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形态发生

鳜鱼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形态发生

一、鳜鱼病毒结构特征与形态发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祺[1](2020)在《鳜视网膜、侧线系统结构与发育及捕食行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鳜(Siniperca chuatsi)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鳜科(Sinipercidaedae),鳜属(Siniperca),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鳜具有独特的食性与捕食行为,首先,鳜只食活鱼,偶尔摄食虾类,特别是在开口起一直以其他鱼类为饵,食性专一,终身只食活鱼;同时,鳜只对活鱼有捕食行为,对运动目标敏感,在捕食行为中也表现出多种捕食动作,如跟踪,突击,伏击,及一些复杂捕食动作。对鳜捕食习性的研究有助于解读鳜捕食行为原理,为鳜鱼苗种培育与养殖生产提供生物学基础依据。感觉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与鱼类捕食习性紧密关联。对鳜各类感觉(视觉、侧线感觉、味觉和嗅觉)器官结构、功能的研究资料表明,鳜主要依靠视觉、侧线感觉进行捕食。目前有关鳜视觉与侧线感觉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视觉方面,基于视觉系统主要成像结构―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密度分布,视锥细胞排布均未见报道,而仔稚鱼至幼鱼、成鱼的发育过程中捕食习性发生了显着变化,由水体表层主动捕食变为底栖伏击捕食,而这期间视网膜中感光细胞形态、数量、分布的急剧变化,视锥细胞排布的形成与重构可为解读鳜捕食行为提了重要研究资料。早期发育过程中,侧线系统神经丘的发生、数量变化与分布特点,侧线管道系统的建立与结构特征与鱼类生活习性、捕食行为密切相关,而目前除了对鳜颅部侧线管道系统结构的研究以外,未见其他报道。另外,鳜特殊捕食行为的动态分析是解读其捕食方式、动作特点的重要手段,目前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工作将为进一步解读鳜视网膜与侧线系统结构与发育、捕食行为提供重要的生物学研究资料。1. 鳜视网膜胚后发育与感光细胞层超微结构特征观察了鳜仔鱼至幼鱼期间视网膜的发育过程,对视网膜发育特点与感光细胞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鳜视网膜发育属于后成型发育。发育早期,视网膜属于纯视锥型视网膜;在后续发育中,视双锥细胞数量明显增长,逐渐占据视锥细胞组成的主体,视杆细胞显着增长,逐渐占据感光细胞数量的主体。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视杆细胞外节较其他形态指标(内节长度,内、外节直径)出现明显特化,外节长度显着延长。单、双锥细胞外节长度相较其他形态指标出现显着延长,同时,双锥细胞内、外节直径显着减小。伴随视网膜发育,视锥细胞排布逐渐零散,视锥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出现区域化。结果表明,视杆细胞大量出现,且结构特化,增强了鳜在暗光条件下暗视觉;视锥细胞松散排布、区域化分布影响了鳜视网膜的成像能力。2. 鳜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发育利用组织切片、免疫荧光与几何构型分析对鳜三个发育阶段(D28,D42和D63)视网膜感光细胞数量增长方式和视锥细胞排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视网膜各区域视杆细胞数量显着增加,D63时已达4500~6000个/100μm2;单锥细胞(SC)数量上升缓慢,D28时为20~40个/100μm2,而D63时为5~8个/100μm2;双锥细胞(DC)数量增长明显大于单锥细胞,D28时为70~100/100μm2,而D63时为100~150个/100μm2;视锥细胞组成中,双锥细胞比例显着上升,D63时DC/SC接近50;视网膜腹侧视锥细胞的增长快于背侧,增长的视杆细胞未影响视锥细胞排布的构建。研究表明,鳜视网膜各感光细胞数量与组成比例变化明显,为其视觉转变提供了结构基础。3. 鳜视锥细胞排布的构建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几何规则度分析研究了鳜三个发育阶段(D28,D42和D63)视网膜视锥细胞排布的构建过程。结果显示:(1)鳜视觉转变期(D28-D63),不同亚型视锥细胞(蓝色视锥细胞,紫外视锥细胞和视双锥细胞)数量存在异速增长,其中,双锥细胞大量出现,逐渐成为视锥细胞的主体,单锥细胞(蓝色视锥细胞紫外视锥细胞)数量生长较慢,在视锥细胞中比例逐渐下降;(2)特定视锥细胞排布模式由早期(D28)的(2)型和(3)型排布,逐渐过渡到后期(D63)的(1)型和(4)型排布;(3)特定视锥细胞排布的规则性与参与构成视锥细胞亚型的种类相关,早期排布的规则性低于后期。研究表明,鳜视锥细胞排布模式是由视锥细胞亚型与比例决定的,排布规则性的变化与其视觉特征改变相适应。4. 鳜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利用神经丘荧光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切片技术对鳜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过程与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颅部侧线系统始于4dpf前体管道神经丘的出现,至30dpf所有侧线前体管道神经丘数量趋于稳定;表面神经丘在16dpf出现,之后在颅顶部大量分布,前鳃盖表面少量分布,下颌未见。颅部侧线管道主要为上眶线、下眶线、下颌线、前鳃盖线,同时耳后线将上下眶线与前鳃盖线连通,颞上线起始于前鳃盖线背侧末端与上眶线旁线向颅顶部延伸。颅部侧线管道建立始于19dpf~22dpf,37dpf建立完成。颅部侧线管道属于简易分支型,背侧管道神经丘发育速度比腹侧快,颅顶部管道系统相对密集,表面神经丘分布较集中。(2)躯干侧线系统主要由一条贯穿躯干终止于尾柄基部的狭窄侧线管道与平行于管道周边分布的表面神经丘共同构成,6dpf躯干前体管道神经丘的出现,至23dpf躯干上成行排布的前体管道神经丘(R0)上方由前至后逐渐出现一行新生神经丘(R1),40~44dpf,R0从上下方向以出芽形式生成两个附属神经丘,至58dpf,R0所属侧线管道封闭,R1神经丘、附属神经丘均成为表面神经丘;鳜躯干侧线管道属于完整弓形管道结构。(3)尾鳍侧线系统以基础神经丘出芽生成附属神经丘的形式建立,9dpf出现终端神经丘(T0)开始至44dpf基本完成发育。躯干、尾鳍侧线系统结构简易,表面神经丘分布数量较少。研究表明,鳜颅部侧线系统是侧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密集的管道系统和集中分布的表面神经丘,后部侧线系统结构简易,是对侧线系统结构的补充。5. 鳜视觉、机械感觉调控的捕食行为分析利用高速摄像与感官抑制技术对鳜捕食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鳜在捕食行为中出现了4种特定的捕食动作:直线冲刺、跟踪、尾柄打弯和全身弯曲,基于上述特定捕食动作和量化分析,捕食具有5种模式: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跟踪―偏移型,弹射型,偏移型。其中,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弹射型捕食模式主要由视觉调控,跟踪―偏移型、偏移型主要由侧线调控。在有光条件下,视觉系统在鳜捕食行为中起主导作用,捕食行为也因较高的捕食成功率而趋于简化,相反,在无光条件下,鳜利用侧线系统感受捕食,捕食行为变得复杂多样。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鳜视网膜发育中感光细胞形态、数量、分布,视锥细胞排布形成与重构过程的分析,揭示了鳜视网膜结构的剧烈变化,为其早期发育阶段视觉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对鳜侧线系统神经丘数量、分布特征,侧线管道结构、侧线系统发育进行研究,描述了鳜侧线系统由初期的简易结构建立成为后期相对完善系统的具体过程;通过对鳜捕食行为的动态过程和各种捕食动作特征的研究,各种捕食动作是导致鳜捕食行为多样化、复杂化的重要原因。

张佳程[2](2019)在《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可有效提高鳜灭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优质淡水鱼的重要品种,但随着鳜养殖技术问题的解决和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严重的病害问题已成为限制鳜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1994年起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引起的鳜虹彩病毒病最为严重。因此,对其开展深入研究以及免疫防控研究意义重大。病毒灭活疫苗因具有制备简便、免疫效果稳定、研发周期短等优势而成为最具产业前景的疫苗之一。而有效的免疫佐剂可以提高病毒灭活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对ISKNV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佐剂的筛选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项研究中,首先从鳜ISKNV感染下制备了灭活病毒疫苗,选择了壳聚糖、poly(I:C)、山莨菪碱和ims1312四种佐剂分别于疫苗混合后进行注射免疫,随后为了研究佐剂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进行了病理学组织切片,血清中酶活动力学检测,qRT-PCR和个体死亡率实验。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壳聚糖佐剂显着增强ISKNV感染后疫苗对肝脾保护效果在病毒攻毒后第7天对每个处理组的肝脏和脾脏分别取样,制备组织切片。在ISKNV刺激下,分别观察各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病理变化和损伤情况。结果发现,poly(I:C)和壳聚糖作为佐剂在肝脏中发挥了更好的增强疫苗的保护效果;同时壳聚糖佐剂有效增强了疫苗对于脾脏的保护作用。综合肝脏和脾脏的观察结果,壳聚糖作为一种新的疫苗佐剂可以有效地提升ISKNV灭活疫苗对于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MC)和组织炎症(TI)的保护效果。2.poly(I:C)和壳聚糖佐剂提高了感染过程中血清酶活力由于四种疫苗佐剂均可以一定程度的保护机体的免疫器官,我们选取了 3个代表性的血清酶活动力学指标,分别是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尿素氮(BUN)。CAT和ACP的测定反映了机体对于病毒和异源物质入侵时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保护鱼体,而BUN的酶活力变化反映了它们对于中肾免疫器官的保护免于病毒和炎症的损害。而在四种佐剂中,poly(I:C)和壳聚糖发挥了更显着去提升疫苗的保护效应。3.壳聚糖和山莨菪碱显着抑制病毒复制并加强抗病毒功能为了检测四种佐剂是否可以增强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我们通过对每个处理组在病毒攻毒后一周内的病毒外衣壳蛋白ISKNV007的mRNA的表达量检测,分别对第1天、第4天和第7天进行qRT-PCR实验。从结果中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病毒的复制量都在增加,但添加佐剂和疫苗在中肾和脾脏中可以明显减少病毒的复制,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可以提升机体的健康程度,壳聚糖和山莨菪碱混合疫苗后更好地保护机体应对病毒对鱼体的侵入。这有利于机体应对病毒的感染和入侵,有效保护鱼体并且降低ISKNV的损害。4.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可以有效提升ISKNV感染下鳜的存活率为了探究四种佐剂混合疫苗后对于ISKNV感染下的整体保护效果,我们通过测定病毒侵染下鳜存活率实验来进行四种佐剂的筛选。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处理组在个体的攻毒感染下提升的存活率对比疫苗更为显着,而其他两组则没有显着提高。这说明在鳜个体感染实验的结果中,疫苗的提升保护效果有限,当混合了壳聚糖或者山莨菪碱时则可以更有效的保护鳜去抵抗ISKNV病毒的损伤,同时也表明了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佐剂应用于ISKNV病毒灭活疫苗。综上所述,以上结果表明,在感染ISKNV下这四种免疫佐剂混合后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保护作用,壳聚糖和poly(I:C)提升了疫苗对于肝脏和脾脏的保护;同时增强了血清中的CAT、ACP和BUN的作用,并且增强了免疫早期的细胞因子水平;而壳聚糖和山莨菪碱显着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并提高了抗病毒功能;壳聚糖和山莨菪碱有效提升了 ISKNV感染下鳜的存活率。这些佐剂在灭活的ISKNV疫苗中有效的提高了疫苗的功能,壳聚糖更是明显的优于其他的佐剂选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佐剂应用于ISKNV病毒灭活疫苗,并为今后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哲[3](2019)在《十六种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缘毛类纤毛虫是淡水水产动物常见的原生动物寄生虫,其引发的病害能导致宿主大量死亡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分类学、系统发育和致病机理等基础研究工作十分匮乏,不利于对其引发的病害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控。因此,本文利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对部分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进行鉴定和描述,利用组织病理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对该类群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并基于本研究新增加的缘毛类物种核糖体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可靠序列,讨论缘毛类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一、从湖北、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和广州六省采集患病鱼,利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等方法,鉴定和描述16个缘毛类物种的23个种群,其中鉴定新种1个,补足性描述及厘定物种15个。物种种群名录如下:采集到的固着目纤毛虫共计2属4种7个种群,其中新种武汉累枝虫种群3个、重描述物种绿累枝虫种群1个、新记录种水平累枝虫种群2个和沼泽钟形虫种群1个;采集到的游走目纤毛虫共计4属12种16个种群,包括柯氏拟车轮虫种群1个、急尖车轮虫种群3个、异齿车轮虫种群2个、重寄生车轮虫种群1个、狮鱼车轮虫种群1个、马丁车轮虫种群2个、适度车轮虫种群1个、显着车轮虫种群1个、卡氏车轮虫种群1个、周丛小车轮虫种群1个、莱西三分虫种群1个和大型三分虫种群1个。二、利用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缘毛类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发现此类物种的寄生主要对宿主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宿主呼吸、摄食和游泳等正常生理活动,破坏宿主上皮组织完整性,从而导致宿主应激或引发继发性感染,最终造成宿主死亡。具体结论如下:固着类纤毛虫利用柄或帚胚吸附在宿主体表,形成类似水霉病的症状,并损伤宿主上皮组织,引发出血等症状,且此类纤毛虫并不直接从宿主获得营养,而是以宿主为载体,摄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游走类纤毛虫则利用附着盘在鳃丝上皮上粘附和游动,破坏上皮组织完整性,导致组织水肿和增生等现象,严重时导致鳃丝融合,影响宿主的正常呼吸功能。三、基于核糖体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分析,确定采集缘毛类的系统发育位置,并分别探讨固着目和游走目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评估形态学分类指标的有效性。基于新获得的30条固着目纤毛虫的核糖体序列和GenBank上可靠序列构建固着目物种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口围唇在固着目物种中进化多次,并不是一个单进化的过程,且累枝虫科和盖虫科皆为多系起源,因此口围唇可能无法作为区分两者形态标准;(2)除基部类群外,累枝虫科核心物种聚集在聚缩虫科物种内部,表明这些累枝虫物种有可能是从聚缩虫样的物种进化而来,且在进化中经历了牵引丝的丢失;(3)固着目的祖先可能是营群体固着生活、具柄且柄无牵引丝、无壳的物种;(4)鞘巨虫科是一具胶质壳物种的类群,其进化位置需进一步讨论和验证;(5)固着目物种应该下分为盖虫亚目和钟形亚目,而并非是盖虫目和钟形目。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序列的游走目物种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虫体中央的颗粒可能无法反映游走目物种进化关系,仅能作为一个有效的形态分类指标;(2)车轮虫科物种可能为多系起源,小车轮虫属分类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确定;(3)车轮虫物种的宿主、寄生部位和栖息环境可能均无法反映其物种间的进化关系。

姚鸿州[4](2019)在《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杀菌剂,尤其是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获得快速发展。杀菌剂在长期使用后可能有残留物迁移到水体环境,有必要就其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进行研究。SDHI类杀菌剂对鱼类具有潜在的毒性,然而关于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的信息还很有限。鉴于此,本文通过应用斑马鱼胚胎和成鱼作为模式生物开展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的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探讨它们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潜在毒性和作用机制。(1)通过96小时急性暴露试验,揭示这三种杀菌剂导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形态变化,孵化失败和死亡。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胚胎孵化抑制的96小时半数效应浓度值分别是0.039,0.21和3.41 mg/L,对胚胎的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值分别是0.041,0.24和3.69 mg/L。(2)通过急性发育毒性试验,揭示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多个方面造成影响。(1)干扰胚胎发育相关基因bmp2b,gh1,ghra和igf1的表达,导致仔鱼体长较短。(2)干扰仔鱼ATP,NO,NOS,CaN,AChE和EPI,影响胚胎的自主运动和仔鱼的自由运动。(3)干扰心脏发育相关基因cyp26a1和myh7的表达,扰乱心跳速率。(4)干扰仔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paf1,baxa,bbc3,bcl2a,casp3a,caspb和tp53,诱导细胞凋亡。(5)影响仔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含量,引起ROS和MDA含量增加。(6)抑制仔鱼中SDH活性。(7)对仔鱼中T4和T3含量产生干扰。(8)干扰仔鱼先天免疫相关基因ccl34a.4,cxcl18b,ifnphi1,il6,il6r,loxa,nos2a和tnfa的表达。(3)通过对成年斑马鱼的4天急性毒性试验和7天暴露后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示物,探讨这三种杀菌剂急性暴露对成鱼生存和氧化应激的影响。(1)急性暴露影响成鱼的形态和运动,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成鱼的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值分别为0.065,0.33和2.60 mg/L。(2)7天毒性暴露影响成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的含量,引起MDA含量增加。(4)通过对成年雌性斑马鱼的30天慢性暴露试验,探讨这三种杀菌剂对雌鱼的慢性毒性效应。试验表明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的30天暴露对成年雌鱼的氧化应激,内分泌,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和肠道组织形态造成影响。(1)影响雌鱼中抗氧化标志物CAT,GST,POD和SOD的活性以及GSH含量,引起MDA含量增加。(2)引起T4含量升高,T3含量下降。(3)导致T,E2含量下降。(4)诱导NO,NOS,CaN和EPI增加,抑制ATP和AChE活性。(5)抑制SDH活性。(6)引起肠道绒毛损伤。综上,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环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和成鱼均表现出毒性。在本文中其毒性主要表现为急性致死、发育抑制、诱导氧化应激、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和肠道损伤等。因此,这类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潜在毒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付小哲[5](2017)在《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敏感细胞系的建立及病毒增殖依赖于谷氨酰胺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鳜鱼是我国主要的名特优养殖鱼类之一,自1994年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disease,ISKNVD)暴发以来,给我国鳜鱼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对其开展深入研究非常必要。长期以来,受制于ISKNV敏感细胞系的缺乏,ISKNV致病机制等一直难以深入开展,敏感细胞系的建立已成为研究该病的技术瓶颈。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开展了ISKNV敏感细胞系的建立工作,建立了定量PCR快速检测病毒含量技术、制备了识别病毒MCP的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了ISKNV增殖复制与谷氨酰胺的关系。取得的结果如下:(1)鳜脑组织细胞系的建立针对鳜鱼脑组织细胞的特征,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脑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继而成功构建了鳜鱼脑组织细胞系,命名为CPB(Chinese perch cell line)。目前该细胞系已传了140多代,形态以成纤维样细胞为主。CPB最适培养基为含10%血清的L15培养基,外源基因可以在CPB胞内表达。病毒感染实验显示,CPB对ISKNV高度敏感,不同代次细胞对病毒的感染滴度为6.58–6.62 log TCID50 ml-1;通过RT-PCR、免疫印迹、透射电镜进一步证实ISKNV可以感染CPB,在感染细胞内观察到大量的病毒粒子。鱼体回归感染实验显示,病毒感染细胞上清对健康鳜鱼高度致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病速度越快。(2)基于荧光定量PCR的ISKNV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将ISKNV的ORF007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质粒中,命名为pcDNA007。然后针对ISKNV的ORF007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ISKN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采用CPE法对连续10倍稀释的ISKNV培养液的滴度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毒拷贝数,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测定的病毒拷贝数与CPE法测定的病毒滴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1.076x+0.545(R2=0.9986),其中y为基因组拷贝数浓度的对数,x为病毒滴度TCID50的对数。表明荧光定量PCR法可替代CPE法应用于病毒定量。(3)ISKNV主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将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MCP纯化复性后,连续3次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过克隆、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ISKNV MC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阳性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F1、3D9和5B4,均为IgG1亚型。间接ELISA实验表明,3株单抗可特异性识别ISKNV,与鳜弹状病毒、大鲵虹彩病毒等无交叉反应。将5F1株免疫小鼠后制备腹水,以重组MCP和ISKNV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为检测抗原,ELISA检测腹水效价分别为1∶51 200和1∶400。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5F1能够与ISKNV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初步确定5F1单抗株制备的腹水用于IFA的使用浓度为1∶200、Western Blotting的使用浓度为1∶1000。结果证实,成功制备了抗ISKNV MCP的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ISKNV病毒粒子和MCP蛋白。(4)ISKNV增殖复制依赖于谷氨酰胺(Gln)的机制研究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Gln是ISKNV复制增殖所必需的,Gln可以通过TCA循环回补代谢中间产物部分拯救病毒增殖。本章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能完全拯救病毒增殖的TCA代谢中间产物进行筛选,并对Gln是否还为病毒增殖提供能量ATP以及GSH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当添加谷氨酸脱氢酶抑制剂EGCG和谷胱甘肽合成途径抑制剂BSO后,ISKNV的增殖复制被明显抑制,病毒产量显着下降;当回补三羧酸循环(TCA)中间代谢产物、ATP以及还原性谷胱甘肽(GSHe)后,ISKNV的增殖被明显拯救,其中柠檬酸拯救病毒增殖效果最好,ATP主要是促进病毒释放,而只有低剂量的GSHe对病毒增殖有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Gln可以通过谷氨酰胺酵解途径为病毒增殖提供生物大分子和能量ATP,通过合成GSH为病毒增殖提供适量的氧化还原条件。

宋易[6](2016)在《鳜、鲢鳃发育及eda、edar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名桂花鱼,隶属鲈形目(Percoidea),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从开口阶段起就仅食活鱼虾,而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以浮游生物为食,两者鳃的形态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最直观的就是鳃耙的疏密程度,鳜鱼成鱼的鳃耙稀疏而坚硬,鲢鱼成鱼鳃耙密集,而且连成柔软的膜质片。鳃耙是一种具有滤食作用的结构,鳜鱼、鲢鱼食性不同,且鳃耙形态结构和数目也存在差异,为探究这种差异是否与食性相关,本论文在出膜早期对鳜鱼、鲢鱼鳃形态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而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这种鳃发育差异的遗传因素,论文也对关键调控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基因结构分析发现,骨骼发育相关基因eda(ectodysplasin)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在鱼类中较保守,而edar(ectodysplasin receptor)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则差异较大,eda与皮肤附属结构发育相关,而edar被证实与鱼类的鳞片等发育相关,推测是edar的结构差异导致了鱼类鳞片发育等相关性状差异。同线性分析发现eda和edar上游有些基因也与皮肤附属物或骨骼发育相关,这种与上游基因的紧密相关性可能预示着它们在功能上的一致性。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出膜早期鳜鱼苗(1-7 days post-hatch,dph)、鲢鱼苗(4-10 dph)鳃部茜素红染色和显微解剖发现,两种鱼苗的鳃弓数目与成鱼一致,从出膜早期到成鱼的过程中,鳃弓数目并未增加,仅鳃弓大小随鱼体变大、变粗。鲢鱼苗的鳃耙数目、形态变化大,出膜4-10 d,其鳃耙数目从8增加到13,鳃耙平均间距从495.39 减小到387.38 μm,鳃耙形态由短变长、由疏变密,直至成鱼的鳃耙变得十分密集而连成膜质片。而鳜鱼苗鳃耙数目、形态变化较小,出膜1-6 d以鳃耙数目的增加为主,而第7d开始,以鳃弓发育为主,鳃耙数目已达上限,其鳃耙数目从6增加至8个,鳃耙平均间距在475.35-749.55 μm之间变化,鳃耙在鳃弓上呈点状分布,不容易发现,成鱼的鳃耙数目与出膜早期鳜鱼苗相差无几,均为7-8个,但更为坚硬、稀疏。2.进化分析发现,eda进化树把革首南极鱼、鳜鱼、大黄鱼等鲈形目eda与三刺鱼、半滑舌鳎、青斑河豚eda聚为一支,鳜鱼、罗非鱼、青鳉edar较相似。这种聚类表明鳜鱼与这些鱼可能在鳞片发育、鳃发育上的关联性。3.以鳜鱼转录组、鲢鱼基因组的eda和edar基因序列设计、筛选出了可特异性扩增目的片段的荧光定量引物,检测引物扩增效率达99%,对脑、肝、鳃丝、鳃弓、鳃耙、皮肤6个组织进行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结果发现,eda主要在鲢鱼肝、鳃丝、鳃弓、皮肤和鳜鱼鳃弓、鳃耙、皮肤中表达,而edar主要在鲢鱼鳃弓,以及鳜鱼鳃弓、鳃耙、皮肤中表达。eda和edar在鲢鱼鳃部表达差异较大,而在鳜鱼的鳃部表达一致,这可能是造成两种鱼鳃耙发育模式不一样的原因之一。4.以成鱼组织表达结果和茜素红染色结果为参照,以鳃发育变化大的鲢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出膜早期鳃发育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筛选出了鲢鱼edar基因的特异性探针引物后,以鳃组织cDNA为模板进行普通PCR,PCR产物纯化后体外转录合成了鲢鱼edar的RNA探针,用于出膜早期(13-22 dph)鲢鱼苗的原位杂交。结果发现,edar在鲢鱼鳃部有表达,且随时间推移,杂交显色的程度越明显。结合RT-PCR结果分析发现,edar主要在鲢鱼成鱼的鳃弓表达,其次为鳃耙,随发育推进鲢鱼苗鳃部edar表达增加,说明在出膜早期其鳃弓和鳃耙处于发育中,这与形态学分析结果一致,这种形态的变化也是与鲢鱼朝着滤食性方向发展相适应的。

方旅平[7](2017)在《度夏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研究及伯麦罗弧菌诱导的SSH文库构建与ESTs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仿刺参[Apoj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1867)]是我国海洋重要养殖经济动物,长期以来我国仿刺参养殖产业一直在北方地区开展,但目前仿刺参的人工养殖出现南移趋势,随着南方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养殖管理的不规范,导致仿刺参爆发病害,其中,腐皮综合征是目前南方仿刺参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南方夏季水温高,仿刺参免疫力下降,此时最易发病,在病害爆发时可导致大规模个体死亡,严重威胁着我国南方仿刺参养殖产业。本研究致力于明确南移养殖度夏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的病原菌,建立病原菌的快速鉴别技术;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腐皮综合征病原菌入侵仿刺参时的免疫防御机制,特别是分离腐皮综合征病原菌诱导下的差异表达基因,了解其表达模式,探讨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诱导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为克隆免疫相关基因创造条件,深入阐述仿刺参的免疫防御机制和培育抗病新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从患有腐皮综合征的度夏仿刺参上分离纯化获优势菌株,人工回接感染实验验证其为病原菌。利用注射感染和浸浴感染两种方式了解该病原菌对仿刺参的致病性,发现两种方式均能诱导发病,从而证明了本实验分离的菌株对仿刺参具有较强致病性。综合采用3种方法全面了解病原菌的特征并加以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伯麦罗弧菌(Vibrio pomeroyi Thompson etal,2003)。研究表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准确、便捷、重复性高,非常适合于传统鉴定方法易混淆的弧菌种类鉴别,可作为病原菌快速鉴别的方法。2.将本次实验获得的伯麦罗弧菌菌株V.pomeroyiSUS与分离自巴西海域的V.pomeroyi LMG20537T(典型菌株)以及分离自彼得大帝湾的V.pomeroyi 929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海域的菌株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性与其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表现出不同海域间的明显差异,其中采自夏季福建海域的V.pomeroyi SUS相对其他2个菌株对高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来自于巴西圣卡塔琳娜州盐度较高海域的的典型菌株V.pomeroyi LMG20537.T与另2株采集自盐度相对较低海域(福建莆田、彼得大帝湾)的菌株相比,对盐度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在含8%NaCl培养基上生长。3.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以仿刺参体内承担主要免疫作用的体腔细胞为材料,构建了仿刺参经伯麦罗弧菌诱导的抑制性差减杂交cDNA文库。文库中的808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后测序,共得到806条高质量序列,聚类后共获得318个unigene。对基因进行GO分类,发现GO分类为生物过程的unigene数量最多,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unigene数量比较持平。在细胞组分注释类别下,以细胞组成(cellpart)最多;在分子功能类中蛋白质结合功能(protein binding)最多;而在生物过程中,生物学调节过程(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process)是包含差异基因最多的类别。4.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C型凝集素(contig116和contig17)、含铁蛋白(B07和H0 1)和血清样淀粉蛋白A(contig96)5个与免疫相关的ESTs。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仿刺参5个ESTs在伯麦罗弧菌诱导下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C型凝集素由于种类不同,在病原菌诱导后在体腔细胞中随时间推移其表达量的变化模式不同;但在病原菌诱导后24h,两者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分布模式比较一致,均在体腔细胞中表达量最高,体壁组织中表达量最低,contig17在体壁组织中甚至没有表达。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病原菌诱导后24h出现上调,48h转而下降,根据该蛋白的特性,我们可推断伯麦罗弧菌诱导48h后已不属于仿刺参对病原菌反应的急性期。含铁蛋白包括铁蛋白(B07)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H01),前者于病原菌诱导后在呼吸树中的表达量最高;后者则在体腔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呼吸树次之。两者在病原菌诱导后时间序列上的表达模式也不同,铁蛋白在24h出现下调,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却在24h出现上调。可见含铁蛋白不仅具有氧的运输和电子转运功能,同时也与免疫防御息息相关。

双凡[8](2013)在《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要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鳜是我国重要的名贵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Infectious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Diseases, ISKNVD)鳜养殖业中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病原,自1990s早中期发现以来,每年都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此前的研究对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及其免疫原性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为病毒免疫学诊断试剂的发展和基因工程苗的研制打下良好工作基础。本研究中,我们对纯化斑石鲷虹彩病毒(SKIV)和鳜来源ISKNV重新做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病毒粒子的第4高分子量蛋白为病毒诱导的压力蛋白,命名为mVISP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电镜分析表明,mVISP是病毒的结构蛋白,且定位于病毒粒子的囊膜层。定量PCR结果显示感染了病毒的鳜鱼组织和细胞中,mVISP表达量随病毒感染有上升明显。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mVISP抗体可以有效识别病毒感染细胞,但是该抗体没有显示中和病毒的作用。通过RNAi技术沉默mVISP蛋白,结果表明抑制mVISP蛋白的表达对ISKNV病毒复制不会产生显着影响。mVISP是第一个获得鉴定的宿主来源肿大细胞病毒囊膜蛋白,其在病毒发生和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尚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虹彩病毒的病毒颗粒包含有个结构层次,有内向外分别为位于病毒核心的,包含有病毒核酸和核酸结合蛋白的病毒核心层、位于衣壳层次内部的脂膜层、病毒的衣壳蛋白层及位于衣壳蛋白层外围的病毒囊膜层。我们此前的研究以ISKNV作为模式毒株对肿大细胞病毒的结构蛋白鉴定及其层次结果做了初步的研究,但这些病毒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病毒结构和生物学发生功能的影响还未可知。病毒蛋白之间势必存在相互作用以维系病毒蛋白的层次结构并维持病毒形态的稳定性。本文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索以主衣壳蛋白为核心的病毒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把MCP做为靶蛋白,MCP, VP007,VP036,VP037, VP041, VP056, VP063,VP071, VP101, VP117做为诱饵蛋白,共转酵母细胞,通过报告基因的筛选,发现MCP和VP07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反向酵母双杂交实验,以VP071做为靶蛋白,和其他蛋白一起共转酵母细胞,验证了VP071和MCP的相互作用,并且发现VP071蛋白自身有相互作用。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免疫共沉淀CO-IP技术验证了MCP和VP071的相互作用。定量PCR结果显示ORF071为病毒晚期基因,WB结果显示VP071可能为病毒的衣壳蛋白,与MCP处于病毒的一个结构层次。细胞转染071-EGFP质粒,发现VP071引起细胞凋亡,并通过annexin V试剂盒进行了验证。在活体斑马鱼卵水平,我们通过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观察到了071在斑马鱼卵上产生的凋亡信号,并发现VP071诱导Caspase8转录水平和Caspase8活性的上升。基于同源重组原理,构建了VP071缺失的△m-071的重组病毒株,定量PCR显示,在△m-071株中ORF071的重组效率达到5065%,△m-071-ISKNV对病毒在MFF-1细胞上的感染滴度没有显着影响,透射电镜下,△m-071-ISKNV与野生毒株在病毒形态上没有显着变化,上述结果显示ORF071是病毒的非必需基因。

司从利[9](2012)在《珠江水系鳜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鳜鱼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鳜亚科(Sinipercinae)。鳜鱼作为东亚地区特有的名贵鱼类,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鳜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珠江水系鳜鱼的遗传多样性急剧下降。一方面,气候异常变化、地质灾害频发破坏了鳜鱼的生境;另一方面过度捕捞、人工养殖、环境污染及修建水坝,不仅使鳜鱼的个体迅速下降、种质资源受到破坏,而且影响了不同群体间的基因交流。不仅珠江,在长江流域鳜鱼也面临着遗传多样性下降的严峻趋势。作为东亚地区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鳜鱼急需加强保护。本文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对珠江水系干流及其4个主要支流共计126尾鳜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遗传多样性方面,珠江7个地理群体的126尾鳜鱼中,共发现16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7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195,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点。表明鳜鱼可能经历过瓶颈效应或奠基者效应,短期内通过变异积累了足够的单倍型多样性,但相同时间却不足以积累核苷酸多样性。其中以柳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而三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这可能是因为三江地区地质结构复杂,鱼类生活环境较差,而柳州地区区域稳定性较好且处于柳江干流,便于与其他群体进行基因交流。2.遗传分化方面: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NJ系统树中,不同地理群体的鳜鱼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聚群现象,说明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结构。珠江水系7个地理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002,各群体内部遗传距离在0.001-0.002之间。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差异仅为8.40%,而群体个体间差异高达88.04%,说明珠江不同水体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群体个体间的变异。珠江水系7个地理群体中,三江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三江处于柳江支流上游,远离干流,且三江地理环境较差,故阻碍了三江群体同其他群体间的基因交流。3.种群扩张方面:歧点分布图、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结果都表明,在7个鳜鱼群体中,三江群体和柳州群体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而鳜鱼作为一个大的群体没有发生过扩张。估计出鳜鱼三江群体、柳州群体的种群扩张时间分别为1540万年前、1845万年前。

黄晓红[10](2006)在《蛙虹彩病毒(RGV)的复制与宿主细胞骨架及超微组织变化》文中提出RGV(Rana grylio virus)是从我国患病的美国青蛙中分离到的一种蛙虹彩病毒。超微观察表明,RGV装配是在胞质内的病毒装配区(viromatrix)中进行的。我们利用电镜技术、免疫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对RGV的复制与宿主细胞骨架及超微组织变化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RGV感染的不同时间,通过电镜观察对鲤鱼上皮瘤(epithelipma papulosum cyprini,EPC)细胞内病毒装配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感染6 h的细胞内,近核区域观察到病毒装配区。该区域的电子密度比周围胞质相比较浅,不含有细胞器(如线粒体、细胞骨架等)。在装配区内,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病毒装配中间体和一些无定形结构:管状物和膜样物质。管状物直径约110-124nm,它的一端和病毒空心衣壳相连。膜样物质由三层膜组成,它的一端和病毒装配中间体相连。此外,在装配区内,还观察到一些致密絮状物质和直径约40-50nm小管等。共观察了990个细胞用于病毒装配区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94个细胞中含有装配区,其中89.3%含有一个,10.7%含有两个以上。装配区的数目从感染6 h逐步增加直至16 h达到最大值。装配区的面积在感染24 h时增加到7.4±0.69μm2,约是感染6 h时的三倍。病毒装配区内空心衣壳的数目总大于完整的病毒粒子数目,并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2.为进一步确定无定形结构与病毒装配的关系,利用免疫电镜技术,对RGV感染的EPC细胞进行了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液、脱水条件、包埋剂、抗体浓度及染色液对样品观察的效果,选择优化组合。用4%多聚甲醛-0.25%戊二醛混合固定液固定感染细胞,酒精完全脱水,LR White包埋样品制备超薄切片;再以提纯RGV为抗原制备的兔抗血清(1:40)为一抗,直径10nm羊抗兔IgG-胶体金(1:50)为二抗,免疫染色后进行超微观察。结果表明,病毒装配阶段,胶体金颗粒主要结合于病毒粒子的衣壳上;而在病毒成熟释放阶段,通过出芽进入到胞质小泡或释放到胞外的病毒粒子囊膜上有胶体金信号。除了病毒粒子外,与病毒装配相关的结构上也都有胶体金强信号,如病毒装配区内的致密团块絮状物质上、膜样结构和管状物的外层膜上。但在正常胞器上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标记。

二、鳜鱼病毒结构特征与形态发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鳜鱼病毒结构特征与形态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1)鳜视网膜、侧线系统结构与发育及捕食行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鱼类视觉与视网膜结构
        1.1 鱼类视网膜结构
        1.1.1 视网膜结构与细胞组成
        1.1.2 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
        1.2 鱼类视网膜的发育
        1.2.1 视网膜发育模式
        1.2.2 视锥细胞的发育
        1.2.3 视网膜生成区
        1.2.4 视杆细胞的发育
    2 鱼类机械感觉与侧线系统结构
        2.1 侧线系统结构
        2.1.1 神经丘
        2.1.2 侧线管道系统
        2.1.3 下游神经支配
        2.2 侧线系统发育
        2.2.1 原基迁移与神经丘布置
        2.2.2 神经丘的发育与成熟
        2.2.3 侧线管道的建立
    3 视觉、机械感觉主导的捕食行为
    4 鳜感觉系统研究进展
        4.1 鳜鱼文化
        4.2 鳜的生物学特征
        4.2.1 形态特征
        4.2.2 习性与食性
        4.2.3 捕食策略与摄食行为
        4.2.4 生殖特征
        4.2.5 分布范围
        4.3 鳜养殖
        4.3.1 鳜养殖
        4.3.2 鳜养殖模式
        4.3.3 鳜摄食习性与养殖工艺瓶颈
        4.4 鳜感觉系统研究进展
        4.5 鳜视觉、侧线感觉系统研究中的新问题
        4.5.1 鳜视网膜结构研究
        4.5.2 鳜侧线结构与发育研究
        4.5.3 鳜捕食行为的研究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鳜视网膜发育与感光细胞层超微结构分析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视网膜组织切片
        1.2.1 视网膜结构发育过程
        1.2.2 视网膜各发育时期的视锥细胞分布
        1.3 感光细胞层超微结构观察
        1.4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鳜视网膜的早期发育
        2.2 感光细胞的超微结构分析
        2.3 不同发育时期视锥细胞区域分布
        2.4 不同发育时期视锥细胞排布的变化
    3.讨论
        3.1 鳜视网膜发育过程与特点
        3.2 鳜视网膜不同发育时期的光敏度与色觉
        3.3 不同发育时期鳜的视锐度
第三章 鳜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发育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视网膜组织切片
        1.3 免疫荧光
        1.4 视网膜的光适应与视杆细胞计数
        1.5 数据处理
        1.5.1 视网膜分区与数据采集
        1.5.2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视觉转变期视杆细胞数量增长
        2.2 视觉转变期视锥细胞的增长特点
        2.3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排布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中视杆细胞的增长
        3.2 鳜视觉转变期视网膜中视锥细胞的增长
        3.3 鳜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发育对视锥细胞排布构建的影响
第四章 鳜视锥细胞排布的组织学构建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视网膜分区
        1.3 组织切片
        1.4 免疫荧光
        1.5 数据采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亚型视锥细胞异速增长
        2.2 稳定区视锥细胞亚型间的配合与视锥细胞排布特点
        2.3 视锥细胞排布在视网膜发生区的形成特点
    3 讨论
        3.1 各亚型视锥细胞的异速增长
        3.2 视网膜稳定区视锥细胞排布方式
        3.3 视网膜发生区视锥细胞排布方式
第五章 鳜侧线系统的胚后发育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神经丘扫描电镜观察
        1.3 神经丘荧光标记染色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颅部侧线系统发育
        2.2 颅部神经丘形态发育
        2.3 后部侧线系统发育
        2.3.1 躯干侧线系统
        2.3.2 尾鳍侧线系统
    3 讨论
        3.1 鳜颅部侧线系统胚后发育特点
        3.2 鳜侧线神经丘的发育特点
        3.3 鳜后部侧线系统发育与结构特点
第六章 鳜视觉、机械感觉调控的捕食行为分析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感官抑制
        1.3 捕食行为记录
        1.4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鳜的不同捕食模式分析
        2.2 捕食行为模式的量化分析
        2.3 视觉与机械感觉在不同捕食模式中的作用
    3 讨论
        3.1 鳜不同捕食行为模式的特点
        3.2 视觉与机械感觉在鳜捕食行为中的作用
        3.3 鳜捕食行为模式与捕食习性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鳜视觉、侧线系统调控的捕食行为数据分析
    附录 2 鳜视觉、侧线系统调控的捕食行为数据分析
致谢

(2)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可有效提高鳜灭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1.1 ISKNV的发现和确定
        1.2 ISKNV的结构及形态
        1.3 ISKNV的疾病症状和组织病理特性
        1.4 ISKNV的检测方法
    2 鳜疫苗的研究进展
        2.1 病毒灭活疫苗
        2.2 重组亚单位疫苗
        2.3 DNA疫苗
    3 渔用疫苗佐剂的筛选
        3.1 壳聚糖
        3.2 poly(I:C)
        3.3 山莨若碱
        3.4 ims1312
    4 本研究问题的由来、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鳜和病毒
        1.2 实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总RNA提取
        2.2 反转录
        2.3 DNA的提取
        2.4 病毒富集
        2.5 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
        2.6 病毒灭活疫苗混合佐剂的制备
        2.7 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2.8 血清酶活动力学检测
        2.9 qRT-PCR
        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1 鳜感染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表观病变和分子检测
    2 检测定量引物及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
    3 壳聚糖佐剂显着增强ISKNV感染后疫苗对肝脾保护效果
        3.1 在ISKNV感染下,poly(I:C)和壳聚糖佐剂增强了疫苗对于肝脏的保护作用
        3.2 在ISKNV感染下,壳聚糖佐剂有效增强了疫苗对于脾脏的保护作用
    4 壳聚糖和poly(I:C)佐剂提高了感染过程中血清酶活力
    5 壳聚糖,山莨菪碱和poly(I:C)显着增强感染早期的细胞因子水平
    6 壳聚糖和poly(I:C)显着增强感染期的免疫保护水平
    7 壳聚糖和山莨菪碱显着抑制病毒复制并加强抗病毒功能
    8 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可以有效提升ISKNV感染下鳜的存活率
第四章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3)十六种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寄生纤毛虫研究概况
        1.1 寄生纤毛虫主要类群
        1.2 我国寄生纤毛虫研究概况
    2 缘毛类物种分类概况
    3 固着目研究概况
        3.1 固着目形态学分类指标
        3.2 固着目分子分类方法研究
        3.3 累枝虫科系统分类
    4 游走目研究概况
        4.1 车轮虫形态分类方法研究
        4.2 车轮虫系统发育学研究
        4.3 车轮虫分类系统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淡水缘毛类寄生物种分类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患病鱼采集、运输和检测
        2.2 病原分离和纯化
        2.3 染色标本的制备
        2.4 电镜样本的制备
        2.5 基因组DNA提取和系统发育分析
    3 结果
        3.1 累枝虫属
        3.2 钟虫属
        3.3 拟车轮虫属
        3.4 车轮虫属
        3.5 小车轮虫属和三分虫属
    4 讨论
        4.1 固着目物种的分类标准讨论
        4.2 游走目物种分类方法讨论
第三章 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致病机理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武汉累枝虫粘附细菌分离和鉴定
        2.2 扫描电镜样本制备
        2.3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
    3 结果
        3.1 武汉累枝虫体表附着菌分离和鉴定
        3.2 固着类纤毛虫致病性研究
        3.3 游走类纤毛虫致病性研究
    4 讨论
第四章 缘毛类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基因组DNA提取和序列扩增
        2.2 系统发育树构建
        2.3 拓扑结构检验
        2.4 祖征重建
    3 结果
        3.1 固着目科属间系统发育分析和亚目修订
        3.2 车轮虫科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4.1 固着目科属间系统发育分析和亚目修订
        4.2 车轮虫科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药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1.3 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1.4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
        1.4.1 概述
        1.4.2 苯并烯氟菌唑
        1.4.3 吡唑萘菌胺
        1.4.4 氟唑环菌胺
        1.4.5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毒理学研究情况
    1.5 斑马鱼及其胚胎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1.5.1 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
        1.5.2 斑马鱼在水生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课题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斑马鱼的培养
        2.3.2 斑马鱼胚胎的获取
        2.3.3 胚胎急性暴露试验
        2.3.4 统计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胚胎形态
        2.4.2 胚胎孵化
        2.4.3 胚胎存活率
    2.5 小结
第三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及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斑马鱼的培养与胚胎的获取
        3.3.2 仔鱼体长
        3.3.3 胚胎运动
        3.3.4 胚胎心脏
        3.3.5 胚胎细胞凋亡
        3.3.6 胚胎氧化应激
        3.3.7 胚胎琥珀酸脱氢酶
        3.3.8 胚胎甲状腺激素
        3.3.9 胚胎免疫相关基因
        3.3.10 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仔鱼体长
        3.4.2 胚胎运动
        3.4.3 胚胎心脏
        3.4.4 胚胎细胞凋亡
        3.4.5 胚胎氧化应激
        3.4.6 胚胎琥珀酸脱氢酶
        3.4.7 胚胎甲状腺激素
        3.4.8 胚胎免疫相关基因
    3.5 小结
第四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成鱼的急性毒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斑马鱼的培养
        4.3.2 成鱼急性致死试验
        4.3.3 成鱼氧化应激
        4.3.4 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成鱼存活率
        4.4.2 成鱼氧化应激
    4.5 小结
第五章 三种杀菌剂对斑马鱼成年雌鱼的慢性毒性及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斑马鱼的培养
        5.3.2 雌鱼慢性暴露试验
        5.3.3 雌鱼氧化应激
        5.3.4 雌鱼甲状腺激素
        5.3.5 雌鱼性激素
        5.3.6 雌鱼神经系统
        5.3.7 雌鱼琥珀酸脱氢酶
        5.3.8 组织病理学观察
        5.3.9 统计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雌鱼氧化应激
        5.4.2 雌鱼甲状腺激素
        5.4.3 雌鱼性激素
        5.4.4 雌鱼神经系统
        5.4.5 雌鱼琥珀酸脱氢酶
        5.4.6 雌鱼肠道组织形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敏感细胞系的建立及病毒增殖依赖于谷氨酰胺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细胞培养
        1.1.1 鱼类细胞研究历史
        1.1.2 鱼类细胞系培养方法
        1.1.3 肿大细胞病毒敏感细胞系的现状
        1.1.4 鱼类细胞系保藏现状
    1.2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1.2.1 ISKNV的发现及确定
        1.2.2 ISKNV的结构及形态发生
        1.2.3 ISKNV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特性
        1.2.4 ISKNV的流行病学
        1.2.5 ISKNV疫苗研究
    1.3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代谢与病毒感染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鳜脑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ISKNV敏感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鱼、病毒、质粒、抗体
        2.1.2 原代培养
        2.1.3 传代培养
        2.1.4 细胞冻存
        2.1.5 细胞复苏
        2.1.6 核型分析
        2.1.7 细胞生长特性测定
        2.1.8 细胞转染效率的测定
        2.1.9 ISKNV对CPB细胞感染及滴度测定
        2.1.10 ORF006(MCP)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转录分析
        2.1.11 MCP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的鉴定
        2.1.12 透射电镜观察
        2.1.13 回归感染试验
        2.1.14 CPB对鱼类弹状病毒的分离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CPB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
        2.2.2 核型分析
        2.2.3 细胞最适培养条件
        2.2.4 外源基因在CPB细胞中的表达
        2.2.5 ISKNV感染CPB产生的CPE及滴度测定
        2.2.6 病毒ORF006(MCP)基因在CPB细胞内的转录、表达
        2.2.7 病毒感染细胞后的透射电镜观察
        2.2.8 ISKNV细胞感染液对鳜鱼的致病性
        2.2.9 CPB对弹状病毒的分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荧光定量PCR检测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含量的方法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细胞、病毒、质粒
        3.1.2 病毒感染细胞总DNA的提取
        3.1.3 ISKNV ORF007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3.1.4 PCR产物胶回收
        3.1.5 回收产物的酶切及纯化
        3.1.6 pcDNA3.1+质粒的提取、酶切和纯化
        3.1.7 载体与基因的连接
        3.1.8 重组质粒的转化
        3.1.9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3.1.10 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3.1.11 标准曲线的建立及灵敏度检测
        3.1.12 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
        3.1.13 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
        3.1.14 细胞病变法(CPE)测定病毒滴度
    3.2 结果
        3.2.1 pcDNA007质粒的构建
        3.2.2 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2.3 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滴度病毒含量
        3.2.4 CPE法测得病毒滴度
        3.2.5 两种方法测得病毒滴度的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胞、毒株、菌株、实验动物
        4.1.2 重组MCP蛋白的表达
        4.1.3 重组MCP蛋白的纯化
        4.1.4 重组MCP蛋白的复性
        4.1.5 病毒培养
        4.1.6 动物免疫
        4.1.7 细胞融合与杂交瘤细胞株的克隆筛选
        4.1.8 ELISA筛选阳性孔
        4.1.9 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阳性孔
        4.1.10 阳性细胞亚克隆及扩大培养
        4.1.11 抗体特异性鉴定
        4.1.12 单抗亚类鉴定
        4.1.13 单抗腹水制备及效价测定
        4.1.14 单抗腹水的应用
    4.2 结果
        4.2.1 抗原的纯化
        4.2.2 杂交瘤细胞系构建及抗体效价测定
        4.2.3 单克隆抗体亚类
        4.2.4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4.2.5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4.2.6 免疫印迹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增殖复制依赖于谷氨酰胺(GLN)的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细胞和病毒
        5.1.2 谷氨酰胺饥饿实验
        5.1.3 TCA抑制及介质回补实验
        5.1.4 细胞活力测定
        5.1.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5.1.6 ATP含量测定及ATP拯救实验
        5.1.7 ATP拯救实验
        5.1.8 GSH合成抑制和GSHe回补实验
        5.1.9 细胞上清病毒DNA的提取
        5.1.10 间接免疫荧光
        5.1.11 免疫印记分析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缺失Gln不影响CPB细胞生长
        5.2.2 缺失Gln影响病毒产量
        5.2.3 Gln通过回补TCA中间代谢产物促进ISKNV增殖
        5.2.4 Gln为病毒增殖提供能量ATP促进病毒释放
        5.2.5 Gln为病毒增殖提供适量的谷胱甘肽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6)鳜、鲢鳃发育及eda、edar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鳃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1.1 鳃的解剖特点
        1.2 鳃的显微结构
        1.3 鳃的生理功能
    2. 鳃结构差异与相应的功能研究
    3. 鳜、鲢鳃结构及其与食性差异的关系
    4. 影响鳃发育的遗传因素及eda、edar的研究进展
        4.1 影响鳃耙发育的遗传因素
        4.2 eda、edar研究进展
    5. 研究内容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鱼及饲养条件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1.4 实验常用溶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茜素红染色
        2.3 引物设计
        2.4 总RNA提取
        2.5 RNA质量检测
        2.5.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5.2 RNA吸光度检测
        2.5.3 RNA浓度检测
        2.6 定量cDNA样品的制备及检测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2.7.1 定量引物的筛选
        2.7.2 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条件
        2.7.3 定量数据的计算方法
        2.8 原位杂交edar基因的RNA探针的制备
        2.8.1 探针引物的筛选
        2.8.2 体外转录模板的制备
        2.8.3 RNA探针的合成
        2.9 鲢鱼苗edar基因的原位杂交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茜素红染色效果及鳃耙间距分析
        1.1 茜素红染色效果分析
        1.2 鳃耙间距计算
    2. 进化分析
    3. RNA和cDNA质量分析
    5. 定量数据分析
    5. 探针模板和探针质量分析
    6. 鲢鱼苗edar基因原位杂交结果分析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1. 出膜早期鳜鱼苗、鲢鱼苗鳃发育的形态特征研究
    2. 鳃耙发育相关基因eda、edar基因结构、同线性、进化树分析
    3. 鳜鱼、鲢鱼成鱼eda、edar组织表达分析
    4. 出膜早期鲢鱼苗edar基因原位杂交分析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度夏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研究及伯麦罗弧菌诱导的SSH文库构建与EST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仿刺参病害研究
        1.1.1 海参病害研究概述
        1.1.2 度夏仿刺参疾病研究进展
        1.1.3 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
    1.2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诊断技术
        1.2.1 病原微生物经典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鉴定技术
        1.2.2 病原微生物免疫学快速诊断技术
        1.2.3 病原微生物核酸快速检测技术
        1.2.4 生物质谱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1.3 仿刺参的免疫学研究发展
        1.3.1 棘皮动物的免疫机制
        1.3.2 温度对仿刺参免疫机能的影响
        1.3.3 仿刺参免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4 抑制性消减杂交在海洋动物免疫相关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1.4.1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原理及技术流程
        1.4.2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优缺点
        1.4.3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海洋动物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1.5 表达序列标签研究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1.5.1 实验数据的获得与加工
        1.5.2 序列片段的拼接
        1.5.3 基因功能注释(Annotation)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目的意义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移养殖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的病原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症状研究及流行情况概述
        2.3.2 细菌的回接感染结果
        2.3.3 仿刺参注射感染和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比较
        2.3.4 病原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2.3.5 病原菌的质谱鉴定
        2.3.6 病原菌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2.4 讨论
        2.4.1 病原菌鉴定的方法比较
        2.4.2 伯麦罗弧菌的致病性
        2.4.3 伯麦罗弧菌不同菌株的特征比较
第三章 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攻毒前后SSH文库的构建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攻毒前后体腔细胞总RNA的提取质量
        3.3.2 抑制性差减文库的构建
    3.4 讨论
        3.4.1 研究仿刺参免疫相关基因技术的选择
        3.4.2 建库对象的选取和其提取RNA质量的保障
        3.4.3 刺参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质量评价
第四章 病原菌攻毒仿刺参SSH文库的筛选及序列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文库重组质粒测序
        4.2.2 文库测定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
        4.3.1 文库测序结果统计
        4.3.2 文库测定数据的Blast和InterProscan分析结果
        4.3.3 文库测定数据的GO分析统计结果
    4.4 讨论
        4.4.1 SSH文库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4.4.2 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类群探讨
第五章 病原菌攻毒前后仿刺参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
        5.3.1 内参基因的选择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
        5.3.2 胁迫后仿刺参免疫相关基因的时间顺序差异表达
        5.3.3 胁迫后仿刺参免疫相关基因的空间顺序差异表达
    5.4 讨论
        5.4.1 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实验技术选择
        5.4.2 病原菌胁迫下仿刺参体内C型凝集素的差异表达
        5.4.3 病原菌胁迫下仿刺参体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差异表达
        5.4.4 病原菌胁迫下仿刺参体内含铁蛋白的差异表达
参考文献
结论与创新
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致谢

(8)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要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1 虹彩病毒研究进展
        1.1.1 虹彩病毒概述
        1.1.2 虹彩病毒的结构
        1.1.4 虹彩病毒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研究
    1.2 斑石鲷虹彩病毒 SKIV 及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ISKNV 研究进展
        1.2.1 斑石鲷虹彩病毒 SKIV
        1.2.2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
    1.3 病毒压力蛋白
    1.4 病毒囊膜蛋白研究
    1.5 重组病毒概述
        1.5.1 重组病毒载体技术
        1.5.2 病毒复制非必须区的选择
        1.5.3 构建重组病毒的方法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篇 宿主来源病毒囊膜蛋白的鉴定及其功能
    第一章 鳜 VISP 蛋白发现及囊膜蛋白鉴定
        1.1 与病毒相关的宿主蛋白质谱鉴定
        1.2 mVISP 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抗体制备
        1.3 mVISP 组织表达谱及时相分析
        1.4 纯化病毒粒子的蛋白印迹分析及免疫电镜
    第二章 mVISP 功能研究
        2.1 免疫荧光及抗体中和实验
        2.2 mVISP 的 RNA 干扰(RNAi)研究
    本篇讨论
    小结
第三篇 ISKNV 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前言
    3.1 酵母双杂交研究 ISKNV 主衣壳蛋白 MCP 与其他结构蛋白的相互作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及讨论
    3.2 酵母双杂交研究 ISKNV ORF071,ORF 056 与其他结构蛋白的相互作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及讨论
    讨论
    小结
第四篇 ISKNV VP071 功能研究
    前言
    4.1 ISKNV VP071 与 MCP 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及讨论
    4.2 VP071 促凋亡作用研究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及讨论
    4.3 ORF071 基因沉默研究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及讨论
    本篇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本文出现的常用试剂及其配方
附录Ⅱ 本文所用质粒图谱
附录Ⅲ 缩写词
    1. 病毒与细胞系
    2 常用缩略词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珠江水系鳜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珠江流域简介
        1.1.1 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1.1.2 珠江流域气候、水文及水资源状况
        1.1.3 珠江流域鱼类资源状况
    1.2 鳜鱼概述
        1.2.1 鳜鱼的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1.2.2 鳜鱼的形态特征
        1.2.3 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1.2.4 鳜鱼的经济价值
        1.2.5 鳜鱼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1.2.6 鳜鱼的研究进展
        1.2.7 鳜鱼资源现状
    1.3 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
        1.3.1 遗传多样性介绍
        1.3.2 分子标记的选择
        1.3.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1.4 动物线粒体的特征
    1.5 细胞色素 b 基因的功能及特点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来源
    2.2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DNA 的提取与检测
        2.3.2 PCR 扩增
        2.3.3 序列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鳜鱼线粒体 Cytb 基因的序列分析
    3.2 鳜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单倍型分布情况
        3.2.2 遗传多样性指数
    3.3 鳜鱼的遗传结构分析
        3.3.1 鳜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3.3.2 鳜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
        3.3.3 鳜鱼系统发育树
    3.4 鳜鱼的种群历史动态
        3.4.1 中性检测
        3.4.2 歧点分布
        3.4.3 鳜鱼单倍型间的网状支系分布
    3.5 鳜鱼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珠江水系鳜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珠江水系鳜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4.3 珠江水系鳜鱼群体的种群动态
    4.4 珠江水系鳜鱼的保护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蛙虹彩病毒(RGV)的复制与宿主细胞骨架及超微组织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
        1.1.1 透射电镜技术
        1.1.1.1 超薄切片技术
        1.1.1.2 负染色技术
        1.1.1.3 免疫电镜技术
        1.1.1.4 电镜计数
        1.1.2 扫描电镜技术
    第二节 哺乳动物病毒的装配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1.2.1 病毒的装配
        1.2.2 病毒感染对宿主大分子合成及功能的影响
        1.2.2.1 病毒对宿主蛋白合成的抑制
        1.2.2.2 病毒对宿主转录干扰
        1.2.2.3 病毒对宿主DNA 合成的影响
        1.2.3 病毒感染对细胞成分的影响
        1.2.3.1 病毒感染与细胞膜
        1.2.3.2 病毒感染与细胞骨架
        1.2.3.3 病毒感染与线粒体
        1.2.4 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
    第三节 水生动物虹彩病毒复制和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1.3.1 虹彩病毒生物学特性和分类
        1.3.2 蛙虹彩病毒的复制
        1.3.2.1 病毒的吸附和进入
        1.3.2.2 病毒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1.3.2.3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1.3.3 虹彩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1.3.3.1 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
        1.3.3.2 病毒感染与细胞骨架
        1.3.3.3 病毒感染与线粒体
        1.3.3.4 病毒感染与细胞调亡
    第四节 本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RGV 装配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细胞和病毒
        2.2.2 感染细胞超薄切片制样
        2.2.3 病毒感染时序及装配区的定量分析
    2.3 结果
        2.3.1 RGV 感染时序的定量分析
        2.3.2 RGV 装配区的超微结构观察
        2.3.3 装配区的定量分析
        2.3.4 病毒装配中间体多样性观察
    2.4 讨论
第三章 RGV 感染鱼类细胞免疫电镜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病毒扩增和提纯
        3.2.2 负染制样
        3.2.3 RGV 抗体制备
        3.2.4 RGV 抗体效价检测
        3.2.4.1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法
        3.2.4.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3.2.5 免疫电镜制样
        3.2.5.1 样品制备
        3.2.5.2 切片的免疫染色
        3.2.5.3 定量分析免疫标记强度
        3.2.6 免疫荧光显微镜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
        3.3.1 提纯病毒的电镜负染观察
        3.3.2 抗体效价的测定
        3.3.3 免疫电镜不同制样方法对样品观察的影响
        3.3.3.1 样品超微结构观察
        3.3.3.2 样品免疫染色观察
        3.3.4 感染细胞的免疫染色观察
        3.3.4.1 RGV 装配阶段的免疫电镜观察
        3.3.4.2 RGV 成熟阶段的免疫电镜观察
        3.3.5 两种鱼类细胞中RGV 的装配
    3.4 讨论
第四章 宿主细胞微管的形态变化及对 RGV 释放过程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毒、细胞、试剂和抗体
        4.2.2 细胞活力测定
        4.2.2.1 台盼兰排除法
        4.2.3 荧光显微镜样品制备
        4.2.4 超薄切片制样和定量分析
        4.2.5 病毒产量的测定
        4.2.5.1 空斑法
    4.3 结果
        4.3.1 秋水仙素对细胞活力影响
        4.3.2 微管形态的变化
        4.3.3 秋水仙素处理后微管形态和病毒装配
        4.3.4 秋水仙素处理对病毒产量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宿主细胞中等纤维及微丝对 RGV 感染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病毒、细胞和试剂
        5.2.2 细胞活力测定
        5.2.3 超薄切片制样和定量分析
        5.2.4 病毒产量的测定
    5.3 结果
        5.3.1 试剂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5.3.2 EPC 细胞内RGV 装配区超微结构观察
        5.3.3 RGV 释放的电镜观察
        5.3.4 丙烯酰胺和EGTA 分别对病毒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第六章 RGV 感染与线粒体的关系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病毒、细胞和试剂
        6.2.2 质粒提取和细胞转染
        6.2.2.1 pDsRed2-Mito 质粒的提取
        6.2.2.2 pDsRed2-Mito 在FHM 细胞系中的稳定转染
        6.2.3 细胞培养与病毒感染
        6.2.4 荧光显微镜样品的制备
        6.2.5 电镜样品制备和定量分析
        6.2.6 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Δψm)检测
        6.2.7 线粒体呼吸(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MR)检测
        6.2.8 Caspase-3 活性测定
    6.3 结果
        6.3.1 线粒体超微结构观察的
        6.3.2 细胞内线粒体的分布
        6.3.3 线粒体Δψm 和线粒体呼吸的变化
        6.3.4 Caspase-3 活性检测
    6.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四、鳜鱼病毒结构特征与形态发生(论文参考文献)

  • [1]鳜视网膜、侧线系统结构与发育及捕食行为特征分析[D]. 张瑞祺.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2]壳聚糖和山莨菪碱可有效提高鳜灭活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能[D]. 张佳程.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3]十六种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D]. 王哲.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三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D]. 姚鸿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5]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敏感细胞系的建立及病毒增殖依赖于谷氨酰胺的机制研究[D]. 付小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鳜、鲢鳃发育及eda、edar基因表达的研究[D]. 宋易.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 [7]度夏仿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研究及伯麦罗弧菌诱导的SSH文库构建与ESTs分析[D]. 方旅平. 厦门大学, 2017(01)
  • [8]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主要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的研究[D]. 双凡. 中山大学, 2013(12)
  • [9]珠江水系鳜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司从利. 暨南大学, 2012(10)
  • [10]蛙虹彩病毒(RGV)的复制与宿主细胞骨架及超微组织变化[D]. 黄晓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10)

标签:;  ;  ;  ;  ;  

鳜鱼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形态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