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

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

一、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公绪[1](2020)在《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位置服务需求的激增,室内定位已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关定位定向问题被称为卫星导航与定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室内定位总的来讲是确定人或物体在卫星信号拒止环境下的姿态、速度、位置等信息,属于导航、测绘、自动化、电子和通信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其战略地位显着如单兵作战、消防演习、矿井营救等。已有的定位定向技术主要分为四类,即基于无线信号交汇的定位定向技术,基于数据库的匹配定位技术,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航迹推算技术,以及基于信息融合的组合定位定向技术。然而传统的方法需要提前搭建无线传感网络或需要人工现场勘测,成本高、对环境依赖性强,自主性差;室内环境下无线信号衰减严重并存在多径效应;组网故障、通信故障、电源故障等各种故障源可能会导致传感器数据质量问题,从而使定位定向系统的底层数据不可靠,进而恶化定位定向精度;通常室内人员的运动是动态的、复杂的,缺少与运动状态结合的自适应位姿估计方法;室内电磁环境复杂,缺少有效的基于地磁的定位定向方法等等。上述原因使得至今还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法以提供低成本、少外设、强鲁棒、高精度的定位定向服务。本文选题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类。考虑到各种技术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最适合的应用场景,难以用单独一种技术提供可靠的定位定向服务。这里利用惯性传感器航迹推算具有的自主性、隐蔽性、全天候、信息全等优点,以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为切入点,将多个互补的或冗余的信息源进行有机组合以获得优于单一信息源定位定向的性能。本文围绕室内人员定位定向的关键技术问题,基于磁力计、加速度计、速率陀螺(Magnetometer,Accelerometer and Rate Gyro,MARG),和广义可感知校准源(General Sensory Calibration Source,GSCS),开展低成本、少外设、强鲁棒、高精度的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低成本MARG传感器的关键指标协同优化研究。为改善低成本惯性传感器的性能,对其多个关键指标进行协同优化研究,提出了三重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将传感器量程,采样频率和输出频率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分辨率,效率和功率等指标的协同优化。所提出的方法改善了传感器原始数据的精度,提高了定位定向系统的续航能力。(2)MARG传感器的数据质量控制研究。针对MARG传感器的各种数据质量问题,提出一种在线的与可信的数据完好性监控方法。首先将数据故障建模为格式故障,时序故障和值故障,并提出几种启发式规则来检测和隔离数据故障;然后提出双重可变长度数据监控窗口机制,以提高数据恢复的可信度。最后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动态权衡实时性,计算复杂度和可信度,有效改善基于MARG传感器搭建的定位定向系统的数据质量。(3)基于MARG传感器与GSCS的融合滤波与位姿校准研究。基于MARG传感器和GSCS分别提出半解析定向方法和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其中半解析定向方法是将磁失真判断、走廊结构的几何关系用于室内基于地磁的定向;所提出的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是将MARG传感器的互补信息与运动状态信息进行融合,通过对运动状态的测量和估计,实现了搜索步长和融合参数的自适应调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实现室内人员高精度、高鲁棒的定位定向。(4)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匹配定位研究。针对磁地图的测绘过程费时费力,其更新和维护难度大、费用高,基于磁地图的匹配定位方法复杂、精度低,定位结果不可信等问题,开展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可信定位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蛇形航迹推算的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方法,和基于室内磁地图的聚焦式匹配定位方法。前者将约束型航迹推算方法用于磁地图的快速建模,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并使磁地图的更新和维护相对简单;后者通过粗匹配定位与细匹配定位自适应地结合实现低复杂度、高精度和高可信度的聚焦式匹配定位。

卢彦懿[2](2020)在《UWB室内定位算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再加上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日益复杂,人们对位置服务的需求由室外扩展到室内。据统计,人们80%以上的时间在建筑物、地下、室内和移动载具等室内空间渡过。但是,室内空间的导航定位长期以来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突破这一关键技术,衍生出了很多室内定位技术,如超宽带技术(UWB)、超声波、蓝牙、Wi Fi等,由于超宽带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工程造价低廉、信道容量大、功耗低、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速率高、多径辨别能力强、定位精度高、定位性能稳定、信号衰减小、穿透能力强等优点。因此,UWB是目前高精度室内定位应用中最佳的物理层技术,本文深入研究了UWB信号测距方式及定位算法,并综合考虑传统的单一测距方式存在的非视距误差(NLOS)和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据优选结合抗差卡尔曼滤波(RKF)对测距进行滤波及解算的室内定位方法,提高了待测目标的定位精度。最后,以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为例,简单阐述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室内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UWB技术的优势。介绍了Chan算法、Fang算法和Taylor级数展开法等三种常见定位算法,对其定位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由于Fang算法只适用于3个定位基站,相比于其他两种定位算法,其定位性能较差。Chan算法和Taylor级数展开法定位性能随着基站数目增加,定位精度也随之提高。但受室内空间结构限制,基站增加到一定数量,其定位精度提升有限。考虑其成本和系统复杂程度,在充分顾及几何构型情况下,基站数目以4-5个较为合适。(2)提出了一种顾及数据优选的抗差卡尔曼滤波的UWB室内定位方法,首先在TOA信道模式下以定位信号强度(RSSI)为准则,筛选出与终端通信信号较强的观测信息,剔除部分NLOS,确保观测信息的可靠性,再结合精度衰减因子(DOP)优化拓扑结构,选择较优的接入点拓扑布局。最后,为有效控制异常误差影响,提出将抗差卡尔曼滤波应用于室内UWB测距滤波和定位解算,模拟和实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由于室内环境的复杂性,单一的位置信息并不能够直观的表达出地图空间与位置的关系。本文以UWB室内定位技术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为例,结合空间数字化技术,与生成的高精度室内电子地图进行地图匹配,直观清晰的输出位置信息。考虑到大范围内部署定位基站,由于缺乏时间基准和定位过程中信息传输时间延迟等对整个定位系统造成的时钟误差较大,提出借助时间同步技术来削除此项误差,并对其应用情况及精度进行了分析。

陈明[3](2020)在《基于广域北斗基准站的卫星定轨和大气建模研究》文中指出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为基础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各行业领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兴起,用户对GNSS定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获得高精度、高时效性、统一性、高并发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而用户在进行实时精密定位时,一般需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相关的基础设施、软件算法和系统提供的实时改正数据产品,如精密轨道、钟差、大气延迟改正等,因此研究实时精密定位数据处理和服务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理论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针对实时精密定位系统实时改正数据产品供给端的若干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精度提升、电离层误差经验模型优化和预报、多源数据对流层延迟融合建模等内容,优化完善数据计算和分析理论和算法,并构建形成一套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提供多种类型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产品,促进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和推广。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贡献如下:1)分析了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的趋势,论述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的进展,并系统性地分析了PPP技术所依赖的卫星轨道、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延迟等改正信息以及GNSS实时精密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现状。2)系统分析了GNSS实时精密定位中需要解决的误差源、影响量级以及常用的处理策略,介绍了GNSS精密定位的观测方程,并论述了最小二乘、卡尔曼滤波和平方根信息滤波等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3)研究了精密定轨观测方程、动力学模型、精密定轨参数估计方法和摄动力模型等理论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定轨精度因子分析基准站网型分布对卫星定轨影响的方法,基于我国国家基准站和IGS MGEX基准站数据估计了北斗精密轨道,对比分析了单北斗和联合定轨两种方法的精度,分析了中国区域内基准站对北斗精密定轨的贡献,以及北斗精密定轨时中国区域站点数量合理性。4)研究了电离层误差经验模型和拟合模型等改正方法,提出了利用北斗GEO-TEC优化IRI-2016模型的方法,利用北斗GEO-TEC不受电离层时空梯度污染的影响的特性生成中国地区的每小时IG指数,将所得IG指数驱动IRI-2016模型,有效的改善了IRI-2016模型在中国地区的效果;以IRI2016模型为基础,融合中国地区的GNSS TEC数据计算中国地区电离层的IG12数值分布图,采用球冠谐函数拟合IG12与地理经纬度的关系并进行时域预报,实现了对电离层状态的短期高精度预报;基于国家基准站计算电离层误差实时产品,建立电离层误差模型,并评估了电离层误差产品精度,对比了单频伪距加电离层误差产品和无电离层组合的定位精度。5)利用气象数据模型、GPT2w模型和GNSS-PPP模型建立了一种中国区域的对流层融合模型,选取了全国范围的站点进行模型精度的检测,将融合模型与气象模型、GPT2w经验模型以及GNSS-PPP反演对流层模型进行了比对,并分季节、经纬度、高程和特殊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融合模型在多种场景下均对实时GNSS模型进行了改善,RMS改善值最大可达5.11cm,在不同季节下模型精度研究中发现,夏季模型的精度最差,冬季模型的精度较高。7)基于本文各章节提出的关键技术,设计研发了一套包括数据管理、实时产品计算、实时产品播发和终端实时定位等模块的服务系统,提出了一种满足国家相关保密要求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法,研究了系统安全防护策略、信息审核和信息播发方法。基于精密卫星轨道和钟差的产品开展了终端PPP测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大气延迟模型对PPP定位性能的影响,实时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可明显改善高程方向的定位性能,引入电离层和对流层产品约束能够显着提高PPP的收敛速度和整体测试时段的定位精度。

戴观权[4](2020)在《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及其通信组网适应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我国电网正处于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面临着高比例可再生清洁能源接入、用户侧用能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背景,配用电系统正逐渐朝着网格化、多源化的配用电物联网方向演进,由传统单源单向电能提供模式向多源双向电能流动模式转变,电网拓扑结构和运行环境日益复杂,传统基于本地信息的配用电保护控制技术逐渐暴露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配用电系统可靠稳定运行需求,其供电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IEC 61850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拓展,将其相关方法应用于配用电领域,并依托先进通信技术实现多个保护控制类智能电子设备的灵活接入、网络集成和信息共享,研发高级别、高性能的配用电保护控制方案,成为解决新形势下配用电保护控制性能差、可靠性低、智能化不足等难题的有效手段。然而,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方案能否得到有效的工程化应用,依赖于通信规范,受通信网络性能制约。现阶段尚缺乏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性能分析手段,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定量化的数据支撑和论证,严重阻碍其工程化应用。为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智能电网保护控制信息流的定量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51577073)的资助下,以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为研究对象,针对通信网络建模和通信组网适应性等问题按照需求分析→模型搭建→仿真分析的思路展开研究:1)需求分析:本文首先分析新形势下电力系统配电侧和用电侧的保护控制业务新需求,剖析其应用领域、关联对象、通信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以通信架构及其信息流组成为切入点,概述设备组成及其通信特点,探讨面向实时可靠的配电侧保护控制光纤网络通信方案和面向灵活接入的用电侧保护控制WLAN无线网络通信方案,并从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分析通信网络的性能指标及通信需求。2)模型搭建:针对当前基于IEC 61850通信标准在网络仿真应用中的缺失,依托OPNET通信仿真平台,提出了基于IEC 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仿真建模方法,建立遵循IEC 61850标准的信息模型、设备模型和网络模型,能够适应于配电侧的光纤交换网络和用电侧的WLAN无线网络仿真需求,为进一步仿真分析基于IEC 61850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性能提供强而有力的模型工具。3)仿真分析:基于以上开发的模型工具,依托OPNET仿真平台,分别实现基于光纤交换网络的配电侧保护控制以及基于WLAN无线网络的用电侧保护控制的通信组网研究及其适应性分析,在综合考虑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网络性能仿真分析中多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多种场景的通信网络性能仿真,获取报文的端对端延时、丢包情况等网络性能,定量化分析和论证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评判不同通信组网应用于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的适应性,为配电侧和用电侧保护控制业务的组网策略、设备选型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依据。

崔鹏飞[5](2019)在《无线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和稀疏化建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5G和B5G时代,大量低复杂度、低成本、低功耗的小型设备将被广泛接入通信网络中并形成规模庞大的物联网络,其接入密度将高达每平方公里百万个。而穿戴于人体(或动物、机器人等移动物体)的便携设备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应用依赖于连接穿戴网络和蜂窝网、WIFI等局域网的离体信道特性的研究。离体信道被定义为穿戴设备与远端接入点(AP)之间的传输媒介。它具有场景复杂多变、天线-人体效应显着、人体姿态和移动性干扰强等特点,故其传播特性与传统短距离无线信道存在显着区别。充分理解离体信道的传播特性并构建高效、可靠的接入链路同时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高的产业价值。本文围绕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分析和建模这一科学问题,在单链路、分集链路、多穿戴位置、变接入点高度、多姿态测量等典型场景开展了大量无线信道测量实验,采用基于传统信道大小尺度传播特性分析和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疏性分析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了系统性统计分析工作,建立了高预测精度和高通用性的大小尺度模型,提出了高可靠的圆极化分集接入方案,明确了稀疏化信道建模在单通道和多通道同步建模上的显着优势,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可变穿戴位置和可变接入点高度的双因子综合路径损耗模型,为离体通信复杂场景下精确的路径损耗预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的特征是将功率损耗指数建模为AP高度因子的二次函数,将穿戴位置损耗统计为查找表方式。故可方便地扩展到多种场景,并根据实测值便捷地更新场景依赖的修正因子。相比既有的大尺度模型,所提双因子模型具备更明确的物理意义、更宽广的使用范围和更强的场景适应能力。数值仿真发现所提模型比传统对数距离高度因子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2)提出了一种高可靠的圆极化空间分集接入方案,并建立了考虑合并增益和极化失配损耗因子的分集接收信号模型。与传统贴片天线和倒F天线等线极化分集方案相比,所提的圆极化方案分集增益提升了0.8dB,抗极化失配损耗的能力提升了1.3dB。进一步地,所提圆极化分集方案在实测传播特性和分集抗衰落性能上的显着优势,使得其能有效对抗穿戴通信中普遍存在的由人体姿态、高度变化以及收发端极化失配损耗等所引发的深衰落。通过蒙特卡洛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圆极化方案的多重优势以及所建立分集接收模型的正确性。(3)建立了基于单测量矢量压缩感知方法(SMV-CS)的离体信道脉冲响应模型,提出了一种将压缩感知分析框架引入离体信道分析和建模领域,用于解决多径情况特别复杂的离体时域脉冲响应的建模难题。该建模问题一直为传统的抽头延迟线类(TDL)模型描述不够精确,而SV簇类模型建模过于复杂且缺乏灵活性所困扰,所提新型SMV-CS方法则有效地实现了建模复杂度和簇结构精确度的平衡。首先建立了信道稀疏度、建模复杂度和精确度的三平衡原则。并根据此原则指导用于稀疏分析的字典以及恢复算法的选取,基于压缩感知(CS)丰富的算法库和通用小波字典库对实测的穿戴信道进行信道脉冲响应建模。从而构建了基于SMV-CS方法的稀疏统计分析和建模框架,并建立信道稀疏参量与传播一二阶统计量桥梁关系的数学模型。随后根据排序后信道稀疏系数矢量的指数衰减特性以及统计特性,提出SMV-CS稀疏信道建模的三种实现方法。通过对测量的多场景离体信道集和IEEE802.15.6推荐的仿真信道集的大量蒙特卡洛仿真发现,所提三种SMV-CS模型相比统计TDL模型有较为明显的复杂度和精度改善。(4)建立了基于多测量矢量压缩感知技术(MMV-CS)的离体同步稀疏化信道模型,将SMV-CS的研究成果从单通道推广到多通道领域中,为多分集、离体MIMO信道等高维度离体信道的建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利用CS方法准确提取同步信道的公共支撑字典集问题,设计了基于小波软门限去噪、同步信道增强措施、自适应字典选择等算法来改进同步恢复算法。并基于小波字典实现了一种同步增强匹配追踪算法(TA-SOMP)对64通道离体信道进行同步稀疏特性分析和参数提取,由此构建了压缩感知-同步多通道统计稀疏信道模型(CS-SSCM)。对比传统同步建模方法,所提CS-SSCM模型具有复杂度低、建模精度高、适用场景广泛、簇特性更加丰富以及算法提升潜力大等多重优势。本文根据所研究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和稀疏化建模的成果,构建了多种离体信道仿真器以便于读者查阅对比离体传播特性、分析借鉴信道模型和便捷地进行穿戴通信性能分析。这些离体信道仿真器包括基于离体空间分集模型的身体中心网仿真器,基于稀疏分析和建模的单测量矢量-压缩感知信道仿真器和人体阴影效应影响下的多分集系统仿真器,并分享于gitHub平台。所得研究成果期望能为未来穿戴通信的物理层设计、链路预算、算法开发以及系统级仿真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此外,本文也为如何将先进的压缩感知和稀疏学习方法引入到无线通信领域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吕庆田,张晓培,汤井田,金胜,梁连仲,牛建军,王绪本,林品荣,姚长利,高文利,顾建松,韩立国,蔡耀泽,张金昌,刘宝林,赵金花[6](2019)在《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仪器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产勘查技术无论仪器设备,还是方法、软件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深部矿产勘查需求."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了"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以提高深部矿产资源探测的深度、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为目标,研发高精度重磁探测技术、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地震探测、钻探和井中探测技术和装备.经过4年的攻关研究,突破了高精度微重力传感器、铯光泵磁场传感器、宽带感应式电磁传感器等10余项关键技术;研发、完善和升级了地面高精度数字重力仪、质子磁力仪、大功率伪随机广域电磁探测系统、分布式多参数电磁探测系统等18套勘探地球物理仪器设备;创新和完善了20余项勘探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正反演方法,研发和完善了2套适合金属矿数据处理及解释的大型软件系统,和8套其他专用软件系统,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水平.本文旨在介绍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首先回顾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再重点介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重大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对发展我国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出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李培基[7](2019)在《基于White Rabbit的广域高精度时间传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间频率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防、工业、金融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基础。广域高精度的光纤时间传递对国家授时体系完整和时间安全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目前高精度的光纤时间同步主要采用基于点对点的传输体制,难以实现广域范围内多节点的时间同步。提升光纤时频传递系统的覆盖范围同时保证高精度时间同步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光纤同步网络的时间同步精度和扩展时间同步覆盖范围,本文基于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技术对广域高精度光纤时间传递进行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White Rabbit技术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影响因素,建立单纤双向光纤时延传递不对称性和电路时延校准方法,分析同步链路时延校准误差对同步精度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实现时间同步链路中双向时延不对称系数和收发电路时延的高精度测量,提高时间同步准确度。(2)针对温度对光纤同步链路的突出影响,分析光纤同步链路在温度波动下的同步性能,提出了基于温度补偿和卡尔曼滤波的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将实验测量得到的光纤和收发电路温度效应作为同步系统的输入控制量对单向时延进行修正,并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同步过程中的噪声进行滤除,有效提高了温度波动环境中的同步准确度和同步精度。(3)针对目前高精度光纤时间同步网络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EO和光放大器级联的White Rabbit同步链路广域扩展方法。对White Rabbit同步链路中继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OEO中继和光放大器中继对光纤时间传递的影响,结合实际的White Rabbit同步链路参数建立了确定中继距离和中继节点的模型。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White Rabbit光纤时间同步网络中,以及为未来构建地面广域光纤时间同步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通过本文提出的补偿滤波方法和中继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时间同步精度和时间传递距离。

陈洋溢[8](2019)在《无线信号辐射源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无线电频谱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作战双方对频谱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认知电子战技术作为一种可提高对频谱资源的管控力度的新兴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国提高其军事能力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现代战场环境中,无线信号辐射源具有:用频设备类型复杂多样、频谱范围宽广、信号类型纷繁复杂、信号强度不一的特点,尤其是在强对抗条件下,这对认知电子战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是认知电子战系统的关键子系统之一,可实现对战场环境中无线信号辐射源态势信息的智能感知。面对多平台的作战需求,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需要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实现对超宽带无线信号的动态接收、宽带无线信号的频谱态势感知与辐射源的分类识别。本文针对无线信号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完成工作以及创新有以下几点:(1)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方案设计与建模分析为了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中基于多平台的无线信号辐射源智能感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平台的“集中-分布式”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并设计了系统方案与载荷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中载荷信号的数学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面向多平台的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2)全频段无线信号接收策略设计为了解决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中的全频段(20MHz-18GHz)无线信号接收问题,本文采用了将全频段无线信号划分为多个子带进行接收的接收方案,基于该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组可调天线的超外差接收机,研究了接收机设计中的子带划分问题、天线组状态转移问题,并对全频段无线信号接收策略中的子带选择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在建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子带选择问题优化了基于折扣上置信度区间策略(Optimal Discount Upper Confidence Bound,OD-UCB),研究了策略的最佳参数设计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实现对全频段无线信号的高效动态接收。(3)宽带无线信号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法为了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面临的宽带无线信号频谱感知问题,本文在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的协作式频谱感知架构,该架构将宽带无线信号频谱感知问题分解为簇成员的本地宽带频谱感知问题与簇头的协作式频谱感知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分辨率奇异谱熵的本地频谱感知算法和基于k/N融合规则的协作式频谱感知算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实现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宽带无线信号协作式频谱感知。(4)小样本条件下辐射源分类与识别算法为了解决小样本条件下的辐射源分类与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信号多域特征的随机森林分类识别算法,研究了辐射源无线信号在时频域特征值、经验模态分解后的信号熵特征值。本文利用多域特征值来弥补样本规模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在小样本条件下,低信噪比环境中的辐射源分类与识别。

张琨[9](2019)在《窄带工业物联网的信道传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工业产品的需求升级,工业制造需以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技术为基础,将制造业向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转型,旨在做到高效、安全、智能的工业生产。因此,探索工业场景下的无线信道特性对推动IIoT技术发展十分重要。工业环境的无线信道与传统的小区覆盖有较大的差异,工业环境中建筑物、金属传播阻碍物、各类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大量作业人员和车辆高密度的分布在固定规格的厂房内,这些环境因素对电磁波传播造成了不同情况的影响并使无线信号大部分处于阻碍视距传播(Obstructed Line of Sight,OLOS)的情况。为了探究特殊与复杂的工业无线信道,本文对典型的汽车焊接车间环境进行了窄带的无线信道测量,通过相关的无线信道测量方法、参数提取以及建模结果分析,研究了复杂的汽车焊接工厂环境中不同情况的无线信道衰落特性以及信道时变特性。静态无线信道统计了路径损耗、信号包络波动性以及莱斯K因子等相关参数,对比分析了视距传播(Line of Sight,LOS)与OLOS传播两种情况的信道参数,另外还考虑了 一种工业中特殊的信号传播情况,即接收天线或传感器位于金属机箱或大型机械内部的传播情况。结果显示,受工业环境中高密度的机器设备、金属支架以及建筑等因素的影响,OLOS传播条件信号衰减严重;并且OLOS传播条件的接收信号相较LOS传播条件的信号主径成分衰减严重、多径成分更为丰富,接收信号包络的波动性更为剧烈;当接收天线置于金属机箱内部时,金属机箱将会削弱信号的主径成分,并使信号在内部多次反射丰富了多径成分、信号包络的波动性也更为剧烈,从而致使在相同的传播条件下(LOS或者OLOS传播条件),机箱内部的路损指数相比于机箱外部情况更大,莱斯K因子更小。时变无线信道探究了工业中自动焊接机械臂(Mechanical Robot Arms,MRAs)与自动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AGVs)两种典型的工作场景。对于MRAs的时变信道,其多普勒变化规律是由收发天线的相对位置以及机械臂自身运动规律所决定的,本文根据实际环境的几何关系构建了 MRAs的二维几何模型并准确的刻画出MRAs的瞬时多普勒变化规律。对于AGVs时变信道,其多普勒频移规律理论上应该是由运输车速度以及收发天线相对位置决定的“纯多普勒频偏”,但通过实际测量数据的提取结果发现AGVs的多普勒频移变化规律还包含了随机成分,本文提出了一种随机多普勒数学模型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描绘。本文的研究结论为IIoT的无线信道研究提供了相关的论证依据,为IIoT的无线系统构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黄光旭[10](2019)在《复杂环境下TD-LTE网络覆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通信系统从模拟系统开始,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经过多年的商用,其通信稳定性及数据传输速率较之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GSM/CDMA系统及第三代WCDMA/CDMA2000/TD-SCDMA系统有了质的飞跃。但我国LTE网络部署在较高频段,单基站覆盖范围小、覆盖深度有限。经过运营商的多年部署经营,LTE网络的广度覆盖已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然而复杂环境下的深度覆盖一直是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中国移动TD-LTE网络为基础,针对厦门市城中村、城市街道、CBD商圈等多种复杂网络覆盖场景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LTE网络构架、TDD双工技术、TD-LTE无线帧结构、多天线技术等TD-LTE网络覆盖关键技术。同时,针对宏蜂窝、室内分布系统两种传统的网络覆盖模式及TD-LTE网络覆盖能力展开分析。其次论述了城中村、城市街道、商圈等不同复杂场景下TD-LTE网络弱覆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微功率覆盖、微基站覆盖、D+F双层组网等新型覆盖模式,并详细说明了不同覆盖模式的适用场景。最后以厦门市几个典型场景为例,介绍了TD-LTE新型覆盖模式的部署,并对其应用和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无线信号交汇的定位定向技术
        1.2.2 基于数据库的匹配定位技术
        1.2.3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航迹推算技术
        1.2.4 基于信息融合的组合定位定向技术
    1.3 发展动态与技术瓶颈分析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4.1 指标优化问题
        1.4.2 质量控制问题
        1.4.3 融合滤波问题
        1.4.4 位姿校准问题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5.1 研究内容
        1.5.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MARG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与优化
    2.1 引言
        2.1.1 加速度计
        2.1.2 陀螺仪
        2.1.3 磁传感器
    2.2 性能指标
        2.2.1 零偏
        2.2.2 比例因子
        2.2.3 交叉耦合
        2.2.4 随机噪声
        2.2.5 分辨力与分辨率
        2.2.6 其他指标
    2.3 多指标协同优化方法
        2.3.1 研究背景
        2.3.2 算法主流程和适用条件
        2.3.3 量程自适应估计
        2.3.4 采样频率/输出频率自适应估计
        2.3.5 数据融合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测试平台
        2.4.2 转台实验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MARG传感器的时空配准与质量控制
    3.1 引言
    3.2 时空配准
        3.2.1 坐标体系
        3.2.2 坐标变换
        3.2.3 坐标变换误差分析
        3.2.4 MARG传感器误差模型
        3.2.5 拓扑型多MARG传感器的时空配准
    3.3 数据质量控制
        3.3.1 研究背景
        3.3.2 主要流程图
        3.3.3 数据故障建模
        3.3.4 启发式规则
        3.3.5 算法初始化与读取传感器数据和时间戳
        3.3.6 格式/时序故障的检测与隔离
        3.3.7 格式/时序故障的恢复
        3.3.8 值故障的检测、隔离与恢复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测试平台搭建
        3.4.2 数值仿真实验
        3.4.3 静态实验
        3.4.4 转台实验
        3.4.5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融合滤波与位姿校准
    4.1 引言
    4.2 圆锥运动与旋转矢量法
    4.3 广义可感知校准源的概念
    4.4 半解析定向方法
        4.4.1 解析定向方法
        4.4.2 走廊几何关系辅助航向估计
    4.5 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
        4.5.1 加速度计对应的四元数估计
        4.5.2 磁力计对应的四元数估计
        4.5.3 陀螺仪对应的四元数估计
        4.5.4 融合四元数估计与位姿求解
        4.5.5 运动状态度量
        4.5.6 参数自适应调整
    4.6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6.1 半解析定向方法
        4.6.2 自适应互补滤波方法
        4.6.3 分析与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室内磁地图的快速建模与匹配定位方法
    5.1 引言
    5.2 约束型航迹推算方法
    5.3 基于蛇形航迹推算的IMM快速建模方法
        5.3.1 定位区域设定
        5.3.2 参考坐标系建立
        5.3.3 MARG模块的佩戴或安装
        5.3.4 数据采集
        5.3.5 姿态矩阵计算
        5.3.6 位置戳计算
        5.3.7 磁数据投影到参考坐标系
        5.3.8 磁指纹与位置戳关联
    5.4 基于IMM的聚焦式匹配定位方法
        5.4.1 基于EDC的粗匹配定位
        5.4.2 IIM细化LIMM
        5.4.3 MMFF匹配定位
    5.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IMM快速建模方法
        5.5.2 基于IMM的匹配定位方法
        5.5.3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室内定位定向技术的测试与评估
    6.1 引言
    6.2 室内定位的参考坐标系
    6.3 性能指标
        6.3.1 评估点选择与测绘
        6.3.2 精度指标
        6.3.3 相对精度
        6.3.4 可信度
        6.3.5 鲁棒性
        6.3.6 启动时间
        6.3.7 时延
        6.3.8 其他
    6.4 测试场景
        6.4.1 建筑类型
        6.4.2 移动模式
        6.4.3 预设轨迹
    6.5 综合评估
        6.5.1 精度评估
        6.5.2 边界评估
        6.5.3 多因素评估
    6.6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1 发表学术论文
        3.2 申请(授权)专利
        3.3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2)UWB室内定位算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超宽带定位技术
    2.1 超宽带概述
        2.1.1 UWB技术定义
        2.1.2 UWB系统特点
    2.2 UWB定位原理
    2.3 超宽带测距方式
        2.3.1 基于信号飞行的时间方法(TOF)
        2.3.2 基于接收信号时间方法(TOA)
        2.3.3 基于接收信号时间差方法(TDOA)
        2.3.4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测量方法(AOA)
        2.3.5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方法(RSSI)
    2.4 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
        2.4.1 均方差(MSE)和均方根差(RMSE)
        2.4.2 克拉美罗下界(CRLB)
        2.4.3 几何精度因子(GDOP)
    2.5 影响定位的主要因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定位算法
    3.1 经典的定位算法
        3.1.1 Chan算法
        3.1.2 Fang算法
        3.1.3 泰勒级数展开法(Taylor)
    3.2 仿真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顾及TOA数据优选的抗差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
    4.1 优选原理
        4.1.1 BS选择原理
        4.1.2 DOP计算
        4.1.3 滤波模型
    4.2 综合优化
        4.2.1 基于TOA+RSSI的数据优选
        4.2.2 基于DOP的拓扑布局优化
        4.2.3 对观测模型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WB室内定位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5.1 空间数字化技术
        5.1.1 室内移动测图系统
        5.1.2 实施过程
        5.1.3 路径规划
    5.2 IEEE1588时钟同步技术
    5.3 实施方案
    5.4 应用精度分析
        5.4.1 零维定位
        5.4.2 一维定位
        5.4.3 二维定位
    5.5 应用功能
        5.5.1 实时定位
        5.5.2 电子围栏
        5.5.3 电子地图
        5.5.4 轨迹回访
        5.5.5 硬件管理
        5.5.6 后台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广域北斗基准站的卫星定轨和大气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1.2 GNSS系统发展
    1.3 基准站建设发展
    1.4 GNSS精密定位技术进展
    1.5 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5.1 精密卫星定轨研究现状
        1.5.2 电离层误差建模研究现状
        1.5.3 对流层误差建模研究现状
        1.5.4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5.5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研究现状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GNSS精密定位原理
    2.1 引言
    2.2 GNSS测量主要误差及处理方法
        2.2.1 概述
        2.2.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2.2.3 与接收机和测站有关的误差
        2.2.4 与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
    2.3 GNSS观测方程
        2.3.1 非差观测值观测方程
        2.3.2 观测值组合
    2.4 参数估计方法
        2.4.1 最小二乘
        2.4.2 卡尔曼滤波
        2.4.3 平方根信息滤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北斗二代卫星精密定轨分析
    3.1 引言
    3.2 卫星精密定轨理论
        3.2.1 动力学模型
        3.2.2 观测方程
        3.2.3 数值积分
        3.2.4 精密定轨参数估计
        3.2.5 摄动力模型
    3.3 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策略
        3.3.1 计算流程
        3.3.2 定轨方案
        3.3.3 精度评估方法
        3.3.4 精度因子
    3.4 北斗精密定轨算例分析
        3.4.1 站点分布对北斗定轨精度影响
        3.4.2 单北斗与联合定轨精度分析
        3.4.3 单北斗模式定轨精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北斗TEC的电离层误差建模
    4.1 引言
    4.2 IRI模型优化和预报
        4.2.1 IRI模型输入输出
        4.2.2 北斗GEO-TEC优化IRI-2016模型
        4.2.3 基于IRI模式的电离层预报建模
    4.3 实时电离层误差建模
        4.3.1 电离层误差计算
        4.3.2 电离层误差建模流程
        4.3.3 模型精度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多源数据对流层延迟融合建模
    5.1 引言
    5.2 对流层融合建模方法
        5.2.1 建模流程
        5.2.2 多源ZTD计算
        5.2.3 建立多源数据的融合观测方程
    5.3 对流层融合建模结果分析
        5.3.1 融合建模试验设计
        5.3.2 模型整体精度分析
        5.3.3 季节性精度分析
        5.3.4 模型与空间位置关联性分析
        5.3.5 模型与建模站点距离关联性分析
        5.3.6 特殊地理环境下模型精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广域实时GNSS精密定位系统构建与测试
    6.1 引言
    6.2 实时GNSS精密定位系统构建
        6.2.1 系统数据管理
        6.2.2 系统实时产品
        6.2.3 系统安全防护
    6.3 实时GNSS精密定位系统测试
        6.3.1 实时PPP定位测试
        6.3.2 电离层/对流层产品对实时PPP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7.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工作与发表论文
    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发表论文情况
    发布标准情况
    获得专利和软件着作权情况
致谢

(4)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及其通信组网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保护控制方法及其通信研究现状
        1.2.2 用电侧保护控制方法及其通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需求与通信性能分析
    2.1 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需求分析
    2.2 面向实时可靠通信的配电侧保护控制实现方式与通信需求
        2.2.1 通信架构与信息流
        2.2.2 通信规约与通信方案分析
        2.2.3 通信性能需求分析
    2.3 面向灵活接入通信的用电侧保护控制实现方式与通信需求
        2.3.1 通信架构与信息流
        2.3.2 通信规约与通信方案分析
        2.3.3 通信性能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仿真建模
    3.1 基于OPNET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内容与方法
        3.1.1 建模内容
        3.1.2 建模方法
    3.2 基于IEC 61850 标准的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信息模型
        3.2.1 适用于有线通信网络的信息模型搭建
        3.2.2 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信息模型搭建
    3.3 面向配用电保护控制业务设备模型
        3.3.1 适用于光纤交换网络的设备模型搭建
        3.3.2 适用于WLAN无线网络的设备模型搭建
    3.4 考虑不同通信配置的网络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光纤交换网络的配电侧保护控制通信组网研究与适应性分析
    4.1 研究案例
    4.2 仿真场景设置
    4.3 仿真模型搭建
    4.4 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流量特征分析
    4.5 通信性能分析
        4.5.1 端对端延时
        4.5.2 丢包率
        4.5.3 适应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WLAN无线网络的用电侧保护控制通信组网研究与适应性分析
    5.1 研究案例
    5.2 仿真场景设置
    5.3 通信仿真分析
        5.3.1 端对端延时
        5.3.2 丢包率
        5.3.3 吞吐量
        5.3.4 适应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无线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和稀疏化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离体信道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1.3.1 离体信道传播特性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1.3.2 离体信道抗衰落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1.3.3 离体信道稀疏化分析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1.3.4 离体信道稀疏性建模的研究现状和挑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变高度和穿戴位置的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
    2.1 引言
    2.2 信道测量
        2.2.1 测量设置和方案
        2.2.2 身体遮挡/非遮挡和视距/非视距概念辨析
    2.3 双因子路径损耗模型
        2.3.1 所提双因子路径损耗模型
        2.3.2 AP高度依赖的PLE因子模型
        2.3.3 身体遮挡因子描述
        2.3.4 建模和验证
    2.4 小尺度特性与身体遮挡效应
        2.4.1 功率延迟谱和频率相关函数
        2.4.2 离体信道统计类型和参数
        2.4.3 带宽延迟积
    2.5 离体信道测量与建模中的数据工程方法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圆极化分集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分析与建模
    3.1 引言
    3.2 测量方案
    3.3 传播特性
        3.3.1 大尺度路径损耗特性
        3.3.2 分集特性
        3.3.3 抗衰落特性
    3.4 分集模型建立与验证
        3.4.1 信号模型
        3.4.2 极化失配效应
        3.4.3 圆极化和线极化方案的信号强度仿真
    3.5 身体中心网信道仿真器
        3.5.1 GUI设计及运行机理
        3.5.2 数值仿真结果统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离体信道稀疏化分析和统计建模
    4.1 引言
    4.2 信道数据集和方法框架概述
        4.2.1 测量及仿真数据集
        4.2.2 稀疏信道建模框架
    4.3 三平衡原则、字典选取以及重构算法
        4.3.1 稀疏度、复杂度和准确度之间三者平衡
        4.3.2 字典对于稀疏信道建模的影响
        4.3.3 固定精度下的稀疏度-复杂度关系
        4.3.4 三平衡原则总结
    4.4 稀疏信道建模
        4.4.1 稀疏度
        4.4.2 排序稀疏系数的衰减规律及统计特性
        4.4.3 稀疏系数所对应的字典索引集的统计特性
        4.4.4 稀疏系数和传播参量之间关系
    4.5 验证和仿真
        4.5.1 使用SCM统计信息生成仿真信道
        4.5.2 稀疏建模结果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离体同步多通道稀疏化建模
    5.1 引言
    5.2 使用多测量矢量的压缩感知算法提取信道稀疏系数
        5.2.1 信道测量数据集和MMV CS框架
        5.2.2 所提增强同步SOMP算法
    5.3 同步稀疏化信道建模
        5.3.1 同步多通道信道建模和CIR重生成
        5.3.2 残差和系数约束
    5.4 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金属矿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1.1 重、磁勘探技术
    1.2 电法及电磁勘探技术
    1.3 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
    1.4 井中物探及测井技术
    1.5 硬岩深井岩心钻探技术
2 金属矿勘探技术新进展
    2.1 重磁探测技术
        2.1.1 进展概述
        2.1.2 代表性成果
    2.2 电法及电磁探测技术
        2.2.1 进展概述
        2.2.2 代表性成果
    2.3 金属矿地震探测技术
        2.3.1 进展概述
        2.3.2 代表性成果
    2.4 钻探及井中物探与测井技术
        2.4.1 进展概述
        2.4.2 代表性成果
3 挑战及下一步研发方向
4 结论

(7)基于White Rabbit的广域高精度时间传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White Rabbit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
        1.2.2 光纤时间传递中继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White Rabbit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2.1 White Rabbit技术的基本原理
        2.1.1 基本概念
        2.1.2 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技术原理
    2.2 White Rabbit时间同步性能影响分析及评估方法
        2.2.1 White Rabbit时间同步精度影响分析
        2.2.2 时间同步性能评估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Kalman滤波的White Rabbit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3.1 WR链路时延校准方法
        3.1.1 单纤双向光纤时延不对称性标定
        3.1.2 收发电路时延校准
        3.1.3 时延校准误差估计
    3.2 White Rabbit传输噪声及温度效应分析
        3.2.1 同步报文传输噪声
        3.2.2 White Rabbit同步链路的温度效应
    3.3 基于Kalman滤波的WR时间同步方法
        3.3.1 Kalman滤波原理与模型建立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hite Rabbit的广域时间同步技术
    4.1 White Rabbit广域扩展技术分析
        4.1.1 White Rabbit中继方法设计与分析
        4.1.2 基于OEO的 White Rabbit广域扩展分析
        4.1.3 基于光放大器的White Rabbit广域扩展分析
    4.2 基于OEO和光放大器级联的White Rabbit广域扩展技术
        4.2.1 级联传递系统的中继设计方法
        4.2.3 OEO和光放大器级联传递仿真与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无线信号辐射源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宽带无线信号接收技术
        1.2.2 频谱感知技术
        1.2.3 无线信号分类与识别技术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设计与建模分析
        1.3.2 超宽带信号接收策略
        1.3.3 超宽带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法
        1.3.4 辐射源分类与识别算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设计与建模分析
    2.1 面向多平台的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设计
        2.1.1 “集中-分布式”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设计
        2.1.2 无线信号智能感知载荷设计
    2.2 辐射源智能感知系统建模分析
        2.2.1 载荷建模分析
        2.2.2 信道对信号模型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频段无线信号接收策略设计
    3.1 基于超外差的全频段无线信号数字接收机
        3.1.1 频谱子带划分问题
        3.1.2 可调天线组状态转移问题
    3.2 基于NS-MAB模型的子带选择策略研究
        3.2.1 子带选择问题建模与分析
        3.2.2 子带奖励的合成
        3.2.3 基于OD-UCB算法的子带选择策略
        3.2.4 优化D-UCB策略性能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宽带无线信号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法
    4.1 基于分簇的协作式频谱感知架构设计
    4.2 基于多分辨率奇异谱熵的本地频谱感知算法
        4.2.1 多分辨率分析与奇异谱熵原理
        4.2.2 基于多分辨率奇异谱熵的频谱感知算法
        4.2.3 算法判决阈值的设定
        4.2.4 算法仿真验证
        4.2.5 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实验验证
    4.3 基于k/N融合规则的协作式频谱感知算法
        4.3.1 k/N融合规则原理
        4.3.2 参数k的设定
        4.3.3 硬融合算法性能验证
    4.4 宽带无线信号协作式频谱感知方法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样本条件下辐射源分类识别算法
    5.1 常见无线信号模型
        5.1.1 无调制格式信号
        5.1.2 频率调制信号
        5.1.3 相位调制信号
    5.2 无线信号多域特征提取
        5.2.1 无线信号时频域特征值
        5.2.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熵特征值
    5.3 基于多域特征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辐射源分类识别算法
        5.3.1 随机森林的构建
        5.3.2 算法描述与实现
        5.3.3 算法仿真验证
    5.4 小样本条件下辐射源分类与识别算法仿真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窄带工业物联网的信道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无线信道基础与无线信道测量
    2.1 电磁波传播方式
    2.2 无线信道特性
        2.2.1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特性
        2.2.2 工业环境的无线信道传播特性
    2.3 无线信道测量
        2.3.1 无线信道测量方法
        2.3.2 无线信道测量系统
        2.3.3 数据处理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工业环境的静态无线信道测量
    3.1 汽车焊接车间静态无线信道场景
    3.2 汽车焊接车间静态无线信道测量参数
    3.3 汽车焊接车间无线信道衰落特性
        3.3.1 路径损耗
        3.3.2 莱斯K因子
        3.3.3 包络波动性
    3.4 本章小结
4. 工业环境的时变无线信道测量
    4.1 汽车焊接车间时变无线信道场景
        4.1.1 自动焊接机械臂场景
        4.1.2 自动运输车场景
    4.2 汽车焊接车间时变无线信道测量参数
    4.3 汽车焊接车间时变无线信道特性
        4.3.1 自动焊接机械臂的二维几何模型
        4.3.2 自动运输车的随机多普勒数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复杂环境下TD-LTE网络覆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演进
    1.2 TD-LTE网络覆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章框架
第二章 TD-LTE网络覆盖关键技术
    2.1 LTE网络构架
        2.1.1 LTE网络架构
        2.1.2 接入网与核心网功能划分
    2.2 TD-LTE关键技术
        2.2.1 TDD双工技术
        2.2.2 TD-LTE无线帧结构
        2.2.3 多天线技术
    2.3 两种TD-LTE基站建设模式
        2.3.1 TD-LTE宏蜂窝基站建设模式
        2.3.2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模式
    2.4 我国TD-LTE网络频率规划
    2.5 TD-LTE网络覆盖能力
        2.5.1 TD-LTE网络理论最大覆盖距离
        2.5.2 TD-LTE链路预算
        2.5.3 TD-LTE网络弱覆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概述
第三章 复杂覆盖场景的TD-LTE网络新型覆盖模式
    3.1 城中村微功率覆盖
        3.1.1 城中村场景描述
        3.1.2 微功率系统结构
        3.1.3 微功率覆盖应用分析
    3.2 微基站解决城市街道覆盖盲点
        3.2.1 城市街道覆盖盲点描述
        3.2.2 微基站覆盖能力及其特点
    3.3 D+F双层组网
    3.4 不同覆盖模式应用场景差异性比较分析
        3.4.1 三种不同覆盖模式特性对比
        3.4.2 不同覆盖模式的应用场景建议
第四章 TD-LTE网络新型覆盖模式应用与分析
    4.1 微功率覆盖应用(以林后城中村为例)
    4.2 微基站覆盖应用(以禾祥东商圈为例)
    4.3 D+F双层组网应用
        4.3.1 D+F基站覆盖(以骏景园基站为例)
        4.3.2 F频段小站覆盖(以医高专食堂基站为例)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D]. 刘公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UWB室内定位算法与应用研究[D]. 卢彦懿.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广域北斗基准站的卫星定轨和大气建模研究[D]. 陈明. 武汉大学, 2020
  • [4]基于IEC61850的配用电保护控制通信建模及其通信组网适应性分析[D]. 戴观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无线离体信道传播特性和稀疏化建模的研究[D]. 崔鹏飞.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6]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设备:回顾与进展[J]. 吕庆田,张晓培,汤井田,金胜,梁连仲,牛建军,王绪本,林品荣,姚长利,高文利,顾建松,韩立国,蔡耀泽,张金昌,刘宝林,赵金花.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0)
  • [7]基于White Rabbit的广域高精度时间传递技术研究[D]. 李培基.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8]无线信号辐射源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 陈洋溢.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9]窄带工业物联网的信道传播特性研究[D]. 张琨.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复杂环境下TD-LTE网络覆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黄光旭.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RMS广域无线接入系统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