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井选层在储层改造中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

试井选层在储层改造中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

一、地层测试对油层改造选井选层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辉[1](2021)在《高性能转向压裂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目前油田用转向压裂材料效果不明显、易失效、对储层伤害大、受储层环境影响等诸多问题,本文制备出一种转向压裂材料并开展了理化性质表征、合成条件优选、应用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评价,验证了该材料可达到高封堵强度,耐温性能优良,可水解,残渣少的开发要求并具备规模化使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认识如下:(1)以顺丁烯二酸酐、苯乙烯、丙烯酸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出了三元聚合产物。通过FT-IR及1H NMR测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官能团确认,对不同实验组产物进行分子量、Zeta及纳米粒度分析、转化率、玻璃化温度、密度及水解性能测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选,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单体摩尔配比1:1:1,单体总质量分数14%,引发剂质量分数0.5%,反应温度65℃,此条件下产物分子量105471、Zeta电位较小、粒径分布均匀、玻璃化温度334℃、密度1.013 g/cm3、水解率最高为 93.72%。(2)测试了合成材料与模拟地层水、不同压裂液体系的配伍性能,测试了材料对天然岩心的封堵性能,进行了转向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并观察分析了合成材料水解过程。结果表明材料与油田用液体的配伍性能良好;材料可将不同岩心渗透率均降至9×10-3 μm2以下,最高封堵率91.05%,材料水解后岩心渗透率恢复94%以上,解堵性能优异;转向压裂物理模拟实验中新材料可成功封堵老裂缝并压出新裂缝,破裂压力提高4.02MPa;产物水解残渣占比小于5%,粒径分布范围2-4 μm。(3)对所合成材料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成功封堵老缝并压开新缝,试验井施工后日产油量分别增长4.4t、0.9t、1.2t,含水率分别降至34.9%、82%、69%,含水率下降趋势稳定,转向压裂取得成功,合成材料具备实际生产应用价值。

毛振兴[2](2021)在《西峰油田合水油区试井资料二次精细解释》文中指出目前特低渗透、致密油藏没有成熟的试井解释方法,在本次论文完成过程中,充分调研了国内外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理论、试井解释模型和方法,对采油十二厂18个区块512口油水井进行了精细解释,改进了二流量测试方法及压力资料解释方法,研究了注水诱发裂缝的试井解释模型和方法,针对油井、注水井、多级压裂水平井三种井型进行了试井曲线分类,总结了每类模型的特征及解释方法,提出了油水井测压建议,介绍了 Swift软件在试井资料二次解释中的应用。采油十二厂试井在长庆油田具有重要代表性,本次课题探索了长庆油田特色的特低渗透、致密油藏试井资料解释模式,发展了特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资料录取和精细解释技术,为合水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凯[3](2019)在《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入井液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潜力巨大,然而油层损害极大的制约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而对油层有效的解堵和改造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水平的关键。本论文以渤海湾盆地K地区低渗透油层为例,以储层保护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室内微观分析,对低渗透油层的地质特征、储层物性、流体性质以及储层潜在损害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开展了解堵酸液和改造压裂液的优选与实验评价,并进一步优化了配套施工工艺,借助现场试验检验了配方的工程应用效果,为提高K地区低渗透油层的解堵改造效果,解除储层损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撑,最后形成了适用于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的入井液配方和工艺技术。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揭示了K地区低渗透油层的流体敏感性,为解堵入井液优选奠定了基础。枣IV油组速敏程度为中等偏弱,水敏程度为中等偏弱,对盐酸存在中等偏强酸敏,土酸呈中等偏弱酸敏;枣V油组速敏程度为中等偏弱,水敏程度为中等偏强,临界矿化度为25000mg/L,对盐酸存在中等偏弱酸敏,土酸呈中等偏强酸敏;孔II油组速敏程度为弱,水敏程度为中等偏弱,盐酸呈中等偏弱酸敏,土酸无酸敏。优选评价了解堵酸液配方,优化酸化配套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筛选不同酸液添加剂并进行实验对比,优选出适合该区块的酸液配方为15%HCl+3%HF+2%多效化学添加剂DX-3+1%互溶剂+2%暂堵剂,并对酸液体系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符合预定指标,是适合K地区低渗透油层酸化解堵的酸液体系。针对性采用适合多层酸化的投球暂堵酸化方法,并对配套工艺及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此为依据对K地区的探井D15井进行了现场酸化试验,残液返排率明显提高,施工成功率100%,产液量显着提升,酸化措施效果明显。优选评价了低损害压裂液配方,优化压裂配套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针对早期压裂液水化后的残渣严重影响地层和填砂裂缝渗透率,直接影响压裂效果等问题,优选高质量添加剂,配置了新型GHPG低损害压裂液,其配方为:0.5%GHPG增稠剂+0.2%FSJ-2分散剂+0.1%CYY-02助排剂+2%KCl溶液+2%A-28黏土防膨剂,结果表明:GHPG压裂液的残渣明显较低,对岩心损害更小,可大幅降低储层损害,是耐温好、损害低的优质压裂液。采用大排量施工技术,加大改造规模;采用多粒径组合加砂工艺,实现高导流能力,保证施工成功率;应用高效强化返排工艺,保证压后压裂液的快速返排,在W98-4井进行了现场压裂应用,残液返排率高,压后增产效果明显。

蒋艳芳[4](2019)在《中途测试资料在压裂选层中的应用——以鄂北气田为例》文中指出中途测试资料可作为优选压裂层的直接依据。联系鄂北气田杭锦旗含水气藏、大牛地老区压裂改造的实际效果,分析中途测试资料在压裂选层中的应用情况。测试资料显示污染严重的井,适合进行小规模解堵压裂;测试期间产水量较大的井、下部储层含水而无法有效控水的井、压力亏空较大的井,不适合进行压裂改造。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5](2019)在《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张先强[6](2018)在《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可压性及对应压裂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老油田薄差油层纵向上小层多、隔层薄、层间物性差异大;平面上砂体发育差异大、非均质性严重。因此,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导致注水开发效果差,剩余储量挖潜难度大。中区西部高台子油层包含多个薄差油层,其物性较差,孔渗较低,仅依靠地层能量和水驱无法产生工业性油流,需要进行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才能具有一定产能。因此,必须对其储层物性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开发方案,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和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以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本文以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力学参数及储层物性参数测定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和抗张强度等参数对储层可压性进行了评价,并以电模拟实验数据为依托,测定了不同地质特性、不同注采井网和压裂规模条件下的增产倍率,对储层压裂改造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一套注采井对应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和认识如下:(1)开展了三轴压缩、巴西劈裂等实验,测定了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的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目的区块杨氏模量分布在3.560GPa之间,平均值为31.5GPa;泊松比分布在0.210.39之间,平均值为0.28;脆性指数分布在0.11-0.62之间,平均脆性指数为0.31;断裂韧性分布在0.050.18MPa·(?)之间,平均断裂韧性为0.155 MPa·(?)。(2)建立了可压性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影响权重,脆性指数、断裂韧性、抗张强度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53、0.29、0.18。统计测井数据,得出中区西部高台子油层组可压性分布平面图,为压裂选井选层提供依据。(3)针对目标区块开展水力压裂电模拟实验,进行对应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一注一采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佳压裂规模组合为:油井裂缝穿透比25%30%、水井裂缝穿透比15%左右;反九点法井组对应压裂的最佳压裂规模组合为:油井裂缝穿透比55%60%、水井裂缝穿透比10%15%。

陈儒雅[7](2016)在《特高含水期水驱挖潜井层优选及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裂措施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较好的增油效果使得这项措施一直沿用至今。但随着油藏不断的开发,含水率的增高导致压裂措施效果变差,油藏压裂措施的实施需要更有针对性并且对压裂效果有一定的可预见性。本文针对杏六区区块的压裂井层优选和区块产能预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区块压裂改造提供了参考。在杏六区已压裂井层的生产资料及地质资料分析和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压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逐一对所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与压裂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复相关系数分法确定压裂效果主控因素,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的排序来提取压裂效果敏感因素,这是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础。区块井层优选主要是基于模糊综合评判进行的,由于井层影响因素多,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编制可以批量处理相关数据的软件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编制出了压裂措施选井选层的数据库软件,完成了井层评价。对于压裂单井评价时,选取FI=0.42、0.55两个数据点作为评价指数的分界点,评价储层级别,对于压裂层评价时,选取FI=0.45、0.57两个数据点作为评价指数的分界点,评价储层级别,从而优选理想的压裂井层。综合考虑压裂层评价后较好及以上层的影响因素范围及参照现场实际经验,最终确定了对于井层压裂措施进行理想层筛选参数范围。区块产能的预测是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因子分析消除变量间的相关性引起的信息重叠,提取公共因子的同时实现了降维的目的,方便后续的计算。对现有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SVM)数据挖掘,结合等高线图多次调解关键参数,其中27组的相对误差低于10%,综合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2.73%。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5.94%,多元线性回归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8.57%。SVM具有较强且稳定的学习能力。对已压裂井层生产动态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调解相关参数以获得最优预测模型进行灰色预测。对以上产能预测方法进行误差分析,评判产能预测模型的实用性。

张相春[8](2016)在《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微生物驱油技术完善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理论、技术的不断突破,石油勘探和开发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低渗透油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逐步成长为提高石油产量的主力军,由于低渗透油田自身的特点,造成其采收率较低,已发展为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的瓶颈。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油藏中后期强化采油技术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价格低廉、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安全环保、对产层无伤害等优点,己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但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规模,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效果很不稳定,这是造成微生物采油技术没有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采油功能菌种筛选、驱油机理和地下菌群结构的认识上,而对微生物选井选层原则、高效驱油功能菌筛选和高活性驱油功能菌株的构建、微生物驱油工艺优化上研究较少,且不系统。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延9储层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为背景,通过对地质资料、油水井动态资料、测试资料以及微生物数量及代谢产物水平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驱油规律、地质影响因素、选井选层条件、油藏本源菌群结构、高效驱油功能菌的筛选、工程菌的构建以及现场应用,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微生物驱油规律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吸水剖面改善;注入井近井地带有益菌数量增加、菌群结构稳定;连通层发育好的生产井增油效果较好;依据受效类型、增油效果依次为单向受效、双向受效、多向受效;相似连通性,见菌时间越晚、菌种增殖时间越长、增油效果越好:改善原油物性,提高原油流动性。2.微生物驱油地质影响因素主要为剩余油饱和度,物性,水线推进速度,含水,非均质性,压力上升空间等参数。3.胡尖山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延9储层选井选层条件为剩余油饱和度≥40%,水线推进速度lm/d-5m/d之间,压力上升空间≥≥3MPa,压力稳定时间≥150d,平面非均质系数≤8.4,井组含水在80%-98%之间,孔孔隙度≥11%,渗透率≤20×10-3μm2,孔渗比>0.5。4.对11个油藏微生物样品的测序结果比对表明,油藏样品中微生物含量极其丰富。共检测出11100种不同种属微生物(即OTU数目共计11100个),其分属于34个门82个纲122个目191个科292个属。油藏样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微生物是变形菌门细菌,其次是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广古菌门、互养菌门、热袍菌门、梭杆菌门、柔壁菌门、蓝藻菌门、绿弯菌门、螺旋体门等。油藏样品中主要菌属分别为弓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盐单胞菌属、海细菌属、海杆菌属以及硫磺单胞菌属等。5.从3个研究区块油井采出水中共分离筛选出2株高效驱油功能菌,分别命名为HJS-1和HJS-2,经过油藏适应性检测,通过生化试验和16SrDNA测序,HJS-1为枯草芽孢杆菌,HJS-2为铜绿假单胞菌。6.对2株高效驱油功能菌主要代谢产物分析表明:枯草芽孢杆菌HJS-1代谢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代谢水平为2.146g/L;铜绿假单胞菌HJS-2代谢产生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代谢水平为32.72g/L。体系原油降粘率达50%以上,降解率达20%以上,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10%以上,具有高效驱油活性。7.利用构建的采油微生物接合转移系统,将含鼠李糖脂转移酶和烷烃降解酶的重组质粒注入本源微生物采油功能受菌体中并进行了验证,代谢鼠李糖脂的含量为67.23g/L,比野生菌提高了105.48%,构建的烷烃降解菌降解率比野生菌提高了20.55%。8.应用优选的选井选层原则,对胡尖山油田7个区块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元72区块为试验区,在此基础上优选元73-11井组,并进行工艺方案的设计,于2015年6月29日开始现场实施,截止到2016年2月24日,井组累计增油916.64t,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卢玉峰[9](2015)在《扶余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扶余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凹陷区东缘,于1959年,历经50多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在开发过程中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目前控制无效循环仍以机械堵水为主,只能封堵井筒炮眼,改善平面矛盾有限,并且解封困难,需要攻关研究新的堵水方式;二是动用层数多、层间差异大,采出端合采与分层注水不匹配,需要攻关分层采油理论和配套工艺技术;三是扶余油田储层泥岩交互,人工和天然裂缝发育,压裂施工后容易水窜,需要人为改变裂缝走向,实现改造效果最优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室内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免扫塞水泥分层堵水、双流压随泵分层采油、定向射孔水力压裂等改善开发效果技术机理与工艺技术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建立了基于柱状扩散行为的水泥浆流动数学模型,模拟了水泥浆在岩心中的流动规律,给出了不同注入压力、不同渗透率下,水泥浆扩散速度和扩散距离关系,明确了不同渗透率储层的水泥浆注入压力。2、通过水泥浆封堵室内实验,取得以下认识:纯水泥浆在岩心封堵半径达到1.5m后基本失去流动性,通过试验筛选,优选出最佳水泥浆配方体系为G级水泥+0.02%缓凝剂+0.2%减阻剂+0.2%降失水剂+44.0%水可扩大封堵半径到10米以上;G级水泥岩心封堵率超过96%可满足现场封堵要求;低渗透岩心适当选用低密度水泥浆,可使水泥浆进入小孔隙,提高封堵率;水泥浆初凝(失去流动性)时间由添加剂用量决定,但终凝时间超过36h,岩心封堵可达到标准;3、研究设计了防卡双解封注水泥工艺管柱,实现了免扫塞水泥堵水,满足配套注入工艺技术要求,保证了分层水泥堵水安全性施工,并且实现了油井水泥分层封堵后井筒不遗留水泥塞,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为分层水泥堵水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保障。4、建立了多油层分采和合采IPR模型,综合考虑了高压油层对低压油层的干扰以及倒灌现象,同时考虑不同层间动液柱压差与压力差间的大小关系,建立不同情况下的合采和分层IPR模型为实施双流压分采提供了流压计算方法。5、研究设计了双流压随泵分采工艺,该技术应用单泵实现分采,工艺简单,成本低,免修期长,可以实现上下两层在各自合理流压下生产,泵挂可下到任意位置,解决了扶余油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严重,影响油井生产潜力发挥的问题。6、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定向射孔条件下裂缝起裂、扩展数学模型,并形成扩展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广泛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射孔方位角、水平主应力差异对裂缝扩展、裂缝转向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图版。7、通过定向射孔可人为改变裂缝起裂方向,通过与主应力方向和水平主应力差值配合,选择合适的射孔方位,人为控制裂缝沿需要的方向扩展,提高储层改造效果。8、依据建立的免扫塞分层水泥堵水、双流压随泵分层采油和定向射孔压裂等技术选井选层技术界限,筛选出西10-2区块水泥堵水井6口、双流压随泵分采井4口、定向射孔压裂4口,据此,制定了4套数值模拟方案,预测结果表明,同时进行堵水、分采和压裂,2015年产量递减率为2.0%,较不采取措施低5.5个百分点。

尹丛彬[10](2014)在《低渗透储层气井压裂效果评价软件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水力压裂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油气开采措施,在油田的勘探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合川气田须家河组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的难采气藏,其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仅仅依靠钻井获得工业气流的成功率相当低,需要通过压裂施工以达到增产的效果。就目前开采而言,其压裂有效施工率很低,产量也不高,因此,有必要针对该区块储层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从而提高该区块压裂气井储层的产量。本文根据已压裂气井的储层地质资料、施工资料以及生产资料对影响压裂气井储层改造效果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主要影响因素并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采用常规模糊数学模型对影响压裂气井储层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压裂井效果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方法,将这种方法与现场实际应用相结合,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以上过程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总结分析影响合川气田须家河组、苏里格气田桃7区块盒8储层压裂效果综合评价的储层、施工等参数,并应用单因素统计分析确定出了影响该区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主要因素。(2)在影响压裂效果综合评价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层次分析理论、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压裂效果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常规线性回归、神经网络不能考虑信息模糊性的问题。(3)基于优选建立的层次分析、灰色关联、模糊数学的压裂效果综合评价方法,利用VB编程语言结合Microsoft SQL数据库管理平台,开发编制了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系统,实现了压裂数据的综合管理、压裂效果的综合评价。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4)将研制的软件分别在四川盆地合川气田须家河储层、苏里格气田盒8储层进行了现场应用,符合率在80%以上,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软件的可靠性。

二、地层测试对油层改造选井选层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层测试对油层改造选井选层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转向压裂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水力压裂技术研究概况
        1.2.1 水力压裂技术增产机理
        1.2.2 水力压裂技术发展及应用概况
    1.3 转向压裂技术研究概况
        1.3.1 转向压裂技术增产机理
        1.3.2 转向压裂技术发展及应用概况
    1.4 转向压裂材料研究概况
        1.4.1 转向压裂材料作用机理
        1.4.2 转向压裂材料发展及应用概况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
        1.6.1 预期目标
        1.6.2 技术路线
2 转向压裂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2.1 实验原料及相关仪器
        2.1.1 主要实验化学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2.2.1 聚合实验机理
        2.2.2 三元共聚物合成实验步骤
        2.2.3 实验设计
    2.3 目标产物的性能表征方法
        2.3.1 红外光谱测试
        2.3.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2.3.3 水解性能的测定
        2.3.4 分子量的测定
        2.3.5 产物的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测试
        2.3.6 转化率的测定
        2.3.7 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2.3.8 密度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共聚产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2.4.2 共聚产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2.4.3 不同合成条件对共聚产物水解性能的影响
        2.4.4 不同合成条件对共聚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2.4.5 不同合成条件对共聚产物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的影响
        2.4.6 不同合成条件对共聚产物转化率的影响
        2.4.7 不同合成条件对共聚产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2.4.8 不同合成条件对共聚产物密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转向压裂材料的应用性能评价
    3.1 实验原料及相关仪器
        3.1.1 主要实验化学试剂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2 转向压裂材料的性能表征方法
        3.2.1 转向压裂材料与不同类型模拟地层水配伍性能的测定
        3.2.2 转向压裂材料与不同压裂液体系配伍性能的测定
        3.2.3 转向压裂材料封堵性能的测定
        3.2.4 转向压裂物理模拟实验
        3.2.5 岩心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3.2.6 产物作用过程的扫描电镜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转向压裂材料与不同类型模拟地层水配伍性能的测定
        3.3.2 转向压裂材料与不同压裂液体系配伍性能的测定
        3.3.3 转向压裂材料的封堵性能的测定
        3.3.4 转向压裂物理模拟实验
        3.3.5 岩心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3.3.6 产物作用过程的扫描电镜分析
        3.3.7 共聚产物与市面常规转向压裂材料产品性能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转向压裂材料的现场应用试验
    4.1 施工区块基本概况
        4.1.1 施工区块构造特征
        4.1.2 储层沉积特征
        4.1.3 储层物性特征
        4.1.4 储层非均质性
        4.1.5 孔隙结构特征
        4.1.6 储层流体性质
    4.2 转向压裂试验选井
        4.2.1 选井选层原则
        4.2.2 试验选井选层结果
        4.2.3 初选井的基本数据
    4.3 Y1-59现场试验
        4.3.1 压裂液配方
        4.3.2 重复压裂施工泵序
        4.3.3 压裂曲线及分析
    4.4 Y2-60现场试验
        4.4.1 压裂液体系配方
        4.4.2 重复压裂施工泵序
        4.4.3 压裂曲线及分析
    4.5 Y3-58现场试验
        4.5.1 压裂液配方
        4.5.2 重复压裂施工泵序
        4.5.3 压裂曲线及分析
    4.6 试验效果评价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认识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本研究方向的展望与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西峰油田合水油区试井资料二次精细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试井解释研究现状
        1.2.2 国外试井解释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创新点
        1.3.3 技术研究路线
    1.4 合水油区地质开发概况
第二章 合水油区油水井试井曲线与模型分类
    2.1 试井资料二次解释概况
    2.2 油水井试井曲线分类
        2.2.1 油井试井曲线特征分类
        2.2.2 注水井试井曲线特征分类
    2.3 试井解释模型和方法
        2.3.1 均质地层模型
        2.3.2 压裂井模型
        2.3.3 复合模型
        2.3.4 注水井注水诱发微裂缝不稳定压力分析方法
        2.3.5 多级压裂水平井干扰试井解释方法
        2.3.6 二次解释用试井软件
第三章 各区块试井解释分析与评价
    3.1 分区块解释结果分析
        3.1.1 庄9区试井解释分析评价
        3.1.2 庄36区试井解释分析评价
        3.1.3 庄73区试井解释分析评价
    3.2 油水井多次测压解释对比
    3.3 压力保持水平和有效注水量估算
        3.3.1 压力保持水平计算方法
        3.3.2 利用物质平衡法估算有效注水量
    3.4 水平井分段测试解释
        3.4.1 水平井分段测试过程
        3.4.2 水平分段产液测试资料解释
        3.4.3 水平分段产液测试结果分析
第四章 油井措施效果和水驱动态效果评价
    4.1 注水井水驱动态评价
        4.1.1 判断注水井水驱前缘位置
        4.1.2 判断注水井的水驱方向
    4.2 油井增产措施效果评价
第五章 测压选井及测压时长优化
    5.1 油井测压选井分析
    5.2 油井测压时长评价
    5.3 二流量测试方法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入井液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砂岩油层流体敏感性评价
        1.2.2 低渗透砂岩油层解堵酸液研究
        1.2.3 低渗透砂岩油层压裂液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K地区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及潜在损害因素
    2.1 工区地质概况
    2.2 K地区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2.2.1 油藏温度/压力及流体特征
        2.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3 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
    2.3 K地区低渗透油层潜在损害因素
第3章 K地区低渗透砂岩油层敏感性评价
    3.1 低渗透砂岩油层敏感性评价实验
        3.1.1 低渗透砂岩储层速敏性评价
        3.1.2 低渗透砂岩储层水敏性评价
        3.1.3 低渗透砂岩储层酸敏性评价
        3.1.4 低渗透砂岩储层碱敏性评价
        3.1.5 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
    3.2 低渗透砂岩储层损害分析
第4章 低渗透砂岩油层解堵酸液研究及应用
    4.1 低渗透砂岩油层酸液配方设计
        4.1.1 酸液添加剂筛选
        4.1.2 酸液体系评价
    4.2 低渗透砂岩油层酸化工艺优选
        4.2.1 酸化选井选层的原则
        4.2.2 酸化工艺参数设计
    4.3 低渗透砂岩油层酸化解堵技术现场应用
        4.3.1 现场试验井基本数据
        4.3.2 现场试验井施工情况
        4.3.3 酸化效果分析
第5章 低渗透砂岩油层改造压裂液研究及应用
    5.1 K地区历年压裂井效果分析
    5.2 低渗透砂岩油层GHPG低损害压裂液优选
        5.2.1 GHPG低损害压裂液添加剂优选
        5.2.2 GHPG低损害压裂液性能评价
    5.3 低渗透砂岩油层压裂工艺优选
        5.3.1 压裂参数的优化设计
        5.3.2 支撑剂的优选评价
        5.3.3 压裂液返排工艺优化
    5.4 低渗透砂岩油层压裂改造技术现场应用
        5.4.1 油井基础数据
        5.4.2 压裂工艺设计思路
        5.4.3 压裂液选择
        5.4.4 压裂改造现场施工
        5.4.5 排液情况及效果对比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4)中途测试资料在压裂选层中的应用——以鄂北气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DST的原理和目的
2 测试资料在压裂选层中的应用
    2.1 判断适合压裂的储层
    2.2 确定不适合压裂的储层
3 结语

(5)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1前言*
2页岩气藏及其开采方式*
    2.1引言
    2.2 页岩气藏的地质及开采特征
        2.2.1 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
        2.2.1. 1 构造地质背景
        2.2.1. 2 沉积环境
        2.2.1. 3 页岩类型
        2.2.1. 4 总有机碳含量
        2.2.1. 5 热成熟度
        2.2.1. 6 有机质类型
        2.2.2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2.2.2. 1 储层厚度
        2.2.2. 2 储层物性
        2.2.2. 3 页岩脆性
        2.2.2. 4 裂缝系统
        2.2.2. 5 含气量
        2.2.3 页岩气藏的开采特征
        2.2.3. 1 优惠政策的扶持
        2.2.3. 2 体积压裂
        2.2.3.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2.2.3. 4 产量递减率较高
        2.2.3. 5 环保问题面临挑战
    2.3 页岩气藏开采方式
        2.3.1 直井及直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1 滑溜水压裂技术
        2.3.2. 2 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2.3.3 同步压裂开发方式
        2.3.3. 1 同步压裂技术
        2.3.3. 2 拉链式压裂技术
        2.3.4 工厂化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4 本节小结
3页岩力学行为与基本表征方法*
    3.1 引言
    3.2 页岩天然裂缝的分布
    3.3 页岩的脆性
    3.4 页岩的弹性
        3.4.1 杨氏模量
        3.4.2 泊松比
    3.5 页岩的断裂强度
        3.5.1 压缩断裂强度
        3.5.2 拉伸断裂强度
    3.6 页岩弹性性能的统计描述
    3.7 页岩的I型断裂
    3.8 页岩天然弱面对裂纹路径的影响
    3.9 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3.9.1 脆性破坏理论
        3.9.2 弹塑性理论
        3.9.3 损伤力学理论
        3.9.4 微平面模型本构理论
    3.1 0 本节小结
4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
    4.1 引言
    4.2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
        4.2.1 微观结构测试技术
        4.2.2 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4.2.3 物性测试技术
        4.2.4 吸附气测量技术
        4.2.5 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4.2.6 储层吸水特征测试技术
    4.3 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4.3.1 流态实验
        4.3.2 多测压点耦合传质实验
        4.3.3 全直径岩心地层模拟开发实验
    4.4 含气量计算方法
        4.4.1 等温吸附法
        4.4.2 微观孔隙结构法
        4.4.3 测井资料法
    4.5 本节小结
5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
    5.1 引言
    5.2 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
        5.2.1 微观尺度渗流机理研究
        5.2.1. 1 流动的分区
        5.2.1. 2 微观流动过程
        5.2.1. 3 微纳尺度流动特点
        5.2.2 微观流动的研究方法
        5.2.2. 1 分子动力学方法
        5.2.2. 2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5.2.2. 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5.2.2. 4 Burnett方程
        5.2.2. 5 逾渗理论
        5.2.2. 6 孔隙网络模型
        5.2.3 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过渡问题
    5.3 解吸附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规律
        5.3.1 吸附动力学问题
        5.3.1. 1 页岩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
        5.3.1. 2 吸附理论及模型
        5.3.2 解吸附与流动耦合问题
    5.4 人工压裂过程裂缝起裂及流固耦合机理
        5.4.1 页岩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
        5.4.1. 1 页岩各向异性多孔本构
        5.4.1. 2 页岩各向异性强度和断裂准则
        5.4.1. 3 水压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规律
        5.4.2 页岩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5.5 页岩复杂介质的非均质特征
        5.5.1 横纵向各向异性
        5.5.2 基质本身的非均质性
        5.5.3 天然裂缝引发的非均质性
        5.5.4 页岩储层的变形规律
    5.6 本节小结
6页岩气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
    6.1 前言
    6.2 理论计算模型
        6.2.1 传统水力压裂模型
        6.2.1. 1 PKN模型
        6.2.1. 2 KGD模型
        6.2.1. 3 P3D模型
        6.2.2 非常规水力压裂模型
        6.2.2. 1 线网模型 (wire-mesh model)
        6.2.2. 2 非常规裂缝模型
    6.3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
        6.3.1 数值计算模型
        6.3.1. 1 固体破裂计算模型
        6.3.1. 2 渗流计算模型
        6.3.2 数值计算方法
        6.3.2. 1 有限单元法
        6.3.2. 2 有限差分法
        6.3.2. 3 边界单元法
        6.3.2. 4 扩展有限元法
        6.3.2. 5 离散单元法
        6.3.2. 6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
    6.4 页岩裂缝网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6.4.1 页岩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6.4.2 基于XFEM的耦合变形–扩散–流动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6.5 本节小结
7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
    7.1 引言
    7.2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1 微地震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7.2.1. 1 国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7.2.1. 2 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2 微地震监测在低渗透率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7.3 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问题
        7.3.1 事件有效识别
        7.3.1. 1 初至时间拾取
        7.3.1. 2 震源定位
        7.3.2 水力压裂微地震发生及其信号特点
        7.3.2. 1 水力压裂“慢”过程伴随岩石破裂声发射的“快”过程
        7.3.2. 2 岩石破坏机理复杂, 微地震的波形多样
        7.3.2. 3 水力压裂过程的信号干扰
        7.3.3 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的时域–频域二维全波形分析
        7.3.4 微地震的数据解释
        7.3.4. 1 能量的匹配
        7.3.4. 2 致裂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7.3.4. 3 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
        7.3.4. 4 水力压裂的岩石破坏机理
    7.4 本节小结
8无水压裂技术*
    8.1 前言
    8.2 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8.2.1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
        8.2.2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
        8.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
        8.2.3. 1 CO2物性
        8.2.3. 2 超临界CO2在微细流道中的流动与换热
        8.2.3. 3 CO2射流破岩研究
        8.2.3. 4 CO2压裂后的地下封存
        8.2.4 小结
    8.3 氮气压裂技术
        8.3.1 氮气干压裂技术
        8.3.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8.3.3 小结
    8.4 液化石油气 (LPG) 无水压裂技术
    8.5 爆炸压裂技术
        8.5.1 井内爆炸
        8.5.2 核爆法
        8.5.3 层内爆炸
        8.5.3 小结
    8.6 高能气体压裂 (HEGF)
    8.7 本节小结
9结束语*

(6)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可压性及对应压裂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中区西部基本概况
    2.2 区域储层特征
第三章 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可压性研究
    3.1 岩石塑脆性
    3.2 岩石断裂韧性
    3.3 岩石抗张强度
    3.4 可压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对应压裂实验研究
    4.1 水电相似原理及实验模型的建立
    4.2 压裂增产效果的地层影响分析
    4.3 一注一采井组对应压裂参数优化
    4.4 反九点法井网对应压裂参数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特高含水期水驱挖潜井层优选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区块概况
        1.3.1 储层概况
        1.3.2 开发简史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块压裂效果主控因素分析
    2.1 区块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1.1 储层物性类因素分析
        2.1.2 流体物性类因素分析
        2.1.3 生产测试类因素分析
        2.1.4 油藏整体性因素分析
        2.1.5 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筛选
    2.2 区块压裂效果敏感因素提取
        2.2.1 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
        2.2.2 区块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第三章 区块井层优选
    3.1 压裂井层优选方法
    3.2 压裂选井选层数据库软件
        3.2.1 压裂选井选层数据库软件编制原理
        3.2.2 软件说明
    3.3 压裂井层优选结果
        3.3.1 压裂单井优选结果
        3.3.2 压裂层优选结果
第四章 区块产能预测
    4.1 因子分析
        4.1.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4.1.2 压裂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4.2 灰色预测模型
        4.2.1 灰色GM(1,n)预测模型原理
        4.2.2 灰色预测模型产能预测
    4.3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
        4.3.1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基本原理
        4.3.2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增油量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微生物驱油技术完善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低渗透油藏概述
        1.1.1 低渗透油藏分布
        1.1.2 低渗透油藏特征
    1.2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驱油发展阶段
    1.3 微生物驱矿场试验
        1.3.1 本源微生物激活工艺技术
        1.3.2 本源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1.3.3 外源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
        1.3.4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试验设计
    1.4 胡尖山油田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1.4.1 胡尖山油田开发现状
        1.4.2 胡尖山油田开发存在问题
    1.5 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胡尖山油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微生物驱油规律及影响因素
    2.1 总体实施效果
    2.2 微生物驱油规律
        2.2.1 压力上升,剖面改善
        2.2.2 功能菌数量增加,菌群结构稳定
        2.2.3 连通层发育好的生产井增油效果较好
        2.2.4 单向、双向、多向受效增油效果依次增加
        2.2.5 相似连通性,见菌时间越晚,增油效果越好
        2.2.6 改善原油物性,提高原油流动性
    2.3 微生物驱地质影响因素
        2.3.1 剩余油饱和度
        2.3.2 储层物性
        2.3.3 水线推进速度
        2.3.4 井组含水
        2.3.5 储层非均质性
        2.3.6 压力上升空间
    2.4 选井选层条件
第三章 油藏本源微生物生态多样性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群结构分析方法
        3.2.2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3.2.3 PCR扩增及检测
    3.3 菌群结构测序结果及分析
        3.3.1 OTU结果聚类分析
        3.3.2 多样性指数
        3.3.3 稀释性曲线
        3.3.4 分类学
        3.3.5 微生物种群分布图
        3.3.6 样品聚类结果的维恩图
        3.3.7 样品物种分类树
第四章 高效驱油功能菌的筛选与鉴定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1.2 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来源
        4.2.2 菌种筛选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油水样品中微生物菌落
        4.3.2 高效产表面活性剂菌种的筛选
        4.3.3 驱油菌株鉴定
        4.3.4 16S rRNA鉴定
        4.3.5 菌株的性能研究
        4.3.6 主要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4.3.7 2株采油功能菌的代谢规律
第五章 驱油工程菌的构建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1.1 培养基
        5.1.2 菌株来源
        5.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质粒的构建
        5.2.2 目标基因PCR的扩增
        5.2.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5.2.4 热激法转化
        5.2.5 阳性克隆鉴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质粒的构建
        5.3.2 目标基因PCR的扩增
        5.3.3 工程菌的构建
        5.3.4 驱油工程菌代谢产物分析
        5.3.5 工程菌降解原油室内实验
第六章 现场应用
    6.1 实验区优选
        6.1.1 挖潜潜力
        6.1.2 物性
        6.1.3 水线推进速度和含水
        6.1.4 平面非均质性
        6.1.5 压力上升空间
        6.1.6 实验区块确定
        6.1.7 试验井优选
    6.2 元72区块微生物驱油的建议
    6.3 工艺方案设计
        6.3.1 深部调剖剂用量
        6.3.2 驱油剂用量
    6.4 施工过程及记录
        6.4.1 段塞注入量与时间
        6.4.2 施工曲线
        6.4.3 理论与实际用量对比
    6.5 实施效果分析
        6.5.1 总体实施效果
        6.5.2 注入井情况分析
        6.5.3 生产井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扶余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堵水技术研究现状
    1.3 分层采油技术研究现状
    1.4 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扶余油田开发现状及主要问题
    2.1 扶余油田概况
    2.2 扶余油田开发存在主要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免扫塞分层水泥堵水技术研究
    3.1 水泥浆流动规律与封堵机理研究
    3.2 水泥浆封堵室内实验研究
    3.3 水泥堵水参数设计
    3.4 免扫塞分层水泥堵水注入工艺研究
    3.5 免扫塞分层水泥堵水典型井设计
    3.6 免扫塞水泥堵水应用效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流压随泵分层采油技术研究
    4.1 分层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4.2 分层采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4.3 分层采油合理流压界限研究
    4.4 双流压随泵分采工艺研究
    4.5 双流压随泵分采典型井设计
    4.6 双流压随泵分采应用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定向射孔水力压裂技术研究
    5.1 扶余油田应力特征研究
    5.2 定向射孔水力压裂裂缝延伸研究
    5.3 定向射孔水力压裂典型井设计
    5.4 定向射孔水力压裂应用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 10-2 区块改善开发效果综合挖潜方法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2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6.3 水驱阶段历史拟合
    6.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5 分层采出程度情况
    6.6 西 10-2 区块改善开发效果数值模拟应用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10)低渗透储层气井压裂效果评价软件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裂井储层定性评价方法
        1.2.2 压裂井储层定量评价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研究成果
第2章 低渗透储层气井压裂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2.1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的因素提取
        2.1.1 地质参数
        2.1.2 压裂施工参数
        2.1.3 压裂效果参数
    2.2 压裂效果单因素评价方法
        2.2.1 压裂效果与地质因素的关系
        2.2.2 压裂效果与施工参数的关系
    2.3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2.3.1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原理
        2.3.2 压裂效果单因素模糊评价
        2.3.3 压裂效果多因素综合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渗透储层气井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研制
    3.1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概述
        3.1.1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研制原则
        3.1.2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运行环境
    3.2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结构
    3.3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数据库
        3.3.1 数据库系统总体架构
        3.3.2 数据库功能模块
        3.3.3 数据应用模块
    3.4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研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在构造气藏中的应用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地质概况
        4.1.2 勘探开发现状
        4.1.3 增产改造现状
    4.2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4.2.1 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提取
        4.2.2 评价井基本资料
        4.2.3 样本井确定
        4.2.4 评价参数确定
        4.2.5 施工参数评价
        4.2.6 相关性分析
        4.2.7 权重分析
        4.2.8 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裂效果综合评价软件在岩性气藏中的应用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地质特征
        5.1.2 构造特征
        5.1.3 沉积相特征
        5.1.4 储层特征
        5.1.5 储集层物性特征
    5.2 桃7区块压裂改造效果综合评价
        5.2.1 影响压裂效果综合评价的因素提取
        5.2.2 苏里格气田压裂效果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发表的文章
    科研成果

四、地层测试对油层改造选井选层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转向压裂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D]. 陈佳辉.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西峰油田合水油区试井资料二次精细解释[D]. 毛振兴.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K地区低渗透油层解堵改造入井液研究与应用[D]. 周凯.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中途测试资料在压裂选层中的应用——以鄂北气田为例[J]. 蒋艳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5]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J].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 力学进展, 2019(00)
  • [6]中区西部高台子薄差油层可压性及对应压裂实验研究[D]. 张先强.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7]特高含水期水驱挖潜井层优选及潜力分析[D]. 陈儒雅.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8]低渗透油田高含水期微生物驱油技术完善与应用[D]. 张相春. 西北大学, 2016(04)
  • [9]扶余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 卢玉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10]低渗透储层气井压裂效果评价软件研制及应用[D]. 尹丛彬.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4)

标签:;  ;  ;  ;  

试井选层在储层改造中的重要性及改造措施有效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