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古典时代的文学思考——王国维文学研究的新认识

后古典时代的文学思考——王国维文学研究的新认识

一、走向后经学时代的文学之思——关于王国维文学研究的重新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施秋香[1](2020)在《后经学时代刘师培文学雅言观的审美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经学对文学领域的深远影响,在"后经学时代"的文论转型期逐渐削弱,但在近代学者刘师培的文学观念中,经学思想的印迹依然产生着内在的理论反映,尤其体现在他对文学语言的雅驯要求方面,这其中既蕴含着对传统经学资源的把握,更彰显出对文学本体的审美考察。刘师培文学雅言观的核心要义在于,遣词造句必须立足于系统坚实的语言学基础,既要通过雅驯之词使文章洁净整齐、典雅得体,又要避免繁杂浮夸的过分修饰和虚无缥缈的无意义辞藻堆砌。刘师培延展"文本于经"的思维模式,合理继承传统经学的学术资源和治学方法,加以近代语言学理论的拓展研究,使老生常谈的文学雅言观体现出文学本体论的审美意义,并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纯文学观念的生成。

王英娜[2](2020)在《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庄子》义理不竭、文笔妙奇的特点,促使历代释庄者完成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新诠解。尤其,在近现代这个充满危机和变革的特殊时代,《庄子》的阐释呈现出继承传统与借鉴西学并存的多元格局,这些庄学成就证明了《庄子》作为传统经典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文化生命力。与古代的庄学相较,中西并存的文化背景使近现代的庄子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不论在研究范式,还是在思想探索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并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训鉴。因此,近现代庄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阐释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近现代庄学新变进行整体观照,并从以佛解庄、以儒解庄、以西学解庄、以文学解庄等几个角度契入,考察近现代庄学的发展与新变,从而呈现其新时期的问题意识及时代文化价值。全文共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社会、学术的历史背景,探讨近现代庄学的复兴问题。在近现代,庄学复兴是诸子学思潮兴起的产物,而诸子的兴起亦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即从儒学的附庸走向独立,其包含了社会时局变化、学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亦经历了从清初到近现代学者们超越儒学并使诸子独立的不断自觉。内在演变与西学东渐是近现代诸子学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子学的致用思想、解经功能尤其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发掘。这些诸子学发展的共性直接影响了近现代庄学的复兴,并使近现代庄学呈现出《庄子》校释类、义理类着作的新发展以及《庄子》文学的专题探索。第二章主要从“以佛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以佛解庄”是庄学史上传统的释庄方式之一,具体表现为“格义”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格义”最初是以传统典籍中的概念或思想来诠释佛学,其中《庄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发展中,它经历了概念式“格义”、会通式“格义”、系统化“格义”以及实用化“格义”的过程。近现代“以佛解庄”的“格义”新变主要表现为法相唯识宗概念体系的系统化应用以及西学中平等、自由、科学等观念的融入,它实现了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既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对外来文化精华的汲取,从而使《庄子》发挥了时代所需的社会效用。杨文会是使近现代佛学复兴的关键学者,他的“以佛解庄”推进了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发展,在其影响下,章太炎、梁启超等学者均走向了实用化的新变道路。可以说,对于庄子思想的致用探求是近现代学者“以佛解庄”的重要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以儒解庄”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学者们之所以采用“以儒解庄”的诠释路径,是因为庄、儒之间在形上之“道”与形下的社会现实两个方面,均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行性,这为消解庄儒矛盾,提升庄学的社会效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探索前提。近现代学者的“以儒解庄”是试图通过儒道互补应对危机境遇中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其拯救危亡的经世致用价值。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对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对庄、儒义理相通处的深入探析,尤其是对《庄子》中实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对“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以及廖平通过重构经学体系,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可以说,这些不同角度的新研寻体现了近现代学者救世的共同理想,以及开发《庄子》致用思想的时代风貌。第四章主要从中西融合的视角探讨近现代庄学的新变。西学东渐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核心地位,引发了近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而学者们中西文化的比较与融通既使《庄子》研究有所继承,同时亦为之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并呈现出庄学新变的时代性特征。在近现代西学与《庄子》的比较融合中,西方的进化论、快乐主义、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等均对庄子思想的重新诠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胡适、章鸿钊等人的庄子研究主要体现了进化论与庄子思想会通的渐进过程。此外,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宾诺莎的“自然”“自由”等,也被近现代学者引入与《庄子》思想的对话与阐释中,中西文化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为庄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其开拓性的尝试亦成为后世学者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以及启蒙救亡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最科学、最前沿的思想和方法。在庄学界,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学者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使《庄子》研究呈现了新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近现代学者以不同的西学理论为《庄子》阐释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虽然在解庄中不免历史环境的局限,但其为中西文化交融做出的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效用,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亦具有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在西学与本土文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近现代“文学”观念明确从传统文史哲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并出现了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界定。《庄子》是否是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争议,但从总体来看,《庄子》的文学性特征在近现代具有新的发展,而这种新发展与近现代“文学”认知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本章探讨了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近现代“文学”理论视角的建构两个方面,以之作为《庄子》近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在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中,本文主要从《庄子》的文学语言、篇章结构、文体、文学的社会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古今比较及中西文法的参照中突显《庄子》文学的继承与发展。近现代学者对《庄子》文学的探讨虽然不免简单和粗糙,但他们强烈而明确的文学自觉意识以及多元化的思维使《庄子》的文学性得到新的发掘,这对后世《庄子》文学的发展亦具重要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秦洁[3](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楚小庆[4](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吴礼敬[5](2017)在《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从诠释学的角度整理和描述英语世界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历史,重点关注《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以《易经》的流行英译本作为切入点,选取英语世界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三种《易经》诠释方式: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或儒教典籍的宗教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之书的哲学诠释范式、把《易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或把《易经》注疏看成其产生时期的历史文献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本文将分析这些诠释范式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诠释《易经》的具体特征以及对后续的《易经》诠释产生的影响,以期回应诠释学上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应以作者、文本还是读者为旨归的争论,同时探讨“前见”、“视域融合”、“效果历史”、“诠释的循环”等诠释学核心概念在经典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适用性问题。具体说来,麦格基译本把《易经》看成异教经典,理雅各译本把《易经》看成儒教典籍,卫-贝译本把《易经》看成一部智慧之书,孔理霭、茹特等人的译本把《周易》看成西周时期的历史文献,林理璋翻译的《周易》王弼注则把《周易》看成魏晋时期的历史文献,最后司马富的《易经》诠释把《易经》当成一部全球化的经典。这些诠释范式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们也适应了各自阶段的历史需要。本文即以这些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的成因、特点和影响。本文共6章:第1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理论依据、术语说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创新点等内容。《易经》传入英语世界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因为对《易经》性质和特征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既往研究从译本评价、译文比较和易学史等不同角度切入,本研究则打算从诠释学的角度,探讨《易经》主要英译本中体现的诠释范式及其与生存时代、译者和环境间的互动关系。第2章: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以《易经》卫-贝译本的出现作为主要标志,把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分为卫-贝译本出现以前和卫-贝译本出现以后,分别介绍英语世界中有代表性的《易经》译本:卫-贝译本出现以前的主要译本有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它们分别体现了基督教文明与以《易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之间的对立和融合;卫-贝译本的产生是《易经》英译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卫礼贤力图用东方文化来补充和救济西方文明的立场,因此《易经》中的智慧和卜筮传统都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卫-贝译本后兴起的孔理霭、茹特、林理璋等人的译本则体现了把《易经》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的视角,译者特别偏重文本和时代的结合。本章简单分析了这些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并举例说明不同诠释方式对《易经》卦爻辞理解和解释产生的影响。第3章: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主要讨论麦格基译本和理雅各译本,分析二人的《易经》译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他们的不同易学观、译本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突出麦格基把《易经》当作异教经典理解和解释时秉持的“前见”和理雅各以文王、周公的作者原意为旨归的翻译策略及影响。整体看来,麦格基和理雅各所处的19世纪正是西方文明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无论是麦格基采用比较神话学的视角把《易经》看成与基督教迥然不同的异教经典,还是理雅各采用比较宗教学的立场把《易经》当成“东方圣书”体系下的儒教典籍,他们在整体上都秉持着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优越论思想,麦格基在译本中突出中国人的“生殖器崇拜”思想和儒家的“宇宙生成论”、“宇宙周期循环说”,理雅各的译本突出经传分离的解释原则,要以自己之“意”去逆周公、文王之“志”,体现出他们在诠释《易经》之前根深蒂固的“前见”。第4章: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主要研究《易经》卫-贝译本,分析该译本在英语世界确立经典地位的原因:卫礼贤和劳乃宣的合作、卫礼贤《易经》讲座的推动、荣格对《易经》的推介、贝恩斯夫人的转译、卫德明《易经》讲座的阐发、美国反文化运动的潮流乃至出版社的积极推动和媒体的普遍赞誉,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易经》卫-贝译本的流行。本章总结了卫-贝译本自身的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结构安排、把译文剥离具体的历史语境,强调《易经》的卜筮功能,然后介绍卫-贝译本在当时和以后产生的重要影响,突出诠释者和《易经》文本间的“视域融合”是新的理解和解释不断生成的条件。整体来看,《易经》从19世纪末的儒家典籍转变成20世纪中期的智慧之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文明发生的重大转变,经历“一战”和“二战”的摧残和毁灭,西方人对向来自信的机器文明、工具理性和科学崇拜产生怀疑和动摇,不少知识精英开始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向东方文明寻找借鉴和慰藉,《易经》卫-贝译本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世界的需求,因此在美国乃至欧洲掀起一股“易经热”。另一方面,卫-贝译本的独特结构,卫礼贤对《易经》作为“智慧之书”和“卜筮之书”的双重色彩的强调,荣格在序言中利用心理学上的“同时性”概念对《易经》占筮功能所作的分析,以及贝恩斯夫人流畅生动的现代英文,都为实现《易经》诠释范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第5章: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主要研究孔理霭、夏含夷、林理璋、司马富等人诠释《易经》的方式,分析英语世界采用历史主义方法诠释《易经》的内外部原因,重点介绍以孔理霭、夏含夷、茹特等人为代表的还原《周易》》本经在商周时期的历史含义和以苏德凯、林理璋等人为代表的还原不同《易经》注疏在各自所处时代语境中的历史含义这两种不同取向的历史主义诠释范式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以司马富为代表的把《易经》诠释和各国历史文化语境相结合的全球化的诠释方式,重点突出从文本和文本产生的历史语境出发来探寻文本原意的诠释旨趣。从根本上来说,英语世界对《易经》诠释的这种范式转变,是以新历史主义的产生和“中国中心论”思潮的兴起为背景的,是《易经》翻译和诠释领域内“回到中国”的一种具体尝试,虽然这种诠释范式的转变特征异常明显,但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下产生的《易经》译本并未像卫-贝译本一度取代理雅各译本那样取代卫-贝译本。第6章:结论,主要讨论《易经》文本产生过程中卦爻辞解释的“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认为这种“去语境化”和“再语境化”的过程同样体现在异文化语境中人们对《易经》的翻译和解释上。结论还总结了本文讨论的三种诠释范式中分别体现的“’照原意’或’照原样’理解”、“较好地理解”和“不一样的理解”这三种主张,指出“不一样的理解”才是《易经》在其他文化语境中接受和理解的关键,但“不一样的理解”并非不受任何制约,文本、诠释传统、后起的诠释方式、以及时间和读者,共同筛选并决定对《易经》卦爻辞的具体理解和解释。

刘霞云[6](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认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杨洪敏[7](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闫祺[8](2015)在《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文中研究指明1.诗歌总集编选与古今诗歌文化语境变迁//张羽//谈蓓芳//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摘要:元诗歌总集编纂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诗歌体式、风格、主题,包括编者、读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经验、文艺趣味、政治倾向,甚至还包括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尚。可以说,诗歌总集编纂是诗歌、编者、读者、社会文化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合力的结果。诗歌总集是了解诗歌和时代的窗口,是诗歌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它能反映出特定的时代人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也能透露出诗歌文化语境的诸多信息。作为文学研究者,

闫祺[9](2015)在《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文中研究指明1.诗歌总集编选与古今诗歌文化语境变迁//张羽//谈蓓芳//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摘要:元诗歌总集编纂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诗歌体式、风格、主题,包括编者、读者的文化水平、生活经验、文艺趣味、政治倾向,甚至还包括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尚。可以说,诗歌总集编纂是诗歌、编者、读者、社会文化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合力的结果。诗歌总集是了解诗歌和时代的窗口,是诗歌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它能反映出特定的时代人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也能透露出诗歌文化语境的诸多信息。作为文学研究者,

赵保胜[10](2015)在《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文中指出古史辨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形塑。这一运动的爆发,跟自古以来积累的疑古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社会背景有关,而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的个人因素也相当重要。这一事件的意义——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均包括思想解放和学术范式的探索两个方面。这前者偏重思想史意义,后者注重学术史价值,虽然都已有人论及,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系统考察尚不多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近现代学术转型和社会变革为经,以顾颉刚等人的学术活动为纬,从二者所交织的网络中对古史辨运动加以考察。全文由绪论、正文、附录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动机、论题旨趣、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的使用情况和架构安排等等。正文部分共分如下七章:第一章,主要解决近现代学术如何转型和现代学术范式建立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中国之“近代”的特殊性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的近代是由“自发的近代”受到“外来的近代”的冲击而形成的“复合的近代”;接着,以这一特殊的近代进程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近现代学术转型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认为这一转型是由整个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共同作用所造成,而胡适等人的启导之功对这一转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之后,对“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区别做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虽然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学术范式并非完美,而是存在诸多问题,但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发生却是必要的,古史辨运动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也非可有可无。第二章为“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从“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的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中国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两方面入手,考察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背景下,自古就有的疑古思想和清末以来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反传统思潮)两方面,对古史辨运动兴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结论认为:如果将疑古思想比作燃料,那么反传统思潮则好比火柴;而疑古思想的累积和反传统精神的弥漫,又进而成为学术转型乃至整个社会之转型的重要动力。第三、四两章分别为“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之“上”与“下”。前者,先究古史辨派如何形成,然后再分别讨论胡适和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影响,以及他们跟古史辨运动的关系;后者,结合时代背景,考察了顾颉刚走上疑古辨伪之路的过程,并对古史辨运动兴起之初的论战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对其中涉及的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主将,无论胡适、钱玄同,还是顾颉刚,在古史辨运动爆发之初,他们对于自己将要触发的这一场古史论战都没有全盘的计划和周详的考虑。不仅如此,由于学术上准备的不足,顾氏等人对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只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挖掘,故其许多观点不免过激,但其开风气之功实不可没。第五章为“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既然近现代学术转型对古史辨运动的发生、转折以致衰歇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按照社会思潮的变化对学术影响的轨迹将古史辨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期,似乎就是题中应有之义。1923年5月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标志着古史辨运动的爆发,而到了 1940年代中期,古史辨运动作为一场“运动”已经结束。第六章和第七章均为个案研究。两者分别以“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和“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为个案,透析了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所发生的具体影响。选取这样两个个案,一方面是因为《诗经》和《尚书》在中国传统的经学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也是现代学术各个分支(如文学、哲学、史学等)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部书跟古史辨运动的兴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古史辨派核心人物如顾颉刚等人以毕生之力重点研究的对象。以这样的两个个案来展现古史辨运动对现代学术的影响,可收举一反三之效。古史辨派在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都为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录部分是两篇与正文密切相关的专论,因其可以对正文起到辅翼的作用,故附录于此。

二、走向后经学时代的文学之思——关于王国维文学研究的重新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后经学时代的文学之思——关于王国维文学研究的重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后经学时代刘师培文学雅言观的审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经学时代的“文”与“经”
二、“务求雅驯”的雅言主张
三、“扫除陈言”的审美追求
四、“导源小学”的语言学立场

(2)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近现代庄学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庄学复兴
    第一节 近现代诸子学的兴起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学的复兴
    第三节 近现代庄学复兴的意义
第二章 以佛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以佛解庄的“格义”方法及历史演进
        一、“格义”方法的发生
        二、传统概念式“格义”的释义策略
        三、传统会通式“格义”的发展
        四、近现代系统化“格义”的推进
        五、近现代实用化“格义”的新变
    第二节 章太炎“以佛解庄”的致用理路
        一、以庄、佛构建“致用”理路的动因
        二、“齐物”与真如目标的预设
        三、由真返俗的致用方法
    第三节 梁启超以佛、儒释庄的新诠解
        一、对胡适解庄方法的质疑
        二、“真我”本体的确立及开拓
        三、庄儒融合与实践途径的新探索
        四、以佛、儒释庄的原由及意义
第三章 以儒解庄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传统的“以儒解庄”思想
        一、儒、庄融通的可行性前提
        二、传统“以儒解庄”的特点
    第二节 近现代“以儒解庄”的新风貌
        一、庄子“大同”思想的新发掘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新扩展
        三、庄、儒义理融合的深入与开拓
    第三节 近现代以经学解庄的新融合
        一、《庄子》与经学的互动融合
        二、对传统“以儒解庄”的新发展
        三、以经学解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近现代庄学新变
    第一节 《庄子》与进化论思想
        一、严复以“天演”解庄: 进化思想的引入
        二、胡适以“进化”解庄: 物种依据的相通
        三、章鸿钊的“天择律”与“天钧律”:进化思想的新定位
        四、以进化论阐释《庄子》的评价
    第二节 《庄子》与快乐主义
        一、根本相通:快乐与自得
        二、追求持久快乐的相似途径
        三、伊、庄认识论的异同辨析
        四、伊、庄比较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节 《庄子》之“本体”与“自由”
        一、斯、庄比较的可能性及新特点
        二、形而上: 本体的相契与殊异
        三、形而下: 相似的“自由”追求与不同路径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论庄子
        一、吕振羽以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较早尝试
        二、侯外庐对马克思主义解庄的补充
        三、郭沫若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新拓展
        四、以马克思主义释庄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新变
    第一节 近现代“文学”认知的新变
        一、近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
        二、近现代“文学”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近现代《庄子》“文学”研究的新变
        一、《庄子》的文学语言
        二、《庄子》的篇章结构
        三、《庄子》的文体
        四、《庄子》文学与社会
        五、《庄子》与传统典籍的文学比较
        六、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5)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理论依据
        1.1.3 术语说明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译本评析
        1.2.2 译本或译文比较
        1.2.3 易学西传史研究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主要范式
    2.1 英语世界的《易经》译本概述
        2.1.1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前
        2.1.2 《易经》卫-贝译本
        2.1.3 《易经》卫-贝译本出现以后
    2.2 《易经》英译本中体现的不同诠释方式
        2.2.1 儒教典籍
        2.2.2 智慧之书
        2.2.3 占筮手册
        2.2.4 历史文献
        2.2.5 心理学视角
        2.2.6 女性主义视角
    2.3 不同诠释方式对卦爻辞译文产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异教经典到儒教典籍
    3.1 麦格基理解的《易经》:异教经典
        3.1.1 麦格基译本产生的背景
        3.1.2 麦格基对《易经》的理解
        3.1.3 麦格基译本的特征
        3.1.4 麦格基理解和解释《易经》的“前见”
    3.2 理雅各理解的《易经》译本:儒教典籍
        3.2.1 理雅各译本产生的背景
        3.2.2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特征
        3.2.3 理雅各《易经》译本的影响
        3.2.4 理解和解释作者之意:理雅各诠释《易经》的取向
    本章小结
第4章 从儒教典籍到智慧之书
    4.1 卫-贝译本经典地位的确立
        4.1.1 卫礼贤的《易经》德译本及《易经》系列讲座
        4.1.2 荣格对卫礼贤《易经》译本的运用及评价
        4.1.3 贝恩斯夫人和她的英文转译本《易经》
        4.1.4 卫德明《易经》系列讲座的推动
        4.1.5 美国反文化潮流的兴起与《易经》卫-贝译本地位的最终确立
    4.2 卫-贝译本的主要特征
        4.2.1 结构安排独特,经、传同样重视
        4.2.2 剥离历史语境,融合中西智慧
        4.2.3 重视卜筮功能,强调实用色彩
    4.3 卫-贝译本的影响
    4.4 诠释者与《易经》文本的“视域融合”
    本章小结
第5章 从智慧之书到历史文献
    5.1 历史主义诠释范式产生的背景
        5.1.1 外部因素
        5.1.2 内部因素
    5.2 《周易》作为商周时期的历史文献
        5.2.1 孔理霭的《易经》诠释
        5.2.2 夏含夷的《周易》诠释
        5.2.3 茹特、高厦克、玛格丽特等人的《周易》诠释
    5.3 《易经》作为具体时期的历史材料
        5.3.1 苏德凯等人的《易经》诠释
        5.3.2 林理璋的《易经》诠释
        5.3.3 韩子奇的易学研究
    5.4 《易经》作为融合世界文化的历史文本
        5.4.1 卫德明、哈克尔等人的易学研究
        5.4.2 司马富的易学研究
    5.5 文本原意:从文本和文本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现状分析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1、重要的文献价值
        2、明显的问题意识
        3、独特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3、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与论题旨趣
    二 研究成果和回顾述评
    三 资料的使用说明
    四 研究架构安排和相关概念
第一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
    第一节 关于中国“近代”的划分
    第二节 由近代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学术转型
        一 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理路”看明清学术之变革
        二 清代学术(传统学术)之范式、影响及其局限性
        三 从近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角度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史学革命意义
    第三节 学术的“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
        一 “现代性”及其最突出的特征
        二 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何在
        三 现代学术范式如何获得体制化的固定
        四 现代学术范式的局限性
        五 现代学术范式与古史辨运动之关系
第二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
    第一节 与古史辨运动有关的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第二节 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思想资源
        一 先秦疑古辨伪述略
        二 汉唐时期的疑古辨伪思想
        三 两宋时期的疑古思想和主要人物
        四 明清以降的疑古辨伪学之大成
        五 疑古思潮对顾氏的影响及其与学术转型之关系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中西“碰撞”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
        一 激烈反传统与学术发展内在理路之关系
        二 近代“学科化”运动与伦理/价值和知识的分离
        三 以复古为解放:晚清今文家的历史阐释
第三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上)
    第一节 古史辨派的形成
    第二节 胡适的“整理国故”与疑古辨伪
        一 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到“整理国故”
        二 整理国故和疑古辨伪
        三 胡适对“近三百年”学术缺陷之认识
    第三节 钱玄同与古史辨派
        一 前人对钱玄同与古史辨派关系之研究
        二 钱玄同一生学术的几次变化
        三 钱玄同疑古思想之来源及其对顾颉刚之影响
第四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下)
    第一节 家世与少年时期对其学术选择的影响
        一 启蒙时期的顾颉刚
        二 国粹学报与革命思潮
    第二节 由今古文经学到截断众流:北大时期的顾颉刚
        一 戏迷生涯和章太炎的影响
        二 康有为思想的洗礼
        三 胡适“实验主义”思想的陶冶
    第三节 从《古今伪书考》到“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一 由《古今伪书考》到《辨伪丛刊》
        二 由辨“伪书”到辨“伪史”、“伪经”
        三 《崔东壁遗书》与“层累说”的思想渊源
    第四节 “层累说”的发现与古史论战的开始
        一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
        二 “层累说”发表后学界的反应
        三 刘、胡二人与顾颉刚的论战
        四 推翻信史的四项标准的提出
        五 古史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古史辨运动之兴起
    小结
第五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
    第一节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一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
        二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第二节 古史辨运动的开端、结尾以及时间段划分
        一 古史辨运动的始点
        二 古史辨运动的终点
        三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和时间段划分
第六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角度看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意义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二节 古史辨派对《诗经》的基本认知及其与传统学者之区别
    第三节 胡适对《诗经》的基本看法及其影响
        一 《诗经》是否“歌谣总集”的问题
        二 孔子是否“删诗”的问题
        三 关于《诗经》部分篇章的理解
        四 胡适对《诗经》研究方法的见解
    第四节 顾颉刚与钱玄同等对《诗经》问题的探讨
        一 从《中国哲学史大纲》说起
        二 歌谣与《诗经》
        三 顾颉刚对《毛诗序》的看法
        四 “《诗经》赖汉人附会而传”
        五 关于歌谣的转变和《诗经》的成书年代
    第五节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范式意义
        一 传统《诗经》学的研究模式
        二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范式意义
    小结
第七章 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及其检讨
    第一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上)
        一 作为古史考辨中心的《尚书》问题
        二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与《尚书》的年代问题
    第二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下)
        一 今文《尚书》诸篇年代问题与《尚书盘庚中篇今译》的发表
        二 《尚书》学讲义与工具书的编纂
    第三节 《尚书校释译论》和顾颉刚晚年的《尚书》研究
        一 “校、释、译、论”整理模式之形成与“《尚书》十种”
        二 分工协作与顾颉刚的《尚书》研究
        三 刘起釪与《尚书校释译论》
    第四节 现代尚书学的开创者——顾颉刚《尚书》研究的典范意义
结论与展望—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一 本文的结论
    二 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学科之当代意义
附录一: 论顾颉刚、胡适与傅斯年
附录二: 论顾颉刚、王国维之学术因缘及学术思想异同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走向后经学时代的文学之思——关于王国维文学研究的重新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经学时代刘师培文学雅言观的审美考察[J]. 施秋香. 管子学刊, 2020(03)
  • [2]近现代庄学新变研究[D]. 王英娜. 山东大学, 2020(08)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4]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5]英语世界《易经》诠释的范式转变[D]. 吴礼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8]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J]. 闫祺.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2)
  • [9]2012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J]. 闫祺.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2)
  • [10]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D]. 赵保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后古典时代的文学思考——王国维文学研究的新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