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谋划全面治理渭河

抓紧谋划全面治理渭河

一、尽快制订规划 综合治理渭河(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田蕊[2](2017)在《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因修建工程而引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多次发生。三门峡水库区的移民又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一例。本文以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为中心,探究国家、社会和移民等各方力量的互动关系,呈现时代背景下的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以档案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材料为主,勾勒出一部陕西库区移民的历史。文章呈现了数以万计的库区移民离开原籍,与新家园相互适应,以及移民在各种身份之间寻找平衡与出路的过程。陕西库区移民具有复杂而多面的身份属性。他们既是相对于国家的个体国民,还是依赖土地而生的“农民”。这些复杂的属性统合于“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身份之下,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这种身份可以成为移民群体扭转与新家园博弈过程中所处颓势地位的重要武器;也可能化为加重新、老居民疏离关系的砝码,使库区移民最终成为“新家园之他者”。作为一次国家行为的人口迁移,国家政权不仅为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身份镶上特别的政治光环,还曾强有力地介入到迁安初期的各项活动之中。出于巩固成果的考虑,它可能成为移民群体借助或依附的力量。但同样出于对现实形势的考量,这种依附力量可能出现失效或反转的情况。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讨论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因由。此次移民是由修建水库派生而出,故本章系统梳理中共中央的治黄理想和对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整体构想,以及身负巨大移民压力的陕西省的坚持与妥协:考察陕西省对于境内移民的总体规划、组织与初步应对。第二章具体呈现陕西库区移民的迁移过程。从迁安双方的协商、组织、接收与安置等方面,详细介绍移民外迁宁夏和内安渭北高塬的历程与最终归宿。第三章重点考察陕西库区移民,尤其“插社”安区“老户村”的移民,与新家园适应过程中的困境和应对策略。移民适时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掌握“上告”这一武器,借助国家政权争取自身利益,满足己方的身份期待。然而对类似国家政权等外部力量的过分依赖,使移民扭转相对弱势处境的目标同样存在无法实现的风险。第四章以发生在1961-1963年间的移民返库高潮为中心,关注移民夹缝中的身份,揭示他们在原籍与新家园之间摇摆不定、左右疏离的尴尬境遇。对安置区来说,这些三门峡库区移民是名副其实的外来者。故部分移民以内部联合的方式共同抵御外部压力,甚至要求基层单位对其进行二次“隔离安置”。同样,对于库区原籍而言,这些迁出的移民也不再是“本地人”。尤其在“拉吊庄”过程中,很多返库移民又卷入与原籍社队、国有农场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之中,成为被原籍各方势力排斥的一方。第五章以蒲城县永平村移民安置为个案,考察迁入“客户村”的移民群体的实际境遇与内部关系,探究库区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疏离”的另一面相及其原因。

陈启文[3](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指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胡中升[4](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刘莉,任京柱,朱娜,范兆轶,尚涛[5](2014)在《渭河区域水生态建设的法制化研究》文中指出一、渭河区域水生态的现状渭河流经陕、甘、宁三省区。其中陕西境内流域面积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全长818km,陕西境内河长502km。流域总面积为13.510Km2。陕西境内渭河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却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生产总值。渭河流域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流域之一,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渭河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造成了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调研组,陈嘉桢,李佩成,陈志勤[6](2014)在《陕西应重点建设三大防洪避险工程》文中认为陕西是一个洪涝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汛期暴雨经常引发洪涝灾害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就此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建言:建设三大防洪避险工程,采取四项保障措施。洪涝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资料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的60年间,陕西有37年发生较大洪涝地质灾害,累计有2917县次,平均每年48县次;共有1.38亿人次受灾,平均每年230万人次;因灾死亡13051人,平均

甄文卿[7](2012)在《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水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极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和相对生态条件良好区域已成为全世界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咸阳在山南水北,故称咸阳。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跨河城市之一,咸阳自秦代跨渭河而建至今历经2300多年,随着空间不断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滨水区。随着关天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规划的实施,渭河即将成为城市的城中河,城市与河流如何共存、渭河滨水区如何发展等问题均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本文以咸阳渭河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三方面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一,通过对滨水区理论的研究,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世界跨河城市滨水区进行案例调研与分析,得出跨河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并对跨河城市滨水区进行分阶段研究,得出其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规划资料的归档,研究并总结出历史咸阳城市滨水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与不同时期咸阳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史。第三,在上述两个部分研究基础上,通过渭河生态景观带的现场调研与规划设计工程实践,结合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下咸阳滨水区发展的背景,提出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原则,确定其定位,根据不足制定相应的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应对、道路交通、绿化系统、环境景观、新能源与新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并对节点区域进行了相应设计研究。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性明显,这与我国东部或其他富水地区滨水区有较大不同。本文针对咸阳渭河滨水区进行研究,且针对其发展做了相应研究与设计。所得成果对于未来我国西部跨河城市滨水区如何与河流和谐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卓悦[8](2010)在《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与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环境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成了全球问题之一。在渭河流域关中段,同样的问题也在发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达到区域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发展,是该地区极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正是针对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水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介绍了水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分析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产业情况以及近年国家到地方制定和实施的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对渭河水环境变化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渭河流域陕西段的水环境现状、水环境容量和近20年的水环境演变的趋势。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其它流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渭河水环境随着经济发展不断的恶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相应法律法规和措施的制定后,渭河水环境质量在近年有持续明显的提高,但仍然属于严重污染阶段。在现阶段要,要使渭河水质仍持续改善,必须深入研究渭河水环境与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关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的各自的特性和环境进行详细调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经济政策体系,开展循环经济。

张洁[9](2010)在《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论文结合地理学、系统科学等有关理论,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动态耦合模型、空间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现状格局、优化调控、空间管理等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流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为:(1)在对国内外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进行详尽回顾与梳理后认为,国际学者普遍关注流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流域发展规划和管理的起源、类型、管理的目的、面临的问题、流域环境系统规划等多个方面,这也引起了我国学者对流域治理的关注;同时,国内外学者在流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模拟和情景分析、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用机理、流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协调度模型、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定量分析手段已经应用于国内外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当前应加强多学科融合,加强流域人地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注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动态仿真模拟等方面的研究。(2)对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系统演变历史过程的分析表明,原始社会时期本区域人地关系处于原始的、低级的协调阶段,人类被动地适应资源环境;农业社会时期人文因素在人地关系演变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态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进入缓慢退化阶段,人地关系演替的速度逐渐加快。对近10年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耦合研究表明:1996~2006年间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明显,目前,渭河流域已处于过度开发阶段,资源环境危机也处于潜伏期,若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将很快跨越现在的阶段,持续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将使资源环境系统不堪重负,人地系统关系快速恶化,系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以2005年为截面数据对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的分析表明: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布以拮抗型为主,磨合型次之。磨合型地区主要分布在陇海铁路及GZ45天(水)西(安)段,这类市县区经济规模较大、城市规模结构较健全、需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而人地关系反馈作用最强的拮抗型地区分布在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的北部和东部,这类区县中有部分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但发展基础薄弱、环保意识尚未形成,还有一些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因长期的农业生产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低水平协调型区县位于秦岭山地和黄龙山地区,这类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人地之间的反馈作用不强、在渭河流域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3)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不同情景下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通过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的仿真模拟发现: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根据此方案,到2025年,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的总用水量应控制在110亿m3左右,GDP增长率控制在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人口城市化率控制在52%以内,并且要积极实施节水等环保措施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4)对渭河流域(干流地区)4种空间分布类型区的空间管理表明:对于磨合型地区,应协调各市县的要素流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城镇密集带,构筑区域生态网络体系;对于拮抗型可开发区,应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还要注意承载农业区和低水平协调型地区的人口转移;对于拮抗型农业区要提高农产品的长期、稳定供给为主要任务,增强土地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对于低水平协调区域的空间管理应增强提供水源涵养、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以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

段禄峰[10](2010)在《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大都市区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镇化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中国的大都市地区迅速生成,并且成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载体。国外城市发展表明,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在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循环反复过程中,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城镇化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区是实现城镇化的最高空间形态,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最佳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变化。关注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急剧演变进程,研究其内在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成为时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都经历过城乡对立、城市剥削农村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基本上采取的是城乡分治政策。制定政策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由此造成了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落后,“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城镇与乡村作为非均质的地域经济空间和大都市区空间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活动和发展的地域实体,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从本质上讲,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过程。西安大都市区既有高度发达的大都市,又有中小城市以及贫困的农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和地理特征,被一些研究城乡问题的着名专家视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缩影”。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有力地推动了大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广大的农村人口因转移无门而大量滞留在有限的农业空间,农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迟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效需求长期不足,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隐患。另外,西安大都市区空间布局混乱,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虽然西安与其他市县经济联系在加强,但远未形成以西安为核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存的都市区经济一体化格局。本文在对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视野,从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多维视角对都市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在充分了解该领域研究动态的前提下,建立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我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西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大都市区是统筹城乡、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二是城乡空间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三是主体功能区划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四是政府是推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五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城乡空间融合的三维动力。本研究对于促进西安、咸阳、杨凌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及打破大西安城乡二元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发展新型产业、节约建设用地、优化空间组织、提升发展潜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使大西安与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遥向呼应,使大西安成为西北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典型地区,从而带动西北地区城乡和谐发展。

二、尽快制订规划 综合治理渭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尽快制订规划 综合治理渭河(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因由
    一、决策:中共中央对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整体构想
    二、陕西省的初步回应
    三、陕西省库区移民的总体设计
第二章 离乡:“外迁”与“内迁”(1956-1959)
    一、迁往银川
    二、安置计划的改变与各方应对
    三、省内安置:县内移民与迁往渭北
第三章 适应之难:作为博弈一方的移民(1960-1961)
    一、多重“彼此之分”
    二、上告:移民的武器
    三、“武器失灵”:以盟庄大队安民问题的处理为例
第四章 夹缝中的移民:徘徊在新家园与库区之间(1961-1963)
    一、安区的“外来者”
    二、“拉吊庄”:与新乡党同返库区
    三、库区“乱曲”:“外迁”移民的强势加入
    四、“全员撤离库区”
第五章 “新老疏离”的另一面相:以永平村为个案
    一、溯源:走进蒲城永平
    二、“新、老居民两相安”
    三、难以遮蔽的“另相疏离”
    四、引发“另相疏离”的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二、黄委会的成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沿革
        二、机构设置
        三、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第三节 内部管理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
        三、财务管理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三、严密黄河防汛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一、筑堤坝阻敌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三、花园口合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陕西应重点建设三大防洪避险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洪涝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
防洪避险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议实施三大防洪避险工程
采取四项保障措施

(7)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及界定范围
        1.2.2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的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1 理论研究
        1.4.2 实践研究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2 跨河城市滨水区的发展研究
    2.1 跨河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演变的模式
        2.1.1 跨越发展模式
        2.1.2 协同发展模式
        2.1.3 中心外向模式
        2.1.4 独立组合模式
    2.2 跨河城市滨水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
        2.2.1 滨水区发展的历史演变综述
        2.2.2 生存性阶段——水源提供,农耕生活
        2.2.3 生产性阶段——物资供给,污水排放
        2.2.4 生活性阶段——实体景观,生活场所
        2.2.5 生命性阶段——生境安全,和谐共生
    2.3 小结
3 咸阳城市历史空间演进下的滨水空间格局研究
    3.1 咸阳城市建设概况与渭河水文特色
        3.1.1 咸阳城市概况
        3.1.2 渭河水文特色
    3.2 咸阳城市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
        3.2.1 古代咸阳(秦代至民国时期)
        3.2.2 现代咸阳(建国初期至 21 世纪初)
        3.2.3 当代咸阳(21 世纪初至今)
        3.2.4 小结——咸阳滨水空间形态演进模式
    3.3 咸阳渭河滨水区的城市空间建设
        3.3.1 古代咸阳滨水区(秦汉时期)
        3.3.2 现代咸阳滨水区(建国初期至 21 世纪初)
        3.3.3 当代咸阳滨水区(21 世纪初至今)
        3.3.4 小结
    3.4 咸阳渭河滨水区的现存问题
    3.5 小结
4 大西安背景下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
    4.1 课题背景
        4.1.1 课题背景以及相关工程
        4.1.2 规划设计简介
    4.2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原则
        4.2.1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4.2.2 承启历史,人文渭河
        4.2.3 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
    4.3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定位
        4.3.1 构建“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生态城市发展格局
        4.3.2 构建历史都市文化遗址走廊
        4.3.3 构建绿色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4.4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策略
        4.4.1 恢复重建渭河自然生态系统
        4.4.2 建设河流生态净化系统
        4.4.3 营造渭河独有的自然与历史景观特色
        4.4.4 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休憩生活的中央公园
        4.4.5 建设可持续为城市生活提供丰富资源的“生产型河流”
    4.5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总体设计
        4.5.1 空间平面结构
        4.5.2 空间布局设计
        4.5.3 生态应对策略
        4.5.4 道路交通设计
        4.5.5 绿化系统设计
        4.5.6 环境景观设计
        4.5.7 新能源与新农业技术应用
    4.6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节点设计
        4.6.1 奥林匹克中心
        4.6.2 秦汉文化城
        4.6.3 都市农牧场
        4.6.4 高铁商务中心
        4.6.5 生态能源中心
    4.7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索引
附录

(8)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与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关中地区的经济地位及其经济发展的意义
        1.1.2 渭河流域水环境对关中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1.1.3 渭河水环境的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待解决的问题
        1.4.2 国内外主要研究方法综述
    1.5 研究对象和内容
    1.6 研究特点
第二章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区域经济状况分析
    2.1 关中地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质条件
        2.1.3 水资源情况
    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 关中产业发展情况
        2.3.1 农业
        2.3.2 工业
        2.3.3 交通运输业
    2.4 关中水资源利用及污染治理情况
    2.5 关中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措施
        2.5.1 造纸业的治理措施
        2.5.2 果汁业的治理措施
        2.5.3 生活污水的治理措施
        2.5.4 农业治理措施
        2.5.5 基于保护的政策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分析
    3.1 渭河的水环境状况
        3.1.1 渭河流域概况
        3.1.2 渭河水资源状况
        3.1.3 渭河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
        3.1.4 渭河主要污染物
    3.2 渭河流域水质状况评价分析
        3.2.1 渭河水质现状的分级评价
        3.2.2 渭河干流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比较分析
        3.2.3 渭河干流水质单因子比较分析
        3.2.4 渭河支流水质情况比较分析
    3.3 渭河水环境容量分析
        3.3.1 水环境容量的概念
        3.3.2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3.3.3 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
        3.3.4 渭河的水环境容量及分析
    3.4 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原因分析
第四章 关中经济发展与渭河水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
    4.1 关中经济增长与渭河污染指数变化的关系
    4.2 关中经济发展与渭河水环境演变关系的实证分析
        4.2.1 关中地区经济增长与渭河水环境演变模型
        4.2.2 对曲线的分析与结论
第五章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5.1 加强政策法规,构建经济政策体系
    5.2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5.3 加强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入渭污染物数量
    5.4 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5.5 深化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5.6 推进科技创新
第六章 总结和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价值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2.1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
        2.1.1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
        2.1.2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组成
        2.1.3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
        2.1.4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功能
        2.1.5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调控
    2.2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进展
        2.2.1 流域发展规划与管理
        2.2.2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相互作用过程模拟和情景分析
        2.2.3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用机理研究
        2.2.4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2.2.5 流域人地系统的研究方法
        2.2.6 流域人地地域系统研究趋势
第三章 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过程与格局
    3.1 渭河流域(干流地区)的特点
        3.1.1 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
        3.1.2 统一的经济空间
        3.1.3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3.1.4 人地矛盾突出的典型地区
    3.2 渭河流域人地系统演变的历史过程
        3.2.1 气候变迁与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
        3.2.2 社会经济发展与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地关系
        3.2.3 小结
    3.3 1996~2006 年间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间耦合分析
        3.3.1 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3.3.2 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3.3.3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间耦合状态分析
        3.3.4 小结
    3.4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分析
        3.4.1 不同要素影响下的渭河流域人地系统空间分布
        3.4.2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3.4.3 小结
第四章 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优化
    4.1 系统动力学与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4.2 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SD模型
        4.2.1 系统模型结构
        4.2.2 系统参数确定
        4.2.3 模型检验
    4.3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与调控模式
        4.3.1 经济高速发展模式
        4.3.2 缺水反馈模式
        4.3.3 缺水污染反馈模式
        4.3.4 调水调控模式
        4.3.5 模式比较与分析
    4.4 对策措施
    4.5 小结
第五章 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空间管理
    5.1 磨合型地区
        5.1.1 磨合型地区空间管理的内容
        5.1.2 西咸大都市地区
        5.1.3 宝鸡地区
        5.1.4 天水市辖区
    5.2 拮抗型可开发区
        5.2.1 拮抗型可开发区空间管理的内容
        5.2.2 渭南地区
        5.2.3 铜川地区
        5.2.4 蒲城-韩城地区
        5.2.5 彬县-长武地区
    5.3 拮抗型农业区
        5.3.1 拮抗型农业区空间管理的内容
        5.3.2 陇千麟农果林牧旅游片区
        5.3.3 淳寿旬农果牧片区
        5.3.4 关中东部平原粮棉片区
        5.3.5 武甘秦农果蔬片区
        5.3.6 澄合白农果林片区
    5.4 低水平协调型地区
        5.4.1 低水平协调型地区空间管理的内容
        5.4.2 太眉周蓝凤生物多样性保护片区
        5.4.3 宜富清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生态片区
    5.5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管理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都市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方向
        1.1.2 都市空间发展的未来展望
        1.1.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大都市区的快速发展与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西安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要理论基础
    2.1 区域空间演进的一般规律
        2.1.1 空间演进的阶段划分
        2.1.2 空间演进的三维模型
    2.2 区域空间演进的经典理论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2 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现代空间理念的优化整合
        2.3.1 大都市区空间治理理念
        2.3.2 精明增长理念
        2.3.3 可持续发展理念
        2.3.4 主体功能区划理念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现状解析
    3.1 区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资源文化
        3.1.3 交通设施
        3.1.4 技术条件
    3.2 空间格局
        3.2.1 空间发展沿革
        3.2.2 人口城镇分布
        3.2.3 发展阶段特征
        3.2.4 空间发展障碍
    3.3 产业发展
        3.3.1 产业结构诊断
        3.3.2 产业集群态势
        3.3.3 产业空间布局
        3.3.4 产业发展问题
    3.4 社会现状
        3.4.1 城乡二元结构
        3.4.2 收入消费就业
        3.4.3 公共服务事业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大都市区城乡空间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
        4.1.1 伦敦
        4.1.2 巴黎
        4.1.3 纽约
        4.1.4 东京
    4.2 国内
        4.2.1 北京
        4.2.2 上海
        4.2.3 成都
    4.3 实践经验借鉴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绩效评估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1 相关指标体系评介
        5.1.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1.3 指标体系内容描述
    5.2 权重计算及成果合成方法
        5.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5.2.2 评价成果合成方法
    5.3 系统评价分析
        5.3.1 指标权重计算及评价
        5.3.2 城乡空间一体化系统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导向
    6.1 机遇挑战分析
        6.1.1 机遇
        6.1.2 挑战
    6.2 动力机制研判
        6.2.1 经济发展
        6.2.2 制度创新
        6.2.3 技术创新
        6.2.4 城乡规划
        6.2.5 三化动力
    6.3 发展路径指引
        6.3.1 生态管制
        6.3.2 产业聚集
        6.3.3 空间优化
        6.3.4 政府主导
    6.4 典型模式借鉴
        6.4.1 城市—工业导向模式
        6.4.2 小城镇发展模式
        6.4.3 地域空间单元模式
        6.4.4 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6.4.5 佩—布模式的城乡联系通道
    6.5 PRED目标导向
        6.5.1 PRED协调发展
        (1)人口
        (2)资源
        (3)环境
        (4)发展
        6.5.2 空间战略目标
    6.6 本章小结
7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策略
    7.1 主体功能区划管制
        7.1.1 空间规划管治
        7.1.2 空间功能分区
        7.1.3 空间拓展方向
    7.2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7.2.1 城乡体系规划
        7.2.2 城乡交通规划
        7.2.3 生态网络规划
    7.3 城乡产业组织优化
        7.3.1 产业组织协调
        7.3.2 产业布局规划
        7.3.3 产业结构调整
        7.3.4 产业发展重点
        7.3.5 产业集群发展
    7.4 三化发展动力提速
        7.4.1 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
        7.4.2 农村三化动力有效整合
    7.5 本章小节
8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
    8.1 主体功能区划导引
    8.2 城乡公共物品供给
        8.2.1 公共物品内涵
        8.2.2 财政转移支付
        8.2.3 城乡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
        8.2.4 城乡服务型基础设施建设
    8.3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8.3.1 行政管理制度
        8.3.2 户籍制度
        8.3.3 土地制度
    8.4 软质文化传承植入
        8.4.1 地域特色保护
        8.4.2 社会网络进化
        8.4.3 发展环境改善
    8.5 本章小结
9 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典型实践探索
    9.1 城乡空间融合——以西安灞桥区城乡结合部发展为例
        9.1.1 研究对象界定
        9.1.2 优势障碍分析
        9.1.3 发展思路
        9.1.4 发展规划
        9.1.5 关键措施
    9.2 城城空间融合——以西咸新区建设规划为例
        9.2.1 规划范围界定
        9.2.2 战略定位
        9.2.3 功能划分和产业发展
    9.3 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以曲江新区建设规划为例
        9.3.1 研究对象
        9.3.2 优势障碍
        9.3.3 产业定位
        9.3.4 发展规划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四、尽快制订规划 综合治理渭河(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D]. 田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3]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4]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5]渭河区域水生态建设的法制化研究[A]. 刘莉,任京柱,朱娜,范兆轶,尚涛.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优秀成果选编(2012-2013年度), 2014
  • [6]陕西应重点建设三大防洪避险工程[J].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调研组,陈嘉桢,李佩成,陈志勤. 西部大开发, 2014(Z1)
  • [7]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D]. 甄文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8]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与渭河水环境质量演变关系研究[D]. 卓悦. 西北大学, 2010(10)
  • [9]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张洁. 西北大学, 2010(10)
  • [10]西安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D]. 段禄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抓紧谋划全面治理渭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