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常欠欠[1](2019)在《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批判》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在当时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和活跃的思想文化氛围下,知识界积极研究社会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在英美放弃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国际背景和中国改革开放急需借鉴和吸收其他优秀成果的背景下,中国知识界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而兴起了一股新自由主义思潮。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所有制问题、分配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主张坚持进一步私有化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贫富差距的原因归结为特权、垄断导致的腐败;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主张彻底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主张完全自由开放的经济全球化,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保护。在20世纪90年代,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进行了观点交锋,他们以收入分配、国有企业改革、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等问题为核心内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新左派主张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改革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必须减小国企改革的规模而新自由主义则主张要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产权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新左派主结果的公正,而新自由主义主张机会的平等;新左派认为中国被卷入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而新自由主义认为中国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新左派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而新自由主义主张应参与全球化。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完全市场化的推崇达到了绝对的地步,其理论主张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背道而驰,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深刻分析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实践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争取更多话语权,实现更多中国利益构建包容性全球化。我们要深刻分析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我国经济发展。

夏晓娟[2](2018)在《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梅内姆执政时期(1989-1999年)是阿根廷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阿根廷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尽管受到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负面影响,但在国内外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阿根廷民主政体保持相对稳定,政治民主化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军事改革有利于军政关系的调整,政府变被动为主动,将军队归置到民选政府体制之内,肃清了威胁民主政体的军方威权因素;法制革新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规制,有利于促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有效制衡局面的形成;社群组织、舆论媒介的发展有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体现出民主在基层的稳步推进;政治文化得以扬弃,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如政界高层协商与合作的加强,民众依法维权意识的普及,政府之民众民主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开展等,均体现出民主化已深入国民意识之中。

翟齐楠[3](2017)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优势》文中指出2006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指的是一个国家有或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迈进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冲击,原有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发挥殆尽,不能继续带动经济保持高速度的增长,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停滞和徘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①。2015年中国人均GDP增长到8016美元,处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阶段过渡阶段,然而,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背后,各种矛盾不断凸显与交织,面临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危险。文章以制度层面为突破,深入剖析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原因,对比这两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这些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两者截然不同的命运。成功跨越的国家,在经济方面,适时转变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具有一个良好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政府;在文化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在社会方面,重视社会机制的创新。陷入的国家,在经济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失败;政治方面,没有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政治制度;文化方面,伊比利亚文化传统的影响;社会方面,忽视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通过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在制度层面上的对比,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十分有益的启示。这些制度层面原因的对比和启示中,可以清楚到看到中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具有的制度优势,比如经济制度的共同富裕优势、政治制度的民主优势、社会制度的和谐优势、文化制度的价值共识优势,生态文明的制度化优势,这些制度上优势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

陶振全[4](2017)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考察与我国跨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学界近年来关注热点,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增速下滑,会否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为各界高度关切。但对于哪些经济体落入了陷阱、哪些跨越了陷阱,现有研究并无明确答案。中等收入陷阱的准确定义、时间区间如何界定也不明了。对跨越者的经验、落入者的教训,现有文献做了一些总结,但不够系统,有的也缺乏比较研究的经验证据支撑。而面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中国,该如何选择发展路径也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对此,本文对1987年世界银行开始收入分组以来以及2007年“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被提出以来的相关理论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尝试探讨上述问题。本文依据世行的经济体分组标准,全部换算成以人均GDP数据为主要划分依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人均GDP处于718美元10820美元之间的国家或地区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一个经济体在此区间停留30年以上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1960年2015年,全球共有46个经济体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23个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本文选取21个落入陷阱者和4个成功跨越的大型经济体作比较研究,在中等收入阶段,落入陷阱经济体的人均增长率、资本——劳动比、资本——产出比、人力资本水平、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及收入分配的公平度都逊于跨越陷阱者。拉美等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直接原因是发展减速。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产业结构失衡、过度城市化、社会贫富悬殊及民粹主义驱动下的福利赶超是拉美落入陷阱的主因;而成功跨越者得益于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经济增长动力从投资需求向消费需求的转换、提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提升了人力资本水平、鼓励科研技术创新、政府经济政策制定得当,对内市场实行经济体制,深入工业化,对外保持开放出口导向、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较低程度的不平等是快速发展跨越陷阱的坚定支撑。本文研究显示,成功跨越下中等收入陷阱的GDP年均增长率均值为5.4%,而跨越上中等收入陷阱的GDP增长率均值为3.67%。成功跨越者在跨越上中等收入阶段时的GDP增长率,一般低于其先前跨越下中等收入阶段时的GDP增长率,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符。而要实现在30年内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人均GDP年增长率需要保持在2.33%以上。中国须在2028年前实现跨越,这需要在2010年2028年内至少保持5.8%的人均GDP年增长率。而如能以2015年成绩为起点并保持当年的发展速度,中国将能在2023年前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中国自1999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人均GDP增速、人力资本水平、投资份额高于成功跨越者,而其资本——产出比偏高,投资效率偏低,甚至低于落入陷阱者,技术效率不足及规模不经济都阻碍了人均增长,经济发展面临考验。2011年,中国步入上中等收入水平,国内外发展格局制约,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潜在增长率下行,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面临落入陷阱风险。所以,既要扩大内需吸收产能,又要提升投资效率促进资本深化,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想道路。同时,应从制度创新而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层次深化改革探寻发展的新动能,以产权保护指引下的有效市场竞争提供上不封顶的正相激励,结合精准扶贫下有保底的双轮驱动,并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悬殊,秉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对外开放,高度关注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多维完善跨越陷阱的路径,助力成功跨越。

俞灵灵[5](2017)在《中等收入陷阱:生成实质与超越》文中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现已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但从我国经济、人口、生态资源、收入分配、社会环境以及国际环境来看,我国面临着种种挑战。故当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出现的特殊表象以及拉美国家掉入陷阱的原因,并以成功迈过陷阱并位于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为参考系,指出我国须解决好综合性问题,协调好各类矛盾,才能实现发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郎朗[6](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七大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具体概括,党的十八大又予以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五中全会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伟大成就、外溢性影响等,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寻求从不同的角度和视域来解读与阐释,探究中国道路成功的密码、政治自信、未来走向;也有的则有意贬损,唱衰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不时响在耳边。中国走到今天,已经下了世界上最精彩的一盘棋,开创出了人类史上大国兴盛的一种崭新模式。本论文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性作为一个系统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深入探究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发展脉络、基本要素、独特优势、创新性、伟大成就、现实境遇及基本经验和世界意义,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正能量,为崛起的中国强力发声,为中国走向提供政策参考,为实现话语自信寻找中国理念、中国价值。这对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中国自信,提升中国自觉,增强前进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论文主体部分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深入分析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历史渊源、逻辑起点、现实依据、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初步探索与开辟、逐步拓展、整体推进。第二章,深入解读和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具体形态以及基本架构。第三章,深入分析比对"苏联模式"、西方道路模式、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模式、"拉美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区别,科学掲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基本因素与优势。第四章,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道路的方向把握上、制度设计与安排上、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度保障与动力上、发展的任务设定与目标选择上、发展的总体布局与总体战略上、现代化模式选择上、理论指导上等方面的创新性,以彰显中国特色。第五章,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境遇及其一些急需解决问题。第六章,全面总结和解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经验和世界意义。

罗理章[7](2014)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结构性动力。社会阶级是社会的基本范畴,不运用阶级分析法而要理解社会是绝不可能的。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传统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阶级关系和阶级冲突由国家层面向国际层面转移。一个跨国资本家阶级正在形成,并逐渐占据了统治全球的地位,与跨国资本家阶级形成相伴相生的是跨国工人阶级的逐渐形成。跨国阶级的形成是全球化的核心,它包含了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崛起。因此,过去那种局限于民族国家范围内的阶级分析方法已经变得狭隘和不充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超越民族国家范围的限制,在整个全球范围和背景中来考察跨国性阶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空间转向,即从民族国家阶段转向跨国国家阶段。总之,跨国阶级或全球阶级的概念是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阶级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者如英国学者莱斯利·斯克莱尔和美国学者威廉·罗宾逊,提出并系统建构了他们的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成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最新发展阶段。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既有其现实基础,也有其思想渊源。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其实是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依附性积累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帝国主义理论以及全球资本主义思想等理论谱系和学术源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斯克莱尔和罗宾逊。斯克莱尔与罗宾逊对跨国资本家阶级的论述与其全球体系理论是分不开的,跨国资本家阶级是他们分析全球体系理论的一个重要视角。在斯克莱尔看来,全球体系被定义在以下三个层次最为恰当: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与此相对应,跨国公司、跨国资本家阶级和消费主义的文化思想是全球资本主义的三大支柱:在全球经济中,跨国公司是主导性的制度力量和全球化的驱动力量;在政治层面,跨国资本家阶级出现,其力量就来源于跨国公司;消费主义文化思想体现了一整套的信仰和行为方式,是保持跨国资本家阶级体系稳定的基本价值观。而罗宾逊跨国阶级形成理论则包含跨国生产、跨国资本家阶级和跨国国家三个维度。罗宾逊认为,生产的跨国化为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崛起创造了物质基础,跨国资本家阶级通过建立并掌控跨国国家机构进而谋求世界霸权。尽管斯克莱尔与罗宾逊的全球体系理论不尽相同,但他们在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背景、历史条件、基本内涵、基本构成、阶级目标和实践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大体一致。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跨国资本家阶级形成的时代背景;生产的全球化和跨国国家的建立是跨国资本家阶级形成的历史条件;跨国资本家阶级已经在某些领域里成为跨国统治阶层;跨国资本家阶级主要由跨国公司经理、正在被全球化的官僚与政客、正在被全球化的专业人员和消费主义精英所组成;跨国资本家阶级以实现资本主义全球化和谋求全球霸权为其阶级目标;跨国资本家阶级自发地试图解决自身带来的社会两极化危机和生态不可持续性危机等。跨国资本家阶级是世界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不同于国家资本家阶级。不过我们认为,跨国资本家阶级虽然通过跨国资本在全球范围攫取雇佣劳动阶级的剩余价值,但他们毕竟还是资产阶级的分支,因此不可能完全脱离其所归属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全球社会发展而言,没有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推动,也就没有全球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也就没有全球无产阶级与全球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博弈,也就不会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就不会在人类解放进程的地域性和国际性之间产生互动式效应。因此,对于跨国阶级问题,我们既要看到问题的实质,增强对全球化运作的规范意识;同时也应看到,阶级关系的跨国化为劳动阶级联合起来创造希望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社会条件。全球资本主义面临着诸多危机和矛盾,跨国资本和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加剧了资本主义与自然界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及全球资产阶级与全球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尽管资本主义全球化是全球化在当前时代的主导形式,但由于他们不能解决自身造成的人类社会的两极分化危机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危机,社会主义全球化理应成为全球化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体来看,斯克莱尔和罗宾逊的“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的差异在于: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不同;对跨国资本家阶级成熟程度的认识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罗宾逊的理论有着更为激进和更加偏激的色彩。概括地说,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具有发展性、现实性、批判性的特征。该理论不仅解释了全球社会分裂及其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机制,而且本质上它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以及跨国资本家阶级的批判和抗议,也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最新发展。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跨国阶级理论对“跨国国家”概念的解释不确切,存在“超帝国主义”之嫌;对跨国工人阶级的研究不够深入,相对于跨国资本家阶级的研究显得非常薄弱;其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平等性,提出了历史资本主义的新见解,但隐匿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对变革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及其道路等缺少科学分析和精辟论述。

朱博[8](2014)在《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二,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然而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例如日益扩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公平合理且适当的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阶段,较大的收入差距已经挫伤了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其不但无法继续为经济增长增添强大动力,相反却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较大的贫富差距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存在,但不能长期存在。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背景下,如何缩小已经比较严重且日益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上升到了到了和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同样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基尼系数相关问题的研究,使社会各界对当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了解。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基尼系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对文献系统梳理和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采用统计局数据与CHFS数据对比的方法计算了相应的基尼系数,并利用近十余年来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科学确定了我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再次,利用前文实证结果,对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在参考其他七个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验的基础上,从总体层面和三次分配的角度,给出了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一共分为9章。第1章是导论。首先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接着分析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是文献述评,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与本文研究内容有关的基础理论的介绍,包括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其他西方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和当代经济学界收入差距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是基尼系数的国外及国内研究综述。第3章是本文的立论部分,是本文最重要的一章。本章主要分析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局限性问题。首先,结合基尼系数完美适用的四个条件和基尼系数自身的四个缺陷,本章列举了理论界现有的批评基尼系数不适用于我国的五方面理由。通过对这五条理由的逐一批驳,肯定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在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又系统分析了基尼系数在当前中国应用中存在的四方面局限性,主要包括:1.统计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收入情况;2.基尼系数的现有算法存在缺陷;3.国际通用的0.4的警戒线在我国不适用4.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不清晰。最后,针对这四方面的局限,本章提出了相应修正办法。针对统计数据的问题,本文在四、五、六章的实证计算中,均引入CHFS的微观数据与基于统计局的宏观数据进行对比计算;针对基尼系数现有算法的问题,本文在第四章通过借鉴某些学者的推导方法,采用一种通过纯数学推导而不依赖任何假定的新算法来进行实证计算;针对0.4警戒线不适用于我国的问题,本文在第五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计算我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针对影响因素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在第六章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以期对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第4章是我国基尼系数的计算。理论界现有的关于我国总体基尼系数的算法,均依赖于一定的假设条件,而这些假设条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性。因此,本章在分析我国基尼系数计算特殊性的基础上,借鉴陈家鼎等人基尼系数下限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了我国2003至2012年的基尼系数,将其定义为“稳定基尼系数”并与官方公布的这十年的基尼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统计局数据和CHFS数据,本章分别计算了相应的基尼系数。第5章是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的确定。首先,本章分析了影响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的七方面因素。其次,分别基于统计局数据和CHFS数据,实证计算了我国总体及分城乡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其中,基于官方基尼系数计算出的总体警戒线水平为0.494,基于“稳定基尼系数”计算出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为0.4632,基于CHFS数据计算出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为0.49394621。同时,本文也计算出了城乡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分别为0.5032和0.4976。结合两种数据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0.494比较适合作为我国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第6章是基尼系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本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基尼系数可能的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其次,本章基于统计局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计算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第7章是调节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为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国外经验,本章选择了美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发达国家,也选择了瑞典这样的典型高福利国家。同时,也选择了巴西和印度这样与我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详细分析了六个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与教训。六个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一些启示,主要体现在要发挥就业、税收、社会保障、教育、扶贫开发这五方面对缩小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第8章是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首先从总体层面,给出了增强总体经济实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基础制度改革三条建议。其次,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角度,本文也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应建议。本章的主要观点是,税收和社会保障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最应该依靠的两大途径。而完善的制度建设,则是缩小收入差距相关政策可以切实有效的首要保证。第9章是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在全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基尼系数在我国是适用的;城乡差距仍然是我国总体基尼系数较高的重要原因;我国的基尼系数还未超过警戒线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显着降低了个人层面的收入差距。最后,从收入数据统计、基尼系数警戒线和基尼系数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基尼系数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本文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创新点:1、构建了基尼系数中国适用性的分析框架在第三章的立论部分,本文构建了基尼系数中国适用性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首先,给出了基尼系数完美适用的四方面条件;其次,分析了基尼系数自身存在的四方面缺陷;再次,列举了理论界现有的批评基尼系数不适用于我国的五方面理由,并通过对这五条理由的逐一分析,本文认为,这五方面理由不仅没有否认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有些甚至更加印证了我国是完全可以适用基尼系数这一指标的。通过构建基尼系数中国适用性的分析框架,本文肯定了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2、采用官方调查数据与民间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实证分析在本文四、五章的实证部分,本文均采用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CHFS)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实证分析。统计局公布的的官方统计数据与CHFS的微观数据来源不同。前者的数据收集方式是日记账式,而CHFS数据则是通过回忆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两种调查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同时也具有互补性。二者的互补性在于统计局数据以时序性为主而CHFS数据的截面代表性更广。因此,本文采用两种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可以互为印证、互为补充。3、实证确定了我国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水平由于我国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民思想意识,基尼系数变动方向及速度,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差距内部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适用于西方国家的0.4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并不适用于我国。本文通过采用统计局数据和CHFS数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0.494为我国的总体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4、明确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本文通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五个方面选取代表指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科学确定了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李宁[9](2013)在《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研究 ——典型化事实、关联机理与对策思考》文中指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推行贸易开放战略以来,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成绩斐然。而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我国也出现了收入分配格局日益失衡的局面。没有增长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没有公平的未来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因此,如何在贸易开放中客观地辨析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原因、并思考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当代尤为重要的课题之论文首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分别从我国贸易开放的制度安排、结构和绩效三个层面以及收入分配的失衡程度、历史变迁和国际比较三个视角出发归纳出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典型化事实以及时空共变现象。其次,论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上述典型化事实进行了经验观察与检验,并梳理出二者就整体观而言存在显着的典型相关关系;以及贸易开放的结构特征是我国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贸易开放的绩效特征与要素收入分配是我国微观收入分配失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偏向型、渐进式的制度特征则是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失衡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且我国空间收入分配格局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的内部关联机制。在上述经验研究结果的启示下,论文综合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均衡失业与搜寻成本理论以及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贸易商品结构、劳动市场变迁、资本流动是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数量机制以及权力优势来影响我国宏观要素收入分配格局问题进行理论论证;并通过引入阿特金森指数,在社会福利理论基础上运用瓦尔拉斯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法诠释了贸易开放导致我国微观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理论机理;论文进一步基于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和复杂网络理论,运用随机方程、以及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和无标度原则,构建了一个路径依赖理论框架,尝试从空间聚集、规模经济的视角来论证和阐释了我国贸易开放是如何引发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失衡,并出现路径依赖的原因。第四,在对我国国情与问题的经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论文将研究拓展到对同处于贸易开放大环境下的发达国家以及拉美国家的国别和历史经验进行比较和借鉴上,并得出同在贸易开放的条件下,不同的政策取向会产生不同收入分配结果的结论。最后,在上述所有内外部研究结论的启示下,论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别经验,根据丁伯根原则,提出了贸易开放转型期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问题需要通过实行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提供必要的福利保障以及合理规划贸易战略布局来解决。惟有政策并重,才能在我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共赢,实现社会包容式发展。

关丽洁[10](2013)在《“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文中指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在2006年由世界银行提出,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与讨论。世界众多国家的发展之路,揭示了“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国在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用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制。经济增长过程是经济发展战略、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动力机制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动力机制经济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经济发展过程中失去平衡,动力机制就会发生逆转,成为遏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战略决定了经济体增长动力的选择,为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决定的经济运行指明方向。因此,经济体的战略、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三者相辅相成。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大部分国家持续地以增加“投资”和“其它物质要素”为动力,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增加“投资”和“物质生产要素”为动力带来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由此导致经济体落入“陷阱”之中。进入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累积的各种矛盾在中等收入阶段凸显出来,产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维持经济增长的平衡系统失衡,而使维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被打破,超出了维持经济增长的临界点而使平衡系统处于无效状态,经济增长衰退。经济发展战略为经济体的运行指明前进的方向,经济体内部的资源配置是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的。中等收入国家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延续旧有的以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没有成功转换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一个经济体的持续健康运行是由经济体实施的发展战略、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制在于三要素的配置失当。经济社会结构由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构成,三者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三维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三维系统失衡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失衡、社会收入差距过大、资源瓶颈和环境恶化。三维系统的具体关系,简单地说,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的需求倾向,技术创新为实现人们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新的技术也可能改变人们的需求倾向。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取决于人们的需求,依靠技术支持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的提升和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化。人们的需求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收入结构决定了消费结构,收入结构又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三维系统中的任何一方运行的结果超出了其他方的承受能力,三维平衡就会被打破,三维系统出现失衡状态,发展呈现不可持续状态。本论文从三维系统中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收入结构要素视角论述了三要素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众多中等收入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使得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使经济体落入“陷阱”之中。技术创新不足,制约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世界产业分工中仅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生产活动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获利微薄,难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在收入分配领域表现出贫富差距拉大的特征,贫富差距拉大抑制技术创新、消费型需求结构的形成、产业结构升级等而导致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从理论上分析了“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制之后,对落入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的经济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出我国存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战略。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维护低碳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

二、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一) 选题的理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一) 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
        (二)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三) 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
        (四) 学术氛围相对开放
    二、国外背景
        (一) 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有意识的渗透
        (二) 西方私有化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在所有制问题上主张私有化
    二、在分配问题上主张市场的自发调节
    三、在市场经济问题上主张市场作用的绝对化
    四、在经济全球化问题上主张完全自由化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新左派思潮经济思想交锋
    一、国有企业改革
    二、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
    三、经济全球化
    四、中国社会性质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批判与反思
    一、对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基本主张的批判
        (一) 国企改革思想批判
        (二) 收入分配思想批判
        (三) 市场经济思想批判
        (四) 全球化思想批判
    二、对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反思
        (一)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改革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三) 构建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 积极构建包容性经济全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阿根廷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民主化理想之溯源
    第二节 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梅内姆就任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二章 军事改革与军政关系的转型
    第一节 阿根廷军政关系回溯
    第二节 军事改革与军政关系转型
    第三节 军政关系转型与政治民主化
第三章 宪政改革与行政权力的规制
    第一节 传统宪政体制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宪法修改与总统权力规制
    第三节 司法体制改革艰难启动
第四章 社群组织、舆论媒介的发展与公民权利的维护
    第一节 社群组织蓬勃发展
    第二节 人权组织及女权运动的维权成效
    第三节 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
第五章 政治文化的扬弃与民主促进共识之加强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民主化的关系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90年代政治文化的新动向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改革对政治民主化的负作用
    第一节 改革社会成本对民主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对民主化经济基础的制约
    第三节 监管失衡对民主责任机制的挫伤
    第四节 联邦与地方畸形的关系与民主不平衡性
第七章 政治民主化稳中有进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全球民主化浪潮与多边国际组织的推动
    第二节 国内适宜民主政治成长的氛围与土壤
    第三节 梅内姆的“自由与民主”情怀与治国理政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有关“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1.3.2 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真伪
        1.3.3 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
        1.3.4 有可能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1.3.5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
        1.3.6 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1.3.7 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重难点
        1.5.2 创新之处
2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基本界定
    2.1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
    2.2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3 “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实质
3 中国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及原因
    3.1 中国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3.2 中国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3.2.1 内部原因
        3.2.2 外部原因
4 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较
    4.1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原因
    4.2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原因
    4.3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比较带给中国的启示
5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优势分析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5.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进步发展的基础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考察与我国跨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中等收入陷阱命题真伪辨析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3.1 学界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1.3.2 学界对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探讨
        1.3.3 学界对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认定与可能性之辩
        1.3.4 学界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
        1.3.5 对现有相关文献的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及理论工具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理论工具与方法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及特征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
        2.1.1 中等收入阶段的划分
        2.1.2“陷阱”及其时间边界
        2.1.3 中等收入陷阱及跨越者
    第二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特征
        2.2.1 人均增长率偏低
        2.2.2 资本--劳动比偏小
        2.2.3 资本--产出比偏大
        2.2.4 人力资本水平偏低
        2.2.5 劳动生产率偏低
        2.2.6 全要素生产率也低
        2.2.7 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构成因素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探讨
    第二节 边际效应递减与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节 政策失误与落入陷阱的阶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落入者的前车之鉴
    第一节 落入陷阱典型国家的经济社会特征
        4.1.1 经济发展战略失误
        4.1.2 产业结构明显失衡
        4.1.3 过度城市化
        4.1.4 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第二节 民粹主义驱动的福利赶超
    第三节 跨越陷阱既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成功跨越者的经验比较
    第一节 成功跨越的典型经济体
        5.1.1 日本实现跨越的经济结构特征
        5.1.2 韩国实现跨越的经济结构特征
        5.1.3 新加坡的经验
    第二节 成功跨越的时间比较
        5.2.1 成功跨越的时间表
        5.2.2 实现跨越所依托的增长率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基本国情与跨越陷阱的挑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阶段与逻辑
    第二节 时代元素与基本国情
        6.2.1 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制约
        6.2.2 产业革命更迭不断加速
        6.2.3 人口红利消失与结构挑战
        6.2.4 能源安全与环境生态制约
    第三节 与拉美的相似性而直面中等收入陷阱
        6.3.1 经济都历经高速增长期
        6.3.2 存在经济高速发展后相似负面问题
        6.3.3 面临如何应对全球性民粹主义泛滥等挑战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探讨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增长陷阱
        7.1.1 增长是跨越陷阱的必要条件
        7.1.2 实现增长方式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1.3 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7.1.4 需求管理的得与失
        7.1.5 供给侧改革新天地
    第二节 主导路径在于制度创新
        7.2.1 经济增长理论的延展
        7.2.2 产权保护有待制度创新
        7.2.3 收入分配需要制度保障
        7.2.4 依法行政有赖制度约束
    第三节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离不开精准扶贫
        7.3.1 效率与公平的再思考
        7.3.2 历史的经验与“一个都不能少”
        7.3.3 扶贫从漫灌到精准
        7.3.4 防止高福利的陷阱
        7.3.5 教育扶贫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更重要
    第四节 扩大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7.4.1 贯彻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7.4.2 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五节 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7.5.1 确保能源安全
        7.5.2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表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中等收入陷阱:生成实质与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我国面临的是陷阱还是高墙?
    (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二)从人口发展的角度看
    (三)从生态环境及资源的角度看
    (四)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
        1. 国富民穷。
        2. 贫富不均。
    (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六)从国际环境的角度看
三、中等收入陷阱的生成实质
    (一)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起飞原因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生成原因
    (三)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
        1. 经济发展方式的失败。
        2. 科技创新能力低,教育水平落后。
        3. 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
        4. 利益集团阻挠改革。
四、中等收入陷阱的超越
    (一)“东亚速度”的借鉴经验
        1.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缔造了“汉江奇迹”。它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在于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演化与升级[8]。
        2. 新加坡以社会福利和廉洁政府给世界烙下了美丽狮城的印记。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在于巧妙的制度设计。
        3. 日本通过一系列政策,如旭日一般刺破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黑暗。
    (二)我国的跨越之道何在?
        1. 平衡好需求和供给、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2. 协调好劳动力和老龄化的关系。
        3. 解决好经济和生态的问题。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进传统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发展低碳循环绿色经济。
        4. 治理好社会高低收入关系和贫富矛盾。
        5. 处理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6. 把握好国际国内关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脉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架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态及其架构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它发展模式比照及其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其它发展模式比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基本因素与独特优势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
    一、道路的方向把握上的创新
    二、制度设计与安排上的创新
    三、发展的战略重点、制度保障与动力上的创新
    四、发展的任务设定与目标选择上的创新
    五、发展的总体布局与总体方略上的创新
    六、现代化道路选择上的创新
    七、理论指导上的创新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与现实境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境遇及破解路径思考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与世界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重点难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进程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何谓西方新马克思主义?
        2.1.2 何谓国际性、跨国性、全球性?
        2.1.3 阶级概念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嬗变
    2.2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进程
        2.2.1 工人阶级主体地位的失落
        2.2.2 新中间阶级的形成
        2.2.3 去阶级化的多元发展
第3章 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的话语来源
    3.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3.1.1 世界历史形成的客观基础
        3.1.2 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图式
        3.1.3 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向度
    3.2 弗兰克等人的依附理论
        3.2.1 依附理论的基本概念
        3.2.2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3.2.3 依附理论的积极意义
    3.3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3.3.1 世界体系的结构
        3.3.2 世界体系的周期
        3.3.3 现代世界体系的制度建构
第4章 跨国资本家阶级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4.1 跨国资本家阶级形成的时代背景
        4.1.1 全球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4.1.2 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
        4.1.3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之镜
    4.2 跨国资本家阶级形成的历史条件
        4.2.1 跨国生产和跨国资本家阶级
        4.2.2 跨国国家和跨国资本家阶级
    4.3 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一种经验性的描述
        4.3.1 跨国公司的扩张
        4.3.2 跨界并购
        4.3.3 跨国公司联合董事会
        4.3.4 战略联盟
第5章 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5.1 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内涵、特征和影响
        5.1.1 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内涵和基本构成
        5.1.2 跨国资本家阶级的跨国性特征
        5.1.3 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影响
    5.2 跨国资本家阶级的跨国实践
        5.2.1 经济领域的跨国实践
        5.2.2 政治领域的跨国实践
        5.2.3 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跨国实践
第6章 消费主义:跨国资本家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逻辑
    6.1 消费主义的危害及实质
        6.1.1 消费主义的滥觞
        6.1.2 消费主义的危害
        6.1.3 消费主义的实质
    6.2 全球性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嬗变
        6.2.1 全球性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
        6.2.2 消费主义文化全球扩张路径
        6.2.3 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化
    6.3 用消费生态化破解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控制
        6.3.1 消费生态化的基本内涵
        6.3.2 消费生态化的主要特征
        6.3.3 消费生态化的实践逻辑
第7章 跨国阶级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走向
    7.1 跨国资本家阶级与全球资本主义霸权没落
        7.1.1 全球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
        7.1.2 全球资本主义面临的挑战
        7.1.3 反全球化运动的演变及启示
    7.2 全球化时代跨国工人阶级的发展
        7.2.1 工人阶级没有消失而是在全球化
        7.2.2 跨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7.2.3 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跨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7.3 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
        7.3.1 全球化始于资本主义而走向社会主义
        7.3.2 社会主义全球化的发展走向
        7.3.3 走向社会主义全球化的路径选择
结束语 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4.3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2.1.2 其他西方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2.1.3 当代经济学界收入差距相关理论
    2.2 文献述评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2.3 简要述评
3. 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分析
    3.1 基尼系数概述
        3.1.1 基尼系数含义
        3.1.2 其他常用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标
        3.1.3 基尼系数相比于其他指标的优点
    3.2 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3.2.1 基尼系数的完美适用条件
        3.2.2 基尼系数自身存在的缺陷
        3.2.3 基尼系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3.2.4 基尼系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意义
    3.3 基尼系数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分析
        3.3.1 统计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收入情况
        3.3.2 理论界的现有算法存在缺陷
        3.3.3 国际通用的0.4的警戒线在我国不适用
        3.3.4 我国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不清晰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基尼系数的计算
    4.1 常用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4.2 我国基尼系数计算的特殊性
        4.2.1 影响我国基尼系数计算的因素
        4.2.2 上述四方面因素的修正
    4.3 我国基尼系数的计算
        4.3.1 基于统计局数据基尼系数的计算
        4.3.2 基于CHFS数据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的确定
    5.1 基尼系数警戒线的地区差异
        5.1.1 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的由来
        5.1.2 基尼系数警戒线地区差异的判断标准
        5.1.3 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5.1.4 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5.2 我国基尼系数警戒线的计算
        5.2.1 库兹涅茨倒U曲线
        5.2.2 倒U曲线与我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水平
        5.2.3 基于统计局数据警戒线水平的计算
        5.2.4 基于CHFS数据警戒线水平的计算
    5.3 基尼系数、警戒线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
        5.3.1 总体层面的收入分配差距
        5.3.2 城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5.3.3 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5.3.4 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基尼系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基尼系数的影响因素
        6.1.1 经济增长方面的因素
        6.1.2 产业结构方面的因素
        6.1.3 对外开放方面的因素
        6.1.4 政府方面的因素
        6.1.5 个人方面的因素
    6.2 实证分析及结论
        6.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搜集
        6.2.2 实证分析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7.1 其他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1.1 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1.2 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1.3 瑞典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1.4 韩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1.5 巴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1.6 印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经验
    7.2 国外经验对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启示
        7.2.1 发挥就业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
        7.2.2 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
        7.2.3 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
        7.2.4 发挥教育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
        7.2.5 发挥扶贫开发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
    7.3 本章小结
8. 我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8.1 总体层面的政策建议
        8.1.1 加快经济发展,增强总体经济实力
        8.1.2 完善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8.1.3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基础制度改革
        8.1.4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和谐
    8.2 初次分配领域的政策建议
        8.2.1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8.2.2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8.3 再分配领域的政策建议
        8.3.1 适应国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8.3.2 改革税制,优化税收调节作用
    8.4 第三次分配领域的政策建议
        8.4.1 完善政策法规,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8.4.2 完善税收激励,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研究 ——典型化事实、关联机理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正文提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3.3 内容结构安排
    1.4 重要概念及有关数据、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1.4.1 关于收入分配、贸易开放的界定
        1.4.2 关于数据来源和指标的选取与测度
    1.5 本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5.3 本文的不足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综述
        2.1.1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历史梳理
        2.1.2 收入分配经验研究的综述
    2.2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综述
        2.2.1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研究进展
        2.2.2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经验研究综述
    2.3 我国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综述
        2.3.1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
        2.3.2 贸易开放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2.3.3 贸易开放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经验研究综述
    2.4 文献研究适用性与我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3 我国贸易开放的典型化事实
    3.1 渐进式的贸易开放制度安排
        3.1.1 贸易开放早期我国偏向型的制度安排(1978-1991)
        3.1.2 加入世贸组织前我国贸易开放的制度调整(1992-2002)
        3.1.3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全方位贸易开放的制度安排(2003-今)
    3.2 多元异质化的贸易开放结构变迁
        3.2.1 我国外资、外贸发展的空间异化和聚集
        3.2.2 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变迁
        3.2.3 我国贸易模式多元化
        3.2.4 贸易参与主体多元化
    3.3 复杂多样的贸易开放绩效表现
        3.3.1 我国外资、外贸的发展规模
        3.3.2 基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绩效表现
        3.3.3 基于贸易条件的绩效表现
4 贸易开放进程中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典型化事实
    4.1 当前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程度
        4.1.1 当前我国宏观层面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
        4.1.2 我国当前微观层面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
    4.2 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历史变迁
        4.2.1 我国宏观层面收入分配失衡的历史变迁
        4.2.2 我国微观层面收入分配格局的阶段性变化
    4.3 基于收入分配格局、劳动市场特征以及贫困问题的国际比较
        4.3.1 基于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
        4.3.2 基于劳动市场的国际比较
        4.3.3 基于贫困问题的国际比较
5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经验观察
    5.1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的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整体经验观察
        5.1.1 基于整体观的典型相关分析法
        5.1.2 贸易开放与我国收入分配的典型相关分析
    5.2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贸易开放与多维收入分配失衡内部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5.2.1 基于解构视角下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5.2.2 基于宏观层面的我国贸易开放与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3 基于微观层面的我国贸易开放与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3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我国贸易开放与空间收入分配失衡的经验观察
        5.3.1 关于我国贸易开放与空间收入分配格局变迁间关联度的经验观察
        5.3.2 基于非参数相关度的路径依赖检验
        5.3.3 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变迁中路径依赖的经验研究
6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理论分析
    6.1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6.1.1 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新古典标准范式
        6.1.2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宏观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均衡分析
        6.1.3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微观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均衡分析
    6.2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3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系统动态分析
        6.3.1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演化机理
        6.3.2 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空间收入分配失衡路径依赖的成因分析
7 贸易开放视角下有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国别观察与经验启示
    7.1 不同福利模式下发达国家的国别观察与经验启示
        7.1.1 与福利税收制度设计有关的政策比较
        7.1.2 劳动市场政策比较
        7.1.3 贸易开放背景下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观察与思考
    7.2 不同历史时期拉美国家的国别观察与经验启示
        7.2.1 与福利税收制度设计有关的国别经验
        7.2.2 劳动市场政策方面的国别经验
        7.2.3 贸易开放背景下收入分配格局变迁的观察与思考
8 贸易开放条件下改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对策思考
    8.1 复杂环境、政策约束与外部性
    8.2 丁伯根原则与改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的政策选择
        8.2.1 丁伯根原则
        8.2.2 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确定
    8.3 贸易开放条件下改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的政策设计
        8.3.1 积极的劳动市场措施
        8.3.2 完善的福利制度安排
        8.3.3 合理的贸易战略规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中等收入陷阱”的提出
    二、 研究“中等收入陷阱”的意义
    三、 “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的主要内容
    六、 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命题真伪观
        一、 “陷阱”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
        二、 “中等收入陷阱”命题的真伪观
    第二节 “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制
        一、 学者对“中等收入陷阱”成因的探讨
        二、 “中等收入陷阱”形成机制
第二章 技术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节 技术创新理论综述
        一、 古典经济学家的创新思想
        二、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思想
        三、 现代技术创新理论
        四、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成果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一、 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
        二、 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中等收入陷阱”
        一、 技术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
        二、 制度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
        三、 技术创新的条件
第三章 产业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综述
    第二节 高低端产品“剪刀差”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一、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陷阱”
        二、 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陷阱”
        三、 “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陷阱”
        四、 产业结构演进的时序性、联动性与“产业结构陷阱”
        五、 基础设施约束与“产业结构陷阱”
    第四节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第四章 收入分配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
        一、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二、 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第二节 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
        一、 收入差距拉大与需求结构
        二、 收入差距拉大与技术创新
        三、 收入差距拉大与产业结构升级
        四、 收入差距拉大与产业资金链
        五、 收入差距拉大与财政政策
    第三节 中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
        一、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二、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导致的收入失衡
        三、 “工效挂钩”的工资制度导致的收入失衡
        四、 “高管高薪”导致收入失衡
第五章 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特征与成功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比较
    第一节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征
        一、 日本实现跨越的经济结构特征
        二、 韩国的经济结构特征
    第二节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典型国家的经济特征
        一、 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
        二、 拉美过度城市化
        三、 社会贫富差距大
    第三节 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特征
        一、 产业结构特征
        二、 收入结构特征
        三、 城市化水平
        四、 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五、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第六章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反思
        一、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二、 中国经济增长战略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宏观环境
        一、 转变经济发展理念
        二、 突破体制障碍,实现制度创新
    第三节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对策
        一、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 实现包容性增长,缩小收入差距
        四、 维护低碳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
结论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四、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批判[D]. 常欠欠. 扬州大学, 2019(02)
  • [2]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D]. 夏晓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优势[D]. 翟齐楠. 武汉大学, 2017(06)
  • [4]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考察与我国跨越路径研究[D]. 陶振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5]中等收入陷阱:生成实质与超越[J]. 俞灵灵. 生产力研究, 2017(01)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创新研究[D]. 郎朗.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7]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跨国资本家阶级理论研究[D]. 罗理章.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8]中国基尼系数问题研究[D]. 朱博.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9]贸易开放引致的我国多维收入分配失衡研究 ——典型化事实、关联机理与对策思考[D]. 李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10)
  • [10]“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D]. 关丽洁.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拉美国家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