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土”,说“洋”

说“土”,说“洋”

一、说“土”道“洋”(论文文献综述)

修瑞[1](2021)在《封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篇"把二彪杀了吧。"话音刚落,扑通一声,有人倒进了雪地里,死了。"不行,二彪绝对不能杀。"自打入了冬,总能望见一只海东青在长白山原始森林腹地的高空里盘旋。它一扇动翅膀,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山林便被惊得鸦雀无声。于无声处,一小队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正在急行军,时间是一九四〇年三月初。部队已经遭遇断粮五天了,这对于每天都要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行军几十公里的战士们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噩耗。高强度的活动已经让大家的体能严重透支,但是他们必须继续走下去,而且这样的急行军还不知道要走多久,走多远,因为在他们身后,忽远忽近,始终尾随着日军和伪军的讨伐队,人数在数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张乐怡[2](2021)在《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保护实践的发展,我国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福兴古道作为千百年来移民迁徙的重要产物,沿线孕育了众多移民聚落,并共同催生出灿烂文化,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本论文以福兴古道系统的物质载体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法、地图语言表达法等,对福兴地区的移民史实和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梳理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核密度估算法、近邻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法、叠加分析法、高程配置法等6个参数化方法,从数量、聚落和高程对福兴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研究表明:①福兴古道呈现“一主道、多支路”的空间形态结构。②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萌芽于唐代及以前,发展于宋元代,成熟于明、清两代。③沿线传统聚落历代的空间分布特性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④沿线传统聚落分布演变规律为“沿古道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分布”。⑤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关系密切,当高程差、与古道的距离最小时,聚落数量越多;当高程差一定时,与古道的距离越小,聚落数量越多;当与古道的距离一定时,高程差越小,聚落数量越多。进一步对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分析,剖析出其具有时空连续性、空间尺度性、功能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等特点。并揭示了福兴古道系统是基础承载机制和诱发干预机制共同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福兴古道系统现状保护问题,提出划定福兴古道系统保护范围、建立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共同参与等策略。本文建构了分析古道系统时空演变的规律及特征的分析框架,以福兴古道系统作为区域整体,结合Arcgis对古道与聚落的空间关系进行参数化分析,在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有着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将丰富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传统聚落空间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规划及为聚落保护发展提供理论、数据上的支持。

杨批额[3](2021)在《袁嘉谷年谱全编》文中指出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别字树圃,晚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求学于经正书院,得到许印芳、陈荣昌、朱庭珍等滇中名家的教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经济特科”试,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次年,东游日本考察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与高步瀛、王国维、缪荃孙等共事于学部图书局,发起抢救敦煌遗书;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浙江提学使,推动浙江教育和民风民俗的改良;辛亥革命起,袁嘉谷倡改“中华国”,次年回滇寓居。民国改元,历任清史馆协修、国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辑刻《滇诗丛录》等,保存一方文献,褒奖先贤;并出任东陆大学教授,培育英才,提携后辈。一生勤于学问,其所着的《滇绎》《云南大事记》《石屏县志》《卧雪堂文集》《卧雪诗话》等,具有丰富的文史价值。云南地处边陲,而为文献名邦,但历经“回纥变兴”、“蒙诏徙民”、“沐英一烬”和“李湖奉诏搜书而藏私室”等书厄,使得云南文献散乱蒙尘,面对这种情况,袁嘉谷与赵藩、秦光玉等文献名家一起整理辑刻了《云南丛书》等云南地方文献,为云南地域文学与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清末民初易代之际的士人,其身份虽经历了清朝官员向民国文人的转变,依然怀有表彰节烈妇女的思想之温情,也肯定女子之才情,支持女性之解放。在清末“西学东渐”的风潮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折射出特殊时代士人的际遇和生存状况,其人生与事功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在袁丕元、林景泰、李士厚、佘孟良、张维等多个《袁嘉谷年谱》编撰等基础上,我们汲取了前人研究成果,并参考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中收录的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以及上海图书馆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所发现的《袁氏家谱》,结合对《天津益世报》《申报》等近代报刊杂志所作的考察,走进具体的文学事件和文学史情境,以谱主的交游、唱酬等文学活动为重点,考订其诗文着述的刊刻和传播情况,完成了《袁嘉谷年谱全编》的编撰,展现其事功、学术与文化贡献。

徐曼[4](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侯轶平[5](2021)在《漳潮古道及沿线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漳潮古道是连接福建福州和广东潮州两地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历史上东南沿海重要的文化、经济、迁徙路径,受到战争、政策、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古道的发展与变化带动了沿线聚落的演变,本文聚焦在漳潮古道本体及其沿线聚落,对两者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在将漳潮古道及其沿线聚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后,从文献学和历史学角度入手,在历史资料中搜集驿道与非驿道的情况。从而以古道系统为脉络,结合沿线地理单元,运用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在Arcgis软件平台上,从宏观层面,对沿线地理单元内传统聚落间的空间关系、传统聚落与古道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古道、聚落、地理环境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究,对沿线聚落时空演变规律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出其空间演变规律和时间演变规律,时间上,聚落的演变表现为唐以前的发展萌芽期,唐宋的发展增速期,明清的发展全盛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聚落呈现线性增长的特征,空间上,聚落分布呈现典型的非均衡性,以漳潮古道主道为参照,聚落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北段多,中段少的特征,聚落演变则呈现出圈层扩展、线性扩展和辐射扩展三种的特征。从而还原自然、文化、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漳潮古道系统。文章通过对漳潮古道系统的研究,旨在提升对漳潮古道以及沿线聚落的认识,完善漳潮古道系统的架构,为未来对漳潮古道和沿线聚落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基础,为古道及其沿线聚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添砖加瓦。

张雪飞[6](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提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王涌泉[7](2021)在《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文中认为福温古道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在历史的进程中,福温古道自身得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并对其沿线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辐射与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的大型线性遗产的关注度日益高涨,相关的课题研究层出不穷,对于福温古道这一大型线性空间的研究是顺应学术热点与潮流的表现。本文以文化地理学为视角,针对福温古道闽地段的历史与空间形态的演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将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分成自然地理环境、古道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以及非物质要素等5个部分,并依据福温古道沿线各地区的基本特点将其分成6个文化子区,即地理空间单元。在上述铺垫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先后对福温古道的道路本体、沿线聚落、沿线附属设施的历史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于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本文从驿道与非驿道两个部分的历史发展与空间路线演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最终得出福温古道道路本体时空演变过程;对于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及沿线附属设施,则通过对目标范围内的对象的始建年代及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沿线聚落方面又进一步对典型聚落的基本空间形态、聚落与古市级镇的基本联系以及聚落的空间演变等三个部分进行了探索,从而最终得出了自然地理环境、古道对古道沿线聚落及附属设施发展的基本影响与关联。随后,本文对福温古道整体道路系统的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总结,对福温古道历史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福温古道沿线所影响区域的文化属性及文化区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挖掘,对因福温古道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本文对福温古道的保护与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充分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时空演变研究,其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线性文化空间的理论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古道的保护与传统聚落的复兴提供了研究基础。对于福温古道而言,本文的研究部分完善了福温古道整体系统的基本内容与资料,为日后他人的研究及福温古道潜在的相关保护、规划及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为视角,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以福温古道整体的道路系统为研究内容,探讨了福温古道演变与发展的规律与动力,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本文将文化地理学与线性文化遗产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福温古道演变的新框架,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张茜[8](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张蓉[9](2021)在《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化厅是清朝实施特殊族群管理与民族政策的典型场域,其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由此导致社会纠纷处理领域的“地方性”特色格外突出。经由循化厅衙门处理的案件可概分为“细故”与“重案”。历史上,该区域社会内形成了各类社会纠纷照依土俗予以裁断的惯性机制。国家权力作为介入性力量,为循化厅提供了多样化的法律适用依据。然而,“细故”案件仍应视为民间调解失败后的例外情况,衙门对“细故”诉讼和息具结乐见其成,导致其大部止步于“中间阶段”既已结案。命盗重案虽深受重视,但审理却相当灵活:对涉及藏、蒙古等的重案,本应根据特别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处断,实则多参照民间习惯法罚服完结;对涉及撒拉、回、汉等的重案,本应依照《大清律例》处断,实则为律例与“番例番规”的杂糅,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群体性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部落冲突、寺院纠纷、族际冲突,亦因外国势力的介入而演化为外事纠纷,总体上呈现出群体武装械斗的特点。前三类冲突频繁发生且循环往复,严重破坏地方社会秩序,并威胁王朝国家之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以陕甘总督、西宁办事大臣居中协调而多方联动的应对机制。究其本质,官方对群体械斗与民间“细故”的处置并无不同:皆希冀借助地方权威充当乡老予以调解。虽每临以兵威,且有官员主张借机推行内地律例,但受制于“羁縻为政”总体统治框架以及地方社会权力网络的制约,终流于个别特例。即便涉及到“洋人”的群体性事件,被晚清政府视为头等大事者,也概莫能外。循化厅的设置,为缺乏整合而具有浓厚离散性的区域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共权力,为个体诉求“公平”与区域社会摆脱“无序”提供了可能和新的途径。然而,整体施政理念与制度设计则导致了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出高度的复合性:传统民间力量依然强大,使之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区域社会纠纷不得不依赖的力量;大清律例与特殊律例名存实亡,必须借助土俗与习惯法方能行之有效。这表明,缺乏高效的国家政权建设,势必难以按照统一的法律制度处置社会纠纷,就法论事、缘法而判终究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

刘斯曼[10](2020)在《南靖客家土楼聚落河坑村道路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落的道路景观与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密切关联,有着独特的农耕文化基础。南靖土楼聚落是南迁客家人不断适应闽西南山区自然条件,同时融合当地土着的生存智慧所成就的农业聚居点,形成了独特的聚落道路景观。随着南靖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产保护捆绑的旅游开发彻底改变了世遗土楼群所在的河坑村的聚落。虽说目前的聚落道路基本保留了原有线形,但道路景观中蕴涵的文化内涵被彻底改变,相关历史要素正逐步消失,同时引发了诸多生态问题,危害到乡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择南靖县世遗土楼所在的河坑村道路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就河坑村遗产保护划定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范围内道路景观进行研究。首先厘清其道路景观的形成背景、典型特征,以及与传统农耕文化、宗族社会、商贸历史、民俗信仰的特殊关系,分析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与典型节点空间,结合现状调研揭示其存在问题根源,同时探讨相关保护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历史研究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厘清河坑村聚落形成历程与道路发展概况。选择河坑村聚落发展鼎盛时期(民国时期)为研究对象,从道路本体、景观要素、附属设施,以及典型节点空间层面,就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特征进行解析。结合该聚落主要特色道路的植被(农田/山林/乡野杂草)、休息平台、旗杆、小桥、汀步、取水处(洗衣处)、水渠(水闸/水坝)、神社等景观要素与设施,以及新丁坟、河坑墟、观音厅等典型节点空间及人文背景分析,全面阐述民国时期河坑村聚落的道路景观特征,包有形与无形的景观要素。二)现状调查就河坑村道路景观现状进行调查,概括现阶段河坑村道路景观存在问题。结合民国时期河坑村典型道路景观研究成果,以及世遗土楼整体保护目标与旅游开发背景,深入挖掘各种存在问题的根源。三)综合分析立足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就生态文明时代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如何开展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的整体保护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本研究厘清了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的基本特征,阐明了以旅游开发为目标的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的存在问题。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南靖世界遗产土楼的整体保护,同时也从道路景观层面,为促进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说“土”道“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土”道“洋”(论文提纲范文)

(1)封山(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下篇

(2)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福兴地区
        1.4.2 福兴古道
        1.4.3 福兴古道系统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学下的福兴地区移民历程解读
    2.1 福兴地区一一福潮地区的北端
        2.1.1 福兴地区的建置概况
        2.1.2 福兴地区的自然概况
    2.2 文献学概念方法诠释及本文的运用
        2.1.1 文献学的概念
        2.1.2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
        2.1.3 历史文献及解读方法
    2.3 文献学下的福兴移民历程
        2.3.1 三次大移民
        2.3.2 福建及福兴地区的移民浪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研究
    3.1 福兴地区的地理单元划分
    3.2 福兴驿道的历史钩沉
        3.2.1 闽县地理单元
        3.2.2 福清地理单元
        3.2.3 长乐地理单元
        3.2.4 莆田地理单元
        3.2.5 仙游地理单元
        3.2.6 福兴驿道时空解读
    3.3 福兴非驿道的历史钩沉
        3.3.1 闽县地理单元
        3.3.2 福清地理单元
        3.3.3 长乐地理单元
        3.3.4 莆田地理单元
        3.3.5 仙游地理单元
        3.3.6 福兴非驿道时空解读
    3.4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地理单元划分
        3.4.1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
        3.4.2 福兴古道的地理单元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上)
    4.1 福兴古道的研究范围与数据库建立
        4.1.1 研究范围
        4.1.2 数据库建立
    4.2 研究角度及方法
        4.2.1 研究角度的依据
        4.2.2 研究方法
    4.3 闽县段地理单元
        4.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4.3.5 小结
    4.4 福清段地理单元
        4.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4.4.5 小结
第5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下)
    5.1 长乐段地理单元
        5.1.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参数化分析
        5.1.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1.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1.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1.5 小结
    5.2 莆田段地理单元
        5.2.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2.5 小结
    5.3 仙游段地理单元
        5.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3.5 小结
    5.4 福兴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
        5.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4.5 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及保护初探
    6.1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探究
        6.1.1 特征一:时空连续性
        6.1.2 特征二:空间尺度性
        6.1.3 特征三:功能多样性
        6.1.4 特征四:文化多元性
    6.2 福兴古道系统的影响机制
        6.2.1 基础承载机制
        6.2.2 诱发干预机制
    6.4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6.4.1 福兴古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6.4.2 国内外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6.4.3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古籍方志
    书籍论文
致谢
附录

(3)袁嘉谷年谱全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
    二、袁嘉谷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与文史研究的成就
        (一)云南古籍四厄与袁嘉谷对云南文献整理辑刻的贡献
        (二)云南学术史之商量与地域文学之研究
        (三)“时无古今”观念下云南地方文史分期之探讨
    三、女性解放视域下袁嘉谷传统人伦观的坚守与新女学的萌芽
        (一)对高、曾祖母守节行为的表彰与温情
        (二)对太夫人倡天足的书写与对缠足陋习的批判
        (三)对夫人才情的赞赏与对女性致用的肯定
    四、袁嘉谷述作的时代意识与时代特点
        (一) 《钦命四书经义题》与袁嘉谷对于时代命题的回应与思考
        (二)《日本刀歌》《东游集》与袁嘉谷的认知困境与突围
        (三)故国与新朝下的身份抉择与袁嘉谷失落与振作
        (四)《卧雪诗话》的诗史观与袁嘉谷的诗学理想
袁嘉谷年谱全编
凡例
谱前
传记资料
    袁嘉谷《例赠登仕佐郎晋赠文林郎占林公家传祖妣丁氏杜氏附传》
    袁嘉谷《恩赐肉帛占云公传》
    袁嘉谷《乡饮宾祖德公传》
    袁嘉谷《例授登仕佐郎敕赠文林郎凝道公家传》
    袁嘉谷《先伯兄雪樵公墓碑》
    袁嘉谷《先四兄维彰公墓碑并铭》
    陈荣昌《石屏袁封君墓碑》
    陈荣昌《袁母徐太夫人墓志铭》
    孙树礼《袁母徐太夫人诔》
    陈荣昌《张夫人墓志铭》
    周汝钊《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
    陈荣昌《袁嘉端传》
    李坤《袁嘉端传》
    章太炎《袁百举墓志铭》
    许钟奇《袁百举别传》
    方树梅《袁丕钧传》
卷一 求知问学
    清同治十一年 壬申 一八七二年 一岁
    同治十二年 癸酉 一八七三年 二岁
    同治十三年 甲戌 一八七四年 三岁
    光绪元年 乙亥 一八七五年 四岁
    光绪二年 丙子 一八七六年 五岁
    光绪三年 丁丑 一八七七年 六岁
    光绪四年 戊寅 一八七八年 七岁
    光绪五年 己卯 一八七九年 八岁
    光绪六年 庚辰 一八八○年 九岁
    光绪七年 辛巳 一八八一年 十岁
    光绪八年 壬午 一八八二年 十一岁
    光绪九年 癸未 一八八三年 十二岁
    光绪十年 甲申 一八八四年 十三岁
    光绪十一年 乙酉 一八八五年 十四岁
    光绪十二年 丙戌 一八八六年 十五岁
    光绪十三年 丁亥 一八八七年 十六岁
    光绪十四年 戊子 一八八八年 十七岁
    光绪十五年 己丑 一八八九年 十八岁
    光绪十六年 庚寅 一八九○年 十九岁
    光绪十七年 辛卯 一八九一年 二十岁
    光绪十八年 壬辰 一八九二年 二十一岁
    光绪十九年 癸巳 一八九三年 二十二岁
    光绪二十年 甲午 一八九四年 二十三岁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八九五年 二十四岁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一八九六年 二十五岁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一八九七年 二十六岁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一八九八年 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一八九九年 二十八岁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一九○○年 二十九岁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一九○一年 三十岁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一九○二年 三十一岁
卷二 经济特元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一九○三年 三十二岁
卷三 东游日本
    光绪三十年 甲辰 一九○四年 三十三岁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一九○五年 三十四岁
卷四 执掌学部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一九○六年 三十五岁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一九○七年 三十六岁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一九○八年 三十七岁
卷五 提学浙江
    宣统元年 己酉 一九○九年 三十八岁
    宣统二年 庚戌 一九一○年 三十九岁
    宣统三年 辛亥 一九一一年 四十岁
卷六 旧邦新命
    民国元年 壬子 一九一二年 四十一岁
    民国二年 癸丑 一九一三年 四十二岁
    民国三年 甲寅 一九一四年 四十三岁
    民国四年 乙卯 一九一五年 四十四岁
卷七 烟土谤伤
    民国五年 丙辰 一九一六年 四十五岁
卷八 林泉小隐
    民国六年 丁巳 一九一七年 四十六岁
    民国七年 戊午 一九一八年 四十七岁
    民国八年 己未 一九一九年 四十八岁
    民国九年 庚申 一九二○年 四十九岁
    民国十年 辛酉 一九二一年 五十岁
    民国十一年 壬戌 一九二二年 五十一岁
卷九 执教东陆
    民国十二年 癸亥一九二三年 五十二岁
    民国十三年 甲子一九二四年 五十三岁
    民国十四年 乙丑一九二五年 五十四岁
    民国十五年 丙寅一九二六年 五十五岁
    民国十六年 丁卯一九二七年 五十六岁
    民国十七年 戊辰一九二八年 五十七岁
    民国十八年 己巳一九二九年 五十八岁
卷十 辑刻着述
    民国十九年 庚午 一九三〇年 五十九岁
    民国二十年 辛未 一九三一年 六十岁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一九三二年 六十一岁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一九三三年 六十二岁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一九三四年 六十三岁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一九三五年 六十四岁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一九三六年 六十五岁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六十六岁
附录
    《袁氏家谱》诰封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师承表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各科次第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会试卷及批语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乡试卷批语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优贡卷及批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漳潮古道及沿线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范围界定
        1.3.1 地理单元范围界定
        1.3.2 古道沿线范围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线性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1.4.2 古道沿线聚落研究综述
        1.4.3 聚落空间参数化分析研究综述
        1.4.4 综合评述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移民浪潮下的漳州地区
    2.1 漳州总体概况
        2.1.1 漳州自然地貌概况
        2.1.2 漳州行政建置变迁概况
    2.2 漳潮地区移民概况
        2.2.1 闽地移民概况
        2.2.2 漳州地区移民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潮古道时空演变分析
    3.1 福建地区古道系统概述
    3.2 漳州地区古道系统概述
    3.3 漳潮古道之驿道时空演变分析
        3.3.1 长泰地理单元
        3.3.2 南靖地理单元
        3.3.3 龙海地理单元
        3.3.4 平和地理单元
        3.3.5 漳浦地理单元
        3.3.6 诏安地理单元
    3.4 漳潮古道之非驿道时空演变分析
        3.4.1 华安地理单元
        3.4.2 长泰地理单元
        3.4.3 龙海地理单元
        3.4.4 平和地理单元
        3.4.5 漳浦地理单元
        3.4.6 云霄地理单元
        3.4.7 东山地理单元
        3.4.8 诏安地理单元
    3.5 漳潮古道时空演变特征归纳及古道沿线地理单元划分
        3.5.1 漳潮古道时空演变特征归纳
        3.5.2 漳潮古道沿线地理单元划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潮古道沿线聚落时空分析(上)
    4.1 龙海地理单元沿线聚落与古道历史空间关系
        4.1.1 历代聚落间空间分布关系
        4.1.2 历代聚落与古道间空间分布关系
        4.1.3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历代聚落与古道间引力模型分析
    4.2 漳浦地理单元段沿线聚落与古道历史空间关系
        4.2.1 历代聚落间空间分布关系
        4.2.2 历代聚落与古道间空间分布关系
        4.2.3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历代聚落与古道间引力模型分析
        4.2.4 小结
第五章 漳潮古道沿线聚落时空分析(下)
    5.1 诏安地理单元段沿线聚落与古道历史空间关系
        5.1.1 历代代聚落间空间分布关系
        5.1.2 历代聚落与古道间空间分布关系
        5.1.3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历代聚落与古道间引力模型分析
        5.1.4 小结
    5.2 东山地理单元段段沿线聚落与古道历史空间关系
        5.2.1 历代聚落间空间分布关系
        5.2.2 历代聚落与古道间空间分布关系
        5.2.3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历代聚落与古道间引力模型分析
        5.2.4 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潮古道系统特征规律及保护发展初探
    6.1 漳潮古道系统之沿线聚落时空演变规律特征
    6.2 漳潮古道系统之历史特征
    6.3 漳潮古道系统之文化特征
    6.4 漳潮古道系统保护与发展初探
        6.4.1 漳潮古道系统现状
        6.4.2 漳潮古道沿线聚落保护与发展初探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化地理学研究概述
        1.2.2 移民古道及线性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相关研究综述
        1.2.3 线性文化空间沿线聚落研究综述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构成要素
    2.1 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2.1.1 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1.2 文化地理学的空间理论
        2.1.3 文化地理学的地理空间单元研究
        2.1.4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空间
        2.1.5 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
        2.1.6 文化地理学的分析方法
    2.2 文化地理学启示下福温古道空间构成
        2.2.1 启示一: 福温古道空间具备线性文化空间属性
        2.2.2 启示二: 福温古道的构成要素与段落划分
        2.2.3 启示三: 福温古道文化区划分
        2.2.4 启发四: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本体的时空演变
    3.1 福温古道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3.1.1 福温古道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
        3.1.2 福温古道自然环境变迁下的差异化特征
    3.2 福温古道驿道的时空演变
        3.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驿道的时空演变
        3.2.7 福温古道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3 福温古道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非驿道的时空演变
        3.3.7 福温古道非驿道时空演变总结
    3.4 福温古道本体道路系统时空演变汇总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变
    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聚落时空演变
    4.7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时空演变结论探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的时空演变
    5.1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
        5.1.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桥梁时空演变
        5.1.7 福温古道沿线古桥梁时空演变小结
    5.2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
        5.2.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3 福安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4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5 柘荣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6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古亭时空演变
        5.2.7 福温古道沿线古亭时空演变小结
    5.3 福温古道沿线古码头时空演变
        5.3.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3.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 福温古道沿线古关隘时空演变
        5.4.1 福州地理空间单元
        5.4.2 宁德地理空间单元
        5.4.3 霞浦地理空间单元
        5.4.4 福鼎地理空间单元
    5.5 福温古道沿线附属设施时空演变汇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温古道的规律特征与动力因素
    6.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
        6.1.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一之探讨
        6.1.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二之探讨
        6.1.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规律三之探讨
    6.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动力因素分析
        6.2.1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外在推力分析
        6.2.2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军事动力分析
        6.2.3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移民动力分析
        6.2.4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的内在交通与贸易动力分析
        6.2.5 福温古道时空演变内外动力相互关系分析
    6.3 福温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
        6.3.1 古道系统空间特征的历史性
        6.3.2 古道空间特征的地域兼容性
        6.3.3 古道空间特征的功能性
        6.3.4 福温古道空间特征的多元性
    6.4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特征
        6.4.1 福州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2 宁德文化区的基本特征
        6.4.3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共同体
    6.5 福温古道系统文化区的现状与保护
        6.5.1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现状问题
        6.5.2 福温古道文化区的保护初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温古道实地调研表
致谢

(8)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山东经济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第二章 济南地区
    第一节 王士祯
    第二节 蒲松龄
    第三节 田雯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新城王氏
        二、淄川王氏
        三、历城朱氏
        四、德州田氏
第三章 青州地区
    第一节 赵执信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第三节 丁耀亢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安丘曹氏
        二、诸城刘氏
        三、诸城相州王氏
第四章 兖州地区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第二节 黄恩彤
    第三节 文学家族
        一、曲阜孔氏
        二、曲阜颜氏
        三、济宁潘氏
第五章 胶东地区
    第一节 宋琬
    第二节 高密诗派
        一、高密三单
        二、高密三李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福山王氏
        二、文登于氏
        三、文登毕氏
        四、即墨黄氏
        五、掖县赵氏
        六、高密单氏
第六章 其他地区
    第一节 吴重熹
    第二节 文学家族
        一、海丰吴氏
        二、惠民李氏
        三、曹县万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一、济南
    二、兖州
    三、青州
    四、登州
    五、莱州
    六、泰安
    七、沂州
    八、曹州
    九、东昌
    十、武定
致谢

(9)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档案介绍
    三、研究综述
        (一)对清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二)对清代法制体系及法律职业群体的研究
        (三)对清代地方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
        (四)对清代甘青涉藏地区法治状况的研究
        (五)对清代循化厅权力机制与社会纠纷解决的研究
        (六)学术史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方法与理论
        (二)分析框架
        (三)创新与局限
    五、内容简介
        (一)范围界定
        (二)主要问题
第一章 循化厅的建制沿革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 清代循化厅的地区概况
        一、疆域范围与特征
        二、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的建制沿革
        一、循化厅的历代沿革
        二、雍正二年后的治理
    第三节 晚清循化厅的基层社会
        一、乾隆年间的“族、工、屯、寨”
        二、光绪年间的“汉、回、番、撒”
        三、两大寺院集团
    第四节 晚清循化厅的法律秩序
        一、法律形式
        二、司法官员
        三、调解角色
        四、存在问题
        五、诉讼类型
    反思与小结
第二章 晚清循化厅“细故”案件的规制与实践
    第一节 大量“细故”止于诉讼“中间阶段”
        一、官方规制
        二、衙门反应
    第二节 官府对“细故”和息乐见其成
        一、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
        二、循化厅衙门的考量
        三、循化厅同知的处境
    第三节 民众的成本考量与民间力量的强大
        一、民众的成本考量
        二、民间力量的强大
    反思与小结
第三章 晚清循化厅藏族重案的处理办法
    第一节 晚清循化厅重案审理的官方规制
        一、逐级审转覆核制
        二、州县衙门的重案审理规制
    第二节 “冬至保”案及其审断特色
        一、“冬至保”案的情节与背景
        二、“冬至保”案的审断特色
    第三节 土俗民情与特殊律例
        一、循化厅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
        二、循化厅的地方干预能力不足
        三、当地的土俗民情与司法文化
    第四节 “羁縻”为政下的法律实践
        一、清朝在涉藏地区的施政理念
        二、强大的地方文化权力网络
    反思与小结
第四章 晚清循化厅撒拉、回、汉等族重案的审理
    第一节 清朝对撒拉的治理
        一、撒拉的族源
        二、撒拉的内地化
    第二节 撒拉、回族的寻常命盗重案解决
        一、“律例”和“实用”的兼容
        二、遵从民间习惯法调解和息
    第三节 各民族之间的寻常命盗重案
        一、汉族与回、藏之间的重案解决
        二、回族与藏族之间的重案解决
    第四节 注重实用性审断民族重案的弊端
    反思与小结
第五章 晚清循化厅蒙藏部落纠纷与解决机制
    第一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的诉讼与解决
        一、多哇、河南蒙旗的冲突因由
        二、诉讼过程
        三、解决方案
    第二节 多哇、河南蒙旗纠纷解决中的官府
        一、处理蒙藏纠纷的行政网络
        二、处理蒙藏纠纷的掣肘之处
    第三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中的地方势力
        一、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二、宗教领袖的巨大影响力
        三、藏族聚居区的特殊权力机制
    反思与小结
第六章 晚清循化厅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与纠纷解决
    第一节 清政府对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
        一、外国人纷至沓来
        二、清政府的管控措施
        三、管控措施的问题
    第二节 涉藏地区的外事冲突与官方应对
        一、洋人携条约自重不服管控
        二、当地藏族民众浓厚的排外情绪
    第三节 保安教案的发生过程与纠纷解决
        一、“佛耶”冲突的累积与保安教案的爆发
        二、甘肃各级政府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三、官府应对策略及其成因的总结分析
    反思与小结
结语
    一、解决机制
    二、总体特征
    三、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南靖客家土楼聚落河坑村道路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土楼聚落
        1.2.3 聚落道路
        1.2.4 道路景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乡村及其道路研究现状
        1.3.2 国外乡村及道路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河坑村早期聚落及道路概况
    2.1 早期河坑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
    2.2 明清时期张氏一族两度开基
    2.3 民国时期聚落及道路发展
        2.3.1 商业贸易
        2.3.2 宗族社会
        2.3.3 山地农业
        2.3.4 风水堪舆
    2.4 人民公社时期聚落与道路变化
    2.5 旅游开发时期聚落与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2.5.1 旅游开发时期聚落的保护与规划
        2.5.2 旅游开发时期的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坑村典型道路景观解析
    3.1 民国时期河坑村道路概况
    3.2 商贸活动影响下的“官马大道”
        3.2.1 道路本体
        3.2.2 道路附属景观构成要素
        3.2.3 景观节点
    3.3 宗族社会影响下的“开基之路”
        3.3.1 道路本体
        3.3.2 道路附属景观构成要素
        3.3.3 景观节点
    3.4 山林农用道路
        3.4.1 山林小路道路本体
        3.4.2 道路附属设施
        3.4.3 重要景观节点
    3.5 其他类型道路
        3.5.1 连接土楼的支路
        3.5.2 与农业相关的小路与田埂
    3.6 民国时期河坑村道路景观特征
        3.6.1 宗族观念的景观体现
        3.6.2 农耕生产的景观体现
        3.6.3 商贸历史的景观体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坑村道路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思想变更
    4.2 河坑村现状道路景观现状
        4.2.1 各类道路定位与规划设计
        4.2.2 旅游开发背景下道路景观构成
    4.3 存在问题
        4.3.1 聚落道路景观规划定位偏重旅游开发
        4.3.2 整体路网与农业生产水渠的发生矛盾
        4.3.3 交通、服务设施未形成村民生活的便利
        4.3.4 道路景观的特色文化的消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坑村聚落道路景观优化策略
    5.1 基本原则
    5.2 河坑村道路景观优化策略
        5.2.1 重新定位以宜居为核心的道路景观规划目标
        5.2.2 唤起道路景观中农业文化的重视
        5.2.3 塑造便于村民日常生活的道路景观
        5.2.4 维系道路景观中在地社会文化特点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四、说“土”道“洋”(论文参考文献)

  • [1]封山[J]. 修瑞. 民族文学, 2021(08)
  • [2]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D]. 张乐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3]袁嘉谷年谱全编[D]. 杨批额.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5]漳潮古道及沿线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D]. 侯轶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6]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7]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福温古道(闽地段)历史空间演变研究[D]. 王涌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8]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9]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D]. 张蓉. 兰州大学, 2021(12)
  • [10]南靖客家土楼聚落河坑村道路景观研究[D]. 刘斯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说“土”,说“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