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多少?

GDP增长多少?

一、GDP增长几何?(论文文献综述)

季建万[1](2021)在《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建设。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全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框架,定量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对于及时刻画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为选题,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缺少从差异化角度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框架、缺少结合多源时空数据构建指标体系以及缺少从空间角度测度区域内部不同要素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不足,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六个要素选取25项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分别从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三方面对京津冀各要素进行分析。基于本文所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能够对京津冀区域不同时期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与刻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建立了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其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等各要素内部发展水平趋于提高、内部差异趋于缩小,从而整体向前发展的过程。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克朗巴哈系数法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得到其四期平均值为0.8977,达到“较好”等级;其次,计算各要素的组合权重值,得到经济要素权重值最高(0.3466),其次分别是社会、资源利用、人口、生态与环境。(2)构建了基于遥感的京津冀生态质量评价框架。结合MODIS遥感产品与谷歌地球引擎云处理平台,计算得到京津冀城市群四期遥感生态指数,结果表明四期第一主成分平均集成了70.09%的信息;其次,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生态质量表现为倒“N”型的变化趋势,其值从2001年的0.43波动提升到2015年的0.46,年均变化率为0.47%;最后,提出的归一化生态质量时间差异指数(NETDI)计算结果表明坝上高原和冀西北山区生态质量提升明显(26.19%),而冀东南平原区生态质量表现为小幅下降趋势(-5.41%)。(3)评价了京津冀在城市和城市群尺度上的发展度。结果表明:在城市尺度上,北京市与天津市综合发展度一直位于前两名,其四期均值分别为0.69和0.55,而邢台市综合发展度一直最低,其四期均值为0.30;从发展度等级来看,在2015年,除北京市和天津市等级位于“好”和“较好”外,其余城市均位于“中等”。在城市群尺度上,京津冀综合发展度表现为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四期均值为0.40,年均变化率为4.23%,其发展度等级从“较差”提升到“中等”。(4)建立了一种区域协调指数(CI),在城市群尺度上对京津冀不同时期的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要素来看,人口、社会、资源利用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84、0.61、0.70和0.89,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49%、2.29%、1.34%和0.35%;经济和生态要素的协调度表现为下降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69和0.83,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98%和-0.23%。从京津冀综合协调度来看,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四期协调度分别为0.76、0.74、0.76和0.77,年均变化率为0.0005%,其协调度等级均位于“较好”。(5)建立了一种区域协调发展指数(NCDI),在城市群尺度上对京津冀不同时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要素来看,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与环境要素的协调发展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均值分别为0.60、0.45、0.43、0.50、0.56和0.67,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70%、5.89%、3.21%4.08%、0.30%和2.49%。从京津冀综合协调发展度来看,其表现为上升趋势,四期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40、0.45、0.53和0.59,年均变化率为3.15%,其协调发展度等级均位于“中等”。

陈力玮[2](2021)在《美元币值变化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美贸易战处于白热化阶段下,厘清美元币值变化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应对美元币值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基础上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均衡模型,量化分析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为中国经济应对美元币值变化提出对策建议。文章首先以泰勒规则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在模型中加入国际贸易经常项目差额为解释变量以分析美元币值变化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协整方法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扩展后的泰勒模型拟合美元币值变化有效性高。另外,美元升值与贬值不是简单由美国本国经济基本面变动或是单独由美国与某一主要货币国家经济指标差额变动引起,而是由美国与主要货币国家经济指标差额综合作用导致。其次,依据外汇和宏观经济关系的定性分析,构建具有中国经济特色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型。在实证中应用了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发现美元币值变化可以通过作用于人民币有效汇率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最后,针对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规律,分别从保障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美元币值变化风险;稳定国内经济增长这三个角度提出对策。

王弟海[3](2021)在《三次产业增长和产业价格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952—201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1952—2019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长和价格结构变化对实际GDP增长率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在现有增长率因素分解的核算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增长率分解核算方法,这一方法能够识别出结构变化对增长率的影响效应。然后,运用新分解方法重新核算了1952—2019年我国实际GDP增长率的产业分解情况,并藉此重点分析了三次产业增长拉动实际GDP增长的情况,以及价格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和三次产业增长拉动GDP增长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952—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增长拉动(贡献率超过50%),但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增大,二产作用逐渐减小;短期内,三次产业价格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总效应不大,但三次产业自身的价格变化效应并不小,并且价格结构变化极大改变了三次产业增长拉动实际经济增长的效应;长期来看,价格结构变化通过鲍莫尔成本病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阻碍作用。

韩赜[4](2020)在《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文中提出当前,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人口膨胀的问题,人口疏解成为特大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2017年4月,国家提出了建设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这对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控北京市人口及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预估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疏解的贡献,揭示雄安新区建设对于北京市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将对北京市与雄安新区建设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以业带人”的疏解思路,将雄安新区建设视为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的政策冲击,基于北京市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遥感影像、城市兴趣点(POI)、产业投入产出表和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构建了基于跨区SD与MAS-CA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揭示了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Landsat影像和POI的城市功能用地分类方法,揭示了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结合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发现北京市城市土地扩张呈现出由“圈层扩展”向“圈层扩展+分散扩展”过渡的态势。基于城市兴趣点(POI)数据,考虑不同产业POI密度分布的距离衰减性及衰减距离的空间异质性,识别了北京市包含居住、商服和工业等主要产业的集聚中心,发现除工业以外,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是诸如居住、商业和公服等功能等主要集聚区,而远郊区的商服类产业发展规模仍偏小。(2)构建了非线性多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基于北京市经济、就业和能源的发展目标的权重设定了包括中性增长、就业偏向和能源控制的产业疏解情景,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识别和测算了不同情景的待疏解行业及疏解规模。从平均疏解规模来看,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租赁和商务服务变化、建筑和制造业是未来主要的疏解行业,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的疏解幅度最大,分别下降到2012年产值比重的45.63%和38.56%。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之间,就业偏向情景的行业疏解规模基本与中性增长情景保持一致,但能源控制情景会增加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疏解规模,但减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疏解。(3)基于远程耦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发送系统(北京—疏解子系统)和接收系统(雄安新区—承接子系统)的跨区SD模型,测算了产业疏解对人口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能源控制情景将基本维持现状(2018年)人口规模,而中性增长和就业偏向情景下的人口规模相较于现状略有下降。从人口规模的影响贡献上看,北京市人口疏解主要依赖产业疏解带动的劳动力迁出,2018-2035年间劳动力疏解总量将达到309.05~368.42万人左右。短期来看,直接从北京直接迁出至雄安新区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约占劳动力疏解总量的8.3%~9.2%左右,但该迁出规模总体呈现快速增加趋势。(4)通过对企业主体、居民主体和政府主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与行为建模,基于Python语言结合Num Py、Sci Py和Pandas库,构建了耦合多主体(MAS)与元胞自动机(CA)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常规情景下2015-2018年的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格局变化,并采用逐点对比法进行精度验证,模拟精度达78.62%。(5)综合跨区SD和MAS-CA的土地需求与空间格局模拟模型,预测了2035年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受产业疏解的影响,北京市工业用地、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相对于常规情景有所减少,其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用地的下降幅度最大;但未来商务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将进一步扩大,其中商务金融用地增幅相较于常规情景增加近一倍。在地类的转出规模上,相较于常规情景,工业用地在首都核心功能区、平谷、延庆和密云等区域将增加转出规模;而批发零售用地将在东城、西城、丰台和石景山等区域的转出规模上有所增加;住宿餐饮用地在首都核心功能区内转出规模较高。在地类转入规模上,远郊区城市居住用地的增幅较大;首都核心功能区的批发零售用地相对于常规情景略有增加,而商务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转入量相对常规情景有所减少,但远郊区县的转入量在增加。

郑立纯[5](2020)在《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质量与效应评价》文中提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经过近四十年的逐步完善,成为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现有文献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缺乏系统性研究,并且鲜有文献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及其效应进行综合评价。因此,本论文从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层面出发,对绿色金融政策进行系统性研究与评价,为支持中国绿色金融深度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七章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制约因素两方面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引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给出了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首先对绿色金融政策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归纳总结现有文献基础上,尝试界定绿色金融概念。其次,介绍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构成。再次,本章介绍了绿色金融实践取得的有益经验。最后,本章梳理了绿色金融政策相关理论,为后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界定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在多边合作框架中的积极进展。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特征。本章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演进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阶段性效应加以分析,考察了不同政策发展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初步评价了绿色金融政策效果。第四章建立了绿色金融政策的评价体系,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顶层设计文件为基础,制定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构建为评价体系。根据这一评价体系,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进行评价。第五章分别讨论了五类绿色金融政策的内涵,并对各类绿色金融政策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实证方法分别对各类绿色金融政策效应进行评价。第六章依据前文界定的绿色金融政策阶段,使用实证方法考察在不同绿色金融政策发展阶段中国金融业规模对经济绿色化发展的作用效果,评价不同阶段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对金融业绿色化发展的导向作用。第七章对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其质量与效应加以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界定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演化的三个阶段。第二,依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原理对不同阶段二氧化碳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建立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评价体系,对中国绿色金融政策质量进行量化,并依此对绿色金融政策加以排序。第四,分别对各类绿色金融政策的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绿色信贷政策所倡导的绿色贷款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二、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中国债券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绿色基金与政府及第三方资本的合作模式取得了积极进展,对于促进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以及助力中国节能环保和碳减排事业均具有显着的推进作用。四、绿色保险对第一及第二产业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五、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在降低试点地区碳排放量方面具有积极影响。第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显着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粗放式金融发展模式,显着提升了经济绿色化发展水平。同时,政策制定仍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效果仍有进步空间。

胡赛[6](2020)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着影响,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生态问题频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性逐渐突显。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分析了1995-2018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其次,利用修正的评估模型估算并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然后,对生态约束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布局进行了模拟;最后,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多元价值理论体系,测算了研究区16市生态补偿的优先级和补偿标准。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1)基于遥感影像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力。遥感影像解译总体精度都在85%以上,Kappa系数都大于0.8;水田和旱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都在25%以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持续增长;水田和旱地向建设用地转化是最主要的地类转化类型;经济、科技及人口是主导驱动因素;水田、旱地和建设用地对主成分得分的影响都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且得分与耕地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建设用地呈正相关关系。(2)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修正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并估算了安徽省1995-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安徽省23年来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225.41×107元,变化率为-0.75%;其中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约占研究区总价值的40%;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南部,并集中分布在湖泊及河流沿线,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且集聚特征都较为显着。(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估算了安徽省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预测模型对土地需求量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基于Geo SOS-FLUS模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模拟的总体精度为91.75%,Kappa系数为0.893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了生态约束条件,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优化情景,模拟得到2025年和203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安徽省2025年和203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4)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多元价值理论体系,确定了安徽省生态补偿范围,测算了生态补偿优先级和生态补偿标准。西南部及南部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相对较高,中部的合肥以及淮河流域以北的城市协调性相对较低;生态补偿优先级最高的是黄山和池州,最低的是淮北;生态补偿标准最高值出现在安庆,从2000年的313634.15×105元减少到2030年的35174.16×105元,最低值出现在淮北,从2000年的1672.14×105元减少到2030年的110.48×105元。该论文有图40幅,表70个,参考文献309篇。

光峰涛[7](2020)在《中国电力消费的多维度特征研究与需求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加快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现代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中国的电力消费随其不断深化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性地刚性增长。全社会用电规模和人均用电量屡上台阶,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全国的电气化水平得到显着提升。尽管如此,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破解难题,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发展清洁能源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中,十一届四中全会对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提出了要求,各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都部署了能源领域的相关工作,这些都有利于能源消费侧清洁主导、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的形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的换挡、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换等多方面的变化也带动电力消费进入新常态。电力供需形势整体上已由偏紧向趋于宽松的局面逐渐转变,但区域性的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从趋势演变来看,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趋势整体上较为吻合,但有阶段性的背离现象发生。从增长速度来看,电力增速放缓,与经济增速出现了比例失调,两者有脱钩倾向。从能源效率来看,区域异质性下单要素或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空差异都凸显严重。此外,中国电力消费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鉴于此,本文在电力经济的视角下对中国电力消费的特征进行多维度研究,并对未来中国电力需求开展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关系,包含重心的耦合分析、周期的协同分析以及动态交互性分析。以电力消费量和GDP为权重,以各省地理重心为中心坐标,通过构建重心模型测度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重心,并分析两者的耦合性,发现电力消费重心和经济重心并不重叠,其均向低纬度地区移动,但经度偏移方向相反。应用滤波法测算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周期,并通过一致性指数分析两者的协同性,发现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周期长度相近,但在新常态阶段发生背离。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分别检验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两者的动态交互性,发现只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弹性数值趋于稳定。(2)研究电力消费增速减档的原因,包含脱钩关系的分析、结构突变点的检验以及结构分解分析。结合OECD脱钩因子和Tapio脱钩弹性指数联合检验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发现两者在新常态阶段趋于弱脱钩。应用累积和检验分析电力消费年增速是否发生结构突变,发现其约在2014年出现了结构突变点。在电力能源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结构分解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影响因素拉动率的变动,发现电力消费增长动力由净出口驱动、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不同因素对电力消费增长的拉动率随时间发生变动。(3)研究电力强度的省际差异化特征,包含差异化的测度、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差异来源分析。应用泰尔指数量化电力强度省际差异化程度,发现新常态下电力强度的非均衡性有所减弱。构建面板惩罚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技术进步对电力强度的影响,发现各因素在不同分位点上对电力强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构建基于回归的Shapley分解模型辨析电力强度差异的来源,发现经济发展、人口规模、能源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加剧了电力强度的差异化,而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缩小了电力强度的差异化。(4)研究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包含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测度、静态和动态评价、空间集聚分析以及收敛分析。在构建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EBM(Epsilon Based Measure)测度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并应用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其进行分解,发现新常态下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趋于稳定,全要素电力生产率的改进源于技术进步效应。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发现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且在样本期内空间集聚程度趋于稳定。通过收敛分析模型考察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收敛性,发现新常态下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5)构建适用于预测中国电力需求的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Model)模型,并进行情景预测。从中国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特点和电力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包含关键假设模块、需求模块和转换模块三模块的LEAP模型以预测中国未来的电力需求,并设置了三种发展情景,即基准情景、政策规划情景及强化节能情景,其中强化节能情景考虑了前面所研究的电力消费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各情景下的预测结果,发现基准情景下的电力消费增长最快,政策规划情景次之,最小的为强化节能情景,电力消费在2030年的预测区间为98,341~120,641亿kWh。本文应用多学科理论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电力消费增速、电力强度以及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等四个维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的特征,这对于把握中国电力消费的变化,解决电力消费区域不平衡问题,改善电力消费效率,指导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定电力产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中,从对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系统探究能够增进对电力经济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对电力增速放缓原因的分析能够明晰电力消费的增长模式,也可将其分析思路及方法拓展应用到其他资源消费增长模式的分析中。基于面板惩罚分位数回归的Shapely分解模型可以应用到其他不平等指标差异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来源的分析中。此外,构建的适用于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LEAP模型可以进行滚动预测,其预测结果能够指导电力规划的制定。在未来研究中,还需研究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以及售电侧的放开等对电力消费的影响。

赵蕾[8](2020)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发使用了大量国土资源。因为存在国土资源的不合理规划,从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这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民经济发展步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内产生的工业污染也日益严重,其中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中国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参差不齐,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阻碍。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群,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因此,从不同视角和尺度讨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关系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决策意义的实践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空间计量学探索性空间分析、重心迁移模型和结构减排模型等研究方法,构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分析”的研究框架。首先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分析现有文章结论与不足,总结文章理论背景,为本文后续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其次讨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区域工业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通过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分析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经济增长演变轨迹,随后基于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方法和重心迁移模型研究2006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重心迁移轨迹,并采用LMDI分解分析模型解释演变轨迹深层原因,接着以精度较高的原始灰色预测模型对研究区2018-2025年工业废水排放趋势,根据结果用经济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计算公式,结合四个区域实际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分析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总量减排和排放强度的影响,使用情景分析法,通过设置不同情景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变动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动的影响;最后综合前文三部分实证研究结论,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EKC拟合结果来看,湖北地区呈现出倒U型曲线,即为经典的EKC曲线;而湖南地区拟合的曲线呈现出反N型;江西地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唯一一个工业废水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区域;安徽地区为反N型曲线,分别于2007-2008年和2016-2017年前后达到其转折点。(2)2006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整体呈下降趋势,并存在明显空间分异特征,呈西南从高到低,中东从低到高的演变规律;总体空间内无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局部空间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且以低高集聚状态为主。20062017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重心主要在东114.38°E114.95°E,北纬29.18°N29.34°N区域内移动,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总距离为107.88 km;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总产值重心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移动总距离为94.39 km,除2011和2012外其他年份的重心移动距离变化较小,20062017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总产值重心逐渐偏离几何中心,而工业废水排放重心逐渐向几何中心靠拢且移动速度明显高于工业总产值重心移动速度。(3)驱动因素上,技术提升效应是抑制工业废水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工业经济增长是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但这种影响力远超过规模人口效应的影响力;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4)根据原始灰色预测模型发现未来8年工业废水排放呈下降趋势,且在2025年降为17.37亿吨;整体而言,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区域看,湖南地区经济和工业占比居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江西地区工业占比上升较快;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经济结构变动与有利于工业废水减排,但减排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整体看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结构变动能促进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减少。从区域看,湖南地区和江西地区经济比重变化对工业废水减排影响较大;由情景分析可以看出,湖南地区经济比重的提高均能使减少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强度。

李云龙[9](2020)在《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三角洲“由水而生、凭水扬名、借水而兴”,目前却处于“受制于水”的困局中。地表水体是该区域水资源的主要存储单元,是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还是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关注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生态环境效应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众多学者针对不同区域的地表水体进行了多时间跨度的变迁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地表水体变迁和驱动状况的认识。然而已有研究或是对水体变迁的生态环境效应关注较少,或是关于水体变迁驱动力分析多停留在半定性半定量阶段。此外,由于地表水体的变迁和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使得地表水体研究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本文以新生地理单元—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以地表水体变迁规律揭示、水体变迁驱动力分析和水体变迁的生态环境效应(景观格局效应和生态系统服务效应)为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过程的认识,丰富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理论体系,为黄河三角洲的水资源管理和水体布局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地表水体变迁及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论文特色等内容。研究进展从水体提取、水体变迁、水体变迁驱动分析和水体变迁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梳理了前人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研究区概况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的边界与范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数据处理介绍了研究数据的格式及来源,并重点描述了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提取过程。研究方法根据论文研究内容对各部分对应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方法包括: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网络结构分析法和功能价值法等。第三章为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分析。该章从地表水体的总体变化、空间变化和地类转化角度分析了地表水体变迁规律。第四章为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动态变迁驱动力分析。本部分综合运用轨迹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根据不同水体类型,从面积增加和减少两个变化方向,进行地表水体动态变迁的驱动力分析。第五章为地表水体变迁的景观格局效应研究。通过构造地表水体网络,提取其网络结构特征指数,从整体水平和类型水平探究水体变迁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第六章为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研究。主要通过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服务功能价值,并分析其演化趋势。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研究主要结论,客观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可深化之处。主要结论如下:(1)1986-2016年黄河三角洲面状水体增加1121.2 km2,其中,盐田养殖池增加959.6 km2,是变化最大的面状水体。线状水体长度增加了9530 km,其中,沟渠长度增加了9525.8 km,是增幅最大的线状水体。地表水体构成由河流主导逐渐向河流、盐田养殖池共同主导,而后向盐田养殖池主导转化;30年间黄河干流区面状水体增长了391.9 km2,线状水体增长了2989 km。小清河区面状水体增加了340.5 km2,线状水体增长了3119.4 km。徒骇马颊河区面状水体增加388.9 km2,线状水体增长3416 km。地表水体组成结构表现出由区域间不平衡向均衡分布的变迁趋势;耕地及滩涂是河流主要的转化地类,坑塘的交换转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1998年前未利用地和耕地是坑塘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沼泽、水库和未利用地是减少的主要去向。1998年后盐田养殖池和建设用地与坑塘的互相转化成为主要交换形式。水库主要与坑塘、耕地、未利用地发生变迁,滩涂、未利用地和耕地是盐田养殖池主要的转化对象。(2)受限于社会经济数据统计的起始年份,地表水体的变迁驱动分析从1992年开始,以2004年为中间节点,分时段展开。结果显示:(1)河流与耕地的直接转化是河流变迁的主要形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未利用地储量是影响河流变迁的关键因素;(2)2004年前水库增长受到工业发展的诱导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双重作用。2004年后提供耕地灌溉用水成为水库增长的主要驱因;(3)2004年前工业用地侵占和农业用地整合是坑塘面积减少的主要影响因子,2004年后工业用地侵占坑塘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低经济水平下的耕地扩张引发的灌溉需求是坑塘面积增长的主要诱因;(4)盐田养殖池面积增长主要受高经济收益和工业原料需求的驱动;(5)引黄灌溉是研究区沟渠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3)从整体景观格局来看,1986年和2016年地表水体对黄河三角洲整体景观格局表现出显着的物理分割效应,地表水体变迁增大了黄河三角洲景观的斑块密度和破碎化程度。而1986-2016年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网络格局变迁对整体景观格局变迁表现出空间集聚效应和物理分割效应综合作用。地表水体在促使研究区斑块密度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景观的复杂程度,增强了整体景观的优势度和斑块聚合度;从景观格局的类型水平来看,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对耕地显示出空间集聚和物理分割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对沼泽和未利用地显示出环境约束和物理分割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对建设用地则显示出空间环境约束、物理割裂和空间吸引集聚综合效应。(4)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水资源供给、物质生产、蓄洪调水、休闲旅游、生境维持、水质净化、淤积造陆7项;1986-2016间水资源供给价值增长32.16亿元,供给结构由以河流供给为主转换为以水库为主。物质生产、调蓄洪水、休闲旅游、生境维持和污染净化价值分别由6.33亿元、0.77亿元、0元、0.87亿元和0.39亿元增长至68.50亿元、1.26亿元、69.47亿元、4.89亿元、0.67亿元。淤积造陆价值下降明显,由19.05亿元下降至3.61亿元;3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增加了153.15亿元。水体核心服务功能变化显着,1986年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核心服务功能是水资源供给、淤积造陆、物质生产。2016年转变为美学功能、物质生产和水资源供给三项;地表水体的污染净化和调蓄洪水功能价值量有所增加,但在服务总价值中比重呈下降趋势,由0.73%和1.44%下降到0.61%和0.32%,地表水体的污染净化和洪水调蓄功能渐趋弱化和边缘化。

焦德文[10](2020)在《中国大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对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逐渐由要素增长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研究成为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核心,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丰富内涵,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伴随着经济增长,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问题也愈发严重。经济增长作为社会生产和进步的基础,一直都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着较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但结合前人研究和综合国情可以发现这种高速的增长是大量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带来的,这样的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实现显然是一种阻碍作用。当前各省及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到底是怎样,其经济增长是要素驱动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技术为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多大,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等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以上,文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寻找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分析解读以及对多位学者研究结果的借鉴,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香港、澳门、台湾不在研究范围内,西藏数据缺失)、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及全国1990-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各研究区域和研究尺度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用DEA-Malmquist指数法进行估算,并结合经济增长率进行综合分析,衡量了各研究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要素投入分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7年,各省和各区域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和全国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分别增长5.923%、4.097%、4.130%、3.780%和4.197%。通过其分解值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而效率变化指数贡献作用有限,甚至河南、湖南、广西、云南、青海和新疆的效率变化指数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表明当前对于要素利用效率改善不足,效率改进需要进一步提高。(2)对各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劳均资本存量增长率进行协整回归发现不同区域的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的数量关系,发现每单位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和全国带来0.8264、0.7370、0.7265、0.8016和0.8862单位的经济增长,而单位劳均资本存量增长则分别带来0.1889、0.2146、0.1799、0.1744和0.1385单位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这也说明了未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性。(3)将各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要素投入增长,并分别计算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的仅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而其他省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小于50%。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和全国的研究期内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06%、35.45%、34.68%、36.41%和40.38%。说明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仍然是要素投入的增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限,带动能力不足。文章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利用VAR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发现在研究期内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会促使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也得到提升。最后根据文章的分析和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化,为一些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二、GDP增长几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DP增长几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内涵研究现状
        1.2.2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2.3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尺度研究现状
        1.2.5 区域协调发展数据来源研究现状
        1.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框架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社会现状
        2.1.2 经济现状
        2.1.3 环境现状
    2.2 数据来源
        2.2.1 统计数据
        2.2.2 矢量数据
        2.2.3 栅格数据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计算
    3.1 指标构建的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介绍
        3.2.1 人口指标
        3.2.2 社会指标
        3.2.3 经济指标
        3.2.4 资源利用指标
        3.2.5 生态指标
        3.2.6 环境指标
    3.3 指标结果分析
        3.3.1 人口指标结果
        3.3.2 社会指标结果
        3.3.3 经济指标结果
        3.3.4 资源利用指标结果
        3.3.5 生态指标结果
        3.3.6 环境指标结果
    3.4 指标归一化及权重的确定
        3.4.1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及归一化处理
        3.4.2 权重的确定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度分析
    4.1 人口发展度分析
        4.1.1 各城市人口发展度分析
        4.1.2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发展度分析
    4.2 社会发展度分析
        4.2.1 各城市社会发展度分析
        4.2.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发展度分析
    4.3 经济发展度分析
        4.3.1 各城市经济发展度分析
        4.3.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度分析
    4.4 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4.4.1 各城市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4.4.2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发展度分析
    4.5 生态发展度分析
        4.5.1 各城市生态发展度分析
        4.5.2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发展度分析
    4.6 环境发展度分析
        4.6.1 各城市环境发展度分析
        4.6.2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发展度分析
    4.7 综合发展度分析
        4.7.1 各城市综合发展度分析
        4.7.2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发展度分析
    4.8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度分析
    5.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协调度分析
    5.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协调度分析
    5.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协调度分析
    5.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协调度分析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协调度分析
    5.6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协调度分析
    5.7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协调度分析
    5.8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度分析
    6.1 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协调发展度分析
    6.2 京津冀城市群社会协调发展度分析
    6.3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
    6.4 京津冀城市群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度分析
    6.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协调发展度分析
    6.6 京津冀城市群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6.7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协调发展度分析
    6.8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美元币值变化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美元币值变化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币值变动及影响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币值测度及币值决定的相关理论
        2.1.1 币值测度原理
        2.1.2 币值决定相关理论
    2.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2.1 市场均衡条件
        2.2.2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元币值变动分析
    3.1 美元指数原理分析
        3.1.1 美元币值测度原理
        3.1.2 美元指数编制方法
        3.1.3 美元指数变动历程
    3.2 影响美元指数的主要因素
        3.2.1 美国与主要货币国家产出差额
        3.2.2 国内外利率差额
        3.2.3 国内外物价水平差额
        3.2.4 美国国际贸易经常项目差额
    3.3 美元指数变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1 实证模型
        3.3.2 变量测度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3.3.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4.1 外汇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定性分析
        4.1.1 外汇币值变化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
        4.1.2 外汇币值变化与物价的关系
        4.1.3 外汇币值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2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传导机制分析
        4.2.1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物价水平影响传导机制分析
        4.2.2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传导机制分析
        4.2.3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传导机制分析
    4.3 美元币值与中国宏观经济变动走势
        4.3.1 美元币值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走势
        4.3.2 美元币值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走势
        4.3.3 美元币值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动走势
        4.3.4 美元币值与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走势
    4.4 开放经济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构建
        4.4.1 市场均衡分析
        4.4.2 模型综合
    4.5 美元币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4.5.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5.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经济应对美元币值变动的对策
    5.1 保障金融市场稳定
        5.1.1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
        5.1.2 优化外汇储备管理
    5.2 防范美元币值变动风险
        5.2.1 建立评价美元币值变动的指标体系
        5.2.2 提高政策前瞻性
        5.2.3 引导外贸企业防范美元币值波动风险
    5.3 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5.3.1 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
        5.3.2 优化国内企业外部投资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三次产业增长和产业价格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952—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我国三次产业增长的情况以及三次产业相对价格变化情况
    (一)三次产业产值增长及其结构变化情况
    (二)三次产业不平衡增长和三次产业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化
四、 如何核算产业增长和产业价格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分析
    (一)传统核算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分解方法
    (二)如何核算价格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五、 我国三次产业增长和产业价格结构变化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率
    (一)三次产业增长对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不考虑价格结构变化的传统核算方法
    (二)价格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增长对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
        1.各种效应拉动我国实际GDP增长的情况
        2.三次产业价格变化拉动我国实际GDP增长的情况
        3.价格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增长拉动我国实际GDP增长的情况
        4.不同时期各种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六、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

(4)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功能与首都功能
        2.1.2 城市功能集聚与疏解
        2.1.3 人口疏解与产业疏解
    2.2 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案例
    2.3 产业疏解对人口和城市用地结构影响
        2.3.1 相关理论基础
        2.3.2 产业疏解对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2.3.3 首都产业与人口疏解现状及相关研究
    2.4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土地利用、产业与人口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主要数据源及预处理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北京市土地利用解译精度评估
        3.3.2 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
        3.3.3 北京市产业与居住空间分布
        3.3.4 北京市人口现状及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远程耦合的人口与土地需求模拟模型构建
    4.1 建模目的与框架
        4.1.1 建模目的
        4.1.2 模型结构与时空边界
    4.2 子系统的因果关系与变量核算
        4.2.1 因果关系与关键路径
        4.2.2 变量核算与赋值
    4.3 模型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AS–CA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构建
    5.1 模型概述
        5.1.1 环境要素层
        5.1.2 多主体及决策行为
        5.1.3 元胞自动机层
        5.1.4 综合决策规则
    5.2 参数设定与模型实现
        5.2.1 参数设定
        5.2.2 模型实现
    5.3 精度评估与误差分析
        5.3.1 精度评估
        5.3.2 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6.1 北京市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与疏解情景设定
        6.1.1 多目标优化模型
        6.1.2 情景设定
        6.1.3 产业疏解情景
    6.2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雄安新区发展预估
    6.3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北京市人口及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
        6.3.1 北京市人口规模
        6.3.2 北京市主要宏观社会经济指标
    6.4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北京市土地利用模拟
        6.4.1 土地利用需求变化
        6.4.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转移
    6.5 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6.5.1 雄安新区对北京市人口的影响
        6.5.2 雄安新区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质量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绿色金融政策内容相关研究
        1.2.2 绿色金融政策效果研究
        1.2.3 绿色金融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1.2.4 相关文献评价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绿色金融政策及其理论基础
    2.1 绿色金融政策
        2.1.1 绿色金融与绿色金融政策范畴界定
        2.1.2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构成
    2.2 绿色金融政策的相关理论
        2.2.1 外部性问题
        2.2.2 庇古税
        2.2.3 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第3章 绿色金融政策及其体系
    3.1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发展
        3.1.1 绿色金融政策及体系萌芽阶段
        3.1.2 绿色金融政策及体系初建阶段
        3.1.3 绿色金融政策及体系完善阶段
        3.1.4 绿色金融政策国际合作新趋势
    3.2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特征
        3.2.1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特征
        3.2.2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3.2.3 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阶段分析
    3.3 绿色金融政策阶段性效应
        3.3.1 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原理分析
        3.3.2 数据选取
        3.3.3 变量设置
        3.3.4 回归结果
        3.3.5 研究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金融政策质量分析
    4.1 评价指标设计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评价维度与指标体系设计过程
        4.1.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内容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2.2 绿色金融政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 分析与评价
        4.3.1 评价方法选取
        4.3.2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政策差异视角的绿色金融政策效应及其评价
    5.1 绿色金融政策分析
        5.1.1 基于政策差异视角的绿色金融政策分析
        5.1.2 绿色金融政策结构调整效应机制分析
    5.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5.2.1 绿色信贷政策效应评价:基于对银行业的研究
        5.2.2 绿色债券政策效应评价:基于对债券业的研究
        5.2.3 绿色基金政策效应评价:基于对基金业的研究
        5.2.4 绿色保险政策效应评价:基于对保险业的研究
        5.2.5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效应评价:基于对试点数据的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政策发展阶段差异视角的绿色金融政策效应及其评价
    6.1 不同阶段金融发展对废水排放的影响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与数据
        6.1.3 实证分析
        6.1.4 实证结论与效应评价
    6.2 不同阶段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影响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与数据
        6.2.3 实证分析
        6.2.4 实证结论与效应评价
    6.3 实证结果的综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7.2.1 绿色信贷政策
        7.2.2 绿色债券政策
        7.2.3 绿色基金政策
        7.2.4 绿色保险政策
        7.2.5 完善碳市场交易政策制度体系
    7.3 完善绿色发展协同机制
        7.3.1 绿色金融政策与环保政策相协同
        7.3.2 绿色金融政策与制度建设相协同
        7.3.3 绿色金融政策与国际合作相协同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6)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案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
    2.3 遥感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3.1 土地利用面积结构
    3.2 土地利用动态度
    3.3 土地利用程度
    3.4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3.5 本章小结
4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4.1 驱动因子分类
    4.2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4.3 主成分分析过程
    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 驱动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
    5.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修正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及分析
    5.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约束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拟估算
    6.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6.2 土地利用布局模拟
    6.3 未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多元价值理论的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7.1 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7.2 生态补偿多元价值理论体系构建
    7.3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国电力消费的多维度特征研究与需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关系的研究综述
        1.2.2 电力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1.2.3 电力消费效率的研究综述
        1.2.4 电力消费趋势预测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中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联特征的分析模型
        2.2.1 重心模型
        2.2.2 CF(Christiano-Fitzgerald)滤波分解技术
        2.2.3 Granger因果检验
        2.2.4 状态空间模型
    2.3 变量选取及特征描述
    2.4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特征分析
        2.4.1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重心耦合性分析
        2.4.2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协同性分析
        2.4.3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交互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力消费的年均增速放缓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电力消费年均增速放缓原因分析的模型
        3.2.1 脱钩模型
        3.2.2 累积和CUSUM(Cumulative Sum Test)检验
        3.2.3 电力消费的多因素结构分解模型
    3.3 中国电力能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3.4 中国电力消费年均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
        3.4.1 中国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分析
        3.4.2 中国电力消费年均增速的累积和检验分析
        3.4.3 不同经济阶段中国电力消费的结构分解结果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电力消费强度的省际差异化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电力强度省际差异化的度量与分析模型
        4.2.1 泰尔指数
        4.2.2 面板惩罚分位数回归模型
        4.2.3 基于回归的Shapley分解
    4.3 变量选取及特征描述
    4.4 中国电力强度省际差异化特征分析
        4.4.1 电力强度差异化测度结果分析
        4.4.2 电力强度差异化影响因素分析
        4.4.3 影响因素的差异化贡献度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测度与分析模型
        5.2.1 EBM (Epsilon Based Measure)模型
        5.2.2 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5.2.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2.4 收敛分析模型
    5.3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说明
        5.3.2 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测度指标体系
    5.4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测度与分析结果
        5.4.1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5.4.2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GML指数分解分析
        5.4.3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空间地理分布及集聚特征分析
        5.4.4 中国全要素电力消费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电力能源未来消费趋势的情景预测
    6.1 引言
    6.2 电力消费预测的模型构建
        6.2.1 情景模拟分析法
        6.2.2 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Model)模型
        6.2.3 电力消费预测的模型构建
    6.3 中国电力消费预测的情景设置
        6.3.1 考虑电力消费特征的情景设计
        6.3.2 情景参数设定
    6.4 中国电力消费的预测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8)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经济增长对工业废水排放影响研究现状
        1.2.2 区域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重心迁移轨迹研究现状
        1.2.3 区域工业污染减排潜力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3 空间分析理论
        2.3.1 空间分析理论主要内容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2.4 灰色系统理论
第3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来源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工业废水排放特征分析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特征分析
    3.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工业废水排放的计量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重心迁移研究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间演变特征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空间演变特征
        4.2.1 空间格局演变
        4.2.2 空间集聚特征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及工业废水重心空间演变
        4.3.1 经济重心演变特征
        4.3.2 工业废水重心演变特征
        4.3.3 工业废水重心与经济重心对比研究
    4.4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预测及减排潜力研究
    5.1 灰色GM(1,1)模型预测
    5.2 以x~((1))(n)为初始条件的GM模型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减排潜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地表水体提取研究现状
        1.3.2 地表水体变迁研究现状
        1.3.3 地表水体变迁驱动研究现状
        1.3.4 地表水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和范围
        2.1.2 自然地理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影像解译
    2.3 研究方法
        2.3.1 地表水体变迁分析方法
        2.3.2 驱动力分析方法
        2.3.3 景观格局效应分析方法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估算方法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特征
    3.1 地表水体变迁的总体特征
        3.1.1 地表水体面积与长度的总体变化
        3.1.2 地表水体组成结构的总体变化
    3.2 地表水体变迁的空间特征
        3.2.1 地表水体面积与长度的空间变化
        3.2.2 地表水体组成结构的空间变化
    3.3 地表水体与其他地类的转化特征
        3.3.1 河流转移特征
        3.3.2 坑塘转移特征
        3.3.3 水库转移特征
        3.3.4 盐田养殖池转移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驱动分析
    4.1 地表水体变迁指标体系构建
    4.2 地表水体变化轨迹构建
    4.3 1992-2004年地表水体变迁驱动分析
        4.3.1 河流变迁驱动分析
        4.3.2 水库变迁驱动分析
        4.3.3 盐田养殖池变迁驱动分析
        4.3.4 坑塘变迁驱动分析
        4.3.5 沟渠变迁驱动分析
    4.4 2004-2016年地表水体变迁驱动分析
        4.4.1 河流变迁驱动分析
        4.4.2 水库变迁驱动分析
        4.4.3 盐田养殖池变迁驱动分析
        4.4.4 坑塘变迁驱动分析
        4.4.5 沟渠变迁驱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景观格局效应
    5.1 景观格局效应研究单元的确定
    5.2 地表水体网络结构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5.3 地表水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变迁的景观格局效应
        5.3.1 地表水体变迁的整体水平景观格局效应
        5.3.2 地表水体变迁的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1 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6.2 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
        6.2.1 水资源供给价值
        6.2.2 物质生产价值
        6.2.3 调蓄洪水价值
        6.2.4 文化美学价值
        6.2.5 生境维持价值
        6.2.6 水质净化价值
        6.2.7 淤积造陆价值
    6.3 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及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10)中国大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文章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及发展
        2.1.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2.1.2 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和发展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2.2.1 增长会计法
        2.2.2 经济计量法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2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3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率测度与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资本存量K
        3.1.2 产出数据Y
        3.1.3 劳动力投入数据L
    3.2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分析
    3.3 经济增长的计算与分析
        3.3.1 各区域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3.3.2 经济增长时空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4.1 指标选取
    4.2 分析方法介绍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4.2.2 单位根检验
        4.2.3 协整检验
        4.2.4 误差修正模型
    4.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1 稳定检验和方差分解
    4.4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讨论
        5.3.1 创新之处
        5.3.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以1990年为基期各省及区域资本存量
附录B 以1990年为基期各省及区域实际GDP
附录C 以1990年为基期各省及区域GDP增长率
附录D 以1990年为基期各省及区域劳均资本存量增长率
附录E 各省及区域1991-2017年TFP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
致谢

四、GDP增长几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时空数据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季建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2]美元币值变化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陈力玮. 燕山大学, 2021(02)
  • [3]三次产业增长和产业价格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952—2019年[J]. 王弟海. 经济研究, 2021(02)
  • [4]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D]. 韩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质量与效应评价[D]. 郑立纯. 吉林大学, 2020(01)
  • [6]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 胡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中国电力消费的多维度特征研究与需求预测[D]. 光峰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废水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减排潜力研究[D]. 赵蕾.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9]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云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中国大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D]. 焦德文.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GDP增长多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