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语词性划分原则的理解

对汉语词性划分原则的理解

一、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赵轶哲[2](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表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思远[3](2021)在《儒莲《汉文指南》研究》文中指出《汉文指南》(Syntaxe nouvelle de la Langue chinoise fondée sur la position des mots)系19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或1799—1873)的汉语研究代表作。全书分上下两册,分别论述文言与白话的句法规则,旨在揭示有助于汉语学习的词位规律(regles de position des mots)。书中语料丰富详实,均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呈现。儒莲既从中文典籍中取例,又采撷戏剧小说里的句段,从雅俗两个层次分析汉语的词位规律;既译介清代小学家的着作,又评述欧洲其他汉语研究者的观点,以期融汇中西两方的成果,架构一套新的汉语研究体系。《汉文指南》的法语书名可直译为“基于词位的汉语新句法”,其意在“新”,重在“词位”。因而有必要分析该书如何继承欧洲既有语法书的优点、开创新的研究思路,从而追问词位规律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法国专业汉学时期的汉语学习方法与研究路数。为回答上述问题,本论文将以正文四章来展开分析。第一章以儒莲生平为主线,梳理他的外语学习与汉学研究经历,找到各项研究内容的核心与联系,从而确定《汉文指南》在儒莲着述中的地位。同时对《汉文指南》的全书结构与成书背景予以进一步分析,明确这部作品的学术性质。第二章深入《汉文指南》的语法部分,厘清儒莲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分析《汉文指南》如何吸收清代小学作品与前辈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以全新的逻辑阐释汉语中的词位规律。第三章从翻译入手,集中研究《汉文指南》的三处长篇例文。通过文本分析,提炼儒莲选择文言和白话例文的标准,评价词位规律在何种程度上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最后一章则把《汉文指南》置于法国汉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参考现代东方语言专业学院的教学成果,评价《汉文指南》的指导作用;参考欧洲学者的反馈,定位《汉文指南》在欧洲汉语研究与汉学史上的学术影响。

刘卿序[4](2021)在《韩国留学生汉语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文中指出词的兼类既是汉语教学难点,也是汉语习得难点。动介兼类是兼类中最典型的一类,很多动词不仅具备动词用法,还具备介词用法,并且兼类的介词用法大多是从动词用法衍生而来,动介用法辨析困难,这就给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难度,在习得动介兼类词时出现了大量偏误。本文首先从本体角度分析了“词的兼类”与“动介兼类词”的现象,对兼类词进行了界定“当一个词某一词性的某一词义完全转变成另一词性的用法时且原词性保留”,探讨了动介兼类的成因,确定了动介兼类的划分原则,主要以动词和介词之间语义相关性作为划分标准,将动介兼类词划分为:时空方向类、对象媒介类、比较条件类以及致使被动类,并指出动词与介词词性区分不是简单的实词和虚词的区分。其次通过语言对比发现汉韩动介兼类词词性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且在语义上存在义项差异。再次检索“对韩汉语甲级词偏误分析语料库”,搜集“向、对、比、给”的偏误语料,分别对其动词词性和介词词性进行偏误分析,发现介词偏误多于动词偏误,且动词偏误和介词偏误产生原因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基于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对韩国留学生习得动介兼类词提出以下建议:(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方面帮助学生来区分对兼类词的动词词性和介词词性;(二)教师要善于归纳动介兼类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讲解动介兼类词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动介兼类词;(三)教材要对动介兼类词的内容进行注释说明,通过完善词性标注和增加相应习题,让学生掌握动介兼类词的用法,充分发挥教材的解释作用。本研究有利于韩国留学生了解汉语动介兼类词,并能正确运用。

吴亚军[5](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黄乐怡[6](2021)在《约瑟夫·艾约瑟汉语口语语法教材对比研究 ——从《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到《汉语官话口语语法》教材编写理念的改变》文中研究表明英国来华传教士约瑟夫·艾约瑟在1853年编写了他的第一部口语语法教材——《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四年后,他又编写了另一本口语语法教材——《汉语官话口语语法》。本文从这两本口语语法教材的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分析了两本口语语法教材各自的内容与特点,然后再将两本口语语法教材进行对比与探究,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二者的不同点正是约瑟夫·艾约瑟在教材编写理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反映了他对汉语的认知的变化和他在汉语研究和教材编写观点上的变化,极具启发意义,对当代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很有参考价值。本文还从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了艾约瑟这两本口语语法教材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成适逸凡[7](2020)在《晚清汉语教材量词研究 ——以《英华合璧》和《语言自迩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量词是现代汉语区别于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别于印欧语系的显着特征,同时它也是汉语学习者较难理解和掌握的词类之一。在教材编排中如何合理呈现,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让学习者掌握并灵活运用,我们在不断完善和精进。本文从两套晚清代表性的汉语教材(来华传教士鲍康宁编写的《英华合璧》和外交官威妥玛编写的《语言自迩集》)中挖掘可参考价值。基于前人对汉语量词的研究和量词教学的现状考察,我们对晚清量词及其教学展开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晚清西人已开始尝试站在母语为汉语的角度去理解汉语,认识到了量词的独特性,尝试对量词进行简单分类,从教材呈现来看,晚清时的量词使用已具备替换名词、泛指等多种语用特征,教材编纂及量词编排体现的基本原则、量词教学方法以及翻译策略都与现今有很多相似,更有仍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本文对晚清汉语量词教学研究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以及现状等。第二章是厘清教材基本结构,对教材中的量词作详细梳理,分析量词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归纳量词编排特点。第三章是归类总结教材中的是量词英译策略,考察域外视角对量词的理解。第四章是从语法的角度,从教材里窥探晚清时期量词与其它词类的组合能力,以及在短语、句子和篇章中具备的语用功能。第五章是通过前文的研究,总结教材中的量词教学方法,与《博雅汉语》作简要对比,以验证晚清教材先进性,为现今量词教学和编排提供参考。第六章是结论部分,总结本文对晚清教材的量词研究成果,梳理本文主要观点,并指出不足之处。

孙冰倩[8](2020)在《《衍绪草堂笔记》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衍绪草堂笔记》一书的语法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此书的全文、语法着作、现代汉语教材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分析基础,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衍绪草堂笔记》的语法术语、词类、句子和对后世的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对《衍绪草堂笔记》的术语使用进行了研究阐述,主要根据毕氏实字虚字的两大分类来分别理清每一类词中的具体使用的语法术语,研究毕氏在此文中使用的一些自命名术语在现代汉语中对应的使用术语。经过分析对比得出,实字即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在毕氏书中主要指现代汉语中的名词;虚字即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呆虚字即形容词;活虚字即动词;口气语助虚字和空活虚字即是副词、代词、连词等。第二部分在理解术语的基础上,主要是对《衍绪草堂笔记》一书的词类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词类的划分、词的功能和毕氏的词法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词类的划分方面,主要是与同时代的《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的三本语法着作进行了比较。在词的句法功能方面主要是将毕氏关于词在句子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作比较,探究毕氏对于词的运用的科学性。本章节还对毕氏独特的句法观进行了总结,通过其句法观,也可展现毕氏关于词类研究的全貌。第三部分对《衍绪草堂笔记》的词组和句子进行了结构分析和造句方式分析。首先将毕氏文中所提到了的词组和句子归类,并且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每类句子的结构。通过对毕氏的对实字、呆虚字、活虚字在句子和词组中所充当的成分,与现代汉语中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在句子中所做成分的比较,发现其对于词类运用与现代汉语具有高度重合之处。文中对于毕氏句子的构造方式也进行了分类总结,其构造方式也非常接近现代汉语句子的构造方式。第四部分是关于毕氏《衍绪草堂笔记》一文的价值,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毕氏的语法思想符合传统汉语实际情况;二是在符合古汉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毕氏也继承了古汉语写作基本方法和原则,这使得此书具有实用价值,并且此书对后世着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体现出本书的语法价值。

徐晗[9](2019)在《《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通用汉言之法》和《中国言法》是两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马士曼分别出版于1815年和1814年的汉语语法着作。作为英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先河之作,两部着作对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部着作可以看做是英国早期汉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英国汉学走向专业的标志,为以后的英国汉学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向和范例,对后来英国传教士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描写与解释结合的方法,共时和历时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挖掘两部着作的语言学价值与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对于欧洲汉学史、世界汉语教学史、汉语语法学史以及丰富两部着作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有关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第二至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对比。第二章介绍两位作者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并将两部着作的整体框架进行对比。第三章将两位作者的语言背景进行对比,从着作体现的语言背景以及语料选择两个方面展开,这对作者语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将两部着作的词类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时以现代汉语标准为参照,并分析其认识的正确性与不足。第五章对两部着作的句法研究进行对比,关注两位作者对汉语语序认识的正误。第六章分析两位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揭示其语言学背景。第七章将两部着作与《马氏文通》进行对比,考察其学术地位及其局限性。第八章为结语,概括本文的考察结果,指出自已存在的不足。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在词类上,两部着作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大体相似,均受到西方语法体系影响,和前人比更重视汉语独特性,为之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二、在句法上,两位作者注意到了汉语语序的重要性,符合汉语实际。马士曼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汉语构词法以及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关系,较前人更为进步。三、两部着作年代接近,理论基础相似,某些观点相似在情理之中。但《通用汉言之法》是一部口语语法着作,而《中国言法》是一部文言语法着作,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认为两部着作之间不构成抄袭,但可能存在借鉴和参考。

邰钰莹[10](2019)在《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助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是在形态上不做变化的分析语言,与西方语言相比,同样的语法任务是通过使用助词和其他类的虚词来完成的。可以说,助词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国内对于助词的研究是从《马氏文通》将其定名发轫的,而国际汉学关于汉语助词的研究早有建树。因此,要全面认知汉语助词的类型学特征,我们不应只聚焦于语言本体,而是应该开阔格局,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汉语助词系统。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西人大规模初探汉语的阶段,也就是17-19世纪“传教士汉学”逐步向“专业汉学”过渡和转型的重要时期。选取了 17-19世纪西方汉学着作中有代表性的九部为主要参考文献进行研究,通过对着作中关于汉语助词及其相关内容的描写,来梳理汉学家对汉语助词的认知演变历程,从而进一步分析与汉语助词系统的类型学特征,对其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认知。通过梳理和比较发现,中西方语言在汉语助词的认知和表达层面有显着的类型学差异:汉语助词是附着在所属结构上,用以辅助表达范畴意义的虚词。而西方语言则是通过词形屈折来辅助表达范畴意义,所以西方汉学家对汉语助词的认知主要集中范畴层面的功能性辅助词。实际上,汉语助词是一个独立的词汇系统,其内部成员不断增长,各次类虽差异巨大但仍有规律可循,这些都是汉语助词显着的类型学特征。

二、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术语界定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1 引言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3.4 小结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4 小结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1 引言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4 小结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1 引言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5 小结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1 引言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7.3.1 术语界定
        7.3.1.1 对称式习语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7.3.2 研究问题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7.5.1 共性溯源
        7.5.2 个性溯源
    7.6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3)儒莲《汉文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欧洲汉语教育史及语言学背景研究
        1.2.2 儒莲及其作品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性
第一章 儒莲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一节 儒莲的研学生涯
        1.2.1 身份考辨
        1.2.2 汉学研究与《汉文指南》
    第二节 《汉文指南》基本框架与成书背景
        1.2.1 《汉文指南》的全书结构
        1.2.2 《汉文指南》的成书背景与文本定位
第二章 《汉文指南》语法研究初探
    第一节 基本词类与用法界定
        2.1.1 名词与动词的分类
        2.1.2 名词的变格
        2.1.3 动词的人称、时态和语式
        2.1.4 形容词与副词的用法
    第二节 常用词研究与中西汇通
        2.2.1 专题论文的虚词研究
        2.2.2 清代小学作品的补正作用
        2.2.3 词表法的运用
第三章 《汉文指南》翻译思想研究
    第一节 文白译本的选取标准
        3.1.1 《喻林》原书与儒莲译本
        3.1.2 《赵氏孤儿》选段与儒莲的官话教学
    第二节 儒鲍之争与《大唐西域记》译文
        3.2.1 词位规律译文的恰切之处
        3.2.2 词位规律译文的文学性
第四章 《汉文指南》与法国汉学
    第一节 实用与学术翻译的不同发展
        4.1.1 两种汉语教学方法
        4.1.2 《汉文指南》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欧洲学者的评价
        4.2.1 语言学领域的反响
        4.2.2 从语言研究到文明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文指南》目录译文
附录二: 《告读者》译文
附录三: 儒莲的主要着述目录

(4)韩国留学生汉语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动介兼类词本体研究综述
        2.动介兼类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对比分析法
        3.语料库研究法
        4.偏误分析法
    (五)语料来源
一、词的兼类与动介兼类词概述
    (一)词的兼类现象概述
        1.词的兼类界定与成因
        2.词的兼类划分原则
        3.词的兼类类别
        4.兼类与其他跨类现象的区别
    (二)动介兼类词概述
        1.动介兼类词的划分标准
        2.动介兼类词的类型
        3.动介兼类词的动介区分问题
二、汉语动介兼类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一)动介兼类词“向”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1.动介兼类词“向”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2.动介兼类词“向”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二)动介兼类词“对”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1.动介兼类词“对”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2.动介兼类词“对”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三)动介兼类词“比”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1.动介兼类词“比”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2.动介兼类词“比”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四)动介兼类词“给”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1.动介兼类词“给”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2.动介兼类词“给”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三、基于语料库分析偏误类型及原因
    (一)动介兼类词“向”的偏误类型
        1.“向”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2.“向”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二)动介兼类词“对”的偏误类型
        1.“对”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2.“对”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三)动介兼类词“比”的偏误类型
        1.“比”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2.“比”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四)动介兼类词“给”的偏误类型
        1.“给”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2.“给”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五)习得动介兼类词偏误原因分析
        1.动介兼类词作动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2.动介兼类词作介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四、韩国留学生习得动介兼类词的教学对策研究
    (一)让韩国留学生区分开动介兼类词中的动词与介词用法
        1.从句法功能区分动词与介词
        2.从语义功能区分动词与介词
        3.从语用功能区分动词与介词
    (二)教师要讲清动介兼类词的知识点
        1.教师的教学前期准备
        2.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教材要对动介兼类词的用法重点解释
        1.教材中动介兼类词的标注
        2.教材中动介兼类词的相关习题设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6)约瑟夫·艾约瑟汉语口语语法教材对比研究 ——从《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到《汉语官话口语语法》教材编写理念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设计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方法
    1.2 约瑟夫·艾约瑟生平及其着作
        1.2.1 约瑟夫·艾约瑟的生平
        1.2.2 约瑟夫·艾约瑟的着作
    1.3 艾约瑟两本语法教材的整体概况
        1.3.1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概况
        1.3.2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概况
    1.4 文献综述
        1.4.1 语音方面的研究
        1.4.2 词类方面的研究
        1.4.3 语法方面的研究
        1.4.4 汉字研究
第2章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和《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的语音分析与比较
    2.1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的语音分析
    2.2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的语音分析
    2.3 两本语法教材所体现的艾约瑟汉语语音观的变化
第3章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和《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的词汇分析与比较
    3.1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的词汇分析
    3.2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的词汇分析
    3.3 两本语法教材所体现的艾约瑟汉语词法观的变化
第4章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和《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的句法分析与比较
    4.1 《上海方言口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4.2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4.3 两本语法教材所体现的艾约瑟汉语语法观的变化
第5章 约瑟夫·艾约瑟汉语口语语法教材对当今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5.1 对语音教学的启示
        5.1.1 结合学习者母语语音进行对比分析
        5.1.2 强调模仿,注重内隐式学习
    5.2 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5.2.1 面向语义的语块教学
        5.2.2 丰富充足的举例说明
    5.3 对语法教学的启示
        5.3.1 突出汉语句法中的典型用法
        5.3.2 重视韵律在汉语句法中的作用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晚清汉语教材量词研究 ——以《英华合璧》和《语言自迩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2.《英华合璧》与《语言自迩集》量词概述
    2.1 两套教材结构梳理
    2.2 量词收词情况比较
    2.3 量词呈现方式分析
    2.4 量词编排体例概述
3.《英华合璧》与《语言自迩集》量词翻译策略
    3.1 量词翻译策略分析
    3.2 量词独立翻译策略
    3.3 量词在语境中的翻译策略
4.《英华合璧》与《语言自迩集》量词组合及语用特征
    4.1 量词的组合能力
    4.2 量词的重叠
    4.3 量词的语用特征
5.《英华合璧》与《语言自迩集》量词教学方法及思考
    5.1 量词的教学方法
    5.2 与现今量词教学比较
    5.3 量词的教学思考
6.结论
    6.1 主要观点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8)《衍绪草堂笔记》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衍绪草堂笔记》语法术语
    第一节 实字
        一、魂魄实字
        二、子字、母字
    第二节 虚字
        一、呆虚字
        二、活虚字
        三、口气语助虚字
        四、空活虚字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衍绪草堂笔记》词类
    第一节 词类的划分
        一、词类的划分思想
        二、词类的划分方法
    第二节 词的句法功能
        一、实字的句法功能
        二、虚字的句法功能
    第三节 毕氏词法观
        一、实字词法观
        二、虚字词法观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衍绪草堂笔记》句子
    第一节 句子结构分析
        一、单层呆句
        二、双层呆句
        三、合成句
        四、活句
    第二节 句子的造句方式
        一、根据词类的功能造句
        二、固定格式造句
第四章 毕氏《衍绪草堂笔记》的价值
    第一节 科学的总结了近代汉语语法现象
        一、注重词类实际运用
        二、继承了古汉语作文原则
    第二节 对后世语法着作具有影响
        一、对传教士汉语着作具有影响
        二、对《马氏文通》字类划分具有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语法角度研究
        1.2.2 世界汉语教学角度研究
        1.2.3 语音角度研究
        1.2.4 韵律角度研究
        1.2.5 语料角度研究
        1.2.6 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1.4.2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
        1.4.3 对比研究的方法
        1.4.4 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者及其着作
    2.1 马礼逊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1.1 马礼逊生平
        2.1.2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2.1.3 马礼逊的学术成就
    2.2 马士曼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2.1 马士曼生平
        2.2.2 马士曼的汉语学习经历
        2.2.3 马士曼的学术成就
    2.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简介
        2.3.1 《通用汉言之法》简介
        2.3.2 《中国言法》简介
        2.3.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内容大纲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言背景对比研究
    3.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体现出的语言背景
        3.1.1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3.1.2 马士曼《中国言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3.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对比研究
        3.2.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来源对比
        3.2.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选择缘由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词类对比研究
    4.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名词对比研究
        4.1.1 名词概述对比研究
        4.1.2 名词的数对比研究
        4.1.3 名词的格对比研究
        4.1.4 名词的性对比研究
        4.1.5 名词对比研究小结
    4.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量词对比研究
        4.2.1 量词表对比研究
        4.2.2 早期传教士汉语量词研究
        4.2.3 量词对比研究小结
    4.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形容词对比研究
        4.3.1 形容词原级对比研究
        4.3.2 形容词比较级对比研究
        4.3.3 形容词最高级对比研究
        4.3.4 形容词对比研究小结
    4.4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数词对比研究
        4.4.1 数词写法对比研究
        4.4.2 基数词与序数词对比研究
    4.5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代词对比研究
        4.5.1 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4.5.2 物主代词对比研究
        4.5.3 疑问代词对比研究
        4.5.4 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4.5.5 关系代词对比研究
        4.5.6 分布代词对比研究
        4.5.7 不定代词对比研究
        4.5.8 集体代词和相互代词
        4.5.9 代词对比研究小结
    4.6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动词对比研究
        4.6.1 动词分类对比研究
        4.6.2 动词语气对比研究
        4.6.3 时态对比研究
        4.6.4 动词对比小结
    4.7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副词对比研究
        4.7.1 相似副词
        4.7.2 次数和序数副词
        4.7.3 数量和比较副词
        4.7.4 时间和位置副词
        4.7.5 约数、疑问、肯定、否定副词
        4.7.6 副词对比研究小结
    4.8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虚词对比研究
        4.8.1 叹词对比研究
        4.8.2 介词对比研究
        4.8.3 连词对比研究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5.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概述对比研究
    5.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5.2.1 名词用法对比研究
        5.2.2 形容词用法对比研究
        5.2.3 代词用法对比研究
        5.2.4 动词用法对比研究
        5.2.5 副词用法对比研究
        5.2.6 虚词用法对比研究
    5.3 《中国言法》汉语构词法研究
        5.3.1 表示阶层、职业和称呼的复合词
        5.3.2 汉字重叠构成的复合词
        5.3.3 意义相近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5.3.4 意义不同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5.3.5 国内构词法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来源研究
    6.1 西方语言学理论背景
        6.1.1 希腊—罗马语言学系统
        6.1.2 内布利亚拉丁语法
        6.1.3 普遍唯理语法
        6.1.4 普遍语法
    6.2 早期西方汉语语法研究
        6.2.1 《通言》与《中国言法》之前的传教士汉语语法着作
        6.2.2 欧洲本土汉学家汉语语法研究
        6.2.3 《华语官话语法》与《中国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
    6.3 马礼逊和马士曼对语法体系认识的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的学术地位
    7.1 《通用汉言之法》、《中国言法》与《马氏文通》语法体系比较
        7.1.1 词类对比研究
        7.1.2 句法对比研究
    7.2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与局限
        7.2.1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7.2.2 《通用汉言之法》的局限
    7.3 《中国言法》的价值局限
        7.3.1 《中国言法》的价值
        7.3.2 《中国言法》的局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助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汉语助词特征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助词研究
    第一节 17-18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助词研究
    第二节 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助词研究
第三章 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助词研究的演进
    第一节 汉语助词收录情况
    第二节 汉语助词范畴与次类划分
    第三节 汉语助词功能研究
第四章 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助词句法特征
    第一节 汉语助词范畴研究
    第二节 汉语助词句法研究
第五章 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助词语义语用特征
    第一节 汉语助词语义特征研究
    第二节 汉语助词语用特征研究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理解(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儒莲《汉文指南》研究[D]. 张思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韩国留学生汉语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 刘卿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6]约瑟夫·艾约瑟汉语口语语法教材对比研究 ——从《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到《汉语官话口语语法》教材编写理念的改变[D]. 黄乐怡.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7]晚清汉语教材量词研究 ——以《英华合璧》和《语言自迩集》为例[D]. 成适逸凡. 暨南大学, 2020(04)
  • [8]《衍绪草堂笔记》语法研究[D]. 孙冰倩.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9]《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D]. 徐晗. 厦门大学, 2019(08)
  • [10]17-19世纪西方汉学论着中助词特征研究[D]. 邰钰莹.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对汉语词性划分原则的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