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助推互联网经济

通胀助推互联网经济

一、通胀求救网络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郭忠文[1](2020)在《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语素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素选取的问题。杨晓黎(2018)选取了有利于教学的重点语素与核心语素,重点语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严格的选取标准、确定的数量(228个),为开展语素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已选重点语素只是根据《等级大纲》和《等级划分》来选取,而以重点语素为基础选取的核心语素(95个)更是严格地按照规定标准来操作,它们都未对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料或相关教材进行考察,所以重点语素的选取标准和核心语素的选取情况还有待探讨,同时,我们还需研究重点语素的教学应用情况。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并描述了前人关于语素构词和语素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统计和分析重点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构词情况。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重点语素的选取和划分标准;其次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构建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并选取构词能力强的重点语素进行构词分析。第三章为分析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考察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与分布情况;其二是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分析重点语素在具体教材中的构词分布情况;其三是将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情况和在教材中的构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其四是在比对分析基础上补充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我们对重点语素在《汉语教程》六册共计2522个词汇构词情况进行穷尽性考察,并构建语料库,在杨晓黎(2018)选取的95个核心语素基础上,根据重点语素在实际汉语教学中的构词能力,对核心语素进行了适当增补。第四章为研究重点语素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包括初中高级班重点语素教学的开展策略、教材的编排建议等。结语是对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贾瑞芳[2](2020)在《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文中指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传奇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备受读者青睐,曾多次被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其中改编次数最多的一部作品是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该小说从1944年出版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改编者们在忠实原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的语境,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进行新的演绎。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而且体现出了不同时代背景的创作者们对原作主旨的多重精神文化解读。本文选取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四部改编作品,包括电影和话剧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梳理小说文本、写作背景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参与其新时期的话剧改编工作。探析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和话剧作品中的互通性,并追寻《红玫瑰与白玫瑰》屡次被改编的原因与时代背景。鉴于多版改编作品艺术形式的不同,在对现有作品进行逐个的分析与比对。首先探究文本的可改变性及其特征,将其与历次改编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析了不同改编作品对原作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与主题再现的变化,时间与空间的叙事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而研究不同版本作品所呈现的审美意蕴与美学价值。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作品本身不仅对爱情、对人生、对人性等主题有着深刻理解,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时代特征。随着创作者们所处时代的变化,审美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得改编作品也随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角度诠释了这部作品,历久弥新。不同版本的改编作品映射了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受众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改编作品中,还体现了近百年来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爱情和生活影响。经过研究,尝试把近几十年《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同时在努力解读改编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与中国时代发展中个体的精神追求如何相互适应。

刘宁[3](2018)在《区域货币集团的兴起及其地缘政治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区域货币集团已经成为一种显着的地缘政治经济现象。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货币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同时也受地缘政治经济驱动的影响。区域货币集团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有三个方面:一是与货币竞争和货币发行机构有关;二是与地区货币金融稳定有关;三是与地区政治认同有关。就现有的区域货币集团而言,在国际层面,美元的扩张增强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在地区层面,欧元区、中非和西非法郎区以及东加勒比地区和东亚地区,地区货币合作不仅促进了地缘融合,同时也加强了地区系统内部的稳定。不论是国际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都在重新塑造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谢罗奇[4](2016)在《国际游资流动的有效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金融剧烈动荡。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化成了全球经济危机。但次贷危机过后,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游资对新兴市场的信心逐渐减弱而迅速撤离新兴市场国家,导致了2011年下半年巴西、泰国、韩国等国家的货币迅速贬值。2013年5月,美联储主席暗示QE即将退出,使印度、南非等经济最脆弱的国家率先倒下,金融危机向第三波层层递进。其后,在美联储QE退出及加息与加息预期的影响下,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先是2014年底的俄罗斯卢布危机,随后是2015年的人民币“811”贬值风波,然后是哈萨克斯坦坚戈贬值风波,再后是阿根廷比索与阿塞拜疆马纳特的一夜大跌,委内瑞拉经济危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历史表明:变幻莫测的预期转变和投资者的“牛群跟风行为”,是国际金融动荡之直接原因,而主要推动力就是国际游资的投机冲击。可以说,没有国际游资的国际化流动,也就没有当今让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谈之色变的国际金融动荡的发生。国际游资是一种典型的投机性资本,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但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刺激了国际游资的迅速膨胀,电子信息技术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不仅为国际游资的大规模快速流动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国际游资提供了投机牟利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大部分是由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而直接引发的,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激发起各国学者和决策者们对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的极大兴趣,不少学者对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发生的原因、冲击的时间、数量等进行了颇受瞩目的分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我们也可以利用三代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对国际游资投机冲击的机理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也逐步提高,国际游资流动对各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国际游资流动规模和流动频率的提高,各国对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政策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这种溢出效应加速了危机的传染与扩散。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协调与合作。通过用阿瑞西亚和玛奎斯的“监管中的外部性模型”来研究发现加强国际游资流动监管是必要性,而且经济联系越紧密,金融全球化程度越高,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也就越大。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可以分为国内监管、国际双边协调与合作监管、国际区域协调与合作监管及全球协调与合作监管。其中,国家监管是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基础,而双边协调与合作监管是国际游资流动国际监管最基本、最常见、最有效的监管方式,而区域协调与合作监管是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一种次优选择,但就长期来说国际游资流动的全球协调与合作监管将是一种发展趋势。就国内监管而言,主要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有了不少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国际游资在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一国经济产生冲击,这种冲击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中表现非常明显,而且也发生在2015年的中国。因此,国际游资流动的国内监管应该从宏微观两方面着手,用周小川的话来说就是应该“构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互相补充,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统一协调”国际游资国内监管体系;只要协调与合作双方具有良好的政治和外交关系、较高经济交往与交易频率、经济具有同质性或互补性、双方对对方的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与监管模式了解就能很好的进行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双边协调与合作,目前很多双边协调与合作是通过司法互助协定和谅解备忘录来实现的;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国际游资投机冲击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也有区域性和扩散性。因此,区域性的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越来越重视,加强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区域协调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防御和阻止金融危机的区域传播;虽然,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全球监管协调与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因为美国是国际游资的主要供给国,而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重大特征是美国作为金融霸权的霸主国几乎控制了所有的国际金融重要机构,因此导致目前国际游资流动的全球监管协调与合作困难重重,但从长期来说,协调与合作仍将是今后国际游资全球监管的主要趋势。当下正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进程的关键时期,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将面临重大调整,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应当在这场大国金融利益的博弈中准确定位和积极应对,通过G20这一平台更多的参与甚至主导全球性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中国可以重新审视本国优势和外国劣势,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在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议题设立、标准制定、执行原则等方面积累经验,争取成为国际游资流动全球监管协调与合作的推动者和引领者。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国际游资流进流出中国市场的速度和规模在持续攀升,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流动及其投机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忧,给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风险。通过测算,我们得知2005-2011年,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入中国,而2012年、2014年、2015年国际游资则大规模撤离中国,尤其是2015年国际游资的撤离使中国外汇储备减少4500亿美元以上,也助推了中国股市和汇市的双双下跌,可以说中国的股市、汇市和房地产市场已成为国际游资投机“对赌”和“套利”的主要场所。但中国目前对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制度建设滞后,监管乏力,监管系统不完善。因此,中国应该通过审慎开放资本账户,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立与完善国际游资流动风险监控体系,加强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等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的监管,以防范国际游资的投机冲击。

孙涵[5](2016)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随即蔓延到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等欧元区国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从危机的爆发至今,已经超过7年。在此期间,虽然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先后启动了多种救助机制,债务国自身也为缓和危机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外部援助和债务国内部紧缩努力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演化,已经成为困扰整个欧盟经济复苏的关键问题。不仅如此,危机还引起了世人对于欧元前景和未来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担忧,可以说,这场主权债务危机成为了事关欧盟前途的重大事件,在经济政治领域对世界将产生深远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债务金融危机,但一般经过一到二年就解决了,为什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是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1980年在韩国,1985年左右在拉丁美洲国家,1997年在东南亚国家,和2001年在阿根廷先后发生的金融危机,都具有外债危机的特点;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具有内债危机的特点;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是外债危机,但又不像外债危机。之所以像外债危机,是因为希腊等债务国所借的债务是来自德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所以不像外债危机,是因为债务是用欧元计价的,而欧元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家所使用的本国货币。与此相对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又是内债危机,但也不像内债危机。因为,希腊等国的债务虽是欧元计价,但不是从本国企业和家庭筹集的,而是从外部筹集,本国政府也没有能力发行和管理欧元。所以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外债危机,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内债危机。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两不像”的特点,尝试用解决外债危机的方法来化解欧债危机难以奏效,同样,用解决内债危机的方法也难以奏效,这是欧债危机至今未能彻底解决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特殊性,本文首先从马克思经典债务理论入手,以债务危机反应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合作与对抗关系为视角,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行全景式研究。通过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揭示债务危机与债务国货币主权丧失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举债、生产、贸易和偿债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债务危机治理的根本出路,为我国合理利用外债提供参考。通过对不同债务危机进行比较研究,探寻这些危机的异同点,揭示债务危机的本质,对我们全面认识债务危机,防范危机发生提供有益的借鉴。马克思的债务理论认为,债务关系体现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关系。如果债务人通过对外举债,能够有效的实现提高生产、增加贸易、推动经济增长,那么,偿债就有保证,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就可以进行良好的循环合作;反之,则债权与债务双方就会发生对抗,直至以极端的债务危机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关系在希腊债务危机中表现最为明显。希腊政府的对外负债,未能用来有效地发展生产、贸易和推动本国经济增长,而是用来增加国民福利、提高收入水平,最终导致无力偿债,从而引发了债权国与希腊的对抗,爆发债务危机。同时,债权国对希腊救助所附加的严格紧缩性条件,又引发了希腊国内民众与政府,希腊与欧盟的对抗。欧元区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本国政府为维护金融稳定,防止经济衰退而使用财政资金救助本国银行业,使银行业危机转化为主权债务危机;另一类是政府受历史债务和经济疲软拖累,财政赤字飙升,债务居高不下,最终导致严重的主权债务问题。欧元区成员国的政府财政赤字,无法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缓解,只有求助于债权国的宽限和援助,虽然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多轮救助,但只是暂时缓解,而未能彻底解除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是欧元区货币制度和政治制度缺陷的集中反映。欧元区各成员国使用的欧元,是由欧洲央行发行的超主权信用货币。货币的统一给欧元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却无法满足各国政府调节各自经济的需要,当各成员国面对非对称经济冲击时,财政政策成为唯一调节手段。欧元区国家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出现巨大矛盾。欧元的制度设计,突出了统一的货币权力对分散的财政权力的制约,却忽视了两者相互的配合。同时,欧盟治理结构的缺陷,也导致成员国财政纪律松弛,道德风险频发,联盟内部政策协调不足,金融监管不力。在危机发生后又出现决策行动迟缓,央行救助不力,成员国之间对立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阶段运行良好,但是运行到经济货币联盟阶段,则遭遇重大挑战,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经济联盟与国家主权的冲突。因此,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政治经济学危机。欧元区统一了货币和中央银行体系,进而统一了区内经济,但完全的货币经济解决不了各成员国现实存在的失业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需要依靠各国政府自行调节。欧元区的各成员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丧失了货币主权,失去了利率、汇率等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只能依靠财政扩张和举借外债来解决本国失业和收入问题。经济统一,而政治仍独立的矛盾,是欧元区的根本矛盾,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也要通过推进欧盟政治一体化来实现。对比以往发生的几次主要债务危机,我们能进一步看清欧债危机的特殊性。尽管债务危机本质上都是信用危机,但以往发生过危机的韩国、拉美国家、泰国和阿根廷等危机国,都是主权国家,有自己的货币主权,发生危机时,可以利用汇率、利率调节其国际收支,抵御来自外部的冲击。而此次深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希腊等国,则由于加入欧元区而丧失了货币主权,不再有能力通过调节本国国际收支化解危机,只能依靠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的全面支持和合作。进一步对比中国和希腊利用外债的效果,我们发现,我国有效的利用外债发展生产,扩大贸易,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实现了债权债务关系的和谐;而反观希腊,其在利用主权债务方面未能实现以上目的,从而造成了债务国和债权国的严重对抗。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外债,如何防范债务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我国带来了重要启示。

陶越英[6](2015)在《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共产党1986年在越南开启并实施了革新开放的进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面对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集中探讨1986年至今近30年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经济转型及经济问题,目的是总结经验,更好地直面挑战,探寻越南未来发展新路子,实现越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0年来,越南面临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双重任务,本文在集中探讨越南革新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分析越南近30年来经济模型转换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回顾和综述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有关越南革新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越南在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实践以及处理二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对越南革新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作了深入剖析,借鉴相同经济体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经验,结合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越南革新开放,建立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目的是实现越南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本文结构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标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集中探讨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经济模型转换和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第三章集中对越南近三十年来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第四章总结国际上有关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对与越南相似的经济体如中国、原苏联以及原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比较,吸取相应的经验,以便不断完善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型。第五章对越南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评估。第六章提出促进越南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是较系统地论述了越南的革新开放进程及其阶段特征;对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本质作了分析;对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改革绩效作了评价;提出了深化革新开放的相关建议。

张露[7](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张成伟[8](2014)在《恒邦黄金珠宝集团聚焦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珠宝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至2013年国内黄金珠宝零售额已达到2959亿元,预计继住房、汽车之后,珠宝首饰将成为第三大消费热点。随着国内珠宝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市场中产品琳琅满目、品牌百花齐放、营销模式种类繁多,令企业无所适从。加之,企业受自身资源所限,全面进攻策略不具有可行性,准确恰当运用营销资源成为企业制胜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将企业自身优势和市场机会相匹配,争取营销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成为越来越多的珠宝企业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为新进入企业恒邦量身打造最佳营销策略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恒邦要全面提升竞争力,必须聚焦自身有限的营销资源于某一营销要素或某一营销要素的某一点,实施聚焦营销策略。聚焦营销的核心是“取舍”和“匹配”。首先明确优势和劣势,找到与企业自身优势最匹配的某一细分市场,持续塑造品牌专一的核心价值,合理规划产品线,选择最佳进入市场的渠道模式或形态,最终集中分散的营销资源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哈尔滨、深圳、广东、上海四大城市的珠宝消费者购买偏好的抽样调查,经量化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区域、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服务质量和产品设计风格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价值;品牌专卖店是新品牌传播效果较好的渠道。基于此,从市场、产品、品牌、渠道四个方面来构造恒邦4F聚焦营销的理论框架。首先对市场聚焦、产品聚焦、品牌聚焦、渠道聚焦从概念上进行了重新界定,然后运用相关案例对四种聚焦策略的分类和实施步骤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操作方法,最后为恒邦量身定制了具体的4F聚焦营销组合策略。

康欣[9](2014)在《国家债权与霸权转移 ——美国对英国的债权政治研究(1917-1945)》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间经济债务与国际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近代国际关系史反复表明,围绕着国家债务而展开的外交战略将直接关系到国家间权力的转移。国家间债务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1917年-1945年间美国如何利用对英国的债权成功地介入欧洲事务,顺利地实现英美之间的霸权交替进而成为战后霸主的历史。本文认为,对债权的政治运用贯穿了美国获得霸权的整个历史进程,美国成功地运用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权力,以对英经济债权换取了英国的政治霸权。本研究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两个维度展开。在理论上,本研究融合吸收相互依赖理论和权力交换理论的成果,提出了债权政治的概念,建立了分析经济债权转换政治权力的分析框架。债权政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是这个分析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债权向政治权力转移的静态结构中,有关的各个行为体面临的体系压力和各行为体在权力交换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债权政治运作的可行性。债权转移的动态变化中,债权政治化的成本以及债务国的需求决定了债权向政治权力转移的现实性。国家间的经济债权向政治权力转移的实现是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互动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美国对英国的债权始于英国霸权体系之下,但是把经济债权转化为政治权力的机遇却是德国挑战国际体系而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一方面为了进行战争融资对美国大幅举债,另一方面又基于对内举债的历史传统,维持了高水平的内债,致使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面临内外债台高筑的局面,为美国在一战后继续维持和扩大对英债权提供了客观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加激发了美国对债权政治的运用,通过相互依赖理论中所讲的“联系战略”,成功地从英国手中夺得全球霸主的政治权力。美国债权政治的主要做法是:一、在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要求取消债务的情况下,和欧洲国家达成了偿债协议,既维护了既有的经济债权,又占领了国际政治的道德高地,从而催生了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对美国霸权的认同感;二、利用债务偿付机制操控黄金的流入和国际物价水平,实现了从债权主导向货币主导的飞跃;三、美国通过向战败者德国注资,在美国债权——欧洲债务——德国赔偿问题上建立关联,为美国在今后的欧洲大陆政治竞争中争取优势埋下伏笔;四、在军备上通过“要么还钱,要么削减军备”的原则,用债务压力和军备竞赛全面压垮英国经济,迫使英国的国民在心理和实力上对美臣服;五、美国最后以“不了了之”的方式,实际放弃了对英债权,以经济让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债权向国际政治权力的转移。美国承担的债权政治成本是巨大的,但是收益更大,实现了总体权力优势向美国的转移。与以往从国际政治角度研究英美霸权交替所不同的是:对美国债权政治的研究凸显了美国与英国争夺霸权过程中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美国在经济债权问题上的“进取性”和“战略性”,反映了新兴国家如何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政策工具,获得和扩大权力的全过程。可以认为,1917年-1945年以债务和债权为表现形式的美欧经济领域的争斗,实际上是政治争斗的序曲或伴唱。这对于解释英美霸权交替这一“20世纪国际关系史编纂中的核心问题”有一定的学术开拓意义。对于美国债权政治历史研究,有助于激发对中国“债权国地位”的战略思考。本研究认为: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应立足于长远的角度,适当让与在债权上的部分经济利益,通过让利来增进中国与国际经济间的相互依赖,进而扩大中国的全球政治影响力,这也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建立“正确的义利观”,树立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所需付出的必要成本。

周庆华[10](2014)在《欧洲银行业联盟研究》文中认为眼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有了缓解,但从2009年底这场危机开始爆发以后不断跌宕起伏,步步惊心的情景仍使人记忆犹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逐步由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从公共部门向银行体系渗透,演变为一场欧洲银行业危机。首先,银行业危机表现为欧洲银行面临较大的资本金补充压力和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欧洲各银行都不愿将资金拆借给对方,担忧对方持有欧元区债务高危国家的债券头寸损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其次,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恶化,欧洲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和融资困难,银行违约风险增大,而银行业危机造成严重的惜贷倾向,推高借贷成本,使实体经济受挫,经济状况的恶化又反作用于银行资产负债表,引发更深层次、更广泛的不稳定性,最终给居民、企业和社会的信心带来严重负面冲击,对欧元构成致命打击。这样,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业危机交叉感染,相互加强,形成负反馈循环,严重影响欧洲经济的发展。这场危机充分暴露出欧洲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解决银行系统问题成为应对欧债危机的关键环节。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组建构想之所以被提出,究其背景有以下几点:第一,打破银行业同主权债务之问的负反馈效应。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呈现恶性循环之势。由于银行和主权国家债务之问的联系常常使金融风波的影响更加严重,其恶性循环往往使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通过组建欧洲银行业联盟设立欧洲存款保障机制和达成欧盟层面的危机处置协议,能够绕过主权直接对受困银行进行援助以及对倒闭银行进行清算,从而打破银行同主权之问的联系。第二,防止金融市场分割,确保货币政策传导。由主权债务危机及银行业危机造成的融资及借贷市场压力,会进一步导致欧元区银行业体系沿国界分裂。欧洲银行业联盟中的银行单一监管机制能够加强欧元区银行业统一监管,实现超越国家的利益追求,避免国别监管偏见,能够有效预防和监测银行业风险,防范银行业风险的系统性蔓延,强化金融一体化,利用欧洲银行业内在联系,改善宏观经济不平衡状况,从而保证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更加顺利实施。第三,保护储户和纳税人利益。在欧洲银行业联盟框架下,由金融业出资设立基金,银行业联盟可在金融业陷入危机时实现自救,从而降低纳税人承担的风险,同时也可有效保障储户的利益。当然,银行业联盟从提出到真正建立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本文通过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探寻解决由此产生的欧洲银行业危机的办法,即组建欧洲银行业联盟。欧洲银行业联盟由单一监管机制、单一处置机制及共同存款保险机制三大支柱组成,每一支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现阶段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就是单一监管机制的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组建是欧盟一体化的新发展,是欧盟朝向真正的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关键一环,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加深对欧洲在经济一体化过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认识,从而正确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为深入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希望通过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研究得出对中国银行业的监管和改革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国需要一个在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起作用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也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全文共十五万字,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选题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研究的贡献及不足;第二章是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相关理论分析。主要包括二个部分:一是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界定;二是对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及银行监管方面的理论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介绍和分析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的背景及原因。重点分析了欧债危机及欧洲银行业危机发生的原因、其对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指出了欧洲银行业危机的蔓延及与主权债务之间相互感染主要是因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在体制上、制度上存在着缺陷,宏观经济的不协调、大国因素及不对称冲击等导致欧洲央行的独立性不够,并且欧洲央行和欧元区成员国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在对银行的监管和受困银行的救助上步调不一,效果不佳;第四章介绍了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内容及组建进程,分析了欧洲银行业联盟在组建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指出了欧洲组建欧洲银行业联盟的难点。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建议,欧洲银行业联盟包括单一监管机制、单一处置机制及统一存款保险机制三大支柱,现阶段主要是单一监管机制的建设,首先从加强欧洲央行对欧元区银行的正式监管开始,所以本章重点对单一监管机制的建立原因、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单一监管机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五章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影响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在未来欧盟金融一体化中的作用,指出了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缺陷,并从欧洲新兴国家的角度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未来进行了前瞻性分析;第六章是欧洲银行业联盟对中国的启示。本章从欧债危机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开始,对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欧洲银行业联盟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及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第七章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欧洲银行业联盟的风险控制问题、在清算中的责任分担问题及单一处置机制中的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说明。

二、通胀求救网络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胀求救网络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语素构词研究
        1.2.2 语素教学法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重点语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情况考察
    2.1 重点语素的界定
    2.2 重点语素语料库的建立
    2.3 重点语素构词状况考察
        2.3.1 构词频率
        2.3.2 构词类型
        2.3.3 构词位置
第三章 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情况统计分析
    3.1 《等级划分》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3.1.1 构词分布
        3.1.2 构词类型
        3.1.3 构词对比分析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3.2.1 构词统计
        3.2.2 构词分布
    3.3 《等级划分》和《汉语教程》构词对比分析
    3.4 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
        3.4.1 新增核心语素的构词情况
        3.4.2 增补核心语素相关分析概括
第四章 重点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4.1 利用重点语素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4.2 不同阶段重点语素教学实施策略
        4.2.1 初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2.2 中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2.3 高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3 重点语素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4.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4.3.2 重点语素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附录二 《等级划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附录三 《汉语教程》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可见”的文本——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改编可行性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奇情化书写
    第二节 情节元素的精确性雕琢
    第三节 情绪氛围的可视性构建
第二章 银幕再现——1994年电影版《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原着搬演
    第二节 意象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意识
第三章 创造性演绎——2007年明星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推陈出新
    第二节 舞台上的时空
第四章 颠覆性改写——2010年时尚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
    第一节 颠覆原作
    第二节 戏剧危机下的生存
第五章 奇观化呈现——2019年现代版话剧《红白玫瑰》
    第一节 时尚版与现代版版本演变研究
    第二节 现代化舞美升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现代化的传播营销策略
结论:《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实践的理论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张爱玲文学作品被改编信息表
附录 B 时尚版与现代版差异表
附录 C 2010 年时尚版《红玫瑰与白玫瑰》话剧剧本
附录 D 2019年现代版《红白玫瑰》话剧剧本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区域货币集团的兴起及其地缘政治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地缘政治到币缘政治
二、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
    2.1区域货币集团的形成
    2.2区域货币集团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
    2.3对区域货币集团的历史纵向对比
三、对现有区域货币集团的实证研究
    3.1美元扩张与美元区
    3.2欧元区
    3.3东亚地区货币合作
    3.4世界其他货币区
四、结语

(4)国际游资流动的有效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国际游资流动的历史和现实考察
    2.1 国际游资是典型的投机资本
        2.1.1 国际游资是高投机性资本
        2.1.2 国际游资是高流动性投机资本
        2.1.3 国际游资是高杠杆性投机资本
    2.2 国际游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剖析
        2.2.1 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是国际游资产生的根源
        2.2.2 国际货币体系和政局动荡促使国际游资快速增长
        2.2.3 金融创新的发展刺激了国际游资的急剧膨胀
    2.3 追求高额回报是国际游资流动的根本原因
        2.3.1 机构投资者是国际游资流动的主体
        2.3.2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国际游资流动的主渠道
        2.3.3 现代科学技术与金融相互融合发展促进了国际游资的流动
第3章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理论基础
    3.1 国际游资投机冲击理论模型
        3.1.1 第一代投机冲击理论模型
        3.1.2 第二代投机冲击理论模型
        3.1.3 第三代投机冲击理论模型
    3.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理论依据
        3.2.1 相互依赖理论
        3.2.2 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理论
        3.2.3 经济博弈论
    3.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理论模型
        3.3.1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含义
        3.3.2 金融危机的传导理论与扩散模型
        3.3.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外部性模型
    3.4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模式与监管框架
        3.4.1 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
        3.4.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框架
第4章 国家监管是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基础
    4.1 国际游资流动影响一国经济安全
        4.1.1 国际游资流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
        4.1.2 国际游资流动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
        4.1.3 国际游资流动造成证券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4.1.4 国际游资流动推高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4.2 国际游资流动国家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4.2.1 国际游资流动国家监管的成功经验
        4.2.2 国际游资流动国家监管的失败教训
        4.2.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经验与教训的启示
    4.3 国际游资流动的国内监管应从宏微观两方面着手
        4.3.1 宏微观审慎监管是目前金融监管最热门的话题
        4.3.2 微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理念不同
        4.3.3 宏微观审慎监管需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4.4 国际游资流动的国内统一监管与责任政府
        4.4.1 统一监管是国际游资流动国内监管的发展趋势
        4.4.2 国际游资流动国内统一监管是政府的责任
第5章 双边协调与合作是国际游资流动国际监管的最有效方式
    5.1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一般理论阐释
        5.1.1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内涵
        5.1.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主要形式
        5.1.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主要内容
    5.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博弈分析
        5.2.1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博弈的假设条件
        5.2.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博弈的模型设计
        5.2.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博弈结果分析
    5.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的实践
        5.3.1 美国与瑞士司法互助及证券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
        5.3.2 美国-欧盟的金融监管对话机制
        5.3.3 美国与加拿大的证券信息披露协调与合作实践
        5.3.4 中国金融监管双边协调与合作实践
第6章 区域协调与合作是国际游资流动国际监管的次优选择
    6.1 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与区域性金融危机反思
        6.1.1 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与西欧金融风暴
        6.1.2 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与墨西哥金融危机
        6.1.3 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与东南亚金融危机
        6.1.4 国际游资投机性冲击与欧债危机
    6.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动因分析
        6.2.1 区域协调与合作可以防御和阻断金融危机的传播
        6.2.2 区域协调与合作可以维护区域的共同利益
        6.2.3 区域协调与合作可以提高监管效率
        6.2.4 区域协调与合作可以防范区域系统性危机
    6.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制度设计
        6.3.1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区域协调与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6.3.2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区域协调与合作的职能定位
        6.3.3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区域协调与合作的基本框架
    6.4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区域协调与合作的模式分析
        6.4.1 欧盟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模式
        6.4.2 东亚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模式
        6.4.3 其他主要区域性金融监管机构和模式
第7章 全球监管协调与合作是国际游资流动国际监管的未来趋势
    7.1 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全球协调与合作体系
        7.1.1 全球综合性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体系
        7.1.2 全球专业性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体系
    7.2 金融危机促进了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全球协调与合作的发展
        7.2.1 资本充足率监管限制国际游资的无限扩张
        7.2.2 高杠杆机构监管防止国际游资的投机冲击
        7.2.3 离岸金融中心是国际游资的重要监管场所
    7.3 国际游资监管全球协调与合作的发展趋势
        7.3.1 对现行国际游资流动全球监管协调与合作的检讨
        7.3.2 对国际游资流动开征全球资本税具有可行性
        7.3.3 协调与合作仍将是国际游资流动全球监管的未来趋势
第8章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及其监管现状分析
    8.1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的现状分析
        8.1.1 国际游资流动规模的测算方法
        8.1.2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的渠道分析
        8.1.3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的规模测算
    8.2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发展历程
        8.2.1 积极引进外资,严格限制资本流出
        8.2.2 逐渐放松资本管制,推动资本自由流动向前发展
        8.2.3 引导国内资金走向国际市场,提速资本自由化进程
    8.3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具体内容及其效果
        8.3.1 直接投资管理及其效果
        8.3.2 证券投资管理及其效果
        8.3.3 外债管理及其效果
    8.4 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8.4.1 国际游资监管的制度建设滞后
        8.4.2 国际游资国内监管协调乏力
        8.4.3 国际游资监管系统不完善
        8.4.4 国际游资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9章 加强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策略建议
    9.1 审慎开放资本账户,加强资本流动管制
        9.1.1 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发展趋势
        9.1.2 资本账户自由化开启国际游资冲击之门
        9.1.3 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
    9.2 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防范国际游资流动风险
        9.2.1 货币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
        9.2.2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9.2.3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防范国际游资流动风险
    9.3 迅速改革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建立与完善资本流动风险监控体系
        9.3.1 迅速改革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9.3.2 建立与完善资本流动风险监控体系
        9.3.3 加强国际资本流动风险控制政策体系的配合
        9.3.4 优化国际游资流动监管措施
    9.4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国际游资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9.4.1 双边协调与合作应是中国国际游资流动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重点
        9.4.2 积极主导国际游资流动监管的区域协调与合作
        9.4.3 努力参与全球性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框架的重构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中国银监会签署的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一览表
    附录 2:中国证监会与境外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的备忘录一览表

(5)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债务理论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2.1 马克思的债务危机理论
    2.2 外债未能推动经济增长
    2.3 外债用于提高工资改善福利
    2.4 外债未能带来贸易顺差
    2.5 债务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对抗
第3章 欧元区其它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3.1 爱尔兰债务危机的成因
    3.2 意大利债务危机的成因
    3.3 西班牙债务危机的成因
    3.4 葡萄牙债务危机的成因
第4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应对措施
    4.1 欧盟的危机应对措施
    4.2 欧洲央行的危机应对措施
    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应对措施
    4.4 债务国的危机应对措施
    4.5 欧债危机利害方之间的对抗
    4.6 欧债危机发展新趋势
第5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货币制度因素
    5.1 欧元是欧盟各国协商创造的信用货币
    5.2 欧洲中央银行的宗旨
    5.3 欧元统一能满足欧元区私人交易的需求
    5.4 欧元统一不能满足欧元区政府调节经济的需求
第6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政治体制因素
    6.1 欧盟形成的历程
    6.2 关税同盟与独立国家是相容的
    6.3 共同市场与独立国家是相容的
    6.4 经济联盟与独立国家难以相容
    6.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意味政治经济学危机
第7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其他债务危机的比较
    7.1 与拉丁美洲国家外债危机比较
    7.2 与韩国外债危机比较
    7.3 与泰国金融危机比较
    7.4 与阿根廷金融危机比较
第8章 中国和希腊利用外债的效果对比
    8.1 GDP增长还是萎缩
    8.2 国际收支顺差还是逆差
    8.3 国民福利提高还是下降
    8.4 债务关系和谐还是对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标和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有关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 有关经济转型的文献综述
    2.3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国际经验给越南的启示
    3.1 经济增长与模式的基本理论
    3.2 国际经验给越南的启示
第四章 1986年以来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4.1 越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4.2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总体评价
    4.3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第五章 新时期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
    5.1 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5.2 越南革新开放案例研究
    5.3 影响未来越南经济模型转换的因素
    5.4 越南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方向及目标
第六章 新时期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6.1 若干的对策建议
    6.2 经济转型及发展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恒邦黄金珠宝集团聚焦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2 理论综述
    2.1 奢侈品消费行为相关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珠宝业营销相关研究
    2.3 聚焦理论相关论述
        2.3.1 聚焦思想
        2.3.2 国外相关研究
        2.3.3 国内相关研究
3 恒邦营销环境分析
    3.1 恒邦简介
    3.2 PEST 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2.5 结论
    3.3 五力模型分析
        3.3.1 原材料供应商
        3.3.2 珠宝首饰购买者
        3.3.3 潜在进入者
        3.3.4 替代品
        3.3.5 行业内的竞争
        3.3.6 结论
    3.4 SWOT 分析
        3.4.1 恒邦优势
        3.4.2 恒邦劣势
        3.4.3 市场机会
        3.4.4 市场威胁
        3.4.5 结论与对策
4 恒邦聚焦营销策略(4F)
    4.1 市场聚焦策略(Market Focus)
        4.1.1 市场聚焦的概念界定
        4.1.2 地域聚焦
        4.1.3 人群聚焦
    4.2 品牌聚焦策略(Brand Focus)
        4.2.1 品牌聚焦概念界定
        4.2.2 品牌概念聚焦
        4.2.3 品牌风格聚焦
        4.2.4 品牌个性聚焦
    4.3 产品聚焦策略(Product Focus)
        4.3.1 产品聚焦概念界定
        4.3.2 产品种类聚焦
        4.3.3 产品样式聚焦
    4.4 渠道聚焦策略(Place Focus)
        4.4.1 渠道聚焦概念界定
        4.4.2 终端聚焦
        4.4.3 模式聚焦
    4.5 总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9)国家债权与霸权转移 ——美国对英国的债权政治研究(1917-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经济权力向政治权力转移的既有文献
        二、英美之间霸权转移的已有研究
        三、战债与英美霸权转移的已有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注释
第一章 国际权力转移的结构与动因
    第一节 权力的可转移性
        一、权力可转移的程度
        二、权力形态的等级
    第二节 相互依赖理论对权力转移研究的贡献及其局限
        一、相互依赖理论对权力转移研究的贡献
        二、相互依赖理论对权力转移研究的缺陷
        三、社会交换理论对权力转移研究的贡献
    第三节 国际权力转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
        一、权力转移的静态结构
        二、权力转移的动态变化
        三、权力转移模式的综合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债权与权力转移
    第一节 国家债权及其性质
        一、债权国地位
        二、国家债权与国际政治
    第二节 债权的转化中双层博弈
        一、国家债权与国内政治变量
        二、国家债权与政治结构压力
    第三节 债权效用、借款需求与交换网络
        一、债权效用与债务国的需求
        二、交换网络与债权影响力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对美债务与英国权力的丧失
    第一节 战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德国和美国的崛起
        二、美国金融集团的崛起
        二、英国的战争融资
    第二节 英国对美国债务的形成
        一、英国对美国债务的形成
        二、其他盟国间债务关系
    第三节 英美官方在债务上的博弈
        一、美国官方在战债上的基本立场
        二、英国官方在战债上的基本立场
        三、英美之间战债协议及其履行
    第四节 英国对美国债务的清偿
        一、胡佛延债计划前的偿债情况
        二、胡佛延债计划与“绅士协定”
    第五节 违约与战债问题的遗留
        一、约翰逊法与债务违约
        二、债务问题的遗留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对英债权与美国权力的获得
    第一节 美国对英国债权的政治性
        一、政府主导的战争贷款与战债问题
        二、债权运用的国内成本与国际成本
    第二节 债权对贸易与货币领域的溢出效应
        一、美国债权与商品出口
        二、债权与货币主导权
    第三节 债权与赔偿、军备问题的斗争
        一、战债与赔偿问题上的主导权
        二、战债、裁军与美国军备扩张
        三、债权的交换网络及美国的控制
    本章小结:从债权看权力转移
    注释
第五章 美国债权政治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债权政治与美国的全球扩张
        一、美国债权政治对欧洲合作的影响
        二、美国债权在金融扩张时的特点
        三、英国对美国债权政治的反制
    第二节 中国提高债权影响力的路径
        一、中国债权的现状
        二、中国应摆脱“不成熟债权国”地位
    第三节 美国债权政治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启示
        一、美国债权经验对中国的适用性
        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
    注释
结论
    一、对债权政治的理论构建
    二、对债权政治的历史分析
    三、债权政治的现实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三、档案文献
后记

(10)欧洲银行业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概念
        2.1.1 银行业一体化
        2.1.2 欧洲银行业联盟
    2.2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相关理论
        2.2.1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2.2.2 银行监管理论
3 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的背景及原因
    3.1 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的背景
        3.1.1 欧债危机的爆发
        3.1.2 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3.1.3 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2 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的原因
        3.2.1 欧债危机与银行业危机交叉感染
        3.2.2 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金融市场缺乏统一监管
4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内容及组建进程
    4.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内容
        4.1.1 单一监管机制
        4.1.2 单一处置机制
        4.1.3 统一存款保险机制
    4.2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组建进程
        4.2.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现状
        4.2.2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组建进程
    4.3 欧洲银行业联盟风险分担机制的实证分析
        4.3.1 风险分担机制实证分析的背景
        4.3.2 资本市场一体化对风险分担机制的影响
        4.3.3 银行共同安全网对分担风险的影响
        4.3.4 欧洲银行业联盟风险分担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
    4.4 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4.4.1 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过程中的矛盾
        4.4.2 欧洲银行业联盟组建过程中的问题
5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5.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作用
        5.1.1 欧洲银行业联盟是一种危机管理工具
        5.1.2 欧洲银行业联盟是防止下一次危机的有效方式
        5.1.3 欧洲银行业联盟是保持银行长期稳定的有效手段
    5.2 欧洲银行业联盟对欧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
        5.2.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积极作用
        5.2.2 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风险
        5.2.3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财政影响
    5.3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发展前景
        5.3.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缺陷
        5.3.2 欧洲新兴国家眼中的银行业联盟
        5.3.3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发展前景
6 欧洲银行业联盟对中国的启示
    6.1 欧债危机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6.1.1 欧债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6.1.2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6.1.3 欧债危机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6.2 我国银行监管中面临的问题
        6.2.1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
        6.2.2 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问题
    6.3 欧洲银行业联盟对我国的启示
        6.3.1 欧债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6.3.2 欧洲银行业联盟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
7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2.1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系统风险控制问题
        7.2.2 欧洲银行业联盟在清算中的责任分担问题
        7.2.3 单一处置机制中的资金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四、通胀求救网络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郭忠文. 安徽大学, 2020(08)
  • [2]跨媒介书写:《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研究[D]. 贾瑞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区域货币集团的兴起及其地缘政治影响[J]. 刘宁. 太平洋学报, 2018(09)
  • [4]国际游资流动的有效监管研究[D]. 谢罗奇. 湘潭大学, 2016(06)
  • [5]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特殊性研究[D]. 孙涵. 吉林大学, 2016(08)
  • [6]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D]. 陶越英. 云南大学, 2015(05)
  • [7]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8]恒邦黄金珠宝集团聚焦营销策略研究[D]. 张成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9]国家债权与霸权转移 ——美国对英国的债权政治研究(1917-1945)[D]. 康欣. 复旦大学, 2014(03)
  • [10]欧洲银行业联盟研究[D]. 周庆华.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通胀助推互联网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