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一、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美娟[1](2020)在《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和3D-PDA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病变包括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来源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约有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就诊时仅局限于子宫体,5年生存期在80%,出现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7~12个月。因此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确诊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较准确评估对于临床医师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估患者预后非常重要。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将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绝经期异常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bleeding,PMB)患者首选筛查方式。常规经阴道二维超声(two-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sonography,2D-TVS)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T)作为初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彩色多普勒对病灶血流情况的判断依赖于诊断医师的主观性,缺乏客观量化的影像学指标。GE公司Voluson E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Rflow立体血流成像(radiant flow,Rflow)技术能在二维成像基础上呈现三维立体的血流状态,增强细微血管及其边界的可视成像效果,对病灶血流情况的显示更为清晰、直观。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能够检测到低速血流信号、无混叠效应、无角度依赖性,能得到全方位血流信号,再联合三维超声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VOCAL)自动测量子宫内膜体积(endometrial volume,EV)及病变区血流参数:血管形成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血流指数(bloodflow index,FI)及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blood flow index,VFI)。可使用上述新技术定性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及评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分级情况。有关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评估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文献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探查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研究较少,对子宫内膜病变内膜参数(ET、EV、VI、FI及VFI)的研究结果不统一。本研究探讨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及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分级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评估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参考依据。研究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诊断及恶性病变分期、分级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就诊于烟台毓璜顶医院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14例,首先常规经阴道二维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thickness,ET)、彩色多普勒(colou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血流情况;然后应用Rflow立体血流条件探查其血流丰富程度,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VOCAL软件进行内膜描记并测量子宫内膜体积(endometrial volume,EV)、血管形成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及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以手术—病理分型为金标准,探讨传统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模式及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三种诊断方法对定性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的价值,评价上述5个内膜参数(ET、EV、VI、FI及VFI)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评价5个内膜参数对子宫内膜癌的不同分期、分级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1.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124例,恶性病变组9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绝经年限及子宫内膜厚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传统经阴道超声(2D-TVS)、Rflow血流成像模式(Rflow-TVS)及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3D-PDA)三种方法定性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3.9%,95.2%),特异性分别为(66.7%,77.8%,91.1%)。3.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之间ET、EV、VI、FI、VFI等5个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定性鉴别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5个参数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ET(62.9%,80.0%)、EV(93.5%,57.8%)、VI(67.7%,68.9%)、FI(72.6%,60.0%)、VFI(77.4%,62.2%)]。内膜体积EV的最佳临界值为27.265cm3,灵敏度较高,为93.5%;子宫内膜厚度ET的最佳临界值为1.615cm,特异度较高,为8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膜参数ET及VFI是判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51岁及以上的患者检测为恶性是51岁以下的48.898倍;ET在1.615及以上的患者检测为恶性是1.615以下的4.849倍;VFI在2.6765及以上的患者检测为恶性是2.6765以下的13.771倍。5.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与分级间(ⅠA期与ⅠB期,Ⅰ期与Ⅱ期及以上,ⅠA期的G1、G2与G3分级),5个内膜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Rflow立体血流成像模式较2D-TVS血流显示更立体、直观,有助于对病变良恶性的预估诊断。2.ET、EV、VI、FI及VFI等内膜参数对定性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3.ET、EV、VI、FI及VFI等内膜参数在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分级间未见明显差异性。研究背景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Folkman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实体肿瘤的生长主要依赖于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在现有血管网的基础上向肿瘤周围以及肿瘤内部生成新的毛细血管。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有众多生长因子起调控作用,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VEGF也被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从肿瘤血管中分离出来的能够增加血管通透性的蛋白质,具有很强烈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同时VEGF也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能够在体内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研究发现,因恶性肿瘤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VEGF,恶性肿瘤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VEGF与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随恶性程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发生转移的肿瘤VEGF表达较未发生转移的肿瘤高。因此,VEGF表达水平可能成为区分肿瘤良恶性、恶性程度及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D31又称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ECAM-1),主要用于证明内皮细胞组织的存在,定量评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其作为衡量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既往文献对子宫内膜癌的VEGF表达及MVD计数绝大部分是外科手术后的回顾性研究,为离体研究,无法做到在术前有效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超声是目前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的无创、首选检查方式,为活体探查。目前主要是通过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但RI与PI检测均只能反映肿瘤组织的局部血流指数,不能做到对子宫内膜病变处整体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评估。有极少量研究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内膜血流参数VI或VI、FI、VFI来评估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情况,表明其与VEGF、MVD的相关性较好,可作为对肿瘤血管生成评价的一种较为客观的指标,在术前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活性的影像学依据。研究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内膜血流参数VI、FI及VFI评估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活性的可能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进行诊疗的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共143例,其中良性患者67例,恶性患者76例。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VOCAL软件描记测量子宫内膜癌血流参数VI、FI及VFI,具体方法同论文第一部分。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或外科手术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织切片的VEGF表达及MVD。分析子宫内膜良性与恶性病变的VEGF表达及MVD、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子宫内膜癌的VEGF表达及MVD,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内膜血流参数VI、FI、VFI与VEGF表达、MVD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22.4%vs85.5%)与MVD(26.94±10.30vs44.94±10.94)的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子宫内膜癌Ⅰ型与Ⅱ型病变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85.0%vs100%,P<0.001)与MVD(44.94±11.28vs45.00±7.22,P=0.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子宫内膜样腺癌ⅠA期、ⅠB期、Ⅱ期及以上病变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85.7%、100.0%,MVD分别为46.74±12.06、42.29±8.26、39.67±13.05。VEGF表达与MVD在ⅠA期与ⅠB期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P=0.311);VEGF表达与MVD在ⅠA期与Ⅱ期及以上分期、ⅠB期与Ⅱ期及以上分期病变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P=0.003,P=0.017);VEGF表达与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IAG1及IAG2病变组织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09,P=0.37)。4.相关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血流参数VI、FI、VFI与VEGF、MVD均未见明显相关性:VI与VEGF、MVD相关性分析(r1=0.168,P=0.359;r2=0.110,P=0.551。r1=-0.121,P=0.510;r2=-0.204,P=0.262);FI与VEGF、MVD的相关性分析(r1=0.159,P=0.384;r2=0.047,P=0.797。r1=-0.207,P=0.255;r2=-0.241,P=0.184);VFI与VEGF、MVD的相关性分析(r1=0.189,P=0.300;r2=0.052,P=0.779。r1=-0.098,P=0.595;r2=-0.215,P=0.238)。结论1.VEGF表达与MVD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Ⅱ型子宫内膜癌、Ⅰ型子宫内膜癌Ⅱ期及以上病变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其促进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的可能及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相关。2.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癌血流参数VI、FI、VFI与VEGF表达、MVD未见明显相关性。

巫明钢[2](2020)在《多模态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即经直肠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怀疑前列腺癌的146例患者行经腔内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获得经直肠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使用秩相关分析前列腺病灶弹性杨氏模量值、血清PSA、年龄与前列腺癌病理结果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多模态超声诊断前列腺癌准确性为88.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7.1%、99.0%、67.3%,多模态超声与单模态超声诊断效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波弹性成像能够检出超声造影漏诊的前列腺癌14例。超声造影同样能够检出剪切波弹性成像漏诊的前列腺癌4例。多模态超声能够检出剪切波弹性成像误诊的前列腺癌12例。剪切波杨氏模量值、血清PSA值与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秩相关,年龄与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多模态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成像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剪切波杨氏模量值、血清PSA值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

刘慧[3](2020)在《改良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及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的准确性,探讨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方案,并初步总结附件区小肿块的超声管理方案,期望通过较好的诊断方案、规范的管理,提高各级医院早期诊断卵巢癌的能力,以减少卵巢癌的死亡率。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超声科就诊的、小肿块三个垂直径线平均值≤6cm的217位连续性患者(共232枚小肿块),采用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规范附件区小肿块的描述。首先,应用IOTA简单法则对其进行前瞻性诊断试验研究,分析其应用于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不足,优化适用于小肿块的特征指标;再应用改良指标的简单法则回顾性评价其鉴别诊断232枚小肿块良恶性的价值。其次,分别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前瞻性的评价第一部分232枚小肿块中同意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以及IOTA简单法则中归类为不确定类的、且容易漏误诊的实性、房实性小肿块65枚,创建良恶性小肿块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探讨超声造影及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的诊断价值。第三,总结第一、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探讨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诊断方案:拟应用改良M4-简单法则(M4-SR)序贯二维超声造影(2D-CEUS)方案,回顾性评价第二部分中65枚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并初步总结附件区小肿块的超声管理方案。结果:1)IOTA简单法则诊断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1.0%、77.2%、4.0、0.11、56.0%、96.4%及7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0.784,0.899)。2)比较良恶性组间房实性小肿块内实性成分最大直径数值的差异,并应用ROC曲线界定其界值,提出改良M4指标:房实性肿块内实性成分最大直径≥1.95cm。3)改良M4-SR对232枚良恶性小肿块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6.4%、76.7%、4.13、0.04、56.8%、98.5%及7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0.817,0.915);改良M4-SR的诊断准确性高于IOTA简单法则,且延续了IOTA简单法则操作简便、适用于基层及临床经验有限的医生使用的特点,可以将其作为超声筛查早期卵巢癌的初步检查方法。4)应用2D-CEUS对IOTA简单法则中不易确定类的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80.0%、91.1%、9.0、0.21、80.0%、91.1%及8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0.741,0.970)。5)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造影及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附件区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诊断的准确性均较高,其中以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最好,其次为二维超声造影评分系统,但二者均存在需后期图像分析过程,临床操作实用性均不及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检查。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诊断小肿块的准确性较高且实际使用方便,可将其作为改良M4-SR初步筛查之后的不确定类肿块的进一步诊断方案使用。6)将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诊断方案确定为:改良M4-SR序贯2D-CEUS方案,其对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是95.0%、84.4%、6.11、0.06、73.1%、97.4%和8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0.813,0.982)。7)总结附件区小肿块超声初步管理方案:首先,采用O-RADS规范描述附件区小肿块;其次,采用改良M4-SR序贯2D-CEUS方法作为诊断方案;最后,应用报告三级描述法书写诊断报告。结论:将改良M4-SR序贯2D-CEUS诊断方案作为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的最佳诊断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各级医院超声医生诊断小肿块的能力,还较单一应用改良M4-SR及单一应用2D-CEUS的准确性好;采用附件区小肿块超声初步管理方案,可以提高各级医院对附件区小肿块的诊断效能、减少因报告描述不规范而产生的歧义、减少临床医师解读报告的偏差,从而提高早期卵巢癌的诊断,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

杜园园[4](2019)在《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文中认为目的:探索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得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量化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医的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55例,分为3组:A组,子宫内膜息肉51例;B组,子宫内膜增生35例;C组,子宫内膜癌69例。另选取正常查体人员117例,作为正常子宫内膜对照,为D组。其中增殖期患者58例,分泌期患者59例。四组均行超声检查。息肉、增生、内膜癌组患者均随访有病理学检查结果。经阴道超声观察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质地等有无异常。如有子宫内膜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病变内彩色血流信号的形态和分布,记录观测指标。切换至SWE模式,采用调整圆形Q-box,获得正常内膜或病变的Emean、Emax和Esd。对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正常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为差异有意义。对两个有差异的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敏感性+特异性-1”确定“尤登指数”,指数的最大值为鉴别诊断的截断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判断,得出截断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和子宫内膜癌组,另增加手动描绘Q-box,比较与调整圆形Q-box方法一致性。结果:1 子宫内膜息肉组(A组)、子宫内膜增生组(B组)、子宫内膜癌组(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D组)分别以Emean、Emax、Esd为观测指标进行多组间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子宫内膜癌组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增生组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增生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对正常子宫内膜组与子宫内膜癌组的Emean构建ROC曲线,结果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约登指数最大时,Emean=37.90kPa为截断值。以Emean≥37.90kPa为内膜癌组,<37.90kPa为正常内膜组,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敏感性为59.4%,特异性为91.6%,阳性预测值为80.3%,阴性预测值为79.2%,准确性为79.6%。3 对正常子宫内膜组与子宫内膜癌组的Emax构建ROC曲线,结果为:AUC为0.83,约登指数最大时,Emax=55.15kPa为截断值。以Emax≥55.15kPa为内膜癌组,<55.15kPa为正常内膜组,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敏感性为69.6%,特异性91.5%,阳性预测值为82.8%,阴性预测值为83.5%,准确性为83.3%。4 对正常子宫内膜组与子宫内膜癌组的Esd构建ROC曲线,结果为:AUC为0.80,约登指数最大时,Esd=9.90kPa为截断值。以Esd≥9.90kPa为内膜癌组,<9.90kPa为正常内膜组,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敏感性为55.1%,特异性91.5%,阳性预测值为79.1%,阴性预测值为72.3%,准确性为78.0%。5 SWE联合常规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敏感性为97.1%,特异性99.1%,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98.3%,准确性为98.3%。6 SWE联合常规超声分别与SWE各单指标诊断准确性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E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高。SWE单指标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SWE技术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有临床实用价值,且SWE联合常规超声准确性更高,更有量化指标利于诊断。

冯志强[5](2018)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Ultrasound,3D-PDU)评价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价值。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疗效进行早期评价,从而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05月于平邑县人民医院进行放射治疗的4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为术前新辅助放射治疗。入组患者包括鳞癌45例,腺癌3例;临床分期ⅠB期18例,ⅡA期3例,ⅡB期17例,Ⅲ期7例,Ⅳ期3例。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7.2±4.8)岁。观察48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放射治疗后各项参数的变化,逐一对各项参数进行组间对照比较。48例宫颈癌患者全部采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剂量40Gy,每次2Gy,每周5次。每例患者分别在放射治疗前、中、后进行3次3D-PDU检查,其中放射治疗中检查时间点选取在接受放射剂量达20Gy后,放射治疗后检查时间点在放射治疗全部结束后5d内。采用具有3D-PDU功能的GE公司E8三维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4.08.0 MHz。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探头涂上耦合剂后套上无菌避孕套。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方法扫查子宫及附件。对于发现宫颈内明显肿块者,以宫颈内肿块为感兴趣区;对于宫颈外生型肿块者,将探头外退,以宫颈外生肿块为感兴趣区。采用3D-PDU分别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及放射治疗后对48例宫颈癌患者病灶进行扫查,获取血流分级、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通过其变化评价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其中RI通过三维超声诊断仪直接测量获取。根据宫颈血管图中血管分布、走行、分支等特点,将肿瘤内血流分为4级。0级:宫颈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宫颈周边可见点状、短条状血管,宫颈内部无血管分布;Ⅱ级:除周边血管外,宫颈内部可见稀疏的血管,分支简单,走行较平直;Ⅲ级:宫颈内部可见丰富的血管树或血管网,分支血管走行扭曲、不规则。VI通过肿瘤血管条数和病灶体积计算获得。计数肿瘤血管条数采用以下标准:如果l条血管走行无分支,则计为1支血管;如果1支血管有多个分支,则以末梢血管分支数为计数标准,计出病灶内总的血管条数。用Qlab软件GI3DQ工具测病灶体积。肿瘤血管条数和病灶体积比值为宫颈癌单位体积血管条数,作为反映肿瘤血供丰富程度的血管化指数。每次由3名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对血流显示最丰富的3幅图像分别计数,即每次检查每个病灶血管条数得到9个值,取其平均值。结果:放射治疗中及放射治疗后宫颈癌血管分布较放射治疗前均不同程度减少。放射治疗前3D-PDU显示宫颈病灶血流丰富,呈血管树或血管网状,分支血管常走行扭曲不规则,以Ⅲ级为主,显示率为83.33%(40/48);放射治疗中宫颈病灶血流较放射治疗前稀疏,以Ⅱ级血流为主,显示率为77.08%(37/48);放射治疗后宫颈病灶血流不丰富,显示为无分支或点状血流,以Ⅰ级血流为主,显示率为85.42%(41/48),Ⅲ级血流显示率为4.16%(2/48)。放射治疗中与放射治疗前血流分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放射治疗后与放射治疗前血流分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放射治疗后与放射治疗中血流分级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放射治疗后48例患者宫颈癌病灶均缩小,RI上升。放射治疗后宫颈病灶处RI较放射治疗中、放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中与放射治疗前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后宫颈病灶处VI较放射治疗中、放射治疗前明显降低。放射治疗后与放射治疗前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中与放射治疗前VI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PDU可客观评价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宫颈病灶大小和肿瘤血管,进而反映宫颈癌病灶内血流情况。血流分级、阻力指数、血管化指数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可靠指标,对宫颈癌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樊建群[6](2011)在《经腹联合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为原发性膀胱癌的病例,分别进行经腹、经直肠(或经阴道)以及两者联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者的诊断率。结果 32例患者中,经腹部超声诊断膀胱癌25例,诊断率为78%;经直肠(或阴道)超声诊断膀胱癌29例,诊断率为90%;经腹联合经直肠(或阴道)超声诊断膀胱癌30例,诊断率为94%。结论经腹联合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膀胱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曾辉,林僖,陈孝岳[7](2004)在《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良恶性肿瘤的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肿瘤组中,33%(2/6例)显示肿瘤基底部血流,恶性肿瘤组中,81%(42/52例)显示肿瘤基底部进入瘤体内的滋养动脉。【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联合检测,对诊断膀胱良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希[8](2016)在《经阴道弹性成像技术(TVES)对宫颈癌及其局部浸润性的初步诊断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经阴道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在宫颈癌中的初步诊断评价目的:分析宫颈癌超声弹性成像的声像图特征,探讨经阴道实时弹性成像技术中弹性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妇科门诊疑诊宫颈病变,且宫颈液态薄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结果呈阳性的女性患者84例,年龄范围33-83岁,平均(48.75±8.86)岁,所有患者均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正常宫颈5例,平均年龄(45.4±9.76)岁;宫颈慢性炎症16例,平均年龄(44.06±6.83)岁;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x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6例,平均年龄(47.08±7.21)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37例,平均年龄(52.41±9.29)岁。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入组病例分为癌组与非癌组,其中癌组37例,平均年龄(52.41±9.39)岁,非癌组47例,平均年龄(45.37±7.33)岁,非癌组包括正常宫颈5例、宫颈慢性炎症16例、CIN26例。入组病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1)患者为初诊,既往无宫颈疾病史;无盆腔放化疗及宫颈手术史;(2)无经阴道超声检查禁忌症;(3)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诊断由高年资(超声诊断工作8年以上)医师完成,经高级职称超声科医师审核;(4)超声声像图的图像质量符合评价要求;(5)TCT取材由高年资医师操作完成,TCT读片由高年资病理科医生诊断并结果呈阳性,并经过高级职称病理诊断医师审核;(6)由高年资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诊断,经高级职称病理诊断医师审核;(7)临床资料完整,临床、超声、病理检查和诊断符合诊疗规范[1-3]。排除标准:(1)患者有严重心脏疾病或肢体障碍等不能配合医生检查者;(2)患者有阴道大量出血史、经阴道检查探头不能顺利通过阴道者;(3)超声检查发现有较大宫颈囊肿、大片钙化或宫颈肌瘤等疾病影响图像评估者。2.采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功能及随机后处理软件,配有阴道三维容积探头,型号RIC5-9,频率59MHZ。3.图像处理方法:超声声像图数据的读取均由2名医师(副高以上职称)负责,每组数据读取三遍,取平均值[4],然后判定病灶性质;当意见不统一时,经讨论取得统一意见。弹性评分法的评价标准采用罗葆明等的5分评分法[4,5]。纳入病例先经阴道常规超声检查,然后转入弹性成像模式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诊断,再运用应变率比值法进行诊断。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预设的二维模式,参数如下:灰阶≥256、频率≥6Mhz、动态范围7、余辉2、边缘增强2、壁滤波设低、抑制16;在弹性模式中弹性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使用相同的预设值,参数如下:扫描角度180度、质控调至最高,脉冲重复频率1.3 Mhz;因弹性成像技术中应变率比值法是基于弹性评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后处理,并且超声诊断仪可以开启实时双幅成像模式(左侧为实时二维模式、右侧为实时弹性评分模式),所以本研究中两者联合诊断法选取了弹性评分法与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参数:实时双幅成像模式,左侧预设参数同二维模式、右侧预设参数同弹性模式。3.1常规经阴道超声(包括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受检者均为非月经期或绝经期,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获得的时间间隔小于两周。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探头均匀涂抹耦合剂后戴上避孕套,缓慢置入阴道直至后穹窿处,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子宫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内膜厚薄及宫腔情况,如无明显干扰本研究的重大因素(如较大子宫体肌瘤、肌腺瘤或宫颈肌瘤、大片钙化、宫腔占位性病变等),对可疑的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然后进入宫颈部超声检查,根据宫颈大小调节图像深度,直至宫颈部完全充分显示,并位于声像图中心,二维模式(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2-D US)下纵向、横向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宫颈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有无占位性病变,如发现宫颈部低回声区或低回声团,将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置于声像图中心,感兴趣区要大于病灶的2倍,观察病灶的位置、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判定病灶的性质。3.2弹性评分法:调节图像深度,使宫颈部位于图像中心,启动弹性模式(Elasto)进入实时单幅弹性模式,手动模式缓缓加压宫颈外口,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宫颈,使其频率保持2-3次/秒,当质量标尺维持在四格以上时(标示图显示绿色),代表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稳定,图像质量达标,维持3-4秒,根据罗葆明的改良评分法[4,5]进行定性诊断,此方法通过颜色分布的不同反应组织的软硬度,对图像进行弹性评分,找出蓝色最深、蓝色区域占比最多的单幅图像,然后冻结图像并分析图像,对图像进行综合弹性评分。3.3应变率比值法:参照徐乐天等[6]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因为经直肠和经阴道同为腔内探头,而国外学者Thomas[7]已经率先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应变率比值法可以通过半定量方法判断组织的软硬度,来达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目的[8-10]。此方法是在弹性评分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弹性分析(elastography analysis),在弹性评分法检查时,选取单幅最高评分图,冻结图像,把ROI置于声像图中心,选取蓝色区域中颜色最深的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应变率比较,获得相应比值。选取病灶中心区域为A区,周边正常肌层组织为B区,周边区域尽量同深度、取样面积大小相同,然后通过后处理软件自动计算应变率比值,通过比值大小定量分析病灶的性质。3.4两者联合诊断法:启动双幅弹性成像模式,显示器同时显示二维实时声像图和实时弹性成像图,手动模式缓缓加压宫颈外口,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宫颈,使其频率保持2-3次/秒,当质量控制光格维持在四格以上时(标示图显示绿色),代表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稳定,图像质量达标,维持3-4秒,当二维或弹性成像任何一项诊断可疑病灶(诊断标准同4.1和4.2的介绍)时,同时用两种方法综合分析病灶,此方法可使两种技术在两个显示界面,同时实时精确显示同一感兴趣区域,有利于综合判断病灶的性质。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及Medcalc15.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癌组与非癌组诊断的弹性评分和应变率比值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差异者,约登指数取最大者作为最佳诊断界值,分别计算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的截断值。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别求出经阴道常规超声、弹性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常规与弹性评分法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分别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判断诊断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在0.5-0.7表示诊断价值较低,0.7-0.9表示有一定的诊断价值,0.9以上表示诊断价值较高,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经阴道常规超声、弹性评分法及两者联合诊断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两两比较,组内配对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Mc Nemar)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宫颈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比较,组内配对资料间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Mc Nemar)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结果:1、弹性评分法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的最佳截断值为4,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的最佳截断值为3.22,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弹性评分法诊断宫颈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09、0.79,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阴道常规超声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5%(22/37)、78.7%(37/47)、70.2%(59/84)、68.9%(22/32)、71.2%(37/52);超声弹性评分法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9%(24/37)、78.7%(37/47)、72.6%(61/84)、70.6%(24/34)、74%(37/50);两者联合诊断法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1%(30/37)、87.2%(41/47)、84.5%(71/84)、83.3%(30/36)、85.4%(41/48);超声弹性评分法、经阴道常规超声分别与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两两比较,统计学结果为两者联合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应变率比值法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3%(26/37)、80.9%(38/47)、76.2%(64/84)、74.3%(26/35)、77.6%(38/49);超声弹性评分法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9%(24/37)、78.7%(37/47)、72.6%(61/84)、70.6%(24/34)、74%(37/50);两两比较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应变率比值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弹性评分法,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经阴道常规超声对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对宫颈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2、超声弹性成像中应变率比值法、弹性评分法对宫颈癌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变率比值法作为半定量诊断方法,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略高于弹性评分法。第二部分:宫颈癌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特征对局部浸润性的初步诊断评价目的:回顾性分析37例宫颈癌患者的超声弹性评分图、应变率比值的参数特征,探讨其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收集第一部分中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CC患者37例,年龄范围34-83岁,平均年龄(52.41±9.39)岁,所有患者均经活组织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根据2009版FIGO和2015版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11、12],将纳入病例进行分组,分为宫颈癌宫旁浸润组和未浸润组。NCCN指南指出MRI是术前诊断宫颈癌浸润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因此本研究宫颈癌宫旁浸润以术后病理(手术病例)和MRI(非手术病例)对照标准,入组病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1)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既往无宫颈疾病史;无盆腔放化疗及手术史;(2)无经阴道超声检查禁忌症;(3)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诊断由高年资(超声诊断工作8年以上)医师完成,经高级职称超声科医师审核;(4)超声声像图的图像质量符合评价要求;(5)由高年资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诊断,经高级职称病理诊断医师审核;(6)MRI检查和评价由高年资MRI医师完成;(7)临床资料完整,临床、超声、MRI、病理和实验室检查符合诊疗规范[1,2,12,13]。排除标准:(1)患者有宫颈疾病史;(2)既往有盆腔放化疗及宫颈手术史;(3)超声与MRI图像质量不符合评价要求。2.图像处理方法:超声声像图数据读取均由2名副高以上医师负责,每组数据读取三遍,取平均值[4],然后判定宫颈癌有无宫旁浸润;当意见不统一时,经讨论得出统一意见。两组研究对象共37例,先作常规超声扫查,然后进入超声弹性成像模式,声像图动态记录病灶扫查过程,实时分析宫旁有无浸润,动态回放重复观察和分析宫旁浸润情况,再运用应变率比值法进行诊断。在弹性成像模式中,弹性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使用相同的预设值,参数如下:扫描角度180度、质量控制调至最高,脉冲重复频率PRF 1.3Mhz;2.1实时弹性成像:常规超声扫查时,当宫颈癌宫旁无浸润时,宫颈前后壁浆膜层清晰,宫旁浸润时,常规超声表现为宫颈结构紊乱,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侵犯膀胱、直肠时,表现为膀胱后壁与直肠前壁的包膜回声中断,局部包膜不平整或增厚;然后进入弹性成像模式,调节图像深度,使宫颈部位于图像中心,启动弹性模式(Elasto)进入实时单幅弹性模式,手动模式缓缓加压宫颈外口,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宫颈,使其频率保持在2-3次/秒,当质量控制光格维持在四格以上时(标示图显示绿色),代表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稳定,图像质量达标,维持3-4秒,对病灶的外周及宫颈浆膜层进行纵向、横向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如浆膜层和宫旁组织呈连续的红色或绿色时,则诊断为宫旁无侵犯,如其连续性中断,则诊断为宫旁侵犯。2.2应变率比值法:参照徐乐天等[6]经直肠超声对前列腺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因为经直肠和经阴道超声均采用腔内探头。国外学者Thomas[7]相关研究表明应变率比值法可以对组织的软硬度进行半定量分析,以达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目的[8-10]。此方法是在弹性评分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弹性分析(elastography analysis),冻结弹性评分法选出的单幅最高评分图像,将ROI置于声像图中心,选取蓝色区域中颜色最深的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应变率比较,以病灶中心区域为A区,周边正常肌层组织为B区,周边区域与病灶中心尽量保持同深度、同取样面积,然后通过后处理软件自动计算出应变率比值。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及Medcalc15.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病理分期手术病例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非手术病例以MRI分期为参照标准,求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诊断为宫颈癌浸润组与未浸润组的应变率比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差异者,约登指数取最大者作为最佳诊断界值,计算应变率比值的截断值。然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判断诊断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在0.5-0.7表示诊断价值较低,0.7-0.9表示有一定的诊断价值,0.9以上表示诊断价值较高,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判断入组病例符合正态或偏态分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应变率比值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实时弹性成像对宫颈癌有无宫旁浸润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0%(12/15)、81.8%(18/22)、81.1%(30/37)、75%(12/16)、85.7%(18/21)。2、应变率比值SR诊断宫颈癌的计量资料属于偏态分布,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高低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ho:0.81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最佳截断值为3.77,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在评价宫旁浸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宫旁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2、应变率比值法作为一种半定量参数法,与宫颈癌临床分期(高低)呈正相关,对评价宫颈癌宫旁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刊编辑部[9](2015)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鲁蓉[10](2014)在《超声弹性成像及综合评分、液基薄层细胞学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宫颈占位性病变(cervic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CSOL)包括宫颈良性病变与宫颈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以宫颈息肉、宫颈肌瘤为主;恶性病变主要指宫颈癌前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据世界范围统计,每年约50万新发病例,发展中国家占80%,其中,中国占1/3。宫颈癌是由CIN经过若干年缓慢发展而成。因此,早期诊断宫颈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目前,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主要采用三阶梯诊断模式,即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常用的初筛法,组织学检查是最终确诊方法。影像学检查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NMRI)、核素扫描法等。CT、核素扫描放射性较强;NMRI价格昂贵。因此,超声检查因具备无创、方便、经济、无放射性等优势,在宫颈病变诊断中被广泛应用。正常组织具有特定的组织弹性(即硬度),当受到炎症、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等影响时,自身硬度亦随之发生改变。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能直接反映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相对软硬度,以协助分析病变性质。超声弹性成像分为三类:压迫性、间歇性及振动性,压迫性弹性成像适用于浅表器官(如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结节性疾病的诊断,已有学者对前列腺病灶,经直肠(腔内探头)超声弹性成像研究,并取得成效。因此,经阴道(腔内探头)超声弹性成像研究理论上具备可行性。对于超声弹性图像的评估,常采用弹性评分法(定性法),但受限于超声医师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应变率比值测定(半定量法)能更客观准确地评价病灶的软硬度,准确度较高。本研究对于CSOL病灶,采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定宫颈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应变率比值。再与临床最常用的初筛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相比较,进一步证实经阴道弹性成像在CSOL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CSOL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为宫颈病变患者116例。所有病灶在活检或手术切除前,首先经TCT检测(因TCT主要反映宫颈上皮组织的细胞学形态,而宫颈肌瘤主要是宫颈组织的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对于TCT检测无明显检测意义,故疑为宫颈肌瘤的患者不列入TCT研究对象)。再使用具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日立公司HV-900彩超诊断仪,配备阴道探头,对所有疑为宫颈病变的患者经阴道超声弹性检查,测定应变率比值。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对疑为宫颈息肉31例、CIN32例及宫颈癌44例患者,经TCT筛查,细胞学异常者58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则TCT法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24%(58/85)、18.18%(4/22)、57.94%(62/107)、76.32%(58/76)、12.90%(4/31)。2.对疑为宫颈息肉31例、宫颈肌瘤9例、CIN32例及宫颈癌44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定宫颈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应变率比值。恶性病灶组与良性病灶组应变率比值分别为6.88±2.03、2.56+1.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确定应变率比值最佳诊断截断值为4.045,则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64/76)、87.5%(35/40)、85.34%(99/116)、92.75%(64/69)、74.47%(35/47)。3.经阴道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TCT法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6、0.7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能半定量评估CSOL病灶组织的软硬度,准确度高于TCT。因此,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对CSOL病灶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研究背景超声检查因无创性、实时性、可重复性等优势,成为宫颈病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规超声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多普勒超声,主要反映宫颈病灶组织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特征。例如,二维超声反映宫颈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声像及其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等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反映宫颈病灶血管粗细、血流信号方向与分布等特征;频谱多普勒超声以频谱的幅度反映取样框内选定的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根据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计算出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等。但因宫颈病变病理结构的多源性,导致良恶性病灶超声图像存在一定相似处,影响正确诊断。例如,二维超声对CIN以及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特异性,只到晚期宫颈癌声像图才可观察到改变。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虽能显示宫颈癌病灶内部血流信号,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角度依赖、难以消除闪烁伪像等,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超声弹性成像是对常规超声的补充,较准确反映病灶的组织弹性(软硬度),得到有关病灶的病理组织结构信息,帮助临床鉴别诊断病灶的良恶性质。目前,超声弹性成像主要应用于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对于宫颈病变的国内外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首先比较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在CSOL中的诊断价值,再将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测指标(Adler血流分级、频谱多普勒动脉阻力指数RI)诊断结果量化,各量化值相加得到超声综合评分(ultrasonography comprehensive score,UCS)。分析比较UCS与各单项超声诊断标准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提高超声诊断准确度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目的探讨超声综合评分法在CSOL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疑为宫颈病变的116例患者,在活检或手术切除前,接受经阴道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检查,最后由超声医师给予超声综合评分。评分参数包括:①Adler血流分级联合频谱多普勒RI测量;②超声弹性成像评分;③应变率比值法测定。将各参数累加得到总评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将所有宫颈病灶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绘制①、②、③三项超声参数与④超声综合评分鉴别CSOL良恶性的ROC曲线。Z检验对①、②、③、④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找出最佳曲线及诊断CSOL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将Adler血流分级0、1级,且RI≥0.50拟为良性;将Adler血流分级2、3级,且RI<0.50拟为恶性,则Adler血流分级联合频谱RJ测量法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9%(63/76)、85.0%(34/40)83.62%(97/116)、91.30%(63/69)、72.34%(34/47)。2.将超声弹性成像评分1~3分拟为良性;4-5分拟为恶性,则评分法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63%(59/76)、82.5%(33/40)、79.31%(92/116)、89.39%(59/66)、66.0%(33/50)。3.选取应变率比值4.045为诊断宫颈病灶良恶性的最佳截断值。将应变率比值<4.045拟为良性;≥4.045拟为恶性,则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1%(64/76)、87.5%(35/40)、85.34%(99/116)、92.75%(64/69)、74.47%(35/47)。4.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Adler血流分级频谱RI测量法及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791、0.846。弹性成像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超声综合评分范围0-4分,超声评分越高,恶性可能性越大。根据ROC曲线,选取综合评分数3分为最佳截断值,将超声评分0~2分拟为良性;3~4分拟为恶性,则超声综合评分法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9%、(69/76)、92.5%(37/40)、91.38%(106/116)95.83%(69/72)、84.09%(37/44)。超声综合评分法构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与各单项超声诊断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CSOL,Adler血流分级联合频谱RI测量法、弹性成像评分法、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以及超声综合评分法均具一定诊断价值。2.对于CSOL,弹性成像评分法定性评估病灶的软硬度;应变率比值法半定量评估病灶的软硬度,准确度高于前者。3.对于CSOL,超声综合评分法将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各单项检测指标量化并综合分析,准确度高于各单项超声检查。创新点1.本研究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CSOL中的诊断价值,首次与临床常用的初筛法,即细胞学检查TCT相比较。结果显示,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准确度高于TCT。提示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对于CSOL诊断具有可行性、可靠性。2.本研究立足临床检测需要,首次提出超声综合评分法,对CSO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得到明显增高。因此,综合评分法是简单实用、更客观、更准确的超声诊断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二、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和3D-PDA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和三维能量多普勒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及附图表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VEGF、CD31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表达及其与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及附图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多模态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
1.引言
    1.1 前列腺癌与老龄化概述
    1.2 前列腺癌筛查概述
        1.2.1 血清PSA
        1.2.2 直肠指检
        1.2.3 多参数核磁共振
        1.2.4 经直肠二维超声
        1.2.5 超声造影
        1.2.6 弹性成像
    1.3 前列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质量控制和保证
    2.3 仪器与材料
    2.4 检查方法
        2.4.1 前列腺经直肠二维超声检查方法
        2.4.2 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方法
        2.4.3 经直肠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方法
        2.4.4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法
    2.5 诊断标准
    2.6 病理诊断
    2.7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患者一般资料
    3.3 经直肠二维超声结果
    3.4 经直肠超声造影结果
    3.5 经直肠剪切波弹成像结果
    3.6 多参数超声联合结果
    3.7 病理Gleason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
4.讨论
    4.1 经直肠二维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4.2 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4.3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4.4 多模态超声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4.5 剪切波杨氏模量值、血清PSA值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4.6 本文研究不足
    4.7 下一步工作展望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 前列腺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改良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及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IOTA简单法则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IOTA简单法则对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诊断的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主观判断诊断标准
        1.4 IOTA简单法则诊断附件肿块的标准
        1.5 超声检查
        1.6 质量控制
        1.7 盲法
        1.8 资料整理
        1.9 数据统计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的价值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超声造影对实性及房实性小肿块良恶性诊断的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良恶性小肿块的诊断标准
        1.4 超声检查
        1.5 质量控制
        1.6 盲法
        1.7 资料整理
        1.8 数据统计与处理
        1.9 伦理要求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中诊断方案(改良M4-SR序贯2 D-CEUS方案)的研究设计
        1.2 研究对象
        1.3 改良M4-SR序贯2D-CEUS方案诊断附件区小肿块良恶性的标准
        1.4 附件区恶性小肿块诊断金标准
        1.5 超声检查
        1.6 质量控制及盲法
        1.7 资料整理
        1.8 数据统计与处理
        1.9 伦理要求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4)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现状及新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仪器和方法
    3 宫颈癌放射治疗效果的监测
    4 3D-PDU血流分析
        4.1 半定量分析
        4.2 定量分析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宫颈癌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及放射治疗后肿瘤最大径线分析结果
    2 3D-PDU半定量分析结果
    3 3D-PDU定量分析结果
        3.1 放射治疗前、中、后阻力指数比较
        3.2 宫颈癌血管化指数结果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7)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1.2 仪器
    1.3 操作过程
2 结果
    2.1 膀胱良性肿瘤组表现
    2.2 膀胱恶性肿瘤组表现
3 讨论
    3.1 膀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3.2 经腹部超声与经直肠超声的对比
    3.3 膀胱肿瘤的彩超特点

(8)经阴道弹性成像技术(TVES)对宫颈癌及其局部浸润性的初步诊断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经阴道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法在宫颈癌中的初步应用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第二部分:宫颈癌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特征对局部浸润性的初步诊断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9)《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经验交流
文献综述
病例报告
新产品新技术

(10)超声弹性成像及综合评分、液基薄层细胞学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第一部分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TCT法对CSOL诊断价值比较
    1.1 前言
        1.1.1 细胞学检查
        1.1.2 超声弹性成像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2 仪器设备
        1.2.3 研究方法
    1.3 结果
        1.3.1 TCT对CSOL良恶性评价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1.3.2 应变率比值法对CSOL良恶性评价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1.4 讨论
        1.4.1 TCT对CSOL良恶性的评价
        1.4.2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CSOL良恶性的评价
        1.4.3 TCT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比较
    1.5 结论
    附图A
第二部分 超声综合评分法对CSOL诊断价值研究
    2.1 前言
    2.2 各单项超声诊断指标及诊断标准
        2.2.1 常规超声检查
        2.2.2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2.2.3 超声综合评分法及分值设定依据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4.1 术后病理结果
        2.4.2 各单项超声诊断指标对CSOL良恶性评价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2.4.3 超声综合评分法对CSOL良恶性评价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2.4.4 超声综合评分法与各单项超声指标的诊断价值比较
    2.5 讨论
        2.5.1 临床检查方法及其局限性
        2.5.2 常规超声对CSOL良恶性的价值评价
        2.5.3 超声弹性成像对CSOL良恶性的价值评价
        2.5.4 本研究的体会
    2.6 结论
    2.7 创新点
    附图B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超声检查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阴道超声Rflow血流成像和3D-PDA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 刘美娟. 山东大学, 2020(04)
  • [2]多模态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 巫明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改良IOTA简单法则、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区良恶性小肿块的价值及附件区小肿块超声管理方案的初步探讨[D]. 刘慧.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D]. 杜园园.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5]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价宫颈癌放射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D]. 冯志强. 青岛大学, 2018(02)
  • [6]经腹联合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膀胱癌的诊断价值[J]. 樊建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04)
  • [7]经直肠或阴道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曾辉,林僖,陈孝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S1)
  • [8]经阴道弹性成像技术(TVES)对宫颈癌及其局部浸润性的初步诊断评价[D]. 马希. 苏州大学, 2016(01)
  • [9]《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J]. 本刊编辑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12)
  • [10]超声弹性成像及综合评分、液基薄层细胞学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D]. 鲁蓉. 中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经直肠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