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式的新闻写作技巧

华尔街日报式的新闻写作技巧

一、《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潘力[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大众媒介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现象,分析了近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大众媒介也称大众传媒,指向大量受众广播之传播媒体。以往,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大传统大众媒介,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介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一元,人们阅读、观看大众媒介,通过内容获取信息和得到娱乐消遣。大众媒介内容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现媒介内容的写作技法包含了文章体裁选择、主题确定、题材挑选、叙事角度、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篇幅长短、修辞手法等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生产实践活动,写作以技法为手段,通过文章和作品形成交流、传达、沟通,影响社会生活。不同的写作技法受写作主体(作者)的文化认知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水准影响,呈现出复杂缤纷的面目,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写作技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成为历史的记录,许多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宝贵的史料。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此前受“左”的思潮影响,传媒几近毁灭,报纸、电视台和电台失去了大众传媒的性质,在写作技法上单调雷同,除了社论及大批判文章外,没有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近四十二年来,大众媒介却以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也通过这些媒介的作品,感受着写作技法的不断变化成长。简而言之,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在这四十二年来经历了从单调到多元、从精英化到草根化的演变历程。通过参考大量的相关传播学和写作学的论着以及经过分析大量大众媒介的写作样本,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大致阶段,分别为1978—1992年的媒体复苏阶段、1992-2001年的媒体市场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的互联网媒体兴起阶段、2010年至今的手机互联网时代。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也只能是大致概念,边界难免有重叠和模糊之处,比如提到的第一篇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前,但因其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也列进了研究作品之中,研究文本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末。对于互联网发展时代与手机互联网时代的交叉部分,本文以大众普及度或者是以标志性媒介诞生作为该阶段的划分。在这四个阶段里,大众媒介写作技法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演变趋势:以政治宣传为目标的写作技法从权威到柔化:因为国情,“喉舌功能”始终是中国媒介的第一个标签,而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影响着媒体写作方式的改变。从重大事件的“传声筒”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舆论监督”到如今官媒的互联网化表达方式,面对同样的宣传职责,大众媒体写作技法比以往都更灵活、更具人情味。受众推动写作技法不断走向通俗与成熟:“受众”在这四十多年间指读者、观众、听众与网民,这一概念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技术的产物,同一个受众往往兼具多种身份,既是读者也是听众,甚至可能也是作者。作者的受众意识是直接影响写作技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的受众经历了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中国的大众媒介曾经可以居高临下地发声,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为了争取受众的认可,故事化和娱乐化成为最显着的媒介写作趋势。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作者与受众的边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作者。技术革新推动写作技法的创新:四十二年来,技术的革新进步使中国大众媒介不断创新成为可能。大众迎接了电视机的普及、电脑普及、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对生活的彻底改变,不同的技术带来了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也和不同的写作技法紧密联系。技术的进步让阅读与写作都更加便捷,曾经风光无量的平台不再高不可攀,“写作”可以容纳的手段越来越多,媒介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去精英化和多元化是技术革新为媒介写作技法带来的显着变化。本文试图在三万余字的篇幅内对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的代表性作品的写作技法做一次全景式浏览,因时间、篇幅和水平所限,难免有所遗漏,期待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金敏[2](2020)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方人物周刊》作为国内人物类综合期刊的先锋,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内《人民文学》提倡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潮流的不断发展,《南方人物周刊》积极应对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在2014年率先做出改变,推出“记录我们与之相处的世界”非虚构专栏,提供丰富精彩的人物故事,提倡风格化的人物报道写作,为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提供平台。基于此,论文以《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1期改版至2018年第38期的“非虚构”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300余篇,立足于文本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借助写作学和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以期丰富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综合阐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和界定选题的研究范围以及重要概念,并对研究目的及意义,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特点和规律的阐述和分析。首先从谁来写分析《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主体,突出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介入性特点。以沉浸式观察者主动介入报道对象的生活和工作,以参与者的行动与体验介入人物内部获得感受与感知,以叙述者发挥自身能动性理解和创造,进行风格化叙述与写作。其次是从写什么论述《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文本内容,从人物选题、写作参照和报道主旨全面勾勒,体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记录与叙事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从怎么写论述《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以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同时运用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写作阐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叙事以真实为生命的基础和原则;从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不同的叙事聚焦灵活转换以及变化有序的叙事节奏分析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同时研究报道文本的修辞表达特点,发现报道文本通过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以及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传递事实的同时赋予文本审美意义。最后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试图厘清普通人物报道与“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区别与意义,同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提出见解和建议,并阐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介入其中的“度”的问题。

桑涛[3](2020)在《党报新闻故事化叙事研究 ——以《河南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化进程的加快、媒介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当前媒体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境况堪忧。党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报纸与电视、广播等媒体相比较,一方面,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本身的易保存性、适于深度报道和它独有的文字叙事功能。另一方面,还应认识到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机关报又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它在注重新闻性的同时更要兼顾其严肃性。党报作为沟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利用自己生产的新闻内容抓住受众的眼球,如何将自己的新闻内容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广大的受众,成为党报新闻现如今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必须考虑的问题。党报新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语言的严肃性和官方性,但是,由于受众的普遍性、广泛性、差异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党报新闻不得不考虑其语言的适用和新闻内容生产的革新。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党报新闻故事化叙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传统党报类媒体在今天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下寻求破局的制胜“法宝”。就目前而言,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应用,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将受众与新闻相连接,通过新闻来讲一个故事要比单纯的摆事实讲理论更加有趣味,最终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会更好。从新闻实务的应用方面来讲,新闻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较多的运用在人物通讯类报道,而且大多是民生类新闻报道居多。这类新闻报道坚持人民情怀,更好的贴近了受众,注重人物细节的刻画,运用了适当的文学笔法,最后加上故事的框架,能与受众产生直接的情感共鸣。党报上的新闻具体的来说,分为民生类新闻和时政类新闻,考虑到其特殊性,新闻故事化的运用也大都集中在民生类新闻方面,而时政类新闻由于其政治性较强,故事化的倾向则会相对较弱。本文主要从党报新闻的分类切入,选取《河南日报》2000年-2019年获河南省新闻奖的具有故事化特色的消息、通讯类报道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涵盖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重点放在民生新闻部分。从这两类新闻的定义、特点谈起,通过对两类新闻的故事化类型、叙事视角、叙事性语言的比较来研究党报新闻故事化。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访谈法,通过研究,较为系统的阐述党报新闻故事化在实际新闻工作中的运用,并对党报新闻故事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党报新闻故事化提供借鉴意义,使党报新闻更好地服务好人民大众,发挥好主流舆论作用。

郑冉[4](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专业生产非虚构作品的媒体和机构越来越多,在短阅读盛行的时代,非虚构写作不仅与之背道而驰,发展势头也逐年强劲。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此类作品何以用它的叙事力量突破重围。本论文从“极昼工作室”、“湃客工坊”、“人物”、“GQ报道”、“真实故事计划”、“谷雨实验室”、“故事硬核”七个媒体中选取了17篇报道作为样本,借助叙事学理论,使用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它们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本论文首先从概念上解释了非虚构写作,梳理其发展脉络,介绍选取样本的七大非虚构媒体,在宏观上对非虚构写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论文从叙事主题角度探究了非虚构写作,通过对主题的研究,探讨当下非虚构写作的选题倾向。在对具体文本的微观分析中,从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四方面分析所选作品的叙事层次和叙事技巧,展现了非虚构写作者如何借鉴文学的写作手法,实现文本可读性上的跃升。本论文研究发现:第一,人物和时代是非虚构写作的两大叙事主题,围绕着这两大主题,其重点呈现了个体命运、群像面貌、时代热点和城市形象等内容,非虚构写作者在选题上进一步扩充了传统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力图深入细致地把握时代与社会的脉动;第二,叙事学理论完全适用于非虚构文本的分析,但虚构和非虚构的文本在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上有细微差别,比如:写作者始终作为第一叙事者,零聚焦视角在非虚构文本中是不存在的,叙事结构上非虚构写作常常以倒叙开头等。非虚构写作是新媒体平台的新兴产物,本论文希望能为当下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并为相关的非虚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林庆[5](2020)在《框架的竞争:《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5G议题报道框架比较研究》文中提出5G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关键词,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作为5G技术的先行者,中国积极布局5G产业,谋求海外发展。然而,以中美贸易争端为表现的逆全球化趋势对5G发展发起了挑战,美方浇筑关税壁垒和舆论壁垒横亘于中国5G企业与海外市场之间,发动舆论攻势进行抹黑动作和污名化建构,造成中国5G企业“走出去”和5G对外传播的现实困境。5G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经验,也有赖于舆论和宣传,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中美双方的5G议题报道实际出发,选取《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作为代表性媒体,以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为报道样本区间,依托臧国仁的三层次结构框架理论对语料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探讨中美两报在国际舆论上就该议题展开的话语博弈和框架竞争,呈现双方的报道框架及其背后折射的价值意涵,以期为中国5G发展与传播贡献新闻传播学视角。研究发现,中美两报通过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结构架设和内容填充,建构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体现了特定的核心话语和建构技巧。《中国日报》以“中国领先”为核心话语,在合作共赢框架下建构了中国5G正面形象,使其成为5G技术先行者、5G标准引领者和5G合作倡导者;《华尔街日报》则围绕“5G危机”核心话语,采取竞争对抗框架塑造了中国5G负面形象,对其进行身份质疑、技术否定和扩张抵触。本文认为,《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5G议题报道在主题选择、结构搭建和修辞表达三个方面中,呈现出政治化、失衡化和污名化的媒介偏向;在话语互动和框架竞争过程中突出了技术、专利和市场的舆论关注点。以偏见和焦点为基础,本文针对中国5G对外传播的问题和国际5G市场的舆论关注,探析5G对外传播的策略,让媒介讲好中国5G故事,让企业“走出去”和声音“传出去”相结合。

王毅璇[6](2020)在《《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文中提出特稿是文学性很强的新闻文体。20世纪末,《中国青年报》率先突破传统,创立更加注重本质真实、情感共鸣和多元表现形式的特稿版——《冰点》,呈现出文学审美的倾向。经过25年的发展,特稿在中国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深受读者青睐的重要新闻体裁,《冰点》在纸媒日益式微的当下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立足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这一个案,结合《冰点》特稿记者的实践经历与专业认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求美与文学审美的连接点在哪里?特稿中的文学审美追求如何体现?特稿记者又如何保护新闻的专业性?研究发现,文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价值追求与新闻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冰点》特稿具有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征,其文学审美追求体现为题材之真、主题之善和形式之美,这种追求对深化新闻事实的深层内蕴,增加新闻表现力,强化新闻的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另外,《冰点》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于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信仰以更高的伦理和专业标准要求自身逼近真实,这种信仰外化于特稿文本中,体现为事实代替抽象形容、冷峻笔调、不虚美不隐恶、“证据”佐证、密集使用引语等,使得特稿不改其新闻内核。

周武[7](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主流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随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两国贸易争端频发。与此同时,作为中美主流媒体代表的《人民日报》和《华尔街日报》对该主题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本文从中国知网的报纸数据库和EBSCO检索平台的Newspaper Source导出了两个媒体自2017年来对中美贸易战这一主题的相关报道,借用台湾传播学者王石番界定的内容分析法,对两份报纸的形式类目和实质类目进行分析。形式类目层面,本文分析了两个媒体的强度类目,也就是两份报纸对各个新闻要素的使用频率分析。随后,本文对《人民日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叙述形式和传播形式展开了分析。实质类目层面,本文对两个媒体的主题类目、来源类目和方向类目进行了编码对比。通过两大类类目的对比后,本文得出主要结论,《人民日报》履行了其党报的基本职能,坚决扞卫中方权益,《华尔街日报》在坚持维护美方利益的前提下,已成为一个各个利益集团辩驳自身观点的舞台,偏见报道不少。在此基础上,本文再抽象出两个报纸的五个主要特征,并对这些特征的不同做出了三点原因分析。

李青璇[8](2019)在《《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报道应时而生,迅速成为新闻报道选题的重要指向。近年来,汽车工业技术升级换代,汽车市场正在重构与裂变,媒体作为历史记录者,通过汽车报道记录这个产业的发展。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汽车新闻报道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观察报》作为国内主流财经报刊之一,以“理性,建设性”为办报宗旨,曾独家披露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数篇汽车报道多次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进行研究,抽取2016年—2018年第754期—第901期的汽车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新闻传播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样本进行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呈现其在报道内容——报道领域、报道主题、新闻来源、报道基调,以及报道形式——报道文体、版面篇幅和报道强度上的特点,勾勒报道策略。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该报汽车报道内容上通常采用以下报道策略:兼顾“新旧”领域;聚焦现状分析;强调新闻来源;“正负”报道并举;形式上:多用深度长篇;置于头版位置;结合文图编排。同时,本文还对《经济观察报》的汽车报道进行反思并探索性提出突围思路:跳出优势束缚,开发新方向;拓宽合作群体,提升竞争力;丰富版面语言,依托新媒体。本文试图从学术角度对《经济观察报》的汽车报道进行共时与历时的分析与研究,力求通过数据统计、文本分析总结研究样本在过去三年时间内的报道策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供突围思路,为以后汽车报道的良性发展探索路径,为汽车报道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郑忠明[9](2017)在《新闻的知识特性研究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对新闻的知识特性进行研究,从而为新闻的研究注入新的理解,不同于传统知识论,知识社会学是文化社会学的分支,所以,本研究也可以视为对新闻进行文化研究的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基于约翰·杜威的“经验”(experience)概念、威廉·詹姆斯和罗伯特·帕克的知识类型学思想、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思想、罗伊·巴斯卡尔的批判实在论思想以及S.I.Hayakawa的语言学思想,详细解释了人类经验如何通过符号建构成不同知识类型的过程,从而界定了新闻独特的知识定位和特性——新闻是一种面向社会公共领域的感知性知识。符号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揭示出人类经验感知中存在两个根本不同的向度:朝向事物世界和朝向人格世界,这一思想指向了新闻作为知识内在的两个向度。第三章通过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典型样本的分析发现,新闻建构社会实在时,分别对经验进行具象和抽象两个方向的建构,从而归纳出了新闻的两种基本的“理想类型”——经验具象类型和经验抽象类型。虽然新闻朝向经验具象化和经验抽象化两个不同的方向,但当不同的经验被赋予秩序时,新闻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抽象手段——科学叙事和文学叙事。原因在于,新闻面对的社会世界经验领域,是事实和价值混杂的直接经验领域,一方面,新闻需要通过科学的语言和叙事将直接经验抽象为客观事实和因果关系,新闻采用科学语言传递的经验也因此排除了经验中的具体性、个性而建构出对所有人而言意义相同的抽象客体——事实,这种新闻也因此排除了价值,远离了具体的人性;另一方面,新闻需要通过文学的语言将直接经验抽象为共享的价值和意义,新闻采用文学语言传递的经验是深入经验的具体性、个性、丰富性中,在深入到主观和客观混杂的经验层中试图重建具体经验的情境,从而使这一情境中人的观念和行为得到理解,使读者能够进入这一重建的情境中体验到他人的经验,并且通过文学叙事模式赋予采集的经验以内在的整体结构,获得经验的意义,这种新闻深入具体的人性。科学和文学这两种抽象建构模式皆为通过符号对直接经验赋予认知秩序的手段——杂多的统一,是人类认识事物世界和人格世界的不同方式,新闻这种知识兼具认识事物世界和认识人性世界的双重目标,这一结论也因此说明了新闻为何从来都是困扰于事实和价值的双重性。第四章试图解释为什么新闻主要是一种感知性知识,即新闻的知识特性受到何种因素的限制。本研究认为,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的根本定位,源于生活世界的结构限制,新闻从业者和读者的认知处于生活世界的结构领域,使新闻的生产和流通两端构成了“感知闭环结构”,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新闻只要面向最广泛的群体,就很难超越自身作为感知性知识的核心定位,新闻作为知识的定位也成为本研究对新闻客观性重新理解的根基。本研究指出,只有回到交流的本质,才能使新闻这种知识在客观性问题上得到合理解释,客观性,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类经验的交流。第五章重新审视了新闻传播研究中新闻与社会关系的思想,继而基于帕克集体行为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解,指出了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如何在社会运作中发挥其独特的力量。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内在具有的两个根本向度,使其在现代社会生存气候和道德气候的感知、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控制、意识形态冲突和调和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恰恰是通过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的双重意涵,摆脱了传统情感纽带维系的现代社会,才可重建社会共同体,实现社会的维系和变革。新闻与社会关系问题,不仅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问题,而是社会心理学意义上新闻的“真实感”及其造成的社会行动问题,李普曼从专业理性的角度看到了新闻建构社会世界的“虚拟图景”,然而,新闻却被社会公众认为是“真实图景”,这种社会公众所以为的“真实图景”才使得新闻成为社会公众参与推动社会的力量,才使得新闻不只是反映和建构社会现实,而是永远推动着社会过程。新闻也因此逃离了静止的建构性知识,而进入流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未来新闻业理当将新闻视为“生长性的”,公众参与到新闻的生长中,也回归到了新闻的“信息传递”和“文化参与”的双重性本质,新闻业也因此成为连接个体经验与社会文化的知识管理者,而不仅仅只是信息传递者和中转站。

张利平[10](2014)在《《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文中研究表明媒介融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应对媒体剧变的最炙手可热的战略。报纸是传统媒体的代表,也是21世纪媒体的最大输家,由于互联网竞争者引领新闻商业化、大幅缩减广告成本,曾经定义美国新闻业的大城市日报面临其商业模式的崩溃,报业寒冬中的美国许多报纸媒体组织将“媒介融合”视为应对数字新媒体时代报媒不确定未来的最佳途径。作为世界一流的商业出版物,《华尔街日报》总付费发行量自2007年起迄今保持美国最大,日报在报业颓势明显的互联网时代中的骄人业绩发人深省。新时期的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已经不是单纯的报纸,而是报纸、通讯社、网站、视频、APP应用、新闻信、杂志、专利数据库、会议等等在内的综合体。《华尔街日报》顺应时势,勇于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探索报业媒介融合之道的战略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是对《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个案研究,运用传播学、媒介融合、战略管理和现代组织理论等理论资源,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调查研究、历时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的分析、选择和实施进行了系统剖析。首先,文献综述梳理了关于媒介融合的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其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框架、宏观上分析媒介融合的动因和微观上的融合新闻研究;而媒介融合实践研究的核心就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具体可细分为宏观产业变革的总体性分析、中观产业融合渠道研究和微观媒体变革案例研究三大范畴,总体上国内外媒介融合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研究。其次,论文历时梳理了《华尔街日报》创刊125年来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叙述了日报在前融合时期、克莱伦斯·巴伦时期、伯纳德·基尔格时期、华伦·菲利普时期、彼得·卡恩时期和鲁伯特·默多克时期的主要融合大事和融合特点。随后,论文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外部战略环境,并用VRIO模型剖析日报的内部资源,得出《华尔街日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品牌、内容和受众,并在日报使命构想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愿景目标,即“无处不在的《华尔街日报》”。接下来,论文从新闻融合战略和经济融合战略两方面论述了《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选择,其中新闻融合战略又分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前者包括报道范围的融合拓展、内容多媒体呈现、强势视频战略、定制内容的增值服务、品牌内容的延伸和整合、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式融合、团队报道和融合记者报道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融合九个方面的内容融合战略,后者包括无处不在的WSJ.com网站、视频终端、社交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四个方面的终端融合战略;《华尔街日报》的经济融合战略包括“付费墙”模式与免费模式的融合、全球广告销售网络及融合广告、平台广告销售战略、视频广告战略、原生广告战略、活动营销战略、数据库营销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八个方面。随后,关于《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实施,论文首先论述了日报实施媒介融合战略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然后从组织制度、资源配置、知识管理和沟通交流四个方面阐述了日报媒介融合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最后介绍了《华尔街日报》的融合文化建设,包括责任型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文化、合作型组织文化和开放型组织文化四种文化类型。此外,论文提炼出日报重要的融合理念一—在内容和技术的交叉点创造受众体验、从印刷第一,到数字第一,再到移动第一、数据和内容及经营的融合、融合打造独家新闻和实时新闻,并且运用李奇·高登的经典媒介融合模式和拉里·达利的“融合连续体”框架来检验《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全面性和深入度,得出的结论是日报的融合是全面的,日报的融合程度在逐步加深,但距离达利的“完全融合”仍然存在上升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论文总结了《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趋势和不足。最后,论文提出了《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对于中国大陆报纸的理念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陆报纸要重构融合型产品平台、重构融合型经营平台及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二、《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键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
    (二)大众媒介
    (三)写作技法
    (四)演变历程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
        2.研究方法
二、1978-1992年:大众媒介复苏阶段
    (一)权威严肃的“新华体”和社论仍是绝对主流的大众媒介写作技法
        1.通行多年的“新华体”
        2.担当社会转型风向标的社论
    (二)新体裁、新题材、新形式发轫
        1.经济类新闻题材遍地开花
        2.深度报道体裁萌芽
        3.电视专题片与直播的叙事方式兴起
三、1992-2002年:大众媒介发展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娱乐化
        1.纸媒娱乐与体育题材兴盛
        2.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
        3.大众媒介叙事方式的通俗化
    (二)大众媒介的写作技法走向成熟:特稿与《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
        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华西都市报》的特稿
        2.《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杂志”与“舆论监督”
四、2002-2010年:大众媒介蓬勃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成熟与多元
        1.《北京:非典阻击战》的公众传播使命
        2.特稿《举重冠军之死》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激烈竞争带来写作技法的媚俗与失范
        1.《走近科学》:在“故事性”和“故弄玄虚”之间
        2.“纸包子”事件:谣言的泛滥与反省
    (三)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的崛起孕育了新的写作技法
        1.网络社区的写作:在虚拟世界狂欢
        2.博客时代:人人拥有自己的写作平台
        3.网络写作技法反哺传统大众媒介
    (四)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大众媒介写作
五、2010年至今:大众媒介转型阶段
    (一)技术进步推动写作潮流:从碎片化、精准推送到视频表达
        1.从微博开始的碎片化阅读与写作
        2.甬温线动车事故与微博写作
        3.垂直细分、信息推送的写作方式
    (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写作技法改变
        1.宣传主管部门从“三贴近”到“强四力”的要求
        2.传统媒体更紧密地追随新媒体的写作技法
    (三)与年轻受众的广泛共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的大众媒介写作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2)《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2.1 人物报道的研究范围
        1.2.2 非虚构写作的界定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非虚构写作研究现状
        1.3.2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主体
    2.1 观察者:沉浸式观察与记录
        2.1.1 以“我”的在场细致观察
        2.1.2 以“我”的在场客观记录
    2.2 参与者:行动介入与体验感知
        2.2.1 “我”的行动与体验
        2.2.2 “我”的感知与判断
    2.3 叙述者:主体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解与创造
        2.3.1 完善和客观化认知报道对象
        2.3.2 风格化叙事写作
第3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文本内容
    3.1 独特的人物选题
        3.1.1 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人物
        3.1.2 具有公共思考的学者专家
        3.1.3 独特生命体验和人生故事的普通个体
        3.1.4 “陌生化”的公共群体
    3.2 丰富的写作参照
        3.2.1 以人物的历史为写作参照
        3.2.2 以人物的阶层和职业属性为写作参照
        3.2.3 以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写作参照
        3.2.4 以人物的作品和价值观为写作参照
    3.3 深化的报道主旨
        3.3.1 以人为本,塑造人物典型意义和价值
        3.3.2 记录个体与时代,展现人物故事和经验
        3.3.3 映射社会现实与公共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
第4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4.1 以真实为基础的写作原则
        4.1.1 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
        4.1.2 社会调查方法建立可信性
    4.2 故事化写作的叙事艺术
        4.2.1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4.2.2 灵活转换的叙事聚焦
        4.2.3 变化有序的叙述节奏
    4.3 形象化表达的修辞技巧
        4.3.1 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
        4.3.2 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
        4.3.3 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
第5章 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反思
    5.1 反思一:非虚构写作的人物报道之“真”
    5.2 反思二: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角色介入之“度”
    5.3 反思三:准确理解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样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3)党报新闻故事化叙事研究 ——以《河南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党报新闻故事化相关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耳目喉舌”论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观
    (三)新新闻主义
    (四)新闻叙事学
二、党报新闻分类梳理及新闻故事化概念界定
    (一)时政新闻的解读
    (二)民生新闻的解读
    (三)新闻故事化概念的界定
三、关于“叙事”和新闻故事化叙事分类
    (一)传统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故事化新闻叙事差异
    (二)新闻故事化叙事分类
        1.时间顺序新闻故事化叙事
        2.主题性新闻故事化叙事
        3.小“切口”,大“方向”新闻故事化叙事
四、党报新闻故事化视角下的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的叙事比较
    (一)新闻故事化叙事语言的比较
        1.时政新闻叙事语言特点
        2.民生新闻叙事语言特点
    (二)新闻故事化叙事视角的比较
    (三)新闻故事化叙事目的比较
        1.时政新闻叙事目的
        2.民生新闻叙事的目的
五、党报新闻故事化现象成因分析
    (一)传统的媒介传播理念的革新
    (二)新时代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
    (三)“新旧”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
    (四)故事化叙事更能吸引受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非虚构写作和相关新闻文体的研究
        1.3.2 关于叙事学和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叙事学
        1.4.2 文本分析法
2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2.1 非虚构写作的内涵与发展
        2.1.1 由来与发展
        2.1.2 内涵和特征
    2.2 非虚构写作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与发展
        2.2.1 微信公众平台非虚构写作实践
        2.2.2 新媒体特性在非虚构写作上的呈现
    2.3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依据
3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主题分析
    3.1 主题概念
    3.2 合奏:“我”与“我们”
        3.2.1 个体报道
        3.2.2 群像报道
    3.3 今日“历史”的书写与见证
        3.3.1 热点: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愫
        3.3.2 城市:符号与意象
4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主体分析
    4.1 叙事者分析
        4.1.1 叙事者概念
        4.1.2 记者作为外部同叙述者
        4.1.3 记者作为外部异叙述者
    4.2 叙事视角分析
        4.2.1 叙事视角概念
        4.2.2 零聚焦叙事
        4.2.3 内聚焦叙事
        4.2.4 外聚焦视角
5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策略分析
    5.1 叙事时间分析
        5.1.1 叙事时间概念
        5.1.2 时序
        5.1.3 时限
        5.1.4 频率
    5.2 叙事结构分析
        5.2.1 叙事结构概念
        5.2.2 时间顺序型序列组合结构
        5.2.3 逻辑顺序型序列组合结构
6 结语
参考文献

(5)框架的竞争:《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5G议题报道框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媒介框架理论相关研究
        1.3.2 5G科技新闻报道相关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对象
        1.4.4 编码信度检验
        1.4.5 研究路径图
    1.5 研究创新
        1.5.1 对于科技新闻偏见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思路
第2章 两报5G议题报道内容分析
    2.1 报道总量与阶段划分:体现关注程度
        2.1.1 报道数量与月度分布
        2.1.2 报道阶段划分
    2.2 报道基调:隐含立场偏向
    2.3 报道体裁:彰显风格差异
    2.4 报道篇幅:凸显报道深度
第3章 两报5G议题报道框架分析
    3.1 高层结构分析
        3.1.1 主题类目构建
        3.1.2 议题落点统计与分析
    3.2 中层结构分析
        3.2.1 新闻图示结构与要素统计
        3.2.2 图示要素的阶段分布
    3.3 低层结构分析
        3.3.1 消息来源
        3.3.2 新闻引语
        3.3.3 报道关键词
第4章 中国5G形象的媒介呈现与框架竞争
    4.1 框架核心话语与建构技巧
        4.1.1 “中国领先”与“5G危机”
        4.1.2 宏大话语与微观视角
    4.2 《中国日报》:合作共赢框架
        4.2.1 自豪渲染:5G技术先行者
        4.2.2 成就盘点:5G标准引领者
        4.2.3 国际号召:5G合作倡导者
    4.3 《华尔街日报》:竞争对抗框架
        4.3.1 身份质疑:国家工具与军人背景
        4.3.2 技术否定:政策扶持与数量取胜
        4.3.3 扩张抵触:安全隐患与市场垄断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探讨
    5.1 5G议题报道的偏向分析
        5.1.1 高层:主题的政治化偏向
        5.1.2 中层:结构的失衡化偏向
        5.1.3 低层:表达的污名化偏向
    5.2 5G议题舆论焦点归纳
        5.2.1 技术层面:发展水平与数据安全
        5.2.2 专利层面:标准竞争与利益分配
        5.2.3 市场层面: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
    5.3 5G议题对外传播策略探析
        5.3.1 新闻媒体:讲好中国5G故事
        5.3.2 企业:企业“走出去”与声音“传出去”相结合
    5.4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审美的文学与尚美的新闻
    第一节 审美的文学
        一、文学的特殊本质
        二、审美非唯美
    第二节 尚美的新闻
        一、僵化的新闻写作
        二、新闻的求美走向
    第三节 新闻:向文学借“美”
        一、文学审美与新闻品格的交汇
        二、审美的新闻:《冰点》特稿
第二章 《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
    第一节 题材之“真”
        一、时代的典型样本
        二、“诗意”的“冰点”
    第二节 主题之“善”
        一、情感的温度
        二、向善的力量
    第三节 形式之“美”
        一、诗艺表达
        二、小说特质
        三、散文风格
        四、剧本样貌
第三章 文学审美下的新闻内核
    第一节 《冰点》采编的专业主义意识
        一、现场采访印证补充事实
        二、深入调查厘清事实
        三、由表及里抵达真相
    第二节 《冰点》特稿的专业主义话语
        一、事实代替抽象形容
        二、冷峻笔调
        三、不虚美不隐恶
        四、“证据”辅助
        五、密集引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美贸易摩擦主流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缘起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三、文献综述
        (一)中美贸易战研究现状
        (二)汉英报纸对比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
    五、研究内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官方报道的形式建构:形式类目对比
    第一节 强度类目对比分析
        一、报道要素定义与举例
        二、报道要素使用频率编码结果呈现
        三、《人民日报》与《华尔街日报》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 叙述形式
        一、《人民日报》报道要素排列顺序特征归纳
        二、《华尔街日报》报道要素排列顺序特征归纳
        三、《人民日报》与《华尔街日报》的同与不同
    第三节 传播形式
        一、第一种体裁分类
        二、第二种体裁分类
    第四节 新闻要素频率和顺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第二章 官方报道的内容策略:实质类目对比
    第一节 主题类目对比分析
        一、贸易战对中方影响的主题分析
        二、贸易战对美方影响的主题分析
        三、贸易战对世界影响的主题分析
    第二节 来源类目对比分析
        一、消息来源编码结果呈现
        二、《人民日报》与《华尔街日报》的共同点与差异
    第三节 方向类目对比分析
        一、报道风格探究
        二、贸易战归因探究
第三章 报道立场特征归纳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立场特征归纳
        一、立场坚定,扞卫中方权益
        二、主题一致,分析角度多样
        三、权威专业,论述严谨有序
        四、评论有力,谴责美方压制
        五、客观理性,呼吁对话合作
    第二节 《华尔街日报》报道立场特征归纳
        一、中方关注增加,但中方话语权重不多
        二、客观叠加主观,落脚仍为美方利益
        三、权威专业,论述严谨有序
        四、角度单一,偏见报道不少
        五、解决措施的缺位
第四章 报道特点相异原因归纳
    第一节 意识形态层面的不同
    第二节 媒介运行机制的不同
    第三节 办报理念的不同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样本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
第2章 《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内容层面类目分析
    2.1 报道内容类目建构
        2.1.1 报道领域类目
        2.1.2 报道主题类目
        2.1.3 新闻来源类目
        2.1.4 报道基调类目
    2.2 报道内容分析
        2.2.1 报道领域分析
        2.2.2 报道主题分析
        2.2.3 报道来源分析
        2.2.4 报道基调分析
第3章 《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形式层面类目分析
    3.1 报道形式类目建构
        3.1.1 报道文体类目
        3.1.2 版面篇幅类目
        3.1.3 报道强度类目
    3.2 报道形式分析
        3.2.1 报道文体分析
        3.2.2 版面篇幅分析
        3.2.3 报道强度分析
第4章 《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的策略运用
    4.1 报道内容的策略运用
        4.1.1 凸显产业发展
        4.1.2 聚焦现状分析
        4.1.3 强调新闻来源
        4.1.4 “正负”报道并举
    4.2 报道形式的策略运用
        4.2.1 多用深度长篇
        4.2.2 置于头版位置
        4.2.3 结合文图编排
第5章 《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问题存在与思路突围
    5.1 报道的问题存在
        5.1.1 模式常态化倾向精英化
        5.1.2 主体单一化版式固定化
    5.2 报道的思路突围
        5.2.1 跳出优势束缚开发新方向
        5.2.2 拓宽合作群体提升竞争力
        5.2.3 丰富版面语言依托新媒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2016 年—2018 年《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一览表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9)新闻的知识特性研究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路径:知识社会学
    1.3 重要概念的界定
        1.3.1 知识
        1.3.2 经验
        1.3.3 新闻
    1.4 研究综述
2 人类知识的区分与溯源
    2.1 个体知识类型的区分:感知和理解
    2.2 帕克的“知识连续统”思想
    2.3 表征和对象:不同知识类型边界的探索
        2.3.1 知识表征的区分:身体性知识与符号性知识
        2.3.2 知识对象的区分:实在的层次与抽象阶梯
3 社会世界的知识建构与新闻的定位
    3.1 双向建构:赋予社会世界的经验以秩序
        3.1.1 人类社会的经验如何分化成了事实和价值
        3.1.2 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双向建构
    3.2 新闻:面向社会公共领域的感知性知识
        3.2.1 新闻的对象:事物世界和人格世界
        3.2.2 新闻的表征:文学与科学的语言
4 新闻建构社会实在的“理想类型”
    4.1 样本来源、研究方法
        4.1.1 样本来源:普利策新闻奖作品(1998-2016)
        4.1.2 研究方法
    4.2 理论框架:罗伊·巴斯卡尔的三重实在观
    4.3 理论假设下的“理想类型”
    4.4 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的“理想类型”
        4.4.1 经验具象类型(事件→经验)
        4.4.2 经验抽象类型(经验→事件)
        4.4.3 机制预警类型(事件→经验→机制)(经验→事件→机制)
        4.4.4 “理想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4.5 经验的具象和抽象:新闻的不同知识向度
        4.5.1 新闻将经验建构为事实和因果关系
        4.5.2 新闻将经验建构为共享的价值和意义
5 新闻的知识特性限制和客观性
    5.1 生活世界的结构限制
        5.1.1 生活世界的结构:现象学的解释
        5.1.2 新闻报道与科学探究:自然态度到怀疑态度
        5.1.3 新闻知识特性的限制:感知闭环结构
    5.2 重思新闻的客观性
        5.2.1 新闻独特的客观性:“客观地”感知社会世界
        5.2.2 主客分离与主客统一:新闻客观性的双重意涵
        5.2.3 新闻客观性:回归交流的本质
6 新闻与社会关系的再审视
    6.1 对传统新闻观的反思
    6.2 新闻研究中的二元路径
    6.3 传递和仪式的辩证运动:新闻的社会功能
        6.3.1 新闻作为社会生存气候和道德气候的表征
        6.3.2 新闻作为信息和仪式的双重社会控制
        6.3.3 新闻促进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调和
    6.4 新闻“真实感”与社会“真实图景”
结语:新闻是一种平等获取的公共知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媒介融合
        1.2.2 关于《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
        1.2.3 关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
    2.1 前融合时期(1882-1902年)
    2.2 班克罗夫特家族时代的融合(1902-2007年)
        2.2.1 克莱伦斯·巴伦时期(1902-1941年):专业化的开始
        2.2.2 伯纳德·基尔格时期(1941-1967年):基尔格革命
        2.2.3 华伦·菲利普时期(1967-1988年):菲利普扩张
        2.2.4 彼得·卡恩时期(1989-2007年):数字化融合的发展
    2.3 默多克时代的融合(2007年至今)
        2.3.1 《华尔街日报》的“默多克式进化”
        2.3.2 “无处不在的《华尔街日报》”融合战略
3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战略环境与使命愿景分析
    3.1 《华尔街日报》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华尔街日报》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3.2.1 《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资源构成
        3.2.2 《华尔街日报》资源的VRIO框架分析——日报核心竞争力
    3.3 《华尔街日报》的使命和愿景
        3.3.1 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的使命构想
        3.3.2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SWOT分析
        3.3.3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的愿景目标——“无处不在的《华尔街日报》”
4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选择
    4.1 《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融合战略
        4.1.1 内容融合战略
        4.1.2 终端融合战略
    4.2 《华尔街日报》的经济融合战略
        4.2.1 “付费墙”模式与免费模式的融合
        4.2.2 全球广告销售网络及融合广告
        4.2.3 平台广告销售战略
        4.2.4 视频广告战略
        4.2.5 原生广告战略
        4.2.6 活动营销战略
        4.2.7 数据库营销战略
        4.2.8 多元化战略
5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实施
    5.1 《华尔街日报》实施媒介融合战略的组织结构
        5.1.1 新闻集团和道琼斯公司组织结构
        5.1.2 《华尔街日报》的编辑部融合历程
        5.1.3 《华尔街日报》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
    5.2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的实施过程
        5.2.1 组织制度
        5.2.2 资源配置
        5.2.3 知识管理
        5.2.4 沟通交流
    5.3 《华尔街日报》融合的组织文化建设
        5.3.1 责任型组织文化
        5.3.2 学习型组织文化
        5.3.3 合作型组织文化
        5.3.4 开放型组织文化
    5.4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理念和融合程度
        5.4.1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理念
        5.4.2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模式和融合程度分析
6 《华尔街日报》媒介融合战略对中国大陆报纸的启示
    6.1 理念的启示
        6.1.1 用户思维融合理念
        6.1.2 平台思维融合理念
        6.1.3 跨界思维融合理念
    6.2 重构融合型产品平台
        6.2.1 《华尔街日报》的融合型产品平台
        6.2.2 融合型产品平台重构机制
    6.3 重构融合型经营平台
        6.3.1 员工平台
        6.3.2 商务经营平台
        6.3.3 受众平台
        6.3.4 融合型经营平台重构机制
    6.4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6.4.1 拥抱媒介融合思维和互联网思维
        6.4.2 构建融合型平台生态圈
        6.4.3 融合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四、《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D]. 潘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1)
  • [2]《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D]. 金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3]党报新闻故事化叙事研究 ——以《河南日报》为例[D]. 桑涛. 河南大学, 2020(02)
  • [4]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D]. 郑冉.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5]框架的竞争:《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5G议题报道框架比较研究[D]. 林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1)
  • [6]《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D]. 王毅璇.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美贸易摩擦主流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华尔街日报》为例[D]. 周武. 兰州大学, 2020(01)
  • [8]《经济观察报》汽车报道研究[D]. 李青璇. 湖南大学, 2019(07)
  • [9]新闻的知识特性研究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D]. 郑忠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华尔街日报》的媒介融合战略[D]. 张利平. 武汉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华尔街日报式的新闻写作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