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浅看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一、法制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余惠颖[2](2020)在《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研究 ——以《圆桌派》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视听节目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其中谈话节目已经不止局限于电视传统媒体,而是登入网络平台,以其即时、互动、自主、真实等鲜明个性,赢得了更广阔的一个发展平台,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备受网民们关注和喜爱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打造优质的网络视听作品”。对于网络谈话类节目来说,构建一个优质的谈话场,则成为网络谈话类节目提升传播效果,更好地影响人、感染人、吸引人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勒温的场论为切入点,以《圆桌派》为个案,对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问题进行探究。全文共分八章,首先,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人提出谈话场是由主持人营造和引导、嘉宾及现场参与者积极融入其中,在一定的访谈语境下思想情感沟通交流所形成的语言互动的环境与氛围的概念。因此,在谈话场的要素构成中将其分为空间、时间、人物、话题、心理五方面;其次,以优酷平台所推出的网络谈话类节目《圆桌派》为案例,分别从空间建构、时间建构、人物建构、话题建构、心理建构对其第一季至第三季的节目文本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在《圆桌派》谈话场的整体建构中,着重突显了空间建构中场景的日常化与仪式感、时间建构中节目过程的自然性与节奏感、人物建构中人物的亲民性与平等性、话题建构中的时效性与生活性、心理建构中的心理沉浸与情感慰藉,这些建构的要素特征形成了圆桌派的特色谈话场,体现了一个系统性的谈话场建构方式,也为其他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三,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谈话节目还发现存在谈话空间的有限性、时间的约束性、谈话者的单一性、内容的重复化以及谈话心理的单一性以上问题,根据自己的思考及理论分析,提出了人物应多样化发展、扩展话题的深度与广度、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谈话心理、增加场景的多元性以及保持自然轻松的谈话节奏这些方面的建议,以期为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使节目“谈话场”变得更加鲜活有力。

董甜甜[3](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孙靖雯[4](2019)在《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随着网络综艺节目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逐步专业化,网络综艺节目对于主持人的职能设置和能力要求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如今“跨界主持”现象已然成为主流,成为了行业内外备受关注的焦点。网络综艺“跨界主持”现象的出现,最早是起始于2012年的,距离现在已经七年时间。短短7年内,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从开始萌芽到成为主流趋势,发展十分快速。之所以会出现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是由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所共同促成的。媒介的生态环境给“跨界主持”现象提供了生存空间,网络综艺的内在需求形成了网综节目对跨界主持人的追捧。而主持人出于利益考量也有着极高跨界意愿和跨界热情。“跨界主持”现象同时也给主持行业、网络综艺节目、媒介生态都造成了深刻影响。首先,跨界主持人的增多无疑会让专业主持人感受到竞争压力,促进了主持行业的自我创新。同时行业门槛的降低也拉低并且伤害了主持行业的行业声誉。而对网络综艺节目来说,“跨界主持”现象可以助推节目品牌的塑造,但同时也面临着节目质量被拉低的风险。最后对于媒介生态来说,一方面“跨界主持”现象激发了媒介生态的自我调适能力,另一方面所带来的商业化倾向也威胁着主持生态的平衡。网络综艺节目中的“跨界主持”现象可以说是整个媒介生态的一个缩影。关于主持人职能角色及主持能力的发展思考,主持行业的发展思考,以及关于主持生态的发展思考,不仅关系着“跨界主持”现象自身的未来,对融媒体时代其他媒介的融合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借鉴价值。

叶靖[5](2018)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电视节目提升战略研究 ——以CCTV-7农业节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对农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之一,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由于对农电视节目的特殊性,其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三农”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CCTV-7农业节目,在诸多对农电视节目中,一直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但在发展进程中,舆论宣传与产业经营未能实现有效互补,特别是在媒体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CCTV-7农业节目在发展中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和不足,基于此展开了本课题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共分为6个部分,首先提出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指出CCTV-7农业节目的提升战略问题是其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随后本研究从CCTV-7农业节目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做出详尽分析,并提出了CCTV-7农业节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对CCTV-7农业节目进行SWOT分析,并邀请相关专家对SWOT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出各个因素的力度,绘出SWOT战略四边形。根据战略四边形进行判断,CCTV-7农业节目应采用SO战略作为主导战略。以此为据,并结合CCTV-7农业节目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其愿景、使命、总体战略及战略实施步骤,CCTV-7农业节目的提升战略可以概括为: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会,发挥在全国对农频道中最具公信力的优势,不断创新品牌栏目,提升广告价值,加快产业化融合进程,完善人才机制,创新运营机制,提升CCTV-7农业节目行业竞争力。最后针对本研究提出的战略方案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保障措施,旨在将CCTV-7农业节目打造成国内第一涉农品牌。本研究将对CCTV-7农业节目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丰富媒体行业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为全国其它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晁晓峰[6](2018)在《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纪录片家族中意识形态性最强、与政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文献纪录片具有弘扬主旋律、进行国族建构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修辞是语言发出者利用语言的选用和调整,以产生说服或认同效果为目标。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是创作者通过选择题材内容、采用一定的创作策略、风格,组合使用影像视听语言,创作出文献纪录片文本,目的是使观众认同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主导风格是格里尔逊式和形象化政论。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多个发展阶段中,这两种风格以强烈的观点倾向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修辞策略,成为构建国家民族、塑造集体记忆、反映当代意识形态的有力形态。根据政治经济、媒体政策、文艺思潮等外部因素进行权力支点选择是进行政治修辞的必要前提和措施。本文将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意识形态的人文化呈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者用“纪录”突破“汇编”美学,主要选用文化作为支点,利用纪录山川河岳进行国家民族精神的建构。1993-2002年受到纪实观念影响,以伟人题材作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利用平视的视角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进行主旋律的弘扬。2003-2010年的创作思潮受到新纪录电影的影响,在重大历史题材和人文历史题材作品中充分利用情景再现等新虚构纪录手段,对历史进行当代的编织,完成符合当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在政策的主导下,2010年开始,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中,非逻辑的论证这一政治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到“中国梦”、“反腐”等现实题材作品中,完成了当下国家主题展现的政治修辞。在纪录、诠释和论证三种政治修辞手段的选择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使用特征。它们的组合使用形成了文献纪录片不同的形态风格。它们内在的关联互动生发了文献纪录片的艺术性质。

王群[7](2018)在《社会治理功能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问题与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社会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在我国遍地开花,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渠道,成为官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电视问政节目以其自身的特点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良。但是电视问政节目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思考如何规避问题,使电视问政节目得到长效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在思考提升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社会治理功能路径的过程中,得到对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的启示。本研究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以及论文创新与局限进行阐述;第二章分析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类型与效果,从我国电视问政节目产生与发展背景、节目特征、发展现状方面对电视问政节目进行分析,归纳出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参与社会治理的三个层面;第三章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分析社会治理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制约了社会治理的效果。第四章从建立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策略角度探讨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社会治理功能的提升路径;第五章由前述思辨电视问政节目对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的启示,分析传统媒体如何整合自身优势参与社会治理,如何与新媒体协同治理创新,如何在与政府、公众利益的平衡中发挥治理功能。

刘昱阳[8](2017)在《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类科教电视节目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非常的作用,是向儿童受众传播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承担了提高儿童科学素质、培育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责任。此类节目的水平、质量影响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儿童类科教类电视节目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知识的传递,也影响了儿童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处于成长时期的儿童,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对于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和身边所发生的事物有着强烈地探求欲。在众多的大众传播媒体中,电视成为一种最容易被儿童接受的一种。而儿童电视节目,也是伴随着电视的出现而慢慢产生的。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儿童电视节目中,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可以有效地引导儿童正确的探索科学、认识世界。一个国家对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五十年代后期。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形式也开始在我国兴起。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一直都是儿童受众最熟悉的电视节目。伴随着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儿童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而言,因为其电视节目本身是贴近生活的,所以,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人气也日渐提升。如何更好的发展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也成为了众多电视、节目媒体非常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分析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现状,发现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中所处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进行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个案分析以及调查问卷的方法,选定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结合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电视艺术学、教育学等理论,以调查问卷分析、具体节目内容分析等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探索研究,使得对节目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对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有更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了解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所处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阐述了此次研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阐述、相关概念界定等。第二,对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发展历程的初创阶段、发展阶段、转折阶段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索,并且结合分析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概况,分析了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地位及作用。第三,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受众进行分析,通过制定研究对象,拟定研究方法,实施问卷调查,并且针对实际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基本情况、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观看行为情况分析、影响儿童受众观看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因素以及其他干扰因素调查等等。第四,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针对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传播现状,发现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传播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第五,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传播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针对上一章节中的相关问题,提出电视节目内容创新,增强用户粘度、突出特色、差异化竞争、协调好“教”与“乐”的关系等解决对策。最后,综上章节所述,进行观点、内容等整体研究的归纳总结。本文主旨在于,通过探索研究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传播的现状,从研究节目的受众入手,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找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真对问题,结合当下的发展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发展策略,改善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充分发挥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对于我过儿童受众群体的正向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田忠卿[9](2017)在《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自1990年前后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对外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更加适应国际舆论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也还保留着一些中国固有观念的印记。在当下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的环境下,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的建构也被提上日程,中国的对外传播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尤其是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进行一个梳理。由于中央电视台正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以央视对外传播为例的考察能够揭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嬗变的全过程。本文从冷战史的视野出发,首先对新中国对外宣传史进行了鸟瞰式的梳理,将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历程以1990年前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外宣实践中形成较为强劲的“斗争”观念,且形成的话语体系与主流世界的舆论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1990年代中国电视外宣开始迅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对外传播的重心转移到电视媒体上的时段,这一过程到1992年基本完成。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办和海外节目中心建立为标志,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以后的电视对外传播在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观念演进线索,但在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200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从1992年到1997年前后,中国的电视外宣基本是针对国外关于中国报道的“回击”,以一种斗争的姿态进行对外宣传,这种传播方式是基于中国方面自身需求的,在节目的制作、编排上以中方能够迅速有力地回应西方有关报道为目的,而非为了吸引受众;1997年前后,由于认识到中国对外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准相较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严重不足,开始逐渐淡化“回击”式的对外传播,而是开始关注自身“专业化”程度,注重节目内容质量和制播水平的提高,虽然开始重视受众的感受,但追求“专业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差距,这在客观上也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到2001、2002年,中国的外部舆论压力稍有缓和,对外宣传开始注重“说明中国”,抛开了对西方媒体的单纯回击或竞争,逐步成体系地对国外受众介绍和说明真实的中国,这是有意识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2003年-201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说明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对传播体系进行自主规划的意识,但仍然建立在颠覆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基本思路上,仍然是一种回应,属于“被动宣传”。从2003年开始,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开始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关注点,提高国际新闻直播能力、搭建海外电视播出平台、建立海外记者站、提高海外家庭和酒店的频道入户率、开设多语种对外频道等,都在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并取得巨大成果。在具有了一定的海外传播能力后,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文化吸引海外受众、主动拓展海外市场,这已经变成“主动传播”。2013年以后,对外传播观念发展的主线是全面建构话语权。在中国国力增强的情况下,必然寻求与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舆论话语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电视台在本土化和国际深度合作方面有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海外认可度大大提升。全面建构话语权的进程方兴未艾,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未来进一步建构话语权的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西方受众感到疏离,也不能完全融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中国在国际舆论平台上建构自己的话语权时面临着三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对内传播规则束缚对外传播规则、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中国民间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外宣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之外,还要吸取国外媒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经验。在外宣决策层面应当确立建立起内外有别的对外宣传机制,中央电视台应该进一步明确在对外传播格局中的定位、以非常手段打开局面、疏导对外传播领域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刘思雨[10](2017)在《跨界与调适:主持人主持多档节目的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以来,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主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主持人如何进行跨界的调适?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主持的现象,探讨了背后的原因,并运用深度访谈法,通过对电视观众的深度访谈,探究受众对跨界主持的看法,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跨界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优秀主持人资源稀缺、特定考核机制和主持人个人转型的需要。受众对跨界主持已较为习惯,但对生硬的跨界评价较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认为应注重培养通识性主持人,强化塑造主持人的独特风格,让主持人成为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在跨界主持时应加强角色认知,在主持人、节目、受众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法制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制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2)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研究 ——以《圆桌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谈话类节目研究综述
        二、《圆桌派》节目研究综述
        三、谈话节目谈话场研究综述
        四、场论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谈话类节目概述及其谈话场的构成
    第一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概述
        一、我国网络谈话节目的发展
        二、网络谈话节目的突破与传统谈话节目的局限
    第二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场”式传播
    第三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构成
        一、空间建构:节目延伸参与的空间
        二、时间建构:开放节奏的自由交流
        三、人物建构:主持人与嘉宾的构成
        四、话题建构:话语主体的风格化
        五、心理建构:现场内外的心理延伸
第二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空间建构
    第一节 节目形式制造的空间拟态场
        一、场景中的日常化元素
        二、场景中的声音元素
    第二节 节目的场景形式
        一、场景的仪式感
        二、场景的审美性
第三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时间建构
    第一节 节目时间线构成
        一、开场白:构建轻松和谐的谈话场
        二、对话轮的艺术操控
        三、碰杯的开放式结局
    第二节 节目的时间场特征
        一、放下流程:闲谈中产生的思想融汇
        二、抓住时效:自然状态谈话的话题热点性
        三、放松节奏:轻松的言谈中寻求谈话兴趣点
第四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人物建构
    第一节 《圆桌派》谈话场中的主导:主持人
        一、角色定位:亲民形象,知识渊博
        二、语言风格:口语表达,个性评论
        三、价值导向:引领正确价值观
    第二节 《圆桌派》谈话场中的主体:嘉宾
        一、具备意见领袖特质的嘉宾
        二、主持人与嘉宾的平等式互动
第五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话题建构
    第一节 《圆桌派》话题的选择
        一、话题分类的特征
        二、话题的表现类型
    第二节 《圆桌派》话题建构特征
        一、层层深入式:问题推进聊天进程
        二、聊天互动式:增强互动畅快交流
        三、中心发散式:立场倾向性表达
第六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心理建构
    第一节 《圆桌派》心理建构特征
        一、设置谈话语境
        二、谈话气氛的热度
        三、谈话结构的张力
    第二节 场内:纪实式表达与沉浸式访谈的无缝衔接
    第三节 场外: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满足
第七章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存在的问题
        一、谈话空间的有限性
        二、谈话时间的约束性
        三、谈话人物的同质性
        四、谈话内容的重复性
        五、谈话心理的单一性
    第二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发展建议
        一、人物:多样化发展
        二、话题:扩展话题的广度与深度
        三、心理:营造平等宽容的氛围
        四、空间:增加环境的多元性
        五、时间:保持宽松自然的节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存问题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4)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2.1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发展历程
        2.1.1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萌芽
        2.1.2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发展
        2.1.3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井喷
    2.2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特征
        2.2.1 主持风格突出个性表达
        2.2.2 草根背景凸显网感特质
        2.2.3 圈层效应强化传播效果
第3章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出现的原因
    3.1 媒介生态环境提供生存空间
        3.1.1 繁荣的经济环境
        3.1.2 宽松的政策环境
        3.1.3 适宜的受众环境
    3.2 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在需求
        3.2.1 网络综艺节目竞争激烈化的需要
        3.2.2 网络综艺节目形式创新化的需求
        3.2.3 网络综艺节目内容专业化的要求
    3.3 跨界主持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3.3.1 借助高曝光率提高商业价值
        3.3.2 扩大个人影响赢得发展机遇
        3.3.3 依托平台优势实现资源转化
第4章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影响
    4.1 对主持行业的影响
        4.1.1 激烈竞争促进主持行业自我创新
        4.1.2 门槛降低损害主持行业公众形象
    4.2 对网络综艺的影响
        4.2.1 稳定的符号风格加速节目品牌塑造
        4.2.2 主持能力欠缺拉低了网综节目质量
    4.3 对媒介生态的影响
        4.3.1 促进了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3.2 商业思维裹挟威胁主持生态平衡
第5章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的发展思考
    5.1 关于主持人发展思考
        5.1.1 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职能设置不断泛化
        5.1.2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媒介角色转向社会化
        5.1.3 新技术赋能对主持人能力要求更加复合化
    5.2 主持行业发展思考
        5.2.1 更新发展观念促进行业文化的交流融合
        5.2.2 借鉴跨界经验推动行业完成融媒体转型
        5.2.3 审视市场需求改进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5.3 关于构建良好主持生态的思考
        5.3.1 找准核心竞争力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
        5.3.2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主持生态健康发展
        5.3.3 科学制定监管制度营造理想生态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例表
致谢

(5)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电视节目提升战略研究 ——以CCTV-7农业节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的概念、过程与工具
    2.2 对农电视节目的概念及意义
    2.3 对农电视节目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第3章 CCTV-7 农业节目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CCTV-7 农业节目简介
    3.2 宏观环境分析
    3.3 行业环境分析
    3.4 竞争环境分析
第4章 CCTV-7 农业节目内部环境分析
    4.1 CCTV-7 农业节目现状分析
        4.1.1 受众群体中的公信力现状
        4.1.2 节目制作运营现状
        4.1.3 广告收入运营现状
        4.1.4 衍生产业运营现状
    4.2 CCTV-7 农业节目存在的问题
        4.2.1 受众消费能力被低估,广告价值低
        4.2.2 新媒体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流失严重
        4.2.3 节目样态相对陈旧,用户黏着性不高
        4.2.4 品牌建设缺少动能和人才支撑
        4.2.5 市场化竞争不充分,产业发展不足
第5章 CCTV-7 农业节目提升战略分析
    5.1 CCTV-7 农业节目SWOT分析
    5.2 CCTV-7 农业节目战略位置分析
    5.3 CCTV-7 农业节目提升战略的选择
    5.4 CCTV-7 农业节目战略实施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外延
        (二) 文献纪录片文本的政治修辞现象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对文献纪录片的综合研究
        (二) 对“纪录片修辞”的研究
        (三) 和“纪录片政治修辞”相关的研究
    三、本研究展开思路
        (一)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二) 本研究的展开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政治修辞的内涵解析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质
        二、政治修辞:发出意识形态“声音”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文本显现
        一、政治修辞的手段:纪录、诠释与论证
        二、政治修辞的主导风格:格里尔逊模式和形象化政论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作用机制
        一、权力关系:政治修辞的作用支点
        二、修辞效果: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人文化呈现:人本主义思潮中政治修辞初现(1978-1992)
    第一节 折射政治动向:作品内容回归现实
        一、反映“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
        二、为正面历史人物与革命事件立传
        三、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第二节 “纪录”:政治修辞人文化的主导手段
        一、“人声”出现软化政治话语
        二、与“新闻”分家淡化宣教色彩
    第三节 “论证”:回归逻辑的政论手段
        一、使用“论据”:客观理性的论证手段
        二、“知识”权力:政治修辞的新支点
第三章 主旋律的大众化表达:纪实观念下政治修辞转向(1993-2002)
    第一节 对主旋律的坚守
        一、“一面提示”:用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
        二、“合作”模式:对主旋律性质的保障
    第二节 故事化:主旋律表达的大众化策略
        一、将政治观点寓于故事讲述之中
        二、平视视角带来“日常化”效果
        三、故事结构的变化突出叙述主旨
    第三节 故事讲述迎合大众:纪录与诠释相结合
        一、多种纪录手段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
        二、对文献史料的诠释契合大众心理
第四章 在历史诠释中表现政治:新纪录电影理念下政治修辞变更(2003-2010)
    第一节 “历史相对论”推动对历史的诠释
        一、格里尔逊风格的回归加强政治修辞力度
        二、复归历史题材构建新型文化记忆
        三、红色记忆的强化与国族软形象的“硬化”
    第二节 “新虚构”:诠释历史的技术手段
        一、“情景再现”等手段填补文献空白
        二、“新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历史碎片
        三、与观众的“契约”:通往意识形态的认同之路
    第三节 凸显当下意识形态:历史叙事的政治诉求
        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强化与重构文化记忆
        二、历史故事的编织带来“主体化”的认同效果
        三、象征与归纳论证导向政治意图
第五章 国家主题的多元化展现:产业化进程中政治修辞新阶段(2011-2017)
    第一节 发展动力: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一、“意识形态+产业”:纪录片双重属性的确立
        二、政策保障:对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的扶持
        三、产业助力: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精品创作
    第二节 国家主题展现方式的多元化
        一、技术美学下政治内容的视听呈现
        二、周期性叙事的戏剧化策略
        三、中国故事的“世界讲述”
    第三节 论证手段主导政治话语表达
        一、“向人民汇报”:政治成就的影像展现
        二、兼容叙事:政治话语的“论证化”表达
        三、非逻辑论证:“论证”手段的发展
余论
    一、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策略的嬗递
    二、政治修辞的生成:三个手段的共生整合
    三、政治修辞提升文献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纪录片主要片目(1976—2017)
致谢

(7)社会治理功能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问题与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治理”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媒体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电视问政”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
    第五节 论文创新与局限
        一、论文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二章 电视问政: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新形式
    第一节 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说
        一、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类型
        二、传统媒体社会治理的效果
    第二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概述
        一、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发展现状
        二、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的特征
    第三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参与社会治理
        一、政府层面:组织动员与意识形态整合
        二、社会层面:权力监督与动态维稳
        三、个体层面:风险社会与自我确认
第三章 社会治理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前期宣传不到位
        二、问政过程存在“作秀”成分
        三、问政现场互动性不强
        四、节目报名及投诉通道呈现半封闭状态
        五、节目缺乏科学长效规划
    第二节 电视问政节目的问题制约社会治理的效果
        一、前期宣传效果不到位,社会治理的全员参与性差
        二、问政主体模糊不清,社会治理角色话语权失衡
        三、问政过程沟通不畅,挫伤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
        四、问政结果缺少监督,治理不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四章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社会治理功能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境外相关电视节目对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的价值参考
        一、美国政论节目:官民互动的“双向街”
        二、韩国政论节目:透视民主的“显微镜”
        三、香港政论节目:自由开放的意见场域
        四、台湾政论节目:舆论飓风的发酵地
    第二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科学发展的长效发展
        一、提供问政节目发展的宽松环境
        二、明确电视问政节目的服务宗旨
        三、延续电视问政节目的监督效果
    第三节 我国电视问政节目科学发展的策略思考
        一、运行保证透明公开
        二、强化多方合作协商
        三、丰富主体多元参与
        四、线上线下联动互通
第五章 对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提升的启示
    第一节 传统媒体要整合自身优势参与社会治理
        一、严谨议程设置,权威性发声
        二、聚能高粘度舆论,“媒治”升华
        三、栏目品牌思维运营强化社会治理功能
    第二节 传统媒体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要积极借力新媒体
        一、网络问政打造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新平台
        二、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借势涅盘
        三、媒介融合环境中协同治理创新
    第三节 传统媒体应在与政府、公众利益的平衡中发挥治理功能
        一、合力政府出拳,双向互动牵制
        二、链接瀑布式与蒸腾式治理模式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和现状
        一、初创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转折阶段
    第二节 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现状
        一、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播出平台
        二、专业化省级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播出概况
    第三节 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特点
        一、节目形式多彩
        二、节目主题生动
        三、节目贴近儿童视角
第二章 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儿童家长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三、有效样本基本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儿童对科教类电视节目的认知和收视情况分析
        一、访谈问题设计
        二、访谈实施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章 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对儿童心理特征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节 受众定位参差不齐
    第三节 同质化现象严重
    第四节 “教”“乐”相脱离,“成人化”现象严重
第四章 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了解儿童心理,把握受众特征
        一、了解儿童心理特征,吸引儿童注意力
        二、细分儿童受众群体,重视农村儿童群体
        三、树立儿童本位意识,重视儿童视角
    第二节 注重节目创新,加强差异化竞争
        一、构思新颖形式,强化节目表现力
        二、提高主持人角色意识,打造动态主持风格
    第三节 协调好“教”与“乐”的关系
        一、主题源于生活,展现探索过程
        二、搭建线上线下多样互动模式
    第四节 发展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一、利用网络传播途径
        二、重视移动端传播渠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1.1 学术价值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现有研究状况的不足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与背景
    2.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基本状况
        2.1.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定义
        2.1.2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脉络
    2.2 新中国对外宣传历史概述
        2.2.1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的阶段划分
        2.2.2 新中国前四十年对外宣传的主线与媒介
        2.2.3 1949年-1989年中国外宣史概览
3 电视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战场(1989-1992)
    3.1 1989 年以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3.2 中国对外宣传反思与调整
        3.2.1 中国对外宣传暴露出的问题
        3.2.2 1990年前后中西电视传播能力对比
        3.2.3 1989年后中国对外宣传观念的进步
    3.3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
    3.4 小结
4 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1992-2002)
    4.1 1992 年-2002年国际形势的变化
        4.1.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4.1.2 1992年之后中国的国际环境
    4.2 变化的形势下外宣观念的不断调整
        4.2.1 1992-1997:“回击”——针对国外媒体舆论攻势进行反击
        4.2.2 1998-2000:“专业化”——节目制作精良化
        4.2.3 2000-2002:“说明”——介绍真实的中国
    4.3 小结
5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2003-2012)
    5.1 2003-2012 年对外宣传的背景
        5.1.1 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5.1.2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觉
    5.3 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方式转变
        5.3.1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
        5.3.2 “主动传播”的两条线索
    5.4 中央电视台对外传播的实践
        5.4.1 “传播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对外媒体
        5.4.2 “软实力”:重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5.5 小结
6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2013年至今)
    6.1 政治形势与政治需求的变化
        6.1.1 当下国际政治环境
        6.1.2 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变化
        6.1.3 中国对旧体系的“突围”
    6.2 对外传播新需求
        6.2.1 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对外传播的窘境
        6.2.2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改善
        6.2.3 建立与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6.3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
        6.3.1 建构话语体系的理论规划
        6.3.2 话语权建构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6.4 小结
7 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的展望
    7.1 何为话语权建构
    7.2 如何进行话语权建构—我者与他者之间
        7.2.1 “我者”—融入抑或同化?
        7.2.2 “他者”—妖魔抑或彼岸
        7.2.3 “我者”与“他者”之间
    7.3 当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
        7.3.1 对内传播规则约束对外传播
        7.3.2 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
        7.3.3 最大的障碍: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
    7.4 “今日俄罗斯”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7.5 未来电视对外传播的展望
8 结语
附录: 当事人口述资料七则
参考文献
后记

(10)跨界与调适:主持人主持多档节目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跨界现象
    2.1 跨界:国内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普遍现象
        2.1.1 国外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现象
        2.1.2 国内电视节目主持人跨界现象
    2.2 跨界现象出现的原因
        2.2.1 充分利用资源
        2.2.2 特定考核机制
        2.2.3 个人转型的需要
第三章 受众对主持人跨界主持的接受与评价
    3.1 受众对主持人跨界主持的接受程度
    3.2 受众对主持人跨界主持的评价
第四章 主持人跨界主持的调适
    4.1 培养通识型主持人
    4.2 塑造主持人独特风格
    4.3 强化主持人个体角色认知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四、法制电视节目发展方向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研究 ——以《圆桌派》为例[D]. 余惠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4]网络综艺节目“跨界主持”现象研究[D]. 孙靖雯. 湖南大学, 2019(07)
  • [5]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电视节目提升战略研究 ——以CCTV-7农业节目为例[D]. 叶靖. 天津大学, 2018(06)
  • [6]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 晁晓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7]社会治理功能视域下我国电视问政节目问题与启示研究[D]. 王群.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8]我国儿童科教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昱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5)
  • [9]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田忠卿.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跨界与调适:主持人主持多档节目的适应性研究[D]. 刘思雨. 南昌大学, 2017(02)

标签:;  ;  ;  

浅看法制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