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一、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汪子翔,张坤,卫金皓,翟思广,苏明雪,梁建荣,王立岩[1](2021)在《抗菌材料及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文中提出介绍了国内外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进程和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的抗菌剂进行分类概括,主要阐述了无机系、有机系、复合型三大类抗菌剂的种类、特点、抗菌作用机理及国内外研究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不同类别抗菌剂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抗菌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晨宇[2](2021)在《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面对塑料包装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绿色活性包装材料极具发展前景,国内外对该类材料的研发工作已成热点,本课题针对生物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以成膜性能良好的海藻酸钠和明胶作为成膜基材,通过添加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水滑石和抗菌性能良好的纳米氧化锌,实现该复合材料预想的抗菌特性,在确定各成分的最优配比后通过流延工艺制备抗菌复合膜。将制备的抗菌复合膜应用于冷却肉保鲜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指标评估该抗菌复合膜对冷却肉货架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海藻酸钠、明胶为成膜基材,添加增塑剂甘油、交联剂无水氯化钙,在亚克力玻璃板上流延制备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利用单因素试验探究海藻酸钠含量、明胶含量、甘油含量、无水氯化钙含量、干燥温度等因素对复合膜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WVP)、水溶性以及透光率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复合膜的最优制备工艺,即海藻酸钠与明胶的比例为3:1,甘油含量为25%(相对于海藻酸钠-明胶的质量分数),无水氯化钙含量为2%(相对于海藻酸钠-明胶的质量分数),干燥温度为60℃,此时复合膜的各项性能良好。(2)将无机抗菌剂纳米氧化锌与海藻酸钠-明胶共混制备海藻酸钠基纳米氧化锌抗菌复合膜,测定复合膜的各项性能,通过抑菌率试验探究复合膜的抗菌效果,使用FT-IR、SEM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借助DSC分析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之后可知,当纳米氧化锌的含量为4%时,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复合膜内部各成分之间结合紧密,热稳定性好。(3)将水滑石和纳米氧化锌结合生成增强抗菌结构与海藻酸钠-明胶共混制备海藻酸钠基LDH-Zn O抗菌复合膜,通过FT-IR、SEM、DSC对复合膜进行表征,采用抑菌率试验研究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利用接触角试验探究复合膜的表面性能。分析之后可知,当纳米氧化锌的含量为4%、水滑石的含量为10%时,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超过了99%,表现出强抗菌性;复合膜内部各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网络结构,热稳定性高;复合膜的表面性能提高,亲水性下降。(4)将没有添加抗菌剂的SA复合膜、添加10%水滑石-4%纳米氧化锌的抗菌复合膜和PE保鲜膜分别用于冷却肉的保鲜试验,通过对冷却肉的感官评价、色差、失重率、PH值、菌落总数、TVB-N含量等指标的分析,在试验周期内(约14天)对每种复合膜的保鲜效果进行评定。试验结果表明,抗菌复合膜对冷却肉的保鲜期限可以达到12~14天,SA膜对冷却肉的保鲜期限为6~8天,而PE膜对冷却肉的保鲜期限只有4~6天,即抗菌膜的保鲜效果最好,SA膜次之,PE膜最差,相较于PE膜,抗菌膜可将冷却肉的货架期延长6天左右。

徐先洲[3](2021)在《环氧树脂季铵盐制备及其在抗菌涂料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型抗菌涂料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广泛使用。季铵盐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菌涂料,利用环氧树脂季铵盐制备得到的内墙抗菌涂料,具有抗菌效果好,毒性低,稳定性高等许多优点,是目前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点。本文利用三乙胺盐酸盐分别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E-51和E-54)和酚醛环氧树脂(F-51)等四种环氧树脂进行开环季铵化反应,制备出四种不同的环氧树脂季铵盐。然后与以水性丙烯酸酯乳液为主要成分的内墙涂料进行混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保内墙抗菌涂料。通过测定季铵盐含量和环氧值,研究了不同树脂的开环率;利用红外光谱对原料和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DSC研究了季铵盐的热稳定性,利用抑菌圈实验研究了环氧树脂季铵盐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与三乙胺盐酸盐的开环实验中,E-54的开环反应最容易,其开环率可达98%,相同反应条件下,F-51的开环反应最难,其开环率只有70.9%。相同条件下,四种环氧树脂的开环反应活性为:E-54>E-51>E-44>F-51。样品进行定量处理,红外表征数据表明:在912cm-1(环氧基特征吸收峰)处,原样的峰尖锐且宽;反应后的树脂季铵盐在该波长并未出峰,环氧基发生了开环反应;DSC分析表明,F-51型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的热稳定性较好,耐温183.1℃。抑菌圈实验中,三乙胺盐酸盐在高浓度(3.6mol/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70cm;低浓度时(<0.72mol/L),抑菌圈直径仅为0.80cm,与牛津杯的直径(0.8cm)相等,杀菌作用不明显。所制备的环氧树脂季铵盐中,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的杀菌性能优于双酚A环氧树脂季铵盐的杀菌性能,相同季铵盐离子浓度下,4种环氧树脂季铵盐的杀菌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F-51>E-54>E-51>E-44,在季铵盐离子浓度为0.5mol/L时,对应的抑菌圈直径为2.40cm、1.90cm、1.73 cm、1.67 cm。本论文利用三乙胺盐酸盐与环氧树脂发生开环季铵化反应制备出环氧树脂季铵盐,研究发现: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漆膜的杀菌性能要优于双酚A型树脂季铵盐漆膜的杀菌性能;实验条件下最佳配方为涂料/树脂季铵盐(M∶M)为1∶1,该条件下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漆膜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70cm。实验结果为后期进入涂料的小试、中试及面市阶段提供了数据支持,对于开发新型内墙抗菌涂料具有重要意义。

李孟[4](2021)在《玉米秸穰固载ZnO NPs制备三维复合滤柱及其抗菌机理探讨》文中提出空气、水、医疗器械和植入器件的细菌污染是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主要问题,因此,安全、高效抗菌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Zn O系的无机抗菌剂具有稳定性高、抗菌效果显着、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载体将其进行负载,可以增强其灭菌能力,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玉米秸穰(CSC)是一种低成本、可持续的生物质资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高分子组分,有利于锌离子的吸附及原位生长,反应可及度较高的薄壁细胞为Zn O纳米粒子(Zn O NPs)的固载提供了极佳的场所,而且CSC具有天然的三维富孔道结构,有利于液体的渗透与流通。基于此,本课题将玉米秸穰作为载体,提出了原位生长并负载Zn O NPs的又一类丰富的原料来源,为扩展农业废弃秸秆功能化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同时基于特殊的多孔结构,CSC将作为一种三维过滤装置,探索Zn O NPs针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消杀作用,为水体高效消毒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研究不仅弥补了玉米秸穰在载体利用方面的空缺,提高秸穰资源的全利用效率,同时解决Zn O NPs易团聚、难回收的缺点,有效地增强了Zn O NPs的抗菌效果。本文选用脱脂前后的两种玉米秸穰为原料,以六水合硝酸锌、氯化锌、二水合乙酸锌及七水合硫酸锌为锌源,通过简易的原位化学沉淀法制备CSC/Zn O NPs复合滤柱,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材料表征,分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孔隙构造以及内部形貌特征等相关内容。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成功负载于秸穰细胞表层;复合物中的纤维素晶型均为纤维素Ⅰ型,Zn O NPs均为六方纤锌矿晶型;Zn O NPs的固载量和微观形貌受锌盐种类的影响,致使复合物的孔隙构造产生相应的差异;而且脱脂处理有助于增加CSC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提高Zn O NPs的固载量。为构建复合抗菌柱的过滤系统,实验选用E.coli和S.aureus为测试菌种,通过使用平板涂布法检测滤柱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以脱脂秸穰为原料、二水合乙酸锌为锌源制备的复合滤柱表现出最优异的抗菌效果,即当过滤时间为5 min时,抗菌率便可达到99.2%(E.coli)和95.4%(S.aureus),因此确定脱脂秸穰(B-CSC)和二水合乙酸锌分别作为后续实验的原料和锌源的种类。在复合工艺优化的过程中,对滤柱抗菌效果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即锌离子浓度,锌盐吸附时间和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测定产物的抗菌性能,确定制备滤柱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在锌离子浓度为1.00 mol/L、锌盐吸附时间和温度分别为30 h和40℃的条件下制备的B-CSC/Zn O NPs复合柱具有最优异的抗菌效果,只需通过2 min和5 min的过滤就可以消杀水体中99%以上的E.coli和S.aureus。通过荧光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成像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仪(EPR)表征分析及抗氧化酶检测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生化分析技术对B-CSC/Zn O NPs复合物的抗菌机制进行分析,并选用微颗粒与多孔介质的作用模型,评价滤柱对细菌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基于CSC的多层次和富孔道结构对细菌具有高截留的作用,在过滤过程中细菌会与Zn O NPs发生物理摩擦造成机械损伤;而且,负载的Zn O NPs及溶出的Zn2+会受到库仑力的作用被吸附和沉积在细菌表面上,进而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会使细菌内的抗氧化酶失活,以至于不能够消除菌体内产生的活性氧,而过量的活性氧则会对细菌产生氧化损伤,使DNA断裂和降解,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师云[5](2021)在《Ag/ZnO@氨基化纤维素协同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细菌感染的危害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人们的抗菌意识逐渐增强。无机纳米粒子作为抗菌剂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容易聚集,降低了它们的应用性能。以具有高度多孔结构和丰富羟基的纤维素作为无机金属纳米粒子的基体,可以大大降低纳米粒子的团聚,提高抗菌性能。同时,纤维素资源取材于植物,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和可生物降解等优异性能。因此,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抗菌材料前景广阔。本文采用纤维素内切酶辅助高碘酸钠定向氧化,继而氨化的方法得到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然后利用氨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将氧化锌(ZnO)纳米粒子原位负载在纤维上;同时利用醛基对银离子(Ag+)的还原作用制备出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协同抗菌材料。所得的复合材料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酶辅助高碘酸钠定向氧化得到醛基化纤维素纤维,然后通过聚乙烯亚胺上氨基与纤维上醛基之间的Schiff反应制备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研究表明:增加酶用量有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纤维的氨基含量随着聚乙烯亚胺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氧化反应后的纤维表面光滑。氨化反应后,纤维表面有细小纤维絮聚。红外谱图中,双醛化纤维素在1735 cm-1出现了 C=O的特征吸收峰,氨基化纤维素在1557 cm-1,1468 cm-1处出现了 C=N键和C-N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UV-Vis谱图中,氧化后纤维素上的C=O键的吸收峰出现在241 nm与283 nm处;氨化改性后的纤维在323 nm处出现了 C=N键的吸收峰。这些结果表明了纤维氧化与氨化反应的成功。利用氨基与锌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使得ZnO纳米粒子负载在纤维上,制备的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复合物具有抗菌性能。研究表明:纤维表面负载着均匀的ZnO纳米粒子,Zn元素沿着纤维表面均匀生长。UV-Vis与XRD图谱中分别出现了 ZnO纳米粒子的吸收峰和衍射峰。纤维上负载的ZnO纳米粒子均一,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属于六方纤锌矿晶型。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ZnO纳米粒子的平均晶粒尺寸与负载量增加。琼脂平皿扩散法和OD600法评价抗菌性能的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没有抗菌性,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和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样品具备良好的抗菌活性,且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性能优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性能。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样品的抗菌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未加入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细菌细胞表面光滑,完好无损,当放置了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之后,细菌细胞受到损伤,呈现皱缩的现象。利用氨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和醛基对银离子的还原作用,制备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协同抗菌材料。研究表明:Zn、Ag元素沿着纤维表面均匀生长。UV-Vis分析表明,在420nm处出现了 Ag纳米粒子吸收峰。XRD分析表明,纤维上负载的ZnO纳米粒子属于六方纤锌矿晶型,Ag纳米粒子属于面心立方晶面结构。随着反应锌银比的减小,纤维上Ag纳米粒子平均晶粒尺寸与负载量增加,证明了两种纳米粒子与纤维表面氨基都发生了配位作用。另外Ag纳米粒子的加入增强了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且Ag纳米粒子含量越大,抗菌活性越强。总之,本文通过在纤维素纤维原料上引入活性基团,利用配位作用将无机纳米粒子负载在纤维上,对所得的复合材料的形貌、化学结构和抗菌活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可以为绿色环保的纤维素基抗菌材料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途径。

华夏[6](2020)在《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年代初,人们将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作为治疗病原微生物的特效药,但是由于最初研究并不透彻,造成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得患者和病原微生物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目前人类和病原微生物的斗争越来越复杂,研究出更理想的抗菌材料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进行了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改善了两者单独应用时,存在的易聚集、生物利用度低、溶解性差等缺点,使其具备较青蒿素和纳米铜单物质更优的抗菌性能。本试验采用多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表征手段对青蒿素纳米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多种方法检测了青蒿素纳米铜的抗菌性能。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以液相法中化学还原法为基础,制备青蒿素纳米铜复合材料,以壳聚糖为修饰保护剂,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并加入青蒿素,让其参与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优化反应温度(60℃-100℃)、反应时间(30 min-4 h)、壳聚糖溶解条件(去离子水或1%乙酸溶液)、各物质添加顺序(铜源和青蒿素参加反应顺序)、各物质比例(L-抗坏血酸、硫酸铜、青蒿素的质量之比)等单因素条件,根据各产物析出和沉淀的速度、药敏试验和透射电镜结果,最终得出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壳聚糖直接在去离子水中溶解,硫酸铜水溶液需要和青蒿素乙酸溶液提前混合反应,各物质比例为L-抗坏血酸:硫酸铜:青蒿素为24:1:2时,制备的青蒿素纳米铜复合材料,室温静置1月无明显析出,少量贴壁,离心机4℃9200 r离心50 min以上才会形成沉淀贴壁,震荡即混匀。2.青蒿素纳米铜的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对青蒿素纳米铜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元素化学价态、纳米颗粒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颗粒为正六边形,大部分粒径范围聚集在43.82 nm-78.82 nm,由Cu、O、N、C、S五种元素组成,XRD图谱中铜强度很高,未见其他物质衍射峰,Zeta电位(zp)值为22.83±0.49 m V,漂移速度(Mob)值为1.79±0.04μmcm/Vs,电导率(Cond)值为0.65±0.01m S/cm,PDI值为0.29±0.01,且不易聚集、氧化。3.青蒿素纳米铜抗菌性能。首先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根据药物的不同类型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抑制3种质控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肺炎链球菌ATCC 496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第1组结果显示青蒿素纳米铜抑制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3.38±0.10 mm、14.00±0.20 mm、14.05±0.23mm,青蒿素壳聚糖的抑菌圈分别为11.20±0.10 mm、11.10±0.10 mm、11.15±0.13 mm,壳聚糖纳米铜的抑菌圈分别为9.10±0.10 mm、8.55±0.09 mm、8.60±0.05 mm,青蒿素纳米铜、青蒿素壳聚糖和壳聚糖纳米铜三者的抗菌能力通过显着性差值计算可以得出P<0.01,青蒿素纳米铜、青蒿素壳聚糖、壳聚糖纳米铜三者对3种质控菌株的抑制效果呈现极显着差异,青蒿素纳米铜抗菌性能优于同种方法制备的青蒿素壳聚糖和壳聚糖纳米铜;第2组结果显示,L-抗坏血酸的抑菌圈不高效,壳聚糖和铜源(硫酸铜)基本没有抑菌圈,青蒿素抑菌圈微小,与青蒿素纳米铜的抑菌圈相比差异明显;生长曲线检测显示青蒿素纳米铜抑制3种质控菌生长的稀释倍数分别为大肠杆菌128倍、肺炎链球菌128倍、金黄色葡萄球菌256倍(512倍前10 h仍有抑制作用);最后通过微量稀释法检测3种质控菌的MIC和MBC结果,MIC值分别为大肠杆菌0.57 mg/m L、肺炎链球菌0.57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0.14 mg/m L;MBC值分别为大肠杆菌2.29 mg/m L、肺炎链球菌0.57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0.28 mg/m L。结论:本研究确定了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方法,检测了青蒿素纳米铜的形貌、化学组成和稳定性等信息,通过研究青蒿素纳米铜的抗菌性能,揭示了青蒿素纳米铜具有较对照组更优秀的抑菌能力,以及对3种质控菌的抑制情况和MIC、MBC结果,为金属纳米材料和中药结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朱嘉莹[7](2020)在《树莓型抗菌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价格较高的银系抗菌剂,本文通过复合制备了三种铜系树莓状结构的抗菌复合粒子,该粒子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疏水性能,随后引入十二硫醇,进一步提高复合粒子的疏水性能,使得其抗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主要内容如下:(1)制备了以聚多巴胺(PDA)为载体,铜纳米粒子(Cu NPs)作为无机抗菌剂的树莓状抗菌纳米粒子(PDA-Cu NPs)。研究了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PDA-Cu NPs粒子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平均粒径为500 nm左右;因铜纳米粒子的引入,构建了以PDA为载体,铜纳米粒子为抗菌剂的树莓状复合粒子,复合粒子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接触角可达102.2°,疏水性能有所提高;随着硝酸铜(Cu(NO3)2·3H2O)含量不断增加,复合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也不断提高;当Cu(NO3)2·3H2O与PDA质量比为6/1时,抗菌性能较优,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粒子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48.7μg/mL和195.0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为39.0μg/mL和97.5μg/mL;PDA-Cu NPs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优于大肠杆菌。(2)采用价格低廉的儿茶酚与三聚氰胺作为反应原料制备了三聚氰胺-儿茶酚微球(MF-CA),构建了以为MF-CA主体,铜纳米粒子为客体的树莓状抗菌复合粒子(MF-CA-Cu NPs)。研究了粒子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较高,儿茶酚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较小时,制备得到的MF-CA微球表面光滑,分散性较好,此时粒子的平均粒径在3μm左右;当铜离子的还原温度不断升高时,铜纳米粒子的粒径随之增加,但抗菌性能先增大后减小;随着Cu(NO3)2·3H2O含量不断增加,复合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也不断提高,可以在60分钟内可以全部杀死细菌。当Cu(NO3)2·3H2O与MF-CA质量比为4/1时,抗菌性能较优,在30分钟内可以实现对两种细菌的全部杀死,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193.8μg/mL和387.5μ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为48.4μg/mL和193.8μg/mL。(3)将疏水性强的十二硫醇(NDM)修饰上述两个树莓状复合粒子上,制备得到两种不同的疏水性抗菌粒子(PDA-Cu NPs-NDM、MF-CA-Cu NPs-NDM),研究了两种粒子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亲疏水性。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十二硫醇的PDA-Cu NPs抗菌粒子疏水性更强,接触角可达128.8°。PDA-Cu NPs-NDM粒子的抗菌测试表明,单纯引入十二硫醇的PDA粒子由于其表面疏水,粘附于表面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减少;而负载铜纳米粒子后的PDA粒子,杀菌效率显着提高,对两种细菌的杀菌率可达88%以上;同时修饰十二硫醇以及负载铜纳米粒子的PDA-Cu NPs-NDM表面粘附的细菌减少约为99.9%,显示出优异的抗菌的性能。对于MF-CA-Cu NPs粒子,修饰十二硫醇后,接触角显着提高,从46.9°升至142.1°。负载铜纳米粒子后,两种细菌的CFU值都大大降低,再引入十二硫醇后,MF-CA-Cu NPs-NDM粒子表面的杀菌率约为99.9%,显示出疏水表面与铜纳米粒子的协同抗菌作用。

何增[8](2020)在《纳米氧化锌和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织物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但同时也隐藏着微生物繁殖的风险,易于造成身体异味或者疾病传播,因为在服用过程中,织物表面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的理想培养基,所以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的抗菌整理棉织物通常存在抗菌性能不耐水洗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实际应用。因此本论文分别采用载银纳米氧化锌(Ag@ZnO)、纳米氧化锌(ZnO)和卤胺类抗菌剂3-烯丙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ADMH),经过不同的整理工艺处理织物,期望赋予整理棉织物良好的抗菌性能和耐水洗性能。首先,针对纳米Ag@ZnO粉体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团聚的问题,本文采用超声波与分散剂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稳定的抗菌分散液。通过重力沉降实验观察其分散稳定性,以粒径分布表征其分散效果,得出最佳制备纳米Ag@ZnO(0.3wt%)分散液的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用量为0.2wt%,超声分散30 min。在分散液中加入粘合剂PH-N01,以将Ag@ZnO稳定附着在织物上,对比轧烘焙整理和涂层整理两种工艺的差别,抗菌结果显示粘合剂PH-N01对Ag@ZnO整理织物的抗菌耐水洗性提高作用不足。因此我们进一步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作为交联剂,通过螯合作用将Ag@ZnO牢固附着在整理织物上。设计完成三因素三水平三响应值的响应面优化实验,通过回归模型设置预期响应值得到最优的Ag@ZnO与BTCA交联抗菌整理工艺为:BTCA浓度5wt%,焙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C、2.99 min,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此时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32.2°,撕破强力为326.69 cN,水洗一次抗菌率为90.6%,实验结果与优化的回归模型预期响应值相符,回归模型可信。然后,对纳米ZnO选择与Ag@ZnO同样的分散方法,采用轧烘焙整理工艺和涂层整理工艺对纯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通过研究粘合剂种类、粘合剂用量和纳米ZnO浓度对整理织物抑菌率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确定最佳轧烘焙整理液工艺,得到抗菌整理织物的耐水洗牢度提升较大,经过测试得到织物水洗前抑菌率为99.9%,水洗一次抑菌率为94.2%。通过研究刮涂方式、增稠剂用量、焙烘温度和粘合剂PH-N01用量对整理织物抑菌率和耐水洗牢度的影响,确定最佳涂层整理工艺后,整理织物水洗前抑菌率为99.9%,水洗一次抑菌率为90.1%。最后,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法将ADMH接枝到纤维素上,整理织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ADMH的特征峰表示接枝成功。之后将ADMH接枝织物浸渍于次氯酸钠(NaClO)溶液完成氯化工艺,从而赋予织物抗菌功能。深入探究pH对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将NaClO溶液的pH调为酸性(pH=4)或中性(pH=7),ADMH改性织物经过氯化工艺处理后布面上的活性氯含量大大增高,整理织物的活性氯储存时间延长;但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布面上活性氯含量随着氯化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高可正[9](2020)在《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涤纶(PET)是现代化学纤维市场的第一大品种,随着其不断发展,色彩和功能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彩色抗菌纤维在赋予纤维亮丽色彩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PET纤维抗菌防护性能的需求,因而成为PET纤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后染整方法相比,通过加入抗菌着色母粒,熔融纺丝制备原液着色抗菌PET功能纤维的方法具有低污染、高色牢度、功能性持久等优点。抗菌着色母粒的制备要在兼顾良好的着色性和抗菌性能的同时保证高浓度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的良好分散性、以及母粒的加工性能、可纺性和纤维力学性能。为获得高品质原液着色抗菌纤维,研究制备PET多功能抗菌着色母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金属离子负载型的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光催化型的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制备了颜料含量为20wt.%,不同抗菌剂含量的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并对母粒及纤维的抗菌、色彩、加工和力学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有10wt.%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红色抗菌母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红色板L*值、a*值分别为45.21、51.12,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8%和91%,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未达到国标规定的60%的标准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分散剂和载体树脂对红色抗菌母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极性分散剂和普通极性分散剂相比,使用含有聚酯链段的超分散剂时,颜料和抗菌剂在母粒中分散更均匀,所纺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 6.3%。当母粒所用载体树脂中PET与PBT含量均为50wt.%时,色板着色力提高到103.67,所纺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 21.3%,达到 3.19 cN/dtex。为丰富PET抗菌着色母粒的颜色体系,采用相同的抗菌剂,制备了另一基础色的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结果表明,含有二氧化钛载银抗菌剂的黄色抗菌母粒同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可纺性,制备的黄色板L*值、b*值分别为74.82、72.56。黄色抗菌纤维比红色有更好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81%和9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同样低于60%。最后,为改善纤维抗白色念珠菌效果不足的问题,采用原位还原法自制了磷酸铈负载纳米银的稀土基抗菌剂,并制备了 PET稀土基抗菌红色母粒。结果表明,在母粒中颜料含量为20wt.%,新型抗菌剂含量为10wt.%时,母粒可纺性良好,制备的色板着色力为102.21,所纺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同时纤维具备良好的力学和色彩性能。

洪晓雨[10](2020)在《元素掺杂和酸处理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全球正受到新冠肺炎病毒带来的巨大影响,一系列具有抗菌性能的生产生活用品成为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纳米氧化镁作为新型抗菌材料,因其环境友好、不易变色、无需光照诱导且能够灭活具有较强抗性的病原体(如芽孢)等性能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抗菌性纺织品、纸张、陶瓷及内墙涂料的制备。然而,相较于银系抗菌剂,纳米氧化镁抗菌剂普遍存在抗菌活性偏低、起效浓度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元素掺杂和酸处理等方法对纳米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以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活性,降低其起效浓度(大肠杆菌为微生物模型)。本文选择氯化亚铁、氯化镁、二者混合物与纳米氧化镁高温煅烧,从而分别得到单独掺杂和共掺杂的纳米氧化镁,并研究了元素掺杂对纳米氧化镁结构、形貌及抗菌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法(XRD)、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光致荧光发光分析(PL)、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等表征对其抗菌机理进行研究。同时,探索了酸处理法对纳米氧化镁表面结构和抗菌性能的影响。Fe掺杂改性纳米氧化镁首先使用行星式球磨机将其磨至纳米尺寸,后将氯化亚铁与纳米氧化镁研磨混匀煅烧。XRD结果表明,随掺杂量增加,氧化镁相的晶粒尺寸和晶面间距都有增大,说明铁的掺杂对氧化镁晶体生长和结晶有促进作用,晶粒尺寸:纯氧化镁vs掺杂量最高样品=45.44 vs 57.14 nm。以大肠杆菌ATCC 25922为测试对象,最小抑菌浓度(MIC)和4 h菌落总数法为指标来评价纳米氧化镁的抗菌性能。结果发现掺Fe的样品均表现出比纯纳米氧化镁更高的抗菌活性,且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抗菌性能逐渐提高,MIC可达275ppm,4h菌落总个数在1000 CFU/mL。机理分析:Fe元素取代Mg元素或进入到氧化镁的间隙位后使缺陷增多,促进晶格中氧空位的产生,XPS结果表明,随Fe掺杂量提高,化学吸附氧(OA)从13.53%增加到48.77%;氧空位再通过吸附氧气发生单电子还原反应生成活性氧自由基(ROS),活性氧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使得大肠杆菌失活。同时,铁的掺杂使得纳米氧化镁粉体溶液碱性增强,pH从10.2升高至11.33,从而给ROS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环境,有增强其抗菌活性。此外,SEM表征表明抗菌后大肠杆菌的细胞膜被损伤,应该是被Fe掺杂纳米氧化镁机械损伤所致。因此,Fe掺杂纳米氧化镁抗菌活性的提高应该是ROS增多和机械损伤协同作用的结果。Fe与Mg共掺杂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与上述相同。经过煅烧掺杂后的样品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来的形貌特征,颗粒大小均匀,颗粒直径约50 nm左右。高分辨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铁和镁的掺杂会促进纳米氧化镁晶体生长。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随铁掺和镁掺杂量增加而增强,最佳4 h杀菌率能达到99.99%。与单纯Fe掺杂样品相比,Fe与Mg共掺杂MgO的抗菌效果没有明显提升,说明而镁和铁之间不存在协同抗菌作用。酸可以与氧化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氧化镁的表面结构,如:比表面积和表面缺陷数。本文研究了酸浸渍法对纳米氧化镁的结构及其抗菌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三种影响因素:酸的种类、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通过单因素实验,找到最佳实验范围在pH=1-3、浸渍时间为1-3 h和酸的种类为盐酸、乙酸、草酸。然后据此设计正交实验,找到最佳抗菌剂处理条件:在浓度为pH=1的乙酸溶液中、浸渍3 h,且影响顺序为:浸渍时间>酸的浓度>酸种类。多种表征结果表明,酸处理可增加纳米氧化镁的表面缺陷,进而增加氧空位的产生,从而有利于提升ROS数量,最终增强抗菌性能,与Fe掺杂纳米氧化镁结论相吻合。

二、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材料及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1.1 国外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1.2 国内抗菌材料发展现状
2 抗菌剂种类、抗菌机理及应用研究现状
    2.1 无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1.1 金属型无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1.1. 1 金属型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2.1.1. 2 金属/硅酸盐类抗菌剂
        2.1.1. 3 金属/磷酸盐类抗菌剂
        2.1.1. 4 金属/可溶性玻璃类抗菌剂
        2.1.1. 5 金属/可溶性活性炭类抗菌剂
        2.1.2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1.2. 1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2.1.2. 2 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应用研究现状
    2.2 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2.1 天然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2.2 合成型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2.2. 1 低分子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2.2. 2 高分子有机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2.3 有机-无机复合抗菌剂介绍及应用研究现状
3 抗菌材料应用前景与展望

(2)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菌包装概述
        1.2.1 抗菌包装简介
        1.2.2 抗菌剂
        1.2.3 抗菌包装研究进展
    1.3 海藻酸钠概述
        1.3.1 海藻酸钠简介
        1.3.2 海藻酸钠研究进展
    1.4 明胶概述
        1.4.1 明胶简介
        1.4.2 明胶研究进展
    1.5 纳米氧化锌概述
        1.5.1 纳米氧化锌简介
        1.5.2 纳米氧化锌研究进展
    1.6 水滑石概述
        1.6.1 水滑石简介
        1.6.2 水滑石研究进展
    1.7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8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8.1 课题研究意义
        1.8.2 课题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制备与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制备
        2.3.2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单因素试验
        2.3.3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正交试验
        2.3.4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厚度测试
        2.3.5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2.3.6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水溶性测试
        2.3.7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2.3.8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的透光率测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海藻酸钠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2 明胶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3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4 无水氯化钙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5 干燥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2.4.6 海藻酸钠-明胶基复合膜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藻酸钠基纳米氧化锌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海藻酸钠基纳米氧化锌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3.3.2 纳米氧化锌含量的确定
        3.3.3 复合膜的厚度测定
        3.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3.3.5 复合膜的水溶性测定
        3.3.6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3.3.7 复合膜的透光率测定
        3.3.8 复合膜的抑菌率试验
        3.3.9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测定
        3.3.10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试验
        3.3.11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表征试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纳米氧化锌含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3.4.2 纳米氧化锌含量对复合膜WVP、水溶性、透光率的影响
        3.4.3 复合膜的抑菌率试验分析
        3.4.4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3.4.5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4.6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4.3.2 水滑石含量的确定
        4.3.3 复合膜的厚度测定
        4.3.4 复合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4.3.5 复合膜的水溶性测定
        4.3.6 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4.3.7 复合膜的透光率测定
        4.3.8 复合膜的抑菌率试验
        4.3.9 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4.3.10 复合膜的接触角试验
        4.3.11 复合膜的红外光谱试验
        4.3.12 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表征试验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水滑石含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4.4.2 水滑石含量对复合膜WVP、水溶性、透光率的影响
        4.4.3 复合膜抑菌率试验分析
        4.4.4 复合膜热稳定性分析
        4.4.5 复合膜接触角试验分析
        4.4.6 复合膜红外光谱分析
        4.4.7 复合膜微观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包装冷却肉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5.3.2 试验预处理
        5.3.3 冷却肉感官评价方法
        5.3.4 冷却肉色差测定
        5.3.5 冷却肉失重率测定
        5.3.6 冷却肉PH值测定
        5.3.7 冷却肉菌落总数测定
        5.3.8 冷却肉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感官评价分析
        5.4.2 色差分析
        5.4.3 失重率分析
        5.4.4 PH值分析
        5.4.5 菌落总数分析
        5.4.6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3)环氧树脂季铵盐制备及其在抗菌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菌涂料的研究和使用现状
        1.1.1 抗菌涂料的分类
        1.1.2 抗菌涂料产业的现状
        1.1.3 涂料中抗菌剂的主要类型
        1.1.4 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
    1.2 季铵盐抗菌剂的研究和使用现状
        1.2.1 季铵盐的发展史
        1.2.2 季铵盐的分类及主要特性
        1.2.3 季铵盐的抗菌机理
        1.2.4 季铵盐抗菌涂料的研究进展
    1.3 季铵盐抗菌涂料的主要类型
        1.3.1 低分子季铵盐抗菌涂料
        1.3.2 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涂料
        1.3.3 季铵盐接枝聚合物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本文的技术路线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环氧树脂季铵盐的合成与分析检测
    2.1 实验
        2.1.1 实验原料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三乙胺盐酸盐的制备
        2.1.4 环氧树脂季铵盐的合成
        2.1.5 环氧树脂季铵盐中季铵离子的检测
        2.1.6 环氧树脂环氧值的测定
        2.1.7 三乙胺盐酸盐和环氧树脂季铵盐的红外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三乙胺盐酸盐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2 环氧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2.2.3 环氧树脂季铵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2.2.4 环氧树脂种类对季铵盐合成的影响
        2.2.5 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含量对季铵盐合成的影响
        2.2.6 环氧基含量与季铵离子含量的关系
    2.3 小结`
第3章 环氧树脂季铵盐抗菌性能及热稳定性研究
    3.1 实验
        3.1.1 实验原料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大肠杆菌抑菌圈实验
        3.1.4 抑菌圈实验操作示图
        3.1.5 大肠杆菌的活化与保存
        3.1.6 三乙胺盐酸盐的抑菌圈
        3.1.7 环氧树脂季铵盐的大肠杆菌抑菌圈实验
        3.1.8 三乙胺盐酸盐和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的热稳定性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三乙胺盐酸盐的大肠杆菌抑菌圈分析
        3.2.2 环氧树脂季铵盐的大肠杆菌抑菌圈实验分析
        3.2.3 三乙胺盐酸盐和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的热稳定性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环氧树脂季铵盐抗菌涂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测试
    4.1 实验
        4.1.1 实验原料与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抗菌内墙涂料漆膜的制作
        4.1.4 漆膜的抑菌圈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环保抗菌内墙涂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实验
        4.2.2 环保内墙涂料对酚醛环氧树脂季铵盐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玉米秸穰固载ZnO NPs制备三维复合滤柱及其抗菌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无机抗菌剂的概况
        1.2.1 无机抗菌剂的分类
        1.2.2 纳米ZnO的基本性质
        1.2.3 纳米ZnO的抗菌机制
    1.3 纳米ZnO的载体
        1.3.1 载体的概况
        1.3.2 载体的分类
        1.3.3 植物生物质基载体
    1.4 玉米秸秆资源
        1.4.1 玉米秸秆的应用现状
        1.4.2 玉米秸秆的结构特性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复合滤柱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2.3.1 复合滤柱的微观形态表征
        2.3.2 复合滤柱的晶体结构表征
        2.3.3 复合滤柱的元素含量和化学组成分析
        2.3.4 复合滤柱的孔隙结构表征
    2.4 抗菌性能及机理探究的检测
        2.4.1 抗菌率的定量测定
        2.4.2 细菌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2.4.3 细菌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2.4.4 细菌的抗氧化酶检测
        2.4.5 细菌基因组DNA检测
第三章 选择实现复合滤柱的原料及锌盐种类
    3.1 玉米秸穰柱的生物构造和化学成分分析
        3.1.1 玉米秸穰柱的生物结构
        3.1.2 玉米秸穰柱的化学成分
    3.2 基于玉米秸穰为载体的复合滤柱的性能评估
        3.2.1 A-CSC/ZnO NPs复合滤柱的材料表征
        3.2.2 A-CSC/ZnO NPs复合滤柱的抗菌效果
    3.3 基于脱脂玉米秸穰为载体的复合滤柱的性能评估
        3.3.1 B-CSC/ZnO NPs复合滤柱的材料表征
        3.3.2 B-CSC/ZnO NPs复合滤柱的抗菌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2+)吸附条件的优化
    4.1 Zn~(2+)浓度的优化
        4.1.1 Zn~(2+)浓度对复合滤柱内在构造的影响
        4.1.2 Zn~(2+)浓度对复合滤柱抗菌性能的影响
    4.2 Zn~(2+)吸附时间的优化
        4.2.1 Zn~(2+)吸附时间对复合滤柱内在构造的影响
        4.2.2 Zn~(2+)吸附时间对复合滤柱抗菌性能的影响
    4.3 Zn~(2+)吸附温度的优化
        4.3.1 Zn~(2+)吸附温度对复合滤柱形貌结构的影响
        4.3.2 Zn~(2+)吸附温度对复合滤柱抗菌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滤柱的抗菌机制研究
    5.1 细菌活性评价
    5.2 复合滤柱的抗菌机制
    5.3 玉米秸穰对细菌的截留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附录 B Tufenkji和Elimelech模型方程中的相关参数汇总

(5)Ag/ZnO@氨基化纤维素协同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无机抗菌剂概述
        1.2.1 直接接触系无机抗菌剂
        1.2.2 释放-渗透系无机抗菌剂
        1.2.3 光催化系无机抗菌剂
    1.3 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1.3.2 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1.3.3 纤维素基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抗菌材料的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课题来源
2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原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结构性能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2.2.2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微观形貌观察
        2.2.3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化学结构表征
        2.2.4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紫外吸收峰表征
        2.2.5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6 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分析
    2.3 小结
3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构性能表征
        3.1.4 抗菌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微观形貌观察
        3.2.2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紫外吸收峰表征
        3.2.3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X-射线衍射表征
        3.2.4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
        3.2.5 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杂化抗菌材料的制备机理与抗菌机理研究
    3.3 小结
4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料与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构性能表征
        4.1.4 抗菌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微观形貌观察
        4.2.2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紫外吸收峰表征
        4.2.3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X-射线衍射表征
        4.2.4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
        4.2.5 Ag/ZnO@氨基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机理与协同抗菌机理研究
    4.3 小结
5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抗菌材料
        1.1.1 有机抗菌剂
        1.1.2 天然抗菌剂
        1.1.3 无机抗菌剂
    1.2 青蒿素
    1.3 纳米表征
        1.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3.2 X射线衍射技术
        1.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
        1.3.4 Zeta电位和DLS
    1.4 试验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
        2.2.2 壳聚糖纳米铜的制备
        2.2.3 青蒿素纳米铜的表征
        2.2.4 青蒿素纳米铜的抗菌性能
        2.2.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制备条件的确定
        3.1.1 反应温度
        3.1.2 反应时间
        3.1.3 壳聚糖溶解条件
        3.1.4 药物添加顺序
        3.1.5 各物质比例
        3.1.6 稳定性测试
    3.2 纳米材料表征结果
        3.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2.2 X射线衍射法(XRD)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2.4 动态光散射技术(DLS)
        3.2.5 Zeta电位和PDI
    3.3 抗菌性能结果
        3.3.1 药敏试验
        3.3.2 生长曲线
        3.3.3 MIC与 MBC
4 讨论
    4.1 青蒿素纳米铜制备与表征
    4.2 青蒿素纳米铜抗菌性能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树莓型抗菌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抗菌剂的分类
        1.2.1 无机抗菌剂
        1.2.2 有机抗菌剂
        1.2.3 天然抗菌剂
    1.3 无机抗菌剂的载体
        1.3.1 沸石
        1.3.2 二氧化硅
        1.3.3 壳聚糖
        1.3.4 聚合物
    1.4 无机抗菌剂的应用
        1.4.1 纺织品
        1.4.2 木材防腐
        1.4.3 医疗器械
    1.5 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1.5.1 键合型抗菌材料
        1.5.2 负载型抗菌材料
        1.5.3 疏水型抗菌材料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PDA-Cu NPs树莓状粒子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原料
        2.2.2 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菌种
        2.2.4 PDA的制备
        2.2.5 PDA-Cu NPs的制备
        2.2.6 PDA以及PDA-Cu NPs的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扫描电镜(SEM)
        2.3.2 X射线衍射仪(XRD)
        2.3.3 能谱分析(EDAX)
        2.3.4 粒径及电位分析
        2.3.5 热重分析(TGA)
        2.3.6 接触角
        2.3.7 抗菌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F-CA-Cu NPs树莓状粒子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原料
        3.2.2 仪器及设备
        3.2.3 实验菌种
        3.2.4 三聚氰胺-儿茶酚微球的制备
        3.2.5 MF-CA-Cu NPs树莓状粒子的制备
        3.2.6 三聚氰胺-儿茶酚粒子以及树莓结构的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聚氰胺-儿茶酚的合成
        3.3.2 MF-CA-Cu NPs树莓状粒子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树莓状抗菌疏水粒子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验及原料
        4.2.2 仪器及设备
        4.2.3 实验菌种
        4.2.4 十二硫醇修饰的树莓状复合粒子的制备
        4.2.5 十二硫醇修饰的树莓状复合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4.3 结构与表征
        4.3.1 PDA-Cu NPs-NDM的结构与表征
        4.3.2 MF-CA-Cu NPs-NDM的结构与表征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8)纳米氧化锌和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抗菌概述
    1.3 无机系抗菌剂
        1.3.1 光催化型抗菌剂
        1.3.2 金属离子负载型抗菌剂
    1.4 有机系抗菌剂
        1.4.1 季铵盐类抗菌剂
        1.4.2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1.4.3 卤胺化合物
    1.5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药品和材料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2 载银纳米氧化锌(Ag@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探究
        2.2.1 不同分散剂对Ag@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SDBS浓度对Ag@ZnO粒径分布的影响
        2.2.3 Ag@ZnO分散液的稳定性
        2.2.4 Ag@ZnO用量和粘合剂用量对浸轧法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2.5 粘合剂用量对Ag@ZnO涂层法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2.6 1,2,3,4-丁烷四羧酸(BTCA)对Ag@ZnO浸轧法抗菌整理的影响
    2.3 纳米氧化锌(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探究
        2.3.1 纳米ZnO分散性能的研究
        2.3.2 轧烘焙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3.3 涂层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2.4 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工艺研究
        2.4.1 实验方法
        2.4.2 次氯酸钠浓度对接枝整理织物氯化工艺的影响
        2.4.3 pH对接枝整理织物氯化工艺的影响
        2.4.4 卤胺整理织物的储存稳定性
        2.4.5 卤胺整理织物的循环使用性
    2.5 测试及表征
        2.5.1沉降实验
        2.5.2 粒径测试
        2.5.3 抗菌测试
        2.5.4 耐水洗牢度测试
        2.5.5 活性氯测试
        2.5.6 织物抗皱性能测试
        2.5.7 织物撕破强力测试
        2.5.8 傅里叶红外测试
        2.5.9 扫描电镜测试
第三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载银纳米氧化锌(Ag@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1.1 Ag@ZnO分散性能的研究
        3.1.2 轧烘焙整理工艺对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3.1.3 Ag@ZnO对棉织物的涂层整理
        3.1.4 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与Ag@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1.5 Ag@ZnO与柠檬酸(CA)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1.6 小结
    3.2 纳米ZnO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2.1 纳米ZnO分散性能的研究
        3.2.2 轧烘焙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3.2.3 涂层整理工艺对纳米ZnO整理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
        3.2.4 小结
    3.3 卤胺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3.3.1 接枝整理织物的红外光谱
        3.3.2 影响接枝整理织物氯化工艺的因素
        3.3.3 卤胺整理织物的储存稳定性
        3.3.4 卤胺整理织物的循环使用性
        3.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菌功能纤维分类
        1.2.1 天然抗菌纤维
        1.2.2 人工抗菌纤维
    1.3 抗菌剂研究进展
        1.3.1 天然抗菌剂
        1.3.2 有机抗菌剂
        1.3.3 无机抗菌剂
    1.4 人工抗菌纤维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4.1 共聚法
        1.4.2 表面接枝法
        1.4.3 复合纺丝法
        1.4.4 后整理法
        1.4.5 共混法
    1.5 抗菌多功能母粒研究进展
        1.5.1 抗菌防臭母粒
        1.5.2 抗菌防霉母粒
        1.5.3 抗菌防螨母粒
        1.5.4 抗菌着色母粒
    1.6 PET抗菌纤维着色方法
        1.6.1 后染整法
        1.6.2 原液着色
    1.7 研究部分
        1.7.1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1.7.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方案及性能测试
    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实验方案
        2.2.1 工艺路线
        2.2.2 技术路线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2.3.1 粒径分布范围测试
        2.3.2 流变测试
        2.3.3 压滤值测试
        2.3.4 TEM测试
        2.3.5 SEM测试
        2.3.6 色彩分析
        2.3.7 光学显微镜测试
        2.3.8 DSC分析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10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2.3.11 抗菌性能测试
第三章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抗菌剂及红颜料形貌分析
        3.1.1 抗菌剂粒径及形貌分析
        3.1.2 红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3.2 抗菌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3.2.1 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3.2.2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3.2.3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3.2.4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3.2.5 抗菌红色母粒的DSC分析
        3.2.6 抗菌红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3.3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分散剂的红外测试
        3.3.2 不同分散剂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3.3.3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3.3.4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压滤值的影响
        3.3.5 不同分散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3.3.6 不同分散剂对红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3.3.7 不同分散剂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3.4 不同基体对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性能的影响
        3.4.1 不同基体红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
        3.4.2 不同基体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基体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3.4.4 不同基体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3.4.5 不同基体红色母粒所纺抗菌纤维的性能分析
    3.5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黄颜料粒径及形貌分析
    4.2 黄色PET抗菌纤维母粒配方
    4.3 抗菌剂对母粒分散性能的影响
    4.4 抗菌剂对母粒流变性能的影响
    4.5 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4.6 抗菌黄色母粒的DSC分析
    4.7 抗菌黄色母粒所纺纤维的性能分析
    4.8 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g/CePO_4型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5.1 Ag/CePO_4抗菌剂的合成
    5.2 Ag/CePO_4抗菌剂的表征
    5.3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流变性能分析
    5.4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制备
    5.5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的压滤值测试
    5.6 Ag/CePO_4型PET抗菌红色纤维母粒分散性分析
    5.7 Ag/CePO_4抗菌剂对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5.8 抗菌红色纤维的性能分析
    5.9 纤维抗菌特性分析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元素掺杂和酸处理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抗菌剂分类
        1.2.1 天然抗菌剂
        1.2.2 有机抗菌剂
        1.2.3 无机抗菌剂
    1.3 改性纳米氧化镁在抗菌领域的研究现状
        1.3.1 有机溶剂法改性纳米氧化镁
        1.3.2 复合材料
        1.3.3 金属阳离子掺杂法改性纳米氧化镁
    1.4 纳米氧化镁的抗菌机理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掺杂粉体制备
        2.3.1 煅烧法掺杂Fe元素制备纳米氧化镁
        2.3.2 煅烧法共掺杂Fe元素、Mg元素制备纳米氧化镁
        2.3.3 浸渍法酸处理纳米MgO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和抗菌性能测试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2 X射线衍射法(XRD)
        2.4.3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2.4.6 光致荧光发光分析(PL)
        2.4.7 抗菌性能测试
3 煅烧法掺杂Fe元素对纳米氧化镁粉体材料的组成表征和抗菌性能分析
    3.1 组成表征
        3.1.1 SEM分析
        3.1.2 TEM分析
        3.1.3 XRD分析
        3.1.4 ICP分析
        3.1.5 XPS分析
    3.2 煅烧法掺杂Fe元素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分析
    3.3 煅烧法掺杂Fe元素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机理分析
        3.3.1 PL分析
        3.3.2 大肠杆菌的SEM分析
        3.3.3 抗菌机理分析
    3.4 小结
4 掺杂Mg元素与共掺杂Fe元素、Mg元素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的影响
    4.1 煅烧法掺杂Mg元素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分析
    4.2 煅烧法共掺杂Fe元素,Mg元素制备纳米氧化镁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表征
        4.2.1 XRD分析
        4.2.2 SEM分析
        4.2.3 TEM分析
    4.3 煅烧法共掺杂Mg元素、Fe元素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分析
    4.4 小结
5 浸渍法酸处理纳米氧化镁
    5.1 单因素实验
        5.1.1 酸的种类
        5.1.2 酸的浓度
        5.1.3 酸的浸渍时间
    5.2 正交实验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数据
        5.2.3 数据分析
    5.3 酸处理纳米氧化镁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表征
        5.3.1 XRD分析
        5.3.2 SEM分析
        5.3.3 XPS分析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无机抗菌剂和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材料及抗菌剂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 汪子翔,张坤,卫金皓,翟思广,苏明雪,梁建荣,王立岩.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12)
  • [2]海藻酸钠基LDH-ZnO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晨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3]环氧树脂季铵盐制备及其在抗菌涂料中的应用[D]. 徐先洲.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4]玉米秸穰固载ZnO NPs制备三维复合滤柱及其抗菌机理探讨[D]. 李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5]Ag/ZnO@氨基化纤维素协同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师云.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青蒿素纳米铜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华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树莓型抗菌复合粒子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朱嘉莹. 江南大学, 2020(01)
  • [8]纳米氧化锌和卤胺对棉织物抗菌整理工艺研究[D]. 何增. 东华大学, 2020(01)
  • [9]PET抗菌着色纤维母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高可正.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10]元素掺杂和酸处理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D]. 洪晓雨.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标签:;  ;  ;  ;  

无机抗菌剂及抗菌功能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