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改革

论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改革

一、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符晓[1](2015)在《浅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在高校监督体系中的地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内部监督体系等诸多方面亟待提高,注册会计师作为第三方引入高校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杜进[2](2015)在《谈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问题——基于河南省的调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国内同行业情况后发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社会需求动力严重不足、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会计造假、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部门分割管理、地方政府及部门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建设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若干改善措施,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张馨月[3](2012)在《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伴随着经营权和所有权日益分离以及企业内部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而致使企业内部的股东、债权人以及经营管理者之间出现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股东与债权人唯有通过借助企业的财务报表,才能够了解企业的各种经营情况,为了避免受虚假的财务报表误导,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便请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保证公司财务按规定运行并能够真实反馈给相关人员。因此注册会计师就有了“经济警察”的美誉。但在现实中,有的注册会计师可能禁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同经营者一同作弊,欺骗股东和债权人,这就构成了财务舞弊。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信息质量就要对注册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就变得十分重要。随着安然公司等一系列重大的财务舞弊、造假案件的陆续曝光,世界各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都越来越重视,监管力度也有很大程度的加强。我国更是如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银广厦、湖北立华等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已经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监管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存在三种体制:一、行业自律型监管体制;二、独立型监管体制;三、政府监督型监管体制。各个体制都有利弊。本文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现状进行深刻的分析入手,找出注册会计师监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后提出解决的方法:要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体制就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激励机制。通过这些强有力的约束来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使其能正常有序的运作。

王恩山[4](2011)在《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供给方面的推动与需求方面的牵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做大做强等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审计市场的供给。但在需求方面,多年来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进一步高质量地发展。本文将研究视线定位为审计需求,力求准确把握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探究背后的制度成因,为改善我国审计需求现状、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利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为指导,在描述审计需求现状、探究制度成因的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三点创新:1.构建了更一般化的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的审计需求看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审计需求的有机合成,认为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1)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2)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与该审计类型的一致性;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其对企业审计需求决策的影响力,这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如股权表决制度、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区域市场化程度等。2.提出了通过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股权回避的方式来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制度改革设想。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经营者提供会计报表,并请人来审计自己,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同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外部股东监督权与经营股东经营权的制衡,建议独立董事选举时,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对应股权也应回避的制度建议。3.发现并分析了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我国当前的IPO制度是核准制,证监会对上市申请不但要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实质性审查,面对千差万别数以百计的待上市公司,证监会确需高质量审计的帮助以鉴别申请资料的可信度,证监会因此成为现实中最大的审计服务消费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消费偏好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但作为“审计服务消费者”的证监会却没有这一权利,原因就是它同时是审计市场的监管者。作为审计市场的监管者理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待被监管对象一视同仁,证监会若表现出一定的“消费偏好”,将形成权力经商,严重危害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所以,证监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对待自己的审计需求偏好,经常是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全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第2章是“文献综述”。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审计需求现状和影响审计需求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为本文的研究确定理论坐标。第3章是“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本章包括历史回顾、概念界定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偏好、以及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初步分析等共5节,构建了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模型,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而外部股东在各类利益相关者中是最需要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第4章是“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研究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先用历史梳理和文献归纳的方法对我国的审计需求现状给出一个总体判断,然后用实证的方法分角度为这一判断提供经验证据。该章分为四节,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特征是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有三种表现: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审计需求偏好、外部股东对审计质量的理性冷漠、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2)利用近三年的年报审计数据研究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为企业的低质量审计需求偏好提供经验证据。(3)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我国A股IPO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为人们理解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冷漠态度提供经验证据。(4)利用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逐步明确的支持态度,为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提供新证据。第5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环节,而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则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行政权力对市场利益分配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时,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会有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只是目的不同而已。国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是一种路径依赖的表现,因为政府是其“大老板”,国企官员的升迁决定权在政府手中。而私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主要是功用性的。一股独大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高质量审计需求越大。当前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他股东缺乏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能力。而更直接的制度原因是现行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缺陷。谁掌握审计委托权,企业的审计需求就更多地表现出谁的意愿。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在分析这一制度建议的必要性时,本文将思路稍作扩展,提出“外部股东监督权”的概念,审计委托权只是外部股东监督权的一项内容。为了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在所有外部股东监督权事项表决中都实行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股权回避。第6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该章探讨宏观制度与审计需求的关系,包括五节:概述、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的关系,以及宏观制度改革建议。主要结论有:审计需求与市场化程度显着正相关;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整体表现出“前紧后松”的特点,这是导致投资者对审计质量保持冷漠态度的重要原因;证监会面对审计服务,存在角色冲突,正深陷“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即证监会既是应一视同仁的管理者又是可以偏好明显的审计服务消费者,两者存在明显的冲突。第7是“结语”。归纳全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创新点,明确本文研究的局限,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展望。

陈毓圭[5](2009)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扎实行动求实效——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文中研究说明金秋十月,全国注册会计师和全国人民一道,沉浸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气氛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文件),为全国注册会计师

秦道武[6](2008)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高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刚刚步入21世纪,注册会计师造假丑闻在全球爆发、扩散,对世界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同时,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和监管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原有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2002年11月,财政部颁布《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意见》(财会[2002]19号),正式终止了将注册会计师的行政管理职能委托给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做法,由财政部门履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使注册会计师协会成为独立的行业组织。行政监管职能的收回,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制度的正式确立。财政部收回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职能以来,加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府监管,极大的恢复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促进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的行政监管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从法律上、制度上为行政监管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行政监管应如何开展,行政监管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各监管部门如何协调,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追根溯源,本文从大量的文献中理清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理论的缘起和发展脉络,通过对审计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并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来阐述政府监管的前提、目标和范围。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借鉴西方国家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经验,重点对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机制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对如何从法律上、制度上为行政监管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为注册会计师行政监管机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博弈理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博弈模型、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调查问卷等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注册会计师行政监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角度上,从新的视角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机制,由目前国内外单一的监管模式转变为综合模式,使之监管形成一种机制,形成合力,对正确评价各种监管方式,引导监管部门实施高效、务实的监管具有重大意义,提升了监管的效果和水平,证实适度监管和建立一种有效监管机制的观点。对注册会计师行政监管机制进行了设计。建立注册会计师行政监管的协调机制,就是要求监管各方加强协调与配合,发挥各自和优势,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避免多头监管和重复检查,降低监管成本。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寻求一种有效的监管模式一直是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首先,合理界定行政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行政监管必须定位在政府行为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或监管成本低于监管收益的领域;其次,从体制上转变职能,以根除注册会计师行业违规执业行为;第三,理顺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协调行政监管部门的关系,形成监管合力;第四,及时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与行政监管不相适应的部分;第五,明确行政监管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协调机制。通过对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和政府行政监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分析,从而提出我国在现阶段有效而健全的管理体制应当是:“法律规范、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这种监管体制下,强调机制是多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设计了日常监管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机制、行业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机制、行政处罚机制、协调指导机制、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管的协调机制等。研究证实这种监管机制的设计适合我国的国情,也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归纳性,是解决实际注册会计师行政监管工作所急需的。

徐亚利[7](2008)在《基于行业角度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经济交易事项的日益复杂化,作为独立的第三方鉴证服务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其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必然是发展得越好。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自恢复重建以来,始终与中国经济同呼吸、共命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将在服务经济发展中不断成长壮大;然而,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恢复重建和发展后,在整个行业发展理念不断成熟、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发展势头日趋良好的环境中,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却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继1980年行业恢复重建以来,经历了1998年全面清理整顿、1999年全行业事务所脱钩改制后,2000年为了适应审计需求的提高,又掀起了事务所上规模、上水平的合并浪潮。当前,在做大、做强战略上,鼓励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事务所做大做强,尤其在“强”上做好文章,要强化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建立起“权益清晰、决策科学、管理和谐、持续发展”的事务所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推动树立“人合、事合、心合、志合”的事务所治理理念,促进形成“讲诚信、重协商、谋合作、共发展”的事务所现代合伙文化,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可以说,注册会计师行业经历了一次次洗礼,正以崭新的面貌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如今,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收入已高达183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在当前如何确保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如何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许多制度上的问题急待研究、解决,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的写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拟把20多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作为本文的研究背景,将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对我国过去20多年来的行业变迁所引起的事务所制度变化进行分析,希望由此找出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尤其是事务所体制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现阶段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创新提供相应的参考。当然了,行业制度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比如:行业法规、职业道德准则、事务所的体制等各方面。本文的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有选择性的选取会计师事务所这个典型层面来加以研究。本文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说明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缺陷。第二部分:行业变迁过程中事务所体制分析。本文对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从恢复期、发展期、改革创新期、合并壮大期这四个阶段加以介绍。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环境着手,对每一时期下的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从业状况等加以分析。第三部分:中外事务所体制比较分析。通过介绍美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的体制形式,再比较国内事务所的体制形式,从而得出我国国内事务所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事务所职业质量方面的缺陷。从会计事务所体制上、执业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以及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审计关系失衡的危害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是“诞生在温室中的花朵”。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在脱钩改制前,会计师事务所均有自己的行政挂靠单位,有着固定的客户群,事务所不用为生计发愁,这就使其从一开始就不是因市场的需要而生,自然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对公平竞争的不适应,从而采取一些极端的竞争手段影响着执业质量。此外,缺失的行业灵魂——诚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等均影响着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通过对中美两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体制形式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形式还不完善,即我国绝大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而采用合伙制的事务所很少。合伙制(包括有限合伙制)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能把利益、风险、自我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推广使用合伙制,尤其是有限合伙制;至于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审计关系失衡部分主要分析其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以及丧失了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等危害。第四部分,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研究的角度,提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就事务所体制的研究来分析。通过对国内外事务所组织形式的认识与实践的比较,得出了适合我国的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至于事务所执业质量方面提出了建立特种事务所专门审查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并提出了在我国具体实施的方法。纵观全文,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为:对于文章中所提出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在随后的论述中均进行了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解决;对于事务所体制创新是通过比较国外与我国现在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实践与认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给出了适合我国的事务所组织形式;对于事务所执业质量方面的改进建议提出了建立特种事务所来执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并对其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作出了详细的探讨。

陈青[8](2006)在《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确定》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会计造假案件,这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关注和探讨。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该行业的管理模式,并就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谈了自己的看法。

蒋瑞波[9](2006)在《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是反映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通用商业语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成员,这个“经济联合国”会对中国的会计服务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会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是否意味着是对幼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致命一击?面对入世后的种种挑战与机遇,我国的会计服务业应当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行业的形成发展才不过几十年历史,与美国、英国等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会计执业团体相比是幼稚的。同时,国际会计机构的进入和会计业务的开放,也将大大增加中外会计机构的接洽、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加快我国会计市场的改革进程,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较小、执业质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长期以来,提供财务报表审计服务一直是各国注册会计师的重要业务。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崛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在保持传统审计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转型为向社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当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多样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基本展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对国际会计公司的战略分析,对于促进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董玲玲[10](2006)在《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发展到21世纪,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取得快速发展与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随着国内新老三案及银广厦事件等特大财务舞弊案件的曝光,独立审计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审计职业界陷入了诉讼爆炸时代,声誉受到严重置疑,审计所起到的作用与社会公众期望的差距越来越大,加强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研究乃当务之急。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起点,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现状进行分析,从上市公司审计需求、独立审计供给以及审计监管三个角度,得出了导致我国独立审计质量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政府的过度介入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证券市场对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需求不足;审计聘任制度扭曲,审计市场结构不合理,对违规行为的法律约束不足,导致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供给失效;行业监管体制的不完善,虚假审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最后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当前应创造对高审计质量服务资源需求和主动供给的制度环境,加强行业监管,切实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并给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组织和构建,全文共分五部分: 1 导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审计质量方面的研究现状。 2 独立审计质量概述。通过对审计服务市场中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分析探究了该市场中注册会计师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独立审计质量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现状分析。通过对我国审计监管部门近年所查处和披露的审计质量问题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现状。 4 独立审计质量现状的成因分析。通过审计服务市场中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不足、高审计质量的供给失效及审计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三方面探讨了我国独立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 5 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途径。针对审计质量低下的具体原因,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审计质量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二、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浅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在高校监督体系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高校监督体系中的地位
    (一) 从审计制度改革创新角度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
    (二) 从信息公开角度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
    (三) 从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局限性角度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
    (四) 从风险管理思想角度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
    (五) 从反腐倡廉建设角度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
三、结论

(2)谈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问题——基于河南省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状况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及地区分布
    (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范围
    (三)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结构情况
    (四)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情况
    (五)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情况
    (六)会计师事务所统计分析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优化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的对策
    (一)切实解决经济秩序混乱和会计造假严重的问题
        1. 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法律体系。
        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3. 根治造假的治本措施在于严格执法。
        4. 加快诚信建设,完善信用体系。
    (二)切实解决注册会计师审计社会需求动力不足的问题
        1.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2. 摆正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关系。
        3.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以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为使命,特别是保护注册会计师执行社会审计的独立。
        4. 制定相应法规,强制对除小微外的所有企业年报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
    (三)建立政府直接统管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式
    (四)减少政府对会计服务市场的不当干预
    (五)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力度
        1.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法律、法规。
        2. 强化注册会计师市场准入的管理。
        3. 重拳打击不正当竞争。
    (六)实施人才战略
        1. 重视人才培养,抓好队伍建设。
        2. 积极推动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七)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组织的体制改革

(3)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概述
    (一)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涵义及必要性
    (二)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理论基础
    (三)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类型
二、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现状
    (二)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三)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德、日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阐述及对我国启示
    (一) 德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
    (二) 日本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
    (三) 德、日监管体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的启示
四、完善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监管目标
    (二) 健全完善的激励监督机制
    (三) 法律法规的完善
    (四) 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
    (五)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
    (六) 营造良好的外部执业条件
    (七) 完善行业自律权和保护注册会计师合法权益
    (八) 监督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效开展工作
结论
    (一) 主要观点
    (二)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对象
        1.2.1 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因素
        1.2.2 企业审计需求的现状
        1.2.3 企业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的研究
        2.1.1 监督假说
        2.1.2 信息假说
        2.1.3 保险假说
        2.1.4 简要评述
    2.2 关于审计需求现状的研究
        2.2.1 审计需求的表现
        2.2.2 审计需求的检验
        2.2.3 简要评述
    2.3 关于审计需求制度环境的研究
        2.3.1 行政管制与审计需求
        2.3.2 国有产权与审计需求
        2.3.3 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2.3.4 公司治理与审计需求
        2.3.5 简要评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
    3.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审计需求发展进程
        3.1.1 产权的多元化与审计需求的产生(13世纪至20世纪初)
        3.1.2 股东的大众化与审计需求的发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
        3.1.3 股东的外部化与审计需求的扭曲(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3.1.4 股东保护制度的强化与审计需求的规范(21世纪初至今)
        3.1.5 启示:企业的审计需求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博弈的结果
    3.2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
        3.2.2 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
        3.3.1 企业的审计需求
        3.3.2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
        3.3.3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
    3.4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偏好
        3.4.1 股东、经营股东与外部股东
        3.4.2 证监会
        3.4.3 债权人等其他相关者
        3.4.4 小结:外部股东最需要高质量审计
    3.5 对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的初步分析
        3.5.1 我国经济制度总体特色
        3.5.2 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分析思路
    本章小结
第4章 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
    4.1 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形成:历史回顾与总体判断
        4.1.1 我国审计需求的变革与发展
        4.1.2 对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判断
    4.2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偏好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设计
        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4 结论
    4.3 审计师声誉与IPO抑价:投资者的理性冷漠
        4.3.1 研究假设
        4.3.2 研究设计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4 结论
    4.4 政府支持与大所优势: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
        4.4.1 研究假设
        4.4.2 研究设计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4 结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
    5.1 影响审计需求的微观制度概述
    5.2 企业的产权性质与审计需求
        5.2.1 一般分析
        5.2.2 经验证据
        5.2.3 私有产权性质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5.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5.3.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对策
        5.3.2 股权结构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5.4 企业的股权表决制度与审计需求
        5.4.1 审计的起源与审计铁三角
        5.4.2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与审计悖论
        5.4.3 国外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5.4.4 我国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5.5 微观制度改革建议
        5.5.1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必要性
        5.5.2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可行性
        5.5.3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具体设想
    本章小结
第6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
    6.1 影响审计需求的宏观制度概述
    6.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
        6.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6.2.2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地区差异
        6.2.3 市场化程度影响审计需求的经验证据
    6.3 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
        6.3.1 新股发行(IPO)的监管与审计需求
        6.3.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与审计需求
        6.3.3 上市公司股票流通制度与审计需求
    6.4 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
        6.4.1 现行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6.4.2 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6.5 宏观制度改革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本文创新点
    7.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取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
    附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参考文献
后记

(5)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扎实行动求实效——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重视行业的新高度,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二、认清行业发展现状,借势创造光明未来
三、认真学习领导讲话精神,共同开创加快行业发展新路
四、关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行业党的建设,为加快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6)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逻辑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逻辑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理论基础
    2.1 制度变迁理论
        2.1.1 制度的创新
        2.1.2 制度变迁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
    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审计机构、客户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2.3.1 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
        2.3.2 不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
        2.3.3 注册会计师与行政监管机构的博弈
    2.4 行政监管理论
        2.4.1 监管的涵义
        2.4.2 监管理论的变迁
        2.4.3 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2.4.4 政府应如何监管
        2.4.5 政府监管的成本与收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3.1 以英美为代表的行业自律监管模式
        3.1.1 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
        3.1.2 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模式的演变
        3.1.3 独立监管模式的产生
    3.2 以德日为代表的政府监管模式
        3.2.1 德国经济审计师行业的政府监管模式
        3.2.2 日本公认会计师的监管模式
    3.3 英美德日监管模式的评价分析
    3.4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我国监管的启示与借鉴
        3.4.1 美国自律监管模式的缺陷
        3.4.2 独立监管机构以强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3.4.3 拆分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以增强独立性
        3.4.4 加大审计违法惩处力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演进与发展
    4.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回顾
        4.1.1 政府管制模式
        4.1.2 行业自律模式
        4.1.3 行政监管模式
    4.2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4.2.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现状
        4.2.2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选择一行政监督模式
        4.3.1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分析
        4.3.2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评价与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架构分析与实证研究
    5.1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架构分析
        5.1.1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概念
        5.1.2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构成要素
        5.1.3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职能定位
    5.2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协调
        5.2.1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协调的原因
        5.2.2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权的分配与协调
    5.3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适度性
    5.4 会计信息属性对行业监管的影响
        5.4.1 会计信息与信息披露
        5.4.2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
        5.4.3 会计信息的特性决定了行业监管的外部性
    5.5 自律监管和行政监督状态下案例分析
        5.5.1 自律监管状态下(2003年以前)事务所执业及监管情况
        5.5.2 行政监管状态下(2003年以后)事务所执业及监管情况
        5.5.3 综合分析
    5.6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实证分析
        5.6.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5.6.2 调查问卷的内容
        5.6.3 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5.6.4 调查结果分析
        5.6.5 调查问卷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设计
    6.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制度和机制设计分析
    6.2 构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总体思路
        6.2.1 行政监管机制的总体思路
        6.2.2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的目标
        6.2.3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创新
        6.2.4 建立监管主体责任追究机制
    6.3 构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的具体内容
        6.3.1 构建行政监管的制度基础
        6.3.2 构建和完善注册会计师日常监管机制
        6.3.3 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机制
        6.3.4 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机制
        6.3.5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管理体制
        6.3.6 完善注册会计师行政处罚机制
        6.3.7 完善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管的协调机制
        6.3.8 监管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监管发展趋势
    7.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行业角度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西方研究简述
        1.2.3 国内文献综述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2. 行业变迁过程中事务所体制分析
    2.1 行业恢复期:事务所行政挂靠
    2.2 行业发展期:事务所脱钩改制萌芽
    2.3 行业改制创新期:事务所脱钩改制完成
    2.4 行业扩张、壮大期:事务所迎来合并浪潮
3. 中外事务所体制比较分析
    3.1 国外事务所体制介绍
    3.2 国内事务所体制分析
    3.3 国内事务所存在的问题
        3.3.1 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3.3.2 执业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3.3.3 审计关系失衡的危害
4. 基于行业角度事务所体制研究
    4.1 行业制度研究过程分析
    4.2 尽快完善和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
        4.2.1 合伙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与认识
        4.2.2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建议
    4.3 设立特种事务所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建立市场化管理体制的有关问题
        4.3.3 建立特种所的具体操作思路
        4.3.4 特种所的运作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1.行业自律型。
    2.混合型。
    3.政府主导型。
二、确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目标模式
    1.会计职业团体有动力和能力维护公共利益。
    2.政府介入行业监督不宜过多涉及微观层面。
    3.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三、行业管理目标模式的法律保障
    1.要在《注册会计师法》中明确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
    2.行业自律管理必须有法律赋予的权力。
    3.政府应积极支持注册会计师协会治理结构的改进。
    4.确保将公众利益始终置于第一位。

(9)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会计服务的概念及分类
    一、会计服务的概念
    二、会计师事务所与会计公司的称谓界定
    三、我国会计服务的分类及其分析
第二章 国内外会计服务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全球会计服务市场的现状
    二、中国会计服务市场的现状
    三、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的背景分析
第三章 加入WTO 对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影响分析
    一、世贸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一般规则和会计服务贸易的规定
    二、世贸组织主要成员方的承诺
    三、我国对世贸组织开放会计服务贸易的承诺和国内会计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现状
第四章 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的战略研究
    一、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
    二、四大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模式的研究
    三、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的具体战略分析
    四、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的简单介绍
第五章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对策与启示
    一、国内会计服务行业现状分析
    二、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对策研究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10)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目的
2 独立审计质量概述
    2.1 独立审计质量概念
    2.2 审计经济学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我国审计市场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2.2.3 信息不对称与独立审计质量
    2.3 审计质量的衡量方法
        2.3.1 国际上的衡量方法
        2.3.2 我国审计质量的衡量方法
3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现状
    3.1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现状
    3.2 独立审计质量—典型案例分析
        3.2.1 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一科龙电器
        3.2.2 上市公司虚假利润操纵—湖南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3 天职孜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违规行为分析
4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现状的成因分析
    4.1 我国上市公司对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需求不足
        4.1.1 政府的过度介入使上市公司缺乏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
        4.1.2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4.1.3 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4.1.4 上市公司监管考核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4.1.5 上市公司增资配股的经济动机
    4.2 高审计质量的有效供给不足
        4.2.1 挂靠体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2.2 审计聘任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2.3 我国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2.4 审计市场结构不合理
    4.3 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监管体系不完善
        4.3.1 法律风险低
        4.3.2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 提高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的途径
    5.1 提高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
        5.1.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1.2 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核准制度和新股发行定价制度
        5.1.3 培育成熟的投资者
        5.1.4 完善上市公司监管考核评价体系
    5.2 提升高质量审计的有效供给
        5.2.1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5.2.2 完善审计市场结构
        5.2.3 完善审计聘任制度
    5.3 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有效监管
        5.3.1 健全民事责任赔偿机制
        5.3.2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业务的监管
        5.3.3 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制
        5.3.4 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在高校监督体系中的地位[J]. 符晓. 中国集体经济, 2015(21)
  • [2]谈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环境问题——基于河南省的调研[J]. 杜进. 财会月刊, 2015(18)
  • [3]我国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问题研究[D]. 张馨月. 长春工业大学, 2012(01)
  • [4]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D]. 王恩山.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5]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扎实行动求实效——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J]. 陈毓圭. 财务与会计, 2009(23)
  • [6]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机制研究[D]. 秦道武. 中南大学, 2008(12)
  • [7]基于行业角度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研究[D]. 徐亚利.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
  • [8]谈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确定[J]. 陈青. 财会月刊, 2006(14)
  • [9]国际会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D]. 蒋瑞波. 吉林大学, 2006(10)
  • [10]我国独立审计质量研究[D]. 董玲玲.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论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