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丘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霍丘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一、霍邱县公益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温瑞霞[1](2019)在《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如何促进全球减贫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任务。对皖西地区空间贫困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地理资本与空间贫困陷阱的认识,同时对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文章以空间贫困、地理资本为切入点,借助SPSS、ArcGIS、GeoDa等软件,选用2001-2017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皖西地区贫困特征进行研究,采用贫困区位熵对皖西县域尺度贫困集聚度进行测算;利用变异系数、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对皖西乡镇尺度贫困地图的绘制及贫困陷阱的存在与演化进行检验;通过OLS回归,空间滞后、误差模型及地理加权回归等定量分析法探讨区域贫困形成的主导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根据绘制的贫困地图发现,对于南部的金寨、霍山、舒城三县,贫困程度在三类贫困地图中都表现的较深,基于区域发展水平和基于贫困发生率的贫困地图表现更突出;对于皖西的北部地区,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贫困范围和贫困程度要更深刻,从中部四县(区)交界的地方到东北区域,开始出现贫困的集聚现象,贫困呈不断发展趋势;对于霍邱县和金安区在2017年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贫困区域范围出现扩大的趋势。第二,从皖西地区贫困的整体差异来看,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整体差异逐步缩小,而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逐步扩大。从总体空间演化格局来看,三组数据测得的结果都说明皖西地区的贫困程度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即收入、区域发展水平及贫困发生率相似的乡镇趋于空间集聚,说明存在空间贫困陷阱。从局部空间演化格局来看,贫困空间呈现明显的高低集聚特征,基于个体福利水平测度的空间贫困陷阱区主要位于皖西地区中部、东北部及东南部,基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测度的空间贫困陷阱区主要位于皖西地区南部。第三,针对皖西地区空间贫困的影响因素,在非空间尺度方面,运用Person相关、OLS回归模型得出地形、交通、工业发展水平、二三产业收入水平、人口、医疗、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是主要导致皖西地区贫困的因素。在空间尺度方面,运用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到自然环境对皖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大,经济环境对皖西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大,社会环境对皖西地区各乡镇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西南部、东南部地区受人口因素的作用较强,东南部、北部地区受医疗卫生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西南部、南部地区受社会保障、生活条件的作用较强。第四,针对皖西地区现有扶贫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工程建设保障、基础设施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协作带动等宏观区域协调扶贫机制以及乡村旅游带动、科技产业扶贫、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结对帮扶等各类微观主体精准扶贫机制,以期对提升皖西地区扶贫效果提供现实依据。

徐海峰,吕睿喆,匡武[2](2018)在《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SWO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六安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压力将会不断增加。该文对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SWOT分析,认清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优、转、节、保、建"5大发展思路,以期为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刘甜甜[3](2018)在《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自然度是描述森林生态系统与原始森林植被状态的相似程度或受人类干扰破坏的程度,是反映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森林自然度的研究,能够较准确的反映森林资源质量,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模式。国有林场作为生态屏障,转变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向,使得国有林场由木材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逐渐转变为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的模式,发挥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的主体功能。森林自然度反映森林近自然性,从而可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状况。本文结合安徽省(2012-2015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和2017年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数据,选取对林场森林自然度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梳理后,以人为活动限制因素、人为活动(干扰)因素、林分状况三个评价方面为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筛选后选取海拔、坡度、林分起源、林种类型、林地保护等级、树种组成、每公顷蓄积量、林分平均胸径8个因子为指标层,由此构建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专家意见的咨询,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经过计算得出各权重值:海拔权重值为0.23;坡度权重值为0.05;起源权重值为0.41;林种类型权重值为0.06;林地保护等级权重值为0.16;树种组成权重值为0.06;蓄积量权重值为0.02;林分平均胸径权重值为0.01。再通过参考已有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通过咨询林学系专家,得到定性指标的赋值。(3)海拔越高,地势陡峭森林自然度值越大;坡度在达到陡坡之前,随着坡度增大,自然度值越大,在急坡之后就开始逐渐降低;天然林自然度远大于人工林的自然度;防护林及特种用途林的自然度等级大,用材林与经济林自然度等级自然度值偏低;自然度随着林地保护等级的提高逐步增大;在林分状况中,树种组成越丰富、蓄积量以及平均胸径越大,自然度值越大。(4)大巩山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为0.31;金寺山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为0.35;西山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为0.36;休宁县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为0.56。大巩山国有林场、金寺山国有林场、西山国有林场的森林自然度均属于森林自然度Ⅳ等级,属于近人工状态,森林资源质量相对较差。休宁县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在Ⅲ等级内,属于较近自然状态,森林资源质量较高。休宁县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明显是最高的,其次西山国有林场,再是金寺山国有林场,最后大巩山国有林场。本研究中四个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等级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林分起源基本为人工造林,天然更新森林很少;且树种组成单一基本为人工纯林,混交林比例太少。(5)根据森林自然度评价的结果,同时结合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针对不同自然度等级提出相对的经营策略,以及提出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近自然经营的目标,针对性的给出经营方案和技术措施,为国有林场的长远发展提出理论指导。对于森林自然度值较好的森林需要巩固保护,而对于森林自然度值较低的林分需要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减少人为干扰。

汪洋[4](2018)在《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利用2014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中建立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标体系,对安徽省休宁县国有林场、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霍邱县西山林场以及五河县大巩山林场的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利用生态功能评价得出的等级来划分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和ArcGIS处理软件,来分析森林景观格局,考虑到不同区域景观的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本论文采用了多个指标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班块最大面积与最小面积、班块平均面积、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等指数来评价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对生态功能指数的计算,分别分析各个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与小班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引起生态功能指数变化的原因,对后期林场重点经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分析各个林场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功能指数,得出不同的景观格局对森林生态功能的影响,可以为今后林场在提升景观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景观与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综合分析的结果,分析对比四个不同区域林场的生态功能格局,找出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为今后安徽省不同区域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参考。论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生态功能指数受到起源、龄组、树种结构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起源是天然林的森林,生态功能比人工林的生态功能要好;龄组处于近、成、过熟林的区域,森林生态功能较好,中幼林的则较低;树种结构是针叶混交林的生态功能性较好一些;地貌处于中山的生态功能最好,丘陵地区次之,平原地区最差;坡度处于斜坡的生态功能最好,陡坡的次之,急坡与险坡较差,最差为平坡;土层厚度薄等级的生态功能指数最高,其次是中等级,最差的是厚等级。(2)安徽省休宁县国有林场、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霍邱县西山林场以及五河县大巩山林场生态功能指数依次呈现递减的趋势,生态功能指数依次为0.615、0.581、0.467、0.450。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林、自然保护区的有无、树种结构不同、地貌、坡度以及土层厚度的不同。(3)休宁县国有林场、西山林场、大巩山林场均是由生态功能指数中等级的景观类型对整个林场起到控制作用,金寺山林场因中等级与好等级相差不大,所以没有单一突出的景观占据优势,整体景观稍微趋于均质化;休宁县国有林场、西山林场以及大巩山林场,三者景观异质性较低,金寺山林场较高。(4)根据各个林场自身的状况来改善和优化各个林场的树种结构,尽可能的加大储备林和公益林的建设;同时结合各个林场自身的特点可以考虑发展生态旅游以及林下经济植物;在经营林场时要平衡好景观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应优先发展生态。

何治民[5](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黄渊基[6](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张晓玲,周结斌[7](2016)在《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生态补偿现状、问题和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基本情况大别山位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处,是长江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大别山区是我国典型的集山区、库区、多省交界区、革命老区、贫困区、水土流失严重区于一体的特殊区域。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安庆市岳西县及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是大别山区核心地区。安徽省大别山区是淮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是长江水系和淮

胡俊[8](2016)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是近年来县域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县域经济贫困问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消除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十三五”扶贫开发政策的提出和精准扶贫战的全面打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课题相当紧迫。大别山地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寿县作为大别山区国家重点贫困县,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安徽省重要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通过参与导师课题搜集了大量数据,并参阅相关文献书籍,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合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建议,其次以大别山区的寿县为例,分析寿县发展现状、预测出总的经济发展趋势,阐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方法分析寿县县域经济发展优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找准寿县发展定位和战略措施,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对于促进全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社会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其他起点低、发展慢,但是有潜力的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胡淑恒[9](2015)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安徽大别山区为例》文中认为2015年9月,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各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然而,我国的生态补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来说这项工作还是起步较晚,加上区域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关系更加复杂,为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区域生态补偿基本理论的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服务价值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补偿量化模型,研究了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建设。安徽大别山区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是省会城市合肥,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安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的质量会影响到中下游区域的发展,所以安徽大别山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不仅关系到安徽大别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合肥乃至华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安徽大别山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分析了安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基于因子分析模型测算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研究了安徽大别山区及其合肥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和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依据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量化区域生态补偿金额,明确区域生态补偿上限和下限;开展了重点领域-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水电开发生态补偿和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客体、补偿方法和补偿方式等的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开展了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估,探讨了如何加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建设。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区域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谁补偿谁、补偿多少和如何补偿,系统建立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和方法,对类似区域的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补偿标准确定和补偿方式等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兆清,王有正,周晓峰[10](2015)在《皖西大别山区域生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别山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皖西是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及其下游城市的重要水源保护地,对于建设生态安徽极为重要。本课题围绕皖西大别山生态建设,分析目前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重点研究从宏观政策、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组织实施等方面加以推进,为实施生态强省提出有价值参考。

二、霍邱县公益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邱县公益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方法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空间贫困理论
        2.1.2 贫困陷阱机制理论
        2.1.3 反贫困理论
        2.1.4 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2.1.5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贫困概念的演进
        2.2.2 贫困的识别与测量
        2.2.3 地理资本对贫困的影响
        2.2.4 扶贫机制与模式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皖西地区总体贫困现状与描述统计
    3.1 皖西地区基本概况
        3.1.1 皖西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3.1.2 皖西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3.1.3 皖西地区社会发展现状
    3.2 皖西地区贫困概况
        3.2.1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规模
        3.2.2 皖西地区县域贫困特征
    3.3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区域集聚分析
        3.3.1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集聚度测算
        3.3.2 皖西地区贫困人口县域集聚特征
第四章 皖西地区贫困地图绘制及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4.1.1 研究方法
        4.1.2 指标选取
    4.2 皖西地区贫困地图绘制
        4.2.1 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贫困地图
        4.2.2 基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贫困地图
        4.2.3 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贫困地图
    4.3 皖西地区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3.1 基于个体福利水平的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3.2 基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4.3.3 基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空间贫困陷阱检验
第五章 皖西地区农村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理研究
    5.1 实证分析方法
        5.1.1 非空间尺度建模方法
        5.1.2 空间尺度建模方法
    5.2 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非空间尺度分析
        5.3.2 空间尺度分析
    5.4 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理探讨
第六章 皖西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6.1 现有扶贫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6.1.1 现有扶贫措施
        6.1.2 现有扶贫措施存在的问题
    6.2 皖西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6.2.1 宏观区域协调扶贫
        6.2.2 微观主体精准扶贫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成果

(2)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1.1生态用地面积不断减少
    1.2 沿淮湖泊面积萎缩, 功能受损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力度不够
    1.4 生态补偿缺位制约保护发展
2 生态文明建设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2.1.2 自然本底条件良好
        2.1.3 现状点源污染压力轻
    2.2 劣势
        2.2.1 经济基础薄弱
        2.2.2 基础设施欠账多
        2.2.3 城市化水平低
        2.2.4 生态系统脆弱性
    2.3 机遇
        2.3.1 宏观政策机遇
        2.3.2 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机遇
    2.4 挑战
        2.4.1 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导入
        2.4.2 区域竞争压力
        2.4.3 城市化进程
3 思路与建议
    3.1 优——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2 转——以产业生态化转型为抓手,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3.3节——以节约利用资源为突破口,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模式
    3.4 保——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 构建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
    3.5 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 激发全社会参与积极性

(3)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国有林场简介
    1.2 森林自然度的概念
    1.3 森林自然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森林自然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森林自然度研究进展
2 引言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气候特征
    3.4 水文条件
    3.5 土壤条件
    3.6 森林植被
    3.7 森林资源概况
4 技术方法和研究路线
    4.1 技术方法
        4.1.1 数据收集
        4.1.2 国有林场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权重的确定
        4.1.4 定性数据定量化
        4.1.5 森林小班自然度值计算
        4.1.6 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计算
        4.1.7 森林近自然经营对策研究
    4.2 技术路线图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国有林场基本情况分析
    5.2 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
        5.2.1 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
        5.2.2 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5.2.3 定性数据定量化处理
        5.2.4 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等级划分
    5.3 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影响因子分析
        5.3.1 人为活动限制因素分析
        5.3.2 人为活动(干扰)因素分析
        5.3.3 林分状况分析
    5.4 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评价
        5.4.1 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值计算
        5.4.2 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等级分析评价
        5.4.3 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现状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生态功能的评价研究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生态功能的评价的方法
        1.1.3 生态功能的评价的意义
    1.2 景观生态学简介
        1.2.1 景观的概念
        1.2.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1.3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现状
    1.4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领域
    1.5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5.1 格局分析方法
        1.5.2 景观生态学模型
        1.5.3 定位观测试验的网络研究
2 引言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水文气候
    3.4 土壤
    3.5 森林植被
    3.6 森林资源概况
    3.7 社会经济条件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技术路线
    4.2 小班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2.1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
        4.2.2 各小班评价因子的调查及其等级的确定
        4.2.3 各小班综合得分及生态功能指数的确定
        4.2.4 各小班生态功能等级划分
        4.2.5 评价各小班生态功能指数与地形地貌及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
    4.3 森林生态功能景观格局评价
        4.3.1 小班边界修正及各景观要素班块因子的提取
        4.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4.3.3 不同林场生态功能景观格局评价与对比
    4.4 林业形势分析
    4.5 各个林场的经营策略和方向的建议
5 结果与分析
    5.1 各个林场基本情况分析
    5.2 各个林场生态功能指数
    5.3 小班生态功能指数与小班因子的关系分析
        5.3.1 生态功能指数与起源的关系
        5.3.2 生态功能指数与蓄积的关系
        5.3.3 生态功能指数与树种结构的关系
        5.3.4 生态功能指数与龄组的关系
        5.3.5 生态功能指数与地貌、坡度、土层厚度的关系
    5.4 林场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5.4.1 景观要素类型的确定
        5.4.2 各个林场景观要素格局分析
        5.4.3 景观要素优势度分析
        5.4.4 景观破碎度与连接度分析
        5.4.5 景观要素的异质性分析
        5.4.6 各个林场整体生态功能指数分析
    5.5 林业形势发展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S村概况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二、S村概况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一、富饶的资源
        二、贫困的经济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一、S村的土地“稀缺”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一、S山泉水项目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三、S村蔬菜产业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一、孤儿LXL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参考文献
    一、古籍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四、网络文献类
    五、外文文献类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3.1 引言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3.3 模型构建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5 相关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5.1 引言
    5.2 案例区概况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6 本章小结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8)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地区
        2.1.2 贫困县
        2.1.3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SWOT分析方法
        2.2.2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第三章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3.1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1.1 经济总量小、实力弱
        3.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3.1.3 城镇化水平低
    3.2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3.2.1 自然条件制约
        3.2.2 制度低效滞后
        3.2.3 资本、人力资源贫瘠
第四章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4.1 推动构建体系原则
        4.1.1 实行三个“统一”原则
        4.1.2 构建支撑体系
    4.2 破解条件滞后瓶颈
    4.3 注重城镇基础建设
    4.4 农业发展现代化
    4.5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4.6 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寿县为例
    5.1 寿县概况
    5.2 寿县经济发展现状
        5.2.1 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5.2.2 产业发展稳定
        5.2.3 民生福祉进一步提高
    5.3 寿县GDP总量预测
        5.3.1 二次指数平滑法
        5.3.2 GDP总量预测
    5.4 寿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5.4.1 经济发展水平低
        5.4.2 经济结构调整不优
        5.4.3 特色产业集聚不快
        5.4.4 城乡均等发展不够
    5.5 寿县经济发展SWOT分析
        5.5.1 内部优势
        5.5.2 内部劣势
        5.5.3 外部机遇
        5.5.4 外部威胁
    5.6 对策建议
        5.6.1 夯实城镇建设基础
        5.6.2 完善交通支撑体系
        5.6.3 巩固农业发展能力
        5.6.4 坚持工业核心战略
        5.6.5 推进旅游市场化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安徽大别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生态补偿概念研究
        1.3.2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1.3.3 生态补偿方式研究
        1.3.4 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1.3.5 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1.3.6 生态补偿市场化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区域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研究
    2.1 生物共生性理论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区域生态补偿基本理论
        2.5.1 区域生态补偿概念
        2.5.2 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
        2.5.3 区域生态补偿标准
        2.5.4 区域生态补偿类型
        2.5.5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及协调发展度评估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
        3.1.2 自然环境
        3.1.3 自然资源
        3.1.4 社会经济
        3.1.5 合肥市概况
    3.2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3.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4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协调发展度评估
        3.4.1 因子分析法的概念
        3.4.2 构建因子分析模型
        3.4.3 因子分析步骤
        3.4.4 指标体系构建
        3.4.5 数据收集和处理
        3.4.6 实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4.1 生态足迹模型
        4.1.1 生态足迹概念
        4.1.2 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4.1.3 生态承载力
        4.1.4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
        4.1.5 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
        4.1.6 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
        4.1.7 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生态补偿中的应用分析
    4.2 区域生态补偿量化模型
    4.3 实证分析
        4.3.1 资料来源
        4.3.2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足迹研究
        4.3.3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4.3.4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盈余/生态赤字情况
        4.3.5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讨论
        4.3.6 合肥市生态足迹研究
        4.3.7 合肥市生态承载力
        4.3.8 合肥市生态盈余(赤字)情况
        4.3.9 合肥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讨论
    4.4 区域生态补偿标准
        4.4.1 确定研究区域是该支付(获得)补偿
        4.4.2 支付(获得)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4.4.3 生态补偿量化结果讨论
        4.4.4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重点领域生态补偿研究
    5.1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
        5.1.1 安徽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
        5.1.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
        5.1.3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
        5.1.4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建议
    5.2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5.2.1 安徽大别山森林生态补偿现状
        5.2.2 安徽大别山森林生态补偿标准
        5.2.3 森林生态补偿建议
    5.3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5.3.1 安徽大别山流域生态补偿现状
        5.3.2 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
        5.3.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5.3.4 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5.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
        5.4.1 安徽大别山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现状
        5.4.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客体的确定
        5.4.3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范围
        5.4.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
        5.4.5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方式
    5.5 水电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
        5.5.1 水电资源开发概况
        5.5.2 水电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框架
        5.5.3 水电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
        5.5.4 水电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6 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研究
        5.6.1 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影响
        5.6.2 旅游资源开发实行生态补偿的重要意义
        5.6.3 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6.4 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客体界定
        5.6.5 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方式
    5.7 安徽大别山区各领域生态补偿资金
    5.8 本章小结
6 区域生态补偿保障建设
    6.1 区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
        6.1.1 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
        6.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模型
        6.1.4 区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结果在制定相关政策中的应用
    6.2 组织保障
    6.3 制度保障
        6.3.1 加强生态补偿立法
        6.3.2 完善重点领域补偿管理制度
        6.3.3 开展绩效考核制度
    6.4 资金保障
        6.4.1 资金使用规划
        6.4.2 资金使用监管
        6.4.3 逐步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机制
        6.4.4 资金效益评价
    6.5 科技保障
        6.5.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价体系
        6.5.2 建立生态补偿信息共享平台
        6.5.3 加快环境保护科技体制创新
        6.5.4 强化智力和技术补偿
    6.6 社会保障
        6.6.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6.6.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皖西大别山区域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皖西大别山区域生态条件、现状和取得的成绩
二、皖西大别山区域生态保护所面临的压力
    (一)皖西大别山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二)皖西大别山区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三)皖西大别山生态公益林补偿力度不够,影响农民的收入
    (四)皖西大别山水资源生态补偿开始体现,但补偿标准低
    (五)皖西大别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三、新时期加快皖西大别山区域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制,坚持规划引领
        1. 完善激励机制。
        2. 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3.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
    (二)发挥优势,构建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业体系
        1. 发展生态农业。
        2. 发展生态工业。
        3. 发展生态服务业。
    (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1. 打赢秸秆禁烧翻身仗。
        2. 减少农药面源污染。
        3. 推广有机肥。
        4. 加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力度。
        5. 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并给予补贴,保障渔民生活出路。
        6. 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控制。
        7.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林业建设,保护皖西大别山优美自然生态
        1.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保障体系。
        2. 大力治理皖西大别山水土流失。
    (五)提高效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1. 加强水资源管理。
        2. 实行规划管控,坚持节约集约土地。
        3.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六)发挥绿色、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皖西旅游业
        1. 利用大别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展山水观光绿色之旅。
        2. 依托红色、古色文化魅力,开展大别山多彩文化之旅。
    (七)促进区域发展,建立皖西大别山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1. 加大对皖西大别山流域上游转移支付力度。
        2. 加大对大别山区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3. 提高补偿标准。
        4. 建立水源地保护补偿机制。
    (八)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加快皖西大别山生态建设

四、霍邱县公益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皖西地区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影响机理研究[D]. 温瑞霞.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2]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SWOT分析[J]. 徐海峰,吕睿喆,匡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1)
  • [3]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自然度对比研究[D]. 刘甜甜.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4]安徽省不同区域国有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分析[D]. 汪洋.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5]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7]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生态补偿现状、问题和建议[J]. 张晓玲,周结斌. 治淮, 2016(12)
  • [8]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 胡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9]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安徽大别山区为例[D]. 胡淑恒.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10]皖西大别山区域生态建设研究[J]. 陈兆清,王有正,周晓峰.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标签:;  ;  ;  ;  ;  

霍丘县公益林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