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企关系的本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

对银企关系的本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

一、对银企关系的性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柯[1](2021)在《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文中认为企业需要资金才能生存,当内部盈余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时,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筹集资金。银行贷款融资作为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之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银行贷款契约条款的设计,通常会受到企业规模、股权性质、偿债能力、以及企业与银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高管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关系网络,同样也会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宽松性程度。相关文献表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高管社会资本,通过增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任水平、合作水平、信号传递机制等方式,降低借贷双方的代理风险,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使贷款契约的设计更为宽松。与此同时,高管社会资本的可利用程度,又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当高管距离自身社会资本富足地越近时,其地缘优势也应该越大,可利用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那么,能否以高管地缘优势的大小来衡量高管社会资本,探讨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此外,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控股股东的性质也可能对融资约束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银行贷款契约的宽松性程度是否有所不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正式制度,其执行的有效性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业务和投融资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越少,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也越好,企业所承担的融资压力也就越小,银行贷款契约的设计和安排也越宽松。那么,当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后,对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否,是否也会影响银行贷款契约的设计和安排?与此同时,已有研究也表明,非正式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下尤为明显。那么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高管地缘优势”和作为正式制度的“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两者对于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是否也存在替代效应?本文选取2012-2018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探索了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高管地缘优势与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交互项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同时也区分产权性质检验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在国企与非国企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地缘优势对于银行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担保要求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于银行贷款额度、贷款担保要求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额度的正向影响会因为内部控制缺陷补救而削弱,即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存在替代效应;区分产权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民营企业高管更能发挥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额度、贷款担保要求的正向作用。

马欣然[2](2020)在《邮储银行X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民营企业业已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为我国的税收和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年来,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着世界经济的总体下行,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一些冲击和挑战,面对当前的特殊时期,党中央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国家部委等政府机构出台政策对策,要求各家金融机构持续保持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投放实现正增长,各级地方政府机关也颁布了相关的红头文件,要求当地金融机构较前一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规模和贷款结余户数双增长。对于商业银行为主金融机构来说,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直面对机遇和挑战,探索出一个可以发挥本行相对优势的营销方案,有效地开展小微信贷业务精准营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营销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其内外部条件,选择并占领目标市场的战略。是整个营销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覆盖整个营销活动设计的全流程。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让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使企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以期用最少的营销投入去实现最大化的收益产出。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已较过去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任何企业若想要成功占领新市场,巩固老市场的占有率,正确的营销策略则成为了尤其关键的环节。本文将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文简称“邮储银行”)X市分行为例,介绍邮储银行X市分行的基本概况以及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营销现状,通过调查剖析当前X市分行在小微贷款领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对X市整体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营销环境进行一个客观地评估,指出当前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品竞争力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体网点营销渠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渠道发展迟缓等。而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受到较强的监管、创新能力不足、营销人员的培训不足和考核机制等问题。在对邮储银行X市分行当前所处的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分析之后,利用SWOT方法对所面临的内部的优劣势、外部的机遇及挑战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并利用STP理论为支点,制定邮储银行X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以4P理论作为基点,从产品、渠道、价格以及促销四个方面制定适合其自身的营销策略组合。最后制定四点的保障措施:加大小微企业贷款的注重力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简化业务操作流程。为解决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题提出一点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思路,同时也为邮储X市分行今后小微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地制定给予一定的参考。

吕聪[3](2020)在《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对其资本结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债务规模不断攀升,偿债压力加大,资产负债率逐年提高,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大幅增加,部分能源制造业行业企业因产能过剩加之债务压力,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甚至出现破产倒闭而无法正常经营,过高的杠杆率,抑制了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在此经济背景下,我国在2015年开始实施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其中市场化债转股作为去杠杆的主要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有助于企业缓解债务压力,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从而起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升企业价值与促进企业长期良性发展的作用。本文选取中国重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法对其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一,本文介绍了债转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专家对于债转股的研究成果。第二,介绍了债转股的含义、特征、制度背景以及多种操作模式,同时介绍了部分债转股相关理论,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介绍了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方案,操作流程以及实施原因并且简单对比了债转股实施前后的部分财务数据。第四,首先探究中国重工债权股前资本结构情况,而后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方面分析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利用最优资本机构模型计算出最优资产负债率并与企业实际相对比,详细分析此次市场化债转股对企业的影响后果。第五,针对于中国重工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提高盈利能力优化融资渠道,拓展其他方案配合债转股实施,实施机构应加强监督,完善治理结构等政策建议。第六,从全文的研究分析得出,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确实起到了提升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作用,同时促进了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了企业价值,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林钟高,金迪[4](2019)在《银行股权关联有助于供应商关系交易的维系吗——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调节视角的检验》文中研究说明以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参股银行视角首次考察银行股权关联对企业供应商关系交易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持股银行有助于增加企业的供应商关系交易,但其与持股比例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内控质量高的企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持股地方性商业银行,供应商关系交易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敏感性更强。研究表明,在转型经济社会中,过度密切的银企关系不利于供应商关系交易的维系,而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关系缔结和契约结构的选择制衡以及风险管控具有显着作用。

罗林曦[5](2019)在《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贷款数据》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逐渐成长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截至2017年底,占我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竞争、鼓励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率、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一直面临许多阻碍,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根据2017年金融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所有企业余额总数的61.11%。其中,中小企业获得的信用贷款占比17.21%,保证贷款占比31.00%,抵(质)押贷款占比51.79%。由此可见,占我国企业总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却只能获得金融机构60%左右的资金支持,其获得的贷款也多为需要提供抵押品或保证的担保贷款,这无疑加大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难度。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有着“少”而“频”的特点,但是目前外部信用评价体系和法治环境的不健全使中小企业的信息传递缺乏公开有效的渠道,银企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不稳定,这使得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必然需要付出高额的信息获取成本、贷后监督成本和追责成本。而关系型贷款正是一种满足中小企业借贷需求的贷款类型,银行通过与企业日常业务的往来,可以获得无法从公开渠道得知的中小企业的私有信息,这些私有信息可以成为日后银行贷款决策的依据。所以,探讨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影响,并从外部制度环境进行考察,对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在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行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背景下,首先,本文从注重银企关系的关系型贷款角度出发,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结论和理论基础,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运用上市中小企业的贷款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目前,国内外对关系型贷款的研究集中于银行贷款量和贷款成本两方面,而针对银行贷款条件的研究较少。除此之外,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对外部制度环境与银行贷款的相关性展开了研究,但甚少有学者根据地区差异分组讨论银企关系的影响效应。因此,本文实证研究部分以银行贷款水平和银行贷款条件为被解释变量,同时根据地区差异分组讨论银企关系的作用程度。本文在查阅、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个检验假设,以我国深交所中小板2008年-2017年上市企业贷款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水平和贷款条件的影响。衡量银企关系的变量为银企关系长度和银企关系数量,对外部制度环境的分组考察选用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分。结果表明,企业与银行首次合作开展得越早、合作银行数量越多,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越低,说明银企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向银行传递关于经营状况的积极信息、降低银行债务监管的信息成本,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银企关系对于提高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可获得性的作用更明显。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本章首先分析了研究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接着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提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本章对关系型贷款和中小企业融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文献回顾,对文献综述进行了评价总结。第三章为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方法,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造成其融资困境的现实原因。其次,从信贷配给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不完备契约理论出发,论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原因。然后,运用银企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银企关系与银行贷款相关性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效应。第四章为实证研究设计部分。论述了相关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标准,根据本文文献、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合理假设,根据所提出的假设构建模型。第五章为实证结果分析部分。以中小板上市企业贷款数据为样本,验证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水平和贷款条件的影响,同时,根据金融生态环境评分进行分组讨论,解释产生各回归结果可能的原因。第六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部分。总结本文所获得的研究结论,并提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建议,根据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合理展望。

何爰龙[6](2019)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银企关系与现金持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持续经营的源泉。自金融危机以后,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现金管理,提出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内容重新思考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回归“现金为王”的财务思想。合理持有现金资源,有助于增强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是企业持续稳定生产经营的“黄金法则”。现金作为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配置不仅受到企业自身特质的影响,还与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财务决策间的关系,并从现金持有角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周期和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展开,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影响的文章较少。自我国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政策的调整,推动了经济发展,优化了企业的营商环境,但同时也造成了潜在不利影响,加剧了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影响了企业的财务决策。研究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影响途径,有助于企业合理制定不确定性应对机制,为经济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从现金持有角度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银企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以2003年至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说明和实证分析,发现现金持有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着正相关。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也表现出增加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和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稳健的银企关系有助于降低现金持有水平,这种降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和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最后发现,银企关系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调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的冲击。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具备银企关系的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提升得更少。银企关系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企业和制造业中表现更显着。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银企关系的角度探讨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影响做出了补充研究,拓展和深化了相关主题的研究范围,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经验。

张飘飘[7](2017)在《银企关系、研发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 ——以新三板浙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重视以创新来带动经济增长,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创新,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仍旧单薄。中小企业通过研发投入来构筑自主创新能力,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外界稳定的融资渠道。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特殊环境背景下,关系机制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银企关系如何作用于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企业发展值得探究。银企关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银企关系相关文献的梳理,从银企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角度切入,关注银企关系为银行与企业双方带来的利益和成本,探究银企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的路径。本文沿着“银企关系—研发投入——企业绩效”的脉络,希望厘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银企关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理解。第二,银企关系建立下银行与企业对研发投入行为的选择。第三,银企关系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影响途径。本文选取2014-2016年新三板挂牌浙企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银企关系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银企关系越强,中小企业的绩效表现越好。(2)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正相关,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提高会弱化这种效应。(3)研发投入对银企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贡献与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丰富了银企关系理论,揭示了银企关系、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丰富了这一视角下的理论分析。其次,在研究构思上,从银行与企业角度关注银企关系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以及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引入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研究,为银行业的门槛开放提供了意见建议。

张青[8](2016)在《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 ——基于深交所上市中小企业数据》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深圳交易所2004年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总股本少于五万股,同时流通股不足三千万股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机会。到2015年底,中小板首发融资额达4443.7亿元,上市公司达到了770家。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创就业、增加收入、转移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到2015年底,中小企业占总企业数的90%以上,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60%,上缴税收占了近一半,80%的居民就业率依靠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却存在占有金融资源却不足22.5%的现象,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现在,针对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表明:好的银企关系会促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本文利用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中小企业数据,考察了银企关系对贷款可得性及贷款成本的影响,深入细致的从各个方面分析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银企关系,如何获得银行信贷,进而为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现阶段融资进行分析,其次,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再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银企关系间中小企业信贷关系,对三个问题进行回答:(1)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2)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银企关系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3)银企关系区域性差别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及现在的经济形势,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的的银企关系提出建设性建议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有效融资。

张梦晓[9](2016)在《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不仅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是社会研发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成功的研发战略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本保障,也是其持续获得竞争力的源泉。但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普遍较低,研发投入不足势必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许多学者认为资金缺乏是制约企业研发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研发投资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近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但是远远不能解决企业研发投资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企业研发投资是一个持续性、积累性的投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持续性的投入,而内部融资规模有限,外部融资中股权融资受到制度、成本的限制,因此,银行借款仍是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最有效的资金来源。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在中国特殊的背景环境下,关系机制在企业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通过聘请具有银行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企业董事或高管(即本文所指的银企关系),可以密切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更低的贷款成本,由此推断这种方式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具有积极作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推导,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性质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相关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模型,选取2009—2014年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现象,银企关系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二、相对于国有企业,银企关系更有助于提高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三、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银企关系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从多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研发投入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的文献,对我国企业制定政策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和改善融资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现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克馨[10](2015)在《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阴霾,至今仍未彻底消散,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显然也意味着当前所处的经济转型与升级的特殊时期,既充满着较大的风险与压力,同时也又带来了各种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产融结合”发展近年来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对国内产融结合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当前国内的许多大型产业集团,也的确都正在或已经走上了产融结合发展的道路。回顾过去,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东风汽车”申请设立“产业银行”,到后来各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开始涉足金融板块,再到如今“央企挑大梁”掀起“产融结合巨浪”,产融结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项重大课题。毫无疑问,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显然也应包括在内。例如,产融结合能够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帮助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迅速扩张并实现资本增值与高额回报等。然而,有关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需要关注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同样一直没有被各方所忽视,尤其是在2004年的“德隆事件”之后。2009年以来,随着国资委等主管部门对于“产融结合发展”态度的逐渐明朗化,以及后又传闻可能“设限”,国内以“央企”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为首的大型企业集团,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融结合计划。例如,“中石油”打造了包含银行、信托、租赁、保险等在内的“昆仑系”金融帝国,并几乎拿到了所有类型的金融牌照;“宝钢集团”从1998年开始涉足金融业之后,旗下的华宝信托在其后的10年里创造了连续盈利的奇迹,并一直在致力于其金融版图的扩张。不过,在“央企”与“行业龙头”纷纷实施产融结合的背后,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产融结合绩效作一个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征十分明显。另一方面,从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如何改善和加强对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问题,也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等有关各方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国内的产融结合发展究竟是不是一个“必然选择”?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模式如何选择?面对各种潜在风险如何确保产融结合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于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研究,正是带着这样一系列的疑问展开的。本文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主要以现阶段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与现实国情为背景,通过对产融结合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主导模式、利弊分析,以及政府在其中所应当发挥的作用等的分析,对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作为基础条件的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防范与政府规制等,依次展开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按照本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归结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交代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主要对产融结合所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并分析总结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产融结合的利弊等;第三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主要针对中国产融结合所走过的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与资本市场发展分析,这是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本部分分别就两者的发展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第五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与研究,就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选择,所需要考虑的现实条件与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第六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研究,即依据当前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规划模式,着重分析如何进行相关风险的防范问题;第七部分为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研究,即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比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第八部分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总结针对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所能够采取的推动产融结合顺利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的一个分析框架。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产融结合的大量相关研究,要么侧重宏观视角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要么侧重微观视角的企业经营层面的分析。本文在对当前的产融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一个产融结合的分析框架,以确定当前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主导模式与利弊等等。这样的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对全文研究范围的一个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第二,将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与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作为当前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笔者对大量相关研究的分析与总结,许多研究对于中国产融结合发展问题的分析,尽管实际上都是将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前提,甚至将银企关系视为“起点”,但是往往也都没有进行明确交代与深入分析。为此,本文在提出分析框架之后,首先对银企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真正将两者作为基础条件摆在重要位置;第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于当前与未来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与风险防范,以及政府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奠定了有力基础。尽管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能算作是创新,但是对于本文研究主题下产融结合发展当前与未来风险的防范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却是相对稀缺的,同时笔者也从业内人士的视角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并主要列举分析两个民营企业集团的例子。因此本文在这方面所运用的案例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的一个必要补充。由于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以及时间上的种种制约,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就笔者自身而言,由于长期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尽管熟悉具体的操作,但同时也显示出笔者对相关理论掌握的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就使得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现象和问题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把握方面;另一方面,从客观的环境条件上来看,本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时间和资料等方面的制约,时间上的紧迫使得有些方面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而资料方面的限制则可能会导致在行文和阐释上说服力的欠缺。不过,对于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笔者今后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二、对银企关系的性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银企关系的性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地缘优势与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发展
        二、地缘优势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第二节 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契约
        一、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利率
        二、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金额
        三、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期限
        四、高管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担保要求
    第三节 内部控制缺陷及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内部控制与银行贷款契约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概念说明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说明
        一、高管的界定
        二、高管地缘优势
        三、内部控制缺陷补救
        四、银行贷款契约
    第二节 理论分析
        一、高管地缘优势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二、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三、高管地缘优势与内部控制缺陷补救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第二节 变量定义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五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高管地缘优势与银行贷款契约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检验
        三、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检验
        三、回归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
        一、回归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进一步研究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邮储银行X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小微企业贷款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银行贷款营销相关理论
    第一节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一般理论
        一、小企业的界定
        二、小企业信贷业务特征
    第二节 营销相关理论
        一、SWOT理论
        二、STP理论
        三、4P理论
第三章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现状
    第一节 邮储银行 X 市分行基本情况
    第二节 邮储银行 X 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第三节 邮储银行 X 分行现行营销理念及策略
第四章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问题与分析
    第一节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团队体制不健全
        二、营销方式单一
        三、落后的风险把控体系致使现有产品不突出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五、现有流程复杂
    第二节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SWOT分析
        一、营销优势分析
        二、营销劣势分析
        三、营销机遇分析
        四、营销威胁分析
    第三节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STP分析
        一、市场细分
        二、目标市场的选择
        三、市场定位
第五章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策略设计与实施保障
    第一节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策略设计
        一、渠道优化策略
        二、产品优化策略
        三、价格优化策略
        四、促销优化策略
    第二节 邮储银行X市分行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保障
        一、加大小微企业贷款的重视度
        三、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三、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四、简化业务流程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3)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对其资本结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债转股对财务能力影响的研究
        1.2.2 债转股对资本结构影响的研究
        1.2.3 关于财务影响与资本结构相关性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债转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债转股相关概念
        2.1.1 债转股的含义
        2.1.2 债转股的特征
        2.1.3 债转股的制度背景
        2.1.4 债转股的不同操作方式
    2.2 债转股相关理论
        2.2.1 M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代理理论
3 案例介绍
    3.1 公司概况
        3.1.1 中国重工概况
        3.1.2 标的公司概况
    3.2 市场化债转股的动因及实施方案
        3.2.1 市场化债转股动因
        3.2.2 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方案
    3.3 市场化债转股前后公司财务状况
4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对其资本结构影响分析
    4.1 市场化债转股前资本结构分析
        4.1.1 行业情况
        4.1.2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
        4.1.3 标的公司债务结构
    4.2 市场化债转股后资本结构分析
        4.2.1 偿债能力
        4.2.2 盈利能力
    4.3 市场化债转股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4.3.1 对公司股权结构影响分析
        4.3.2 对公司债权结构影响分析
    4.4 基于企业价值的资本结构分析
        4.4.1 企业最优资本结构设计
        4.4.2 企业价值对比分析
5 中国重工持续优化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盈利能力并优化融资渠道
    5.2 市场化债转股可以拓展其他方案搭配以发挥更好效果
    5.3 市场化债转股还应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市场化债转股有助于企业恢复盈利能力及提高偿债能力
        6.1.2 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促进其资本结构调整
        6.1.3 市场化债转股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
    6.2 启示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银行股权关联有助于供应商关系交易的维系吗——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调节视角的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银行股权关联与供应商关系交易
    (二)内部控制、银行股权关联与供应商关系交易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1. 模型设定。
        2. 变量定义。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多元回归分析
    (四)内生性检验
        1. 根据已有研究, 在银行股权关联影响供应商关系交易的过程中, 可能存在与控制变量有关的遗漏变量, 导致供应商关系交易实际上不受或不显着受银行股权关联的影响, 从而影响研究结论。所以, 本文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进行内生性检验 (1) 。
        2. 银行股权关联与供应商关系交易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即企业持有银行股份的动机是为了与供应商成为合作伙伴, 进行关系交易, 银企关系带来的融资及其他优势会增强供应商对企业的信任, 但是当企业供应商关系交易较多时, 考虑到高昂的转移成本, 企业会尽力维系与特定供应商的交易行为, 持有更高的银行股份。
    (五)稳健性检验
五、进一步研究:基于银行层级的检验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5)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贷款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2.文献综述
    2.1 关系型贷款的定义与优点
        2.1.1 关系型贷款的定义
        2.1.2 关系型贷款的优点
    2.2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
        2.2.1 理论研究
        2.2.2 实证研究
    2.3 关系型贷款与外部制度环境
    2.4 文献评述
3.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理论分析
    3.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3.1.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1.3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探讨
    3.2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3.2.1 信贷配给理论
        3.2.2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3.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3.3 基于银企动态博弈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分析
        3.3.1 模型的相关假设
        3.3.2 银企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3.3.3 银企动态博弈模型存在的均衡解
    3.4 金融生态环境对银企关系与银行贷款相关性的影响效应
4.实证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2 样本与数据
    4.3 变量选取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银企关系变量
        4.3.3 金融生态环境分组变量
        4.3.4 控制变量
    4.4 模型设计
5.实证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5.1.2 银企关系与企业财务数据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3.1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水平
        5.3.2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条件
        5.3.3 基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分组考察
        5.3.4 稳健性检验
    5.4 实证结果小结
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银企关系与现金持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创新点
    1.5 结构安排
2.文献综述
    2.1 现金持有文献综述
        2.1.1 现金持有概念界定
        2.1.2 公司特征因素的影响
        2.1.3 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
        2.1.4 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文献综述
        2.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概念界定
        2.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现金持有
    2.3 银企关系文献综述
        2.3.1 银企关系概念界定
        2.3.2 银企关系与现金持有
    2.4 文献述评
3.理论分析
    3.1 权衡理论
    3.2 优序融资理论
    3.3 委托代理理论
4.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现金持有
        4.1.2 银企关系与现金持有
        4.1.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银企关系与现金持有
    4.2 研究变量和模型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模型设计
5.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5.1.2 子样本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检验分析
        5.2.1 相关性检验
        5.2.2 共线性检验
        5.2.3 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检验
        5.2.4 豪斯曼检验
    5.3 实证分析-假设H1
        5.3.1 实证回归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4 实证分析-假设H2
        5.4.1 实证回归分析
        5.4.2 稳健性检验
    5.5 实证分析-假设H3
        5.5.1 实证回归分析
        5.5.2 稳健性检验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银企关系、研发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 ——以新三板浙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研究的逻辑结构与内容安排
        1.4.1 本文的逻辑结构
        1.4.2 内容安排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嵌入性和社会资本理论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技术创新理论
        2.1.4 委托—代理理论
        2.1.5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核心概念
        2.2.1 银企关系
        2.2.2 研发投入
        2.2.3 金融发展
    2.3 银企关系绩效有效性研究
        2.3.1 银企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途径
        2.3.2 银企关系中的收益成本分析
        2.3.3 银企关系绩效的影响效果
    2.4 银企关系、研发投入与地区金融发展
        2.4.1 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 银企关系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2.4.3 金融发展对银企关系作用影响
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3.1 研究假设提出
        3.1.1 银企关系与企业绩效
        3.1.2 银企关系与研发投入
        3.1.3 不同金融发展环境下银企关系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
        3.1.4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
        3.1.5 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3.2 理论模型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
    4.2 变量设计及数据来源
    4.3 模型设计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
    5.2 相关分析结果
    5.3 回归分析结果
        5.3.1 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银企关系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作用
        5.3.2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研究
        5.3.3 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检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8)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 ——基于深交所上市中小企业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系型借贷的定义及优势
        1.2.2 关系型借贷理论发展
        1.2.3 银企关系的实证文献回顾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本文创新
        1.4.2 本文不足
2 我国中小企业概述及银行融资难原因
    2.1 我国中小企业概述
        2.1.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
        2.1.2 我国中小企业特点
        2.1.3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2.2 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原因
        2.2.1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情况差
        2.2.2 中小企业长期银行信贷缺乏
        2.2.3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2.2.4 银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比例小
        2.2.5 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
3 我国银企关系概述和特征
    3.1 银企关系概述
        3.1.1 银企关系概念
        3.1.2 银企关系表现形式的转变
    3.2 我国银企关系现状
        3.2.1 银企关系稳定性差
        3.2.2 时代特色鲜明
        3.2.3 信贷技术受限
        3.2.4 现有银企关系不完善
        3.2.5 银企关系多样化
4 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信贷影响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及指标选取
        4.1.1 研究假设
        4.1.2 指标选取及样本来源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4.2.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2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回归分析
    4.4 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回归分析
    4.5 不同地区下的银企关系对企业贷款的影响研究
    4.6 实证分析的结论
5 银企关系视角下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分析
    5.1 良好的银企关系促进融资
    5.2 如何建立良好银企关系,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5.2.1 企业层
        5.2.2 银行层
        5.2.3 政府层
参考文献
致谢

(9)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银企关系
        二、研发投入
        三、高新技术企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银企关系与企业贷款融资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二、债务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
        三、金融发展与企业研发投入
        四、企业性质与企业研发投入
    第三节 银企关系型贷款与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章 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理论研究
    第一节 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理论基础
        一、社会资本理论
        二、关系型借贷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四、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银企关系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机理分析
第四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和融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现状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国际比较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
第五章 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三、模型构建
        四、变量设计及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1.4.2 案例分析与对比分析
        1.4.3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产融结合的框架分析
    2.1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金融发展理论
        2.1.3 政府规制理论
    2.2 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
        2.2.1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2.2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2.3 企业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2.4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效应
        2.3.1 产融结合的规模经济效应
        2.3.2 产融结合的资源配置效应
        2.3.3 产融结合的先导示范效应
3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中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阶段(1987-1992)
        3.1.2 治理阶段(1993-2003)
        3.1.3 快速发展阶段(2004至今)
    3.2.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3.2.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的基本现状
        3.2.2 基于国内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3.2.3 当前产融结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中国产融结合的基础构建
    4.1 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发展
        4.1.1 中国银企关系及其发展
        4.1.2 产融结合发展中的银企关系
        4.1.3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构建
    4.2 资本市场与产融结合发展
        4.2.1 中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发展
        4.2.2 资本市场对产融结合发展的影响路径
        4.2.3 资本市场产融结合推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4.2.4 基于产融结合发展的资本市场改革
5 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5.1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5.1.1 服务型模式:以集团财务公司为平台提供内部服务
        5.1.2 投资型模式:以参/控股形式投资金融板块谋求回报
        5.1.3 发展型模式:以多个金融平台的设立实现独立发展
        5.1.4 当前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现阶段中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
        5.2.1 以主业为中心保持产业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5.2.2 理智选择适应自身条件和实际的发展路径
        5.2.3 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产融结合发展的有效监管
    5.3 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新希望集团
        5.3.1 新希望集团发展概况
        5.3.2 新希望集团的产业布局
        5.3.3 新希望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分析
6 中国产融结合的风险防范
    6.1 现阶段国内产融结合发展面临的四大风险
        6.1.1 风险之一:经营与财务杠杆风险
        6.1.2 风险之二:内部交易与管理风险
        6.1.3 风险之三:市场投机与系统风险
        6.1.4 风险之四:金融政策与监管风险
    6.2 现阶段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6.2.1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的方法基础
        6.2.2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3 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6.3 防范和控制产融结合发展风险的主要对策
        6.3.1 建设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6.3.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6.3.3 制定合理产融战略,实施整体风险管理
        6.3.4 创新产融监管体系,推动有效产融结合
    6.4 产融结合风险防范案例分析——复星集团
        6.4.1 复星集团发展概况
        6.4.2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
        6.4.3 复星集团的产融结合风险防范
7 中国产融结合的政府规制
    7.1 发达的国家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1.1 美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1.2 德国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1.3 日本的产融结合与政府规制
    7.2 产融结合中政府规制的方向与着力点
        7.2.1 营造有利于产融结合的政策环境
        7.2.2 规划产融结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7.2.3 控制产融结合发展的风险水平
        7.2.4 提升产融结合发展的竞争能力
    7.3 政府规制视角下的产融结合发展之路
        7.3.1 明确产融结合发展战略定位与具体路径
        7.3.2 健全符合实际的产融结合风险控制体系
        7.3.3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
        7.3.4 通过合理布局与平衡发展助推经济转型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对银企关系的性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管地缘优势、内部控制缺陷补救与银行贷款契约[D]. 王柯.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邮储银行X分行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策略研究[D]. 马欣然.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5)
  • [3]中国重工市场化债转股对其资本结构影响研究[D]. 吕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银行股权关联有助于供应商关系交易的维系吗——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调节视角的检验[J]. 林钟高,金迪.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 [5]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贷款数据[D]. 罗林曦.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银企关系与现金持有[D]. 何爰龙.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银企关系、研发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 ——以新三板浙企为例[D]. 张飘飘. 浙江工业大学, 2017(12)
  • [8]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 ——基于深交所上市中小企业数据[D]. 张青. 兰州财经大学, 2016(05)
  • [9]银企关系与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 张梦晓. 安徽财经大学, 2016(07)
  • [10]中国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D]. 王克馨.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对银企关系的本质、现状和前景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