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一、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泓渊[1](2021)在《乙烯利对小鼠的生殖毒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的国家之一。乙烯利是PGRs的一种,具有催熟果实、缩短生产周期等作用。乙烯利在我国的应用已有50多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超产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作物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滥用乙烯利的现象,对人类健康可能带来威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对C57小鼠进行灌胃染毒,分别在20和40天观察乙烯利对小鼠睾丸、卵巢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毒作用机制,为今后规范使用乙烯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80只雌雄各半的健康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7.3 mg·kg-1乙烯利组、214.5 mg·kg-1乙烯利组、429.0 mg·kg-1乙烯利组,每组20只。对照组每天以纯净水灌胃1次,各染毒组每天给予乙烯利灌胃1次,分别在灌胃20和40天后,眶静脉窦取血后测定雄鼠T、FSH、LH血清性激素水平,颈椎脱臼处死后取睾丸组织,测定睾丸组织匀浆LDH、SDH、G-6-PD标志酶活性指标、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指标、SOD、CAT、GSH-PX、MDA脂质过氧化损伤指标以及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眶静脉窦取血后测定雌鼠P、E2、FSH、LH血清性激素水平,取卵巢,测定卵巢组织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1.各组小鼠体重、生殖脏器系数的变化雄鼠各乙烯利组体重、睾丸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灌胃40天,214.5 mg·kg-1乙烯利组附睾脏器系数均高于107.3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P<0.05)。雌鼠灌胃20天,429.0 mg·kg-1乙烯利组体重均低于其它各组(P<0.05)。107.3和214.5 mg·kg-1乙烯利组卵巢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灌胃40天,各乙烯利组卵巢脏器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小鼠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雄鼠灌胃20天,各乙烯利组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214.5 mg·kg-1乙烯利组F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9.0 mg·kg-1乙烯利组FSH含量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各乙烯利组L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灌胃40天,107.3和214.5 mg·kg-1乙烯利组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14.5 mg·kg-1乙烯利组FSH含量明显低于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429.0 mg·kg-1乙烯利组FSH含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LH含量变化呈降低趋势。雌鼠灌胃20天,各乙烯利组血清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小鼠血清P含量明显低于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FSH含量变化呈降低趋势;429.0 mg·kg 1乙烯利组LH含量与其它各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灌胃40天,各乙烯利组血清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小鼠血清P含量明显低于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各乙烯利组血清E2含量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429.0 mg·kg-1乙烯利组小鼠血清E2含量明显低于 107.3 和 214.5 mg·kg-1 乙烯利组(P<0.05);214.5 mg·kg-1 乙烯利组 FSH 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9.0 mg·kg-1乙烯利组FSH活性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各乙烯利组LH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乙烯利暴露剂量的增加,LH含量呈上升趋势。3.各组小鼠睾丸、卵巢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雄鼠灌胃20天,各乙烯利组睾丸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各乙烯利组S期、G2/M百分比相比于对照组升高(P<0.05)。灌胃40天,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变化呈升高趋势;各乙烯利组S期、G2/M百分比相比于对照组升高(P<0.05)。雌鼠灌胃20天,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和107.3 mg·kg-1乙烯利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G2/M期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灌胃40天,107.3 mg·kg-1乙烯利组卵巢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升高,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各乙烯利组G2/M期比例相比于对照组升高。4.各组小鼠睾丸组织酶活性、ATPase活性、脂质过氧化水平变化灌胃20天,各乙烯利组LD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107.3 mg·kg-1乙烯利组G-6-P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9.0 mg·kg-1乙烯利组G-6-PD含量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214.5 mg·kg-1乙烯利组SD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灌胃40天,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LDH、G-6-P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各乙烯利组SD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胃20天,各乙烯利组Na+-K+-ATPa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各乙烯利组Ca2+-Mg2+-ATPa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灌胃40天,各乙烯利组Na+-K+-ATPa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429.0 mg·kg-1 乙烯利组 Na+-K+-ATPase 活性明显低于 107.3 mg·kg-1乙烯利组(P<0.05);各乙烯利组Ca2+-Mg2+-ATPase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灌胃20天,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MDA含量变化呈降低趋势;429.0 mg·kg-1乙烯利组GSH-Px含量与其它各组比较均下降(P<0.05);各乙烯利组SO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乙烯利组CAT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胃40天,214.5和429.0 mg·kg-1乙烯利组MDA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和107.3 mg·kg-1乙烯利组明显下降(P<0.05);各乙烯利组GSH-P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GSH-Px含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各乙烯利组SO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CAT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1.乙烯利可干扰小鼠血清性激素分泌,导致雄鼠血清中T含量增加;FSH含量降低;LH含量增加,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LH含量降低;导致雌鼠血清中E2、P含量下降,LH含量增加,FSH含量先下降,随着暴露时间延长,FSH含量增加。2.乙烯利可影响睾丸及卵巢组织细胞周期变化,并导致睾丸细胞凋亡,但对卵巢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3.乙烯利可干扰睾丸组织中LDH、SDH、G-6-PD活性。4.乙烯利可引起睾丸组织能量代谢紊乱,改变睾丸组织中Na+-K+-ATPase活性、Ca2+-Mg2+-ATPase 活性。5.乙烯利可干扰睾丸组织脂质氧化过程,表现为MDA、CAT、SOD含量降低,GSH-Px活性改变。

杨果[2](2020)在《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的孑遗植物,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银杏的果实称为种实,其生长发育既受遗传基因表达的调控,也受产地、树木年龄、光合作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东安银杏示范基地内结果银杏雌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银杏种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银杏雌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及种实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测定了外源激素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后银杏种实内源激素、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及乙烯和黄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探索了银杏种实高效的激素催落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叶片光合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发现,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银杏同一光合作用参数及光合色素变化趋势一致,自然开心形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含量高于主干分层形。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均为双峰状曲线,且日变化都在10:00和16:00左右出现明显差异,季节变化都在6月中旬出现明显差异;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状曲线,季节变化呈单峰状曲线,且日变化都10:00和16:00左右出现明显差异,季节变化在6月中旬出现明显差异;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为“V”型,季节变化呈单峰状曲线,且日变化在早晚差异明显,季节变化在8月中旬差异明显;光合色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在7和8月中旬出现显着差异。(2)通过对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性状及生理指标测定发现,4-6月银杏种实体积迅速增长,种实鲜重与种实体积的增长同步,6-9月种实体积增长平缓,鲜重持续增长至种实成熟;2种树形种实果型系数、核型系数、仁型系数基本一致;自然开心形树形银杏种仁可溶性糖、脂肪、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主干分层形,且在7-8月中旬达到显着差异;主干分层形银杏的单株种实产量高出自然开心形9.62 kg;综合分析认为,自然开心形为银杏种实生产优质树形。(3)外源激素处理引起了种实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银杏种实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GA3含量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ZR和ABA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IAA+ZR+GA3)/ABA比值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IAA、ZR、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IAA+ZR+GA3)/ABA 比值明显降低。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内源激素ABA含量比ABA处理上升幅度更大,IAA和GA3含量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IAA+ZR+GA3)/ABA比值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ZR含量两种外源激素处理基本一致。(4)外源激素处理对种实次生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银杏种实成熟过程中,外源激素和对照处理次生代谢物花青苷和黄酮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银杏酸含量对照处理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ABA处理总体上无明显变化,乙烯利处理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花青苷和黄酮含量升高,银杏酸含量降低。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花青苷和黄酮含量比ABA处理上升幅度更大,银杏酸含量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5)qPCR分析激素处理后种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中关键酶和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发现,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GbACS、GbACO、GbPAL、GbANS基因表达上调。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GbACS、GbACO、GbPAL、GbANS基因表达比ABA处理诱导表达明显。(6)通过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和脱落酸溶液催落银杏种实发现,乙烯利浓度为500 mg/L最佳,脱落酸浓度为300 mg/L最佳,落果率均可达90%以上,且喷施激素时期离自然采收期越近落果率越高,喷施激素后对银杏树体生长发育及翌年产量等无影响。

马静,陈丽兰,柳觐,孔广红,倪书邦[3](2020)在《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果和落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澳洲坚果‘HAES344’和‘HAES788’为试验材料,在果实成熟期喷施不同浓度(1.4 g/L、1.8 g/L和2.2 g/L)的乙烯利溶液,分析乙烯利对落果和落叶的影响。结果表明,‘HAES344’和‘HAES788’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率、落叶量均显着高于CK,落叶量随乙烯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落果率在4-6周随乙烯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其中,‘HAES344’在1-3周喷施浓度为1.8 g/L和2.2 g/L的落果率显着高于1.4 g/L;‘HAES788’在1-3周喷施2.2 g/L的落果率显着高于1.8 g/L和1.4 g/L,说明澳洲坚果不同品种对乙烯利的敏感性不同。应用本方法可以节约成本,提高采收效率。

刘巧,彭家清,程均欢,肖涛,朱先波,夏宏义[4](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利、单氰胺、氯吡苯脲等5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总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使用建议。

丁欣欣[5](2019)在《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核桃物候期和抗寒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在山区治理荒漠、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核桃枝条在越冬期间抗寒性较差,在春季萌芽和展叶期,容易遭受低温和晚霜危害。乙烯利是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早实核桃品种‘农核1号’为试材,通过春季或秋季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观察核桃萌芽和雌雄蕊发育时期,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和枝条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等,研究外源乙烯利对推迟核桃春季萌芽、促进秋季落叶,以及叶片和枝条抗寒能力的影响,为有效防止核桃早春晚霜危害和提高冬季枝条抗寒力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春季休眠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可推迟核桃萌芽和开花期。与对照相比,0.25mg/L、0.50 mg/L和1.00 mg/L乙烯利可分别推迟核桃萌芽1 d、35 d和47 d;雄花萌动期分别较对照推迟57 d、7 d和7 d左右;雌蕊子房显露期,分别较对照推迟23 d、34 d和45 d。2.春季休眠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可明显降低雄花序长度,增加雄花序畸形率。与对照相比,0.25 mg/L、0.50 mg/L和1.00 mg/L乙烯利使雄蕊长度分别缩短37.26%、44.49%和45.63%;雄蕊畸形率分别增加18.57%、43.16%和65.49%。3.秋季落叶前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可以促进核桃叶片提早落叶。与对照相比,喷施0.50 mg/L和1.00 mg/L乙烯利使核桃分别提前5 d和13 d落叶。4.秋季落叶前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可以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片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0.25 mg/L、0.50 mg/L和1.00 mg/L乙烯利使落叶中期叶片Pn分别降低11.97%、16.73和21.60%;蒸腾速率较对照分别显着升高12.89%、23.62%和37.96%(P<0.05)。5.秋季落叶前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可降低落叶中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对照相比,0.25 mg/L、0.50 mg/L和1.00 mg/L叶片SOD分别降低6.94%、8.92%和6.87%;POD活性极显着降低39.83%、66.94%和68.57%(P<0.01);MDA含量分别较对照极显着降低1.13%、19.74%和32.12%(P<0.01);0.25 mg/L和1.00 mg/L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8%和3.86%、2.56%和6.79%;与对照相比,0.25 mg/L、0.50 mg/L和1.00 mg/L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着提高13.09%、14.11%和21.33%(P<0.05)。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叶片抗寒性进行评价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0.25 mg/L>0.00 mg/L>1.00 mg/L>0.50 mg/L。6.秋季落叶前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能够提高休眠期枝条保护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与对照相比,1.00 mg/L乙烯利使枝条SOD提高5.34%;0.25 mg/L和0.50 mg/L乙烯利使枝条POD极显着提高2.94倍和2.90倍(P<0.01);0.50 mg/L和1.00 mg/L乙烯利使枝条CAT活性分别极显着提高21.60%和78.06%(P<0.01);0.25 mg/L和0.50 mg/L乙烯利使枝条MDA分别降低4.00%和0.07%;0.25 mg/L和0.50 mg/L乙烯利使枝条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极显着提高1.64倍和1.48倍、9.80%和10.01%(P<0.01);0.25 mg/L、0.50 mg/L和1.00 mg/L乙烯利使淀粉含量分别极显着提高73.48%、38.82%和37.81%(P<0.01)。应用隶属函数法对枝条抗寒性进行评价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0.50 mg/L>0.25 mg/L>0.00 mg/L>1.00mg/L。7.综上所述,应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秋季叶片喷施0.25 mg/L乙烯利抗寒能力最强,枝条喷施0.50 mg/L乙烯利抗寒能力最强。因此,在生产中建议喷施0.25 mg/L乙烯利。

马敏[6](2019)在《梨幼果防冻剂及疏花疏果技术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梨是我国主要栽培的果树之一。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加剧,恶劣极端天气增多,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相较于以前明显增多,冻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果树受到冻害后,整个树体都会受到影响,使得病害发生概率增加,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植株的死亡。研发适用性广、效果好的防冻剂是提高梨树抗冻能力的方法之一。除恶劣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外,过大的果实负载量会影响果实品质,不利于果实形成良好的风味品质。适当的疏果有利于提高果品质量,推动梨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出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的防冻剂及疏果剂,对于提升果实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通过前期的资料查阅,找出10种备选防冻剂,分别为水杨酸(SA)、维生素E+丙三醇、6-BA、甜菜碱、脯氨酸、γ-氨基丁酸、壳聚糖、必博PBO、天达2116和调环酸钙。以“翠玉”2年生梨为试材,以丙二醛(MDA)含量为衡量标准,研究了不同防冻剂处理对减轻梨幼果冻害的效果。研究发现,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果中MDA含量逐渐提高;与低温胁迫起始时相比,低温处理3小时和5小时后MDA含量分别提高了 42.21%和76.56%。低温处理前采用6-BA和SA喷施可显着提高“翠玉”梨幼果抗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分别下降了 18.46%和17.78%。其余防冻剂处理无明显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6-BA和SA组合喷施效果优于单独喷施;与单独喷施相比,防冻效果至少提高了 7.00%。(2)通过查阅资料,获得5种疏果剂配方,分别为1000 mg/L乙烯利+2 ml/L三乙醇胺、20g/L萘乙酸、30g/L萘乙酸、600mg/L乙烯利+20g/L甲酸钙、100mg/L赤霉素+20mg/L萘乙酸。以8年生“翠玉”为试验对象,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前进行喷施,研究其对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 mg/L乙烯利+2ml/L三乙醇胺、30mg/L萘乙酸以及600 mg/L的乙烯利+20 g/L甲酸钙三个疏果剂配方可显着促进梨幼果脱落(p<0.05);其中,1000mg/L乙烯利+2ml/L三乙醇胺处理效果最佳。(3)研究不同喷施时间、树龄及品种对疏果剂喷施效果有影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生理落果期之前,用优化后的4种配方(800mg/L乙烯利+2ml/L三乙醇、600mg/L乙烯利+2ml/L三乙醇胺、30mg/L萘乙酸、600mg/L乙烯利+10 g/L甲酸钙)处理梨果实,研究喷施时间对疏果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800mg/L乙烯利+2ml/L三乙醇胺或600mg/L乙烯利+2 ml/L三乙醇胺处理对不同时期的梨幼果的脱落均有显着效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前喷施效果更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800mg/L乙烯利+2 ml/L三乙醇胺”配方对于“翠冠”、“翠玉”和“丰水”梨3个不同品种梨幼果的脱落都有促进作用,在“翠冠”梨上的施用效果最佳;此外,该配方对于3年生和5年生“翠玉”梨的疏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前者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4)进一步研究疏果剂配方“800mg/L乙烯利+2ml/L三乙醇胺”对不同树龄和品种梨花脱落的影响。研究发现,其对3年生和5年生“翠玉”梨花的脱落均有促进作用,不同树龄间的差异不大;对于不同品种而言,“丰水”梨最明显,“翠冠”次之。

韩旭[7](2019)在《PBO在红凤凰桃上施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在桃树上叶面喷施PBO能够延缓树体营养生长、控制上强、均衡树势、提升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为了明确PBO在‘红凤凰’桃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以四年生‘红凤凰’桃为材料,定期喷施100倍、150倍、200倍浓度PBO,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新梢生长、二次枝数量、叶片SPAD值、果实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确定PBO在‘红凤凰’桃上的最佳施用浓度。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PBO对叶片、枝条的影响表现为PBO 100倍处理组平均叶面显着性小于对照组,为41.83 cm2;叶片增厚也最为显着,为41.83 mm。PBO处理能显着性提升叶片比叶重,但PBO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着。PBO能显着提升叶片SPAD值,150倍时提升最为显着。PBO浓度越高,对枝条营养生长的延缓作用越显着,在PBO浓度为100倍时,新梢生长量、二次枝数量、徒长枝数量、节间长度的降低最为显着。2.不同浓度PBO对果实产量、外部品质的影响表现为:PBO浓度为150倍时对产量提升最大,为32715.65 Kg/hm2。不同浓度PBO的使用能显着提升‘红凤凰’桃的单果重与果径,差异不显着;对果形指数没有显着性影响。3.不同浓度PBO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表现为:PBO浓度为150倍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最为显着,分别比对照高19.81%、31.53%、29.89%、10.09%。4.不同浓度PBO对果实耐贮性的影响:PBO浓度过高会降低‘红凤凰’桃果实的硬度与耐贮藏性,PBO浓度为100倍时,果实贮藏12 d腐烂率最高,为71.88%。

李秀丽[8](2019)在《乙烯对苹果矮化砧木M9T337和M26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进行,分别以苹果砧木M9T337和M26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乙烯对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同时以M26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探究乙烯作用抑制剂Ag+对其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叶面喷施乙烯利可提高M9T337幼苗根系活力,在处理后的20 d,两种处理的幼苗根系活力一直明显高于对照,其中400μl/L处理增幅更明显。不同处理的幼苗根和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在处理后先升高后降低,均在8 d时达到高峰。乙烯利处理的幼苗根中两种酶活性一直比对照高,但叶片中两种酶活性在处理后12 d内高于对照,16-20 d则低于对照。乙烯利处理在增加幼苗的生物量同时,可提高根冠比。200μl/L和400μl/L两个处理15N的利用率分别是对照的1.37倍和2.61倍;200μl/L和400μl/L处理根系分配率可比对照提高33.32%、67.40%。2、M26幼苗叶面喷施乙烯利可提高硝态氮和铵态氮中幼苗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总体积等各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乙烯作用抑制剂Ag+处理后降低了根系形态相关指标和根系活力,其中以根施Ag+效果更为显着,硝态氮中根施Ag+处理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总体积分别比CK1低32.14%、11.90%、19.54%、54.76%,铵态氮中根施Ag+幼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根系总体积分别比CK2低34.34%、38.17%、42.97%、28.11%。同时,乙烯利处理能够增加幼苗根系的氮素分配率,铵态氮中乙烯利处理幼苗根系的氮素分配率比CK2高64.71%,而乙烯作用抑制剂Ag+降低了幼苗根系中氮素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能够提高幼苗的全氮量和15N吸收总量均显着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中乙烯利处理的幼苗氮肥利用率分别比CK高30.49%和31.13%;乙烯作用抑制剂处理后降低了幼苗中全氮量、15N吸收总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其中根施Ag+效果更为显着。3、乙烯作用抑制剂Ag+处理后M26组培苗的根系表面积、根系长度和总体积等根系形态指标,其中根系表面积降低幅度最大,2.5 mmol/L和5 mmol/L Ag+处理幼苗分别比CK低24.13%和40.29%。同时,Ag+处理降低了根中15N分配率。Ag+处理也降低了组培苗的NR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组培苗的生长,2.5 mmol/L和5 mmol/L Ag+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比CK低40.60%和56.27%。

赵环宇[9](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深入的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及不同抑芽剂的使用方式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我国烤烟上部叶存在的成熟期较长、叶片的组织结构紧密、烘烤后内部化学成分比例不协调、杂气重以及烟气品质非常差等特点,选择了氯吡苯脲、IAA、6-BA、乙烯利、缩节胺、比久6种不同的生长调节剂以及仲丁灵抑芽剂的不同浓度及不同使用时间,以NC102为试验材料,对上部叶的农艺性状、叶片显微组织结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抗逆性酶类活性及相关物质含量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期为使用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生产上质量的提升和合理使用抑芽剂对上部叶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喷施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的生长发育和开片情况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喷施氯吡苯脲的效果最佳,在促进叶片生长的同时开片的效果最好,与CK相比,叶面积增加了6.31%,长宽比降低了3.17%;同时也对烤烟的根系活力具有不同的影响,以喷施氯吡苯脲对根系促进作用最大,而喷施乙烯利、缩节胺对根系活力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叶片的光合特性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喷施氯吡苯脲、IAA、6-BA均能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其中喷施氯吡苯脲效果最明显,与CK相比,净光合速率提高了47.27%,气孔导度提高44.44%,降低了胞间CO2浓度,提高了蒸腾速率,而喷施乙烯利、缩节胺和比久效果与之相反;同时喷施氯吡苯脲在叶片厚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优化了上部叶的组织结构,提高了海绵组织的比例,与CK相比,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厚度比值提高了12.66%,而喷施乙烯利、缩节胺和比久显着降低了叶片厚度,以缩节胺效果最显着,与CK相比降低了18.11%;喷施氯吡苯脲、IAA、6-BA显着提高了上部叶的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9.52%、14.04%、19.04%,而乙烯利、缩节胺和比久均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喷施氯吡苯脲、IAA、6-BA均能明显提高上部叶的抗逆性,延缓其衰老,而乙烯利、缩节胺、比久可以降低其抗逆性,加快上部叶的衰老,以缩节胺效果最明显;同时喷施氯吡苯脲对协调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含量比例最协调,同时提高糖碱比,降低烟碱含量。(2)使用不同浓度的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的生长及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以稀释80倍浓度的抑芽剂使用效果最佳,与其余两个稀释浓度相比,叶面积最大,长宽比最小,开片效果最好;且根系活力最高,净光合速率比其余两个浓度分别高16.51%、13.30%,光合作用最强最利于上部叶的生长;同时稀释80倍浓度抑芽剂处理上部叶片中海绵组织比例上升,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比值分别高于另外两个浓度14.14%、10.53%,且叶绿素含量分别高12.06%、28.80%;抗逆性最好,叶片衰老最缓慢,内部化学成分比例最佳,烟碱含量分别低4.64%、3.21%,糖碱比最高。(3)抑芽剂的不同使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的生长和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以打顶后7 d施用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效果最佳。与其他两个时间施用抑芽剂相比,叶面积最大,长宽比最小,且根系活力最好,比其他两个处理高31.81%、44.11%;净光合速率分别高9.15%、18.47%;且海绵组织比例最高,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的比值分别高于其他两个处理39.13%、26.32%;叶绿素含量分别高9.67%、25.50%;抗逆性最强;烟碱含量最低,糖碱比分别高于其他两个处理13.54%、2.58%。综合来看,喷施氯吡苯脲能够较好的改善上部叶开片、组织结构及内部化学成分,提高上部叶烤后质量,而喷施缩节胺可以较好地降低叶片厚度,加快上部叶的衰老,同时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上部叶的烤后质量;同时使用80倍稀释浓度的抑芽剂以及打顶后7 d使用抑芽剂对上部叶生长及质量的影响效果最好。

孟司奇,杨桂玲,汪雯,蔡铮,宋雯,刘之炜,刘银兰,虞轶俊[10](2018)在《浙江省葡萄乙烯利使用现状和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随机采集浙江省12个主产区的100份葡萄样品,利用液质联用方法测定乙烯利残留量,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仅4份检测出乙烯利残留(≥0.01 mg·kg-1)。参照我国葡萄残留限量标准(1 mg·kg-1),有1份葡萄样品中的乙烯利残留量超标。乙烯利慢性和急性风险极低,风险可接受。

二、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乙烯利对小鼠的生殖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
    1.2 乙烯利概述
        1.2.1 乙烯利的特点
        1.2.2 乙烯利的应用及污染现状
    1.3 乙烯利安全性的相关研究
        1.3.1 一般毒性及神经毒性
        1.3.2 免疫毒性
        1.3.3 致突变及致畸作用
        1.3.4 生殖毒性
        1.3.5 其他毒性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动物的选择、分组及处理
    2.4 实验方法
        2.4.1 小鼠体重、生殖器系数的测定
        2.4.2 小鼠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测定
        2.4.3 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检测
        2.4.4 雄性小鼠睾丸蛋白含量的测定
        2.4.5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LDH、G-6-PD、SDH的测定
        2.4.6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SOD、CAT、GSH-Px、MDA测定
        2.4.7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Na~+-K~+-ATP 酶和Ca~(2+)-Mg~(2+)-ATP 酶的测定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小鼠体重、脏器系数测定结果
        3.1.1 雄性小鼠体重、睾丸脏器系数、附睾脏器系数的测定结果
        3.1.2 雌性小鼠体重、卵巢脏器系数的测定结果
    3.2 小鼠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
        3.2.1 雄性小鼠血清中T、FSH、LH平测定结果
        3.2.2 雌性小鼠血清中P、E_2、FSH、LH水平的测定结果
    3.3 小鼠细胞凋亡和周期检测结果
        3.3.1 雄性小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
        3.3.2 雌性小鼠卵巢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检测结果
    3.4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标志酶活性、ATPase活性、氧化损伤指标测定结果
        3.4.1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睾丸标志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3.4.2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3.4.3 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测定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乙烯利对小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4.1.1 乙烯利对雄鼠血清T、FSH、LH的影响
        4.1.2 乙烯利对雌鼠血清P、E_2、FSH、LH的影响
    4.2 乙烯利对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2.1 乙烯利对雄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2.2 乙烯利对雌鼠卵巢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3 乙烯利对雄性小鼠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
    4.4 乙烯利对雄性小鼠睾丸Na~+-K~+-ATPase、Ca~(2+)-Mg~(2+)-ATPase的影响
    4.5 乙烯利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银杏种实研究进展
        1.2.1 银杏种实介绍
        1.2.2 银杏种实外种皮
        1.2.3 银杏种实种仁
    1.3 银杏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1.3.1 银杏的光合日变化
        1.3.2 银杏的光合月变化
        1.3.3 银杏的光响应曲线
    1.4 植物乙烯的研究进展
        1.4.1 乙烯概述
        1.4.2 乙烯的生物合成
        1.4.3 ACC合成酶
        1.4.4 ACC氧化酶
        1.4.5 乙烯调控果实成熟
    1.5 脱落酸研究进展
        1.5.1 脱落酸概述
        1.5.2 脱落酸的合成
        1.5.3 脱落酸调控果实成熟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光合作用及种实发育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测定
        2.2.2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3 银杏种实生长指标的测定
        2.2.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2.5 淀粉含量的测定
        2.2.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2.7 脂肪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日变化
        2.3.2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季节变化
        2.3.3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2.3.4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的生长发育
        2.3.5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仁内含物的变化
        2.3.6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的产量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2.4.1 讨论
        2.4.2 小结
第三章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成熟的影响研究
    3.1 试验材料处理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处理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银杏种实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3.2.2 银杏种实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3.2.3 银杏种实黄酮含量的测定
        3.2.4 银杏种实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3.2.5 银杏种实总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3.2.6 qPCR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颜色变化的影响
        3.3.2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3.3.3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3.3.4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3.3.5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黄酮类化合物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银杏种实激素催落技术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乙烯利和脱落酸溶液的配制
        4.2.2 激素喷施
        4.2.3 调查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银杏种实落果的影响
        4.3.2 不同浓度脱落酸对银杏种实落果的影响
        4.3.3 喷施乙烯利和脱落酸对银杏落叶的影响
        4.3.4 喷施乙烯利和脱落酸催落银杏种实的综合评估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英文缩写符号对照表
附录B 论文研究相关图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果和落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施乙烯利对澳洲坚果果实脱落的影响
    2.2 喷施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叶的影响
3 讨论

(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五类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
    1.1 赤霉素
    1.2 脱落酸
    1.3 乙烯类
    1.4 单氰胺
    1.5 氯吡苯脲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2.1 打破休眠
    2.2 抑制枝梢生长、增产
    2.3 提高植株抗逆性
    2.4 无核化、保果和膨果
    2.5 改善葡萄品质
    2.6 延长贮藏期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药剂选择不当
    3.2 施用时期不当
    3.3 施用浓度不当
    3.4 施用方法不当
    3.5 果品药剂残留问题
4 展望

(5)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核桃物候期和抗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植物激素乙烯利与植物生长发育
        1.2.1 乙烯利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乙烯利对果树休眠期的影响
        1.2.3 乙烯利对光合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3 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1.3.1 树体抗氧化系统与果树抗寒性的关系
        1.3.2 树体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与果树抗寒性的关系
        1.3.3 树体淀粉含量与果树抗寒性的关系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物候期观察和雄蕊畸形率
    2.5 光合测定
    2.6 抗寒性测定
        2.6.1 材料处理
        2.6.2 采样时间
        2.6.3 测定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春季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核桃物候期的影响
        3.1.1 对萌芽期的影响
        3.1.2 对雄花花期的影响
        3.1.3 对雄花花序的影响
        3.1.4 对雌花花期的影响
    3.2 秋季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核桃落叶率的影响
    3.3 秋季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核桃叶片光合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1 对光合的影响
        3.3.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 秋季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核桃叶片抗寒机理的研究
        3.4.1 对膜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3.4.2 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4.3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3.4.4 叶片抗寒能力的综合评价
    3.5 秋季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对核桃枝条抗寒机理的影响
        3.5.1 对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3.5.2 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5.3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3.5.4 枝条抗寒能力的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乙烯利对核桃物候期的影响
    4.2 乙烯利对核桃光合的影响
    4.3 乙烯利对核桃抗寒性的影响
        4.3.1 乙烯利对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物的影响
        4.3.2 乙烯利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3.3 乙烯利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6)梨幼果防冻剂及疏花疏果技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关于幼果防冻剂的概述
        1.1 霜冻的定义与分类
        1.2 霜冻对果树的危害
        1.3 霜冻的危害机理
        1.4 霜冻危害的影响因素
        1.5 国内外果树幼果防冻的主要方法
    2 关于疏果剂的概述
        2.1. 脱落的含义与过程
        2.2 果树脱落的机理
        2.3 梨树疏果的必要性
        2.4 梨树疏果的主要方法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梨幼果防冻剂的研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与药剂
        1.3 试验方法
        1.4 指标测定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霜冻时间对幼果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2.2 防冻剂的初步筛选
        2.3 防冻剂的组合验证
        2.4 进一步验证抗冻剂效果
    3 结论
第三章 梨疏果剂的研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药品与工具
        1.3 试验方法
        1.4 坐果率统计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疏果剂的初步筛选
        2.2 疏果剂二次筛选
        2.3 不同品种对疏果剂效果影响
        2.4 不同树龄对疏果剂效果影响
    3 结论
第四章 疏果剂处理对疏花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选地与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梨树喷施疏果剂对疏花效果的影响
        2.2 不同树龄梨树喷施疏果剂对疏花效果的影响
    3 结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7)PBO在红凤凰桃上施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历程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1.3.1 植物生长促进剂
        1.3.2 植物生长抑制剂
        1.3.3 植物生长延缓剂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趋势
    1.5 PBO在果树上的应用现状
        1.5.1 PBO对果树枝、叶的的影响
        1.5.2 PBO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叶片指标测定
        2.2.3 枝条生长指标调查
        2.2.4 果实外在品质测定
        2.2.5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2.2.6 产量和耐贮性测定
        2.2.7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浓度PBO处理对叶片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1 叶面积、百叶厚度、比叶重
        3.1.2 总叶绿素含量
    3.2 不同浓度PBO处理对枝条生长的影响
        3.2.1 新梢生长量
        3.2.2 节间长度、徒长枝与二次枝数量
    3.3 不同浓度PBO处理对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3.3.1 单果重
        3.3.2 果实硬度
        3.3.3 果径与果形指数
    3.4 不同浓度PBO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4.1 可溶固形物含量
        3.4.2 可溶性糖含量
        3.4.3 可滴定酸含量
        3.4.4 维生素C与可溶性蛋白含量
    3.5 不同浓度PBO处理果实产量和耐贮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浓度PBO对‘红凤凰’桃营养生长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PBO对‘红凤凰’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8)乙烯对苹果矮化砧木M9T337和M26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果树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1.1.1 果树氮肥施用现状
        1.1.2 土壤中主要氮素形态
        1.1.3 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转运和利用
        1.1.4 不同形态氮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1.5 影响氮素吸收利用分配的因素
    1.2 生产中常用苹果砧木
    1.3 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乙烯对根系生长及形态的影响
        1.3.2 乙烯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1.3.3 乙烯对氮吸收利用分配的影响
        1.3.4 乙烯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
    1.4 乙烯抑制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15)N示踪技术在果树生产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与处理
        2.1.1 乙烯利对苹果砧木M9T337 幼苗~(15)N-NO3-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2.1.2 乙烯对苹果砧木M26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2.1.3 乙烯作用抑制剂Ag~+对M26 组培苗~(15)N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2.2 采样与测定
        2.2.1 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
        2.2.2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2.3 计算公式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乙烯利对苹果砧木M9T337 幼苗硝态氮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3.1.1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2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1.3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根系及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1.3.1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1.3.2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根系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1.4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根系及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1.4.1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1.4.2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1.5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1.6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各器官的Ndff值的影响
        3.1.7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各器官~(15)N分配率的影响
        3.1.8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15)N利用率的影响
    3.2 乙烯对苹果砧木M26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3.2.1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3.2.1.1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3.2.1.2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2.2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影响
        3.2.2.1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叶片SOD活性影响
        3.2.2.2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叶片POD活性影响
        3.2.2.3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叶片CAT活性影响
        3.2.2.4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叶片MDA含量影响
        3.2.3 乙烯对不同形态氮素中M26 幼苗根系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3.1 乙烯对不同态氮素中M26 幼苗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3.2 乙烯对不同态氮素中M26 幼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4 乙烯对M26 幼苗各器官干重的影响
        3.2.5 乙烯对M26 幼苗全氮量和~(15)N吸收总量的影响
        3.2.6 乙烯对M26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分配率的影响
        3.2.7 乙烯对M26 幼苗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3.3 乙烯作用抑制剂Ag~+对苹果砧木M26 组培苗硝态吸收、利用的影响
        3.3.1 Ag~+对M26 组培苗根系活力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3.3.2 Ag~+对M26 组培苗生物量的影响
        3.3.3 Ag~+对M26 组培苗根系和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3.4 Ag~+对M26 组培苗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3.3.5 Ag~+对M26 组培苗氮肥分配率的影响
        3.3.6 Ag~+对M26 组培苗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乙烯利对M9T337 幼苗硝态氮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4.2 Ag~+对M26 幼苗根系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3 Ag~+对苹果砧木M26 硝态氮和铵态氮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
        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及发展历程
        1.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应用
        1.1.3 氯吡苯脲简介
        1.1.4 IAA简介
        1.1.5 6-BA简介
        1.1.6 乙烯利简介
        1.1.7 缩节胺简介
        1.1.8 比久简介
        1.1.9 抑芽剂简介
    1.2 烤烟上部叶研究进展
        1.2.1 烤烟上部叶现状
        1.2.2 影响烤烟上部叶的可用性因素
        1.2.2.1 生态因素
        1.2.2.2 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1.2.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1.2.2.4 烘烤工艺对烤烟上部叶可利用性的影响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2.2.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2.2.2.1 不同抑芽剂稀释浓度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2.2.2.2 不同抑芽剂使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农艺性状的测定
        2.3.2 根系活力的测定
        2.3.3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4 叶片显微组织结构的测定
        2.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6 抗逆性酶类活性及物质含量的测定
        2.3.7 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3.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3.2.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3.2.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上部叶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3.2.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3.3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4.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4.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4.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4.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5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3.5.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3.5.2 抑芽剂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3.5.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3.5.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3.6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抗逆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3.6.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抗逆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3.6.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抗逆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3.6.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上部叶抗逆性酶类活性的影响
        3.6.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抗逆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3.7 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2.1 不同抑芽剂浓度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2.2 不同抑芽剂施用时间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4.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5 结论
    5.1 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5.2 抑芽剂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10)浙江省葡萄乙烯利使用现状和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概况
2 乙烯利残留检测与结果分析
    2.1 样品采集
    2.2 测定方法
        2.2.1 仪器
        2.2.2 仪器条件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3 安全性评价
    3.1 国外标准比对
    3.2 膳食风险评估
4 措施与建议
    4.1 促进乙烯利在葡萄上的登记
    4.2 加强管理和技术指导, 加强科普宣传
    4.3 叶面肥中隐形成分值得关注, 需加强投入品监管

四、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乙烯利对小鼠的生殖毒作用[D]. 黄泓渊.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杨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乙烯利对澳洲坚果落果和落叶的影响[J]. 马静,陈丽兰,柳觐,孔广红,倪书邦. 热带农业科技, 2020(01)
  • [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巧,彭家清,程均欢,肖涛,朱先波,夏宏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8)
  • [5]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核桃物候期和抗寒性的影响[D]. 丁欣欣.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6]梨幼果防冻剂及疏花疏果技术的比较[D]. 马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PBO在红凤凰桃上施用效果研究[D]. 韩旭.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乙烯对苹果矮化砧木M9T337和M26氮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D]. 李秀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研究[D]. 赵环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浙江省葡萄乙烯利使用现状和安全性评价[J]. 孟司奇,杨桂玲,汪雯,蔡铮,宋雯,刘之炜,刘银兰,虞轶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18(09)

标签:;  ;  ;  ;  ;  

乙烯利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