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油群落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

蒿油群落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

一、油蒿群落枯枝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宏胜[1](2021)在《阴山北部荒漠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植被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防风固沙、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阴山北部荒漠植被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揭示不同荒漠灌丛生物量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为阴山北部荒漠植物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绘制中国荒漠植被图、建立中国荒漠植被与土壤信息库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阴山北部灌木荒漠可划分为12个群系,分别为霸王群系(Form.Sarcozygium xanthoxylon)、球果白刺群系(Form.Nitraria sphaerocarpa)、绵刺群系(Form.Potaninia mongolica)、柠条锦鸡儿群系(Form.Caragana korshinskii)、垫状锦鸡儿群系(Form.Caragana tibetica)、红砂群系(Form.Reaumuria songarica)、驼绒藜群系(Form.Ceratoides latens)、珍珠猪毛菜群系(Form.Salsola passerina)、油蒿群系(Form.Artemisia ordosica)、唐古特白刺群系(Form.Nitraria tangutorum)、狭叶锦鸡儿群系(Form.Caragana stenophylla)和刺叶柄棘豆群系(Form.Oxytropis aciphylla);其中以红砂、珍珠猪毛菜、柠条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群系为主,调查样地数介于29~34个,合计占调查群丛总数的51.04%;其次为霸王、唐古特白刺、刺叶柄棘豆和油蒿群系,调查样地数介于17~19个,合计占调查群丛总数的29.46%;球果白刺、绵刺、垫状锦鸡儿和驼绒藜群系调查样地数介于11~13个,合计占调查灌丛总数的19.50%。(2)阴山北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霸王群丛地上总生物量分配呈减小—增加—减小趋势分布;球果白刺、垫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驼绒藜、珍珠猪毛菜、唐古特白刺、红砂和油蒿群丛地上总生物量分配呈增加—减小趋势分布;绵刺群丛建群种地上总生物量分配呈减小—增加趋势分布;狭叶锦鸡儿群丛地上总生物量分配呈逐渐增加趋势;刺叶柄棘豆群丛地上总生物量基本维持稳定水平,无明显差异。(3)从株高(H)、冠幅长轴(D1)、冠幅短轴(D2)、冠幅面积(S)、及经以上变量组合后派生出H2、HD1、HD2等共15个指标中筛选一个指标作为最佳自变量,建立植物群系灌丛地上生物量最优预测模型,其中霸王、油蒿以H作为最佳自变量,球果白刺、驼绒藜和刺叶柄棘豆以D2作为最佳自变量,绵刺、狭叶锦鸡儿以D1作为最佳自变量,柠条锦鸡儿和垫状锦鸡儿以D2S作为最佳自变量,红砂以D1D2作为最佳自变量,珍珠猪毛菜以D2H2作为最佳自变量,唐古特白刺以D1H2作为最佳自变量。(4)不同植物群系草本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具显着性差异,草本地下生物量与土层深度呈显着负相关,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草本地下生物量含量越低。(5)不同植物群系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油蒿、红砂和狭叶锦鸡儿群系土壤全磷含量较高,其次为唐古特白刺、柠条锦鸡儿、绵刺、球果白刺和珍珠猪毛菜群系,刺叶柄棘豆等群系含量较低;柠条锦鸡儿、霸王、油蒿、红砂、刺叶柄棘豆群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其次为狭叶锦鸡儿和球果白刺群系,珍珠猪毛菜等群系含量较低;狭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霸王和刺叶柄棘豆群系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其次为油蒿、唐古特白刺、红砂和垫状锦鸡儿群系,球果白刺等群系含量较低;垫状锦鸡儿、绵刺和狭叶锦鸡儿群系土壤含水率较高,其次为油蒿和霸王群系,柠条锦鸡儿等群系含量较低;珍珠猪毛菜群系土壤容重最大,其次为狭叶锦鸡儿和霸王群系,垫状锦鸡儿等群系容重较低;狭叶锦鸡儿和驼绒藜群系土壤孔隙度以较高,其次为绵刺和球果白刺群系,刺叶柄棘豆等群系土壤孔隙度较低。(6)不同种群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与种群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柠条锦鸡儿、霸王、球果白刺、驼绒藜和刺叶柄棘豆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柠条锦鸡儿、红砂、珍珠猪毛菜、驼绒藜和油蒿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霸王、红砂、珍珠猪毛菜、绵刺、垫状锦鸡儿和狭叶锦鸡儿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霸王、垫状锦鸡儿、刺叶柄棘豆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平均含水率呈显着正相关;垫状锦鸡儿、唐古特白刺和狭叶锦鸡儿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平均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7)不同灌木种群种地上生物量与群落内伴生灌木种的高度、盖度和密度呈显着负相关,与湿土层厚度呈显着正相关,与钙积层厚度呈显着负相关。

吴江琪[2](2021)在《植被退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湿地植被退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点问题。这种退化现象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然而,对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高海拔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却知之甚少。因此,研究尕海湿草甸植被退化(4个退化程度:未退化湿草甸,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HD)过程的土壤理化性质(p H值;孔隙度;颗粒组成;容重,BD;全氮,TN;全磷,TP;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颗粒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和酶活性(脲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高海拔退化湿草甸生态系统调控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和提高自身碳汇功能尤为重要。通过对大量土壤指标数据进行趋势性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中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Pearson—双尾分析法进行不同土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1.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容重整体呈增大趋势,降低的土壤通气性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延伸生长。其中土壤平均容重由未退化样地的0.46 g·cm-3增大到重度退化样地的0.71 g·cm-3;土壤p H值均呈弱碱性;土壤颗粒组成由细沙(<0.2 mm)为主(54.52%)变成了由粗沙(2~0.2 mm)为主(57.02%)。此外,土壤养分的循环转化能力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逐渐降低,导致湿草甸土壤环境恶化。其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明显下降,而土壤全磷逐渐增大(重度退化土壤全磷含量最高,为50.91 mg·kg-1);土壤C:N值低于中国平均土壤的C:N值(14.4),而土壤C:P和N:P值显着高于中国土壤的平均值(136和9.3)。2.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碳含量逐渐降低。其中0-100 cm层未退化土壤SOC、MBC、DOC、EOC、POC和LFOC含量分别比重度退化高出了50.77%、30.46%、49.89%、45.09%、114.65%和186.8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SOC不同组分含量均降低,且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0-20 cm层)。此外,SOC不同组分含量的月变化和季节动态并不一致。土壤SOC与POC、EOC、MBC、DOC、LFOC呈极显着的正线性关系(P<0.01,R2分别为0.9153、0.946、0.8957、0.8991、0.8305)。土壤SOC不同组分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地负相关性,与p H值和全氮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与土壤全磷呈较弱的正相关性或负相关关系(P>0.05)。3.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酶活性逐渐降低。0-100 cm层未退化土壤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比重度退化高出了30.53 mg·g-1、0.20 ml·g-1和71.56 mg·g-1,而重度退化的土壤脲酶最高(137.17 mg·g-1)。季节和植被退化对4种酶均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且不同种类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一致。此外,土壤容重和p H值与4种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蔗糖酶)呈显着的负相关性(P<0.01或P<0.05);土壤全氮与过氧化氢酶、淀粉酶、蔗糖酶均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脲酶负相关(P<0.01);土壤全磷与蔗糖酶显着正相关(P<0.01),与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SOC与4种酶活性呈极显着的正线性关系(P<0.01)。4.随着植被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活性碳、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质量综合得分逐渐降低,植被退化对湿草甸土壤质量和碳库特征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其中0-100 cm层未退化样地土壤活性碳含量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分别高出了0.59 g·kg-1、0.76 g·kg-1和0.90 g·kg-1;0-100 cm层未退化样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分别高出了20.36%、25.96%和30.56%;土壤质量综合得分具体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植被严重退化能够显着降低1 m深SOC不同组分含量和酶促反应速率。如果湿草甸在未来继续退化,会造成湿地植被的恢复过程非常艰难,使得湿草甸土壤的生产力和深层土壤SOC储量严重降低,最终将导致湿草甸生态系统功能由“碳汇”完全转变为“碳源”。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为科学认识与评价我国青藏高原湿草甸植被退化条件下土壤碳变化提供技术参数,为高寒湿草甸生态系统调控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稳定和提高自身的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梁香寒[3](2020)在《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荒漠化严重影响着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有关这些地区生态建设与恢复、水文与水资源问题等的研究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而土壤水是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一些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的油蒿群落受土壤水的驱动,其演替经历着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裸沙地→流动沙地先锋物种阶段→半固定沙地稀疏阶段→固定沙地阶段→固定沙地退化阶段→裸沙地(或流动沙地)。现有与土壤水有关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表层土壤含水量和人工模拟降水条件下的浅层土壤入渗,但由于缺乏对土壤水分的实时、长期和连续监测,有关土壤水分动态、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过程、土壤水分影响机制、土壤水分平衡等问题仍旧需要进一步系统分析。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研究区内降水和土壤水进行野外连续定量监测,进行实地调查、野外测定等试验,并结合当地优势种的根系分布情况,系统分析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沙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得出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对天然降水的响应,剖析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因子,对比不同类型沙地内降水对土壤水的补给差异,估算不同类型沙地水量平衡关系及土壤水转化比例,探讨固沙植被稳定性和土壤水的植被承载力。本研究有助于揭示降水和干旱条件下的沙地水分变化特征及水分平衡机理,为深入认识毛乌素沙地植被群落演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可以为半干旱沙地植被的合理配置、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了 EC-5 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可以对土壤水分进行长时间大尺度的监测,保证了数据量和连续性,能更好地反映土壤水分动态、降水入渗和土壤水分平衡情况。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法将研究期划分为不同的时段,在每个时段的研究中首先采用经典统计学分析土壤水分时空变异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模拟和预测,并通过RDA和主控环境因子预选分析了不同时段内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因素,然后采用环境因子的定量分离来研究各主控因子对土壤水分变化产生的贡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标准化降水指数表明:2014年为丰水年(中度湿润年),2015年为亏水年(中度干旱年),2016年和2017年均为平水年(正常年份)。不同降水年型下的降水量和有效降水次数均出现显着差异,每年生长季内所发生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均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7%以上,其中尤以7-9月的降水最集中,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占整个生长季的80%以上。研究区内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均处在较低水平,降水强度小于2.5 mm/h的出现频率超过80%,仅有1%左右的降水强度超过15mm/h;生长季内平均降水间隔以48-120小时为主。(2)在不同降水年型的作用下,油蒿群落不同年份(丰水年、亏水年和平水年)之间的土壤含水量出现了显着差异,但每年内各层土壤水分季节动态都大致类似,主要表现为:①每年11月-次年2月,土壤水分含量稳中有升,维持在4%-7%之间;②每年3-7月,土壤含水量先显着上升,但从5月开始缓慢下降,最低值一般在4%以下;③每年8-10月,土壤含水量整体上显着上升,并随着降水出现多次峰值。(3)固定沙地内各层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之间无固定规律。在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中,年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土层分别为60cm、40cm和40cm,土壤含水量关于土壤深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基本呈线性。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分为3层:土壤水分剧变层(0-10cm)、土壤水分活跃层(10-120cm)和土壤水分稳定层(120-200cm)。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3个土壤水分垂直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含水量与各时空变异指标(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和峰度)的关系上。(4)固沙植被的建立增加了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降低了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对研究区内的土壤水分分布及动态、降水入渗和土壤水分平衡都形成了显着影响。丰水年和平水年内的土壤蓄水量基本不会出现下降,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可以基本满足蒸散需求;但在干旱条件下和亏水年内,固定沙地的土壤蓄水量出现了亏缺。为了避免固定沙地中油蒿群落出现退化,本研究计算得出在植被恢复时的最大植被覆盖度不能超过68.4%。(5)应用分数阶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和多室模型来对土壤水分动态和降水入渗情况进行模拟,在初步验证模型后进行参数修正,结果表明经过参数修正后的模型参数满足设定的取值范围,拟合优度满足统计学要求,并且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好地反映不同降水量、不同降水强度、不同样地内的土壤水分运移情况,表达不同降水条件下和不同时间段内植物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在年度尺度内对土壤水分进行拟合时,应以分数阶土壤水分运动模型为主;在单次或连续降水尺度内对土壤水分进行拟合时,应以多室模型为主。(6)随着油蒿群落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粉粒含量增加,土壤结构逐渐稳定,土壤持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上升,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抗风蚀能力。不同样地内地下生物量的分布趋势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三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大部分根系生物量集中在0-40cm层内,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关系。三类样地中,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细根占比在逐渐升高,粗根和中粗根占比在逐渐降低。各样地、各时间段和各土层内影响土壤蓄水量变化的13个环境因子(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间隔、土壤初始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土壤容重、土壤粒径、土壤温度、风力和风速、太阳辐射、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空气湿度)可以解释土壤蓄水量变化的85%以上,能够提供超过90%的相对贡献率,并且排名前两位的环境因子能够提供超过80%的相对贡献率。但能对土壤水分产生显着影响的因素只有降水量、降水间隔、降水强度、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粒径对土壤蓄水量变化的贡献值不大,并且在三类样地中湿度、温度、土壤有机质、风力和风速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极小。除土壤初始含水量以外,影响固定沙地土壤水分的最重要因素是植被覆盖率,影响流动沙地土壤水分的最重要因素是降水格局,半固定沙地的土壤水分受到植被和降水的双重影响。

刘欣[4](2019)在《华北落叶松不同林型凋落物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凋落物是生态系统中传递养分的中心环节,对于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关键作用,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库和归还库,也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体现者。基于此,本研究在河北塞罕坝选取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纯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地,分别在不同月份进行野外调查取样(收集凋落物和采集土样)和室内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酶活性指标等等),旨在阐明华北落叶松不同林型和季节变化对凋落物的影响以及凋落物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丰富和完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科学经营理论和林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奠定基础及延缓林地土壤肥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同一土层,土壤容重和pH总体表现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最低(6-6.5),落叶松纯林最高(6.4-6.6);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土壤水分、有机质、氮、磷、钾、电导率均表现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最高,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无显着差异。(2)塞罕坝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地表三个凋落物层(50.81t/hm2)均大于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43.34t/hm2)和落叶松纯林(50.48t/hm2)。落叶松白桦林落叶量>落叶松樟子松落叶量>落叶松纯林。枯枝占林分凋落物总量的16.93%-25.08%,落叶松纯林最高,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最低。三种林型凋落物产量动态均为双峰型。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混合凋落物的重量残留率最大,为84.26%,白桦凋落物的重量残留率最小,为62.36%。在同一处理凋落物的不同分解时期,质量残留率的变化也有差异,三种林型凋落物分解速率均为6月到8月这一阶段分解最快。由Olson分解模型可知,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依次为纯白桦凋落物、落叶松白桦混合凋落物、落叶松纯凋落物、落叶松樟子松混合凋落物、纯樟子松凋落物。(3)三种林型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全钾、土壤酶含量季节动态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性质均优于其他两种林型。

黄俊[5](2019)在《红壤侵蚀区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氮素的可利用性不仅与群落演替之间存在反馈关系,而且是限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关键因子。因此对氮循环过程的研究,对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侵蚀退化地的马尾松林(未治理地、恢复16年和恢复34年)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设置3种处理:保留芒萁覆盖(NRD)、去除芒萁覆盖(RD)和林下裸地对照(CK)。探究氮循环过程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对保留芒萁覆盖地的氮库未有显着影响,但其提高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层的氮库分配比例,降低了土壤层的氮库分配比例。芒萁覆盖增加了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总量,在Y0、Y16和Y34中芒萁覆盖分别提高了生态系统氮库180%、28.01%和56.45%。去除芒萁后,未治理地(Y0)的氮库未显着变化,而治理地(Y16和Y34)的氮库分别显着降低了30.98%和9.33%。表明植被层氮储量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贡献率在增加,同时芒萁覆盖有利于大量养分输入到土壤中,促进了退化红壤的改良。(2)植被恢复和芒萁覆盖显着提高了侵蚀退化地的氮年归还量。与未治理地相比,恢复16年和34年的马尾松林NRD处理氮年归还量分别提高了3.4倍和4.8倍,CK处理氮年归还量分别提高了6.8倍和5.5倍;同时在不同恢复年限中,NRD处理分别比CK处理高2.8倍、1.1倍和2.3倍。马尾松-芒萁群落总凋落物氮年归还量显着影响了土壤性质,与pH值和NO3--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TN、SOC、C/N、AP、DOC和DON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土壤酶活性也有着积极作用,与AP、βG以及NAG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及结构同样发挥重要影响,与MBC、MBN、GP、GN、ACT、Fungi、VAM以及F/B呈极显着正相关,与GP/GN呈现极显着负相关。(3)马尾松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春季为负值,在夏季和秋季呈上升趋势,并在秋季达到最大值,此后冬季有所下降。芒萁覆盖增加了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可为植被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有效性氮,而去除芒萁后,净氮矿化速率下降。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和芒萁的覆盖能显着增加TN、TP和DON含量,进而显着提高了氮矿化速率。细菌群落是土壤氮矿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奇古菌对氮矿化速率和氨化速率呈促进作用,绿弯菌门、后壁菌门、GAL15对其呈抑制作用;GAL15能显着促进硝化过程,而拟杆菌门则对其有抑制作用。

王科鑫[6](2019)在《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呼吸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荒漠草原生物学特性与呼吸特征对区域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8个主要植物群落油蒿半灌丛群落(Y)、中亚白草群落(Z)、苦豆子群落(K)、牛枝子群落(N)、短花针茅群落(D)、乌拉尔甘草群落(G)、赖草群落(L)、白刺群落(B)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的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功能群数量的测定,并采用Biolog法测定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来揭示群落土壤生物学特性。以及采用动态密闭气室分析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分析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宁夏荒漠草原8种群落中,短花针茅群落5种土壤酶活性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表明短花针茅群落土壤肥力与和生物学活性较高。2、中亚白草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较高,牛枝子群落微生物总量最低。垂直分布上,不同植物群落3大类微生物及4种生理类群微生物数量都基本表现出逐层递减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存在表聚性。3、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表现出苦豆子群落3个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7种群落(P<0.05)。油蒿半灌丛群落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存在显着优势。牛枝子群落3个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较低。垂直方向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出逐层递减的变化规律。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各空间层次上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均表现为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P<0.05)。4、Biolog法对各群落AWCD值显着性分析表明:G>Z>D>K>B>L>N>Y,且牛枝子群落和油蒿半灌丛群落的AWCD值显着低于另外6种群落(P<0.01)。苦豆子群落与短花针茅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该群落微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两种群落生态系统相对其他6种群落稳定性更强。5、8种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都对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程度最高,羧酸类次之。甘草群落对除胺类碳源以外的5类碳源利用率均最高,说明甘草群落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糖类和羧酸类碳源是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6、试验期内草地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在0.12~0.89gCO2·m-2·h-1范围内变化,8个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6~8月达到峰值,且不同植物群落在生长旺季土壤呼吸速率存在差异。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G>D>Y>N>B>Z>K>L。双因子二次函数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的75%。

孙涛[7](2019)在《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及其土壤呼吸特征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是我国干旱区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的典型过渡地带,分布着大面积的白刺灌丛沙堆,对维护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减少风沙危害,稳定绿洲环境起到了重要的生态作用。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最大的通量之一,在区域环境变化与全球碳循环之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当前,民勤绿洲过渡带的白刺灌丛退化严重,灌丛植被分布与格局的改变势必会引起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改变,而其生境的脆弱性和对水分的敏感性使得当前对土壤碳释放机理的研究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因此,量化白刺灌丛沙堆发育过程的分布格局,阐明不同发育阶段灌丛沙堆土壤呼吸特征及机理是全面了解荒漠-绿洲过渡带区域碳循环作用的重要而关键的一步。本研究基于野外调查观测,选择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雏形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和活化阶段等4个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典型样地,从白刺灌丛分布格局、植被特征等入手,通过对土壤呼吸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年)的动态监测,研究灌丛沙堆发育过程的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探讨不同发育阶段灌丛沙堆土壤呼吸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特征和差异性,通过数值模拟和反演评估灌丛沙堆土壤碳收支状况。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1)阐明了白刺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植被和沙堆形态特征间的相关关系,提取出了判定不同发育阶段灌丛沙堆的主要研究指标。白刺灌丛沙堆的整体生长状况和植被盖度均随发育的进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态势,发育阶段植被生长状况最好,稳定阶段植被覆盖度最高,活化阶段生长状态最差,枯枝率最高。灌丛沙堆水平尺度大小与高度间的相关作用随发育阶段逐渐增强。采用指标型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出的沙堆体积(V)、植被覆盖度(C)、植被枯枝率(DR)和沙堆有无结皮(CT)等4个特征指标与白刺灌丛实地分布特征相符,累计解释率可达86%以上,可帮助进一步认识和判定灌丛沙堆所处的发育阶段。(2)明确了白刺灌丛沙堆在不同发育阶段中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了维持其生态格局的机理机制。各发育阶段中白刺灌丛沙堆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现象,总体表现为在<10m的小尺度上趋于均匀分布,在>10m或>30m的中大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大小沙堆之间的关联性随着沙堆自身尺度的增加负向联系加强或是无关联,表明白刺灌丛群落组成和结构随发育过程的逐渐进行则越不稳定。(3)研究表明白刺灌丛在生长期(5~10月)上午8:00-11:00时段,在休眠期(11-次年4月)上午9:00-11:00时段土壤呼吸观测平均值可以很好的代表当日日均值,与24h日平均值的相对差异百分率在2.14%~8.09%之间,而在多日平均尺度上,差异相互抵消。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即在时间尺度上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以“单峰曲线”为主,空间尺度上,灌丛沙堆不同部位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性显着,并随着白刺灌丛生育期的不同沿沙堆主轴两侧来回的进行偏移。白刺灌丛的土壤呼吸变异性(CV)表现出与土壤呼吸速率相反的趋势:夏季变异性最低,冬季变异性最高,平均变异性在9.01%~25.63%之间;各发育阶段土壤呼吸CV差异明显(P<0.01)。(4)阐明了白刺灌丛沙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对生态因子的响应机理。各发育阶段土壤呼吸速率年度内变化呈单峰曲线,生长季7、8月份最高而冬季最低,年均值差异显着,大小分别为稳定阶段0.48μ·mol·m-2·s-1>发育阶段0.43μmol·m-2·s-1>活化阶段0.31μmol·m-2·s-1>雏形阶段0.28μmol·m-2·s-1。白刺灌丛沙堆发育过程中表层0~20cm土壤水分对呼吸速率的贡献率均高于50%,且随着发育过程的推进两者间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其中活化阶段呼吸速率对水分的依赖性最强。(5)揭示了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生长状态、生物量与土壤呼吸间的关系。土壤呼吸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地表0~20cm根系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作用(P<0.01),尤其浅层地下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可达47%。白刺灌丛平均土壤呼吸Q10值在1~3之间波动,其中稳定阶段最高为2.7,活化阶段最低为1.1,各发育阶段基础土壤呼吸在0.08~1之间波动。通过逐步回归模型建立的以植被盖度、土壤水分和温度三因子的最优回归方程,累计解释率可达88%以上,表明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作用是自身植被生长状况和近地表层水分、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6)采用累加法估算了从单个灌丛沙堆到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年度碳释放量,分别为:稳定阶段16.78 Kg·C·ha-1,发育阶段14.49 Kg·C·ha-1,活化阶段15.16 Kg·C·ha-1,雏形阶段6.58 Kg·C·ha-1。

高扬[8](2019)在《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黏菌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黏菌作为一类特殊的真核微生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黏菌多样性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目前,黏菌多样性研究多集中于欧洲和美洲。我国华中地区是植物物种丰富程度和特有性程度极高的地区,相比之下,黏菌多样性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为丰富华中地区黏菌物种多样性资源信息,本研究选择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为样地,分别采用传统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系统地开展多样性研究。并在华中代表性山地森林进行标本采集和分类学研究,以发现新的黏菌种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宝天曼开展野外采集和湿室培养工作,共获得1046份黏菌标本,鉴定出6目11科31属96种黏菌,其中,栗褐无丝菌Licea castanea、亮黄煤绒菌Fuligo luteonitens和土星钙皮菌Didymium saturnus为中国新记录种,刺轴菌Echinostelium minutum等91种为河南省新记录。基于研究标本提供了物种形态学描述、生境和国内分布。宝天曼已知黏菌的区系成分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30.21%)、东亚-欧洲-北美分布种(25.00%)、温带分布种(41.67%)和泛热带分布种(3.12%),表明宝天曼黏菌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与欧洲、北美黏菌区系关系密切。在宝天曼保护区设置5个样地,逐月采集样地发生的黏菌标本,同时收集黏菌发生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共获得688份黏菌标本,鉴定为71种黏菌。其中,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小半网菌Hemitrichia minor、扁盖碗菌Perichaena depressa、垫形双皮菌Diderma effusum和盖碗菌Perichaena corticalis为优势种。在调查的两种基物上,凋落物上黏菌的物种丰富度(55种)高于树皮(35种)。黏菌α-多样性与林型和采集月份显着相关,与海拔高度不相关。在不同林型中,针阔混交林的黏菌总体α-多样性为最高(S=16.00±2.55,H’=2.48±0.13),同时凋落物栖生黏菌的α-多样性也最高,树皮栖生黏菌的α-多样性则在落叶阔叶林最高(S=6.00±1.11,H’=1.66±0.19)。在不同月份对比中,通过湿室培养发现4月采集的基物上黏菌α-多样性最高(树皮:S=7.00±0.80,H’=1.84±0.11;凋落物:S=5.00±0.68,H’=1.39±0.14),9月份最低(树皮:S=3.00±1.00,H’=0.82±0.26;凋落物:S=1.00±0.31,H’=0.26±0.14);野外采集的黏菌集中于6月至9月,α-多样性在7月份达到峰值(S=9.00±2.67,H’=1.82±0.25)。黏菌群落分布模式因其发生基物而异,树皮栖生黏菌群落在林型间存在显着差异,与树种、海拔、基物pH,基物持水量显着相关;凋落物栖生黏菌群落随季节变化显着,基物类型、月平均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是影响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选择宝天曼6种林型设置样地,在春夏秋三季采集林下表层土壤,采用18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共获得195个暗孢黏菌OTUs。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105个OTUs归属于绒泡菌目,90个归属于发网菌目。基于OTUs与参考序列的相似度(95%≤相似度<98%),47个OTUs可注释到属级水平,代表11个暗孢黏菌属,其中发网菌属和双皮菌属为优势属。此外,16个OTUs可注释为8种黏菌(相似度≥98%),包括首次发现于亚热带的3种雪线黏菌。不同林型土壤的暗孢黏菌α-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差异显着,其中,α-多样性以华山松林为最高(OTU richness=37.88±8.40,H’=2.29±0.30),短柄枹栎林为最低(OTU richness=20.00±6.40,H’=1.64±0.41);不同季节土壤的黏菌α-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林型、土壤碳氮比、有效钾含量对暗孢黏菌的α-多样性有显着影响;黏菌的群落组成则与林型、土壤pH、碳氮比、海拔以及空间因子显着相关,其中,林型对群落组成变异总方差解释量最高,是影响暗孢黏菌在土壤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在华中代表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开展黏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工作,报道2个新种——铜绿团网菌Arcyria aeruginosa Yang Gao,G.W.Wang et Shuang L.Chen和亚赭色双皮菌Diderma subochraceum Shuang L.Chen et Yang Gao。前者采集自湖南舜皇山森林公园,其典型特征为杯托内侧密布细刺、蓝绿色或松石绿色的孢囊。后者采集于重庆四面山森林公园,囊被单层,呈纵向或星状开裂,区别于双皮菌属其他物种。

陆梅[9](2018)在《纳帕海湿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纳帕海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石灰岩上发育而成的喀斯特型国际重要湿地,其多样性生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但由于旅游、耕作和排干等人为活动,导致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与退化,形成了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和垦后湿地等一系列的退化阶段。纳帕海高原湿地的退化,可能显着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态学过程,土壤微生物群落必然会在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等方面做出改变或响应。本文以纳帕海不同退化阶段(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和垦后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宏基因组高通量Illumina平台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退化阶段细菌和真菌等主要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分析高原湿地退化引起土壤理化性质时空特征的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而探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湿地退化的响应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湿地退化响应的方向、程度、模式及特征,对于阐释高原湿地退化机制、制定保护管理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及研究发现如下:(1)纳帕海高原湿地的退化显着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特征。①纳帕海湿地“从沼泽向草甸和垦后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逐渐减少,而C/N比增加,表明湿地退化导致了“土壤碳/氮汇”功能的下降;②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理化因子的垂直分布总体上呈表聚性分布。除土壤含水率和碳氮比外,土壤理化指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③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不同退化阶段干季的全磷、全钾和碳氮比大于湿季,其它土壤指标则小于湿季;沼泽化草甸季节性变化上层比下层明显、草甸上下层相当,垦后湿地下层比上层明显。(2)纳帕海高原湿地的退化显着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①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在门、纲及属水平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土壤细菌门水平的主要类群均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等,但次优势菌群与各类群相对丰度存在显着差异;优势纲以变形菌门中的各亚纲为主,但在优势亚群存在差异;不同湿地退化阶段属分类水平存在显着差异:草甸主要优势属均为疣微菌门的spartobacteria属,垦后湿地为酸杆菌门的GP6属,沼泽湿地为povalibacter属和厚壁菌门的梭菌属,沼泽化草甸为厚壁菌门的类芽胞八叠球菌属和拟杆菌门的黄杆菌属。②湿地退化总体上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呈增加的变化趋势。③湿地退化显着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在垂直变化上,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纲和属的组成、丰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土壤细菌多样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在季节变化上,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细菌在门、纲、属组成与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沼泽湿地和沼泽化草甸呈干季>湿季;草甸的优势门和垦后湿地的优势门、纲呈干季>湿季,草甸的优势纲、属和垦后湿地的优势属呈湿季>干季。沼泽湿地0~20cm土层细菌多样性呈湿季>干季,20~40cm土层相反;沼泽化草甸均呈湿季>干季;草甸和垦后湿地呈干季>湿季。(3)纳帕海高原湿地的退化显着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①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在门、纲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沼泽湿地和沼泽化草甸的优势门、纲均为分类地位不确定真菌,而草甸为子囊菌门和古菌根菌纲、散囊菌纲、担子菌纲,垦后湿地为接合菌门和粪壳菌纲、伞菌纲。②湿地退化导致不确定真菌类丰度的减少,却导致了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等类群的增加;真菌丰度和多样性一般随湿地退化而增加。③湿地退化影响土壤真菌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不同退化阶段不同土层中优势菌门、纲的类群组成基本保持稳定,但>1%的优势类群丰度存在显着差异;随土层加深,沼泽化草甸和草甸多样性降低,沼泽湿地和垦后湿地差异不显着。沼泽湿地和沼泽化草甸土壤上下层真菌多样性湿季>干季,垦后湿地干季>湿季,草甸上下层干湿季差异不显着。(4)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响应存在一定季节与土层的差异。①调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干季0~20cm土层为含水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20~40cm土层是含水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pH和碳氮比;湿季0~20 cm土层是全钾和速效钾,20~40cm土层是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碳氮比;调控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干季0~20 cm土层是碳氮比、pH、全钾、含水率,20~40cm土层是含水率、有机质、全氮、pH、速效氮和全钾;湿季0~20cm土层是碳氮比、pH、速效氮、速效钾、全磷、全钾,20~40 cm土层是含水率、有机质、全氮、pH、速效氮、全钾和碳氮比。②调控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干季0~20cm 土层为含水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20~40cm土层为含水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pH和碳氮比;在湿季0-20cm土层为全钾和速效钾,20~40cm土层为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碳氮比;调控土壤真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干季0~20cm土层为含水率、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20~40cm土层为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在湿季0~20cm土层为碳氮比、全钾,20~40cm土层为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碳氮比和速效氮。

胡忠旭[10](2016)在《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结皮是黄土丘陵区退耕地上广泛发育的生物地被物,显着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水分渗透性、结构及温度等,进而可能影响退耕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的基础上,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探索了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异特征,揭示了该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对准确认识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生物结皮可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结皮类型、季节和土层深度有关。藓结皮较其他生物结皮可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浅色藻结皮和藓结皮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不同季节表现不一,稳定发育期的藓结皮对不同类群微生物数量垂直分布的影响不同。生物结皮显着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降低了土壤放线菌数量。研究区藓结皮生物结皮层、结皮下02 cm及510 cm土层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分别较坡耕地同层土壤分别增加了22.92%、21.23%、6.12%和44.01%、33.39%、10.98%;藓结皮25 cm土层土壤放线菌数量较坡耕地降低20.43%;藓结皮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25 cm土层土壤真菌数量分别较坡耕地同层土壤增加了30.03%和14.65%,藓结皮02cm土层土壤真菌数量较坡耕地降低了33.34%。藓结皮对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02 cm土层影响最大,生物结皮层和结皮下02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异系数平均是下层的4.66、3.72和3.24倍。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与结皮类型有关。藓结皮较其他生物结皮可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在生物结皮层,藓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分别较藻结皮(浅色藻结皮和深色藻结皮)和混合结皮(藻+少藓和藓+少量藻结皮)增加了56.40%、36.81%和71.33%、32.88%,藓结皮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显着高于其他生物结皮。在结皮下02 cm土层,藓结皮各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也均显着高于其他生物结皮;其中,除了藻+少量藓结皮外,其他类型生物结皮差异不显着。其次,在生物结皮层,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不同季节表现不一。春季,浅色藻结皮各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着高于藓结皮。夏季,浅色藻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显着高于藓结皮,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着。冬季,浅色藻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显着高于藓结皮,藓结皮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浅色藻结皮。2、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具有明显季节动态特征。藓结皮、浅色藻结皮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不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动态均表现为春季>秋冬季>夏季,浅色藻结皮为夏季>春季>秋冬季,藓结皮为春、夏、秋三季>冬季;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三大类群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不同。藓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较为稳定,其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波动较耕地和浅色藻结皮小。3、生物结皮的发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特征,生物结皮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不一。土壤微生物总数和放线菌数量在阴坡中坡位生物结皮层显着高于阳坡,不同坡向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坡位各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不显着;高等植物不同方位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均差异不显着,东南和西南方向土壤放线菌数量显着高于西北和东北方向。藓结皮和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的垂直分布有所差异。坡耕地土壤微生物总数在25 cm和510 cm土层最高,是02 cm土层的1.07倍;藓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在生物在结皮层和02 cm土层最高,是25 cm和510 cm土层的1.18和1.07倍。藓结皮和坡耕地三大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也有所不同。4、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主要与生物结皮生物组成、生物结皮厚度、藓盖度等有关,与空间分异无关。生物结皮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碳氮比、电导率,降低土壤pH值促进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较高的细菌比例降低了放线菌比例。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和比例、真菌数量与藓盖度、结皮厚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群微生物数量与坡向和坡位均无显着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和比例、真菌数量和比例与全氮、有机质、碳氮比、电导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放线菌比例和细菌比例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

二、油蒿群落枯枝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蒿群落枯枝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阴山北部荒漠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概况
    2.4 土壤概况
    2.5 水文概况
    2.6 植被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点布设
        3.1.1 调查点踏查
        3.1.2 群落调查
        3.1.3 群落植物生物量取样与测定
        3.1.4 土壤剖面
    3.2 植物群落重要值
    3.3 灌丛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
    3.4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5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5.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5.2 土壤全氮含量
        3.5.3 土壤全磷含量
    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7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灌木群系调查
    4.2 灌木群系一般特征
    4.3 灌木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自变量筛选
    4.4 灌木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
    4.5 回归模型精度检验
5 不同灌木群系内草本生物量分析
    5.1 灌木群系草本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
    5.2 灌木群系草本地下生物量分布特征
6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7 不同灌木种群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8 建群种地上生物量影响因素
    8.1 种间竞争对建群种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8.2 土壤剖面特征对建群种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植被退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资助说明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植被退化研究现状
        1.3.2 植被退化对土壤物理特征的影响
        1.3.3 植被退化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1.3.4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3.5 植被退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3.6 植被退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7 湿地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1.5.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测定方法
        2.4.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方法
        2.4.2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
        2.4.3 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的测定方法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1 植被退化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 植被退化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3.3 植被退化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3.4 植被退化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养分的季节动态
    4.1 植被退化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4.2 植被退化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4.3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4 植被退化对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4.5 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的相关性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碳组分在植物生长季内的月变化特征
    5.1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5.2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5.3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5.4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5.5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5.6 植被退化对生长季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7 植物生长季土壤有机碳与有机碳不同组分间的相关性
    5.8 讨论
    5.9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碳组分的季节动态
    6.1 植被退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6.2 植被退化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6.3 植被退化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6.4 植被退化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6.5 植被退化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6.6 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的影响因素
    6.7 讨论
    6.8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7.1 植被退化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7.2 植被退化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7.3 植被退化对土壤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7.4 植被退化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7.5 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7.6 讨论
    7.7 小结
第八章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碳储量、碳库特征及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8.1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8.2 植被退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8.3 不同植被退化程度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8.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8.3.2 计算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特色与创新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1.2.1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1.2.2 土壤水分动态
        1.2.3 降水入渗及再分配
        1.2.4 土壤水分平衡
        1.2.5 土壤水分模型
        1.2.6 土壤水分影响机制
    1.3 植物根系研究现状
        1.3.1 细根生物量
        1.3.2 细根的空间分布
        1.3.3 土壤水分与细根的关系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土壤与植被
    2.3 气候与水文
    2.4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3.2 油蒿群落调查
    3.3 水分测定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1 标准化降水指数
        3.4.2 土壤水分分析
        3.4.3 回归分析
        3.4.4 通径分析
        3.4.5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6 土壤水分模型
        3.4.7 降水入渗模型
        3.4.8 冗余分析
4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动态
    4.1 降水
    4.2 土壤水分时间动态
        4.2.1 季节动态
        4.2.2 年际动态
        4.2.3 时间稳定性
    4.3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4.4 土壤水分与时空变异指标的关系
        4.4.1 土壤含水量与标准差的关系
        4.4.2 土壤含水量与变异系数的关系
        4.4.3 土壤含水量与偏度的关系
        4.4.4 土壤含水量与峰度的关系
    4.5 土壤蓄水量变化情况
    4.6 土壤水分平衡情况
        4.6.1 沙地土壤水分平衡估算
        4.6.2 土壤水转化比例估算
    4.7 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
        4.7.1 通径分析
        4.7.2 模型预测
    4.8 小结
    4.9 讨论
5 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
    5.1 土壤水分对小雨的响应
        5.1.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5.1.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5.1.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5.2 土壤水分对中雨的响应
        5.2.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5.2.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5.2.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5.3 土壤水分对大雨的响应
        5.3.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5.3.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5.3.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5.4 土壤水分对暴雨的响应
        5.4.1 降水前土壤初始含水量
        5.4.2 湿润锋的迁移过程
        5.4.3 降水后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5.5 土壤水分对连续降水的响应
    5.6 降水入渗模拟
        5.6.1 模型验证
        5.6.2 参数修正
        5.6.3 模型应用
    5.7 小结
    5.8 讨论
6 土壤水分影响因子分析
    6.1 根系分布
    6.2 土壤理化性质
        6.2.1 土壤容重
        6.2.2 土壤孔隙度
        6.2.3 土壤机械组成
        6.2.4 土壤持水量
        6.2.5 土壤养分
    6.3 气象因子
    6.4 冗余分析
        6.4.1 参数情况
        6.4.2 排序情况
        6.4.3 影响因子的变量分离
    6.5 小结
    6.6 讨论
7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华北落叶松不同林型凋落物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凋落物产量的研究
        1.2.2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1.2.2.1 凋落物分解过程
        1.2.2.2 凋落物分解的限制因子
        1.2.3 不同林型下凋落物研究状况及土壤养分的响应
    1.3 凋落物与土壤养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1 凋落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2.3.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3.2.3 土壤样品的测定
        2.3.3 数据处理
        2.3.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林型土壤基底理化性质
        3.1.1 三种林型土壤物理性质
        3.1.1.1 土壤容重
        3.1.1.2 土壤水分特征
        3.1.1.3 土壤孔隙度
        3.1.2 三种林型土壤化学性质
        3.1.2.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1.2.2 土壤氮素含量
        3.1.2.3 土壤磷素含量
        3.1.2.4 土壤钾素含量
        3.1.2.5 土壤pH
        3.1.2.6 土壤电导率
        3.1.3 三种林型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3.2 三种林型凋落物现存量情况
    3.3 三种林型全年凋落物产量动态变化
    3.4 三种林型全年凋落物分解动态变化
    3.5 三种林型土壤全年化学性质动态变化
    3.6 三种林型土壤酶动态变化
    3.7 三种林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林型和土层深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林型和季节对林下凋落物的影响
        4.2.1 林型对凋落物现存量的影响
        4.2.2 林型和季节对凋落物产量的影响
        4.2.3 林型和季节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4.3 林型和季节对土壤的影响
        4.3.1 季节对不同林型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
        4.3.2 季节对不同林型下土壤酶动态的影响
        4.3.3 季节对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碳氮动态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红壤侵蚀区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氮库研究进展
        1.2.2 森林凋落物氮归还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因素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1.2 实验样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氮储量测定
        2.2.3 凋落物收集与样品处理
        2.2.4 土壤氮矿化
        2.2.5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2.2.6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2.2.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分配格局
    3.1 乔木层氮储量
        3.1.1 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
        3.1.2 乔木层氮含量
        3.1.3 乔木层氮储量
    3.2 林下植被层(芒萁)氮储量
    3.3 枯枝落叶层氮储量
    3.4 土壤层氮储量
        3.4.1 土壤层氮含量
        3.4.2 土壤层氮储量
    3.5 马尾松-芒萁群落生态系统氮库及其分配格局
    3.6 讨论
        3.6.1 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分配
        3.6.2 植被恢复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影响
        3.6.3 芒萁覆盖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氮库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过程中凋落物月动态及氮元素养分归还
    4.1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氮元素归还量
        4.1.1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量及其动态
        4.1.2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氮含量及其动态
        4.1.3 芒萁覆盖下各组分凋落物氮元素归还量及其动态
    4.2 植被恢复过程中芒萁覆盖对氮元素年归还量的影响
        4.2.1 植被恢复对马尾松-芒萁群落凋落物氮元素年归还量的影响
        4.2.2 芒萁覆盖对马尾松-芒萁群落凋落物氮元素年归还量的影响
    4.3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
        4.3.1 土壤养分
        4.3.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4.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4.3.4 土壤酶活性
    4.4 凋落物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相关性
        4.4.1 凋落物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
        4.4.2 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4.4.3 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4.5 讨论
        4.5.1 凋落物的动态变化模式
        4.5.2 凋落物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4.5.3 凋落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
    4.6 小结
第五章 土壤氮矿化
    5.1 野外净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变化
        5.1.1 各季节野外净氮矿化量
        5.1.2 各季节野外净氮矿化速率
        5.1.3 野外净氮矿化的季节动态变化
    5.2 土壤潜在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
    5.3 影响土壤氮矿化的因素
        5.3.1 土壤环境
        5.3.2 土壤微生物量与酶活性
        5.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氮矿化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氮矿化量和氮矿化的季节变化
        5.4.2 马尾松-芒萁群落下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氮矿化的关系
        5.4.3 马尾松-芒萁群落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氮矿化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呼吸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材料与方法
    2.3 试验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特征
    3.2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特征
    3.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数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3.4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第四章 讨论
    4.1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
    4.2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特性
    4.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功能群特征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4.4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特征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及其土壤呼吸特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灌丛沙堆发育过程及其土壤呼吸特征的研究
        1.2.1 干旱区灌丛沙堆发育过程的研究
        1.2.2 干旱区植被土壤呼吸的研究
    1.3 灌丛沙堆的生态效益
        1.3.1 灌丛“肥岛”效应,增加了土壤养分
        1.3.2 灌丛“庇护”效应,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1.3.3 灌丛防风固沙功效,维护了沙地生态平衡与稳定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1.5.1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
        1.5.2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1.5.3 灌丛沙堆土壤碳释放量的反演与碳源/汇效应
        1.5.4 重点解决问题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研究区域示意图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理化性质
        2.1.4 植被分布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白刺灌丛沙堆不同发育阶段划分依据及样地设置
        2.2.2 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特征和形态特征调查
        2.2.3 白刺灌丛沙堆空间点格局分析
        2.2.5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观测
        2.2.6 白刺灌丛沙堆小尺度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研究
        2.2.7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不同时间尺度观测
        2.2.8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对水热因子的响应测定
        2.2.9 室内理化分析及数值拟合研究
        2.2.10 气象观测及相关资料获得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4 具体观测时段和研究内容列表
第三章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植被和沙堆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与形态特征
        3.2.2 白刺灌丛沙堆植被特征相关性及趋势变化
        3.2.3 白刺灌丛植被与沙堆形态间的相关性及拟合趋势
        3.2.4 指标型(R型)聚类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空间分布格局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分布
        4.2.2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频率分布
        4.2.3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点格局
        4.2.4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间的空间关联性
    4.3 讨论
        4.3.1 植被形态特征与分布格局
        4.3.2 白刺灌丛沙堆的空间格局与生境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观测代表性时段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2.1 简单时间序列移动平滑法
        5.2.2 相对差异值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白刺灌丛生长期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
        5.3.2 白刺灌丛休眠期土壤呼吸日动态特征
        5.3.3 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呼吸各时段差异性比较
        5.3.4 不同生长季各时间段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异性分析
        5.3.5 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与日均值差异性分析
        5.3.6 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与日均值拟合特征
    5.4 讨论
        5.4.1 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呼吸日动态变化的差异性
        5.4.2 引起土壤呼吸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5.4.3 白刺灌丛不同生长期代表性时段的选择
    5.5 小结
第六章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生长期灌丛沙堆各位点土壤呼吸日动态变化
        6.2.2 白刺灌丛沙堆不同位点空间异质性
        6.2.3 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6.2.4 灌丛沙堆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与最优回归方程建立
    6.3 讨论
        6.3.1 引起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多种因子
        6.3.2 灌丛沙堆自身小尺度特征与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关系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7.1 引言
    7.2 基本情况与计算方法
        7.2.1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基本状况
        7.2.2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_(10))的计算
    7.3 研究结果
        7.3.1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动态
        7.3.2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温度季节动态变化
        7.3.3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动态
        7.3.4 发育过程的灌丛沙堆土壤呼吸与水分、温度的互作效应
        7.3.5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与生物因子的相关性
        7.3.6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与地上、地下生物量间的关系
        7.3.7 发育过程的白刺灌丛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指数(Q_(10))
        7.3.8 白刺灌丛土壤呼吸影响因子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7.4 讨论
        7.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日动态特征的差异性
        7.4.2 白刺灌丛沙堆发育过程的土壤呼吸与水热因子交互作用
        7.4.3 植被生长状态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
        7.4.4 白刺灌丛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7.5 小结
第八章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变异性特征
    8.1 引言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季节土壤呼吸变异特征
        8.2.2 生长季和休眠季土壤呼吸的变异特征
        8.2.3 灌丛沙堆不同部位土壤呼吸变异特征
        8.2.4 不同时间尺度土壤呼吸速率变异性特征
    8.3 讨论
        8.3.1 土壤呼吸变异性与尺度间的关系
        8.3.2 土壤呼吸变异性与非生物因子的关系
        8.3.3 植物生长状态与土壤呼吸速率变异性
    8.4 小结
第九章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碳排放量计算
    9.1 引言
    9.2 结果与分析
        9.2.1 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碳排放量的计算
        9.2.2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
        9.2.3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碳排放量动态变化
        9.2.4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年度碳释放量
        9.2.5 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荒漠生态系统碳释放
    9.3 讨论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黏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世界范围内的黏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温带地区的黏菌多样性
        1.1.2 热带地区的黏菌多样性
        1.1.3 亚热带地区的黏菌多样性
        1.1.4 寒带与寒温带地区的黏菌多样性
    1.2 不同基物栖生黏菌的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树皮栖生黏菌的多样性
        1.2.2 凋落物栖生黏菌的多样性
        1.2.3 腐木栖生黏菌的多样性
        1.2.4 立枯物栖生黏菌的多样性
        1.2.5 粪生黏菌的多样性
        1.2.6 土壤栖生黏菌的多样性
    1.3 黏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1 黏变形体丰度计数法
        1.3.2 基于黏菌子实体的群落生态学
        1.3.3 黏菌多样性测序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宝天曼保护区黏菌的物种组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2.2.2 研究地概况
        2.2.3 采样方法
        2.2.4 基物湿室培养
        2.2.5 分类鉴定
    2.3 结果——宝天曼保护区黏菌的分类
    2.4 讨论
第3章 宝天曼保护区的黏菌物种多样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3.2.2 样地设置
        3.2.3 采样方法
        3.2.4 基物湿室培养
        3.2.5 分类鉴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黏菌的物种组成
        3.3.2 黏菌的α-多样性
        3.3.3 黏菌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3.3.4 黏菌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第4章 宝天曼保护区土壤暗孢黏菌多样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4.2.2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
        4.2.3 研究地概况
        4.2.4 样地设置
        4.2.5 采样方法
        4.2.6 土壤环境因子的测定
        4.2.7 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4.2.8 原始数据整理、过滤及质量评估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不同林型和季节土壤环境因子差异
        4.3.2 测序结果
        4.3.3 暗孢黏菌在土壤中的群落组成
        4.3.4 不同林型和季节土壤暗孢黏菌的α-多样性
        4.3.5 不同林型和季节土壤暗孢黏菌的群落差异
        4.3.6 土壤暗孢黏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条形码,OTU聚类阈值和参考序列数据库
        4.4.2 与基于子实体的和其他地区的黏菌群落组成比较
        4.4.3 黏菌与植被的生态关系
        4.4.4 黏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4.4.5 土壤黏菌群落的季节性
第5章 黏菌新分类单元的建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5.2.2 研究材料
        5.2.3 形态学研究
        5.2.4 系统发育分析
    5.3 结果
        5.3.1 铜绿团网菌Arcyria aeruginosa
        5.3.2 亚赭色双皮菌Diderma subochraceum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SIMPER分析结果
    附录2 序列信息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纳帕海湿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2.1 湿地研究进展
        1.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质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动植物资源
        2.1.5 退化现状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2.4 创新之处
3 不同退化阶段湿地土壤理化性质时空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点布设及样品采集
        3.1.2 测定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季节动态
        3.2.2 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
    3.3 讨论
        3.3.1 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机制
        3.3.2 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分布对湿地退化的响应
        3.3.3 土壤理化性质干湿季节变化对湿地退化的响应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退化阶段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4.1.2 土壤宏基因组DNA提取
        4.1.3 土壤细菌16SrDNA V3-V4区基因序列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分析
        4.2.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时空特征
        4.2.3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
        4.2.5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机制
        4.3.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退化阶段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点设置及样品采集
        5.1.2 土壤宏基因组DNA提取
        5.1.3 土壤真菌ITS区基因序列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测序数据分析
        5.2.2 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时空特征
        5.2.3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5.2.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
        5.2.5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机制
        5.3.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湿地退化的响应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生物结皮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结皮的形成演替过程
        1.2.2 生物结皮形成的影响因子
        1.2.3 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属性的影响
    1.3 土壤微生物及其生态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4 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4.2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1.5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试验设计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及机制
    3.1 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1.1 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
        3.1.2 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深度
        3.1.3 讨论
    3.2 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机制
        3.2.1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
        3.2.2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3 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下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3.2.4 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机制
        3.2.5 讨论
    3.3 两种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3.1 两种类型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
        3.3.2 两种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4.1.1 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的影响
        4.1.2 土壤化学性质和水热因子的季节变化
        4.1.3 讨论
    4.2 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向及坡位对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2.2 高等植物不同方位生物结皮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特征
        4.2.3 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1 主要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油蒿群落枯枝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阴山北部荒漠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 赵宏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植被退化对尕海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 吴江琪.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毛乌素沙地不同固定程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 梁香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华北落叶松不同林型凋落物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D]. 刘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红壤侵蚀区马尾松—芒萁群落恢复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D]. 黄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宁夏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呼吸特征研究[D]. 王科鑫. 宁夏大学, 2019(02)
  • [7]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发育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及其土壤呼吸特征机理研究[D]. 孙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8]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黏菌多样性研究[D]. 高扬.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纳帕海湿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D]. 陆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D]. 胡忠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蒿油群落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