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核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兰花核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一、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赵垚[1](2021)在《白及种胚发育及种子萌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chb.f.]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对授粉后不同时期胚珠和种子的形态发育进行观察,探究白及有性生殖与NAA诱导无融合生殖(Apomixis)的差异;以种子为材料,在石英砂基质上添加MS液体培养基(去除有机成分)进行无菌光照培养,同时在泥炭、树叶基质上进行光照及暗培养,确定白及种子萌发的营养类型;另外还探究了授粉后不同天数、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强度等因素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白及种胚发育及种子萌发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及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开花时子房仅进行了有限的发育;授粉后10 d形成大量胚珠原基,25 d孢原细胞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36-39 d完成双受精,45 d开始胚胎发育,130 d胚体发育完全;(2)NAA诱导的无融合生殖形成的果实小且有胚率低;正常授粉后130 d的果实直径和种子有胚率分别为0.71 cm、66.73%,而NAA诱导的分别为0.45 cm、42.47%;另外离体培养显示NAA诱导形成的种子萌发及生长较正常授粉的迟缓,干燥处理也明显延迟种子萌发;(3)同一子房的胚珠发育在两种处理方式下均表现不同步。正常授粉后39 d的胚珠纵径最大为1.08 mm,最小的仅0.21 mm,大多数胚囊已完成双受精,少数还在发育中;NAA处理后30 d的胚珠纵径最大为0.31 mm,最小的仅0.16 mm,大多数已发育到单核胚囊,少数出现2核胚囊。2.白及种子萌发营养类型研究。结果显示:(1)在仅具MS无机成分的石英砂基质上,光照下种子可以正常萌发生长,形成自养个体;萌发初期干重下降,后期逐渐上升,培养2 d时干重3.4μg,6 d时下降到1.8μg,12 d时增加到9.2μg,此时原球茎上绿色叶片长度为0.22?0.03 mm;(2)白及种子在泥炭上萌发及生长较树叶上快,可高效成苗;树叶基质上光照条件下可以正常萌发生长,在黑暗条件下绝大多数种胚膨大突破种皮后生长停止;(3)对泥炭、树叶上萌发生长的原球茎进行组织染色观察,均未观察到内生真菌,研究显示白及与大多数兰科植物种子萌发不同,是非真菌异养型。3.白及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授粉后不同天数对萌发的影响:随着授粉后时间延长,种子萌发时间缩短,萌发率增加。加入酸水解酪蛋白能够促进授粉后45 d、50 d、70 d的种子萌发,且未成熟种子在胚体膨大时,仅上部变绿;(2)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萌发的影响:仅ABA抑制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但不抑制原球茎转绿;GA3促进原球茎和叶片伸长,0.5 mg·L-1GA3中原球茎长度可高达3.23 mm;6-BA对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无显着影响;NAA使原球茎绿色褪去,且高浓度抑制白及生长;(3)三种光照强度对萌发及生长的影响:在固体培养基上,正常光照下种胚吸水膨大后变绿,依次形成叶片、不定根、假鳞茎;弱光条件下原球茎伸长;黑暗条件下萌发时间延长,且原球茎持续伸长,类似“黄化”现象,与GA3作用类似。

张艳慧,郑宝强,缪崑,侯芳梅,王雁[2](2021)在《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的发育过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为石斛属的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半薄切片显微观察石斛属模式植物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发育过程。【结果】在授粉前,胎座未发育;授粉后30 d,位于胚珠原基末端的细胞体积增大变为孢原细胞;授粉后40 d,孢原细胞变为细胞核明显的大孢子母细胞;授粉后60 d左右,大孢子母细胞体积不再继续扩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从授粉到雌配子体成熟大约需要70 d的时间;授粉后80 d合子进行第一次分裂,分裂为两个细胞,包括一个基细胞和一个顶细胞;授粉后110 d,多次分裂后顶细胞形成早期球形胚;授粉后120 d,胚细胞已填满囊腔,胚柄开始液泡化;授粉后150 d,球形胚结构稳定,胚柄已消失;授粉后180 d,胚成熟。【结论】金钗石斛为侧膜三胎座,倒生型胚珠,薄珠心,单孢子蓼型胚囊。授粉前,胚珠原基未发育,授粉后180 d,胚才能完全成熟,即形成成熟的种子。

武淑鹏[3](2019)在《凤丹种子发育及油体发育研究》文中指出牡丹组(sect.Moutan)是芍药科芍药属中仅有的木本类群,包括8个种。油用牡丹是指种子油脂质量相对良好的牡丹品种或资源类型,主要有凤丹和紫斑牡丹两个种,其种子的发育和种子中油体的积累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凤丹”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解剖学方法,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半薄切片技术,观察凤丹发育过程中果实和种子的变化规律,阐明胚乳、胚、种皮的结构变化,研究油体的积累部位、形态大小;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蛋白体和多糖的转化过程。同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油体发育过程中与内质网和质体的关联以及油体在细胞内的储存过程。研究结果如下:凤丹为蓇葖果,5裂,初期呈绿色,随着果实发育果皮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在果皮内两侧对称排列,随着籽粒发育种皮从乳白色逐渐变为黑色。胚珠在发育过程中珠心和内珠被全部退化,外珠被发育为外种皮。外种皮发育过程中分化为三层,最外层覆盖一层蜡质,外种皮早期占据种子大部分比例,成熟期第三层外种皮被胚乳挤压成膜,其余两层和蜡质层形成坚硬光亮的外壳。胚乳核型,由液态变为凝胶状最后变为固态,成熟时充满整个种子内部。双子叶胚较小,在种子中央嵌在胚乳中。油体最初在胚珠的珠心以及珠被细胞中已经存在。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外珠被细胞中一直有油体分布。胚乳在液态时,细胞内油体数量少,体积小,紧贴细胞膜分布;凝胶状时期,油体集中在多个小液泡周围;成熟期,胚乳细胞内充满油体,油体数量达到最高;后成熟期,油体数量减少。油体在胚的球形时期开始形成,双子叶和胚细胞中都含有油体,在细胞质基质中分布。凤丹种子发育过程中外种皮一直含有大量的淀粉粒和少量蛋白质。而胚乳中仅含有蛋白质,以蛋白质贮藏液泡的形式存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未见淀粉粒的存在。胚球形胚时期细胞内含有淀粉粒,成熟后胚体中蛋白质和淀粉粒都未见,双子叶细胞质中含有大量淀粉粒。凤丹种皮细胞和胚乳细胞中油体都在内质网中合成。胚乳细胞凝胶状时期,体积较小的油体在电镜下电子密度较低而均匀,体积较大的油体周围有环状的电子密度较低的结构,中央部分有多个电子密度高的脂滴聚集。胚乳固态时期,油体成熟后发育为大小和电子密度均一的球状体。凤丹种子后成熟期,胚乳细胞中油体数量减少,电子密度减弱。在凤丹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蛋白质运输方式为聚集体形式运输,蛋白质聚集在蛋白质贮存液泡中。在凤丹胚乳凝胶状时期,内质网分泌蛋白体,蛋白体分布在细胞质中或储存在蛋白质贮藏液泡中。

肖汉文[4](2019)在《白肋翻唇兰生殖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唇兰属(Hetaeria)约2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也见于大洋洲。我国有5种,产于东南部至西南部。白肋翻唇兰(H.cristata)是翻唇兰属(Hetaeria)多年生地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的路边、河沟石头上。本文以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肋翻唇兰为研究材料,从花形态结构观察与花粉流的统计、繁育系统检测,胚囊及胚的发育,花粉管萌发观察、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倍型检测,7种不同授粉方式种子活力与非共生无菌萌发等方面,对其生殖生物学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野外观察与测量发现白肋翻唇兰的花为白色至红褐色,在自然状态下花的开口极小,花粉块的长度(0.53±0.039 mm,n=40)和宽度(0.35±0.031mm,n=40)大于花开口长度(0.36±0.034 mm,n=40)和宽度(0.17±0.016mm,n=40),即花粉块长宽均大于花开口,花粉块很难进入花内;开花后未发现柱头的伸长生长,花开口到柱头的距离为1.57±0.10 mm(n=40),也就是说,即使在外力的作用下将花粉块移至花开口处,花粉块也不能与合蕊柱相接触,并且在8个居群调查中未观察到花粉的流动和药帽的脱落。因此白肋翻唇兰在生殖过程中不存在外来基因的参与。在连续3年繁育系统实验中去雄及去合蕊柱结实率均接近100%,且7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结实率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F=1.556,d.f.=6,P=0.175);表明白肋翻唇兰的生殖方式是无融合生殖且具有极高无融合生殖发生率。2.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白肋翻唇兰在开花前3 d,胎座上的胚珠原基体积增大,随后分化成孢原细胞;开花前1 d,孢原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质浓,随后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开花后1 d,大孢子母细胞体积迅速增大,进行2次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四分体;3 d后,大孢子发育形成单核的胚囊;7 d后,单核胚囊进行连续3次分裂形成8核的成熟胚囊。胚的发育是在花凋谢后进行的,凋谢后2 d,靠近珠孔端的2个助细胞逐渐退化,卵细胞逐渐膨大;5 d后,两个极核消失,卵细胞继续膨大,核大质浓;10 d后,3个反足细胞退化消失,卵细胞开始分裂发育形成原胚;15-35d,胚细胞不断进行分裂,细胞数量增多,胚囊被胚细胞填满;45d后,外种皮细胞死亡,胚完全发育成熟,呈长椭圆形。结果表明胚是由卵细胞通过孤雌生殖发育而来的。3.异花授粉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白肋翻唇兰的花粉可以在柱头上萌发,且在合蕊柱中生长迅速,但进入子房后,花粉管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在24~96 h之间,在花粉管的末端出现弯曲现象,未见花粉管继续生长和进入胚珠。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型检测,白肋翻唇兰母本与7种不同授粉方式F1代染色体数目、类型、着丝点位置、倍型均一致,且为二倍体。我们推测其大孢子母细胞在连续进行的二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没有进行减数分裂,胚囊发育为蝶须型,故卵细胞为二倍体,属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4.7种不同授粉方式的种子活力均在91%以上且没有显着性差异(F=0.347,d.f.=6,P=0.909);种子萌发率也均在90%以上且无差异(F=0.480,d.f.=6,P=0.821);经过240 d的无菌培养,F1代幼苗的株高(F=26.955,d.f.=6,P=2.246)、叶片数(F=0.814,d.f.=6,P=0.563)、叶长(F=1.718,d.f.=6,P=0.131)、叶宽(F=1.361,d.f.=6,P=0.244)、根数(F=1.120,d.f.=6,P=0.361)、根长(F=1.097,d.f.=6,P=0.374)等无显着性差异,进一步说明其种胚来源十分一致。综上,白肋翻唇兰的生殖方式为二倍体孢子专性无融合生殖。

田海露[5](2019)在《杜鹃兰授粉方法和胚胎学研究》文中提出以杜鹃兰为试验材料,开花后通过疏花程度、授粉时期和授粉方式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杜鹃兰植株的结实率,以及不同授粉方式的蒴果发育、种子(包括种胚)形态、种胚活力、种子有胚率、种子无菌萌发率,以建立适用于杜鹃兰人工授粉的适宜方法。以此为基础,研究杜鹃兰大小孢子形成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胚胎发生与种子萌发过程中种胚发育等过程,进而丰富杜鹃兰胚胎学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杜鹃兰开花植株进行不同处理,发现授粉花朵数对结实率有较大影响。综合结实率和蒴果产量可知,疏花至1015朵花/株授粉效果较好;在花朵盛开期(花朵开放过程中侧萼开口度大于90°)进行人工授粉,其结实率最高;不同人工授粉方式下的结实率存在差异,异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略高于其它授粉方式。大量种子聚集成堆时可见同株同花、同株异花授粉的种子为乳白色,异株异花授粉的种子为浅褐色;同株同花授粉的种子体积最大;异株异花授粉的种胚体积最大,且种子与胚的体积比最小、气腔最小、种子最饱满;且异株异花授粉的种胚活力、萌发率最高,蒴果发育较快。(2)以不同时期的花蕾和子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杜鹃兰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杜鹃兰花药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其花粉粒始终由胼胝质包裹,并聚集成块状;花药壁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一直处于单核期;花药内具有4个花粉囊,小孢子四分体以四面体形为主,也有左右对称形。花药发育成熟时,胚囊尚未发育,授粉后刺激胚囊发育,子房3心皮1室,侧膜胎座,薄珠心,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线排列的四分体,近合点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消失,仅珠孔端的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内珠被由两层细胞组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内珠被细胞逐渐形成紧贴种胚的致密薄膜,外珠被由单细胞层组成,成熟外种皮细胞无内含物。单核胚囊经过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由8个细胞组成,授粉前中央细胞不融合,胚囊发育类型为单孢形胚囊。(3)杜鹃兰受精后胚乳核不经分裂直接消失退化,合子第一次不均等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的原胚,一个体积较大的基细胞,一个体积小的顶细胞;随后二细胞原胚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球形原胚,原胚顶端细胞四边形,体积小,排列整齐,中部细胞体积大,基部为胚柄细胞,体积较大,由35个细胞组成。至采收期杜鹃兰种子仅由单细胞外种皮、紧贴种胚的致密薄膜状的内种皮和未分化的球形原胚组成。显微观察杜鹃兰球形原胚在无菌萌发过程中经历梨形胚之后发育成熟。在萌发过程中,种胚结构发育逐渐完全。根据种子萌发过程中结构变化,将萌发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种子吸水膨胀期、原球茎形成期和出芽期。第一个时期为球形原胚从一侧突破种皮,原胚呈白色透明状,原胚发育至梨形胚时,胚体出现极性,一端表层细胞分裂形成分生组织,另一端细胞体积变大,细胞分化为薄壁细胞;第二个时期,胚体完全脱离种皮,初期表层细胞凸起形成大量白色透明的“假根”,至原球茎由白色透明转变为淡绿色时“假根”逐渐开始枯萎,切片观察原球茎胚芽和胚轴原基形成;第三个时期,胚芽原基先分化形成幼叶,然后根形成,叶基部与根之间膨大形成假鳞茎。

蒋雅婷[6](2019)在《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文中指出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Tang et F.T.Wang)为兰科虾脊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兰花授粉后,单个蒴果内可发育出众多细小的种子,采收未成熟蒴果进行无菌播种可获得大量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利用种子繁殖对珍稀兰花物种进行保护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另外,大多数地生兰种子离体条件下难以萌发,且兰花种子结构特殊,其萌发过程不同于一般植物。原球茎为种子萌发过程中重要的中间结构。为揭示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立的基础生理和分子机制,我们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石蜡切片技术、内源激素含量测定以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到幼苗建立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特征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种子吸水膨胀时,种胚内细胞体积和细胞核较大。未见表皮组织的分化。种胚突破种皮后转绿并发育成球形原球茎,含有顶端分生组织的一端细胞分裂旺盛且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细胞不断分裂后,原球茎一端出现指状突起,叶原基形成。同时,另一端发育出透明“纤毛”,行使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茎尖伸长分化期间,根原基在基部出现并不断发育形成幼根。叶原基和根原基分化成片状幼叶和根时,幼苗形态完全建成。在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将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划分为六个发育阶段:(S0)未成熟种子阶段;(SA)吸胀活化种子阶段;(PB)球形原球茎阶段;(PC)指状原球茎阶段;(PD)根叶分化阶段;(PE)幼苗阶段。(3)以上述划分的六个时期样本为实验材料,对ABA、IAA、GA3、BR、JA-ME、IPA和ZR这七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其中,ABA、IAA、JA-ME和IPA在萌发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IPA在种子吸水膨胀阶段含量剧烈下降,此后保持较低的水平。IAA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波动幅度较大。JA-ME含量在种子萌发后的球形原球茎阶段大幅度上升,其后保持较高的含量。IPA含量缓慢增加并在指状原球茎阶段达到巅峰。其它三种激素GA3、BR和ZR在原球茎分化过程中存在小幅度波动。因此,ABA,IAA,JA-ME and IPA可能作用于种子萌发原球茎形成过程,IAA、IPA、BR和ZR则涉及原球茎分化成幼苗这一过程。(4)采用种胚吸水膨胀到根叶分化共四个阶段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原始序列经处理后产生73 528条Unigenes。在公共数据库比对中,分别有48.10%、34.17%、13.53%、31.43%的基因注释到NR、Swissprot、KEGG、GO库。共设有6个比较组(PB VS SA,PC VS SA,PD VS SA,PD VS PB,PD VS PC,PC VS PB),其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0 029、9 277、8 056、6 784、3 560、1 038。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和代谢过程,KEGG代谢途径分析则显示DEGs主要参与光合作用、苯丙素生物合成、淀粉和糖代谢等。(5)进一步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到与无距虾脊兰内源激素和器官形态建成相关的基因。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KAO2和CPS1以及代谢基因GA2ox1在PB和SA阶段间显着差异表达。而脱落酸相关基因在无距虾脊兰中存在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NCED1和ZEP是决定AB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而CYP707A4控制ABA的代谢。TSA1和DAO分别为生长素合成和代谢基因,在本研究中呈相反的表达趋势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AUX1为原球茎分生组织中负责生长素转运的主要基因。ARR-A和ARR-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是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器官形态建成相关基因CUC2、AS1和STM存在相互作用,这三者共同调控分生组织和叶片的形成。

张哲[7](2018)在《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兰花贸易占有极高的份额,但野生种质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盗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种群退化严重,极度濒危。本研究以海南岛分布的大尖囊蝴蝶兰(P.deliciosa)、海南蝴蝶兰(P.hainanensis)和五唇兰(P.pulcherrima)三种蝴蝶兰属植物为材料,开展了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生境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内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繁殖生物学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五唇兰花色和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并研究了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研究结果将为种原生蝴蝶兰的保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41种,对叶被木(Streblus taxoides)和刺桑(S.ilicifoliu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3个种群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均分布在5 m以下,且集中于1–1.9 m高度等级上。(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38株,鉴定得到5个OTUs,归为5个属,优势属为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54株,鉴定得到17个OTUs,归为12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3.28 d)和授粉处理(8.98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的单花花期(6.93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10%–4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彩带蜂(Nomia sp.)。(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60.00%)和异交(65.00%)无显着差异(P>0.05),但它们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7.14%;2015年为4.24%)。(6)花粉迁移:大尖囊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43%,沉降率7.30%)较2015年高(移出率8.48%,沉降率4.24%),三级电站(SD)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均相对较低。2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17种,但对刺桑(Streblus ilicifolius)和云南野桐(Mallotus yunnanensi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4个代表性样方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分布在4 m以下,各个距离等级分布数量差异不显着,但在0–0.9 m和2–2.9 m高度等级上分布数量最多。(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56株,鉴定得到7个OTUs,归为为6个属,优势属为炭角菌属(Xyla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65株,鉴定得到19个OTUs,归为14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6.00 d)和授粉处理(10.57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12.40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2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柔毛切叶蜂(Megachile lanata)。(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26.27%)显着低于异交(100.00%)(P<0.01),可能存在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人工授粉结实率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6.52%;2015年为5.32%)。(6)海南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00%,沉降率6.67%)较2015年高(移出率15.96%,沉降率5.32%),椰子村(YZC)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都相对较低。3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1)五唇兰多样的花色在昆虫的视觉空间中分为2种,粉色和紫色;这两种花色表型分别与伴生报酬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和拟金草(Oldenlandia consanguinea)相似,形成了双色拟态的效果。(2)粉花在种群中占有优势,不同花色表型的五唇兰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在不同种群、不同年份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证明花色间不存在负频率选择作用。(3)山芝麻和拟金草对五唇兰的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影响,表明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具有磁性物种效应。(4)五唇兰存在合子前的晚期自交不亲和机制。(5)五唇兰在较小尺度上存在着个体聚集分布的现象,也存在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三元回归分析发现五唇兰的种子散布相对花粉具有很高的局限性。(6)五唇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五唇兰种群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而杂合子过量。(7)五唇兰属于异交为主的交配系统,8个果荚的F1代均为异交后代,每个果荚仅有一个父本;五唇兰花粉流的距离平均为272.68 m。4三种蝴蝶兰的比较分析(1)群落结构群落植物组成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成分;(2)空间分布:均具有在较小距离上聚集分布的现象,可能在局域尺度上受到真菌分布的影响;(3)内生微生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能受到生活习性和生境条件的影响;内生细菌均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属;(4)花期物候:授粉和去雄处理均可显着降低单花花期,具有兰科植物典型的授粉后(或去雄后)的响应机制;花期重叠程度较高,均分布在5到11月范围内,开花高峰期均出现在7到8月间;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远离生境效应;而五唇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由磁性物种效应导致。(5)传粉机制:传粉昆虫均为蜂类,但种类不同,均属于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自然状态下的生殖隔离主要依赖不同的传粉者。(6)繁育系统:人工授粉座果率均显着高于自然座果率,说明存在严重的花粉限制;均不存在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海南蝴蝶兰和五唇兰具有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的现象;三种蝴蝶兰种间杂交正反交均可结实。(7)花粉迁移:花粉迁移率在受到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影响的种群中相对较低。综上,在三种蝴蝶兰的保育中,应加强对生境植物群落特别是附生偏好树种或伴生植物的保护,也应加强对传粉昆虫的保护。对于人为干扰较大种群,如本研究中大尖囊蝴蝶兰的三级电站种群(SD)应加强原生境的就地保护和种群监测;海南蝴蝶兰的椰子村(YZC)种群应尽快进行迁地保护。同时,也应注意自然灾害造成的种群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和种群衰退,采取重引入(种群复壮)的保育策略。

李冬妹,何梦玲,梁承邺,叶秀粦[8](2014)在《鹤顶兰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超微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珠心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过程中伴随着液泡破裂、染色质凝聚、细胞质解体等明显特征。在鹤顶兰功能大孢子形成之前,大孢子母细胞的侧细胞壁存在明显的内突。随着胚囊体积的逐渐增大,衰退珠心细胞残留的细胞壁叠合在一起,从而使胚囊壁不断加厚。胚囊成熟前,合点端珠心细胞与胚囊之间有胞间连丝相连。合点端珠心细胞的细胞质状态,特别是液泡形态与大孢子母细胞、功能大孢子、成熟胚囊时期的细胞状态高度相似。结果表明,衰退的珠心细胞不仅为胚囊的扩大提供空间,同时也为胚囊的发育提供营养,合点端珠心细胞对胚囊发育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吴黄铭[9](2013)在《HO-1通过NO介导延迟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的发生》文中提出干旱是制约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禾谷类种子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种子萌发的关键事件,因此,凡是影响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子皆对禾谷类种子的萌发造成影响。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是动植物体中血红素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催化降解血红素生成胆绿素、一氧化碳和亚铁离子。植物体HO具有诱导不定根和侧根发生,调节气孔关闭,缓解非生物胁迫所致的氧化伤害等功能。一氧化氮(NO)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可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种子萌发及应对胁迫响应和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等过程。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Ⅱ优128’种子为材料,通过药理学、细胞形态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结合染色方法及显微技术研究HO-1调控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发生的机制。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及外源赤霉素(gibberellin, GA)均抑制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HO-1基因表达及酶活水平的上升,缩短细胞死亡进程;而HO-1诱导剂高铁血红素(Hematin, Ht)与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 side, SNP)则缓解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水稻糊粉层HO-1活性的下降,同时HO-1诱导剂也有效地减缓GA诱导的HO-1基因表达量的下降,延迟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糊粉层PCD的发生。此外,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合NO特异荧光标记的研究证实,Ht与SNP可以增加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内源NO的含量,并且,HO-1对NO的效应被HO-1抑制剂所逆转,而NO专一性清除剂则有效地阻断HO-1和NO的效应,由此断定HO-1作用于NO的上游,通过NO的介导参与GA诱导的干旱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的发生。

张哲[10](2013)在《东亚特有种五唇兰繁殖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Lindl.) J.J. Sm为兰科Orchidaceae蝴蝶兰属Phalaenopsis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东亚特有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岛。其花型美丽,色彩娇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蝴蝶兰杂交的重要亲本。由于大量的人工采挖,海南岛野生五唇兰资源一度濒危。本文通过对海南岛王下地区的五唇兰在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传粉生态学、繁殖成功影响因素几方面的研究,探讨了该物种的繁殖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保育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探讨了五唇兰开花物候的特点,并分析了与繁殖成功的关系。五唇兰花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居群花期历时120-138d;单花花期依形态特征可分为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谢花期;单花花期去雄和授粉处理会使花期显着缩短(P<0.01),其中授粉处理后蕊喙会逐渐下弯并与柱头愈合,愈合时间仅为9.79±2.32h。个体平均开花持续时间30-69d;居群的开花物候进程呈现多个开花高峰期或间歇性的波动高峰,平均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53,表现出“多重高峰”的开花式样;五唇兰个体开花强度出现在10-30%之间。开花物候指数与繁殖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五唇兰花期始花时间与花期持续时间、开花数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结实率呈负相关;花期持续时间与开花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结实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开花数与结实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开花同步性指数与始花时间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2)分析了不同授粉方式果实的差异,并探讨了五唇兰居群的交配系统。未观察到五唇兰具有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和异交授粉处理结实率无显着差异(P>0.05);但自交和异交果实在干重和体积指标上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五唇兰自交果实的有胚率为(Means±SD,16.08±17.75%)显着低于异交果实有胚率96.21±4.97%(P<0.01)。经数据分析可判断五唇兰具有早期近交衰退的特征。五唇兰种群交配模式是以异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系统,估算得出2012年平均的异交率和自交率分别为91.92±4.13%和8.08±4.13%。(3)确定了五唇兰的传粉昆虫,分析了五唇兰的繁殖成功特点。五唇兰可能的传粉昆虫有绿条无垫蜂Amegilla zonata、齿彩带蜂Nomia punctulata、小蜜蜂Apis florea、黄黑无垫蜂Amegilla leptocoma。访问频率最高的为绿条无垫蜂,其次是齿彩带蜂,是最主要的传粉者,夜间没有观察到传粉者。2011年和2012年的花粉团移出率分别为57.13±2.54%和46.31±5.07%,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沉降率分别为16.83±1.44%和16.56±2.83%,无显着差异(P>0,05)。年际间花粉团移出率的差异可能是年际间的气候条件、生境特征、传粉者效率等因素造成的。(4)初步探讨和分析了伴生植物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统计到五唇兰生境及附近报酬植物40种,其中23种与五唇兰花期重叠程度较高甚至完全重叠;有11种植物与五唇兰共享两种主要传粉者,其中8种分布于五唇兰生境内;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为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和拟金草Hedyotis consanguinea。通过对它们与五唇兰开花数的比值、五唇兰花粉团移出率和沉降率三者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五唇兰与这两种报酬植物间存在磁性物种效应。(5)分析了五唇兰虫害特点及对繁殖成功的影响。共统计到五唇兰虫害昆虫8种,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为灰蝶科Lycaenidae幼虫Lyc sp.l和叶甲科Chrysomeloidea成虫Chr sp.1。五唇兰虫害发生的时间主要为6月上旬到8月上旬,2011年单花、花序、个体水平的虫害比例都显着高于2012年(P<0.01),但果实水平的虫害比例显着低于2012年(P<0.01)。

二、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白及种胚发育及种子萌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白及基本概况
        1.1.1 白及属植物概况
        1.1.2 白及属形态特征
    1.2 兰科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1.2.1 传粉生物学研究
        1.2.2 胚珠发育
        1.2.3 胚胎发育和种子形成
        1.2.4 无融合生殖研究
    1.3 兰科植物种子繁殖
        1.3.1 共生萌发
        1.3.2 非共生萌发
        1.3.3 白及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1.4 兰科植物营养类型研究进展
        1.4.1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营养关系研究
        1.4.2 白及种子萌发研究
    1.5 影响兰科植物萌发的因素
        1.5.1 授粉后不同时间对兰科植物萌发的影响
        1.5.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兰科植物萌发的影响
        1.5.3 光照对兰科植物萌发的影响
第2章 白及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授粉后不同发育时期白及蒴果的形态特征
        2.2.2 有性生殖观察
        2.2.3 无融合生殖观察
        2.2.4 无融合生殖和有性生殖种子萌发能力观察
        2.2.5 发育不同步性观察
    2.3 讨论与结论
        2.3.1 白及果实发育
        2.3.2 白及胚珠及种子发育
        2.3.3 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
第3章 白及种子萌发营养类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无菌萌发
        3.2.2 泥炭和树叶基质培养
    3.3 讨论与结论
        3.3.1 白及种子的萌发生长过程
        3.3.2 白及种子萌发过程鲜重、干重及菌丝观察
第4章 白及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授粉后不同天数种子萌发情况
        4.2.2 不同浓度 6-BA、NAA、ABA、GA_3对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影响
        4.2.3 不同光照强度对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4.3.1 授粉后不同天数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4.3.2 6-BA、NAA、ABA、GA_3对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影响
        4.3.3 不同光照强度对白及种子萌发及生长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的发育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
    2.2 受精后胚的发育
3 结论与讨论

(3)凤丹种子发育及油体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1.1.1 牡丹研究概况
        1.1.2 牡丹籽油提取工艺
        1.1.3 油牡丹种子化学成分
        1.1.4 油用牡丹种子药理作用
    1.2 植物细胞中油体的研究
        1.2.1 油体形态和组成
        1.2.2 油体的形成
        1.2.3 油体的分布
        1.2.4 植物细胞中油体的作用
        1.2.5 油体大小与含油量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体视显微镜观察
        2.3.2 石蜡切片法
        2.3.3 半薄切片制片法
        2.3.4 超薄切片法
        2.3.5 扫描电镜法
        2.3.6 组织化学染色法
3 牡丹种子的形成与发育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花的结构和形态
        3.3.2 子房和胚珠的外观发育过程
        3.3.3 种子的宏观发育
        3.3.4 种子各结构的显微发育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牡丹种子油体的形成和发育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凤丹种子中油体的定位
        4.3.2 种皮中油体
        4.3.3 胚乳中油体
        4.3.4 胚中油体
        4.3.5 蛋白质的发育
        4.3.6 淀粉的变化
        4.3.7 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油体的形成
    4.4 讨论
        4.4.1 油体在不同器官储存形式的变化
        4.4.2 植物细胞中油体的合成规律
        4.4.3 蛋白体的合成
        4.4.4 种子内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白肋翻唇兰生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1.1.1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类型及分布
        1.1.2 无融合生殖机制研究
        1.1.3 无融合生殖的价值
    1.2 无融合生殖的鉴定方法
        1.2.1 无融合生殖鉴定的常规方法
        1.2.2 繁育系统研究
        1.2.3 无融合生殖胚胎学研究
        1.2.4 花粉管生长研究
        1.2.5 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流式细胞仪倍型检测研究
    1.3 兰科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1.4 翻唇兰属的研究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居群内花粉流的调查及花形态结构观察
        2.2.2 繁育系统
        2.2.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样品制备
        2.2.4 花粉管萌发的观察
        2.2.5 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流式细胞仪倍型检测
        2.2.5.1 染色体核型分析
        2.2.5.2 流式细胞仪倍型检测
        2.2.6 不同授粉方式种子活力与非共生无菌萌发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居群内花粉流的调查与花形态结构观察
    3.2 繁育系统
    3.3 胚囊及胚的发育
    3.4 花粉管萌发
    3.5 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倍型检测
        3.5.1 染色体核型分析
        3.5.2 流式细胞仪倍型检测
    3.6 种子活力与非共生无菌萌发
第4章 讨论
    4.1 花部形态结构与无融合生殖
    4.2 繁育系统
    4.3 胚的发育与无融合生殖
    4.4 花粉管生长与无融合生殖
    4.5 核型分析及倍型检测与无融合生殖
    4.6 种子活力及萌发率与无融合生殖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杜鹃兰授粉方法和胚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概况
    2 兰科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2.1 兰科植物大小孢子发育与雌雄配子体发生
        2.2 兰科植物早期胚胎发生
        2.3 兰科植物胚柄发生
        2.4 兰科植物胚乳发育
    3 杜鹃兰研究进展
        3.1 形态特征
        3.2 药用价值
        3.3 组织培养
        3.4 人工授粉研究
        3.5 解剖学研究
    4 杜鹃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杜鹃兰人工授粉方法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授粉试验设计
        2.2 材料处理
        2.2.1 疏花程度
        2.2.2 授粉时期
        2.2.3 授粉方式
        2.3 试验方法
        2.3.1 结实率统计
        2.3.2 种子形态观察
        2.3.3 种胚质量检测
        2.3.4 蒴果形态观察
        2.4 生理学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处理方式对杜鹃兰结实率的影响
        3.1.1 疏花处理对杜鹃兰结实率的影响
        3.1.2 授粉时期对杜鹃兰结实率的影响
        3.1.3 授粉方式对杜鹃兰结实率的影响
        3.2 授粉方式对果实表型的影响
        3.2.1 授粉方式对种子形态的影响
        3.2.2 授粉方式对种胚质量的影响
        3.2.3 授粉方式对蒴果生长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杜鹃兰生殖细胞发育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石蜡切片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形成
        3.1.1 花药壁的发育
        3.1.2 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3.2 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形成
    4 讨论
第四章 杜鹃兰胚胎发育研究
    1 试验材料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石蜡切片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授粉受精后胚胎发育
        3.2 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的发育
    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1.1 人工授粉方法对杜鹃兰结实率和种子质量的影响
        1.2 杜鹃兰生殖细胞产生及胚胎发育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致谢

(6)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兰花繁殖生物学研究概况
        1.1.1 种子繁殖
        1.1.2 营养繁殖
        1.1.3 兰花幼苗形成途径
    1.2 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因素
        1.2.1 内源激素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
        1.2.2 光敏色素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
    1.3 植物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4 虾脊兰属植物研究概况
    1.5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灭菌和接种
        2.1.3 培养条件
        2.1.4 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特征及影响因素
        2.2.2 无距虾脊兰原球茎的形成和发育
        2.2.3 无距虾脊兰由种子萌发到幼苗形成的发育阶段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的内源激素含量分析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ABA含量的变化
        3.2.2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IAA含量的变化
        3.2.3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ZR和GA3含量的变化
        3.2.4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JA-ME含量的变化
        3.2.5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BR含量的变化
        3.2.6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IPA含量的变化
        3.2.7 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比值的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无距虾脊兰原球茎形成和分化的转录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4.2.2 Unigene功能注释
        4.2.3 Unigenes的 NR比对结果
        4.2.4 Unigenes的 KOG的功能分类
        4.2.5 Unigenes的 GO功能分类
        4.2.6 Unigenes的 KEGG代谢途径分析
        4.2.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2.8 SSR分析和CDS序列预测
        4.2.9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1.1 生活习性
        1.1.2 与内生微生物的关系
        1.1.3 繁育系统及传粉机制
        1.1.4 种子散播及幼苗更新机制
        1.1.5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
    1.2 兰科植物的保育
        1.2.1 兰科植物的保育现状
        1.2.2 兰科植物的保育方法
        1.2.3 兰科植物保育的影响因素
    1.3 蝴蝶兰属植物保育研究概述
        1.3.1 种类和分布
        1.3.2 系统发生学
        1.3.3 组培快繁
        1.3.4 内生微生物
        1.3.5 繁殖生物学
        1.3.6 种群遗传学
        1.3.7 种群动态监测及重引入
    1.4 课题选择
        1.4.1 研究材料
        1.4.2 选材依据
        1.4.3 研究目的
        1.4.4 研究意义
        1.4.5 研究内容
        1.4.6 研究地概况
    1.5 创新与特色
    1.6 技术路线
2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生境植物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样地
        2.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群落结构组成
        2.2.2 群落区系特征
        2.2.3 附生习性
        2.2.4 空间分布格局
    2.3 讨论
        2.3.1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2.3.2 群落区系特征
        2.3.3 附生习性
        2.3.4 空间分布格局
    2.4 小结
3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3.1.3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3.1.4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最佳表面消毒时间
        3.2.2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
        3.2.3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子鉴定
    3.3 讨论
        3.3.1 内生真菌多样性
        3.3.2 内生细菌多样性
    3.4 小结
4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种群概况及个体统计
        4.1.2 花形态测量
        4.1.3 开花物候
        4.1.4 传粉观察
        4.1.5 繁育系统
        4.1.6 花粉迁移
    4.2 结果
        4.2.1 花朵形态测量
        4.2.2 开花物候
        4.2.3 访花昆虫
        4.2.4 繁育系统
        4.2.5 花粉迁移
    4.3 讨论
        4.3.1 开花物候
        4.3.2 传粉机制
        4.3.3 繁育系统
        4.3.4 花粉迁移
    4.4 小结
        4.4.1 大尖囊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4.4.2 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5 五唇兰两种花色表型及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样地
        5.1.2 花色反射光谱测定
        5.1.3 花色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5.1.4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5.1.5 伴生报酬植物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花色反射率测定
        5.2.2 花色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5.2.3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5.2.4 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6 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系统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地概况
        6.1.2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6.1.3 空间分布格局
        6.1.4 SSR分子标记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6.2.2 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6.2.3 DNA提取结果
        6.2.4 SSR引物筛选及体系优化
        6.2.5 成年群体和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6.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6.2.7 基于花色表型的成年群体系统发育树
        6.2.8 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
        6.2.9 交配系统
        6.2.10 父本分析
    6.3 讨论
        6.3.1 自交不亲和机制
        6.3.2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6.3.3 空间分布格局及遗传结构
        6.3.4 交配系统及父本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
        7.1.2 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
        7.1.3 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7.1.4 三种蝴蝶兰部分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
    7.2 展望
        7.2.1 菌根化育苗及重引入
        7.2.2 交配系统
        7.2.3 谱系地理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主要仪器及设备信息
    附表2 PDA和NA培养基配方
    附表3 原生蝴蝶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附表4 大尖囊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附表5 海南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鹤顶兰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超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大孢子母细胞时期
    2.2 功能大孢子时期
    2.3 胚囊发育时期
3 讨论

(9)HO-1通过NO介导延迟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语汇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2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研究概况
        1.2.1 植物发育过程中的PCD
        1.2.2 禾谷类作物糊粉层PCD
        1.2.2.1 糊粉层细胞结构
        1.2.2.2 糊粉层PCD
    1.3 赤霉素(GA)研究进展
        1.3.1 GA在植物中的作用
        1.3.2 GA与禾谷类作物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
    1.4 一氧化氮(NO)研究进展
        1.4.1 NO的产生途径
        1.4.2 NO在植物中的作用
        1.4.3 NO和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1.5 血红素加氧酶(HO)的生物学效应
        1.5.1 血红素加氧酶的一般生物学功能
        1.5.2 血红素加氧酶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
        1.5.3 HO/CO信号系统与NO的互作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HO-1、NO在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中的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培养
        2.1.2 材料处理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1.3.1 总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1.3.2 酶活性测定
        2.1.3.3 细胞存活率检测
        2.1.3.4 激光共聚焦检测NO含量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总RNA检测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特异性分析
        2.2.2 HO诱导剂、抑制剂及外源NO、NO清除剂对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种子糊粉层HO-1mRNA和HO-1活性的影响
        2.2.3 HO诱导剂、抑制剂及外源NO、NO清除剂对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内NO含量的影响
        2.2.4 HO-1、NO在GA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的效应
        2.2.4.1 HO、NO、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水稻糊粉层细胞HO-1基因表达量和活性水平的变化
        2.2.4.2 HO-1、NO、GA对干旱诱导的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
        2.2.5 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死亡进程
        2.2.5.1 水稻种子正常萌发过程糊粉层细胞形态的变化
        2.2.5.2 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形态变化
        2.2.5.3 HO-1诱导剂和NO供体延缓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死亡的发生
    2.3 讨论
        2.3.1 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细胞死亡形态特征
        2.3.2 HO-1作为NO上游因子调控水稻糊粉层PCD的发生
        2.3.3 HO-1协同NO推迟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的进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10)东亚特有种五唇兰繁殖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繁殖生态学
        1.1.1 繁育系统
        1.1.1.1 繁育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1.1.1.2 自交不亲和与近交衰退
        1.1.2 开花物候研究
        1.1.3 传粉生物学
        1.1.3.1 传粉媒介
        1.1.3.2 花部综合特征与传粉系统
    1.2 兰科植物的欺骗性传粉
        1.2.1 食源性欺骗传粉
        1.2.1.1 贝氏花拟态系统
        1.2.1.2 泛化的食源性欺骗
        1.2.2 性欺骗传粉
        1.2.3 其他欺骗性传粉机制
        1.2.3.1 繁殖地欺骗
        1.2.3.2 栖息地欺骗
        1.2.3.3 信息素欺骗
    1.3 五唇兰研究综述
        1.3.1 系统分类学
        1.3.2 发育生物学
        1.3.3 生理学
        1.3.3.1 光合生理
        1.3.3.2 菌根生理
        1.3.4 分子生物和种群遗传学
        1.3.5 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
        1.3.6 种质保存
    1.4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五唇兰开花物候与繁殖特性
    2.1 野外样地的确定
        2.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2.1.2 样地的选择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统计指标间的关系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开花物候
        2.3.1.1 单花水平的开花物候
        2.3.1.2 个体、居群水平的开花物候
        2.3.2 居群开花进程
        2.3.3 相对开花强度
        2.3.4 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性
    2.4 讨论
        2.4.1 开花物候与生态适应
        2.4.2 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相关性
第三章 五唇兰繁育系统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授粉实验
        3.1.2 果实重量和体积测定
        3.1.3 果实有胚率测定
        3.1.4 自交障碍的作用机制
        3.1.5 种群交配模式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授粉实验
        3.2.2 果实重量和体积测定
        3.2.3 果实有胚率测定
        3.2.4 自交障碍的作用机制
        3.2.5 种群交配模式
    3.3 讨论
第四章 五唇兰传粉生态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花部综合特征
        4.1.2 传粉昆虫种类和鉴定
        4.1.3 传粉昆虫访问频率
        4.1.4 传粉过程
        4.1.5 繁殖成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花部综合特征
        4.2.2 传粉昆虫
        4.2.3 传粉过程
        4.2.4 访问频率
        4.2.5 繁殖成功
    4.3 讨论
第五章 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因素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伴生报酬植物
        5.1.1.1 开花物候
        5.1.1.2 传粉者种类和访问频率
        5.1.1.3 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分析
        5.1.2 虫害
        5.1.2.1 发生时间和昆虫种类
        5.1.2.2 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伴生报酬植物
        5.2.1.1 开花物候
        5.2.1.2 传粉者种类和访问频率
        5.2.1.3 与主要伴生报酬植物的关系
        5.2.2 虫害
        5.2.2.1 发生时间和昆虫种类
        5.2.2.2 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伴生报酬植物的影响
        5.3.2 虫害的影响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五唇兰珠心细胞程序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白及种胚发育及种子萌发研究[D]. 赵垚.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金钗石斛雌配子体和胚的发育过程分析[J]. 张艳慧,郑宝强,缪崑,侯芳梅,王雁.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02)
  • [3]凤丹种子发育及油体发育研究[D]. 武淑鹏.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白肋翻唇兰生殖生物学研究[D]. 肖汉文. 南昌大学, 2019(06)
  • [5]杜鹃兰授粉方法和胚胎学研究[D]. 田海露. 贵州大学, 2019(06)
  • [6]无距虾脊兰种子萌发的生理及分子基础研究[D]. 蒋雅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7]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D]. 张哲. 海南大学, 2018
  • [8]鹤顶兰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超微结构研究[J]. 李冬妹,何梦玲,梁承邺,叶秀粦.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4(11)
  • [9]HO-1通过NO介导延迟GA诱导的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糊粉层PCD的发生[D]. 吴黄铭. 海南大学, 2013(02)
  • [10]东亚特有种五唇兰繁殖生态学研究[D]. 张哲. 海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兰花核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