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灾减灾十年回顾

福建省水灾减灾十年回顾

一、福建省水灾害与减灾的十年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君[1](2019)在《渐进赋权—分层嵌入: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灾难,治理方式的变革可能延缓甚至是阻碍发展的进程,也有可能加速甚至发展出新的发展模式。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特色的灾后恢复重建制度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受灾地区灾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世界灾后重建与治理提供了经验。本文研究基于对汶川地震受灾地区长期的观察,在比较了灾害周期理论、社会治理理论等理论之后,进一步回答现实问题:社会结构在因为地震剧烈震动过后,迅速完成了整合和重构,制度和治理结构如何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从政府与社会的研究视角,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范式下,构建了分析框架,指出了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呈现出“渐进赋权—分层嵌入”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的框架。在实证方面,笔者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历时和共时层面,利用嵌套式案例研究方法在分析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这一案例的同时,将汶川震后社会治理变迁分为恢复重建阶段和后重建阶段,分析了多个研究单元以及不同层级政府与社会力量在每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进程中,中央政府、援建地政府、受灾地区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发展是在一定的制度空间和历史变迁的环境中进行的。不同层级的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主导了社会治理变迁的进程,不同层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遵循不同的逻辑,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平衡。面对地震之后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制度目标不同,因此,制度要素的组合也不同。“渐进赋权—分层嵌入”是灾后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的特征,具体来说:中央政府的从顶层设计决定了社会力量在受灾地区发展的基本格局,援建地和受灾地区政府在“政治锦标赛”和政绩压力下,为了创新、高效地完成恢复重建任务,“有选择地”与社会力量合作,赋予社会力量资源、制度支持及合法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同时间段地震受灾地区社会治理任务的转变,不同层级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力量通过不同的策略进入不同层级政府社会治理结构中,对上层政府进行政策倡导、提供政策建议,以游说政府官员的方式将意见上达,以诉苦等方式寻求政府的合法性、资源和制度支持;对基层政府加强联络,通过服务融入。在灾后社会治理的变迁中,政府与社会力量分享合法性和财政资源,通过嵌入达到了加强对社会力量控制的目的,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它们自主权,起到赋权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以削弱党和政府原有的强大自主性与资源动员能力为前提,而是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和策略下以“强政府—强社会”为最优目标模式。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的制度背景存在差异,但是灾害导致的伤害和损失却是一样的,政府和社会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相似的。与国家主导型、社区为中心型和多主体合作参与型的灾后社会治理变迁的主要模式不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与治理为世界巨灾之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举国动员、对口支援重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合作是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完成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保证自然灾害不会进一步引发社会灾害的关键。但是,巨灾和由巨灾引致的制度变迁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后效和社会变迁,还需要对长期的制度进行调整,对社会力量进行有效引导,赋权、吸纳与嵌入是其中的关键。

叶龙珍[2](2018)在《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为推进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发展,总结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历程,阐述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的研究成果,提出下一步工作展望。

郑开雄[3](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黄润秋,祁生文[4](2017)在《工程地质: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在近十年,工程地质学科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难题,为国家超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通过理论创新和技术研究,极大减少了因地质灾害而死亡的人数,取得了一大批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十年来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奠基超级工程、保障民生福祉、推动学科发展"。但是应当注意到,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要求,打破学科壁垒,吸收相邻学科特别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加强工程地质人才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陈娅玲[5](2013)在《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旅游活动日益成为普通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旅游产业也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及影响力的产业活动之一。与此同时,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大量威胁旅游相关人群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了多种管理应对措施,但或者由于过分关注“效率”和“速度”,或者由于利益驱使,应对效果极为有限,旅游对环境威胁依然严峻。因此,基于新的研究视角,寻求新的研究方法,对旅游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变迁、政府管理等问题综合探讨,提山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并确保其充分实施,就显得尤为迫切。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ESs)注重人类社会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注人类社会在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的适应与调整能力,强调系统在遭受干扰后恢复到维持其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是可持续性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与其他研究框架相比,当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取向从以效应为主(impacts—led approach)转向以脆弱性为主(vulnerability—led approach),这对于深刻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地交互祸合作用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地关系中脆弱性的研究是其焦点,并成为可持续性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典范,本文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引入旅游研究中,将局域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作以旅游为人类干扰活动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以生态环境典型区域陕西秦岭地区为案例,在对其旅游发展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构建——系统外部压力分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及机制分析——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的提出”的逻辑思路展开全文研究。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在对旅游社会—生态系统(TSESs)某些理论特征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TSESs研究范式的本质:基于系统视角对旅游业发展最终是否能促进区域社会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探讨。②以区域尺度的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做为研究对象,选取秦岭地区(陕西境内)做为研究案例,界定并构建了秦岭地区TSESs,提出了秦岭地区TSESs的脆弱性评价框架,即:外界旅游压力驱动下的区域系统变化分析——系统变化中的耦合属性评价——系统的适应机制总结。③对当前秦岭地区TSESs所主要面临的外部压力进行分析,指山当前秦岭地区TSESs是由多种外部压力驱动,来自系统外部的旅游压力的形成其实是秦岭地区系统内部各组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一种适应性选择的结果,即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旅游发展应对——应对影响累积(隐蔽性、延迟性、倍增性)——旅游压力形成。在外界压力与系统内部间的相互作用下,当前秦岭地区TSESs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旅游发展加速与环境承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区域系统内部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主导影响了秦岭地区TSESs的脆弱,因而,基于这两对矛盾来评价秦岭地区TSESs的脆弱性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议题。④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将秦岭地区TSESs划分为6个区域空间单元。选取16个评价指标,以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脆弱性评价模型,分别定量测度了1990—2010年秦岭地区及其内部6个区域系统的脆弱度时空变化,研究结果如下:时序变化(据1990—2010年时序数据):秦岭西安TSESs的脆弱度变化呈现出从平稳发展——加速脆弱并保持高值——震荡下降——稳定平缓下降的基本趋势;秦岭宝鸡地区为:维持平稳高值水平——波动后回升——平稳下降——加速上升。秦岭渭南地区为:平稳上升——缓慢下降——缓慢上升。秦岭汉中地区为:总体平稳上升——偶有波动——略快加速上升。秦岭安康地区为:总体维持低值平稳水平——略快加速上升。秦岭商洛地区为:总体维持低值平稳水平——略快加速上升。空间变化(据1990、2000、2010年截面数据):199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总体脆弱度相对较低,且南北区域差异明显,其中秦岭北麓3个地区脆弱度差异较大,西安最低,渭南最高,宝鸡居中;秦岭南麓3个地区脆弱度空间差异则相对较小。到200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间差异逐渐缩小,且秦岭北麓3个地区变化明显快于秦岭南麓地区。2010年,除总体脆弱度差异继续缩小外,在脆弱度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与2000年相反的特征,即:秦岭北麓3个地区脆弱度变化明显慢于秦岭南麓的3个地区,表现为秦岭北麓3个地区脆弱度稍有升降或维持原有水平而秦岭南麓3个地区的脆弱度则大幅度上升。驱动因素:从1990—201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驱动脆弱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构成来看,西安和渭南大致类似,主要为: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因子、可利用土地资源因子、外来人口变化因子等。宝鸡和汉中大致类似,主要为:人口素质因子、游客增长率因子、GDP因子、工资依赖度因子、环保投资因子等。安康和商洛大致类似,主要为人口素质因子、客源集中度因子、生物多样性因子等。综合以上可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就业和财政分配是决定各区域系统脆弱度的5类最关键驱动因子,它们之间耦合关联,决定了系统的脆弱程度及时空变化。⑤基于区域间的互补性、可达性和中介机会3个方面,选用1990、2000、2010年时间截面数据,结合区域空间形态分析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旅游断裂点模型,分析了1990—2010年秦岭地区各区域空间的旅游合作与竞争关系,评价了其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结论为:从1990—2010年,秦岭西安、渭南地区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空间作用脆弱性总体降低,且变化大致稳定;秦岭宝鸡、汉中地区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相互作用脆弱性总体增高;秦岭安康、商洛地区通过与其它地区的相互作用面临更大的发展风险,但机遇并存,短期内脆弱性不稳定,具有波动性的特征。⑥综合系统财富、连通度和恢复力,分别对秦岭地区及各区域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秦岭地区各区域系统旅游发展均处于适应性循环的保护阶段,还未经历一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周期。但各区域系统在变化时段、持续时间、变化特征、影响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这既是各区域系统自身对外部压力的应对结果,也受区域问相互作用的复杂影响。秦岭地区TSESs整体也处于适应性循环的保护阶段(上升期),还未经历一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周期。对该过程分析发现:政策变革特别是投资带来的旅游建设用地的调整是系统循环过程的关键驱动力,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则可以使系统维持在开发阶段;旅游变化过程中的“不平衡性”特征,会增强系统的外部压力,并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释放。对导致秦岭地区TSESs大尺度)及各区域系统(小尺度)间扰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内聚力、支撑力、中介力和惯性力,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具有的动态反馈关系,驱动了不同尺度系统的各自发展。⑦从环境管理、旅游发展和空间协调3个方面,提出秦岭地区TSESs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高峻[6](2012)在《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是汶川地震破坏的重灾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建造技术缺乏,在地震烈度七度范围内的房屋几乎全部损毁。“两年时间内,完成近200万户农居重建”—这是人类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运动式”重建似乎进入灾难管理循环的“遗忘”阶段。但是,汶川地震重建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的、可比较的案例样本,不应该被忽视,尤其是随着生活的恢复,农居重建所暴露的种种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在建造视角指引下,本文采取了“宏观认知——案例审视——系统范式——途径策略”的研究路径和内容体系,从农居建造范式和策略两个层面探析农居重建的技术体系框架与过程模式,试图为灾害事件下农居的系统重建提供范式模型及相应的策略和制度设计建议。“宏观认知”是基于农居灾后重建双重约束的理论辨析:一方面是通过梳理农居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相关理论,建立农居的建造体系观;另一方面是借鉴灾后重建的实践和理论,构建灾后农居重建的系统建造观。“案例审视”是从汶川地震农居灾后重建典型实践案例出发,从农居“建造”的层面进行重建分析比较,包含农居建造样本分析和主体评价两方面内容。前者主要从调查的样本村的建造过程、建筑特征、材料、技术等建造成果及模式比较来认知和审视灾后农居建造成果及问题;后者是从村民视角进行农居建造要素的评价。通过二者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农居重建中的建筑规划、组织机制及政策管理层级的问题。“系统范式”是以案例审视为基础,从系统思维的范畴探析灾后农居建造的系统要素,特别应用批判系统系统思维方式探寻建立农居建造系统方法,从而建构包含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的农居建造系统范式。‘途径策略”包括农居建造范式指向下的灾后农居重建的实施路径和政策途径。实施策略包括农居建造的组织策略、涉及策略和实施策略;政策途径是基于社区共同建造理念下的农居建造的政策及制度设计。

吕成[7](2010)在《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研究》文中认为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是指不同行政主体为了提高效率以合作的方式对水污染进行规制。水污染规制是政府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水污染的矫治,其实质是行政权力对私主体行为的干预或调控。由于水污染问题涉及多个部门乃至不同地区,单一行政主体在进行水污染规制时往往力不从心,为此需要进行行政合作。行政合作是两个乃至多个行政主体对行政权力的行使,是“公与公”的合作。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既有实践基础,也有理论支撑。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是行政主体的一种“交易”,制度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行政合作的“绩效”。然而,我国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却存在着大量的制度障碍,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以及他们的实施。进行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首先确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并以此为背景,理顺当前水污染管理体制,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在合作模式中,较为核心的是流域管理机构的模式。行政协议是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重要工具,然而,当下行政协议的法治化程度不高,这和行政协议本身不完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完善行政协议至少应当从内容、效力、履行模式、责任机制和争端解决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要依赖制度建设,落实于通过制度实施而形成的具体机制之中。合作规划机制、联合监测机制、联合执法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是当前亟待建立的几种合作机制,这几种机制实则是制度化或法治化的规制行为合作。

吴媛媛[8](2007)在《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文中提出本项研究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文章对徽州一府六县范围内明清以来的水灾、旱灾、火灾、虎患、蝗灾、虫灾、冷灾、风灾、雹灾和地震诸种灾害分别进行了数量统计,并就统计数据、灾害的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和社会应对措施作了相关分析。由于水、旱灾害对徽州地区的农业和社会影响最大,且可以降水量为指标对灾害作定级处理,因此对水旱灾害资料进行了定级量化处理,以便对灾害状况的描述更为科学与直观,大致廓清了明清550余年来徽州地区的灾害概况。当地水旱灾害从危害程度与成灾范围上来说,都不算严重,但因其发生的频繁性而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有着重大影响。水旱灾害造成了局部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徽州地区在种植结构上不断调适,但粮食仍难以自给,故而外界粮食的正常足量输入是维持当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文章勾勒了当地的粮食运输网络与方式,描画了地方米市场景,探讨了明清灾荒时期的米价变动,并对粮食运输中的遏籴现象作了个案的探讨。仓储备荒是社会救济职能的重要体现,文章基本阐明了明、清两代徽州仓储体系的变迁,通过概括、对比与分析,明、清官私仓储发展历程,认为徽州仓储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发展具有连续性,但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转折明显,重大事件、关键人物对仓储发展影响巨大,地方政治对官仓的影响尤为明显。3、商业运营出现早,手段多样。4、民间力量对仓储体系的发展影响明显。当地的水利设施或引水,或蓄水,或自流,或提水灌溉,名目不一,因时因地而异。不论是灌溉或防洪,其设施多具有规模小、兴废无常的特点。而利用两份村落水利文书对歙西昌堨、吕堨水利设施的个案研讨,明确了民间水利的兴治,水利组织的规章、构成、与水相关的权力分配等等问题。灾害与城乡生活论及而较广。应对灾害的公共事务包括城市排水设施,农田与水利设施,用水矛盾与规则等。乡村环境的变迁则以棚民的迁入及其在徽州的活动为中心展开。林业保护则试图揭示保护规则中所显现的明清以来的主要变化轨迹。晚清救济体系的研究是利用光绪三十四年徽州水灾的征信录为主要资料,先大致复原了洪水的受灾范围与重灾区域,继而探讨了晚清徽州灾后赈济方式的变迁。

董少南[9](2006)在《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战略构建与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和分析工具,以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对影响公司发展的宏观环境、建筑业总体环境和水利施工行业环境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展望了水利施工行业的前景,揭示了水利施工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面对的竞争环境,重点对江苏省内水利系统的主要同业竞争对手的动态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明确了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水利施工行业中的特殊竞争地位。文章从不同侧面对企业现状、内部资源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劣势。本文还针对水利施工行业发展动态、区域水利工程项目需求和公司特定的资源条件,提出了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使命、愿景、核心理念,明确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并对公司战略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

黄淑美,伍慕仪[10](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提出

二、福建省水灾害与减灾的十年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水灾害与减灾的十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渐进赋权—分层嵌入: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议题的选择
        (一)无法回避的自然灾害
        (二)灾害应对与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
    二、研究概述:现实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界定
        (二)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四、框架结构与内容简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键概念辨析
        (一)灾后恢复重建
        (二)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
        (三)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变迁
    二、关于灾害推动社会变迁的争论
        (一)巨灾推动社会变迁
        (二)灾害不会导致社会变迁
    三、关于灾后社会治理变迁的三种解释
        (一)国家主导型
        (二)社区为中心型
        (三)多主体合作参与型
    四、简要的评述
第三章 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的分析框架
    一、研究视角:政府与社会
        (一)国家与社会视角的局限
        (二)政府与社会分析视角的优势及与本研究的契合
    二、理论范式:历史制度主义
        (一)制度变迁与长期制度分析
        (二)理论范式与本研究的契合
    三、分析框架的建构:渐进赋权、分层嵌入与制度变迁
        (一)渐进赋权
        (二)分层嵌入
        (三)关键节点与情境
        (四)分析框架:“渐进赋权—分层嵌入”与制度变迁
    四、案例选择与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
        (二)研究设计
第四章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时期重建的社会治理
    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制度主义阐释
        (一)灾后恢复重建的制度安排
        (二)灾后恢复重建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
    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组织运作与资源投入
        (一)组织运作
        (二)资源投入
    三、社会治理重建思路及其指引下的重建探索
        (一)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的契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
        (二)社会力量进入与社会治理的重建思路探索
第五章 汶川地震后重建时期的社会治理的转型与发展
    一、地震与恢复重建导致的社会后效与社会变迁
        (一)宏观层面的社会后效
        (二)中观层面的社会变迁
        (三)微观层面的社会适应
    二、政社关系的变迁:中央政府、援建省份政府、灾区政府与社会自治
        (一)中央政府开启“政府—社会”合作治理格局
        (二)受灾地区政府的“选择性合作”
        (三)援建省份政府退出与新区域合作关系
        (四)社会自治与社会组织发展
    三、后重建时期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赋权、吸纳与嵌入
        (一)重新平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二)从“选择性合作”到构建制度化联结机制
        (三)从“依附性自治”走向“有嵌入的自治”
第六章 汶川震后社会治理变迁:基于“渐进赋权—分层嵌入”的分析
    一、“渐进赋权—分层嵌入”的理论启示:对比三种解释
        (一)巨灾下的政府决策与对社会力量的赋权
        (二)赋权与嵌入:不同层级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
    二、灾后社会治理变迁及动力机制分析
        (一)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
        (二)社会治理理念的产生与扩散
        (三)汶川震后社会治理变迁的动力机制
    三、反思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
        (一)赋权范围与社会力量参与的探讨
        (二)双向嵌入的边界的探讨
        (三)超越“工具逻辑”
第七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灾后社会治理的中国经验和启示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地灾防治研究历程
    1.1 调查评价
    1.2 监测预警与预报
        1.2.1 群测群防
        1.2.2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1.2.3 专业监测
    1.3 应急防治
    1.4 综合治理
    1.5 科学专项研究
2 福建地灾防治研究成果认识
    2.1 调查总结分区评价
    2.2 监测预警与预报效果
    2.3 规范化综合治理
3 地灾防治研究下一步工作方向
    3.1 系统调查科学评价地灾风险
    3.2 精细化预警预报
    3.3 科学创新防治技术
4 结论

(3)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工程地质: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届大会概况
    1.1 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显着增强
    1.2 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奖励
    1.3 国际地位显着提高
    1.4 涌现一批优秀的人才
2 工程地质十年发展总结
    2.1 奠基超级工程
        2.1.1 水电资源开发
        2.1.2 国家高速公路网
        2.1.3 国家高速铁路网
        2.1.4 国家长隧道工程
        2.1.5 国家特大型桥梁工程
        2.1.6 国家主要城市地铁工程
    2.2 保障民生福祉
    2.3 推动学科发展
        2.3.1 基于变形过程的高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
        2.3.2 高地应力条件下大跨度硐室和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
        2.3.3 地质活动地区线状工程的工程地质评价
        2.3.4 重大地质灾害早期识别
        2.3.5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
        2.3.6 滑坡体控制与改造“地质工程”理论
        2.3.7 黄土地质灾害评价
        2.3.8 强震滑坡机理及震后灾害风险评价
3 展望

(5)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会—生态系统
        1.2.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
        1.2.3 脆弱性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
        2.1.1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概念
        2.1.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内涵
    2.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构成及要素
        2.2.1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构成
        2.2.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尺度及要素
    2.3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
        2.3.1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与一般生态系统
        2.3.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与一般旅游系统
    2.4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
        2.4.1 反馈功能
        2.4.2 恢复功能
    2.5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
        2.5.1 尺度内的运行及演化
        2.5.2 尺度间的运行及演化
    2.6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属性
        2.6.1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6.2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2.7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一般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章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相关理论探讨
    3.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3.1.1 系统的边界
        3.1.2 系统特征
    3.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内涵及特征
        3.2.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内涵
        3.2.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特征
    3.3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框架
        3.3.1 扰动、暴露、敏感度及适应性含义
        3.3.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框架
    3.4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3.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3.4.2 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四章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外部扰动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4.1.2 自然地理概况
        4.1.3 社会经济概况
        4.1.4 生态环境概况
        4.1.5 旅游资源概况
    4.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外部扰动及压力分析
        4.2.1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4.2.2 旅游发展扰动
    4.3 外部压力驱动下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 系统内部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4.3.2 系统内部旅游空间竞争中的矛盾
        4.3.3 系统内部旅游空间联合发展的迫切性
        4.3.4 小结
第五章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时空分异分析
    5.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
        5.1.1 旅游社会子系统评价因子
        5.1.2 旅游经济子系统评价因子
        5.1.3 旅游生态子系统评价因子
    5.2 层次分析法对权重的确定(AHP方法)
        5.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5.2.2 AHP方法在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5.3 数据处理与计算
    5.4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1 秦岭西安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2 秦岭宝鸡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3 秦岭渭南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4 秦岭汉中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5 秦岭安康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6 秦岭商洛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4.7 秦岭地区系统脆弱度时序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5 1990、2000、2010年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空间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5.1 1990、2000、2010年秦岭地区系统总脆弱度空间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5.2 1990、2000、2010年秦岭地区各子系统脆弱度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5.3 1990、2000、2010年秦岭地区暴露敏感度、应对能力指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5.6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及关键驱动综合分析
        5.6.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关键驱动因素综合分析
        5.6.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时空变化中的耦合脆弱性分析
        5.6.3 小结
第六章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空间相互作用中的脆弱性评价
    6.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内部空间相互作用对脆弱性影响
    6.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旅游发展概况
        6.2.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客源概况分析
        6.2.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不同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6.3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区域内部可达性分析
        6.3.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不同地区空间形态分析
        6.3.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不同地区交通可达性现状
    6.4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空间相互作用中的脆弱性分析
        6.4.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6.4.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中的竞争与合作格局
        6.4.3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空间相互作用中的脆弱性评价
第七章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及扰沌
    7.1 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及其变化特征
        7.1.1 适应性循环的关键属性
        7.1.2 适应性循环中关键属性的变化特征
    7.2 秦岭地区不同尺度空间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度
        7.2.1 恢复力测度方法
        7.2.2 恢复力的测度结果
        7.2.3 恢复力年际变化分析
    7.3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1 秦岭西安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2 秦岭宝鸡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3 秦岭渭南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4 秦岭汉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5 秦岭安康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6 秦岭商洛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分析
        7.3.7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各市(县)域适应性循环机制
    7.4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扰沌
        7.4.1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过程
        7.4.2 不同尺度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扰沌分析
第八章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1 适应性管理的含义
    8.2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2.1 环境管理对策
        8.2.2 旅游发展对策
        8.2.3 区域协调对策
    8.3 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不同区域空间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3.1 秦岭西安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3.2 秦岭宝鸡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3.3 秦岭渭南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3.4 秦岭汉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3.5 秦岭安康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3.6 秦岭商洛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缘起-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1.1.2 意义-农居建造实践的指向
    1.2 研究视角的开启
        1.2.1 灾后农居重建的研究分析与诠释
        1.2.2 研究视角的导出-建造
    1.3 研究基点的延伸
        1.3.1 灾后重建的态度伦理
        1.3.2 可借助研究视角的理论概述
    1.4 研究概念的界定
        1.4.1 重建
        1.4.2 农居
        1.4.3 建造
    1.5 研究体系的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安排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5.4 研究组织框架
2 基点:建造视野下的农居演变背景研读
    2.1 建造理解与认知
        2.1.1 建造活动要素认知
        2.1.2 建造演进趋势
    2.2 中国农居建造的转型
        2.2.1 传统建造范式及其终结
        2.2.2 当代农居建造分析
        2.2.3 当代农居建造转型探索
    2.3 农居建造的展望
    2.4 本章小结
3 借鉴:灾后重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3.1 灾后重建的理论索引
        3.1.1 灾害研究
        3.1.2 灾后重建的理论脉络
    3.2 灾后重建理论的多维视野
        3.2.1 价值维
        3.2.2 管理维
        3.2.3 经济维
        3.2.4 社会维
        3.2.5 文化维
        3.2.6 法律维
    3.3 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研究与实践
        3.3.1 住房重建研究综述
        3.3.2 农居重建的建造研究
        3.3.3 农居灾后重建案例
    3.4 本章小结
4 审视:汶川地震农居重建的建造实践
    4.1 汶川地震灾后农居建造概述
        4.1.1 汶川地震灾情及损失概况
        4.1.2 灾后重建的制约因素
        4.1.3 农居重建成果概述
    4.2 汶川地震农居典型建造案例
        4.2.1 农居建造调查样本概述
    4.3 重建样本村农居建造分析
        4.3.1 样本村农居建造分析
        4.3.2 样本村农居建造主体评价
    4.4 农居建造问题之再思考
        4.4.1 农居重建问题归纳
        4.4.2 问题背后的思考
    4.5 本章小结
5 范式:灾后农居建造系统分析与建构
    5.1 建造的系统理念
        5.1.1 应用系统思维发展
        5.1.2 建造的系统认知
    5.2 农居灾后建造系统
        5.2.1 灾后农居建造的系统层级
        5.2.2 灾后农居建造的系统方法
    5.3 灾后农居建造范式及其体系构架
        5.3.1 农居建造范式
        5.3.2 主观要素:组织和程序
        5.3.3 客观要素:环境和技术
    5.4 本章小结
6 策略:建造范式指向的农居重建实施路径
    6.1 农居重建组织策略
        6.1.1 确定重建周期
        6.1.2 重建机制设计
        6.1.3 共同参与途径
    6.2 农居重建设计策略
        6.2.1 调查评估
        6.2.2 村庄规划
        6.2.3 农居设计
    6.3 农居建造实施的策略
        6.3.1 重建资源整合
        6.3.2 学习培训
        6.3.3 样板房建造
    6.4 本章小结
7 机制:社区建造理念下的农居重建政策途径
    7.1 农居重建的体制剖析
        7.1.1 重建的制度设计及实践偏差
        7.1.2 成因分析
    7.2 NGO参与和公民社会理念的引入
        7.2.1 川震农村重建的社会践行及分析
        7.2.2 NGO参与重建的理论辨析
    7.3 重建制度的转型及建议
        7.3.1 政府民间合作
        7.3.2 乡村社区善治
        7.3.3 农居重建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农居建造-乡村发展的基石
    8.1 本文观点总结
        8.1.1 灾后农居建造意义
        8.1.2 农居建造范式及策略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问题意识说明与研究范围限制
    三、相关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概述
    第一节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界定
        一、水污染及其自然属性
        二、负外部性:水污染的经济属性
        三、水污染规制:对负外部性的矫治
        四、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基于多种属性的概括
    第二节 水污染规制及其行政行为形式
    第三节 行政合作类型及其价值取向
        一、行政合作相关概念辨析
        二、行政合作及其类型
        三、行政合作的价值取向:效率
第二章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因
    第一节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一、行政合作的管理学理论概览
        二、各种理论之评析
        三、行政合作管理学理论的贡献
    第二节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必要性的经济学论证
        二、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法学理论基础
        一、“行政法律关系论”
        二、环境法之合作原则
    第四节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实践动因:以太湖流域为例
        一、太湖水污染规制的已有探索
        二、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三、行政合作: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的基本路径
第三章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制度障碍
    第一节 制度与行政合作
        一、制度的含义
        二、制度与行政合作的关系
    第二节 正式规则障碍
        一、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法律规则
        二、产权
        三、契约
    第三节 非正式规则障碍
        一、地方保护主义
        二、政绩评价标准
    第四节 实施障碍
        一、何为实施
        二、行政协议及其实施
第四章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水污染防治体制检视
        一、我国水污染防治体制的历史发展
        二、现行水污染防治体制解析
        三、我国水污染防治体制中的若干“冲突”
        四、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法》的一个进步
    第二节 流域综合管理:超越现行体制的新理念
        一、流域综合管理的提出背景
        二、流域综合管理之解析
    第三节 流域综合管理背景下的行政合作模式选择
        一、行政合作的一般模式
        二、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具体模式
        三、我国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模式选择
第五章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工具完善
    第一节 行政协议与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
        一、何为行政协议
        二、行政协议: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现实选择
        三、行政协议规制效果之考察:以江浙边界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为例
    第二节 行政协议的内容
        一、行政协议内容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协议内容的完善建议
    第三节 行政协议的效力
        一、行政协议的时间效力
        二、行政协议的效力位阶
        三、行政协议的效力范围
    第四节 行政协议的履行模式、责任机制与争端解决
        一、履行模式
        二、责任机制
        三、争端解决
第六章 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的机制建立
    第一节 合作规划机制
        一、合作规划的一般理论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践及其问题
        三、合作规划构想及其法律调整
    第二节 联合监测机制
        一、我国环境监测的现行体系
        二、环境监测的法律依据
        三、监测机构的性质与监测行为的定位
        四、交界水质联合监测机制之建立
    第三节 联合执法机制
        一、联合执法的基本理论
        二、太湖流域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的探索及评析
        三、水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机制之建构
    第四节 生态补偿机制
        一、生态补偿与行政合作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探索及其问题
        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之完善
    第五节 信息共享机制
        一、行政合作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二、流域信息共享机制的制约因素分析
        三、流域信息共享机制的路径选择: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突破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
    第三节 关于本论文
        一、资料说明
        二、文章思路与结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徽州水旱灾害统计与分级
    第一节 资料处理方法
    第二节 明清以来徽州水旱灾害级别表
    第三节 基于水旱灾害统计表的分析
    小结
第二章 水旱灾害与农业相关问题
    第一节 徽州地理概况与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水旱灾害引发的农业环境变迁
    第三节 种植时令与结构及农业品种调适
        一、种植时令
        二、种植结构
        三、农业品种的调适
    小结
第三章 其余各类灾害及其社会应对
    第一节 火灾
        一、文献中所见徽州市镇火灾
        二、历史时期市镇火灾浅析
        三、公共设施与民居火灾之原因
        四、民居火灾之防范
    第二节 瘟疫
    第三节 虎患
        一、徽州历史文献关于"虎患"的记载
        二、徽州"虎患"的时间、区域与规模
        三、灾害并发——徽州虎患的根本原因
        四、惧怕与捕杀——面对虎患
    第四节 蝗灾与虫灾
        一、蝗灾
        二、虫灾
    第五节 雹灾
    第六节 冷灾、风灾与地震
        一、冷灾
        二、风灾
        三、地震
    小结
第四章 灾害背景下的徽州粮食问题
    第一节 徽州的粮食自给、运输与当地米市
        一、徽州的粮食自给概况
        二、粮食采买及运输
        三、明末徽州米市——以歙县渔梁坝为中心
    第二节 饥荒与救荒食物
        一、饥荒与灾荒年份米价初探
        二、《野菜博录》所见徽州救荒食物
    第三节 灾荒年份粮食"遏籴"的应对
        一、淳安阻米案
        二、祁门阻米案
    小结
第五章 明清徽州的仓储备荒
    第一节 明代的预备仓、廉惠仓和社仓
        一、明前期的预备仓
        二、明后期各仓并立的仓储系统
        三、明末灾荒救助实态——崇祯九年大早荒
    第二节 清代的仓储制度
        一、清前期官仓体系的重建
        二、清中叶社仓系统在徽州的发展
        三、道咸年间太平军战乱时的救济
        四、惠济仓:清代官民合办之典范
        五、清代赈济方式的变迁
    第三节 民间与宗族救济
        一、乡约与宗族救济
        二、灾荒年份的个人行为
        三、晚清义仓的兴起——以婺源为例
    小结
第六章 水利治灾工程与民间水利合作规则
    第一节、农田水利与其他工程设施
    第二节 昌堨——明代的例证
        一、昌堨的开凿与灌溉区的田地分类
        二、昌堨运营与规则
        三、资金之来源、用处
    第三节 吕堨——清代的例证
        一、吕堨的开凿
        二、明清以来吕堨重浚与堨口变迁
        三、乾隆时期之吕堨
        四、嘉庆年间的吕堨
        五、咸丰年间吕堨
        六、供奉与神灵
    小结
第七章 灾害与城乡生活
    第一节 应对灾害的公共事务
        一、清代城市排水问题
        二、用水纷争与规则——灌溉、水碓、河路
        三、民间惯例——矛盾中的协作与竞争中的妥协
    第二节 乡村环境——棚民的迁入
        一、徽州棚民概况
        二、徽州棚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冲击
        三、徽民与棚民的冲突
    第三节 契约文书所见徽州林木保护之变迁
        一、从正统到嘉靖——明代婺源上溪源程氏的林业保护
        二、清代的林业盗伐与保护
    小结
第八章 赈灾个案研究:晚清徽州社会救济体系探微——光绪三十四年大水灾
    第一节 灾害的空间分布
        一、水灾概况
        二、重灾县休宁与婺源的比较
        三、休宁灾情与空间分稚
        四、婺源的灾情与空间分布
        五、歙县灾情与空间分布
    第二节 水灾的赈济机构
        一、公济善局
        二、徽州水灾义赈公所
        三、江南赈捐总局
    第三节 赈灾程序
        一、灾后急赈和专项赈济
        二、查赈和普赈
        三、补赈、以工代赈
        四、赈灾物资及来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家谱、文书与相关古籍
    方志、地名志(兼按成书时间与地域)
    资料集与工具书(按字母顺序)
    连续出版物与讲座(按字母顺序)
    专着(按字母顺序)
    外文类论着
    相关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一、明清徽州水旱灾害资料表
    附录二、现存明清民国徽州方志及藏处一览表
后记

(9)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战略构建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选题意义与背景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2.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
        2.1.1.政治法律环境
        2.1.2.经济环境
        2.1.3.技术环境
        2.1.4.社会文化、自然环境
    2.2.行业环境分析
        2.2.1.建筑业环境分析
        2.2.2.水利施工行业环境分析
    2.3.水利施工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3.1.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
        2.3.2.省内同业竞争对手分析
3.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公司现状分析
        3.1.1.组织结构与经营规模
        3.1.2.业务分析
        3.1.3.竞争地位与企业信誉
        3.1.4.人力资源状况
        3.1.5.项目管理能力
        3.1.6.市场开拓能力
        3.1.7.创新能力
        3.1.8.财务能力
    3.2.SWOT分析
        3.2.1.潜在的资源优势和竞争能力(Strengths)
        3.2.2.潜在的资源弱势和竞争缺陷(Weaknesses)
        3.2.3.公司面临的潜在机会(Opportunities)
        3.2.4.危及公司利益的外部威胁(Threats)
    3.3.价值链分析
        3.3.1.内部价值链过程分析
        3.3.2.核心能力分析
4.战略设计
    4.1.公司使命与目标设计
        4.1.1.公司使命、愿景与核心理念
        4.1.2.公司发展目标
        4.1.3.战略方针
    4.2.以水利工程施工总承包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战略
        4.2.1.主营业务战略
        4.2.2.相关业务战略
    4.3.以“诚”、“精”、“新”、“捷”、“稳”为特色的差异化战略
5.战略实施的措施
    5.1.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5.1.1.以人为本,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5.1.2.品牌优先,塑造新型的企业文化
        5.1.3.科技兴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5.2.加强市场开拓能力
    5.3.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5.4.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5.5.整合外部资源,增强公司竞争能力
    5.6.加强内部沟通,推动管理信息化
        5.6.1.保持良好的内部沟通
        5.6.2.持续推进管理信息化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福建省水灾害与减灾的十年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渐进赋权—分层嵌入:汶川地震灾后社会治理变迁机制研究[D]. 张晓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2]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 叶龙珍. 福建地质, 2018(02)
  • [3]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4]工程地质:十年回顾与展望[J]. 黄润秋,祁生文. 工程地质学报, 2017(02)
  • [5]陕西秦岭地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D]. 陈娅玲. 西北大学, 2013(02)
  • [6]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 高峻. 浙江大学, 2012(06)
  • [7]水污染规制之行政合作研究[D]. 吕成. 苏州大学, 2010(10)
  • [8]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 吴媛媛. 复旦大学, 2007(06)
  • [9]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战略构建与实施研究[D]. 董少南.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2)
  • [10]《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标签:;  ;  ;  ;  ;  

福建省水灾减灾十年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