酵母单杂交获得FaTB1的潜在下游基因FaHOX12,并且该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得到上调表达。通过酵母双杂交及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筛选和验证了与FaTB1可能存在的互作蛋白FaGID1L2和FaUPL1,以期为进一步研究FaTB1抑制分蘖发育的潜在机制提供基础。

戈滢[4](2019)在《赤霉素抑制高羊茅分蘖芽伸长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蘖是禾本科草坪草和牧草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草坪草坪用价值和牧草的产量。形成分蘖主要有两个过程:分蘖芽的起始和分蘖芽的伸长。分蘖芽产生于叶腋处的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受内源分子水平调控。但是分蘖芽的伸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植物自身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和外界环境等。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凌志‘Barlexas’和肯塔基-31‘Kentucky 31’为实验材料,探究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对高羊茅分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赤霉素可有效抑制高羊茅分蘖芽的伸长。因此在分蘖芽伸长阶段,通过内源激素水平和分子水平两方面探究赤霉素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赤霉素协调分蘖芽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随后从高羊茅中克隆出赤霉素降解基因FaGA2ox4,并在模式植物水稻(Oryza sativa)中过量表达以探究该基因对分蘖的影响。获得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使用不同浓度梯度(5 μM-100 μM)的GA3对高羊茅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均可有效抑制高羊茅分蘖的产生。且赤霉素对高羊茅分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赤霉素浓度成正相关。(2)对无分蘖芽的高羊茅幼苗进行外源施加25 μM的GA3处理,结果显示赤霉素显着抑制分蘖芽的伸长,但并不影响分蘖芽的起始。对已有两个分蘖芽的高羊茅进行外源施加25 μM的GA3处理以探究赤霉素对高羊茅分蘖生长后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赤霉素可显着降低高羊茅分蘖芽和分蘖数的总和进而抑制分蘖。(3)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赤霉素处理后的高羊茅分蘖节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赤霉素含量上调,细胞分裂素含量下调,生长素和独角金内酯含量无显着变化。(4)寻找各激素通路的关键基因,并通过qRT-PCR检测对照组和处理组高羊茅分蘖节内的基因表达水平。其中赤霉素合成基因和降解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上调,细胞分裂素降解基因表达量上调而合成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变化,生长素的相关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变化,独角金内酯各通路内关键基因表达量均上调。(5)通过qRT-PCR检测参与植物分蘖过程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经赤霉素处理后,参与腋芽伸长的基因表达量上调而有关侧生分生组织起始和腋芽起始的基因表达并无显着变化。(6)在高羊茅中克隆出赤霉素通路中关键降解基因FaGA2ox4,构建pEarleyGatel 305.2-FaGA 2ox4表达载体并转入水稻,通过GUS染色检测转基因株系并获得7个阳性株系。选取其中表型较好的株系1、株系4和株系8进行表型观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水稻相比,转基因株系产生更多的分蘖并出现矮化现象,说明过表达FaGA2ox4可有效促进分蘖的产生。综上所述,赤霉素通过抑制高羊茅分蘖芽的伸长以减缓分蘖芽至分蘖的转变过程,从而抑制分蘖产生。在此过程中受赤霉素与各激素间的相互作用的调控,并协同参与分蘖芽生长的关键基因共同控制分蘖发生机制,为冷季型草坪草分蘖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

罗巧玉,还克加,马永贵[5](2017)在《高羊茅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书籍的查阅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搜索,系统地阐述了高羊茅组织培养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局限性,对今后草坪草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所提供的资料对于我国草坪草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郭伶娜[6](2015)在《高羊茅应答盐胁迫的SOS途径基因的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羊茅以其营养价值高,绿期长,适应性强等特性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但高羊茅生长缓慢、耐盐性差。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不仅周期长,而且难以提高性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遗传育种已成为草坪草育种的主要方式。本论文在成熟的草坪草再生体系的基础上,以草坪草高羊茅成熟种子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首次将来源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rabidopisis thaliana)的基因SOS1、SOS2-SOS3和SOS1-SOS2-SOS3导入了高羊茅爱瑞3号中,并获得了转基因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PCR检测、Southern blotting分析和RT-PCR鉴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具有高的PCR阳性率,这是因为所检测植株均经过了抗性筛选,大部分未转化的植株在筛选过程中已死。South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的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己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2)以转不同SOS基因组合的高羊茅植株和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为材料,分别用OmM、150 mM、250 mM及350 mM NaCL溶液处理所有植株,待处理结束后采集叶片进行耐盐性指标的测定,结果如下:①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之间存在明显的表型差异,即野生型植株生长受到抑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发黄,而转基因植株在盐处理期间及结束后能维持或恢复到正常生长的条件。②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都显着高于对照植株,而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增加幅度均显着低于对照植株。③测定了 OmM和350mMNaCL处理21天后野生型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K+、Na+含量。结果表明OmM NaCL处理下,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的Na+含量相似;在350 mM NaCL处理下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叶片中的Na+含量都增加,但野生型植株叶片中的Na+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此外,OmM NaCL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叶片中K+的含量明显高于转基因植株,但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在350mM NaCL处理下各转基因植株的K+含量均有所增加,而野生型植株的K+含量却显着减少。④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了盐胁迫后三种转基因高羊茅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及株高。结果表明,OmM NaCL处理下所有植株的株高都有所增加,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不显着。而在350mM NaCL处理下所有植株的株高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野生型植株最为明显,各株系的叶绿素的含量也减少;但是350mMNaCL处理下,转基因(SOS1-SOS2-SOS3)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增加。⑤综上所述,在相同盐处理条件下,与野生型高羊茅相比,转SOS基因的高羊茅通过发挥SOS途径的作用,促进了植物体内Na+的外排和区域化,减轻了盐胁迫所导致的伤害,并且转基因高羊茅可以在高达350mM(20.5‰)的盐环境下生存。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

麻冬梅[7](2014)在《高羊茅耐盐多基因遗传转化及其生物学整合效应分析》文中认为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现在进行盐碱地开发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新型的耐盐植物品系。草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开展抗旱、耐盐碱牧草和草坪草育种则是我国草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高羊茅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耐瘠薄、抗锈病、适应性强等特性,但高羊茅叶片粗糙、生长缓慢、耐盐性差及易受杂草危害等缺点。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对它们进行种质改良不仅周期长、成效低,而且缺乏必要的遗传背景知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高羊茅耐盐性,对保持草坪四季常绿,扩大建植区域和改善生态环境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分析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耐盐性相关的SOS途径基因(SOS1,SOS2, SOS3和SCaBP8)遗传转化高羊茅基因组中,并获得耐盐性增强的转基因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和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高频的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体系。研究表明,在2,4-D为5.5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7%,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多数呈现浅黄色、结构致密、颗粒状;2.0mg/L6-BA+1.0mg/L KT最适合愈伤组织分化,分化率最高可达到69.87%;在IBA浓度为0.3mgL-1,蔗糖浓度为20g/L,的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率可以达到100%,生根所需时间也较短。实验还发现,高羊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特别是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植株再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2)确定了农杆菌介导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的适宜条件,建立了高羊茅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在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中,宜选用头孢霉素作为抑菌剂,其浓度以500mg/L较为合适;采用1张滤纸进行共培养3d的效果最好;PPT筛选浓度5mg·L-1;最适浸染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6左右;浸染时间以20min较为合适;添加乙酰丁香酮浓度以100μmol.L-1最为适宜。(3)采用所建立的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首次将耐盐相关拟南芥SOS途径基因(SOS1,SOS2,SOS3和SCaBP8)导入高羊茅品种爱瑞3号的基因组中,经PCR检测、Southern blotting、RT-PCR和活体叶片PPT抗性鉴定分析,获得独立来源的转基因植株。(4)借助非损伤微测技术,分别测定了盐胁迫(350mM NaCl)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6-2根系的Na+、K+和Ca2+的离子流速及Na+、K+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350mM NaCl)下, SOS1+SOS2+SOS3和SCaBP8过表达的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根系积累较少的Na+,较多的K+,呈现了较低的Na+/K+耐盐特性,这可能是由于SOS途径基因调控了Na+在植物体内的动态平衡,即SOS途径基因的共表达可以使Na+从高羊茅的根和叶细胞排出,减轻Na+的毒性影响,提高转基因高羊茅的耐盐性。此外,盐胁迫下,转基因植株中的Ca2+涌入的平均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较高的Ca2+水平可以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维持细胞内较高的K+/Na+,促进K+的选择性吸收,说明Ca2+转运可能和SOS途径调控耐盐性之间有关系。由于转基因植株根系较低的Na+/K+,导致在盐胁迫(350mM NaCl)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6-2之间有明显的表型差异,即野生型植株表现出生长迟缓、叶片发黄,而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5)为研究耐盐多基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的生物学效应,分别在盐土和碱土两种类型盐碱地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了转基因株系的不同性状表达规律及耐盐机理,探讨了不同类型盐碱地上转基因植株与环境的互作。提出了在不同类型盐碱地上,转拟南芥SOS途径基因的高羊茅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整合效应。在不同类型盐碱地,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生长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叶面积、干重和生物量均显着高于同等条件下野生型植株,说明了SOS途径基因的超量表达确实提高了转基因高羊茅的农艺性状。在盐土盐碱地和碱土盐碱地,转基因高羊茅植株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超量表达SOS途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维持更高的电子传递速率与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干物质的积累;盐碱胁迫条件下,对转基因植株叶中POD活性、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说明转基因植株清除自由基、活性氧和积累脯氨酸的能力增强;转基因株系6-2和6-3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在盐碱胁迫下MDA积累较少,说明转基因株系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膜的结构较稳定,提高了盐碱胁迫下植株细胞膜的修复能力,使转基因的植株具有较强耐盐碱性;高羊茅野生型对照叶片Na+含量都高于转基因株系,这说明在盐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高羊茅通过Na+外排来防止Na+在细胞质中大量积累,以维持细胞质中低的Na+含量,同时维持更高的K+吸收以保证高的K+/Na+比率,避免或降低盐害,从而提高高羊茅的耐盐碱能力。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高羊茅在降低土壤pH、全盐和碱化度,提高土壤含水量等方面优于野生型植株,表明转基因高羊茅能够改善土壤微环境,这种变化只是由于种植高羊茅长势差异引起的,即由于生物改良效果的差异产生了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差异。此外,转基因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受到土壤微环境的影响较小,说明不同类型盐碱地上转基因植株与土壤微环境呈现良好的互作关系,即转基因高羊茅在田间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整合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我国高羊茅耐盐鉴定和耐盐机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选育适合盐渍化土壤种植的耐盐高羊茅新品种,以及我国盐碱地的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张媛媛[8](2012)在《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 L.)是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冷季型草坪草,是我国主要建坪草种之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进行草地早熟禾育种和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多种因素影响着组织培养过程,本论文以草地早熟禾3个品种(午夜2号、新格莱德号、橄榄球2号)的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植株的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的诸多因素;从草地早熟禾3个品种愈伤组织中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重点对草地早熟禾3个品种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IAA、ABA、ZT水平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内源激素水平对草地早熟禾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其原生质体生长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草地早熟禾午夜2号、新格莱德号、橄榄球2号的成熟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浸泡时间的预处理后诱导愈伤组织,并对不同继代次数的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1)浸种时间相同,4℃低温预处理对3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均有促进作用,表现为出愈时间提前和愈伤组织出愈率提高。(2)相同温度条件下,3个品种的的成熟种子浸种8小时的出愈率明显低于浸种16h和24h,16h24h是草地早熟禾成熟种子适宜浸种时间。(3)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在分化能力呈下降趋势,其中,午夜2号和橄榄球2号继代1次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分别为57.3%和52.7%,新格莱德继代2次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57%。2.以草地早熟禾午夜2号、新格莱德、橄榄球2号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品种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期中的内源激素IAA、ABA、ZT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3个品种内源激素水平在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这种变化趋势与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发育紧密相关。(1)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成熟种子中IAA和ABA水平呈正相关。3个品种种子中的IAA水平相对较高,分别为0.574μg/g、0.393μg/g和0.415μg/g,内源ABA的含量微小,分别0.157μg/g、0.088μg/g和0.123μg/g,ZT在3个品种间差异不大,含量水平无一定规律。(2)在供试材料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分化阶段,IAA含量在午夜2号中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分别为0.425μg/g和0.554μg/g,变化幅度不大,在愈伤组织生长旺盛和分化成芽期最高,分别为0.495μg/g和0.629μg/g, ABA和ZT含量在愈伤组织培养和分化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ABA分别为0.120μg/g和0.141μg/g,ZT分别为0.111μg/g和0.202μg/g,二者在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期含量逐渐升高,在愈伤组织分化能力强的时期也有升高趋势,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出芽有促进作用。(3)高ZT/IAA和高ABA/IA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并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高ABA/IAA相对比值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芽。3.以草地早熟禾午夜2号、新格莱德、橄榄球2号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测定内源激素IAA、ABA、ZT的含量,并分离培养原生质体。结果表明:内源IAA水平在3个品种愈伤组织里含量均很高,其中,新歌莱德愈伤组织中内源IAA含量最高,为0.600μg/g,其次为橄榄球2号愈伤组织和午夜2号愈伤组织,分别为0.523μg/g和0.494μg/g;内源ABA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橄榄球2号(0.218μg/g)、午夜2号(0.167μg/g)、新格莱德(0.123μg/g),内源ABA水平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分裂率呈负相关;内源分裂素ZT含量在3个品种愈伤组织中也出于较低水平,分别为新歌莱德(0.237μg/g)、午夜2号(0.200μg/g)、橄榄球2号(0.146μg/g),与原生质体细胞分裂率呈正相关。

赵丽君,王雪芳,张金林,王锁民[9](2011)在《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草类植物中的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本研究综述了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褐化、污染和玻璃化等)及其解决方法,重点对组织培养在有关草类植物无性系的快速繁殖、遗传转化、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体细胞诱变及突变体筛选和次生物质生产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了阐述。

黎岚[10](2009)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系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冷季型草,因其具有建坪快,抗旱,耐高温,耐践踏,适应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场、园林绿化、机场和斜坡防护等。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叶片较粗糙,没有匍匐茎,草坪扩展性差,夏季生长缓慢等。本实验的目的是以高羊茅(新秀和夜明珠2号)的成熟种子为试材,采取切除部分胚乳的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形成进行研究,建立高羊茅稳定、高频的再生体系;同时采用根癌农杆菌浸染方法,探讨影响转化的因素,初步建立起高羊茅(夜明珠2号)的遗传转化系统,为其诱变育种,细胞工程操作和基因工程操作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品种改良,使其更好地用于生产。实验结果如下:1.建立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的高频再生体系以高羊茅新秀和夜明珠2号两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组合及浓度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生长素2,4-D、NAA和细胞分裂素6-BA的诱导培养基对两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差别较大,诱导率幅度范围分别为9-92%、12-94%,两品种对2,4-D敏感性很强,夜明珠2号以5.0mg/L2,4-D+0.1mg/L6-BA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2%;新秀以5.0mg/L2,4-D+0.1mg/L6-BA和5.0mg/L2,4-D+0.1mg/LNAA效果较好,但前者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后者大,可达94%;6-BA对愈伤组织的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夜明珠2号以2.0mg/L6-BA分化效果最好,新秀则以1.0mg/L6-BA效果最好,分化率分别高达78%和76%;两品种最佳的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0.5mg/LNAA,生根率可达100%。2.初步建立了以愈伤组织为受体的高羊茅(夜明珠2号)遗传转化体系在高羊茅遗传转化过程中,对影响其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试验,初步建立了高羊茅的遗传转化体系。根据本次实验结果统计,确定转化最优条件如下:将诱导30d的愈伤组织在MS+0.5mg/L6-BA+0.5mg/LNAA中预培养2-3d备用;取对数生长期OD值为1.0左右的农杆菌菌液离心,再用液体MS重悬至OD值为0.6-0.7,同时加入100umol/L乙酰丁香酮,浸染预培养愈伤组织10-15min,滤纸吸干多余的菌液,接种于MS+5.0mg/L2,4-D+0.1mg/L6-BA+100umol/LAS的共培养基中(培养基上添加滤纸),暗培养3-4d;液体MS清洗三次,MS+500mg/LCef脱菌2h,转入MS+5.0mg/L2,4-D+0.1mg/L6-BA+30mg/LCef中进行延迟培养,2-3d后,转入MS+5.0mg/L2,4-D+0.1mg/L6-BA+20mg/LG418+100mg/LCef诱导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待分化出抗性愈伤组织后,即转入MS+1.0mg/L6-BA+30mg/LG418+100mg/LCef的分化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待长出3-4cm的幼苗时,转入1/2MS+0.5mg/LNAA+30mg/LG418的生根筛选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得到2株GUS+染色呈蓝色的抗性苗。

二、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内源激素含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内源激素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干旱胁迫响应及其矮化突变体变异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绪论
    1.1 暖季型草坪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1.1.1 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1.2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1.1.3 遗传转化的研究
        1.1.4 转录组学的研究
    1.2 植物激素与生长调控
        1.2.1 生长素参与植物生长调控
        1.2.2 油菜素甾醇参与植物生长调控
        1.2.3 脱落酸参与植物生长调控
    1.3 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1.3.1 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1.3.2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1.3.3 油菜素甾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油菜素甾醇调控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和再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EBL处理下愈伤组织的继代生长
        2.1.3 EBL处理下愈伤组织的再生
        2.1.4 EBL处理下愈伤组织继代和再生过程中的生理测定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浓度EBL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浓度EBL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2.3 讨论
        2.3.1 BR调控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和再生
        2.3.2 BR激活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生长和再生过程中抗氧化体系
    2.4 小结
3 油菜素甾醇调控沟叶结缕草再生的干旱胁迫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愈伤组织的再生
        3.1.3 EBL处理干旱胁迫下愈伤组织的再生
        3.1.4 EBL处理干旱胁迫下愈伤组织再生的生理测定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浓度PEG处理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形态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PEG处理对沟叶结缕草再生生理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EBL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形态的影响
        3.2.4 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EBL对沟叶结缕草再生植株生理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干旱胁迫对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3.3.2 干旱胁迫下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3.3.3 BR参与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3.4 小结
4 沟叶结缕草矮化突变体矮化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矮化突变体遗传稳定性的形态学评估
        4.1.3 矮化突变体遗传稳定性的生理学测定
        4.1.4 矮化突变体内源激素分析
        4.1.5 RNA提取和文库构建
        4.1.6 RNA-Seq测序、组装和注释
        4.1.7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功能注释
        4.1.8 实时定量PCR(RT-qPCR)分析
        4.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矮化突变体形态特征的稳定性
        4.2.2 矮化突变体生理变化的稳定性
        4.2.3 矮化突变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4.2.4 Unigene组装和注释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与聚类分析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4.2.7 矮化相关DEGs的 RT-qPCR分析
    4.3 讨论
        4.3.1 突变体表型的长期稳定性
        4.3.2 抗氧化酶活性和其他与矮化相关的生理变化
        4.3.3 植物激素对矮化突变体的调控作用
        4.3.4 细胞壁与植物矮化
    4.4 小结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差异分析及DXS1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太空环境对植物生物学的影响
        1.1.1 太空环境的诱变因子
        1.1.2 太空环境诱变因子对植物的影响
        1.1.3 牧草和草坪植物空间生物学研究进展
    1.2 草地早熟禾育种研究进展
        1.2.1 草地早熟禾简介及其应用
        1.2.2 草地早熟禾生殖特性
        1.2.3 草地早熟禾遗传育种进展
    1.3 植物矮化研究进展
        1.3.1 植物矮化突变的来源
        1.3.2 植物矮化基因及矮化机理研究
    1.4 植物萜类物质研究进展
        1.4.1 萜类物质的种类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
        1.4.2 萜类物质合成途径
        1.4.3 MEP途径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的差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始材料
        2.1.2 空间诱变突变体M1-M4代植株的种植和选择
        2.1.3 植株高度及叶片长宽度测量
        2.1.4 叶片组织细胞结构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片上表皮细胞形态的差异
        2.2.2 气孔参数的差异
        2.2.3 叶片横切面组织结构的差异
        2.2.4 叶片长宽比差异
    2.3 讨论
3 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生理表型的差异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植株高度、内源激素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1.3 非生物胁迫处理与分析
        3.1.4 生物胁迫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的植株高度及喷施赤霉素后的变化
        3.2.2 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
        3.2.3 矮化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内源激素含量
        3.2.4 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反应
        3.2.5 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
        3.2.6 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对生物胁迫的抗性分析
    3.3 讨论
4 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测序样品制备及检测
        4.1.2 测序cDNA文库的构建
        4.1.3 RNA-seq上机测序
        4.1.4 无参考基因组序列的转录组信息分析
        4.1.5 荧光定量PCR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矮化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转录组测序概况
        4.2.2 草地早熟禾转录组与其他植物的同源分析
        4.2.3 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差异分析概况
        4.2.4 植物矮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4.2.5 叶绿素合成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4.2.6 抗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4.2.7 抗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4.3 讨论
5 草地早熟禾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1基因的功能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DXS1基因克隆
        5.1.3 DXS1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1.4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实验
        5.1.5 内源激素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5.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5.1.7 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草地早熟禾的遗传转化
        5.1.8 DXS1反义表达植株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pDXS1基因克隆及其在WT和A16中的序列比较
        5.2.2 PpDXS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2.3 PpDXS1基因在草地早熟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5.2.4 不同诱导因子对PpDXS1基因表达的调控
        5.2.5 PpDXS1反义表达对草地早熟禾株高、叶绿素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5.2.6 PpDXS1反义转基因株系和对照植株的差异表达分析
    5.3 讨论
6 启动子变异和G-box结合因子对PpDXS1基因表达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PpDXS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分离与克隆
        6.1.3 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6.1.4 草地早熟禾原生质体分离及双荧光素酶表达系统
        6.1.5 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序列互作验证
        6.1.6 遗传转化及鉴定
        6.1.7 荧光定量PCR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PpDXS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获取及分析
        6.2.2 PpDXS1启动子在原生质体双荧光素酶系统中的活性
        6.2.3 PpDXS1启动子在草地早熟禾中的遗传转化分析
        6.2.4 G-box结合因子对PpDXS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6.2.5 G-box结合因子在草地早熟禾中的过表达分析
    6.3 讨论
        6.3.1 空间环境引起PpDXS1基因启动子插入/缺失突变
        6.3.2 PpDXS1启动子变异影响了启动子活性
        6.3.3 与变异区域结合的G-box结合蛋白对启动子活性有影响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干旱胁迫抑制高羊茅分蘖发育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分蘖发育的研究进展
        1.1 植物分蘖的形态特征
        1.2 植物分蘖发育的内在调节
        1.3 植物分蘖发育的环境影响
        1.4 植物分蘖发育的激素调节
        1.5 植物分蘖发育的分子调控
    2 F-box家族基因及MAX2的研究进展
        2.1 F-box蛋白分类与功能
        2.2 MAX2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 TCP家族基因及TB1的研究进展
        3.1 TCP家族基因的分类与功能
        3.2 TB1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4 研究目的与意义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旱胁迫抑制高羊茅分蘖发育进程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与生长条件
        1.2 干旱处理和实验设计
        1.3 植株表型分析
        1.4 总独脚金内酯含量的测量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量
        1.6 表型指标和表达数据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对腋芽起始的影响
        2.2 干旱胁迫对腋芽伸长生长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对叶腋分生组织起始,芽激活和休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4 干旱胁迫对独脚金内酯含量和信号途径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FaMAX2异源转化水稻对分蘖发育功能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FaMAX2基因cDNA序列克隆
        1.2 FaMAX2的序列分析
        1.3 FaMAX2亚细胞定位
        1.4 FaMAX2的水稻转化及鉴定
        1.5 转基因水稻分蘖数统计
        1.6 基因表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FaMAX2 cDNA序列的克隆
        2.2 FaMAX2的序列分析与鉴定
        2.3 FaMAX2的亚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2.4 FaMAX2转基因水稻的获得与鉴定
        2.5 FaMAX2转基因水稻对分蘖发育的影响
        2.6 FaMAX2转基因水稻中芽激活和休眠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2.7 FaMAX2转基因水稻中独脚金内酯代谢途径下游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FaTB1过表达高羊茅对调控分蘖发育功能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FaTB1基因cDNA序列克隆
        1.2 FaTB1的序列分析
        1.3 FaTB1亚细胞定位
        1.4 FaTB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高羊茅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鉴定
        1.6 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和实验设计
        1.7 植株表型分析
        1.8 脱落酸含量的测量
        1.9 HD-Zip I家族基因的鉴定
        1.10 酵母单杂交
        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量
        1.12 酵母双杂交
        1.13 FaTB1候选互作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FaTB1序列的克隆和鉴定
        2.2 FaTB1的亚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2.3 高羊茅FaTB1过表达株系的获得与鉴定
        2.4 FaTB1对高羊茅过表达株系分蘖发育的影响
        2.5 FaTB1对高羊茅过表达株系腋芽伸长生长的影响
        2.6 高羊茅FaTB1过表达株系基部分蘖节中ABA含量及ABA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2.7 FaTB1下游基因的酵母单杂交鉴定
        2.8 FaTB1过表达株系中芽激活和休眠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 高羊茅FaTB1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3.1 FaTB1互作蛋白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
        3.2 FaTB1互作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验证
    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5.1 全文讨论
    5.2 全文结论
创新点与展望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RNA的提取方法
    附录二 RNA反转录合成cDNA
    附录三 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步骤
    附录四 亚克隆载体构建及测序
    附录五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步骤
    附录六 基因序列
    附录七 电转化法转化农杆菌
    附录八 水稻转化培养基配方
    附录九 植物DNA的提取
    附录十 RACE用PCR产物纯化
    附录十一 酵母质粒的提取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赤霉素抑制高羊茅分蘖芽伸长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分蘖的发生机制
    2. 影响植物分蘖的内源激素研究概述
        2.1 生长素对植物分蘖的影响
        2.1.1 生长素与顶端优势现象
        2.1.2 生长素运输渠化假说和第二信使假说
        2.1.3 生长素通路中调控分蘖发育的相关基因
        2.2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分蘖的影响
        2.2.1 细胞分裂素与第二信使假说
        2.2.2 细胞分裂素通路中调控分蘖发育的其他相关基因
        2.3 独角金内酯对植物分蘖的影响
        2.3.1 独角金内酯与生长素渠化假说
        2.3.2 独角金内酯与第二信使假说
        2.3.3 独角金内酯通路中调控分蘖发育的相关基因
        2.4 赤霉素对植物分蘖的影响
        2.4.1 赤霉素通路中调控分蘖发育的相关基因
        2.4.2 赤霉素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赤霉素GA_3对高羊茅分蘖发育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对高羊茅分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赤霉素GA_3对高羊茅分蘖芽起始和分蘖芽伸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GA_3对高羊茅分蘖芽的起始和伸长的影响
        2.2 GA_3对高羊茅前期发育阶段分蘖芽的起始和伸长的影响
        2.3 对高羊茅后期发育阶段分蘖芽的起始和伸长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 赤霉素GA_3抑制高羊茅分蘖芽的伸长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和基因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高羊茅内源激素检测
        1.4 各激素通路关键基因的定量表达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GA_3对高羊茅分蘖芽伸长过程中相关内源激素的影响
        2.2 GA_3处理对高羊茅分蘖芽伸长过程中各激素代谢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2.1 高羊茅总RNA检测
        2.2.2 赤霉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2.2.3 细胞分裂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2.2.4 生长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2.2.5 独角金内酯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2.2.6 GA_3调控参与分蘖芽生长发育的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水稻中过表达FaGA2ox4进行功能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实验试剂与试剂盒
        1.3 实验仪器
        1.4 菌株及载体
        1.5 实验方法
        1.5.1 高羊茅FaGA2ox4的克隆
        1.5.2 水稻中过量表达FaGA2ox4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羊茅FaGA2ox4基因全长克隆
        2.2 高羊茅FaGA2ox4基因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2.3 转基因水稻阳性植株的获得和鉴定
        2.4 转基因水稻生长指标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高羊茅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条件
    1.1 基本培养基
    1.2 外源激素
        1.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1.2.2 愈伤组织的分化和幼苗生根
2 外植体
    2.1 外植体的选择
    2.2 外植体的处理
3 不同的基因型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1 外植体的选择范围较窄, 灭菌技术仍需改进
    4.2 组培过程中添加外源激素凭借经验, 具有盲目性
    4.3 离体再生技术尚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育种工作

(6)高羊茅应答盐胁迫的SOS途径基因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盐害机理及耐盐性机制
    1.2 草坪草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3 SOS基因与植物耐盐性关系
    1.4 转基因草坪草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转化子的获得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高羊茅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分子鉴定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转基因高羊茅的耐盐性鉴定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高羊茅耐盐多基因遗传转化及其生物学整合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盐害机理及耐盐性机制
        1.1.1 盐害对植物的影响
        1.1.2 植物耐盐性机制
        1.1.3 植物盐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培育耐盐作物中的应用
    1.2 SOS途径基因研究进展
        1.2.1 S0S1 基因
        1.2.2 SOS2 基因
        1.2.3 S0S3 基因
        1.2.4 SCaBP8 基因
        1.2.5 SOS 途径相关基因之间的协作及耐盐性
    1.3 草评草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3.1 草坪草植株的组织培养
        1.3.2 草坪草的遗传转化方法
    1.4 国内外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草坪草耐盐性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创新点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高羊茅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2 方法
        2.2.1 种子预处理
        2.2.2 种子的灭菌
        2.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2.4 种子发芽试验
        2.2.5 外植体的选择与准备
        2.2.6 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
        2.2.7 愈伤组织分化
        2.2.8 再生植株的生根
        2.2.9 驯化移栽
        2.2.10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草坪草品种的种子发芽率
        2.3.2 不同种子萌发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出芽率的影响
        2.3.3 不同梯度2,4-D对草坪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3.4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3.5 预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6 不同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7 不同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8 掐芽次数对愈伤组织诱导产生的影响
        2.3.9 不同梯度2,4-D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10 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2.3.11 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3.12 不同激素及鹿糖浓度处理对再生植株生根率的影响
        2.3.13 再生植株的移栽
    2.4 讨论
        2.4.1 不同外植体及基因型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2.4.2 不同浓度生长激素2,4-D及细胞分裂素6-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4.3 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对高羊茅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4.4 不同激素及帘糖浓度处理对高羊茅再生植株生根率的影响
第三章 高羊茅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质粒载体及菌株
        3.1.3 试剂
        3.1.4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3.1.5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种子预处理
        3.2.2 种子的灭菌
        3.2.3 外植体与受体材料的准备
        3.2.4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3.2.5 侵染浓度的测定
        3.2.6 农杆菌最佳侵染浓度的确定
        3.2.7 农杆菌最佳侵染时间旳确定
        3.2.8 共培养
        3.2.9 恢复除囷
        3.2.10 除菌剂的选择
        3.2.11 除菌剂头抱霉素选择压旳确定
        3.2.12 愈伤组织分化
        3.2.13 除草剂选择压的确定
        3.2.14 再生植株的生根
        3.2.15 驯化移栽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农杆菌最佳侵染浓度的确定
        3.3.2 农杆菌最佳侵染时间的确定
        3.3.3 共培养最佳时间的确定
        3.3.4 共培养方式的确定
        3.3.5 除菌剂种类的确定
        3.3.6 除菌剂头孢霉素(Cefotazime,Cef)选择压的确定
        3.3.7 除草剂 Glufosinate 筛选浓度的确定
        3.3.8 乙酰丁香酮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4 讨论
        3.4.0 适用于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的抑菌抗生素
        3.4.1 最适农杆菌浸染浓度
        3.4.2 农杆菌最佳侵染时间的确定
        3.4.3 最适共培养时间和方式
        3.4.4 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中合适的PPT(Glufosinate)蹄选方式
        3.4.5 乙酰丁香醒I的使用
第四章 高羊茅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分子鉴定
    4.1 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菌株与质粒
        4.1.3 培养基
    4.2 方法
        4.2.1 胚型愈伤组织的获得
        4.2.2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和转基因植物的再生
        4.2.3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4.2.4 Southenr杂交分析
        4.2.5 RT-PCR 分析
        4.2.6 抗除草剂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羊茅的遗传转化
        4.3.2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4.3.3 抗除草剂的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 转基因高羊茅的耐盐性鉴定
    5.1 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
        5.1.2 仪器
    5.2 方法
        5.2.2 盐胁迫处理
        5.2.3 Na+和K+含量的测定
        5.2.4 离子流速的测定
        5.2.5 SOD、POD和CAT酶活性的测定,以及MDA和Pro含量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盐胁迫下转基因高羊茅的表型变化
        5.3.2 盐胁迫下转基因植物Na~+和K~+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积累
        5.3.3 盐胁迫下离子流速的变化
        5.3.4 盐胁迫下转基因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第六章 转基因高羊茅的生物学整合效应分析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植株生理指标及养分的测定
        6.2.2 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碱土盐碱地种植转基因高羊茅生物学整合效应分析
        6.3.2 盐土盐碱地种植转基因高羊茅生物学整合效应分析
    6.4 讨论
        6.4.0 转基因高羊茅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1 不同类型盐碱地对转基因高羊茅生长的影响
        6.4.2 不同类型盐碱地对转基因高羊茅光合作用的影响
        6.4.3 不同类型盐碱地转基因高羊茅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和两二醛含量的变化
        6.4.4 不同类型盐碱地对转基因高羊茅|直株离子含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1.2.1 外植体对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的影响
        1.2.2 培养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的影响
        1.2.3 外源激素水平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1.2.4 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1.2.4.1 内源激素水平及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1.2.4.2 内源激素水平及其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1.3 原生质体和植株再生研究现状
        1.3.1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
        1.3.1.1 起始材料的选择
        1.3.1.2 预处理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1.3.1.3 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1.3.2 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
        1.3.2.1 液体培养法
        1.3.2.2 固体培养法
        1.3.2.3 固液结合培养法
        1.3.3 影响原生质体生长和再生的因素
        1.3.3.1 培养条件
        1.3.3.2 激素水平对原生质分裂的影响
    1.4 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方法
        1.4.1 生物测定法
        1.4.2 光谱测定法
        1.4.3 色谱测定法
        1.4.4 免疫检测法
第二章 预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设备、仪器和试剂
        2.2.3 试验方法
        2.2.3.1 预处理
        2.2.3.2 试验方法
        2.2.3.3 试验内容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处理对草地早熟禾种子愈伤组织出愈时间的影响
        2.3.2 不同处理对草地早熟禾出愈率的影响
        2.3.3 继代次数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低温处理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4.2 浸种时间对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4.3 继代培养时间对草地早熟禾再生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中内源激素水平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3 试验方法
        3.2.3.1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3.2.3.2 标准溶液的配置
        3.2.3.3 样品处理
        3.2.3.4 波长扫描
        3.2.3.5 色谱条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3.3.2 流动相的选择
        3.3.3 线性关系的测定
        3.3.4 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种成熟种子内源激素水平及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3.5 不同培养时期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3.3.6 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3.4 讨论
        3.4.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激素 IAA、ABA、ZT
        3.4.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中内源激素水平与诱导率的相关性
        3.4.3 内源激素水平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3.4.4 内源激素水平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4.5 外源生长调节剂与内源激素的协同效应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草地早熟禾原生质体培养及内源激素对其分裂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3 试验方法
        4.2.3.1 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4.2.3.2 原生质体分裂率的统计
        4.2.3.3 供体材料内源激素的测定
        4.2.4 结果与分析
        4.2.4.1 草地早熟禾不用品种分裂率的比较
        4.2.4.2 内源激素对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分裂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总结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羊茅概况
        1.1.1 高羊茅的植物学特性
        1.1.2 高羊茅的生物学特性
        1.1.3 高羊茅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2 草坪草育种研究概况
        1.2.1 传统育种与组织培养技术
        1.2.2 草坪草组织培养技术的种类
        1.2.3 高羊茅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中的应用
        1.3.1 原生质体DNA直接吸入法
        1.3.2 基因枪法
        1.3.3 碳化硅纤维介导转化法
        1.3.4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1.4 影响草坪草转基因的因素
        1.4.1 再生体系
        1.4.2 转化细胞的筛选和检测
    1.5 转基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5.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1.5.2 转基因效率
        1.5.3 转基因植株的稳定性
        1.5.4 转基因对环境的影响
        1.5.5 转入的基因
    1.6 高羊茅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1.6.1 选择压的确定
        1.6.2 受体材料感受态的获得
        1.6.3 外植体的预培养
        1.6.4 浸染条件的选择
        1.6.5 共培养条件的选择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菌株和质粒
        3.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3.1.4 常用试剂
        3.1.5 基本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条件
        3.2.2 无菌材料的获得
        3.2.3 再生体系的建立
        3.2.4 转化方法和转化条件的研究
        3.2.5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高羊茅(夜明珠2号与新秀)再生体系的优化
        4.1.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2 外植体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3 不同植物生长凋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4.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高羊茅生根的影响
    4.2 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4.2.1 G418选择压的确定
        4.2.2 G418对生根的影响
        4.2.3 Cef抑菌浓度的确定
        4.2.4 Cef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2.5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4.2.6 浸染液对转化的影响
        4.2.7 农杆菌浸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4.2.8 不同共培养因素对转化的影响
        4.2.9 添加乙酰丁香酮(AS)对转化的影响
        4.2.10 延迟筛选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4.2.11 gus基因瞬时表达的检测
第5章 讨论
    5.1 高羊茅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5.1.1 外植体的选择
        5.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5.2 影响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因素探讨
        5.2.1 高羊茅对G418和Cef的敏感性
        5.2.2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5.2.3 共培养因素对转化的影响
        5.2.4 乙酰丁香酮的使用
        5.2.5 延迟筛选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第6章 小结
    6.1 高羊茅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6.1.1 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
        6.1.2 高羊茅愈伤组织的分化
        6.1.3 高羊茅幼苗的生根
    6.2 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四、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内源激素含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干旱胁迫响应及其矮化突变体变异机理的研究[D]. 林恬逸. 浙江大学, 2020(01)
  • [2]草地早熟禾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差异分析及DXS1基因功能研究[D]. 甘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干旱胁迫抑制高羊茅分蘖发育的分子机理[D]. 王剑.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赤霉素抑制高羊茅分蘖芽伸长的机理研究[D]. 戈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高羊茅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罗巧玉,还克加,马永贵.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7(06)
  • [6]高羊茅应答盐胁迫的SOS途径基因的效应分析[D]. 郭伶娜. 宁夏大学, 2015(04)
  • [7]高羊茅耐盐多基因遗传转化及其生物学整合效应分析[D]. 麻冬梅. 宁夏大学, 2014(02)
  • [8]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D]. 张媛媛.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 [9]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草类植物中的研究和应用[J]. 赵丽君,王雪芳,张金林,王锁民. 草业科学, 2011(06)
  • [10]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初探[D]. 黎岚. 西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高羊茅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内源性激素含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