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与“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

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与“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走“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林[1](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金忱[2](2020)在《旱科威保水剂在吉林省玉米、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水剂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具备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的一种新型节水材料,也被称为高分子吸水剂或高分子吸水树脂。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是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Merr)等作物的主产区,但水热资源分布不均,水分利用效率和增产空间较大。本研究以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和室内苗期水分应用试验为基础,结合作物生长情况和不同气候区特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为发展抗旱节水农业以及保水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农用保水剂旱科威具有较好的吸液倍率和吸水保水能力,可短时间内迅速吸水至最大吸液量的一半以上,且可保持水分长达17小时以上,重复吸水次数可达20-50次以上。随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其在土壤中的吸水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玉米在半干旱和半湿润水分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对出苗率、出苗日期、苗期株高、叶龄、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全株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干旱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而大豆仅在半湿润条件下施加保水剂对上述指标有促进作用,而干旱条件和半干旱条件均存在抑制作用。3.在半湿润区直接施加保水剂时,玉米和大豆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相对叶绿素含量、根系数量、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全株干重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有一定提高。且施加保水剂后,玉米的穗位高、穗位系数、茎粗系数、抗倒性以及大豆的田间出苗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有提高的趋势。施加保水剂使玉米和大豆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64%和18.6%,并且可使大豆经济效益提高10%。4.在半干旱农业区保水剂与滴灌结合的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最明显,株高、穗位高达显着差异,茎粗、穗位系数、相对叶绿素含量也有所提高。在浅埋滴灌和膜下滴灌基础上施加保水剂可提高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88%和4.67%。并且浅埋滴灌施加保水剂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可使投产比增加2.44%。5.结合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在半湿润雨养农业区更适宜对大豆施加保水剂,可使大豆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较大提升。种植玉米施加保水剂对生长和产量有积极作用。在半干旱灌溉农业区保水剂适宜与浅埋灌溉方式进行结合使用,可使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

陈正发[3](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姜浩[4](2019)在《雨养区春玉米田间水-温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东北玉米产量的增长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8%以上。降水分布不均和春季低温冷害是限制东北雨养区玉米增产的关键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对东北雨养区玉米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田间试验基础上,结合试验区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数据以及田间管理等资料,基于HYDRUS-1D,对水汽热耦合模型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率定和验证;模拟了露地和黑膜覆盖(75000株/hm2)下田间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覆盖处理(露地和黑膜)和种植密度(60000株/hm2、75000株/hm2和90000株/hm2)对玉米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种植密度探讨了为75000株/hm2下的春玉米田间土壤水-温效应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率定和验证。在土壤水参数中,土壤含水率对孔径指数(n)和土壤饱和含水率(θs)最敏感;在作物参数中,反照率(Albedo)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叶面积指数(LAI);气象参数中,土壤含水率对降雨(Rainfall)最敏感,其次为温度(T)。影响耕层温度的主要参数是土壤热参数,其次为气象参数和作物参数。土壤蒸发对土壤水参数和土壤热导率函数系数b1、b2、b3变化敏感,对作物参数中的LAI、Albedo变化敏感。植株蒸腾则对LAI、株高(CH)以及Albedo变化敏感。利用2016年和2017年田间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露地和黑膜处理下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2)基于HYDRUS-1D模型对露地和黑膜处理土壤水分进行了模拟与分析。在连续无降雨条件下,露地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黑膜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基本保持不变。同一土层处,露地处理由于毛细管力作用向上层土壤运输的水分通量要比黑膜处理多;从单场降雨来看,露地和黑膜处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水分总上升量先增加后减小,总下渗量逐渐减小;露地和黑膜处理平均日蒸腾强度、日耗水量以及平均日耗水强度均随着玉米的生长呈现出先升高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黑膜处理的平均日蒸腾强度大于露地处理,但露地处理耗水量显着高于黑膜处理,蒸发强度变化规律则与蒸腾强度相反;土体蓄水量的变化随降水量增加,波动变大,影响的土壤深度越深。露地和黑膜玉米根系吸水速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根系吸水速率均发生在抽穗期;露地和黑膜处理玉米各个生育阶段土壤水资源均表现为补给状态。(3)基于HYDRUS-1D模型对露地和黑膜处理耕层温度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露地和黑膜处理耕层温度均呈现出正弦曲线昼夜变化规律。土层越深,土壤温度日振幅越小,土壤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滞后效应越明显;同一土层,不同处理土壤温度日振幅随玉米生长而减小,黑膜土壤有效积温大于露地处理,两者差距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拉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露地和黑膜土壤有效积温的差距不断减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有效积温占总积温的比例从大到小均表现为:苗期>成熟期>拔节期>灌浆期>抽穗期。(4)分析了覆膜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除了抽穗期覆膜对玉米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WUEET·B)影响不显着外,其他生长阶段,覆膜和种植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WUEET·B均有显着影响。玉米基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WUEET·B)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逐渐变大。覆膜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基于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Y)的影响显着。玉米苗期和抽穗期的WUEET·B越大,WUEET·Y越大。(5)研究了土壤水-温效应与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ET、E以及E/ET越大,玉米WUEET·B和WUEET·Y越小;ET和E/ET越大,玉米最终经济产量越小;并且经济产量与0-25cm土壤耕层积温和0-30cm土壤平均含水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表明,适宜的耕层积温和土壤平均含水率可以提高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产量;0-25cm土壤耕层积温与ET、E、WUEET·B以及WUEET·Y呈显着正相关关系;0-60cm土壤平均含水率与WUEET·B和WUEET·Y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张琦璇[5](2019)在《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经之路,经过近50年的城镇化建设,我国目前已有约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但是由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滞后,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不合理、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等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区域水资源缺乏、雨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增加、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等城市水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区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被视为解决我国当前城市水生态问题的先进理念和有效措施,提倡城市与自然的和睦共存、和谐发展,以低成本的雨洪管理措施恢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恢复整个地区和流域的生态系统平衡。我国政府从2013年起开始大力倡导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掀起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尝试和研究的热潮,但是大部分研究和实践都集中于我国中东部经济发达、湿润半湿润地区,对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全球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6%,涉及80多个国家和40%的全球人口。而我国形势更加严峻,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0%,涵盖了内蒙古、华北、西北、西南的大片区域,这些区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通道和众多节点城市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全球正面临着干旱区持续和快速扩张,以及气温增高、极端气象事件频发的趋势,而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灾害抵抗力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十分敏感,必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干旱和气候增温影响。因此,探索如何合理规划建设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即以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区域,首先,从干旱半干旱区的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集水农业和海绵城市建设结合机制和理论支撑的角度,探讨了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框架。其次,基于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分别从微观海绵单元尺度、中观城市尺度和宏观流域尺度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案设计。再次,选取兰州市作为实证分析区域,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思路,通过提取兰州市城关区新港城小区为范例小区,从小区和全市建设区域的角度分别进行了集水量预估和城市生态服务价值提升值的预测,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和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提出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理论层面,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建设要重点针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水生态问题,充分借鉴集水农业理论在干旱半干旱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的丰富实践和理论经验,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机结合,以基本的低影响开发措施和海绵城市因地制宜的原则为支撑,以降水资源的收集、净化、储蓄、利用为主要内容,以改善干旱半干旱区城市水生态问题,构建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框架,从而实现干旱半干旱区打造宜居城市、构建生态流域的目标。2、操作层面,微观尺度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为具体的海绵单元建设,重点结合景观设计方案,增加城市绿化率,尽可能多地收集雨水资源;中观尺度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落脚点在于土地利用控制性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形成实体的城镇海绵系统;宏观尺度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在着眼于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流域层面的水生态安全格局。3、实证方面,结合兰州市地域狭小、建筑密度高及地理和气候等特点,兰州市海绵单元建设应重点关注绿色屋顶建设,并充分挖掘其他海绵设施的建设潜力。研究显示,以兰州市2017年兰州市建成区面积和37%的建筑密度计算,理想条件下,发展绿色屋顶可以为兰州市增加117.41km2的城市绿地面积。另外,如果加上配套地面雨水花园、自然绿地和道路系统等,兰州市海绵单元的总面积将达到207.01km2,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贡献的增加量约为3.64—3.89亿元,实施改造方案后兰州市的年集水量理想值可达0.86亿m3,集水潜力略高于兰州市目前年均生态环境用水量。4、建议层面,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1)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摒弃忽视生态只求发展的城市建设思想,树立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3)加强基础台站建设,推动基础数据透明和公开;(4)科学规划、理性施工,坚持城市建设规划与节水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建设中技术措施应与建设地条件相符合;(5)鼓励公众参与,汲取公众智慧,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6)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朱利波[6](2017)在《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景观是陕北地区标志性的景观类型之一,但陕北地区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其农业中的涉水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和雨水打交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大量雨养农业的实践做法,如何在今天数字化的时代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梳理传统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如何看待这一笔宝贵的财富并且把它运用到我们今天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实践中来,是极其必要的。因此要深入发掘陕北地区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经验中的科学内涵,使其更好的在实践中发挥效果,这是当今时代一个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固然丰富,但其内在的科学化梳理还不够,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的基本类型、影响因素,并对其优缺点做了概括性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经验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梳理和数字化的解译,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库建模技术来研究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数字化过程,即构建TRALD程序。并在陕北地区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智慧化地应用,帮助设计师在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综合权衡各类因素、科学的优化决策,最大限度的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全文共分为六章来对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研究框架进行整合和梳理;第二章为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形成基础;第三章为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内容总结;第四章为陕北传统的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数字化解译与验证的程序TRALD的构建,主要介绍了TRALD程序的构建目标与原则、构建方法、开发过程和开发说明;第五章为TRALD在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的验证与应用—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对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经验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梳理和数字化的解译;二是在数字化解译的基础上构建TRALD程序及其推广价值研究。

张旺运[7](2017)在《旱作梯田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作梯田是提高粮食单产的有效措施,新修梯田必须通过土壤培肥才能提高作物产量。在2002年5月新修旱作梯田上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了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动态特征。2003年8月开始,对新修旱作梯田做了4个施肥处理:(1)空白对照(CK):未施用任何肥料;(2)氮磷肥处理(NP):每年施70 kg/ha氮和15.7 kg/ha磷,氮肥和磷肥搭配施入;(3)有机肥处理(M):2003-2006年每年施20t/ha农家肥,2007-2016年每年施10 t/ha农家肥;(4)氮磷肥加有机肥处理(MNP):每年施70 kg/ha氮和15.7 kg/ha磷,2003-2006年每年施20t/ha农家肥,2007-2016年每年施10 t/ha农家肥,氮肥、磷肥、农家肥搭配施入。试验施加的农家肥主要是羊粪,平均养分含量如下:有机碳250.0g/kg,全氮10.0g/kg,全磷0.84g/kg,速效磷0.16g/kg,无机氮0.08g/kg;氮肥尿素中氮元素含量约为46%,磷肥过磷酸钙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约为16%,在每年收产后的10月份施加氮磷肥和农家肥。选取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三种主要的农作物,采用豌豆、春小麦、马铃薯的轮作顺序种植。试验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旱作梯田在经过13年耕种过程中,4个处理在0-200 cm土层的储水量均显着下降。在0-100cm土层,施加有机肥处理(M和MNP)土壤储水量显着高于对照(CK)和单施氮磷肥处理(NP);在100-200cm土层,施加有机肥处理(M和MNP)土壤储水量则在试验后期明显低于不施加有机肥的两个处理(CK和NP)。2、旱作梯田施加有机肥(M和MNP)不仅能快速增加表层土壤轻质有机碳、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而且能增加深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只施加氮磷肥处理(NP)对表层土壤轻质有机碳、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影响很有限,对深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含量无显着影响;施加有机肥(M和MNP)和氮磷肥(NP)均能快速提高表层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只施加氮磷肥处理(NP)无法提高深层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施加有机肥处理(M和MNP)则可提高深层土壤全磷含量,对深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无显着影响。3、有机肥与氮磷肥搭配施入可最大限度提高作物产量。非生长季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均可影响作物产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对豌豆和春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土壤全氮含量对马铃薯产量有显着影响;土壤全磷含量对春小麦产量也有一定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对豌豆、春小麦、马铃薯产量均有显着影响;非生长季降水量与春小麦、马铃薯产量呈负相关,生长季降水量同豌豆、春小麦、马铃薯产量有显着正相关。

张鹏[8](2016)在《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文中指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是西北旱区改善旱地作物水分状况,维持作物产量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为进一步完善集雨技术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一种可有效提高灌溉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缓解灌溉水资源高耗低效问题的北方灌溉农田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本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典型区(宁夏彭阳县),设置沟垄集雨(R)与传统平作(B)两种种植方式,结合玉米关键生育期补灌,形成8个处理(大喇叭口期1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1次灌水:R3/B3;全程不灌溉:R0/B0),通过连续3年(20122014)大田试验,分析不同集雨限量补灌模式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养分状况、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的影响(1)在3年试验期间,集雨补灌各处理(RI:R1、R2和R3)较对应畦灌处理(BI:B1、B2和B3)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生育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P<0.05),尤其是土壤上层(060 cm),平均增幅达10.40%和6.91%,且随着降雨增多增幅变大;由于灌水量较对应畦灌处理减少50%,各集雨补灌处理在灌水后(扬花期收获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均略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但均无显着差异。(2)不论是平水年还是丰水年,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增加耕层025 cm各土层土壤温度(P<0.05),且随着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加地温增幅逐渐减小;由于补灌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各集雨补灌处理和畦灌处理均低于对应的不灌水处理,且一次灌水处理(R1/B1和R3/B3)增温效果均高于两次灌水处理(R2/B2)。2、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1)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从而使040 cm各土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低于对应畦灌处理,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降幅减小;各补灌处理较对应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磷和速钾含量(P<0.05),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增幅减小,各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对速磷利用效率较好,而两次灌水处理(R2/B2)对速钾利用效率较好;在各年份,各补灌处理对04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影响较小,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基本无差异。(2)在各试验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增加各部位养分含量,籽粒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9.74%、12.18%和24.83%,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4.26%、37.07%和29.61%,茎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提高16.07%、22.88%和20.94%;各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对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可看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和两次灌水处理(r2)对植物养分吸收效果显着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而各畦灌处理间,两次灌水处理(b2)均好于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b1)和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b3)。(3)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和畦灌较不灌水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秸秆和籽粒养分吸收量(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两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而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3、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多呈增加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耗水量显着降低(p<0.05),分别低6.79%和8.44%;在平水年(2014)显着提高,平均高9.51%(p<0.05),各集雨补灌处理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耗水量均显着(p<0.05)高于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各畦灌处理中两次灌水处理(b2)均高于一次灌水处理(b1和b3)。(2)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通过垄覆地膜均可显着降低玉米各生育时期的耗水量,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在各阶段均高于对应不灌水处理,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在各时期耗水量均高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3)在丰水年(2012和2013),各处理间耗水强度无显着差异,而在平水年(2014),各集雨补灌处理耗水强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应畦灌处理,且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均显着(p<0.05)大于对应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4)在各降雨年型下,与不灌水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和畦灌处理均显着提高了玉米田耗水模系数,且增幅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1)在各试验年份,集雨补灌处理均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各集雨补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平均较不灌水处理显着提高11.94%(p<0.05),各畦灌处理大小顺序为两次灌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扬花期一次灌水,较不灌水处理平均显着提高12.72%(p<0.05)。(2)在20122014各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各项光合指标值,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平均提高11.79%、24.23%和22.94%,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各畦灌处理在雨水充沛的2013年较不灌水处理无显着差异,在2012和2014年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显着(p<0.05)提高10.08%、15.95%和22.94%,两次灌水处理的增幅明显大于其余灌水处理。(3)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随着降雨的增多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份均可显着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其中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平均显着提高7.66%、12.19%、5.47%和14.53%,各灌水处理的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两次灌水处理(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r3/b3)。5、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产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3.53%、6.23%、4.74%、10.01%、1.40%和6.19%,突尖长平均降低9.30%,其中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b1和r2/b2)对产量性状的提高效果显着高于仅在扬花期补灌处理(r3/b3)。(2)相比各畦灌处理,在20122014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增幅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29.51%、7.49%和34.15%;各集雨补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可平均提高12.61%(p<0.05),大喇叭口期补灌处理(r1和r2)经济产量增幅较扬花期一次补灌处理(r3)显着,尤其是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较不灌水处理无明显增幅,而在平水年(2014)平均提高16.12%(p<0.05),扬花期一次灌水处理增幅显着(p<0.05)高于其余补灌处理。(3)在各年份,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降雨利用效率(pue),分别平均提高27.09%和24.74%。各集雨补灌处理在各年型下较不灌水处理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wue和pue,平均分别提高10.46%和10.65%,各畦灌处理较不灌水处理仅在平水年(2014)分别提高2.23%和16.12%(p<0.05);各补灌处理间增幅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4)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利用效率(iwue),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三年分别提高1.6、1.3和1.7倍,各补灌处理效应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大喇叭口期和扬花期均灌水(r2/b2)。(5)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灌水生产效率(iwp),且随着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增幅逐渐变小,各集雨补灌处理间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增幅显着大于其余处理;各畦灌处理在丰水年(2012和2013)iwp均呈负值,但在各年份两次灌水处理(b2)效果较好。6、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收益的影响(1)在各降雨年份下,各集雨补灌处理较对应畦灌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田总收入,且增幅随着玉米生育期降雨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分别平均提高26.09%(P<0.05)、9.61%和31.52%(P<0.05),在平水年(2014)补灌效应尤其明显,各补灌处理增收大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R1/B1)>两次灌水(R2/B2)>扬花期一次灌水(R3/B3)。(2)在20122014各年份,与对应畦灌处理相比,各集雨补灌处理均可显着(P<0.05)提高玉米田净收益,三年分别提高39.81%、3.94%和59.92%,其中大喇叭口期一次灌水处理(R1/B1)增幅最为明显。

王向辉[9](2012)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历史活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搜集的历史史料和现代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对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灾害环境和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细致解剖和分析,发现从历史过程来看,农业环境变迁中自然和人文因素起着关键作用;灾荒因素突出诱发了近代环境变迁,而现代环境问题产生则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的综合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选择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发展减灾农业和区域生态治理模式,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一,本文从环境变迁与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入手,评价环境与农业环境定义,提出环境变迁理论。以生态学的环境胁迫理论为依据,对古代时期、近代时期和现代农业环境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气候变化胁迫、灾害环境胁迫、生态环境胁迫和土地污染胁迫四个概念;根据西北地区自然灾害多发、危害严重等特征,引入灾害风险理论,提出农业减灾概念;利用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揭示了西北地区脆弱区环境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区域农业生态治理理念。第二,论文对历史环境变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气候环境、森林植被、水土环境等自然因素在西北农业环境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人文社会因素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强度,对农业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破坏。明清时期人口激增,人地矛盾激化,土地利用无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时期政府不合理农业开发方式和政策,造成农区无序扩展和过度开发,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肆意破坏森林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区域扩大,最终形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牧交错区域,盲目移民固边开垦,常常导致生态危机。第三,近代农业环境变迁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是灾荒频繁,此起彼伏。西北地区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更是近代时期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以陕西为例,近代陕西从1840—1949年的110年间,有旱灾纪录的年份达81年。由于水旱灾害频发不断,冰雹、霜冻、蝗灾叠置发生,导致灾荒肆虐。灾荒对农业发展环境、社会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近代战乱延续不断,旧政权腐败、人地关系紧张、人民生活无保障,无力扩大再生产,更不用说抗灾和减灾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剧灾荒对环境的破坏力度。第四,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政策、政治导向等众多制度存在缺陷,对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并未给予重视或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并未改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家在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农业环境问题。但措施不力,政策不到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有增无减;生态环境脆弱的旱农地区农业灾害危害更加突出;由风蚀和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第五,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会诱发农业水土环境恶化和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灾害通常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削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大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监测能力建设,积极选择适应干旱胁迫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耕作技术。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发育,种植和产量影响问题,要积极研究和应用抗逆作物和抗逆品种,适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水生态农业。政府部门要加强极端灾害天气的研究和预报能力建设,完善灾害应急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构建农业生态治理和防灾减灾救助体系;逐步实施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的灾害风险,对西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六,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环境威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灾害风险,论文提出西北地区要大力开展农业减灾,发展减灾农业的对策。在发展减灾农业方面,首先要突出以抗旱防灾为重点;其次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减灾模式。在发展减灾农业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大科技减灾研究,提高科技减灾能力,加强减灾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减灾规划,不断完善政府减灾管理水平;要重视乡村的农业减灾,不断修缮减灾工程措施,增强农民防灾减灾的主体意识,体现农业减灾的现实意义。第七,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态势和区域生态差异化显着的特点,要选取生态环境脆弱的雨养农业区域和绿洲农业区域加以比较研究,选择合理恰当农业技术进行区域生态治理。雨养农业区域应针对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实施集雨工程减灾模式;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要加大生态治理的技术模式,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进行反思和完善,对生态补偿机制作出适时合理修改。针对绿洲农业区域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又面对着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要加大对区域水资源环境有效管理。对于盐渍化问题要加大水利工程和选择合理的农业技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绿洲气候和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绿洲节水灌溉技术和绿洲生态农业模式。针对绿洲沙漠化加重趋势,要建设以林草为主、防治风沙化的防治体系;采用覆盖耕作,合理灌溉防止和治理盐碱化土地;加大绿洲植被建设,扭转绿洲生态退化趋势,促进绿洲农业持续发展。

黄凤兰[10](2008)在《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及政策模拟 ——以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乡为例》文中指出中连川乡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区中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与长年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特征相应,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低下,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是世界上罕见的、连片的最贫困地区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该地区普遍推广集雨农业工程项目,使该地区于90年代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01-2005年李嘉诚基金项目实施后,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耕地资源确保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条件下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本论文研究,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这一新概念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耕地资源在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并利用对农户家庭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的数据和乡镇政府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比对和验证。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建立的假定前提:一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封闭的系统,二是系统中各影响因子都是不变的;三是系统中人均耕地资源面积刚好等于保障年人均最低粮食安全所需的面积,即人均剩余耕地资源面积为零。本研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指标:最低粮食安全保障线、人口及人口年增长率、耕地资源年均产量等,放到简单的数学生态模型中(该模型包含了Logistic年增长率不变的种群增长模型),得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基本模型是:模型中,A是耕地资源面积:P是起始年的人口总量;⊿P是人口年增长率;Ea是模型参数,它是保障人均年最低粮食安全所需的耕地面积,它取决于人均年最低粮食安全保障线和耕地资源年产量。由于模型包含了Logistic年增长率不变的种群增长模型,我将t回归到Logistic模型中,得出耕地资源的最大人口承载力模型:事实上,年人均最低粮食安全保障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相关因子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模型自身是一个动态的模型。本研究在基本模型基础上,还建立了开放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模型建立后,本研究首先将2005年中连川乡的基本数据,运用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中,并运用两种不同的参数进行比对研究,得出中连川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只能是以发展中国家年人均最低粮食安全保障线决定的参数模型,这与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相符合。其次,本研究将中连川村1965-200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于模型中,实证检验各不同年份耕地资源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再次,本研究运用模型进行模拟,说明耕地资源利用政策、人口及人口管理政策和农业科技政策的变化,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影响。最后,本研究模拟政府在管理目标条件下,为实现特定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管理目标,要求政府分别在耕地资源利用面积、人口及人口年增长率和农业科技政策及其影响下的耕地年均产量等方面作出相应决策,以及三个方面同时决策时的模拟数据。主要结论是:(1)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随着系统相关影响因子的变化而变化,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是动态模型。(2)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与耕地资源面积、耕地年均产量成正比,与人口、人口年增长率成反比。(3)评价耕地资源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指标有二个,一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二是耕地资源最大的人口承载力,二者缺一不可。总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建立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新概念基础上,它解决了Foster提出的长期以来生态学、数学、经济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无共同理论基础的问题,填补了长期以来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只有空间模型没有时间模型的空白。模型可用作地方政府对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人口及人口管理和农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决策工具,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相关决策的模型分析方法和模拟数据。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走“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走“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2)旱科威保水剂在吉林省玉米、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1.1.2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的现状
    1.2 国内外保水剂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保水剂的研究概况
        1.2.2 保水剂的作用原理
        1.2.3 保水剂的理化性质
        1.2.4 保水剂保水性能的相关指标及测定方法
    1.3 保水剂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保水剂在农业中的应用机理
        1.3.2 保水剂在农业中的施用方法
        1.3.3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及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指标测定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保水剂性能测试
        2.5.2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用保水剂对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
    2.6 小结
第三章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湿润雨养农业中的应用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3.3 试验指标测定及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2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3.4.3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4.4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根系特性的影响
        3.4.5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植株干重的影响
        3.4.6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3.4.7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病虫害倒伏抗性的影响
        3.4.8 施用保水剂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半湿润雨养农业区施用保水剂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干旱灌溉农业中的应用
    4.1 试验区概况
    4.2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4.3 试验指标测定及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保水剂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4.2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保水剂对植株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3 不同灌溉方式下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4.4.4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保水剂对半干旱区域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及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5.2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湿润雨养农业中的应用
    5.3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干旱灌溉农业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1.1 旱科威保水剂的性能测试及对作物苗期的影响
        6.1.2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湿润雨养农业中的应用
        6.1.3 旱科威保水剂在半干旱灌溉农业中的应用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4)雨养区春玉米田间水-温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土壤水热运移研究
        1.2.2 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观测项目
        2.2.1 试验设计
        2.2.2 观测项目和方法
    2.3 HYDRUS-1D模型
        2.3.1 模型概化
        2.3.2 模型原理
        2.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3.4 模型参数
        2.3.5 数据来源
    2.4 模型适用性评估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HYDRUS-1D农田水-温特征模拟研究
    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1.1 模型参数对土壤含水率敏感性分析
        3.1.2 模型参数对土壤温度敏感性分析
        3.1.3 模型参数对蒸散发敏感性分析
    3.2 水汽热耦合模型
        3.2.1 模型率定
        3.2.2 模型验证
        3.2.3 模型评价
    3.3 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情景的响应
        3.3.1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3.2 小雨情景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3.3 中雨情景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3.4 大雨情景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3.5 连续降雨情景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4 黑膜处理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3.4.1 蒸散发模拟结果与分析
        3.4.2 耗水量分析
    3.5 不同处理下水量平衡分析
        3.5.1 不同土层土体蓄水量随时间变化分析
        3.5.2 不同处理根系吸水模拟与分析
        3.5.3 水量平衡分析
    3.6 不同处理土壤耕层温度动态变化数值模拟
        3.6.1 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模拟
        3.6.2 不同处理土壤耕层有效积温动态模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种植密度和覆膜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 基于干物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4.2 基于经济产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4.3 基于经济产量与基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4.4 基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关系
    4.5 基于经济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关系
    4.6 土壤水-温特征与玉米产量关系分析
        4.6.1 土壤水-温特征与玉米耗水量及经济产量的关系
        4.6.2 土壤水-温特征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5)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变暖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影响
        1.1.1.1 干旱区的快速扩张
        1.1.1.2 极端降水事件增加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水生态问题突出
        1.1.3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城市现状
        1.1.3.1 城镇数量少、城市人口密度高
        1.1.3.2 城市规划理念落后
        1.1.3.3 城市水生态问题严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雨水利用
        2.1.1 集水农业
        2.1.2 城市雨水利用
    2.2 城市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
        2.2.1 城市雨洪管理
        2.2.2 海绵城市建设
        2.2.2.1 海绵城市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实施
        2.2.2.2 相关发表文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
    3.1 研究区域概述
        3.1.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划分标准
        3.1.2 全球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情况
        3.1.3 我国境内干旱半干旱区的分布情况
    3.2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内涵
        3.2.1 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特殊意义
        3.2.2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关键内涵
    3.3 集水农业理论与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结合机制
        3.3.1 本质相同下的概念联结
        3.3.2 观念更新下的内涵渗透
        3.3.3 场地特性下的技术融合
        3.3.4 社会需求下的统筹协调
    3.4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
        3.4.1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原则的具体表现
        3.4.2 与集水农业技术结合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
        3.4.3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内容
        3.4.4 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特点
    3.5 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
        3.5.1 建设目标
        3.5.1.1 短期目标:安全
        3.5.1.2 中期目标:舒适
        3.5.1.3 长期目标:生态
        3.5.2 建设原则
        3.5.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3.5.2.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5.2.3 本底调查先行的原则
        3.5.2.4 以“小海绵”为主的原则
        3.5.3 建设技术路线
第四章 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证分析
    4.1 区域概况
        4.1.1 兰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4.1.2 兰州市降水特征分析
        4.1.2.1 降水的年分布特征
        4.1.2.2 降水的月分布特征
        4.1.2.3 兰州市极端降水预测
        4.1.3 兰州市城市下垫面现状分析
        4.1.3.1 相关概念区分
        4.1.3.2 数据统计
        4.1.4 兰州市城市水生态现状分析
    4.2 兰州市城市集水潜力计算
        4.2.1 兰州市降水有效值筛选
        4.2.2 兰州市城市集水潜力计算
        4.2.3 小结
    4.3 兰州市集水型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设计
        4.3.1 海绵单元
        4.3.1.1 集水单元
        4.3.1.2 输水单元
        4.3.1.3 储存单元
        4.3.1.4 雨水在海绵单元中的运行路径
        4.3.2 城市尺度
        4.3.2.1 市区黄河沿岸滨水体系构建
        4.3.2.2 南北两山绿化屏障系统构建
        4.3.2.3 城市尺度海绵规划路径
        4.3.3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尺度
    4.4 方案可行性分析
        4.4.1 集水量预估
        4.4.1.1 绿植系统集水量预估
        4.4.1.2 道路系统集水量预估
        4.4.1.3 总集水量预估
        4.4.2 城市生态价值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4.4.2.1 土地利用类型层面
        4.4.2.2 水生态层面
第五章 结果和讨论
    5.1 主要结论
        5.1.1 理论层面
        5.1.2 操作层面
        5.1.3 实证方面
    5.2 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5.2.1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
        5.2.2 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
        5.2.3 强化研究评估和监测跟踪,推动基础数据公开
        5.2.4 科学规划、理性施工
        5.2.5 鼓励公众参与,汲取智慧,强化监督
        5.2.6 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共商共建共享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对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的呼吁
        1.1.3 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发展雨养农业景观
        1.1.4 风景园林学科对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研究
        1.1.5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数字化的原因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2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形成基础
    2.1 陕北地区的地域特征
        2.1.1 自然条件特征
        2.1.2 农业经济特征
        2.1.3 历史文化特征
    2.2 陕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相关的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
        2.2.1 陕北地区水生态与水环境的地域困境
        2.2.2 陕北地区现代农业景观工程中的涉水生态环境问题
    2.3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梳理及其价值总结
        2.3.1 功能梳理及其价值
        2.3.2 景观梳理及其价值
        2.3.3 文化梳理及其价值
        2.3.4 生态梳理及其价值
    2.4 小结
3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内容总结
    3.1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类型
        3.1.1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划分依据
        3.1.2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基本类型
    3.2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3.2.1 土壤及其影响因素
        3.2.2 下垫层及其影响因素
        3.2.3 植被及其影响因素
        3.2.4 降雨及其影响因素
        3.2.5 地形及其影响因素
    3.3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经验的解译
        3.3.1 同质性分析及普遍经验总结
        3.3.2 异质性分析及差异性经验总结
    3.4 小结
4 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工程设计的数字化解译与验证程序TRALD的构建
    4.1 TRALD程序的构建目标与原则
        4.1.1 TRALD程序的构建目标
        4.1.2 TRALD程序的构建原则
    4.2 TRALD的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库建模技术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数据库建模技术
    4.3 TRALD的开发过程
        4.3.1 影响因子及研究对象的赋值标准
        4.3.2 以陕北甘泉县贺家沟为例构造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4.4 TRALD程序开发说明
        4.4.1 程序概述
        4.4.2 程序的适用性与拓展性说明
        4.4.3 程序使用过程
        4.4.4 程序维护过程
    4.5 小结
5 TRALD程序在雨养农业景观设计中的验证与应用——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
    5.1 TRALD程序验证与应用的方法
        5.1.1 自然条件参数和设计参数的获取
        5.1.2 构思方案(运用TRALD分析并选择最优方案)
        5.1.3 方案完成(TRALD的验证)
    5.2 TRALD程序的验证与模拟
        5.2.1 甘泉县区域概况
        5.2.2 基地范围内数据及参数的获取
        5.2.3 TRALD的模拟验证过程
        5.2.4 TRALD程序的模拟结论
    5.3 TRALD程序在贺家沟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3.1 贺家沟的现状分析
        5.3.2 TRALD程序在的规划范围内模拟分析
        5.3.3 贺家沟的概念性方案设计
    5.4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研究结论
        6.1.2 创新点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不足之处
        6.2.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7)旱作梯田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概况
    1.2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现状
    1.3 黄土高原旱作梯田介绍
    1.4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质量含水量的测定
        2.3.3 土壤储水量的计算
        2.3.4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2.3.5 土壤轻质有机碳的测定
        2.3.6 土壤全氮的测定
        2.3.7 土壤全磷的测定
        2.3.8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第三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试验结果
    4.1 2003-2016年降水量
    4.2 土壤储水量的动态
    4.3 土壤质量的动态
        4.3.1 土壤有机碳的动态
        4.3.2 土壤轻质有机碳的动态
        4.3.3 土壤全氮的动态
        4.3.4 土壤全磷的动态
        4.3.5 土壤速效磷的动态
    4.4 轮作作物产量的动态
        4.4.1 豌豆产量的动态
        4.4.2 春小麦产量的动态
        4.4.3 马铃薯产量的动态
    4.5 三种轮作作物产量
    4.6 作物产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4.6.1 豌豆产量的通径分析
        4.6.2 春小麦产量的通径分析
        4.6.3 马铃薯产量的通径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旱作梯田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动态
    5.2 旱作梯田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动态
        5.2.1 土壤有机碳的动态
        5.2.2 土壤全氮的动态
        5.2.3 土壤全磷的动态
        5.2.4 土壤速效磷的动态
    5.3 旱作梯田在不同施肥方式下作物产量的动态
    5.4 旱作梯田在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集水农业
        1.2.1 集水农业含义与理论
        1.2.2 集水农业发展及模式
        1.2.3 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1.3 农田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1.3.1 农田集雨种植概念、理论基础及类型
        1.3.2 农田集雨种植的水分调控、增进降水生产潜力的机理
        1.3.3 国内外农田集雨种植研究进展
    1.4 节水灌溉研究
        1.4.1 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问题
        1.4.2 节水灌溉含义及发展
        1.4.3 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4.4 现有节水灌溉技术
    1.5 有限灌溉
        1.5.1 有限灌溉含义
        1.5.2 有限灌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1.5.3 有限灌溉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土壤理化性质
        1.7.2 作物植株养分含量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区 2012-2014年降雨量分布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降雨量
        2.4.2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2.4.3 土壤温度测定
        2.4.4 叶片光合指标测定
        2.4.5 玉米叶片叶绿素荧光测定
        2.4.6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
        2.4.7 玉米生育期观察
        2.4.8 株高、叶面积测定
        2.4.9 玉米干物质量测定
        2.4.10 产量指标的测定
        2.4.11 土壤养分测定
        2.4.1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
        2.4.13 土壤耗水量计算
        2.4.14 水分利用效率(WUE)、灌水利用效率(IWUE)及灌水生产率(IWP)计算
        2.4.15 收获指数(HI)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1 2012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2 2013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1.3 2014年 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 集雨限量补灌对 60~12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4 集雨限量补灌对 12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4.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 0~2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4.1.1 苗期
        4.1.2 大喇叭口期
        4.1.3 抽雄扬花期
        4.1.4 灌浆期
        4.1.5 收获期
    4.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25 cm不同土层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1.1 全氮含量
        5.1.2 全磷含量
        5.1.3 全钾含量
    5.2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5.2.1 碱解氮含量
        5.2.2 速效磷含量
        5.2.3 速效钾含量
    5.3 集雨限量补灌对 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农田玉米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6.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6.1.1 茎秆
        6.1.2 叶片
        6.1.3 籽粒
    6.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
        6.2.1 茎秆
        6.2.2 叶片
        6.2.3 籽粒
    6.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
        6.3.1 茎秆
        6.3.2 叶片
        6.3.3 籽粒
    6.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植株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6.4.1 全氮吸收量
        6.4.2 全磷吸收量
        6.4.3 全钾吸收量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耗水特性的影响
    7.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7.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7.2.1 各年份耗水量
        7.2.2 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7.2.3 降雨量占耗水量的比例
    7.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强度的影响
    7.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各生育期耗水模系数的影响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8.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光合指标影响
        8.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8.1.2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8.1.3 叶片气孔导度(Gs)
        8.1.4 叶片蒸腾速率(Tr)
    8.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荧光参数影响
        8.2.1 叶片初始荧光(Fo)
        8.2.2 叶片暗反应最大荧光(Fm)
        8.2.3 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8.2.4 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
        8.2.5 叶片可变荧光(Fv)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9.1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9.1.1 株高
        9.1.2 叶面积
        9.1.3 单株干物质量
    9.2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9.2.1 穗长
        9.2.2 穗粗
        9.2.3 突尖长
        9.2.4 百粒重
        9.2.5 穗行数和行粒数
        9.2.6 穗粒数
    9.3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9.4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9.5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9.6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WUE、PUE、IWUE和IWP的影响
        9.6.1 水分利用效率(WUE)
        9.6.2 降雨生产效率(PUE)
        9.6.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9.6.4 灌水生产效率(IWP)
    9.7 集雨限量补灌对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9.7.1 总投入
        9.7.2 总收入
        9.7.3 产投比
        9.7.4 净收益
    9.8 讨论
    9.9 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依据
        1.2.1 现实依据
        1.2.2 政策依据
        1.2.3 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环境变迁因素研究
        1.3.2 国外环境变迁研究
        1.3.3 环境变迁理论研究
        1.3.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5.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5.3 实地调查研究法
        1.5.4 区域类型研究法
        1.5.5 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1.6 可能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创新
        1.6.2 研究视角创新
        1.6.3 研究概念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
    2.1 环境变迁概念
        2.1.1 环境定义
        2.1.2 农业环境定义
        2.1.3 环境变迁概念界定
    2.2 环境胁迫理论
        2.2.1 气候变化胁迫
        2.2.2 灾害环境胁迫
        2.2.3 土地污染胁迫
        2.2.4 生态环境胁迫
    2.3 区域减灾理论
        2.3.1 区域灾害分析
        2.3.2 自然灾害系统
        2.3.3 农业减灾理论
    2.4 农业生态治理模式
        2.4.1 生态脆弱性概念
        2.4.2 生态脆弱区域治理
        2.4.3 生态治理机制
第三章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变迁研究
    3.1 自然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1.1 气候呈现冷暖交替变迁
        3.1.2 森林植被呈递减式变迁
        3.1.3 土地资源呈现扩展变迁
        3.1.4 水环境呈现剧减式变迁
    3.2 人文因素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2.1 人地矛盾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3.2.2 农业开发不当导致生态问题严重
        3.2.3 技术选择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双向性
    3.3 国家行为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3.3.1 无序移民导致牧区生产环境恶化
        3.3.2 农牧区域经营不善导致生态失衡
        3.3.3 开发战略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3.4 政策实施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制约
    3.4 小结: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的农业环境变迁
第四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业灾荒环境变迁研究
    4.1 近代环境凸显灾荒特征
        4.1.1 灾荒概念界定
        4.1.2 旱灾频发引发灾荒危机
        4.1.3 水灾频发加重旱荒危害
        4.1.4 多灾齐发加剧灾荒冲击
    4.2 灾荒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冲击
        4.2.1 灾荒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
        4.2.2 灾荒对社会民生环境的迫害
        4.3.3 灾荒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3 战乱和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迁延
        4.3.1 战乱加剧灾荒环境的危害程度
        4.3.2 社会脆弱加剧灾荒环境的蔓延
    4.4 小结:充分认识灾荒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现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问题研究
    5.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强
        5.1.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5.1.2 农业生态环境总体脆弱
        5.1.3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素分析
    5.2 农业灾害环境危害严重
        5.2.1 农业孕灾环境特征明显
        5.2.2 农业自然灾害类型众多
        5.2.3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5.2.4 农业地质灾害危害巨大
    5.3 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5.3.1 土地资源富裕,耕地资源不足
        5.3.2 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均
        5.3.3 植被资源丰富,发展面临困境
    5.4 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症结
        5.4.1 光热资源和水土资源充裕
        5.4.2 农业用水环境的严峻性
        5.4.3 土地资源侵蚀严重性
    5.5 小结:加大农业农业环境治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六章 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6.1 气候变化问题综述
        6.1.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6.1.2 我国气候变化特点和趋势
        6.1.3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及趋势
    6.2 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的胁迫
        6.2.1 极端气候导致农业生产环境严峻
        6.2.2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6.2.3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水资源紧张
    6.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6.3.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6.3.2 影响农作物种植制度和面积
        6.3.3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6.4 气候变化下农业技术选择和对策
        6.4.1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6.4.2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6.5 小结: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减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1 农业发展的灾害风险
        7.1.1 灾害风险定义分析
        7.1.2 农业自然灾害可能性
        7.1.3 农业自然灾害危害性
        7.1.4 农业本身的脆弱性
    7.2 农业发展的灾害胁迫环境
        7.2.1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7.2.2 农业水资源短缺
        7.2.3 农业灾害环境明显
    7.3 发展减灾农业的技术方向
        7.3.1 抗旱防灾为主
        7.3.2 要因地制宜
        7.3.3 要突出区域模式
    7.4 发展减灾农业的政策建议
        7.4.1 加大科技减灾研究
        7.4.2 加强减灾系统建设
        7.4.3 完善减灾管理体制
        7.4.4 重视农村村减灾工作
    7.5 小结:发展减灾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第八章 区域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8.1 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评介
        8.1.1 生态脆弱区内涵与识别
        8.1.2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别
    8.2 雨养农业区域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8.2.1 发展模式的技术选择
        8.2.2 发展集雨工程减灾模式
        8.2.3 发展生态治理减灾模式
        8.2.4 发展雨养农业减灾模式的政策和意义
    8.3 绿洲区域农业治理技术选择
        8.3.1 绿洲区域农业发展的生态背景
        8.3.2 绿洲农业开发引发的生态问题
        8.3.3 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的水资源困境
        8.3.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应用
    8.4 小结:积极探索区域农业生态治理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及政策模拟 ——以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态经济学产生及其问题研究
        1.1.1 生态经济学产生
        1.1.2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范畴
    1.2 生态经济学归宿及国外脆弱农业生态系统土地生产力研究进展
        1.2.1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归宿
        1.2.2 国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地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1.3 国内半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地统生产力问题研究进展
        1.3.1 研究概况
        1.3.2 研究的阶段性进展
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2.1 国外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2.1.1 美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2.1.2 英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2.1.3 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项目研究及其进展
    2.2 国内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规划研究进展
        2.2.1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
        2.2.2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
        2.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
    2.3 以往研究的博弈,本研究论题的提出
        2.3.1 以往研究的博弈与不足
        2.3.2 本研究论题的提出
        2.3.3 本研究论题的意义
    2.4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范畴
        2.4.1 研究的理论及模型背景
        2.4.2 现实背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
        2.4.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范畴
    2.5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2.5.1 基本思路
        2.5.2 研究方法
        2.5.3 主要创新点
3.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
    3.1 模型建立的理论背景
        3.1.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背景
        3.1.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3.1.3 中连川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建立的基础数据
    3.2 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
        3.2.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基本模型
        3.2.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动态模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果
        3.3.2 讨论
    3.4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的适用性
        3.4.1 基本模型适用于封闭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3.4.2 动态模型适用于开放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3.5 模型实证分析—以中连川乡为例
        3.5.1 中连川乡的基本数据和基本模型
        3.5.2 中连川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分析
        3.5.3 小结论
    3.6 模型评价-以中连川村1965-2005耕地资源可持续性为例
        3.6.1 1965-2005年中连川村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3.6.2 中连川村1965-2005年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模型评价
    3.7 结论
        3.7.1 模型建立,解决以往资源环境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研究无共性的问题
        3.7.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是动态模型
        3.7.3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也是人口承载力模型
        3.7.4 模型可用作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预测、评价和相关政策效果检测工具
    结语
4. 政策调整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影响的模型模拟
    4.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研究进展
    4.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模型依据和方法
        4.2.1 研究区域
        4.2.2 研究数据来源
        4.2.3 研究的模型依据和方法
    4.3 结果
        4.3.1 耕地资源利用政策的调整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及人口承载力的晴雨表
        4.3.2 人口规模及人口管理政策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具有重大影响
        4.3.3 农业科技政策强度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及人口承载力成正比
    4.4 讨论
        4.4.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与保护性耕地资源利用政策成正比,与宽松的耕地资源利用政策成反比
        4.4.2 农业科技政策强度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成正比
        4.4.3 强硬的人口及人口管理政策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成正比
        4.4.4 人口政策、耕地资源政策和农业科技政策同时发挥作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及人口承载力随之变化
    4.5 结论
        4.5.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受到耕地资源政策、人口政策、农业科技政策的共同影响
        4.5.2 人口政策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影响比耕地资源政策、农业科技政策的影响效果更显着
        4.5.3 农业科技政策强度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有着正相关影响
    4.6 小结与政策建议
        4.6.1 小结
        4.6.2 政策建议
5. 目标管理条件下耕地资源利用政策和人口管理决策的模型模拟
    5.1 目标管理的研究进展
        5.1.1 目标管理的含义及其辨识
        5.1.2 政府目标管理的意义及目标管理引入
        5.1.3 政府及相关部门耕地资源目标管理研究
    5.2 中连川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目标管理的研究方法
    5.3 中连川乡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目标管理的模型模拟
        5.3.1 第一层级目标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决策
        5.3.2 第二层级目标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决策
        5.3.3 管理目标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组合的模型决策选择
        5.3.4 强硬的人口管理政策与强化农业科技政策的组合决策选择
        5.3.5 动态的耕地资源利用政策与强化农业科技政策的组合决策选择
    5.4 小结与政策建议
        5.4.1 小结
        5.4.2 政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概念构架及研究范畴确定,为基本模型建立提供基础,解决了Foster的理 论难题,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在以往的空间模型研究中,增加了时间模型
        6.1.2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产生两个结果,第二个结果,即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模型,弥补了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具体数据缺失的遗憾
        6.1.3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因模型参数可据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土地生产力水平、不同粮食安全保障线而任意改变,模型有很广的区域适用范围
        6.1.4 不同政策措施力度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的影响不同
    6.2 展望未来:模型可作为政府相关决策、预测及评价的模型依据
        6.2.1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时间模型,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模型依据
        6.2.2 模型对政府决策具有检验性,可用作政府政策决策可持续性评价的依据
        6.2.3 政策调整的模型模拟具有前瞻性,可用作政府相关决策的预测工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着作、论文及正在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缩写词表

四、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走“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旱科威保水剂在吉林省玉米、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研究[D]. 金忱. 吉林大学, 2020(08)
  •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4]雨养区春玉米田间水-温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姜浩.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5]基于集水农业理论的干旱半干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以兰州市为例[D]. 张琦璇. 兰州大学, 2019(08)
  • [6]陕北传统雨养农业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应用研究 ——以甘泉县贺家沟为例[D]. 朱利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7]旱作梯田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质量与作物产量动态研究[D]. 张旺运. 兰州大学, 2017(02)
  • [8]集雨限量补灌技术对农田土壤水温状况及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D]. 张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9]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10]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及政策模拟 ——以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乡为例[D]. 黄凤兰.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集水技术与“雨养农业”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